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范文

时间:2023-03-21 17:0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系统科学

篇1

Abstract: Earth system sciences are scientific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earth system scienc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developed, Chinese scientis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various international programs. Earth system science is considered as principal melody of geosciences at the 21st century.

摘要: 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Key words: earth system science;global change;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

中图分类号:N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016-01

0引言

地球系统科学可以概括为:把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各圈层之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与人类活动结合起来,借以了解现状和过去并预见未来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从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时间度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

“全球变化”、“地球系统科学”已广泛列入各种有关的科学研究发展计划,并广泛开展,成绩卓著。20多年来“全球变化”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表明:当今世界的自然条件都在变化,而这种种变化之间,又有着意想不到的相互联系。温室气体排放的后果,不仅使大气的CO2增多、全球变暖,而且造成地球表面一系列界面的抬升:海平面抬升,雪线上升,大气圈对流层顶的高度也在上升[1-2];还改变着海水的化学成分,温室效应甚至还可以间接地改变地球重力场:冰消期以来冰盖消融、地壳反弹,地球扁率长期下降。全球变化研究还认识到生物过程同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强烈相互作用,形成了适于生命居住的地球环境,海洋生物控制着海洋与大气间的二氧化碳交换方式(生物泵),陆地生物是地球系统运行的重要组份。2001年IGBP科学丛书之四强调全球变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揭示了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人类活动影响该系统的方式;全球变化已经超越地球系统过去50万年的自然变率范围,目前正在发生的变化的本质,变化的幅度和速率都是前所未有的。四大计划强调要构建一种综合的地球系统科学,以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1未来世界研究方向

地球系统的观测与模拟:2005年国际地球观测组织审定了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十年计划。计划涵盖地基,海基,空基,天基观测。连续监测地球系统,增进对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了解,增强对地球系统的预测。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核心项目:气候变率与可预报性(CLIVAR)、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试验(GEWEX)、平流层过程及其在气候中的作用(SPARC)、气候与冰冻圈(CLIC)、海洋表层-低层大气研究(SOLAS)。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核心项目:地球系统的分析、集成与模拟(AIMES)、全球大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全球土地项目(GLP)、国际全球大气化学(IGAC)、综合土地生态系统-大气过程研究(ILEAPS)、综合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研究(IMBER)、海岸带的陆海相互作用(LOICZ)、古全球变化(PAGES)。国际生物多样性科学计划三个核心项目:发现生物多样性和预测其变化(bioDISCOVERY)、评估生物多样性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影响(ecoSERVICES)、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科学(bioSUSTANABILITY)。全球环境变化国际人文因素计划核心项目: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安全(GECHS)、全球环境变化的制度因素(IDGEC)、工业转型(IT)、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UGEC)、全球土地项目。

2我国未来发展方向

过程和机理研究。地球系统研究中,既有采集记录、现象描述的方面,又有追踪过程、探索机理的方面。现象中必然会有地球系统运行、演变的自身规律,这就需要通过现象的记录去探索机理。加强基础研究,强调全球化的研究工作特点,面向全球,突出过程和机理。

加强学科交叉,发展综合性多学科论坛。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在我国有普遍的共识,但付诸行动有时又不那么容易。美国AGU有着88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多学科学术组织,每年春秋两次大会吸引了全世界地学家的眼球,说明了它的影响力。我国地学界各个学会是否要逐步考虑“分久必合”,2007年在北京举办全球变化的联合学术大会,是好的开端,综合的地学会议可以从中小规模的论坛开始,从培养综合交叉文化做起。

热点创新和原始创新。跟踪外国的研究方向,有时受到指责,但在国际的研究热点中创新应受到鼓励,有人分析历史上的诺贝尔奖,一段时期内在一些热点中产生了多个奖项,海底扩张说形成的热点导致板块构造理论的产生,热点代表着新开拓的园地,众人的耕耘使其百花盛开,果实累累。原始创新常常有一种更高的要求,希望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方向,提出新的学说,新的理论;选择有前景的重大科学问题,设置大型研究计划,开展长期工作,实现原始创新的突破。

3结论

地球系统科学最有可能以全球变化为中心建成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地球生物学和地球微生物学将在地球系统的学术框架中发展起来,地球系统概念同地学各学科的互动继续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出现新的分支学科,进一步提高我国地学研究水平,加强学科交叉,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根据实际的研究力量和科学积累,选择有突破前景的重大课题,通过记录、模型与观测三结合,实现既有本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全国和长期性的大型研究计划,朝着地学强国的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篇2

现在我们特聘医学专家金文泉教授,连载《消化系统科学大揭秘》,以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当代科普知识。让读者在消化系统中“遨游”之后,懂得科学地吃。

人体中最古老的系统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最古老的系统。早在人胚第3~4周时,就形成了头尾方向的纵行“消化管”。第8周演变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其后,前肠演变成从口、咽、食管、胃,直到十二指肠的胆总管开口处,中肠最长,接前肠下端演变成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右2/3,后肠演变成横结肠左1/3、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到肛管、。

有趣的是胚胎发育中,肠生长很快,形成小肠曲,盘曲于腹腔之中,最后装满了整个腹腔。

人体最长最大的系统

有位医学专家说,肠与“长”、“常”三字同音。也许祖先在赋音时并无特意,可现实都将三者紧密联系。首先是“肠之冗长”足足有6米多(整个胃肠道加在一起,有9米多长),展开来之宽阔,几乎超过几个篮球场地,可谓人体内最长、最宽的器官;再就是“肠病之常见”,胃肠运动不佳可病,消化不好可病,吸收不良可病,排泄不畅可病……全身病可致胃肠病,胃口全无,胃肠病也可致全身病,营养不良。难怪有人说“一副正常的胃肠道,可比一个聪明的大脑更重要啊!”

其实,每天出入量最大的也数胃肠道,就以每人每天进食一斤粮,一斤蔬菜,一斤水果,喝1200毫升水、600毫升奶计,寿长80岁,一辈子大约要吃进30吨粮,30吨蔬菜,30吨水果,喝70立方米水和35立方米奶。如按体重120斤计算,这些食物总量将是体重的1000倍。人一辈子要吃进千倍于自己体重的食物,这是何等惊人!

为了满足中国13亿人的一张嘴,需要几亿农民和近1亿的餐饮人员,终年辛勤地劳动。

肠腔与腹腔是绝对分开的,如发生了肠胃穿孔,其内容物一旦进入腹腔,那是马上会致死的急症。

消化道是肚子里的体外走廊

毫无疑问,人可以享用各种精美的食品,但是,要是消毒牛奶不经口喝,改为肌肉注射,其后果会很严重,5毫升的牛奶足以使你高烧39℃,达三天三夜之久。如果把消毒牛奶静脉滴注,那就会立即死亡。这里表明一个深奥的道理,食物不经消化道消化,是不能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的。

生理解剖学家告诉我们,从口腔到的消化道管腔虽然在体内,却是一个肚子里的体外走廊,消化道管腔完完全全属于外环境。

任何精美食物都不能直接注射到血液内环境当中来。吃进胃肠道的食物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通过消化道管腔与内环境的屏障――黏膜上皮细胞,完完全全地被吸收进血液循环中。食物营养才能从体外进入体内,真正进入了人体内环境。

各种各样的食物都能被消化吸收

人类是杂食动物,可以吃一切可食的东西,并将其彻底消化吸收。人的消化能力是惊人的!如果把铁钉浸泡在人的胃液中,也能被慢慢地消化掉。

消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机械性消化,即通过消化道平滑肌的运动把食物磨碎、搅拌,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断地把食物推送到消化道远端,最后把食物残渣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另一种是化学性消化,即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化学分解。消化液中有各种消化酶,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分别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及葡萄糖小分子。因此,不论你进食中餐或西餐,不管你吃进什么样的食物,其中所含的营养都会在几小时内被消化道彻彻底底地消化分解掉。

吸收是指食物被消化后的小分子产物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消化系统是供应血液营养最大的后勤基地

