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绿化范文
时间:2023-03-28 11:3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绿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绿化 植物 生态系统
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环境污染也同时处在高峰期,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危害人类的各种有毒气体大量增加,氧气被大量消耗;烟灰、粉尘、放射性物质、强烈致癌物漫天飞舞;光化学烟雾已在我国许多城市出现;我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中肺癌死亡率已上升到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有些城市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污染的大气不易散去,形势更加严重;由于城市中汽车数量的骤增,汽车尾气的污染火上加油。这一切使城市居民深受其害,不但使劳动生产率降低,还使人的劳动年限和寿命缩短。广大市民群众对拥有良好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一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还在扩大。若再不痛下决心进行综合整治,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效会被污染所带来的后果所抵消。该问题的根本解决是减少和最终消灭污染源,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的限制,最终解决尚需一定时间和一个过程。
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始创造者,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现在,植物又被作为改善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城市绿化在各行各业中是唯一以“自然更新”方式净化环境的有效方法。城市绿化必须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来考虑城市绿化的所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整个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达到减轻污染、改善环境、美化城市的目的。至今仍有很多人把城市绿化作为观赏和装点城市为目的,城市绿化工作者要挖潜增效建设城市绿化最本质的内涵,而不是形式,即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最充分发挥出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这一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斗争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改善市民生活、工作以至生存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城市绿化的首要条件就是土地。我们要在用地上保障城市发展形态,控制城市的无效蔓延;根据国内外大量材料证明,不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在常规情况下,30%~50%的绿化覆盖率才对其生态平衡具有临界幅度的意义,即达到或超过这一幅度,生态环境有望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如果达不到或下降,生态环境必然趋于恶化。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要使生态尽可能趋于平衡,其绿化覆盖率只有大大高于这一临界幅度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用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用地十分紧张,这一方式在当前来说显然是很有限的,不能满足实现生态平衡所要求的绿地面积,改变生态效益增长方式就成为当前城市绿化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这绝不等于说建成区内绝对没有可能增加绿地面积。现在,城市中高大建筑越来越多,这些屋顶质地构成对城市生态的恶化起着很大作用,尤其夏季高温天气屋顶大量吸收和释放太阳辐射,增加了室内外的温度。有些国家把屋顶绿化也纳人城市现代化的内容,无疑也是从生态环境方面考虑。各地只需结合各自城市情况进一步研究政策和进行试点推广。屋顶绿化不仅见效快、成本低,绿化效果好,当然更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改善城市生态效益明显,它不仅减少了恶化环境的面积,而且增加了同样面积的绿色植物。
绿地在城市中的规划位置对其作用的发挥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不同,配置方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特色,同时受气候影响,有季节变化,虽不同时间,不同光照,而产生绚丽多彩的景观。努力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绿地系统建设。实施大环境绿化,形成城乡一体化,按照城市卫生、安全、环保的要求建设防护绿地,防止风沙灾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搞好特殊地段的绿化,既能够把新鲜空气引入城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又能改善城市环境景观,使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篇2
关键词:公路;生态;绿化;探讨
1 公路绿化的目的和意义
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缓解公路施工给沿线地区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公路绿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高行车安全 ①能够诱导视线,使公路线形更加清晰明了;②在中央分隔带进行遮光种植可以防眩;③在路口附近进行标志栽植可以提示位置;④在隔离网附近进行栏式栽植,可以有效地防止行人穿行;⑤在边坡种植植被,可以固土护坡,提高路基稳定性;⑥路侧栽植,可以起到防雪、防风沙等作用。
1.2 改善公路景观,提高行车舒适性 ①通过遮蔽种植,可以避免司乘人员看到令人不快的物体,如墓地、垃圾场等;②服务区、管理区等栽植树木和草坪,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③绿化可以使公路和周围景观更加协调;④成块栽植或景观镶边可以改变单调的公路景观,有效防止司机瞌睡和疲劳。
2 公路绿化的主要内容
道路绿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1 立交区绿化 立交区绿化主要考虑四点:一是为行车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二是保护周围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三是导向和标志功能;四是为附近的收费站和养护设施提供和谐的景观。
2.2 休息区绿化 服务区、管理区和收费站区是司乘人员和管理人员休息的场所,因此进行细致的绿化是必要的。绿化必须与当地背景和景观特点相结合。可以利用树木和花卉来增强季节感,也可采用桌子、凳子、水池、喷泉以及娱乐设施等,为司乘人员提供休息的空间。
2.3 主线绿化 公路主线绿化主要是对土路肩植草,边坡、坡脚、边沟外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乔灌混植造林,达到防护和美化效果。
3 公路绿化的现状
目前,由于受条件限制,公路绿化一般都采用行列式种植,且绿化树种单调,季相色彩变化少。我国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适宜的树种相对较多,植物种类丰富多彩,但真正应用于公路绿化中的乔木多以意杨、悬铃木为主,灌木以笔柏、女贞为主,以至各公路绿化景观雷同,林相单调。
公路绿化的设计,多为单条稀疏形状,不成林带,难以抗风、防沙、减噪,且还有不少是浅根性、材质松软的速生树,容易被台风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影响交通安全。
公路绿地存在后期绿化养护难度大,养护投入增多,但绿化效果倒退的趋势,绿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生态效益不高。
4 我国目前公路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些年,我国公路绿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公路绿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4.1 前期工作重视不够 公路建设先期工程项目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绿化工程重视不够,设计预算安排不足,使主体工程与绿化工程不协调,给后期绿化带来了繁重的任务。
4.2 公路绿化用地难以解决 公路绿化所需用地问题一直是公路绿化的瓶颈问题,常言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由于缺乏与当地政府的紧密协调以及国家出台“保护耕地”政策,给公路绿化征地带来诸多困难。
4.3 后期管护难度大 由于公路环境特点,公路树木被盗、被损坏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绿色通道的绿化保存率和成活率,加重了后期管护任务。后期管护投入不足、管护力量薄弱,使得公路绿化成活率、保存率偏低,影响了公路生态景观及整体效果。
