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范文
时间:2023-04-03 23:1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体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不断深入人心,高校体育将朝着适应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与学生的终身体育接轨,与全民健身计划相适应。但是从教师观念、高校体育教学任务、学校学生体质现状看来,即使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将“终身体育”作为主导思想,那么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将很难得以实现。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终生体育 高等教育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为高校体育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具体地考虑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实际需求。在《纲要》的课程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然而在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虽然多数高校教学内容增加了一些群众体育及休闲体育的内容,使学生对体育课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由于其核心教育思想并没有实质的改变,在体育教学任务方面仍然过于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忽略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这种体育教学改革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将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贯彻在教学实践中。
一、高校中的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又称“生涯体育”,它是终身教育的延伸,终身体育的含义应包括下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结束一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活动,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真正成为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终身体育最早由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二战后提出的,并逐渐形成一股体育思潮,具备了广泛性、终身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而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素质教育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忽视了体育教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综合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必须由传授运动技能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向转换。要完成这种转换,必须从指导思想深入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为主要目标。
二、我国高校体育现状
(一)高校体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从现在人才观和体育观的高度,审视我国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就会发现一些方面明显不足:在教学任务上注重“三基”,没有立足终身体育和学生能力、个性方面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策、难、偏、旧的现象,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竞技项目的设置,没有创新,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间接经验的积累。因师资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导致课程内容单一化,使学生产生厌体育课;在教学组织、实施上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采用运动技术结构为主线的“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巩固”的单一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束缚了体育教学方法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教学评价上过于强调达标与考试的分数,忽视综合评价,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中智力与心理上所承受的负荷。综上所述,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很明显,这种方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课教学工作。此外,教学经费场地设施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因素都是影响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
(二)高校学生体育锻炼问题
欧阳萍调查表明,大学生毕业后72.5%的毕业生未形成体育特长,只有68.7%的人保持健康水平,只有19.5%的毕业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而且我国大学生中有约占1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这说明了,大学生在通过几年的体育课程后,并没有强身健体的目的,也没有形成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学校注重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忽视了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造成现在大学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如前段时间的“马加爵事件”以及现在的“我爸是李刚”等,这些大学生造成的社会问题,说明现在大学生道德和素质降低的同时,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当代大学生体育课程教育不到位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三)教师在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师教学“疾病”主要有:教学失范、教学偏见、教学惩罚和教学阻隔,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言行不规范,自我要求不严格,教学组织与管理缺乏严格与严谨;由于教师个人主观偏见,情感的偏差而在教学上有失客观和公正;运用不恰当语言或行动对学生进行管教,造成学生身体或心理伤害;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心理和情感上产生教学阻隔。
三、增强高校终身体育意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终身健身信念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因素,对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健身运动的原则,应不断研究学生体育运动中的新问题,即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启发学生的体育锻炼主动性和浓厚兴趣。如何变短期娱乐性锻炼为长期兴趣爱好,使大学生加深对体育锻炼目的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终生健身意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掌握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的特点,帮助克服心理弱点,同样在教学中不可忽视。
当然要想改变高校体育现状必须从根本点入手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应该是教学主导思想上转换,以运动为主的教学思想,认为体育教学应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只重视运动的外在意义和价值,将体育教学单纯视为一种工作,只注重运动教学效果,使学习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所强调是学校开展运动的任务,而忽视了与终身健身的联系,很少顾及全民健身的需要。他们把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获得体育运动的情感体验,愉悦身心,充分满足运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这种情况就难于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从事终身健身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方法。所以需要改变以运动为目的教学思想,树立体育教学要为终身健身打基础的主导思想。
(二)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
随着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更趋于平衡。体育课程不再是被人们误解为单一的身体训练,体育课程更倾向于训练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素质。可针对大学生终生健身的基本条件,采用必修课、选修课、体育俱乐部、体育知识讲座、训练队及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比赛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发运动者的爱好情绪并使之上升至理性。变单一的竞技运动模式的考核标准为竞技运动标准与日常持久耐力体力等身体素质考核相结合。建立完备的电化教学,利用录像机、VCD、DVD、计算机多媒体、国际互联网络等高科技,视、听新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国内外体育动态快速准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体育有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提升教学效果。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器材的投入与改进力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是高校体育非常重要环节。教师是终生体育教育的指导者,教师首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运动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在教育学生终生健身思想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校应根据这一情况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的教学水平。另外,经常参加社会上各类体育活动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使教师在德、智、体、美方面有较高的素质,为培养学生的终生志趣和信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改革,创新
体育一直是一个关乎于全民身体健康的话题,从业余的角度来说,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针对当前一些体育高校的体育教育而言。体育教育的作用的非常大的,首先,体育教育是将体育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列入培养的领域,再此基础上培养的体育生对社会和体育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针对高校体育的改革进行相应的研究,以促进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体育改革要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经济发展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成为一种资本的竞争,也成为企业或单位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的主体,并在此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没有雄厚的知识储备,企业或单位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任何生产经营模式都需要依托科学知识,没有持续的知识生产,就不会推动和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对人才的需求,还是企业或单位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都是以知识资本为支撑来推动的。
