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政策范文
时间:2023-03-25 00:4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所得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对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明确如下:
一、财政性资金
(一)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二)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三)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报领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条所称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所称国家投资,是指国家以投资者身份投入企业、并按有关规定相应增加企业实收资本(股本)的直接投资。
二、关于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一)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由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缴纳的不符合上述审批管理权限设立的基金、收费,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企业收取的各种基金、收费,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篇2
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垦区国有农场均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独立纳税人”。顾名思义,国有农场即其土地完全归国家所有的农业生产组织。20世纪末叶,国有农场实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原农场生产成员即“农工”变成了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国有农场则成为国有土地分配、协调、管理者,也是农场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建设主体,并履行一定的政府职能。同时,农场依然保留原来的财务机构和会计核算业务。税务机关在实施税款征收和检查所得税,自然需针对农场而非个人“家庭农场”。而农场主要经营收入就是耕地收入,耕地收入究竟是否应该纳税?各地国税机关和税务干部认识不尽一致,给国有农场带来巨大的所得税困惑。所以,系统研究解决国有农场土地承经营收入应遵循的所得税政策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国有农场耕地经营收入状况
(一)农场农业经营体制
国有农场,原名“国营农场”,它是国家投资并安排和委派复原官兵等对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开垦从事农业生产所设立的农业经济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国营农场实行集体生产经营,实行“收支两条线”――农业收入除了缴纳地方政府的农业税和预算项目支出外,全额上缴中央财政,其生产资料和农工工薪等支出均由中央财政预算划拨。1983年国家“第二次利改税”后,农场由上交利润改为上缴企业所得税。自此,农场成为所得税纳税主体。到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全面实行“转轨变制”改革,核心就是推动产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国有”单位不再是“国营”主体。从此,扣在国企头上四十余年的“国营”帽子永久地摘掉了。农场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耕地。虽然其耕地为国有,但毕竟是农垦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原来拥以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亩耕地、具有明显垄断特征的大农场,被要求按农工人头、家庭人口等为依据,划分“劳力田”和“口粮田”等进行分户土地承包,购买农业大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大户单独承包成千上万甚至几万亩耕地,被称为“家庭农场”;单纯持有农机或农具的零散农户承包耕地相对少一些,他们相互自发地联合成为农机农具“配套”进行共同经营,同样也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小农场。这就是全国流传的农垦系统“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
(二)国有农场耕地经营收入范围
国有农场耕地承包认真执行《黑龙江省国有农场土地承包管理办法》规定,将农业土地分为责任田和机动田两种。其中:责任田按农场所在县(市)农民实际二轮土地承包平均面积,以在场户口为依据分给本场农工及其家属,在册农工可适当高于家属;机动田比重不得超过10%,且其承包须按“先农工后家属、先场内后场外”原则执行。由于国有农场耕地规模较大,加之承包后农场还掌握着一定数量的机动田需要落实“自由生产主体”。所以,就出现了农场耕地经营的复杂性:多数耕地承包给场内职工家庭以及无职工身份的家庭经营,农工不承包的机动田等耕地需要对场外招标承包。由此,农场可以获取的耕地经营收入就包括场内职工家庭上交承包费收入、非职工家庭上交承包费收入和场外单位或个人经营农场土地交纳的收入三种。
二、国有农场耕地经营收入适用所得税政策
首先需说明,国家财税主管机关围绕全国农业生产经营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条款,特别是针对广大农村专门制定的一系列有关所得税的各种政策,均普遍适用于国有农场。
(一)农林牧渔业所得减免税的一般规定
适合国有农场耕地经营收入的所得税法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27条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86条第1款第1项规定,即从事农、林、牧、渔的各项所得,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其中,适合国有农场的免税范围主要六项:(1)与民生最为贴近的蔬菜、谷物(稻谷、小麦、玉米、高梁、谷子等)、薯类、油料(向日葵、花生、油菜籽、芝麻等)、豆类(大豆和其他杂豆如豌豆、绿豆、红小豆、蚕豆等种植)、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3)中药材(不含杀虫和杀菌目植物)的种植;(4)林木的培育、种植和林产品的采集;(5)牲畜、家禽的饲养;(6)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除外)、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涉及农场减半征税的,一是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二是内陆养殖。需说明的是,本条款中没有列明的农、林、牧、渔业项目以及国家禁止和限制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二)农场职工承包耕地所得免税的专门政策
多年来,国家专门为农垦发展做出的税收优惠极为罕见,而针对黑龙江省农垦耕地经营所得特别进行强调规定的更是寓意深刻,表明在黑龙江农垦区域内有关国有农场耕地收入纳税的税务争议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2008年后,黑龙江省国税系统许多基层单位对垦区国有农场进行所得税检查,纷纷要求农场将收取耕地承包费收入调增所得额补缴企业所得税,引起许多农场不满和抗议。为此,黑龙江省国税局致函请示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12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土地承包费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9[779]号),明确指出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国有农场虽将土地发包给其职工经营,但其对家庭承包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行政实施统一管理,并统一为农场职工上交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和农业保险费。家庭承包户以土地承包费名义向农场上缴的收入应属于上交“内部承包费”,本质上不会改变国有农场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收入性质。为此规定,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从家庭农场承包户以“土地承包费”形式取得的从事,属于农场“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适用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农场耕地收入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应用探析
表面看,国有农场有了“国税函2009[779]”保护,似乎就高枕无忧了。但如果深入了解农垦耕地经营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国有农场耕地承包对象多种多样,耕地经营收入来源渠道各不相同,是否适合国家明确的所得税政策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耕地对场内职工获取收入实行备案免税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免税的从事农、林、牧、渔业所得,普遍适用于从事税法规定范围的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独立法人单位。结合“国税函2009[779]号”文内容说明就可以看出,法人单位可以是直接从事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范围的农林牧渔业并获取所得的企业,也可以是拥有或承包农业土地使用权后再将耕地转包给第三方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企业,但从政策内涵看,土地承包也必须符合企业承包法规定,即只有向企业内部员工承包耕地获取的农林牧渔所得,才符合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这就表明,国有农场将土地承包给内部农工(国营农场时期具有农业职工编制享受国企职工待遇的人员)家庭承包收取的承包费收入,完全符合税法规定的农、林、牧、渔所得免税的条件。
(二)向场外租地获取经营收入应依法纳税
