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保护范文
时间:2023-03-17 01:1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原生态保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侗族村寨;空间布局形态;原生态保护;宜居性;修旧如旧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4-62(5)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距三江县城19km,由马安、岩寨、平寨、大寨、董寨、吉昌、平坦、平甫八个自然村落组成,俗称“程阳八寨”。程阳八寨历史悠久,木构建筑极富特色,是南侗群体的典型缩影。由于以往三江地区的侗族一直聚居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区,外来文化很少渗入,因而侗族文化被较为完整地传承下来,整个侗族地区仍保持着一种原真、古朴、自然、和谐之美,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广西的经济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貌正在被外来文化一点一滴的影响着,某些特色与风俗正在慢慢消失;历史文脉被切断,村寨原本拥有的地域性和历史性特征正在逐步走向汉化,古寨建筑也渐渐呈现着与现代村镇建筑的雷同化。因此如何使原生态的乡土建筑修旧如旧的保持地域性、民族性的同时又具有宜居性便具有了长远的战略意义。
1 侗族村寨的空间布局形态
侗族以族姓聚居于村寨,擅长与环境共生存,在依山傍水中巧妙地与当地特有的地形相结合。侗族以其古老悠久、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民族文化,创造出粗犷随意、潇洒飘逸的木构建筑造型,尤其是以鼓楼与风雨桥为典型的独树一帜的侗族建筑,富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侗族村寨的空间形态建立在与生态环境协调共生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单体空间形态的营建,还是群体空间形态的营建,都如生命体一样地有机生长。由于宗族选址的不同,使得各地的侗族村寨形态也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不同布局形态(图1)。
三江程阳八寨属于多核团聚式布局,其中每个寨子又呈单核团聚式布局。无论布局形态呈现出哪一种趋向,侗族村寨从总体而言,都具有一个共同性:即呈现内聚向心式布局。村寨里的各构成要素,都围绕着代表侗族族姓的鼓楼,形成内聚向心的簇状形态,表现了侗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面。程阳八个侗寨受到地形地势的约束,各构成要素又采取了具有自由布局特点的向心方式,围绕村寨中心体,形成了顺应地形地势的布局方式。
八寨中最雄伟的建筑当属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活动中心,是村民议事、典礼、迎宾和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侗族村寨特别注重鼓楼在空间上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并在空间上构成向心式的布局形态。鼓楼以其挺拔的身姿和多姿的建筑造型,从高度与建筑艺术形象上对村寨的空间形态起着统帅的作用。围绕鼓楼而建的民居建筑群,高度一般都低于鼓楼,而在鼓楼附近的民居更注意从高度与气势上去反衬鼓楼的统帅地位。民居木楼在建造中十分注重与地形灵活巧妙的结合,其通常会顺着等高线呈梯级排列,随着地形的起伏而在高程上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民居群在空间上的高低错落,再加上民居的寨门、风雨桥、井亭、禾仓等节点的和谐搭配,还有因地制宜的道路系统,这样一来,整个村寨的群体建筑形成一种有中心有规划又不失自然随意的状态(图2)。
因此,侗族村寨的布局形态,无论从平面布局形式上还是竖向空间层次上,都围绕中心这一概念,以聚集效果为目标,呈现出具有秩序化的内聚向心形态。
2 侗族村寨原生态保护的意义
民族地方特色浓郁的村寨本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朴实、最率真、最生活化、最富有人情味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首先,中国本土民族建筑虽然受到儒家礼制精神的影响较大,但是我们的祖先还是大量引进了自然的因素。三江侗族属于典型的“巢居文化”,如村落的选址都有机地与地形结合,或依山、或傍水地聚集在一起,与自然环境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风景画。侗族人们出于对杉木的崇拜,在建筑建造上一直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建筑全由杉木构筑,鼓楼用材于杉木,取形于杉木,充分体现了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共生。其次,本土民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一个特定民族、特定地域所独具的生活理念,反映了地方的传统与文化。不同的地方建筑格局、群体组合和单体造型,以及色彩、细部等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往往具有传统的场所精神。这些都产生于民众生活对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崇尚,强烈体现了人是乡土建筑的主体的理念。
然而,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频繁,城市在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当代的建筑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的、个性的特色,当我们在为文明的现代形态而骄傲的时候,少数民族建筑却成为一笔远未得到开发就开始消失的文化遗产。如果本土民族建筑彻底消失,这将是中华民族莫大的悲哀与不幸。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这种乡土建筑遗产,充分弘扬这种乡土建筑文化,己经成为现时代每一位建筑设计师以及城市建设者、文化管理者的历史重任,在国际化进程加快中认真保护民族村寨原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加重。
3 三江侗族程阳八寨的现状以及问题
如何保护民族村寨原生态?近期,笔者随同广西艺术学院的西南民族传统建筑研究课题人员,对三江侗族程阳八寨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针对原生态保护展开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调研得到的结果是古寨的现状忧喜参半,十分令人担忧。程阳八寨当地政府在一些特色建筑保护方面作为尚可,也曾获得了“中国最美景观古村落”和“国家4A级景区”称号,如侗族人聚居中的寨门、鼓楼、风雨桥、井亭等。但在一些民居吊脚楼建筑原生态保护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一些有价值的古民居建筑不能得到及时的修缮和保护,古宅被空置、被破坏的现象随处可见;部分村寨也出现了只有老人和小孩衰败空村的迹象。其中古村寨出现的现代建筑“方盒子”的现象也很突出,这对程阳八寨民族建筑原生态的保护来说,是其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3.1 “方盒子”现象,破坏村落整体风
这些年,侗族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打工,受到城市国际化的影响,审美观和价值观都在日益改变,他们向往现代化城市化的生活,开始期望住进砖房,拥有现代的厨具家电。慢慢的,古寨里开始出现了没有规划、没有设计的仿洋房、别墅的“方盒子”建筑。发达地区的村寨实行了新农村改造,渐渐的经过规划达到了整体的统一性,而对于偏远的少数民族村落来说,缺乏规划和特色的“方盒子”与千百年来形成的和谐民族特色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冲突。在对三江程阳岩寨的实地调查中,发现这一现象尤其严重,砖房随处可见。虽然地方政府对此也曾经提出过要在砖墙外面包上木板的建议,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政府的指导意见很难得到真正的施行。不少年代久远的木结构建筑出现破烂不堪、倾斜坍塌的情况,但是村民一般不会拆缮维修,因为这些是不能给他们提供生活保障的旧屋子,所以他们一般都会就近选址重新建设。由此,木楼、砖楼混搭状况,及其严重的破坏了古寨整体的和谐。另外,随着寨子里小偷的出现、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吊脚楼的建筑形式被族人慢慢的抛弃,家家户户不会再把门敞开了睡觉,而是把吊脚楼包成了严实的“方盒子”。这些没有经过统一组织、规划和设计的 “方盒子”不仅严重破坏了侗族自然村寨特有的建筑特色,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图3、图4)。
