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范文
时间:2023-03-18 13:2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院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14-02
当前有学者产生了这样的担忧“许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原本并不具有现代政治意义的‘民族意识’,但是当他们在民族院校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之后,民族意识开始萌现并不断强化。”
本次调查为了真实了解客观情况,特选择西南民族大学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西南民族大学是因为西南民族大学有在校学生近2.5万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加之学校地理位置靠近少数民族地区,即具有代表性,也具有重要性。
一、研究思路
为测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我们首先需要对于民族意识的概念进行界分。在哲学体系中,经典作家都曾论述过意识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们把“社会意识”这一概念明确地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来使用,指出:“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定义是对复杂意识问题的哲学概括。
具体到民族意识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学者们的论述大体都是把意识的定义套用在民族这个对象上。王希恩教授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存在的反映,笼统地讲,此话无可非议,但如果以此为民族意识定义,则显然过于宽泛,过于沉重了。譬如给一个三岁的小孩穿一件三十岁大人的衣服,他撑不起来,也难以承受。”民族意识“是一种具体化的心理现象,它包容于总的意识、精神活动之中,却又反映的是民族心理的特殊内容~,因此他倾向于在心理学范畴内使用意识定义,他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认为民族意识包含社会成员对于自己民族归宿的感悟和对于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两大部分。
笔者赞同王教授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的做法,只稍作调整的是,笔者将王教授认为与民族归属意识重合的民族边界意识单独列出来,认为民族意识包含民族归属意识、民族利益意识和民族边界意识。
二、调查过程
鉴于以往对于民族意识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定性分析,概念逻辑推理的方法,笔者尝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辅助以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宏观层次的研究以外寻求个体层次的探讨,以期能以不同的视角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调查小组在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中投放问卷200份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5份,考虑2.5万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不足50%,现回收175份问卷,抽样比例超过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抽样。
三、结果分析
(一)民族归属意识
王希恩教授将民族认同即对民族归属的感悟视为民族意识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熊锡元教授也认为民族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如何建立起这样的归属,这种归属意识如何表现出来?
对于民族归属的讨论实际上又涉及到对于民族这一认同主体的界定。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旧按此观点,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民族成员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就是建立在对于民族特征的认同上。我们的调查也表明人们确定族属的标准主要还是一些客观的民族特征。
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判断同属一个民族的标准以民族语言、民族风俗、共同地域等客观特征为主(占62%)。因此笔者选择把对于各个民族特征的认知感悟作为测量民族归属意识强弱的指标,一个人对于民族各特征若做出积极地评价,我们就可以视为其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很强。
表1我们直接测量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很强,这两组数据之间是符合的,我们可以判断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归属意识很强。
(二)民族利益意识
“没有共同利益的群体是不存在的,而有共同利益却又不能觉悟的群体却是很难表现自己作为群体存在的”。在谈论民族意识时仅仅等同于民族认同,而不去考虑民族利益意识,那么民族对立、抗争、冲突等现象的解释就显得困难。王希恩和熊锡元教授都主张把民族利益意识作为民族意识的第二个部分。
熊锡元教授认为除了民族认同意识以外,民族意识还包括“在国家生活中,在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权利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强调民族认同是基本内容,民族利益意识是核心要素。这里所定义的民族利益意识是一种宏观整体的观点,意味着民族成员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但现代社会中存在多重认同,我们具有多重不同的集体归属认同――家庭、性别、区域、职业团体,党派和族群――并且随着环境的需要可以从一种认同转向另一种认同。在此种环境下,即使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民族整体利益受损,但他仍可以选择转换认同主体,通过对于其他集体的认同来防止自己的个体利益受损。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利益与民族利益存在紧密关系时,民族利益对于他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民族利益意识应该包含两部分,一是对于个体与民族利益关系的认知,二是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只有在第一个认识很强的时候,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否则人们很容易通过转换认同主体来逃逸,而非捍卫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在调查中对于这两个部分都进行了测量。
调查中,61.7%的学生对于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表2显示89.1%的人认为国家的强大是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不会认为国家与民族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利益意识就不会驱动学生为了民族发展,而对现有国家政权提出民族利益的诉求。
(三)民族边界意识
王希恩教授把民族意识分为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意识,认为民族边界意识不过是民族认同的重合。对此,笔者认为民族认同形成个体对于民族主体的归属,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可,并不必然形成对于非民族成员的看法,不能简单地由民族认同的情况推知其对于其他民族的态度。两种意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可否认,但简单地混合起来视为一个概念却是不妥的。人群的主观认同往往由界定及维持群体边界来完成,在民族关系之中,一旦以某种主观范畴界定了民族的边缘,民族内部的人不用经常强调自己的文化内涵,反而是在民族边缘、民族特征被强调出来。因此,边缘成为观察、理解民族现象的最佳位置。民族边界具有自己的内容,民族成员对于民族边界的感悟是不容忽视的,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次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边界意识。
调查显示86.9%同学对于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呈现一种积极态度,调查发现64.6%的同学都会在生日聚会这样的私人交际活动中邀请其他同学参加。67.3%的学生择偶时不考虑对方民族身份。由此可以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意识。
四、最终结论
针对当前学者担忧“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教学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的观点,调查组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民族院校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在民族院校的特殊环境中民族归属意识确实存在强化的可能,自身较高的认知水平,与异民族的交往,民族院校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对于民族归属意识的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篇2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84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s to provide support and knowledge contribution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ode of the minority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how to train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new measures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inority students.
