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财会范文
时间:2023-03-22 21:1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职财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模拟实习是模仿真正的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实际技能训练的练习。对学生实施财会业务能力传授的综合实习过程。在多年教学中,对模拟实习有一定的认识。
一、模拟实习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模拟实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利用模拟实验室现有各类实验器材和实验资料,系统地、连贯地进行模拟实习,从而对财会模拟实习真正增加感性认识。
2、模拟实习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是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技能素质的有效途径。
3、教师在模拟实验室通过实物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模拟实习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处理财会业务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在上岗前能比较熟悉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业务
5、模拟实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 能根据实习要求,人人动手,大胆操作。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报表到财务分析,对财会工作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6、便于进行组织和管理。模拟实习与到企业实习相比,不受企业工作时间和环境的影响,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要求,适时、集中展开,一方面针对性、时效性比较强,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进行管理和指导。
二、模拟实习具体做法
1、模拟实习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改变或重新组织实习内容,制定实习计划,使实习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各种业务的核算方法、各种成本、费用的处理及资金、税收的缴拨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枯燥,而且都是从未接触过的,这时如能利用好模拟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讲解和技能的操作来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和消化,那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根据模拟单位的经济特点、组织结构、规模大小,模拟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与财务关系密切的部门岗位。如:仓管员、销售人员、车间统计人员、出纳、统计、主管财会等等,后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并能各施其职,让模拟单位运转起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在模拟企业担任的岗位进行轮换,使学生体验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联系,最终完成财会实习。
3、进行分岗位财会模拟实践。将企业的机构设置整体浓缩在实验室中。同时还要配套与企业有相关业务联系的外部机构,如:企业的开户银行、运输部门、税务部门等。这样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拟实习。在不同阶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模拟实习。这样,克服了以往只等到所有课程上完才安排实习的特点,并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三、模拟实习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基础技能。主要表现在:在选择模拟实习资料时,过于强调“真实”,将某一企业某一时期的财会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抄照搬,缺乏代表性;同时也没有对这些实际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的分析、加工整理。同时,由于企业个体的特殊性,大量的特殊业务夹杂其中,使学生无从下手。影响了财会模拟实习的可操作性,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2.过分强调财会核算。模拟实习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凭证一账簿一报表”的循环,即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财会报表。学生拿到实习资料后,直接就按要求编制记账凭证。使学生从观念上就没有或淡化了审核工作。
3、忽视财会知识的综合运用。模拟实习确实使学生对凭证、账簿到报表等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而财务管理的筹资和财务分析、企事业单位所涉及各税种的申报及缴纳等职业能力的训练内容没有充分融会贯通进去。致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或工作时感到在学校学的东西与企业的实际相差太远,遇到这些情况时无从下手。
由此看来,财会模拟实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财会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财会毕业生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随着模拟实习的探索、实习内容的丰富、实习规模的扩大、实习手段的发展、实习效果的探讨而不断地深入和拓宽。
参考文献:
[1]谭利云.提高财会模拟实习的教学效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6,(29)
[2]王宇.构建财会模拟实习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设想[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0)
[3]黄英.试论财会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篇2
关键词:学生;中职财会;教学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财会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把财会专业作为本校的品牌专业。面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面对新的会计环境,中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财会专业的教学环节,才能使中职财会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专业。
一、中职财会专业目前的教学现状
1. 学生自身的问题
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学习兴趣、缺少恒心和毅力、学习主动性差、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薄弱是整个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由于他们是中招考试的落榜生,大部分学生是迫于无奈,不得已才选择了上职业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选择了财会专业这一条路,兴趣无从谈起。一些学生想要学好但是由于自身基础较差,没有主动性,无压力,学习只能处于教师指到哪里学到哪里,从不做过深的探究和创新,以至于毕业之后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2. 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落后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会计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模式,过度的重视会计知识的灌输,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却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 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不齐全
财会专业的课程都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社会科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教学设备不齐全,财会模拟实验室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甚至没有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不能满足专业应用技能的培养要求。
3. 专业教师队伍不强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部分是普通高校毕业学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有的虽然拥有“会计师” 或“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缺少财务工作实际经历,自身动手能力差,熟练的操作技能更无从谈起,对学生只是“照本宣科”地传授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很难保障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培育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给予强化。例如在财务分析中,在教材案例分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不同背景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让学生自行设计教学内容,自己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教师要对学生讲课的内容表现很大的兴趣,要认真对讲的过程做好记录,找出学生不足的地方课后委婉指出来,同时,要提出问题让“教师”解答,这样,学生将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大大提高了会计学习的兴趣。
