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范文

时间:2023-03-25 12:2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地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地理

篇1

一、文化与地理

迈克?克朗在《文化地理学》中对什么是文化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做出了自己的界定,在这个领域,他认为,“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经历了不同形成过程的文化是如何汇集到一个特定的地方,这些地方又是怎样对其居民产生意义的。”“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研究人们如何阐释和利用地理空间,即研究和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文活动,研究这些空间和地点是怎样保留了产生于斯的文化。”“文化地理学必须包括那些推动文化发展的所有机构。”“事实上,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对于“文化是什么”这样一个命题,人们的解释莫衷一是,各执一词。但是至少能确定的是,文化不仅是那些象征性强的事件、建筑或者节日,更是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点滴。诚然,“村落、人工景物或某些建筑物的范型具有持久的特征,如果它们是崇拜对象,这种持久性便进一步加强……这些东西从遥远的过去一直留存至今,所以人们对它们尤为欣赏”。着名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独立日是美国文化的见证;一提起希腊,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浪漫的神话和奥林匹斯山,但它们又何尝能够展现各自国度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伴随历史而来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这样博大的汉文化又岂是一座建筑一个节日可以涵盖得了的,即使是像故宫这样庞大的建筑群,也不过是作为中国千年封建文化的缩影,被人们当作古迹去瞻仰慨叹。

文化与地理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文化具有地域性,同时,文化又具有传承性。文化不是一时代的人的创造,而是同一地域的人们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历尽岁月淘洗和传承,共同形成的。就像希尔斯所说,“没有哪一代人创造出他们自己的信仰、机构、行为范型和各种制度”,文化是历代传承下来的,“无论一代人多么有才干,多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也只是创造了他们所使用的和构成这一代的很小一部分东西”。地域形成文化,要探究文化的起源,就不可避免要回到产生这种独特文化的那片土地,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放眼世界,除了能明显感受到东西文化截然不同外,即使在东方或西方、甚至在某个国家的小地域范围内,文化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反过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某地的文化对这个地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从人们的思维和性格,建筑的布局和构造,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等,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除了文化与地域的相互影响外,文化与地域还是相互交融共同促进的。以我们国家为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有边界的疆土,作为一个内部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度,文化首先在地域内部进行传播与交流,疆界到哪里,先进的中原文化就会传播到哪里,而且与当地落后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部落在和平的汉文化中,休养生息,繁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落后民族的发展,而被影响地区的文化又丰富扩充了汉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博大的文化体系。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地区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冲破地域限制,走向世界。

陈正祥先生在《中国文化地理》中列出了中国自古以来各个朝代的人口分布图,还列举了有些朝代的宰相、诗人和词人的分布情况。从这些图中我们很容易能够解读出地域的差别,也能够探索到背后的原因,陈正祥先生以这样一种简洁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一目了然,那些人口密集知识分子众多的地方,无疑都是地理环境相对来说更具优势的地区。具备较好的地理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河流等)的地域,才有可能促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那些地方,文化的起源要比荒凉地区早得多。而文化的繁荣,反过来又促使当地的人们更早启蒙,掌握更多的自然知识,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创造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不仅如此,文化的繁荣程度还能够映射一个地区的繁荣程度,如中国的文化中心由西北向东南迁移,从这样一个大趋势中,我们就能够解读出南方是如何发展并富庶起来的,而富庶离不开优越的地理条件。

二、文学地理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是很特殊的存在,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批评四要素,即作者,读者,作品和世界。在接触文学地理学的时候,艾布拉姆斯的观点对我也有所启发,研究地域和文学,可以说地域、作者、读者和作品这四者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条理清晰,但又难以拆分。下面将从这四者的三方面去解读文学与地理的关系。

1、地域与作者

我们常说乡土乡音,实际上说的就是地域环境对当地人的群体性影响。在文学领域,作者的心性、思维以及修养,都与其生活的地域相关。表现在不同人的身上,这种关联性大小不一,但不能因为个别表现不够明显的个体而否定整个的文化现象。《离骚》和《诗经》几乎为同时代的作品,但它们之间差异颇大,风格迥然不同,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创作出像《离骚》《九问》这样传之千古的作品,固然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但无论政治失意怀才不遇对他创作的影响有多大,要考究《离骚》风格的形成,还必须要放在楚地这样一个大环境背景下去考察。楚地是一个巫术文化盛行的地方,这种文化氛围紧紧包裹着当地的人们,文人更不例外。想象丰富,多彩多姿,迷离惝恍,共同构成了楚地文学的风格,和着楚辞的韵脚,带给后世人们绝美的享受。而反映中原地区生活的《诗经》,由于地域环境条件好,文化底蕴深厚,因此更多的是敦柔教化的内容。在《诗经》这个地域博大的世界里,又因为包括的地区较多,因此还有了豳风、郑风、卫风等的不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地域对作者的影响。

另外,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他在提及不同诗人有不同的文气时说道“徐斡时有齐气”,这也是对地域影响作者的最好注脚。徐斡生于齐地,不可避免要沾上齐地的风气和神采,齐地的人文教化在他身上也不可避免地要得到展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能够让人明显感觉到这就是徐斡,这就是齐气,实在是需要很高的境界,一个作家的风格要多么炉火纯青才能这么容易被识别!

2、地域与作品

(1)地域对作品的影响

地域影响作者,当然也影响作者笔下的文字。从文学作品中看,这种影响表现得非常明显。

首先,地域影响作品的风格。中学生都很熟悉的《敕勒歌》和《采莲曲》,即使没有文字说明,有一定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的人也一眼能够看出所写景物的不同,草原和水乡,豪

放与温婉,本就是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差异。而横向来看,靠近海洋的地区和远离海洋深居内陆的地区相比,文化差异也很大,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不同的思维习惯,多山狭窄和内陆地区的人们,思维相对海洋地区的人们来说更加局限,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

其次,地域环境还对作品的言说方式产生影响。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各地人们的言说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很多作品中,不时会出现一些地方方言,如《金瓶梅》,研究者们根据书中大量的山东章丘方言的运用,虽然不能判定兰陵笑笑生是谁,但至少确定了书的出处。方言的使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

容,还形成了作品独特的风格。

另外,不同的地域物象也只能在特定作者的笔下真实自如地流出。要表现某个地域,写作者一定是对当地的环境有所了解。以我国为例,广阔的地域造成了各地人们的出行方式、服饰特点以及饮食习惯、禁忌等都各不相同,很难想象一个从未在回族聚居区生活过或者从未跟回族人接触过的汉族作家能写出优秀的反映回族人民生活的作品。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然而,一个作家要写出真实感人的作品,必须要从熟悉的地方去寻找风景,毋庸置疑。

(2)作品对地域特点的反映

地域对作品风格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说,一部作品,其内容也彰显了作者所生活地区的风貌。有的人一生安土重迁,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或相近的地方,这样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会更具代表性,能够全面具体地反映地区的特色。而有的作家,因种种原因流离漂泊,他笔下的作品可能就不仅仅反映某个地方的情貌。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书中为我们展现的风景既有繁华的北京城,又可见温柔富贵的扬州、南京旧影,试想,生活在北京城中的宝玉,何曾会见到有船来接林妹妹?

作品中所描写的内容,也是我们考察和研究当时当地风俗和人文的重要手段。蒲松龄曾记录过家乡淄川的“海市蜃楼”,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字记载,现代人可能很难知道几百年前还出现过这样的盛况。还是一部《红楼梦》,书中大量关于服饰、饮食及建筑的描写,虽然作者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但我们还是能够从作者的笔下管窥一二,了解当时的风俗,还原当时的生活原貌,这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提供了借鉴。一部《徐霞客》游记,更是以“登峰造极”的方式记录下了千年以前中国大地的山水风貌和风土人情,成为文学上和地理上同样宝贵的资料,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3、地域与读者

西方接受美学将读者作为接受者来界定,在传统的研究当中,对读者这一接受群体的关注较少。作为文学批评中较为特殊的一方,由于读者的知识水平、阅读经验及个人经历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在面对同一文本时可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解读。

与作者一样,对于生活在某个特定领域的读者来说,地域对其造成的影响并不亚于对写作者的影响。一个相对独立或者偏远的地区,由于环境因素的制约,当地的人们形成某种思维模式是可能的。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在解读文本时就会产生潜在的作用,虽然意识不到,但却无处不在。例如前面提到的方言问题,吴越地区的方言对大部分没有在南方生活过的北方人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同样地,又怎么能够强求闽粤地区的人们听得懂东北话?甚至有很多地方,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最纯正的方言在农村也渐渐消失,能说、会说家乡话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这是文化的幸事还是一大悲哀。

篇2

[关键词] 诗词;地理教学;学习兴趣;深化知识;审美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语言精炼,琅琅上口,千百年间万口传诵。不仅如此,很多诗词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能在地理教学中巧妙的加以利用,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深入理解教材,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1 用诗词导入来激发兴趣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更是如此,有时借一句趣话,课堂就会增加几分诙谐,用一句诗词导入,就会立刻激活课堂。

例如,在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这一特点时,我设计这样的导入方法。上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一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然后问:这些诗句都蕴含着怎样的地理知识?学生们迅速说出我国许多河流是向东流人海的,我顺势引导: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我国地势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们说出我国地势的特点为西高东低。我继续追问:我国地势除了西高东低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的特点又有什么样的地理意义?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这一节内容。这样自然导人到这一节,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用诗词引用来深化知识