Keywords national colleges; minority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民族院校更是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传统、等方面各不相同,尤其是部分偏远民族地区,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普通话接受和表达不流利,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在学习生活中面临问题,因而注重教育管理过程,探析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的新举措,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1 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1]作为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确保学校安全稳定,高校的稳定也就为高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民族院校更加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够更好地培养出为本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笔者所在学校,56个民族学生齐聚校园,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来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学生多是民族院校学生的结构特征,加上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学生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教育管理面临很多问题,因而结合民族院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切实促进各民族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重要。
2 当前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1)老乡情结较重,更愿意和本民族同学或老乡相处。一些学生刚入高校,远离家乡,更愿意和自己老乡一起活樱能够缓解自己的思乡情和孤独感,久而久之形成固定的生活习惯和固定的活动团体。老乡之间的影响很深刻,感情很深,导致部分同学脱离本班级、本学院,只生活在老乡的小圈子中。这种情况更容易产生依赖老乡―脱离同学―脱离正常学习生活―依赖老乡的循环,从而不能和正常的课程学习和学业规划同步。
(2)语言交流障碍,和老师同学相处有时语言理解困难。部分少数民族同学汉语较差,造成的不仅仅是学业跟不上,很难理解教学内容,也导致了汉语较差的同学羞于表达,从而和其他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实际上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不会。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一种循环,不会说―不敢说―不交流―同学距离疏远―不会说,这种循环也促使部分少数民族同学更加依赖老乡,从而形成第一种循环,不但汉语水平和学业不能够得到提升,反而可能厌学。
(3)家庭经济普遍困难,消费观需要及时引导。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大多数,而他们又绝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地区,且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面对高昂的大学学习生活费用,他们的家庭承受更多的压力。生活的困难使这些同学一方面因“囊中羞涩”而产生自卑、抑郁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也使这些学生更加渴望奖助学金的帮助。[2]这样的需求如果缺乏正确及时的引导,会使贫困学生中间产生等靠要和攀比的风气,从而也使勤学奖助的评比带来很大困难。
篇3
1.1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的精神动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明显。一些西方国家推行所谓的“优势文化”,企图造成文化同一性以操控不发达国家。他们还利用我们改革开放、引进文化的机会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企图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会使他们面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产生困惑,特别是由于青年学生对我国不同民族文化了解甚少,理解肤浅,因而对本民族认同弱化、边缘化,带来民族意识的淡化[2]。高校通过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了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提高传承和创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文化辨别力,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袭。
1.2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路径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具有本民族的精神特质,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3]。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民族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青年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因此,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融合,促进青年学子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
2高职院校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学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众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了校园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现有的民族文化交流方式大多局限于课外的文艺性的校园活动,交流的方式单一且深度不够,并未深入到日常的课堂中,导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精髓没有很好地理解,更加不能体会各民族文化融合对于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继承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各民族的学生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加强学生对于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高校实现校园民族文化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2.2校园民族文化交流工作与职业教育脱节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基本属性。高职院校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而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民族文化融合工作中,缺乏对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把各民族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团结协作、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精神,贯穿于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2.3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在校园里我们通常可以见到在学生内部存在因民族或地区形成民族小团体,其团结度和集体认知程度更高,这种民族小团体由于缺少与外界交流,或是过分集中在团体内部交流,有时容易在本民族和小团体内部与外界造成隔离,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容易引发矛盾,影响着民族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校园内缺乏有效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使得各民族的学生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很好地交流。而这种文化交流的缺失有碍于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的和谐稳定造成不稳定因素。
3高职院校民族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索
3.1贯穿一条主线,弘扬中国精神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线,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育学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营造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4]。学校可以邀请知名专家、道德模范、成功人士举办以中国梦等弘扬社会主义民族大繁荣为主题的讲座,让不同民族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感悟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品味不同民族文化的博大情怀。同时,还可举办以大学生人生理想主题征文和演讲等各类比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2把握两个结合,彰显民族特色一是注重各民族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隐含其中的内在品质,从而提升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教育价值和影响力。如学院举办民族风采展、民族建筑特色展时,注重挖掘出这些艺术品里面所蕴含的民族风情、主题思想及文化底蕴等,对学生形成感性和思想的双重影响。此外,应该发挥民族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可以在、新疆、广西、湘西等民族地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考察、调查、支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不同民族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提供平台保障;二是注重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和不同民族个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彰显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要注重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等文化特色,彰显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统一。
3.3形成三种关系,创建和谐校园一是思想互导。在民族文化融合中,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采取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对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主动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剔除其糟粕,确立符合民族特点和体现个性需求的价值取向,形成思想上共同进步的互导关系。二是学习互帮。在文化学习中,学校可以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社团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交流,互相关心,形成学习上积极进取的互帮关系。三是生活互助。在日常生活中,以宿舍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生尊重其他民族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形成生活上和谐相处的合作关系。
3.4建立四种机制,促进文化交流一是建立多元互动机制。高职院校应该注意不断健全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机制,拓宽民族文化交流的空间和渠道,实现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多样化。健全院系联动机制,落实了民族文化交流的任务和要求。健全全员参与机制,强化了全院教职员工民族文化交流的意识。二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为了推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工作,应该制定民族文化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出台民族文化交流协会章程,完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方案。同时,还可以成立精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全面加强项目管理。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考核评价作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制定了民族文化交流项目考核细则,坚持过程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民族文化交流开展情况纳入系部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责、权、利统一。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在文化交流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影响民族学生团结的言行予以制度约束。开展“文明标兵”、“自强之星”、“社会实践典型”、“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各系进行巡回演讲[5]。
