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民币国际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民币国际化

篇1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

2004年2月香港银行获准试办个人人民币存款业务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随后,在国际收支经常及资本账户“双顺差”,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继续向前。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民币国际化迅速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因为危机凸显“一币独大”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大风险,以及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未来趋势。作为全球最大经济贸易体之一的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及逐步放开的金融市场必将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成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给中国带来深远的政治利益,亦蕴含巨大的经济利益。最为关键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消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原罪”,降低国内金融危机的风险。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不仅是重要的学术价值,还是紧迫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收益与风险、条件与潜能、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最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以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现状做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概述。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

货币国际化是指货币发行国以外的私人部门和官方机构使用该种货币(Cohen(1971))。Hartmann(1998)认为国际货币化是指一种货币:(1)作为交易媒介,在国际贸易和资本交易中被私人用于直接货币交换以及其他货币间的间接交换媒介,也被货币行政当局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和平衡国际收支;(2)作为记账单位,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价,也被货币行政当局用于确定本币汇率平价;(3)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被私人部门选择为金融资产,被货币行政当局作为储备资产。

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计量标准包括3方面的测度指标:(1)人民币现金在境外有一定流通度;(2)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3)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达到一定比重(李稻葵(2008b))。

二、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成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蕴含深远的政治利益。李婿、何帆(2004)指出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较高的国家在国际金融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中享有更多话语权,其货币成为国际支付、结算和储藏手段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於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

成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将使中国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包括:(1)获得铸币收人;(2)减少中国国际收支波动;(3)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可以减少外贸企业成本及汇率风险等(李稻葵(2008a))。具体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收益包括:

1. 使中国获得国际铸币收益。Bergsten(1975)证实国际货币发行国能从本币国际化中获得铸币收益,且国际货币竞争越激烈,全球金融市场越深化,国际货币发行国获得铸币收益越困难。曹勇(2002)认为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决定国际货币的铸币收益大小。何慧刚(2007)计算出人民币国际化年均国际铸币收入至少为25 亿美元。

2. 实现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减少国际收支的波动。曹勇(2003)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国通过输出人民币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还有利于输出通胀和转嫁压力。陶勇强、王智勇(2010)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国际收支赤字融资。

3. 降低人民币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投资的发展。郑木清(1995)人民币国际化方便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减少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赵海宽(2003)认为用本币结算是规避汇率风险的上策,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可以用人民币支付和结算,外贸因此可不受外汇制约,有利外贸发展。谢太峰(2006)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我国国际债权债务的人民币结算、减少进出口商外汇收支套期保值成本,以及出口商对国外进口商提供本币的出口信贷。陶勇强、王智勇(2010)认为对外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氏币计价结算可以减少汇率风险。

4. 促进中国金融业发展。金发奇(2004)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加我国金融中介业务收入,降低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筹资成本,提高人民币国际贷款利率。

5. 货币行政当局在制定执行经济政策时获得优势。王信、彭松(2002)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我国通过货币替代等途径影响非国际货币储备国的经济金融。王元龙(2008)认为人民币境外流通可缓解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客观要求。

三、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亦将使中国国内经济面临一系列风险。

1. 使中国遭遇“特里芬”难题。陶勇强、王智勇(2010)认为在国内制度不完善和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限制国内金融政策选择范围、约束人民币汇率政策、并使中国遭遇“特里芬”难题。

篇2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贸易输出渠道 资本输出渠道

一、引言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它具体又有三层含义: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在五年一度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组成审议会议上,决定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被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并将作为第五种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道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二、人民币国际化所处阶段

货币国际化一般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国际收支实施自由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交易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仅仅对私人部门的交易真实性进行检验。第二阶段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投资和金融交易等的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迄今除比利时等屈指可数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之外,绝大多数国家达成本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政府对资本流动有少量限制并不矛盾。第三阶段实现政府推动本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其他国家可接受的交易、投资、结算和储备货币,至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显然是美元和欧元。

三、贸易渠道输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两难困境

一是中国贸易结构制约人民币贸易输出规模。从进口商品结构看,中国进口商品以大宗商品和进口加工料件为主而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普遍以美元定价,中国进口加工料件的计价货币选择权则主要由委托加工的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掌握,由于储备货币结算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较低转换成本,短期内人民币难以替代储备货币结算。因此,进口人民币结算比重将遇到瓶颈。从出口商品结构看,中国出口产品中具备技术竞争优势和国际稀缺性的产品比重不高,吸引境外主体主动积累人民币采购中国产品的内在动力不足,对发达国家出口低端产品更属于买方市场,中国出口企业对出口产品计价和结算货币的选择权较低,约束人民币在出口结算币种中比重的提升。但随着中国出口转型升级,以及“生产者定价”优势的发挥,出口人民币结算比重有望持续上升。当进出口人民币结算比重差距缩小时,贸易渠道输出人民币的难度就会增大,贸易渠道输出人民币将放缓。

二是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外汇储备积累。通常,当一国货币实现了完全的国际化后,各类对外收支都可以本币实现,会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但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特定的国际收支格局和输出本币的渠道反而可能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情况下,通过进口支付输出人民币,而出口仍主要收取外汇,使得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供求更加失衡,加剧了国际收支总体的不平衡和外汇储备积累。不仅如此,贸易渠道输出人民币带来的外汇供大于求推动人民币升值,并支持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削弱了境外主体借入人民币的意愿,导致人民币更加难以在资本项下输出,使得人民币国际化更加倾向于在贸易项下输出,形成了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收支平衡的怪圈”。当然,暂时的国际收支失衡可以视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期彻底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的必要成本,但由于人民币国际化势必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进程,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会制约贸易渠道输出人民币的可持续性。