蕴含地理知识的诗词比比皆是,如果在地理课堂中恰当的加以应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以很直观的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又能形象的反映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而在高山古寺之中,桃花才开始盛开,这主要是平原与山地相对高度较大,山顶气温远远低于山脚气温。通过这两句诗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及海拔高低引起气候、植被景观的垂直变化这些地理知识。

如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来帮助学生记住赤道的周长;以及讲月相的变化时引用富有诗情画意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来陈述不同时段的月相等等,凡此给学生创设一种意境、意趣横生的教学方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用诗词感受地理差异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这种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巧妙运用学生熟知的文学语言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联系起来,创设情景,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激发他们的思维。这样既易于学生理解,又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使教学效果良好。

南北纬度地域差异农业生产的影响引用《在希望的田野上》里简洁明了的“北疆哟播种,南国啊在打场……”两句歌词,更能说明在热量分布上受纬度位置和太阳辐射的影响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从而产生农业地域差异。南方地区水热配合状况比较好,是以水田为主,北方则反之。

河流流域的水文特征差异如长江流域,《七律・》“金沙水拍云崖暖……”、《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里且不说途中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和诗人在六十三岁时横渡长江向下游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时的豪迈,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舒展,开阔心境。从水文的角度分析“云崖暖”三字,足见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也正是因为“横渡”和“极目”,让人可以想象诗人在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过程中触发出的创作灵感和胸中的宏伟蓝图――“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再如,早春时节,南方地区经过一个冬天的蕴育,已初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山之朗润,水之清秀的“春色满园关不住”的迤逦风光;而北方还不缺为“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冰雕玉砌的粉妆世界。说明南北地域的热量差异导致不同流域在同一季节水文特征的差异。

在降水和气温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貌特征的区域差异的表现。如,《七律》“五岭逶迤腾细浪……”;“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说南岭以南及云贵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是风化侵蚀作用强烈,显得支离破碎;《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像……”借助北方山体的巍峨挺拔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直抒胸臆;以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也同样说了地处内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边疆沙漠,浩瀚无边。七言绝句《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塘处处蛙”、《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等,反映东部季风气候区江南水乡雨中美景的地貌特征。

在气候、水文、土壤、太阳辐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植被也存在水平和垂直地域的差异,由于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从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减少,景观上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地域差异特征,从而总结不同地带性经济活动和由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自然景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点出历史上内蒙古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一望无垠景象与近现代草场退化及荒漠化蔓延的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除自然因素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明确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切实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唐朝诗人岑参的“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反映西部内陆地区黄沙漫天的荒漠景观。引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与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讲解气温的垂直变化,即垂直地带性,正是由于这种地带性,才造成了山上山下桃花盛开的时期不同及植被的垂直分异。

4 教学中引用诗词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诗词选用要恰当,诗词要能恰如其分的体现某些地理知识,地理规律,不要牵强附会,扯不上关系的诗词也生搬硬套的用进来,这样即耽误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又不能解决地理知识,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感觉。

篇3

【关键词】语言;谚语;运用;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4-0049-02

一、听力问题产生的原因

1、心理因素。

许多同学在听力测试中失分比较严重的往往是我们认为比较容易的第一和第二题,而后面相对比较难的听力理解题反而做的很顺手。当人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对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大打折扣。因此在平时听力训练时要求同学们放松心情,注意力高度集中,保持精神适度的紧张兴奋。开始前不妨做做深呼吸来放松心情,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2、基础知识的欠缺。

总所周知,影响听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涉及语音、语法及词汇量等诸多方面。因单词发音不准确、语法运用不熟练、词汇量不足均会对提高听力带来困难。有学生对于重读、弱读、失去爆破等语音现象很难把握;有同学不能适应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有学生虽然对材料中的每一个词都听懂了,但对整个句子、对话或独白还是似懂非懂。如:会把“I can’t agree more.”错误理解为“我不能再同意了。”实际上,此句意为:“我非常赞同。”可见,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得好坏也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正确率。

二、如何提高听力水平

1、读是听的基础。

许国璋老先生曾经有一句话:“把语音学好了以后就会尝到甜头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只有会正确读出口来才会听懂。让每一个词的发音在大脑里留有一个印象,再一次听到这个词时,就容易听懂得多了。

朗读的素材可以是课本,新概念,也可以是其他优秀的文章。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这样印象深刻而且可以把发音中的错误放大以便于早发现早纠正。如果发音不正确,那么再听到这个词时是辨认不出来的。另外,背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它是学习英语的一条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对于那些词句精美、语感丰富的段落,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有所感悟,并能及时地对那些特定句型做出准确的判断,提高学生的听力,进而增强其读写能力。

2、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听力中也分精听和泛听。在我自己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多以泛听为主。每天戴着随身听随时听,可是这样听下来收效不大。于是改变方法,就像精读那样精听,一句一句的抠,直到听懂为止,果然收效很大。所以建议自己的学生也以精听为主,泛听为辅。

精听就是仔细认真听,而且必须要全部听懂,句句听懂。精听要求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思想,力图听懂每个词语、句子,捕捉信息。训练的方法是先把文章听一遍,通晓大意,然后再重放,一句一句地听,遇到听不懂的词语、句子,就利用录音机、复读机的倒放功能,倒了再听,一遍不行两遍,甚至三遍,直至听懂为止。然后再下一句,等到每个句子都听懂了,再把全文从头至尾放一遍,的确全听懂了,精听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专心听懂一盒磁带比囫囵吞枣的听十盒磁带的效果要好的多。我们记忆单词平时是用眼看心记,虽然你是认识了这个单词,但很可能你还是听不懂这个单词,听力练习时是用耳朵对单词的再熟悉。精听了一盒磁带你用耳朵记忆了这盒磁带里所有的单词和句子、发音、语调等等。

泛听,如英语泛读一样,只求听着,不求甚解,只求量的增加与积累,不求听懂每个句子。就泛听来说,还可分为两个方法,方法之一是当你在家吃晚饭时或做功课感到累时,就放些英语磁带,看看英语新闻,听听英语广播,让家庭充分浸润在英语氛围中,就像处在英语国家的语言环境中;方法之二是准备一个Walkman,买一些发音地道,体裁多样,可听性强的英语磁带。或者准备一个MP3,从网上下载一些好的听力材料也可以。这样仅利用零星时间,使自己尽可能增加“听”的输入量,听的量增加了,有些语言情景与单词短语反复听了,也很自然慢慢听懂了,英语听的能力也自然提高了。

3、材料的选取。

选好练习听力的材料也很重要,千万别贪心选择太难的听力材料。很多人在练习听力时过于心急,总是选择很难的材料来听,认为听懂了很难的材料以后,简单的自然能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练听力就像是上十个台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很简单,练会了简单的,复杂的自然就会,若想一步迈上第十个台阶,一辈子也别想迈上去。很多人天天挂着耳机听英语也不见有多大长进,就因为听的东西过难,心太急,想一下子跨上十个台阶,能上得去吗?因此,我建议自己的学生精听材料以高中课本为主,泛听内容包括中央十套的OUTLOOK英语节目,新概念英语二、三册,以及我们学校每周统一播放的三次听力等。此外,还鼓励学生课余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

三、应试技巧

1、优化心理环境,减少情境障碍。

心理过于紧张,有时人脑思维会出现空白,这可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来克服紧张情绪。

2、养成听前准备的习惯。

在听材料前,先让学生抓紧时间快速浏览题干及选项,捕捉一切可以从题目及选项上获得的有效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篇4

关键词:文学名句;区域差异;地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67-01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纬度差异很大,地貌类型多样,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这种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巧妙运用学生熟知的文学语言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联系起来,创设情景,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激发他们的思维。这样既易于学生理解,又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使教学效果良好。

一、妙用文学名句,深入理解我国东西降水差异

朱自清先生在《春》里写道:“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密密地斜织着……”中“寻常”二字领悟春暖花开,在春雨滋润下的美景。“润如酥”中的一个“酥”字形象的写出了中部地区春雨贵如油的气候特征,尽管如此,但春天毕竟还是来了,下起了霏霏小雨,才催生了“草色遥看近却无”颔联。 “春风不度”且不说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及得不到朝廷的关爱,单就说是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这与东部地区的"雨是最寻常的“和”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的长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

二、妙用文学名句,深入理解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差异

如长江流域,《七律。》 “金沙水拍云崖暖……”、《水调歌头 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里且不说途中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和诗人在六十三岁时横渡长江向下游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时的豪迈,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舒展,开阔心境。从水文的角度分析"云崖暖"三字,足见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也正是因为"横渡"和"极目",让人可以想象诗人在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过程中触发出的创作灵感和胸中的宏伟蓝图――“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并在发挥着巨大的航运、防洪、旅游等经济效益。假如诗人能见到这壮观又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再如,早春时节,南方地区经过一个冬天的蕴育,已初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山之朗润,水之清秀的“春色满园关不住”的迤逦风光;而北方还不缺为“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冰雕玉砌的粉妆世界。说明南北地域的热量差异导致不同流域在同一季节水文特征的差异。

三、妙用文学名句,深入理解我国地貌特征的区域差异

如:《七律 》“五岭逶迤腾细浪……”;“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说南岭以南及云贵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是风化侵蚀作用强烈,显得支离破碎;《沁园春 雪》“山舞银蛇,原驰蜡像……”借助北方山体的巍峨挺拔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直抒胸臆;以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也同样说了地处内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边疆沙漠,浩瀚无边。七言绝句 《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塘处处蛙"、《天净沙 秋思》"小桥流水人家…"等,反映东部季风气候区江南水乡雨中美景的地貌特征。

