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17 09:0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员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员教育

篇1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对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继续教育是指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提高,以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实际工作需要的一种追加教育。

第四条县(含县级市、省辖市的区,下同)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综合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继续教育工作,制定继续教育总体规划,组织示范活动,协调、指导和检查、监督各行业、各单位的继续教育工作。

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同级人事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制定本行业继续教育的计划、管理并组织实施。

各社会团体、学术组织可在人事行政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各类继续教育活动。

第五条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紧密结合本职业务工作和所在单位长远发展的需要,自觉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了解和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提高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

第六条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或不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80学时;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50学时。

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规定,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考核办法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单位继续教育计划,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并提供必要的学习经费和其它条件。

第八条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继续教育措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

第九条经单位委派或同意,专业技术人员连续脱产半年以内、半脱产一年以内接受继续教育的,享受与在岗人员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单位与个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内外脱产学习半年以上、半脱产学习一年以上的,应当与单位就继续教育期间的有关待遇和接受继续教育后的服务事项订立书面合同,并依法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应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结合各行业的工作需要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鼓励企业结合技术攻关、开发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以及生产经营方面的重大课题进行继续教育,解决生产经营和技术进步中面临的问题,促进生产,培养人才。

第十一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可以采取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和在职接受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自学,经参加国家和省认可的自学考试、考核合格的,可计入学时。

第十二条鼓励各方面力量参与兴办继续教育基地,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团体、大中型企业设立的培训机构和其他有条件的培训机构,逐步建立完善继续教育网络。

申请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机构必须具备相应师资、设施等条件,经组织专家考核确认方可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业务。

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机构,应当按照教育计划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财政、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

第十三条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坚持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原则,聘请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建立兼职教师考核备案制度,形成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

第十四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经费由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按下列途径筹措:

(一)各级财政安排的可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经费;

(二)事业、企业单位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结合开发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进行继续教育的费用,可摊大成本,在管理费用和项目资金中列支;

(三)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承担部分费用;

(四)接受社会各界捐资赞助。

第十五条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连续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聘任、续聘和报考职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

第十六条建立继续教育工作评估制度。继续教育工作情况应纳入各单位目标管理的范围,并作为评估衡量本单位和单位负责人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

继续教育考核工作与年度综合考核相结合,专业技术人员因本人原因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未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的,不得晋升、续聘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七条专业技术人员因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而提出申诉的,所在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人事行政部门应从接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答复并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八条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以及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由各级人民政府或人事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专业技术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在单位可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不予报销学习费用或责令退还学习费用、缓聘或解聘专业技术职务等处理。

(一)不服从继续教育学习安排的;

(二)学习期间擅自掇学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未完成学习任务,成绩不合格的。

第二十条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机构违反本规定,超标准或擅自收取费用的,由县以上财政、物价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篇2

1.1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民营医疗门诊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继续教育重要性、有效性和存在问题等几方面内容,具体主要包括医务人员一般情况、影响继续教育态度的各种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对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继续医学教育方式的需求及目前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2统计学方法原始问卷经审核合格后采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响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认知的因素1050名医务人员中58.0%认为参加继续教育重要,42.0%认为参加继续教育不重要。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及工作岗位对继续教育认知态度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影响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影响继续教育最主要的因素是缺乏继续医学教育途径,占调查人数的76.4%;92%的医务人员没有办理继续教育学分卡;其次是经费缺乏、工作太忙和培训地点远等原因,分别占70.1%、67.8%和26.7%。

2.3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内容方面的需求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内容方面的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专科理论与技能的需求最多,占85.6%,其次是新业务、新知识,占80.3%,健康教育知识和临床管理知识,分别占43.2%和5.0%。

2.4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方式的需求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更倾向于选择讲座这种方式,此次调查中,88.6%选择了这种继续教育的防治,其次分别是网络授课、参观学习及进修。