3.5搭建五个平台,丰富交流形式一是搭建融合交流平台。在校园内建立民族文化融合基地为高职院校民族文化融合互动提供了强大的融合交流平台。民族文化融合基地可以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或民族风采展,向师生展示各民族风采及历史文化[6];同时可以在举办的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将民族文化作为比赛的内容之一,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校园民族文化的特色,为各民族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本民族职业技能特色的平台,让学生在民族文化互动中体验民族文化融合的魅力;此外,民族文化融合基地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调研活动、爱心助学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二是搭建实地考察平台。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观高职院校所在省市及邻近省份的人文景观和革命胜地,可以分批组织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师生去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感受民族风土人情。让学生既释放了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和疲惫,远离了城市的嘈杂与喧嚣,享受了一份心灵的澄明与宁静;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更多的收获是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增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三是搭建课堂渗透平台。
篇4
[关键词]彝族文化;民族团结;教育;大学生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有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国家和民族都有着重要意义。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进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讨出可行的改善方案,让民族团结、互助互爱的思想扎根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心中。
一、 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价值
中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都存在很大差异。民族团结是中国建设发展中最基本的一项国情,为了国家的统一,各民族要站在国家利益的同一起跑线上,真正的实现团结有爱、平等互助,应该不分领域、时间、社会面貌等因素,建立和睦、友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标。大学生对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有独立自主创新的能力,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大学生是各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加深对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完善民族院校的思想教育体系,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中国全民团结一致的思想素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具有民族团结意识、知识水平高的全面性人才,为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做好坚实的基础。
二、彝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1.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团结思想
彝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具有高寒特征的山区,河流纵横交错,森林一望无际,导致彝族居住的地方交通闭塞,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只有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否则在大自然中根本无法立足。相互团结,一起抵御大自然的张力,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彝族人民都向着共同利益的方向前进,依靠顽强坚韧的团结精神在山涧、河流中生存。
彝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中,有自己的民族,彝族人信仰并且崇拜祖先,信仰的力量使彝族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即便是不熟识的彝族人相聚也可以席地而谈,家族每隔几年就要举办祭祖大典,这不是迷信思想,而是彝族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源泉。彝族是以父系血缘为中心,相邻而居关系为辅的社会系统组成,生活环境是彝族人不得不团结的外在压力,这种结邻而居的生活方式就是彝族人有团结思想的基础。
2.彝族传统文化――彝族与汉族之间的联系
彝族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彝族的文化中,只有汉族、藏族、彝族三种族称,可以看出汉族与彝族自古就有很深的联系,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彝族开始逐渐与其他民族往来。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而建立“汉彝是一家”的良好民族关系,民族院校中学生、老师都来自不同民族,这也是民族团结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彝族不断与外界联系中,促进了民族经济共同发展。同时带动了民族间的传统文化交流,是民族团结良好的开始。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内容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民族的稳定是快速发展的根基,但是不可否认民族歧视等现象依旧存在,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相对落后,在文化信仰,节日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存在一定差异。最重要的是国际逐渐复杂化,一直有潜在势力想要分裂中国的民族统一。大学生的心中要树立正确的民族团结思想观念,为维护民族统一,增强中国各个民族的凝聚力打下良好基础。
1.树立大学生心中正确的民族思想观念
当代大学生要深知自己肩上所背负的重任,精确把握中国基本民族政策内容以及发展方向,大学生要拥有分辨民族矛盾是非的洞察力,正确树立自己的民族观,不盲目跟从,或被敌对势力诱惑而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认真钻研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积极支持民族团结政策。民族院校应该注重科学性,注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一特殊性,尊重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民族问题。
2.进行“民族共家”的思想教育
“民族共家”的思想教育其实是指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间要团结互助,不单单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还是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互动。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通力协作,只有坚持“合则共赢”的理念,才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要互相尊重与理解,这是一种演变与发展,正确面对不同的文化模式,在从始至今的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总结自身民族的特点,以同样的目光去看待其他民族的发展历程,取长补短,相互了解,共同发展。
四、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经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思想观念的重视程度
课堂是大学生最直接、最直观获得学习知识的地方,将民族团结思想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带动大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大学生对于民族概念的理解,正确引导大学生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看法。同时,教学者自身不能带着个人民族观点与情绪去教育大学生,各民族传统文化存在差异,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接受程度都不尽相同,要以互相理解、尊重、团结友好的态度去让大学生展开讨论。思想政治的课堂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明白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思想观念在心中的地位。
2.加强有关民族团结教材的出版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
民族院校应该重视民族思想教育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的科学水平和教学素养,对教师进行分期的民族思想观念培训,举办与民族团结相关的思想教育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以便提高教师的思想理念。民族院校应该努力完善学校的思想教育机制,多出版发行与民族团结有关的书籍,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民族团结思想的习惯,多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等相关材料,培养大学生对民族的忠诚与热爱,为中国未来的民族团结建设打好基础。
3.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工作
在课堂主观学习之外,校方应该多举办一些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亲身感触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可以在校园中展开文化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到的民族团结观念有深层次的理解。开展一些与思想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就是走在民族团结思想观念的第一线,在实践中体会民族团结。开展与历史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能直观面对历史,正面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引导学生对所学到的民族思想观念做出总结,师资队伍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单独的开导,弘扬中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坚持维护民族统一,实现“民族共家”。
民族院校应该综合考虑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彝族虽然经济相对于社会整体而言较为落后,但是族中的团结品德却是广大民众应该学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未来是大学生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集思广益,团结发展才能推动中国的全面发展。民族院校应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团结思想教育观,对校园、学校、民族、国家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柏才,孙明福,邓纯余.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与成果[J]. 思想教育研究,2014,(12).
[2]李增添.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国家认同维度[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3]刘力量. 倡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家风[J]. 人民之友,2014,(05).
[4]王崇,任艳,任秀,时伟超,刘玉鹏,刘维丽斯. 教师在提升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析[J]. 科技视界,2016,(14).
