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5:3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辅助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设计源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产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构想发端于1950年,但使用计算机绘图的最早记录是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伊凡·苏泽兰在美国计算机联合会会议上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从而开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历程。他从1950年开始着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电脑交互对话的操作系统。1963年,这套以电脑主机、显示屏、光电笔和键盘为工具的图形画线系统得到实现。这套图形画线系统开发和引进了许多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使用户可以运用电脑画出直线、复杂曲线以及简单的标准部件。
最初CAD被解释为“计算机辅助绘图”,由于当时计算机在设计上的作用是替代传统手工绘图的一种新工具,但随着后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CAD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扩展,随着20世纪70年代像素的产生、80年代三维曲面造型系统的开发等,使电脑绘图从只能用“线”这一基本绘制元素发展到可以用点、面、体进行绘制计算机图形,从而使CAD的含义也发展成现在人们比较熟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个概念了。197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接纳了计算机绘画作品,这也标志着新的视觉艺术形式的诞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我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与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轨迹相似,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基本上是从各高等院校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在环境艺术设计和创作领域,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二、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技术工具,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表现是使用手工绘制的方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始在我国建筑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建筑设计表现领域以不可逆转的潮流迅速发展。尤其是到了20世纪末,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成为建筑效果表现的主流。起初,设计师主要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在方案阶段还以手绘为主。但随着相关专业软硬件的更新和进步,它自身的强大优势得以显示,同时对传统手绘表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计算机建筑效果表现的类型己经有了很细致的划分,可以分为:计算机建筑效果图、计算机建筑漫游动画和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计算机建筑效果图主要是通过3DS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制作的静态的效果图。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从平面、立面数据中得到透视图,透视点位置及视点角度均可变换,然后再渲染出二维图像,这种方式是目前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漫游动画是利用3DSMAX软件的三维动画功能,在建筑物的室内或室外的设计阶段就能以可视的、动态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建筑物外貌和各种附属设施以及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
三、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比如各种方案的汇报、投标以及招商广告中随处可见,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绘图软件的教程以及在教学上更加重视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教学课程。人们更多的关注计算机技术,想方设法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在模型、材质、灯光以及各种渲染技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忽略了最终的效果图的艺术性。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以及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视觉艺术创造规律、形式法则和审美方法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是相同的。所谓视觉艺术,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一些美学研究者认为,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艺术离不开创造者和欣赏者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要通过一定的感官和相应的感性物质媒介,前者创造出审美对象,后者达到审美愉悦。所以说,作为视觉艺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品既要真实的描绘场景,又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偷悦。不可否认,人们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求新、求异的视觉口味也越来越高。这源于技术的发展、审美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和艺术创造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设计师的目标是使效果图具有真实感,能够模拟未来场景的真实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目前的计算机建筑效果图的风格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不断提高的视觉口味。计算机建筑效果图既是表现的技术同时它又是视觉艺术。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使用的软件有Creator系列三维建模工具及Vega场景管理软件。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强调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的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交互方式。它可以实现逼真的、纯三维的场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完全由用户自由控制在场景中漫游。作为建筑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建筑方案,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使用于建筑表现,而且也是一种推敲方案的有利手段。VR技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愉悦而不是审美疲劳。为此,根据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的发展情况,未来计算机建筑效果图应呈现艺术化、人情化和多样化趋势。
参考文献:
[1]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张绮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张绮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李小艺.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CADCAMCAX应用
[summary]:quickdevelopmentthatCAD/CAE/CAMtechniqueispushingthemanufacturingindustryfromtheproducttodesigntomaketechnocracyaseriesdeep,completely,havethereplacingofprofoundmeaning.CAtheDisnotonlyandonlyis"jiltthedrawingboard"alreadyandgraduallyknowforpeople.Thistextdiscussedthecalculatortolendsupporttothedeepoftechnique(CAX)toapplytheinsidesuchasthebusinessenterprisetoprogramfromthepracticalangle,andthesoftwarechoosethetype,personnelthetraining,applicationexpansionetc.theproblem,methodtowardsCAD/CAMsoftwarechosetypemadethepointintroductionwithstep,andtryhardfortohavethefunction,advanced,science.
Keywords:CADCAMCAXapplication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管理、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Q--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统称为CAX即计算机辅助技术,已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CAX的应用水平不仅是衡量企业产品开发、设计、制造能力和技术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更进一步影响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潜力。
对于许多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而言,CAX早已不是"旧时玉谢堂前燕",CG---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应用已深入人心,CG所实现的"甩图板"固然是推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工程技术开发领域应用所迈出的一步,但同时应当看到相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产品CAD--CAD/CAE/CAM全面集成,AM--敏捷制造和CE---并行工程而言,无论在技术含量上,还是在预期经济效益上这都只是第一步。因而,三维建模,智能化CAD以及PDMS---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乃至全系统集成等CAD的推进深入工作又站在一个全新的起跑线上,重新面临着整体规划、软件选型、人员培训、应用推广等问题.