2.5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此次调查中,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普遍认为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培训内容缺乏新进展(72.5%)和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65.2%),其次分别是培训方式不适合、培训管理不规范和其他原因。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高,仅有58.0%认为继续教育很重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岗位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同,并显示出明显差异,这个调查结果与其他研究人员的调查中性别对继续教育态度无影响及年龄越小对继续教育的态度越积极的结果有所不同,可能原因为本次研究中将护士纳入调查范围,护士年龄多集中在≤25岁段,且大部分为女性,所以此次调查结果性别对继续教育的态度有明显差异,男性对继续教育的态度明显比女性积极;小年龄段的≤25岁段人群对继续教育的态度较低。在学历对继续教育的影响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比大专学历以下的人员认为继续教育更为重要;在职称对继续教育的影响方面,初、中级职称比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更愿意参加继续教育。以上两方面比较,说明学历越高、职称越低的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越高。本次调查中,护士比医生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要低,主要因为在民营门诊部实际工作中,未按照护士学历、职称高低定岗,待遇无明显区别,无法调动护士的再学习兴趣。在此次调查中,其他人员多为民营医疗门诊部的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认识最低,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管理层对医护人员再教育再学习的忽视是造成民营医疗门诊部人员对继续教育参与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影响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主要是医务人员缺乏继续教育的途径,说明民营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管理存在缺失。主要原因是民营医疗门诊部大部分规模小,且为独立经营个体,如果自行举办继教项目,不能立刻创造效益,而且有比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机构法人代表不重视员工再培训;再加上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忙于日常工作,没有时间、精力去参加培训。在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方面,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更注重新业务、新知识和专科技能的培训,这和医学这门学科本身需要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统一的特点有关,医务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学习,巩固原有的知识,吸取新的理论,才能应对医学知识的快速更新,胜任本职工作。在培训方式方面,医务人员偏爱传统的现场讲座。另外,由于网络学习具有不受人数限制、不受时间限制的优点,可以节省时间,节省经费,方便实用,适合民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不固定的工作特性,因此网络授课也是本次调查中很多人选择的方式之一。

篇3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指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管理干部。

接受继续教育,是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各单位应予落实和保证。

第三条 继续教育,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原则,为本省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

第四条继续教育,实行分级管理、部门负责、条块结合的教育体制。省劳动人事厅是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省继续教育的计划、规划,指导和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地区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五条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结合本职工作学习、吸收、消化、推广、应用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成果。使其知识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延伸,提高理论、科研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第六条继续教育的内容,应当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和近期工作需要,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的实际状况确定。其基本要求是:

(一)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应学习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及发展动向,较好地使知识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

(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应深化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了解本专业发展水平和动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本专业的业务骨干。

(三)科技管理干部应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管理的理论和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能力。

第七条继续教育由企事业单位统筹安排,一般以参加本单位、本系统组织的进修班和自学活动为主,根据单位需要和可能也可以通过下列形式进行:

(一)参加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社会团体或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举办的进修班、培训班或者研究班;

(二)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边工作边学习;

(三)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四)出国进修、考察;

(五)参加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第八条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门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是实施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第九条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不得少于十五天,年培训率为20%,五年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内的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脱产学习的,学习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

凡经单位批准占用工作时间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等学习的,不适用前款关于学习时间的规定。

第十条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进修、培训,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安排。进修、培训结束后,必须向本单位提交学习成果、论文或成绩单,由单位存入本人档案并进行证书登记,作为对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晋升、晋级和评聘、续聘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连续五的单位未安排培训的人员,有权向上级部门反映,由上级主管部门责成其所在单位予以安排。

第十二条继续教育的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和企业利润留成、包干结余经费中开支;科研单位从科研基金中列支;行政、事业单位可在标准工资总额1.5%范围内,从行政、事业包干经费中开支。

第十三条 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由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未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应给予批评。

第十四条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不服从单位工作安排;未经批准,擅自终止学业;学习期间受到办学单位处分;因主观原因修业不合格的;所在单位可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视错误性质,可不予报销学费等处理。