改革初期,受政策限制,农场土地全部对内承包经营。这样,农场预留的机动地和无人承包的剩余地,都由农场组织生产经营或强制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承包经营。随着政策开放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场引入了大量外来人员承包耕地。既解决了农场对剩余少量土地统一生产的组织管理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盘活了土地效益,又引入了地方农村水田种植管理等的先进经验,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但对农场而言,却出现了场外人员承包国营农场土地所缴纳费用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农场认为对耕地进行统一作价对外承包收取费用,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并要求外包户按农场生产作业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内容,接受农场制度管理,所以其收取费用应按照“承包费”确认为免税的农业生产经营所得。这是对税法和税收政策误解。事实上,耕地对场外名义上用“承包”一词,实际却是将土地这项“资产”租赁给场外使用,其收入性质为“租金”。
(三)农场职工子女承包土地的承包费的所得税
农场职工子女承包土地的租金处理,是目前税收上的一个崭新问题,也是亟待研究解决的所得税政策“盲区”。改革三十四年来,原农垦职工绝大部分已经到退休年龄,逐渐脱离了农场人力资源档案设置的“岗位”,其子女将接替“上岗”。但由于农场并非如地方一样将土地依法固定承包给农民三十年或五十年不变,而是实行一年一承包或至多三年一承包的制度。这样,原农工退休后,其子女每年需向农场重新包地,依照承包合同所交纳的费用,税务机关普遍坚持认为,农场职工子女并非“农工”,农场也不为之缴纳社保费,因此不能适用“国税函2009[779]号”文规定,农场应就此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目前,黑龙江省各地税务机关正紧锣密鼓地检查各农场此项所得。农场对此找不到可靠政策依据却又认为按照“管理成本”核收的承包费缴税不合理,且因税务机关也不能出示明确的税收政策而拒绝支付所查补或追缴的所得税款。这样,征纳双方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的“僵持状态”。笔者认为,税务机关针对职工子女交纳的农场土地承包费查征企业所得税,缺乏必要和充足的法定依据,单纯依照简单的专业判断对纳税人做出征税决定是不恰当的,也容易引发纳税人对国家税收的反感情绪。虽然农场不再确认新一代农垦人的“职工身份”,也不承担起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纳责任,但其包地费用应仍属于“承包费”,同农场收取的场外包地“租金”,有着本质区别。所以,农场对内部职工子女、家属以及有农场户籍而无职工身份人员承包土地所获取的经营收入,应符合所得税法及相关政策精神享受免征所得税待遇。
此外,根据2003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第15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农场职工子女承包本场土地,是接替其父亲承担起赡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即所承包土地收入是全家生活的来源。因此,与农村的“农户”承包具有同样意义,也应同农村承包农户享有同等法定权益。作为新一代“农垦人”,他们是农场一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家庭承包成员,不仅拥有依法对本场土地的优先承包权,而且理所当然就是农场法人内部的非法人生产单位“而非个人,即属于作为农场职工家庭的代表,依法书立《土地承包合同》,依法在场内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土地承包法》第20条规定,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70年;第27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2005年9月1日起实施的《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释》第5条规定,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农村土地,承包期为国家规定的法定期限。这说明,农场职工作为“家庭农场主”承包土地,符合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农场土地,其承包期应自《土地承包合同》书立年份或者2003年土地承包法生效开始,达到土地承包法规定的期限。农场职工或其子女从事生产经营均为家庭承包土地的生产者,农场职工或其子女是家庭承包户的代表。虽然农场从有效管理土地角度出发实行一年一承包,但不影响家庭承包期和土地实际经营权。农场职工子女只要在法定承包期内在农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均为家庭承包土地,其所上交的承包费也就属于农场从事农、林、牧、渔项目所得,因此应该享受免税。
篇3
(一)从事农、林、牧、渔业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3.中药材的种植;
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5.牲畜、家禽的饲养;
6.林产品的采集;
7.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8.远洋捕捞。
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2.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企业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
(二)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
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的项目,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七条)
(三)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具体条件和范围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七条和第八十八条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项目,在减免税期限内转让的,受让方自受让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内享受规定的减免税优惠;减免税期限届满后转让的,受让方不得就该项目重复享受减免税优惠。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九条)
(四)技术转让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条)
(五)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六)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二)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三)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四)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科技、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七)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
(一)软件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五)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六)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视同软件企业,享受上述软件企业的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
(七)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3年。
(八)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um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九)对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已经享受自获利年度起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政策的企业,不再重复执行本条规定。
(十)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对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封装企业的投资者,以其取得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直接投资于本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封装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按40%的比例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再投资不满5年撤出该项投资的,追缴已退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对国内外经济组织作为投资者,以其在境内取得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作为资本投资于西部地区开办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封装企业或软件产品生产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按80%的比例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再投资不满5年撤出该项投资的,追缴已退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财税[2008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
二、免税收入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
三、减计收入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所称减计收入,是指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前款所称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
(《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第九十九条)
四、安置特殊人员
(一)安置再就业人员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收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工的,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
(国发[2009]4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
(二)安置残疾人