2. 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多样化教学方式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财会专业各个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下载一些精美课件或者教学视频、会计经济案例等来穿插到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加深学生对财会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需要教师根据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在概念教学中,可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培养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相关会计理论知识,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提升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案例教学法。
3. 加强财会专业实践课教学
中职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中初级应用型会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所以财会专业教学理论只要学到够用、适用、能用就可以了,更为重要的是实践运用,要加强财会专业实践课教学增加实践的课程比例,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大致分为校内模拟实训和社会实践两类,校内模拟实训是利用教学条件进行实训的一种方法,比如说在会计基础课程中,让学生自己参与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和报表单的制作等,同时还可以强化会计课程中珠算和收银等课程,以提高学生实务操作的能力;社会实践是学校和企业联合,让财会专业学生走入企业进行一定时期的顶岗实习,不仅能让学生发现自身在学校学习存在的不足,更能让他们看到企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从业要求,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4. 注重财会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和提高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我们学校就鼓励财会专业教师“走出去,学回来”,安排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半脱产去企业挂职锻炼,强化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实战经验,然后带回来发挥传帮带作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学校还开展技能大赛,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会计技能大赛对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从最初的会计实务手工账,发展到会计手工账、点钞、珠算、电算化项目,实现了竞赛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也对会计专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
篇3
财会类专业开设了很多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报表、税收基础、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而数学知识一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在这些课程中。如果以数学的难度来划分这些课程的话,一般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第一层次包含有财经法规、基础会计和会计报表;第二层次包含有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和税收基础。
第一层次的课程的数学知识难度较低。其中基础会计和会计报表仅仅用到的是数学的基本运算和一些数学概念,而财经法规几乎不涉及数学。
第二层次的课程的数学知识难度较大。不过一般仅涉到一些概念和基本数学方法。例如,等差数列会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年数总和法中会得到应用;会计电算化中,数学知识会在自动生成转账凭证中和生成会计报表中定义公式;在成本会计中,多元一次方程组会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代数分配法中用到;税收基础中的计算比较复杂、灵活,考查更多的是对税法规定、会计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二、中职学校学生数学程度现状分析
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的财会专业取消了审计和管理会计等这样一些难度较大的课。了解这两门课程的人都应该知道,它们用到的数学和统计方法较复杂。但是取消了这两门课程是不是就可以改变现在数学的一些现状呢?结果证明并非如此,一些问题仍然还是存在的。
第一,在数学方面,现在的学生做题速度慢,计算准确性低。在专业知识的理解上,学生掌握得比较到位,但是一做起题来速度慢,还经常出错,这就会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学生对计算器依赖性很大,做题过程中,一碰到数学题就总是用计算器。不过一般也只是在加减乘除的计算上使用,对于其他的运算就傻眼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运算能力较差,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太强,并对计算器的功能了解太少,最后对数字也不敏感[1]。
第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力度不够,就会使专业课难以进行下去。用数学来推导一些专业课程中的基本公式是必要的。财务管理课程中,大量数学方法都会在其中出现的。比如,计算年金现值、年金终值等的计算公式时就需要运用等比数列来推导。风险的衡量要用到期望值、方差、正态分布、标准差、概率、置信概率、置信区间等数学和统计知识。但是当学生没有很好掌握数学知识时,教授过程就难以进行。
三、中职财会课程及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为了使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进行下去,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化训练学生,力求学生在速度、准确性和对数字的敏感度上有所提高。财会本来就是和数字打交道的,虚假信息的产生往往来自于一个小小的数字差错。因此,对数字有较高的敏感度是每一个会计人员所必需的。不仅仅在避免差错上要尽可能做到,还要有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的能力。现在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了,尽管它可以代替我们解决很多计算上的难题,但是对于会计人员也要学会基本的运算和操作。因为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才可以对计算机很好地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强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从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入手,比如采用珠心算、乘法十九段等的手段来进行计算;第二,从计算工具的使用入手,比如计算机、计算器和算盘等工具,对其进行强化训练。对计算机设专门的课程,而对算盘和计算器可以再课间当做一种兴趣来玩。
2.在相关专业实用数学教材的难易程度上,分一定的层次性。首先,通过统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对财会课程所使用的数学知识进行难易排序。但一旦这样做了,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数学知识被割裂了很多块,学生对这些知识是否可以自己进行衔接,这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一旦这样做了,还要将相关知识加入进来进行衔接,以保持逻辑的完整性。然后,要对相关专业实用数学教材进行分层次。不同的对象,其数学基础和培养目标就不同,采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3.在专业课上,学生自己可以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是教育的关键。数学知识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理论是为实践,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除了掌握数学方法,还要学会把它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数学方法,还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等职业学校财会课程的教学中数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迎合市场对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加大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财会和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兴趣、改变教学方法、编制实用教材等方法来进行,并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森. 浅谈中职教育与就业的重要性[J].中华会计网校,2008.