从上到下,胃、空肠、回肠、大肠都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来自腹主动脉的三大支动脉,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下动脉,将心输出量的1/3的血液都运送到胃肠道和消化腺,以维持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其中,小肠的血供尤为充盈,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10~15支肠动脉,反复分支,相互吻合成动脉弓,再发出小动脉,进入肠管组织内,又穿过肌层,再三分支,管径越变越细,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这样,才能把消化了的小分子点点滴滴地吸收入血液循环之中。

因此,我们在餐后千万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也不能忙于脑力劳动,以防削减了胃肠的血供,从而影响消化与吸收。

人要是发生休克,胃肠血供立即会顿减2/3以上,消化系统的微循环立即发生障碍而停滞,其中,最为娇嫩、对缺血最为敏感的是胰腺。因此发生休克者,如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最后会死于胰腺的缺血性坏死。

血液循环就是要运输各种营养物质,满足全身60万亿的细胞所需。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营养小分子,全来自消化系统,通过胃肠道的吸收,源源不断地供应。消化系统是血液营养最大的后勤基地。

消化系统有自动调节的内脏脑

消化道的运动与分泌依靠神经体液调节。

中枢神经的内脏神经系统通过交感和副交感(主要是迷走神经)调节胃肠道功能。交感神经兴奋,往往使消化系统的分泌与运动功能都受到抑制。在剧烈运动或心情过分激动兴奋条件下,因交感神经兴奋,往往胃肠功能受抑制。发脾气、情绪激动时,人气得吃不下饭。迷走神经则相反,可以促进胃肠道的功能。

胃肠道内外,有丰富的神经丛、神经纤维。其神经细胞的总数以亿计,神经细胞和纤维组成丛、成网,而且有各种各样的神经递质,这就是内在神经系统。内在神经系统又称内脏脑,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它们不受人精神意志的调控。即使是植物人,胃肠依然可在内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自动完成消化功能,维持生命。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系统

人们对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系统比较熟悉,而对胃肠道的内分泌激素却了解甚少。其实,生理学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促胰液素正是从肠子中分离来的。

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化学的发展,目前已分离出并纯化了的胃肠道激素有40多种,如促胃液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等等,分散在整个消化系统,虽然很分散,但细胞数目之多,远远超出人体的“正牌”内分泌器官,所以,胃肠道号称人体最大的内分泌系统。

这些胃肠激素产生于胃肠的黏膜细胞,对胃肠道的运动、分泌功能自动调节,并对胃肠有营养作用。

中医的健脾胃功能,据现代研究表明,不仅对胃肠本身功能有保健与促进作用,而且对胃肠激素的分泌也有明显促进与调节作用。

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

胃肠道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全身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进入胃肠道的食物,内含大量细菌、病毒及各种异体蛋白。这些“入侵者”如没有经过处理就入侵人体,是会致命的。胃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屏障是第一道防线。通过胃肠道周围淋巴结、淋巴组织及胃肠道黏膜内淋巴组织中的T细胞、B细胞及M细胞们奋勇杀敌于前。T细胞吞噬各种细菌与病毒,B细胞与M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阻抑病原微生物、溶解细菌、中和毒素、排除异己的体外抗原。肝脏是第二道防线,进一步消灭残敌与漏网的“异己分子”,使整个胃肠道固若金汤。

通过消化道的免疫系统,阻止一切有害于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及抗原物于人体之外。这个免疫系统一旦出了毛病,不仅会引起严重的炎症与感染,有时还会导致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红斑狼疮等等。

人体最辛苦、不怕脏、不怕臭的系统

篇3

关键词:系统科学 城市管理与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规划 功能模拟

1 引言

步入20世纪,中国的经济转型极大的刺激和促进了中国城市化的全面发展,预计到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一方面,快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意味着中国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城市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经济空间都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系统的复杂化程度以及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增强。因此,传统的城市管理与规划的理念、办法和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市场机制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从事城市管理与规划的政府管理人员与学者们要更新观念、改良方法,用系统科学去发现、思考、研究和解决城市管理与规划中出现的新问题。

2 城市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2.1 系统和系统科学

目前,国内外对系统的定义很多,其中相对简洁且认可度高的定义是,“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的主要特点有:(1)由若干要素组成;(2)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3)其结构决定了整体的特定功能;(4)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

系统科学是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是对系统本质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从分析综合的统一性出发,研究影响和改变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的一般途径。

2.2 城市的系统性研究与其特征

城市的系统性是研究城市管理与规划的系统性的基础。从浩瀚无际的宇宙,到分子、原子,均可称之为系统。城市当然也是一个由复杂交错的各种成分组成的系统,其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基本特征。

通过对城市定义的理解,可以发现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有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城市是一个灰色系统,具有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复合,硬系统与软系统相复合的特点;其次,城市是一个开放性系统,既系统本身与系统外部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再次,城市是极为复杂的,包括众多元素的社会复杂巨系统。最后,城市是动态系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至大,从简入繁,从单一到综合。这些特点,显示出城市系统既存在空间层面的转移,有包含时间轴的演化,贯穿于城市系统的始终。

3 系统科学在城市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

对城市系统性分析,也就是将系统科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城市系统的管理与规划中。主要的城市系统分析的方法有三种: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规划方法、功能模拟方法。

3.1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为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效用,而对系统各种要素过程和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在城市研究中。系统分析方法是作为城市总体研究方法出现的,它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始终把城市看作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把城市整体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2)为城市在“协调、合理”的原则下,寻求最优的发展道路提供研究方法上的可能性。唯有从城市整体出发的系统分析方法有可能把握那些最能反映城市问题特征的变量或参数,从而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前提下找出一条最佳发展道路。

在目前条件下,系统方法在城市研究中还主要用来进行一些宏观领域的分析和宏观政策的评价,定量化的水平还有待大力提高。系统方法在城市研究中的有效使用程度,仍然是摆在城市问题专家和系统方法专家面前的一大问题。

3.2 系统规划方法

系统规划方法主要有PER方法、PDCA方法。PER方法是指科学研究计划的选择修定方法。PER是计划(Plan)、选择(Elect)、修定(Revise)三个英文的简称。运用PER方法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照系统方法的原则,通过系统分析,了解全部工程要素和关系的逻辑顺序,制定初步方案和计划,计划可有几套以供选择;(2)根据工程顺序列出明细表,通过计算分析。画出工作计划的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3)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根据网络图的“关键线路”筛选方案,确定最佳方案;(4)执行计划或方案。在使用PER方法的执行方案过程中,为不断完善和提高,通常用“PDCA计划循环法”(PDCA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ek)、总结处理(Action))。

3.3 功能模拟方法

所谓功能模拟法,是指在暂不考虑系统内部组成要素及结构的条件下,运用模型来再现原型功能的方法。城市系统模拟的基本特征是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把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加以模仿、简化与抽象。

常用的模拟分析方法是“列昂节夫”的投人―产出模型,及其扩充模型-SAM(社会核算矩阵)。在系统动力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德国科学家维斯特(Vester))和赫斯勒(Hester))博士70年代末提出了“灵敏度模型”,它适用于城市生态系统关系的模拟与调控。

4 结语

从我国规划理论的建设来看,目前正处于理性规划的阶段,也与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相符合。并以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城市规划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管理者与研究学者由来以久的使命感,从而才能使规划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综如.系统科学方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华中建筑,2005(1):15-16.

[2]张帆,朱嵘.基于 Mcloughlin 系统论的城市规划管理研究[ J] .上海城市规划,2005(4): 13-17.

[3]王磊,董磊,吴伟.基于系统论的城市规划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 41-42.

