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教师范文
时间:2023-03-15 10:2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会教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教师;素质分析;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高职院校为社会企业招聘提供了优秀的人才输送渠道,不仅有效的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以及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而且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还注重所学知识在实践岗位当中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快速有效的适应社会能力的财会人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财会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越与学校任职教师素质以及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任职教师的素质水平对于高职层次财会专业的全面有力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本文基于此背景,针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师专业素质做出以下详细分析。
一、高职院校财会教师素质现状
(一)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没有摒弃
其一,目前高职财会专业授课教师普遍没有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依旧是直接拿来使用,在课堂上教师永远都是处于主角位置,学生只是被动的在课堂上进行机械性的扮演听众进行被动式的戏曲知识。
其二,教师在整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如何有效完成教学计划尤为重视,但主动性的进行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则极为少见,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方法显得极其的单调无味。这样对于学生而言,就很容易消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得部分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热爱和对学习的热情都相对应的减少。
其三,高职教师在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该门课程专业知识的传授较为重视,而且却忽略了这门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职业岗位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意识,而且在学生的思想当中没有明确的职业需求以及期望,造成学生盲目的学习。
(二)专业职业素质不够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普遍都是通过高学历以及较多的科研成果和更高的称职来表达,这样的现状就使得部分教师只会沉浸在自己独立的王国里面,与其他教师之间就缺乏相应的探讨,不愿意主动帮助他人改进教学,导致教师之间的交往较少,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交际没能够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且还有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心理,在工作岗位当中没有积极的工作热情,用低落的情绪去对待教育对象等。
(三)理论知识更新慢
高校的财务会计专业,由于受到社会当中诸多方面影响,导致其科研立项较为困难,然而财会教师在日常实际当中较为缺乏参加财会相关的研讨会,这样就导致高职教师很难在第一时间及时掌握财会学术的最新动态,使得教师从事专业研究的积极性有所下降,而且还会造成高职教师没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与财会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步伐有着一定的距离,甚至在高职院校当中,还有少数部分教师没有按照最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会计准则讲授会计实务。并且还有部分教师,其自身专业结构比较单一,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最新发展不仅不是十分的了解,而且与财会专业有着密切联系的金融和财税以及统计等相关知识,教师针对这些理论知识其自身都不完全了解明确,这就反映出了教师本身的理论知识不够完善,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无法有效的加以融会贯通,那么就自然更谈不上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才。
(四)缺乏财会岗位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当中任职的财会教师,其主要来源还是高校,大多数教师都是从专业学习直接向专业教育转型,在实践当中没有从事过具体的财会工作,所以就相应的缺乏一定的实际经验,即使有教师在名义上过参加过实践工作,但是由于财会岗位是企业核心较为敏感的岗位,这样就造成很难真正深入到企业的财会管理岗位尽心细致的工作,这样就无法有效达到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教师自己根本没有财会岗位的实践经验,可想而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就只能纸上谈兵了。这与高职财会专业学生的实践性培养目标的要求极不相符,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对高职院校财会教师素质现状的思考和设想
(一)更新教学理念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普通财会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所以,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应该打破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传统,不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而是从职业岗位入手分析,按岗位能力需要开设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通过广泛使用项目导向和情景教学等,不断提高授课技巧,融知识、技能与道德于一体,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二)提升专业素养
高职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本学科学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人文、自然科学的基本素质以及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基本素质,还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职业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升自我素养和能力,不但把自己的为人处事和言谈举止时刻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而且在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职业能力等诸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指导学生,造就合格的财会人才。
篇2
【关键词】应用型财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本科院校依据招生层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据自己院校的特点提出了以应用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财会人才与普通财会人才相比,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对此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据有关院校对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财务分析决策能力;五是终身独立自学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六是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这是应用型财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上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课程的设置体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型和创新性。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却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行的财会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当前财会毕业生大量地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体现在“两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多过滥,不明确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
(三)实训手段比较欠缺
主要表现在实训手段以仿真为主,少有实战的训练;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训规范有待加强。
(四)实训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财会教师队伍中相对注重的仍是教师的专业职称、文凭等,而具有双师、兼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重仍不理想。这一方面源自具有较好的企业背景的财会专业人才向高校流动的动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校内教师无暇顾及外面的兼职及考取会计职称证和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即使有有限的闲余时间也不如进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师资的文凭为重。具有实战经验的实训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应用型财会本科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应用型、实践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应作如下改革:
(一)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
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笔者认为财会实践课程应包括单项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1.单项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单项实践课程是以理论教材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践,科目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能力试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每门理论课讲完的那个学期末,时间大约2周,这样可以乘热打铁,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财会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2.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财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几门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的实践,目的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时分别安排了单项实践。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两门课程都学习完之后,再安排2~3周的时间会计综合实习课程,重点进行工业企业的综合会计业务实践,实践的目的是熟悉企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的核算和会计报表业务。试验的内容一般选用一个工业企业12月份的业务进行试验。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处理业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又比如在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学完之后,可以安排2~3周理财综合实习课程,选择相对来说筹资、投资业务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长性较好、较有活力的企业为考察研究对象,进行该企业、该行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等业务实习,以更深入地进行具体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在这一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达到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个孤立章节的单项实践,以提高学生进行较为综合和较复杂的财务决策能力。