从主观的角度分析,知识经济的到来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通过教育来为某个经济时代提供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三者之间也突显了许多不同的地方,农业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是服务于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工业经济时代人才的培养是服务于资本主义者;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校体育改革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摆脱传统高校体育的机械式教育模式,任何一类体育项目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并且每类体育项目的教育模式不能重复于其它体育项目,从而使高校体育具备多样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将创新作为高校体育改革的理念,这样才能推动高校体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人才需求的最终目标。
二、高校体育改革需要创新发展
(一)创新体育改革的思路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改革思路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并发挥其实际功能和作用。以往的高校体育事业注重强身健体、培养优秀人格,在不丢弃以往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改革的指导思路应该从追求体育形式向追求体育实质转变。不断创新高校体育改革,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体育体制,并结合知识经济的实际需求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落实和激活各项机制,以此实现高校体育改革的最终目的。
(二)创新高校体育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改革过程中,其教育内容的改革与创新要符合知识经济的需求,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与前提。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的改革要以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主导,以此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学生优秀人格的建立与身心健康发展。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体育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辅导,充分结合高校体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和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实质性教学模式,建立一套既能提高学生体育知识、文化水平,又能提高学生自身品质和综合素养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确保高校体育改革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理念。
(三)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方法
高校体育改革要剔除传统体育教育方法中的缺陷与不足,借鉴和引用好的教育方法,充分利用知识经济时代的研究成果,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高校体育的认知能力以及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学习和掌握知识、训练能力、健全人格、改革制度,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
三、创新是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源动力
(一)拓宽课外活动内容。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人们对身心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校体育教学、设施、器材、师资等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更多的户外体育项目和活动逐渐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开展这类活动的形式和人员参与的积极性都证明高校体育改革与创新需要迎合时展的要求,高校体育改革与创新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加快高校体育改革的步伐,推动高校体育改革顺利进行。
(二)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内涵。高校体育文化的高校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高校体育文化特色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通过改革高校体育,不断创新改革思路、教育观念,以此提高高校体育文化的教育、娱乐、激励等方面的实际功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锻炼、欢快愉悦的和谐环境,营造具有高校体育文化特色的氛围,从而使高校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享受体育、了解体育,进而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结语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悄然而至,社会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对高校体育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实现高校体育改革的现代化、规范化、时代化,就需要以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为依托,建立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使高校体育改革顺应时展的需求,从而充分体现服务性社会和现代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理念,进而推动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提供强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顺锡.高校体育改革的户外运动开展研究——以萧山科技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
篇3
1.1高校体育发展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校体育,其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培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国民体育发展的基础所在,能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个性化得到培养。使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高校体育发展的状态
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许多高校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了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改革,但是现阶段高校体育的现状就是:学生的体能素质整体不高,肺活量指标有所降低,身体肥胖的学生显著增多,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有着较为淡薄的意识。
1.3未来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体制以及培养的目标都决定着高校体育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与社会化接轨,最终实现社会化是其改革的目的所在。因在高等学校中,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比较成熟且稳定,是健身意识以及体育行为形成的最佳阶段。高校体育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其的社会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2.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不同点
(1)其在目的上就有很大的不同,社会体育是人民群众自愿自主开展的身体活动,能够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目的。而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科目,需肩负使大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以及道德、意志加强,运动技能提高的责任,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计划性以及目的性。
(2)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社会体育的对象是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体质的人,而高校体育主要针对的就是在校大学生,其将身体素质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关注点。
(3)两者之间有不同的参与方式,社会体育中,参与的人群可自由的支配时间,遵循自愿的原则,活动方式以及活动内容都以个人爱好为主。高校体育中学生主要都是以课堂为载体进行学习。
(4)两者之间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社会体育中,可自由选择运动的项目。在高校体育中,排除能够自主选课外,不再有选择项目的权力,对技术以及技能的学习过分强调,没有灵活性。
(5)二者之间所处的地位也不相同,高校体育有教育的性质存在,且能够向社会体育进行过度。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是体育发展规模以及发展水平的真实反映。二者无法相互取代。
2.2高校体育对社会体育的积极影响
高校体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社会体育的不足进行弥补,在社会体育中,因受到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发展社会体育的经费欠缺,指导员的数量以及素质普遍不高,体育场地以及器材不够充足,使社会体育发展更加困难。但是在高校体育中,却占据着社会体育缺少的资源,高校学生在经过专业化训练后,能够成为社会体育中优秀的指导员,弥补社会体育中指导员欠缺的不足,且高校体育中,有较大的体育场地以及较为丰富的器材设备,将其应用于社会体育中,就能够使经费得到有效节约,有了更为充足的物质保障。而社会体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高校体育的改革进步,原本单一枯燥的高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许多高校采用了俱乐部以及体育协会的先进形式,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高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形成终身体育