二、企业级"CAX"应用整体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CAX应用亦然。首要重点就是企业级的整体规划,具体而言,包括时间、空间两个方面。
在时间范畴上,企业CAX的应用、深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决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就的,所以从实施之初就应当立足生产实际,结合企业发展大计,制定长期战略,长计划短安排,从CAD。CAM、PDM等系统的初步建立,逐步完善,到全面集成系统管理,步步为营,并依据各阶段计划落实情况和企业发展变化对计划进行适当的修正。
在空间范畴上,由于产品设计开发部门、工艺设计部门乃至车间级工艺人员都是CAX企业应用的主体,故整体规划工作必须立足现实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应用部门,人员定位作出不同规划。例如:设计开发部门考虑配备高、中端CAD/CAM集成系统(三维造型、有限元分析);工艺部门、车间级CAD/CAM则可配备完整2D功能,简单3D功能(装配、自动编程);若只允许检索、查阅,甚至可以只配备模型图档浏览工具,但应当特别指出两点:
1.各部门系统间数据、档案应确定交换通畅,各系统无虚连接;
2.不论高、中、低端系统,也不论开发级规划、车间级安排都应预先考虑对将来的入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轨道是否会产生副面效应。
这里可举软件系统组合范例如下:
1、某模具厂,开发部门采用UG为CAD、CAM高端、SolidEdge为CAD中端;工艺部门以SolidEdgeOrigin3D为CAX平台,MasterCAM为CAM中端;车间级人员仅允许查阅,故采用SolidEdgeOrigin+Viewer;
2、企业长期使用AutoCAD,规划设计部门以MDT为开发平台,工艺部门则采用AutoCAD/AutoCADLT,车间工艺员采用AutoCADLT/Viewer。
三、软件选型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突飞猛进和CAX市场日益扩大,基于各种运行平台、技术核心,定位于不同性能价位的CAD、CAM软件百花齐放,性能及易用性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令人眼花缭乱。对于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企业而言,只有最适合于自身产品开发的软件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选型必须立足于自身产品,离开这一基本点,任软件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终将沦为"鸡肋"。通常,CAD、CAM软件的选型分以下几个步骤:
3.1.立足产品,需求定位
对软件的选型应切合实际,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复杂程度、企业内部设备来明确需求定位,才不至于迷失于众多CAD/CAM厂商的宣扬中。例如对于一家电产品厂而言,其CAX系统只要定位于产品设计,则它需要的是一个较强造型能力、装配功能完善,工程出图快捷的CAD系统,通常还应具备从顶向下的设计功能;对于产品呈系列化、改型频繁的企业而言,对CAD系统的迫切要求则首先是具备强大参数化功能,甚至要求装配的参数化,此外,造型(Modeling)--装配(Assembly)--绘图(Drafting)的全相关也是一个重点;对于注塑模生产厂家而言,模具型腔常有复杂曲面,且企业自行拥有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则在配备具有优良曲面操作能力和模具增强功能的三维CAD的同时,还须引入较强NC(数控)编程能力的CAD软件,对于复杂注塑件,模具设计中流动分析常不可避免,这就要考虑Moldflow或C-Mold等CAE系统,当然,一个CAD/CAM/CAE一体的高端系统也可能是理想之选;又如某些企业产品在钣金,管路上有所侧重,他们对CAX的要求又迥然不同。
因而,任何一个CAD系统都不是全能的,针对不同产品和不同企业,不同单位要求不同,软件选型考察侧重点必然不同,因此,具体选型开始务必立足产品,明确:什么样的系统才是本单位所期待的--即需求定位。
3..2广泛考察,多方研究
确定需求后,应对整个CAX市场做一全面调查,对软件功能、技术优势、厂商资历等进行广泛了解,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Internet盛极一时,这项工作不过是举手之劳,可以查询CAX软件供应商、商站点来了解软件资料、厂商概况、下载Demo演示信息,也可以上中立专业测试公司站点,查询软件评价报告,比较测评表,还可以登录专业院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CAD方面BBS、聊天室,看看天南海北的用户对各种CAX软件的正面推崇、反面批驳,乃至唇枪舌战的辩论,虽有可能失之偏颇,却往往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让你了解到厂商提供资料以外的另外一面。当然,正面接触软件商以获取书面资料、软件演示版或技术人员现场介绍,都有助于对有关软件的认识。除此外,咨询专业人士、考察软件用户、参观兄弟企业均对选型大有裨益。
由于选型之初已明确要求,经广泛考察、多方研究后,即可初步拟订几种基本方案,通常这些方案在价位、技术优势或运行环境上有所区别,但对企业需求均有可能较好满足。
通常,许多企业倾向的主流软件有:
流动分析CAE:Moldflow、C-mold等;
低端CAD:AutoCADKMCADCAXA电子图板等;
中端CAD:MasterCAM、Cimatron、Powermill、SurfCAM等;
中端三维CAD:SolidEdge、Solidworks、AutodeskMechanicalDesktop等;
CAX集成化系统:ProEngineer、Unigraphics、I_DEAS等模块化集成。
3.3.现场测试最终定型
针对基本方案的进一步筛选,不仅应大处着眼,更应细处着手。典型的做法是邀请软件商到企业做现场测评,对各种方案的软件功能进行详细比较,以企业典型产品和复杂产品为案例,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a、技术功能指标:造型核心,组件技术,二维功能,三维功能,装配功能等;
b、用户界面指标:任何软件的考评中,用户界面都是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所有软件的使用主体均为人,所以易用性不言而喻不可或缺;
c、开放扩展功能:文件转换接口、二次开发能力、本地化国标化程度,此外丰富的三方支援常对软件后继扩展有重要影响;
d、价格定位--性能价格比;
e、服务水平:培训、技术支持、版本更新、疑难解答,包含软件商的发展能力。
通过综合评价,软件最终定型。
四、人员培训
篇3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设计源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产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构想发端于1950年,但使用计算机绘图的最早记录是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伊凡·苏泽兰在美国计算机联合会会议上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从而开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历程。他从1950年开始着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电脑交互对话的操作系统。1963年,这套以电脑主机、显示屏、光电笔和键盘为工具的图形画线系统得到实现。这套图形画线系统开发和引进了许多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使用户可以运用电脑画出直线、复杂曲线以及简单的标准部件。
最初CAD被解释为“计算机辅助绘图”,由于当时计算机在设计上的作用是替代传统手工绘图的一种新工具,但随着后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CAD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扩展,随着20世纪70年代像素的产生、80年代三维曲面造型系统的开发等,使电脑绘图从只能用“线”这一基本绘制元素发展到可以用点、面、体进行绘制计算机图形,从而使CAD的含义也发展成现在人们比较熟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个概念了。197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接纳了计算机绘画作品,这也标志着新的视觉艺术形式的诞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我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与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轨迹相似,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基本上是从各高等院校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在环境艺术设计和创作领域,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二、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技术工具,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表现是使用手工绘制的方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始在我国建筑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建筑设计表现领域以不可逆转的潮流迅速发展。尤其是到了20世纪末,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成为建筑效果表现的主流。起初,设计师主要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在方案阶段还以手绘为主。但随着相关专业软硬件的更新和进步,它自身的强大优势得以显示,同时对传统手绘表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计算机建筑效果表现的类型己经有了很细致的划分,可以分为:计算机建筑效果图、计算机建筑漫游动画和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计算机建筑效果图主要是通过3DS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制作的静态的效果图。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从平面、立面数据中得到透视图,透视点位置及视点角度均可变换,然后再渲染出二维图像,这种方式是目前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漫游动画是利用3DSMAX软件的三维动画功能,在建筑物的室内或室外的设计阶段就能以可视的、动态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建筑物外貌和各种附属设施以及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