5 从生态学角度考虑发展思路
篇3
关键词:屋顶绿化;生态效益;保温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1.1发展背景
伴随城市的迅猛发展,建设开发量逐渐增大,原本优美的城市环境被破坏,引起了城市通风不良、热岛效应等问题。同时,由于地面的硬质铺装越来越多,地面的绿化越来越少,导致城市地面的蓄水能力降低,雨水大量流失。大量的雨水冲击给市政管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绿地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城市建筑屋顶成为城市亟待利用的宝贵空间。
1.2发展意义
屋顶绿化的出现是对地面绿化缺失的补充,其不仅能够解决部分环境问题,还能起到美化城市立体景观、提高建筑防水层使用寿命、降低能耗等作用。近些年,
由屋顶绿化所延伸出的研究方向逐渐增多,例如屋顶绿化的种植物选择、与房屋屋顶荷载相关的轻型屋顶绿化技术、屋顶绿化的管理等。
1.3屋顶绿化定义
屋顶绿化又称 “空中花园”或“空中绿洲”,是指铺设、栽种于建筑物屋顶、阳台、露台部分的花草树木、园林小品、构筑物等景观相关要素的集合。其目的是改善空间环境、增加城市绿化率、优化城市生态,为人们提供优美的环境景观和休闲活动空间。
1.4屋顶绿化的类型
①地毯型
又称为草地式屋顶绿化。地毯型绿化是屋顶绿化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属于地被型绿化,类似一个“植物地毯”。其特点为造价较低,便于维护管理,免灌溉,可应用于斜坡屋顶。以景天类植物等抗性较强的植物为主为,绿化效果粗放。其主要用于扩展城市大面积屋顶绿化所用。
②半密集型
半密集型屋顶绿化适用于可以看得见的屋顶,植物选择趋于复杂,自然景物更加美观,需要定期养护、灌溉。草坪与灌木结合。内部设置一些小路与庭院(见图1)。
③密集型
又称为群落式屋顶绿化。密集型屋顶绿化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顶花园,通常可以加入树、草、亭子、水池、假山和木椅等各种园林设计元素,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和运动的空间。植物多种类丰富,搭配层次丰富,多形成植物群落。这种类型的屋顶绿化景观效果佳,但建造施工复杂、后期需要经常的维护和保养。
三种类型的屋顶绿化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所屋顶绿化的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所设计场所的不同特点进行选择。(见表1)
类型 地毯型 半密集型 密集型
优点 投资少,养护费用低,免灌溉 绿化形式灵活,可留出适当的空间为其他功能服务 绿化形式多样,景观效果好
缺点 不能满足人们在屋顶的休闲娱乐活动需要 维护费用高 建造投资、维护费用及对屋顶荷载的要求最高
2.屋顶绿化生态效益
城市的生态环境是需要通过景观绿化保证延续和发展的。在土地稀缺、价值不断飙升的背景下,在现状情况下进行景观绿化显得格外重要。屋顶绿化对于生态环境调节、优化是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是屋顶绿化得到很大关注的主要原因。下面笔者针对屋顶绿化的几个重要生态作用进行定量分析。以下数据采集均来自北京地区。
2.1北京环境特色
北京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际变化大。随着城市发展,气候变化明显,导致城市气象灾害加剧。全年内春季短促,气温回升快且多变,昼夜温差大,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短促,冬季漫长,寒冷干燥。
北方个季节气候特征明显,且昼夜温差较大,屋顶绿化对于建筑保护、美化环境的意义显得格外明显。
2.1降温作用
屋顶绿化对建筑,尤其是靠近屋顶的楼层,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植物的热吸收和栽培基质的隔离来发挥其作用。
・实验对象:设施两组模拟实验箱,尺寸为1.2m×1.2m×1.0m,各实验仓顶上一次铺设耐根穿刺防水层、排水层、过滤层以及基质层;空白对照只铺设耐根穿刺防水层。
・实验1:对比水泥屋顶与绿化屋顶室内温度的变化比较
实验目的:通过对水泥屋顶和绿化屋顶室内温度的测定,分析比较夏季和冬季典型日的温度变化趋势,并且针对所得出的数值计算节电量。
①选取夏季高温典型日:
a. 水泥屋顶室内最高温度达到27.3℃;绿化屋顶室内最高温度为25.4℃。
b. 水泥屋顶室内最低温度达到26.3℃;绿化屋顶室内最高温度为25℃。
c. 水泥屋顶昼夜室内平均温度为26.8℃;绿化屋顶昼夜室内平均温度为25.2℃,相差1.6℃。
结论:通过实验测定,绿化屋顶的夏季室内温度明显低于水泥屋顶的室内温度。并且根据平均温度值及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比较,得知,有屋顶绿化的温度变化平缓,说明屋顶绿化的隔热效果明显(见表2)。
②选取冬季低温典型日:
a. 水泥屋顶室内最高温度达到0.1℃;绿化屋顶室内最高温度为1.1℃。
b. 水泥屋顶室内最低温度达到-0.9℃;绿化屋顶室内最高温度为0.2℃。
结论: 冬季寒冷季节,有屋顶绿化的室内温度明显高于水泥屋顶的,说明屋顶绿化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见表3)。
下面按照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粗略计算:
节电量:将空调温度调高一度,就可以节约用电6-8%。
选取北京某小区为例: 小区一层有8户
制冷功率:5000W
平均一天使用5个小时
一天一台空调的耗电量:5000×5=25000W
一户节电量:25000×6%=1500W=1.5度
顶层节电量:1.5×8=12度
若按粗略计算,空调提高2℃的节电量大概可以节电M=12×2=24度,以一层有8户,共10层的居住建筑来计算节电量即:24×8×10=1920度
根据节电量可以估计出一天内一栋建筑所节省的费用即960元,一年约节电175200元。
③ 铺设屋顶绿化的成本
若采用佛甲草进行屋顶绿化,绿化成本是每平方米155元。选取绿化建筑的屋顶面积为1400m2
即:绿化成本(G)为:G=155×1386=214830元≈21.5万
维护费用(g)为:g=2×1386=2772元
以计算结果看,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3年内即可达到平衡。
・实验2:对比水泥屋顶与绿化屋顶顶板的温度
实验目的:通过对水泥屋顶和绿化屋顶顶板的温度测定,分析比较夏季和冬季典型日的温度变化趋势
① 选取夏季某一日:
a. 白天水泥屋顶表面温度达到47.1℃;绿化屋顶的表面温度为26.6℃。
b. 夜间水泥屋顶表面温度达到18.9℃;绿化屋顶的表面温度为23.4℃。
c. 水泥屋顶的昼夜温差为28.2℃;绿化屋顶的昼夜温差为3.2℃。
结论:通过实验测定,绿化屋顶的昼夜温差小,说明它能够更好储蓄热量,散热较慢,对于屋面结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见表4)。
② 选取冬季某一日:
a. 白天水泥屋顶表面温度达到4.5℃;绿化屋顶的表面温度为-0.3℃。
b. 夜间水泥屋顶表面温度达到-11.1℃;绿化屋顶的表面温度为-2.6℃。
c. 水泥屋顶的昼夜温差为15.6℃;绿化屋顶的昼夜温差为2.3℃。
结论:通过实验测定,绿化屋顶保温作用明显(见表5)。
・实验3:对种植基质温度的测定
实验对象:分别选取垂直土深5cm、10cm、20cm和30cm处进行温度测定
① 夏季:
a.垂直土深5cm的年平均最高温13℃
b.垂直土深10cm的年平均最高温14.4℃
c.垂直土深20cm的年平均最高温15.3℃
d.垂直土深30cm的年平均最高温15.5℃
结论:实验表明,绿化屋顶在夏季具有明显的隔热作用,主要表现为其吸收太阳辐射热量,随着屋顶覆土厚度增加而累积。
②冬季:
a. 垂直土深5cm的年平均最低温-5.1℃
b. 垂直土深10cm的年平均最低温-2.6℃
c. 垂直土深20cm的年平均最低温-0.7℃。
d. 垂直土深30cm的年平均最低温-0.4℃
结论:实验数据表明,绿化屋顶30cm覆土厚度在冬季可以大大减缓室内热量向大气散失,具有显著保温作用。也可以暂时确定保温与隔热的临界土深,以及绿化屋顶相对适宜的覆土厚度(见表6)。
・实验4:热通量测定
热通量定义: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热输送量
①水泥屋顶与绿化屋顶上下顶板热通量比较:
a. 水泥屋顶:顶板上表面热通量月累积平均为1317.8w/m2,下表面热通量月累积平均为45.4w/m2
b. 绿化屋顶:上、下顶板的热通量月累积近乎为0。
结论:绿化屋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及基质水分蒸发作用,几乎不向室内进行热量传递,隔热效果显著。
比较水泥屋顶顶板上、下表面月平均热通量,依据能量守恒,在建筑顶板所吸收的太阳辐射总热量中,有3.5%传递至室内,其余的96.5%的热量散失在大气内。大量热量释放与大气之中,会加剧热岛效应。
2.2滞尘作用
屋顶绿化具有滞尘的作用,通过实验,确定绿化屋顶确实具有滞尘作用并且比较粗放型与花园型屋顶绿化的滞尘效果。
实验对象:分别在水泥屋顶、粗粗放型绿化屋顶、花园型绿化屋顶设置集尘缸
计算公式:M1(缸体降尘浓度)=降尘量/缸体积=W/V=(W1-W0-We)/πR2h
M1―缸体降尘浓度V―缸体体积R―缸底半径h―缸体高度W1―缸体和内部溶液质量
W0―缸体质量 We―内部溶液质量
屋顶绿化的降尘量(M)=屋外平均尘体浓度―缸体降尘浓度
①对比水泥屋顶与绿化屋顶的滞尘效果
水泥屋顶:
M1=0.80/0.005=160g/m2
绿化屋顶:
M1=0.60/0.005=120 g/m2
由此可见,水泥屋顶的缸体内的滞尘量更大,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屋顶位置,外界相同的尘土,水泥屋顶本身的滞尘作用要比绿化屋顶差。
②对比粗放型屋顶与花园型绿化屋顶的滞尘效果
粗放型绿化屋顶:
M1=0.60/0.005=120 g/m2
花园型绿化屋顶:
M1=0.50/0.005=100 g/m2
由此可见,花园型绿化屋顶的滞尘量要比粗放型绿化屋顶大。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知,绿化屋顶的滞尘效果要比水泥屋顶好,同时,花园型绿化屋顶的滞尘效果比粗放型绿化屋顶好。
2.3宏观作用
