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3 13:4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参与式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诚心诚意把学生当做主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是对以往"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彻底颠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生活的主置,教师通过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主体,应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感情知识信息的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合理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参与式教学,是在引进英国以张扬个性为主要目的参与式教学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是对我国因材施教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本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平等参与"。在三点基本理念中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什么说"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核心呢:一是这个"核心"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而说的。变学生被动学习者的地位,为学习的主人。中国有一句古话:"强扭的瓜不甜"。我想,学生如果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学习,那效果可想而知。二是将传统教学中的"平均给予"转换到教师尽量满足学生的"本位需求"上。教学的目标由原来统一的知识积累,向着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分层设立目标。教师在初中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放。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选择与学生现代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材料,这样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当面对课堂上学生的茫然沉默,我们不能无计可施,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应该是一种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要备教材,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对知识的接受方式。如果课前做了充分、细心的准备,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完全可以上一节生动活泼、教学方法新颖的好课。
当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降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课堂上我经常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感觉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比如,有些探究题目,他们喜欢探究什么问题,课堂上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只要他们参与方法、步骤,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有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学生们爱参与,然后再设置问题情境,引发他们思维活动。顺着教师引导的思路和方向,许多学校通过教学改革,采用了启发式、主动式、讨论式、研究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教师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时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知识结构、教材特点以及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要求创设更多的参与方式并灵活地加以运用,以提高学习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有效性为己任。从学生兴趣爱好,见识差异及学生的质疑问题等来让其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这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立竿见影。选择与学生现代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材料,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赋予现行教材内容以新的活力。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有数学问题,从而把学生引领到精彩的问题空间。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参与是人的情感与态度。不可设想,一个对数学情感冷漠,态度消极的学生怎么能学好数学。因此,在实施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他们非常情愿的在探究、交流、合作中得到乐趣,在思考和质疑中成才,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使学生体会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心。在于学生交心时,要让学生放下自我防御的面具,就能够在与人沟通时流露出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实,越有人情味,越能够对学生产生感染力。教育就越有效果。
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人之道也。"真诚常常被当作是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准则,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首先要有爱,本身是一个真诚的人,对学生的一切用心是发自内心的。在教学过程中以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为基础,创设师生平等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和途径。教学语言生动、幽默、有吸引力。语言是最普通直接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故意打破课堂上的平淡气氛,运用双关语、反语、故事、夸张、比喻、歇后语等,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放松,使师生情感易于交流,学生爱屋及乌。
篇2
关键词:多媒体;参与式教学;情感;合作;实践
今天,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正逐渐显示出它的优势。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各种教学资源将得以更有效的应用,有利于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与高度互动又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适应,探索以自我教育为导向,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的新的学习模式。
参与式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其核心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主体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此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展阅读教学将使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呈现出崭新的模式,围绕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思考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参与式教学有效融合,让学生有可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诱感参与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多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学手段单一,时空过分限制。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多媒体通过借助声、光、影、像,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教《钱塘湖春行》时,我要求学生在网上寻找西湖的有关录像资料,结合课文进行欣赏品味,使学生不仅对西湖美景有了整体感知,而且对西湖十景及西湖传说也印象深刻,学习立刻变得主动起来。
利用多媒体提供的音像资料营造情境,比照课本上的简单文字,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思考、讨论,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感知与获得。
二、创设意境,以情促想,合作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激发学生情感,进行情感体验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语文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现这种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技术手段”的角色。《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完整的写景诗,也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其中有四句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用多媒体出示大海吞吐日月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探讨这几句话的内涵。学生们在交流内化的过程中,互相帮助,自由争论,自主学习,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阅读的独特见解。通过合作探究明白了此处诗人运用想象,描绘了一幅海景:绕天运行的太阳和月亮,好像是从大海的胸怀中升起的;夜空中的银河也好像从大海发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万物,真是宏伟无比,博大无比。诗人这里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描绘出大海的“精神世界”,使读者通过这虚拟的壮丽景色感受到海的博大、奇伟,同时也感受到曹操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诗人胸怀的博大和奇伟。所以,这样的写景实际是在抒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探讨及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深化感悟积累,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