三、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比如各种方案的汇报、投标以及招商广告中随处可见,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绘图软件的教程以及在教学上更加重视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教学课程。人们更多的关注计算机技术,想方设法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在模型、材质、灯光以及各种渲染技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忽略了最终的效果图的艺术性。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以及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视觉艺术创造规律、形式法则和审美方法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是相同的。所谓视觉艺术,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一些美学研究者认为,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艺术离不开创造者和欣赏者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要通过一定的感官和相应的感性物质媒介,前者创造出审美对象,后者达到审美愉悦。所以说,作为视觉艺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品既要真实的描绘场景,又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偷悦。不可否认,人们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求新、求异的视觉口味也越来越高。这源于技术的发展、审美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和艺术创造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设计师的目标是使效果图具有真实感,能够模拟未来场景的真实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目前的计算机建筑效果图的风格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不断提高的视觉口味。计算机建筑效果图既是表现的技术同时它又是视觉艺术。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使用的软件有Creator系列三维建模工具及Vega场景管理软件。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强调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的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交互方式。它可以实现逼真的、纯三维的场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完全由用户自由控制在场景中漫游。作为建筑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建筑方案,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使用于建筑表现,而且也是一种推敲方案的有利手段。VR技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愉悦而不是审美疲劳。为此,根据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的发展情况,未来计算机建筑效果图应呈现艺术化、人情化和多样化趋势。
参考文献:
[1]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张绮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张绮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李小艺.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4
现仅以20以内数退位减法教学为例,浅谈探寻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提供新知识的现实前景,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形成数学活动氛围。美好的事物不但能唤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由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发展间接兴趣。
运用动画置疑设疑,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小浣熊和小熊猫在热闹的商店中购买文具,小浣熊买了一捆铅笔(十支)后,店里还剩15支铅笔,熊猫要买9支铅笔,请每位售货员(指操作电脑的同学)想一想,店里还剩几支铅笔?为什么?你怎样拿给他?多媒体计算机在人机交互的良好界面上,提供充分感知对象,扩大了学生直接经验的范围。学生得到信息,不断探求问题,思维积极活动起来,为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找到落脚点,能快捷准确地落实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不但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还将认识与情绪联系起来不断加强,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电脑也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与桥梁。
二、参与活动
运用电脑,展示多种推导方式,学生通过协商交流,在实践中伴随着观察和思考活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加强。在学习独立操作,得到正确结果后,电脑将四种方法分别演示出来:(1)把15根铅笔排好,一根一根的减;(2)把15分成10和5,从一捆中拿出一根;(3)把9分成5和4,从15根中分别合出5根、4根;(4)想几加9得15。使每位同学都看到形象直观的推导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突破难点,寻求最佳答案。
篇5
1.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定义
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老师采取对话方式与学生进行关于教学内容、课程安排等问题的讨论的美术教学活动,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训练的教学手段。综合应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网络技术,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美术教学,改变了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2.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特点
用计算机来辅助美术教学,不再像课本一样只是展示文字、数字、图片等信息,而是能同时输出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和视频,轻而易举地做到图、文、声并茂,向学生们呈现了多维立体的效果,增加了信息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于美术教学的意义
美术课程直观性较强,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美术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作品的美,并融入作品中感受意境之美。另外,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作品,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眼界。利用局部放大的特效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细节,有利于学生他们的日后进行自我创作时进行细致的刻画,加上教师的详细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为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1.运用PPT辅助软件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的核心要素。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如果学生比较积极,那么就能使其精神活跃,思绪如泉涌一般,注意力和学习效率也相应提高;如果学生比较消极,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绪闭塞,记忆力快速下降,甚至于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达到目的。传统的美术教学只是老师对教材上的图片进行讲解,照本宣科,单一乏味的语言加上枯燥的练习,使得没有积极性的学生更加消极,原本有积极性的学生的积极性也逐渐被磨光。运用计算机中的PPT软件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将美术的图片、声音及文字相结合,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融入美术教学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使得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更好地深入了解美术作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CAI辅助软件能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若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那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能使作品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由他们自己去体会作品的震撼之处,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欲望,并自主进行学习。