3.社会实践课程
笔者建议,除以上的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学期末之外,为了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与准备,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后半期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社会实践课程。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已将校内所开课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前开设的。这一阶段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带着任务到企业、事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单位主要由学校来联系,主要是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将财会专业的所有重点理论课,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内容,真实地融入到企业财会工作的综合实务中。当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将有关实践数据结果,带回到学校,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并运用有关财会理论知识,提出管理建议。这个成果可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与毕业环节的毕业实习会有所雷同,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经过多年的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认为虽然要求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但个别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压力,联系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或联系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以敷衍了事,这样,使我们的毕业环节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安排这样的一个社会实践课程,一是对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联系、论文选题的把握有了一个提前的准备,二是对就业的压力有一定的缓解。因为越早一点接触社会,对我们的学生就越有好处。对这一环节的实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有关非核心专业理论课程进行适当压缩,以保证这一阶段较大的实践课时数。
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论文,要求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财务、审计等的具体问题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完善校内模拟试验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模拟试验的完善
校内财会试验室在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实习和综合的财会实习内容。比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可以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
还可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用友版)网上虚拟实验(包括五大系统:财务会计实验系统、管理会计实验系统、供应链管理实验系统、生产制造管理实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统)组成。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沙盘对抗赛、银行证券等多样化的虚拟试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贸企业等的财会部门,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实践基地。尽管在一个单位的财会部门建立实习基地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毕竟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对实践的勇于参与。
(四)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聘请
学校应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各类财会专业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等能力考试,以提高“双师”教师比重,同时建议教师更多地进行校外兼职。当然,这些措施需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减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聘请校外较高层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工作人员来学校作短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样可以将其切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财会实践教学的改革,将会使培养应用型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财会实务操作技能,使其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目标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12期.
[2]李瑞生.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56.
篇3
关键词:财会教师 专业技能 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
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财会教育为社会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为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但当前财会专业的教学存在一定缺陷,使得一些毕业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适应职位要求。针对这一现象,财会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财会专业人才。因此,财会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财会教师需通过教学反思来提升专业素质
1.教学反思活动的背景
当今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肩负着工业化进步的重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财会人才专业素质的提高依赖于财会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财会教师需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自身专业化素质以及改进教学质量。因而,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教师通过思索以及回顾教学活动,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提高,进而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更加遵循教学规律以及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合理整合教学资源从而整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在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财会专业人才需求的大环境下,财会教师不仅是教学人员,也必须是教育的研究人员,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2.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财会教学活动是财会教师提高自身专业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财会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来探索出适合自身以及财会教学的一套教学方法。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学习方式,其研究对象则为财会教学实践,这种教学反思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提高财会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反思的过程为财会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调整以及再次实践这样一个循环模式。这样就能在教学反思和实践中提高财会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财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3.教学反思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和了解财会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以及教学现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文献法
通过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来获取相关的信息,进而运用到研究中。
(3)案例分析
通过研究和回顾自己的课堂以及别人的课堂,从中积累案例。并分析和研究案例,通过认真的反思,从中发现自己别人教学中的闪光点以及不足之处,从而扬长避短,进而提高教学水平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财会教师的专业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1.财会教师的专业素质中的问题
(1)缺乏教学理论的前沿知识
现今的财会教学缺少创新,课堂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探究欲望。教学由教师设计并主导,且没有结合当前财会岗位的技能需求,是教学和实际应用中存在脱节,难以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就业规划。高等院校的财会教师甚少能够参加专业方面的研究会,导致不能把握前沿财会学术的动态,财会教师的研究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财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就无法提升教学的质量,从而也无法有效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2)财会教师专业的实践经验不足
高等职业院校中,科研成果以及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发展,所以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学术的研究,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许多财会教师空有财会专业的教学经验,没有在大型企业的工作经验。所以在学生的实践环节中,不能有效发现和纠正学生的易错环节,从而就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最终会促使学生在就业中无法适应岗位的需要。
2.提高财会教师专业素质的措施
(1)加强教学反思和学习
财会教师应结合现今时代的需要,学习新的理论和技能,并根据社会的实际操作需要来制定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2)开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鼓励骨干教师到企业的财会部门中锻炼学习,进而运用到教学中。并引进企业的财务人才到学校中参与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鲜活的实践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财会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以及教学反思,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水平。并将最新的财会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培养出适应时展以及岗位需要的专业财会人才。在教学活动中应将经济方面的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如:税收和会计方面。与此同时,财会教师还应当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的反思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进而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方式,有助于财会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反思与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晓星.基于教学反思的财会教师专业化素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3:305-306.
