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实验范文
时间:2023-04-04 17:3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实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是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了解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经过和转归,为认识疾病的本质及后期临床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有人称“病理为医学之本”,可见它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教育正处于从教师主讲逐渐演变为指导学生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中,病理学如何才能顺应发展很值得探讨和研究。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实验教学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学习的继续、补充和发展,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上好医学生的病理实验课,把学生培养成为动手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本学科的实验课教学提出几点设想。
为了能使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我们的实验课由多媒体示教,大体标本示教,切片观察,绘图作业和考试五部分组成,争取逐步强化教学效果。
1 实验课幻灯和大体标本的讲解
实验课幻灯的制作主要由大量的图片组成,图片所涉及的内容主要为理论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实验课幻灯图片的选择多为某种疾病的典型病理变化,同学们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及教师的讲解,可以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的临床知识。大体标本的观察比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观察更具有直观性。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的结合临床,实验课图片的选择除了以病理变化为主体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和临床治疗有关的有趣图片。比如,在同学们看完大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的图片后我们还选择了几张临床上冠状动脉搭桥的图片给学生看。在讲完心瓣膜病的时候,我们也选择了一张换金属瓣膜后的心脏标本的图片给同学们看,同学们对这些图片表现出明显的关注,普遍反映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本病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症状,提高了病理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更好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疾病谱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要及时的调整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临床疾病不断变化对病理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在讲解幻灯和大体标本的过程中要避免“注入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根据病理变化的特点自己作出初步诊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引导学生作出诊断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起疾病病理变化的原因,在临床上病人会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联想到显微镜下的组织学改变等。比如,在观察食管静脉曲张标本时,引导他们思考静脉曲张的机制,病人会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观察肝硬化标本时,积极引导他们思考肝硬化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进一步由肉眼形态改变联想到镜下组织学改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观察切片的动力,为下一步切片的观察教学奠定基础。
2 切片观察
切片的观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组织学基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观察切片,我们常常帮助学生复习正常的组织结构。有些同学组织胚胎学的基础不好,观察切片就比较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改革病理切片的制作,最好在一张玻片上放两块组织,一块为正常的组织,另一块为病理组织。比如,在制作动脉粥样硬化的切片时,可以在一张玻片上放一块正常动脉组织的切片和一块动脉粥样硬化的切片。这样同学们在两张组织块的对比观察中更容易发现病变,更容易理解病理变化的特点。
当然,要取到正常人体组织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外检和尸检工作中留心收集正常的人体组织。在没有开展病理外检和尸检的医学院校可以加强和临床医院病理科及法医教研室的联系,以便收集到正常的标本。除了收集正常的人体组织标本外,我们还可以建立疾病的动物模型,比如我们可以在小鼠身上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模型,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取到正常小鼠的组织和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标本,一方面促进了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自身的科研兴趣,如果可以很好的和学生交流,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
教师在学生充分理解切片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推理出大体标本的病理改变和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使切片观察和大体观察统一起来。
3 绘图作业
观察切片要求学生选择一张切片进行绘图是病理实验课的传统内容之一,通过绘图可以督促学生对切片的认真观察和加深学生对组织病理变化的记忆,还可以检测学生对切片的观察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还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作业评分标准,将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评分并记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一步确保学生端正切片观察和实验课作业的态度,所以学生的实验课作业都很认真。
除了传统的绘图作业,我们还让学生进行临床病例分析讨论。所选病例多来自我们所做的尸体解剖。我们将死者的死亡经过,临床的各项检查结果和病变脏器及镜下病理变化的照片制成幻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学生们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病例分析更有效的将学生所学到的病理知识和临床有效的结合,病例分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检测学生对病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桥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病理学的热情。
4 实验课考试
本教研室多年来一直坚持病理实验课的考试制度,病理实验课的考试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切片考试,另一种为病例分析。切片考试主要针对实验课学时较多的专业,如临床、影像等专业;病例分析主要针对实验课学时较少的专业,如麻醉专业。切片考试可以直接、客观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病例分析可以更有效的结合临床。
5 实验教学继续改革的探讨
目前我校开设专业多,对于不同的专业,病理的教学重点应有所不同,根据专业的不同我们应大胆转换病理教学的主讲内容,适当增删取舍教材使病理教学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测评方法更加多元化,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在实践中,除常规作业考核外,把学生平时在实验课的综合表现也作为一个考核点,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上讨论、网上答疑这一板块中,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得出答案。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开设综合实验课势在必行。不能再以学科为中心,而要以组织或器官为中心,使得各学科在综合实验中有所交叉渗透。将科研融入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断探索,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理论课上教师介绍学科相关的国内外科研动态及新技术、新方法外,在实验课上,我们还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大家,告诉学生某领域的研究热点,可培养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为将来科研课题的开展打下基础。
篇2
关键词:病理实验室 生物安全 问题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27-01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课程,是以掌握病理状态下人体组织结构、细胞形态为特征的形态学科。病理实验室是病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为病理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病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是指实验室缺乏安全意识和管理措施,在制作病理标本过程中,经常使用甲醛、二甲苯、氨水、DAB显色剂等有毒、致癌的化学物品,实验室废弃物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工作人员接触到病变的组织标本、尸体等对自身健康造成的影响等。这些不安全的因素,轻者会造成对工作人员自身的伤害,重者殃及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传染病的流行。因此,病理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探讨的一个问题,现将病理实验室常见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处理对策分析如下,供同道们在实践中参考:
病理实验室对预防生物污染的意识不强,没有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规定和预防措施,没有定期进行危险化学物品、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管理不够。病理实验室应统一思想、制定措施、加强管理。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等规定,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关于病理技术、职业防护、医院感染、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培训,同时定期不间断的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强化安全防护意识,制定防范生物污染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定,由专人负责,加强监督力度,由责任人定期检查科室的环境和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施,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病理实验室的建筑设计不符合有关标准,并与其危险化学品、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不相适应,基础设施基本达不到国家相关管理和规定。有的实验室没有将办公室和试验区分开,缺乏有效的独立的排风排污系统。2005年10月1日国家颁布施行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通用要求》,规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建设的原则。将办公区和试验区、污染区和清洁区分开,实验室必须设置独立的排风及排污系统。禁止将个人物品、食物、书籍等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区和污染区,地面和实验台的消毒由专人负责定期执行。