绘画种类繁多,风格迥异,题材广泛,描绘对象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很难真实地表现,对于绘画教学,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把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讲解知识、技法上,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而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无论从知识技能的讲解,还是别具创新的课程设计,其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初二上册《墨与彩的韵味》这一课时,运用CAI辅助软件计算机,制作出绘画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关于水彩画的绘画技法,首先,以舒缓的古典背景音乐引出教材上以及课外相关作品,在放松学生心情的同时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更加融入作品之中,紧接着运用动画演示梅花的绘画技法,凸显出梅花的花瓣、枝的墨色的干、湿、浓、淡的动态变化,加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梅花的绘画方法。这样就减少了传统的画面讲解时问,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发挥空间。
3.CAI辅助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了美术教学的范围
运用CAI辅助教学后,大大缩短了课时,以前2-3个课时的美术课,现在一个课时内就可讲完。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欣赏的范画通常会比较多,老师把范画和范例按次序和展现方式安排好制作成课件,用自己的方式播放演示,老师只需轻击鼠标即可,把剩下来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检查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调整课堂的进度和深度。通过计算机教学软件,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对没有掌握好的内容进行多次练习,老师把教学内容通过CAI辅助软件演示后,就能节省许多工作量,老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指导学生。
四、结语
篇6
改革开放,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促使教学体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实施素质教育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是开展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多媒体计算机集文字(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动画(MOVIE)、声音(SOUND)、视频(VIDEO)等功能于一体,表达的信息量大,具有图、文、音、像并茂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感到乐在其中。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配合等效果,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一上课老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边说一边简单地操作鼠标,与计算机连接的电视机显示器上出现了画面,学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有趣的画面吸引了,随着萤屏的演示,老师继续讲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那些又香又甜的大饼,一天猴王做的大饼刚出炉,它的三个孩子吵着说“我要吃饼,我要吃饼。”于是猴王把三块大饼分给三只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老一一块,老二嫌小吵着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便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老二两块;老三更贪了吵着“两块太少了,我要三块”,于是猴王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老三三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吗?因为有形象的故事情节,有多媒体计算机生动有趣的图象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以极大兴趣投入学习。
又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运用计算机的画画板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师在屏幕上画出下面图形: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地挑选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每涂一个,老师就让学生回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什么?当涂到第五个图形时,颜料一下子都跑到外面充满整个莹屏,学生被愣住了,为什么呢?这时教师抓紧时机问:“这个图形的面积又是什么呢?”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它没有面积。这种无声的、动态的形象显示,不仅一下子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高度兴奋,并且在教师有声的语言引导下进入学习过程,达到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电化教学的核心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地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地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剌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利用软件演示,帮助学生学习圆柱的形成和侧面面积的计算:
①教师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几个圆柱的实物图;再操作鼠标,圆柱实物图背景消去,
剩下闪烁的圆柱立体图,学生从圆柱实物图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初步认识了圆柱。
②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然后这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体,让学生掌握圆柱的形成过程和认识圆柱的底和高。
③操作鼠标,圆柱的底面随着闪烁慢慢地从上往下移,让学生认识圆柱不但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而且从上到下的粗细一样,也就是说每个横截面的面积都相等。
④待学生掌握了圆柱的特征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呢?让学生展开思维,各抒已见,自由发挥;有的认为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有的认为是平行四边形,有的认为是正方形。到底哪个答案对呢?老师不急着表态,而是操作鼠标,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演示:把圆柱的侧面竖着剪开,打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⑤操作比较:如果把侧面斜着剪能否得到一个长方形?斜着剪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⑥思考:这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长(底)和宽(高)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呢?在什么条件下展开后的圆柱体的侧面是个正方形?这时又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面积?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形象演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观察比较过程,能有条有理地讲述圆柱侧面面积怎样推导出来。学生通过充分的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不但弄清楚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也活跃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密度,强化学习动机。
篇7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软件;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ses the researches from three foreign language class core journals(2012-2016),including quantity variance and research contents.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points that c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in China.