四、推动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的政策建议

一是美国国际收支格局选择与储备货币发行之间的错位为中国资本输出提供了空间。以本币形式输出资本最有条件的国际关键货币发行国――美国选择了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导致资本输出不多;历史上积累经常项目顺差较多有实力输出资本的日本、德国等经济体长期大规模以美元形式输出资本,又导致国内通货紧缩,因此难以持续,这种局面造成国际资本供给不足。

二是人民币在国际上广受欢迎。中国经济规模位列全球次席,贸易规模升至全球第一,人民币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近年来币值稳中有升。中国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经常项目保持顺差使人民币币值具备中长期稳定的基础,境外机构接受人民币的意愿较强,人民币成为境外货币当局储备货币的家数和比重稳步上升。

三是企业和居民有旺盛的“走出去”资金需求。一些新兴经济体和不发达国家急需外来资本,这些国家在资源能源开发、技术装备等方面的需求契合我国供给,中国企业以人民币对其进行投资还可抓住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的契机,深化双方的经贸往来和外交合作。近年来,在非居民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增加的同时,中国居民境外资产配置的需求也在增加。由于过去对资本流出的管制较为严格,中国居民境外资产配置较少,随着资本管制的放松,居民境外资产配置需求将快速释放。近期IMF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研究也显示,考虑到中国大量国内储蓄分散投资的需求,在资本账户管制放开后的一段时期内很可能出现资本净流出的局面。

四是阻碍人民币作为国际融资货币的利率和汇率不利因素将逐步消除。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的主要障碍是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再加上过去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境外主体缺乏借入人民币的意愿。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和货币政策常态化,美元利率上行是大势所趋,本外币正利差较高的问题将会缓解。

篇3

如果说之前的进出口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与世界各国开展货币互换是热身的话,那么在2012年夏天,人民币国际化无疑已经走上了真正的征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加速生成,深圳逐步展开人民币可兑换业务,以及对日元等货币的直接兑换,共同推动着人民币逐步成为真正的可便利持有、流通、投资、兑换的国际货币。

人民币离岸中心加速生成

人民币离岸中心,是指中国内地之外可以进行人民币存贷款以及运用人民币开展贸易、投资业务的一个城市、区域或者国家。

7月上旬,新加坡交易所宣布已做好准备允许人民币计价证券产品在新交所上市交易,并提供相关的报价、清算及结算服务。此前,新交所已经推出人民币债券交易,这种债券允许投资者在人民币和新加坡元中灵活选择币种来进行交易。根据中国与新加坡政府之间签订的一项金融合作协议,目前两家在新加坡营业且符合资格的中资银行,将获得特准全面银行的业务执照,其中一家银行还将被授权为新加坡的人民币清算银行。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有意于成为一个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在香港成为第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以后,新加坡一直期望能够成为第二个人民币离岸中心。

2011年8月17日,中央宣布了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和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六大政策措施。重要的一项就是支持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经由香港在境外开展人民币业务,让人民币在内地之外开展存款、贷款、股票、债券等业务,实现自我循环。同时在香港发人民币债券,并允许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用人民币购买境内股票,以及用人民币在境内直接投资。

如果说新加坡和香港致力于成为人民币离开中心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那么,金融城伦敦致力于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无疑是一种基于对人民币成为新世界货币的期待。

伦敦是世界最大的同时外汇交易市场,占有全球37%交易额,也是重要的美元离岸交易中心。6月,伦敦城召开了“将伦敦打造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高端会议,英国商务大臣出席会议,为伦敦鼓气。2011年4月,伦敦金融城荣誉市长白尔雅访华,公开表达了伦敦想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愿望。随后,国务院副总理在会见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时,表示出中国支持私营部门在伦敦发展人民币交易的兴趣。

因为欧债危机、欧元贬值,美国增长乏力,在伦敦,即使是从未见过人民币的欧洲人都知道买人民币会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在这种背景下,伦敦自然希望把伦敦建成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以吸引更多的金融人士入住伦敦,带动城市消费和发展,并以此来便利英国企业的融资业务。

伦敦一度和新加坡展开激烈的竞争,希望抢在新加坡之前成为第二个人民币离岸中心。伦敦的优势是有着众多成熟的金融企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到今年2月底,伦敦的人民币存款已经超过1090亿元。相较于欧洲其他国家,由于英镑相对独立于欧元之外,以及伦敦作为金融城独特的地位,伦敦在欧洲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

可直兑币种增加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在结算进出口贸易方面,鼓励企业使用人民币交易,而后与众多国家开展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业务,截至今年3月份,中国已经和19个国家建立了货币互换关系,涉及金额达16000亿人民币,一些国家甚至把兑换来的人民币作为重要外汇储备。只是在货币互换过程中,大多仍然要以美元为计价单位进行换算,这一现象随着人民币与其他货币开始直接兑换而发生了变化。

6月1日开始,人民币兑日元在东京和上海外汇交易市场实现直接交易,两国货币兑换时无需再通过美元套算汇率。人民币和日元直接交易,是2011年底中日两国提出加强金融市场合作一揽子安排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促进人民币与日元在两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日本政府购买中国国债,以及鼓励私营部门在海外市场发展人民币和日元计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国务院总理6月21日在里约热内卢与巴西总统罗塞夫举行会谈时建议,尽快实现双边贸易本币结算,促进人民币与雷亚尔直接挂牌交易,支持互设金融机构。中巴双方已就1900亿人民币和600亿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安排达成一致。自2009年起,中国超过美国,跃升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2011年,巴西向中国出口了443亿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长43.9%,中国也成为巴西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卢布和林吉特四种货币的中间价是通过做市商报价直接形成;人民币对欧元、港币、英镑、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五种货币的中间价则仍然通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换算形成。与更多的货币可以进行直接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另外一个方面。