3.2 开发规划欠优,村寨经济泛力
由于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落后,三江侗族的寨子也比较偏远,里面的基础设施薄弱, 公共设施匮乏, 无法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早期的民族特色旅游没有系统的规划,到现在都慢慢停滞萧条。而寨子里的年轻人们都选择走出大山,进城打工。我们五、六月份去三江程阳八寨考察时看到空空的寨子里只有几个老人和小孩,基本见不到壮年的男人,只是零星地有几个游人走进寨子。虽然当地政府也在大力的开发古寨的旅游业,但是基础设施的落后和不完善,寨子整体上还是呈现了一派萧条的现象。年轻的族人们不再留恋身为侗家本身建筑特有的民族特色,也不会思考如何保留侗族的建筑特色,留下空空的寨子去外面寻找更好的、更现代化的生活和未来,随之而来的是空荡荡的寨子和渐渐在丧失其特色和底蕴的侗族文化(图5、图6)。
4 侗寨特色建筑遗产原生态保护的新建议
21世纪以来,旧城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改造和乡土民族建筑保护的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在国家的关注和帮助下,历史文化名城、江南古镇的保护政策日趋完善、成熟。同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建筑的保护工作也在逐步地开展。
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桂林的龙胜梯田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建筑群的开发保护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三江程阳八寨如今古老淳朴的民族建筑特色正被现代化城镇的发展所破坏,还没有受到更高文化管理层的重视。
我们要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适度的开发,让侗寨在发挥她本身的民族风情的基础上也让居民们跟上现代化的社会步伐,创造出一个宜居的民族特色村寨(图7、图8)。
4.1 在开发中注重原生态保护
程阳八寨历史悠悠,曾获得“中国最美景观古村落”和“国家4A级景区”称号,可以说整个大寨都是文物。世界十大壮观桥梁之一的程阳桥,道光年间的平寨鼓楼等,这些文物就应该被完整地、真实地、长久地保存下去,不论是怎样的细小的改造都是不允许的。我们要的是不拆不改,只进行完善和维修,把每一个民居都当文物保护起来,把他们自身携带的历史信息,民族特色永久的传承下去,提高后人的品味和思想,让新旧各得其所,互不干涉。
每一个民族特色的村寨都应该与它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互依赖、相互衬托,就是周围的一个土坡、一片杉木林、一条小溪都是这个村寨的一种风格,一种个性的环境。程阳八寨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发中我们必须尊重她现有的环境和乡土建筑,那是她们的特色,赖以生存的背景,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借用自然、因地制宜。布局的规划,建筑的营建要充分遵守古老村寨的建筑规律,保留原生态的特色,维护场所的完整性,维护它与物质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联系以及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乡土建筑的保护要植根于整体原生态的保护,破坏乡土建筑的原生环境也就相当于破坏乡土建筑遗产。
4.2 营造本土民族建筑的宜居性
侗族本身的传统民居其实都是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借用自然、因地制宜建造的,具有很大的宜居性。吊脚楼依山而建,防潮防湿,杉木防蛀;鼓楼位于中心地位,一切都围绕着它而建。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建设,传统村寨的生活条件和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因此出现了上述的“方盒子”和“空村”现象。所以及时且合理地维修、整理村寨里的老木屋,营造吊脚楼建筑的宜居性是完全有必要的。在三江程阳八寨的实地考察中发现,木楼的防水和防火是最需要重视的两个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老百姓为了安全,厨房和厕所都采用砖楼。而木制建筑的隔音不好问题也促使了很多村民放弃冬暖夏凉的吊脚楼而住进了“方盒子”。这些都是在改造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改变原有的道路规划,在自己的土地上改造旧屋,保持原有吊脚楼结构的外观条件下,有效的做到防水防火,让村民拥有想要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不失整个寨子的民族特色。同时对一些破环整体规划的空地进行改造,多举办一些民族风俗表演与活动,对鼓楼、戏台等场所的保护和新建,不仅使村落风貌得以延续,而且也迎合了村民的精神需求,是提高宜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4.3 开发中“修旧如旧”的整修措施
保留程阳八寨的原有布局和建筑风格,在开发中我们必须坚决抵制“方盒子”的出现,让建筑的功能得到提升的基础上,建筑的外观必须复原。虽然三江政府对此一直在致力保护和改善,很多寨子的建筑都在砖墙外面包了木板,并用木板防旧,但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吊脚楼原本的风貌,很多都是完整的包着木头的“方盒子”。我们首先是要让建筑形式恢复到侗族特有的吊脚楼风格,然后再作出防盗、防火等技术方面的改造。因为传统的侗族木结构不用一根钉,全部用榫卯结构完成。而木结构多年下来就缺乏稳定性,因此我们应该做到经常维修和适当内部固定,保证吊脚楼的稳定性和使用年限的增加。同时,屋面、楼板的隔音是木建筑最需要考虑的,当地的经济水平也许不可能使用高科技材料,但是我们也要在保护中通过增加墙体厚度、砖墙包木等手段去解决。另外,内部的排水系统,厨卫应该有个统一的规划,让当地的村民在家里可以过着他们期待的较为现代化的生活。古寨建筑的外观也应该保持原有的侗家特色。这才能使整个村寨保持着最原始的风貌,这才是侗族族人们最大的财富。修旧如旧,必然会因为侗家的民俗特色吸引更多的游人,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会使外出的人数减少,使空村慢慢恢复热闹,这些一系列的改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受益的。
5 结语
侗族人民通过建筑物、建造技术以及各种材料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了相互作用、因地制宜的居住场所,并以其简洁的造型、自由多变的布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人居环境的一个典范。当地的老人们其实内心深处深爱着他们传统的建筑和居住方式,正因为这种依恋我们才更加应该使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为他们保护原本的村落布局和民族特色而努力。如果当今的建筑规划师能为他们保留原生态本土特色下营造宜居的环境的话,我相信侗寨的村民们必然会选择传统的吊脚楼民居,因为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留下的文脉,是伴随他们生活、成长的建筑和环境。
因此,保护民族村寨的原生态,营造侗家民族特色建筑的宜居性,为传统民居中的居民提供便利的、高质量的生活,使他们也积极参加到村寨的保护和开发的工作中,利用自己的民族特色为自己创造财富,成为保护古村寨的一种最主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称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 亢羽.中华建筑之魂—易学堪舆与建筑[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
[3] 李先奎.干栏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杜珂.侗族建筑特色及其文化寻译[J].美术大观,2011,(9).
