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时间:2023-03-30 10:4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0年布置在广东省湛江农垦局火炬农场19队,位于湛江市雷州半岛龙门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太阳年总辐射量452~489kJ/cm2,年平均气温22℃、积温约8382.3℃,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711.6mm,降水年际变化大,相对出现干、湿季。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对比研究法,在2年生幼龄橡胶树行间间种甘蔗,以不间种为对照,3次重复。试验地橡胶种植时间为2009年3月,栽培品种为湛试327-13,株行距3.0m×7.0m。橡胶树行间距离橡胶树行50cm间种甘蔗,甘蔗种植时间为2011年春。橡胶与甘蔗按照常规生产管理。
1.3样品采集
土壤样品于2011年6月开始采集,以后每季度采集样品1次,共6次。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点用土钻取0~20、20~40cm土层样品,同层混合装袋,3次重复。带回实验室处理备用。
1.4测试方法
土壤温、湿度采用土壤温湿度记录仪(TZS-3X)测定;土壤样品分析指标参照文献[7]。橡胶树苗木增粗以离地1m处的茎围表示,采用皮尺测量。间种甘蔗投入与产出是对广东省南华农场、五一农场、火炬农场和友好农场调查统计所得。
1.5数据分析
2011年6月、9月、12月和2012年3月土壤养分含量数据引自文献[8]。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03和SAS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Duncan's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可以看出,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胶园0~20cm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不大。在间种甘蔗前期胶园土壤温度高于对照,甘蔗生长中后期由于其荫庇度大于对照,其土壤表层温度低于对照,但其升降变化幅度很小,在1℃以内;间种甘蔗后胶园表层土壤湿度增大,但增加幅度较小,在1%左右。经研究,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经济作物对于胶园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兴隆试验站在胶园间种矮化胡椒发现:间作胡椒胶园地面覆盖度达82%,比不间作胶园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6%,地面水量流失减少了7%~26.6%,地表土壤流失量减少了82.12%,降低水土流失显著[9]。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在甘蔗生长期和收获期也提高土壤湿度。综合上述,湿度增加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甘蔗生长期和收获期覆盖度较高,减少了地面的蒸腾作用;二是地面水量流失减少,保持了土壤水分。
2.2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及pH值的影响土壤有机质是表征土壤质量与肥力的重要因子,其含量的高低与土壤肥力水平紧密相关[10]。由表1可以看出,幼龄胶园间作甘蔗后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间种第一年度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较小,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间种第二年度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增大,平均为15.3%。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间种甘蔗第一年度全氮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未达到显著水平,下降幅度为10%左右;间种第二年度全氮含量下降幅度增大,约为20%。方差分析表明,2012年9月取样的全氮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幼龄胶园行间间作甘蔗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比对照明显降低,除2011年9月取样的间种甘蔗碱解氮含量比对照略有增加外,其他季度碱解氮含量比对照依次降低36.0%、25.7%、17.1%、25.6%、45.4%,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间种甘蔗后胶园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有效磷含量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钾含量下降幅度在60%以上,最高达到80.22%,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由表1还可知,0~20cm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间种后波动幅度较大。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比对照降低,在0~20cm土层降低幅度较小,差异不显著。
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后,在0~20cm土层土壤pH值整体表现为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幼龄胶园间作甘蔗后,20~40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与0~20cm土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同。间种甘蔗的土壤各养分含量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0~20cm土层。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经济作物对于胶园土壤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胶园间种矮化胡椒比不间作胶园磷提高了0.0037%,钾提高了0.0027%,有机质提高了0.056%,地面水量流失减少了7%~26.6%[9]。本研究发现,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反,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①胶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根据何向东和吴小平对海南垦区1954年到1990年的36年间胶园肥力演化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下降约1个百分点,幅度为25%~44%;全氮质量分数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幅度为22%~40%,有效磷在铁质砖红壤和铁铝质砖红壤土壤类型中下降13%~18%;速效钾含量的下降幅度为10%~55%[11];麦全法研究发现,海南垦区部分植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也低于最低养分标准,分别为1.307%、0.058%、39.291mg/kg[12];而广东植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在刺激割胶生产以后迅速下降,根据对照的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在0.7%左右,全氮含量在0.035%左右,均低于胶园土壤分级标准中低肥型的养分标准[13]。②间种甘蔗所施肥料的养分量比甘蔗生育期所消耗的养分量少,是造成胶园土壤肥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2.3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橡胶树苗木生长的影响
幼龄胶园间种经济作物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橡胶树的生长。长达7年以上的橡胶非生产期,在幼树定植的前3~4年,行间有大面积的空地,这些空地阳光充足,养分和水分丰富,间种/套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构建一种新的人工生态环境,调节气候,促进胶林自身的养分循环和生态平衡[14]。国内外资料也表明,胶园间作胡椒不仅促进胶树茎围增粗快和开割率的提高,还提高了胶树的产量。纪力仁[9]、陈汉中等[15]研究发现:间作胡椒的胶园胶树年增粗提高了10.8%;幼龄胶园间种花生、番薯,橡胶树茎围增长量比不间作的大13%~14%。而间作茶后,橡胶树茎围增长量比不间作的增粗3%~30%;而在胶园间作时,实行豆科和非豆科的轮作,更有利于橡胶树的生长,比单一作物连作的橡胶幼树生长的快[16]。本试验研究发现,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橡胶树增粗具有一定的影响:间种甘蔗后,2011年橡胶树增粗比对照少0.6cm,2012年橡胶树增粗比对照少0.4cm,2013年橡胶树增粗比对照多0.2cm,2011~2013年间种甘蔗平均年度增粗比对照少0.3cm。原因可能是间种甘蔗后由于土壤肥力较低,与橡胶树“抢肥”造成的。
2.4幼龄胶园间种甘蔗的投入产出分析
幼龄胶园间种经济作物可以增加胶园的经济产出。经核算,每公顷的胶茶间作在橡胶投产之前,茶树4~5年的收益除开荒定植和8年的胶茶抚管费用外,还盈利5700元,而纯胶园8年投资每公顷5595元。胶茶间作既增加了利润又合理利用了土地,经济效益较为显著[15];间作矮化胡椒平均每公顷每年净收益191元,半柱胡椒2985元,从而大大提高了橡胶非生产期经济效益[9]。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后,通过对不同农场不同农户的间作投入与产出进行调查分析,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当年种植)总成本为16305元/hm2,其中主要为肥料(主要包括尿素、钾肥、磷肥、生物肥和复合肥)费、种茎费和人工费,所占比例分别为32.38%、22.30%和25.76%,合计占总投入的80%以上,随着劳动用工的紧缺,砍蔗费用在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间种甘蔗产量和价格折中计算每公顷产值为30000元,扣除成本16305元,每公顷净收益为13695元。对照胶园每年需要除草控芒2~3次,每公顷药剂费用约375元,人工费约900元,合计需要支出费用1275元/hm2。