寻找币值稳定之锚

祖国15周年大庆之际,深圳在前海地区探索开展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试验。在向香港送出庆回归大礼时,人民币国际化也将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深圳市《关于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前海金融创新将包括资本项目开放、双向人民币跨境贷款、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开展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和金融业综合经营等。因为深圳与香港邻近,毫无疑问,香港作为近水楼台,自然会受益深圳金融改革的便利,其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更会增强。随着深圳金融改革的推进,此前香港的本地企业和外资机构投资内陆将会更为便利。

篇4

1.亚投行由中国发起建立

亚投行由中国发起建立,这是我国首次以东道主身份组建国际性金融组织。不同于发达国家主导的各种国际金融组织,亚投行更多聚焦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硬件设施和满足经济品质优化的需要,这符合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要求。作为发展中大国,由我国主导亚投行建设能够从根本上确保其运行机制围绕这一目标发挥作用,并且以我国现有的国力和一贯的国际形象,能够担纲这一重任。唯有通过亚投行这类代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诉求的国际组织发挥作用,亚洲整体经济水平才能真正得以提升。鉴于人民币已经在部分亚洲国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在亚投行建设过程中,我国可以不损害合作方利益为原则,尝试扩大人民币结算范畴,在进行贷款、发债等业务时,以利率差等形式吸引别国持有人民币。显然,这并不是要在亚投行体系中制造货币歧视,而是要激发包含硬通货在内的货币良性竞争,货币使用国和地区拥有最终决定权。

2.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势明显

亚投行主要聚焦于亚洲区域内具有重大民生意义的全局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业务。与发展水平较高的欧洲和北美洲相比,亚洲国家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发展阶段,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很大,而供给严重不足,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重大缺口。诸多实践证明,互联互通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油气管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信网络、航线航道等是重要载体。尽管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在基础设施制造领域具有绝对优势,与亚洲很多国家的需求形成对接。例如,在高铁领域,我国申请的高铁技术专利已经达到200件以上,占全球高铁技术专利申请总额的70%,接下来依次为日本(13%)、美国(8%)、欧洲(7%),技术优势和生产能力使得我国高铁制造成本优势明显,我国高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时速350千米的项目为每千米1.29亿元,时速250千米的项目为每千米0.87亿元,低于每千米3亿元以上的国际高铁建设成本。[5]通过亚投行体系,不仅可为亚洲国家提供建设资金,还可输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产业,在强化与资金需求国和地区合作的同时,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疏通亚洲国家经济联系的纽带。

3.过剩产能有效强化地区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一国的经济现象,也是一种世界现象,通过顺畅的联系平台,欧盟有效减轻了成员国之间的不平衡程度,为其他地区缓解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了有益参考。在亚洲地区,这种不平衡程度存在进一步深化的态势,各国能够以低成本交换的过剩产能因联系平台不完善而出现了严重浪费。以我国为例,受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限制,建材、钢铁、服装等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滞销严重影响着行业效益,而其他国家对此类产品存在旺盛需求。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弥补这一供求缺口,但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复苏普遍乏力,外汇市场波动大,具有特别提款权的货币价值不稳,多以本币贬值的方法转嫁本国经济复苏成本,加大了以硬通货计价的贸易双方的交易风险。为此,在亚投行平台,可以尝试架构软通货计价机制,当然这种软通货必须为贸易各方认可,且币值稳定。例如,某国通过亚投行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建材产品从我国购买,双方认可将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对方可向我国支付人民币作为产品价款,为鼓励对方使用人民币支付,我国可在国际经济规制允许的范围内予以对方一定的优惠。这一方面可吸引更多国家主动持有或增持人民币;另一方面可为产能过剩行业开拓更多市场,为国内产业结构转型争取时间。

二、亚投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方式

1.多币种发债

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是亚投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成本回收慢等特点决定了亚投行必须具有远比其他业务银行更大的资金量,而这远非一个或几个国家国力所能承受的,也不可能是成员国缴纳的会费所能够负担的。达成借贷意向与发行债券是亚投行必须同时开展的业务,后者甚至可以成为常规业务。为激发各国和地区特别是亚洲国家和地区购买债券的积极性,除认可硬通货认购权外,亚投行还应将发展稳定、潜力巨大、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定货币列入可以认购债券的币种集合。例如,“金砖国家”的货币就是占优选择,尽管当前这些货币仍然是国际软通货,但其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贡献显著且币值相对稳定。认购债券币种的确定是多维标准与因素达成一致的结果,具体而言,亚投行以机构标准筛选出能够认购债券的币种,入选货币的所有方可根据国内外形势自主决定是否成为亚投行多币种发债的认购币种,通过宏观微观判断,在充分尊重货币所有方意愿的原则下,确定认购债券的币种。由于亚投行每次发行债券都是为特定项目募集资金,各项目在所需资金量、债务期限、借款国和地区信誉评级等方面差异巨大,认购债券体系的各货币所有方决定参与多币种发债体系的意愿差别也较大,因此亚投行每次发债可以认购的币种存在差异。针对某次源于项目的发债,基于多维角度确定认购债券币种,货币所有方可根据本国经济承载力决定是否给予认购权货币优惠倾斜。例如,作为价值波动幅度较小的软通货,人民币成为具有认购权的货币,我国可根据自身经济压力、潜力等指标,通过向以人民币认购债券的国家和地区实行利率优惠、收益加成等来提升人民币认购规模。很显然,如果以人民币认购债券,需要认购国和地区事先持有人民币,这可有效提高其他国家和地区主动持有人民币的比重,在量的层面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2.人民币结算优惠