篇5
一、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
(一)具有比较优势的社会文化资本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文化人才,不仅应该要具备未来科学探究的精神,而且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2〕。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而言,民族院校的学生具有跨文化背景;相较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民族院校的毕业生具备更好的跨文化能力,积累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基本在60%以上,各族学生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场域中学习生活,不仅习得了孕育自身的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习得主流社会的文化知识及其他民族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培养了一种当今多样化世界尤为需要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思维范式和跨文化交往能力。在与其他民族文化接触交流中,该群体毕业生更善于理解、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文化。这些素养正是当前能力社会所强调和需要的,尤其是多语言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已然成为了诸多工作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参照指标。
(二)独特而专深的专业知识民族院校学生所学专业集中于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学、民族传统体育、舞蹈、音乐、宗教、艺术、医学等具有“民族性”的专业领域,这些学科专业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在全国各高校开设得并不广泛,而且生源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这在为就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提升了这些专业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这些专业领域的学生经过大学四年或更高层次教育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最终成为了国家以及民族共同体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民族院校的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以前,通过家庭和社会环境习得了一定的文化知识能力和基础,因此更容易熟悉这些人文社会学科,尤其是少数民族艺术、宗教学和文学等。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相较于我国刚走上现代化之路之初,对工业经济的迫切需要远远高于对人们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但是,当下正是人们处于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快速增长的时期,民族院校在大力培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以外,也主动担当起繁荣民族文化的责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各民族共同体中的知识精英,在这个转型的时代,正是他们对民族文化知识学以致用的时候。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得到大力推进,为少数民族人文艺术的发展带来机会,同时也为这些学科领域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基本能够实现本地就业根据对高校的调查发现,地方的民族院校毕业生基本能实现本地就业。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相应地于20世纪末作了重大调整,实现了大学生就业的分配到市场化的转变。大学生与就业单位作为彼此独立的主体,在国家就业政策和市场调控下,根据自身和岗位的需要进行双向选择,灵活就业。为缓解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部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仍享受“分配”的“福利”,但近年来已逐步取消。民族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一样,参与到市场化的就业竞争中,就业选择的取向变得多元化。整体上看,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与实际就业,主要还是以实现本地就业为主。大多数民族院校毕业生包括民族地区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基本实现了本地就业,即毕业后大多数进入了学校所在地区的相关单位,其中主要以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为主,包括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行列。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要求是:应届生全部就业,往届生基本就业。的大学生大约80%的学生进入公务员岗位或者事业单位,少部分进入企业或者自主创业,基本能实现本地就业。从大学农牧学院近三年来平均就业率来看,其中公务员行列、事业单位容纳92%,企业占6%(共22名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农牧区。大学2012年有70%—80%的毕业生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或就职于事业单位。另外,林芝地区幼儿园改制以来,学前教育一般为2年,而农牧区为3年。由于建设了一批乡镇幼儿园,且本区培养的幼儿园教师基本能实现在本地就业,目前缺乏一大批幼儿园教师,为扩大本地区学前教育教师就业提供了更多契机。
二、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劣势
(一)狭窄的专业范围对就业面的限制当前民族院校的专业结构,仍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瓶颈。因为市场的需要,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在经济、管理、工业制造等学科专业领域扩大了人才培养规模,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尽管大学培养人才不应以市场优先为第一原则,还应培养更多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人才,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类型的人才仍是必要的。民族院校过于狭窄的学科专业面自然与市场化的社会不太协调,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因为过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专业,无法满足刚刚进入城镇化与快速发展的广大西部地区对农林、畜牧、医学等理工科专业以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民族院校根据市场化的需求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就业观念的“固化”与“偏见”一方面,对于民族高等教育本身而言,内部群体的就业观念较为“坚固”。民族院校毕业生多为少数民族,除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2所位于北京、武汉等发达城市以外,其他民族院校基本都位于西部地区,生源主要以本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主,相较于20世纪80-90年代民族院校毕业生大多数希望通过读书跳出“农门”,走出大山,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就业意愿是“留在家乡或本地就业”,而不愿意到外地或者东部地区就业。2014年对青海省3所高校近四百名少数民族应届生就业取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9%的学生表示愿意留在西部工作,只有5%的学生表示愿意去东部工作。另外,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以“公”为就业价值取向的思维较普遍,即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够进入国家“体制内”,成为“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非公务人员或事业单位人员不就业”的观念根深蒂固。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有81%的学生表示期望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些就业观念也影响了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的流动。有些学生宁愿“先就业,后考学”,毕业时致力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求得一职之后再考虑选择攻读研究生。从而导致“学得好的学生去了地方和基层做公务员、教师”,而一些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岗位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就民族高等教育就业环境而言,社会存在就业歧视的偏见。大多数岗位以容纳“985工程”或“211工程”学校的毕业生为优先原则,对民族院校的毕业生则存在着“能力欠缺”或“质量不高”等错误的“刻板印象”认识。这对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成挑战。
三、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机遇