篇4
财会人员一直担负着核算、反映、监督、管理的职能,最先体验到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深刻的变革。作为财会教学人员,已经感受到了网络时代对财会教学带来的挑战。
在网络时代怎样进行财会教学呢?
首先,正视网络时代财务会计(以下简称网络会计)被赋予了新的特点。(1)会计假设理论有待完善。会计假设理论,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及币值不变假设等已无法满足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暴露出了许多的局限性。(2)会计手段多样化、现代化。传统会计是手工操作,以纸介质方式存在的,生成及传递速度慢。网络会计要求会计手段多样化、现代化。在网络会计中,常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诸如:POS(收款机)、EOS(电子货币)、EDI(电子数据交换)、E-MAIL(电子邮件)、EFT(电子货币)、BBS(电子公共系统)等系列化、系统化的分工,使得各经济主体间的经济交易得以迅速、准确地进行。它是以磁介质为信息载体,会计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以数字、符号、文字、图表等进行表示,就形成了可供使用的会计信息,最后通过输出设备提供给信息使用者,速度快。(3)多学科交叉。伴随着“远程网上申报”,“金税工程――防伪税控”的出现,财会人员不仅要求懂财务、熟悉税法,了解金融,而且会计算机。(4)操作过程的标准化。传统会计在工作中,完全由人工控制,存在着较大的灵活性、随便性。网络会计则受系统和软件的制约,只能按既定的程序、规则、方法来进行运行,具有强制性,提高了信息质量的精确性、真实性、合法性。
其次,发现财会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材陈旧:现行教材仍停留在做分录、记凭证、登帐上,整天忙于珠算技术的演练,沉浸在“面对玻璃板,手打一二三”技能比赛中,像“远程网上申报”、“金税工程――防伪税控”、CA证书等企业上最常用的知识,却根本没有提及。(2)教师知识老化:财会教师一般都有较好的专业功底,经历多年教学后,具备了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但是,也因此养成了趋于保守的心理习惯,抱着那些早已过时的专业知识,不愿去更新。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从网上支付、网上理财、网上报税等等都与传统会计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教师由于没有机会进修、实践、外出学习,导致好象处在了“世外桃园”之中,以至不知“网上申报”,更不晓“金税工程”的尴尬局面。(3)学生厌学:尽管教师想尽办法活跃课堂,激发学习兴趣,由于以上(1)、(2)两方面的原因,教学严重脱离了实际,导致了厌学。
针对以上特点及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改革
选定适宜的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良好的教材对学生是致关重要的。选定良好的教材应符合以下几点原则:(1)与培养目标一致的原则。财会专业培养的是初中级会计人员,要求能胜任对应的岗位。(2)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本着与时俱进的思路,与市场有关的就选定。(3)与学生认知能力同步的原则。由于受学生的年龄、阅历、文化水平的影响,在选定时不宜过难。当然再新的教材也是滞后于政策法规的。对于急切要补充的新知识如“远程网上申报”、“金税工程”等可以采用自编讲义,以讲座的形式来灌输给学生。
篇5
微课教学高职财会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从当前高职财会专业就业分析情况来看,结果并不理想,这不仅不利于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制约了高职财会专业的发展。这主要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高职财会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整体积极性不高,基础知识薄弱,很难适应财会专业课程的学习;二是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守旧,不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得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水平低下。然而采用微课教学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在高职财会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教学法组织
教学活动,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1微课教学适用于单个知识点
微课教学方法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微”字上,具体含义可以理解为简单、单一的知识点教学方法。高职财会专业的微教学方法适用于结构单一的知识点、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设计简单明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新的理论知识。微课教学方法不适用知识结构复以及知识内容涉及多方面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因此,高职财会专业教师在使用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首先应充分认识为教学方法的教学特点,然后选择较为简单或者单一知识结构的内容作为微课教学的设计对象。然后以知识点的价值效用及情感角度为基础,应用一定的方法手段、知识技能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求教学方案的“新”,“新”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新方法、新角度、新思维、新策略等几个方面。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程中,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成绩,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实例对上述内容进行简单的说明:当学生在学习《会计基础》这门专业课程时,教师在组织微课教学活动时,应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当教师将“会计六要素”作为微教学的目的时,应该选择资产、负债、收入、利润、费用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相关内容作为设计目标,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用关系式、线条等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来。此外,为了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们的眼前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这样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还能使学生们更加清晰、全面、深刻的了解知识点。
2应灵活选用微课教学的形式
针对性较强是微课教学方式的另一大特色。由于高职财会专业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整体基础水平不高,因材施教对提高其教学质量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微课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目标的实现。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活动中,首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个性特点以及知识背景登相关因素。然后按照上述因素进行分组,然后根据每组的共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与之相符的学习内容与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充分的体现了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够增加课堂的学习趣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实例对上述内容进行简单的说明:结合高职学生喜欢挑战、喜欢故事情节业课程时,由于课程的记忆性内容比较多,知识点容易混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些经济纠纷在法庭中的陈述与辩驳的视频。然后与学生一起根据学习的相关知识内容创设一个法庭背景下的经济纠纷,然后有不同的学生扮演原告、被告、仲裁庭的裁判员以及陪审。学生会在扮演不同的角色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这种情景创设教学,能够培养师生间相互协作的关系,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3微课教学用途应清晰而明确