病理实验室没有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做好和加强有害样品损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在制片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毒、致癌的化学物品。工作中应尽量用无毒试剂代替有毒试剂,如:TO试剂代替二甲苯、无毒封片剂代替普通封片剂,AEC显色剂代替DAB显色剂等,尽量不用或少用有毒试剂。我国颁布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有关于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要求,实验室应按要求配备,并请专门的监测机构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室内环境监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实验室内放置一些花草树木,既可以帮助吸收有害气体,又可以美化环境。
病理实验室没有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医疗废物和有害化学液体,造成实验室周边环境污染,甚至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危害社会。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应集中存放在阴凉通风的房间,统一管理、定期检查。取材、染色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水需要通过污水处理消毒后排放。取材后剩余的组织、医疗废物如到期的蜡块、玻片以及切片时产生的碎屑、用过的一次性刀片,一律按规定集中消毒处理或销毁。使用过的废弃化学物品如甲醛、酒精、二甲苯等采取同类废液集中存储,有条件的可回收再利用,数量较少不能回收的可燃有机毒物废液集中后燃烧,大量没有条件回收的废液可转移给专业处理场进行处理。
病理实验室没有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和危险品、危险设施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没有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缺少必要的个人防护手段。实验室应配备常用的消毒急救包,取材、切片、穿刺时如不慎被锐器所伤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工作时一定要穿工作服、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取材和尸检时必须穿防水隔离衣、戴防护眼镜。取材、尸检后要及时将器械清洗并浸泡消毒。取材室和尸检室使用后要及时清洁台面和地面。穿刺时必须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穿刺前应洗手消毒。常规切片机和脱水机、包埋机、染色架等常规设备也要定期消毒,物体表面可采用500mg/l健之素消毒擦试,紫外线照射30分钟即可。实验室一定要严格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总之,病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不仅危害到工作人员自身的健康,也会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和传染病的流行。只要单位、科室和个人高度重视,强化生物安全的认识和管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病理实验室的安全质量,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优美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病理实验课教学; CPC教学法; 应用探讨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2.044
所谓CPC,即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 pathological conference),一般先由临床医师介绍患者诊治经过,再由病理医师展示病理尸检结果,病理与临床有关学科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分析死因,总结经验教训[1]。病理学是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知识量大、涉及面广,与临床联系密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病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改变实验教学方式,在重点章节采用CPC教学法进行教学,由此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并能将病理学知识与临床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实践发现,该教学法不仅能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病理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级同时开课的两个高专临床教学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即:2010级高专临床第一教学班和2010级高专临床第二教学班的学生。其中2010级高专临床第一教学班共50例作为对照组,2010级高专临床第二教学班50例作为试验组。两组学生均经过全国高等院校考试入学,随机分班,且对照组和试验组学生主要医学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与试验组病理实验课学时总数相同,每次实验课均为4学时。授课教师均为病理教研室的骨干教师,开课前集体备课,授课进度、授课主要内容相同[3]。
1.2.1 对照组 按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即:实验课上教师先与学生一起复习有关理论内容,然后给学生讲解病理大体标本、病变组织投影或挂图,之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观察大体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绘图,最后教师作简短总结。
1.2.2 试验组 采用CPC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病理讨论,组织观察大体标本、病理切片,总结式教学。
1.2.2.1 在学生上完相应的病理理论课后,将精心挑选的病例及相关讨论题发给试验组同学,让他们熟悉病例,按病例思考题内容查阅相关文献,书写讨论报告。
1.2.2.2 在实验课上,教师先让试验组同学对所讨论病例中的相关病理问题发表看法,做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时要求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后,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对不同的结论,教师不急于作出评判,可与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讨论。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及时纠正一些常见的错误和模糊观点,并对病例中涉及的相关新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在有了统一的结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尤其是对其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进行分析,对疾病典型的病理变化进行大体标本和显微镜下的观察,从而使学生对疾病的病变有形态学上的认识,进而牢固掌握所学的病理理论知识[4]。
1.2.2.3 在实验课后,教师让试验组的同学对所讨论的病理问题形成书面文字上交,教师对每一份作业做详细批改。
1.3 评价方法
1.3.1 对照组和试验组实行学期统一病理学结业考试。考试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理论课考试成绩(70%)和实验课考试成绩(30%)。实行教考分离。考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选。集体阅卷。考试结束后统计两组的总评成绩。
1.3.2 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学生做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病理实验课中进行CPC教学的评价。
2 结果
2.1 试验组学生考试总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以问题为中心的CPC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病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3.1 CPC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病理学是形态学科,内容较抽象、枯燥;而应用CPC教学法,针对具体典型的临床病例来学习抽象的病理变化,使学习由静变动,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3.2 CPC教学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问题为中心的病例分析(CPC教学法),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最后通过讨论得出明确结论,从而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研讨过程中,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共同提高;课堂讨论中,教师的询问、同学的质疑,会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CPC教学法充分培养并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倾听的技巧以及语言艺术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
3.3 CPC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合作意识等内容。在人们的工作中,存在大量的人际交往活动,只有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标准,在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合作意识下,才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5]。采用CPC教学法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将来的工作氛围,同时在临床病理讨论中学生还能学到新知识,使学生学会尊重实际,养成实事求是、细致、踏实等良好的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质。
3.4 CPC教学法增加了病理学与临床各学科之间的联系。CPC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研讨式学习。学生在研究病例时,会将疾病的病因与病理变化和临床特征紧密联系起来,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临床医学各学科课程打下了扎实的病理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苏敏,田东萍,杨棉华,等.病理学CPC开放式教学法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5):52-57.
