分解法范文

时间:2023-03-17 08:2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解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分解法

篇1

【关键词】 正交分解法;高职物理;解题指导;注意事项

在高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一种解题方法就是正交分解法指导学生进行物理习题的求解。正交分解法是一种研究矢量的方法,采用正交分解法的一个优势就是在于能够将复杂的问题不断的简单化,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针对于正交分解法求解高职物理问题的解题指导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一是研究了正交分解法的解题步骤。二是通过几道典型习题研究了如何应用正交分解法求解习题。

一、正交分解法

在高职物理教学中,正交分解法主要用于对矢量的求解。力是矢量,力学是高中物理学学习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1]矢量的运算与标量的运算有着很大的区别,而正交分解法主要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通过采用正交分解法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解题的难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授学生运用正交分解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正交分解法就是将各个受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教师在进行正交分解法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直角坐标系的确定。[2]在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两轴的方向可根据需要选择;在动力学中,由于受力不平衡产生了加速度,须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

二、正交分解法的教学方法分析

教师在教授学生采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的时候,教师应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正交分解法的解题思路。运用正交分解法进行矢量的求解,主要的步骤如下:(一)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进行受力的分析,只有将受力分析的正确了,才能够利用正交分解法进行正确的求解。[3](二)以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x、y坐标的设立,并不一定是水平与竖直方向,可根据问题方便来设定。[4](三)将与坐标轴成角度的力分解成x轴和 y轴方向的两个分力。(四)根据物体沿着x轴和 y轴所处的状态列方程求解。最后对结果进行说明[5]。

三、例题演示

在进行有关于力学方面习题的求解过程中,通过运用正交分解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解题的效率。下面就根据典型例题具体的研究和探讨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物理问题。[6]

习题1:有三个大小均为F的力,这三个力共同作用于一点,O点,将这3个力分别命名为F1、F2、F3,F1与F2、F1与F3之间的夹角均为60°。求F1、F2、F3三个力的合力。

解析:此题采用正交分解法解题较为容易。

以点O为原点,以F1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各个力的分布如图2所示。

根据图2我们可以得出,

F1y=0,并且F1x=F1

F2x=F2cos60°,F2y=F2sin60°,F3x=-F3cos60°,F3y=F3sin60°

则,Fx=F1+F2cos60°-F3cos60°= 0+F2sin60°+F3sin60°=

F1、F2、F3的合力为

F= F2x+F2y =2F

tgθ=

习题2:一个物体重量为500N,这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受到呈水平面为30°角的力的作用,我们将这个力命名为F,这个力大小为200N,该物体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匀速运动。求:该物体受到地面的压力和受到的摩擦力各为多少?

解析: 对该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将F力进行分解,主要分解成水平力和竖向力, F 的效果可以由分解的水平方向分力Fx和竖直方向的分力 Fy表示。

则:

Fx=Fcos30°

Fy=Fsin30°

N+Fsin30°

N=G- Fsin30°=500N- 100N=400N

由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由于该物体所承受的地面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地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为400N,竖直向下。

四、运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的注意事项

在采用正交分解法进行高职物理力学解题的时候,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的技巧,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在运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的注意事项,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上的不断进步。学生在解题中,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7]一是,在采用正交分解法进行力学习题的求解时,一定要进行受力分析,一些学生觉得麻烦,将受力分析的部分省略掉,进而造成习题求解结果的错误,因而强调在进行求解前进行受力分析是非常的有必要的。二是,在求解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求解步骤的变化,反过来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正确,如果求解的步骤和受力分析的结果不符合,再检查是受力分析出现了错误还是求解哪一步出现了问题。

五、结语

本文主要对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高职物理问题的解题指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习题求解的时候,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将具体的解题思路教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依据教师教授的解题方法自己去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进行不断的努力和研究,探索出更多的有效解题的方法,提高物理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注 释】

[1]樊瑞根.图解法在解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

[2]杨雁.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力学问题的关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3]阎增伟.浅析正交分解法求解力的合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05).

[4]杨雁.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力学问题的关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5]李元齐,沈祖炎.本征正交分解法在曲面模型风场重构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篇2

热分解法适用于:锌、铁、锡、铅、铜等金属。热分解法是金属的冶炼方法之一。加热金属氧化物、碘化物、羰基化合物等使其分解制取纯金属。一般适用于银、汞等不活泼的金属单质提炼。

锌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Zn,它的原子序数是30,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ⅡB族。锌(Zinc)是一种浅灰色的过渡金属,也是第四"常见"的金属。在现代工业中,锌是电池制造上有不可替代的,为一相当重要的金属。此外,锌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L―P指数均值分解法;单位GDP能耗;结构份额;效率份额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29-03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 8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用因素分解方法讨论经济结构与产业活动问题,并形成了Laspeyre Index、Paasche Index、Divisia Index三种指数分解方法。国内专门研究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之间关系的文献不是很多,方法也比较集中。李俊、韩智勇等用统计指数等方法,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后认为,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变动没有贡献甚至有反向作用,但史丹通过计量回归分析却认为,结构因素对能源强度的降低有积极的作用。周勇、李廉运用“适应性加权迪维西亚指数方法”(Adaptive Weighting Divisia IndeMethod,简称 AWI方法),考察1980―2003年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全面解析产业结构要素与产业能源效率要素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方向以及影响程度。