1、单位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并可按支付给残疾人实际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单位实际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加计扣除部分,如大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可准予扣除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超过部分本年度和以后年度均不得扣除。亏损单位不适用上述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
单位在执行上述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办法的同时,可以享受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对单位按照第一条规定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或营业税减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
五、加计扣除
(一)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加计扣除
安置残疾人员的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加计扣除100%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二)项所称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六条)
(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
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1、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
2、企业根据财务会计核算和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收益化或资本化处理的,可按下述规定计算加计扣除:
(1)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2)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国税发〔2008〕11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第七条)
六、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一条所称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七条)
七、加速折旧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所称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
八、税额抵免
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
篇4
《通知》规定,2007年3月16日以前经工商等登记管理机关登记设立的企业,按照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具有行政法规效力文件规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以下办法实施过渡: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其中,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2008年按18%税率执行,2009年按20%税率执行,2010年按22%税率执行,2011年按24%税率执行,2012年按25%税率执行;原执行24%税率的企业,2008年起按25%税率执行。
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新税法施行后继续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办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税收优惠的,其优惠期限从2008年度起计算。
实施过渡优惠政策的项目和范围按《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表》执行。该表详细列举了实施过渡的30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涉及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设在海南岛等特定区域企业原来可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设在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特区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和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设在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的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当地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严格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所得税政策等,总计30项。
《通知》规定继续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文件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下发的《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中规定的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执行。
篇5
改革开放至今,中小企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其中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规模小,实力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存在先天不足。同时中小企业面临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国家对中小企业在税收政策方面扶持力度不够,客观上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存在以以几个问题:增值税纳税人的划分――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现行所得税应税所得率规定不适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不平等;中小企业社会负担过重。
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定支持政策是核心,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税务部门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
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为了发展中小企业采取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如通过降低税率、减免税收、返还税收来实现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我们应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中小企业实行较低税率的企业所得税政策。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可以参考借鉴这一做法,对中小企业减按15%~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或者,对中小企业实行低税率征收,督促其规范建账,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所得税负担率。
鼓励中小企业积极筹措资金,将企业利润用于再投资。对中小企业的这部分投资可以给予全部或部分抵免企业所得税的照顾,对中小企业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按――定的比例给予返还,提高中小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引导他们向国家鼓励的产业发展。
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税收政策。引导银行积极向中小企业贷款。对中小企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应取消以往按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利率计算数额之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的规定,改为按实际支出扣除,降低筹资成本,促进中小企业积极筹集社会闲散资金。
合理调整新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现行政策规定对新办第三产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免优惠,范围显得过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办小企业,同样也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取消计税工资税前扣除办法,改按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全额税前扣除。取消技术开发费税前列支的对象限制,适用于国有、集体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办法,同样适用中小企业。调整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下限标准。切实减轻核定征收的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的税负率。
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对现有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取消一切不合理和不合法的收费,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篇6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逆向调节