[5] 罗德启.中国民居建筑丛书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8.
[6] 单霁翔,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公布施行一周年笔谈[J].中国名城,2009,(8).
[7] 刘向华.少数民族环境艺术概论[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12.
篇2
关键词 草原 保护 建设 问题 建议
1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保护理念已经确立,但思路还有待改进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都逐步开始意识到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草原生态保护的理念已经逐步树立。但草原生态保护的政策和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这几年关于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项目的各种争论不绝于耳、是非难辨。不少草原生态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地方政府官员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项目都有些不同看法和建议。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草原生态治理的思路和方向问题。
1.2项目缺乏综合性及可持续性
实施的这些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问题:缺乏整体性及综合性。项目之间相互割裂,没有统一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协作;有些项目甚至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部门系统内层层下达项目和任务,独立运作,即便作用于同一个牧区的项目也是各行其是、各为其主;项目建设内容单一,如退牧还草工程一般仅限于围栏和饲料粮补助,同时围栏耗掉了项目大多数资金,而饲料粮补助标准又一成不变且偏低;草原生态治理工程中退牧还草、牧民定居、畜牧生产方式改进、饲草料基地建设、畜种改良、草场改良、草原生态监测等方面的综合性差。缺乏可持续性。牧区基层干部和牧民多数担心国家草原项目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1.3草原承包制面临一些问题
由于草场承包的推进力度不一,在草原建设方面也出现了差距,在有些地方由于各级政府思想统一、政策到位,承包制落实得好,牧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畜牧业有朝着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方向演化的可能;而在另一些地方,承包工作走过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均严重不足。草场承包到户后,带来不少生产和生活上的经营性、技术性难题。主要有:牧户分散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服务跟不上,舍饲半舍饲养殖等科学管理方式难以推进,不利于生产方式的切实转变。牧户分散经营,不利于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实现,严重影响了畜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1.4退牧还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目前,牧区集约化畜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牧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一方面,牧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很难适应新时期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包括牧区水利、交通、电力、围栏、住房问题、牲畜棚圈等在内的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看,根据农区、农牧交错带、牧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经济分工的专业化市场还处于发展当中,农区有发展畜牧业的大量的资源优势,农牧交错带和纯牧区之间则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牧区搞繁育,r区搞育肥。但目前,农区和牧区的资源优势和分工优势体现还不足,特别是优质优价机制的缺乏使得通过农牧结合、农牧互补,达到以农养牧、共同发展的目的尚有一段路要走。
2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建议
2.1增强生态安全忧患意识
首先,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增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二,要进一步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内蒙古草原主要位于农牧交错带和绿洲荒漠带上,对人为活动和自然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此要善待草原、保护草原。第三,在草原生态建设中要坚持以预防、保护为主,以草原的自我恢复为主;在牧区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确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第四,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逐步做到人、草、畜三者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群众用现念来改变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与草原生态承载力和草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做到牧区经济和草原环境协调发展。第五,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尽快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目标责任制、问责制,并加强督促检查。
2.2积极稳步实施生态移民
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缓解草原压力、改善牧民生活条件,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建议各地应依据草原生态容量,依托城市和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优势和吸纳能力,紧密结合扶贫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内生态脆弱地区、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移民。
2.3建议尽快出台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多渠道增加对草原投入
国家和自治区在牧区实施的退牧还草、易地扶贫、移民扩镇等重点建设项目,不仅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而且加快了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进程。但目前的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满足不了牧区搬迁移民的要求,加上退牧还草工程年限到期,如果不给予积极支持,已取得的成果也很难巩固。建议国家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和移民搬迁工程的任务量,并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应比照国家对“三农”的护农惠农政策,建议国家对牧民在畜种改良、饲草饲料良种、化肥、农药、燃油和牧业机械购置,棚圈及青储窖建设等,均应给予相应的补助。
篇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Xinyuan county began to build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since 2011.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benefit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incen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effect, put forwar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policy,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asture, comprehensi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capital investment, improve herdsmen subsidi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nthusiasm of herdsmen implement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policy such as set up and improve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mechanis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upport and encourage the prairie region more protec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ponsibility, hope to be abl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grassland degradation;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y incentives; Xinyuan county.