【Key words】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oftware;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aching
0 引言
随着移动网络,计算机设备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全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作为国与国不同语言沟通之间的桥梁,翻译行为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地位愈发重要。传统的借助纸笔词典的翻译早已成为过去式,面对迅猛增长的翻译需求,如何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大规模翻译任务成为当下译者普遍讨论的话题。现在的翻译工作已进入自己的新时代,“体现出新的特征: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化,本地化,职业化,项目化”(傅敬民,谢莎2015:37)。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缩写MAT)的翻译协作,是现在翻译行业的主流模式。
1 研究方法
借b南京大学关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目录,译者选出更能代表翻译类研究的3个核心期刊,在中国知网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选项,分别搜索符合条件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选出近五年(2012-2016)的有关论文20余篇,筛选掉因包含“计算机”,“翻译”等单独关键词实际内容与MAT无关的论文数篇,最终得到15篇符合所有条件的论文(表1),并组建成本次分析的自建论文数据库。
2 3种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论文现状分析
2.1 数量及变化
整体来看,3种期刊所刊登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论文数量都不多,与外语类或者翻译类其他研究内容相比更是少之又少。这与计算机辅助翻译这一较新概念发展时间尤其是在中国国内还较短有很大关系。其中,作为翻译类论文最权威刊物《中国翻译》的论文数量要明显多于另两种。而《外语电化教学》又比《外语教学》论文数量稍多,不难看出与《外语电化教学》办刊宗旨有关: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教学与外语研究。且期刊常年设有,国外机助教学动态等先进的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栏目。
2.2 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论文研究分类。
笔者将这15篇论文按照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软件研究实践和高校计算机辅助专业研究进行了分类。对软件研究的论文有6篇,占论文总量的40%;MAT专业教学的有9篇,占总量60%。
3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主要研究内容
3.1 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软件研究实践
研究软件实践的论文一共6篇,其中,两篇为国内常见的翻译软件探究比较,两篇为CAT软件真实项目实践,两篇有关CAT软件的完善应用。
现在国内翻译行业见得较多的CAT软件主要有国外的SDL Trados、Déjà Vu、Wordfast、 Memo Q,以及国内的雅信,传神等。2008年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专业候晓琛等关于中国翻译行业CAT工具使用情况报告中显示,国内约有66%译员使用CAT工具,其中86%译员使用Trados,30%译员使用雅信,26%译员使用Déjà Vu,21%译员使用的Wordfast(朱玉彬等,2013:69)。而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中,“一般的做法是主讲市场占有率最高的SDL Trados,略讲Déjà Vu,Wordfast”(周兴华,2013:91)。同时每个软件各自优缺点也很明显:使用最广泛的Trados功能最全面,几乎支持所有格式的文件,单人翻译以及团队项目,自带语料库术语库处理插件,价钱也是最昂贵一款;Déjà Vu术语和翻译记忆添加功能很方便,而且可以分享记忆库术语库,有利于团队翻译项目的术语统一,并兼容SDL Trados的术语以及记忆库;Wordfast经典版依附于Word,作为一个插件使用下载安装很方便,Wordfast Anywhere则在有网络情况下便可随时随地免费在线翻译;国内CAT软件起步晚,但借鉴国外发展成熟的经验,在各方面性能虽不出色但也都照顾到,且大部分自带术语库,原始中文界面更适合中国译者,尤其是CAT新手及高校学生使用。
市场上的CAT软件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套完善的测评系统,《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测评框架初探》(高志军,2013:70)初步构建了一套对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测评的框架。关于CAT一直有一种说法是只能应用于工程技术文本,文学翻译不能应用。徐彬等借助真实翻译案例及平行文本比较阐述了CAT技术也可应用于非技术文本的观点。
3.2 高校计算机辅助课程的教学思考
现如今,如何提升大规模项目的翻译效率是翻译界最关注的问题,行业的转变也必然会引起翻译教学的转变。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探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教学。
国内从事翻译人员多数仍由高校翻译专业输送,因此在校通过课程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学生更具备行业竞争力。同时,通过开展各高校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有利于彼此之间信息交流,答疑解惑,促进国内CAT大环境的发展。通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辅助翻译,不仅包括基础的文档格式处理,文字排版,还有CAT软件,桌面排版等。
2)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实践。
计算机辅助课程不同于其他理论性课程,其重点在于实践和操作。纵观各高校CAT课程的课时安排,均是占用较少课时的理论开篇,后续重点为教师讲解软件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最好还能讲演结合,边听边操练。在掌握一定操作基础后,更要有完整的翻译项目让学生去实践,深化所学。
3)提升高校硬件及教师自身素养。
CAT软件大多造价较高,许多高校因觉察不到行业变化改革或是自身资金不足,忽视硬件设备的配备。因此很多CAT软件开展的有对应的高校合作计划,学校可以较低的资金投入或是学校网站首页广告,取得非商业但功能同等的软件试用。这对高校的教学开展以及软件公司的推广都有促进作用。
4 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通过此次研究总结,笔者发展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正朝着越来越完善的深层次探索行进,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总体数量偏少,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需求仍未引起整个业界的关注和投资;2)作为一项需要大量实践的技术,教学之外的真实项目实践研究偏少;3)过去的文本实践多集中在信息类,科技类等工程技术文本,对此之外的文学文本等相关实践较少。综上所述,不管是高校,学生或是译者,应加强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重视,完善高校课程的不足,从业者们还应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对各类型文本的实践应用,广泛发掘其适应性和功能性,使计算机o助翻译技术流畅地地广泛地为译者所用。
随着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完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深入,我国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及实践定会追上世界先进水平,实践出自己的特色,更好地为翻译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Bowker,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2002.