[2] 陈罡,罗殿中.病理学实验课中的病例分析教学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6):626-628.
[3] 宋晓环.病理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9-22.
[4] 袁锦玉.病理学病例分析教学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61-62.
篇4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不是固有的,而是后天的各种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发展变化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与知识的传授对象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故在病理实验课中应用“以疑激思,引发启迪,积极鼓励”等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 目的明确,唤起兴趣
兴趣,属非智力因素范畴(非智力因素,狭义地说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心理因素)。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达到预期目标,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得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进入护理专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一部分心理状况是缺乏内在的学习兴趣,另一部分是由于对所学的专业缺乏了解。为了让这些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首先要以明确的学习目的鼓励学生学习。课前选择性地找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分析他们的心理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有些护生在未了解所学课程的目的及重要性以前,或多或少有不同程度臆测,认为只要把内、外、妇、儿科和基础护理学学好就行了,病理课只要考试能过关就行,对枯燥乏味的实验课根本没必要学,缺乏学习兴趣。对此,在首次课时应用病例来说明学习病理的重要性,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发生了心衰,而一风湿病的病人也发生了心衰,则分别讲明其原因、机理、经过和转归,使学生明确病理学是阐明疾病发生及在医学科研究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实验课是病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动眼、动手、动脑使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加深并巩固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和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从而使学生明确目的,唤起学习兴趣。
2 引发启迪,激发兴趣
扣住学生心弦,使学生带着好奇、探求的欲望全心投入学习。在做家兔空气栓塞实验时,列举一儿童因输液时输入空气导致患儿死亡的案例,学生们吃惊、疑惑,在实验过程中对小兔观察特别细致、认真。为什么注入5~10 ml空气小兔就会出现这些变化甚至死亡,将心房剪开后又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让学生做小兔死亡前后比较,讨论分析死亡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3 以疑激思,培养兴趣
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教师的提问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组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疑激思,从不同的角度设疑、质疑而起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习兴趣。观察肺炎切片时,选用不同种类、不同病变期的切片,让学生观察、判断属哪种类型、哪期病变,联系临床病例,列举出有关该问题的一些矛盾现象,提出疑问和假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4 积极鼓励,提高兴趣
篇5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教学;虚拟实验
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其实践性强,实验教学是病理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病理学实习课是病理学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病理教学中学习内容多,抽象概念与形态学描述多,理论知识记忆难,显微镜下病理图像掌握难。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探索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实习课中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思考的能力。1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1.1改革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做到坚持两个动:其一,是宏观的动。设置课程体系时我们要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将新知识及时引进到教学中来。医学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我们的教材也应随之更新,除了传统的教材外,我们要综合利用多种教材,如国外优秀教材、本学科优秀期刊、网站、教辅材料及试题库等,使学生从多层次多途径学到新的知识。其二,是微观的动。疾病的病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将动态体现出来,不仅讲述疾病某一时段病理形态的静态画面,还要给学生描绘出疾病病理变化的动态画面,加深学生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
1.2改革考核目标和方式与新的课程设置相一致,实验教学考核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的知识广而深,因此,不仅考核学生课内所学知识,而且课外自学的内容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不仅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认识,还要考察对知识点综合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传统的考试方式也进行改革。除了学期末的考核外,我们还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能力的考察,如课堂发言是否踊跃,是否有自己的见解,病例讨论是否思维活跃、逻辑性强、推理有据等。总之,考核内容和方式要能反应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只有综合考核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1.3实践教学新教学体系下的病理学实验课在内容上注重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入实践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做到活学活用。例如,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尸体解剖,加深对相应病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参观人体博物馆,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正常与异常结合;鼓励学生参观了解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并进行镜下观察,将镜下特征和大体标本进行对照,分析讨论病例特征;鼓励开展病例教学,用病例将病理知识点体现出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今后的临床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
多媒体数码互动系统是现代教学技术的核心之一。该系统图文声像并茂,人机交互、相互反馈,而且将计算机、网络、显微镜和数字摄像有机结合起来,使显微形态学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法、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结构及教学实践环节等发生了巨大变革。利用多媒体数码互动系统,学生在显微镜下若观察到一个不确定的结构或病变,就可以将图像和语言结合在一起提问。教师也可采用互动形式对其进行详细且具有实践性的指导。对学生中普遍比较模糊的概念,可利用全室互动方式进行解说。教师主控机还可对实验室每个学生镜下图像进行连续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进度。另外,多媒体数码互动系统还可将珍贵的教学资料与相关教学网络相结合,共同搭建一个内容更为丰富的教学新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也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总之,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数码互动系统,可增加病理形态学教学的信息量,突出教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改善了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3开放实验室