草原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多重功能,既是农牧区畜牧业生产发展、农牧民维持生计的基础生产资料,也是生态环境重要的保护屏障,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草原退化现象非常严重。草原生态退化是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人类活动而言,超载过牧和农耕经济的蚕食、破坏是造成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2]。合理的载畜率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3]。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稳步转型,提高农牧民收入,2011年,国家开始对内蒙古、西藏、青海等8个草原大省(区)和新疆兵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以下简称草原奖补政策)[4-6]。我国开展的大规模草地生态补偿项目有利于草地生态恢复,且对农牧户家庭?济和农牧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目前实践工作还处于不成熟阶段[7]。自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超过147亿元用于草原奖补政策,按照每年每公顷90元的测算标准对禁牧牧民给予补助;按照每年每公顷22.5元的测算标准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按照每年每公顷150元的标准给予牧草良种补贴;按照每年每户500元的标准对牧民生产用柴油、饲草料等生产资料给予补贴[8]。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背景下,以草为基础,畜为第二性生产,加工及其他产业为延伸的草牧业是大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典型模式和最主要方向[9]。
1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项目草原奖补面积为46.8万hm2,其中那拉提水源涵养区禁牧1.33万hm2、哈拉布拉乡2008年退牧还草工程区禁牧0.33万hm2,草畜平衡面积为43.6万hm2;牧草良种补贴面积为1.33万hm2;牧户生产资料补贴户数为7 393户。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年的补助奖励资金为2 578.05万元;其中禁牧补助奖励资金为1 027.5万元,占项目补助奖励总金额的39.86%,草畜平衡区补助奖励资金为981万元,占奖补总金额的38.05%;牧草良种补贴资金为199.9万元,占奖补总金额的7.75%;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为369.65万元,占奖补总金额的14.34%;各项补助标准及补助标准情况见表1。
1.1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后牧民收入变化
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后,牧民的家庭人居纯收入在缓慢上升,从2010年到2011年只增长22元,但从2011年后,增长3.2%。牧民家庭总支出也在增长,随着牧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在生产生活方面花费较多,而且牧民收入渠道比较单一,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畜产品收入加上补贴低以及牧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牧民生产、生活费用支出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果这种局面不加以解决,会影响草原牧区的和谐发展及民族团结(图1)。
1.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后牲畜变化情况
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牧民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牲畜头数的增减直接反映着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也是衡量牧民生产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牧民的现金收入主要来自于草原畜牧业。如表2显示,牲畜总头数逐渐增长,由2011年的260.39万头(只)增加至2014年的267.51万头(只),增加7.12万头(只)。从2013到2014年,牛、马和绵羊的数量在减少,而山羊和家禽的数量呈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山羊的数量,增加了4倍。
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2.1 牧草良种补贴力度不足,优质饲草料供给出现短缺
新源县年产饲草料96.88万t,其中苜蓿草11.8万t,牧草48.49万t,玉米秸秆15.91万t,麦草11.06万t,黄豆秸秆1.34万t,青黄贮6.57万t。饲料产量可达13.84万t,能够基本满足新源县牧区牲畜全年舍饲圈养和牧区牲畜冷季舍饲圈养需求。但是随着牲畜数量的快速增长,优质饲草料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天然草地资源中,不仅天然割草场缺乏,春秋场尤其不足,且因超载过牧致使30%的草地出现退化,草地生产力和承载力下降,每公顷150元的良种补贴标准甚至不足以购买播种所需的苜蓿种子,已经成为制约新源县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近几年,新源县通过持续实施草原生态奖励保护机制,由牧区向农牧转移牲畜43.5万只标准畜,目前已基本实现草畜平衡,但在超载牲畜转移安置过程中还存在牧民定居点配套高标准、饲草料基地建设进展缓慢、开发的土地不能满足牧民定居土地的需求、已经开发的土地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影响到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机制的有效开展。
2.3 畜牧业发展方式亟须转变
新源县畜牧业发展仍处在传统粗放的现状。畜牧业的养殖方式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并且饲养管理粗放,传统游牧观念根深蒂固。另外,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畜牧业生产中传统的生产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畜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明显,牧民可支配资源和生计社会影响[10]。先进实用的现代畜牧业新技术在牧区推广受到了影响。
3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对策建议
3.1 推广优质饲草料作物种植技术,加大补贴力度
应大力推广畜牧业种植技术,普及“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牛羊快速育肥等科学饲养技术,秸秆粉碎、棉籽饼脱毒、青贮制作等饲料加工技术,并在牧区积极引进推广优良畜种、优质高产饲草料作物新品种种植技术。通过配备饲草加工机械,使秸秆利用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全面提升牧区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并且加大补贴力度,提高牧民的积极性。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草畜平衡基本实现,出现了饲草料基地建设缓慢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通过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减轻放牧草场压力,人工草地是畜牧业稳产高产的基础。增强家畜生产的物质基础,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加快牲畜周转。通过推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生产模式,以及饲草料地建设,满足4.2万头(/只)牲畜冷季舍饲圈养饲草需求,使近1万hm2冬牧场及春秋场实现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
篇4
【关键词】蒙古族;古代法律;草原生态;保护
1 十三世纪以前习惯法对草原生态的法律保护
八世纪末或九世纪中期到十二世纪四百多年间,蒙古族的草原生态保护靠习惯法得以保护。所谓习惯法,是指在民间长时间流传的忌讳文化以不成文法的形式规范着日常行为,起着法律的作用。蒙古习惯法与其他习惯法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它的规范力较强,人们的自觉性比强制性强,而且还有很强的持续性,一直走过四百多年。其次,具有母性社会和父性社会的痕迹。第三,对盗窃类案件有特别规定且防治最严苛。最后,特别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不杀害任何新的生命,保护牧场,保护水源,禁止乱砍伐开垦和放火。对草原生态的保护这点表明古代蒙古习惯法的独特鲜明的特色,展现出古代蒙古人对自然生态的崇尚及爱护。习惯法,准确是说忌讳对草原生态有着法律的作用。
2 成吉思汗《大扎撒》对草原生态的保护
从习惯法到成文的大扎撒,逐步确立了适合自己文化与习俗特征的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大扎撒为蒙古族历史上第一个成文法律,从而有学者认为,蒙古族的法制史是从1206年的《大扎撒》开始。但很遗憾大扎撒没有由法典形式颁布,自1206开始分别于1210年、 1216年通过大呼尔拉修改两次,最终1227年完善定稿,并由西和胡图克大人记入《青册》中。
大扎撒是一部特别的严苛、词句简洁易懂的法律。据《世界征服史》记载,成吉思汗特别尊重狩猎。他常说,行猎是军队将官的正当职司,从中得到的教益和训练是士兵和军人应尽的义务。大扎撒对野生动物保护、草原保护、马匹保护、水源保护等方面的规定比较细致。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有,从冬初头一场大雪始,到来年春牧草泛青时,是为蒙古人的围猎季节;狩猎结束后,要对伤残的、幼小的和雌性的猎物进行放生的规定。《多桑蒙古史》记载: “如是数日,及禽兽已少,诸老人遂至汗前,为所余之猎物请命,乃纵之,俾其繁殖,以供下次围猎之用”。关于草原保护方面有,拒绝从初春开始到秋末牧草泛青时禁止挖掘伤草根。也禁止失火导致牧草生长受阻等多个规定。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以法律防止破坏草原生态,失火和乱开垦。野生动物尤其是生殖期的牲畜受到法律的全面保障,其本质是对草原生态平衡的保护。