3结论
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在甘蔗生长期和收获期都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但土壤湿度提高的幅度较小,在1%左右;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机质含量在0~20cm土层降幅在2.04%~20.37%之间,20~40cm土层降幅在19.29%~36.59%;全氮含量在0~20cm土层降幅在6.99%~30.44%之间,在20~40cm土层降幅在12.78%~27.23%之间;碱解氮含量在0~20cm土层降幅在17.11%~45.45%之间,20~40cm土层降幅在9.46%~42.76%之间;有效磷含量在0~20cm土层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钾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在0~20cm土层降幅在62.75%~80.22%之间,20~40cm土层降幅在49.72%~83.73%之间。
篇2
关键词:林业生态系统 经济效益 补偿机制 涵养水源 固碳制氧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一、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涵
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森林建设,它具有涵养水源、固碳制氧、固土保肥、固沙防风、净化环境等一系列的生态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在此,我们对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涵做一概述:
第一,涵养水源的效益。
林业资源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在洪水季节能够有效地实现蓄水防涝的功能,而在干旱季节又可以及时地达到供水抗旱的效果,因此它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涵养水源能力最大的一种资源。
第二,固碳制氧的效益。
从生物学角度看,林业资源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其主要产物是氧气,同时又通过自身新陈代谢以凋落物的形式将部分二氧化碳以有机物质的形式贮于林地土壤。因此,林业生态系统成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有助于缓和全球的温室效益,有利于人类社会、整个生物界以及全球大气平衡。
第三,固土保肥的效益。
林业生态系统具有固土保肥的基本功效,主要表现为减少风雨对土壤的侵蚀,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灾减灾等。尤其是枝繁叶茂的森林资源,能够凭借粗壮而密致的植物枝干和深厚的枯枝落叶层,有效地截留和储存天然降水,减轻雨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达到固土保肥的作用。
第四,固沙防风的效益。
森林可以有效地减低风速和改变风向。当风经过森林时,只有一部分进入树林内部,经由树干和枝叶的阻挡以及气流本身的冲撞、摩擦,将气流分为众多细小的涡流,这些小涡流彼此之间存在着互相摩擦与消耗,致使风力逐渐降弱,风速逐渐变小;对于另一部分风,则被迫沿林缘上升,消耗了一部分能量,降低了风速。
第五,净化环境的效益。
首先,树枝树叶的表面比较粗糙,绒毛较多,并且能够分泌黏性油脂和汁液等物质,因此可以吸附、粘着一部分粉尘,从而降低大气含尘量。其次,林木可以依靠生态系统的特殊结构和功能,通过吸收、过滤、阻隔、分解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使环境中的部分废气物得到有效的降解和净化;第三,许多植物能分泌杀菌素,具有灭菌功能;第四,林业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噪声污染和磁波辐射。
林业生态系统还具有改良土壤、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例如,森林植物的凋落物以及腐根等,经过分解与矿化,逐渐形成各种富含氮磷钾的有机营养物质,供给植物生长吸收利用,极大地减少了施肥投资。另外,有研究表明,林业生态系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
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对当前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建立林业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
近几十年,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的消费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我国开始面临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也出现了较大的缺口,林业资源的分布不均以及数量稀缺逐渐成为决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短板因素。鉴于此,我国应该尽快建立林业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以此来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具体包括:第一,建立能够客观真实反映各项林业资源的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第二,建立并严格执行资源开采权的有偿获得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各种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财政职能,做好林业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管理工作;第四,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宏观调控。
(二)健全林业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综合运用政府、法律和市场的手段,落实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建立了林业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就要对那些损害林业生态环境、降低林业经济效益的行为或产品进行收费,而对于那些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则要进行奖励,同时对那些因此而受到损害的人群进行合理补偿,进而激励市场主体能够自觉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林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具体包括:第一,建立健全林业生态环境补偿的长效机制,通过法律法规对林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进行支持和约束;第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环境税收制度和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从而保证补偿资金的长期稳定;第三,建立横向转移纵向化的补偿支付体系,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相应的生态环境补偿项目;第四,形成生态保护职责和生态补偿对称的评估体系,加快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估体系,推动生态环境的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的转变。
(三)正确认识并持续经营林业生态系统。
林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内容极其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建设绿色屏障、搞好绿色产业、发挥三大效益的基础。但是,林业资源的生产周期普遍较长,而且具有“易破坏,难恢复”的特点,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要实现对林业生态系统的持续经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认识林业资源的再生性、持续性以及发展潜力,认识林业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二,优化林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培育速生的优质新品种,促进森林资源总量的增长;第三,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并将生物措施侧重在生物种群选择和种群匹配等工程。
(四)依靠科学技术开发林业生态系统。
现代林业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实现林业资源的持续经营,获得更大更环保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林的发展战略。科技兴林,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全面贯彻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紧紧围绕林业的良种壮苗选育、速生丰产园林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提高造林成活率等方方面面开展科学的研究和科技的攻关。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导,不断地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应用高新技术及其研究成果,全面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和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意义