篇4

现有教育技术中心技术人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技术人员专业性不强,年龄结构不合理有些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管理人员所学专业有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物理专业等等,缺少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门人才,而且个别单位人员老化,跟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阻碍了教育技术的应用,需优化组合,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技术人员服务意识差,素质亟待提高一线设备管理人员工作存在着工作理念不正确,服务意识不强、脱离教学实际等问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岗位的特点和职责,少数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仅将自己视为管理者而不是教学过程的服务者。因此,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往往缺少服务理念,只负责多媒体设备的管理,而不参与教学过程,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缺乏耐心,对教师表现冷漠、态度生硬,容易造成矛盾,影响教学[2]。针对这一现象,提高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势在必行。

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改变原有管理模式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优化人员结构将现有工作人员做统一合理安排,以专业对口的原则发挥作用。同时引进年轻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使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这是提高教育技术中心管理素质和修养的捷径,是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的管理运行模式,以促进高校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业务素质,强化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服务态度会转换动能,影响使用者的心情。端正了态度,明确目标,在工作中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积极去接受新事物,积极去探索服务方法和技能。首先应该在思想上明确服务对象和在教学中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其次,教育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在做好保障工作的同时,除了要有精通的专业技能,积极热情的态度也是极其重要的。开展技术练兵,学习交流会,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由于事情琐碎,身兼多职,常常顾此失彼,工作效率不明显。为提高技术人员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定期举行岗位练兵活动,实践中检验能力,总结经验。互通有无,交流经验,力争每一个技术人员都受到训练,成为技术骨干。与教师配合,实践中总结经验,有效提高设备使用率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直接使用者。目前应用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中基本普及,但是由于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掌握的程度不是很好,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影响教学。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在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时,应该灵活、有选择地对教师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尽量做到现场指导,让教师从中了解多媒体设备的性能,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了解和使用能力。通过对设备维护的宣传,提高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保养意识[3]。定期选派技术人员参加专职培训活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特长,调动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一是学校采取集中、分散、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具体做法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分散、轮流地将技术骨干派出去进行培养;或对中心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可以通过与兄弟院校开展管理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二是通过各种会议、座谈会等方式,帮助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树立“管理是服务,管理是科学,管理是专业,管理要创新”的理念。要求做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努力建设一支高效务实、规范创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团队,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篇5

药学人员只有掌握了更多、更全面的药学技能,才能助力医院药学发展。目前我国医院药学人员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各地区、各等级药学人员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药品服务质量的发展。

1.1知识层次差异:

我国医院药学人员知识层次差异主要表现为学历及知识结构的差异。目前我国药学人员的学历层次包括中专、本科、研究生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专及相当于中专毕业的药学人员,特别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这部分人员,由于缺乏系统、先进的药学知识储备,很难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临床药学要求。在药学人员的职称上不同医疗水平的医院不同等级分布不一,各地区总体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受经济水平及历史条件的限制,相当一部分经验老到的药学人员可能没有接受过计算机、生物制剂等现代培训,加之当今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医院药学设备不断更新,使老一辈经验丰富的药学人员出现知识脱节的现象。年轻的药学人员虽然知识理论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缺乏实践经验,不能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药学指导。药学人员知识层次的混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学作用的发挥。

1.2药学教育滞后:

药学专业学生是医院药学队伍后备军,但在学生的药学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不合理之处。药学专业的课程有基础化学、分析化学、药理、药剂等,临床医学课程没有开设。要想使药学人员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连化验单、病历本都看不懂的药学人员如何能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指导与监督呢?因此,在早期药学教育中加入临床医学内容才能使药学人员的知识结构符合时代需要。

1.3药学人员管理相对混乱:

由于我国“重医轻药”,对医院药学人员的管理不够严谨,存在职责定位不明确、专业素质不高、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药学服务模式为药物供应,主要工作是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清算每日用药量,调配药剂,部分药师查房提供用药咨询。这种服务模式是传统的药学工作模式,药学人员的定位以协助临床医师的工作为主,既没有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服务理念,也没有充分发挥药师的功能。在专业素质上,如上所述,对药学人员的培养以药物研制为主要方向,药学人员的教育以药物为中心,疏于以人为中心的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药学服务理念存在偏差。另外,由于传统的药物调配模式、职责定位与不合理的教育结构使我国医院药学人员工作范围相对狭窄,各学科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

2药学人员继续教育的意义

为解决目前我国医院药学人员存在的知识层次、教育滞后、职责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对医院药学人员开展继续教育意义深远。继续教育可以帮助不同知识层次的药学人员夯实基础、开阔视野,不断进步。老一辈的药学人员可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药学领域前沿成果,年轻一辈药学人员可通过继续教育补充基础知识,学习传统的中医药理理论。不同层次的药学人员共同学习,不断提升药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继续教育还可以使所有的药学人员保持职业的敏感性,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执业能力,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3继续教育的方法

3.1继续教育的内容:

医院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应当以患者、医院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充分重视多学科的合作,使继续教育与医学发展趋势、业务标准具有一致性。具体而言继续教育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如上所述受学科教育专业设置的限制,大多数医院药学人员临床药学知识、药物治疗及生物学科等知识匮乏,继续教育着重弥补这一知识短板,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药学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其次,继续教育的内容还可以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如疾病的最新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某些中药的配伍机制具有的新疗效等,以满足不同知识结构的药学人员对知识的需求。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当符合我国药学人员学历层次不齐的现状并符合时展的方向,使继续性教育的内容更具针对性。

3.2继续教育的方法:

继续教育的开展可根据医院药学人员的编制、医院工作、教育经费等各方面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①在职自学。在职自学是最经济、实用的继续教育方法,为满足针对性学习的需要,应当制定教学大纲及考核标准。药学继续教育指导小组可根据岗位职责确定学习内容,药学人员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由药学继续教育指导小组定期组织考核,考核成绩与晋职晋级及聘任挂钩。②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各单位可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举行各种类型的专题学术讲座,尤其是关于新药的临床使用、药物与药物及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临床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药学监测。通过学术讲座弥补药学人员的临床医学知识储备短板。③临床实践活动。临床药师下病房是很好的临床实践模式,药师通过查阅病历、了解疾病的病因及发病特点,熟悉疾病的治疗原则及诊治方案,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在查房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此类问题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知识水平。同时,增加与临床医师交流沟通的机会,用专业知识解答临床医师在工作中遇到的临床用药问题,逐渐发挥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4结语

篇6

论文内容提要: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适应,实质上就是其由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是否具备或者是在城市中发展了新的关系和生存技能是其中的关键。城市政府、城市社会在乡城迁移人员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应负有调动城市公共教育资源、帮助乡城迁移人员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的责任,以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乡城迁移人员的公共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中国,乡城迁移人员目前已经成为城市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个群体通常被政府和学者们称为“农民工”、“流动人口”、或“外来人口”等等,种种称谓多将他们区别于拥有本地城市户口的居民。与此同时,城市管理者及研究者们也多将乡城迁移者对城市适应的困难归结为这个群体及其个人的素质、能力的问题,而较少从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的责任这一角度来思考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的研究将乡城迁移人员的问题设定为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试图探讨在“市民化”框架内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如何调动城市的公共教育资源、帮助乡城迁移者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

公共教育和乡城迁移者城市适应的关系

1、公共教育应该为乡城迁移人员的社会适应负责

一般说来,“适应行为”是“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1]“适应”和“社会化”关系密切,是一个事物从两个方面的不同表述。而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Golds cheider.G)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括了这三个方面的变化。”[2]高斯席德强调变化和过程,倾向于把适应理解为行为本身,即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们所做出的一种不断的行为调整。根据这些解释,我们可以把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适应,理解为这一群体的社会化或在新的环境下的继续社会化,实质上就是乡城迁移人员由农民而市民化的过程。