3 元代法律对草原生态的保护
元世祖忽必烈汗创立元朝后,请八思巴为国师,给予他的管理权,颁发《十善福经教正典》并开始了蒙古“政治宗教同实行”的阶段。对治国忽必烈汗认为北方少数民族要统治中原必须用汉人的法律,对是“依他风俗宗教去治理”的思想。但对塞外蒙古依旧用大扎撒治理,主要以军法和古老的习惯法维持社会安定。朱元璋打败元代以后蒙古统治者退到塞北广袤无限的蒙古草原,历史上把这段时间成为后元代。后元代时期蒙古各个部落颁发的法典有《土默特汗法典》、《阿勒坦汗法典》、《林丹汗法典》、《喀尔喀七旗法典》《卫拉特法典》《喀尔丹汗令》等。元代及后元代时期对草原保护、荒火、水资源、树林、野生动物保护等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
《阿勒坦汗法典》规定: “诸人要修十善之福,应守初八、十五日、三十日之斋戒” 。“每月持斋三日,禁止杀生、打猎”。同时也规定了可捕杀的野生动物品种定,只准许捕杀小和中等的鱼、鸢、乌鸦、喜鹊等,不准偷猎野驴、野马、黄羊、狍子、雄鹿、野猪、岩羊、狎貉、獾、旱獭等动物。且详细规定了具体惩罚制度。例如捕杀鸿雁的罚马五匹,捕杀狍子、雄鹿的罚羊五只,捕杀野猪、岩羊、狎貉罚一匹马等等。同阿勒坦汗法典,早忽必烈统治时期也对禁杀野生动物范围有所规定。关于火灾方面规定说,失火致人死亡者,罚牲畜三九,并以一人或一驼顶替,烧伤他人手足者,罚牲畜二九。烧伤眼睛,罚牲畜一九。烧伤面容,杖一,罚五畜” 。《六旗法典》中也有关于火灾方面的规定。
《卫拉特法典》中关于狩猎有八条规定,主要规定严惩狩猎误伤人畜、违反狩猎法、偷猎物等行为。对待有身孕的动物更是保护有加,对此蒙哥汗下过“正月至六月尽怀羔野物勿杀,违者治罪”旨令。忽必烈汗也下过每月初一和十五日禁止狩猎的口令。然而关于水资源方面,窝阔台汗在颁布治理和建设漠北地区法令时明确指出:“川勒地面先因无水, 只有野兽而无人居住, 如今要散开百姓居住。可教察乃、畏兀儿台二人去踏验, 选作营盘的地方, 教穿井者”。此行为虽然是以自己的意志去改变自然,但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并没有对草原环境造成甚大的破坏。从草原生态要求自然和谐相处和循环自然法则的角度去看的话,也算是一种对草原生态的保护。
4 满清时期对草原生态的法律保护
篇5
当前,旅游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已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是关联性很强的民生产业。相关研究统计,旅游业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旅游业每创造1元钱收入,可间接创造7元钱社会财富;旅游业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旅游业成为一棵“摇钱树”。但是,旅游与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不可分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旅游业还是一种绿色产业,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各国各地区争相发展的产业。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其中13个省区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黔东南有33个民族和2个待识别民族,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比重最高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最大聚居区,也是我国苗、侗民族文化的核心区。黔东南有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有国家级、省级、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53处、8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名镇2处、名村3处,还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级1项,国家级52项68个保护点,省级175项206个保护点,州级186项218个保护点,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7人,州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6人。此外,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九侗六侗地区侗族村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传统村落225个(占全国、全省总数的14.4%和77.1%)。因此,黔东南被外界授予“歌舞之州”、“百节之乡”、“原生态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返璞归真的地方”、“世界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全球10个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中国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等桂冠。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旧突出,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强,“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的问题还存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任务依然繁重,资源环境的约束依然强化,发展方式还较粗放,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抢抓打造发展升级版的历史契机,以民族村寨为根、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外界对异质文化的消费心理需求,打造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中实现提质转型。经济落后、民众贫困是民族文化式微的重要原因,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文化拥有者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培育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有利于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推进“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同步小康”中能有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二、文化旅游发展时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期,黔东南就开始在雷山郎德等民族村寨开发民俗旅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了严峻挑战,民族文化正面临淡化消亡的险境。如在民族服饰方面,愿意穿着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自觉学习、懂得制作民族服饰的人更少,现在的年青人几乎不想再制作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渐显后继无人之势。在民族歌舞方面,许多地方酒歌不再广泛传唱,情歌不再时兴游方活动,失去生活载体而逐步消失。如在水族村寨,结亲当天男方派一男两女未婚青年到女方唱一夜歌,是全寨最热闹的事,当天全寨人都会来欣赏对歌,可现在年青人不会唱、不愿唱也不愿听了,原来走进新娘家的门、走出新娘家的门以及整夜唱歌的习俗已不再。在民族语言方面也呈逐渐萎缩之势。外出务工是当前乡村民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纷纷外出甚至举家外出务工、经商,一些既会讲民族语言又会讲汉语的父母,已不再教自己的孩子讲本民族的语言,而是更愿意让孩子说汉语甚至标准的普通话等等。民族文化保护的保护传承已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这是因全球化、工业化浪潮所带来的标准化、有序化,对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对自由化、无序化的农耕文化带来巨大冲涮,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和不适应性日渐凸显。此外,文化旅游的开发不当也带来一定的破坏性,原因表现如下。
原因一:资源特征相似与开发中的“重建”问题黔东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洒落在全州境内的广大民族村寨,苗族文化主要集中在环雷公山的苗族同胞村寨,以及部分存留于月亮山上的苗族同胞村寨。侗族文化又分南侗文化和北侗文化,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南侗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的广大侗族村寨,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锦屏、天柱、剑河、三穗等县的侗族村寨,水族文化主要集中于榕江以及从江、雷山、丹寨、剑河等县的水族村寨,不管是苗族文化、南侗文化、北侗文化,亦或水族和其他民族同胞文化,在同一文化区域内同一民族的文化资源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这对打造极具个性特色的景区景点带来巨大难题。与此同时,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程中,有时以“重建”方式打造旅游景区景点,不仅导致旅游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还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
