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4 21:0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机市场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总体市场与发展预测
1)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手机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
手机市场调查报告。2001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达1.45亿户,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同期中国内地装配手机8350万部,其中4390万部在国内市场出售。截止到2002年6月底,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76亿,累计新增用户3135.7万,比去年同期增长50.9%。中国早已成为拥有移动用户最多的国家,而且移动用户的数量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平均每月以500万户左右的速度递增(见图1)。从用户类型上看,2002年用户的增长继续以中低端用户为主,其中预付费用户比例达到24.1%。
2)2002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可保持在6000万左右,未来3年内仍将以每年60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手机生产总量可达9500万台,到2003年该数字将超过1亿台。《电子工业展望:中国》报告:到2005年,预计中国的手机用户将突破2.6亿。此外,世界范围的手机制造商将继续将其部分生产外包给中国厂商,因此预计到2005年,全球40%的手机将在中国制造,与此相比,2001年只有20%。 这意味着届时中国的手机年产量将高达1.4亿部,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基地。
3)赛迪顾问调查表明,尽管首次购机的用户占据主体地位(70.5%),手机市场的增长依然主要来源于此,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新业务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手机更新换代所占的份额也在逐步加大,达到29.5%,形成了市场发展的新动力。
2、市场份额
我国市场共有30多个手机品牌,生产厂商接近40家,其中GSM生产厂商12家,CDMA生产厂商19家。国外品牌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星为主,国产品牌以波导、科健、TCL、康佳等为主。2001年销量位于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是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西门子、波导、TCL、爱立信、飞利浦、东方通信、阿尔卡特,它们占到了全部市场份额的80%以上,
2001年,国产品牌手机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市场份额由2000年的7%猛升到15%,增长了一倍以上。2002年1~5月份上升到了16%,科健、TCL和波导手机都进入了前10名,改变了过去洋品牌手机一统天下的局面。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2年4月底中国移动电话设备市场销量将近1600万台。其中,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份额达到18%以上。位于销量前十名的品牌分别是摩托罗拉、诺基亚、TCL、三星、西门子、波导、爱立信、飞利浦、东方通信、阿尔卡特,它们占到了全部份额的80%以上。其中,国产品牌TCL进入前三强。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也已由1999年的2.5%提升到2002年4月的20%。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日前介绍说,今年前4月国产手机产销量同比均增长30%以上。尤其是TCL、波导、康佳、科健、海尔5家企业的产量同比增长345%,销量增长364%,出口624万台,
2002年4月底中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前五名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2年5月
3、用户分析:
用户年龄分布
通过此次移动电话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下用户的比例持续增长,其中以21-25岁最为明显,由1999年的15.8%上升到2001年的23.4%而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群;30以上的用户比例均有下降,截止到此次调查为止下降到26.8%,31-35岁段的用户群已让位于26-30岁用户群,但在高龄用户群中仍占据绝对的优势;总的来说,移动电话用户呈年轻化趋势。数据来源:CCID 2001,11
篇2
来穿透22类软硬件网络产品市场的迷雾
大胆求证并首次隆重公布预测2007年
二十年IT市场里数据灰色茫茫不堪回首
第三次ZDC调查报告又见阳光笑看今朝
当我第一次阅读本年度ZDC报告时,我问编辑们:
“这次ZDC调研报告是在多少IP地址的基础上得出的?”
“1.4亿。”
编辑们平静地回答,同时也看到了我吃惊的样子,他们接着给我打出了被调研的22种产品的IP地址数量。
当我和编辑们讨论报告内容及排版细节时,有人问我:“怎么样才能让这些数据保鲜时间更长呢?”
我说:“用这个1.4亿IP的平台写出2007预言!”