迁移人员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第一阶段是震惊或抗拒。农村劳动力来到一个城市,初始的反应往往是极大的兴奋和欣喜,对城市各种现象表现出巨大的震撼或者一种抵触或抗拒等明显不适应的状态,因为他们面临完全不同的现实世界、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一系列的工作和生活难题。19世纪20年代,就有社会学家曾指出:城市与乡村在当代文明中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两极,城与乡各有特定的利益、兴趣、社会组织和人性。第二阶段是学习和模仿。在城市中就业的乡城迁移者,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其中的一大部分人会在情愿或不情愿、自觉或不自觉中,模仿或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接受城市元素,有选择地吸收或采借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元素,比如,职业技能,生活方式等等。第三阶段为吸收和整合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或模仿之后,迁移者会选择性地吸收或采借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城市社会的元素,但接着也会对自己原居地的元素有所保留,当二者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时,这就叫整合。而整合达到完美程度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迁移者完全适应了所在城市。

这三个阶段是城市适应的理想模式,在现实中,有的迁移者未必能完成对城市要素的吸收和整合的过程,也可能会产生分化或边缘化的情况。分化是主观上不愿意接受城市主流元素,而且有意回避与任何城市元素交往;而边缘化是有意接近主流元素,但却无法发展出接近主流元素的技能和关系网络。

在整个过程中,迁移者是否具备或者是在城市中发展了新的关系和生存技能是他们适应城市的关键。乡城迁移人员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难以在社会关系上做较多投入,新的关系发展难,主要关系网络是由具有相同背景的同事、老乡组成。所以他们在城市的社会交往上显示出内倾性和表层性两个特点。内倾性是指他们交往的对象指向为家人、同乡和从其它地区来的农村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如果出现问题,更多的是找家人和同乡帮忙。内倾性造成的结果是社会关系网络的同质化,而在其中得到的信息重复性高②,使异质性高的信息难以发生,所以他们的职业往往呈现出低水平的流动,难有向上的流动。

此外,从我们的访谈调查情况来看,一般乡城迁移人员很少有机会获得政府、社会团体或单位出资提供的一些有关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学习机会。比如在工地上,所谓的职业培训一般都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除非是一些特种工。因为培训需要成本,乡城迁移人员就业相对不稳定,包工头不愿意对他们进行培训。而乡城迁移人员自己又没有能力去承担这样的培训。此外,各地方的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向拥有本地户口的市民开放。我们在劳动局、社保中心以及再就业服务中心了解到,必须是本市城镇户籍的失业人员和协保人员、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人员和企业富足人员才有资格申请培训费补贴。到目前为止,专门为乡城迁移人员开设的职业学校很少,大多数是私营性质、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他们的职业培训基本上都是在就业过程中完成的。鉴于新关系形成的困难、技术和技能的缺乏等情况,使得乡城迁移人员在适应城市的生活、就业等方面出现较多不适应。

在对上述现象,即“农民工适应难”到底是一个社会的问题,还是他们自身的问题的解释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城市没有为其提供提高适应能力的公共教育资源;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农民工”的个体素质(观念、品质、文化、技能)问题。实质上这两种观点的基本分歧就在于是否应该把乡城外来人员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为其承担公共教育的责任。笔者认为,城市政府、城市社会在乡城迁移人员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应负有责任,从而把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如何调动城市公共教育资源,以帮助乡城迁移人员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作为主要的着眼点。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公共教育是以提供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为目标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免费性、平等性和全民性[4];但是在中国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目前乡城迁移人员的公共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法律、政策层面。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对乡城迁移人员的不平等政策待遇,对乡城迁移人员的公民意识的形成具有妨碍作用。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管理延伸为城镇内部的二元社会管理,相对于就业制度的变化,这种二元式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严重滞后。目前乡城迁移人员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市民待遇,在居住、就业、社会保障、子女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等方面,受到种种歧视和排斥,所有这些都妨碍了乡城迁移人员的权利实现,从而直接影响到其权利、义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有人抱怨乡城迁移人员素质差,强调加强对他们的公民教育,但城市如何给乡城迁移人员支付起码的权利,从而让他们获得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则必须从法律、政策的层面加以落实。