原因二:重资源开发与创新不足的问题当前,黔东南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大部分还处于把旅游资源直接当作旅游产品来打包和兜售。在开发中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甚至把文化当做发展旅游的唯一“资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出现旅游至上、唯利是图的倾向。为迎合和满足游客的欲望,任意复制、篡改、伪造文化。侧重于餐饮、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硬建设”,侧重打造“农家乐”,千方百计地向游客提供具有农村风味的吃喝玩乐的设施招徕游客,以尽快赚取利润,而在“文化”两字上下工夫还不足,对于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还不够,对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有待加强。
三、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良性互动的建议
建议一:明确发展定位,创新发展理念一是结合地区实际,明确发展定位。结合黔东南、立足贵州、放眼全国、面向世界,秉承原生态民族文化优势,将黔东南文化旅游放在全省、全国、全球价值琏的布局中来谋划,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文化旅游作为全州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培育、打造。二是坚持生产性活态保护。敢于在市场化进程中保护文化,既要藏艺于民,更要载艺于旅、显艺于市,让文化与市场对接,激发文化主体的动力,让反映民族根与魂的文化能够传承后世,让原生态文化环境得到滋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三是突出苗、侗族特色文化。大力发展以苗、侗民族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让外界更多了解、更多深入、更多享受原生态文化魅力、体验浓郁民俗风情,不断把文化旅游业做特、做新、做精、做大、做强。四是以当地民众为根本。充分考虑到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诉求,以传承人和当地群众为根本,关注传承人命运,呵护传承人,关注守望者,保留文化主体人,激发众人参与,由个人传承变为群体传承,实现“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文化自觉。
建议二:突出个性特色,打造“三个”集群一是打造环雷公山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集群。以雷山、雷公山和苗岭为中心,包括雷山、榕江、台江、剑河、丹寨等县的典型苗族村寨,积极推进蝴蝶园、亚热带鸟园、红豆杉植物园、苗药植物园和中国苗族文化体验中心等产品项目的建设,打造世界级的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区。二是打造黎从榕原生态侗族文化旅游集群。重点打造肇兴侗寨旅游区、七星侗寨文化旅游区、小黄等侗文化产业园、岜沙苗寨景区建设、三宝侗寨侗文化旅游区、五榕山城市主题公园及旅游休闲度假区、八舟河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等,打造世界级的原生态侗族文化旅游区。三是打造舞阳河流域原生态自然文化旅游集群。以舞阳河和镇远古城为核心,包括报京侗寨、杉木河、云台山、黄平革家寨、飞云崖、旧州、剑河温泉、谷陇苗寨等,打造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原生态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四、结语
篇6
一、充分认识搞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重大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长期以来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许多地区植被破坏,90%的可利用草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国家生态安全,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改善水土流失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不能适应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各级水利和农牧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搞好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全面推进我国生态建设工作。
近年来,各地的成功实践证明,采取适当的人工措施,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实现大面积水土流失的初步治理和生态系统的初步恢复,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搞好草原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草原保护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草原建设的同时,把生态修复作为当前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的一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指导,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
二、抓紧制定生态修复规划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本辖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明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目标与任务。规划要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牧区水利等规划相结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依据。近期应以江河源区、内陆河流域下游及绿洲边缘区、草原区、重要水源区、长城沿线风沙源区等区域为重点,在降雨条件较好、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水土流失相对较轻微的地区,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生态修复的对象主要是覆盖度为5-50%的低中覆盖度的草原、郁闭度小于40%的灌木地等地类。
三、组织开展科研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开展对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机理与关键技术、优质抗逆草种选育、效益监测指标体系等课题的研究,制定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要积极推广优良草种、畜种及改良、秸秆养畜过腹还田、草田轮作、植被抚育更新、节水灌溉、草产品综合利用、围栏建设、免耕种植、鼠虫害防治等技术,搞好生态修复效益监测评价工作,指导与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
各地要依据《水土保持法》、《草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要求,对乱开乱垦、乱挖乱采、超载过牧等行为,进一步制定操作性强的相关法规规章、管理办法和乡规民约。要严格基本农田和草原保护制度,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建立草畜平衡制度,大力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生产方式,严格限制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为生态的自我修复提供保障。同时,要推动各地出台或完善税收、信贷、投资和能源等方面的优惠>策,促进广大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积极性。
五、继续加大执法监督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加强水土保持和草原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各地要按照《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推行以草定畜,逐步压减牲畜头数,实现天然草原的草畜平衡,加快畜种、畜群结构调整,防止超载过牧,促进草原植被恢复:要坚决禁止开垦草原的一切违法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草原的行为,加大对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各类非法破坏草原行为的监督检查:要坚决禁止超采地下水,防止因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带来新的生态破坏问题;所有实施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均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封山禁牧、休牧或划区轮牧。要加强对风沙区、草原区、山区和丘陵区等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
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要大力宣传搞好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增强全社会保持水土、保护草原的意识。宣传生态修复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注重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保护草原,防治水土流失。要切实转变生态建设中重工程建设轻保护的观念,自觉转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7
Abstract:Develops one kind "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the tourism form,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he social efficiency three unions, regarding avoids the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is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mmediate gain having the important meaning.