另外一种运用得比较普遍的方法是结构分解分析法(SDA),它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目标变量的变化分解成若干个组成要素的变化,从而辨别各要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影响作用较大的因素,按此方法层层进行分解最终把各影响因素对目标变量的影响区分开来。蒋正华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法,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能源效率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是:当某一时期结构份额为负的时候,即说明了经济结构不太合理,这样会阻碍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各产业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会促进总的能源效率的提高。孙天晴对结构分解分析法做了进一步的深化。基于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他提出了分解万元GDP能耗变化中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L―P指数均值分解法。

二、广东省三大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现状

(一)广东省三大产业发展现状

1.三大产业结构处于不断调整阶段,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达到了94%

在1997―2006十年间,广东经济延续着迅猛的发展势头,以平均15%的速度增长,三大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从1997年三产结构为12.6∶47.6∶39.8调整为2006年的6.0∶51.3∶42.7,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达到了94%。

2.工业增加值不断提高,重工业比例在2006年占到60.4%

从2000―2006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断提高。全部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6 904.47亿元增至2006年的51 131.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七年间增长202.4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3 422.60亿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11 780.89亿元,增长了约244.8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则从1 628.13亿元,增加到4 642.86亿元;而重工业增加值由1 794.47亿元,增加到7 138.03亿元。轻重工业比例由47.4∶52.6转化为39.6∶60.4,七年间重工业比重上升了7.8%。

(二)广东省能源消耗现状

1.三大产业能源消耗量呈上升态势

2006年广东的终端能源消费量达到了19 616.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0.3%。其中第一产业的能源消费量由1999年的308.31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436.03万吨,年均增速为5.18%;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量从5 754.86万吨上升到了13 393.09万吨,年均增速为16.59%,主要是由于广东正处于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时期,对能源的需求旺盛,始终占据70%以上的比重;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则从1 449.13万吨上升到3 708.78万吨,年均增速为19.49%,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

2.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

广东正在适度发展重化工业,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给节能降耗带来较大的压力。2006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1%,比生产总值增幅高3.7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18.9%,比轻工业的增速快1.5个百分点。经济适度重型化伴随而来的高耗能,使工业能源消费增长较快,2006年,广东工业能源消费13 195.5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4%,增幅比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由于工业能源消费加快,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了66.8%,比上年提高1.9%。其中,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主要高耗能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 398.5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2.4%,增长20.4%,增幅比全部工业高2.1个百分点。这些行业的能源消费7 474.17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高达56.6%,增长15.6%。

3.三次产业的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节能的投入,节能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能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广东的单位GDP综合能耗从2004年的0.9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0.77吨标准煤(2005年为0.79吨标准煤,当年全国最低水平),下降了28.6%,相当于全国单位能耗平均水平的60%左右。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来,第一产业的单位GDP能耗由1999年的0.30吨标准煤下降到0.28吨标准煤,下降幅度为6.7%;第二产业则由1.30吨标准煤下降到1.01吨标准煤,下降了22.3%,是促使总体单位GDP能耗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则下降了8.1%。

三、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广东单位GDP能耗变化的分析

本文将采用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的Laspeyres―Paasche指数均值分解法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构分解分析法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它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目标变量的变化分解成若干个组成要素的变化,从而辨别各要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影响作用较大的因素,按此方法层层进行分解最终把各影响因素对目标变量的影响区分开来。孙天晴在《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法的L―P指数均值分解法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基于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提出了分解单位GDP能耗变化中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Laspeyres―Paasche指数均值分解法 (L―P指数均值分解法)。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该分解方法不仅能够消除分解残差的存在,而且解决了现有结构分解方法(SDA)中存在的双偏现象,能够很好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单位经济产出能耗中的结构和效率份额,故可以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

在 L―P指数均值分解的基础上,将单位GDP能耗按三次产业进行分解,即可得到单位GDP能耗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分别为:

上述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份额公式和效率份额公式分别表示从基期t=0以来,到t期所发生的能源强度变化总量中,经济结构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的贡献率大小。

1.利用 L―P指数均值分解法求广东2000―2006年单位GDP能耗变化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

由公式1和公式2可以计算得到广东省2000―2006年单位GDP能耗变化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知,在2000―2006年间,效率份额有两年为负数,平均达到159.31%,表明广东省单位GDP能耗的下降主要归功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结构份额在2004―2006年连续三年为负数,平均只有-59.31%,表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变化阻碍了单位GDP能耗的下降,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2.三大产业对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贡献