在高校体育中,需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此方案在多年前就已被提出,但是因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在高校体育中真正实行。现阶段,一些高校仍在坚持以“三基”教育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基础,未有效重视并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体育思想以及体育能力,没有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学生毕业后,也就脱离了体育。所以,高校体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点,摒弃传统的旧观念,使能够适应现代体育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的体育教育新体系得以建立。与此同时,还应使终身体育的思想加入到学生的教材体系中,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培养并加强。一直以来,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中都本着重视实践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了教学理论的传授,许多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都局限在跑步、打球等户外活动中,而很少有学生能够注重体育课的理论知识,学校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也未有重视。长此以往,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失衡。高校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样作为教学的重点,将理论教材的主线设为具有终身教育意义的内容,例如体育的基础知识、体育锻炼的原理以及方法、体育卫生以及保健等。此外,还需将学生对理论考试的态度加以转化,使其更具科学化、规范化,达到使学生体育意识得到培养并提高的目的。使学生的体魄更加强壮、身心更加健康是终身体育的目的,所以,应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以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以及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实施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调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不断加强。
4结语
篇4
拓展训练的本质。所谓拓展训练是指利用自然地域和相应设施,让参与者通过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涵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来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态度、意志力、心理状态的培养,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项目,使学员能够激发潜能,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达到增强全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竞争力的目的。 在学校,拓展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理念,通常在设定的陌生情景或特定的环境下,以身体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活动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而成为全面塑造学生个体和提高团队素质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模式。 2、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训练具有时尚性、突破性和挑战性 可以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人格魅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回归自然的需要,是对一般高校体育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补充, 使常规与 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所有项目以体验活动主体,引发出情感、意志和交往活动, 使课堂 充实并且丰富。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大学生向自己 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是大学生心理、体能、智能的极限挑战;拓展训练具有团体性 在拓展训练课中通过共同面对困难,使每名学生竭尽全力,既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又从 团队中获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学生在集体发扬个性,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学生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 集体中显示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课后的总结中,教员也只能点到为止,主要 让学生自己来讲自己的体会, 教员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 目的及要求和安全知识向学生 交代清楚,活动中不进行任何提示也不参与任何讨论,最终使学生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拓展训练的作用
高校是一个人际互动的小社会,在这个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困难的竞争环境中,在校大学生更需要团队的力量。拓展训练揉合了高挑战及低挑战的元素,学生从中在个人和团队的层面,都可通拓展训练课程教你如何通过逆境和从而得到提升;拓展训练强调学生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在课堂上听讲;以体验,分享为教学形式的拓展训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它并不灌输你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巧,而是设定一个特殊的环境,让你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拓展训练,整合团队,发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是拓展训练在高校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实际运用
高校体育课中组织开展拓展训练 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拓展训练首先要达到基本的体育教学目的,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每天锻炼, 健康工作 ,幸福生活的生活习惯, 其次利用拓展训练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更加勇敢,果断,团结,不服输的精神。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组要分为:感性型项目、理性型项目、个人、团体挑战类项目,高校选修课建议多一些理性型的项目和个人、团体挑战类项目能够让学生在参加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方案和提高 挑战或者胜利后的自信心。在高校教育中可以把拓展训练设为体育选修课的一门重要课程, 把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相结合,使学生在大学体育课上不仅能得到身体上的锻炼, 更能提高心理上的锻炼, 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勇敢面对,以此来弥补一般体育课程的教学不足,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六、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拓展训练作为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只有将其本质、特点、作用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才能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主要参考文献:
[1]钱永健.拓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
[2]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
篇5
1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关系
高校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一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最后一站。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实施终身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终身体育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和长远效益。高校是培养学生实现终身体育观念的主要场所,必须要接受教育,终身体育的内涵是终身教育,其中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体育贯穿了人的一生。我们提及的终生体育思想是从人的一生角度来对体育问题的理性认识,它的出发点是以人为主,并从探讨人、体育、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塑造全面发展的群体。高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在当代体育发展的道路上指明方向,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中培养终身健身者,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
2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不仅依赖于有关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依赖对体育实践的情感体验,反复实践的过程是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当感性认识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理性认识时,体育价值观念良好的形成时,就会发生质的飞跃。由于体育课具有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所以学生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体育教学将其积极的延伸到体育课外活动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情感体验的培养。因此,体育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其独特的作用。
3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公民体质逐年呈现下滑趋势,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众多原因中最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健康与体育意识淡漠。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培养这些人才健康体魄的关键环节。现阶段高校体育对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还不到位,也正好表明了现今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所以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能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4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传播途径
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学习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完成。要在高校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体育锻炼意识,应充分利用高校一切可利用资源,通过资源的利用宣传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的了解,进而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从而调动并激发学生自觉锻炼的热情。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定期举办各种体育知识的讲座,通过体育知识讲座宣传体育理论知识,并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与其结合,同时配合各种竞赛活动提高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扩大学校体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5培养兴趣和爱好
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从教育引导入手,要逐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逐步激发学生体育需要,并传播终身享用的体育保健知识与锻炼方法。我们只有充分地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有效地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逐步形成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的能力。