关键词:生态 旅游业 资源 产业 旅游者
Key words: Ecology tourism resources industry tourist
一、生态旅游概念走进生活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保护
时下,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开发生态旅游,成了不少边远地方发展经济的热点,但在一些地方游人多了,草木却少了。一些专家指出,发展旅游是件好事,但回归自然先得保护自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一)?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而使他感觉幸福,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篇8
植物时大多数考虑景观效果多,考虑植物保护因素少。景观比较优势,如果某种病或虫的寄主植物和转寄主植物种在一起,一旦病虫发生非常不利于防控。
3. 对植保存在误解
人们提到植保就说是施用农药;一发现病虫就立即用药,没有考虑到允许存在的范围;因农药成本高、效果相当慢、防治不彻底及有效期短等缺点,杜绝使用生物农药。忽略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合理混用,形成优势互补,既能起到较好防治效果又有利于生态园林建设等情况。
4.重栽轻养
作为园林绿化主体的植物材料是生命体,需要不断投入精力进行养护管理,才能使其生长健壮,更好地发挥作用。而实际工作中只重视建设,不重视管理,特别是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按照植物移栽对水的要求满足其成活基本能做好,而施肥方面做的不太到位。因而植物体成活后营养较少,缓苗慢,树势较弱,容易感发病虫害,特别是立地条件较差的行道树后果更明显。
5.虫害预测、预报不到位,病害的检查识别不及时,植保工作比较被动
在园林绿化实际工作中,植保工作人员不固定,一人兼多职或植保工作人员缺乏园林植保知识,造成病虫害预测预报不到位甚至没有预测预报,往往是凭经验或者是病虫害发生后才采取措施。
6.植物检疫法规实施不到位
在新建、改扩建绿地过程中,园林部门种苗交往日益频繁,在引进或输出植物材料时,植物检疫关把得不够严,有些私人苗木不经检疫直接引进。加上苗木种植前考虑规格要求、景观效果因素多,植物检疫因素少,导致进苗地区尚未发现的病虫害给当地植物造成了危害。
二. 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植物保护要求
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城市园林的地位更加突出,园林绿化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在人类管理的城市园林生态里,由于人类、植物、有害生物、环境条件和天敌等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其中任何一因子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所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其在病虫害防治的时候,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兼顾绿化景观效果。大力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策略,重点放在如何避免病虫害的大发生而不是放在病虫害产生后如何防治打药上。在防治上要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管理上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不要求“彻底消灭”,只要求降低病虫害的种群数量,使园林系统内的病虫害种群与植物类群达到生态平衡,使城市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三.生态园林植物保护的有效措施
要使园林植保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考虑生态平衡、居民安全、防治效果和社会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危害范围之内。基于此,植保保护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预测预报为前提,种植规划、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
3.1 加强植保从业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植物保护的科学性
3.2 测报防治
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合气象、土壤、植物长势等条件,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一定的数学模式,及时病虫害动态。以在达到病虫害的防治指标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危害造成的损失,使自然界各种生物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3.3 把好植物检疫关
对于一种外来物种的入侵来说,由于离开原生活地来到新的环境中,天敌种群未形成,使之成为该环境中的生态霸主,对整个生态系统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各地大规模绿化引种的同时,对园林生态系统潜在的巨大破坏隐患,应引起植保工作者的重视,严格按各级检疫法规把好关。
3.4 搞好城市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
园林规划设计决定着植物配置、植物种群结构等事项,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都有直接关系。因而,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园林植保因素:
(1) 利用物种乡土化,种苗本地化。乡土树种在当地通过长期驯化,已非常适合当地环境条件,这类植物具有的适应性较强、养护成本相对较低、对病虫害抗性强等性状。本地采收的种子或培育的苗木,已经过一定的耐性、抗性考 验,播种或栽植后,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之中,对病虫害抵御能力较强。 (2) 品类多样化,结构复层化。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因时因地制宜,乔灌藤草花并重,构建丰富多彩、层相繁杂的植物景观。这对病虫害的滋生蔓延、传播扩散有机械阻隔作用,同时还有利于鸟类、蜘蛛等天敌动物及其他有益生物生存繁衍,能很好
地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3)搭配合理化。搭配合理化是指既要布局得当、景观优美,又要科学利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配置成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种植结构,避免人为造成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如杨树林里种植臭椿,椿树的臭味能驱避杨树蛀干天牛;把山茶花和山苍子混植,山苍子可减轻山茶花煤污病的发生。能减轻或限制病虫的危害;搭配不合理,会诱发或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如松和芍药互为松芍药锈病病原菌的转主寄主,梨和桧柏互为梨桧柏锈病病原菌的转主寄主,若把它们近距离混栽,无疑会利于锈病的发生。
3.5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3.6 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1) 保护利用天敌。天敌一旦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就能长期持续地对病虫害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一是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要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
(2) 选择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
3.7 配合物理防治
利用各种害虫的趋性或某些特殊的生活习性,设计诱杀器械等来诱杀害虫。
(1)黑光灯诱杀舞毒蛾等害虫;(2)利用人工合成专用性诱剂诱杀槐叶柄小蛾雄成虫等;(3)利用害虫对寄主喜食性的差异,种植零星的引诱树种,通过对引诱树种害虫的防治来控制害虫危害;(4) 利用草履蚧若虫早春通过树干上树的特点,采用在树干上涂药环、做塑料环等方法阻止其上树危害,即可达到防治的目的;(5)利用柳毒蛾低龄幼虫(三龄前)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绑报纸或稻草诱杀柳毒蛾防治其危害。
篇9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作为典型的新兴第三产业,旅游业更是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注重物质享受,同时对精神享受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为了迎合大众多种多样的喜好,构建了多种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加大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展开了分析,并对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不足展开了探讨,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意见,希望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大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生态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极大的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为旅游爱好者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同时享受意想不到的美景。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促使生态、社会以及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旅游向多元化的方向前进已经势不可挡。