[4]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篇4

关键字:建筑暖通;系统;科学设计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vac system design science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 energy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saving energy wast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refor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al hvac system design stage characteristic, connot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scusses further clarify the scientific design principle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hvac system design level, buil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y, comfortable buildings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 building hvac; System; Scientif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暖通系统设计特征及内涵

一般来讲建筑暖通系统实践设计包含三个子阶段,即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在系统方案构思设计阶段我们应依据建筑工程具体特征初步规划构思方案,进行具体原因说明,采用主体手段技术介绍进而为系统实际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系统初步设计进程开展之前我们应同政府相关单位、业主、设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了解建筑工程供热主体方式、现实用途以及其所在地域城市的环境气候特征等要点,而后依据具体因素进行建筑工程通风消防系统、空调系统的完善设计。首先我们应编制初步设计阶段相关文件文本,展开具体方案的实践设计,实施施工材料选择与计算设备选型,同时还应进行相关图纸的绘制,进而为后续设计施工图创设现实依据。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需要以施工图为依据,完成初步设计后,倘若没有显著变化我们便可按部就班依据初步设计思路展开更深层次的设计,倘若初步设计与实际状况不相符,我们则应对整体暖通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具体设计进程中我们应依据相关国家要求应用负荷逐时计算法计算空调系统热、冷负荷与排烟通风量,开展设备选型,完成基础设备与参数选择后我们便可以展开系统设计并进行图纸绘制。图纸中应进行大致工程状况的说明,包括采用何类通风系统、空调、消防系统与实践控制方式,如何进行水管走向、风管安排,管径大小、标高、设备具体排放方式如何,采用何类防腐保温材料、所需送风量为多少,应用何种消音隔振方式等。

建筑暖通系统设计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暖通系统实践设计中包含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首先体现在不注重节能环保理念的设计令建筑房屋暖通系统无法拥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同时节能环保设计并没有引起当前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较多从事暖通系统设计人员均沿袭传统以业主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仅注重数量与与济效益,一味盲目的赶工期,却忽视了工程质量。同时设计人员没有对实践中工程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完善有效的控制处理,按照其创设出的设计方案履行工程施工则会存在能耗大、投资大等不良问题,显著超出了地方、国家等行业相关标准。同时一些设计人员在实践设计进程中往往不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不能仔细认真、集中注意力,对个别环节无法严格执行相关设计规范规定,例如厕所、盥洗室、厨房与浴室等较多易被忽略的方位没有设置散热器,令建筑室内温度较难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等。再者,一些建筑设计单位还欠缺一套行之有效且完整全面的评价节能系统科学标准,一些工程则仅能应用单一、片面的指标进行节能效果评价,体现了一定的滞后性。伴随节能技术的持续发展,较多新型技术与设计方案不断涌现,为跟上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体现良好的暖通系统设计效果,我们应努力积极的创设一套应用该类价值化方案技术的优质评价综合体系。

3、建筑暖通系统科学设计原则

3、1建筑暖通系统节能设计原则

建筑暖通系统设计进程中我们应科学遵循节能设计原则,仔细探寻湿度、温度、风速、劳动强度与辐射平均温度该类五项相关于热舒适指标的具体因素间最为适宜的比例,并通过巧妙的因素组合进而实现节能与舒适目标的合理协调。同时,为了营造建筑室内舒适良好的微气候环境,我们可利用维护房屋结构具体导热性、保温隔热性能进行不断变化室外气候的抵抗。再者设计管路系统环节我们应致力于简单结构的应用,进而合理降低消耗管材用量,便于快捷、迅速的施工,并实现节约初投资的科学目标。

3、2兼顾局部与整体的科学设计原则

从一般层面来讲推行集体供暖不仅可保障建筑室内各个房间具有舒适良好的室内温度,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暖通系统采暖能耗,因而是建筑房屋设计暖通系统首要选择方案。当然该方案实施阶段我们应注重对个人需求的满足并能够实现一定的灵活性控制,不必强求统一全面,应确保建筑各空间室内具有独立可调控的温度,实现分室或分户分摊热量目标。

3、3充分满足光、声、色环境生活要求,合理利用建筑室内通风量

建筑房屋中对人体舒适感产生影响的主体因素便是优秀的环境,同时生活阶段中光、声、色等要素也相对较为重要,例如在暖通系统设计实践中我们可通过多应用暖色调令人们发自内心的体味温暖之感,满足舒适需求,并令室内温度进一步调控降低,进而有效避免过多的能量消耗。另外我们还应合理、充分的利用建筑室内通风量,有效组织建筑空间排风、进风气流,令良好的空气流动消除空气环境中的臭味、浮游尘埃、细菌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合理解决建筑暖通系统设计质量问题,进而良好的改善业主居住环境、建筑室内空间空气品质,并实现能源节约目标。

4、建筑房屋暖通系统设计应用策略

4、1地板辐射供暖设计应用

伴随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地板辐射供暖方式逐步受到人们青睐并广泛应用服务于日常生活之中。在该功能地板辐射系统设计进程中我们应进行理论问题的详细计算,并综合考虑各类运行状况、运行费用、热舒适度、施工安装及选择材料等相关因素。地板辐射供暖技术系统具备优质良好的调节性、可显著节约居室面积、具有较大的蓄热能力,良好的隔音效果并可节约能源,消耗运费较低,可创设舒适的建筑空间居住环境。良好的系统调节性具体体现在建筑用户在控制调节时,只需依据个人习惯、生活需求便可实现分户计量。虽然该辐射供暖系统涵盖多重优势,然而在设计工程与理论计算等层面还包含较多有待完善之处,因此,相应部门应持续规范具体设计规程与验收施工工作。

4、2电热供暖系统设计应用

电热供暖系统的设计应用需要我们依据各区域文化、经济与人们具体生活状况实施合理选择,具体设计应用应遵循几类重要原则,即适用于与集中热源具有较远距离的建筑工程中,可采用局部供暖、特殊供暖方式满足不同各类场所的供暖需求。对于使用热能率较低的地域我们可采用热泵系统令其实践显著提升,同时我们还可借助低谷电、蓄热技术实现科学的节能供暖。另外电热供暖系统应用设计在确保经济技术合理基础上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与可控性。

4、3燃气供暖系统设计应用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燃料逐步在各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排放废弃物量小、污染低等综合优势。然而在应用天然气于供暖系统设计中我们还应注重立足长远,实施战略发展规划,令系统设计应用目标同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总体标准全面适应。同时我们应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供应燃气价格及条件状况,应用进程中的安全、卫生、检测方式均应列入设计考核范畴中。另外较大供热面积区域中为抑制大量烟气排放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应科学避免直排烟气、一户一炉供热方式,进而营造良好、舒适、环保的建筑使用环境空间。

5、结语

总之,基于建筑暖通系统设计特征、内涵、存在的不良设计问题,我们只有科学明晰其完善设计原则、积极应用先进建筑暖通系统设计策略、思路更新其服务应用方式,才能合理创设出环保、优质、绿色的暖通系统模式,并提升综合服务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要 系统科学反映了人类思维科学和认知方法论的无限性、多层次性和综合性特征。从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审视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强调注重形成开放、综合、可持续的科学教育观。

历史和时代的发展充分表明,公民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是国家兴旺昌盛的根本。所以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看,提高公民的整体科学素养是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但是我国从1992年开始的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处在徘徊不前的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科学教育课程与教法角度来反思,主要存在2个问题:1)静态的片面的课程观,即过分强调课程的相对稳定性;2)课程实施基于教师为中心,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更多强调确定性知识。

科学素养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科学教育的立体画面。虽然自新的课程标准出台以来,在师生关系、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日渐丰富起来,但是在科学教育观念的形成上,仍然停留在个别学科教育研究层面上,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还都缺乏深度。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本文基于现代科学研究的中心之一——系统科学研究的思维,对中小学科学教育观念进行反思,旨在把握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1 系统科学研究与现代科学观的基本特点

现代科学观是对基于经典决定论科学思维模式而产生的科学观的反思,是对科学本质、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方法的哲学性思考,是对科技与社会现实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表述。

在经典科学的影响下,科学观一度笼罩在机械论或二元论的思想下,它过于重视数学和实验方法在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中的作用,认为科学是对客观事实的真理性反映,与科学“之外”的价值无关,是中立的,由此造成真理与德行、价值与事实、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但是从系统科学来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多方过程,科学也就是一个多面体,它既遵循科学研究本身的规范,又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资源以及研究者自身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其活动及知识体系中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存在的[1]。