3.1开放实验室的意义21世纪的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医学生科技素质是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属于形态学范畴,其实践性较强。在课余时间实行开放实验室,对组织学、病理学实验仪器如显微镜、电脑网络和标本切片等资源充分利用。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2开放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外科病理诊断是诊断疾病最可靠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对临床病理工作全过程有一全面认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临床外检工作室,重点讲解常规病理诊断工作流程,如病理标本送检申请单的填写方法、病理科医生如何接收核对病理标本,以及标本的肉眼观察、取材、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封片、阅片等整过程,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每张教学切片来之不易,从而能够自觉地爱护标本。
3.3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实验项目对一些整体素质高、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的班级,可在原有实验课程的内容基础上适当导入一些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病理组织学技术,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等。同时有部分学生还可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队伍中来,利用开放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训练能力。
总之,开放实验室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可选择、创造、表现、提高的平台,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促进了病理学的教学工作。病理实验教学必须从不同层面、不同环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有待改进和提高:如根据现代疾病谱的变化更新库存、引入新病种标本等。近年来,分子病理学发展迅速,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在常规实验教学中增加一些相关内容也势在必行。在更多病理教学工作者的努力下,病理学实验教学将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增良,仇容.对新形势下病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
篇6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2)04—0604—03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又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好它有利于医学生进一步掌握后续的医学课程。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教师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近年来,笔者改革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实验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与学的沟通,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直接动力,它制约着学习者学习的倾向性、持久性和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一定能在学习成绩和能力上有一个大的飞跃。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通过病例讨论,运用病理学知识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或解释临床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将来做临床医生或相关工作的重要性,使学生知道学习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与自己未来的理想和实际应用息息相关,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病理学的重要性、目的、任务和要求。这样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觉性,使其明确学习的意义,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授之以“渔”重于授之以“鱼”
教师把应该怎样学病理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传授相关书籍和参考文献的查询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病理学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自学研究,如利用数字切片(虚拟切片)、三维动态交互标本进行自主学习‘引。通过互联网系统提供大量的图片、动画和录像资源,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
3 学生制作PPT课件。参加实验课教学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理论课之后,引导学生以实验来印证病理学理论知识。在理论课后,我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实验课PPT课件或动画。实验课上,每组选1名学生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对学生讲课内容进行评价、指出问题并归纳总结。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制作实验PPT课件并讲解,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善于动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避免了传统实验方法学生只动手不动脑,对实验印象不深的现象。
4 增加学生临床病理实践机会,深入理解病理学学习的意义
组织学生参观临床病理科的病理外检工作室,了解常规病理取材、制片和诊断的工作流程,明确病理学与临床工作的密切联系。此外,积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科研课题,自己动手制作动物模型、解剖取材、进行常规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阅片诊断,分析病因、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遇到有临床尸体解剖时,组织学生分组观摩尸体解剖全过程。通过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开展临床病例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篇7
1.2方法
对照组24人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课开始前教师为学生准备好所有的实验玻片,实验课上主要由教师讲解病变的组织学形态。学生依照教师要求观察玻片,并撰写实验报告。实验组采用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共有24名学生自愿参与该组的教学。1.2.1立题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在《病理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确立3个既有科学性又有一定创新的设计性实验题目:针对目前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偏高,为更好地将病理与其他学科结合且让学生更早接触到临床知识,最后确定脂肪肝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切片的制作、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机制的探讨以及皮肤一期愈合的形态学观察三个实验,同时填写《基础医学院形态学设计性实验项目申请书》。1.2.2实验计划学生自己按设计性实验项目自由组合实验小组,一周后书面交出设计性实验实施步骤,在各实验组老师引导下,将具体设计性实验的步骤、预期结果做成PPT课件,每个小组派出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实验组带教老师和全体检验系学生一起对每组的设计性实验步骤和预期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等提出参考性建议。1.2.3实验准备同学根据实验设计方案列出实验所需的动物、器械、试剂、药品的预算清单,在实验前两周提交指导老师,然后到实验准备室领取所需物品,并确定实验场所(实验室、实验台)。1.2.4预实验按照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认真进行预实验。在预实验中发现和分析实验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调整的内容,并加以更正。1.2.5正式实验按照修改后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认真进行正式实验。做好各项实验的原始记录。1.2.6实验结果的记录、归纳与分析各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对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和处理,汇报实验的结果。1.2.7撰写实验报告在认真完成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后,每个学生均要按照规范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并根据老师要求的时间上交。1.2.8验收考核依据每组设计性实验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以及实验完成的情况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分。1.2.9分析总结实验得失,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效果的总体满意程度如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发挥的作用;实验能否有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相较于常规学习更能学到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中的学习态度与常规实验的学习态度相比;有没有必要与其他同学合作;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形式等。
