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价范文

时间:2023-04-07 23:2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评价

篇1

关键词 农地 经济评价 土地生产率 应用领域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而农用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我国的农用地十分短缺,但农用地的滥用和乱用现象严重,正面临着土地生态系统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因此,对农用地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已迫在眉睫。农用地的质量评价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偏重于土地自然条件的评价,即农用地自然评价;一个是采用经济的可比指标,对土地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

1 农用土地经济评价的目的

农地经济评价指标的确定,服从于评价的具体目的:

(1)确定生产耗费和产品对比关系,为土地税费的合理拟定,包括土地使用费、征地补偿费、土地出让金、转让金等,提供依据。

(2)了解土地生产能力,为制订耕地保护法规,防止乱占滥用耕地、随意变更土地用途等土地立法工作服务。

(3)揭示土地质量和分布状况,正确估计土地利用改变趋向及后果,以便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

(4)采用经济指标对土地评级,以反映土地质量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变化,引导人们加强土地经营管理,鼓励对土地的合理利用,限制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2 农用地经济评价指标

根据农用土地经济评价的要求,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如下方面:

(1)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即土地生产率指标,是综合反映土地质量与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土地生产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或产值/土地面积。

(2)土地经济分析指标:为反映土地利用程度及物质、劳动消耗状况的指标,包括生产资料消费指标,活劳动消耗指标,土地利用及其结构指标。

(3)土地经营技术效果指标:为反映土地经营过程中技术措施取得效果的指标,其中有:保证灌溉面积、水井或渠系分布密度、草场载蓄量指数、造林成活率、采伐率等。

(4)土地投入产出指标:为通过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效果与耗费的比较,对土地评价的指标,包括生产耗费效果指标和级差收入(级差收入=纯收入最低社会必要纯收入)。

3 农用土地经济评价的主要方法

对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土地经济评价,各国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土地经济评价方法已日趋系统化和精确化。

3.1 毛利分析法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并在马拉维等国尝试使用。做法是:首先利用土地自然评价成果,选定有发展前景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分析对象;然后结合土地评价单元估算土地经营性的投入和产出;由农业企业的产值减生产费用,得毛利;由毛利减固定成本,即折旧、劳力、管理开支、租金、税收等,得纯收入。若纯收入超过设定的标准收入,可认为利用方式可行。此法适用于土地改良费和基建费不大的土地利用项目。

3.2 成本分析法

此法的基本思路是,先根据一定技术要求或专家评分法确定目标,计算实现这一目标所花费的成本。由于市场价格的影响,最低成本往往难以算出,但通过分析影子价格可以估算。此法适用于已确定目标但未知目标实现后所带来效益的情况,如进行森林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等。

3.3 收益——成本分析法

在实施土地开发或整治工程时,必然要在头几年支付基建投资费,在以后年份用收益偿还,因而需计算并比较全部预期收益和预计成本,并把不同时段的收益和成本均折算成现值,在算出收益贴现值与成本贴现值基础上可进一步测算净收益现值,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可行性作出评价。

4 农用土地经济评价的一般步骤

土地经济评价的步骤随不同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而有所区别。这里着重结合为农业服务的土地经济评价的一般步骤作一说明。

4.1 确定评价单元

在土地经济评价中采用的评价单元,做法尚不统一。例如近年我国某些研究单位采用土种为评价单元;另一种做法是采用自然地块或田块为评价单元,例如德国的土地经济评价;最后一种做法,是采用行政单位或生产管理单位作为土地经济评价单元。如乡镇或行政村;农场、林场、牧场等。

4.2 明确评价对象

土地经济评价的对象是指研究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其中又包括农作物的主要种类及作物轮作方式和周期,各类作物的面积等。此外须注意土地经济评价的时段范围及所用资料的年份等。

4.3 收集投入产出资料

土地的投入产出资料,是进行土地经济评价的直接依据。因此,要详细调查、收集在不同类型评价单元上,在各种现行作物轮作方式下,多年的投入产出数据。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1)传统的定点观测法。即在不同类型评价单元上布点,按当地典型的生产经营条件,分别统计各项投入和产出数据。

(2)改进的定点测算法。即选择以某些评价单元类型占80%以上的典型农业企业,统计这些典型农业企业的各项投入与产出数据。然后通过解线形方程组,求得各类土地在典型条件下的投入和产出状况。

(3)数据统计测算法。即通过大量农业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土地评价单元类型结构的相关分析,求解各种土地评价单元类型的投入和产出关系。

4.4 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

如亩产量,亩纯收入、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综合指标,对上述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折算,并据各种指标的评价结果求出各类土地的评分。然后,根据一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土地评价单元类型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用加权平均等方法,求出一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的总体评价结果。

5 农用土地经济评价的应用领域

农用土地经济评价结果是合理开发、利用、改造土地,确定土地税费,评价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5.1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土地经济评价揭示了具体地块生产潜力,既为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了依据,也为农业多种经营和非农产业发展指明了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

5.2 土地税费的确定

不同质量、不同区位土地价值的差异和投入产出比例关系,对科学地确定土地税费收取标准提供了依据。

5.3 耕地投资补偿费的确定

利用土地经济评价中建立的投入产出模型可以便利地确定耕地投资补偿费用,其具体步骤为:(1)计算承包产出量;(2)计算转包时产出量;(3)确定投资补偿量;(4)确定土地固定设施投资补偿费;(5)确定土地总投资补偿费。

5.4 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

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土地经济评价,进行土地投入产出分析,能揭示土地经济生产力与有关自然经济因素的相关性。

5.5 农业企业经营活动结果的评定

由于土地经济评价全面考虑了土地生产力与自然、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关系及投入与产出的平衡状况,因而,土地经济评价结果更宜于用作企业经营活动效果的评定。

参考文献

[1] 倪绍祥.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黄贤金.农地价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 高中贵,彭补拙.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4.4.

[4] 王宝铭.城乡土地评价[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篇2

为了对每个水利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经济分析,应拟定几个方案进行比较,然后选定其中最优的方案。拟定的各方案应具备下列的可比性:第一,研究的深度基本一致;第二,计算费用和效益的价格标准应当一致;第三,各比较方案的经济分析期(资金的时间价值)应当相同,如各方案的经济寿命不同,可采用各经济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共同的经济分析期,并采取相同的起始基准年;第四,采取同一的资金时间折算率。

各方案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是相互独立的,甲乙方案可同时独立存在, 选定甲方案并不妨碍选定乙方案,如资金充足也可同时选定甲乙两方案。二是互斥的,选定其中一个方案就不能选定其余方案。

二、水利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

水利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所突破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

1.政策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发展机制不灵活,发展思路不开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几个水利产业政策文件,但由于贯彻执行难度较大,加上有的水利部门难以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圈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收效甚微。

2.水利产业经济规模单一、档次低。我省水利产业经济规模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开发力度缺乏完整、长期的科学发展规划。水资源经营企业面临着资产不优、经营无门、财力薄弱的局面,经营的产品还没有形成强势,譬如供水、水利旅游等。

3.资金短缺。一批水利项目亟待开发,但资金缺乏,同时也缺乏筹资策略,筹资数额远远跟不上需求,严重制约着项目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4.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等等。水利系统造就了大批懂工程建设的人才,但经营管理人才屈指可数。更不能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这是造成水利经济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方法

进行工程(或方案)的经济评价,分析计算工程在经济寿命期(或计算期)内各年发生的费用与效益时,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分为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即把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称为静态经济分析;把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称为动态经济分析。

1.静态经济分析

所谓静态经济计算方法就是在投资、效益和年运行费用计算中不考虑其时间价值,方案的比较选择是建立在国家规定的标准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直观,使用比较方便,概念也比较清楚。但静态经济计算方法,由于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是静止的,不随时间而变化。实践证明,这种计算方法容易造成资金和物资的积压,增大基本建设投资,因此这种计算方法是有缺点的。