亚投行为发展资金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提供金融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完善、国际贸易往来等,货币是推动各发展项目的加速器和纽带。审视当前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长期的探索改进发展已经使我国具备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挥更大经济话语权、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维系亚洲经济稳定的能力。为此,应立足于我国经济承载能力,给予并提高各项目人民币结算优惠。鉴于亚洲国家大多需要经济发展方面的便利和支持,我国可依据各产业发展实际,对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和地区给予优惠。例如,当亚投行债券到期时,鼓励我国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受以人民币还本付息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让利,或在国家层面对这些国家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帮助,或差异性地提高人民币收益率,但这些均需要我国政府充分了解我国产业发展状况,科学审核愿意向合作方让利的我国经济主体是否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同时政府可酌情予以补贴和支持。亚投行还应积极开展商品交易结算业务,与商业银行、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人民币在世界局域范围内的影响力,扩大人民币结算的潜在范畴。

3.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亚投行为亚洲国家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供投融资便利,旨在繁荣地区经济。随着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商务活动成为国与国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互联网时代,商务活动在更为广泛的虚拟平台以信息方式展开,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产值实现的重要介质。因此,在扩展传统商务模式利益空间的同时,亚洲地区应强化信息经济联系,而跨境电子商务是低成本开拓产品市场的高效平台,各国应将自身优势产品引入这一平台,提升经济收益,扩大国际影响。例如,鉴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建筑建材产品存在大量需求,而我国在这类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可借助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突破限制进行产品营销。由于业务往来,亚投行对项目的经济需求结构了解深入,因此应着手或主导、引导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而为了吸引更多优势产品进驻平台,切实拓展市场空间,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必须以市场机制为主导。[6]一方面,根据亚投行的信息反馈,各国应明确自身可进驻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类别;另一方面,根据各国提供的产品状况,亚投行应根据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平台的展示模块设计提供方案或建议,在平台与供给方的合力作用下使产品优势充分展示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而需求方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消费决策。[7]为了在同类产品中获得订单,除确保质量优势外,我国供应商还需要在企业承受范围内加大优惠力度。同时,从宏观经济层面考虑,我国政府可尝试向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赋予愿意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方以经济发展方面的支持,增加消费者剩余,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结算水平,而且有利于在放量的人民币流转中稳定人民币币值,以市场力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4.完善互联网支付平台

现代经济对互联网高度依赖,各经济主体因此得到了交易成本的下降以及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诸多漏洞。例如,在我国,随着电子商务的井喷式发展,网络支付短板显现,日益增多的漏洞和潜在风险已经危及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因客户信息泄露而遭受经济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更好地借助互联网支付推动亚洲地区发展,亚投行应着手高质量互联网支付平台建设,尽可能规避金融漏洞。首先,确保客户账户安全。鼓励客户在亚投行开户,做好技术防护,确保账户安全,提升客户对亚投行的信心。其次,提升支付平台资金收益。电子商务模式下,付款与收货的不同步性是常态,这使得当下任何维度的互联网支付平台都会出现滞留时间长短不等的沉淀资金。在我国,由于法制监管不到位,这部分沉淀资金的收益全部归平台所有,买卖双方对沉淀资金获益情况了解很少,显然这不能延续至国际经济维度下的互联网支付平台。为此,亚投行不仅要为买卖双方暂时滞留的沉淀资金积极寻找可得收益,而且要根据一定的权重在买方、卖方、平台之间分配这些收益。为提高客户对亚投行的认可程度,提升亚投行竞争力,要在保障买卖双方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全程对买方和卖方透明,并明确分配依据。最后,搭建亚投行与各国银行对接的渠道。实践中,必然会存在不能或不愿意在亚投行开户的客户,亚投行需要与这部分客户的开户行建立关联,以有偿服务的方式保障客户转账支付等业务的顺利开展,这既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又能凸显在亚投行开户能够享受的待遇。为吸引更多国家和客户在亚投行主导的互联网支付平台开展人民币业务,我国应加强金融安全建设,同时开拓沉淀资金收益渠道,提升资金收益规模,引导各经济主体选择人民币支付方式。

5.打造互联网金融在投融资业务中的主导地位

互联网金融是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产物,与现代经济高频率投融资的要求相匹配。作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产物,互联网金融是亚投行重点发展的一项关键业务,这是必然趋势。从亚投行主营业务看,互联网金融必须突破一国金融服务的狭隘范畴,多渠道多层面完善服务体系以满足各国经济发展的投融资要求。首先,构建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金融平台上资金量的可持续存在是以保障资金所有者权益和利益为前提的,与一国的金融需求量不同,亚投行的服务对象和主导业务决定了其资金需求量必然会维持在一个很大的规模上,仅仅依靠各国财政很难维系,必须引导更多闲置的职能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亚投行框架下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回报率高才能有吸引力,跨国层面高质量高回报率的项目是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这有赖于亚投行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其次,丰富互联网金融工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主体差异巨大,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在传统金融模式下,这一个性化金融需求大多止步于理论层面,而在信息经济时代,其得以最大限度显现,互联网金融只有顺应趋势发展,才能真正得到市场认可。借鉴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亚投行可大力推广已经较为完善的互联网支付机构,将之发展为亚投行跨境电子商务的主导支付平台;开展点对点(P2P)跨境融资,精简传统融资环节;鼓励各国贷款跨境获利,为各国中小企业发展、小型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捷径;多币种销售互联网基金,力争完善“余额宝”等产品,提升沉淀资金利用效率。[8]最后,与各国商业金融机构建立联盟。作为新兴的国际金融组织,亚投行不仅必然会与各国商业金融机构产生各种联系,而且会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高效对接。立足我国实际,国内各商业银行应积极与亚投行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同时境外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也应积极与亚投行对接,给予客户以人民币方式融资的便利。亚投行平台上的互联网金融资金具有国际化特质,逐利是其根本特质,为此能够以经济指标为主导评价项目可行性,通过资金效率的提升确定互联网金融在投融资业务中的主导地位。