[2]葛家澍. 浅析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性[J].财政金融,2005(5).
篇4
一、中职教育财会教学的现状
1.课程安排缺少合理性
多数中职院校都存在课程安排不合理的现状,其中职教育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出具备较强技能的专业人才,令其掌握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兼具较强的实践与操作能力。但是,多数学校都没有合理设置与安排课程,难以和社会及经济协同发展。在课程中其财会规章制度与经营管理等相关制度没有和社会发展同步更新,甚至部分课程教科书没有具体调查财会岗位,将有些不熟悉的内容列入课程中,令学生不能正确掌握知识体系以及理论知识等。此外,部分院校的课程侧重于选取理论性分析或是财会制度,导致学生在就业中才知晓财会工作岗位的规章制度,不能灵活运用所学法规及制度。
2.落后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落后源于中职院校缺少较高质量的师资团队。部分教师在长时间的传统教学熏陶之下,将记忆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方式,继续使用高中阶段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很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教师也是长时间从事理论性工作,和现阶段财会工作相脱节,故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另外,一些教师经常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高效学习的主动性及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性思考。该教学现状还和硬件设施存在直接关系,这些都是影响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财会教学的质量、效果等。
3.较差的就业前景
由于中职教育财会专业至今无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标准,学生要想被社会所认可,就需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而学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各中小企业主要以私营为主,通常运用家人、亲戚等进行经营,彰显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因而,学生应该对就业有准确的定位,自身归属于哪种层次、领域,中职学生和高校学生相比,具有较低的专业水平以及较低的英语能力。学校所设置的课程以及采用的教学措施,应满足适用准则,从而使学生适应各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对中职教育财会教学提出的解决措施以及展望
1.强化专业考核标准
在财会教学实践性考核中,更要重视对操作技能的实践考核,该行业具有快、准等显著特征,因而在实践性教学中,需结合定性、定量等原则。在静态、动态结合中,对实践考核实施现场性评估,通过观察与模拟和口试及笔试等实践,提高对实践操作者的技能要求,此评价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准确性。此外,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的态度、遵守纪律情况等同步展开评价。
2.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中职学生的就业岗位集中分布在各中小企业、大企业中基层的部分岗位中,这就要求财会课程在内容上设置或安排实用性课程,删减一些繁琐部分以及较低使用价值的内容,进而补充其岗位所需的实践内容。加强提升财会工作技能的训练力度,通过开展具有扩展性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的择业范围、社会实践能力等得到进一步拓展。
3.应用教学新方式
篇5
关键词:中职教学;财会;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模式是一种存在特定意义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方法。此种管理方法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管理中。通常情况下,只要有既定的明确目标,任何较为复杂的活动过程都可以引用项目管理思维。美国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席曾经指出,在现如今的社会,所有事情都可以被当做项目,并且一切也可能会成为项目。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同样具备了项目的属性,属于项目管理的实施。但是在现如今的教学管理中,通过依照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完成工作品质的提升却较为少见。本文通过针对当前阶段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究通过在其课程开展中,引进项目管理思维,构建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体系,从而有效改善中职财会专业的整体教学成效。
一、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现状
中职财会专业的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任职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真正从事财会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因此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需要继续改善。再加之财务岗位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学生们在学习期间无法真正地实现职业功能性训练,存在学用两者之间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人才在任职期间,企业是较为重视员工的任职责任感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但是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总是过于忽视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通过将项目管理思维引入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从而实现教学变革,改善教学成效。
二、项目管理应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改革
1.项目管理思维促进教学理念转变
项目管理指的是系统性地将完成某一任务时,方法、资源以及人员进行结合,从而能够在既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一定的预算和质量目标管理。这能有效地提升整体效益以及成本,有效地保证其项目的整体完成质量,降低了原本的成本投入,控制项目完成的整体进度。因此要想在中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实现项目管理,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过程转换为项目完成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得每一个项目的完成都是必然。当前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与课程的实践操作性紧密相连,对于岗位目标中所引进的实用性人才进行定位培养,已经被各界人士所认可。与此同时,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基于会计职业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已经无法再形成单一化的教学目标。而是以重视职业能力与道德为主。通过将两者有效融合,从而构建完成项目的整体目标及岗位制综合职业能力。如果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与实际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定的可信度,职业道德以及职业习惯的教学,就显得过于空泛,并且无法真实地进行考核。对于财会专业来讲,如果离开了专业实践,那么所有的业务能力以及道德习惯都变得虚无。而项目管理则讲求必然化的实践,通过对实践的目的完成一定的分解融合,从而经由单个的项目实践来完成。因此通过在中职财会专业实现项目管理,从而重新对课程进行组织学习,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2.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项目体系构建