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对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是人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重要体现。
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有利于树立生态生产力的科学理念,能够促进人类坚持用生态文明的思维谋划林业建设与发展,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其次,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命脉,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有利于完善林业资源的采伐管理制度,推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第三,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有利于进一步壮大林业产业整体实力。
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能够促进人类对区域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丰富林业产业建设内涵,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贺景平.基于生态经济的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2.黄世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林业经营探究[J].考试周刊.2009年32期
3.詹昭宁.现代林业与生态经济林业理论和实践[J].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06期
篇3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一直以来,对生态城市的内涵有着多种多样的解释,但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个核心,即城市中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作为生态城市,有着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主要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表现在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多个方面。
二是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三是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二、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科学化和理性化,建设生态城市将成为许多城市的选择和追求。建设生态城市,在西方国家已经实践多年,我国的城市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很快、成效显著。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热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人类社会在经历漫长的农业文明后,走进了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和民众富裕的工业文明时代,这个阶段虽然推进了社会的飞跃进步,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奇迹。但负面效应也十分突出,尤其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的掠夺式开采,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在这种背景下,倡导和发展生态文明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有效治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病,才能使人类生存的大环境走向和谐。生态文明主张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旧的发展模式。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和关键。如果生态城市建设失败,则生态文明根本无从谈起。反之,则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大量的人口向城市的快速聚集,城市的生态系统遭到的破坏比较严重,比如城市绿地减少、水源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等,既影响到人居环境,也间接制约到资金、技术和人流的集聚。对一个城市而言,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就能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城市生态不优,则对以上三种因素是阻碍。以深圳为例,深圳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中后期阶段,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但又没有当年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所享有的丰富资源和巨大的环境容量。导致本世纪初的几年来深圳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力,勉强承载着历史上最大的产业规模与人口规模,发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颈问题。面对困境,只有下大力气实现生态上的优化和重塑,才能真正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入贯彻。而生态环境质量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和福利状况的一种标志,它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内容。生活质量的自然方面是指人们生活环境的美化、净化等;生活质量的社会方面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治安秩序等。”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转变,生态休闲成为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城市的生态休闲空间多少和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能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能不能起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三、生态城市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宜居、宜业,是消费者的首选之地,强大的需求也带动投资者产生巨大的投资动力,从而催生出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是生态条件好的地块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首选。房地产业是最追逐利润的行业,而地块位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利润的多少,而衡量地块好坏的重要标准就有生态环境因素,包括绿地、水域、景观和空气质量等。一般意义上而言,生态环境好的地块表现出“双高”:地价和房价都高,间接的汇报给投资者的利润也高。以深圳南山区沙河高尔夫周围区域为例,该处的地块毗邻风景秀美的深圳湾畔,有着美丽宜人的蔚蓝海洋和红树林湿地,和占地38万平方米的沙河高尔夫球场相接,生态环境绝佳,十分适宜居住,是开发商和消费者都十分青睐的目标。因此,该处地价和楼价近年来一直雄距深圳房产市场之首,是多次产生全市“地王”的区域。在今年的一处地块拍卖中,楼面地价超过了3500元/米,而在附近开盘售楼的几个小区,楼房均价达到了1.8万元/平方米以上,和去年深圳全市的平均房价12788元/平方米相比,高出了5000多元/平方米。
二是生态条件好的地块是快速发展商业的前提。如今,随着商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提升,商业品牌开始向生态环境好、人流聚集的地方集中,虽然这其中无法忽视行政力量的主导和驱动。从深圳东门商圈、华强北和南山商圈对比中就可以明显看到商业发展中有目的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中生态环境成为主要的吸引力。深圳东门商圈和华强北是深圳历史上悠久的商业区,但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均表现出人多路窄过分拥挤,与商业环境的远期需求不相符,以及四周市井形象浓厚、商业现代感不高等缺陷,加上城市重心的转移,致使该商圈近年来相对有所衰落,表现在缺少大型品牌商场为代表的场所,以零散的批发为主;消费的档次不高。而与之相比,深圳南山商圈却以后起之秀,发展势头凶猛。究其原因,南山商圈毗邻深圳湾畔,地理区位好,加之区域内有南山书城、南山博物馆、歌剧院、保利文化大厦、新一佳等项目,生态环境十分优良,是打造“购物天堂”的最佳目的地。故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偏僻的地方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商业圈,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著名品牌的入住,比如铜锣湾、家乐福和曼哈等,也极大地强化了商圈的消费品味,汇集了更多的人流,成为深圳消费商圈的“第三极”。