2.动态经济分析

动态经济分析方法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进行动态经济分析时,必须明确工程项目基准年、经济计算期和报酬率等有关参数。

(1)动态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

① 效益费用比法

效益费用比指的是工程效益(毛效益)和工程费用的比值,可以用经济计算期的总值,也可以用年折算值。

② 净效益法

净效益指的是在经济计算期内,效益和费用的差值。可以用总值,也可以用年值折算。

③ 内部回收率法

内部回收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某工程项目内在的回收投资的能力或内在的取得报酬的能力。也就是要计算出在什么利率下,该项工程在整个经济计算期内的效益现值,与该工程的全部费用现值相等,井可分析工程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④ 投资回收年限法

投资回收年限是指工程投资从建成到获得回收的年限。即工程基本建成后,各年累计折算效益等于累计折算费用的年限或各年累计折算净效益和累计折算投资相等所需的年限,通常可列表计算求得。

(2)动态经济各种计算方法比较。

① 效益费用比法概念清晰明确,很符合经济学理论。但这种方法应用于同一工程的不同规模方案比较时,不能单纯采用效益费用比,还必须同时计算增值效益费用比,才能作为方案选择的依据,比较麻烦。

② 净效益法中的现值法, 其概念明确、 简单、 容易理解,但在处理比较大的数字时,容易出现数字错误。而且它与方案的投资不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现值相等时,需要的投资可能大不相同。

净效益法中的年费用法和现值法差不多,两者只差一个固定乘数(A/P,i%,N)。可是其计算数字比现值法小许多,不易弄错。当比较方案经济计算期不相同、使用其他方法有困难时,年费用法仍可适用,这是本法的一个最大优点。

③ 内部回收率法的优点, 是因为它不需要一个事先选好的折算率,回收率对于投资人来说,具有明确直观的意义,而其结果能与许多其它投资方式进行比较,在财务分析上和决定贷款利率取舍时,具有独特的优点。对于同一工程的不同规模(或不同保证率)的方案比较,要计算其增值回收率,比较麻烦,且易弄错。而且在方案选择前,必须先确定最小容许折算率,才能对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从而又失去它并不需要事先选好的折算率的最大优点。但是,这种方法在经济评价中,用于方案选定后,求出已选定方案的经济回收率和财务回收率,还是十分有用的。

④ 投资回收年限法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它概念清楚明确。这种方法对于上级领导部门决定方案取舍时,能提供一种清晰明确的概念。

四、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步骤

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分析,采用影子价格,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据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条件下,从项目财务角度分析,采用财务价格,计算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研究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项目经济评价应遵抓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规定,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分为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评价各有其任务和作用。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社会)整体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分析测算项目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国民经济评价着眼于考察社会为项目付出的费用和社会从项目获得的效益,故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的各种补贴等不作为项目的效益,各种税金等不作为项目的费用。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确定项目实际的财务支出和收入,各种补贴等作为项目的财务收入,而交纳的各种税金等作为项目的支出。国民经济评价要分析、计算项目的间接费与间接效益,即外部效果。财务评价只计算项目的直接支出与收入。

五、经济分析的注意事项

1.在经济分析(国民经济评价)方面,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经济类型,按照经济费用与经济效益计算的原则进行分析。对企业来说,由于项目规模或产品的特点,一些项目的外部效果不大或无法度量,使得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项目不做或不可能做经济分析。以前的投资项目由国家审批,价格也存在各种差异,项目论证侧重经济分析,经济分析结果的好坏,直接决定项目取舍,相对轻视了财务分析,在项目实际运行时因资金、入不敷出、无力偿债而搁浅、下马、甚至破产。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基本上不存在扭曲,大部分项目不再有必要做全面的经济分析,应该根据项目情况适当简化经济分析。有些项目可以做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风险分析、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等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要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选择分析内容,但所有项目必须做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2.应根据建设项目决策工作不同阶段的要求确定经济分

析的深度。项目规划、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经济分析可以适当简化,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经济分析,应该系统分析,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投资风险等进行全面的评价。

3.建设项目经济分析的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建设期应参照项目建设合理的工期或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合理确定;运营期应根据项目特点参照项目的合理经济寿命确定。

六、项目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

经济分析所采用的费用和效益数据,在估计时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应当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了解各种因素(如投资、工期、效益等)的变动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并估计可能承担的风险。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两种。

1.敏感性分析

计算工程项目由于所估计的投资、工期和效益发生一定的误差所引起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如投资增加 20%,对内部回收率或效益费用比的影响。 可进行单因素的影响分析,也可进行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

篇3

 

现有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深度不能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决策的需要。期望通过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观念的不断深入,使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得到快速发展。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财务评价,主要采用的指标具有明显的财务性质,其依据就是国家现行的行业规范、财税制度、价格体系等,在不违背现行政策的前提下,从纯粹财务的角度对项目的投资、回报进行计算,从而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及运营发展能力等,财务评价主要是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是从国家的整体角度来看待项目的社会性效益,剔除项目资金运转过程中的内部转移支付后,采用影子价格计算工程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即社会性效益,主要评价的是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其宏观内涵十分明显。

 

2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作为国家的一项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首先,水利工程都有投资的连续性。也就是这是一项一次性的大规模投资,这样的投资是不能够分开间歇性进行的,只有保证资金的规模和连续性,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其次,水利工程一般收效较慢。它需要大量的投资,长期的建造,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取得收益,因此,它们都需要大量的闲置资本作为创始资本。再次,水利工程具有基础性。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其他部门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成为其他部门生产的原料产品。最后一点,水利工程对人们日常消费的作用是间接的,但是对人们消费的作用还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只不过不是直接体现出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水利工程最直接的经济功能就是进入生产领域。这是水利工程最直接也最为实用的表现,是其经济价值的显性表现。第二,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的经济功能,这种经济功能是间接发挥出来的,但是其作用不容小觑。第三,为水资源的调配提供方便的功能。

 

3水利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

 

3.1政策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体制发展机制不灵活,发展思路不开阔。上有的水利部门难以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圈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收效甚微。

 

3.2水利产业经济规模单一、档次低。水利产业经济规模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开发力度缺乏完整、长期的科学发展规划。水资源经营企业面临着资产不优、经营无门、财力薄弱的局面,经营的产品还没有形成强势,譬如供水、水利旅游等。

 

3.3水利工程受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制约。水利工程也有其自身的负面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都是客观因素的制约,尽管许多水利工程在建造之前要经过严密的论证,但还是会产生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除了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人为因素在导致水利工程问题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一,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薄弱。第二,管理环节缺失或者滞后。第三,关系网络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大打折扣。

 

3.4资金短缺以及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一J比水利项目亟待开发,但资金缺乏,同时也缺乏筹资策略,筹资数额远远跟不上需求,严重制约着项目开发和经济的发展。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等等。水利系统造就了大批工程建设的人才,但经营管理人才屈指可数。更不能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这是造成水利经济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4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影响

 

尽管我们在形式上已经否认“水资源无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意使用”的价值观,但在实贱上还没有彻底地抛弃,在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只强调人的劳动价值,没有将水资源本身价值考虑进去,就是明显的例证。调水工程极大地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由于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经济因素的变化,水资源价值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大型水利工程的经济评价时,如果仍然不改变“水资源无价”的错误理论,会导致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失真及决策的失误。

 

4.1水资源价值影响供水区供需矛盾。为了研宄水资源价值对供水区供需矛盾的影响,我们假设除水资源价值以外其它因素保持不变,并且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完善,在此条件下水资源价值是调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调解器。具体地说,当水资源短缺时,水资源价值高,水资源越短缺,水资源价值越高;当水资源供求量越大时,水资源价值越低,甚至可以忽略水资源本身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其它因素保持不变,资源价值对水资源供需有很大影响:在考虑水资源价值情况下,由于水价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它给我们一个很大启示:在水利工程可行性评价中,在开展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状况预测时,应该充分地考虑资源本身价值对需求的影响,否则,供需矛盾的定性是不准确的。