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管理,不可以完全套用其他方法,应当依照项目管理方式的具体优势特点,结合所应用课程从而完成应用的变通性,使得中职财会专业的课程教学可以具备项目管理教学方式的优点,又能符合一定的课程教学实践。首先通过对专业的课程教学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习惯进行教学综合,从而在每一个项目划分中给予相应的体现。项目管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财会专业实用人才,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保障学生可以学习到课程的专业核心,同时又可以在职位上满足职业所需。与此同时,对于职业习惯的重视,比如转账存款等金额的结算,也要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实践训练不断地完成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不应该只是单纯地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习惯完成逐步的教学培养,而是应当通过引进项目,从而实现综合型课程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再者通过对课程开展构建分层式项目体系,每一个分层项目教学都必须有特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每一个层级都推进总项目目标的完成。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实行岗位分项目教学,此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依照具体的岗位职责,从而对课程完成重新组织,实现学习至实践的教学过程,更好的实现学做结合。比如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课程,可以将其具体的分为三大教学进程,比如购进、提取折旧以及盘点清理。那么在完成盘点清点的过程中,又涉及固定资产的注销、收入的受到和清理还有费用支出以及利益获损内容。根据如上细分内容,构建完整的工作流程教学,从而完成财会专业教学。
三、结语
通过在中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项目管理教学,可以针对性的对课程开展中的有限教学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从而合理地应用于课程教学开展中。通过引进项目开展式教学,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综合职业能力,并且通过使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将学生的课程教学成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提升中职财会专业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中职财会教学;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6-0206-02
中职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中等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就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这个重点,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学生就业的基本条件,是他们进入社会与高学历人才竞争的唯一优势。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开设财会专业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学生来源、就业状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谈谈现在中职财会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1 中职财会教学中的困惑
第一,中职学校生源情况堪忧。近年来,普通高校招生热度不减,中职学校生源受到长期冲击。中职学校招生的门槛越来越低,可以说没有门槛,基本实行免试入学。招来的学生大多初中毕业,甚至未毕业,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大大降低。同时,这些学生年龄小,他们和社会经济生活基本没有接触,也很少思考有关经济的问题,经济方面的专业术语闻所未闻,而财会专业又有一定的理论性,这些客观情况,给财会专业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课堂上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使用通俗的语言,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借助实物展示、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手段,仍常常会出现老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事倍功半的局面。
第二,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实习难。会计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课堂理论教学不可少,实践教学更为重要。一般来说,财会工作需要有三个层次的专业能力。第一层次,是财会基本功方面的能力,包括以手工和电脑完成基本操作,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账户的设置,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的登记,以及对账和结账的工作;第二层次,是财会工作全过程的运用能力,即根据企事单位的实际需要,完成从账户的设置凭证的填制账户的登记报表的编制凭证的装订和资料的保管等一系列工作;第三层次,是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能力。如财务预策、决策,财务考评等。而对于中职生来说,最主要是掌握第一、二两个层次的能力,即学会如何填制会计凭证,如何登记会计账簿,学会对账和结账工作。以上三个层次的能力中,第一个层次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重实践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获取,关键就是让学生多做多练。当然,要使学生真正熟悉财会工作,体验实际工作,较好的途径是让学生下工厂,到公司去实习。通过对企业财会工作的切身了解,亲身实践,这种效果是在学校难以实现的。但财会专业实习地点涉及财务、会计等岗位,这些岗位的很多资料对外都是保密的,并且实习点多而分散,所以,就面临着实习单位落实难,实习内容接触难,单位既不欢迎,又不让学生插手。这是造成目前学生外出实习少的关键所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会计工作的极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有人才竞争激烈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弱,独立处理业务能力差,学校所学的与实际所用的脱节,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受实训条件等的限制,不能系统的对会计工作进行训练。由于没有过硬的技能,学生毕业后,既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财会工作,又怕不能胜任,不得不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大多改行从事收银、营销等工作。
2 中职财会教学的出路与对策
面对教学中的种种困惑,要改变现状,我们就要不断开拓新思路。
第一,构建财会专业科学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按市场要求和人才需要信息进行课程设置,按需设课。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近几年来,对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教学目标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强化学生的实训教学,在校3年中,先后安排了多种类型的实训。既有各个课程、各个内容的单项实训,又有毕业的综合模拟实训。在教学内容上,强化实用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按岗位能力要求和实际工作过程,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学生在校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尽可能零距离,学生学习和就业上岗实现无缝对接。在教学手段上,多上实训课,多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在“做中学”,让老师在“做中教”,把教学、求知、做事与技能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做”获得了经验,有了知识,具备了能力。在课时安排上,实训课要求占总课时的50%以上,把加强实训教学落到实处。通过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的自信力。
第二,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灵活的教法。
