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范文
时间:2023-03-20 02:1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机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正确认识草业地位保障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
农业部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
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牧区民生加强民族团结——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大爱无边
肉牛的人工授精
盛夏生猪养殖须知
奶山羊的选配与管护
饲料青贮技术要点
胆酒顺气散在家畜结症临床上的应用
浅谈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狂犬病的危害及其预防
一起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控制
猪蓝耳病的防治
太原市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探析
山西省奶牛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发挥畜牧业优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国家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成效显著
浅谈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
50%乙草胺水乳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夏玉米安全性的研究
国外土壤捡石机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
曲柄摇杆机构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甲烷浓度与沼气检漏报警一体化测试仪的研制
应用现代设计制造技术研制我国畜牧业装备产品关键技术与装置
基于专家知识的恒压供水控制算法研究
试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措施
对新荣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技术的分析和探讨
晋中地区农户不良耕作习惯对当地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影响分析
棚室蔬菜栽培严防“多氮症”
晋北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旱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浅谈红枣栽培模式和丰产管理
胡萝卜汁酸奶工艺的研究
露地西红柿栽培技术分析
论农机监理工作发展现状及对策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浅析
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校正试验初探
一位科学家的感言
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机化步伐
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手持GPS接收机定位精度的试验研究
浅议农产品质量安全性问题
道路清扫机总体设计中主要参数的计算分析
两茬平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特点及机具配套的探讨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研究与探讨
小型联合收割机发展方向及设计思路
大力推广深松灭茬联合整地技术
温州市推进水稻机械插秧的思考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试验效果分析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浅析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的重要性
农机培训学校的办学思考
苎麻收获加工机械化技术初探
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因素分析
篇2
近几年,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不断深入,农业机械化的长足发展,镇沅县农机安全管理也走上了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机安全管理网络,依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全县的农业机械实施安全管理,为农机安全生产及农业机械化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同时农机生产中安全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加剧.人们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为追逐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无视相关法律法规,致使农机安全生产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机事故居高不下,已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镇沅县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机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普遍存在着不分对象、不分主次、内容单一的现象。宣传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拖拉机驾驶员,而忽视了农村广大村民、中小学生及其他农机操作手;宣传教育时间只集中在一段时期而不是经常性开展活动;宣传教育主要学习的是交通法律法规而不是农村方方面面综合性的法律法规,内容显得单一、狭窄,宣传教育面不广,效果也不明显。
2 农机安全管理覆盖范围狭窄
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业机械化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农业机械的结构模式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购机补贴的推进,以满足粮食、经济作物生产的各类新式农机具和纯农田作业的小型耕作机械数量逐年增多,且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农机部门仅对14.7kW上道路的拖拉机实行牌证管理,对其他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致使大多数农机操作手不经培训就进行农业生产服务,导致农机事故发生。
3 农机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机安全管理队伍不稳定,人员调动频繁,在其位不谋其职,专业技术学校毕业人员不多且成分比较复杂,导致农机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农机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甚至出现个别管理人员违反政策规定乱执法的现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地损害了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行二、强化农机安全管理的对策
1.强化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
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考核项目。把农机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如拖拉机注册登记率、拖拉机检验率、农机驾驶员持证率及农机事故控制指标)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考核内容,落实到乡镇,县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明确乡镇农机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确定一名领导具体分管农机安全工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摸清所辖区域内拖拉机、农业机械及其驾驶入(操作人员)底数,建立健全信息台账,并明确一名同志负责农机安全管理信息的统计和上报跟踪服务。
2.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
安全问题除了驾驶员自觉做到遵章守法,确保安全生产以外,作为负责农机安全生产的农机管理部门,首先应积极主动当好政府参谋,及时汇报农机安全生产情况,争取政府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其次,要依靠乡镇农业中心广大农机管理人员去组织教育广大群众,使农机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家喻户晓;第三,要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广播、黑板报、宣传窗、标语、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交通法规和遵章守纪,文明行车的好典型,大讲违章作业的危险性,达到教育全民的目的。第四.要主动配合学校,把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加学生的安全观念和意识。各乡镇、村都要设立安全宣传橱窗,聘请一名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积极开展“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示范村的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法规观念不断增强,使农机安全事故不断减少。
3.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形成监管合力,消除监管盲区