在前文通过实验阐述了屋顶绿化给城市直接带来的经济效应,通过这些效应也会延展影响到城市的宏观层面。比如,城市热岛效应成为诸多大城市所困扰的环境问题,其主要是由于建筑对于太阳辐射的二次辐射所引发的。不断的反射使得空气中的温度不断升高。通过屋顶绿化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与此同时,能够直接减少其向外界的二次辐射,由此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结论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新途径来解决曾是景观问题。屋顶绿化从空间和环境效益方面都是具有很强优势的。并且通过上述的各个实验,我们证实了之前对于屋顶绿化的各种生态效益的评价,并且给与了定量的数据加以支持。屋顶绿化对于整个微气候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建造、改造的过程中。随着近一步研究,屋顶绿化将在城市景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字】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人居环境质量亦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环境。对于我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态空间。人们在其中学习和居住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生态学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生态型校园之路。
第1章
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河川污染及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居环境矛盾突显……。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生态建设,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发展方向。
1.1 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它们对青少年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1.2 生态型校园特点
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生态型校园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
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
1.3 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基础与条件
校区基地环境、土壤、气象、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第2章 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 规划设计的思想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似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2.2 规划设计的原则
(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师生身心健康。
转贴于 (2)体现生态环境艺术式学校的原则
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4)以人为本的原则
生态景观规划上要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这要求:A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B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C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感情;D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能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比如,园路的设计走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出入方便,大乔木的位置要考虑到是否影响师生日常生活的采光、通风及安全问题。
(5)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第3章 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
3.1 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总面积约80公顷。东临邰城路,南接陕西省饲料厂,北靠渭汇渠,西面为大片的绿地。整个规划地被城市主干道划分为三部分。
3.2 规划的指导思想
运用生态学原理,力图在有限的环境空间中解决功能与形式美的矛盾,通过规划设计改善生态条件,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宜人的校园生存环境。
3.3 布局手法
规划布局手法是条带加组团的布局方式。
道路交通
设东北两主入口,并有60M的景观道通入校园;连接两次入口的自然环路为车行道(14M),引导车流;教学实验区道路采用规则式棋盘式布局(7M);学生生活区道路自成体系,各组团均有或纵或横主路(20M)引向自然式环路;体育运动区道路将各场地整齐分割成各功能小区,相互联接,并有道路引向主环路。
建筑楼群
教学实验楼建筑群成条带状布置,为东西走向;宿舍楼为组团式布局。
3.4布局结构
总体布局可用“一心三带四区”来概括。
一心:为核心生态区。其内绿地连片布置,形成整个校区的中心绿岛,并与其它各功能区的条带状、环状、团片状绿地共同组成纵横交错的校园绿色网络系统。它由树木园、植物园、苗圃三部分组成。树木园、植物园内树种繁多,内置花架、铺装步道、坐凳;苗圃内设一大型温室。此区不仅满足了师生的教学科研需要,而且方便学生课余休息和晨读。
三带:全院三条主干道构成一横一纵一斜三带。一横一纵为东、北主入口各宽60m的景观带,其两侧配置高大乔木,构成林荫道,中间为宽20m的绿地,两景观带交汇处为一圆形广场,其内设置有升旗台、雕塑以及一圆形礼堂,产生对景的效果。此种设计使入院者视野开阔,心情不受压抑,并且高大乔木与绿地的规则式条带状布局充分体现了高等学府的严谨、有序、端庄、优雅的高品位、高质量。斜向景观带采用节点呼应手法,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信息交流中心分别位于其起点、中点和端点处,遥相呼应。大学生活动中心有建筑组合成麦克风型,内设影剧院、咖啡厅等活动场所,意寓此为大学生文化传播地,提高了学生文化生活质量。在信息交流中心旁边,为园林园艺和校园特色(植物标本馆、昆虫博物馆、校史馆等)两大展示大厅,供人参观欣赏并可由此加深对本校的了解。斜向景观带为步行道,植物配置采用渐变式,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使校园景色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水平。
四区:按用地功能不同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
教学区
由条带状的公共实验区、公共教学区、各院系楼群和图书信息中心组成。其中以教学楼、办公楼为主体,并配置雪松和彩色植物图案。植物配置丰富,装饰性较强,其目的在于为全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体育活动区
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对内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校园西面,连片集中布局,通过其间道路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小区。以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类运动场为主体,适当配置耐践踏的草坪、生命力强的植物,供活动后短暂休息。对外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规划地的东北角,由于此地濒临城市主干道,交通方便而设在此处。
学生生活区
采用组团式布局,各个组团镶嵌于大片绿地之间,通过道路、公共绿地,运用艺术手法将其内的建筑和大大小小的空地有机的组合,达到和谐的境界。从建筑的通风、采光、用材,植物的遮荫、减噪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态型设计规划理念。组团内又分别包括商业服务中心、食堂、浴室和休息运动广场,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教师生活区
位于规划地的东南部。
篇5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环境质量;生态;保健
中图分类号: X3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6-0510(2008)09012-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衡量环境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绿化,它是城市 "生态型的基础设施",对环境起着调节温度、湿度,滞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与风速,改善小气候等作用。然而,现在很多居住区绿化过分强调绿化的美化作用,或盲目移植珍奇古怪树种;或过分迷恋南方植物;或搞大量好看不中用的模纹花草等等。笔者认为居住区绿化不宜单纯以形式美为追求目标,还应更多地考虑生态保健功能方面的要求。