三、明理强化,实践参与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从此言论中可以看出,参与式学习过程在孩子学习当中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就是使教学过程成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与学生角色转换,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由他们来讲课。当然,这种尝试的前提是学生之前受过系统的训练。初一时起,我每天都会在上课前给学生留出3至5分钟的时间做课前练习:小知识的介绍,优秀文章的推荐,一般会与当时学的课程内容有关。如,学习《贾芸谋差》时,学生会介绍《红楼梦》甚至是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为了这几分钟的练习,学生必须事先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课件与互联网的链接使得我们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这就把与教学相关的大量课外知识引入语文课堂。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拓宽知识面,扩宽视野。逐步的积累与锻炼让学生逐渐有胆识与能力驾驭课堂,讲课前他们会认真备课,收集资料并加以整合,设计环节,制作课件,在参与中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发挥了主动性,使课堂教学面貌一新。
除此之外,我还在平时通过让学生写博客,出试卷,或者为一段音乐配文字,为某段无声电影配台词或解说词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信息手段主动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当然这种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变动。
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 参与式教学 不足 对策
一、引言
中学生正处在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要以认真严谨的太对对待课堂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收获知识。[1]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1.中学生对历史课的参与兴趣不足
对于人的成长而言,了解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中学生还处在智力发育阶段,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智力的提升,但是当前很多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中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在学生的观念中,历史学科不被重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当前的所有科学中,历史学科并非主要学科,在当前社会和学校过分重视理科的现状下,历史学科自然难以受到学生的重视,而且历史学科知识点大多在书本上能够找到,只需要记忆就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为了能够能够拿到高分,大部分学生选择将时间安排给理科。其次,历史课文内容枯燥乏味,中学历史课本浓缩性很强,罗列了历史的条条框框,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没有放进去,教科书只能简单的容纳历史的框架,有骨架而无血肉,让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课本感到枯燥乏味。最后,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老套、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这也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缺乏兴趣。[2]
2.历史课堂上参与式教学的实施程度不够
当前很多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历史课堂参与式教学实施程度还不够深,这种原因的出现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些是班级规模过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较大等客观因素原因导致参与式教学无法有效实现,还有一些类如学校迫于升学压力、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学生的学习心态等主观因素导致参与式教学无法高效落实。另外,历史学科理论性非常强,但是操作性较差,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很多,需要依赖课本,不像化学、物理等理科可以通过模型、实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正确理解。以上种种因素直接导致了参与式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难以高效实施。
3.历史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模糊
很多学校的历史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参与式教学培训,对参与式教学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实际运用上的失误,很多教师在推行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为了推行参与式教学而参与,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对参与式教学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重结果,轻方法;评价单一、主观片面等多方面。重结果,轻方法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升学压力和应付考试的需求所造成,历史教学只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从而就忽略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适应性。评价单一、主观片面现状的存在,则是与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关。历史教学中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了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风多方面的综合评价考查,过于关注最终结果,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历史教师的评价过于主观和片面。也正因为如此,造成历史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理解的偏差,无法有效推行和落实参与式教学。
三、提升中学历史参与式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历史教师的精讲程度
历史课堂的参与式要以掌握知识为前提。为此,在建立参与式历史课堂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倡导历史教师的精讲,只有让历史教师对课本知识进行精讲,才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为学生的高效参与做好准备。参与式教学的关键点在于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才更乐于参与活动,而教师精讲是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要想推行高效的参与式教学,就必须建立在教师的精讲基础之上。[3]
2.做好历史课堂活动设计
历史学科和其它诸如化学、生物等学科不同,它所承载的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过去的事情。如何让学生能够对过去的事情产生兴趣,让学生跨越时间的限制,对一些已经过去几千年上百年的历史进行理解,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是构建历史参与式教学所需要考虑的问题。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进来。比如在讲到先秦百家思想的时候,教师将先秦百家的基本思想通过精讲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之后,可以用形象生动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促进学生对先秦百家思想的理解。可以举学校水电浪费现象严重,水电部门通过学校,如果学校再超过一定限度将对学校予以停水停电处理,请学生用墨家、法家、儒家、道家、兵家等思想学派的核心思想来解决学校水电浪费问题,然后分组讨论。当教师将设计好这一活动,学生可能就会觉得有趣,将自己对先秦百家的理解用解决水电的方式阐述,这种通过活动设计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先秦思想的理解。
3.在参与式教学中做好评价反馈工作
评价反馈是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保障参与式课堂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环节,因为没有评价反馈机制,就无法形成参与式课堂的闭环管理。这种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的彼此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等,通过评价最终确定参与式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下一次参与式课堂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作为你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历史也是一门极具艺术魅力和智慧的学科,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用参与式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荣宁. 师范院校历史学科参与式教学的探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08-111.