不仅是吃惊,还因为难度。是的,这个任务很难,更难的是,我要求他们在预言部分配上封面诗,叫顺口溜也可以。
再难也要干,这是因为这个平台太宝贵了;这还是因为没有任何同行做过这样的事情;这更是因为过去对于今天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和未来相比,未来对于读者,对于IT市场、IT行业、IT产业来说更有意义。所以,本年度的调研报告的第一个看点在于第一部份一2007年预言。用1.4亿IP为平台所做的预言,不仅是本年度ZDC调研的第一个看点,也是同行中没有的,不能不说是ZDC调研报告的一次自我突破,也是整个调研行业的突破。
在笔记本机预言中,ZDC预测2007年地域市场开战,进入战国时代,但价格不会跌破3千;在液晶显示器市场的预测中,ZDC断然认为20英寸会成为主流,均价在2千元左右;在手机市场上ZDC大胆断言,500万像素拍照手机会冲入低端,音乐手机盛行,利润空间会缩减;而在数码相机市场中,ZDC果敢提出2007年是千万像素的普及年,也是像素之战的终止年,入门单反相机将走下神坛,光学防抖直落千元;在MP3市场中,ZDC认为MP3会力战音乐手机,并试图用音质来区分两者;最有意思的是DIY市场,ZDC认为,双核CPU会给已经接近消亡的DIY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DIY市场也会从中心城市转入地域市场,但很难再现12年前的辉煌;在主板市场中ZDC肯定,2007年散热革命爆发,传统风扇会被取代,平均价格还要降200元。在显示市场上,ZDC提出,2007年将接着呈现春秋战国时代,并认为显示芯片欲吞显卡难。
除了上述对七种产品预言之外,本年度ZDC报告首次将渠道纳入调研部分,这部分的内容来自于ZOL的兄弟媒体《计算机产品与流通》,他们将8年来的渠道资源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在此我替ZDC表示感谢。
本年度ZDC调研报告的2006-2007年度的部分,首次加入了软件部分和办公类产品,使中国主流IT市场比去年的内容丰满。5大部分洋洋百万字,使2007预言无懈可击。
如果有人怀疑这预言的可信度,那么请告诉我,还有什么比这些资源所做出的预言更可信?
至于说到这份报告的不足部分,我想肯定是有的,我认为,既然是中国IT市场调研,从产品上看还缺少后台大型软件的产品调研,我不想替ZDC过多辩解,只希望ZDC克服一切困难,在今后通过一些手段为2008年报告补充、贡献这部分内容。
不过,既然是预言,就是要对未来下结论,既然未来还没有发生,也不可判断预言的准确与否。我想在ZDC 2008卷报告中要增加一章:2008年对2007年预言的评判。
篇3
2015年4月23日下午4时,小米4i手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全球首发仪式,这也是小米第一款在海外全球首发的产品。i指代印度,4在英文中发音同for,因此这是一款专门“为印度”定制的手机。
会活动之前,小米向印度全国的米粉发出邀请,三天内有超过1.2万人报名,最终约1600人拿到了门票,穿上代表小米的橙色T恤成为会观众。
会上,小米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详细介绍了小米4i的各方面性能。该手机搭载64位骁龙615处理器,5英寸显示屏,并配备3120毫安时大容量电池,最新的安卓系统。相比之下,与小米4i性能相近的摩托罗拉、三星等品牌手机普遍定价在2.5万卢比左右(约合395美元)。
巴拉介绍,小米4i于2015年4月30日率先通过印度本土电商发售,并通过多渠道开卖。从2015年5月开始,小米4i还陆续推向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市场。
自从小米在印度开卖以来,就不断有米粉在小米印度的脸谱网站主页下留言,希望小米手环尽早进军印度。有些心急的米粉甚至通过海外市场买到了小米手环、小米盒子等产品。
此番自掏腰包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米粉没有失望,小米手环最终在印度市场定价999卢比(约合16美元),前1000个售出的小米手环更打出了1卢比的友情价,到场的米粉每人可获赠一个小米手环。
在印度米粉的眼中,小米的吸引力不仅来自高性价比,还来自它针对印度市场的一系列特性。锡德・西杜成为米粉已经8个月,拥有一部小米3。他用“神话般”一词来形容小米4i。这款新机型最吸引他的是电池容量、屏幕显示和屏幕大小。“手机大小对印度人很重要,印度人不喜欢大手机。”
米粉巴斯卡尔・巴尔迪自从小米进军印度以来,已经购置了小米4、红米note和小米移动电源。他说,小米4i最吸引人的是针对印度市场的一系列特性。特别是相机和屏幕显示。“小米4i采用了阳光下的优化显示,而印度的日照很强。”