 

4.2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影响。污水治理效益表现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为了更好的说明水资源价值的重要性,着重探讨经济效益中水资源本身价值的变化情况。污水被治理后,水资源本身效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污水被治理后因水质变好而升值和减少水资源财富损失。从资产的角度来看,水资源是一种自然财富,水资源污染意味着水资源财富的损失。水资源财富损失是指水资源因受到污染质量下降而导致的水资源资产减少。事实上,如果不对污水进行治理,那么污水将导致清洁的水资源受到污染,造成水资源财富的损失。所以,水资源财富损失确指由于未对污水进行有效的治理导致清洁水资源被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并没有将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包含在内,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必须加以改进。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应该着力于通过经济杠杆高效配置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工程可行性论证时,特别是大型的水利调水工程,开展全面的多方案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开阔思路,为正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探究分析;最新进展;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1

一、循环经济评价的相关内容

从目前来看,我国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循环经济评价展开研究。一方面是对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做出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做出评价。在目前已发表的文献中,大多数都是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展开了研究。并在宏观、微观等不同领域上,就区域及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展开了研究。例如,马其芳等人,利用层次分析、加权函数这两种方法,对2003年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做出了评价。同时,还从资源环境安全、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四大方面,构建完成了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完成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再如,曹小琳等人,利用收集得到的1997年到2005年间重庆市纵截面数据,完成对该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验证、监测及研究,并最终得到重庆市循环经济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

所谓的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评价,其本身是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只是所用到的数据,包括分析方法评价循环经济相对发展效果或水平。从目前来看,仅部分学者对此方面展开了研究。例如,王棵等人,借助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能耗指数等数据,完成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投入指标的构建,进而进一步完成对DEA模型的构建,并完成对四川省二十一个地级市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的评价。最终得出十三个地级市循环经济有效,其它均无效的结果。

二、循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一)单元纵向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单元纵向分析方法,对同一评价单元在某一时间段变化趋势展开分析,进而使每一时间段,都能够成为彼此评价的参照对象,继而发现某一是时间段和其它时间段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及问题所在。一般来说,时间序列均在10年以上。例如,杨玉蓉等人,在不同省域通过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来对其发展趋势展开分析。

(二)多元横向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多元横向评价方法,对不同评价对象在相同时间段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展开对比,从而使不同评价对象间,能够形成相互参考,进而据此发展某一评价对象和其它评价对象循环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及问题所在。例如,Jiang等人通过相对普适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来对黑龙江、江苏、青海等省份循环经济展开了实证分析与研究。又如刘宇辉等人,通过对区域、规模不同生态工业园区的分析、对比,来对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展开了论证。

(三)分类分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在研究过程中,部分学者依据评价对象间存在的差异性与相似性,通过度量指标,将评价对象分为不同的发展类型,从而使评价对象间的发展特点与差异得以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来,进而为各个评价对象循环经济在发展中决策的确定提供了可靠依据。例如,王晓玲等人,利用社会经济因子及环境资源因子为聚类指标,来对我国三十多个城市展开了聚类划分,并对这些城市循序经济发展状况作出了评价。又如陈爽英等人,对四川省各个地级市的循序经济发展水平展开了聚类实证研究。同时,还有部分学者,通过评价分级标准的构建,来对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及水平展开了分析。例如,唐晓兰等人,把分级标准划分为综合分值分级标准与单因子分级标准两种,并通过综合分值分级评分标准与指标分级评分标准的建立,来对区域主导产业实施了筛选。又如Jia等人,把循环经济划分成了五个水平,进而完成对四川、安徽等省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三、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发展趋势

在目前已经发表的文献当中,循环经济在国家、区域、企业层面上所构建完成的指标体系已较为丰富,虽然国家发改委等一些政府部分颁布了指导性的文件,然而,提出的指标体系均较为宏观,仅具备一定指导意义。循环经济评价在具体实施当中,缺乏统一规范及标准来对行业、企业循环经济展开评价。而从实际角度来看,企业作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对象,在今后,企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将成为研究重点。

不管是资源消耗、资源利用,还是目前已经构建完成的指标体系当中,人力资源投入产出均体现不出来。此外,管理、技术创新指标也比较匮乏。尽管创新、人力资源等指标构建难度较大,然而却难以忽视。同时,由于在对循环经济本质理解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于资源、资源利用效率等部分微观层面指标体系在构建当中,只是对物质循环做出了考虑,而对经济循环却造成了忽视。或是说,这些指标缺乏和循环经济本质的对接。所以,在未来,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如何来对循环经济效率做出评价,如何完成对有效反映出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如何利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来反映出污染总量与循环经济效率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均是今后循环经济评价研究的重点方面。

目前,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所运用的指标存在较多的主观性及随意性。很多指标均有重复性、交叉性问题出现,因此难以利用理论工具和方法展开分析。对于这些方法,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学者在此方面做出的研究。国外一些学者提出的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分析,都是较为有效的分析工具。此外,循环经济评价、实施均是系统性工作,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各项因素,同时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还需对价值流、生态流、物质流等因素做出考虑,并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等理论方法,完成对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构建。

四、总结

循环经济在评价时,需有明确的评价对象、主体、客体及监管等问题。然而,截止目前,循环经济评价大多数研究还是停留在企业自身评价上,还没有像清洁生产一样作为环境监管的一项手段及方法出现,也就有决定了,循环经济评价对象、主体、客体难以确定,决定了评价机制及监管机制难以确定。因此,循环经济评价研究,还有很多任务亟待完成。

参考文献:

[1]平卫英.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http:///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TJJ201108007&dbcode=CJFQ&dbname=CJFD2011&v=[J].生态经济,2011(08).

[2]张泽峰.重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http:///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HBSS201104016&dbcode=CJFQ&dbname=CJFD2011&v=[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篇5

关键词:围垦 经济评价 分析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791(2014)02(a)-0205-02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必将要求更多的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交通资源等,同时由于水利、交通、城建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征用土地数量较大,基于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的供给已越来越成为嘉兴港区域发展的瓶颈。本围垦工程的实施,将为港区的开发和建设提供腹地和开发用地,缓解了港区建设发展用地紧张及港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港区用地紧张之急,适应目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该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多。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标准堤建设。该区段内堤塘,已具备百年一遇的抗洪标准。但其中有一段约5 km的围堤防洪标准偏低。工程实施后,与相关围堤形成整体,共同抵御台风暴潮,有利于提高该区域的综合防潮抗台能力。因而实施工程是提高防潮抗台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该围垦工程主要建筑物一线海堤为3级建筑物,防洪(潮)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位加同频率风浪爬高、允许部分越浪组合设计,堤顶路面高程8.2~8.4 m,挡浪墙顶高程9.3~9.5 m,堤轴线总长10576 m。

1 评价依据

本围垦工程的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编制有关参数说明如下。

1.1 社会折现率Is与财务基准收益率Ic

由于本项目属以治江目的为主的水利基础建设项目,很多效益目前难以定量估算,因此,在国民经济评价同时采用社会折现率12%、7%进行分析,并以7%分析为主;财务评价时财务基准收益率取10%。

1.2 影子价格、影子工资

(1)影子价格:由于资料条件的限制,影子价格采用2004年市场平均贸易价计算。

(2)影子换算系数:由于本工程主要以土石方为主,施工工艺不很复杂,但受潮汐、台风等不可预见因素影响又较大,为简化计算,建筑工程影子换算系数取1;设备购置不多,且均为国内设备,故设备影子换算系数也取1。