学前预习、可中穿插以及课后巩固是当前高职财会专业微课教学实现的三种主要方式。微教学的最终教学目的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相关的服务,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三种方法中,课前预习主要依靠于教师的提醒,学生的自觉性,这种方法在高职财会专业的教学过程起到的效用并不大;课后巩固,由于微课教学在高职财会专业教学过程的推广程度不大,所以,课后巩固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相对而言微课教学的可中穿插应用的比较多,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学生难以掌握、容易遗漏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针对上述其中的某一问题,进行微课教学方案的设计,通过视频、多媒体以及情境创设等方法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这样教师就不必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就有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当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矫正错误。教学实践表明,将微课穿插都教学过程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学成效显著,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而且提高了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学实效的大幅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水平不高使得教学效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就业率低下,制约了高职财会专业的发展。因此,寻求有效的方法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在高职财会专业过程中引用微课教学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的效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应该重点掌握该教学方法简单灵活、清晰明确的教学特点。参考文献:
[1]刘祝兰,丁金平.高职财会微课教学效果分析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6,02:117-119.
篇6
前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本科财会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业务素质,增强适应场经济发展的应变能力。本科财会教育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学会适应社会性和开放性的教育研究工作,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市场财会理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实现科学的财会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科财会教育要实现社会化办学和科学化管理,用市场经济理论教育学生,实现财会教育的多态化和科学化,其次,重视社会实践,锻炼财会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预见性。
一、应用型本科财会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现今应用型本科财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在系统性、社会性上的认识不足,财会教育原本的功能需要回归与重新确立。其核心应该是,积极培育和发掘学生的特质、潜质,并使之成为课程的规划与设计的根本。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只能被视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手段或途径。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需要革新的教学管理方式,才能让学生适应的社会管理思想和制度条件,这是实施应用财会教育必要的条件。
二、现行的财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多态性缺失
教学真正的意义应多以理解为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们必须掌握所有的知识,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让学生们更多的理解书本以及教师讲授的知识,更多的积累未来可能会用到的知识,形成多样化,复合型人才链。让学生们更多在实际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俗话说的好,比学习更好的方式是习惯。它能更快、更效率化的使学生们理解自己在财会专业上的定位。
(二)不可逆转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偏差
以往的教育方式是学生以老师为中心,学生需要做的是把书本以及教师教导的知识,一味性、填鸭式的塞进脑袋里。把教师为主导的现状改变,以学生向教师及书本提出问题的方式教学,这样可实现家教化的方式,把接受变为获取。这样从根本上更好的调整了教学方式的针对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扮演主角,把学生置于被动的一方,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单一性,教师在课堂上面重点把本科财会教学的传统规程、以及流水化的知识结构传授给学生,对思维不同,性格不同的作为单个个体的学生,使他们成为了使用专业知识的“过程”,而最终主导的是老师所教授的专业知识。这样不但会使学生对产生书本产生依赖性,从而无法自己获取经验,所谓不打不知疼。同时这种方法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能动性。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方法,是让教师充分的理解学生的个体性,把教授变成引导,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使用不同的方式充分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实践活动去掌握知识、形成专业体系、发展可动性以及多样可操作性,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
(三)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发展方向,多数以培养高端大型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中心,忽略了社会对小型企业人才的需求。
(四)教学系统不够合理
主要体现在专业课分配的不合理,不能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对专业知识的定位,使学生产生教育与现实生活不接轨的错觉。要做到实现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科学化、合理化。我国传统的财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财会专业课所占比重较大,而相关学科课程的比重太小,甚至空缺。在教材内容上,单一的知识面,缺乏应有的理论论述与分析。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财会人才的要求,有待改革和完善。
(五)实训指导的意识有待改观
主要表现在财会教师队伍中相对注重的仍是教师的专业职称、文凭等,而具有双师、兼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重仍不理想。这一方面源自具有较好的企业背景的财会专业人才向高校流动的动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校内教师无暇顾及外面的兼职及考取财会职称证和注册财会师等证书,即使有有限的闲余时间也不能进行再深造,使具有实战经验的实训教师的匮乏,这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应用型本科财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强化案例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因此要适现代财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与教学层次相适应启发式教学方式,以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此外强化案例教学模拟学习,即根据实际材料,设计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财会案例。让学生进行模拟,以便使们加深理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成为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合格人才。搞好学生的专业培训工作,不断完善财会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强化本科财会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技能的测试,进一步提高财会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权威性,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打破本科财会教学上强调特定的解题方式而非多元化的局面,开拓学生视野,展开更具理念性、分析性、批判性的教学方式。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应注重培养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观念,同时,还应加强管理、财会咨询等方面以及增加更多实务性训练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职业判断技能,以应付财会工作能涉及到的诸如税务、工商等其它部门和学生以及复杂多变的、不确定财会事务的出现。