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平均利润率趋近于零,中小企业只有创新才能取得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中小企业从来都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美国高新技术企业75%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但与此同时,由于技术创新面临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模仿者的跟进以及技术扩散所产生的外部利益,中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市场供给不足。为了增加供给,新企业所得税法大幅度地调整了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地把中小企业和技术创新型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但税收政策工具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候会无效甚至出现设计者不期望出现的结果,即逆向调节问题,需要谨慎地予以关注,并不断地进行政策调整。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其配套的税收政策工具
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中小企业问题,起因于对我国企业改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隐性失业人口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公平和社会不稳定的担忧。其切入点是,中小企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维持居民收入水平,保持社会稳定。最初人们经过研究发现,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资金问题,为此,原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制定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转发了该指导意见,期望通过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政策性担保,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能力,解决融资难题。后来人们又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了技术创新,期望通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并藉此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所以,新企业所得税法以此为导向,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安排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税率优惠、技术转让收入减免、创业投资抵税等;新企业所得税法还从单纯扶持中小企业,延伸到同时扶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创业投资企业,体现了对税收政策工具的使用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
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有三个制约因素,其一是风险,其二是资金,其三是外部性。特别是外部性因素,决定了技术创新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单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增加其有效供给,必须借助于政府公共财政政策,包括减免税等政策工具,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规避创新风险、增加技术创新的市场供给。减免税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税收政策工具之一,它可以使税收工具趋于中性,相对增加税后收益,降低企业风险;减免税还可以减少企业现金流出,相对增加现金流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外部合作者减免税,还可以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各市场主体独立的技术创新活动联合起来,以分散技术和市场风险;减免税同时也是对技术创新外部利益的补偿,可以缩小技术创新期望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差距。
(一)技术创新的风险性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政策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风险综合性强且风险指数高的特征。其一,技术创新投资量大、时间跨度长、不确定性强,尤其是前期科学研究,成功的把握更小。其二,技术创新环节较多,对应的风险也比较多。技术创新必须经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和产业化等几个阶段,同时必须承担技术风险、开发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重风险;特别是市场风险,是部分中小企业所无力承担的,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把部分创新活动分散给其他利益主体,以期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目前,企业所得税法主要是运用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政策工具,鼓励中小企业向其他经济主体转让技术,同时鼓励其他经济主体承接技术,参与科技成果的中间试验和产业化活动,共担技术创新风险。
(二)技术创新的外部性与税率优惠政策
技术创新具有外部效应,它不但会部分地向“免费信息使用者”提供无代价的信息资源,而且还会诱导“模仿者”跟进,从而产生技术扩散效应。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非常有利于国家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所以,技术创新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不应当属于纯粹的私人投资范畴。技术创新所具有的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技术创新成果的原创者不可能也不应当通过垄断市场的方法完全控制技术创新的外部利益,因而其外部利益损失也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途径得到补偿;即创新风险是由私人承担的,而创新收益却为社会所共享。鉴于此,如果没有国家财税政策干预,那么理性的中小企业都会自动放弃自主创新战略,而选择跟随战略或模仿创新战略,从而窒息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
目前,企业所得税法主要是运用减免税、优惠税率等政策工具,增加技术创新收益水平,以期维持私人利益与外部利益的平衡,实现风险与收益对等,保护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
(三)技术创新资金的短缺性与投资抵税政策
如上所述,技术创新必须经过科学研究、技术研究、中间试验、市场开发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中后期的中间试验和市场开发阶段对资金需求量更大。但是,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正常的银行信用方式融入必要的资金。其一,创新企业的资产主要表现为无形的知识资本,由于其在会计确认方面所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在会计计量方面所存在的不可靠性等原因,致使目前以知识资本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并没有被完全纳入到财务报表体系之中。得不到会计这一目前最具有权威性的估价体系的认可,无形资产的价值便无从真实体现,自然也难以通过抵押的方式获得与其内在价值相称的等量现金贷款。其二,技术创新活动不符合金融资本安全性和流动性要求,如果不大幅度提高融资成本,是根本无法吸引信贷资本的。目前,按照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都专门为中小企业安排有一定比例的贷款配额,但是这毕竟不是一种市场行为。站在银行的立场上来看,贷款配额的对象是不应该分配给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商业银行约束风险并没有错。其三,科技创新的实施者与资金的供给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为了控制外部利益,技术创新成果信息并非是完全开放的,自然无法满足潜在的资金供给者的信息需求。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供给不足,必然会导致资金拥有者裹足不前。
目前,企业所得税法主要是运用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抵税等政策工具,增加创业投资收益,抵消投资风险,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向中小企业融资,以增加创新资金的有效供给。
二、企业所得税的逆向调节现象
对于逆向调节,我国理论界最早关注的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它泛指高收入者少纳税、低收入者多纳税的反常现象。企业所得税作为直接税体系中最主要的一个主体税种,同样也存在逆向调节问题。如原企业所得税有关地区税收优惠的规定,目的是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结果却使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即所谓的越帮越贫、越扶越弱。逆向调节现象的存在,说明所得税在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问题。新企业所得税 法取消了一般企业的税收优惠,规范了地区优惠,重点支持企业技术进步,鼓励产业升级的导向十分明确。但是,经济活动的动态性、经济现象的隐蔽性、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税收政策工具的时滞性,使税收工具极有可能因为被曲解和规避而失效,甚至收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一)亏损后转的逆向调节问题
就收益实质而言,亏损结转属于纳税人应有的权利;但是就税法权力而言,亏损结转又可以被视为税收优惠。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可见,我国税法对企业亏损补偿采取的是后转制。根据后转制,纳税人前期亏损可以抵消后期所得(以五年期为限,且不可中断计时),但纳税人前期所得不得抵消后期亏损;换言之,解缴入库的税款是不可以退库的。可见,亏损后转的政策效应取决于企业收益的稳定性、时间效力和强度。亏损后转是税法授予纳税人的一项普适权,并不是专门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其所独有的高风险性,该政策工具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特殊意义。由于收益的单一性和高风险性,创新型中小企业所得税税基不稳,收益波动大,不规则性强,亏损不能抵补的风险大。因此,仅就该政策工具而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要高于一般企业,会对其技术创新产生负激励效应。不仅如此,亏损后转还有可能导致其他税收政策工具失效,如出于纳税成本考虑,企业通常会理性地控制正、负纳税义务状态,刻意地安排研发支出时间,使前期出现亏损,后期出现盈利,而不管这种安排是否符合商业目的。