广东省在2000―2006年间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归因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2003年以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成为阻碍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原因。因此,有必要明确三次产业的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分别对单位GDP能耗变化的影响。对单位GDP当期贡献率可以用L―P指数均值分解法中的分产业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计算方法。

(1)效率份额

从三次产业的效率份额比较看,第一产业在2000―2006年的效率份额正负的年份相当,年均仅为-0.25%,从总体上来看对降低总体单位GDP能耗作用不大。

2000―2006年间(除2002―2003年外)第二产业效率份额在整体效率份额中所占的比重都超过了50%,在整个期间平均达184.70%,说明在推动广东能源强度下降的效率份额中,主要是来自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且在2004―2006年间连续三年为正数,这与广东省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投入和贯彻执行节能降耗的政策不无关系。

第三产业在2000―2003年间的效率份额都为正数,表明它对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也起到了一定正向作用,但在2004年以后其作用方向基本是相反的,已经阻碍了总体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广东省需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节能投入。

(2)结构份额

从三次产业的结构份额比较看,第一产业在2000―2006年的结构份额都为正数,但年均只有8.58%,对单位GDP能耗的降低作用不是很大。

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在2000―2003年间都为正数,年均为58.55%,对促进单位GDP能耗的降低起了主要的作用。在2004年以后,第二产业的结构效率均为负数,主要是由于广东正处于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时期,对能源的需求旺盛,这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产业在2004―2006年的结构份额都为正数,对促进单位GDP能耗的下降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在2006年结构份额仅为1.74%,广东省在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二)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节能效益分析

2006年广东三大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为0.06∶0.513∶0.427,而“十一五”的目标是要使三大产业的贡献比例调整为0.05∶0.5∶0.45。在假定2010年的GDP保持在2006年水平的前提下,笔者根据各个产业的比例以及各个产业的单位GDP能耗计算出各个产业的能源消耗总量。

四、研究的结论

结论一: 在2000―2006年间,效率份额有两年为负数,平均达到159.31%,表明广东省单位GDP能耗的下降主要归功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结构份额在2004―2006年连续三年为负数,平均只有-59.31%,表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变化阻碍了单位GDP能耗的下降,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结论二: 2000―2006年间(除2002―2003年外)第二产业效率份额在整体效率份额中所占的比重都超过了50%,在整个期间平均达184.70%,说明在推动广东能源强度下降的效率份额中,主要是来自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且在2004―2006年间连续三年为正数,这与广东省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投入和贯彻执行节能降耗的政策不无关系。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在2000―2003年间都为正数,年均为58.55%,对促进单位GDP能耗的降低起了主要的作用。在2004年以后,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均为负数,主要是由于广东正处于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时期,对能源的需求旺盛,这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结论三: 第三产业在2000―2003年间的效率份额都为正数,表明它对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也起到了一定正向作用,但在2004年以后其作用方向基本是相反的,已经阻碍了总体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广东省需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节能投入。

结论四: 通过L―P指数均值法,我们知道广东省单位GDP能耗的下降主要归功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的提高,而且工业能耗占我省全社会能耗的63.9%,这一比重决定工业单位能耗的高低对单位GDP能耗高低起关键作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的演进,对降低全省工业能耗起了积极的作用。

结论五: 广东工业行业结构变化在总体上对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贡献份额接近2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广东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结构因素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五个行业的结构变化对广东工业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份额占到了23.35%(把这五个行业的结构份额累加起来得出的),它有效地抵消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的结构变化对广东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负面影响。

结论六: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最大的行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一行业效率提高对广东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影响的份额就达18.72%。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效率提高对广东工业能源强度下降影响的份额就达17.56%,此外,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的影响份额也分别达10%左右。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影响份额也达 5%左右。以上这六个行业的效率提高对广东工业能源强度下降影响的份额总共就达到了65.4%。由此可以看出,推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实现能源强度下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广东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陈友芳.从比较优势看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J].珠江经济,2004,(5).

[4]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发展动态[R],2006.

[5]杨大楷,范飞龙.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4,(5).

[6]胡萌.再论中国能源强度降低问题[J].统计研究,2006,(3).

[7]张瑞,丁日佳,尹岚岚.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7,(5).

[8]齐志新,陈文颖,吴宗鑫.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工业经济,2007,(5).

篇4

关键词:技术分解 术科项目 方法与要求

前言:在体育训练中,当技术动作较为复杂、又可以分解,且运用完整训练法又不易使运动员直接掌握的情况下,或者技术动作的某些环节需要较为细致地专门训练时,常采用分解训练法。分解练习法是把完整的动作合理地分成几段或几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练习的方法。分解练习法的优点,是因分解练习,动作技术的难度相对降低而利于掌握,也利于突出重点、难点,加强动作困难部分的学习而加快教学进程,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本文以广东省高考体育术科近几年必考的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掷实心球三项身体素质为例,根据笔者多年的训练实践,粗略阐述运用分解训练法在以上三个项目训练中关键动作技术上的运用,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快速掌握。为教练员在指导训练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100米项目