(一)国家就业政策的支持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定了相关政策,并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列入了“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各自治区及相关省市也制定特殊的政策以扶持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譬如,自治区就制定了专门的就业政策,对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提供支持,积极引导。教育厅颁布实施的《自治区关于贯彻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意见》(藏教厅2010(81)号),已经对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招生、就业、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近年来,全区已经正式按照此规定执行。根据基教处处长介绍,教育厅每年都会组织师范生参加对口专业教师的招考,录取的教师分配到拉萨市及各地区,然后地方根据专业需求自主招考教师,分配到县及各个乡镇。这个政策为基层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保障,尤其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主要就业渠道。
(二)国家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西移为大学生的就业带来机遇随着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的提出与行动,为民族地区的学生尤其是具有语言和跨文化优势的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环境。从“一带一路”的空间结构来看,涉及到广大西北、西南等民族地区,由于国家战略投资的“西转”,企业的“西进”,固然会带来劳动力资源的“西移”。同时这一战略的实施还会在促进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和进一步现代化,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这些都离不开民族文化人才的支持。这也必然为民族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就业和创业带来全新的机遇。
四、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威胁
(一)就业竞争压力较大以往大学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用人单位变成了“上帝”,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3〕。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据统计,2014年已达到六百九十多万。全国15所民族院校毕业生估计约五万人,且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并要与普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便导致就业紧张。
(二)人才类型的单一化无法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民族院校当前开设的专业主要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然而农学、医学、理学和工学等学科发展缓慢,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急需的农林、畜牧、科技、医学等自然科学还欠发达。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正在向应用型和技能型转变,致力于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民族院校在学科规划和专业设置上正处于一个转变期,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转变办学理念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三)相关就业政策不够完善虽然国家和自治区有相关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但由于缺乏具体计划,即没有一个细节的指导去说明怎么样扶持,尤其是资金缺乏,使得创业政策流于形式。另外就是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的学生不想去内地就业,广东很多单位过来招聘,但是没有人愿意去。学校人数少,但专业面广的原因也就是为了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基本能在本地就业。2013年,大学农牧学院在区外计划招收四百个学生,实际来学校就读的有三百八十多个,且大部分留在了就业。大学的毕业生由于就业好,所以选择自主创业的也非常少,基本就是三五个人选择做传媒、音响、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尽管自治区提供了无息贷款、简化程序、提供场地等优惠政策,学生也有意向,但由于市场需求比较小,坚持做的更少。
(四)人才难以留住在,大学生到2003年还是定向分配教师岗位,2005—2006年开始通过招考。大学生下基层变得更为困难,因为大家都想留地区或县城工作。地区根据学科专业岗位人才需求的缓急,招部分急需的人才,其他按需求来招。所有教师都要去县、乡镇接受锻炼。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首先,教师得到了教学锻炼;其次,好教师不能全部留在县城,需要部分好教师回到农村或教学点。但也同时产生了一些问题:好教师教小学去了,而幅员辽阔,小学一般位于偏远乡镇,有些农牧区还没有水电,条件非常艰苦,教师也就不愿意留在那里,优质的教师资源并未得到优化利用。因此,在面对民族地区此类特殊的教育问题时,需要上级政策制定者给予下级政策执行者以更大的发挥空间,只要在政策法规允许的情况下,特殊问题可以特殊处理。
五、提升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力的策略
(一)就业观念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开放的就业观念。一方面,树立服务于本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意识,鼓励学生到家乡就业,服务边远农牧区的社会经济。另一方面,树立创业意识,激励少数民族学生回乡创业或在城市创业。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创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利用具有较强的能力,要抓住目前国家鼓励“万众创业”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创业培训补贴、有关机构提供免费创业服务、除直辖市外大部分省对毕业生创业落户取消限制,还有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等优惠政策,回到家乡创业,同时也要勇于参与城市的激烈竞争,励志成为国家核心部门与世界知名企业单位的精英阶层,实现向上流动。
(二)人才培养方面创新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民族院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毕业生思想品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需求,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首先,民族院校需要继续发挥自身的特色,培养民族地区和国家各领域需要的语言、文化、艺术、公共事业管理等领域的知识精英。其次,加强农学、工学、医学等理工科人才的培养,为农牧区、社会基层等输送大量人才。譬如,苏联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充分与本地工农业发展结合”,“大量运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建设,并大力吸引大都市知识分子到民族地区工作”〔5〕。再次,应注重培养满足国际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满足国际化和全球市场的需要。
(三)学科专业方面科学规划民族院校的学科专业,培养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人才,提升人才的就业竞争力。根据地方实际,制定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不同地区的民族高等教育应该根据地区实际,建设特色课程、专业和学科,优化专业结构,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学科及学科群,例如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农林、兽医、藏语言文学、旅游、藏医药学等学科。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开发如红景天、藏药材等地方特色产品,增进社会经济效益。专业设置面向地方社会需求,专业对口就业,拓宽就业面。
篇6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璀璨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弘扬这门艺术,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诸如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中开设了民族声乐和乐器课程。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由于我国并未对其做出及时调整,这门学科在艺术院校等高校中,出现了发展滞后、不被重视等恶性情况。基于如此,特就民族音乐在艺术院校中的教学这一问题做出如下探讨。
一、艺术院校音乐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分析
总体而言,“欧洲中心论”是存在于艺术院校的一个主要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的音乐教学体系形成于“五四”运动后(被留学于西洋留学生带回)。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虽对音乐教育进行了一番改革,但是全盘西化的教育模式至今仍未在艺术院校中根除。
就现况而言,除了民族音乐专业的学生,其他诸如学习音乐学、西洋乐器以及作曲等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仍然是西方音乐。比方说:部分学习音乐学的学生,对西方音乐史了如指掌,但是却对我国民族音乐历史一知半解;又比如部分学习钢琴专业的学生,经常拿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进行练习,却对冼星海、聂耳等中国著名钢琴大师了解甚少;再如:作曲专业的学生学习体系仍然是套用西方“四大件”(指: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