2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
实验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95.9%(对照组20.8%)的同学认为实验课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实验组100%(对照组41.6%)的同学实验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组91.7%(对照组29.1%)的同学认为对待设计性实验中的学习态度与常规实验的学习态度相比更为积极主动;实验组100%(对照组33.3%)的同学认为进行实验非常有必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实验组87.5%(对照组58.3%)的同学认为实验相较于常规学习更能学到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组83.3%(对照组62.5%)的同学对所开设实验效果的总体非常满意或较满意;对于老师在实验中的指导作用,实验组83.3%的同学认为最好是老师给出实验题目及大方向,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提出参考意见和给予必要的指导;对普通实验课与设计性实验应占比例,实验组75%(对照组70.8%)的同学认为各占一半。3讨论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以验证为主。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授课形式单调、教学效果差,而且还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开拓创新式人才,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4]。在实验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一般以被动接受为主,缺少独立思考知识运用的过程,往往在课程结束后对实验印象不深,对知识掌握不牢,不能灵活应用。如何使学生掌握病理学基本知识,又能充分地将知识应用于临床各学科,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这是病理实验教学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5,6]。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除了要求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外,还必须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此专业的特点,我们在医学检验预防专业学生(医学检验专业为主)开设了病理形态学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性实验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首次尝试在检验预防专业的医学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整个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验时间的安排、实验动物、实验标本的取材、包埋、切片和药品试剂配置、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给予指导和配合,提供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专用实验室、设备、试剂。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学生自行负责,教师监督。在时间安排上,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开展设计性实验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相较于常规学习更能学到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中的学习态度与常规实验的学习态度相比更为积极;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性理解和掌握、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科研意识。从总体上看,83.3%的学生对设计性实验非常满意或满意,而在传统验证性教学中仅有62.5%的学生对教学满意。此次项目,学生参与度和热情度非常高。一开始,老师就告知,这次实验的整个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由他们自主完成。但有些同学觉得难以做到,因为以往在课堂接触到的切片都是老师准备好的,从来没有了解过如何制作。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无从下手。在设计实验方案的阶段,同学们查阅大量文献,有的同学在图书馆借阅了至少6本有关急性心衰的书,在网上下载了许多相关论文。在真正实验的过程,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可以说,这是他们自己第一次尝试去“掌控”一个实验,不仅有动物实验,还有切片染色一系列操作。虽然仍有许多不足,如有时网上的实验步骤需要结合实际经验再加工,才能有比较好的结果,实验的精细度也是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充分准备好(如皮肤一期愈合实验手术时的无菌操作、如包埋脱蜡得时间和温度),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了其创新性,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尤其是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项目设计所应该看到的病变时,那一份成功的喜悦,对他们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回报。由于财力和人力有限,此次的实验对象只有24位同学,但总体而言,实验组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对新的实验课形式普遍持满意、支持的态度。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拓展了教师的思路和视野,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希望能增加投入(人力和财力),进一步在临床医学学生中推广,惠及更多的医学生。
篇8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病理学实验考核;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7-0102-04
几年来,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无纸化考试也随之脱颖而出,并在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形成了一种主流趋势。[1,2]目前,国内外很多考试都已经使用了多媒体无纸化考核方式,如国内建立了国家医学水平考试题库系统、高等教育基础学科系列考试题库系统等[3,4],但建立并应用多媒体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医学院校并不多见。笔者所在学校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医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的考核方式仍为先人工命题,再集中学生进行有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在学校的运用和开展十分有限,这一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这种考核方式的认知,使其应对今后的相关医学考试难度增大。为此,笔者所在的教研室申报了“病理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课题,经大量的研讨与分析后,初步建立了多媒体无纸化实验考核方法。下面,笔者在分析传统病理学实验考核方法弊端的基础上,阐述了多媒体无纸化考试系统在病理学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传统病理学实验考核方法的弊端
病理学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构成,实验教学手段以观察为主,包括大体标本观察与组织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的观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知识。传统的病理学实验考核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组织学生集中进行显微镜观察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很难考核所有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另外,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流动性较大,教师容易混淆学生的学号与姓名,无法合理地给出成绩。
二是统计学生平时的实验情况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再把相关数据汇总得出成绩。这一方法存在很多导致实验考核难以进行的问题,如教师在实验课上过于注重实验成绩的评定工作,导致顾此失彼,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另外,不同的教师批阅时对实验报告存在着标准、工作态度方面的差异,进而导致学生的实验成绩缺乏客观性、公正性。
无纸化考核系统的建立及其与病理学实验考核的融合
1.无纸化考核方式的设计