[2]牛东亚,郭海东. 参与式教学的历史理论基础及在当代的发展[J]. 语文学刊,2010,11:144-145+150.
[3]马鸿霞. 参与式教学在西部农村中学的运用现状调查――以甘肃省某县两所农村中学为例[J]. 中国农业教育,2010,02:26-28.
篇4
阿普是一位标准的傈僳族汉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他通过函授取得了专科文凭。阿普在最贫困的山区从教4年,进行过三级复式教学,担任过班主任、少先队铺导员、完小副校长,现任食宿完小教导主任。
他认为“教师是世上最崇高、最伟大的职业”,所以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中,他对教学工作都是认认真真的。同时也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经历风风雨雨,现在却感到许多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行不通,自己越来越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阿普是一位有思想的老师,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带着这样的困惑与思考,阿普老师参加了“参与式”教学培训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有效促进了他的专业发展。
我对阿普老师的了解是在第一次培训者“说课”的时候,当时他主要是听别的培训者说得多,自己说得少。而第二次培训者“说课”的时候,他不仅能谈自己的设计,还对培训教材的安排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培训教材原来提“帮助学困生”,他建议改为“全纳教育”,并提出了“全纳教育”重在“帮助学困生”的观点,因为这样才符合我们地区的实际。他的培训思想比开始的时候成熟,能联系实际进行培训设计,体现了他从模仿应用到创造性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阿普老师的培训能力也是很大提高。例如,在一次培训中他临时修改了培训方案。这次培训他是主讲教师,我是他的辅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前面的培训有许多漏洞,想要全部补上,没有那么多时间,于是他把几部分内容中重要的环节做了调整,使那次培训的效果非常好。参训教师与我们交流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以后的设计可不可以用三元表来设计教学方案。可以说,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参训教师接受了新的设计方案。从这里可以看出阿普的专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不仅可以完成一般的培训任务,还能解决复杂的问题。
以前的教学,我和别的教师所采取的策略大同小异,主要以教师详细讲解、学生大量训练、死记硬背为主,很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怎么样,而更多地关注教师教得怎么样,忽略了教学重点的选择,而是将课本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自从参加了项目培训,每节课前,自己都能依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而不是按个人意愿完成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009年3月,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和科学教学工作,这个班的学生人数较少,基础较好,我在这个班全面推行了参与式教学。刚开始,学生不会交流,讨论不起来,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正当我感动困惑时,阿普老师给了我有益的启发。他说,每当自己遇到困惑时,总是反问自己:我的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感兴趣吗?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在阿普老师的启发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发现自己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活动的本质。通过一个多月的不断分析、调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2009年阿普老师又先后5次接受了参与式教学技能的培训学习,他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在外学习的时间过长,他也担心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于是他想了一个应对策略:把所有的教学点分列成任务单,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单上的每项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了学习效率,我的教学内容也得以按时完成。这让他又一次尝到了参与式教学带来的喜悦,教学改革的信心更足了。
对于阿普老师的专业发展,“参与式教学”起了关键的作用。由于他是学校行政领导,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影响其他的教师,由于阿普老师在学校积极倡导按照“参与式教学”校本研修的要求开展教研活动,使他们学校的教研活动有声有色,在全校区产生了很大影响。
篇5
首先,我们消除在认识上的误区。从组织形式上看,有的教师认为,参与式教学无非是将课桌往一块凑一凑, 摆一摆,学生围坐四周,老师还是老一套地照讲不误。这样的观点和方法,就是在认识上的不足,是纯粹的比葫芦画瓢,照猫画虎地机械主义。
在教学中将课桌三张或两张地并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为了能让学生方便交流与讨论;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如果误认为摆桌子就是参与式教学,而不去挖掘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潜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势必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再者,将学生分成某种若干个小组,其目的是扩大师生之间的参与面;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和发现学生学生在学 习过程的问题,以及时地引导或调整教学计划。如果草率地认为分组活动就是参与式,而不去认真地研究和设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不使教学内容融入活动的过程,不注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给整个教学活动时间、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浪费。
其次,我们要消除在组织活动上的误区。注重学生活动的过程,而忽视学生活动的目的。有的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为体现以活动为主体的原则,精心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活动过程,乍看起来精彩至极,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学目标没有达到。这就是说,如果只注重学生活动的外在的表现,而忽视活动本身的内涵,其效果势必是“嘴尖皮厚腹中空”。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到,我们所设计的每一项活动的目的,是为达到所预期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是将内容巧妙地融入之中,而不是花架子的摆设。只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活动有机地结合,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再者,在整个组织过程中,注重强势而忽视弱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对学习基础好的、思维敏捷的、注意力集中的、胆大的、喜欢表现自己的、争胜好强的学生,教师往往是一眼就扫射到这些学生身上,在小组活动中发言的,也往往是这些学生;而那些所谓的基础差的、反映迟钝的、胆小的、不爱说话的,教师就把他们甩在二股道路上,不闻不部问,致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大打折扣。要知道我们所设计、组织的教学活动是为了什么,这样的组织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有背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