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学生学习时的主要动机,我们在这一方面需要从教材、教法、教师这三个方面着手来解决。教材我们要选择内容丰富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教法要求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借助各种辅助设施来完成,而教师就是要通过选用优质的教材,并有效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项目产生了兴趣后,才能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我们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逐步运动起来,否则没有了兴趣爱好也就没有了锻炼,就谈不上让他们掌握各项运动技能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完成体育课的选课,在兴趣的趋势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锻炼的积极性。我们之所以动用一切可运用的教学及教学辅助手段就是为了将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能够持之以恒的保留,使其最终达到锻炼的作用与效果,并形成稳固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6培养自我锻炼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也是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注意将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解运动技能外,还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及作用。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在独立锻炼过程中自觉性,对练习的次数、时间、强度、动作的自我调控能力,达到主动锻炼的意识得到体现,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7提高课外体育锻炼的能力
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场地,是实现体育锻炼的基本保证。所以学校要尽可能地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同时提供必要的体育器材,并配备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大学生自我运动能力比较强,课余活动时间较多,容易产生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学校可以建设各运动项目的俱乐部、社团、代表队,通过各种组织来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和体育课余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来营造积极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将其激发出来,最终达到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课外体育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参与并组织不同内容,并且形式各异。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有所体现并可以独立探索,丰富发展并检验自身的参与能力,有效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篇6
论文摘要:随着体育隐蔽课程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认识到了体育隐蔽课程的重要性。体育隐蔽课程教育具有文化性、行为性、依附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敬业精神、较强的业务素质、一定的审美素质和良好的情感素质。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完善,体育隐蔽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它是通过学校的体育物质环境、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体育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在体育教育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等内隐的间接的文化因素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教师在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尤其是对那些非智力因素的学习,更需要具备较高素质的教师,加以积极地引导。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体育隐蔽课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隐蔽课程的涵义
隐蔽课程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素,如师生关系、教学风格、课堂规则、按能力分组等,是一种隐蔽的或者是还未得到认可的教师经验,但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可以说,隐蔽课程是文化的反映,是人的生活习俗、文化教养、精神境界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并通过教学、教师的行为等方式同正规课程同时起作用。
隐蔽课程教育既取决于教师对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内心境界。隐蔽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弘扬什么精神,发展什么文化传统,提倡什么品质和培养什么能力等等,都是隐蔽课程教育所要涉及的方面。作为体育教师更应对此在思想上、行动上有所认识和体现,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为的等正面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隐蔽课程教育之中,进而把学生发展成全面的人。
二、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特点
(一)文化性
高校体育课程是从人类社会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因此被列入其课程的内容就有可能被继承、发展,尤其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教育就能得以具体化。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和社会规范,也是人的社会化的手段。体育文化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以人的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现象,是由人对体育的需要、思想理论方法等观念形态的内容和外化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体育活动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规格和设施构成的,包括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素的复杂整体,而隐蔽课程中的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素构成的。所以体育课隐蔽课教育也具有陶冶、培养和教化人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积累起来的文化价值(含体育文化价值)认识的提高,蕴含在体育课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也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陶冶与影响,其中的体育文化特性对学生就有着独特的作用。实质上,体育教育过程也是将学生从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塑造中“唤醒”的过程,即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过程。可以说,体育课中的文化性也是多种精神内涵的整合,它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构建,而这一构建又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水平和变迁,反过来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二)行为性
体育课隐蔽课程教育中的行为性,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包涵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位性、智慧能力性等,是以其外延的行为来评价的。体育课不同于别的课,它是以操作行为、身心互动和课堂指标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要求体育教师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在课堂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素颇多,但教师外延行为乃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教师行为会造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以及给学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如行为的动作、表情、举止等。可以说,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心理环境,正是决定学生行为表现积极性高低的直接而重要的因素。
(三)依附性
体育隐蔽课程的存在需要借助于某种客体才能传递它蕴含的文化,发挥其功能。离开了这些客观的载体,体育隐蔽课程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体等。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价值并非完全直接显现于学生身上,它所携带的教育信息只能部分地被学生直接吸收,而相当部分则依附于其他载体间接地传递给学生。具体而言,学校教育化的环境、体育教师的行为、校园文化、各种人际关系都携带着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暗示、学生的模仿、互相感染、彼此认同、榜样学习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收这些信息,从而受到教育。体育教师的教育意向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载体传递给学生,并且不断地沉积下来,产生相应的心理结构。
三、体育隐蔽课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体育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用自己高尚的情操来感染学生,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1]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往往是学生模仿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榜样和道德形象。因此,体育教师要作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的课堂常规,首先自己要遵守。例如不迟到、不早退,体育教学中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以及着装要求等,教师要严格遵守,这样才能树立起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作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爱和体贴学生。教师的爱心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巨大磁铁,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和体贴,不能真正和蔼平易地对待他们,是不可能从心底里获得学生的喜爱的。
(二)体育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敬业精神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具有更高的实践性特点,体育教师往往要冒着寒风顶着烈日进行教学,而且还要承担课外活动和体育训练等繁重任务,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付出比一般学科教师更多的心血和劳动。高尚的敬业精神、坚定的奉献信念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三)体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体育教师只有具有了较强的业务素质才能有效地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活动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服。几分钟精彩的讲解、一个漂亮的示范动作等都会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较强的业务素质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四)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体育教学中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体育器材的合理摆放美、学生队伍的组织美、练习时的队型设计美、教师的仪表仪态美、教师的语言美、示范动作的形体美等等。这些美的因素不仅可以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使他们获得身心的愉悦,得到精神的满足,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体育教师应注重美学方面的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五)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