6.推行软通货计价交易机制

篇5

关键词:人民币 国际化 国际贸易 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快速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使得各国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但是由于当前的社会局势不稳定,这就使大部分的国际货币价值不稳定,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增长。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经济不断的增长,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民币国际化将会对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受到国内外金融界的广泛关注。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通俗的将就是人民币能够自由的在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兑换,交易与流通,这样人民币就实现了国际化,成为国际货币。那么什么是国际货币呢?著名的学着蒙代尔曾经说过,当一国的货币流通范围擦后除了其货币发行国国界或者是法定的流通区域的时候,这一国的货币就是国际货币。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同贸易规模不断的增长与扩大,使得我国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世界上主要的国际货币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影响,但是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的经济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趋势,这就进一步的促使人民币将迈入国际化的轨道中。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当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势必会对本国以其他国家的经济以及贸易等方面生产一定的影响,下面将对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展开相关的论述。

(一)人民币国际化对本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国家化对本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有关的论述:首先,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来说,多变的汇率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但是当人民币国际化后,就能使我国对外贸易多变的汇率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同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除此之外,人民币国际化后就会使得我国周边国家在进行交互贸易,例如:买卖物品,旅游等方面的结算资金问题得到缓解,避免了资金结算的不足,也避免了货币之间兑换的程序,大大的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其次,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我国属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财富的积累,当人民币国际化后,不仅能够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加,还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国际影响力。虽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的经济总量却在世界名列前茅,人民币的国际化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影响力的提升,还能够促使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树立信心,并不是只有发达的国家的国币可以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家稳定的经济发展同样会使得本国的国币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除了会使我国自身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与发展,还能够吸引其他国家优秀的企业在华投资,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帮助与对我国的关注。总而言之,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其他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

从上述可知,人民币对我国对外贸易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对其他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是怎样的呢?下面将从以下两点展开有关的论述。第一,人民币国际化会促使其他国家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不断的提升,而本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相对的减弱。由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势必会使得国际社会的经济往来中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多,这样就会使得人民币的价值得到提升。但是人民币的价值提升势必会导致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减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经济起到了削弱的作用,相反就会促进其他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竞争力不断的提升,对其他国家的经济的不断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第二,人民币国际化使得本国对其他国家的投资中的障碍减少。人民币国际化后会使得国人对其他国家之间的投资障碍减少,因为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得本国机构可以利用本国货币进行自由的投资,减少了货币兑换的程序,这样不仅有助于本国的国币得到有效的疏导,使得国内的投资减少,国外的投资增加,促进了国际收支逆差的产生,还有助于其他国家对外贸易资本的增加,有利于其他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总之,人民币国际化对其他国家对外贸易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无论是本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还是其他国家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促使人民币朝着国际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国际经济贸易不断稳定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时展的需求,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现实选择.[]经济研究参考,2008,(64)

[2]黄济生.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篇6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模式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随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货币国际化的问题。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实现了国际化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实行怎样的步骤实现国际化才是最适合中国,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 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

货币国际化,指一种货币突破国别界限,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行使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等职能。在国际经济中,需求要素在货币被运用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没有超国家的权力能够强迫世界货币单一化,这些问题是在市场上由国家和私人人共同决策和行动所决定的①。国外很多学者认为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综合国力.蒙代尔(2003)认为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人们对该货币稳定的信心,而这又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该货币交易及流通区域的规模,二是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三是货币发行国的综合国力以及货币本身的还原价值。

关于货币国际化给发行国所带来的影响,首先,发行国可通过发行国际货币获得巨大的国际利益,如国际铸币税收入、政治利益、非对称性政策优势、赤字融资等。陈雨露(2005)通过对美元国际化收益可计量的部分进行了实证,认为货币国际化给美国提供了巨大的国际铸币税收益和金融业收益。并对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了大致估算,强调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阻挡②。但作为国际货币也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尤其是该国可能面临着一系列内外政策的两难,即“特里芬难题”。姜波克(2005)认为完全国际化的货币发行国可能面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国际收支维持上等诸多两难。只有成为国际中心货币才能避免两难的束缚③。

二、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模式选择

人民币可以借鉴美元、欧元、日元国际化路径的经验,选择合适的战略逐渐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美元是通过国际制度安排实现国际化的,具有历史特殊性,对人民币国际化不具有现实意义。欧元是通过让渡货币形成区域共同体,以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为基础来形成单一货币。中国在推动单一货币区的构建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日元国际化走的是一条金融深化与发展的道路,通过贸易自由化、经常账户的自由化、外汇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市场自由化使得日元成为国际活动中普遍使用的货币。

钟伟(2002)认为由于日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定位,东亚地区并没有一种货币能够占据绝对的竞争优势,日元和人民币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难分伯仲,中日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在金融经济领域,乃至文化、政治领域的冲突和协调。人民币的内部整合及其国际化顺利推进,亚洲可以在单一货币制度的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④。陈雨露(2003)指出东亚在货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很强的货币竞争应当努力寻求人民币和日元两种区域强势货币在汇率安排、流动性支持乃至将来的共同货币等方面的精诚合作,实现区域整体经济与域内各国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⑤。因为这取决于中国和日本的持续均衡发展。

人民币的国际化应通过走“合作”的道路, 建立起国际化的竞争基础。朱孟楠(2008)提出完成国内货币的整合, 建立“大中华经济圈” 的货币一体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也是人民币走向区域化直至国际化的关键一环,加强与东亚的货币合作。这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最现实的选择,这种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首先要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作为跨境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并初步形成人民币计价的开放式金融市场框架,为实现储备货币功能创造市场条件。