[2]崔启亮.高校MTI翻译与本地化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翻译,2012(1):29-34.
[3]傅敬民,谢莎.翻译技术的发展与翻译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15(166):37-41.
[4]高志军.计算机翻译工具测评框架初探[J].中国翻译,2013(5):70-76.
[5]陶李春.道技融合,学以为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评介[J].外语教学,2016(5)111-113。
[6]徐彬,郭红梅,国晓立.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J].山东外语教学,2007(1):67-70.
[7]徐彬,郭红梅.基于计算机翻译技术的非技术文本翻译实践[J].中国翻译,2015(1):71-76.
篇8
[论文摘 要]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地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下教学形式的需要。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国民教学的不断提升,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CAI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并为未来的远程式教学指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
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不断地更新换代,社会不断得发展。目前仅PPT、Flash等多媒体课件为主的课堂根本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一些实践操作多、知识更新快、课程抽象难懂的学科,如化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教学。因此,作为现代教育教学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信息计算机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即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I的开发与研究已成为了相关人员必须认真思考以及解决的问题。加之JSP技术、.NET技术以及Oracle数据库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改进,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发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在此,本文通过对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对教学的影响,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实践应用做出一系列讨论,说明该系统的发展方向与现实发展意义。
一、目前教育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模式,结合相关的实践经验,可总结出目前教育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学资源单一且良莠不齐,缺少自主探究学习资源。针对现在的多媒体教育模式,虽然与计算机偶有联系,但是还仅仅局限在教学素材的演示与空洞讲解的基础上,且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各有差异,导致教学资源也变得良莠不齐,缺乏优质的可供参考的优秀教学资源。加之,各个组织机构间未能基于WEB进行有效的链接交流,导致资源缺少或不全。
第二,教学资源库搜索系统落后,教学资源排序无规律,难以形成独特个性化教学模式。相比系统而规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原有的教学资源库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规划。这不仅导致教学资源排序杂乱无章,归类不合理,更重要的是为教学者的检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加上追求个性化的今天,传统教育教学不能形成有效的、独特的且个性化的特色教学。
第三,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低,计算机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较少。网络作为一个“大染缸”,其虽然存在大量的教学资源,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资源重复、资源质量不高等问题。
因此,如果教学者仅仅依靠网络这个词就给教学课堂披上“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的外衣,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合理的。
二、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对未来教学的影响
针对目前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而言,实现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更是教育界发展趋势所在。对未来的教学来说,其主要可带来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的影响:
1.1 对学校的影响
对学校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将不再是大、中、专学校,发达城市以及高校的专利,其发展也将涵盖至中高中学校,甚至是小学及幼儿园。其丰富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知识、模块功能化的教学方法、个性管理式的教学方案等等,都是促使CAI被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地夸大覆盖范围的重要因素。
1.2 对教育者的影响
对教育者来说,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不仅能提高一个教学环境,帮助教师更好地讲授课程。最为重要的是这对教育者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提高。而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教育者更能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
1.3 对学生的影响
对学生来说,其受该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影响最多的一个。通过系统的多项功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案,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习惯是有极大的帮助。
三、计算机教育系统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作为初中教育中一门必须课程,其直接联系着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打好初中化学的基础十分管理,建立有关初中化学的计算机教育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其具体的应用如下所示:
第一,根据初中化学的实际情况需要,先利用Flash、PowerPoint、ChemDraw、Authorware等软件,分别制作出相关的演示课件,如分子立体结构三维动画、分子结构图、化学反应与价键结合教学内容库等基础知识积件,并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素材资料,具体包括了文本(Text)、公式(Formula)、图像(Images)、声音(Sound)、视频(Video)等多种信息的素材资源库。
第二,依据以上的基础知识积件,结合.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以及相关的网络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搭建,建立“教学内容库”、“微教学单元库”、“教学策略库”和“基本素材库”等几个大的方面,并进行网站美工、编程等工作。
最后,系统建设完成后,便是进行相关资料的上传,直至相关资料增添完整后,便可投入使用。
四、结论
本文结合初中化学,通过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影响作用的论证,说明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不仅存在规律性强、功能强大、内容丰富且更新快等特点,最重要的是其对学校、教育者、学生来说都存在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有助于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是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 考 文 献