生态:生态化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一环。园林工作者必须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并把生态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设计中去。然而园林设计师怎么样才能创造出符合生态要求的作品呢,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之一。大家知道,园林树木是有生命的园林设计素材,不同的树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只有满足园林树木的这些生态要求,才能使其正常生长并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降低后期养护成本。
要满足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即根据园林绿地的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园林树木种类,使园林树木所要求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一致或基本一致。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是创造出相对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的必备条件。适地适树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已驯化成熟长势良好的外来引进树种。因为乡土树种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在自然条件下,能自行繁衍成林。
二是要搞好合理的种植结构:种植结构包括水平方向上合理的种植密度(即平面上种植点的确定)和垂直方向上适宜的混交类型(即竖向上的层次性)。平面上种植点的确定,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的冠幅来确定,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空间;但也要注意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相结合,如想在短期内就取得绿化效果或中途适当间伐,就应适当加大密度。竖向上应考虑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注意将喜光与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系与浅根系、乔木与灌木等不同类型的植物树种相互搭配,以在满足植物树种的生态条件下创造出稳定的复层绿化效果。
三是要处理好植物间竞争、共生、循环的关系:植物间的相生、相克,是普遍的,不同的科属之间有习性互补和排斥的情况,合理的种间搭配能使两者共生共荣,而不合理的则会抑制对方生长,或使对方容易产生或传播某些病虫害。如:蔷薇科植物与柏类不宜同植;葡萄不宜与松、榆同植;椿树宜单独成片成林,否则椿树独特的味道会传入其他树枝叶中,影响其它树木的生长。
四是要建成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促使植物与动物、微生物之间相生共荣。居住区内应多配植一些鸟类虫类愿意栖息的树种,和能给其提供食物的树种,使鸟类虫类能在这里栖息生活和繁育后代。一般来说,大多数具有核果、浆果、梨果及球果等肉质果的植物都能为鸟类虫类提供良好的食物来源。观赏性较强并能提供良好食源的树种有:樟树、朴树、女贞、黄连木、楝树、柿树以及大多数的蔷薇科植物。鸟类的引入能够帮助防治害虫,以减少施用化学农药,做到少污染空气、水、土壤,从而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
保健: 城市化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却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健康的活着,少生病便成为人们的最大愿望。这就给居住区绿化提出了保健方面的要求。以人为本,创造保健型生态居住环境已成为园林设计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植物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强身祛病、延长生命潜在价值等方面的贡献已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与接受。丰富多彩的植物,不仅能改善物质环境,而且还有益于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心平气和,促进健康。
要营建保建型的居住环境,笔者认为首先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创造出宜人的健身场所:居住区绿化布局应当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尤其要考虑居住区内的老年人与小孩的需求,因为在职人员早出晚归,享受居住区绿化成果最多的还是老人与小孩。在以保健为主体规划的居住区绿地系统中,不仅能使居民出门见绿,还要合理布置一些儿童游戏场与适合老年人棋奕、书报、体育活动的设施等。
二、多运用保健型植物:科学研究证明,许多植物中含有抗菌素和具抗病毒作用的化学物质,同时,这些植物可以散发出很多气体,使植物中的化学物质通过这些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进而通过人的呼吸系统或皮肤毛孔进入人体,起到防病、强身、益寿的作用。这些植物通称为保健型植物或药用植物。植物学家们通过对不同植物的长期测试和研究,目前已发现几百种植物对人类具有保健功效。如银杏、山楂、石榴、腊梅等,对心血管有益;桂花、香樟、女贞、枇杷、玉兰花等,对心肺有益;合欢、香椿等对脑神经有益;无花果有防癌作用等等。
三、运用五行学说布置植物:居住区绿地设计,应注意运用植物的灵性,植物的阴阳属性,植物与人,与环境以及植物之间生克制化的五行关系。
植物合五行。如用以调节人体肾部的,可用"黑色"(低明度)的植物,如松柏、蒲桃、旱莲等;如调节心脏和神经的,可用五行中属火的红色系列植物、花卉,如红石榴、木棉、象牙红、枫、红桑、红铁、红草、红背桂等;调节肺部的植物,可用五行中属金的白色系列的植物,即树皮白、花白或叶白的植物,如白千层、柠檬桉、九里香、白兰、络石、白睡莲、冰水花等;而调节肝部的植物,可用五行中属木的绿色系列植物,如绿牡丹、绿月季及大量的绿色林木;调节脾胃的植物,可用五行中属土的黄色系列植物,如灵霄花、黄素馨、金桂、金菊、黄钟花、黄玫瑰等。可想而知,以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基调树,总体空间布局按五行学说设计,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具有功能性,可调整环境,舒展情怀,颐养身体。
总之,园林设计师在对居住区进行绿化设计时,始终应以生态保健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务实的态度来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居住环境,提高住户的舒适度与满意度,为促进居住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与维护人民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蒋炳耀.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新理念[J].城市园林,2006,10:10
[2] 张海霞.园林规划中如何体现植物多样性.广东园林[J]. 2004,4:30~31
篇6
关键词:边坡防护;施工工法;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生态绿化护坡是运用专用设备将含有植物种子的有机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使坡面迅速恢复自然植被的边坡生态治理技术。
成都雅居乐A线五期工程地处四川成都东郊,由于房地产开发对周围自然环境破坏严重,为保护生态环境,确定在较稳定的边坡采用喷射厚层绿化基材的植被防护技术,在满足边坡防护的基础上,迅速恢复自然植被,提高雅居乐居民区绿化覆盖率。绿化基材防护技术适用于风化岩、土壤较少的软岩及土壤硬度较大的边坡,尤其适于不宜植生的恶劣地质环境。此工法对解决边坡防护与生态治理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二、工法特点
1. 构造简单,固坡迅速,适用范围广。
2. 基材抗侵蚀性强,能迅速恢复自然植被。
3. 施工容易,工艺简单,造价合理,粗放管理,免维护。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年降雨量大于600mm,非高寒地区的整体稳定边坡和仅发育块石坠落或风化剥落等不良地质现象的较稳定边坡。
四、施工工艺
(一)基本原理
运用绿化基材处理边坡,主要是利用铺设复合网固定,将植被绿化基材经搅拌后,由常规喷砼设备喷射到边坡上,形成近10cm厚度的绿化基材。喷射完后,覆盖一层无纺布防水保墒,经过一段时间洒水养护,青草覆盖坡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稳定防护层,起到固坡绿化作用。
(二)工艺流程
本工法主要施工工艺流程:⑴修筑天沟及排水沟;⑵清理、平整坡面;⑶铺设固定复合网;⑷搅拌绿化基材;⑸喷射绿化基材;⑹覆盖无纺布;⑺喷水养护。
(三)施工准备
本工法除常规的施工准备外,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一步作好现场土质调查,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和当地自生优势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根据现场地质及边坡坡率情况,合理选择植被种子的配比和土工网的型号。同时需进一步进行图纸核对,人员岗位培训,熟悉掌握设计标准、质量标准、施工规范。
(四)施工方法
1. 修筑天沟及排水沟:在边坡四周、马道、边坡纵向设置排水沟。
2. 清理平坡表面:清除坡面淤积物、浮石、打掉突出岩石,使坡面尽可能平整,再用高压水枪清洗坡面,使坡面有利于植被混凝土和岩石的完全结合。
3. 铺设固定复合网:铺设固定复合网的目的使增强护坡强度、形成加筋植被混合物。首先在坡面上安装12mm钢筋锚杆,按1m x 1m交叉锚固,锚杆长100~120cm。然后按设计要求将高强土工网挂在锚杆上,调平拉紧,在边坡平台处采用浆砌片石压边,确保土工网稳定。