农机、公安交警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拖拉机的静、动态管控。严肃打击和查处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章载人等行为,农机部门要积极配合,切实加强路面动态管控。农机部门经常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机作业场所开展安全检查,及时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排除事故隐患。公安、安监等部门予以支持和配合。同时要认真落实信息通报的规定,农机部门定期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报拖拉机、登记、检验以及证书、牌照、驾驶证件发放等情况。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定期向农机部门通报农机在道路上发生事故及处理情况。
4.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财政投入
根据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和农业部“将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经费、人员经费、牌证费、检验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要切实推进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安全监管服务能力”的要求,把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农机部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篇3
一、依法行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已明确授予农业(农机)主管部门的法律责任,全市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认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对运输型农业机械的管理力度。切实做好对拖拉机(变型机)、农业工程机械、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注册登记、安全技术检验、核发牌证工作及驾驶(操作)人员的考核发证和年度审验工作,切实履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在管理中一定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杜绝公路“三乱”行为的发生。
各级人民政府的农业(农机)部门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要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将责任落实到人,使农机安全生产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对管理不严、整治不力、,造成发生农机安全事故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严肃查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时,将严格按照《*省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救缓处置预案(试行)》的要求,立即启动农机事故应急救缓处置预案,进行现场应急救缓,不擅离职守。
二、突出重点,认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继续开展以严厉打击无牌无证行驶、无证驾驶、超速超载、酒后驾驶、非法拼(改)装等严重违章违法行为。要建立专项整治与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相结合机制,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集中安全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防范农机重、特大事故的工作会议,分析可能发生农机安全事故的原因,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形成会议纪要。各级领导与有关部门对农机监理部门开展的农机专项整治活动,要给予大力支持、协助。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使农机生产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除。
三、强化队伍,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机构、队伍的建设,从组织上、经费上保障这支队伍真正负起管好全市农业机械的职责,更好地担起法律赋予的执法主体地位。同时,要加强对农机监理队伍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各级农机监理队伍也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大局,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增强为农服务意识,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办事效率,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树立农机监理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注重实效,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农机“文明窗口”建设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面对的是广大农村的农民,他们文化水平、科学知识、法律法规意识相对缺乏,除了需要领导重视、部门协调外,还需群众理解与支持。为此各级农机监理部门要认真开展好以下几种活动:
1、广泛进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宣传栏、黑板报、宣传单、会议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了解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了解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从而关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自觉遵守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学会正确驾驶(操作)农业机械,从源头上消除农机安全隐患。
篇4
农机安全文化通过农机安全教育积累、传播、继承和发展,最终形成农机安全文化的影响力。农机安全教育是以规范农机安全使用为基本目的的社会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机安全教育与农机安全文化建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作用地位持续增强。基本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探索实践了“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一直以来,我国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在高速、安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高度重视农机安全教育工作。在新的发展时期,要适应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农机安全生产的新要求,根据农业机械化的新形势、新需求,重视农机安全教育,下大力气提高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促进农机安全生产适应农业需求定位。
1)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机构面向服务“三农”,促进农、科、教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培养适应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技术好、善经营的农机技术支持和作业服务人才,有理想、高素质的农机作业能手,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的安全技术素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2009年起,农业部等六部委将农机教育培训纳入阳光工程,主要培训农机使用和维修人员。农机部门抓住机会,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投入,在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切实开展有效的农业机械安全使用技能培训,提高购机农民整体技术素质;积极协调农业、科教等有关部门,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的环境氛围,精心设计与实施购机农民农机安全使用的技术与安全技能培训,切实解决购机农民购买农机具的后顾之忧。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提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与素质,提高农机安全使用效能。同时,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培训大行动以农业机械化管理技术员、维修服务员、驾驶操作员、经营销售员和农业设施操作员为重点培训对象,开展农业机械化实用技能、安全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农业劳动者技术素质,完善我国农业机械化人才结构,促进农业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十一五”期间,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总体要求,认真实施“科教兴机”战略,坚持育人为本,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形式,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改善基础条件,农业机械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保障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培养了更多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农机大户,造就了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村的4000多万农机手,成为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安全教育与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集中体现在:
1)农机安全教育有发展基础与条件。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整合利用各类农机安全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创新安全培训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农机安全教育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农机培训学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农机安全监理、农业机械化科研机构,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农机服务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农机安全教育新格局。
3)农机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实用。各地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重点机具开展丰富实用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4)农机安全教育培训能力明显增强。各地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学器具和教材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探索并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逐步提高培训质量。
5)农机安全教育行为逐步制度化。各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确立农机安全教育方式方法,明确农机人才培养与农机安全教育的工作职责,制订符合地方实际和特点的农机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工作方案或实施步骤,建立并不断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形成上下齐抓共管、良性互动、常抓不懈的新局面。
当前,农机安全教育的概念正逐步被各级农机部门与广大农机工作者认同,各地重点实施、以点带面,提高了全农机行业的安全文化素质,保障和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安全、科学、高效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技术与操作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克服。
1)农机安全教育还缺乏系统性与系统完善的社会支持模式。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程度大幅度提高,农村农业机械保有量和种类逐年增加,农业机械使用范围和频率逐步提升,因而农机安全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农机行业是国家安全生产13个重点行业和领域之一,虽然“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机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但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仍比较多,平均每年死亡437人,受伤1164人,直接经济损失1067万元以上。2012年,死亡达到692人,受伤943人,直接经济损失更达到2240.64万元,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紧迫。我国农机部门一直结合农机培训开展农机安全教育,但仍缺乏系统性,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师资教材、培训模式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形成较好的农机安全教育效果与影响力,与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安全科学发展等要求不完全适应。农业是弱势(质)产业,农机行业在体制、运行、监管、抵抗风险、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国家、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在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重视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应建立完善的农机安全教育机制,争取社会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机安全教育,形成行业共识,促进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
2)基层农机使用操作人员劳动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成为影响农机安全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之一。大的层次,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有8亿多农民,其中劳动力达4.8亿,但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5亿,而且还在以每年900万~1000万的速度递增,并且都是青壮年,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导致现实农村劳动力中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急剧减少,结构失衡;留守农村的农民大都以老年、妇女居多,文化水平较低。据全国有关数据显示,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占50.2%,高中占9.7%,中专占2.1%,大专及以上占0.6%,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上培训设计针对性不强、实施不到位,造成部分农机使用与服务人员安全生产技能不高。据历年农机事故成因统计数据,操作失误、无证驾驶和无牌行驶始终是前3位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突出反映农机手缺乏必要的农机安全理论、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技能欠缺,要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站在保障农业机械化安全科学发展的高度,针对农机人员的具体情况,设计完善的农机安全与教育系统,支撑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机实用人才的需求。
3)缺乏农机安全教育保障措施。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投入,农村新型农业机械数量大幅增加,但对农机安全教育的专向投入较少,农机安全教育在方针确立、体系构建、组织实施、经费落实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应,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在政府资金引导下,农民对购买经济效益高的农业机械热情空前,但愿意对农机安全教育投入的意识不强。需要政策引导,重视农机安全教育,为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
二、农机安全教育应贯串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安全教育贯穿并体现在农机安全生产全过程,是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性强、涉及面广,是搞好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遵纪守法意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1)农机安全生产过程由人、机具、环境三大要素构成,其中人是农机安全生产中的关键因素。机具可以通过改造,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特点;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易改变;环境和机具是无意识的,而人是有意识的、主动的。机具由人来驾驶操作,因此,农机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人”,人是农机安全生产的核心。农机安全文化建设需要通过灵活有效的载体来承载,其中重要的载体就是教育。要开展持久的农机安全教育活动,对所有农机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操作技能,使广大农机安全生产参与者自觉地遵守农机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保证农机具作业秩序井然,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2)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突显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对农民购置更新农业机械补贴政策的出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推动农机进一步发展,农机新一轮的大发展和高科技农机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推广,必然要求农机安全教育更要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3)农机安全文化产生的安全氛围和安全监管是农机安全文化的具体反映,建立和谐的农机安全氛围依赖于农机安全文化的传播与运用,依赖于开展切实有效的农机安全教育。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但基层农民机手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农机安全事故处于多发、易发、高发时期。必须通过对农机安全文化的研究、建设与发展,加强农机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机手的专业技能、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被动地服从农机安全监管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农机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作业,进而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促进农机安全生产。
三、强化农机安全教育与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对策