四、妙用文学名句,深入理解我国植被的水平和垂直地域差异

由于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从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减少,景观上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地域差异特征,从而总结不同地带性经济活动和由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自然景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点出历史上内蒙古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一望无垠景象与近现代草场退化及荒漠化蔓延的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除自然因素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明确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切实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反映了岭南地区在暖湿气候条件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唐朝诗人岑参的“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反映西部内陆地区黄沙漫天的荒漠景观。引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与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讲解气温的垂直变化,即垂直地带性,正是由于这种地带性,才造成了山上山下桃花盛开的时期不同及植被的垂直分异。

五、妙用文学名句,深入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

篇5

教学方式的选择在于教师将何种研究美学问题的方法引入教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是原有的方法背景。在当代文化研究的学术浪潮兴起之后,跨学科研究的思路对美学课教学工作具有了越来越大的启发性。美学教学已不再适用于简单的通过一般哲学概念阐释和举例的方式来进行讲授,而是需要由跨学科的角度综合历史、社会、心理、民族、艺术等多方面的教学资源来进行讲授。在这一跨学科发展的趋势中,文化地理学是能够带给美学教学新启发的方法别值得注意的一种。

文化地理学主要探讨空间中的文化的差异性,包括其成因、分布与呈现等方面,并在地方人类群体的文化实践的特殊性方面与人类学形成互补。通过对真实存在的地区与想象之中的地区之间的辩证,以及对陌生的文化环境和异国情调的营造的探讨,文化地理学与美学也形成了密切的关联。文化地理学对文化实践的特殊性的观察和思考,在当代文化研究的语境中蕴含着多元文化的可能性,在美学教学中展开了“地方性”(local)美学探讨的空间。所谓“地方性的”审美并不单指某个特定地方的独特的感知方式或审美经验,而且指那些难以在“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on)的表述中被涵盖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那些因群体文化实践的特殊性而形成的感知经验。这与美学这一学科本身所倡导的审美、趣味、视角的多元性形成了良好的对应。在这些新方法的背景下,美学教学可借助地方性的文化实践与审美经验来与美学学科原有的基本概念相呼应与结合,形成既有理论深度又富于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思路。

大学文科本科阶段的美学概论、艺术概论和文学概论教学通常都会介绍法国社会学家丹纳的文艺观点。后者在正统的“三论”课教学中通常是作为需要批判接受的学术观点而存在,但无疑其中已经包含了当代文化地理学所探讨的地方性的因素。时代、种族、环境三个因素的价值,就在于它们参与构成了一个时代艺术和社会发展的文化语境,并参与了审美主体的建构。于是,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要放在特定时代的文化环境中来进行探讨,其中即包括地理环境。时代、种族、环境之间的关联与互动也形成了有关艺术美的重要主题,如艺术作品的时代性、艺术风格的民族性、艺术书写对象的地域性之类。不仅如此,教师在解析鲁迅、沈从文、老舍、张爱玲等现代作家作品的审美特征时,地方性的审美经验是一个重要的角度。强调这种角度并不是要重归单纯的作家传记分析,而是要在地域文化与作家的互动中综合各种相关的文化因素来进行阐释。如此,鲁迅作品中的绍兴城乡经验、张爱玲作品中的上海都市经验、沈从文作品中的湘西乡村经验、老舍作品中的北京乡土城市经验均可在新的视角中生成新的意义。社会空间中的不同地方,因其文化实践的差异性而萌生了审美的独特性,这种差异性和一般的美学教学思路中着力强调的共通性一样,都是文化的产物。教师不应以共性或规律性简单地涵盖这些差异性,而要在一种相对灵活的框架中创造原有美学教学思路中的共性或规律性与不断涌现的特殊的例证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和互动的机制。

在美学教学中,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论述的“感觉的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的形成也可同地方性的文化实践相结合来进行探讨。感觉的结构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而艺术作品则与地理环境同样是艺术的文化环境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雷蒙・威廉斯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感觉的结构是一个时期的文化:它是一般组织中所有因素产生的特殊的现存结果。正式在这方面,一个时期的艺术,包括论证中的独特研究方法和基调,非常重要。如果这个特点在某处得以表现的话,那么就是在这里,它的表现通常是不自觉的,但却通过一下事实表现出来,在我们仅有的载体的被记录的传播例子中,实际的现存感觉,使交往成为可能的强烈的共同性,被自然地加以利用。”这种思路的阐明,一方面可以在文化地理的层面深化对“地方性”的重视,另一方面则可以用来解释某些与文化殖民有关的审美现象。如20世纪初,电影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散播,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且催生了一种与之相应的新的感知方式。这种感知方式不仅与美感密切相关,而且进一步成为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支柱。其中,欧美殖民宗主国的电影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不断巩固和支持着与其相关的“帝国表述”,推动了殖民文化的再生产。相应地,第三世界民族电影产业形成之后,电影又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重点利用的传媒形式,成为组织和动员民众的有力手段。国家可借助电影取得合法性和道德优先性,进而自上而下推行既定主导意识形态和文化战略。民族电影能够不断生产出国族框架下的理想个体,并说服他们不断认同和归顺主流意识形态,这一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艺术的国族性与地方性在审美和消费过程中相互结合的过程。于是,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电影产业,也不断在这一语境中与殖民者的意识形态乃至感知方式发生着复杂的对话、协商和调和的关系。换言之,电影成为了新的感知结构的制造者,也成为文化殖民与反文化殖民的工具。这种新的感知结构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实践中居于外来的殖民主义和本土的民族主义之间,群体感知体验与个体感知体验之间,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方文化的特殊性的体现。由此,这一问题又扣连了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乃至地缘政治的相关问题,成为文化研究语境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美学论题。

与此相关,皮亚杰(Jean Piaget)的发生认识论心理学论述提供了解释具有地方性的感觉结构的形成方式的心理学框架,可视作文化地理学观照下的美学教学的有力补充。皮亚杰在批判前人有关“刺激―反应”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图示”的解释模式。“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结构的加工改造以后才能被主体所认识,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体具有什么样的认知图示” 。人在不断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适应性的机制(图示),这一机制是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动态机制,是心理与外部环境进行协商互动的结果。这一论述对审美的过程同样具有概括性,审美主体的建构过程其实也正是这种认知和互动的过程。而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正是主体所处的地理和文化环境。

篇6

关键词:长安气质;文化地理学;地方感;秩序感

作者简介:程建虎,男,文学博士,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从事汉唐文学与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长安应制诗的文化地理学观照”,项目编号:10YJCZH019;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长安应制诗的文化地理学观照”,项目编号:10H14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十批面上资助项目“唐宋应制诗的文化地理学观照”,项目编号:2011M501448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6-0128-06

城市气质是从城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中抽绎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取向、格调气韵和“抽象氛围”的融合[1](P140),是在天人合一语境下人与城市(自然)的“生命共感”1,是人的淋漓元气与城市(自然)之气激荡冲决后橐龠而出的“新质”。透过这种“新质”观照城市,城市已超迈“物理境”而进入到“心理场”,是人与城市审美关系的固化和凝结。而这种“新质”又给城市中的人以气质的陶钧、审美的沾丐、思维的引导和光荣的召唤。

对城市气质的淬炼可以在很多领域展开,从文化地理学视域考察城市是一个重要的角度。自1925年卡尔·索尔发表《景观形态学》(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并将阐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开始,文化景观受到文化地理学者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他们看来,景观是穿梭在自然和文化二元概念间的经典“准—物体”(quasi-boject),其背后的“含义”承载着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文化认同、生活方式、信仰诉求、权力构成等,既包括个体情感的体验与记忆,也包括群体价值观的隶属性和理想。[2](P2-6)有人甚至将城市景观的作用推至“认识自己”[2](P9)的高度。1由此我们可知文化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地方)气质的重要维度。

在文化地理学家看来,文学文本是研究景观的绝佳材料。文学作品都是在空间中展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而作品中的情感体验与心灵想象正与景观研究的“含义”、“体验”相通。迈克·克朗说:“文学作品的‘主观性’不是一种缺陷,事实上正是它的‘主观性’言及了地点与空间的社会意义。”[3](P56)这种主观性甚至被论家称为一种“真实”,波科克说:“小说的真实是一种超越简单事实的真实。这种真实可能超越或是包含了比日常生活所能体现的更多的真实。”[3](P57)这使得文学文本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空间被赋予意义的时刻”[3](P58)。城市气质抽象凌虚,其地方意义“超出了那些可见的东西,超出那些明显的东西,深入心灵和情感的领域”,但并非不可方物,因为“文学、艺术就成了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它们是人们表达这种情感意义的方式”。[3](P138)笔者认为,并非所有文学文本都是探究城市气质的材料,而必须是一座城市“轴心时期”[4](P134)的文本2,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学文本的考察,才有可能得出一座城市(或地方)最具代表性、包容性和融通性的气质。