笔者所在学校的多媒体显微互动教学系统中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由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账户管理、过程管理、成绩管理及成绩查询六个模块构成。
(1)题库管理模块
题库管理模块包括导入试题、题库管理及题库统计三个子模块。导入试题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试题的录入,试题的类别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试题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性的,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题库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录入的试题进行批量管理,包括命题时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各章节试题的比例、试题难易程度的划分等。题库统计模块主要用于对题库中已形成的试题类型及考核内容比例进行统计。
(2)试卷管理模块
试卷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组成试卷,组卷的形式有人工组卷与随机组卷两种。多数情况下我们选择随机组卷,即系统在已经录入的试题中根据输入的组卷要求(主要为各章节内容比例,难、中、易试题比例)随机抽取试题形成试卷,这样学生在考试时抽取的试卷出题顺序和具体试题都是随机组合的。试卷又分为考试试卷和练习试卷两种类型,学生可以随时进入系统点选练习试卷,进行考前练习和平时自测,而考试试卷只有在教师确定的考试时间内才能够点选。
(3)账户管理模块
账户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批量新建考试学生的账户,并对学生账户进行管理。学生在参加考试之前先在考试系统进行实名注册,考试时需输入班级、学号、姓名等个人信息,系统将会对这些信息进行维护与管理。学生主要依靠个人账户得到身份确认,登录个人账户后系统会自动进入与该生对应的考试或练习界面。
(4)过程管理模块
过程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确定考试科目与考试日期,教师可以通过该模块提前确定考试科目与该科目的考试日期、考试时间及考试时长,一经确定,学生即可在指定的考试时间登录个人账户后,直接进入考试界面,在规定的考试时长内完成问题,当考试时间结束时,系统会自动终止考试,提前完成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点击答题完毕选项提前结束考试。
(5)成绩管理模块
由于题库中所有问题都对应有提前输入的标准答案,因此在学生考试完成后,成绩管理系统就即时完成试卷的批阅工作,并将学生成绩按照班级学号升序排列形成成绩单,自动保存。系统中的成绩分析模块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对试卷中易出错问题、回答准确率高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数据自动保存。
(6)成绩查询模块
成绩查询模块的主要使用者是参加考试的学生,在确认考试结束后学生就可以通过查询模块知道自己的成绩。在练习试卷中,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模块查询到自己出错的试题,并返回该试题重新练习。
2.无纸化考试方法在病理学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1)病理学实验考核题库的建立及试卷组建
显微互动教学系统的考核题库中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由于病理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试题的内容主要是器官或组织的具体病理变化,因此笔者设计的试题的题干以图片形式为主,其中包括大体标本图片和病理学组织切片镜下图片,考试时要求学生对图片中的病理变化做正确的判断,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另外,题目可按课程章节划分归类,不同章节的试题量由教师组卷时确定。教师根据各章节知识点的数量、课程内容的重要程度、试题的难易程度等标准指定试题数量,使试卷根据所学内容的覆盖面和侧重点进行组卷,使其更为合理。
(2)无纸化病理学实验考核的进行和管理
W生通过账户管理新建账户,以学生学号为默认账户,此学号账户是一对一的,系统禁止多人同时用同一账户登录。学生登录后,试卷管理模块会根据教师预设的考试指令为学生随机组建考试试卷。学生考试答题时,系统会自动计算考试时间,并在考试结束前五分钟自动弹出“考试即将结束”的提醒通知,到达规定的考试时间后,系统自动终止答题,提前回答完毕的学生可以通过点选“答题完毕”指令提前结束考试。考试过程中,系统会自动保存学生的答题进程,防止出现计算机死机或卡顿导致已答试题信息丢失的现象,学生在重启后重新登录考试系统,可以继续回答未答问题。
3.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特点
(1)操作简捷,便于组织
无纸化考试系统设计简洁,易于操作,便于教师组织考试。[5]其中题库管理模块、试卷管理模块、过程管理模块与成绩管理模块功能清晰,易于学习掌握,教师经过简单培训即可熟练操作。学生主要应用的是账户管理模块与成绩查询模块,界面清晰易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很快掌握应用原则,熟练操作进行练习或考试。考试结束后,计算机自动阅卷并将成绩按照班级学号排列形成成绩单表,自动保存,借此也解决了期末实验考核造成的实验室资源紧张的问题。
(2)随机组卷,避免抄袭,监考易操作
系统的试卷管理模块的随机组卷方式极大地体现了本系统的先进性。在教师预设了试卷中各章节试题所占比例和难、中、易试题比例后,随机组卷可以根据教师的预设比例自动组建试卷。学生在参加考试过程中抽取的试卷都是随机组建的,获得的试卷各不相同,很好地避免了相邻学生相互抄袭的作弊现象,使考试更为公正、公平。同时,对监考人员的数量要求也大大减少,缓解了期末监考工作压力。
(3)客观阅卷,公正公平
无纸化考试方法使考试的评分工作提高了客观性。计算机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根据教师设定的标准答案自动批阅,避免了人工批阅可能出现的改错、算错分数、与标准答案不同等现象,保证了试卷批阅的准确性,使实验考核更加公正公平,实现了考核的真正意义。[6]
(4)设计合理,利于学习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试卷管理模块中有练习试卷和考试试卷两个子模块。学生可以通过练习试卷模块对考核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如此反复,学生能很快掌握这些知识点。考试系统的成绩管理模块还可以分析学生整体的回答情况,总结出易出错试题及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与失误率,进而便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总结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侧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应用效果
目前,无纸化考试方法已经在笔者所在学校的部分本科专业的病理学实验考核中推广应用。从使用情况来看,无纸化考试系统操作简便、使用范围广泛、实用性较强,在实际应用中运行稳定,体现了无纸化考核方法的优势。笔者对参加考试的全部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考试方法的总体满意度高达72.93%。
讨论
无纸化考试系统不但可以添加文字性试题,还可以添加图片、音频及视频等类型的试题,这样不仅可以使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更加全面,试题内容更加丰富、生动、直观,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实验考核的可操作性,实现更多的考核内容。[7]这一特点使无纸化考试方法满足了很多医学学科的实验考核需求,如形态学学科的实验考核多数以观察标本、组织切片、涂片为主,如果是在实验室一对一考核或分组考核,会受到实验室数量及监考教师数量的限制。而无纸化考试系统可以将所有的标本、切片转变为图片形式,考试时要求学生对图片中的病理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正确答案。无纸化考试系统既简化了教师命题环节和考试的组织,同时也初步实现了教考分离的考核理念。另外,无纸化考试方法具有很大的扩展性,可应用于各种课程的考试。
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无纸化考试系统因其公正性、安全性、准确性、随机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8]国内外的各项国家级重要考试都开始从有纸化考试逐渐过渡到无纸化考试。在我国,医学专业领域内的各项国家级考试,如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等,都逐渐发展为无纸化考试。这一现状,提示医学院校在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应注意现代的医学考试模式,对应性地提高学生应对这些考核的能力。[9,10]
参考文献:
[1]陈明伟.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医学考试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2):136,163.
[2]靳伟国,付瑞萍,杜春涛,等.计算机化考试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6,23(3):89-92.
[3]史东辉.基于网络的试卷管理与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3):6490-6493
[4]廖庆生.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无纸化考试探索与实践[J].陇东学院学报,2014,25(1):134-136.
[5]韦凑.高校无纸化考试实施方案浅析[J].经贸实践,2015,1(15):246.
[6]喻永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4,30(8):120-121.
[7]郑小桃,杨智,林琼莲,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实验形态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8(4):220-221.
[8]程华.基于局域网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研究及设计[J].教育论坛,2005,11(30):82-84.