(3)影子工资: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影子工资换算系数取1。

1.3 经济评价计算期

本工程工期为4年,经济评价计算期取29年。时间基准点统一定在工程建设的第一年。

1.4 经济评价指标

国民经济评价指取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三项指标。

财务评价指标取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财务净现值(FNPV)二项指标。

1.5 利率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取5.85%。

2 经济评价

2.1 国民经济评价

2.1.1 费用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

①以围涂基建投资为主:根据围涂部分估算,静态投资为70082.96万元。根据国民经济评价影子投资的简化调整方法、剔除国民经济内部转移资金和相应影子价格换算后,估算得到本工程的影子投资是69097万元。

工程分4年实施,根据施工总进度测算,工程部分投资各年的比例分别为21%、25%、22%、32%;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部分各年的比例分别为45%、0%、55%、0%;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部分各年的比例分别为45%、0%、55%、0%。

②生产性基建投资:为使围区产生效益,除了需投入围涂基建投资外,尚需根据围区综合开发规划进行相应生产性基建配套建设,如围区场地回填(场地高程按3.2m计)、五通一平等,根据类似工程经验,配套工程费用为26000万元。

(2)年运行费和流动资金。

年运行费是指水利工程设施在正常运行期间每年需要支出的经常性费用,包括燃料动力费、工资、行政管理费、维修养护费、观测和试验研究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围堤部分取综合年运行费率为第一部分工程投资(扣除征地投资)的0.5%、围区生产配套部分取综合年运行费率为工程投资的0.5%,计算得年运行费为341万元。

流动资金包括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需购买燃料、材料、备品、备件和支付职工工资等的周转资金。按年运行费的1.5个月计列,则流动资金为42.6万元。

2.1.2 效益计算

本工程经济效益包括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直接效益主要包括土地综合开发效益、流动资金回收与固定资产回收;间接效益主要包括治江效益、防台潮效益、增加国土增加就业、改善当地投资环境等社会效益,由于这些间接效益较难用货币形式统计,根据当地河口段经济研究可将防台潮效益量化计算,故间接效益只计入防台潮效益。

(1)治江效益。

本工程实施后,可削减图山以上潮势,有利于该地段海塘的安全,并可相应减少维护费用。但因该项效益难以定量计算,故评价暂不计入。

(2)防台潮效益。

本工程新围堤总长为10.6 km,按50年一遇防台潮标准设计,将与原有钱塘江标准海塘(其中部分围堤设计标准50年一遇、省管海塘段100年一遇)形成二道防台潮屏障,使以后位于二线的标准海塘的防台潮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该围堤工程防台潮效益是按工程实施以后保护区内全行业比现状工况下可以减少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停工停产等各项损失计算。工程前后的多年平均台潮灾害损失值采用频率法计算。台潮灾害损失按不同频率下的潮位、围堤工程条件和保护区内的地形条件,结合保护区内的经济数据以及不同淹没水深下的各类资产损失率计算。

根据本工程的堤线长度所占防台潮封闭线总长度的比例以及在保护内的权重,初步测算得到本工程的多年平均防台潮减灾效益为1650万元。

(3)土地综合开发效益。

根据港区总体布置规划,本工程围区主要作为港区一部分,规划为千吨级泊位发展区,自东向西顺次为散货作业区,拆船修造区,预留发展区和城镇生活区。

本工程实施后,将净增国有土地1.3万余亩。扣除围区道路、排水等公建用地,实际可得综合开发用地约10400亩。通过分析,扣除建设码头等基建工程投资后摊销得到的收益为每亩每年12500元。根据围区开发进度,初步按工程运行后第一年开发面积1040亩、以年每年新增开发面积1040亩计算效益,10年后全部发挥效益。

(4)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回收。

固定资产原值以固定资产投资计,围堤工程折旧率取2%,按直线折旧法计算,则计算期末固定资产回收值为36965万元;流动资金回收值为42.6万元。

2.2 财务评价

2.2.1 费用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与投资分摊。

①围涂基建投资:根据围涂部分估算,工程总投资为76014.46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工程分4年实施,根据施工总进度测算,工程部分投资各年的比例分别为21%、25%、22%、32%;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部分各年的比例分别为45%、0%、55%、0%;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部分各年的比例分别为45%、0%、55%、0%。

②投资分摊。

围涂部分投资按可量化的那部分社会效益(1650万元/年)与土地综合开发效益(13000万元/年)的比例进行投资分摊,得到参予财务评价的投资比例为89%。

(2)年运行费和流动资金。

年总运行费用同国民经济评价,按前述分摊比例89%得到的参予财务评价的年运行费为303万元,流动资金为38万元。

(3)折旧费。

按直线折旧法计算,围堤工程按年折旧率为2%计,则按前述分摊比例89%得到的参予财务评价的年折旧费为2242万元。

(4)税金及附加费。

按规定交纳营业税5%、城市建设维护费1%及教育费附加3%;在有销售利润的年份还应按利润总额的33%交纳所得税。

(5)银行还贷利息。

银行贷款总额59668万元,年利率5.85%,建设期利息计入固定资产投资,(按全部投资评价时不再计入,按自有资金评价需计入)。以上贷款拟在生产期由土地开发所得利润还清本息。

2.2.2 财务收入估算

本工程财务收入主要为土地开发效益、流动资金回收与固定资产回收。

(1)土地开发效益。

本工程实施后,将净增国有土地1.3万余亩。扣除围区道路、排水等公建用地,实际可得综合开发用地约10400亩。新增土地主要作为临港工业区和城镇生活区。

通过对该区域年土地需求分析,拟将新增土地在十年内出让,年均出让1040亩,每亩净收益按20万元计,则每年获得土地净收益20800万元。

(2)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回收。

固定资产原值以固定资产投资计,围堤工程折旧率取2%,按直线折旧法计算,则计算期末固定资产回收值为32898万元;流动资金回收值为38万元。

3 结语

国民经济评价的计算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满足要求。本工程是以治江、防台潮、增加国土为主要目的水利公益性项目,间接效益非常显著,因此,若计及治江、增加国土资源、增加就业等间接效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各项指标将更好。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要求围垦开发经营单位要做好土地综合开发文章,努力提高土地综合开发效益。综上所述,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可行。

财务评价是从海涂围垦开发经营与堤闸维护管理的经营者角度进行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本项目财务评价可行。由于本工程属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很多社会效益如投资环境改善、增加国土增加就业、治江效益等因无法量化而未进行分摊投资,若考虑上述因素,则财务指标将更好。

参考文献

[1] 刘玉明.工程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许方莉.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210.

[3] 王天芝,章军海.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5):163.

篇6

关键词: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案例不确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2011年我院接到110kV阿里塘输变电工程设计任务,该工程的设计工作是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历经初步设计阶段直至施工图设计完成,方可终止设计工作。工程可行性研究就是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判断该工程的可施实性。设计人员现场踏勘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可研设计,然后提资给技经人员做出该工程的估算,随后做出经济评价。

敏感性分析简介

因为原来从没接触过经济评价,从接到这个工程任务开始,我平时就注意收集有关经济评价方面的资料,自己加强学习。通过看书及收集资料,我知道了,电力工程经济评价原则上是属于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的交叉、渗透与综合,技术经济学是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经济)两大学科相互交叉综合的认识上。技术经济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汇合、联盟的典范,它必然是以系统科学为指导,运用物理――事理――人理(WSR)三者有机配置的系统工程方法,研究由(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综合集成的大系统生态和文化是这个大系统的辅助子系统。由电力技术经济学的内涵实质不难看出,电力技术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属于应用经济学,具体说来,如果技术经济学属于一级应用经济学,那么电力技术经济学作为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由于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电力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时常处于带有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不确定性是指由于对项目有关因素或未来情况缺乏足够的情报,无法做出准确的估计,或没有全面考虑所有因素等而造成的实际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的差异。电力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的依据资料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难免有偏差,基础数据由于预测估计而难免有误差。这种偏差或误差对电力技术经济评价必然产生影响,使评价结果偏离正常值,从而给项目投资者和经营者带来风险。为此,我们应了解不确定性对电力技术经济评价结果的影响原因与大小,掌握电力投资项目方案对各种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和承受能力。