那么,凝定长安城的文学文本当是什么呢?毋庸置疑,长安城的“轴心时期”应该是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此时的中国“巍峨雄踞在当时世界其他一切政体的顶峰”,“它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饶,在许多方面堪称最先进的国家”。[5](P107)而此时也是诗歌最为繁荣的时期,在初盛唐诗歌诸体中,应制诗是包含地理信息最多的一个部类,既有对城市及周边宏大景观的描写,如长安城、渭滨、未央宫、乐游园、终南山、华山、骊山等,又包含慈恩寺、三会寺、仙萼池亭、临渭亭、上官昭容院、麟德殿等小景观的地理信息。同时,应制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景观文化丛,如寒食、上巳、七夕、重阳等节日宴游,降诞日和满月的朝贺,人日的剪彩缕人,立春日的剪彩花等。而应制诗又是君臣间的言说,其创作主体为朝中贵要,是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生活格调的代表。另外,应制诗创作自汉末建安间滥觞,于初盛唐达到极盛[6](P165-173),写于唐长安城的应制诗代表着古代应制诗创作的最高成就,从这些作品入手考察长安城市气质,无疑具有较大的信度和效度。职是之故,唐长安应制诗是淬琢城市气质的最佳文化地理文本。

地方感(Sense of Pace)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维度,指自然对人的心理和审美产生的影响,人们借此“烙印”来安排文化的空间布局和景观构图。也就是说,地方感“考察各种文化是如何同时利用几度空间来安排它们的活动的”,是“环境、文化和心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1](P145),从而形成某地丰富的混合的文化结构,这种文化结构直接塑造着此地人特殊的气质。地方感包括“垂直空间向度”、“水平空间向度和中心概念”两个维度。在关中自然环境和长安地位的影响下,长安在垂直空间向度上以高峻为美,而在水平空间向度上则永远处于中心:

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秦城连凤阙,汉寝疏龙殿。文物照光辉,郊畿郁葱蒨。千门望成锦,八水明如练。复道晓光披,宸游出禁移。瑞气朝浮五云阁,祥光夜吐万年枝。兰叶负龟初荐祉,桐花集凤更来仪。秦汉生人凋力役,阿房甘泉构云碧。汾祠雍畤望通天,玉堂宣室坐长年。鼓钟西接咸阳观,苑囿南通鄠杜田。明主卑宫戒前失,辅德钦贤政惟一。昆虫不夭在春蒐,稼穑常艰重农术。邦家已荷圣谟新,犹闻俭陋惜中人。豫奉北辰垂七曜,长歌东武抃千春。(许景先《奉和御制春台望》,《全唐诗》卷一一一)1

诗一开始就以“高居视中县”确立了观察者的中心位置。极目望去,近处宫阙巍峨,城郊佳木成荫,澄江如练。更远的地方似乎是在想象之中:向西,帝王出行的鼓乐一直传到咸阳故城;向南,皇家苑囿直通南山下的鄠杜樊川。诗虽未言高,但能远眺到如此遥远的景致,非居高而不能为之。在其他应制诗中,我们随处可见这种以“高”和“中心”为特征的地方感,如贺知章的同题作品云:“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华滋的 丹青树,颢气氤氲金玉堂。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征瑞宝入陈仓。”(卷一一二)同样高居“神皋”,以“帝里”为中心,看到了长安城的飞檐雕甍,南边的八水如丝,西边汉故昭阳、建章二宫也迤逦入画,甚至还“想象”到了关中北缘的鄜畤和西极的陈仓。又如王维《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云:“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比屋皆可封,谁家不相庆。林疏远村出,野旷寒山静。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卷一二五》)“凤扆”句就确立了“高”的维度,四望有山川井邑,平林旷野,漠漠,渭水泱泱。从这些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出唐人以“高”和“中心”为美的文化心理结构。

在对具体城市景观的描写上,应制诗人亦表现出崇“高”的审美取向。如“南山近压仙楼上,北斗平临御扆前”(岑羲《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卷九三);“玉辇下离宫,琼楼上半空”(孙逖《奉和御制登鸳鸯楼即目应制》,卷一一八);“平楼半入南山雾,飞阁旁临东墅春”(赵彦昭《人日侍宴大明宫应制》,卷一三);“北阙层城峻,西宫复道悬”(宋之问《麟趾殿侍宴应制》,卷五二);“登高凌宝塔,极目遍王城。神卫空中绕,仙歌云外清”(萧至忠《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卷一四);等等。

在水平空间向度上,应制诗人都愿意精骛八极,将自己所能看到的景物全部纳入笔端,如宋璟《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北向祗双阙,南临赏一丘。曲江新溜暖,上苑杂花稠”(卷);王维《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卷一二五)有的诗人甚至不吝展开想象,将虚无的景色拈入画轴。这种心理可借西方园林的演变试做阐释,18世纪以来,西方人突破狭小庭院花园的束缚,开始开辟越来越多的开阔园林作为“自然区”,文化地理学家认为“它们表现了人与土地的新的一种关系以及希望通过遥视远景(如远处的一个物体)来获得对财产的视觉上的占领”[3](P42-43)。应制诗中对目光所及的景物不分巨细的描摹,正是一种基于皇权基础上的“视觉占领”。作为的文化地理文本,应制诗对景观的描写彰显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极权思想,正如论家所言:“地理景观本身就向我们阐释了为什么一个国家要建立在一个特定的模式上,而这个模式又通过地理景观使其合法化……地理景观的形成反映并强化了某一社会群体的构成——谁被包括在内?谁被排除在外?”[3](P50)

应制诗中表现出来的景观特点,可抽绎出唐人崇“高”尚“广”重“中心”的地方感,这正是长安崇高闳阔气象的表现。美学家里普斯说:“崇高的感情毫无例外地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力量的一种感觉,是我们自己的意志力量的扩张。”[7](P215)这种崇高的感情又融入了政治和权力的因素,形成了“建其有极为天下法式”的“皇极意思”[8](45-47),从而凝定了长安城与众不同的气质。直到今天,西安人的言谈举止中仍不由自主流露出“情结”和自豪感,正是长安气质对这座城市居民气质的熏陶。

在人地关系的视域内,“景观”是一个被松散使用的术语,不仅仅是自然和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还有其他诉诸人类感官或者精神层面的东西,如声音景观、味觉景观、嗅觉景观等。1在唐长安应制诗中,“仪式”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重要景观,臣子扈从帝王、王侯出游、宴饮、寓目,仪式是最必不可少的因素:

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 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卷一二七)

仲春蔼芳景,内庭宴群臣。森森列干戚,济济趋钩陈。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正声迈咸濩,易象含羲文。玉俎映朝服,金钿明舞茵。韶光雪初霁,圣藻风自薰。时泰恩泽溥,功成行缀新。赓歌仰昭回,窃比华封人。(权德舆《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卷三二)

王维诗写禊饮曲江,帝王斋祭后出行,千官鱼贯扈驾,侍卫的盛大仪仗与春日繁花相映,帝王的御辇冕旒在晴日下生辉,渚上朝服衮衮,水畔画旗轻飏;权德舆诗写宫廷宴会,群贤毕集,玉俎纷纭,朝服黼黻,钿钗耀目,皇家春宴的隆盛如在目前。笔者对汉末至唐五代的应制诗进行了统计,祭祀、庆典、寓目、侍宴、饯送等仪式化较强的诗歌,占了应制诗总数的62.51%。应制诗人如此热衷于仪式描写,是想彰显其“精英团体”的尊贵身份和排他性质[6](P86-98),本身就包含着君、臣、民之间的统治秩序。因此,在仪式描写中,秩序是非常重要的,如王维诗中的“千官奉迎”、权德舆诗的“森森干列戚,济济趋钩陈”,都是在强调君臣间的“中和人伦”。

如果说应制诗中“灞浐亦朝宗”(王维《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卷一二七)是一种统治秩序,那么这种秩序感又内化为诗人的心理结构,凝定为其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如王维著名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华。(卷一二八)

整首作品美丽秀溢,兴象高华,先用横贯城北的渭水和西边遥遥可见的黄山给画轴经营好大的位置,接着以诗人站立的凌空阁道为中心,近观宫城里翠柳轻拂着万户千门,禁苑繁花在雨水洗濯下明丽照眼,进而推开镜头,远处大明宫的翔鸾、栖凤二阙高耸入云,二阙俯瞰的南城,一城春雨,满目碧树,万户人家。这种层层推进、精细缜密的秩序感,表现出诗人和谐、有序、稳健的审美追求。

在秩序感的统驭之下,应制诗人对空间格外敏感,而他们的空间感受,永远都是对称有序的。笔者对唐长安应制诗中明确表示方位的诗句进行了梳理(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应制诗人有着非常强烈的空间意识,仰“高”必有“低”相抑,言“前”必以“后”作结,这种秩序感来自于大一统王朝的向心力,是皇极意识的空间表现。

从表中我们还能看出,应制诗人喜欢以“北”为中心,向东、西、南三方发散。这种空间意识来自于长安城的整体布局。从渭水至秦岭间的地形可分为渭水—龙首原—少陵原—秦岭三个地理单元,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由于近水或海拔提升过陡被都城设计者放弃,而龙首原和少陵原间约170平方公里的平地成为建设都城的绝佳选择。这片平地有起伏的六道高坡,宇文恺认为象乾卦六爻,“故于九二置宫殿,以当帝王之居;九三立省,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使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兴善寺以镇之”[9](P254)。帝王之居的宫城正位于“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龙首原九二高坡上,与“天心”的北辰相对。皇城拱卫于宫城之南,是中央衙署的办公之所。皇城向南是外郭城,如伸开的手臂将宫城和皇城拥抱。东西向十四条大街和南北向十一条大街交错纵横,分割出如棋盘般的坊里,整饬划一,具有鲜明的秩序感。应制诗人的“北向”方位感和空间意识,正来自于长安城以北为上、由北向南微斜的总体设计。弗雷特(Foret)在分析避暑山设计时曾指出其中的地理政治因素,认为“那种建立在