系统科学强调研究的对象的开放性。系统科学在突破基于经典科学而形成的观念时,扬弃其平衡、对称、封闭的局限。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非线性科学的出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世界[2]。说扬弃,是因为现代科学观既强调普适的研究规范,同时也强调个人研究风格,强调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精确性与非精确性、必然与偶然的统一。

系统科学注重运用综合的方法。方法论是对科学认识活动的形式及方式的看法。经典科学观与机械论哲学息息相关,经典科学所使用的语言是分析的,研究方法上具有因果预测性、线性序列性的特征。现代科学的哲学基础为有机论,认为整体以及所有其他部分都包含在每一部分当中,提出“完整的整体”的观点,且并不排斥分析方法,而是包含并超越分析的方法,即应用综合整体的方法对复杂对象进行研究。因而与信息化时代相对应的思维科学和方法论的形式和内容,必然是系统科学思维和方法论。

2 系统科学教育观的形成与特点

现代教育观的形成不仅是现代思潮的产物,更是现代科学观的教育诉求。科学观应该体现在科学的基础教育中,特别是科学课程改革。因为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现特定的教育目的,但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目的,转变教育的对象是中心的环节之一。从系统科学研究的特点来看,转变的对象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有学生心灵,也有教师的认识与行为。所以系统科学研究思路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也为认识和解决教育现存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论。总体上来说,与系统科学研究特征相对应,教育系统应该也强调系统的开放性、自组织性、创造性,注重课程过程,强调不确定性,重视师生互动。

2.1 系统的科学教育必须是开放的将整体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是必要的,但正由于这个系统的复杂性,人们在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常采用分析的方法,即将教育系统分解为多个较为封闭的系统,进而分别分析处理。这种做法与经典科学研究是契合的。但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观(有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应该向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观转变。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有序必然会产生,因为这是人类的自组织过程。所以一个系统开放并不可怕,开放不会导致不可避免的乱,相反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在局部乃至全局会自组织成有序结构。现代教育应该提倡这种开放的教育系统观,将系统的自组织看作系统发展的重要机制。科学教育系统作为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同样也必须是开放的,不仅不能从教育中剥离出来,而且还要与教育系统外的科普、科学研究等有机联系起来。那种普通教育中教物理的教师不管数学和化学,更不管语数外的情况,从系统教育观来看是不合适的。同时,科学教育也要走出校园,请科学研究者参与其中,甚至利用网络的开放特性,将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置于全球的背景之中。 转贴于  2.2 系统的科学教育允许存在不确定性科学性不等于确定性,从系统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复杂系统即便是处于自组织状态,个体行为也是有涨落的。所以不可能达到教育的转变是确定的。首先不确定之一就是教育目的。多元的教育目的是开放的教育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和而不同”的教育观既强调个体的社会性又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只不过它在个体的发展要求上,更强调教育个体的整体发展性(即人的全面发展性)。所以系统的科学教育观不会割裂科学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它不会把个体的科学能力提高置于固定的、先验的跑道上。相反,科学教育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教育的有机组成,教育是主体与客体、课程与人、教师与学生等动态整合的过程。所以在科学教育的效果评估上,要充分考虑到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还体现在多元文化的价值趋向,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的消解。因而要求教育者去搞教育创新(教育成为艺术而不是匠气十足),去倾听处于边缘地带的声音,而不是去重复根深蒂固的话语或文化。虽然科学教育的内容有其科学性,但是这是相对确定的,科学课程蕴含的价值意味仍然是多元的,学生对其理解带有强烈的主体性,教师对其解释也应具有多重性。特别在是网络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的多,所以在具体的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信息源是开放的,系统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既是参与者的交互行为,也是学生在认识远离平衡的条件下——表现为干扰、缺点、错误、困惑——不断通过耗散而转变的过程,确定的知识同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知识一起对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影响,认知结构通过顺应或同化达到平衡,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2.3 系统的科学教育观念强调交互的教育过程系统在开放的状态下,系统中的各种元素要形成自组织,必需相互作用。用于师生关系,则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平等互动关系。系统教育观主张课程应该通过参与者的行动和交互作用形成,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和转变的过程。作为个体的教师是开放的,他不仅对教育系统外是开放的,对学生也要是开放的。所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师在调整好与外界的关系同时,也要带着开放的态度,依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寻求恰当的教育途径,将学生带入对真理的日益深入的理解之中,同时自己也从学生处获得更多有益教育的信息。作为学生,要通过反思和自组织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交互性正是对传统单向传递知识的教育过程观的审视,是对教育活动基本属性的揭示。

开放的教育、不确定的因素与互动的本质这些都要求科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科学学习能力水平为己任,并使更多的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种体现。

3 科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养自组织的动力

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过程是个体在外界的作用下的一个自组织过程,寻找到这种自组织的动力是关键。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Richard P. Feynman)说过:“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作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强调科学探究,强调让学生亲历科学,在体验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探究学习方式的提倡,意在改变传统单纯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经历这种结论得到的过程和懂得获取的方法。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是透过现象,抽取有关运动的本质,并且合理近似,提炼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内在的客观规律的各种“概念”和“定律”来。这个过程是通过探究来完成的,而探究的基本的环节是相通的。在基础科学教育中,提倡的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环节与科学研究的是相互一致的。科学探究强调知识获取中的体验,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做中学”是对我国传统科学教育的纠偏。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研究,特别是系统科学研究的思维特征对科学教育的诉求是要开放、综合与可持续。因而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就必须注意基础科学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教育方法改进环节。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交通工程系统科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一、系统科学和交通工程学概述

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要素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系统科学指的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通过描述“一般系统”的特征、类型及演化规律等,试图揭示系统的对应或相似性以及同构性等共性问题。[1]该学科从系统的角度,运用系统的方法去考察认识整个世界,是具有横断学科性质的新科学,[2][4]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应用。系统科学包含的内容较多,如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和突变论、非线性科学等。[2]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系统科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协同学说的创立、钱学森的系统科学体系和复杂性研究以及混沌理论的新发展。[2]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具体的应用领域给我们带来重要影响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的改进。它利用数学工具,使人类的思维方式从定性概括开始向定量描述发展,从而更能精确揭示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一般规律。

交通工程学是随着交通科技的发展,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而兴起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的目的是揭示交通运输这一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提高交通的效率,节约资源和社会成本。它所研究的内容对提高公路和道路的交通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5]揭示了交通工程的研究内容,它是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交通现象基本规律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以人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三方面的有关内容统一在交通系统的环境中进行研究,通过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方法,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与运输费用,从而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

从上面对于系统科学和交通工程的研究内容来看,两个学科都是力图揭示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从而能够进一步利用这一规律,为人们的决策服务,因此两个学科从总体目标上来说是一致的。由于交通系统是一复杂系统,研究交通系统的非线性现象和复杂性特征一直是交通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系统科学的发展为现代交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为交通工程的研究提供了诸多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有力的推动了交通工程的发展。因此系统科学和交通工程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交通科学的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交通工程教学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系统科学与交通工程间的关系理解不深,往往忽视了交通工程教学过程中系统科学方法的介绍,使学生仅仅学到了书本上的内容,知识面不能合理的拓宽,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鉴于此,在讲授交通工程课程过程中,引入系统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是非常必要的。

二、浅谈交通工程课堂教学中纳入系统科学的必要性

现代交通工程的发展是建立在交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通科学不断和其它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方法。同时,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实际的交通工程应用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为了培养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需在交通工程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交通科学的发展。系统科学作为现代交通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将其纳入交通工程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将系统科学的现展融入交通工程的课堂教学,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例如,在讲授交通安全评价方法时,常规的方式是介绍课本上的方法,如绝对评价法、事故率评价法、模型评价法等。事实上系统科学中的评价方法有多种,并不仅限于书本上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介绍一些评价方法的发展,如层次分析法、属性综合评价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针对不同的评价方法,介绍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比较其优缺点。通过这样的比较和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将系统科学的方法融入交通工程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教与学的目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书本,逐步说明学习内容。这种导入,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一些重要的科学进展或是重大的实际应用,可消除这种十分沉闷的教学氛围。