项目经济评价的结果与提供的各项数据资料密切有关,但由于未来的情况不可能完全确定,很多数据是采用预测、估计的办法而取得的。因而与未来的客观实际并不完全符合,这就使工程项目投资带有潜在的风险。

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中,采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便是”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分析测算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从而找出项目敏感因素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在项目计算期内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售电量、电价及输变电工程造价(或称成本)等。敏感性分析包括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的数值来进行分析,估算单个因素的变化对项目效益产生的影响。为了找出关键的敏感性因素,通常多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2案例分析

下面以我做的110kV阿里塘输变电工程经济评价,谈谈敏感性分析的工作内容:

经济评价

2.1 原则依据

根据电计[2011]38号文件颁发的《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暂行办法》进行财务分析。

2.2 基础数据

本项目考虑经营期为25年,建设期1年,还贷期15年,贷款利率为5.94%(按季结息);流动资金贷款利率5.31%。

2.2.1 过网电量

本项目各年过网电量预测见表7.1。

2.2.2 成本参数

固定资产形成率100%,折旧年限15年,残值率5%;材料费按固定资产的1%计算,修理费为0.6%。人工工资及福利费按0.1%,定员50人,人工工资3万元/人·年,福利费按45%,固定资产保险费率为0.25%。本项目各年供电成本核算见表7.2。

2.2.3 税率等参数

税金包括增值税、销售税金附加及所得税。增值税率17%,销售税金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增值税额为基础征收,税率分别为7%和3%。所得税率25% 。

2.2.4盈余公积金及公益金

盈余公积金按10%提取,公益金提取率为5%。

本项目敏感性分析见下表。

根据电力工业达产期短的特点,只做了敏感性分析。项目对某种因素的敏感程度可以表示为该因素按一定比例变化时引起评价指标变动的幅度(列表表示),也可以表示为评价指标达到临界点(如财务内部收益率等于财务基准收益率或经济内部收益率等于社会折现率)时允许某个因素变化的最大幅度,即极限变化。为求此极限,可绘制敏感性分析图。在此,敏感性分析图已绘制,在此不再赘述。敏感性分析通常是分析这些因素单独变化或多因素变化对内部收益率及资金净利润的影响。即敏感性分析除了可使决策者了解项目各主要因素的变化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之外,还可以启示评价者对敏感因素进行进一步重点分析,提高其预测值的可靠性,从而达到减少项目不确定性的目的。本次敏感性分析,只做了网售电量、静态投资、内部收益率这三个因素分别降低10%、5%,提高10%、5%的单独因素变化时对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及资本金净利润率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如表所示。从表中可看出,每个因素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项目的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及资本金净利润率。由表中数据看出,对项目的投资及售电量的变化对项目内部收益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尚须注意控制工程造价,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设计及施工的管理,缩短建设工期;同时努力拓展电力市场,增大电力需求,以利于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3结语

以上敏感性分析虽然可以找出项目效益对之敏感的不确定因素,并估计其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程度。对于项目风险估计而言,决策者必须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有足够的估计,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心中有数,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规避风险。这就是我们做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DL/T 5438-2009 输变电工程经济评价导则.

篇7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评价

房地产经济评价中的基础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时间类参数。包括开发活动的起始点,开发经营期、开发期、准备期、建设期、出售期、出租经营期的起始时间点以及持续时间长度等。

2.投资相关参数。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贷款利率、建设投资额、资本金投入比例等。

3.收益相关参数。包括租售价格、出租率或空置率、运营成本占毛租金收入比率等。

4.评价标准参数。包括基准收益率、成本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等。

在以上的参数中,开发期、建设投资额、贷款利率、租金或售价、开发规模、投资收益率是最主要基础参数,这些参数对项目开发的结果影响很大。在项目的经济评价中,这些参数的取值都是参考当时当地市场情况估测为基础的。由于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这些主要参数很容易发生变化,而且对项目评价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找出这些参数并确定其变化范围将对投资项目的评价结果及以后开发过程中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开发规模

开发项目的建筑面积直接关系到其租金收入或销售收入和建设投资额。一般说来在项目前期评价时,开发商通常还没有拿到有关规划批文,因此,经济评价所采用的建筑面积是不确定的。即使有关部门批准了项目总建筑面积不变,项目可供租售的面积仍然小能完全肯定。

例如,一座大型商场的实际使用面积到底有多少,这在前期评价阶段也是无法确定的,只能大致估算。实际使用面积的多少主要依赖于地块的条件以及建筑师的设计能力。

尽管开发商对项目的租售安排有自己的考虑,但由于市场需求的制约,开发项目的面积并不一定都能迅速销售或租赁出去,为此要进行销售预测。销售预测是从微观角度预测开发商未来销售的前景,为确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销售预测主要是对销售量及销售进度做出预测。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统计资料的多寡,采用直接预测法或间接预测法。

二、开发期

项目开发期大体上由三个阶段组成,即从购地到开始建造阶段即开发前期、建筑施工阶段、竣工后项日出租出售阶段。一是开发前期。开发前期的时间长短一般由所需规划设计时问或拆迁安置时间所控制决定。其中,设计周期有国家颁布的设计周期定额作参考。二足建筑施工期。建筑施工期一般能够较准确的估计。有国家颁布的建安工程工期定额作为依据。但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引起施工期延长。三是出租或出售期。出租期或出售期时问的长短与市场供需情况、购买力有直接关系。一般在经济评价中,常安排房屋竣工后半年至二年(视项目规模大小)结束。

三、建设投资额

开发建设投资是指在开发期内完成房地产产品开发建设所需投入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土地费用、前期工程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公共配套设施费用、开发间接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发期税费、其他费用以及不可预见费用等。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过程中,由于制度政策、市场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所估算的建设投资与实际建设投资之间往往不一定相符。其中,变化最大的主要是土地费用和工程造价。当土地费用确定后。工程造价实际上就成了影响开发商利润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了解类似物业的造价情况或针对开发项目本身的有关设计图纸估算此项费用。计算费用时一般以当前的价格水平为依据,费用的增长大致能和收益的增长相抵。

1.土地费用。土地费用是指为取得房地产项目用地而发生的费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获得土地使用权的费用,另一部分是土地开发费用。对土地费用进行估算,首先需要获取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当地的土地分等定级成果资料、土地规划信息、土地市场信息、土地权属资料以及项目用地现场勘察及周围环境资料等。通过对上述资料的调查分析,就可以对土地费用有一个大致的估算。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假设开发法和市场比较法两种。

2.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包括土建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其中土建工程费用又可划分为摹础工程费用、上部结构费用等。目前工程造价常用的估算方法有粗算和精箅两种。

粗算法是一种加权类推的办法,即根据已建项目的造价类推待开发项目造价。类推过程中,对已建项目造价乘一个修正系数作为已、待建项目间的差异的修正,这个系数通过定性分析来确定。这个算法所依据的资料是规划设计或方案设计,对项目具体细节掌握得还不够充分,因而算出的数字也比较粗略,精确度低。只能作为工程造价的一种估计,用于项目的机会研究和初步评价。

所谓精算足相对于粗算而言的,计算依据是项目的初步设计以及当地的建安工程概算定额。由于它对项目细节的掌握以及计算标准都比粗算要充分、可靠,因而预测精度高,也比较简便。这种方法的缺点,一是它是一种静态的算法,对于项目细节的动态变动通过量上的放大来考虑,显然不一定准确;二是概算定额是本地区统一颁布的标准,价格水平固定而且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水平完全根据市场当时的需求状况而定,变动快,这种相对固定的标准很难准确估量价格变动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大大影响估算值的精确性。