(二)利息税前扣除的逆向调节问题
从费用与所得的因果关系角度考察,利息是对业主所得的分配,而不是对业主所得的扣除;也就是说,利息不应当视为一项费用在税前扣除。所以,允许利息税前扣除,应当视为一项税收优惠。既然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那么利息支出便具有了税收屏蔽作用。因而,企业实际承担的债务成本总是会低于其名义成本,所得税税率越高,税收屏蔽的功效越显著。但是,为了防止纳税人以利息支出为名,行非法转移利润、规避纳税义务之实,所得税法一般都会对债务利息的扣除范围和标准作出限制性规定。
如上所述,创新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比重大,收益不稳定,其流动性风险通常会高于商业银行设定的警界线,迫使其不得不转向资金成本较高的非金融企业融资。但是,所得税法对非金融企业贷款利息迫不得已的歧视性规定,削弱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税收屏蔽的自动保护功能,导致其实际税率要高于一般企业,会对其技术创新融资形成负激励。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逆向调节问题
为了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研发费用允许加计扣除的部分,并不是企业实际费用支出。所以,研发费用允许加计扣除可以视为税法赐予纳税人的额外的税收优惠,类似于财政补贴,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它会直接减少企业现金流出,使企业现金流量得以流动增长,对于现金流量不足的中小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财务意义。但是,研发费用只能在其发生的当期加计扣除,意味着如果当期的利润强度达不到扣除标准或者当期发生亏损,那么就等于放弃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权利。
研发费用只能在发生的当期加计扣除的规定,还会导致其他税收政策工具无效。例如,快速折旧是帮助企业保全资金,鼓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税收工具,但是如果将快速折旧与研发支出并用,则很可能会置企业于负纳税义务的境地,导致加计扣除无从落实。所以,为了保证研发支出能够足额地加计扣除,纳税人有可能会理性地选择放弃对固定资产进行快速折旧,从而导致快速折旧政策工具无效。
可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工具极易对包括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内的高风险产业的研发活动产生逆向调节。
(四)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的逆向调节问题
为了鼓励企业转让技术,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商品化率,《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一政策规定意味着,如果纳税人完全封闭地和独立地开展技术创新的全部活动,并独立地承担技术创新过程的全部风险的话,那么就可以使自己处于无纳税义务状态;反之,则必然会使自己部分地或完全地处于纳税义务状态,除非技术转让收入在免征额之下。
显然,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政策工具并不完全鼓励纳税人将技术开发风险和市场开发风险等进行隔离,对期望通过技术合作而分散风险的活动形成负激励,会抑制合作创新。
(五)优惠税率的逆向调节问题
为了照顾小型微利企业,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所得税法专门设置了一档照顾税率和一档优惠税率。《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足见我国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不惜以牺牲税率统一性为代价的决心。
优惠税率固然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保全现金,但与此同时,人为地在不同企业之间设置税率差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纳税人通过资本弱化、转让价格、企业并购嫁接(改变纳税人身份)等方式,转移利润、规避所得税的问题,从而加大税收监管的难度。优惠税率还会导致其他税收政策工具无效或弱化。优惠税率越低,利息税前扣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快速折旧等政策工具的激励效果越差。
三、政策建议
目前,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可以替代劳动和资本的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和引擎,而税收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之一。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美国、加拿大和瑞典所实施的研发税收抵免效果的实证分析表明,税收刺激使研发支出增加近2%。而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有限,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税收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需要加以改进。
(一)所得税亏损弥补模式和期限调整
亏损结转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消除对纳税人亏损征税所产生的不利后果。企业是持续经营的,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只有等到企业寿命结束才能确定。所以,盈亏确认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也只有如此,所得税款才能及时入库。但是,分期确认盈亏,并不能割断和否定各个会计期间盈亏的互济关系。本期盈利,只能说明本期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是盈利的,并不代表在整个寿命期内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也是盈利的;企业出现亏损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本期的盈利应当允许与其他期间的亏损互抵,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对亏损征税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准许亏损结转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税收惯例。
如果把视角拓宽到国际范围,那么亏损结转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准许前后结转,如加拿大规定为 前转3年,后转7年;美国规定为前转3年,后转5年;印度尼西亚为前转5年,后转8年。二是只准向后结转,如阿根廷规定后转10年;法国、巴西和泰国规定为后转5年;英国、新西兰、新加坡规定可以无限期结转。后转操作简便,但企业却会在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承担着以前年度的税款。
从理论上讲,只有当亏损抵补期限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期结转,才能完全避免对亏损征税,才符合所得征税的实质。亏损前转,即为纳税人设定负纳税义务,涉及到前期已征税款退税问题,对于现金流量不足的纳税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处于负纳税义务地位的企业通常都是成长期的小型企业以及从事大型高风险投资项目的企业。这类企业大多缺乏资金,资本成本较高,如果不能全额退税,势必使其本来已经紧张的资金流量雪上加霜。因此,退还税款对企业来说比等现值的未来减税(亏损后转)获取的资金更有价值。
(二)允许利息支出全额扣除
根据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较高的融资风险只能与较高的融资成本相匹配。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使创新型中小企业很难与商业银行结成亲密的合作伙伴。所以,创新型中小企业只能立足于现有的商业银行主渠道之外寻求生存资金,而且必须以较高的融资成本为代价。只有允许创新型中小企业比照金融机构贷款利息的扣除方式,在税前全额扣除非金融企业贷款利息,才能帮助其利用税收屏蔽功能,降低融资成本,使其融资成本接近于一般的非创新型企业。
当然,利息全额扣除应当有一个前提,即取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优惠税率。否则,如前所述,基于避税目的,纳税人以贷款为合法形式的非法利润转移,将会使该政策工具部分甚至完全失效。
(三)允许研究开发费用后转加计扣除
创新型中小企业收益不稳定,费用发生的当期很可能没有足够的所得用于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该政策不能落实的风险比较大。鉴于此,应当允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向后无限期展转扣除,排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权利不能实现的不确定性,以消除纳税人的后顾之忧,使纳税人能潜心按照商业目的安排研发活动。
有必要说明的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并不属于纳税人实际支出,所以并不适用于向前展转扣除,否则,还会出现税款退库的问题。
(四)对技术转让所得全额免税
技术创新具有前期风险大、后期投入高、组织化程度强的特征。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应当而且必须承担前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风险,至于后期产业化风险,则可以通过技术成果转让的方式分散给其他企业组织承担。所以,科技成果转让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它可以将各经济主体之间独立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等创新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整合,提高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和“合作化”程度,以分散技术创新风险,加速技术和信息交流,加快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税收政策工具应当顺应这一要求,对技术成果转让实行全额免税,以降低全社会创新资源的整合成本,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五)以特定活动的税收优惠替代企业优惠税率