农机安全教育是搞好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是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作用地位持续增强,农机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标要求更高,农机安全教育工作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改进和加强农机安全教育工作,采取更加有效、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手段和措施,推动农机安全教育工作扎实、深入、持久地开展。
3.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农机安全教育对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推动和保障作用,结合实际制定农机安全教育的规划或实施方案,抓好评估检查,确保实效。
3.2培训农机安全使用人员
以提高专业与安全技能为目的,培训农民机手掌握农机具结构原理与安全生产知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安全使用农业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创造安全舒适的农机作业环境。
3.3规范农机安全行为
在农机安全生产过程宣教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农机安全生产人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结合开展的农机技术培训、农机安全教育、农机警示教育与道德教育,规范农机人员职业道德,提高农机人员农机技能水平与安全生产意识。
3.4创新农机安全监管方式
创新农机安全公共服务与监管平台,建立农机安全政策支持体系,设计实用有效的农机安全评估系统,为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稳步推进农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农机安全生产。
3.5营造农机安全生产氛围
制定并不断完善农机安全生产与监管的法规、规章制度,建立高效运作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与农机安全宣传、监管体系,形成高效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动员社会力量,调动社会资源,加大农机安全教育力度,增大农机安全教育覆盖面,有效地推动农机安全教育开展。创新农机安全教育理念,针对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管理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动向,探索适应当前形势,满足时代要求,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途径。
3.6培育农机安全教育阵地,壮大农机安全教育队伍
开展行之有效的农机安全教育,丰富农机安全教育形式,完善农机安全教育措施,提升农机安全教育科学化水平,落实农机安全教育工作实效。在完善农机安全教育形式的同时,建立一支与当前农机监管和农机安全教育工作相适应的农机安全教育队伍。整合优化农机安全教育资源,形成系统、全覆盖的农机安全教育网络。
四、结论
篇5
关键词:农业;农机;安全管理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农机在农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农机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农机管理方面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正确的农机操作方法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以及在农机安全管理上投入的资金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相应地提出了解决方法,提高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加大农机操作方法的宣传,并加大农机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
1.在农机安全管理技术中出现的管理问题
1.1 在农机管理方面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在农机安全管理技术方面,相关部门并没有比较强的安全意识,所哟很多农艺生产部门都将一些安全生产的规定置之不理,并不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除此之外,一些进行农机操作的人员也没有比较强的安全意识,特别是驾驶农机的人员,比如说,驾驶员在用小麦收割机来收割小麦的时候,因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比较单薄,常常会在转弯的时候撞到其他人,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农机驾驶人员能够安全操作农机。而且一些农机部门只负责买进农机,并不对操作农机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有时候还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安全意识比较单薄,最终导致众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对正确的农机操作方法的宣传力度还不够
在政府方面,对农机安全问题的管理还不够到位,这使得在农机在实际运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除了这些,农民在进行农机安全管理时经常知识听听,根本就没有当回事,也不对安全培训加以重视,很多实际操作农机的人员都是自己学,虽然也能够进行操作、能够驾驶,但是没有系统的操作流程,也不清楚其相关的注意事项,有些甚至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的操作,并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比如说,针对玉米播种机的使用问题,在进行玉米播种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先要检查玉米播种机与没有什么部件是损坏的,在确定所有部件都是完好无损后在进行实际播种,播种前检查这一问题经常会被农机操作人员忽视掉,最终造成农机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不仅造成玉米种子的浪费,还会耽搁时间。
1.3 在农机安全管理上投入的资金不够
农机价格比较高,所以在大多数地区,农机的管理是由管理部门进行的,农机的安全管理也隶属于管理范围之内,这也隶属于相关部门的管理,但是在政府方面,对于农机安全管理上的资金投入并不是很多,整个农机管理部门的经费不是很多,再加上部门的人员也不够,这造成在农机管理上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有时候这些问题还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解决,甚至在农机管理方面,有些科学的管理方法也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由于资金不够,相关部门并不能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管理中,严重影响了农机安全管理建设。
2.针对农机安全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提出的措施
2.1 提高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在实际农机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而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问题,因此,政府以及一些农机安全管理相关部门不得不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努力做好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比如说:农机操作人员在用播种机进行播种时,应该事先检查排种器是不是正常,输管有没有出现堵塞情况,种子箱中种子是不是足够多,而且在用农药进行拌种时,操作人员应该戴上口罩以及手套等工具,防止操作人员不慎中毒,并要注意好好处理剩下的种子,避免家畜出现误食。
2.2 加大农机操作方法的宣传
在进行农机安全宣传的时候,相关部门应该注意举办一些小活动,吸引农民能够积极地参加到培训中,从而提高整个地区农民的安全意识。比如说: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为农民提供学习的机会,必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说,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的方法对农机安全操作进行讲解,通过多种手段使农民了解农机安全操作的有多么重要。加强对农机安全操作发热宣传,不仅可以丰富农机相关的安全知识,还可以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的概率。
2.3制定有效地规章制度
在进行农机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机安全管理的建设。比如说:在农机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比较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安全管理制度应用到实处,如果有人违反制度,一定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比如说,可以进行罚款、扣除信用积分等。除以之外,相关的农机安全管理部门也要定期对农民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并相关部门可以和大学合作,将一些素质比较高、领悟能力比较好的操作人员送入大学进行进修,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现在,虽然一些部门负责着农机的安全管理问题,但是要想彻底解决农机安全故障问题,主要还是要看政府,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在农机安全管理上的资金投入,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农机管理机制。
3. 结语
对农机进行安全操作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能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机的安全管理,降低农机故障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范亚双.浅谈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探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4,(6):253-253.