花园中的秩序实际上就是强加在被他们征服

的土地上的统治秩序”[3](P46)。毫无疑问,长安城平面布局体也是“统治秩序”的反映。这种统治秩序内化为诗人的心理结构,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们观察空间的方式。

龙首原与少陵原间的六条高坡平行逶迤,都城设计者巧妙运用地势,将坊里、寺观、园林、池沼置于其间,利用高坡间的洼地渫渠引水,赋予严整的城市格局以动感。长安城并非板滞的平面,而是在精严中有灵动,平坦中有起伏。诗人

的视线一般是由宫城展开,掠过皇城,落在广阔外郭城的万家烟树。或者由南山下的园林别业,回望龙首高地上巍峨的宫城。层层递进的秩序,如抽丝剥茧,又似画轴,翩然展开。英国艺术心理学家贡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认为,“审美来自于对某种介于乏味和杂乱之间的图案的观赏。单调的图案难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过于复杂的图案则会使我们的知觉系统负荷过重而停止对它进行观赏”,秩序美产生于“有层次的图案”,而且这种图案具有“多样统一性”(unity in complexity)。[10](P10)唐长安城的精巧设计做到了统一和灵动的结合,丰富有生趣的城市图景投射在诗人的心里,使他们产生了“秩序、匀称与明确”[11](P265-266)的审美追求。

应制诗中的仪式景观和诗人观察都市时的视角,都体现出地理政治因素对诗人空间意识的影响,诗人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是人、文化(政治)和自然间的融汇和交感,经过岁月的发酵,酿造出一个都市秩序、稳健、灵动的审美趣味。当今西安人安于现状、沉稳保守,也是长安气质的一个缩影。

参 考 文 献

[1] 陈慧琳. 人文地理学[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凯·安德森等. 文化地理学手册,李蕾蕾,张景秋译[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 迈克·克朗. 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卡尔·雅斯贝斯. 卡尔·雅斯贝斯文集,朱更生译[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费正清,赖肖尔,克雷格. 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黎鸣等译[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6] 程建虎. 中古应制诗的双重观照[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 李斯托威尔. 近代美学史评述[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8] 周毅之等. 帝王思维[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9] 骆天骧. 类编长安志,黄永年点校[M].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篇7

Ernst Heinrich Haeckel,Die Lebenswunder(《生命奇迹》),Leipzig,1906.

1758年,瑞典生物学家林耐首次把人类纳入到灵长目动物的行列,他还将其一分为四,即美洲人、欧洲人、亚洲人和非洲人。在此,林耐采用“双名制命名法”对上述四个人种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例如,欧洲人“肤白、乐观、体态健壮。发长而密,蓝眼。灵活,聪慧,有创造力。着装紧束。以法治理”;亚洲人则“肤黄、忧郁、体态僵硬。黑发、棕眼。严肃、讲排场、贪财。着装宽松、凭庸见治理。”

偏离上述四种规范的人种则被他命名为“畸形人种”,这是些或由“气候严酷”,或由“人为因素”导致变形的非正常人种。根据林耐的观察,头部呈锥形的“大头人种”――中国人便属此类“畸形人”。尽管后起的西方生物学家或博物学家们如布鲁门巴赫、拉马克、达尔文等人渐渐在改变林耐动物分类学的逻辑抽象性,但人种划分的标准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1868年,德国的进化论者、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制作了一幅名为“10个人种及其亚种一览”的人种分类图。在这张图表中,“中国人”属于第9类人种当中的“蒙古人种”,在40个种族序列当中位列27。“这个人种的肤色以黄色基色为特征,头发时或呈亮豌豆黄或本身即为白色,时或呈暗黄。其头颅形状大多为短头,也常常有中头(如鞑靼人和中国人),但从未出现过硕长的头颅。他们或许是从南亚地区的波利尼西亚北迁过来的。”

为什么海克尔会做如此猜测呢?自赫胥黎在1863年提出“人由猿进化而来”的定律以来,由于缺乏古生物化石遗存作为直接证据,当时的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以达尔文为首的进化论思想是空泛的“理论”设想。为了维护进化论的“科学地位”,海克尔从1866年以来就曾提出,有可能存在一种“猿人”,它是猿与人之间的过渡形态。直到1890年,荷兰博物学家欧仁・杜伯瓦(1858-1940)随荷兰殖民军来到当时的荷属印尼爪哇岛,在几位工程师和从当地抓来的犯人的协助下才发现了后来被称为“直立猿人”的化石。当杜伯瓦的发现于1894年在欧洲发表时,海克尔非常欣喜地称这位荷兰人找到了由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丢失的链条”。1868年,海克尔断言“人类是狭鼻猿组群中的一个小小的支脉,是由生活在古代世界中的这支组群里长久消失的种类发展而来”,在海克尔看来,南亚或东非才是原始人类最初的发源地。也就是说,世界上其他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很有可能是从上述两个地域迁出的,这样,中国人的起源自然而然被认定为南亚。杜伯瓦之所以选择位于南亚的爪哇岛寻找猿人的痕迹,正是基于海克尔的上述假设。

恩斯特・海克尔(1834-1919),德国动物学家、博物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和自由思想者,他是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在德国最卓越的传播者、实践者和辩护者。出生于普鲁士王国治下的萨克森省首府波茨坦的海克尔,其父亲是当地政府顾问,母亲则出自律师家庭。海克尔早年遵父母之命学习医学,后于1859-1860年到地中海地区旅行,并开始观察和研究海洋低等生物。自1862年,他开始在耶拿大学任教直至1909年退休,前后长达47年之久。在对放射虫等低等生物的研究当中,海克尔彻底贯彻了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所提出的进化论思想,并在精确和系统地描述生物物种方面表现出突出的才能。不仅如此,在同时代人的眼里,海克尔的才能还体现在其对生物进化规律的认识和对自然体系的哲学把握方面。1866年出版的《普通组织形态学》可为前者代表,后者则以1899年发表的《宇宙之谜》一书为证。在这部广泛流传的通俗著作当中,海克尔将其毕生的生物学知识组织成包罗万象的“一元论哲学”。

海克尔擅长以图表形式排列动植物物种和人类的进化秩序,他制定了一张详细的“人类系统种系树”,把由单细胞动物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当中出现的数十种动物物种一一排列出来,令人一目了然;不仅如此,他还把遗传、适应和进化如此复杂的规律用简洁的“生物发生律”概括出来,并辅之以丰富的观察和实验例证,以便于理解。作为一名科学家,其思维的系统性和表述的清晰度甚至让达尔文本人都感到惊奇。基于以上原因,加上其本人著述浩繁,门徒遍布欧洲,海克尔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赢得读者最多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海克尔提出的“种系发生学”(Phylogenie)与过往以胚胎发育过程为中心的“个体发生学”(Ontogenie)研究不同,试图依据物种进化的观点来探究动物(人类)种系的发生和变化过程及其自然规律。

在此,我们所关心的并非是“种系发生学”研究本身,而是作为这一研究的前提出现的海克尔的“种系”(Phylon/stamm)以及在这一概念影响之下的“种族”概念的形成。“种”(species/Art)的概念一直占据着海克尔动物形态学研究的核心地位。那么,什么是“种”,何谓“种系”?海克尔本人年轻时就已经对“种”是否恒定不变这个在当时生物学界争执不下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海克尔认识到,有机物形态学要上升为一门科学,其任务在于认识生命体外在和内在的形式关系,但是,更重要是解释造成这些形式关系发生的原因,在他看来,这正是区别于林耐及其影响下的旧形态学只满足于描述这些形式而不去解释其成因的关键。形态学可划分为两个门类,即解剖学和形态发生学,前者研究已经成型的形式,后者则以正在变化或形成中的形式为对象,这就是生物进化史。为了深入研究有机体的构成原理,我们必须进行必要的分离工作,以确定不同程度的离散单位。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设立可供进一步观察和研究的基本单位,这个基本单位就是生物个体。然而,有机物个体与无机物个体不同,它由异质的物质成分构成、不能用数学方法加以把握,而且它还能够自我生长,二者最本质的区分还在于后者能够组成“抽象的单位,人们称之为种(Art/species)”。人们通常认为,组成种的诸多个体拥有共同的本质特征。但是,同种个体的外在特征或形式彼此常常不同,而且同一个体的形式在生长期的各个不同阶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一来,判定是否同种的标准不是所属个体形式上的相同,亦非其相似性。因此,“种”并非一个封闭单位,相反,“这样一种现实存在的、封闭的单

位是由所有种组成的总和,这些种均由一个也是同一个种系形式渐渐发展而来,如一切脊椎动物均由一种单细胞动物进化而来。这一总和我们称之为种系(Phylon),研究这一种系的发展、确定所有属于这一种系的种之间的血亲关系是有机形态学最高和最终的任务。”按照海克尔对形态学再分科情况,以研究变化或形成中的形态为中心的形态发生学或进化史便被一分为二,即个体进化史或个体发生史(Ontogenie)和种系进化史或种系发生史(Phylogenie)。海克尔强调,由于确定种的标准即所谓同种个体共有的“本质特征”所表现出的不稳定性使得“个体”不能成为有效的形态学分析单位,相对而言,“种系”这个单位才是现实而有效的。因此,“种系发生学”居于形态学研究之首。