在100米项目的训练中,可以把它的技术动作细分为摆臂、高抬腿、后蹬跑、小步跑、车轮步、起跑、频率、前30米加速跑、50米途中跑、后20米冲刺跑等技术进行分解训练。

技术要求及训练方法:

1、对于摆臂、频率、高抬腿、小步跑、车轮步等技术动作的训练,首先以原地练习的方式进行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之后再加以器械、阻力、目标定位、行进间等辅助练习来完善动作,最后再进行几个技术动作的结合练习加以巩固、运用动作。如摆臂与提高步频相结合,高抬腿结合车轮步,小步跑结合车轮步等相通动作技术的组合练习。

2、后蹬跑、起跑与前30米加速跑:蹲踞式起跑在安装起跑器时根据个人的力量、躯体长度采用适合个人的“普通式”起跑方式,个人认为在“普通式”的基础上适当 “压缩”下前距和两腿间的距离,10公分左右,以期达到更大的“蓄势”。起跑后的最初5―8步左右,两脚沿着肩距宽的“V字形”前进的,身体要敢“倒”,借助自身的重心达到前进的“势”,辅以加快双脚后蹬的频率和力度,防止身体趴倒;随着跑速的加快,躯体慢慢抬至正常前倾姿态,两脚着地点就逐渐合拢到一条假定的前进方向直线上。练习时以器械或阻力的方式进行单个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后,多做起跑与加速跑的组合练习。前30米加速跑还可以多采用行进间起跑方式的重复计时跑,以及下坡跑让学生体会到加速的感觉。

3、50米途中跑:途中跑主要强调大步幅,要求大腿进行“鞭打”式向后“回拉”扒地 ,动作要协调、放松,且摆臂的幅度要适当增大。可以通过以60%速度多次重复60―80米的放松跑,或是最大加速20米后的30米惯性跑来体会动作。鞭打式积极扒地的动作通过车轮步,阻力车轮步,目标高度、远度的车轮步,以及手扶单杠的单腿扒地、双杠上的车轮步进行巩固练习。

4、后20米冲刺跑:尽力保持身体前倾角度,增加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减小摆幅,离终点线前一步时,上体急速前倾以肩部或胸部积极撞线,并跑过终点线后才能逐渐减速慢跑。多做50%速度的120米跑,后20米再加速的冲刺跑练习。

二、立定三级跳远项目

立定三级跳远项目可以分解为:摆臂、摆腿、蹬腿、跨步跳、第一跳动作、第二跳动作、第三跳动作等技术动作。

技术要求及训练方法:

1、对于摆臂、摆腿、蹬腿动作的练习,可以结合一起进行原地或是单台阶的跳跃练习。要求摆臂动作快速有力,前摆的幅度与肩平行且有短暂的制动动作,以便使身体形成向前的“势”。采用徒手或负重的连续屈腿跳、连续分腿跳等练习,发展摆腿和摆臂能力;采用跳起后用膝触及空中悬挂的排球,来培养摆腿及蹬摆结合能力;采用各种跳的专门性摆动练习(徒手或负重),以提高摆动的速度、幅度及蹬摆结合能力。

2、第一跳起跳速度要快,蹬地角度在50°~ 60°间,起跳时把力量弱侧腿作为第一跳起跳腿,腾空后起跳腿主动用力提拉,使身体重心投影点向前。采用立定跳远弱侧腿落地的方式重复练习,体会动作。

3、第二跳关键在摆动腿屈膝提拉式前摆至大腿接近水平或稍高时,髋关节积极前送,保持腾空步姿势向前滑行动作,同时双臂主动快速前摆,做有力牵引以助滑行动作的延续。着地前大腿再有个向上的提拉,然后快速有力的积极扒地式落地动作,腾空比第一步要高。采用跳跳高垫、跳箱,多级跨步跳,单脚跳跨步跳的轮换腿跳,单腿拉皮筋等方法来训练摆动腿的积极提拉和滑行动作。

4、第三跳一般的学生应该采用“蹲踞式”,强调在完成了腾空稳定后,摆动腿积极前摆,两臂、两腿并举前伸,尽量延长滞空时间;落地时两臂要同时向后挥臂,两腿屈膝,重心前移,身体坐在脚的落点上。采用跳越跳高垫、肋木举腿、收腹跳、蹲踞式跳远等方法来训练。

三、实心球项目

原地掷实心球项目可以分解为:甩臂、拉肩、满弓动作、三轴心鞭打动作等技术动作。

技术要求及训练方法:

1、甩臂、拉肩可以结合练习,肩关节一定要放松后拉,角度要超过180度以上,整个手臂尽量在一条纵轴上,肘关节略微外展,且肘关节角度在100―135度间。甩臂先以肩关节为轴心,手臂弧线前摆,再以肘关节为轴心,小臂顺势前摆,实现大小臂的弹力作用于球体。多采用器械或双人的方式来练习拉肩,再通过持器械的方法来进行拉肩的定位,并与甩臂结合练习。甩臂要做到以肩带臂的用力顺序,必须做到快速,出手力度方向在额头前上方作用于球体。