李稻葵(2008)认为可以采取一种双轨制的人民币国际化步骤。其中,双轨制中的第一个轨,是在中国境内要实行定向、有序的进程,要求此过程与中国金融改革同步的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此外,还需要大力鼓励和推动外贸企业的境内外合作业务以人民币结算,因此有必要考虑对外贸企业的人民币汇率调期服务。双轨制的第二个轨是在境外,比如在香港。选择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区域是有其必然性的:成熟的市场、高度的人民币需求;香港作为相对独立的世界金融中心,可以较大力度地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的规模。人民币要实行国际化的根本要求是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的完全兑换,然而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这在短期内实行时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6。

三、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时策略

首先,建立人民币货币区,实现人民币在港澳地区的国际化,通过香港离岸中心的对外辐射,使人民币成为业洲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其次, 实现人民币在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也是需要政府努力推动的。由于中国与日本存在诸多历史和现实问题,所以加强人民币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是中国目前最可行的道路,中国的巨大市场对东盟国家有着很大吸引力。当然,人民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成为中心国际货币,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主要储备货币之一。

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本着渐进性、合作性、协调性、实力和机遇并重的原则。从周边化到区域化,最终走向国际化。当然,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取决于我国政府的意志,只有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加强与区域国家的协调与合作,才能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铺平道路。(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注解

① 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新金融,2005年第8期

② 陈雨露、王芳、杨明,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③ 姜波克、张青龙,国际货币两难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④ 钟伟,略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

⑤ 陈雨露,东亚货币合作中的货币竞争问题,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11期

⑥ 李稻葵、刘霖林,双轨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2008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 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2005年第8期

[2] 陈雨露、王芳、杨明,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3] 姜波克、张青龙,国际货币两难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篇7

一、经济实力仍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大多数的经济学者都认为货币国际化是市场需求拉动型的,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国外对人民币的选择在于人民币可以使其达到效用最大化,其所考虑的主要是经济利益,在众多函数设置中,经济因素变量是占主导的,一国经济综合实力仍然是该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因素,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样本,经济实力的衰弱最终会造成本国货币国际地位的下降,其他因素(如政治)起作用也主要通过经济因素,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也不例外。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中一定要保持经济的发展水平,出口对GDP贡献的降低可以用消费来弥补,采取措施拉动国内消费成为维持中高速发展的必然措施。

二、深化和完善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土壤

货币国际化需要很多前设条件,从初期政府的去管制化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前期的引导到市场监管风险防控。现阶段在我国对妨碍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法律、法规很大程度上已经消除的条件下,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人民币跨境流通更便利化、成本更节约、效率更高的基础金融条件。其一,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即中国国际支付系统(CIPS),一是统一所有项目下的跨境人民币收付,二是降低汇差,降低外汇交易的成本,三是可以简化现有人民币较多环节的收付体系,提高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效率。其二,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方面这是我国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之一,政府放开对汇率和利率的管制之后,货币对内和对外价格的形成就由市场来决定,让市场形成的价格来调节资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有效配置。其三,增加更多的人民币与其他外币之间的直接交易,现有的可以与人民币进行直接交易的货币有11种,继续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协议增加更多的可以与人民币直接交易的币种,尤其是与我国经贸往来密切、在现有外汇市场具有较大份额的货币,直接交易本身因避免了与美元的套算可以缩小汇差、提高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吸引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同时,与人民币直接交易的货币越多,交易的规模效应和网络外部性就越大,反过来,规模效应和网络外部性又会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从而形成“自我强化”。其四,政府可以为企业、金融机构开拓国外市场进行铺路,作为开路者或先导者,经济外交可以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机遇,金融机构沿“一带一路”设立分支机构,为相关企业和项目进行融资等金融服务,这种便利化有助于企业的贸易和投资的进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也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

三、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虽然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提升创造宏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但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最终要看市场主体的选择,提升产业竞争力就成为提升人民币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基础。如果产业对外依赖很严重,国际贸易就很难具备主动性;产业和国际贸易主动性较弱,我国就很难拥有产业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选择权,发展人民币国际职能也就丧失基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既反映了我国国民福利不断上升的佳绩,也加大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加之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越来越明显,我国产业发展的动力就必须依赖自主创新。德国马克的国际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样本,德国的强大的工业制造实力是马克走向国际化的强大后盾。在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链呈现国际化的形态,如何选择产业自主创新的节点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主流经济学关于货币计价选择的理论,产品的异质性越强,选择本国货币计价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我国的产业创新扶持节点应该靠近价值链的上端。产业选择不能仅局限于类似航空航天的高精尖,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业都在此列。

四、积极防范、化解国内外经济金融风险

“三期叠加”使得我国金融体系、部分区域和行业经济金融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化,哪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是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基础。有鉴于此,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和其他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需密切关注金融机构、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金融风险,进行深入前瞻把握,确保我国经济和金融不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金融市场做空机制和资本流入的放松,再加上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国内外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金融资产泡沫被吹大然后通过做空再砸破的风险加大,这种风险对于还处于国际化初期的人民币来说在短期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我国相关机构必须建立有效的、完善的监控体系。另外,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世界里,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都要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但现实是主要经济体还没有完全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尤其是欧元区,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外投资风险有所上升,投资风险的连锁反应以及国际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极易对我国经济均衡发展造成突出影响,进而威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这些均会程度不同地影响我国利率、汇率、投资、贸易、产业、金融市场等,进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展望未来,防范和化解相关风险是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永定.再论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经济评论,2011(5):7-13