篇9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 R3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a)-0160-03
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求,现今,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作为一门引导学生从基础医学走向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高等医学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病理生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巩固理论课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病理生理学实验本身就是很好的科研设计,利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现将笔者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体会汇报如下。
1 科研设计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科研设计能力的培养,科研设计是指科学研究的方法设想和计划安排,是科学合理地选择实验研究方法和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是保证科研结果创新性、有用性、经济性、可重复性的重要条件,是取得科研成功的重要保证;科研设计也是剔除干扰因素、实现科研目的的重要手段,是整个科研计划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包括实验研究步骤、方法以及最经济、最优化科研成果的实验思路等。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科研设计,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其重要性。病理生理学四个经典教学实验:小白鼠几种缺氧模型的建立、家兔急性肺水肿、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家兔急性右心衰均贯彻了科研设计精神,教师在讲授实验时,如能把这四个实验所蕴含的科研设计精髓展示出来,这将大力加强学生的科研设计能力的培养。科研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指实施科学实验的计划方案以及与计划方案有关的统计分析,它是指正式进行科学实验之前,按照实验的目的要求,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对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法、步骤、材料、手段等方案的制定。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题目、实验材料、实验预期、实验步骤、数据收集、分析方法。实验设计应兼顾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严谨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简便性原则、随机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原则、设立对照等原则。病理生理学教学实验在设计上均兼顾了上述原则,教师在讲授实验时应抓住时机强化这些实验设计原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锻炼学生的科研设计能力。
1.1 随机性原则
随机性原则指被研究的样本是从总体样本中随机抽取的,其意义在于:可以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平衡各种实验条件,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差。病理生理学实验均涉及动物的分组和选取,教师在分配动物时应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配。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在分配动物时大多是由学生自己抓取,并未采取随机分组的原则,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强调随机分组,严格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配动物,就会给学生强化科学研究的随机性原则,这样,学生在将来的科研工作中会自觉地遵循随机性原则,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1.2 简便性原则
简便性原则是指在设计实验时,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实验操作过程的简单,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实验药品的成本及容易获得,比较短的实验时间等。病理生理学实验均兼顾了简便性原则,实验装置简单:如制备乏氧性缺氧模型,采用的是密闭广口瓶;模拟高原缺氧环境,采用的是抽气泵。实验操作过程简单:肺水肿和右心衰竭模型的制备均需增加血容量,而采用的方法就是输注生理盐水;失血性休克需要减少血容量,采用的方法就是放血。实验药品便宜:制备肺水肿模型采用的工具药物是肾上腺素,而制备血液型缺氧模型中采用的是亚硝酸钠,这些实验药品均很便宜,且容易获得。教师在讲授这些实验环节时,可先要求学生自己进行设计,然后比较大家提出的实验方案,最后找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从而强化学生实验设计时的简便性原则。
1.3 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原则
在实验设计中,除欲处理的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必须保持各组别一致,不得在实验过程中随意更改,否则可能有未被控制的因素干扰实验结果。而对于刚接触科研的学生而言,往往很难兼顾这一原则,需要在实验训练中加以强化。病理生理学教学实验均贯彻了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原则,如缺氧模型制备实验中要求最后统一解剖各组缺氧小白鼠,对比观察不同类型的缺氧动物的血色,皮肤黏膜颜色,这就是贯彻了实验条件一致性的原则,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可以氧化血液,如果不在同一时间解剖动物,其血液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不一致,而对比观察就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各组缺氧动物皮肤黏膜及血色的差异。所以该实验要求各组动物的实验条件一致,最后统一解剖各组小白鼠。教师在讲授该实验时,不光要强调这个注意事项,还应该解释这样要求的原因,同时给学生强化实验中实验条件一致性原则的重要意义。
1.4 严谨性原则
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是指设计实验时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则,做到概念清晰、判断正确、推理有据。欲使实验设计完整、无漏洞,必须注意严谨性。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所选取的实验设计均尊尊严谨性原则,如制备乏氧性缺氧模型,采用密闭广口瓶,动物处于密闭环境时,虽然氧气逐渐耗竭可以模拟乏氧环境,但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无法排出,乏氧的同时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如果忽视这一因素,那么该实验模型就不仅是乏氧性缺氧模型了,而是乏氧+二氧化碳中毒的复合模型,显然与实验目的不符。因此,该实验设计在密闭的广口瓶中加入钠石灰来吸收二氧化碳,消除二氧化碳的影响因素,实验设计非常严谨。教师在讲授这个实验时,不要光讲授钠石灰的作用,同时应强化实验设计的严谨原则。
1.5 设立对照原则
设立实验对照是实验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可排除一些实验无关因素的干扰,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说服力,也只有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才能取得研究指标的数据差异。实验对照一般有以下几种:①相互对照:是指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②自身对照: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自身对照处理前的状况为对照组,处理后的变化为实验组。③条件对照:给对象组施以某种实验处理,这种实验处理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而是作为对照意义的。④空白对照:是指对对照组不给任何处理因素或施以对研究对象无任何影响的处理因素,以突出或纯化所要研究的因素。病理生理学各实验中均包含对照设置,如条件对照:缺氧实验中亚硝酸钠抢救组给予美兰腹腔注射,而不抢救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就是一个条件对照。自身对照:肺水肿、失血性休克、右心衰竭、缺氧这四个实验均要求记录正常情况下动物的各项指标,与给予处理因素后动物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这就是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失血性休克实验设计了6个抢救组,施以不同的抢救措施,要求比较各组的抢救效果各组抢救效果的比较就是一相互对照。教师在讲授这些实验环节的时候,要介绍设置这些对照的必要性和意义,强化学生在实验设计中设立实验对照的意识。
2 科研动手能力的培养
科研动手能力是学生开展科研实践的基本功,是科研实际工作的执行力,与科研设计一样重要,好的思路需要好的执行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科研动手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能力: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实验方法的掌握等。实验动物模型制备包括实验动物的合理选取,模型的制备方法等。病理生理学实验均是动物实验,包含了上述要素:首先,合理选取动物品种,缺氧实验因为实验工具以及工具药物的经济型等关系,选取小白鼠是比较合理的;而肺水肿、失血性休克、右心衰竭因为需要插管,体型较大的家兔是较合适的动物。其次,学生在病理生理学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病理生理学四个教学实验涉及了动物的抓取,备毛,麻醉,动静脉插管,生理记录仪的使用,药物的配制与注射,工具药物的使用,各项生理指标的观察等基本动物实验操作技能技术。为了使每个学生均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我们把学生编成3~4人一组,设立主刀制,四个教学实验轮流主刀,其余人均为实验助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通过动物实验动手能力的规范培训,为将来的科研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科研诚信的培养