4. 拌植被混合物:根据搅拌机大小,按植被绿化基材的配合比计量拌合。喷射前将粉碎过筛的干燥土壤、腐殖质和含有速效肥、长效肥、粘结剂、保水剂、稳定剂的基材混合搅拌,由喷砼机喷射至坡面。在面层喷射层拌料时加入混合种子。
5. 喷射绿化基材:根据坡面情况调整喷枪口与岩面的距离,在喷枪口头部,由高压水泵将水喷入绿化基材种,喷射时加水量应保持植被混凝土不流不散。分基层和面层连两次找平。
6. 覆盖无纺布:在面层喷射层完成后,覆盖28g/m2无纺布保墒,营造种子快速发芽环境。
7. 喷水养护:在养护期应当保持植被混凝土呈湿润状态。喷水设备应采用喷雾喷头移动喷洒,杜绝高压水头直接喷灌。混合植物种子中冷季型草种陆续发芽,随继其他草种陆续发芽。50天绿草成坪,完全覆盖岩石坡面。此后基本上不必人工养护,可以自然生长。
五、施工技术要求
(一)绿化基材的选择
四川地区降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因此选用的基材首先具有抗雨水冲刷性能,以保证在植物生长成型前不被雨水冲失;其二,必须保证喷射基材混合物团粒结构的形成,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能够协调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是植物生长最适宜的土壤结构,一般采用含砂量稍低的土壤,土要保持干燥,粉碎过筛,符合喷锚机要求。其三,必须保证植物所须养分的长期有效性,在坡面形成健康稳定的植被群落之前不会出现养分耗尽现象,因此除加入有机肥料外,就地取材,将秸杆、酒糟等腐殖质按比例加入。根据以上要求和当地地质、气候等情况,确定绿化基材配合比(见表1)
表1绿化基材配合比用量(kg)
土 腐殖质 速效肥 长效肥 保水剂 稳定剂 粘结剂
90.0 10.0 0.10 0.15 0.15 0.1 0.3
(二)植物种子的选择
植物生长受环境限制,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多选择适合本地区气候的品种,还要注意选择抗旱性、抗逆性和生态位不同的品种。通常采用冷季型草种和暖季型草种混播,可以在营养补给、抗逆性等方面优势互补,确保四季常青,达到良好的水土保持和100%绿化覆盖率等绿化效果。
表2绿化基材边坡混合植物种子的选择及用量
植物种类 用量(kg) 百分比(%) 植物种类 用量(kg) 百分比(%)
节水草 0.1 20 早熟禾 0.05 10
狗牙根 0.12 25 白三叶 0.07 15
黑麦草 0.05 10 画眉草 0.05 10
高羊芋 0.06 10
(三)喷射、种植基材技术
由于各边坡坡度及地质情况有差异,在喷射绿化基材时必须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喷射方法。
开始喷射时要进行试喷,以调整好喷头与坡面的最佳距离和最佳喷射角度,不同地质情况和不同坡度的边坡,其喷射基材的距离和角度也不一样,岩石边坡硬度愈小喷头距离坡面的距离愈近,角度愈垂直岩面,土质边坡喷头距坡面较远。
(四)养护
喷射施工后的前期养护是植物种子能否均匀发芽和健康成长的主要环节,当喷射的基材终凝后,开始每天要进行雾状喷水;在一周左右基材内植物出苗后在水中可加入适量肥料,喷水时间逐渐放宽,直至植物覆盖坡面,植物根系与岩面连接一体。
六、机具设备及劳动组织见表3~表4
表3机具设备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1 粉碎机 2 5 手风钻 YT-28 3
2 搅拌机 L-350 1 6 高压水泵 2
3 空压机 BH-12/7 1 7 吊篮 2
4 喷砼机 PZ-5B 1 8 台秤 100kg 1
表4劳动组织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分工
1 指挥 1 现场指挥、协调
2 技术员 1 施工中技术指导
3 试验员 1 检测
4 安全员 1 安全检查及值班
5 修理工、电工 1 修理机具、电器调配
6 喷砼工 4 喷射基材施工
7 普工 10
七、质量控制
(一)质量检查
内容有:锚杆拨力,注浆密实度,土工格栅的搭接,固定、张紧、绿化基材的配比,基材的喷射厚度。
施工中质量控制指标见表5
表5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1 土工格栅搭接宽度 ≥30cm 钢尺测量,2%抽检
2 锚杆拔力 ≥设计值 按锚杆数1%,且不少于3根做拔力试验
3 喷射厚度 平均厚度≥设计值;抽检点60%≥设计值;最小厚度≥0.5设计值 每10米检查一个断面,每3米检查1点,用凿孔确定厚度
4 格栅固定 间距1m 240m抽检4%
八、安全措施
1. 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文明施工。
2. 建立健全安全领导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 设置值班员制度,认真进行工前检查、工中检查、工后检查。
九、效益分析
1. 节省劳力,机具设备投入少,可节省费用,降低造价。
2. 材料中粘土腐植质含量大,均可就地取材,降低造价20%。
3. 作业面宽,受外界干扰小,便于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大大缩短工期。
十、工程实例结果分析
篇7
一、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促进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开展造林绿化、培育并扩大森林资源是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之一。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遏制土地荒漠化、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缓解温室效应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主席2009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第三个承诺是:中国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五大连池市森林覆盖率仅为28.3%,比黑河市平均水平低30多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5.3个百分点。由于森林数量少,现有生态功能水平与城市定位和今后发展极不协调。主要现状是国有林区林分质量差,林地生产力低下,生态效能不强;平原乡镇缺林少树,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十分脆弱。上述生态实际与我市纳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要求之间的差距很大。我们必须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造林绿化的重要性,切实抓好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尽快缩小我市在生态基础方面存在的差距,从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改变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营林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极具潜力的重要领域。通过营造防护林体系、荒山荒地造林、村屯绿化等工程建设,既可以推动群众脱贫致富、拉动经济增长,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有利的发展空间,又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基本农田,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造林绿化,还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利用造林绿化生产的木材发展林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实现二次增值;培育种苗,种植花卉,发展经果林,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林草牧、林药、林果间作等生态复合型农林种植模式,可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搞好乡村道路绿化、村屯绿化、庭院绿化,还可以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洁”兼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三、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开发旅游产业,推动生态宜居养生城市建设
篇8
【关键词】城镇绿化生态;规划建设;应对措施
引言
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一个较为流行的规划类型就是生态型城镇,但是其产生的时间不久,因此各个方面不是很完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但是相较于生态城镇优势来说,这些困难完全不是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从、生态型城镇将会成为大势所趋。
1、城镇规划建设中生态型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小城镇内部环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对于一些目光短浅的人来说发展经济高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更深层次的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不可否认的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意义重大,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比如当前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基于此,我们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理应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2、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指导方针