财会专业的专业课,数字多,政策性强,理论性强,内容显得枯燥无味。有些学生是家长决定的专业,或虽是本人所选专业,但对会计一无所知,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学习盲目,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况且中职学生大多数意志薄弱,稍有不如意,就容易消沉自卑,丧失进取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理解能力,然后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组织教学。例如,通过演示或模拟教学项目,设计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老师在做中指导,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第三,课堂教学突出财会专业的实践性。在3年的学习过程中,制定出总体的实训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避免实习内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实践性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不间断地进行。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第一学年为财会基本功训练,重在会计凭证的填写,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即财会基本功实习。第二学年,大部分的专业课题都已学完,可以进行综合性的实习,一般安排是在校内综合模拟实习。第三学年,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近几年,重点抓好校内模拟实习,把综合模拟实习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环节来抓,强化训练,注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不能外出实习的不足。
第四,改革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方式。加强实训环节的考核,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用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成绩,会导致不及格学生面积太大,考核也不够全面,因此,财会专业学生成绩考核方法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应将考核分成日常考核、理论考核、实操考核3部分,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特别应加强实操考核的比例,引导学生重视技能操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降低理论考核的难度,不给学生太大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因生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财会专业的专业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在财会专业教学中,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为毕业后尽快从事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7
关键词:财会专业;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学校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行分流教育的新生事物。职业中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其教学对象的广泛性、培养目标的直接性和专业设置的市场性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职业学校某些课程存在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倾向,教材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步伐以及在教学上简单模仿高等教育或中专教育模式的问题,在职业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第一,一些学校开设了某些超越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范围,有可能在他们毕业之后派不上用场的课程,如企业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第二,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模仿高等或中专教育,存在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倾向。由于忽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而过分追求课程设置的理论体系,从而导致实习课在职业中学的课程安排中难以达到应有的地位,而这又恰恰是职业学校在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又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所在。究竟是培养中初级财务核算人员还是培养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目标和方向不够明确的问题。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必要进行再调整,不然,我们有可能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失去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而影响学生在毕业后的择业竞争能力,并最终将影响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生存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要求
职业学校是为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向社会提供中级技术工人和中初级管理人员,实践能力的强弱将成为这些学生在社会择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目前,上至高等院校,下至一般民间学校,名目繁多的财会专业办学班层出不穷。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唯有明确目标要求,按一定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方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会计理论是指导会计工作、制定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理论依据。作为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一定的经济理论,理解掌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法规,懂得会计的基本原理,在会计原理方面按职高的标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2、培养熟练技能。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主体是中级技术工人和初级管理人才,是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职中财会专业毕业生,不但能用手工做简单的日常账务处理,还应具备其他方面的技能,以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如电脑中英文打字、会计电算(财会软件应用)、打算盘、点钞、能熟练地写财经日常应用文等;在技能要求方面,不但要开设课程,而且要切实安排相当比例的操作时间和考核。
3、岗位胜任。为了让企业财会人员按要求从事会计工作,国家财政部门规定各企业会计必须持证上岗。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考前应按国家财政部门要求通过会计上岗证考试,取得会计上岗证。学校在课程开设上应向考证科目靠拢,教学内容上也应参照财政部颁发的有关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应尽可能向国家有关标准靠拢。同时开设一些专业会计课程,作为专业储备,以略高于会计持证上岗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职高生符合市场需要。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设置一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能满足职高财会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完成职高财会专业教学任务,体现职高特色。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阶段性原则。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学习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由易至难的要求,分阶段、分步骤进行财务会计的教学活动,坚持边学习,边实习,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后,即进行阶段性模拟实习。要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逐步对他们进行教学。