仔细探究其中缘由:一则是由于我国全盘借鉴西方音乐教学模式,造成了教学体制无源可求;二则是以民族音乐为中心的中式音乐教育体系尚属发展初期,因而在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建设上仍很薄弱。而长此以往,这种非本土化的教育模式“水土不服”的问题将会愈演愈烈,从而直接阻碍我国优秀音乐人才的输出。由此可见,将民族音乐广泛渗透于我国艺术院校的音乐教学中,是极为必要的。
二、民族音乐教学的应用举措
众所周知,旋律是音乐的关键要素,是音乐的灵魂。而优美的旋律来源于生动丰富的艺术语言。不管是我国的山歌、号子、小调等民间音乐,还是京剧、昆曲、豫剧等戏曲,又或是琵琶独奏、阮曲独奏、二胡拉奏等民间乐器演奏,都不乏结构严谨、曲调流畅、饱含丰厚技艺水平的优秀作品。所以,如若想将中国音乐推向广阔的明天,必须要问道于中国的传统音乐——民族音乐。而在践行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将民族音乐广泛渗透于所有音乐学科中,建立科学完整的“中式音乐教学体系”,另外,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完善。
(一)体系建设举措
简而言之,加强民族音乐在整个音乐学科体系中的广泛渗透,首先就是将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广泛应用到教材中,其次,就是在各个音乐专业的学生中加大民间音乐课程的开设。
1、教材编排
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且多元民族音乐艺术资源的国家。所以,在编写诸如钢琴专业、作曲专业等音乐专业的教材时本文由收集整理,可以通过民族音乐声乐作品来形象、鲜活的向学生展示我国的民族音乐。在具体的编排过程,为了最大程度的扩大民间音乐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做到民间音乐在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行都有体现,是极为可行的。同时,在进行诸如傣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声乐作品取舍问题上,个人看来:应当让优秀的民族音乐学家参与其中。
2、课程开设
对我国民族音乐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国的民间音乐不仅具有多种艺术形式,而且还满含艺术和文化内涵,所以,对民族音乐历史、民族声乐以及民族乐曲的学习,不应当只局限于民族音乐的学生,而是要推广到音乐、舞蹈等所有与音乐有关的艺术学生之中。譬如说:应当为舞蹈、声乐等所有学生开设诸如《民族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又比如:加强古典、美声、通俗等各专业对民族声乐及民族乐曲的了解(开设“民族声乐”课程);再比如,在音乐欣赏课程等公共课中,大量欣赏诸如民歌、戏曲等民族乐曲,以及聆听古筝、琵琶、阮等传统乐器演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我国民族音乐作品凝结着先人的聪明和智慧,同时还饱含其诞生时代的故事,所以学生不理解部分作品或是知识也是时有发生的,而这就需要教师足够渊博的知识积累。从而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精彩的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让他们充分明白传统音乐“背后的故事”。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广泛阅读、不断充溢知识是务必要做的。而为了整个音乐教育良好的发展前景,加强院校之间教师的相互交流也是势在必得的。
篇7
【关键词】数学分析 课程改革 民族院校
【基金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1401012) 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13-02
一、《数学分析》课程的重要性
数学分析又称高级微积分, 它是以微分学、积分学以及级数的一般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数学分析》课程是各个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和金融数学等数学类专业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内容上,数学分析对微积分和级数等理论有严格和精确的刻画,为后续的课程如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方法和复变函数等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在逻辑思维与方法上, 数学分析中的许多重要数学思想、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为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及后面的科学研究起到巨大的奠基作用。通过对《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除了使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可以培养学生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具备熟练的运算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及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二、民族院校学生特点
1.基础知识薄弱
民族院校肩负着培养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因此民族院校的招生大多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而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来自新疆、、云南、贵州、青海、内蒙、甘肃、宁夏等偏僻的山区或不发达地区,为了照顾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国家常常对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采取一定的照顾措施,如降低分数录取等。这使得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加之由于民族地域、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汉语交流的障碍等,使得他们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认识能力比较差,这些造成了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生时,很难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
2.不适应大学的环境
少数民族学生从中学升入大学,从偏远的山区或不发达地区到繁华而又热闹的大城市,从本民族的聚居区到非本民族的聚居区,从本民族的文化氛围进入非本民族的文化氛围,这些变化是巨大的。这对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孤独感和寂寞感,加之高考成绩相对同级或同班学生较低,这使得他们压力比较大,甚至会产生一些自卑心理,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3.学习动力不足
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对专业的认识不足,不了解本专业知识结构及未来就方向等,这使得他们没有认识到《数学分析》课程的重要性。另外,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是定向培养,即毕业后要回到原籍工作,这使得他们有了工作的保障,没必要再去努力学习力,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数学分析》课程的改革方式
1.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改革
由于民族院校学生的特殊性,《数学分析》课程原有的或者985高校所使用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已不再适用。为了建立适合民族院校《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大纲做大量的改动,如减少数学分析中实数的完备性、一致连续性等理论性内容的讲解,增加极限、求导和积分等计算内容的讲解,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技巧,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人才。
2.教学方式的改革
首先,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多讲解一些授课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和实际应用,从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对词课程的兴趣。其次,在讲解《数学分析》中的一些抽象的定义、定理、推论等时,多讲一些如图形等直观的描述和解释,在写出严格的逻辑推理前,多讲解一些证明想法和思路的分析,从而使得学生对抽象概念定理的描述和证明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最后,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批判”地学习,敢于怀疑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课教师应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并对自己的授课方式和进展随时进行调整。
3.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民族院校中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薄弱,甚至汉语交流能力比较差,如果采用传统的或者985院校所采纳的《数学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这将导致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期末考试不能及格,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毕业,从而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引起校园或者地区的和谐与稳定。为此,需要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如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表现,加强课堂测验与平时作业的考核,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
参考文献:
[1]陈王莎.浅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教育界,2012(14).