另外,在交通工程的课堂教学中,引进系统科学的现展,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是不断发展的,教材上的知识只是对过去研究的总结,教师在课上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将学生直接带到学科的前沿,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交通工程课堂教学与系统科学发展有机整合的尝试和建议

1.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这种需要,实验教学显得尤更为重要。目前,“交通工程”实验教学的大部分内容更新很慢,已不适应现代交通科学的发展。授课教师可以根据系统科学和交通工程中的相关内容,补充一些先进的、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并有效的利用学校交通工程实验室的平台,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交通现象形成的机理及解决的过程。这样可以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重点、难点内容。

结合交通工程的专业特点,介绍现代系统科学在交通工程的应用。这样,可以大大丰富传统教学的内容,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毕业后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现代化交通工程的实验室,或是参观一些工程应用的现场。例如,教师在讲授交通流理论中关于交通模拟模型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交通工程的实验室,重点介绍一些应用系统科学中的交叉方法建立的交通模型。通过平台演示,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系统科学在交通工程中的重要地位。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结合书本内容,遵循系统原则介绍一些系统科学的新进展及一些重大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此,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但会使学生对教学目的有个清晰的认识,也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例如,我们在讲授交通预测时,通常的方式是首先提出问题,如交通预测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之后分析问题的本质,包括问题涉及的相关要素,不确定因素等,如汽车的保有量,出行频率,出行时间等。最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介绍出行预测模型。实际上,系统科学中预测模型具有多样性,而课本上介绍的不会很全面。因此,可以进一步介绍系统科学中新的方法在交通预测中的应用,如基于混沌和神经网络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把问题讲解的很清晰,对学生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宽都是有帮助的。

3.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查询、课堂讨论等活动。课外查询一些有关系统科学和交通工程的相关内容,课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例如,教师在教授交通流特性分析时,可以先让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掌握和了解应用非线性系统理论研究交通流特性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这样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需做一些必要的课外辅导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传统的“交通工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对系统科学方法的创造性传授。这样的教学不仅反映了系统科学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又能与交通工程的实际结合,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磊磊.论“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之异同.系统科学学报,2008.16(4):31~34

2周树杰.系统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初探.哲学百家,2006:155~157

3罗发奋、隋春玲.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8(2):105~107

篇7

在进一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当今城市发展已呈现生态化和人文化趋势。“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等理念的提出,顺应了这一趋势和潮流,反映了人们对良好城市环境的关注与向往,体现了社会发展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的客观规律,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阶段的必然要求。那么,要实现城市发展的新跨越,提升城市的品位,做强城市经济,就必须科学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充分发挥自然与人文优势,不断更新城市发展理念,抓好城市管理。

目前,我区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环卫设施等市政建设全面铺开,并通过较高的起点规划来提高城市品位,使我区加速推进城市化战略得以实现。深刻变革城市自身的功能的同时,也感受到我区市容环卫等城市基础建设水平还普遍滞后,城市配套设施与我区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协调,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市容环卫工作,跟上我们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我认为需要注意城市管理方面的几个问题。

一是需要正视管理观念上的误区。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在各级政府非常普遍。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看重眼前利益,希望一投入立刻就能产出、就能变化。市容工作做不到,城市管理达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不需要。

二是管理体制不合理,部门职能错位、缺位现象严重。管理职能不清晰,重叠现象较多,出现问题往往踢皮球,问题不了了之。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其中涵盖了市容、执法、市政、园林、工商、卫生、交通、房管、环保等多部门,任何部门的缺位都将导致城市管理这艘巨轮搁浅。

三是管理手段和方法还比较单一。目前,我们在城市管理上主要以宣传引导为主,没有采取约束市民不文明行为的惩罚措施。就市容工作而言,经常能够看到市民前面一直扔垃圾,环卫工人后面不停的扫。这样的素质,这样的情景,道路如何能扫干净,就算能扫干净,又如何能保持。在*、深圳等大城市,依然保留着对城市不文明行为的处罚,甚至在处罚的同时,还要受到来自周边人群的批评和指责,这就促使原本由经济处罚升级到精神层面的处罚,对人的撼动是巨大的,也是有效的,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有正视城市管理中的问题,进一步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良好的投资环境蕴涵着经济效益,改善市容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那么如何处理好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创新工作方法,更好的为城市经济发展做贡献。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角色创新。

(一)树立抓城市管理就是抓生产力的理念。过去总有人把抓城市管理和抓生产力对立起来,认为抓城市管理是花钱,影响生产,只有抓生产力才是挣钱。其实,一方面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基础设施营运效率,降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要肯花钱、会花钱。市容工作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经济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市民和前来投资经营的客商,优美的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经营环境。从这两方面意义上说,少花钱、能省钱就是生产;肯花钱、会花钱就是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市容环境就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干净整洁的街道环境,错落有致的店招店牌,给人直观的体现出城市品位和投资价值。我们着重在环卫系统中树立起一种服务理念:扫干净一条路就是为城市经济发展铺平一条道;清理掉一处卫生死角,就是为城市经济发展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擦洗粉刷完一片垃圾广告,就是为城市经济发展打开一扇窗、敞开一扇门;清运了一车生活垃圾,就是为城市经济发展运走一车烦恼。充分将以人为本,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贯穿市容环卫工作的全过程。

(三)树立安商扶商,服务客商的理念。单纯的政策倾向已不能满足客商的要求,当前各城市、各地区拼的就是服务,比的就是环境。我认为,各部门都要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有能力满足企业和客商要求的服务链。市容部门建立以安定、服务企业客商为目的,以狠抓企业、园区周边环境卫生为基础,促进以市容环境为导向的产业服务链。坚持用一流的清扫保洁,优质的环境服务,打造企业、园区周边整洁优美的整体环境;从而建立宜商、宜居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企业人员的心情愉悦指数,带动效率的提升;并转化为资本,为企业创造出可观的利润;进而推动企业在本地的后续投资。形成一条以市容环境为导向,造环境、促效率、变资本、再投资的产业服务链。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而言,市容人有义务,为我区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四)树立系统管理的理念。市容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有宏观管理系统、中观管理系统和微观管理系统,宏观管理系统负责城市市容环卫发展战略,中观管理系统负责城市市容环卫功能的完善与拓展,微观管理系统负责城市日常保洁和环卫基础设施的运转和效率。要树立系统管理意识,处理好城市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关系,做到宏观管理超前,中观管理规范,微观管理精细。

(五)树立管治结合的理念。要在市容管理中,寻找国家与社会的最佳合作方式,形成政府和群众一起齐抓共管,共建和谐的格局。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参与管理,消除城市市容管理上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双陷阱,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

二、制度创新。

城市管理因其处理问题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找寻方法和答案。通过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坚持新问题要有新思路要有新举措。坚持城市管理出新、谋新、创新。

目前我们大胆尝试,提出了以环卫一体化改革、优化劳动资源配置为基础,以推广星级道路考评,实施精品工程为依托,在全区打造出一批环卫质量过硬,市容市貌整洁宜人的道路和村,使我区环卫水平得到提升,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管理创新。

篇8

【关键词】复杂科学;系统科学方法;阐释学;模糊逻辑

被称为“制高点”、“突破口”的教育技术涵盖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心理和艺术等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科学规律和各种技术,把教育和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但只是从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发展教育技术是不够的,必须从系统方法的角度来认识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我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才具有高度和深度,才能实实在在地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指导。

一、复杂科学的提出

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主体复杂多样,系统内

部纷繁变化,还体现在与教育系统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上。因此,研究教育有必要从复杂性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复杂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简称“老三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简称“新三论”),以及相变论、混沌论、超循环论等其它新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性,如非线性、混沌、突现、自组织、非还原性等。[1] 正是基于对教育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人们提出将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教育系统的研究中,从复杂性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及其复杂性,转变学习概念,重新设计与复杂性相适应的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从复杂系统中涌现出的新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最终达到增强教育系统效能的目的。