三是生态良好有助于推进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近年来,生态旅游成为旅游的重要方式,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而且因为便捷性,城区中或近郊的生态旅游景点成为居民的首选。这种趋势也直接推动了生态旅游项目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生态良好的区块也成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不二之选。比如,依托深圳湾畔的良好生态环境建设成的深圳华侨城,相继建成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四大主题公园以及何香凝美术馆、暨大中旅学院、华夏艺术中心、华侨城生态广场、华侨城高尔夫俱乐部、华侨城雕塑走廊、华侨城燕含山郊野公园等一批旅游文化项目设施,形成一个集旅游、文化、购物、娱乐、体育、休闲于一体的,面积近5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度假区。该景点成为深圳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年吸引游客达100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达到300亿元人民币,而且发展前景良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又带动了附近商贸、酒店业的发展。
四是生态良好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高端产业和外资都对环境有着比较苛刻的要求,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对先进产业和外资的吸引表现得十分强劲。比如深圳通过大力创建生态城市,增强了对先进产业和外资的吸引力,推动了产业的升级调整,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周边的东莞等城市相比,深圳的产业结构表现得比较合理,具体来讲,在三产比例上,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0.1:48.9:51.0,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符合成熟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工业结构上,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三大战略产业发展壮大,保持电气机械及器材、黄金珠宝、印刷包装、服装、钟表、家具六大优势传统产业的稳定增长,基本淘汰了低附加值的落后产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优质化和高端化。在去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深圳受到的冲击相对比较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和高端。另外,深圳利用外资质量比较高,具体表现为世界500强外资企业投资多、外资投资高科技产业多和增长幅度快的特点。
通过以上论述也可以得出结论,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是提供优良人居环境的需要,更是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因此,要提高建设生态城市的迫切性和积极性,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制度化、长效化,切切实实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城市生态学》,杨小波著,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一版
[2]《城市的理性——生态城市调控》,马道明著,气象出版社,2008年版,
[3]《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康晓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4]《生态城市论》,董宪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生态城市建设经济效益的动态评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5期),陈乃玲著
篇4
【关键词】信贷 支持 三农
广西基层农村信用部门根据国家的资金投向政策,积极扶持农民承包种植经济山林,绿化美化荒山,力争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信贷调查报告如下:
现有个体种植经营户李某,因经营承包经济山林,需购买树苗资金55多万元,自筹有资金17多万元,资金出现缺口,特向我社申请抵押贷款38万元支持。经我社审核研究,同意受理该户借款申请。
一、基本情况
李某,男,已婚,现年45岁,从事个体经营种植业,身份证号码为45xxxxxxxxxxxxxxxx,系广西桂平市xx镇xx北路114号人,家庭人口四人,其中劳动力三人。
鉴于目前经济林木价格不断提升,为增加收入,借款申请人李某于2013年06月25日投资接手承包位于桂平市xx镇xx村鱼乍屯附近山林,预测年纯收入可达25多万元。李某承包经营的山林,经营场所位于广西桂平市xx村鱼乍屯附近,种植总面积约800亩(其中:黄樟树350亩,黄樟树苗约2000株,多杆黄樟树约2500株,全冠香樟1500株;桂树约450亩,桂树苗约3000株,一米高以上小桂树约3000株)。现因扩大经营购买一批树苗,需资金55万元,借款人李某自筹资金17多万元,尚欠转让费38万元的资金缺口,故向我社申请抵押贷款38万元。
二、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黄樟树是生产樟脑、樟油的著名经济树种,木材也有广泛的用途,其生态适应性强,是广西重要的造林树种;桂树是我国中医药材主要原料之一,也是美化环境、园林绿化速生经济林的理想树种。该项目投资符合国家资金投向政策,从市场需求看前景十分广阔,是农村信用社应当支持的“三农”项目。
三、收入情况分析
借款申请人李某从事个体经营,经营项目涉及多个方面,家庭收入较为可观:李某和妻子唐某现在桂平市xx镇xx街开设一间卫生诊所,经营状况稳定,收入颇丰,每年在该诊所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目前借款申请人李某投资承包山林,该项目预测年纯收入可达25万元。李某家庭的以上各项投资经营年纯收入预测可达45万元,第一还款来源有保证。
四、信用情况分析
借款申请人李某在各种社会经营活动中,从没有拖欠款项行为,经过其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没有显示任何不良记录,个人信用良好,社会信誉较高,经过本社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是符合信用社贷款支持的对象。
五、抵押物评估
李某申请该笔贷款提供的抵押物为其夫妻权属所有的土地一宗,该土地座落于桂平市xx镇镇门垌,该土地使用面积78.4平方米,使用权类型: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号:浔国用(2006)第xxxx号;并办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门面向西街道30米,北面街道16米,东面7米街道,属三面光户型,交通十分便利,可做商铺,经我社信贷人员对该房屋进行实地评估,土地按10000元/m2计算,价值78.4万元。作为李某向我社申请38万元贷款的抵押物,抵押率48.47%,没有超出上级要求比例上限。抵押物合法、有效、足值,变现能力强。第二还款来源有保证。
六、贷款合理性与支付
李某向我社申请抵押贷款38万元,用于支付购买树苗费用。该户所申请贷款,经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借款用途合理。
李某所借贷款用于支付购买树苗资金费用,金额共需55万元。尚欠费用17万元的资金缺口,贷款将使用委托支付方式发放,信贷资金将由委托支付方式直按划转到该户的交易对手冯某账户。
根据该户提供的交易对手资料,李某与冯某签订有购销合同。所以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符合贷款资金支付管理规定。
七、综合评价
经调查该户所述情况属实,该户具有:(1)个人信誉好,经评定属A信用等级,风险度为0.24。(2)自有资金真实,所经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广阔。(3)项目预期效益可观,年利达25万元以上。(4)借款申请人家庭收入可观,家庭年收入达45万元,还款来源有保障。(5)贷款抵押物权属清楚无争议,合法有效足值,变现能力强,第二还款来源有保证。
篇5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营造发展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设施瓜菜生产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在我县发展势头很好,让许多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找到了摆脱贫困的途径。我们运用实实在在的典型事例,高效诱人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对设施瓜菜和运用环保技术的直观感受,变被动为主动,搞好项目推动。同时,积极做好扶贫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统一广大干部思想,转变工作作风,使乡村干部既是发展设施瓜菜的组织者又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人。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步伐
为搞好扶贫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同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签定了合作协议,蔬菜所专家负责为我们提供技术咨询,给我们提供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并根据生产需要及时举办科技培训班,县扶贫办成立了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同时我们在全县每个乡镇都安排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指导。项目实施以来,我们成功的推广了秸秆生物反应堆、营养块育苗、配方施肥、滴灌节水、生物防治等先进的实用生产技术。
加强产地建设和管理,把好源头关
篇6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价;塔里木河中下游
中图分类号:F301.24;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440—03