篇6
一、*农机安全监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国家“购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拉动,*县拖拉机、微耕机等农业机械拥有量及驾驶操作人员的数量迅猛增加。目前,全县农业机械近20多万台,其中:加工作业机械19.8万台,拖拉机2100台,田间作业机械1200台;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达18万人。
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县农机监理站从1988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组织带领全县农机监理人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县、乡(镇)、村(居)层级及驾操人员农机安全管理任期责任制,加强源头管理和农机驾操人员安全教育,加大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新亮点。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全省首先开展了“五个一”文明服务、实施安全学习查验卡、“三盯”责任制等活动,努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保障平台,促进了全县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近年来全县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认真解决。
二、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部份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失控。2003年以来,*县先后开展撤乡建镇、撤区并乡等乡镇机构改革,乡镇由原来80多名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减少到28人,按县委、政府当时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每个乡镇必须配备1名由财政供给的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到目前全县43个乡镇仍有15个乡镇未配备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同时,还有3名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已达到退休年龄,由于工作无人员接替,也无法退休。
二是县农机安全监理站人员编制偏少,配备不到位,工作压力大。1988年,县编委按照省编委的有关文件,给县监理站下达了8名编制,当时*低于全市其他3个县、区的编制人数。在县监理站的多次请示报告下,到2005年县编委才给县监理站增编2名。增编后,县监理站在编人员仅有8名。由于过去监理站工作量大,人员不足,1998年聘用了2名临时合同工。在有编无人的情况下,2名临时人员在县监理站工作长达10年之久,已成为农机安全管理技术骨干,但也未能解决其编制和性质。全县幅员辽阔,农机安全管理任务重、责任大,2008年县监理站从乡镇借调了2名人员,才保证了外勤安全检查人数。
三是法规不健全,农机安全监理左右两难。2005年《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后,没有明确农机安全监理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和乡村道路行使安全检查权、违章处罚权和事故处理权。但是,由于山区交通管理警力不足,市、县政府站在“保稳定,促发展”的角度,把拖拉机和乡村道路一再明确给农机监理机关管理,如发生拖拉机事故则要追究农机监理机关的责任。从而使农机监理机关对拖拉机和乡村道路的安全管理形成了左右为难的工作局面,不管市、县政府有要求,管得来法律又没明确。这都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表现。由于近年来,*县委、政府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高度重视,工作上给担子,社会地位上给面子,先后为县监理站解决工作经费、检测设备等资金达20多万元,县监理站更进一步强化了农机安全的管理,在县级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监理形象。
四是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执法不规范。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进行农机安全检查,是依据国家有关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从事的一项行政执法活动。那么从事执法活动,应当保证执法的严肃性。但是,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中,由于乡镇人员待遇低,财政又未解决监理人员着装经费,相当一部分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便装执法;个别人员执法证件不齐,随意执法时有发生。加之,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仅配备1人,要搞好日常农机安全检查从客观上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制约性。
五是县监理站“参公”性质得不到解决,工作经费不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农机监理机关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重要职能。县农机监理站从事农机安全管理,既属于行政执法单位,又属于社会公共行政服务单位。从1984年建站以来,县编委多次明确县农机监理站属参照公务员行政执法单位,但从解决工作经费、人员工资及福利一直按事业单位性质。县农机监理站的工作性质与享受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极不对称。同时,监理站机车入户、申办驾驶证每年收取工本费、考试、检验费仅只有2万佘元,财政下拨人平办公经费4000元。监理车常年从事农村农机安全检查,每年开支燃修费仅这一项就达5万多元,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加之,监理车已达到报废年,也未得到政府的解决。
三、解放思想,努力探索农机安全监理科学发展
农机安全监理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保障措施。2008年、2009年两年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针对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开拓创新,奋力拚搏,认真解决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符合、不适应的的突出问题。
一是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机安全监理的认识。同志早就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具,农机安全监理是促进农机化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为此,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切实帮助解决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特别是要帮助解决农机安全监理机关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应该由政府部门解决的问题,以确保农机安全监理机关更好地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果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离开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就难以得到科学发展。