体育教师情感素质如何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LP.索普指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2]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信息传输通畅,是推动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师生之间的协调和适应会使教学过程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而且,师生沟通,情感融洽,有助于形成师生的亲密感,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情感上的沟通,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本着人格平等的原则,事事尊重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用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发挥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情感导向作用。
教师良好的情感素质不仅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而且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影响着教育和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有热爱学生的情感,还要有善于控制、支配和调动自己的情感,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具体环境和学生状况决定情感表现的倾向、方式、分寸,以便有效地感染教育学生。善于控制支配自己情感,抑制无益的情感,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65-02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在高等学校,体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和发挥体育育人的德育功能,使之在高校建设和人才培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点燃激情,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催化功能
1896年4月,当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熊熊燃起之时,体育就注定了与激情和凝聚力的不解之缘。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体育已远远超越了强身健体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在摆脱“东亚病夫”、迅速崛起、实现现代化强国之路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象征、一种标志、一种媒介,以它特有的魅力,发挥了激发热情、凝聚人心的强大功能。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求实创新、快乐健康为内涵的体育精神催化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强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大学是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场所,集聚了这个时代的精英。同时,大学又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地方,思想的碰撞促进文化的碰撞,在文化的碰撞中促进文化的选择。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大学还是一个特殊的价值系统,它承载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创造一种物的价值,而是要创造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而且使这些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通过某些特殊的途径内化到大学生的心灵之中,并通过他们的价值追求去创造社会的价值、国家的价值和民族的价值。因此,体育在大学中就承载了传递文化、激发热情、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首先,要围绕自身学校的校训打造自己学校特有的大学体育文化,通过各种体育细胞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如,“同舟共济”这一同济大学百年校训就成为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各类体育活动的精神,无论是运动会、各类比赛,还是晨跑、课外活动,集体主义、团结协作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学校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充分利用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载体,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践证明,在“奥运年”、“世界杯年”、“大运年”因势利导地点燃和催化学生的激情,以体育为媒介开展各类德育活动,所产生的凝聚力和效果将会长远地蕴涵在学校的方方面面。第三,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德育主题鲜明的体育活动,教师、学生、师生的体育活动围绕学校发展、建设的中心,按不同的时段科学规划。如:教师节的“同舟共济”――教师户外拓展活动、感恩节的“同舟共济”――师生爱心接力活动等,不仅为师生提供了精彩的体育大餐,更成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凝聚力的催化剂。
二、锻造品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功能
体育不仅能促进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在锻造品格,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在具体的体育环境中,参与者在改善体力和获得技能的同时,通过对自己的优缺点、灵性的展现,再经过教师的指导、规范和同伴们的赞许、提醒,促使自己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尤其把中华体育精神日渐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健身、娱乐之中,将促进其个性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展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并成为永久的精神支柱之一,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高校体育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因此,他们的思想行为、个好、意志品德等在体育活动中都能最充分地表露出来,所以,高校,特别是高校的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功能,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体育中的品格锻造是通过体育运动实现的,要在教师有意识地提示、诱导、要求等教育下,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实施这个过程,采用“21天效应”研究成果将会达到较好的效果。行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形成一个新习惯或纠正一个不良习惯至少需要坚持21天,即某一行为重复强化训练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故称之为“21天效应’。大学的体育教育可针对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实际情况,围绕校风校纪建设,运用“21天效应”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实施“21天工程”,培养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以某个体育项目为载体,科学安排,循序渐进,重点强化训练,并将每项习惯训练延长至105天,即5个“21天”。第一个“21天”为刻意不自然阶段、第二个“21天”为强化阶段、第三、四个“21天”为巩固阶段、第五个“21天”为稳定阶段。当前一项训练进入巩固阶段时,再开始下一项的训练。如大学生晨跑活动,教师通过自身的榜样、灵活的形式、趣味的安排向学生展示这一体育项目的魅力,再辅之于恰当的纪律约束和成绩激励,坚持实施5个“21天”后,不仅能培养学生晨跑锻炼的生活习惯,更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良好品格。
三、陶冶情操,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优秀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成才追求、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涉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重视文化环境等特点和功能。体育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又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同时对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在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内化为高校师生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意志,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精神中强烈的爱国精神、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精神和科学的求实创新精神有助于吸引并凝聚师生爱国爱校,创造良好的校园教学环境,使各集体之间、同学之间能公平竞争、友好共处,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在导向、教育、规范约束、辐射等方面,具有其特定和有效的肋推功能。大学通过加强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举办体育文化节等途径,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可以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开展大学校园体育文化。
发挥体育对校园文化的助推功能,就要以体育为载体,从理想与人格的养成、集体主义导向、竞争意识的提高、个性的完美与发展、美的鉴赏与追求等方面入手,统筹规划,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在理论与实践上深化大学体育的改革,使其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趋完善和优化。第二,培养学生自觉的体育意识,形成体育的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使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能够稳固,真正把体育视为其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综合素质的教育作用,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开拓性和创造性。第四,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都落到实处,促使学校体育风气的形成。
四、倡导理念,社会文明建设的服务功能