然而,个体发生史和种系发生史并非彼此分立的两个学科,在海克尔看来,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生物进化史的完整图景,而如何从发生学或进化史的角度重新定义“个体”、“种”和“种系”,这是海克尔要面对的根本问题。从解剖学来看,“个体”只是“同一的外观形式”,不具有绝对意义,而是相对的概念。海克尔说,“只有当包含个体的种的概念被完全定义之时,个体才能获得确定的意义。”综合上述意见,我们可以推断,无论“个体”还是“种”皆非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于上一级分类――“种系”而言具有意义而已。所谓形态学的个体是指拥有同一的形式外观,后者又构成了一个“自我封闭的和形式上连续相关”的整体,而生理学的个体则是指它们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能够保持自身存在的同一的形式外观,而这样一种存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均能“确保发挥有机的功能即维持自我的生存”。与此不同,从进化史角度而言的“发生学个体”则以“进化同一性”(Einheit)为尺度,而非无机物意义上的空间上的“不可分割性”;反之,进化的同一性或单位是有机体跨越时间和空间在形态上保持的一致性。为了区分二者,海克尔不再采用只适用于无机物的个体(Indivi duum)概念,而代之以适应有机物变化的概念“个体性”(Individualitfit)。换句话说,作为进化史的单位,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级差,这样一来,“发生学的个体”就展现出不同层级的“发生学个体性”。生物个体在出生、生长到死亡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形式变化,海克尔将后者称之为“生殖圈”,它构成了一种同一性或单位,是发生学个体性的第一级。相同的生殖圈的总和构成了“种”的概念,它以类似的方式由生殖圈的多样性结合而成,正如一个生殖圈是由单个生物体在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组形态变化一样。由于“种”是建立在相同生殖圈的组合这个一级个体之上的单位,因此,它被定义为二级个体性。由于生存条件的变化不仅会使生物个体产生变化,而且个体对新的外部环境或生存条件的适应又会使自然界中产生新的种,所以“个体”和“种”不仅在解剖学意义上不是绝对的、封闭的单位,而且在发生学意义上亦非绝对的和恒定的个体性,只有“种系”才是进化史研究中封闭、稳定和可靠的分析单位。由此,海克尔绘制了一幅名为“生物单种系树”的图表,它将由单细胞生物到脊椎动物的进化史中出现的生物物种一一排列了等级。

“个体”、“种”和“种系”各自从来都不是恒定的,而是处在不断进化的过程当中。由于三个概念分别被定义为生物体的三种不同层级的个体性,它们的进化历程并不交叉,而是相互平行的,这被海克尔视为生物界最显著的现象。而在个体、种和种系进化史三重平行关系中,海克尔认为种系进化才是生物进化的真正起点,与种系和个体两个有实物对应的概念相比,“种”只是一个人为的、抽象的概念而已。发生学意义上的“种”情况既如此,那么如何反过来界定形态学和生理学意义上的“种”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持物种不变论的林耐、阿卡茨(1807-1873)一系生物分类学家在“种”的问题上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情况:在理论上,他们认为,拥有共同本质即恒定特征的个体属于同种;但在实践当中,谁也无法断定这些本质和恒定的特征究竟是什么,因为种与种之间常常会出现连续和过渡的形态。于是,为了维护种物种不变的神创论观点,他们只好把后者视为例外的情况。海克尔认为,在种的界定方面出现此类错误的原因乃在于这些分类学家仅凭经验工作,缺乏“连贯”思维作为哲学指导。海克尔强调,对于科学研究而言,经验只提供原材料,只有哲学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理解的机制。植物学家和细胞发现者之一谢尔顿(1804-1881)批评道,界定物种所用的规范法则源于主观的想法,在构建概念和抽象观念的方式中隐含着这样的根据,即我们把诸物种的共同特征固定为我们精神活动的对象,而未考虑到这些对象是处于具体的时空当中、居于“此地”的自然对象。“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随着生存条件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形式,因此,如果要依照自然的本来面目界定它,就必须全面考虑到这些不断发生着分化的形态,相反,同种个体之间共同的或本质的特征不但难予确定,而且也从来就不是恒定的。

为了使“种”的定义囊括上述一切变化形态,海克尔说,我们必须将“种”向下细分为“亚种”(Subspecies/Unterarte)和“变种”(Spielarte/Varitate),后两者涵盖了大量偏离了“种”之规范特征的个体,以及一个种向另一个种过渡的诸多形态。遗憾的是,在制定区分这些亚种和变种的标准方面,生物学家自始至终都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亚种和变种之区别特征的“本质”或恒定的不同程度来对它们予以界定。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介于二者、与它们类似的“种族”(Rasse)界定问题。“种族”一般是指人工培育而产生的类别,特别是指长时间以来通过这种方式被固定下来的变种和亚种。“种族”之本质特征的“本质性”或恒定性弱于亚种,但高于变种。总之,“种及其以固定特征来区分不同种的做法本身是一种完全任意和人为的行为”,这种权宜之法囿于我们对每一物种与其血缘物种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不完善。在现实中,诸多物种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其形态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均有所不同,个体又分别处于不同的成长期,这些因素都加大了从形态学角度界定上述三个概念的难度。从生理学方面也同样如此,海克尔断言,不同种的个体产生的杂种,以及两个亚种、种族和变种产生的混血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以异种(亚种、种族和变种)产生的后代的繁殖能力之有无来界定种也是不现实的,这些区别都是量的而非质的区别。

德文“Rasse”(种族)一词最初来源于法文“Race”,在日常德文中,其对等词是“Geschlecht”、

“Art”,“Stamm”,三者均有“事物的本质”之义。“Rasse”在生物学上最初是指人工培育的动物品种,如海克尔的上述用法,这个意义与另一生物学术语“Unterart”(亚种)对等。作为一种福柯意义上的话语实践,“种族”在西方则有着很长的历史。人们习惯上认为所谓“种族”首先是用来描述生物学现象,或者说是一个纯粹自然科学的概念,但是如高伦(Christian Geulen)所指出的那样,“种族概念绝非一个起源于动物学一生物学、之后才被用于人类身上,实际情况则恰恰相反”。“种族”最早被用来区分人类群落的做法产生于15世纪西班牙的“征服时期”,在这个时期,回教徒、摩尔人和犹太人从宗教、文化和起源方面被视为不同的“种族”,因此它是应基督教归化异教之需而兴起的文化和政治概念。自然科学的“种族”概念则出自18世纪,人们试图用生理差异来制造人类不同的族群。在这个意义上,“种族”可以说一个现代的概念。在欧洲历史上,“种族”首先一个伴随古代世界的民族争战、基督教的跨地域传播、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主义扩张而人为发明的文化和政治概念,自然科学和“种族”概念只不过是上述文化和政治概念的“生物学化”(高伦语)而已。尽管18世纪的生物学家坚持把“种”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来运用,但正如上文所述,达尔文、赫胥黎、谢尔顿和海克尔等人从进化论角度一再对其界定标准的非科学性提出批评,这一度使种族这个术语的科学有效性丧失殆尽。然而,当海克尔从种系进化史的高度俯看“种”和“种族”的概念时,因物种在时间长河中的持续变化带来的流动性之故,他对这些概念的科学性不予认可,但他并不否认处在同一时间当中的、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种”和“种族”位居进化的不同等级或者链条之上这个“事实”。一方面,为了反对林耐和居维叶的物种不变或灾变说,海克尔否认上帝制造了万物不同的等级秩序,即以“存在巨链”(la chaine de l'etre)为代表的目的论,代之以机械论;但另一方面,在时间中展开的“存在巨链”在此被海克尔加以“空间化”(借用拉夫乔伊语),从而为地理学意义上的人种学分类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过,地理人种学并非始于海克尔本人,它源于17世纪法国旅行家、医生和哲学家伯尔聂(1620-1688)。1684年,伯尔聂提出以原住民的“身体外观,主要是脸型”为标准来区分世界上不同地域的新方法。基于此标准,地球上的人共分为5个种,第一类人种不仅包括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这样的欧洲人,还包括阿拉伯人,甚至还包括他曾经去过的“蒙古帝国”人;第二类人种包括非洲人,其主要特征是黑肤、卷发;第三种则包括菲律宾、日本、中国以及中国境内的鞑靼人,他们以肤白、宽肩、小鼻等为标志;第四种则为欧洲最北部的拉普兰人;第五种则为美洲人。值得注意的是,伯尔聂的人种分类方法并没有严格依据自然地理分界线,并且他对不同人种外观的概括也非常地粗浅。地理人种学观念传入德国以后,康德在1775年也以类似的方法将人类划分为四个种族,即白人、黑人、匈奴人(蒙古人和卡尔梅克人)以及印度和印度斯坦人。康德的分类标准比较复杂,他不仅考虑了不同人种的外观,而且也照顾到了其不同的生理特征。白人,在他看来,并不等同于欧洲人,它还包括非洲的摩尔人、亚洲的土耳其一鞑靼人,甚至还包括除蒙古人之外的所有亚洲人。由此可见,早期地理人种学分类的实践还没有明显的等级论色彩,但到了法国人高比诺(1816-1882)的手中,白、黄和黑三个人种则被赋予一种等级结构。在这位种族理论家所炮制的人种等级制中,“黑人是最低贱的,它们仆倒在阶梯的最低层”,“黄人构成了它们(黑人)的反面”,白人则占据着这个等级制的最高端。在他看来,黑人和黄人不但智力低于白人,而且二者之耽于感官享受也被视为其道德低下的表征,因为白人拥有“旺盛的智力”,“长于反思”,其感性生活比黄人更“宏大、高尚、勇敢、理想化”,他们极端热爱自由和秩序,对中国人的形式主义组织和黑人的专制主义宣告敌意等等。高比诺因其上述思想被视为纳粹种族理论的先驱。