篇7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职会计专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但中职会计的教学也显现出它的陈旧和不足,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也较弱。因此论文结合这些特点,提出了会计教学实行分阶段与模块式相结合的构想。
1、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在财会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学理念、内容、方式和途径都远不适应社会的要求。
一是教学理念存在偏差,主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合理,时间安排错位,只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训的重要性。
二是教材信息严重滞后,教材中不少内容还是传统的旧知识,远不能反映经济的发展。
三是教学方法与方式上重教轻学,教学中教师还是沿袭传统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和单一教学程式,仍以传统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学生。
2、中职财会专业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同时,重庆作为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区,大量的中小企业应运而生,财会技能型人才会出现空前的短缺。在这大好形势下,中职财会专业类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既要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改革
目前中职学校的财会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学生,必须正视存在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实施活模块、多渠道、重技能的教学,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实用型初级财会人员。
3. 1中职财会专业纵向实行分段式教学
财会专业实践性很强,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为此把中职财会专业分段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理论与分项实训阶段、综合实训与考证阶段、顶岗实习拓展阶段。
第一阶段: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一般是安排前两学期集中学习理论,然后再进行实训。不过这样的安排,会造成财会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训的间隔期过长,这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没有实践培训而使理论显得过于空泛,二是在后来的实践实训中又要重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复习以前学过的理论,这不但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也挤兑了实训时间。因此,可以考虑在每一单项理论讲述完毕后就进行分项实训。分项实践教学的内容简单,容易组织实施,并且可以保证在学生每学习完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之后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操作,这样一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安排就比较紧凑,便于他们接受和掌握会计理论和技能。
第二阶段: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实训后,学生只是分项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因此第二阶段就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综合模拟实训,也就是以一个模拟工业企业的某一个月份完整的经济业务资料为会计主体对象,进行全面、系统地综合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所采用的会计资料是完整的,包括企业的总体概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说明、账户的期初余额、经济业务等。经过充分模拟各环节的操作流程,使学生接近相关企业的经济活动,亲身体验和熟悉会计核算的方法;再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带领下模拟操作实训的各个步骤,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循环的全过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这个阶段之后,学生往往已经具备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能力,所以老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他们考取会计从业资格为下一阶段作好准备。
第三阶段:学生可以采取自主联系和学校推荐的方式进行一年的顶岗实习,这是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墙养到岗位就业的过渡,顺利实现学生走向社会转变的重要途经。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年宝贵的实习时间,将实践教学扩展到顶岗实习的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3. 2中职财会专业横向实行模块式教学
以《基础会计》学科为例,这门课程是财会专业的基础人门学科。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教学模块时,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贯彻“轻”理论、“重”实践的教学理念,不再以理论教学为核心,而是把模拟演练、实训等实践环节作为教学核心,以职业实践能力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加强他们对岗位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考虑将《基础会计》课程和《会计模拟实训》分项实训整合为一门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课程并分成五大模块。
篇8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财会;实践教学;模式
一、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革新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成熟,在目前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信息技术被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财会专业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将信息技术融合其中,由于财会专业本身和经济密切相关,如今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市场环境下,更加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具备丰富经验、高水平、高素质以及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才能够具备未来发展前景,所以,在目前高校教育的过程之中,针对高职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极为重要选择。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会专业教学特征