在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程度,与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其次,体育以它特有的魅力为社会成员广泛认同和喜爱,其发展的活力、影响力及作用力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再次,体育作为人类共同创造的特殊社会文化活动,它所构建的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不仅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工具,它倡导和引领着和平、进步、团结、公平、拼搏、和谐的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念。因此,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在服务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又是传播体育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堡垒,对社会(特别是高校所在地区)的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首先,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这是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的根本。高校体育要给学生传授健身知识、方法和技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专项特长,培养他们较高的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以先进科学的理念和技能服务于社会。第二,要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更要教会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提高社会适应性。将自然属性为主的人培养成以社会属性为主,兼容自然属性的人是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随着高校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高校体育也要发挥其特定优势,即在立足发挥学校体育功能的同时,要不同程度地兼顾社会的需求,凸显出高校体育诸要素的社会化。如高校体育系统中的师资、场馆器材、学生、体育活动本身等,要主动地接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尽可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第四,要突出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宣传与感召。充分利用高校宽裕的体育场地、完善的体育设施、丰富的体育项目及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欢声笑语的亮丽风景,向社会展示高校体育的风采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以良好的形象和富有吸引力的场景加强向社会群众进行体育健身的邀请,为城市甚至整个城市的周边带来一片生机,成为所在地区最为生机勃勃的场所。通过主动地对当地全民健身等方面施加影响,突显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包括引领文化)、全民健身等诸多的社会功能。第五,社区是高校体育服务社会最好的桥梁与纽带。高校师生带着健身知识与技能下社区,传播先进科学的理念,为社区居民健身活动开展科学辅导,体现了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直接参与和促进。同时,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自身文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将通过学生与社区的接触,与社区健身活动的有机融合等多种形式,对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乃至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当学生进入社会转换角色后,他们形成的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独特习惯,会随着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播于社会,体现出向社会辐射的功能,引领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德华.21世纪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教育价值[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10).
[2]周爱光,宋亨国.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
[3]王向东.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04,(9).
[4]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燕成.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再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07,(6).
篇8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多地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现其多功能性。就体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来讲,体育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它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一生具有明显的影响和长远的效益。传统的学校体育在很多方面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制约着学生适应社会及向社会化转变的进程。现代教育体制和培养目标呼唤着学校体育与社会接轨。体育教育要根据正确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激发和提高,在身体运动中培养社会意识、养育健康心理、培育良好习惯、实现体育教育目的。在发达国家高校体育凸显了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活动的源头。体育科学和体育教育应以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为主题。学校体育教育的成果反馈于社会,回报社会,为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大众体育推助的竞技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医疗体育等体育方式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将这些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内容,来促进学校体育的普及和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方法与途径
1.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大学人才
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校的走访了解,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还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通过分析高校体育的新职能,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课余体育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进行教学新思路的探寻。我校进行了体育俱乐部模式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利用教学、训练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运动锻炼的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各种社团、俱乐部中传授各种体育活动的扩展性知识,如组织、裁判等工作,让学生作为主体,组织开展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各种社会能力。
2.学校、社会体育资源的共享
第一,学校要为社会提供体育场馆,为体育锻炼者提供良好的运动条件和指导教师,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团体中的人员组成大部分是从高校中走出去的,他们最能代表社会体育的需求,也是推动社会体育的主体力量。通过调研,全省高校的体育场地大都能够提供给社会使用。第二,让社会体育走进高校。引进高水平赛事,如在我校进行的全国女子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全国男排甲级联赛,还有球星进校园等活动,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流,推动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普及和开展,带动了学校体育水平的提高。第三,让学生走出去。我校通过组织社团、俱乐部与社会团体进行交流,经常参与社会团体的各种活动与比赛,如轮滑队多次参加全国轮滑分站赛,成绩优异;非遗项目多次参与大型开幕式与社会活动的表演;学生在社会中参加各种体育团体,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与赛事;经过培训我们的一些同学能够参加业余足球、篮球等比赛的裁判工作。使学生有机会与社会增进交流,开拓了眼界,了解了社会需求,对自己有一个更准确的定位,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方便更加顺利地走向社会。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资源的共享,使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会贯通,通过交流促进发展,从而全面实现大众体育推助的竞技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医疗体育等体育方式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3.政策支持
篇9
论文摘要: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三个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实验。结果表明,本项实验内容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培养了运动兴趣与习惯,提高了运动技术技能,全面发展了身体素质。
1,前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未来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在人类跨人21世纪之际,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把教育作为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民族素质和振兴祖国、提高国力的基础。并对在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教师素质进行各种描述和探讨,以迎接新的世纪向教育提出的挑战。
“高校公共体育整体改革实验”旨在探索一条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体育素质的成功之路,为“燕山大学人才模式”的研究工作提供素材。
2.实验方法
2.1分析高校公共体育现状,确立高校体育目标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基本上是“普修加专项”的上课模式(一年级普修、二年级专项)。普修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中学体育所带来的较差基础;专项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掌握一项终身体育项目,进行终身体育锻炼。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此模式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或者说收效甚微。原因有三:其一,我国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体育受到严重的干扰,学生的体育基础差得令人担忧。其二,大学的普修课大多安排田径(跑、跳、投),体操(单、双杠、技巧、跳马),球类(篮、排、足),武术等多项基础课程,仅凭一学年7O学时的课堂教学,难免有些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结果造成学生走马观花,什么也没学会,基础仍然没有打牢。其三,一年的专项课程教学,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学生掌握一项运动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以及竞赛、裁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其结果,正如有的同行所讲的那样,我们的学校体育,虽然从小学到大学经过长达l6年的学校体育教育,然而,到大学毕业时.没有几个人能掌握某项运动的知识与技能和健身的理论与保健的方法,又怎么能谈得上体育意识与观念的培养?怎么谈得上建立运动兴趣与习惯?怎么谈得上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呢?