荒漠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在中国干旱地区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不仅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使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和破坏。因此,荒漠化防治是实现这一地区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退耕还林还草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对策之一,已在中国全面展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能否长久持续,使得退耕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2],退耕还林还草后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是关键。本研究对塔里木河中下游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行生态和经济效益评价,旨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保证。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新疆塔里木河中下游,86°15′— 88°00′E,40°30′—41°30′N,包括尉犁县和农二师31~35团。属于暖温带大陆荒漠气候,气候极端干旱,年降水20~40 mm,蒸发量2 965 mm;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高于10 ℃,最低气温—20 ℃,最高气温39 ℃;无霜期平均184 d。风沙危害是该区域的主要自然灾害。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塔里木河上游过度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使得中下游水量大幅减少,水质下降,上游补给干流水量年递减约3 000万m3[3]。上游来水量的不足直接导致该地区的湿地萎缩、植被衰退、荒漠化加剧,导致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3—5]。在沙尘暴天气的影响下,的地表部分形成流动沙丘,恶劣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到塔里木河中下游绿色走廊的存亡,影响到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样地选择与调查
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县和农二师31~35团范围内,选取51块样地,分为4种人工植被类型 (包括混交林、纯林、经济林和牧草)。由于种植的株行距不同,各块样地的面积也不一样,其中生态林的样地面积为20 m×30 m、20 m×40 m、20 m×50 m,每块样地内按对角线法设置3个10 m×10 m的乔木和灌木样方,8个2 m×2 m的草本小样方。经济林样地面积设为8 m×24 m、7 m×42 m、6 m×48 m,每个样地内设置6个1 m×1 m的草本小样方。牧草地内设置6个1 m×1 m的草本小样方。调查内容包括样地内植物物种的组成、株高、冠幅、数量和盖度。在样地中心作垂直土壤剖面,每30 cm深度为一个剖面,采集土样550份,水样30份。
3 实例分析
3.1 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综合前人的研究[6—11],结合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情况确定了15个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表1)。
均方差决策权法是将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计算出各指标的平均值和均方差值,再计算出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然后确定各指标的权重[12—14],其计算方法如下:
Bj=Cj/Dj,Ej=Bj/∑Bj
其中:Bj为第j指标的变异系数;
Cj为第j指标的均方差值,Cj=[∑(Zij—Dj)2]1/2;
Zij为第i类、第j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Dj为第j指标的均值,Dj=(∑Aij)/n;
Ej为第j指标的权重值。
其评价模型为:Wi=∑Zij×Ej
其中:Wi为第i类型的综合评价值。
3.2 数据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方法如下:
①对于数值越大效益越好的指标:
Zij=(Aij—Ajmin)/(Ajmax—Ajmin)
其中:i=1,2,3,…,n; j=1,2,3,…,m。
②对于数值越小效益越好的指标:
Zij=(Ajmax—Aij)/(Ajmax—Ajmin)
其中:i=1,2,3,…,n; j=1,2,3,…,m;
Zij、Aij分别为第i类、第j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和原始值,Ajmax、Ajmin分别为第j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5—17]。
运用该方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值(表1)和效益值(表2)。
3.3 结果分析
通过对该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到各指标权重的排序如下:每公顷产值>产投比>植被盖度>投资回收期>多样性指数>地下水埋深>土壤有机质>盐渍化面积比率>防风效应>固沙效应>土壤pH>每公顷灌溉量>土壤总盐量>地下水pH>地下水矿化度。由各指标所占权重可知,在经济效益指标中,每公顷产值是影响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的主要因素。在生态效益指标中,植被盖度、多样性指数、土壤有机质等是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加植被覆盖率、改良土壤环境状况是改善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各种模式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如下:经济林>混交林>纯林>牧草>棉花。其中,经济林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但生态效益所占的比重比混交林和纯林所占的比重小。退耕还林还草虽然应兼顾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在退耕还林中大面积种植经济林难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预期目标,因此,退耕还经济林时应适当控制其比例。所有类型中以混交林的生态效益最大。因此,退耕还林时以营造混交林较为合适,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退耕还林还草类型[18]。
4 小结与讨论
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范围广、时间长、集农业技术、林业技术、生态技术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所产生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如何对其效益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评价,是继续进行研究的内容之一。由于研究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改变,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方法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确定一定要客观、准确,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新荣,张景光,刘立超,等.我国干旱沙漠地区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3):257—261.
[2] 李育材.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回顾与总体思路[J].林业经济,2001(9):1—3.
[3] 宋郁东,樊自立,雷志栋,等.中国塔里木河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4] 马俊杰.论西北地区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J].干旱区地理,1996,19(1):64—67.
[5] 毛德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6] 代力民,王宪礼,王金锡.三北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要素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0,13(2):47—51.
[7] 吴贻名,李元红,朱 强,等.干旱区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1):25—30.
[8] 贾宝全,慈龙骏,高志海,等.绿洲荒漠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J].干旱区研究,2001,18(2):19—24.
[9] 王让会,樊自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1,20(3):63—68.
[10] 师彦武,康绍忠,简艳红.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水土环境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3):24—27.
[11] 王葆芳,刘星晨,任培政.乌兰布和沙地人工绿洲防护林体系模式生态和经济效益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2):27—30.
[12] 陈东景,徐中民.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2,25(3):219—224.
[13] 王凤仙,王元仲,徐文中.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14] 吴建军,王兆骞,胡秉民.生态农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J].应用生态学报,1992,3(1):42—47.