2、实践性原则。根据职业中学的办学特点和毕业生走向,财会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性原则,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模拟会计操作,通过一系列的凭证、报表的编制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从事会计实习。将以往毕业前集中时间实习的方式改变为一边学一边模拟实习,这样既照顾到学生的成长,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3、时代性原则。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设置必须体现时代的特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依据时展的要求设置相关的会计课程。如开设会计电算化和一些基础性电脑入门知识,以适应特区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还可开设一些具有当地经济特征的专业课程。
四、课程设置与安排
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安排应按照文化课与专业课兼顾,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编排,可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会计课和技能课四大类,并在此基础上精选慎选专业会计课。根据我们的实践和体会,课程体系及课时安排如下:
1、文化课。鉴于各地在文化课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此无需赘言。
2、专业基础课。会计学原理是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基础课,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会计核算的原理讲清楚,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必须认真扎实地学好该课程,适时穿插会计实务、模拟操作于教学过程之中。预计安排课时180学时,其中模拟实习课时不少于40课时。
3、专业会计课。国民经济结构覆盖范围广泛、涉及行业众多。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运作特点,会计核算也因行业各异而在核算方法上略有区别,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专业会计,但其基本原理是相通的。职业中学的学生因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将专业会计课程如数学完,为此,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精选慎选专业会计课程就显得尤为突出。
4、专业技能课。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技术、财经应用文、电脑中英文打字、点钞、书法。
五、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实践活动
1、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实习环节。我们可采用如下手段强化学生在校时期的实践活动:
(1)走出去、请进来。职中学生年纪小,缺乏社会阅历,给学好专业会计课程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请有丰富经验的财会人员给他们介绍专业;或带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见习,假期时可鼓励学生去做暑期工,以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对工人生活的体验,从而为学好专业课程做好准备。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财会专业可以使用某些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一些会计核算过程的电视片、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电视片,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并在教学过程中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3)创设情境,搞好模拟实习。第一,通过设立模拟财会室,可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中从事账务处理工作,增加真实感;第二,以分年级的形式进行会计知识竞赛,以强化所学的知识,增加趣味性。
2、边学习、边实习。在学生的学习中,尽力帮助同学联系一些实习单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才能巩固理论知识,才能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安阳市第一职业中专)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一、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财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不合理。由于财会课程只针对本专业开设实践课程,缺乏对其他相关知识和基本的经济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就业面的选择比较窄,更没有将独立创业的理念贯彻到实践教学当中去,使学生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不利于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2.只注重学生毕业前岗前训练,忽视基础实训。实践课程的设置未能按照课程体系综合地考虑实践能力的阶段性培养,导致学生在最后的综合实习中缺乏最基本的技能训练,很难独立完成实训任务。
3.实践能力考核形式单一。教学的考核成果大多数最终以实验报告,如会计专业以证、账、表,贸易专业以各种单据的填写为最终结果,这些实验报告的填写又有统一规范的要求,且目前各班人数较多不可能在实践教学中做到每人一题,所以往往造成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很难考察出每名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新思路
1.构建财会专业科学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按市场要求及人才需求信息进行专业细分,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制定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即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着眼于今后能力的拓展,要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并分解成学年、学期和阶段目标,按需设课,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因材施教,即根据“能力主线”的思路,去构建课程体系以利于培养既掌握各种技能又有转岗基础的复合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
2.课堂教学应突出财会专业的实践性。一般课堂实践教学是实践和理论联系最紧的交汇点,这一环节是实践教学的开始,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又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由于财会岗位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纯粹依靠社会实践来获取技能,已越来越不可能,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又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已逐渐转变为以校内模拟实习为主,社会实践为辅,课程实训、毕业实习多环节多层次相结合的形式。因此,财会专业的技能教学更应依靠课堂教学以及课堂模拟教学来完成,课堂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