[2]李杨.全球经济进入另一种“新常态”[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1-1

[3]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15-20

[4]张来明,李建伟.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思想的科学性与理论涵义[J].经济纵横,2015,(3):1-6

[5]洪银兴.论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及其支撑常态[J].经济学动态,2014(11):4-7

篇8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次贷危机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成为世界普遍接受的可兑换货币,即成为国际货币,其基本特性有三个,即可兑换性,普遍接受性,价值的相对稳定性。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国内学者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它指人民币具有国际货币职能。因此,在人民币还未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情况下,不具备国际货币资格,至于人民币目前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属非制度性安排,是区域内国际经济贸易便利化之举。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趋势。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始。

二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和蔓延,汇率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贸易额及与贸易伙伴国问的贸易结算,同时中国以债券形式持有的美国金融资产在此次危机中也蒙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为了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人民币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尤其在进入2009年以后,人民币国际化举措频出:

1 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保障贸易顺利进行,提高人民币国际公信力

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央行已与中国香港地区、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到6500多亿人民币,以此来规避贸易结算过程中出现的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不稳定,造成部分东欧、非洲和亚洲国家货币对美元剧烈贬值,中国贸易企业损失惨重。实施货币互换可以有效缓解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短期流动性紧张问题,在消除汇率波动风险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简化了交易流程,提高了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稳定性和公信力。

2 开放跨境结算试点,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迈出了人民币走向周边化进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实行人民币跨境交易试点,意味着人民币将在国外担当计价和结算工具,与中国有贸易来往的海外非居民也将可以持有人民币,人民币不再仅是中国的“通货”,而变成中国和外国之间的“通货”。在保证贸易顺利进行、实现贸易双方互利共赢、保障长久贸易关系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国际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三 当前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阻力

当前实行货币互换和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了重大进展,但我国依然处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初级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阻力依然制约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主要表现在:

1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同时还需要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和货币价值与地位受到质疑

目前高额的贸易顺差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是背道而驰的,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要消除贸易顺差。但在短时间内放弃贸易的主动权,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内需尚处薄弱、经济增长方式还处在转变期的中国来说,的确是一个两难选择。

2 对资本账户和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实行管制仍然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一大瓶颈

人民币对外计价结算至今还没有实现,非居民不能自由获取人民币,也不能在国内自由地进行证券、房地产方面的投资,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资本项目管制比较严格的国家。资本项目的管制不放开,最终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单边上涨,削弱中国出口部门的竞争力并造成经常账户的逆差。

3 仅依靠贸易过程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而没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的辅助是不够的

要实现人民币的投资职能,就必须建立国际化金融中心以及相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还应该有完善的投资市场和投资标的对象来满足投资需求。现实的情况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单一,市场的投资文化和金融产品缺失,不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四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利用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有步骤地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首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降低对外贸的过渡依赖性,解除由过高的贸易顺差而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增长模式约束,提高人民币应对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其次,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地推进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计价、清算,并为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流出和回流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在当前形势下,通过人民币在贸易中的广泛使用,扩大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基础,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公信力,进一步催生人民币的投资和储备职能。

最后,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逐步放松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不同项目的管制和可自由兑换,建立开放式短期外汇借贷市场、人民币清算市场以及外国人民币债券市场,同时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和以香港为依托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进而实现国际化提供金融服务上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03.23.

篇9

【关键词】人民币 国际化 存在的问题 解决措施

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目标实现过程,它是将人民币的使用推向国际,使之能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并能作为价值的衡量标准或储备货币。目前来看,虽然人民币在境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和使用,但这种流通与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人民国际化并不是等同的。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并不单纯的使其成为世界货币那么简单,它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它要求人民币现金要在在境外(国际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度和使用率;其次是以人民币作为计价单位的世界金融市场规模要不断的扩大,以人民币来计价的各种金融产品要成为国际上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最后它要求在世界各项贸易交易中以人民币作为结算方式的比重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以上三点是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标准,尤其以后两者要求为重。从目前国际经济市场来看,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已经上升到货币竞争,这也是该领域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倘若一国货币能够替代其他众多甚至所有国家的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作用,那么它将完全改变世界货币储备和使用格局,最终也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来看,多样化的货币体系能够保障国际经济形式的稳定发展,从而限制发达国家国内政策对国际经济市场的影响和以及该国货币霸权的滥用。面对世界经济的该种格局,人民币应该积极参与到这种多样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来,否则将会被排挤到世界经济发展体制的边缘。这种被动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该体系成员国之间形成了成熟的发展规则,不但随时可能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而且可能将对我国在世界经济市场的地位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面对这种国际形势,走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是占据主动位置、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从目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现状来看,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正处在起步阶段,仍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才能趋于稳定。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将会受到世界政治、经济以及金融等多样化因素的影响,因此该过程将是漫长而又曲折的。从综合条件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其国际化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金融市场的开放幅度逐渐增大。面对国际经济形势,中央人民银行于2010年8月《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这说明国家已经放宽了金融市场的准入度,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有关境外金融机构进驻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试点。这一试点具体包括境外中央银行及货币当局、香港和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银行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目前来看,银行之间的债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的最大债券市场,仅2009年一年的融资额就高达4.5万亿人民币,而同期交易所的债券融资却只有638亿人民币,并且这一差距在2011年有扩大之势。国家实行这一政策会增强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持有欲望,吸引国际上流通着的人民币资金回投至中国的债券市场,从而增加了国内银行之间经济市场的资金来源,对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国家出台相应政策为国内经济市场提供了人民币回流的渠道,同时也为国际上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了投资中国市场的资本和工具,实际上已经为人民币度过了金,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了坚实的市场条件。