科研诚信是指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遵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保障。科研诚信建设是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科研界的信誉、促进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目前,科研不端行为污染了我国的学术环境、破坏学术生态,阻碍学术创新,严重损害科研工作者的社会形象,败坏社会风气,加重全社会的诚信危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刻不容缓,科研诚信应该从科研人员接触科研工作就开始着手教育。病理生理学教学实验全部属于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影响因素诸多,麻醉的深浅,动物的个体差异,手术操作不当等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有时甚至会出现与预期实验结果相反的情况。在我们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四个实验很难百分之百成功,特别是右心衰竭和失血性休克实验,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结果往往不理想。而学生担心实验成败影响实验成绩,常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时一贯坚持实验成败并不是实验成绩的唯一判定标准,实验教学允许学生失败,不管实验失败与否,均应尊重实验结果,如实书写实验报告。同时,当遇到实验失败时,教师要仔细观察,耐心询问,与学生共同探讨、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教导学生吸取经验教训。例如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我们设计了6个抢救组,抢救效果最佳的应该是输注生理盐水+全血+去甲肾上腺素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麻醉过深、操作时间过长、操作过程中失血过多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组别可能出现实验结果与预想并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我们就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寻找原因。学生在探寻原因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是一次很好的复习和应用,同时,这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树立科研诚信观也很有教育意义。
4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科研创新是创新极其重要的方面,它是指在掌握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依靠实验设备和技术,运用各种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和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创新力的生力军,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使其对所学教材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也能促实其自发地查阅文献、自学相关知识,掌握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当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已成为各高校办学水平及综合实力的重要考核指标。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一方面是为了验证理论,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好形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实验方法和设备是否合理、测量手段是否可行、实验结果是否准确等问题展开思索和讨论,提出改良方案,并在实验报告中以讨论形式书面呈现。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验,通过自主设计创新实验,能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尽早接触科研实践,形成科学、严谨的科研思路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本教研室开设的四个教学实验均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验,如缺氧模型制备实验要求学生至少设计一个新的缺氧模型,失血性休克要求学生至少设计一个新的抢救方案,右心衰竭要求学生寻找一种新的工具药物取代石蜡作为肺小血管栓塞剂,肺水肿则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全新的实验方案。这些创新实验在实验报告中以书面形式展现,下次实验课上课前花10~20 min与学生互动,就自主设计的创新实验展开思考和讨论,这样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对掌握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实验教学,不断地在实践教学中探索总结经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才能培育出21世纪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贺燕云,马中良.科研促进实验教学的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1-212.
[2] 金惠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贾彦,杨婧,冯涛,等.运用病例导入法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 150.
[4] 李清君,李文斌,张敏.改进病理生理实验课教学加强学生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63-64.
[5] 孟祥艳,孙慧燕,罗玉玉,等.基于问题的学习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初步实践及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10):1246-1248.
[6] 孟祥艳,何瑞波,李海生,等.PBL在救援医学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8): 64 -65.
[7] 秦彦文.谈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5-6,18.
[8] 黎刚,郝杰.强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2):158-160.
[9] 赵姝,张燕平,陈洁.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2,(6):12-15.
[10] 卢萍,史晶晶.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0):171-172.
[11] 王爽,高捷,苏兴利.PBL法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1880.
篇10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室 开放式 学生
病理学是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病理学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起始阶段。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开放式实验课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观察实际和感觉实际的能力,这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又是提高观察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开放式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同时用文字记录下实验中观察到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经过几次实验课之后,学生就会自动细心观察,主动认真记录实验中的各种变化,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开放式实验课中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训练,不仅能使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通过实验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课前,请学生参与实验课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器材的名称、性能、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实验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被毛去除等。动物实验过程中的给药、体液采集、组织的切开缝合、各种插管、动物处死等,尽量让学生自己操作。与此同时,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加强巡视、指导和示范。这样做,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当发现有的学生怕操作不当或失误而不愿意动手操作时,我们除了给予积极鼓励外,同时对操作进行具体指导,有时需要手把手地教。经过1、2次实验课后,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我们在开放式病理学实验课中开展启发式教学,从三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首先,在理论课之后,将实验课的内容告诉学生,并布置应复习的有关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实验与理论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思维过程。
其次,在实验课中恰当提问。提出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实验进度,请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问题,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恰当提问,不仅能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试验结束后,组织必要的课堂讨论。实验结束之后讨论的内容依实验课内容和知识特点而定。例如,动物模型复制、实验成败的关键环节、实验中出现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机制、实验新验证的理论问题、病理改变的特征等。由于讨论是以学生发言为主,可以围绕理论与实验内容各抒已见,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反复进行思维,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开放式病理学实验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