绿化生态建设中小城镇首先要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增收增效、新农村小城镇经济发展、环境得到美化的前提下,以山水、田园风光、农村特色、道路改造、公共基础强化为主要目标,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要行使者,民间机构协助的机制,重视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的建设,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促
进文明协调发展。其次,在建设上要以生态为先决条件,按照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利用绿化资源,在绿化的同时,发展林业产业,实现林业结构的整合,不仅增加了林木资源,森林的生态系统功能也将得到提升,从另外一个层面讲,林产品的种植和供给,也间接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加了一份力量。
3、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的城镇绿化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城镇绿化事业,应首先从城镇绿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更好地制定相关的措施,不断地促进城镇绿化水平的提高。
3.1忽视了原有环境
大多数地方的政府只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房屋建设包装、道路整改、地面固化和居民活动公共场所建设上,忽视了对于城镇的植被绿化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很多新农村建设中的城镇植被覆盖率不足,绿化仅仅成为了美化、包装房屋地面的代名词。绿化形式十分单一,根本无法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具有的田园风光和乡村风情。
3.2盲足追求城市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不结合自身的情况,刻意模仿大城市市政绿化的方式和手段,违背了科学规律,使得新农村绿化建设“土不土、洋不洋”,颇有东施效颦之嫌。在具体绿化实施上,盲目引进一些外地的树种花卉,追求昂贵与稀奇,大量种植草坪和灌木,不顾植被的生长习性和园林设计美观,生搬硬套式地造就了一座座奇怪的“田园公园”。
3.3环保的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在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对于生态的保护意识不到位,虽然打着生态型小城镇的幌子,但是仅仅把生态环境保护流于表面,甚至于一些基础的生态保护设施都不健全,也就无法切实做好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4、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与实践措施
针对当前生态型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由以下三点:
4.1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指标
为当前生态型小城镇在建设提供一个具体的标准,强力推行“三化一片林”政策。统一建设标准和规划设计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分类指导、发展与保护并重和以人为本四个原则,使村庄绿化美化一次到位,改变了过去村庄绿化比较杂乱的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在选择绿化树种和花草时,广泛听取试点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符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村庄绿化美化后,大大提升农村生态旅游与休闲的品位,扩大“农家乐”和旅游产业,成为农民长期依托致富的产业。各村紧密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发展一片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合理规划一定要符合当地居民习惯,比如宅周和庭院的园林绿化,种植常绿植物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道路两旁可以选择一些适应性较好的常绿且枝干粗大的树木,不仅规整,又能很好地过滤粉尘,保护环境。
4.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
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需要人人参与,所以应该加强生态型城镇建设的宣传。要围绕着绿化建设目标,以农民获得收益为出发点,大力宣传新农村环境绿化的重要性,提高乡镇基层干部和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人民的智慧,使这种强制性的绿化建设活动变成农民的主动行为。
4.3城镇原有环境资源的保护
对于原有的一些山水树木等环境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认真查清本地区域范围内乡土树种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建立乡土树种档案和种源基地,对种子采集,人工育苗,造林等进行试验,筛选出优良、效益显著的多功能树种进行推广;坚持实地适树的原则,把乡土树种作为城镇绿化美化的骨干树种,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对本地生存环境比较适应,生长良好,各乡土树种具有各自的自然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特性,结合城镇绿化美化的实际,提高优良乡土树种在绿化美化中应用的数量和比例,逐步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
结束语
当前我国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来看并不乐观,针对当前生态型小城镇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水平,努力提高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质量,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月;杨光培;易文芳;黎云清.城乡一体化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J].农技服务.2011(03).
篇9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生态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的有效发挥,也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加强城市绿化工程生态管理,促进城市环境生态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城市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逐渐被当地人民重视,因此,园林工程绿化施工管理更多的被提上话题,虽然我国在城市绿化施工管理中取得的成绩不菲,但在施工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阶段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园林绿化不仅仅能够对城市环境进行软化、遮挡有碍观瞻,还能改善小气候。从而不断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景观效果,提高城市可宜居指数。同时,城市园林绿化也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因此,现代化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应该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措施,需要本着“适地适树”或“改地适树”的原则来综合提高城市景观,同时需要对城市园林进行精心管理,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与可持续性。
二、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绿化施工、规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比如庭院的园林绿化工程,绝大多数都属于中小型的绿化施工工程。对于此类工程,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是开工前没有详尽的规划设计方案,对现场存在的一些限制因素不能很好地把握,大部分规划设计仅有效果图。简单的设计图不可避免地使绿化工程中的元素材质、单元规格等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规划设计师和具体的施工人员在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交流,没有对园林景观思维及整体效果统一理念。恰恰因为这种随意性和不统一性造成园林工程监理员缺乏管理上的依据,只能临场应变,从而导致绿化施工体现出来的效果与规划设计所想表达的景观理念产生较大反差,导致图纸与实际脱钩,造成不必要的投资和浪费。