海克尔集中讨论人种分类问题是在1868年。在题为《论人类种系树》的讲演的最后部分,他承认“在此问题上所下的判断非常游移和不可靠,因为得自比较解剖学和人种学、比较语言学和考古学的相关经验相互交叉和冲突”,面对同一个证据,生物学家的解释各不相同。这就为人种分类学家们留下了巨大的猜想空间。海克尔断言,适用于动物界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人类。因此,诸如“种”、“亚种”和“种族”这样的术语与人种学意义上的“种族”是通用的,他说,人们习惯上称出自同一个“人一种”(Menschen-Art)的“种族”或“变种”的东西,按照我们(进化论者)的看法,正代表着许许多多优良的人种,正如在动物和植物那里一样。在《自然创造史》中,海克尔把地球上现存的所有人类族群分为10个“种”,并按其分布的地区再分为40个不同的“亚种”即“种族”,这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海克尔的人种分类系统。尽管他强调这个分类法只是一种“发生学的假设”,但他依然沿用了他曾经予以批评的旧形态学标准即以人的外观为标准的做法,只不过以头发的外形代替了林耐的头颅长度指标。在10个人种当中,前4个被归入“绒发人”,其余6个则是“滑发人”。更重要的是,40个亚种即种族的划分则似乎完全以地理区域为标准,例如,“原始人”分为“西东支脉”和“南北支脉”,具体分布地为“南亚”;而“高加索人种即白人”则分为“闪族即南部支脉”和“印度日尔曼即北部支脉”,前者分布在阿拉伯、叙利亚和北亚;后者分布在南亚、南欧、东欧和西北欧。不难看出,海克尔的分类系统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地理人种学方法,不过与伯尔聂、康德的地理人种学不同,他以“发生学”名义为地球上现存的诸多人种建构了一个进化的空间序列。但我们看到,这个人为制造的发生学序列由于缺乏古人类学、考古学、比较语言学的证据,实际上大多出自于分类者的想象,这一点可从其充斥着“猜测”、“大概”等等字眼的说明性文字中透露出来。

在海克尔的分类系统中,人种的第一个进化层级是原始人。直立行走、语言能力以及与语言相关的大脑活动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是人类(“智人”)区分于类人猿的决定性特征。在这些特征里面,语言是关键因素,以此为标志,在形态学、生理学和发生学之外,文化的有无及其发展状况亦构成了区分人类不同种族的标准。根据海克尔在人种起源上所持的“单种系”论,即地球上的所有人种都来源于“同一人种”且彼此具有“血缘”关系的看法,处在人种进化史之最高阶段的白人或高加索人种最初

源自南亚的马来西亚和波罗尼西亚人,他们向西向北迁移形成了今天的西亚、北非和欧洲人;其后又分化为闪族人和印度日尔曼人;前者再分化为今天的阿拉伯人、犹太人等;后者则再分化为亚利安-罗马人、斯拉夫人和日尔曼人。应当公平地指出,这一建立在比较语言学家施莱谢研究基础上的欧洲人种谱系与纳粹德国的“亚利安种族”理论显著不同,后者认定德国人的祖先亚利安人起源于北欧,且斯拉夫人是其敌对的种族。海克尔认为上述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文化民族(日尔曼人)”是如何从其他低等民族那里进化而来的。他不无傲慢地说,在种族的生存竞争中,世界上的其他种族或早或晚都会被日尔曼这个最高的文化民族所战胜和排除掉。美洲原住民、波利尼西亚人以及棕种人和黑人的迅速消亡便是明证,但要战胜其余三个种族即中非的黑人、亚洲的极地人和“强大”的蒙古人尚须时日。

1904年,海克尔在《生命奇迹》中又从文化角度对世界上的所有种族重新做了划分。于是,旧的“地理人种学”转变成了新“文化地理种族志”。他认为,“将人的地位提升至如此高于动物,亦如此高于与其血缘关系最近的哺乳类动物的东西,从而使人的生命价值得到无限提升的东西是文化,以及使其拥有文化的理性”,海克尔说,“但是,它(文化)大多只属于高等人种,在低等人种那里它并不完善甚至根本上就付之阙如。”为了论证这一点,他不惜援引法国种族主义者高比诺和英国动博物学家拉伯克(1834-1913)分别对“自然种族”的“心灵生活”的描述,告诫德国海外殖民者放弃来自德意志唯心主义哲学的那种“理想人类”的概念,要向当时的大殖民地宗主国――英国学习,对这些位列低等的种族采取一种更为现实的策略。在海克尔看来,人类“心灵生活”由低向高的进化次序并非如神创论所主张的那样出自于上帝有目的的安排,相反,这是“自然规律”的必然体现。换言之,人种进化的等级制是科学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必然事实,而非神学家以及神智论者的信仰。海克尔说,19世纪自然科学诸门类的巨大发展已经使后者失去了科学价值,它必然为建立在因果逻辑上的“现代种族志”所替代,与神创论者的信仰不同,“现代种族志”是一门谨严的科学理论。

如果生物人种学或地理人种学还算是海克尔的专业,那么“文化种族志”显然溢出了他的专业知识范围。因此,要完成“文化种族志”的描述工作,他还得借助于同时代的人文学者。于是,有两位学者走入了海克尔的视野,其一是德莱斯顿的哲学和教育学教授舒尔策(1865-1908),另一位是苏格兰的教育家、哲学家苏策兰(1852-1902)。舒尔策的《自然种族的心理》一书分别从思维、意志和宗教三个方面分析和列举了所谓“自然民族”的心理现象,出于印证后者的不谬,这位新康德主义哲学家全面引述了苏策兰《道德本能的起源与成长》一书的类似观点。但是,舒尔策只是在着重分析影响种族生存的种种道德(人为)因素这一框架下,采用了苏策兰“从纯粹的心理和文化视点”对世界种族所做的层级划分方式,出于自身的目的,他仅仅关注前者对“自然民族”(野人)之心理状况的描述。海克尔显然受到舒尔策的指引,仔细阅读了苏策兰英文原著的第6章“种族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自己的文化地理民族志。他还特别强调,苏氏人种族划分所依据有是文化和心灵生活的不同阶段,而非他本人所擅长的“种系血缘”的亲疏。

篇8

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适合采用文科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学习时要多看书,会看书,不但要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更要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除此之外,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侧重于对观点、方法的运用,并且结合实际对问题进行评价与反思。

而地理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就更像理科的内容。特别是地球运动及其时间的计算、太阳高度角,还有日照图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都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同学们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多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以会用为目的,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侧重于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准确地识图以及熟练运用地图是掌握地理学科的前提。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只有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以及地理规律和原理。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又如“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要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这样才能使我们理解清楚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做到“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

答题模板,精准得分

答题模板是解答高考地理简答题时的一大利器,运用得当能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到你的得分点,轻松取得高分。而且答题模板往往能给你答题的方向,让你不漏答得分点且答题的脉络清晰。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准备一个积累本,将答题模板分类型记录,这样在考试时才会胸有成竹。

但是答题模板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掌握答题方向与关键的得分词。在答题时,我们应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再根据答题模板的方向作答。

例如,在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时,可以从以下关键点入手:

1.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篇9

1地理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钱学森在20世纪80-90年代逐步完成了总结全人类研究的科学体系。概括起来分11个门类、5大巨系统、4项建设(图1、图2、图3、表1),下面分别表述原著与解解的内容。

附图

图1钱学森论人类的知识体系

Fig.1ThestatementofhumanknowledgesystembyQianXuesen

钱学森将当今人类对科学知识的体系,分为数学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社会科学、建筑科学、军事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与美学11个体系。对上述人类知识体系解读,可以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地理科学作为客体世界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和行为科学作为人类主体的主要研究对象;建筑科学界于客体与主体科学之间;军事科学实际上是指谋略科学(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是在掌握所有科学基础上的智慧较量;美学是纵贯于各个学科的;数学科学与系统科学是横贯于各个学科的。因此有以下的科学分类网络系统(图2)。

附图

图2科学分类的网络体系

Fig.2Thenetworksystemofscienceclassification

在五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图3),地理系统与星系系统、社会系统、人体系统、人脑系统并列,其中的物理、地理、事理、人理、脑理中的“理”都是指研究的“规律”。

钱学森提出的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表1)中,除了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外,特别提出地理建设,笔者将其修改为地理系统工程,并增加了人口、科教、城镇、资源、灾害、产业。

表1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结构(略有修改)

TablelThesystemstructureofsocialismconstruction

附图

2地理信息科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来自外层空间的遥感、遥测、定位、通讯信息海量地增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处理与解决这些海量数据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专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应运而生,使得地理信息科学首先获得发展的机会。正是地理信息科学这门用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技术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理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附图

图3五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Fig.3Fiveopencomplexgiantsystem