在目前各大事业单位以及各企业之中,财会工作应当日益实现信息化,这是事业单位以及各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今财会工作岗位日益需要精细化工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并不是以人工模式开展工作,而往往是以软件以及计算机作为主要的工具。所以,在目前,针对财会专业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也应当进一步的加强财会工作的信息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切实的保障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可以符合目前财会工作主要形式,进一步的强化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要促使学生掌握信息化为主的职业技能,这是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财会专业教学的重要特点。
三、适合于信息化环境的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一)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使实践教学网络化
在目前财会工作的过程当中就应当逐步的实现信息化,这也可以促使当前财会工作的各大环节实现网络化连接。在高校方面,应当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高度尊重信息社会的网络形态,要促使实践教学教育活动可以逐步转变成为网络化的教育教学,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平台,这样促使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学会更多的财会专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熟练掌握财会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养。另外,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的感受到财会工作网络化的特点。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目前的高校融入专业知识资料库以及专业技能练习资料库等,这样才能够切实地满足学生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在目前高校开展一体化网络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兼容多种模式,比如最常见的pdf软件以及office软件等。除此之外,在目前的高校财会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当前对于课件形式加以转变,要切实保障课件的多样化,例如要具备视频、音频、图片等教育资源,提升课件的生动性、直观性等。另外,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还需要对于网络教学标准实现良好的融合,比如高校一体化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过程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的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能够实现财会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场地。在网络平台之上,并不像传统的教学场所,网络平台可以让学生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和限制,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可以充分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需求。
(二)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目前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加强对于财会专业的培养就应当采取递进式实践教育教学模式。但是,想要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具备财会工作技能和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并不是依赖于几次实践操作以及学习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开展财会实践教学活动要促使学生将传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要将理论教学和财会技能教学二者相互融合起来,所以,这就需要高校的学生应当学会财会专业相关知识,同时需要促使信息化实践操作模式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高校就应当加强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广泛运用。首先,第一个阶段就需要对于财会专业学生开展基础性实践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使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促使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和消化财会专业的知识内容,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日后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个阶段,学生经过第一个阶段之后,基本上掌握了相应理论知识以及财会技能,之后就需要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开展自主实验,对于教师而言也需要具备应用计算机能力以及具备丰富专业知识,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学生科学合理的引导,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于学生的专业性思维的培养;第三阶段,需要加强对于学生财会技能实习活动,要求学生尽量到社会上去实习,学校要和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岗位上得以实践,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素养。
(三)以环境模拟为主的实践教学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会专业日益重要,财会专业本身是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相关的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够胜任财会岗位。所以,这就需要目前的高校为学生安排各种实践的机会,但是即使高校为学生安排了符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各种实践活动,然而,真实性却有待进一步的考察,学生往往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但是对于突发性的会计工作事故并不能够有效地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各大高校需要加强环境模拟为主的实践教学活动,要在高校当中建立相对真实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可以加强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财务工作之中来,为促使实践技能水平提升提供相对真实的平台,增加实践教育教学效果。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转换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 实验主题 结合
作为职校的教师,深切感受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方面在日常行为规范上与普高学生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也表现出较明显的厌学情绪。本人从事财会专业的教学工作以来,反观多年来财会教学的实际情况,财会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种种问题,财会专业的教学改革迫切而且必要。
一、职校学生在学习财会知识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一)会计专业目前的尴尬地位让学生越来越没有兴趣
自上世纪几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不管是“泡沫经济”时代,还是“民营经济之春”时期催生了大量的财会工作岗位,中国从大学到中专无一不开设财会专业课,结果导致几年后会计专业毕业生大量涌人社会,市场需求迅速饱和,就业压力日增,很多毕业生从事一些与会计无关的工作,即使在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也不例外。这导致了财会专业学生普遍产生了悲观厌学情绪,他们经常流露出“学习没有用,不如多玩玩”的心理。