[1]宋洁.基于积件的高中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12(16):14-27
[2]王文军.Flash积件设计模式的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6(154):196
篇9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翻译;大众认知;能力局限
一、引言
计算机辅助翻译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在国外,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开始,人们就意识到翻译和计算机一样,是一种解码的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处理,因此已经开始了计算机翻译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在1964年,美国的自动语言处理顾问委员会(Automatic Language Processing Advisory Committee, ALPAC)认为:相对于人工翻译,机器翻译更慢,更不准确,而其花费是人工翻译的两倍,看不到任何或可预见的用处。该委员会因此认为应停止对全自动机器翻译研究的资金投入,转而建议开发译员使用的机器辅助工具。后来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与机器翻译(MT)作为两个分支,均有人进行研究。虽然早在1957年,机器翻译就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科学发展纲要》,然而直到在20世纪最后十几年,计算机和互联网才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一个完全新奇的东西。对于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的认识以及应用,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因此,本文将对计算机辅助翻译及机器翻译在中国大众眼中的历史,作一个简单地回顾,并总结该技术在中国发展的局限性,以期能够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
二、国内大众认知中的计算机辅助翻译
1、机器翻译
国内大众对将计算机应用于翻译的认知与美国最初的情况一样,也是认为可以将计算机直接用来进行机器翻译。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涌现了一批机器翻译软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方快车和金山快译。东方快车应该算是中国大众所能接受到的机器翻译软件的先驱了。当时在软件业东方快车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国外软件仍然没有中文版,而大多数的中国网民对英文的了解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东方快车成为了很多人电脑里的必配软件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机器翻译的缺点暴露得一览无余:缺乏灵活性,翻译得生硬死板甚至让人看不懂,一旦出现一词多义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胡乱翻译。后来随着人们对机器翻译出现的诸多问题的发现,机器翻译的光环逐渐褪去。虽然仍然有很多大学生在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部分使用机器翻译,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往往会被论文指导老师一眼看出,并令其重做了。
2、专用汉化软件及汉化包
随着机器翻译的弊端逐渐为人所知,在计算机普及开来的时期,也有有心之人作出过对应的努力。晴窗中文伴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晴窗中文伴侣开发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汉化Photoshop,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功能。因为所有的翻译都只针对Photoshop这一款软件,因此翻译效果比较理想。这一做法开了国内软件翻译专门化的先河。后来,那些公用型的翻译软件,如东方快车、金山快译等,纷纷推出针对单个软件的汉化包。虽然在文章翻译方面仍然是质量不高,但是基本满足了国人当时所需要的软件界面正确汉化的需要。这样一来这些翻译软件的生命力也得到了强化。现在虽然东方快车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但是金山快译依然没有彻底消亡。
3、翻译辅助工具
翻译辅助工具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狭义上的翻译辅助工具特指各类CAT软件,如Trados,Deja Vu,以及雅信等专门的CAT软件。广义上的翻译辅助工具还包括各类词典软件,如金山词霸、灵格斯等,甚至还包括所有能在翻译过程中提供便利的软硬件设施。狭义工具面对的市场较小,用户也少得多,所受关注程度较低,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充分。而广义的翻译工具则大多数接触到翻译的人都有接触到。但同时,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就是利用词典查单词,然后其余翻译操作都是在word里面进行。这样的做法,只是利用了计算机作为一种强大工具的一小部分功能。而我们在实际翻译使用翻译辅助软件的时候,真正最有用的还是翻译记忆功能,Bowker将翻译记忆定义为一种用于储存原文及其译文的语言数据库。对于记忆库的更新与运用,才是翻译辅助工具最大的作用。
翻译辅助工具,作为一种有用的实用翻译工具,在中国翻译工作从事人员的普及这一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国内大众译者CAT能力的局限
翻译辅助软件在国内的认知程度非常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广大从事业余翻译的人员对其认识严重不够,而且在计算机运用能力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欠缺。这些方面,都从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计算机辅助翻译在国内的推广运用。
1、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欠缺
在国内有一种倾向,即学哪个专业的人,往往就只学跟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而非本专业的知识,则一律不在意。这样就导致了英语专业的具有一定的翻译能力,却往往缺乏足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无法良好运用CAT软件。而计算机专业的往往又不具备足够的翻译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平时只会使用各种各样的管家软件来安装程序,对计算机运行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比方说,安装Trados这款翻译辅助软件的过程中,需要系统中预先安装有Net Framework 3.5运行库,而在国内,Win XP的使用者依然很多。在安装过程中,系统会因为没有该运行库而报错。很多人会因为这一点而连软件都装不上。
而且,从现实情况来看,依然有很多译者在计算机的一般操作上存在困难,比如打字速度慢,或者系统操作不灵便等等。这样也会导致翻译的过程中影响速度,最终导致效率的降低,以至于还没有传统的翻译方式快。
2、对翻译辅助软件认识上的欠缺
在实际生活中,一听到计算机辅助翻译,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是不是就是机翻?这种翻译根本要不成嘛。”或者有些人的想法是:“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这根本就不能翻译,还要自己一句一句去翻?没用嘛。”这两种想法都是很典型的。
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能够充分认识机器翻译(MT)与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之间的区别。虽然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MT)和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AT)统称为计算机翻译,但二者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使用场合和效果也都不同。然而,在国内,不仅仅是一般的大众,即使是有些从事翻译或是翻译研究的人也没能分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很多人依然一听到计算机辅助翻译,就觉得是机器翻译。这种认识严重制约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普及。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除了部分专业译员以外,很多翻译人员都因为认识不够,所以未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好计算机辅助翻译。即使是一些使用翻译辅助工具的人,在如何有效使用电子翻译工具上接受的培训不够或者远远不够,绝大多数是自己摸索或者向同行学习的。