其三,我们要消除在理解上的误区。参与式教学特别注重平等。而有的老师则认为是学生之间的平等,学习过程上的平等,而难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特别是教师人格上的平等,受师道尊严思想的束缚,老师居高不下,可可以想象,学生学生的参与水平。所谓的平等是难以实现的,参与式的教学只能保留在形式上。我们讲平等,并非是平均,而是指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合作的交流的机会、权利、人格和效果。我们不能用“拿来主义”只留以形式,真正实现平等的全部内涵。再者,参与式教学追求开放性。而我们的教学过程却停留在课堂内。可以说,我们在思想上开放了,在教学方法上开放了,在教学内容上开放了,但我们的教学场所还是没有开放的。开放教育场所,有助于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讲教学场所的开放,并非易事,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有所预见,善于发现问题,确保教育场所的完整性、安全性。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39―01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运用参与式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师共同关心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不但需要研究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理论,而且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注入鲜活的实践血液。
一、参与式教学理念解析
1.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者、参与者。因此,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 参与式教学要以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因此,活动就成了这种教学形式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教学,也就是说,参与式教学要依靠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来开展。
二、英语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的组织形式
1.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老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性的提问、富有感染力的导语等创设情境,努力缩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 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觉课堂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情。这样,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的效果也会提高。
3. 合作探究,让课堂变得融洽。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点拨和引导。
三、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参与式教学
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突出所授课程的重点和核心,不应当只注重活动的参与而忽视了学习的重点。每节课都有一个或几个需要侧重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需要教师特别关注。
参与式英语教学活动的内容要强调生动活泼,强调非模式化,强调多向联系,强调给学生适当的空间。例如,“邀请”用语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围绕主题运用句型“May I …?” 来提出问题,运用句型“I want to /wantto do”表明意图,让学生在参与中学到知识,并变成自己的能力。
篇7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营造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敢于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采用计分的形式为每一位积极回答问题并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加分,达到一定分数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如某位学生从不主动回答问题,有一次课堂上突然鼓起勇气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回答问题,此时教师就要多表扬,不论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都要积极回应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情和语言以及姿态等都会对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时常面带微笑,保持积极的心态,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减少小学生学习的紧张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参与式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小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单一、乏味的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趣味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多媒体,以声音、文字和图片等结合的形式展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影像资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课文《观潮》时,教师可引导小学生观看与钱塘江大潮相关的录像,以录像中的画面让小学生感觉置身于钱塘江边观看大潮并感受那汹涌的气势,从而体会大潮的特点。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可使小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出发点,努力挖掘认知和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加强对课文思想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
三、演示具体实物
小学生还处于启蒙阶段,此时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各项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事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只是凭想象构建对事物的认识。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产生了解事物的强烈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演示具体事物,把文章中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观的事物,帮助学生降低理解事物的难度,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课文《升国旗》时,教师可拿一面真实的五星红旗给学生仔细观察,从而提出问题:
1.这是一面什么样的国旗?