[15] 卞有生,宋秀杰,金冬霞.大中型农场生态经济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J].生态与农村生态环境学报,1994,10(2):10—14.
[16] 吴佐礼,陈聿华.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J].生态农业研究,1996,4(2):28—31.
篇7
关键词:药剂防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对策
随着棉铃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对棉花生产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破坏时间主要集中的8月至9月,若遇阴雨天气,危害更为严重。相对其他防治方式而言,药剂防治能够较好的防治棉铃虫,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致性。本文通过对药剂防治棉铃虫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措施,进一步提高药剂防治的质量和效率,为棉花生产提高较好的支持,从而提高棉农收入,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1药剂防治棉铃虫的经济及生态效益
1.1降低治虫成本
药剂防治棉铃虫的费用主要由器械费和防蚜等构成,相比其他防治方式而言,所需辅助工具较少。同时,在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下,精准把握防治时间和防治手段,能够减少药剂使用频率,节约了药剂成本。而且在政府政策支持棉花产业的发展前提下,棉农所需承担的费用大大降低。从经济效益来看,药剂防治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治虫成本,减少棉农在棉铃虫防治上的支出,从而实现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
1.2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棉铃虫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对棉花的破坏上,同时也会危害小麦、玉米、大豆、向日葵等作物生长。我国西北等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大,一旦遭受棉铃虫灾害,将对棉花等作物产生极大的影响。使用药剂方式防治棉铃虫,能够降低棉铃虫在棉花生长期间的损失,从而提高棉花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能够提高棉农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带动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1.3有利于降低对生态的破坏程度
在防治棉铃虫的技术等研究上来看,防治方式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对棉铃虫卵、幼虫、蛹、成虫的控制。从最初的农药方式防治到新的科学防治手段的产生,保护了生态环境,做到人畜无害,减少了农药污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人民财产和生活安全。同时,相对农药防治方式而言,使用药剂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其他生物的危害程度比使用农药防治低得多。在使用药剂防治的基础上,科学完善的防治方案还能最大程度的对棉铃虫进行针对性防治。
2进一步提高棉铃虫防治的对策
2.1加强科学预测,制定完善的防治及预警方案
要实现对棉铃虫的有效防治,必须加强科学预测,制定严谨完善的防治方案,从而提高棉花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在不同的种棉地区,由于温度、降雨、作物结构等产生的差异,各个地区发生棉铃虫灾害的萌芽期及高峰期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地理区域,结合当地的棉铃虫侵袭时间,结合现实情况,提高预见性,加强科学预测,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尤其是针对突发棉铃虫侵袭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提供指导方案,这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加强突发应急方案的制定,这样在面对突发灾害侵袭时,能够最大程度的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协力面对突发事件,缩短反应时间,从而降低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损失。
2.2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相关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是进一步提高棉铃虫防治的必要保障。只有加强科技创新,从技术层面解决设施设备的难题,提高防治技术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决策依据的作用。吸收相关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和构建创新团队,在设施设备的研发创新和后期维护阶段实现新的突破。同时致力于新的防治方式的研究,尽可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统一。加强有关高校科研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为棉铃虫防治提供坚实的技术后盾。
2.3提高棉农的科学种植与防治意识
药剂棉铃虫防治工作的切实实行离不开棉农的积极参与,棉农科学种植和防治知识的提高是改善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重中之重。当地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广泛的宣传和普及棉铃虫防治的相关技术和政策支持,高度重视棉农的参与,实行每个干部与棉农进行一对一帮助,开展试点工作,让棉农真实感受到在技术支持、科学种植等方面的帮助下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而发挥带动效应,更好地实现推广以药剂方式防治棉铃虫。
3总结
药剂防治是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防治棉铃虫的方式,相对其他防治方式而言,药剂防治棉铃虫能够大幅度降低灭虫成本,提高棉花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也比较小,能够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在药剂防治棉铃虫上,必须做到科学预测,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棉农科学种植及防治的意识的宣传,从而实现我国棉花产业的优质优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克华.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2012(8):107-110.