2、满弓动作要突出髋关节前顶,肩关节后拉,身体重心稍靠前。重点练习满弓动作的定位和蹬腿的力度通过髋部向前上送。可以通过器械和帮扶来练习。

3、三轴心鞭打动作,通过脚的蹬地,一是以髋关节为轴心快速蹬腿收腹躯体前摆的鞭打动作,二是以肩关节为轴心手臂前甩鞭打动作,三是以肘关节为轴心手臂带动实心球快速前引出手的鞭打动作。先采用单个轴心的鞭打动作练习,再徒手的练习,并多采用器械和帮扶的方式体会和巩固动作。

篇5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以实验的方式对课本中已知的现象与结论向学生进行演示,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前人是怎么探索的,是怎样操作的,操作的要点是什么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明确演示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演示,学生要建立什么样的概念;这些演示实验揭示了什么原理;演示中有哪些具体的操作等等,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仅仅为了应付教材中的实验任务,对学生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只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看看而已,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教学效果将大大降低。

在分解示范中,还要注意,老师的实验操作不可过快,要做到每个动作或者动作细节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看清。对于较为复杂的演示实验除了示范分解动作以外,还要反复几次示范,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操作表象。

我们知道,掌握操作技能的唯一途径是反复练习,而练习操作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老师的演示操作必须做到规范与准确,还要做到步骤有序。否则,留给学生错误的“第一印象”,接下来的教学就会陷入困境,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很难达成。

二、分组实验过程中进行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的目的既要了解事物发生的过程,通过操作把过程给学生头脑中留下实验表象,还要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由于实验过程与结果都是鲜明的、生动的,学生无论是看实验还是做实验,都会产生“这是怎么回事”的疑问,这也是探求知识的动力,学生会带着问题去猜想与思索,并驱动自己去探究,学生的这一心理过程就是观察--产生兴趣--疑问--思维的积极状态,学生的学习达到了有意注意,其思维必将活跃起来。但是,同是是在观察,没有思维与有思维两种情况下的观察,产生的效果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要求在观察时,老师要抓住时机,发挥学生的自身主导作用,诱导学生把分组实验时的实验过程进行分解,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并不断的推理与判断、概括。把所看到的所学到的感性知识形成概念和理论,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在学生探索学习的时候给予分解,学生在每一步操作的时候,都有了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学习,就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的什么是什么。都是在分解练习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要根据本实验的具体教学目的,事先精心设计一定的程序,由表及里、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能有效的学习进行的思考。在这个基础上,老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步骤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学功能。

三、课外实验探究中进行分解,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l、精心选择小实验

有些实验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但也有的实验在课堂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在课外,由学生自己动手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所进行实验。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些实验由于时间、场地等原因,只能在课后完成。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选择小实验,力求器材的生活化、简单化,而且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认真指导学生实验

实验有一定的趣味性,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一般在快要下课的时候做实验,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去操作,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时候在学生没有完成实验,或者在实验不佳的情况下,老师做匆匆地指导,结果可想而知。当课堂铃声响起,老师只能布置学生回家继续去做;也有的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卡壳了;也有的未能坚持观察……这一系列的问题产生直接原因是老师造成的,老师在实验前的指导没有到位所致。

笔者总结问题后,改变了实验策略,比如,在养蚕活动这一课时,我把实验过程分解成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学生讨论一些蚕的知识,对蚕做进一步的了解。(2)、组织学生观看蚕的一生的录象或者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对蚕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3)、老师给学生讲清这次养蚕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养蚕,在养蚕时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4)、鼓励学生活动时学会画图画、写笔记,记录蚕的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特点等。(5)、为学生提供蚕卵或蚁蚕,及时提供桑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3、及时评价与反馈

学生的家庭小实验时进展顺利吗?遇到什么困难了?实验的现象是否明显?是否发现了新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汇报。教师可以查看笔记,对好的情况进行表扬,并及时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鼓励大家继续实验。也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带到教室里与大家分享。通过此实验的活动,有的孩子从对蚕的畏惧到热衷于养蚕,学生们的收获也很多:比如,发现了蚕的发展有很大的变化,在一开始是黑色的小蚂蚁,这么小就能在桑叶上咬出一个个针孔那么大的洞。随着蚕的长大,后来发展到小米粒大小;在不断吃桑叶的同时,不同的发育阶段速度也不同:有的吃桑叶先咬成一个弧形,转移方向再咬成一个弧形或不规则的圆形,有的形成不知名的多边形,有的蚕碰到同伴会让出一些地方共同吃。有的则寸土不让;蚕排粪便也有很大的变化,一开始像小小的粉尘,后来逐渐变大;蚕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短短几天就长了很多。这些发现都在证明一个观点――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出色的研究者,一个小小的科学家。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观察到了蚕的一生经历的生长过程。