2.国旗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另外,教师可根据具体事物拓展与国旗由来相关的历史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国旗是学生常见物,当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观察实物时,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演示具体实物使小学生可结合日常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研究的兴趣。
四、扮演真实场景
篇8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主动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关键词]主动参与式教学 小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58
主动参与式教学,是建立在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以及心理学的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基础上的。这种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受到学习者内在心理效应的作用,同时也强调外在的目标和诱物对学习行为的作用。参与式教学活动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颠覆,承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以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要方法来组织教学。
一、创设课内游戏,培养参与意识
游戏是学龄儿童学习成长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喜欢接受的学习模式。将游戏引入课堂满足了学生乐玩好动的心理特点,能够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并促使学生主观参与到活动中。课内游戏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的情绪保持愉悦的状态,更要强调将知识融合入玩乐的过程。因此,创设课内游戏需要我们在课前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只有这样师生才能玩得尽兴、学得轻松。小学英语课堂的课内游戏可以按照训练的内容进行分类,具体有字母类、词汇类、语音类、句型类、对话类、数字类等几种基本形式的游戏。其设计目的一般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反应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主。在课堂应用中,要求游戏规则要简洁而明快,活动参与面要能辐射或者牵引全班学生参与,训练重点凝聚而突出。
教学实践过程中,游戏活动常常被使用在单词识记的教学环节。对新学的词汇,教师可以采用打乱组合的方式按组数制作相关数量的卡片,交付给学习小组内进行组合搭配,并由演示者引领全组同学进行朗读和记忆。比如,Miss,please,ruler,morning等词汇,在认读环节完成后,可以将由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组成的卡片分发给学习小组,请组长带领大家参与到游戏当中,将卡片组合成今天的新词,并以图片或者动作、表情等方式对应上相关的实物或者意义,促进学生记忆单词。Morning可以分写成“mor+ning”两张卡片,学生组合后首先领读,然后用起床的动作提示大家时间是早晨。这样的方法,尤其对一些长难单词更加有用。
在游戏中,学生的思维集中在怎样更加精彩和个性地展示词汇意义,同时也要能够准确组合词汇。游戏变成了学生词汇记忆活动的一种方法,记忆的速度快效果明显。
二、模拟生活情境,推动主观表达
语言的最初起源是生活实践,因此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归宿也要为生活服务。此外,小学英语学习内容主要以情景对话为主,很多语言只有在生活情境中才能更具有生命力,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模拟生活情境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情境图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环境,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表达。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情绪自然愉悦地参与其中,还要能够以激励性语言不断鼓励学生主动表达。
在Unite 1 Hello 中“story time”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描述了“The picture of story time”,然后又和学生一起观看了这部分内容的视频。在此基础上出示课本插图和学生以“picture by picture”的方式进行讨论。为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教师主要围绕时、地、人、事几个主要因素对学生进行询问,让学生自主表达。具体讨论问题包括“Whom are they?Where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When do they meet?How do you greet people in the morning?”在问答中学生准确感受到hello,good morning等词汇在什么情境下才能使用,使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然后,教师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并跟读。最后环节就是让学生走入图片情境,扮演角色进行对话训练。
整个过程,学生的情绪都是积极的,随着课堂的推进学习形式在不断转化而生活情境却越来越清晰地印入学生大脑,并最终成为他们练习表达的载体。
三、调动多元感官,强化记忆效果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人的思维能力包括八个大的方面,其中不同的能力由不同的大脑中枢进行调节和控制。在语言课堂中调动学生多元感官,包括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语言,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肢体也参与到课堂中来。眼睛的观察、手的写和画、肢体的动作表演,都是多元感官作用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调动多元感官,主要以教师的示范引导和言语激励为手段。
例如,在教学单词piano, recorder, violin, guitar, triangle, drum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图片或者演奏情境,同时播放单词的发音,引导学生会读,会认。在这个阶段,主要激发学生的视听觉中枢活跃起来。随后,为了加强记忆,教师针对每一个单词采用了不同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动了起来。Piano的教学,指名读、领读、齐读之后,又让大家表演弹奏钢琴的动作;recorder,则直接指示实物并提问“What’s this?”学生主动回答“It’s a recorder.”后面的词汇,有的用图画、有的用表演、有的用身体来做这个乐器的造型等,一个环节下来,学生似乎在玩但又在玩的过程中深深记住了新学的单词。
篇9
关键词:小学;音乐;参与;情感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现状点击
参与式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主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
然而随着近几年本人对“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梳理后发现,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现象,使学生在音乐课上还未能真正做到时时参与,人人参与。
现象:有活动没有音乐体验。
一位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情境活动:跟着《劳动最光荣》的音乐表演一下平时自己劳动的样子。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孩子们有些确实在模仿扫地、擦桌子等劳动场景,但更多的孩子开始讨论起劳动的种类来。你一言,我一语,全然忘却了这是一次音乐活动。
反思:活动是适合小学低年级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许多教师在音乐课上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在这节课中,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