近几年来,高等院校体育发展的趋势,重要的一点是高校体育如何向生活靠拢,同社会接轨;如何为人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高校体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教育改革的首要工作是确立教育目标。因为教育目标是决定教育活动的方向和前提,是“教育产品质量规格之设计”。高校体育的目标,应以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为依据。认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我们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而单纯地谈人的发展,只有把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高校学生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成为未来合格的栋梁之才。因此,高校体育的目标应包括: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与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摒弃应试教育重智轻德轻体的弊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第二,教会学生一至两项运动技术能力,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第三,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所学专项基本理论,竞赛规则、裁判法等,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特长,具有对集体或社会进行体育辅导的能力,积极组织或参加各级体育活动。
2.2实验对象
在我校机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99级本科生中进行实验,其它各院、系作为对照。实验班男生468人,女生256人
2.3实验方案
2.3.1设置2+l的课程模式
一、二年级开设专项课根据我校目前的体育设施,开设篮、排、足、乒乓球、武术、散打、健美操、手球、力量健美几个项目的课程。学生可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三年级开设选修课,学生可另选一个项目进行学习。各专项课教材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占21.5%,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专项理论.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实践部分占70%,包括专项基本技术、战术、身体素质;考试和机动占8.5%,包括每学年的理论,专项技术,身体素质考试。
2.3.2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在课外活动开设各个项目的俱乐部,要求学生每周不少于参加两次俱乐部活动,把课外活动作为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俱乐部的选择最好是所学专项。各俱乐部安排教师进行辅导和考勤,俱乐部活动情况与体育课成绩挂钩。
2.3.3带领学生组织和裁判课外群体竞赛活动
每学期有计划地开展校内群体竞赛活动,让各专项骨干学生参加组织和裁判工作。
3.实验结果分析
3.1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
改革前的教学,理论课比重一般为10%左右,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在某些方面造成了学生的体育知识贫乏。本次实验,我们注重了理论课的教学,课时比重达20%t2~t-,较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体育的概念、价值和功能;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掌握科学锻炼身体、身体保健的理论、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所选专项基本理论、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田径裁判法等。两个学年的理论考试,我们采取闭卷考核,题量120分钟,有93.9%的同学达到及格,其中76.4%的同学达80分以上。
3.2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
高校体育要同社会接轨,向生活靠拢,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像过去那样的体育授课方式,由于开设项目多,教学课时少,学生难以掌握某项运动技能,也就谈不上兴趣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本次实验,我们要求各个专项从基础抓起,进行系统的教学。随着学生专项技术技能的提高,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不爱好转为爱好,逐渐建立起兴趣和习惯。通过问卷调查,具有对所学专项有较高兴趣的学生达90.2%,建立运动习惯的学生(每周能自觉从事运动2次以上)达86.4%,较之对照班分别高32和25个百分点。
3.3提高学生的专项技术技能
经过两学年的实验,我们对各个专项测试了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并与对照班进行对比
篮球:一分钟四点定位投篮(在端线中点,以5.8米为半径划弧取四点)男生平均投中4.8个,女生3.3个。综合运球(自端线起运,前半场在三分线弧顶与边结连接中点处运球后转身,中圈变向,行进问上篮,中篮后以同样的方法返回)男生平均成绩为19.6秒,女生25.3秒。成绩分别高于对照班一倍。
排球:个人自传,自垫球(一次性单一技术,球高1米以上)男生平均62个,女生64个。二人对传、垫球(二人相距5__6米)男生平均传垫35.8个来回,女生33.2个。成绩分别高于对照班近一倍
足球:个人颠球,男生平均18.2个,女生19个。运球绕竿射门(18米放置10竿)男生平均成绩13.6秒,女生17.2秒成绩分别高于对照班近一倍。
篮、排、足球专项,学生不仅掌握了较好的技术.并具备了一定的攻防能力、战术意识和进行一般性比赛及裁判的能力武术:学会六个徒手和器械套路(对照班三套)并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和一定的攻防技能健美操:学会4组成套动作和4种规定动作(对照班各2套),并在体态、姿态、舞姿诸方面具有较好的水平。乒乓球、力量健美、散打项目因开课时间短,暂没进行详细的统计。
3.4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各专项班结合专项特点,身体素质堂堂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学生参加“国家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中的“五项达标”为例,即立定跳远、铅球、引体向上、1000米跑(男)或800米跑(女)、4×10米往返跑。(见表2)。
的加工成份,称为”中央加工器”,它专门控制和调节非自动化的加工过程。中央加工器像个波段开关,能够使大脑意识从指向信息加工的内容转换到指向信息加工的过程,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这种转化无疑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操作,并对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它能使问题解决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于是有利于从头脑中提取出与问题有关的新知识,并理解这些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元认知不仅使得问题解决更加成功,使认知过程更加顺利,而且使迁移效果也更好。