在印度,小米手机不仅拥有一系列优秀的参数,提供人性化的用户体验,更成为一个新兴阶层的身份符号。赫曼德・杜贝是一名德里的学生。他说,小米从定价到设计,都突出了印度市场的特点,服务印度民众,“小米帮助那些并不富裕但却着迷科技的新一代人实现了梦想”。
篇4
“这将是一款神奇的革命性的产品。”
2010年1月28日,iPad会上乔布斯走上台,手拿iPad展示了万众期待的首款苹果平板电脑,并对观众这样说。当时,有很人并不看好这个看起来只是比iPhone或iPod Touch大一号的东西。但是,iPad28天后,销量就达到了100万台,业界为之一振。
当时,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骄傲地对外界说,“iPhonegN量达到100万台用了74天,而iPad只用了28天。iPad需求仍然超过供应,我们正在努力,让更多客户能够拥有它。”
iPad大卖,苹果股价飙升。2010年5月26日,美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一天,苹果公司以2213.6亿美元的市值,一举超越了微软公司,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这时人们开始相信,iPad确实是一款神奇的产品。
PC往左,Pad往右
日前各投资调研机构均报告,对2011年平板电脑的销售数量进行了预测。尽管大家预测的销量各不相同,但是无一例外地认为苹果iPad将会领跑平板电脑市场。
花旗估计,2011年PC电脑的销量约为4亿台,其中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将会达到3500万台,而苹果iPad将会占据全部销量四分之三的份额(约为2600万台)。花旗同时估计,平板电脑的增长将会使PC电脑的销量减少1100万台。这个数字足以让PC电脑市场的年增长率从12%下降到9%。
调研机构Gartner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显示,由于受到苹果平板电脑iPad的强劲拉动,2010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的规模将会比预期的更高,达到1950万台,2011年则将实现181%的增长达到5480万台,而到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达到2.08亿台。
瑞银分析师梅纳德・乌姆本周在给投资者的报告中写道:“iPad将对PC业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大量厂商将跟风类似于idPad的平板电脑。”
“对于那些已经拥有普通电脑产品及买不起Mac系列的用户来说,iPad在某种程度上将作为普通电脑的代替品,此外iPad的骄人表现已使其成为苹果首款在企业领域获认可的产品。未来iPad很有可能成为Mac的替代品。”美国资深分析师穆斯特这样表示。
虽然没有厂商明确表示,因为平板电脑的生产而减少固有PC的产量,但这仿佛就像是分家一样,每人所得的财产不可能是原来的全部,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到目前为止,重量级PC大厂纷纷下调出货预期,继英特尔调低出货目标后,广达、仁宝等PC厂商也降低了2010年的目标。Gartner也降低了对2010年全球PC出货量的预期值,下半年的PC销量将达不到此前预期。
iPad上市带来的疾风骤雨般的平板电脑风暴,打乱了一线PC品牌的产品计划,不得不赶紧着手与iPad抗衡的产品。有业内估计,85%的PC厂商都在平板电脑领域有所布局。目前全球已经、正在或传言即将的仿iPad平板电脑产品已经超过50款。
上网本厂转战平板电脑
华硕2007年第4季推出首款7英寸Eee PC,成为上网本市场领头羊,掀起同业一片跟风,然而经过逾1年的盛销后,上网本产品却快速进入成熟期。随后,笔记本电脑大厂杀价抢市,淘汰赛提前上演,惠普、戴尔大幅缩减上网本推出力度,二线白牌及山寨业者纷纷退出,仅剩下仰赖上网本出货量拉升全球排名的华硕、宏及三星,仍维持基本盘出货状况。
然而,三强鼎立、共存共荣的市况并不持久,三星、宏及华硕不仅持续面临上网本跌价影响利润情况,苹果iPad现身后,业界对于平板电脑逐渐取代上网本及影响低价笔记本电脑出货的疑虑不断。各家厂商纷转而大举投入xPad产品布局,以分散风险,上网本老大华硕率先下调了Eee PC的出货量。
华硕执行长沈振向外界证实,受到iPad平板电脑的排挤,2010年第3季Eee PC的出货不仅旺季不旺,且呈现衰退。随后,在台北电脑展开始的前一天(即2010年5月30日),华硕召开记者会,宣布推出Eee Pad平板电脑,预计2011年一季度正式上市。