篇8
【关键词】日语听力;教学;多媒体
西部民族院校是西部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高等教育,尤其是《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我国民族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更加明确了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及民族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西部地区民族院校是实施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为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和民族院校应该将过去的“为民族地区和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拓展为“为民族地区和为少数民族服务,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的新的办学宗旨。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推进,在各类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的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的日语专门人才,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接轨具有显著意义。
日语专业是21世纪语言人才需求的重点专业,全国各地随着日资企业的不断增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拿上海为例,截止2012年底的统计,驻上海日企的数量已经达到8155家。随着在上海的日企现代化程度不断推进,来上海开拓商机的日本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长,对日语专门人才的听力能力也有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日语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日语听力的培养。但民族地区的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受到民族语言和汉语习惯的影响,对听力的学习往往感到比较困难,而听力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日语知识的实际运用,是日语综合能力的体现,要突破这一难关,就要在日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找到影响日语听力学习的主要因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一、日语听力教学三大困境
(一)学生日语基础不牢固
民族地区学生的日语基础知识普遍不牢固,很多学过的单词和语法再次出现的时候不能立刻分辨,学生的语言基础很重要,学生日语词汇的掌握以及语法的掌握程度都将影响其听力的水平。听力课并不是孤立的独立的一门课,每一门课程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在学习词汇、语法、课文的同时,要夯实基本功,只有基本功扎实了,听力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否则,如果单词、语法都跟不上,那么听力材料是很难听得懂的。
(二)学生日语听力技巧缺乏
民族地区学生日语听力普遍缺乏技巧,导致盲目按照母语的方式去学习日语听力,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单单在民族地区院校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听力技巧的运用不理想。有些学生在听力训练前,并没有熟悉题目,也不知道题目的要求,没有明确该听什么,该做什么,自然效率低下;有些学生在听到句子中的关键词时,由于心理素质较差,一紧张就会感觉上一句没听懂,下一句就来了,整篇文章都有可能放弃,有些学生没有使用日语思维,常常边听边翻译成中文,虽然你的意愿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学习日语来讲,这种实时的翻译通常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在专业领域里面叫同声传译,应该形成用日语埘其意群思维、理解的习惯,尽管开始不适应,但坚持一段时间后是会有收获的。
(三)学生日语考级听力要求高
目前对日语等级考试来讲,横在考级者面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日语听力等级考试要求比较高。听力考试要求考生的瞬间反应并快速给出答案;题目内容是转瞬即逝的声音资料,无分析、研究的时间。前一个题目结束,后一个题目接踵而至,对考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无娴熟的训练、充足思想准备难以发挥出真正水平。考生缺乏针对性的应考训练,即使听懂考题,也无法正确答题得分。上述原因要解决,就必须在平常的日语听力教学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信能力和听力技巧,才能搬走听力这块“绊脚石”,让学生参加日语考级信心倍增。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解决日语听力困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日语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用于外语教学包括日语教学领域,其优点在于:将文字、图形、动画、静态影像、动态影像、声音等媒体完美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听力学习置于色彩、声音、语言及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环境之中,能够满足学习者同时接受视觉、听觉,全方位、多层面感官信息的需要,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耳目一新,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为拓宽外语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提供了外部物质条件,为听力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篇9
这就给我们提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对武术的教学训练要做出不同的选择。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当然也是武术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应该更好的发挥高校这个大平台的作用。民族院校是多元文化交叉传播的主要阵地,也是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要场所,更要在民族院校优先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武术文化。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是甘肃省唯一的一所省属民族院校,也是合作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府。所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2008级、2009级学生武术教学的调查研究,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08级专科、2009级体育教育本科专业。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综述法
通过图书馆大量图书、网络资源等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整理,获取相关文献资料。
1.2.2访谈法
主要利用晚上或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进行探讨,通过交谈了解学生对武术的学习情况,及时积累有关信息资料。
1.2.3调查法
以专题的形式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记录学生所发表的有关武术教学意见和建议,最后汇总相关信息。
2武术教学现状分析
2.1武术理论教材老化,技术教学单一
2.1.1武术理论教材老化
1954各地体育院校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但50多年以来武术的理论教学一直只是在技术教学课上用很少的时间进行简单讲授而已,给武术理论课没有单独的课时安排,所用教材以介绍武术长拳技术为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08级专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用的武术教材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武术》教材,09级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术》。虽然武术教材有所变化,但创新的程度不够,没有其它教材资源辅助教学,更没有涉及到多媒体教学软件。2007年8月31日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不是专门修读武术专业,但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武术理论知识,能进行中小学武术理论教学,这样才能促进中小学武术理论教学的普及和提高。
2.1.2技术教学缺乏全面性
通过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08级体育教育专科和09级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调查发现,他们所上的武术普修主要是以初级三路长拳、初级刀、初级棍、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主要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全面的武术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练习,这样就导致学生只学习武术套路,而不进行武术基本功练习的局面。
2.2武术课堂教学学时不足
通过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专业本专科教学大纲的查阅研究,发现08级体育教育专科,武术普修45学时,09级体育教育本科,武术普修60学时。这样就造成了教师上课主要以武术套路教学为主,没有时间进行武术基本功和基本组合动作练习。
2.3场地器材设施不足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共有五个教学班,其中有三个班分成九个教学小组,在同一学期开设武术普修和武术专修课程,这样就需要足够的场地和器材。现在可供武术教学用的场地只有一个,武术器材还是十几年前所用过的,如果有两个组同时上课,器材就不够两个组学生使用。
2.4武术专业师资匮乏
在我国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只有30多所,再加上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选修武术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也不足以普及高校武术教学的要求。而且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进高校任教的很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只有一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任教。
2.5武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武术课教学以套路教学为主,没有结合武术技击和现代武术散打搏击技术教学,更没有体现出武术的主要内容“技击性。”
2.6学生武术基本功较差
通过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08级和09级体育教育专业149名学生调查发现,其中132名学生在初中和高中体育课中就没有上过武术,也没有进行过武术基本功练习。17名学生在体育高考时考的是武术专项,可是他们在高中训练时只是为了应付高考练武术,根本没有进行武术基本功练习,更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进行武术技术训练。
3建议及对策
3.1及时更新和创编武术理论教材,全面进行武术技术教学“武术寓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它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高校武术教学更要体现武术文化教学和技术教学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武学文化。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应有针对性的及时更新和创编武术理论教材,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在技术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淡化套路,注重武术基本功和基本组合动作练习,充分体现实战技击和套路演练相接合的教学思想。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以教会学生套路动作为主,不进行或者进行很少量的武术基本功练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就导致学生只会“划套路,不会练套路”的局面,这样的武术不要说实战,就连表演也不成。