优惠税率政策工具的效果,取决于纳税人纳税义务状态和盈利的强度。在负纳税义务的情况下,低税率并不能够为纳税人带来任何实际的税收利益;在盈利能力较低的情况下,低税率为纳税人带来的税收利益意义不大;更重要的是,低税率还可能导致其他政策工具失效。因为优惠税率的优惠对象是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前已述及的纳税人利用税率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将利润由高税率企业向低税率企业转移而非法避税,破坏公平的竞争秩序。优惠税率是发展中国家采用最为广泛的鼓励投资的政策工具,但使用优惠税率在提供投资激励方面并不是最有效的工具。所以,可以考虑以特定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取代企业优惠税率,例如前已述及的创业投资抵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利息支出税前全额扣除抵税等。
篇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营主体和投资多元化不断涌现。为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鼓励和促进有正常经营需要的企业改组活动的健康发展,规范和加强对企业改组活动的应税行为管理,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等法规,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其改组行为(包括企业整体资产转让、企业整体资产置换、企业合并和企业分立等)的税务处理作了具体规定。由于这些规定有的比较抽象,有的内容比较复杂,因此,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在实践中正确运用,现对企业资产整体转让的所得税处理加以分析与讨论。
一、税法上的企业资产整体转让的含义
国税发[2000]118号文(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四条,将企业整体资产转让定义为:一家企业不需要解散而将其经营活动的全部或其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转让给另一家企业,以换取代表接受企业资本的股权,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东以其经营活动的全部或其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向股份公司配购股票。由上可见,企业整体资产转让的行为,由于转让的企业不需要解散,所以,作为独立纳税人的地位并没有发生任何变更而是继续独立存在的,它在转让后只不过是经济活动形式发生了改变,即由从事经营活动转变为投资活动。
在企业整体转让的改组行为中,涉及到的当事人有转让企业、转让企业的投资人以及接受企业与接受企业的投资人。但由于整体资产转让不需解散双方企业且转让方换取的是代表接受企业的股权,接受资产方企业用于交换的股权又不是向原投资人回购的,因此资产转让双方的投资人的权益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因而,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直接涉及到双方投资人的经济业务。故企业整体资产转让业务的所得税处理实际上主要是解决资产转让与收受企业双方之间发生的资产转让行为是否要作为资产销售确认所得或损失,以及在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的情况下有关资产和股权的成本如何确定的问题。用税收上的术语,实际上就是解决“应税整体资产转让”和“免税整体资产转让”两种情况下的所得税处理问题,但其前提是能够准确判定这两种行为。判定该两种行为的标准,世界各个国家的税法规定并不完全相同。在我国,根据国税发[2000]118号文,划分免税整体资产与应税整体资产的条件是:企业整体资产转让交易的接受企业支付的交换额中,除接受企业股权(这里的股权一般是指接受资产企业的股权,如实行三角合并也可以包括接受企业母公司的股权,但不包括接受企业持有的其他企业的股权)以外的现金、有价证券、其他资产(简称为非股权支付额)是否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的20%,如高于20%就属于应税整体资产转让,反之是免税整体资产转让。
二、应税整体资产转让的所得税处理
国税发[2000]118号文第四条的第一款规定,应税整体资产转让,应在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全部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由于转让企业已经确认了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所以取得的股权应以公允价值确定计税基础。下面用一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与分析。
譬如,甲企业在整体资产转让日的简化资产负债表如下:
假定该企业转让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3600万元,其中存货为4000万元,应收账款为600万元,固定资产为5000万元,土地使用权为4000万元。并假定甲企业将其净资产的账面价值8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3600万元的全部整体资产转让给乙企业,取得乙企业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的股权6000万股(每股的面值1元),并取得非股权支付额3600万元。
分析:由于该甲企业取得的非股权支付额占取得的股权面值的比例达60%(3600÷6000),不符合“免税整体资产转让”的条件,所以,要确认资产的转让所得4100[(4000-3000)+(600-1000)+(5000-3500)+(4000-2000)]万元,并按照33%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
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该项转让由于是用整体资产换取对方股权,实际上类似于会计上的企业合并。而根据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以资产交换股权的,要将评估增值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差额,即4100×(1-33%)=2747(万元)的税后收益计入资本公积。但是,由于会计这样处理的实际结果等于是将企业税后的未分配利润分配给股东,所以,还必须要按税法规定进行所得税处理。即如果该评估价值的税后净收益是分配给个人股东的,要按个人所得税法计缴20%的股息、红利所得税,如果是分配给法人股东的,除存在减免税优惠以外的税率差异,都要补缴企业所得税。因此,从税收角度讲,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清产核资外,任何资产评估增值,即使缴纳了企业所得税,也不应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而应计入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因为企业的资本公积与资本一样是不承担任何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企业的会计处理最好与此相协调。
甲企业有关资产由于已经确认了所得或损失,取得的股权和非股权支付额应按公允价值确定计税基础。所以,甲企业整体资产转让实现后,新的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税法规定转让企业不因企业整体资产的转让而解散,所以,对转让企业不能按“清算所得”计征企业所得税。
由于甲企业已经将有关资产增值作为应纳税所得确认,所以,接受企业可以按有关资产公允价值确定其计税成本。另外,接受企业也可能还吸收其他投资人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对此,投入资产也应按公允价值(评估值)作为计税成本,但对新加入的投资人的出资额大于按比例计算的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的情况,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可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三、免税整体资产转让的所得税处理
篇8
一、调增应纳税所得的事项
(1)借款费用支出。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费用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费用支出,在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也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工资、薪金支出。实行计税工资的企业,其实际发放工资、薪金在计税工资、薪金标准以内的,可据实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按批准的工效挂钩提取的工资、薪金超过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也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实行计税工资的企业,其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分别按实际发放工资总额的14%和1.5%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4)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公益、救济性捐赠,除税法规定的可全额扣除项目外,一般企业公益、救济性捐赠应按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第16行“纳税调整后所得”的3%以内扣除;金融企业按1.5%扣除;向文化事业捐赠按10%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5)资产评估增值。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发生的固定资产资产评估增值,可计提折旧,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6)视同销售。企业将自产货物或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赠送他人;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均应视同销售货物,期未按同类货物同期的销售价格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7)试运行收入。企业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试运转所产生的试运行收入,试运行净收益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8)分派股利。企业按权益法对外投资,由于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收益要在下年度宣告分配,当分配股利时,企业应将计入“应收股利”科目的金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9)弥补亏损。