总之,无论是粗算还是精算,在算法上都应作改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预测精度。

四、租金和售价

租金和售价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即使租金和售价发生较小的变化。也会导致开发商收益的较大变化,同时,租金售价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价值.而准确地估算租金和售价并不容易。一般的评价方法中,租金和售价的确定足通过与市场上近期已成交的类似物业的租金收入或售价进行比较、修正后得出的。这种比较往往没有考虑物价上涨和租金售价在开发期间的增幅,而仅仅以当前的租金和售价水平进行估算。但同类型物业市场上供应与需求间关系的变化,开发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变化对租金和售价水平的影响就很难定量地描述。

确定开发项目的租金或售价,需要对市场进行研究和比较。这时,常用同类竞争性项目对比分析方法。目前,由于挤进商品房开发的各种费用项目多、数量大,导致开发商成本居高不下、价格无竞争力和弹性可言。房地产开发商基本采用成本加利润的方法定价,即以一个不变的利润或利润率标准加上开发成本和费用得到销售价格。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保住了商鼎房销售的基本利润,缺陷在于形成一个静态价格,不利于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竞争而制定合理的有竞争性的价格。在合理的商品房价格体系理顺之后,可以采用动态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来预测销售价格。开发项日的总开发价格一般是指项目建成后出租或出售所获得的净收入,即从出租或出售毛收人中扣除与租售相关的税费。有些经济评价人员认为,由于开发项目大多是在整个开发工程完成后才出租或出售的,所以总开发价格的计算原则应以将来的价格水平为依据。但在实际评价时,为保持评价的基准期规定,也为方便起见,常依开发前的价格水平进行评价,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项目的收入和支出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大致相同,纯收益的变化不大。但在房地产需求旺盛的地区或时期,收入的增长可能会大于费用上涨,此时可根据情况将收益水平估算的略高。

五、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的变化对开发项目评价结果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建设一个项目时,自有资金往往只占到投资总额的20%~30%,其余的部分都要通过金融机构,或以预售方式筹措,所以,资金使用成本即利息支出对开发商最终获利大小的影响极大。利率的影响,决定了开发商利用金融杠杆的有效性。

六、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是影响经济评价结果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投资收益率的变化将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总开发价值的估算产生很大影响。在项目全部销售的情况下,项目总开发价值等于销售收入减销售税金后的销售净收入;而在项目全部出租的情况下,项目总开发价值可用项目年均净租金收入除以年投资收益率表示。房地产投资是国民经济整个投资系统的一部分,其收益率水平和其他行业的投资收益率有着密切的联系。投资收益率是指开发项目达到正常盈利年份时,年净租金收入与项目投资之比。房地产投资收益率的确定,一般要综合考虑以下一些因素:当前的经济状况、银行贷款利率和其他各行各业总的收益率水平;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类型、地点以及对未来租金增长的期望;开发项目承租者能够连续付租的能力;房地产开发项日寿命的长短;开发项目投资规模的大小。通常情况下,如果开发商对项目建成后获利能力的期望值越高,那么其确定的投资收益率便会低些;反之,如果项目预期收入增长缓慢,开发商就应将投资收益定高些,以便尽快收回投资。目前确定投资收益率的方法主要是市场提取法即选取若干个参照项目的实际净租金收入与售价的比值,取其平均值,作为评价项目的年投资收益率。由于市场资料所限,选择的参照项目不同,最后所得的结果可能会有差别。

另外,由于开发期间市场行情的改变,以及参照项目与所评价项目之间的差异,项目评价时所选择的年投资收益率与将来实际年投资收益率相比。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从而使开发商要承担附加的风险。

房地产项日经济评价中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对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结论的正确性有着重要影响。关系到项目操作的成败。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数据和参数,应该建立在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项目策划、投资与成本费用估算、项目收入估算与资金筹措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还应注意对项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多方案比选。这样,才能使基础数据和参数达到或接近实际值,最终结论才能够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决策的依据。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关键词: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在当前低碳浪潮到来的时代,陶瓷行业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低碳、环保、绿色陶瓷产品已成为陶瓷行业普遍追求的目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是陶瓷业发展低碳经济共同的祈求。但目前陶瓷市场还缺乏一个具有说服力陶瓷低碳经济的鉴定标准,如何构建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有效开展陶瓷低碳认证和评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评价体系构建目标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当前世界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为通过低碳技术和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开发低碳产品,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消费和生存观念,其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优环境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本身是一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构建的发展方式。

陶瓷业可以说一直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矿石土地等相关资源,而污染问题又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低碳减排的大军里,陶瓷行业的减排任务可谓任重道远,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承担着艰难的任务与使命。陶瓷行业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构建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主要目标:(1)以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减少碳排放,保证全球气温上升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以技术开发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低碳技术促进陶瓷企业和相关部门低排放和能源技术、CO2捕集与埋存技术等开发和推广,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科学实行监督、管理,促进制度创新,提高能源效率,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3)以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双赢为原则: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同步提高。

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陶瓷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陶瓷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评价与反映,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影响陶瓷低碳经济的特殊影响来确定。具体来说,陶瓷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定性分析与定量核算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但有些指标很难量化,可将它分成若干个等级,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2)综合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原则。综合考察陶瓷产品生产、流通、服务、分配、消费等各环节和能源、成本、产品、技术、设备、运输、排放等陶瓷经济各要素进行系统的评价体系构建,同时各环节各要素在陶瓷低碳经济中的影响因子不同,进行加权计算和不同情况的分析,对影响大、重要的指标重点分析。

(3)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符合低碳经济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既要科学地概括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又能对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为科学发展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必须全面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高碳排放的主要问题。因此,选取指标时需选择那些有代表性、信息量大的指标。

(5)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应该较全面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即反映社会文化、经济产业、政策法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状态特征及动态变化、发展趋势。确定各方面具体指标时,必须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体现出合理的结构层次。

(4)动态性与平衡性相结合原则。建设陶瓷低碳经济是动态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标设置的动态性,即指标应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作适当的调整;二是指标权重动态性;同时指标体系的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所以,设计指标体系需兼顾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平衡。既反映经济发展的现状,又反映其动态变化性。

(6)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三种原则的简称。陶瓷低碳经济重点是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或零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三、评价体系构建依据

陶瓷是一个传统的朝阳产业,目前的低碳经济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对企业来说没有执行标准。需要政府和社会建立起一套非常严格而又可操作性的体系标准与实施方案。如佛山陶瓷产业在当地政府努力下建立了一套体系标准,引导陶企发展,经过了近三年的调整与提升,使得产业布局更加合理,重复投资得到遏止,并催生陶瓷产业总部经济逐步建立,进而带动研发、营销等快速进步。虽然这一标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陶瓷低碳标准,但已显示出评价体系与标准的重要性,也为我们研究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提供了借鉴。

二〇〇七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公布试行了《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几年来,这一体系得到了众多陶瓷企业广泛认可和普遍执行,但随着社会变化和陶瓷产业经济实践的发展,体系中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细节或指标,也有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低碳经济现在政府已经重视了,只是没有一个标准,大家有一个可以执行的标准,陶瓷界都清楚的认识到发展陶瓷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何重要性,不少陶瓷企业都制订了切实的行动方案,这位我们研究和构建陶瓷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1.分类构建

考虑到日用陶瓷、干压陶瓷砖和卫生陶瓷生产工序和工艺过程有所不同,本指标体系根据这三类企业各自的实际生产特点,对其二级指标的内容及其评价基准值、权重值的设置有一定差异,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分层构建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陶瓷企业低碳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

3.分路构建

分别沿两条路径进行选取评价指标:一条是横向路线,根据产业链路径来确定碳排放的指标,即生产过程碳排放――流通工程碳排放――消费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碳排放,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这一路径上;另一条是纵向路线,根据经济发展各要素指标建立评价模式,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