仍未调降上网本出货目标的宏、三星,其实公司内部亦已作出了下调整准备,并将全力转进平板电脑市场。三星首款平板电脑――Galaxy Tab已于2010年10上市,采用7英寸屏幕,基于Android平台,2010年的预计销量为100万台。
2010年11月23日,宏对外公布了两款平板电脑模型,分别配备7英寸和10.1英寸显示屏,二者皆将于2011年春季上市。宏首席执行官吉安弗兰克・兰奇(Gianfranco Lanci)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2010年全球的平板电脑销售量将达到4000万至5000万台,宏的销量希望能够占据其中的10%至15%。
平板电脑抢攻电子阅读
除了笔记本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还对新兴的电子阅读市场形成了冲击。由于平板电脑的应用更多,适用性也更强,对电子阅读器具有强烈替代性,因此平板电脑在不断地挤占电子阅读器的生存空间。
实际上,在iPad上市初期,人们并不是很看好平板电脑在电子阅读方面的表现。亚马逊总裁杰夫贝索斯说,iPad对Kindle没有影响,其他电子阅读器厂商也称,iPad对出货没有影响。但事实上,很多统计均显示,LPad推出以后电子阅读器的销量都有所下降。
2010年12月,美国的市场研究机构ChangeWave了一份关于电子阅读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大约93%的Kindle拥有者更喜欢用Kindle去读书,相反,只有76%的iPad拥有者拿iPad去读书。同时iPad拥有者在读报纸和杂志方面比Kindle的拥有者去读报纸和杂志多将近5倍。
截至11月10日,Kindle用户占比47%,比8月时降低15%。iPad用户占比32%,比8月份时上涨16%。自8月以来,iPad的份额增长了1倍,意味着iPad在逐渐蚕食Kindle的市场。在美国,电子阅读器市场已经成为亚马逊Kindle与iPad之间的战争。
不过与美国相比,中国平板电脑产品布局相对较晚,传统PC厂商大多处于研发阶段,市场上销售量大的品牌并不多。虽然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在电子阅读方面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对于国内的电子阅读影响还比较有限,电子阅读终端还主要以电子书和屏幕较大的智能手机为主。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苹果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比较一般,在铺货货量上苹果优先满足的是欧美市场,iPad在中国上市较晚,整体销量上并没有达到改变中国电子阅读格局的地步。但情况会随着iPad销量的增加以及其他平板电脑厂商的发力而改变,因此以汉王科技、爱国者等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厂商也纷纷平板电脑产品,以满足平板电脑用户的阅读需求。
一个以ipad为代表的新型电子阅读移动终端“羊群效应”开始形成。
平板大战,谁将是赢家
当在讨论平板电脑如何给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或电子阅读器形成冲击的时候,人们可能会觉得平板电脑的时代到了,各路诸侯只要造出一个与iPad相类似的产品就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市场的竞争未免简单了一点。
回过头来看一下,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在硬件体验和性能指标上,与iPphone旗鼓相当的产品并不是没有,但iPhone依然成功,众多的模仿者和追赶者到现在还只能在仰望。诺基亚在高端智能手机上的节节败退难道只是塞班不行吗?或许,还有别的什么原因。
大多数人都把苹果的成功归功于它无与伦比的创新能力和工业设计能力。这样的理解未免肤浅。当然,不可否认,工业设计确实是苹果成功的一个因素,但它并不能带给苹果持续的成功,因为这是可以复制的。事实上,给苹果带来持续成功的是,通过硬件与应用的捆绑,使得外来的竞争无法介入。
比如,很多品牌都在复制“iPod”,但没有iTunes的辅助,这样的产品只能是一种播放盗版音乐的MP3。又比如,很多手机都在模仿iphone,但没有类似App Store在线应用商店,这样的产品只是手机,永远也成为不了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