二是及时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县农机监理站和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向县委、政府汇报,使县委、政府了解掌握监理工作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争取县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县委、政府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帮助县监理站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协调县人事部门举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或从大中专生中选拔、乡镇多佘在职人员中调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18个乡镇农机监理人员空缺和县监理站2个编制人员空缺。同时,要按照省编委的规定,根据*现有的农业机械拥有量,需要重新核定县监理站编制人数(应当核编人数15人,至少编制12人)。如果人员不落实,工作就不能到位,要做好监理工作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协调县财政部门解决必要的工作经费。监理车不属于单位一般性工作用车,它的任务是常年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农机事故。*辖43个乡镇,幅员辽阔,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拖拉机又是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县监理不能保证有2台监理车从事日常安全检查,就难以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加之,常年开展农机安全检查,车辆燃修费增大,监理车燃修费每台每年要耗费5万多元,财政应作特殊解决,不能按单位一般性工作用车划拨,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运行。同时,根据有关规定,按照监理人员个人负担20%、财政负担80%解决农机监理人员统一着装,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监理形象。
篇7
“五一”黄金周将至,根据《**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五一”黄金周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桂政办电〔20**〕93号)、农业部安委会《关于切实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农明字〔20**〕第25号)的精神,现就做好节日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各地农机部门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五一”节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好“五一”节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要根据“五一”黄金周农机安全生产的特点,针对农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严密制订防范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措施落实。要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加强督促检查,解决突出问题,坚决防止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
二、抓好督促检查,确保农机安全防范措施得力有效
各地要组织力量加强对辖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农机部门认真抓好农机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一要加大对易发群死群伤性重特大农机事故的重点区域、危险路段的检查、监控、整治工作力度,严厉查处拖拉机违法搭人、无牌行驶、超速超载、人货混装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制止安全技术状况不符合要求、存在事故隐患的拖拉机上路行驶。二要针对汛期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认真搞好安全检查,深化农机安全专项整治,防范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三要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四要严格执行“谁检查,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重点区域、危险路段的防范责任要落实到个人,对防范工作不力,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妥善安排值守,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各地、各单位要安排专人昼夜值班,并有一名领导在岗带班,做到及时掌握农机安全生产动态,确保信息通畅,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力争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的,不得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
篇8
为把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县农机局成立了由县农机局局长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监理站全体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机监理站站长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工作。各乡(镇)也加强了领导,建立了相应的组织,落实了相应的责任,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强化了相应的措施,切实抓好了农机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农机事故。
二、营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良好氛围
以“平安农机”创建工作为切入点,组织监理人员深入乡(镇)、村、集市广泛开展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教育活动。在县主要干道和人员集中地,悬挂横幅4条,发放宣传资料970多份,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420多份。大力宣传了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全县农民和农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
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着力点,对各类农业机械的使用者,经营者,进行安全宣传教育3场次,落实排查安全隐患和预防事故的措施,对农机事故多发,安全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区域进行了重点排查,做到排查安全隐患不留死角,治理安全隐患不留空档,保障农机安全的良好趋势。
三、着力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切实解决农机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二)工作内容
1、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农机应急救援体系。
2、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投入,安全管理体系,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工作重点
1、不按规定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注册登记的;
2、不参加或者超期参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度安全技术检验的;
3、驾驶员违法载人,无证驾驶,无牌行驶及使用非法拼装,改装农业机械的;
篇9
关键词:农机手;技术培训;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16
提高我国农机发展水平的关键是如何将农机化的技术知识快捷有效的传达给农机手,帮助他们更为高效的从事农机工作。经过实际调查,一方面农机管理部门要对相关培训工作给予重视,提升农机手的责任心,鼓励他们自觉参加培训活动。另一方面,农机管理部门也要对农机培训的技术方法进行创新,拓宽培训途径,提高培训质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建立高效、安全的农机操作环境。