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运用不合理,以至于学生参与面不广,不能主动参与质疑问难、释疑解难,学生未能成为课堂音乐活动的主角,不能很好地获得音乐的体验。
因此,通过音乐教师运用合理、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发挥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深入实践
在小学音乐教育环境下,基于对音乐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研究,开展参与模式的教学,努力让音乐课堂丰富多彩,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1.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的确,只有当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探究它。
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在音乐教学活动别注意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集中全部感官参与音乐活动。首先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采用与音乐活动相结合的多媒体,
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当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时,学生就会轻松地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2.倡导积极的竞争与合作,鼓励学生主动深入地参与音乐
活动
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开展竞争能使学生自尊心大大激活,精神振奋。但是,学生个体间存在着音乐素养的差异,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及创造条件和机会,比如音乐合作小组的形式,以此来发挥优生的影响力,促进其他学生的进步,并以团队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学生看到了自己成功的希望,会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产生成功的喜悦,以成倍的热情更主动、更深入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尝试参与式教学模式之后的三点体会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音乐教学中,并不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兴趣以及课程内容,来制订合适的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为学生创设“参与”的环境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音乐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但在现有条件下,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2.选择好让学生“参与”的形式
要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并不难,难的在于要通过好的形式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的形式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参与音乐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兴趣,通过一些学生喜爱的、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音乐的学习依赖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地从内心去寻找音乐中所存在的美,并在音乐的自主学习参与过程中,得到最大的熏陶,从而获得美的体验。作为音乐教学者,我们最愿意看到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课堂活动,并在课堂上能有五光十色的感受来与大家分享,这是新时代的美育所呼唤的。
参考文献:
[1]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科学出版社,2004-05.
[3]王英奎.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4.
[4]腾守尧.走进课堂:艺术新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01.
篇10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内外需要的双重结合,主张学习者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师生共同讨论,设置内容;选择方法,解决问题;多方参与,改变评价,最终推进教学活动的完成。在笔者的课堂中,这包括课堂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
(一)课堂教学前:从无权参与到有权参选
需要决定着参与。教师要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什么、学到何种程度,都是教师决定。学生无权参与,只能被动接受,这从根本上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参与式教学法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备课活动中。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教学就会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也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责任意识,学起来自然有兴趣。根据笔者的实践,此方法较适合作品解读的课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中,以往所选取的作品,多考虑其是否占据文学史的经典地位、是否符合主流意识。对于90后学生来说,这明显不符合他们的口味,授课效果不理想。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以来,笔者进行了多方调查,或找学生谈话,或发放调查问卷,或鼓励学生提意见,师生共同探讨授课计划,在完成主干内容讲授的同时,适时增加了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篇目。如笔者参考学生的建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讲授文学经典篇目之外,增加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促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坚持此举,必须有以下三个原则:首先,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次,要符合课程的认知体系;第三,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旨归。
(二)课堂教学中:从被动灌输到主动汲取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设计者,要善于设计完善的教学流程,使学习者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掌握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独尊讲授法。教师按照讲稿内容,以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强加于学生,学生是否理解、理解多少,则与教师无关。参与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内在性需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汲取。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多种方法。参与讨论法在剖析主题、分析人物时非常适用。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思考题,课上,在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内,教师组织学生或集体讨论或分组讨论。如在讲解《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时,笔者提出:“为什么把这篇作品称作是‘成长小说’?”此题的回答,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林震与刘世吾、赵慧文的交往分别对林震思想产生的影响,也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对社会、爱情的认识。