(二)学生学习中存在一种想取得“免费午餐”的心理
《企业财务会计》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业量是比较大的,也比较繁杂,很多学生“怕”做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于只等着“抄抄”了事。他们中的很多人总有这样一种思想:平时老师上课最好少讲点儿,作业少布置点儿,考试前两天告诉他们重点,然后“抱抱佛脚”混过考试。这种对专业课消极懈怠的心理增大了会计教学工作的难度。
(三)财会专业学生存在着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意志力的问题。
职校学生中的大多数在基础学习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使得他们在财会专业课的学习中产生困难。
二、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念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自身的素养和志向水平紧密关联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能帮助学生认可和选择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让他们把学习与个人前途、事业的追求联系起来,将勇敢、顽强、正直等社会价值内化为学生个人的品质,使其与会计学习兴趣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二)激励学生主动追求自身思维品质的优化
职校学生已普遍具有从事独立的智力活动的能力,对于认识自己的智慧、力量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及时、准确的赞赏,往往能令学生情绪振奋,表现出极大的乐趣,并使其在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三)转换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是先进行一年的企业财务会计专业课的学习,然后花一至二个月的时间进行会计模拟实习。学生在学习理论课时感到枯燥难懂,等到模拟实习时又已经将前面所学知识忘掉了很多,造成作账的困难,这往往使得模拟实习变得虎头蛇尾,甚至部分学生只等着抄袭。
1.理论教学。这是学生进行模拟实务操作的一个“加油站”,没有理论知识的掌握,实务操作无从谈起。教师在授课时可将常用的、基本的财务会计理论和账务处理教给学生,以鼓励、启发、诱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跟随自己,尽可能多的让他们在课堂上吸取营养。教师有耐心生就会“倾心于你”,决不能让他们“知难而退”。
2.会计法规制度的学习。会计信息失真是现在企业会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我们所培养的财会专业的学生,就是将来参与财务工作的人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学习,对提升将来的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
3.实务操作的演示。教师根据本次实验的主题,例举出一些经济业务,教给学生如何审阅原始凭证,然后正确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并对某些特殊格式账页的填写作出指导。学生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一直都习惯于“看着题目做作业”,对财会专业的课程也不例外,看着题目写出会汁分录就算完成了任务,而在实际工作中是没有题目可供参考的,而会计进行账务处理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真实可靠的原始凭证,学生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原始凭证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采用模拟实务操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原始凭证,如何根据原始凭证所提供的信息确认经济任务的内容,进而正确的填制记账凭证。
4.明确本次实验的任务,要求学生协同作业,完成任务。首先需明确各项经济业务需要哪些原始凭证,然后审阅凭证内容,再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这个过程可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内的同学进行角色分工,模拟成一个会计核算小组。各会计岗位可由同学轮换担当,登记总账的同学是负责人。这样就将全班同学都蒯动起来,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力争完成的快速准确,小组内部的讨论也进行的非常热烈。这样就将“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要主动学”,这也是我们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企业财务会计教学的一个最著收获。
5.教师指导和补充说明。教师需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进程及时荚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给予说明。
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学生的进步为着眼点,以鼓励、支持的态度对待他们,切不可因为少部分学生基础差而采取放任的态度,让他们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能够自我肯定,有“成就感”,这也是进行下一步学习的良好基础。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采用实验教材教学的过程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贯穿于整个企业财务会计的二十一个实验,以理论为基础,以完成任务目标为驱动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巩同。另外还需结合讲授教学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自学一研讨法等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从多角度,多层面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五)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及时传递师生信息。
篇10
关键词 应用型 改革 个性化 全能型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competence is one of the aims and objectives of run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links can check the degree of mastery of students theory and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skills practice,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level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nagement in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restricted by teaching syste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eachers'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innovative teaching plans for cultivating individualized and versatile accounting talents. Aim to build a professional, efficient, progressive, comprehensive account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reform; individualization; universal type
1 实验教学是现代高校财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1)社会人才市场对现代高校教育成果的新要求。长期以来财会类专业教学沿用的多是“抽象理论+他人案例”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直接到社会中去接触和感受企业真实的财务运作和管理。然而,随着信息化时展,社会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应具有过硬的会计知识和新的财务理念,还应熟练掌握现代网络稻莶杉技术和财务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并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及投资决策能力。