1 主管部门对培训工作给予重视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机主管部门对农机手的培训工作,未能给予相应的重视,过度追求形式化,强调参训人数,而忽视了培训内容。并且在一些地方,只是下达了农机培训的任务,在后期并未对任务进行相关的跟踪与考核。在农机手培训课堂上,还缺乏一些较为先进的农机培训设备,有些培训人员使用老化、落后的培训教材,造成了培训内容和实际情况脱节,有些农机部门并未给予培训工作相关的经费,给培训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所以,提高农机培训质量的关键点就是农机管理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上级农机主管部门下达农机技术培训的任务时,不仅要对参训人数有所要求,对后期的培训情况,也要给予一定的跟踪调查,及时对培训课堂进行审核与完善,安排专人为农机培训课堂制定相关的审核方法,可以电话查访,还可以上门进行调查。保证农机主管部门对培训的时间、内容和进度有着清晰的掌握。农机主管部门要和财政部门对培训经费的内容进行协调,将农机培训工作产生的费用情况,列入到预算中来,同时结合实际的培训需求,购置相关的培训设备。在展开培训前,需要让参与农机培训的教师到农村基层进行一定的调研,并要邀请相关的专家团队,对农民所需要的培训项目进行切实了解,这样才能在后期培训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切实建立相关的流动培训课堂
不同于校园式的培训情况,农机手的培训课堂上,一些学员的学习兴趣不高,他们对于农机操作技术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高,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农民在农闲时会外出打工,不愿意耽误时间参加培训;二是农民对培训时间要求过短,渴望速成;三是对于相关的阅读材料,参与培训的农机手没有进行认真的阅读,这对以后的使用、维修、保养都可能造成极大的障碍。针对这些情况,主管部门不妨设立流动的培训课堂,最大化的满足农机手的培训需求。
培训教室可以采用“家教”的方法对农机手展开培训,进村入户地办好培训课堂,针对相应的农机器械,培训教师要为其下发易懂易学的资料,让农机手在培训之余展开自学,这样便于提升培训质量。培训教师要以村组为单位,做好“流动课堂”的培训工作。由于农业机械可能分散在各家各户,要想集中起来进行培训,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机管理部门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要深入到农村中去,以巡回培训的方式,对农机操作技术进行教授,可以解决一些农民因为路远而不愿意参加培训的问题。同时,还要根据农民所拥有的农机种类、型号定期开展巡回培训,完善“流动课堂”的培训内容。
3 将培训和操作的内容有机结合
在培训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师过多的重视理论内容,而忽视了实际操作,这会导致参与培训的农机手出F“眼高手低”的情况,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老师一方面要结合实际的农机设备来进行教学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农民在自家门口掌握实际的农机操作知识。
例如,在实践操作的课堂上,培训教师可以主要对农机的安装、调整、维护和保养方面的知识展开理论上的教导,让学生结合理论内容,对农机器械展开实际的操作训练,教师在一旁给予相关的技术辅导,力争在教学中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另一种方法则是教师根据农机手的实际学习愿望进行培训,在实践现场,农机培训人员向农机手讲述一些农机器械的具体操作原理,规范他们的操作意识,对一些不正确的操作当场改进,直到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农机操作技术为止。
4 对安全操作的内容做出必要强调
在培训中对于安全操作的内容,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部分农机手未接受过系统化的学习,对一些新型的农机器械的工作原理,缺乏较为系统的认知,贸然进行操作,很可能会发生一些危险。老师在培训工作中,首先要对安全操作的知识内容做出强调,让参训农机手从理论到思想层面,都对安全操作的问题足够重视。
在培训工作中,老师可以先对农机安全操作知识和农机具维护保养知识进行正确的讲解,对一些农机伤人事故进行分析,指出造成伤人的主要原因,例如农机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不按操作规程违规操作,以及疲劳操作等内容。同时,培训教师还可以鼓励参训人员对发生在身边的农机安全事故案例进行讲述,给参加培训的人员敲响警钟,帮助其在心理层面对安全操作的内容引起重视。同时,对于农机操作,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安全操作规定,让农机手在以后的农机操作中,杜绝侥幸心理,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农机操作规程,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5 结语
加强农机手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对减少农机事故,提高农机生产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农机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开顺. 农机技术培训关键要提高质量[J]. 农机科技推广,2016,(08):15-16.
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对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在数量上逐年上升,机型种类日益增多,而农机安全生产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更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会影响到农机化事业健康、全面发展。要有效的预防生产与生活中的事故,保障人类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人类有三大安全对策,这就是预防事故的“三E”对策理论[1]。一是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就是通过安全设施、安全设备、安全装置、安全检测、监测等安全工程与技术硬件的投入,实现生产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化。二是安全教育对策,就是通过对全民,包括各级政府官员、企业法人代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员工,甚至社会大众、学生等的安全培训教育,以提高全民的素质,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观念等综合素质。三是安全管理对策,是指通过立法、监察、监督、检查等管理方式,保障技术的条件和环境达标,以及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三E”对策理论认为,要按照事故预防内在规律,切实采取三大安全对策,才能有效控制农业机械化安全事故的发生,逐步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
1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隐患
1.1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
主要有拖拉机(手扶、小四轮及大中型拖拉机)和三轮、四轮农用运输车。农机安全管理部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法》(以下简称《培训法》),对这部分车辆和驾驶员实施安全管理[2]。拖拉机的转向性、制动性和稳定性较其他车辆差,噪声大,易疲劳,运输安全系数低,其在从事道路运输过程中较其他车辆更易发生事故。为此,在国家制定的交通、农机安全管理法规中,均对拖拉机载人做了禁止和限制性规定。但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交通不便,一些群众为了一时方便,搭乘拖拉机的行为时有发生,而重特大农机事故中,大多数都与拖拉机载人有关,这样的事故案例屡见不鲜。另外,超载运输也是造成农机交通事故不容忽视的原因,超载易导致方向失控、制动失灵,在爬坡时车辆易向后滑,极易发生事故。
1.2农田作业(包括农副产品加工)的农机