企业按权益法对外投资,当被投资企业发生经营亏损时,投资企业按亏损分担额所弥补的亏损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0)股权投资差额。企业按权益法对外投资,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1)业务招待费支出。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该部分的3‰,超过规定比例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2)广告费支出。广告费按销售(营业)收入2%的比例扣除,粮食类(包括薯类)白酒广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从2001年起,制药、食品(包括保健品、饮料)、日化、家电、通信、软件开发、体育文化和家具建材商城等行业的企业广告费按销售(营业)收入8%的比例扣除;对从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制造及其他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站,从事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的风险投资企业,自登记之日起5个纳税年度内,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广告费可据实扣除,未经审核不得税前扣除;电信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按主营业务收入8.5%的比例扣除;从2005年起,制药企业广告费按销售(营业)收入25%的比例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从2006年起,服装生产企业广告费按销售(营业)收入8%的比例内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制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13)业务宣传费支出。业务宣传费按销售(营业)收入5‰的比例扣除,超过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4)坏账准备。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以坏账准备金方式计提的,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的比例扣除。已核销的坏账收回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5)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按总收入2%的比例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6)保险费用。企业为其投资者或雇员个人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的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以及在基本保障以外为雇员投保的补充保险,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保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7)各项罚款、罚金、滞纳金。企业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8)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企业参加保险后,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损失而由保险公司给予赔偿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已扣除的,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9)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企业的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0)各种赞助支出。除广告性质赞助外,其他各种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1)与收入无关的担保支出。企业为其他企业提供与本身应纳税收入无关的贷款担保,因被担保方不能还清贷款而由该担保企业承担的本息,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2)回扣支出。企业因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回扣;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3)准备金。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金)等税法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4)以前年度未计提的费用。企业补提以前年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5)其他各项支出。与本企业收入无关的各项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调减应纳税所得的事项
(1)股权投资收益。企业按权益法对外投资。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收益,由于在下年度宣告分配,因此确认所得的时间应在下年。本年度按照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2)技术转让收益。企业技术转让收益及相应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企业所得税。
(3)国债利息收入。国债利息收入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4)国产设备投资抵免。凡在中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5)治理三废收益。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6)弥补亏损。企业发生亏损,可用发生亏损后5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
(7)境外收益。企业从境外取得的收益,如果低于按规定计算出的扣除限额,可从应纳税额中如数扣除其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
篇9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6年4月18日了国税发[2006]56号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该文件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新的内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新的申报表与原申报表有很大的不同。从形式上看,新的申报表增加了预缴申报表,简化了年报主表,增加了年报附表,即由九张附表增加至十四张附表(按不同行业还会有一定的区别);从实质内容上看,这次申报表的修改,带来了税收政策的一系列变化。
第一个变化: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项扣除的计算基数发生了变化
新旧申报表都以申报表上体现的销售或营业收入为计算基数,但两表上的销售或营业收入包括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新申报表的销售或营业收入是指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应确认为当期收入的视同销售收入;旧申报表的销售或营业收入包括从事工商各业的基本业务收入,销售材料、废料、废旧物资的收入,技术转让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单独反映),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入,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收入(含逾期的押金),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的收入。
新表改变了原来对销售或营业收入过于明细的列举,口径上更接近会计核算的分类。对于旧表中列举的技术转让收入、转让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收入的归属,新表以所有权与使用权来划分:若涉及的是使用权的让渡,除现金之外,其他的让渡使用权的收入都并入销售或营业收入项目中。在旧表中单独列示的租赁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益都在新表的销售或营业收入中反映;若涉及的是所有权的让渡,会计上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核算,新表将其计入其他收入项目中,而非销售或营业收入项。对于视同销售的收入,旧表只列举了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的收入,而新表则因税收政策在旧表公布执行后新增的规定,范围更广,它包括了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的收入和处置非货币性资产视同销售的收入,后者是指将非货币性资产用于投资、分配、捐赠、抵偿债务等方面,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而确认的收入。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新表确认销售(营业)收入的范围要大于旧表确认收入的范围。范围的扩大,意味着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项扣除的计算基数的提高,当然,也就提高了这些项目的税前扣除限额。
在这一项变化中,笔者还注意到,对主要从事对外投资的纳税人的投资所得有了新的界定,确认其投资所得就是其主营业务收入。也就是说,这类纳税人的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项终于可以与其他企业享受同样的比例扣除限额。但是,这类纳税人在作新申报表的纳税申报时,目前尚存在操作上的障碍。因为新申报表的设置上,销售(营业)收入与投资所得是在不同的附表中填列的,后者不能并入前者。
另外,对于金融保险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税法在新申报表出台前是这样规定的:金融保险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应依扣除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后的营业收入,按《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三、四十四条的规定标准计算扣除。金融保险企业在实际使用新的申报表时,根据新申报表规定计算业务招待费的基数是销售(营业)收入,由此会出现政策执行上的一个困惑,究竟是按原有的规定,还是可以不用考虑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的因素?