3、手工作坊式的翻译习惯
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做翻译的方式依然是传统的“手工作坊式”。即打开两个word窗口,查着词典翻译,和最原始的翻译方式相比,仅仅只是不再是手工作业而是键盘作业、以及不再翻纸质的词典而是查电子词典而已。这种方式在效率上来说,只是节省了翻词典以及写字的时间而已。
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虽然现在众包翻译已经逐渐流行起来,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译者仍然是进行的各种手工作坊式的翻译操作,而翻译的质量则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各类汉化组中经常出现。往往是有新的电影或者新的游戏出来了,汉化组要进行翻译的时候,负责的人将文本解析出来,然后就以word文件的形式发送到各翻译人员手上。而翻译人员拿到文本以后,直接打开word就在里面进行翻译。如果文本数量少还好说,如果文本数量一多,这样翻译了一大堆以后,校对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大麻烦。而且往往从事这类翻译的一大部分是纯属出于热情,如果是经验比较丰富的汉化组还好,若是一些不太常翻译的或是新成立的汉化组,往往只是把任务简单分配下去了事,像是术语表之类的前期工作都不知道要进行。这样翻译出来的效果往往不会理想。也有一些汉化组在招募翻译人员的时候,对于招来的人员没有严格要求,很多时候他们自己连文本都未必读得懂。他们的翻译工作方式就是,把要翻译的内容扔进Google翻译里面,让Google进行机翻,然后再大体上凭感觉进行文本的调整,然后一个汉化包就这么完成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往往翻译出来的内容会到处布满各种错误,让人无法卒读。
当然,类似的问题并不只是在这种纯业余爱好的翻译活动中才会出现。本人前些时候从朋友处接到一个翻译任务,进行一些政府文件的翻译。委托方提供了某省某市的中文文件及英文译本进行参照。在使用Trados导入生成记忆库的时候发现,这位译者的翻译明显是手工作坊式的处理。一个“资金来源”这个词,一共出现三次,这三次的翻译都不统一,而实际上这三处的译文本该是统一的。其余的各类小错误也非常多。这份政府文件的译文出现这么大的差错,只能希望作为受众的亚洲开发银行,能够理解中国的翻译现状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比较专业的翻译公司及翻译从业人员以外,很多小型的翻译公司及翻译人员都未能摆脱这种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翻译模式,这是中国翻译行业的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当然,如果能够注意并努力去改善这种现状,其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
四、结论
纵观计算机辅助翻译这些年来在国内的发展,可以说依旧是不尽如人意。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是公众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认识,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多人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机器翻译的程度上,而刚刚摆脱了机器翻译这种认知程度的人,往往又难免陷入“计算机辅助翻译无用论”的深潭。因此,计算机辅助翻译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可以说是步履维艰。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性质以及价值,那么中国的翻译界,仍然会有广大的译者采用着传统的翻译方式,重复着效率低下的手工作坊式翻译。因此,从这一点看,加强对于MTI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培训教育,确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蒋勇.论电子翻译时代翻译能力的现状与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11)19-21.
[2] 陆艳.众包翻译应用案例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翻译, 2013(3)56-61.
[3] 骆幼丁.CAT in Cyberspace――浅谈网络时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73-175.
[4] 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篇10
原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变化,质量的概念也发生着变化。正确而全面地理解质量的概念,对开展质量管理,开发和实施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都十分重要。
根据国家标准GB/T6538——1944及国际标准ISO8402——1994规定,质量的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总和。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责任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实施的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的定义为: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的定义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体系(QualitySystem)的定义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8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支持的自动化的质量系统在世界范围受到广泛的重视,被认为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制造企业在战略和策略上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摘要3
Abstract3
第一章概论3
1.1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系统概要3
1.2宁波华翔集团CIMS应用示范工程中的质量管理系统4
1.3论文的组织5
第二章第二章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的基本构成6
2.1系统模块图6
2.2模块关系说明6
第三章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的系统分析7
3.1质量文件管理7
3.1.1质量文件制定7
3.1.2质量文件更改8
3.2质量检验与试验10
3.2.2原材料检验10
3.2.3外协件检验11
3.2.4试制新品检验12
3.2.5在制品检验13
3.2.6成品检验13
3.3质量管理与控制13
3.4计量器具管理14
3.4.1计量器具采购14
3.4.2计量器具领用15
3.4.3计量器具周期检验15
3.5质量综合统计分析16
第四章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的系统设计17
4.1编码规则17
4.1.1质量文件编码17
4.1.2生产和检验编码18
4.2计量器具管理模块20
4.2.1模块功能20
4.2.2模块功能实现20
4.3质量文件管理模块27
4.3.1模块功能27
4.3.2模块功能实现27
4.4质量检验与试验模块28
4.4.1模块功能28
4.4.2模块功能实现29
4.5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块31
4.5.1模块功能31
4.5.2模块功能实现31
4.6质量综合统计分析模块34
4.6.1模块功能34
展望与总结34
参考文献34
致谢35
参考资料
[1]曾庆宏,戴国忠等。CIMS应用示范工程规范,兵器工业出版社,1998。
[2]李伯虎、王纬、陶克强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约定、标准与实施指南,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
[3]赵学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
林志航。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4]李芳芸等。CIMS环境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戴同。CAD/CAPP/CAM基本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白英彩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5]董逸生等。CIMS中的数据库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