2、大多数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多数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和业务操作上缺乏经验,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绿化施工,导致规划设计图成为摆设,或者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最后使园林绿化施工的效率降低。此外,由于园林绿化工程较多,施工季节集中在春季,园林工程施工队伍又多为临时组建,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并缺乏相互配合的经验,很难保证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保持一致。因此由非专业施工队伍进行的施工无法达到合格标准,导致多数的绿化工程植物成活率较低,或者生长势较弱,达不到规划设计要求的标准。
3、没有严格按照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人员水平不高、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不严格按照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造成了绿化施工的整体效果不符合要求。例如,在施工时忽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的地理位置都有自己的小气候特点,而不同植物栽培时所要求的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差异,栽培不考虑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不能使二者相互进行统一,导致绿化植物生长过程中长势较弱,抵抗病虫害能力下降,严重的会逐渐死亡。
4、绿化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管理不到位
园林绿化施工的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现象。后期管理中不及时进行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等管理,导致绿化植物不同程度地缺水、脱肥、杂草丛生造成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供应不足,导致缺素症、土壤板结等现象,植物抗逆性降低,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绿化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的有效发挥。
三、加强城市绿化工程的生态化管理
1、熟知工地土壤类型、质地条件
土壤是城市绿化工程施工的基础。为提高植物种植的成活率,在工程实施前要对施工区域内的种植地土壤的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进行化验研究分析,然后依据施工种植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土壤条件,选择种植穴的深浅,并结合土质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和客土。
2、要根据施工区域情况科学选择、种植。
种植前要对植物的基本情况熟知,并严格把关苗木的品质和质量,确保所选苗木完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而且在栽植前要针对拟栽植苗木根系完好情况、失水程度、气温等情况进行合理的修剪。改善、调整一切可能影响种植成活率的因子;栽植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种植后并且要将种植后的苗木轻轻上下提动几下,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分层填土并压实;栽植后及时交足底水,12小时后要根据苗木种类,树穴土壤商情给予适当的浇水及叶面喷水。
3、种植时一定要严格遵循植物生长规律进行种植和管理
苗木的成活率关系着城市绿化工程的质量,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依据每种植物的苗木生长、生态习性进行种植,并且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所种苗木的生长规律进行管理,只有确保了苗木成活率,才能有景观、短期内产生最大生态效益。
4、清楚建设意图
在施工前,项目管理者要对施工图纸分析透彻,要与项目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建设意图,并到项目施工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施工范围内的各种情况,并及时与市政、电讯等配套部门联系沟通,在充分理解施工图纸的基础上,科学的制定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前期的工作准备,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施工有的放矢。
四、提高城市绿化工程质量的保障措施
1、实行绿化工程招投标制
绿化工程施工必须要经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公开承招符合绿化工程项目施工资职要求,并且绿化施工业绩记录良好的园林施工企业进行施工。
2、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因而需要成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对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细分,尤其是对一些不良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经验交流,实现工作经验的有效共享,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管理水平。
3、确保种植所需材料的质量
在苗木采购前必须认真阅读施工图纸,熟知工程量,避免因测算失误出现屡次进苗,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苗木采购前,负责施工的企业项目管理者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收集各种所选用苗木的市场价格,在采购时坚持选择那些质量优无病虫害、价格合理的苗木供应商,以确保工程质量科学有序发展。
4、做好后期管理
种植植物俗话有“三分栽七分管”的说法,充分说明城市绿化项目后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如果后期的管理跟不上,即使施工项目质量再优良,在非专业的绿化管理下,也会造成种植植物死亡或长势衰弱,都将会严重影响城市绿化工程景观效果。
5、注重工程的交接工作
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和后期管理单位往往不是同一个单位,因而要求部门相关人员应该及时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有效交流,促进后期的管理单位有效掌握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苗木的出产地等相关资料进行了解,方便日后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对植被的病虫害情况进行了解,以便适时进行防治病虫害。对生长不良的植被进行了解,并向建设方咨询相关施工情况。
6、园林绿化要综合反映当代人的需求
城市园林设计包含了多个学科, 其中包括建筑、规划、 环境、 美学等,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审美、 功能追求, 并不是某一学科、 一个专业的的作品, 而是综合反映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愿望。 “以人为本” 近年来成为很多城市追求的新理念,但大多是在追求人文与当地文化特色结合方面, 更有甚者仿欧美作品, 反而丢弃了一个园林绿化应有的最基本的东西,没意识到其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没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大环境下, 园林该走的方向。 城市绿化道路应打造色彩丰富、 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 形成 “人在花园里、 城在绿树中” 的园林生态新城区, 处处可见 “树美、 绿浓、 山青、 水秀” 的优美环境。
结束语
我国园林施工管理工作虽然在近些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为城市绿化工程的性质特征决定,园林施工管理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只有管理者熟知植物生理和生态学知识并给予合理科学管理、在植物种植管理技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掌握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创建更好的城市绿化工程。
参考文献
1]雷燕峰,王所.城市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新产品,2010,(13)
篇10