在元认知能力的训练中,教师需要用的办法便是要求学生解释自己的解题步骤的理由或训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己向自己提出一些关于问题解决过程的问题,并自己加以回答。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等的知识,以及在何种问题情境下应该运用何种认知策略、如何最佳地发挥自己能力的知识有了清楚的认识以后,才能更好地发挥元认知的调节机制,包括计划、检查、监测、检验等,从而使认知过程更加顺利有效。此外通过教师的提问(如问学生正在干什么以及所做的每一步的价值等问题),也可以引发元认知加工过程。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不仅使认知过程更快速有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传统的教学观忽视了在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去发展相应的学习能力的问题,通常是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不愿动脑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事实上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才是最重要的,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将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来教,是当前的教学所不能回避的,因此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总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者。新晨:
篇10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休闲体育 课程构建
作为提高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和增强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载体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必须向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体育休闲能力,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运动休闲需要的方向发展。休闲体育课程作为一种通过体育运动谋求个体身心健全发展,同时集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活动课程,必然成为高校公共体育课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休闲体育概念及理论体系,国内学者通常把休闲体育称为闲暇体育,即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对休闲体育概念与含义的解释可谓多种多样。休闲体育主要指人们在空闲时间里自觉主动地参与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达到自我享受、愉悦身心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
1.“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的作用
通过“休闲体育”在高校的大力扩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充实了体育内容,与人的健康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直接感受到一种心情愉悦的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重庆高校“休闲体育”课程项目的开设现状
2.1任何体育教学课程都有优点和不足,重庆高校“休闲体育”课程教学也不例外。重庆高校学生在休闲体育课程中运动项目选择不再局限于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散步、跑步等传统项目,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定向越野、网球、高尔夫、击剑、太极拳、轮滑、旱地冰球、攀岩等休闲体育课程。但在实施“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许多体育项目尤其是新兴“休闲体育”课程项目缺乏真实体验,导致选课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出于赶时髦,这显然和“休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目的的初衷是不相符合的。为避免学生选择“休闲体育”课程项目的时候具有盲目性,应该对学生选择“休闲体育”课程进行专门的宣传和指导,让学生选择适合的“休闲体育”课程。
2.2重庆高校体育教师从事“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师资现状。对休闲体育课程实施“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现阶段重庆高校还缺少专门的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体育教师。完善的师资力量首先是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业务能力,学校要有多种休闲体育课程可供学生选择,这就要求学校在储备师资力量时充分考虑“休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的需要。对重庆高校从事“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师资的调查研究表明,重庆高校体育教师的师资有限,而体育项目众多,学生的需求很多样,只有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一名体育教师掌握两个以上休闲体育课程项目的教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限的师资发挥更大的作用。
2.3重庆高校体育教师从事“休闲体育”实施活动场所和器材的现状。对休闲体育课程实施活动场所和器材的调查研究表明,重庆高校对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场所以学校的免费体育器材和体育场馆及校园空地为主,许多休闲体育教育项目属新开发项目,尤其那些带有危险因素的运动项目,学校和教师开展的积极性都不高,这就制约了对这些项目所需的活动场所和器材的建设;对比较贵的休闲体育器材只有少部分条件较好的学生会自己购买,大部分没有自己的休闲体育器材,这些因素对进一步在重庆高校中开展休闲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3.关于重庆高校实施“休闲体育”课程构建的对策及建议
3.1加强对学校场地设施的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新兴“休闲体育”课程教学需要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许多休闲体育教育项目属新开发项目,尤其那些带有危险因素的运动项目,要多进行教学方法、练习手段、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从而提高学校和教师开展“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积极性。
3.2虽然重庆大部分的高校领导对本校的体育工作都很重视,但是在实际上很少有高校设置专门的休闲体育组织机构及专项资金拨款。今后要加强与学校领导的联系,争取他们加入到学校休闲体育的运动之中,以便更好地开展重庆高校的休闲体育课程建设。
3.3休闲体育的价值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强健的体魄、果敢的精神,而且学生通过参加野外的生存训练、攀岩、拓展和极限运动等,既提高了在艰苦条件下的自我生存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力量及团队精神等,又培养了乐观进取、豁达自信的性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了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最终发挥了体育课的娱乐身心功能及教育人的功能。
4.结论与建议
事实证明,将休闲体育课程引入高校,是高校体育课发展的可行之路。我们要正确认识休闲体育本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相信未来可以开发出更多适合重庆高校的“休闲体育”课程,从而促进重庆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焕禹.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1,(34).
[2]于可红,梁若雯.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