以上这两个特定行业的有关问题,有待于将来的税收文件给予进一步的明确。
第二个变化:准确地说,这点不叫变化,而是一种政策上的明确,是对工会经费计算基数的明确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对职工工会经费的税前扣除规定,是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2%扣除的。而国税函〔2000〕678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对工会经费的扣除基数,采用的是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这次申报表的修改,重新将其计算基数回归到计税工资上,即: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的计算基数是指按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
第三个变化:纳税调整后所得的组成内容有所变化
旧表中的纳税调整后所得已包括了对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扣除和加计扣除项目的扣除,而收入总额中投资收益的股息性所得,需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94)财税字第009号文件规定将其还原为税前所得;新表的纳税调整后所得不含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扣除和加计扣除项目的扣除。同时,在计算收入总额时,投资收益项目中股息性质的所得,不做还原计算,待调整后所得弥补亏损后,尚有需补税的投资收益,才将其已缴交的所得税计入,作为此部分投资收益的还原,并入应纳税所得额。
第四个变化: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的计算基数改变了
篇10
当前企业的改革方向正在不断地向企业并购与重组转移,并将此作为聚集和协调资本的纽带。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企业合并是企业并购重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会计和税务二者的目标和原则存在差异,合并过程中的会计和税务计量上也会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对企业的财务和税务人员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了企业合并过程中的纳税调整难度加大。
关键词: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税务计量
一、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和所得税政策的差异
(一)企业合并的相关基本概念的差异
对于企业合并,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定义并不一致,口径也并不完全相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合并的判断标志不同,在会计准则中,是否能成为一个报告主体是合并是否发生的判断标准,但是,税法则将是否成为同一个法人主体作为标准;另一方面是合并的分类不同,企业合并在会计准则中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两种,但是在税法中将企业合并分为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由于判断标志和分类均不同,会计核算和所得税在使用过程中的组合较多,易于造成差异。
(二)合并取得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1.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中规定,合并取得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均需按照原账面价值入账。在税收政策中,若合并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则需要按照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作为计税基础,也就造成了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若合并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合并前后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不变,但是,如果被合并方的原计税基础与原账面价值已存在差异,合并后此差异依然存在。
2.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中规定,合并取得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均需按照其公允价值入账。在税收政策中,若合并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则计税基础也为取得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两者一致;但是,若合并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合并前后的计税基础不变,因取得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和原账面价值的差异,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产生差异。
(三)合并导致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的差异
1.合并方支付对价的资产转让损益确认比较
税收政策对于股权支付和非股权支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股权支付的损益,会计准则认定其为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不存在资产转让损益;同时,税法中也规定股权支付部分不产生资产转让损益,在此情况下不存在纳税调整。对于非股权支付的损益,税法中规定非股权支付部分需要计量其资产转让损益,但在会计准则中以控制方式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非股权支付不能影响资产转让损益,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来调整税会差异;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非股权支付则影响资产转让损益,与会计准则中处理方式相同,但是,若此时支付部分的原账面价值不等于原计税基础,即合并前已存在差异,则原差异会保留下来。
2.支付的相关费用、手续费、佣金等的处理差异比较
对于直接相关费用,除去同一控制下并且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非同一控制下并且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外,其他情况下对直接相关费用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上均存在不同,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对于发行债务工具产生的佣金和手续费等,税收政策规定其为当期损益,会计准则规定其应计入债务的初始确认金额,即产生了税会差异。对于发行权益工具产生的佣金和手续费,会计准则和税务处理上均不计入当期损益,不会产生税会差异。
3.合并成本与换入净资产入账价值(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比较
税收政策中规定,合并成本为支付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的集合。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成本为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成本为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与产生的直接相关费用、手续费、佣金等的集合。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于合并的差额:合并为同一控制时,合并差额应作为留存收益调整资本公积;合并为非同一控制时,合并差额应作为商誉或营业外收入(当期损益)。税收政策中规定,对于合并的差额,在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时,合并差额的处理方式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的处理方式相同;在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时,产生的差额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二、协调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和所得税政策差异的建议
(一)理论方面协调
1.承认差异并努力寻求共性
由于会计和税法的分工明确,两者的差异必然会在长时间内存在。会计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而税法则是保证应税收益的合法性,并调和应税收益和会计利润的差异。因此,企业合并过程中的税会差异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上文论述的税会差异在企业合并过程中无疑对企业合并造成更大的纳税成本。在税收和会计都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两者应该努力寻求共同点,统筹规划,从而在实现会计目标和税收目标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
2.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的相互靠拢
在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面,会计准则已经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在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同时,也和税法中的计税基础相互协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税会差异、降低了纳税成本,这些正是我国会计制度建设已经开始主动与税法相协调的表现。从我国的历史经验来看,会计改革往往走在前面,即会计准则往往更加贴近当时经济状况的实际。但税收政策时,缺乏相应的配套会计处理是税收征管实务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因此,在修改或颁布新的税收政策时,主管部门应当考虑出台相应的会计处理、核算、调整的相关指南,协助财务人员和征收部门适应新的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之间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调节机制,对企业和征管部门双方的实务操作难度有很大改善,也可以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
3.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我国的会计政策和税收制度的制定由政府主导完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却无法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之中。但是,对于政策的合理性的验证,往往需要理论界、实务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的交流商讨。缺乏市场主体意见的政策在实务中很容易造成缺乏操作性、损害企业根本利益等问题。同时,此类政策也可能造成企业决策做出偏离政策意图的行为,降低企业执行政策的积极性。为了减少实施过程中各方权利和责任的不匹配,影响政策效果,政策制定者应当采取措施在其他层面给予一定保障。比如,建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委员会内包含来自实务界(企业等)和理论界(金融、会计和法律等相关学者)的人士,从而扩大其代表性。
(二)实务方面协调
从企业的角度,面对现有的税会差异,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所得税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日益复杂,尤其资产负债表的应用,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拥有较高的素质,才能在已有事项的基础上做出职业判断。(2)考虑单设独立的所得税会计人员。对于大中型国企、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规模较大企业的财务部门,可以设置独立分工的专门性所得税会计人员,专业的税务会计对所得税核算的效率和准确度都会大幅提高。(3)严格遵循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实务当中,不仅需要对合并中各项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确认、计量和列报,也要依据税收规定确认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其中涉及的所得税事项纷繁复杂,所以必须严格遵守准则和政策的要求,才能在所得税核算的基础工作中保质保量。
参考文献:
[1]张维宾,章丽娟.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现行会计规范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3,(2).
[2]邵贵萍.浅谈企业合并中的所得税会计差异处理[J].商业时代,2012,(30).
[3]朝黎明.企业合并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规定的差异分析[J].财会月刊,2011,(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