农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人们往往认为农田作业环境简单,会操作就行,不会发生事故,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从事农田作业的机械与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相比,虽然相对发生事故的机率较低,但前者的数量远远大于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十几倍),且作业有一定季节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如定远县每年有近百起农机事故。因此,对在农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同样不能放松。
2农机安全生产对策
2.1深入乡村,抓好农机安全专项整治
重点整治无牌无证行驶(作业)和无证驾驶,强化源头管理;整治违章超载、载人等严重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要积极向当地人民政府反映乡村道路的农机事故隐患问题,提出加强乡村道路农机安全监管的建议[3]。要通过整治使农业机械上牌办证率、年检审率明显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状态明显好转,违章作业数量明显减少,农机事故率明显下降。
2.2进一步规范拖拉机驾驶员的考试制度,严格准入关
一是对考验员进行清理整顿,实行资格认证制度,不合格的一律不许上岗。二是制定和完善《驾驶员考试工作规范》,规范考验员行为,严格考试程序,明确考验员责任;要严格考试纪律,严把考试、发证关;要严把考试人资格审查关,做到“三不受理”,即:不见申请人身份证明原件不受理,不见医院体检证明不受理,申请人情况与所提供的资料不一致的不受理。三是进一步规范拖拉机登记制度,严把检验关。要做到“两不准一严禁”,即: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车辆不准办证上牌;不按规定检验合格的不准办证上牌;严禁异地发牌发证。四是进一步搞好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强化教育培训。五是改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装备。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千方百计地节约经费,筹措资金,有计划地配备交通、通讯、安全技术检测、农机事故勘察处理、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技术装备;加快“检测线”、“检测车”等新检测装备的引进。同时还应考虑为乡级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交通、通讯工具,促进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手段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正规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大基础建设力度。
2.3农机安全教育对策
(1)农机安全部门一定要按照《条例》和《培训法》的要求,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培训,严把考核、发证与年审关,并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农机化作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2)对农民还应该加强农机安全作业常识宣传,使他们能够了解农机安全常识,在生产中遵守安全规章,以便消除因第三者过失造成的农机事故[4]。无论是农机交通事故还是农田作业事故,第三者的过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更是如此。
(3)加强宣传,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一项重要措施。要多层次、多方位地向农民和机手宣传农机法律、法规,提高其操作、保养机车技能,对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农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求驾驶操作人员养成作业前检查农机技术状况,特别是对影响作业安全的零部件检查的良好习惯,从而在农机本身的技术状况方面保证作业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要对违章搭乘拖拉机者进行教育。从事交通运输的车辆之间,车辆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比较易认定。但对于拖拉机违章载人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事故处理机关一般都认定驾驶员负全责。这样划分事故责任是不客观的,更不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一些违章搭乘拖拉机者的行为。
2.4严格农机安全监理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主要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各个方面,这就是农机安全监理的法制性。它要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要全面地依法办事,兼顾公平、公正和合理性,确保农机的作业安全。具体说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2.4.1强化源头管理,保障农业机械安全。农业机械的年检年审任务是安全消费的重点任务,经过年度检审使农业机械的安全功能和驾驶员的安全认识得到提高。具体做法有3点:一是将年度审验目标亮化。二是采取集合审验,镇站合作的办法,农机监理员下村入户,进田间地头、施工场地为农机户现场审验办公。三是提升服务意识。在检审任务中,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并协助机手做好迁延机的维修保养任务。
2.4.2加强田间道路检查,确保农机安全消费。农机安全监理任务的手段是确保农机作业安全,各镇和区监理科积极主动深入田间、上路检查,改正违章,打击 “黑机非驾”,检查一台,处理一台。展开农机安全宣扬,加强对场头机械的检查监视管理,组织技术人员对投入作业的机械逐台检查,维修保养,把事故消弭在萌芽形态。
2.4.3展开“创立安全农机,推进新乡村建立”活动。一是农机任务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撑,引起人们对农机安全的重视。二是推进农机监理业务任务,一切安全示范单位的农机挂牌率、检验率、机证比都符合标准请求。三是推进了农机安全管理,一切安全示范单位都没有严重农机事故发作,事故率低,推进农机安全工作的开展。四是推进了农机安全监理标准化建立任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完善。五是推进农机安全宣扬教育任务的普及进步,各示范村都到达“两有一能”(村村有固定的宣教场所、有固定宣扬标语警示牌、能活期进修培训)。六是推进基层农机安全监管网络体制的健全。
3总结
培养一支驾驶操作技术过硬、法规意识强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队伍;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按照《条例》和《培训法》的要求,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培训,严把考核、发证与年审关,并定期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5],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农机化作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保障农机安全生产。要大力宣传,全民动员,营造人人共同遵守《条例》的良好氛围;督促机主按时参加农机年检,并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农机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农机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
4参考文献
[1] 鞠凤霞.浅论新形势下的农机安全管理[J].现代农业,2010(5):176.
[2] 孙中.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的几个误区[J].中国农机化,2005(5):22.
[3] 庞志臣.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J].现代农业装备,2010(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