多元化的生态旅游发展方向,需要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而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产生无法弥补的后果。鉴于此,相应保护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多元化的生态旅游资源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1]。
二、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不足
1.立法的滞后性
同生态旅游较快的发展速度相比,我国这一领域的法律建设力度明显不足。现阶段,针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几乎没有,这种现象导致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发、利用、设计和规划景区的过程中,都严重缺乏法律依据以及较强的监督和约束,因此混乱开发以及随意规划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旅游资源。
从西方发达国家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经验来看,法律制度的建设是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机制,例如,日本在旅游基本法则当中融入了旅游区景观维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培养等相关规定;美国在保护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积极制定并落实了《国家环境政策法》等[2]。这些法律制度等都明确指出要加大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各国还积极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辅助法律,如《野外旅游条例》等。与之相比,我国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相对空白。
2.社区参与度低
现阶段,西方国家在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加大了社区的参与程度,并将其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全新的形式逐渐发展起来。这一生态旅游模式可以加大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同时有助于对经济漏损现象进行预防,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可持续性在自然中的实现[3]。由此可见,社区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当中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的多元化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严重缺乏社区的参与,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鼓励、引导并监督社区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行为。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决策、施工、规划等整个过程中,都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其次,生态旅游景区当中的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旅游知识、生态保护以及自身的职责理解不够深入和明确,因此忽视了自身在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中的重要性,在缺乏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宣传力度的基础上,社区居民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权利和义务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机制的构建
1.加强国家立法力度
首先,制定专门立法,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规范。这一立法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这一核心,抓住旅游活动规律,对我国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想,并将其融入到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当中。在将专门的立法应用于多元化的生态旅游当中时,不仅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规范我国的旅游业和旅游活动,同时还能够推动我国旅游项目的健康发展;其次,对生态旅游资源法进行构建。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建立在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4]。针对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过程中,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的滞后性,积极构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资源法至关重要,它能够促使我国这一领域立法层次得以提升,而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也将被充分的体现出来。
2.通过法律制度增加社区的参与力度
构建社区参与制度,通过法律制度增加社区的参与力度,首先应构建相关机制,确保社区居民能够真正参与到开发、建设以及设计当地生态旅游项目的活动当中。社区居民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自身的项目开发主体地位,并在日常工作中,将自身的监督职能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自身做起,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其次,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建立。生态旅游项目所在地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地区,在开发和构建生态旅游项目的过程中,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当地社区和居民实施一定的经济补偿,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和为当地建设公共设施等[5]。这样一来,能够将生态旅游项目同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提升社区和居民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为加大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10
我们崇明岛上野生的大螃蟹,味道鲜美。历来是菜看中的上品。
据我们调查,四十多年前,这里的野生大榜蟹并不稀奇。河里,沟里到处都有。稻田旁的泥洞中藏着蟹,秋天割在稻田里的稻铺下躲着蟹,夜里拿张网到河边,每晚都能抓到几十只,甚至一、二百只大螃蟹。十多只大螃蟹,只卖三角钱。秋天,蟹是农民的家常菜。
为什么现在野生的大螃蟹如此稀少了呢?有一年卖到了二百元一斤。
十年前,城北中学的科技辅导员,组织学生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龙虾是个残忍的杀手。
蟹要长大,必须经过几次脱去坚硬的外壳,这时的蟹软绵绵的,失去了一切自卫能力。凶残的龙虾,舞动着两只厉害的大螯,把软壳蟹撕得粉碎,美餐一顿。长此以往,野生蟹没有了踪影。
我们所说的龙虾,真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美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日本引进到我国,六十年代初,在我们岛上还没有!六十年代末,集镇上有零星 ,人们把它当成宠物,养着玩。后来,由于人的不负责任,被它在沟里、河里大量繁殖。可怜的大螃蟹啊,不但生活乐园被侵占,而且遭到了灭顶之灾。
再说说我们岛上的重要农产品一一蚕豆。
千百年来,我们这里生长的蚕豆,原来都是清清自白的,没有蛀虫。在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把一种名叫蚕豆象的害虫,大量散布到中国各地,好好的一粒蚕豆,被蛀了好几个洞,造成产量损失达20%到30%。
对这种小小的虫子,大活人就是没有好办法。用农药熏蒸,有些效果,但要在我们岛上彻底消灭它,很难很难。
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犯下的罪行,磬竹难书。
有些有害生物入侵我们宝岛,是我们自己的失误。
中,上级布置农民多养猪,但是缺少喂猪的粮食,有人建议用草作饲料,于是,政府有关部门层层部署,要求各个生产队购买外国的水花生,种植到沟里。
谁知,水花生没有多大的营养价值,猪不爱吃,但繁殖本领大得惊人,没过几年,沟里河里长满了水花生,水质变坏了,鱼虾无法生存。
水花生喜欢水,也不怕干,在旱地里照样疯长。用农药喷杀,地面上的死了,泥里的根不死,过段时间,密密麻麻的新芽又从泥土里钻了出来。
用人工挖,也难,最深的根,有四十多厘米。
火热的夏天,它长得绿油油的。
严寒的冬天,水面的冰有几寸厚,它在水里仍快活着呢。
入侵我们宝岛的有害生物还有好多,
毒麦。
豚草。
凤眼莲。
假高粱。
蔗扁蛾。
福寿螺。
互花米草。
还有加拿大一枝黄花!
据统计,它们为害的面积已达60%以上。
粮食。减产了!
交通,堵塞了!
良田,被侵占了!
水源,被污染了!
原有物种,被迫减少了!
一些疾病,随之产生了!
为清除它们,我们花费了多少精力。
为清除它们,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科学家警告我们:“生物入侵,事关生态安全,现在已到了必须行动的时候了。”
我们学生怎么办?
我们要参与科普活动,掌握有关的知识,认清入侵生物。
我们要调查入侵生物,研究入侵生物,清除入侵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