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阐述时间,最后给出一个凝结学生思考结晶和教师思考深度的参考性的答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笔者还会针对不同文本、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形式。如意见针锋相对、讨论激烈时,笔者会提议学生分为两组,改为辩论。讲解《寒夜》时,学生们就针对曾树生这一人物形象,围绕“自私自利”还是“有情有义”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有鲜明的观点,还要论据充分,能够自圆其说,并提示学生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家庭环境、人物的处境等辩证地分析人物。经过讨论,学生最终意识到曾树生的性格兼具以上两方面。最后,教师把学生的观点归类、整理,适时总结并提升学生的发言:正是曾树生这个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体现了巴金先生40年作的深度和力度。人文学科的授课,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授课时,笔者也经常采用情境教学法。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香雪海剧社发展已经有十年的历史,文学院的众多学子参与其中,出演了大量的剧作。在讲解《茶馆》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学生自己出演的《茶馆》片段,还原了历史情境,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最初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面孔而感到兴奋,渐渐地就会凭借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来品评角色的得失。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文本角色扮演、学生讲课、诗朗诵、小组竞赛等方式,也有较好的效果。设计教学活动不拘定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进行,避免流于形式。
(三)课堂教学后:从消极待评到积极参评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反馈。传统教学法重视的是领导、同行的评价,而对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漠然处之。参与式教学法除采用传统评价方式外,还突出了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的形式。生生互评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生自评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律意识,完善自我;师生互评鼓励学生如实对教师授课进行评价,不唯上,不迷信,勇于指出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也应重视来自学生的评价,不断思考和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节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曾多次在学生中进行过关于参与式教学法的调查,有力地保障了参与式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参与式教学法的“参与”,是指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大学参与性教学的构建必须包括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选择和组织,以及运作过程、结果的评价等基本环节。”这种全方位的参与,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理解,形成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参与式教学法实施后的反思
笔者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两年来,切实感受到参与式教学法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总结教学得失,反思教学方式,也发现其存在一些弊端。笔者针对这些弊端,在实践中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唯有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才是解决此问题的良策。
首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提升教师的引导能力。参与式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性,从学习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效果的评价,都主张学生参与其中。但如果听之任之,极易出现无政府状态。如课堂讨论表面热闹,实际上没有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毫无意义;如情境表演哗众取宠,偏离教学,从而导致貌似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实则走过场,师生收获不大的结果。因此,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法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仍要高度重视教师对课程全过程的主导作用。参与式教学法不意味着将课堂完全让给学生,事实上,它对教师教学的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教学目的了然于胸,具有整体上掌控教学内容、方向和进程的能力,做到全程监控,及时导航,适时领航,避免出现教学秩序混乱的局面,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且,教师要不断钻研知识,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加以辨析、指导。此外,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缺乏体系的,因此,在教学结束时,教师一定给予归纳总结,梳理知识脉络,将问题引入纵深,引起学生思考,让其学有所得。
第二,提纲挈领,多法并举,提升教师的思考深度。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了讲授法满堂灌的形式,倡导学生全过程地参与,这势必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原讲授内容缩水。此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突出精华,以重点知识提纲挈领,以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内容,理解课程体系,熟谙文学史脉络。同时,参与式教学法并不排斥传统的讲授法,尤其是对于一些理论知识,辅之以恰当的讲授式教学,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自律性较差,学习的方位感也欠缺把握,更要重视讲授法。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思考出一种适合学生,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从教的基本原则。
第三,全员参与,一视同仁,提升教师的博爱情怀。参与式教学法容易调动起一部分成绩好,善于言谈的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是该方法的切实拥护者,但他们也容易霸占整个课堂,使内向、没有准备的学生始终得不到参与的机会。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学生的两极分化,前者成为课堂的主宰,后者沦为课堂的边缘人。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违背了参与式教学法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此种情况,需要彰显教师的责任意识,提升教师的博爱情怀。教师应一视同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负责,广泛地分配回答问题的机会。对那些未准备好,或不善言谈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培养其参与课堂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先从较容易的题目做起,及时肯定和赞扬,以鼓励其信心。面对学习困难型、心理障碍型、经济压力型的学生,教师更要春风化雨、循循善诱。教师应关注爱护学生,保障学生的平等参与权,力图以参与式教学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