物理学中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提出了解决复杂自然系统的理论、方法,为统一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建立系统科学准备了材料。物理学以前讨论的系统是可逆的、退化的,牛顿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判定了系统的演化方向和特点。这类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向与生物界、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发展、进化等演变现象相矛盾,人们无法用统一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I.Prigogine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时,由于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可以形成某种有序结构。在自然界的物理、化学系统中可以发现存在着与生物学一样的进化现象,并可以利用耗散结构来统一讨论。H.Haken提出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的相变是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协调作用的结果。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教授在80年代提出了系统科学体系的框架,分析了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科内容,提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使系统科学走上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讨论问题,这就可以站得更高,对问题分析得更深入。对这些复杂系统的分析不仅是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同时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新的方法,所得到的新的结论也会丰富系统理论本身的内容,使系统理论真正成为解决复杂系统演化的理论。[2]

二、系统科学方法指导教育技术,以实现最优化

系统科学理论“老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

论、协同论)为许多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科学方法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综合性、有效性、定量化和最优化。其中最优化体现了系统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为系统确定出优化目标,运用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最优。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展开全部教育实践的,即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教育最优化是指一定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最优化标准有两个: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用最少时间得到最大效果是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

如前所述,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任何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都能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系统可从原有的熵增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空和功能方面的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即形成一种组织化和有序化的耗散结构。孤立的系统只能出现负熵,最终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3]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根深蒂固,必须以和谐的方式从教育系统的外部引入负熵,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促进系统内部长期积累的熵增的逐渐减少,通过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教育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进行。教育技术可以实现以上转变。教育技术具有开放性和旺盛的科学活力,它与全新的认知理念同步发展,并及时把相关科学和高新技术引入到教育系统中,促进人们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教育领域成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人才的基地。

开放是系统减少熵增和内耗的调节剂,开放使系统不断更新,也使系统获得良性循环的保证。系统要达到开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开放和交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开放和互动。开放的本质是系统吐故纳新,教育技术的灵魂是整合,它意味着教育对各个学科的开放,接纳和综合。[3]

教育技术具有开放的显著特征:(1)开放的教育观念 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每个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育技术的开放性,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全面开放。(2)开放的教育对象 从教育走出校园,面对社会每个公民,面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可以按学习者的需求,构建教育环境。(3)开放的学习 重视学习的过程,从学习方式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开放,如集体学习,个别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传统的认知方式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而电子学习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模式,激发了认知潜能。(4)开放的学习能力 从重知识的获取能力到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人的信息素养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强调个人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的能力。(5)开放的信息资源 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视频会议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通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数据等传播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让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三、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构成,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系统

的优化设计。教育技术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应摆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实践的核心位置,这是因为教学设计不仅构成教学开发与应用的前提,更直接影响到开发与应用的质量。人们获取学习信息或学习资源的手段、环境及学习目的都发生着变化,因此,教学设计处于变化之中。传统的系统理论研究教学设计具有一些局限性,如教学设计的线性、确定性、封闭性和负反馈性等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实际有一定的距离。[4]20世纪90年代以来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等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

(一)阐释学与教学设计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从广义来说,它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包括两个基本的意思:一是使隐藏的意义显现出来,二是使不清楚的意义变得清楚。“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通过阐释学原理的应用,在解释者对世界所熟知的意义和世界拥有的某种未知的意义之间架起一道理解的桥梁,缩短二者之间隔阂的距离。” [4]在阐释学发展过程中,有关学家研究总结出以下法则和原理:正确理解文本意义的法则。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的心里过程。(1)历史性原则——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条件理解文本的意义。(2)整体性原则——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每个词语的意义。(3)代入性原则——进入作者创造时的情景,重新体会其原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所学内容获得正确的理解,或者帮助学习者对所学内容阐发个性化的意义。根据学习者的理解过程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理解,教学便有“建构”的意义。阐释学为教学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视角,对教学设计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没有学习者的理解活动,理解不可能产生。学习的产生在于学习者能参与到理解的活动之中。阐释学认为,当理解者与文本以共同的观点融合在一起时,理解便产生了。(2)背诵不等于理解。以促进理解为目标的教学,应当关注文本创作者和解释者所处的不同文化或社会情境。文本的理解不是通过文本的背诵而获得,而是通过解释者的阐释。(3)教学不要奢望某种统一的意义理解或学习结果预定。理解并不是一种僵硬的过程,它涉及所处时代的社会和历史的影响。要从一个群体中期待一种可信的、客观的学习结果预定,是不可能的。(4)学习是一种个别化的社会性的活动。每个对话/交流都是不同的,忽视这一现象将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错误地判断学习者理解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运用阐释学原理为教学设计寻求一种解决方案,意味着我们在为学习者深化某一问题的理解寻求方法。教学设计的思维和操作可以沿着以下原则展开:(1)利用理解的空白,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表现他们个人化意义的理解。这种处理理解“空白”的活动,是基于阐释学的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学习者在对待理解“空白”的问题上,要求表现个人化的解释/意义生成。教学设计就是要为学习者对文本形成个人化的意义创造/组合大量的机会。例如,为学习者提供开放性问题的课堂讨论练习,就有利于学习者展现个人化的反应和发展学习者的个人化意义。(2)多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解主题内容时,都会带着自身的偏见和切身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课程内容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引发讨论的问题,来发展学习者的主观性意义。(3)为了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应当在“文本创作时代”与“理解者所处时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在任何一种学习活动之中,学习者都会把其自身的时代和文化代入其中,对意义的解释产生影响。

(二)模糊逻辑与教学设计

模糊逻辑(Fuzzy logic)是美国工程师LotfiZadeh(1965)提出的一个概念。模糊逻辑对传统逻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逻辑假设是:人的思想是精神的,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命题的意义都是精神的,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命题的意义都是精确的。它以命题的二值性为基础,以排中律为基本原则之一。因此,传统的逻辑所遵循的是二值性原则和排中原则。一个命题或者是真的,或者世界假的,并且一个及其否定必有一真。而模糊逻辑却与概念、命题意义的不精确性相一致,它推理的结论并不严格依据前提。模糊逻辑的出现,为解决复杂性、交叉性的问题开拓了道路。

模糊逻辑对教学设计的启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模糊逻辑理论对教学设计中的需求分析和评价具有启示意义。这些分析在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中居核心地位。从模糊逻辑理论的角度来看,在理念与行为只常常存在一种或然的、非线性的关系。因此,运用模糊逻辑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更能有效地解释行为。(2)模糊逻辑理论对认识/处理学习者的感知问题更为有效。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及自信心,与学习者获得好成绩同样重要。(3)运用模糊逻辑超越决定论的思维和设计方法,在评价“现实生活”的问题方面显得更为有效。[4]世界并非是黑白两极的,而是绚丽多彩的。

(三)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数学与物理学的混沌理论,与相对论、量子理论并誉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理论。混沌理论的产生始于量子物理学不满牛顿机械决定论对物理现象的解释。牛顿物理学认为宇宙中的每种实践都是有序的、规则的并可以预测的。量子物理学认为宇宙并非是一个巨大的、事先决定的存在,所有的物理现象都是不可决定的,也是不可预测的。这种非决定论为解释世界的混沌现象提供了认识/研究途径。所谓“混沌”,是指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与无序性、复杂性、不平衡性、多样性、非线性及不稳定性的存在。理解混沌,应当注意两点:第一,混沌系统中隐藏无序;第二,混沌是存在于无序中的有序模式。理解混沌理论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概念: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Sensitive 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一个系统中的混沌是指系统内初始条件的小变化会引发后续的大变化。这也常被称为“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混沌系统对其初始条件的异常敏感性说明,最初状态的轻微变化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当一个系统的初始条件不清楚或不确定时,我们是不可能预测到会发生什么结果的。