3.2适当增加武术课堂教学课时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体现了武术文化内涵深厚的同时还表现出了武术套路种类门派众多,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情况。高校应该是武术传承和推广的最好平台,我们应该紧抓机遇,更好的传承中国武术。这样就必须适当的增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堂教学时数。如: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8级专科,武术普修只开设一学期,总共45学时,教学内容是:武术理论、武术发展简史、传统文化与武术的关系、武术竞赛组织和裁判法、武术基本功和基本组合动作、长拳基本套路、初级三路长拳、24式简化太极拳和初级刀术。体育教育09级本科,武术普修也开设一学期,总共60学时,教学内容是:武术理论、武术发展简史、传统文化与武术的关系、武术技术分析、武术教学、武术竞赛组织和裁判法、武术基本功和基本组合动作、长拳基本套路、初级三路长拳、24式简化太极拳、初级刀术和初级棍术。这么短的学时,要想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实施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全部实现的。所以就只能在课堂上主要以技术教学为主,理论放在课后作业进行考查。如果要想更好、更全面在提高武术理论和技术教学水平,只有适当增加总学时量。
3.3增加场地器材设施
教学场地的质量保证与器材的充足是武术教学开展的基本条件。因此面对高校武术场地等存在的问题,若要使学生广泛选择武术学习形式,提高武术技能,必须增加对武术场地、器材建设的投资力度,所建设的场地必须满足武术教学要求,并且购置高质量的多种武术教学器材设备以供教学使用,同时提高场馆开放率,从而提高学生参加武术教学的积极性。
3.4大力加强武术专业师资的引进和培养
针对民族院校武术专业师资匮乏这一现状,民族院校要大力加强武术专业师资的引进力度,在武术教师引进时优先引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引进的人才给予政策和待遇上的优惠条件,让这些武术专业人才安心从事武术专业教学工作,同时大力培养本校武术师资的继续教育工作,给一些自己有意向去其它高校进修武术专业的教师提供便利条件,积极鼓励本校教师外出进修学习,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院校武术师资缺乏现状,同时促进了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更好的向前发展。
3.5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原有的武术课堂教学模式以武术套路教学为主,很少有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分解动作和分解实战动作教学。这样的武术课堂教学方式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从而阻碍了武术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武术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充分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注重实战、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以武术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和分解实战动作教学为主,兼顾典型武术套路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会更好地提高武术课堂教学效果和水平,同时调动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3.6大力加强武术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
人们常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只要练好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和身体素质,不管学、练任何项目的武术,就能迅速入门、快速提高。在武术技术教学中,加大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力度,适当增加武术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的课时量,确保学生能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这样就从本质上提高武术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也避免了学生“划武术单个动作和整体套路”的局面,从而更好地提升武术技术教学质量。
篇10
关键词 民族院校 非英语专业 英语听说 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6 文献标识码:A
威尔格(Wilga)曾指出,在人类所有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听和说在人类语言交际行为中占的比重最的,分别为45%和30%,读和写分别16%和9%。因此,英语听说能力成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学生听说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知识的接受、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听说能力非常薄弱,面临很多问题。
1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面临的问题
第一,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差,听说能力处于“零起点”。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基础教育薄弱,底子差,发音不准确,语音辨别能力低,基本的日常表达不准确。笔者曾对民族学院共2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英语学习情况,了解到该校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接触过英语听力课程和语言实验室,没有专门的听力教材,很少有学生能自觉进行课外英语听力练习。自治区高考英语考试没有听力部分的考查,学生对英语的文化背景或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缺乏,都严重影响了听力能力的提高。
第二,听说学习资源有限。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可供他们选择的、适合他们外语水平以及年龄的听说材料相当有限。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的听说练习材料主要以教材为主。
第三,缺乏学习策略知识。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急于提高英语成绩,较少考虑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认为多背单词、多做题就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只是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笔者调查显示71.4%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听力和口语学习策略“一无所知”,4.3%学生“了解一点点”。他们在学习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对老师“依赖”思想特别严重,听力和口语练习自主性较差,学习目标只为“通过考试”。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缺乏计划性、监控性、评估性和策略性,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选择自主学习策略能力有待提高。
2 提高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
根据民族院校的特点,提高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有以下教学策略:
第一,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合适的听说材料和教学策略,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在语法、词汇和阅读方面,对听力和口语等综合运用能力重视不够,这就使得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大学期间只是认识部分单词,学会一点语法,“聋哑英语”现象非常突出,有的学生几乎连一些简单的英语也听不懂、说不出,严重影响了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听说能力首先必须重视听说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听说能力,民族院校应该和普通院校一样,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选择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材,采取适当的、灵活的听说课程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技巧和方法,克服班大人多、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等困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听说课堂活动可以多样化,可采用个别练习和集体练习相结合,丰富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机会练习开口说英语。
第三,克服三语思维转换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用母语(本族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中进行比较和转换,先把本民族语言转换成汉语,再将汉语译成英语。为了克服民族学生在听说语言交际中受民族语负迁移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有条件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的班级进行全英文授课,但授课语言不易过难过复杂;在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入手,逐步过渡到英语授课和讲解,从而让学生置身于目标语(英语)的学习氛围中,用目标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减少其“英语—汉语—民族语”三语思维转化,克服民族语对英语学生的负迁移,逐渐适应全英文环境,从而提高英语听力和理解能力。
第四,利用民族学生性格特征激发交际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藏族学生,普遍能歌善舞,性格豪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学唱英文歌曲,多看英文电影电视,浏览英文网站,举办英语晚会、英语口语辩论赛,开展英语俱乐部、英语角、英语沙龙、外语广播站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以弥补课内听说教学之不足,加深文化背景的吸收,培养语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第五,教授学生学习策略,确定学习目标。教师应着力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并提醒学生定期评估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学生进入大学后,教师应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实际水平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听力和口语训练计划。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老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目标找一些合适的材料让他们课后练习,在课堂上抽出时间来检查计划的施行情况。
3 总结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是高校是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振兴和繁荣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面对他们在英语听说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根据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优势、不足与特点,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积极配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引导民族学生掌握语言交际技巧,掌握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英语、驾驭英语的主人,为民族地区培养更优秀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Brown,H.Douglu.Teaching by Principles[M].New Jersey:Third Edition.Prentice Hall Regenu,1994.
[2] Widdowson, H,G.Teaching Language Communic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 巩志华.蒙古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焦虑与自我管理关系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