篇8
1.恭城县生态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恭城县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经济资源禀赋,建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多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全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牛(猪)―沼―果―林模式。
1.1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
恭城县有丰富的小河溪流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淡水鱼养殖条件。目前,全县有15%的农户采用这种生产模式。利用人畜粪便作沼气池原料,沼气用于生活燃料,沼液用于农作物杀虫、沼渣用于施肥、喂鱼,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1.2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
采用这类模式的农户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利用城镇旺盛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种植蘑菇、菌类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养殖蚯蚓喂猪、鸡、鸭。该模式是一个物质流封闭循环链,具有相对稳定性。
1.3牛(猪)―沼―果―林模式
恭城县有大面积山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果园、畜牧业自然地理条件。该模式主要由山区农户采用,能够用来发展经济林、果树产业,采用农户约占6%左右。
2.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恭城生态农业围绕沼气池建设展开,通过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和自然地理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配置农业生产资源,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也促进了地方生态健康发展。总体而言,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沿着以下几条路径推进:
2.1大力推行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
过去以来,恭城县农户生活能源主要以木柴为主,这导致本县森林资源滥砍滥伐十分严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不断恶化农业生产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恭城县自2000年以来开始大力推广沼气、发展小型水电站,以缓解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下,恭城县逐渐形成了“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的庭院经济新格局。
2.2开展农作物秸杆还田培肥工程
将农作物秸杆沤肥提升土壤肥力,可以有效降低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恭城县秸杆还田率超过90%,适用田地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有学者估算,连续三年进行秸秆还田造肥,土壤有机质增幅能够达到0.22%~0.48%,这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还有利于改良耕地土壤土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2.3推广和普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作物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农业技术部门提供准确的病虫害预报服务和除害技术指导,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药,降低不合理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开展土地普查,结合具体耕地土质情况指导农户进行平衡施肥法,避免过度施肥、盲目施肥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2010年,全县组织500人次农技人员深入到农户指导病虫害和平衡施肥,全县水浇地施肥面积183公顷,平均每亩增产5-7%,平均每亩节省化肥成本11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2.4普及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
2000年以来,恭城县开始大力普及和推广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剪枝、嫁接,改善果树采光、通风条件,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果树增产效果明显。目前,全县共已有3763公顷果树采用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栽培和施肥,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生物病虫害防治法,大大减低了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安全性、环保性,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
2.5加强增幅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
恭城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将农村能源推广、科学种田、无公害种植技术普及纳入到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同时为其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例如金融政策、水利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在资金方面,县财政就生态农业发展编制了专门的预算,仅2012年县财政直接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就有700余万元,主要用于沼气池建设补贴、新型种植技术补贴和无公害施肥技术奖励等。通过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本县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效。
3.建设生态农业的效益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和发展,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不仅促进了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又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自然、人口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总体来说,恭城县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生态农业发展效益:
3.1生态效益
恭城县通过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有效化解了农户能源需求与林地保护矛盾冲突。截止到2012年,全县林地面积16.7万公顷,较1990年增加了3.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8%,较1990年增加6.2个百分点。农村绿化率超过96%,草地面积超过2000公顷,生态林面积达到6.95万公顷。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废旧矿山开垦面积达到573公顷,开复率46.1%。2013年,恭城县被国家环保部评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县。
3.2经济效益
自2000年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以来,全县农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农户收入增收明显。2012年,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3012元,较2000年增加了1560元;生猪出栏45万头,肉猪出栏28.9万头;果园种植面积2.3万公顷,水果总产量38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7.1倍和19.1倍。2000年以来,全县果业产值增加22.2亿元。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35%下降到2012年1.2%,脱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3.3社会效益
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经济发展首先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恭城县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其次带动了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让广大农民更加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今后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打下了良好群众基础;再次,进一步促进了本县人口结构优化,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为计生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后,通过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进一步改进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提高了政府威信力和形象,为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
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区域差异;协调发展
一、引言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北邻京津冀,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东连胶东半岛,南靠济南城市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该地区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因此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纳入国家战略发展中。按国务院的部署,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六分之一,总人口985万人。该区域县级地区有15个,其中在2007年各个县级地区面积占到全区面积的80.6%,人口占整个区域的85.4%,由此可见县级地区在整个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所占的比重不可小视。因此研究县域经济差异,不仅利于认清当前县域经济现状,而且有利于整个区域未来的发展。
二、基于综合指标的差异分析
以人均GDP这一单指标作为区域经济差异的衡量指标往往存在局限性,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地区差异程度,以下通过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特点,设立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来综合地考察县域经济差异。
(一)选取的指标
根据上述选取原则并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特点,本文选取人均GDP、城镇化率、人均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比重、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第二产业产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个指标。
(二)运用因子分析对县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考察收集到的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这里借助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运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KMO and Bartlett’s Tes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以看到KMO值大于0.6,符合因子分析KMO值大于0.5的要求,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方法提取因子,前三个因子的方差占到样本方差的84.778%,一般来说,累积方差百分比达到70%以上,即认为比较满意,因此可以提取三个因子。
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指定按第一因子降序的顺序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以及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图,可以发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在第一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两个变量,因此可解释为人民生活发展水平;人均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城镇化率在第三个因子上有较高比重,因此可以解释为社会发展水平。
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并输出因子得分系数,可以得到因子得分函数:
F1=-0.053X1-0.151X2+0.017X3+0.220X4+0.310X5+0.206X6-0.004X7-0.058X8+0.388X9+0.242X10
F2=0.247X1-0.122X2+0.242X3+0.093X4-0.105X5-0.454X6+0.069X7+0.038X8-0.296X9+0.067X10
F3=0.182X1+0.593X2+0.030X3-0.143X4-0.039X5+0.104X6+0.328X7+0.341X8-0.026X9-0.157X10
由此,将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带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F1、F2、F3的数值,然后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可以求出泰安市各区域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即:F=0.6479F1+0.20218F2+0.1502F3
将相应的F1、F2、F3的值带入公式,得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15各县市的综合值,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是莱州市,而排名最后一位的是阳信县,前者综合值1.332,而后者综合值-0.922,二者差距体现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程度较大。同时从三个主因子得分上,还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各县市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哪些方面存在优势。以综合值排名第一的莱州市为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因子上莱州排名第一,但在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因子上,莱州为-0.77475,排名第一的利津县为1.700515,体现出莱州在人民生活发展水平上的“短板”。综合值排名13的乐陵市,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因子方面排名比较落后,但是在社会发展水平因子上排名则比较考前,体现出乐陵市在社会发展水平因子上的比较优势。其他县市也存在像莱州、乐陵市类似的内部因子差异,各县市都有所谓的“短板”,也有相对的比较优势,从这一点看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县市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劣势所在,并对县域经济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三、基于县域经济差异现状的协调发展对策
区域经济差异是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鉴于过大的县域经济差异对全市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所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县域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应注意不要把县域差距拉得太大。只有把两者限定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才能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前面的分析,下面提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协调作用,促进整个区域的要素流动
随着山东省相关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责与权力也越来越大。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上级政府政策指令的传达者,同时也是调整县域经济发展的操作者。当前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几个误区。一些县级政府为了超越其他县,盲目地进行招商引资和基础建设,并极力地争取优惠政策,这种行为造成了县域经济结构雷同,基础设施得不到共享,政府的精力放在优惠政策的争取上产生寻租行为,最终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导致整个区域发展受到损害。因此县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统筹整个区域的规划,站在整个区域的角度来制定政策,放弃损害其他县的发展途径。同时,政府在促进要素流动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政策力度,减少行政壁垒,促进整个区域的人流、物流、财流的流通。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建设,保证农村健康快速发展
农业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基础性的一环。农业的发展不仅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也有利于整个区域的稳定发展。因此,农业的发展必须放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发展重点上来。农业产业化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适度规模经济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将农业的生产环节链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机制。其实质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农业占有很大比重,并且从事农业的农民较多。因此从农业上着手发展农村经济,不仅利于缩小县域经济差异,同时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但县域要致富,只有农业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于农村工业化。只有农村实现工业化,才能使落后的农村真正走出落后,走向富裕。工业化是增强县域经济的关键手段。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各县域可利用自身相对优势,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以农民为主的股份合作企业,逐步形成企业集群,加快农村的工业化进程。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生态化发展之路
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必须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能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林木覆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资源人均303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平低41立方米,属于淡水贫乏区。因此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在开发中要不断加大对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限制,不断提高水源保护标准,迫使经济模式转型,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走生态化之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经济,一要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优质畜牧生产基地和绿色果品生产基本,把林果业和畜牧业作为区域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一个结合点,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统筹解决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问题;二要大力提升传统工业,加快石化、建材、汽车零部件、电力、医药、纺织等重点行业循环式改造,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鼓励循环式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大力发展低耗能、低耗水、高产出的行业,如生态旅游业等,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四要增加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成立环保基金等方式,保障资金在生态环境投资上的宽裕。
参考文献:
1、李克新,王振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成国家战略[EB/OL].news.省略/c/2009-12-04/075119188404.shtml,2009-10-04.