2.分形(Fractals):分形理论创始人是美籍法国数学家B.Mandebrot.fractal,本意是不规则的、破碎的、分数的。用此来描述自然界中传统几何学所不能描述的一大类复杂无规则的几何对象。例如,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起伏不平的山脉、令人眼花缭乱的满天繁星等。它们的特点是极不规则或极不平滑。直观而粗略地说,这些对象都是分形。分形,意指系统在不同标度下具有自相似性质。由于系统特征具有跨尺度的重复性,所以可产生出具有两个普通特征:第一,它们自始至终都是不规则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规则程度却是一个常量。

3.奇异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吸引子是系统被吸引并最终固定于某一状态的性态。而奇异吸引子则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

混沌理论对分析学习系统提供了另一种科学视角,对我们在分析教学系统中常用的决定论科学方法提出了质疑。(1)如生物学系统一样,教学系统也是充满了混沌。传统的教学设计原则和假设在两个方面与混沌理论相抵触:一是教学系统的决定主义假设;二是学习者和学习过程是可预测的。(2)混沌理论挑战传统教学设计中的线性教学程序——设计者或教学者认为只要按照预定的教学程序,对学习者施加干预/影响,就可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但事实上,预成的线性教学设计很容易被教学中的混沌实践所颠覆,导致教学过程难以预测,难以单靠线性的操作程序来控制教学过程,并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混沌理论认为教学设计必须认真考虑学习过程。学习的信息处理模式通常在本质上把学习描述为一种线性过程(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绩效)。但是,学习的发生过程是学习者个体差异以一种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4)走向重视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处理教学系统设计/实施混沌理论的最有效方法是:帮助学习者学会反思其学习活动,发展其元认知意识,提高其元认知/反思水平。发展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是一种帮助它们处理复杂现实世界问题的方法/途径。元认知是指关于我们如何人感知、记忆、思考和行动的知识。掌握这些过程并在学习中及时应用,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效。(5)情感与混沌。在学习中处理混沌现象最有力的促进因素要靠人类的情感。已有的情商研究表明,经常性的情感挫折或情绪波动会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损害/削弱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关键性能力。了解和控制个人的自我意识,对于成功做出决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就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情形来看,以上这些研究还未完全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但是,积极地吸纳各种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适应时展和健全自身发展,却是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edu.cn/20031029/303496.shtml

[2]姜璐.系统科学之窗.systemscience.org/chistory/xtno3.htm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 城乡统筹 产业转移 二元格局

[作者简介]常晓天(1977- ),女,吉林吉林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吉林 13200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05-03

城乡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深度挖掘我国丰富人力资源的内蕴价值,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角度分析,当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就业人口问题和区域产业升级问题。就业人口问题主要集中体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非农产业转移问题。大力建构适应现代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着力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有助于将众多的农村低素质劳动力人口转变为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产业技术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农村经济稳健发展的制约问题。我国国民经济正迈向稳步增长的新常态发展阶段,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障碍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匮乏。城市职业教育系统的办学资金和教学设施设备实力相对雄厚,技术娴熟型教师资源丰富,但城市生源受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多数不愿入读职业院校。农村职业教育系统的教学设施设备数量充沛但质量相对低下,教师总量庞大但对先进专业技术的掌握水平有限。城乡职业教育系统应当基于合作共赢理念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结合地方政治与经济发展现状来制定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策略,以有效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事业与城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定格城乡职业教育二元格局困境

1.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环境奠定城乡二元化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失衡问题是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阵痛,其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城乡居民身份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引致的与城乡居民身份相挂钩的城乡居民所享有的福利差异性。国家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集中发展城市工业战略和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是导致城市与乡村地区经济差距加大的制度根源。由此造成的城乡二元分裂问题扩散到职业教育领域,最终表现为传统的相对落后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少数较发达的城市职业教育并存的二元化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约,在职业教育资源的投放上也呈现重城市、轻农村现象和东多西少的阶梯状。虽然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认识到该发展模式的问题的严重性并力图消弭二元化格局的恶果,但在相对稳定的宏观政策格局约束下,其政策缺乏实效性。

2.城乡二元化职业教育格局下的农村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话语权缺失,进而冲击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职业教育界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性有着一定水平的认识,并采取积极措施来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水平间的差距。凭借城市的政治与经济优势,城市职业教育管理者享有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发展内涵的决策权。但是,当前职业教育宏观发展规划决策者多具有城市背景,缺乏农村职业教育经历,这使得其所制定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更多的是基于城市职业教育知识,其政策实质是将农村职业教育视为对居于相对发达地位的城市职业教育的补充。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资源基础不同,社会与经济发展逻辑也有较大差别,依据城乡统一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而非城乡统筹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来发展两地的职业教育事业,对于我国富有农村文化传统的职业教育而言是一种缺憾。农村职业院校对其自身发展战略话语权的丧失,使得掌握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话语权者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定格为培养城市工业化进程所需技术类人才的方向上,这种定位将农村职业院校排除在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战略决策权外,缺少自主参与、自我决策的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历程势必艰辛,由此导致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现实势必影响城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后劲,破坏城乡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二)城乡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方向背离城乡统筹发展趋势

1.农村职业教育内涵式建设滞后于城市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城市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吸收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而城市产业升级则对农村富余劳动力提出了技术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符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将职业教育机构设置权限下移到省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由此催生了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大幅扩张。但是,职业教育质量并未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而同步提升,新建及扩建职业院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和教学软硬件设施都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生均教学资源的严重匮乏影响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进而降低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城市工业化所引致的技术类人才供不应求的职业教育现状提升了城市职业院校吸纳包括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在内的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的能力。由于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在与城市职业院校展开职业教育资源竞争的过程中,传统的服务农村社会和农业产业的农村职业院校缺乏竞争资本,由此导致农村职业院校的专业职业教育教师的大量流失。因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经济格局未改观,农村职业院校缺乏吸引新职业教育人才的经济实力,造成农村职业院校将其更多的办学精力放在了维系生存而非内涵式发展上,从而导致城乡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2.城乡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方向与职业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方向相背离。职业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结构类型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所要求的人才需求结构不一致,其根源在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理念短视化问题严重,缺乏对城乡统筹发展格局下的长期人才需求结构的有效预期,从而导致城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脱离社会与经济长期发展趋势所提出的人才需求结构。具体而言,部分职业院校片面地迎合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热点来设置专业或者改造旧专业,其专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是谋求职业院校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在经历短期的火热招生洗礼后,却又陷入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境地。

(三)城乡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结合度失调导致职业教育供需失衡

1.城乡职业教育的总量供需失衡和结构化供需失衡问题并存。自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拉动了职业教育需求,我国职业院校技术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区域经济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与职业院校的技术人才供给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现实社会中的技能型人才供需关系的影响要素呈非线性关系。部分职业院校缺乏对人才市场的深入调研,对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特定专业技术人才的规模和质量缺乏必要认知,这导致职业院校的专业技术人才供给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之间产生错位。解决技术型人才供求均衡问题的要点并非在于作为供给方的职业院校,而在于技术型人才需求方。技术型人才需求方需求信息的不透明性导致人才供给方难以清晰直观地了解到需求方信息,从而延长技术型人才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信息匹配时间。另外,从技术型人才需求信号发出到人才需求得以满足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也导致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失衡问题。区域经济的人才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呈现动态变化态势。技术型人才需求与供给匹配结果虽可迅速反映为技术型人才的市场价格,但职业院校从获悉特定专业的人才短缺或人才过剩信号到学院做出调整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决策,再到该专业职业技术人才的成功培养所需的周期较长。考虑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长周期属性,由供需双方信号传递时滞问题所引致的技术人才市场的供需失衡问题难以被消除。