第二,人民国际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务院于2004年通知,正式开启人民币国际化的尝试。经过八年的努力,如今已初步确定了以香港作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以及储蓄、基金、信托等金融工具的人民币国际化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可谓喜忧参半。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11年7月签订了《人民币清算协议》,这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已经完成,香港也已经具备了办理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全部功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竟然能完实现这样的发展进程,多少会令人存在着不安与担忧。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欧、美等西方发达地区都放缓了对外投资的步伐,国际各大金融市场的交易额日益减少。为了减缓国内的经济压力,美国政府逼迫中国政府将外汇利率从标榜美元转变成一揽子浮动政策,造成的后果是人民币升值、价格浮动增大,对人民币的境外结算与价格稳定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面对此种情况,中国政府做出了过激的反应,开始仿效欧、美等国一味地增加人民币的发行量,却很少考虑这些新发行的人民币流向,使得国内出现货币通胀的危机,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增值。金融市场投资明显减少,反而使得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受益匪浅,房价一路飙升。人民币国内、国外价值的差异,使得其信用出现严重危机。此外,一些过激的、盲目的经济调整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使得原本可喜的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再此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

三、人民币国际化策略

目前来看,虽然人民币国际化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保障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我们迫切需要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稳定人民币价值,创造信用环境

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保障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那种国内、国外价值不统一的情况绝对不可能取得在国际上的认可。要保障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就必须加强国内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坚实的后盾,同时稳定的货币政策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国际合作,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交流,消除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币值的担心与疑虑,进一步改进国际金融市场的服务水平,努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一个稳定、值得信赖的国际国内环境。

(二)改革人民币汇率,完善金融体系

由于境外人民币需求数量难以预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受到美元汇率的联动,这就使得国内出现通货膨胀风险的几率大大提高。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就必须先实现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迫在眉睫;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要有高度开放和发达的金融体系做支撑,在此基础上增强人民币的境外认可和使用程度,进而实现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由流动。这是从制度、体制上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保障,也是保障人民币占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

(三)建立国内协同与国际合作监测体系、加快建立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

篇10

如今,香港囤积了大量的人民币,然而这些人民币除了在进出口贸易结算方面应用之外,在向内地金融投资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限制,这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现状的一个缩影。

贸易结算:如火如荼

回溯经济危机以来,进出口以人民币结算进展可谓喜人: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为期三年总规模20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以推动两地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2009年4月9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结算由此前仅限于边贸领域开始向一般国际贸易拓展。2009年6月29日,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在香港机场签订补充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内地与香港两地人民币贸易结算准备就绪。2009年7月2日,六部委正式出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2010年6月17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由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四个城市扩大到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新疆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不再限制境外地域,企业可按市场原则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2010年12月6日,央行宣布2010年度6~11月五个月里,各试点地区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就达3400亿元,相当于2009年末近100倍。有专家预计,假定2011年各季度结算规模与2010年四季度相当,全年将达1万亿元以上。

金融投资:成为瓶颈

进出口以人民币结算,无疑加速了人民币的外流,也使得其他国家、地区以及居民、企业有了更大的存储人民币的可能,然而存储人民币是为了用的,除了与中国开展贸易、购买中国产品可以使用人民币之外,运用人民币开展日常理财业务,诸如投资股市、购买债券,对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居民却存在着诸多不便。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便是目前如果想使用人民币投资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着障碍。2010年8月16日,央行了《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包括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有望以试点形式进入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

由于港币和美元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和美元保持一个稳定的名义汇率,长期以来,港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固定在7.8左右,港元的币值随着美元的币值变化而变化,并受人民币对港币美元汇率的影响。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则人民币对港币也升值,如果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则人民币对港币也贬值。自2005年7月到2010年汇改,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20%,人民币对港币也升值了20%。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条件下,人民币成为港币的避风港,香港居民更愿意把自己手中的美元和港币兑换成人民币。但如何给香港的人民币持有者增加投资理财的渠道呢?

香港金管局2010年12月23日宣布,人民银行已批准四家香港银行进入内地银行债券市场进行投资。近日,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称,受供不应求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2011年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的发行量将会轻易翻倍。

随着香港交易所和结算参与者的配合完成,香港以人民币计价的IPO进入冲刺阶段。长江实业正准备发行香港交易所第一只以人民币计价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香港之外,全球一些最大型银行在2010年也启动了国际路演,敦促企业客户在与中国的贸易交易中使用人民币而非美元。汇丰和渣打银行正向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贸易的企业提供交易收费折扣和其他财务激励。其他全球性银行包括花旗和摩根大通也在亚洲、欧洲和美国举行路演,向企业推介人民币结算服务,意在为未来的人民币理财市场打下根基。然而,目前的相关金融市场,显然不能满足境外人民币持有者的投资需要,在诸如股市等理财产品方面,他们还面临着诸多限制。

投资渠道:拓展正当其时

解决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问题,有离岸市场和内陆市场两个方面,对于离岸市场而言,目前主要在香港,已经对香港开放了人民币债券业务,意味着其他国家的投行一样可以进入香港把手里的其他货币兑换成人民币参与相关业务,因而,也即意味着,相关类别的金融投资项目一旦对香港开放,也就近乎对全世界开放,而如果在香港囤积资金过多,反而并不有利。既然如此,对香港开放的项目,可以考虑对海外投行全部开放,这对海外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也更为便利。对于中国构筑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的金融资本交易平台也是至为关键的。

包括股市、期权等金融类投资项目,应有信心向海外人民币持有者开放,只要控制好股票的供求,根据其运行周期都可以展开逆周期调控,使其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行。在中国筹划国际版的消息不断传来的时间段里,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谋划,那就是中国金融市场在不断扩容挖池子的同时,也要做好引水入池的工作,而海外资本持有的人民币自然应是助益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