2、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李广杰.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路径与对策[J].生态经济,2009(4).
篇10
[关键词]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趋向;研究展望;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34-03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展,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已由最初的农业经济形态逐渐演变为工业经济形态、信息经济形态。当前,生态经济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高效生态经济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向
对于我国的生态经济理论,学者们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80-1984)、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84-1992)、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92年以来)。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试点探索,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2009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在国家层面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高效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加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能耗高、污染大、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尤其是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能源,当地政府或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采、无序开采,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这种发展模式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不利于提高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基于此,我国政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将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发展宏观战略全局之中,为大力推动区域、县域经济高效生态化发展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奠基。
(一)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既具有客观必要性,又具有现实可能性
一方面,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只有部分资源转化为有用物品,其余则被浪费或是转化为有害物质,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论是基于政府主导即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污染控制,还是基于市场手段即控制企业排放废弃物,均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全体公民自律意识的不断提高,逐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态化只是时间问题。
(二)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并逐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学者提出生态经济的概念,是旨在摆脱当时社会面临的困境,那么,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一种符合时展要求的理论体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努力提高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在现实生活中,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政府的推广和实业家的力行,已成为现实社会朝着高效生态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的助推器。
(三)高效生态经济的实践正在黄河三角洲区域如火如荼地展开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模式不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由此可见,“高效生态经济”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题。在国家战略的发展背景和政策支持下,2010年下半年,黄河三角洲首个低碳村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建。该项目以低碳、生态为主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发电制冷制热、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废弃物管理等多个系统实现了循环利用,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定位“高效生态”的建设理念已渗透至诸多建设和发展领域,并取得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二、我国高效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展望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不仅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所以,中国的高效生态经济学研究应始终坚持以中国为本,以人为本,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生态经济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经济模式。
(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坚持发展这一主题,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建设,谋发展;二是坚持全面发展,即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三是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发展经济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是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内在的、本质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用积极超前的辩证思维,准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大势,统筹兼顾增长与发展、局部与全局、平衡与不平衡、当前和长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要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
一是国际化。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事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生态经济学也是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因为各个国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所针对的生态与经济不协调问题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总体上是共同的和统一的,所以在客观上存在着世界性的统一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原则,它是各个国家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综合与概括。因此,各个国家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也需要吸收其它国家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经验互相启发和借鉴。这就决定了世界各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必须进行经常的、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既可以使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更快地走向世界,也可以促进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更快发展。二是本土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具有恢复重建生态系统的经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经济~-i,St,诸如进行西部大开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大面积退出种植粮食的坡耕地,实行还林还草建设国民经济的生态屏障,以及建设生态经济省(市、县)和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诸多方面生态经济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立足于本国实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加工和理论创新。
(三)要紧密结合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扩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其一,要加强工业生态经济的研究。过去,我们在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方面研究的较多,而在生态工业等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工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其二,要加强微观层次的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过去,我们在宏观与中观层次的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次的研究相对不足。企业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微观主体。因此,我们要加强企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研究。其三,必须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中国,要加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困难和挑战。这其中既有理论方面的,又有实践方面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更离不开实践,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创新和发展。
三、我国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政府、社会和全体公民必须步调一致,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一线实际工作者必须紧密结合,切实投入到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去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与水平。
(一)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我国经济已保持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生态保护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实现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公众意识和吸引公众参与。脱离了公众的广泛参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就是一句空话。虽然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体系,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和评价体系,不断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完善普及制度及其机制,不断增强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转变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提倡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是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它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构建中国的新伦理、新制度、新文化,使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日趋生态化,是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提升科技水平,发展生态科技
努力提升科技水平才能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要针对我国科技不发达的现状,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进行科学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离不开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要围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要求,抛弃技术成果应用的功利性,大力进行基础性科研,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即要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使现代科技更好地为我国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在不断演化,人类文明也在不断演化。一定的科技系统,指向一定的资源范围。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生态工业文明科技则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科学技术的灵魂在于以人为本,而不在于单纯地推动经济、追求GDP。为了对中华民族负责,为了对人类负责,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科技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科技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科技模式。
(四)践行“包容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