2.城乡职业教育系统缺乏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有效平台。城乡职业教育系统服务区域经济企业的过程是职业教育系统人才服务功能的发展与完善过程,横亘在二者之间的主要问题是沟通平台缺位制约了技术人才供需信息的顺畅交互。从政府层面而言,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惯于采取过分强调政府行政干预的传统方法来治理区域产业经济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问题。由于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对其所需人力资源类型的投资行为,这决定了利益基础在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间建立合作关系中的核心地位。而在单纯行政干预下的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互动关系缺乏利益交集基础,难以建立深入和持久的合作机制。

二、系统科学审视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策略

(一)基于公共服务均等理论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策略

1.推动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城乡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是统筹职业教育规模及职业教育质量,确保城乡职业教育办学结构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职业教育办学效益与职业教育的社会投入成比例。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半公共产品属性,需要政府公共力量的支持。职业教育主管机关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调节式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结合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来定位本地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方向,并根据各地的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来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地方政府应当从财政拨付办学经费层面有效调控城乡职业院校的发展水平。各地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对上级政府拨付的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政府的财政拨付款实施统收统支式统筹管理。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深入调研生均所需实际办学经费来确定财政拨付办学经费的实际额度,并按资金用途足额拨付给各职业院校。针对农村职业院校贫困生较多的问题,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落实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政策基础上,对职业院校中的农村生源贫困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支持。地方政府对农村贫困生的财政支持并非单向的财政资源耗费,而是对促进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人力资源投资。这是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术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高效农业产业领域转移。

2.以城乡职业教育机会均等化为切入口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城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城乡居民掌握社会化大生产所需技能的能力,增进区域经济社会各界成员间的融合,以有效应对新技术进步对弱势群体所提出的生存挑战。城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质是指在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下,以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统筹规划方案为指导,通过城市与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方式,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大致公平的职业教育机会的权利。城乡职业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应当注意如下要点:一是城乡职业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要求政府转变以经济为中心的单调式政绩评估方式,转而建立起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水平为标准的政绩衡量新体系。二是城乡职业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并非简单的人人享有同样的职业教育服务,而是城乡各阶层民众享有均等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其均等化落脚点在于城乡居民享有职业教育的机会权的相对均等性,其公平性则内蕴着相对性的含义。三是城乡职业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要求突出对包括农村生源在内的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性。地方政府要保障包括城乡居民在内的全体公民接受职业教育的均等机会,使得出身境遇不同的城乡居民都能有尊严地从事各类社会工作。将职业教育纳入政府供给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战略的首要内容是拓宽接受城乡职业教育人口的基本覆盖面,将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失业和半失业者、失学者、妇女群体和残障群体纳入城乡职业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象。

(二)基于资源集约理论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策略

1.实施区域范围内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集约化统筹发展战略。在城乡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总量有限的约束下,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粗放式配置模式将增加职业教育存量资源配置的无序性和职业教育增量资源的无效性。各地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推进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集约化战略,通过优化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案的方式来积极推进集约型职业院校建设,使本地区职业教育事业步入良性发展循环系统中。职业院校的常设专业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城市与农村职业院校应当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集中其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形成支持区域范围内城乡统筹发展的精品职业教育专业。由于职业教育资源的生均办学经费开支高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均办学经费支出水平,办学经费短缺势必对职业教育质量造成持久性冲击,削弱职业院校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降低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职业教育资源集约化战略有助于城乡职业院校消除专业重复性建设所造成的办学经费开支浪费问题。职业院校可将削减的重复性专业建设占用的办学经费开支用于打造特色化精品专业,增强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2.推进跨区域职业院校师资力量统筹配置战略。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应畅通城乡职业教育互动渠道,建立有序的职业教育资源流动机制。城市与农村职业院校应当统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城乡职业院校间的职业教师交换工程来促进农村地区职业教师队伍从业素质的提升和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由于城市与农村地区职业院校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推进城乡职业教师交换工程时,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切身经济利益,在保障参与城乡职业教师交换工程的职业院校教师的薪酬福利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优化农村职业院校的既有师资队伍。农村职业院校可在专任教师整体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兼职教师占比,以形成专兼教师合理搭配的师资力量格局。通过引入城市职业院校优质教师资源,可以对农村地区原有职业院校教师施加良性的竞争压力,为农村职业院校培育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师资力量。农村职业院校还可大量吸收社会各界优秀的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以有效弥补农村职业院校实践类教学实力相对不足的缺陷。

(三)基于产业关联理论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策略

1.与区域经济支柱产业之间建立起关联发展机制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当前我国改革事业步入深水区,宏观经济发展基本面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向新常态的稳定增长方向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主题。这要求城乡职业院校采取可行的因应策略以配合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当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正朝着高技术化、高经济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各种基于新兴技术的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城乡职业院校应与区域产业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工作关联机制,通过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来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随着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内部分工合作关系日益复杂,产业内部各企业资源的整合度和产业外部的跨产业关联度日臻强化,区域经济以实现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方式来参与全球化的产业竞争。新的产业链竞争格局决定了单所职业院校的有限办学资源难以独立担负全产业链竞争所需人才的培养工作。城乡职业院校需强化区域范围内的校际合作,增强其服务区域产业链系统的能力。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按产权市场规律来将地方各职业院校整合为职业教育集团,以产权为纽带来强化城乡职业教育系统内部成员间的有机联系。城乡职业院校可通过行业协会等形式来建立起松散型城乡职业教育联盟,以增强城乡职业教育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同时,城乡职业院校也可基于职业教育集团或职业教育联盟平台来与区域产业链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强化职业教育系统与区域产业系统之间在人力资源培养领域的协调力度。

2.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是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要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内在特征,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岗位收入水平则直接揭示了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基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讨论,职业院校的办学终极目标指向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以有效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决定了城乡职业教育事业统筹发展策略的制定应当以深入调研区域经济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前提。当前制约城乡职业院校统筹发展的首要障碍在于城乡职业院校之间存在围绕生源争夺和就业市场竞争问题的冲突。诱发城乡职业院校冲突的根源在于各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重叠,以及因办学实力相对薄弱使得各职业院校停留于低层次的招生就业竞争。城乡职业院校的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限制了区域产业升级的空间,区域产业升级受困则反向作用于城乡职业院校,迫使其通过持续培养低技能型人才来满足区域经济的低级产业的发展需求。为此,城乡职业院校需增强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以大规模的高技能型人才供给来推动区域经济形成新兴高技术产业链条,以新兴高技术产业来促使区域经济体内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变迁,进而以大规模的高技术型人力资源需求来拉动区域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升级。上述区域经济的产业演进与就业结构之间良性互动关系促成了地方职业院校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区域产业企业的高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在新技术水平上形成新供需平衡关系。

[参考文献]

[1]赵继会,尚久悦.论我国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学术交流,2011(8).

篇10

大家好,我是来自xxx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寻找两者和谐发展关系的合理性存在。二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也是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逐步达到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调和与公正。

科学发展观,依我的理解浅显直白地说: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百业俱旺的国度,科学发展观像一具高悬的灯塔,照耀着我们各行各业去谋求和开创兴旺发达之路。置身于这样的时代,注定了我们年轻的一代,要树立并肩负起与时俱进、创新图强、不断赶超、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和时代重任!

说“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锐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我们青年人,作为祖国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新路上的突击手,如何立足于本职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想结合我们具体的情况来谈谈。

我省是农业大省,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信社作为服务我省“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应该积极主动承担起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大部署,加大科学服务“三农”力度,

促进经济社会和农信社自身又好又快发展。

一个「以人为本的金融系统必须具有合适的机制照顾本土投资者的利益。如果说金融服务业是一个金字塔,那我们农信社就站在这个金字塔的最底端。因为我们直接服务于“三农”,农民的利益就是我们发展的动力。也可以理解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需求决定供给,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个人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比如当前应对世界金融风暴,一定要遵照上级信用社的安排和部署。把金融风暴对我们信用社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在工作中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优质文明服务。作为一名网点的综合柜员要勤勤恳恳的为客户服务,开动脑筋研究更好的营销方法,在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的同时,努力提高文化素质。要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观念,每天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地服务每一位客户,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的同时,为农信社创造更多的效益!

三要提高自己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金融服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自身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如何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