4.分性构建

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只考虑企业产品本身的因素,其实陶瓷低碳经济发展和评价需要考虑到不同性质的因素,一般有内因和外因之分,陶瓷产业的发展固然是产业本身的内部因素起决定作用,还与当地的政策、制度、文化社会等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一定的有效的政策等方面的保障,发展低碳经济就可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构建完善的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也要把不同地区、不同状态的陶瓷产业发展的外在因素纳入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1]《低碳经济论》张坤民等主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8-05

[2]《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04

[3]《低碳管理》陈军著海洋出版社 2010-08

篇9

【关键词】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层次分析评价方法;现状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循环过程,强调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次物高效回收。同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流向的线性经济有着本质区别,能从根本上消除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目前,我国铜冶炼可利用的资源比较有限,为保证精铜冶炼,再生铜冶炼企业必须做好废铜、再生铜等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工作,实施循环经济,这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予以支持,以便客观而全面的反映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进行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评价研究是重要的,现实意义巨大。

1再生铜冶炼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再生铜冶炼实现了长足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能源消耗大、资源利用率低、工业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求,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再生铜冶炼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经济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加之,国内铜价低于国际铜价,再生铜冶炼加工利润薄弱,使国内再生铜冶炼企业发展严重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再生铜冶炼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是一种必然选择。对于再生铜冶炼企业来说,实施循环经济可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方向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再生铜冶炼企业经济循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循环经济基本框架

在铜矿资源有限及加工费用持续低迷的当下,某再生铜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通过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环境质量一体化管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式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当然,实际上各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各不相同,但都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基本围绕这三个原则来建设循环经济及其相关的技术措施。在循环经济下,某再生铜企业实行清洁生产,采用动力波洗涤、闪速熔炼、双转双吸、喷氮还原等技术工艺,选用清洁的原料,而且,注重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制定污水、废渣等处理方案与环境管理方案,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对自身发展及国民经济、环境等都产生了积极效应。

2.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看出,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环境质量一体化管理、废弃物循环利用四个基本环节,这其实是从资源输入到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利用,再到资源输出的一个流程,是再生铜加工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情况的真实体现。为有效评价某再生铜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基于这样的一个资源利用过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下面按照可比性、可量化、可行性、科学性、系统性、政策相关性等原则,结合资源输入、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资源输出三个环节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的评价指标。基于以上分析与考虑,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一级指标)、准则层(二级指标)、指标层(三级指标)。目标层: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准则层:资源输入指标、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指标、资源输出指标;指标层:是资源输入、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资源输出各环节的具体评价指标。在资源输入上,评价指标具体有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单位产值新水消耗、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综合利用效益、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总利润、废焦粉回用效益。在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上,评价指标具体有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效率、污水处理率、再生铜冶炼回收率、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废渣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率、废焦粉回用量。在资源输出上,评价指标具体有废渣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外部损害价值。

2.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想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其评价指标的建立与筛选都要讲究科学的方法,避免过于庞杂,又不可过少而遗漏重要内容,讲究总体最优或满意。为了做到这一点,建立并确定评价指标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在整个评价指标建立过程中,理论分析、专家咨询、主成分分析、独立性分析是尤为关键的环节。通过理论分析,对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特征、基本要素、主要问题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确定能体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一般评级指标;通过专家咨询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是评价指标完善与最终确立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明确与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目标,确定主成分指标,如上文提及的准则层中的二次评价指标;通过独立性分析,可以避免评价指标之间出现信息、内涵等方面的重叠,使每一个评价指标都具有独立的意义。按照所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必须应具备完备性、针对性、主成分性等特点,应客观而全面的反映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循环经济下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评价指标去科学、正确、客观的评价循环经济。

3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的评价实例

3.1原始数据处理

对某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前,要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对各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个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值,确定各个指标分属正向指标还是逆向指标。之后,按照公式计算得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Z)由资源输入、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资源输出的指数计算公式得来,具体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Zki=nj=1ΣWij×LXijΣΣ(1)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C),由公式(2)计算得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评价期内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和水平的数据,是评价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不可获取的数据。计算出来的发展系数应在0~1之间,当在0≤C<0.5时,表示循环程度弱;当在0.5≤C<0.8时,表示循环程度一般;当在0.8≤C≤1.0时,表示循环程度强。Cki=3k=1ΣWk×Zki(2)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H),由计算公式(3)得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是用来反映经济、资源、能源、环境和循环经济发展潜力五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程度的系数。计算出来的协调系数应在0-1之间,当在0≤H<0.5之间,表示协调程度弱,当在0.5≤H<0.8之间,表示协调程度一般;当在0.8≤H≤1.0时之间,表示协调程度高。Hi=1-Si/F軈i(3)

3.2评价指数计算与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三个公式,收集某再生铜冶炼企业2013年间业务数据,从中提取出公式计算需要的相关数据,然后代入公式中计算,得到需要的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循环经济发展系数和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然后,再结合计算出来的具体数据,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及以上分析,对企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计算结果分析:2013年,某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C是0.53256,根据前文分析,说明2013年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处于一般循环状态;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H是0.71932,说明2013年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处于强协调状态;资源输入指数是0.45721,资源生产消耗与利用指数是0.71253,资源输出指数是0.81342。从资源输入指数可以知道,某再生铜冶炼企业在2013年间的资源输入的评价得分偏低,间接的能够看出该再生铜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偏低,特别是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手段不够理想,存在一些资源浪费、能能消耗大等情况,应加快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与研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率,有效的把生产力、生产资源转化成为经济效益增长的驱动力,更好的施行循环经济。此外,企业循环经济处于一般循环状态也表示出资源回收与利用水平不高,所以这一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要想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低耗能、高产出,唯有加大经济投入与科学技术研发,不间断的提高生产技术,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工艺才能降低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从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得到:某再生铜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绿色生产与环境治理方面缺乏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由于没有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造成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偏低,根本满足不了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改善这样不利的现状,提高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采取一些手段:①加强生产设备等方面技术研发;②增加资金投入,夯实科研的经济基础,使各项研发工作有序开展;③不断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使评价指标更细化,评价结果更全面,为循环经济模式的调整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再生铜冶炼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再生铜冶炼企业要想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注重污染治理与废弃物回收利用,走节约型、精益化的发展之路。同时,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而全面反映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找出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加以调整,以促进循环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傅滔涛,曹裕.企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以某大型冶炼企业为例[J].科研管理,2012,01:47~55.

[2]黄江波,顾湛琪,韦韩,罗栋源,张静.广西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大众科技,2014,05:203~205.

[3]周俊.废再生铜冶炼工艺及发展趋势[J].中国有色冶金,2010,04:20~26.[4]赵允良.铅锌冶炼业循环经济的资源价值流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2.

[5]李晓霞.中低品位废再生铜冶炼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有色冶金,2015,02:26~29.

[6]莫天宇.循环经济条件下再生铜产业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

[7]柴祯.废再生铜冶炼过程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

篇10

关键词:CASS工艺 技术特征 经济评价

1 概述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处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先进工艺。其基本结构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该工艺最早在国外应用,为了更好地将其引进、消化,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污水处理新工艺,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环保中心于1994年在实验室进行了整套系统的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CASS工艺处理常温生活污水、低温生活污水、制药和化工等工业废水的机理和特点以及水处理过程中脱氮除磷的效果,获得了宝贵的设计参数和对工艺运行的指导性经验。我院将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及不同种工业废水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我院开发的CASS工艺与ICEAS工艺相比,负荷可提高1-2倍,节省占地和工程投资近30%。

2 CASS工艺的主要技术特征

2.1 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传统SBR工艺为间断进水,间断排水,而实际污水排放大都是连续或半连续的,CASS工艺可连续进水,克服了SBR工艺的不足,比较适合实际排水的特点,拓宽了SBR工艺的应用领域。虽然CASS工艺设计时均考虑为连续进水,但在实际运行中即使有间断进水,也不影响处理系统的运行。