篇6

关键词:配送中心;边界分解;物流网络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依据配送系统中配送中心数量多少,把物流配送问题分成多配送中心问题和单配送中心问题。在我们现实的城市物流体系里,一般存在多个配送中心。所以,研究多配送中心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改进的边界分解算法

由于物流的多配送中心问题涉及面很广、影响因素众多、约束条件错综复杂,求解起来难度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把含有多个配送中心的物流运送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只含有单个配送中心的物流运送问题,也就是将一个相对复杂的多配送中心问题,转变成多个相对简单的单配送中心问题。这样,对整个问题的求解,就变成了对几个较简单且彼此独立的子问题的分别求解。这几个子问题的最优解的合成,就是整个问题的最优解。经验证表明这样的求解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不但有效地简化了整个问题,同时又缩短了得到最优解的计算时间。

3 应用实例

文章为了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分别使用传统的边界分解算法和改进后的算法,对同一个具有多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节点进行了划分,从而形成两组若干个单配送中心的网络;然后分别对两组单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使用传统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两组物流网络所使用的遗传算法参数完全相同)。取同一组各单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遗传迭代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得到如下两表。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由文章改进算法得到的一组单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应用传统遗传算法,所得到的各代平均值明显优于使用传统边界分解算法得到的结果。很显然,文章提出的改进算法在对具有多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节点划分时,所得到的划分结果要比传统边界分解法的划分结果更加合理和有效。

4 结束语

文章改进了的传统的边界分解算法。针对多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如何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单配送中心物流网络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求解这一问题的改进算法,把改进算法与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从运行结果得知,在解决多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分解成若干个单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这一问题时,文章提出的改进算法,划分的结果更为合理,更加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姜大力,杨西龙,杜文.车辆路径问题的遗传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

[2]周溪召,等.物流系统工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1、提公因式法:一般地,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具体方法:当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相同的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 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

2、拆项、补项法:把多项式的某一项拆开或填补上互为相反数的两项(或几项),使原式适合于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或分组分解法进行分解;要注意,必须在与原多项式相等的原则进行变形。

3、分组分解法:要把多项式am+an+bm+bn分解因式,可以先把它前两项分成一组,并提出公因式a,把它后两项分成一组,并提出公因式b,从而得到a(m+n)+b(m+n),又可以提出公因式m+n,从而得到(a+b)(m+n)。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分解练习法的实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习者学会动作、能跟上动作作为练习的前提,是教师将复杂和多变的动作分解成为最原始的动作,然后在逐渐增加变化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健美操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够保证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跟上动作,然后在掌握当前动作的基础上再逐步的加入新的动作的练习,直到全部动作完成练习为止。这种分解练习法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因跟不上联系的节奏从而产生厌烦心理,最后放弃练习,然而分解练习法可以使学生快速的记忆和模仿动作,并且可以连贯性的完成所有的套路,这会大大的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健美操教学获得更好的成效。分解练习法可以分为几种教学方法,它包括上下肢的分解法、动作的分解法以及段落之间的分解法等,在进行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动作的不同来采用最有效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分解练习法使教学方法变得新颖而且更加灵活多变,把一套完整复杂的动作变得更加简单化,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易学和易懂,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

二、健美操教学中选用练习法的依据和分解练习法的优势

在健美操教学中,传统的练习方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中间没有上肢下肢以及部分段落之间的分割,它是完整的将一整套动作技术教授出来。而分解练习法则是将一套完整的动作分成不同的段落和部分,逐步递增的完成,最后慢慢的完成整套动作。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这取决于运动本身的特性,如果东最简单且没有过多的组织连接,使用传统的练习方法即可,若动作极具复杂性和组织性,则需要采用分解练习法,把复杂完整的动作套路拆分成不同的部分来分阶段完成。以便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对于健美操运动来说,它是由大量的结构和不同的元素所构成的运动,它涉及到头、颈、胸、腰、上肢、胯、下肢等不同的人体部位,它的所有动作在方向、速度、节奏、力度以及幅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毫无疑问,健美操运动是一项极具复杂性和技能性的运动,它的每个动作和元素都是极不对称的,没有高度的组织性和连贯性,因此,根据对健美操运动的分析来看,选用分解练习法比传统的练习方法更加有效,它可以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健美操教学的效率。分解练习法较之于传统练习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解练习法可以使整体复杂的动作更加简单化,使学生都能够跟上练习的节奏,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二是分解练习法可以使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跟着老师的示范一步一步阶段性的进行模仿和观察,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观察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三是学生在不间断的音乐中进行动作分解的练习,在分解练习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增加动作,从而完成一整套的动作,这提高了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四是在分解的动作练习中,配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不间断的慢速练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节奏感。

三、分解练习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上下肢部分化的练习法把整套的动作

根据上下肢分解成几个部分的练习方法,它是相对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的不对称性来进行的一种局部的练习方法。如果是要求上肢和下肢同时做出不同方向和不同空间的动作时,整体的去完成会比较困难,可以把它分解成不同的部分,采用先练习上肢的动作,再练习下肢的动作,最后再根据教学练习的顺序整体的进行上下肢一起协调的练习。在上下肢分解练习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先练习下肢的动作,因为下肢的动作与上肢动作比较来看会更复杂一点,从复杂的下肢动作开始,这样会使练习的效果更显著。