地理信息科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包括航天信息网络系统(外层空间卫星之间的信息网络)、地面的网络系统、天地之间的网络系统三部分,是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连通的一体化网络系统。1998年笔者发表了“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的论文[5],2002年又发表了“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6]一文。两篇论文基本上代表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创始与发展,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或信息化的建设,实际上都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中的部分子网络或子系统。地理信息科学中最重要的原创性的成果是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编码模型。

随着遥感信息的大量获取,数学家以模式识别为工具对遥感信息进行图像处理与分类,使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数理统计的方法,把遥感信息看成是没有成因关系的随机变量;物理学家则把获取遥感的物理过程视为遥感信息的成因,因此采用反演的方法,使用辐射传输方程为主的数学工具,事实上不承认地理现象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地理学家将遥感信息当成系列成图的基础信息,快速、准确地制作系列地图。地图是符号系统,其信息量远不可与遥感信息量比较,地图学家把遥感信息转化成符号系统的系列图谱。遥感信息模型则是将地理复杂现象中的非遥感信息转变为归一化的影像信息,与遥感信息一起用方程、统计与相似准则结合,也即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与类比逻辑结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包括随机的不确定性、模糊的不确定性、灰色的不确定性、分形的不确定性)辩证统一;图像与方程(一个像元或一个图斑、一个方程)耦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互动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地理复杂信息模型[7-9]。这种信息模型只有在遥感技术的推动下才有可能产生。这种信息模型是遥感信息与地理信息连接的纽带。地理信息系统本来就是为了制作地图而创建的,因此地图学家将从遥感中提取的系列地图存入地理信息系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这种地理信息系统无论空间分析功能多么强大,也不可能进行模型计算,外挂、内嵌种种方式都不可能解决直接进行模型计算问题。系列地图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库时,信息又是冗余的,因此带来一系列与计算机技术发展格格不入的疑难,最为典型的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说明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有冗余。遥感信息模型的运算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直接进行模型计算,由此地理信息编码模型应运而生[10,11]。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形的叠合(Overlay)为主;而能够进行遥感信息模型运算的地理信息系统则以像元或图斑中的多位编码的抽取(Extract)为主。这又是完全相反的途径。地理信息编码模型还是地理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转化的纽带,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库与地理专家系统中知识库联系的桥梁。

总之,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这个巨系统的地理信息科学的内容远远超过了3S(RemoteSens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的范围,而是以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为核心的天—地—人—机系统。地理信息科学虽然是从属于地理科学的技术科学,但是地理信息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是引领地理科学成长的核心力量,因此本刊更名时,将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相提并论,突出了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性。

3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系统工程当前尚未被广泛认识,已经认识到的也仅仅是系统工程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当地理信息科学中的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时,必然会涉及地理系统工程的可操作性。地理遥感复杂信息模型的建立,可以进行定量预报和回溯,因此为地理系统工程打下了工程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是互动的。中国的人口问题、西部开发问题、21世纪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洪旱灾害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农业问题、城镇体系问题、基建布局问题、产业结构动态调整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无不属于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现象是复杂现象,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当研究西部开发时,如果国家各个部门各行其是,石油开发只考虑石油开采与输送管道;交通只考虑公路建设;铁路只考虑铁路建设;水利只考虑南水北调问题;城镇建设只考虑城市规划等,那么整体的西部地区有可能产生许多事倍功半的现象,例如修了公路没有物资运输;城市居民结构不尽合理;劳动力与产业结构不配套等。钱学森的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就是要把地理系统工程与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地结合起来,地理系统工程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是地理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人口中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是人口系统中的要素;资源中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资源、大气资源等又是资源系统中的子系统;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是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交通、铁路、航运、航空、供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电讯、电视、计算机网络是基础建设系统的子系统等。系统嵌套系统,分层次子系统与交叉子系统,构成完整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

研究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首先是将系统分解为多层次的子系统,明确其中的交叉子系统;其次是从定性到定量地确定子系统中各个要素与指标体系;第三是根据指标(相似准则)建立模型进行预测预报;最后是检验该巨系统的效益与效率。当前大多数是分别研究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子系统,在一个地区全面研究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有效实例不多,区域经济地理的研究还远远够不上地理系统工程。笔者曾在2000年底提出中国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统一解决的洪水充分利用,全国水系网络化与渤海淡化的地理系统工程,中国科技报曾进行报道,之后笔者在“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一文中进行阐述,首先所能进行的研究是虚拟地理系统工程。全国水系网络化与渤海淡化是21世纪的世纪工程,尚需有识之士共识,广泛地深入研究,进一步的论证。如果没有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撑,研究复杂的地理系统工程就是空想,然而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许多关键技术,地理系统工程的实践指日可待。

4理论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为地理系统工程提供研究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又为理论地理科学提供技术基础。从遥感信息模型发展到地理复杂信息模型再到地理数学[8],为理论地理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地理科学中首要的是建立开放的复杂巨地理系统的理论;其次是地理类比的广义相似理论[13];第三是一般地理复杂模型理论与地理数学;第四是地理数学在部门地理—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与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理论地理科学如果不能指导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和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那么就失去了理论意义。

如果没有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撑,研究理论地理科学也是空想,然而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许多关键技术,理论地理科学的建立指日可待。

5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然后达到了地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地球上人类消耗的资源、能源是极其不平衡的,按照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地球是满足不了全人类的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信息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类一方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开发资源,如太阳能的利用,靠基因工程使绿色植被更多地利用太阳辐射,靠纳米技术直接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另一方面是靠信息技术节省资源、能源,如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就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靠航天技术获取外层空间信息源,靠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14]。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系统工程与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将为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做出重要的贡献。

由上分析,可见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已经被广泛共识,地理系统工程与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尚不够充分,因此本刊更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是适时的,是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性的;是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的。在这里我们希望地理科学界的同仁,切不要轻视技术,高新技术恰恰是新理论、新应用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等.论地理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325.

[2]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J].大自然探索,1987,6(19):36-46

[3]钱学森.就“地理科学”答《地理知识》记者问[J].地理知识,1990,(1):90-93.

[4]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1):120-129.

[5]马蔼乃.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4):533-541.

[6]马蔼乃,等.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8.

[7]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65.

[8]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521-529.

[9]马蔼乃.遥感地理信息模型[J].地理学报,1996,51(3):266-271.

[10]马蔼乃.地理信息编码模型[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83-302.

[11]马蔼乃.地理知识的形式化[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61-274.

[12]马蔼乃.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首届黄河论坛暨王化云治黄思想研讨会)[N].黄河报(转载),2002.

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高中地理

随着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已经逐渐和高中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促使优秀文化多方面地传承下去。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是老师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地理学的现状

我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非富多彩,与我国各个领域相结合,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发展状况还不是很明朗,结合现代文化发展现状,发现有两个问题正在阻碍着其发展:第一,传统优秀文化与地理学之间具有跨学科的界限;第二,地理学科属于理科教学范畴,让理科教学工作者来讲授文学方面的传统优秀文化确实很难,这就进一步致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高中地理的纽带断裂,阻碍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相互融合。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教育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比如:学生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可以帮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且老师也可以围绕着优秀传统文化来讲解,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所以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可以一直伴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在高中地理教学以及相关教学资源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因素对于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在给高中地理课堂增添一些趣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与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地理教师在讲授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时候,首先,可以给学生观看太阳直射地球位置点的视频,使学生对太阳与地球公转的关系有个基本的认识。其次,教师将太阳直射点的描述通过描点的方式画出回归图线,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给学生讲讲二十四节气的相应时间点,并将其融入回归线之中,如此一来,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得地理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在学习上,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地理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有助于高中学生体验到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三、地理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一)提高教师传统文化修养2018年国家教育部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着重强调,鼓励在职教师踊跃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活动实施中查缺补漏,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高中地理老师是把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课程之中的重要实践者,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加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这样既可以有效传播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另外,为了满足当今社会与科学文化发展的需求,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意义,从而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之中,促使地理课程发挥其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学科优势。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培育着渴望学习的青少年们,教师就是这些青少年们的启蒙者、传授者、解惑者,是青少年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引导者。孩子和老师待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和家长待的时间还要长,所以老师在孩子们身心的发展、教育、生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时时刻刻都在引导着学生们,老师身传立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高中学生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良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极其重要,如果只看重教材的“死知识”,不追求正确的教学理念,不利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增加学生们面对高考的恐惧感。良好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健康成长,还可以降低学生紧迫感,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使其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取得最佳成绩。

(三)充分利用地理课堂进行教学每节课45分钟,那么这45分钟真的充分利用了吗?高中地理课堂最看中的是学生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成果固然重要,但是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也很重要。科学表明:学生们在对知识进行记忆时,强行死记,只能形成短暂记忆,而经过有规律的灵活运用,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中可以停留更长的时间,所以说学习过程非常重要。高中地理课堂应该是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两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例如:按照如今的上课形式,老师在课堂上广泛应用预习——学习——复习三步学习法,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让学生们对整节课有一个笼统的框架,以便课后的学习;在地理课堂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凸显课堂的特点,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地理知识,开阔思路,从文化方面重新认识地理,学习地理。

(四)结合课外活动,与地理课堂相呼应课外实践在现代课堂中已经是一大亮点,鼓励学生们离开课堂,参加课外实践,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促使学生们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高中地理课堂与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不但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我国文化的魅力。例如,老师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对博物馆的展品进行讲解,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参观实物来填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地理的认识空缺,打开眼界,了解更多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们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学习,采用传统文化和地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