(2)实验教学模式符合新时代人才需求。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模式只能给学生构建基础知识体系架构,将前人积累总结出来的理论认识灌输给学生,基于财务知识的严谨性,大多数理论知识的传授方式是枯燥的,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有效的实验课程可以针对财会知识体系的特点,将业务带进课堂,颠覆传统单向接纳知识的课堂模式,转变成双向沟通、主动掌握财务技巧的课堂体验。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作账能力之外,站在财务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难题。因此,实验教学是现代高校财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完善实验课程,丰富实验内容,用实验教学融入传统理论教学,将为高校学生适应现代财会人才市场需求带来极大帮助。
2 高校财会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投入不足
2.1.1 师资投入不足
(1)工薪制度不合理。部分高校对实验课程的授课模式及重要性缺乏了解,在工薪制度安排上,实验课酬明显低于理论课酬,该制度严重打击实验授课老师的积极性,也因此限制了高校实验课程体系的发展。
(2)缺乏激励制度。对实验教师团队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方法及评优激励制度,对比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学,老师们更愿意保持单一化的理论教学模式。没有激励措施的支撑,便难以推动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完善及发展。
2.1.2 实验资源投入不足
(1)场地空间不足。由于实验课程内容设计具备灵活性,不同类型的实验课程对实验室场地、实验桌椅,机器设备的要求各不相同,而现有许多高校一味追求资源的高使用率而忽略特殊课程的场地需求,把实验教学环境建设成单一标准化的结构,限制了部分特色化实验课程专业效能的发挥。
(2)实验耗材投入不足。财会类实验对耗材的需求具备多样化,如手工作账实训要求原始凭证,报表账簿的纸质材料,装订凭证要配备装订机器、铆管,针线;虚拟仿真实训类课程要配备企业印章、资质认证、银行支票、汇票等材料以达到仿真企业的实训效果。部分高校对此缺乏认知,对耗材经费长期保持严格管控,限额投入,制定的申购审批制度过于严苛,迫使实验任课老师简化实验课程内容,减少耗材使用环节,因此降低了实验课程的科学有效性。
2.2 实验教学体系不合理
实验教学体系缺乏灵活性,应变性,实效性的规范化管理,忽略了搭建实验教学团队的重要性;实验任课老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实验课程内容之间没有联系及推进,实验教学效果不明显,实验教学科研成果难以推进。
2.3 实验教学方法不科学
实验教学理念缺乏普及、推广,许多实验课老师不理解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手把手教学的同时,忽略了带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部分实验教师沿袭传统教学方式,采取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一步一步跟着老师做实验,使实训课见效甚微,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部分老师简单地利用教辅软件为理论课做教学测试,学生未真正受益于实验教学过程。
3 高校财会专业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3.1 专业分工,高效运作
3.1.1 一师一课体制
(1)一个老师一个学期只上一门专业实验课,课程安排时间及上课实验室地点确定之后不变动,学生上课实行轮班制。促使实训课程老师在反复教学的同时,提高老师对所任课程专业化研究水平,以此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制定激励制度,支持老师对所任教课程设计教材或教学手册,根据所任课程教学思路及实验内容,针对性的编辑实训操作指引,并且将教学期间接触到的新业务,新内容,新思路引入教学手册中,加强实验内容实效性,灵活性。鼓励教学改革,发表教改课题或论文,打造精品课程。
(3)建立财会实验课程教研组,成员包括主任,实验任课老师及实验员。构建“双师型”队伍,聘任具有财会工作经验的老师或有实训教学经验的老师,成员要以实验教学工作为主要任务,理论教学为辅,落实教学思想,研方向,不断强化实验教学团队的力量,增加实验教学的影响力。
3.1.2 实验资源专业化管理
(1)采用实验资源专人管理,实验耗材专人采购制度。管理人员必须与实验任课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关系,充分了解实验课老师的教学需要,及时做好实验耗材的采购及验收,维护实验设备正常运转,创建良好实验教学环境。
(2)提高实验室专用化程度。分类搭建专用化实验室,并将同类课程交错安排,充分利用,优化教学效果(表1)。
3.2 线上线下,以赛促学
(1)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硬件建设是实验教学的载体,软件建设是实验教学的内容。目前实验教学系统更多采用B/S架构,方便老师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进行备课,学生可以在线下学习理论知识,查阅资料,线上操作软件、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可通过网络收集学生提交的学生报告,查看学生学习成果。
(2)团队竞技,以赛促学。分组实验,以学科竞赛的模式促进实验教学。如ERP手工沙盘,网中网财务决策比赛,财务报表案例分析报告比赛等,将课程内容通过分组竞赛模式,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团队进行物质奖励或颁发奖状。该模式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及学生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进一步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
3.3 个性化教学,全能型培养
(1)创新教育模式,加强个性化培养。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特质差异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学, 使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得到挖掘与发展。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突破传统 “我换” 与 “同质化”模式, 着力构建 “多样化” 与 “个性化” 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的教学课程设置上做到不断更新及变革,对此,借鉴美国和加拿大高校的创业教育项目,用创业实战理念带动创业财务教学。将传统实验课程进行改制更新:如手工沙盘与创业策划结合,沙盘操作融入创业理念,要求学生在沙盘实训课程中做好市场分析预测,营销投入计划,财务经费预算,报表生成到报表分析及经营理念总结。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多样化的学生成果;再如财务分岗作账实训,由团队合作,分岗核算,设计成企业间业务来往。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运作程序及财务核算的流程,体验财务管理的文化及内涵。鼓励学生站在财务管理人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三位一体,多层次、渐进式实训,培养专业内全能型人才。随着现代社会对财会人才需求的转变,现代财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专业化技能,全能型财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依靠充足的实验资源及高效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多层次、立体型实验教学体系,从理论-实践-应用,三位一体,推崇“基本技能―综合实践―创新能力”渐进型培养模式。具体课程安排分层次进行:岗位单项实验层(大一:会计出纳及记账)、专业综合层、学科综合层(大二:财务报表分析,项目管理,投资决策,报税实务,税务筹划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层(大三:创业财务预算实施管控能力,财务决策思维培养),校内外实习体验(大四:一部分学生分专业组织校内实习、另一部分学生进入审计事务所进行实战业务能力培养)。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中不间断参与财会业务实践操作,将所学理论知识逐步转化成实践运用的工具,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成为新时代全能型财会人员,在毕业之后胜任企业复杂而繁琐的财务工作,赢得企业及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经济与管理,2015(3):27-31.
[2] 裘益政,樊晓琪.基于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导向的财会专业实验教学改革[C].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2: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