(二)渐进式的练习方法

渐进式的练习方法就是在分解动作联系的基础上再逐渐依次的完成新的动作,将新的动作与上一个连接起来,最后完成整套动作。这种渐进式的练习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学习者在完成分解动作时不能顺利完整的完成整套的动作。渐进式的练习方法对于学习序列动作技能是非常适用的,如健美操、自由体操或者武术等,在健美操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练习A组合的动作,然后再练习B组合的动作,练习完B组合的动作之后,学生再结合之前练习的A组合的动作一起整体练习一遍,接着再练习C组合的动作,最后把C组合的动作和先前A组合和B组合的动作一起练习,这样逐一的练习并构成不同结构的连接,逐步结成更完整的部分,最终完成整套的动作,这种渐进式的练习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每一部分动作的记忆,最终还可以更连贯的完成整套动作。

(三)减速式的简化练习法

在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完成每一个动作时间的把控是不固定的,要想更有效地记住每一个动作,不要求时间的快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每个环节的把控,要适当的降低练习的速度,由于健美操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为了保证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要采用减速式的简化练习法,用适当的练习节奏跟随着音乐使学习者更有效的完成动作的练习。如在学习一个动作时,教师可以先把一个拍子一个动作改为两个拍子一个动作,降低速度之后,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和把握去练习这个动作,等到学生熟悉之后,再将节奏改为一个拍子一个动作,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记忆,使最后练习的效果更加有效。

四、结束语

篇9

1 用待定系数法分解因式

用待定系数法分解因式,就是按已知条件把原式假设为若干个因式的乘积,使这些因式的乘积与原式组成恒等式,求出各待定系数的值。

例1,分解因式x4-x3-5x2-6x-4

解:设 x4-x3-5x2-6x-4=(x2+ɑx+b)(x2+cx+d)

=x4+(ɑ+c)x3+(b+ɑc+d)x2+(ɑd+bc)x+bd

比较对应的系数,得ɑ+c=-1b+ɑc+d=-5ɑd+bc=-6bd=-4 ?圳 ɑ=1b=1c=-2d=-4

x4-x3-5x2-6x-4=(x2+x+1)(x2-2x-4)

例2,分解因式2x2-7xy+3y2+5xz-5yz+2z2

解:这是一个关于x, y, z的二次齐次式,注意到2x2-7xy+3y2=(2x-y)(x-3y),可设

2x2-7xy+3y2+5xz-5yz+2z2 =(2x-y+ɑz)(x-3y+bz)

=2x2-7xy+3y2+(ɑ+2b)xz-(3ɑ+b)yz+ɑbz2

比较对应的系数,得ɑ+2b=53ɑ+b=5ɑb=2 ?圳 ɑ=1b=2

2x2-7xy+3y2+5xz-5yz+2z2=(2x-y+z)(x-3y+2z)

2 用余数定理和综合除法分解因式

多项式f(x)有因式x-ɑ的充要条件是f(ɑ)=0,ɑ就是f(x)的一个有理根。求出f(x)的有理根,就能得到f(x)的一次因式。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如何寻找有理根。

【定理】设f(x)=ɑ0xn+ɑ1xn-1+…ɑn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若有理数■是f(x)的一个根(这里u和v是互素的整数),那么v整除f(x)的最高次项系数ɑ0,而u整除f(x)的常数项ɑn 。

例3,分解因式 f(x)=2x4+7x3-2x2-13x+6

解:因为f(x)的最高次项系数2的因数是±1,±2,常数项6的因数是±1,±2,±3,±6,所以可能的有理数根是±1,±2,±3,±6, ±■,±■。 f(1)=0,f(-1)=12 1是f(x)的根,

-1不是。用综合除法,经过逐次试除,-2,-3,■也是f(x)的根,其余不是。以2与-2为例:

f(x)=2x4+7x3-2x2-13x+6=(x-1)(x+2)(x+3)(2x-1)

3 利用行列式分解因式

被分解的多项式有时可表示成适当的行列式,根据行列式的性质,对行列式进行推演,逐步化成因式乘积的形式。

例4,分解因式x4+6x3+x2-24x-20

解:原式=(x2+6x+1)-4(6x+5)

=x2 6x+54 x2+6x+1=x2-4 4-x2 4 x2+6X+1

=(x2-4)1 -14 x2+6x+1

=(x2-4)(x2+6x+5)

=(x+2)(x-2)(x+1)(x+5)

例5,分解因式x2z+z2y+y2x-xz2-zy2-yx2

解:原式=1 1 1x2 z2 y2x z y=1 0 0x2 z2-x2 y2-x2x z-x y-x

=(z-x)(y-x)z+x y+x 1 1

=(z-x)(y-x)(z-y)