2.2 运行上的时序性

CASS反应池通常按曝气、沉淀、排水和闲置四个阶段根据时间依次进行。

2.3 运行过程的非稳态性

每个工作周期内排水开始时CASS池内液位最高,排水结束时,液位最低,液位的变化幅度取决于排水比,而排水比与处理废水的浓度、排放标准及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等有关。反应池内混合液体积和基质浓度均是变化的,基质降解是非稳态的。

2.4 溶解氧周期性变化,浓度梯度高

CASS在反应阶段是曝气的,微生物处于好氧状态,在沉淀和排水阶段不曝气,微生物处于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因此,反应池中溶解氧是周期性变化的,氧浓度梯度大、转移效率高,这对于提高脱氮除磷效率、防止污泥膨胀及节约能耗都是有利的。实践证实对同样的曝气设备而言,CAS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有较高的氧利用率。

3 CASS工艺的主要优点

3.1 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

CASS的核心构筑物为反应池,没有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及初沉池。因此,污水处理设施布置紧凑、占地省、投资低。

3.2 生化反应推动力大

在完全混合式连续流曝气池中的底物浓度等于二沉池出水底物浓度,底物流入曝气池的速率即为底物降解速率。根据生化动力反应学原理,由于曝气池中的底物浓度很低,其生化反应推动力也很小,反应速率和有机物去除效率都比较低;在理想的推流式曝气池中,污水与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流从池首端进入,成推流状态沿曝气池流动,至池末端流出。作为生化反应推动力的底物浓度,从进水的最高浓度逐渐降解至出水时的最低浓度,整个反应过程底物浓度没被稀释,尽可能地保持了较大推动力。此间在曝气池的各断面上只有横向混合,不存在纵向的返混。

CASS工艺从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来看,当污水以相对较低的水量连续进入CASS池时即被混合液稀释,因此,从空间上看CASS工艺属变体积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范畴;而从CASS工艺开始曝气到排水结束整个周期来看,基质浓度由高到低,浓度梯度从高到低,基质利用速率由大到小,因此,CASS工艺属理想的时间顺序上的推流式反应器,生化反应推动力较大。

3.3 沉淀效果好

CASS工艺在沉淀阶段几乎整个反应池均起沉淀作用,沉淀阶段的表面负荷比普通二次沉淀池小得多,虽有进水的干扰,但其影响很小,沉淀效果较好。实践证明,当冬季温度较低,污泥沉降性能差时,或在处理一些特种工业废水污泥凝聚性能差时,均不会影响CASS工艺的正常运行。实验和工程中曾遇到SV30高达96%的情况,只要将沉淀阶段的时间稍作延长,系统运行不受影响。

3.4 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可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

CASS工艺在设计时已考虑流量变化的因素,能确保污水在系统内停留预定的处理时间后经沉淀排放,特别是CASS工艺可以通过调节运行周期来适应进水量和水质的变比。当进水浓度较高时,也可通过延长曝气时间实现达标排放,达到抗冲击负荷的目的。在暴雨时,可经受平常平均流量6信的高峰流量冲击,而不需要独立的调节地。多年运行资料表明,在流量冲击和有机负荷冲击超过设计值2-3信时,处理效果仍然令人满意。而传统处理工艺虽然已设有辅助的流量平衡调节设施,但还很可能因水力负荷变化导致活性污泥流失,严重影响排水质量。

当强化脱氮除磷功能时,CASS工艺可通过调整工作周期及控制反应池的溶解氧水平,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所以,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可以达到不同的处理水质。

3.5 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污泥沉降性能差,污泥与水无法在二沉池进行有效分离,造成污泥流失,使出水水质变差,严重时使污水处理厂无法运行,而控制并消除污泥膨胀需要一定时间,具有滞后性。因此,选择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由于丝状菌的比表面积比菌胶团大,因此,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但一般丝状菌的比增殖速率比非丝状菌小,在高底物浓度下菌胶团和丝状菌都以较大速率降解底物与增殖,但由于胶团细菌比增殖速率较大,其增殖量也较大,从而较丝状菌占优势。而CASS反应池中存在着较大的浓度梯度,而且处于缺氧、好氧交替变化之中,这样的环境条件可选择性地培养出菌胶团细菌,使其成为曝气池中的优势菌属,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3.6 适用范围广,适合分期建设

CASS工艺可应用于大型、中型及小型污水处理工程,比SBR工艺适用范围更广泛;连续进水的设计和运行方式,一方面便于与前处理构筑物相匹配,另一方面控制系统比SBR工艺更简单。

对大型污水处理厂而言,CASS反应池设计成多池模块组合式,单池可独立运行。当处理水量小于设计值时,可以在反应地的低水位运行或投入部分反应池运行等多种灵活操作方式;由于CASS系统的主要核心构筑物是CASS反应池,如果处理水量增加,超过设计水量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时,可同样复制CASS反应池,因此CASS法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阶段建造和扩建较传统活性污泥法简单得多。

3.7 剩余污泥量小,性质稳定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泥龄仅2-7天,而CASS法泥龄为25-30天,所以污泥稳定性好,脱水性能佳,产生的剩余污泥少。去除1.0kgBOD产生0.2~0.3kg剩余污泥,仅为传统法的60%左右。由于污泥在CASS反应池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所以剩余污泥的耗氧速率只有10mgO2/g MLSS.h以下,一般不需要再经稳定化处理,可直接脱水。而传统法剩余污泥不稳定,沉降性差,耗氧速率大于20mgO2/g MLSS.h ,必须经稳定化后才能处置。

转贴于 4 CASS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水量平衡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通常是不均匀的,如何充分发挥CASS反应池的作用,与选择的设计流量关系很大,如果设计流量不合适,进水高峰时水位会超过上限,进水量小时反应池不能充分利用。当水量波动较大时,应考虑设置调节池。

4.2 控制方式的选择

CASS工艺的日益广泛应用,得益于自动化技术发展及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CASS工艺的特点是程序工作制,可根据进水及出水水质变化来调整工作程序,保证出水效果。整套控制系统可采用现场可编程控制(PLC)与微机集中控制相结合,同时为了保证 CASS工艺的正常运行,所有设备采用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后者便于手动调试和自控系统故障时使用,前者供日常工作使用。

4.3 曝气方式的选择

CASS工艺可选择多种曝气方式,但在选择曝气头时要尽量采用不堵塞的曝气形式,如穿孔管、水下曝气机、伞式曝气器、螺旋曝气器等。采用微孔曝气时应采用强度高的橡胶曝气盘或管,当停止曝气时,微孔闭合,曝气时开启,不易造成微孔堵塞。此外,由于CASS工艺自身的特点,选用水下曝气机还可根据其运行周期和DO等情况适当开启不同的台数,达到在满足废水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耗的目的。

4.4 排水方式的选择

CASS工艺的排水要求与SBR相同,目前,常用的设备为旋转式撇水机,其优点是排水均匀、排水量可调节、对底部污泥干扰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随水排出。

CASS工艺沉淀结束需及时将上清液排出,排水时应尽可能均匀排出,不能扰动沉淀在池底的污泥层,同时,还应防止水面的漂浮物随水流排出,影响出水水质。目前,常见的排水方式有固定式排水装置如沿水池不同深度设置出水管,从上到下依次开启,优点是排水设备简单、投资少,缺点是开启阀门多、排水管中会积存部分污泥,造成初期出水水质差。浮动式排水装置和旋转式排水装置虽然价格高,但排水均匀、排水量可调、对底部污泥干扰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随出水排出,因此,这两种排水装置目前应用较多,尤其旋转式排水装置,又称滗水器,以操作灵活、运行稳定性高等优点受到设计人员和用户的青睐。

4.5 需要注意的其它问题

1、冬季或低温对CASS工艺的影响及控制

2、排水比的确定

3、雨季对池内水位的影响及控制

4、排泥时机及泥龄控制

5、预反应区的大小及反应池的长宽比

6、间断排水与后续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及水量匹配问题。

5 CASS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