关键词:园林绿化 生态 绿化工程 养护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harsh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es.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the green benefit is analyzed,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gre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scheme.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ical afforestation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当前城市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目前我国各地市已经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但是不可盲目乐观,与党和国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观点去分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二、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当前生态需求是人们的主导需求,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绿色、环保型发展,园林绿化成为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1、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
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本,通过各种彩叶植物的配置,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
2、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只有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长势,否则,难以达到生态园林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长期的管护计划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3、营造工程的艺术美
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其景观效果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给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要求。
三、提高城市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
城市绿化不仅是增加绿地面积,还应该对城市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所在。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园林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因此,园 林绿化、美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有以下几方面:
1、改善气候条件,净化空气质量
绿色环境有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污染物、杀菌等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
2、绿化建设加快了旧城改造进程
随着市中心大型绿地的建设,众多长期居住在拥挤环境中。结合旧城改造建设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对政府、对市民来说是"双赢"的好事。
园林工程的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是由其公益性特性所产生的绿化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绿化建设的成效来看,得益最大的是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的城市和生活质量不断提 高的广大市民,这完全符合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由绿化建设带动起来的旧城改造、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绿化环 境的改善对吸引国内外企业到我国城市投资产生了积极作用。
四、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
1、发展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能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空间,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美化了环境,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墙面绿化可保护墙体结构和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增加空气负离子,减少粉尘和噪声。
2、增加乔、灌木层绿化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草坪发展越来越快,甚至大有以草代树之势,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草坪和乔、灌木相比,草坪层厚度非常小,其绿量少,生态 功能弱、种植及维护费用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茂密森林层厚度非常高,绿量差别明显。
3、绿化大环境,发展城郊森林
目前园林界已经认识到独立、封闭、有限的城区绿化已不足以形成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的绿地系统,必须越出城区界,向城郊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地方向迈进。通过绿量实现大规模组合,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谋求人与环境进一步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制定好城市园林规划来提高绿化效益
城镇园林绿化规划是做好城镇绿化的根本依据。在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时,一是要保护好城镇的自然面貌,尤其是要保护好有绿化基础和潜力的山体、水体;二是各类建设要按规划预留足够的绿化用地;三是在规划城镇景观时,应把绿化作为重要内容。
1.城乡结合,搞好大环境绿化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建立完整的、大面积的绿地系统,是各国公认的价值最大、花费相对较小的战略措施。
2.要大力增加总绿量
要在积极巩固现有绿地的同时,大力发展新的绿地,公共绿地建设要与专业绿地建设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兴建公园、广场、街头小游园和绿化圈。
3.加强居住区的园林绿化
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决定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维护和保持城镇生态平衡,在园林绿化设计上要突出艺术性和美化效果,以绿叶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高质量的园林小品。
4.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园林科研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对发展我国的园林事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大力发展一些涉及面广、应用急需的关键技术,造就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专业化队伍和园林绿化企业家,不断发展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事业产业化和权益平衡,从绿化建设的成效来看,得益最大的是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的城市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广大市民,同时,由绿化建设带动起来的旧城改造、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绿化环境的改善对吸引国内外企业到我国城市投资产生了积极作用。
六、结束语
实践证明,花钱发展的绿化,最终将反馈于经济的发展。总之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起到长远而有效的推进作用。
很多园林植物有多种用途,既是经济植物,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可以兼收不少副产品。因此,把园林绿化和生产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又起到绿化美化的效果,进而实现园林绿化产业价值。园林植物可提供工业原料,也可提供多种经营货源;还可利用园林植物树种的根加工成盆景和根雕等,发展艺术产业。
参考文献:
[1]陈自新.城市大园林――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园林,2001,(05).
[2]陈自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园林,1998,(05).
[3]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理念探索的回顾与发展趋势.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3):3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