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课是衔接知识运用和能力形成的重要教学环节,其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实践能力的高低。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下,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现象。所谓“低能”,就是指学生动手能力差,知识运用能力低。因此,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通过有目的的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首先必须端正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运用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技能,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为学生服务于社会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实践教学考评方式灵活多样。对于实践教学的考评,可采取层层量化,最后等级化的评价方式。以毕业实习成绩的评价为例,根据毕业实习包括的基本环节内容,先设计出各环节的阶段性评价量表,确定每一环节的评价项目和分数构成,按各量表评分,并执行有一个项目评价不合格则此环节甚至本毕业实习的成绩为不合格的规定,然后,再将每一环节的分数按权重折合计入毕业实结性评价表,计算出总得分,再按优、良、中、合格、不合格的分数段折合出毕业成绩的等级,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5.加大社会实训力度,建立社会实训基地。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实施“四大工程”战略,培养目标的调整,势必要对现行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体制及就业制度等进行改革。要增强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特色,适应市场需求,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因此决定开展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双向同步教学研究与实践,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
篇9
关键词:校企合作;记账公司;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教育也不例外。许多中职学校在近几年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会计专业因其职业的限定性: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是个别的、企业的会计资料是保密的,会计岗位要求诚实守信、保守秘密等,使得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问题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创办或合伙创办“记账公司”这一方式来有效解决。
那么,“记账公司”如何为学校的会计教育服务,如何成为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记账公司”可以很好地解决会计师资的下企业、顶岗实习问题
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一直以来,财会老师的下企业和其他诸如电子电工、机械专业老师下企业相比是相关职能部门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企业不愿意接收、接收了不愿意真正放手等,老师们到了企业,顶多起到一个见习的作用。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暑假来临之际,都会对专业老师下企业做一系列工作,但会计专业老师的下企业仍然免不了流于形式。如果学校有自己的“记账公司”,那么会计专业老师就有了一个挂职锻炼的场所。有资质的老师们在公司里的身份就演变成了会计。老师们在上课之余操作一二个规模不大、业务比较简单的委托企业的账务处理,对于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并且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专业老师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记账公司”作为一个实践基地为专业老师的实践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记账公司”作为一个企业,也为学校增加了创收的渠道。当然,如果学校独立创办记账公司的条件暂时不成熟,那么在社会上寻求一定规模的记账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二、“记账公司”可以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认知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场所,也能为老师们提供翔实的会计资料作为理论教学使用
对会计的认知教育和环境教育如果是干巴巴的说教,往往是空洞而乏力的;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用大量篇幅讲解了会计核算的三大环节:填凭证、登账簿、编报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尽量给学生以直观的东西来体会,但无非是这么几种方式:课本或课件上的图片、照片,市售的空白凭证和账簿,上届学生的作品等,老师们很难拿出真正的凭证和账簿来给学生观摩。所以,以往的教学中,每次放寒、暑假的时候,我就会和我的学生说:爸爸妈妈、亲戚朋友有做会计的或能够接触到会计的,在假期中你们一定要千方百计、百计千方、“死皮赖脸”地跟他们去他们的工作场所看看,见习也好、实习也罢,要的是能切身地感受到一点什么,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如果有了“记账公司”,当老师们在教学会计的第一课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司现场,去观摩、感受,对凭证、账簿、报表等的认识也同样可以在这里进行,有效实施认知教育和环境教育,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而且,记账公司和某一个企业的财务室是不同的,他们往往接受的委托企业比较多,行业类别也较多。就以笔者在暑期实践下企业所去的本市一家小型记账公司为例,他们同时接受了四百多家企业的委托,同时有二三十个会计为其服务,这种情况下同时接受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是完全可能的。这一点,一个企业是做不到的。
三、记账公司可以提供真实的业务资料,供学生进行阶段性或综合性的实践操作训练
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不管实习的场所是教室还是模拟室、账务处理的方法是手工还是电算,我们给出的会计基础资料却大都是虚构的,顶多是“仿真”。因为这些统一印刷的原始资料,虽然也是从企业实际业务出发改编的,有些甚至就是实际业务,但是经过了一道改编或是印刷的程序,尽管也还能裁剪成一张一张的,但总是失去了原汁原味。学生面对这些资料,总是会觉得这是假设的,这是老师、专家们根据需要编的,从而产生一种不以为然和轻视的心态。假设有了“记账公司”这个实践平台,那么我们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需要,以某个客户的具体资料来进行操作,这些在实际工作中得来的原始凭证大小不一、新旧不一、格式不一,学生就是作为一个公司的会计来进行操作,使命感和责任感会油然而生,产生的效果也一定是最好的。当然,出于对记账公司客户的负责,真正进入客户会计档案的还应该是记账公司会计做的账,学生做的账可以和这些会计做的账比对、评判、打分。这种形式,不论是阶段性实习还是综合性实习均可采用,但在综合实习阶段更能发挥效果。
四、记账公司的纳税申报业务,使学生在纳税申报这一环节有了动手的可能
纳税申报这一块的实践教学一直以来是比较欠缺的,基本上只能停留在计算的范畴,而具体怎么进行操作在电子申报时代却受到了现实的制约:你没有真实的纳税人识别号,进不去国税的申报平台,你没有CA身份,进不去地税局的申报平台。而如果有记账公司作为依托,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学生们可以在记账公司会计的指导下亲自操作。而且由于记账公司的客户较多,需要申报的企业多,能够满足一个班在相同的教学时段内解决同一问题的需求。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以外,记账公司还可以在建账、电算化、会计资料的整理和归档等其他方面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
那么,中职校创立“记账公司”有没有可行性呢?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2005]27 号《记账管理办法》规定如下:第三条,申请设立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记账机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审批机关)批准,并领取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记账许可证书。具体审批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确定。第四条,设立记账机构,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二)主管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四)有健全的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这些门槛,对一个中职校来说是完全不成问题。也就是说,学校成立“记账公司”是具有可行性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记账公司”就是会计专业师生的“实习工厂”,它能够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从“仿真”走向“真”;学校可以通过创办或合伙创办“记账公司”这一方式,有效解决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问题,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中职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教
育报,2009-3-12.