因式分解的问题形式多种多样,解题时要多做试探,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篇10

Abstract: Methodologies for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and for decomposition based on energy use are systematically combed in this paper. Finally, the great meaning of these methodologies used in GHG emission esti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for low carbon economy research is boldly affirmed.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量;清单指南;估算方法;因素分解法

Key word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mount;guidelines for inventories;estimation methodology;decomposition methodology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223-02

0引言

自1990年开始至今,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PCC)连续了四次全球气候评估报告,逐渐明确了“人类活动是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并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一基本认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旨在“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某一水平上”以应对气候变(暖)化的国际公约,具体而言就是“个别地或共同地使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回复到1990年的水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排放量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

1基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1.1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的出现及发展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是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它以二氧化碳(CO2)为主,同时包括甲烷 (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六氟化硫(SF6)。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晚期,各种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就开始大量出现,但由于参照标准和应用范围不同,这些清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促进有关气候变化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息交流,加快对历史及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和预测,1996年,IPCC编写并了第一版《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简称《指南》),首次界定了温室气体、排放源与汇的类别,从而为各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确立了基本一致的范围。随后几年,IPCC又相继编写了《199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本》、《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优良作法指南》等。这些规定最终汇集成《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包括一般指导及报告、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共6卷。总的看来,IPCC《指南》提供了编制清单通用的基本方法、表式和可供参考的基本参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目前各国正尝试用这些标准来制定适用于本国的温室气体人为源排放和汇清除估算清单,以便向《公约》组织汇报。但由于IPCC《指南》对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不足,使得该《指南》用于各个国家或地区时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中,所提供的排放系数与各国实际排放系数的差异是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质量的重要原因。目前,只有美国芝加哥、韩国Chuncheon(春川市)等地区对石油、煤油、柴油、型煤、天然气和火力发电行业的CO2排放系数进行了实测。2006年,我国根据ACM0002方法指南确定了中国区域电网的基准线排放因子,从而促进了CDM项目的开发。

1.2 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的广泛关注基本上是从1992年《公约》建立前后开始的。有关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的热烈讨论以及对保持气候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要性的认识促使一些组织机构开始设计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和手段,以便评价组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Paul等人开发出一个根据可获得燃料清单信息来估算组织机构排放量的软件系统。由于人为活动(如能源利用)造成的排放源容易准确计算,但土地使用及其他自然现象引起的排放量却很难获得,因此有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研究更多集中在化石能源利用领域。David等对1988年国内化石燃料消耗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国温室气体的比例进行估算发现,能源数据的统计来源不同以及对温室气体成分界定的不同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从基于能源利用的温室气体(碳)排放估算方法来看,目前主要有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排放系数法。这三种方法是估算的基本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各有所长,互为补充。排放系数法的应用由于有IPCC《指南》可供参考,相对而言是最多的。这种方法往往与碳排放分解技术相结合,用于对各地区、行业某一时期内基于能源利用的CO2排放量进行估算和分解,剖析影响CO2排放较大的因素,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另外,也有部分研究机构采用AIM/排放模型估算和预测温室气体排放量。

从基于非能源的CO2排放估算方法来看,目前单独研究的不多。M.L. Neelis开发出一种基于非能源消耗的CO2排放估算表格模型(NEAT),可以用于帮助政府根据IPCC《指南》进行碳储量计算。同期,意大利的S. La Motta将NEAT模型及IPCC方法应用到了本国基于非能源消耗的CO2排放量估算中。

2有关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

有关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碳排放)量的分解研究始于二十世纪末。1991年,Torvanger使用迪氏指数分解法对9个经合组织国家制造业在1973-1987年间基于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首次提出了能源强度的概念及其对CO2排放的重要影响。随后,B. W. Ang对行业层面的能源消费和能源需求进行分解分析,构建了因素分解分析的方法论,并提出一种不留残差的分解方法――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og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LMDI),从而为后来基于能源使用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在地区、部门及行业等范畴的应用奠定了模型基础。

目前关于CO2排放分解的研究相对较多,从这些研究来看,发达国家的研究较多,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研究呈现的观点基本相似,即:从某一时段看,某一地区或部门基于能源利用的碳(或CO2)排放量的变化与其经济发展速度有关,影响CO2排放的因素主要包括:燃料(主要是指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排放系数、燃料消费结构、产业经济结构、部门或地区能源强度、人均GDP等。每一种因素对CO2排放的贡献不同,其中能源强度的贡献相对较大。

3结语

通过多年来全球科学家、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与因素分解研究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低碳经济也有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控制依据。

参考文献:

[1]Katrina Brown and Neil Adger, Estimating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 Conventi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Volume 3, Issue 2, June 1993, Pages 149-158.

[2]David Von Hippel; Paul Raskin; Susan Subak; Dmitry Stavisky. Estima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Two Approaches Compared,Nergy Policy, Volume 21, Issue 6, June 1993, Pages 69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