篇10
一、中职财会类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1.实践教学系统性较差,实践机会不足
由于会计是一个单位的机密部门,因此单位通常不招收财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即便接收,也不会让其接触到单位的会计体系。由此可见,财会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大多只能在实训室内完成。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使学生难以了解会计日常业务工作,也难以掌握岗位职责。此外,由于实训课所采用的原始凭证是印刷的,其与真实的原始凭证仍存在一定的区别,如尺寸、颜色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理念未与时俱进,缺乏实践经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中,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财会专业教学也要进行转变。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在知识体系的更新上存在滞后性,财会教学理念未发生较大转变。大部分中职学校仍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于财会知识还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过于强调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专业实操能力与财会经验的积累。多数财会专业课程没有凸显职业教育的特征,且由于管理体制的约束,实践类课程并不充足。安排教学计划时,学校仍旧以理论教学为主,难以符合企业和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由此导致学生的实践与生产实际脱轨,影响了财会教学的质量。另外一个现象则是,部分教师刚刚走出校园就踏上了教师岗位,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教学缺乏实践性与灵活性等问题,在教学中无法触类旁通,也难以紧贴实际。
3.教材缺乏生动性,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现阶段,部分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财会类教材对于经济业务的描述多以文字为主,导致学生无法对交易事项的过程进行准确掌握,只能单纯通过想象来加以认识。例如,实训教材中对支票、本票、银行汇票等结算方式的使用方法、期限、范围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较呆板,缺乏灵活性,学生难以做到学为己用。
4.中职财会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加之多数教师不具备相关的实践教学经验,在教学方法上大多一成不变,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校应重视教师教学技能与方法的提升,使其与时展相符,而现阶段多数财会专业教师在这方面仍较欠缺。
5.毕业生难以满足岗位要求
相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文科专业,财会专业更注重财务实践。因此,学生在学习及工作中会出现各类问题。学生在学校期间对专业知识未掌握到位,基础不扎实,经常出现缺乏务实精神或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导致其在就业后难以满足岗位要求,一些简单的工作也难以有效完成,工作灵活性较差。
二、创新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1.对教学模拟实验进行创新
结合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实践教学与演示教学,同时强化对校外实践基地的管理及建设,从而满足学生对校外实习基地的需要。从人才的长远发展考虑,联系实践效果,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由于教学压力日益增加,教师也应做到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网络平台还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增强信任与理解,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难以适应现阶段课堂教学的需求。因此,开展现代化教学不仅能够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能够提升财会专业的教学效果,是突破教学困境的重要手段。
2.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
创新财会专业的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均有积极、直接的影响。教师应避免在教学时过度依赖教材,尽量尝试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开放积极的课堂气氛,从而增进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互动,在交流合作中培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应科学安排教学活动,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结合教学纲要梳理专业知识,并适当添加教材之外的重要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财会专业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3.将案例教学渗透至实践教学之中,加强模拟性、直观性教学
多数财会专业的教学课程并未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因管理体制等因素的约束,实践性课时较少,教学计划上仍侧重于理论教学。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应采取措施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其意识到财会知识并不难,只要专心学习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这一信念的鼓励下,学生就能更专注于学习。财会专业的特点就是讲求实用性,学生应从专业课程中收获实践经验,因此应将案例教学加入实践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的过程应遵循形象性、直观性、实践性的原则,使学生的财会专业技能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升,让学生在收获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4.引进与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强化财会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使中职财会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开展学科竞赛,评选出优秀的学科领导者。强化人才的双向流通,教师互相分享教学经验,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5.改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应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又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计划。将操作训课程归为重点考察课程,提高实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此外,对课程的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在选择教材时,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同时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强化校企合作,开展针对式教学,提升教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效果,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而且要增强实践课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使财会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学习效率均得到提升。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