第二是观念层面。本地人的偏见和歧视是乡城迁移人员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妨碍其适应城市的一个软环境,也是公共教育忽视在本地居民中开展反歧视教育的结果。在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中遭受的偏见、歧视,直接阻碍了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适应。如某建筑工地的一位油漆工认为,“上海人不是那么好的,对我们外地打工的不屑一顾。我们下班的时候穿着工作服走过来,他们看到你就像避瘟神一样,我又不是带病毒的。”象类似的叙述很多,被访者始终觉得进入不了城里人的圈子,“他们觉得我们是外地人,打工的,对我们没有安全感”。这种状况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消极对应。在H村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除了房租便宜外,吸引来自各地的外来务工者到这里居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是外来者,彼此不会看不起对方。城市人的排斥使乡城迁移人员程度不同地放弃了融入城市的努力。他们普遍对城市以及居住社区缺乏认同感,而倾向于将自己的城市生活设定为一种短期行为。有些矛盾冲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对于不公待遇的一种不计后果的极端行为,是他们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的客观表现。

此外,目前城市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问题之一是政府尚未完全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转变过来,他们仍然倾向于把乡城迁移人员看作是城市秩序中的不安定因素,对他们采取防范式管理和教育。这些方式都带有鲜明的“灌输”特性,表现为施教者自上而下向受教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者则永远处于被动地接受教育的位置。政府对乡城迁移人员的态度更多地是立足于管理,而不是服务和保障。基层社区有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劳动、公安、城建、计划生育等部门也都设专人管理外来人员,其管理内容主要一是办证、收费,二是查证、罚款,三是一旦整顿社会秩序,往往把矛头对着乡城迁移人员。具体的操作大多从如何管理的角度出发,而缺少关心其生存环境、生活状况和需求。这种管理模式的问题在于,首先由于目前人们的经济活动日益表现出多样化,由此带来的社会流动和观念更新使得社会成员的存在方式已经溢出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因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很少有说服力和实际效果。之二是政府以本地和外地两个群体来区分、隔离公共教育,造成了城市居民和乡城迁移人员互动的匮乏,加强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社会属性的差异。

第三是具体操作层面:人力物力不够,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层内部的认同感问题,实际造成了二元分割的公共教育现象。乡城迁移人员的流动性大,现有的户籍制度遏制了他们的定居倾向,所以要在乡城迁移人员中实行公共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因为往往一个项目实行到中途,其人员结构就发生了变化。此外乡城迁移人员面临更多的是生存问题;他们的收入并不高,除去日常开支,很少有别的钱或时间去享受精神生活。这些客观原因的确增大了在乡城迁移人员中开展公民教育的难度。

此外,城市公共教育的二元分割,依然是主要的问题。目前城市的公共教育系统主要还是以本地居民为覆盖对象,街道和居委工作人员对乡城迁移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与本地居民实质上是分开的。在我们调查的乡城迁移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基本上没有类似于本地居民享受的公共教育服务,被访者反映说,居委工作人员只是偶尔来管一下卫生,什么公共教育之类的根本没有听说过。

第四是公民社会的发育不全,社区社会化管理尚未实现,是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不能深入开展的又一原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越来越多的上级单位开始对下级单位“断奶”,不同级别与种类的单位都开始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剥离原来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但是单位社会责任的释放,并不意味着“社会”的成长。现阶段,政府在政策和体制上给单位“减负”的同时,自己压力却越来越大。社区社会化管理尚不成熟已经成了一个明显的问题。除了行政这一块,可以承担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任务的一些社会团体、志愿者队伍还没有发育起来,因而无法建立起乡城迁移人员的公共教育长效机制及其网络。

公共教育转变的方向

1、尊重并落实乡城迁移人员的基本权利,是公共教育的前提。要求外来人员履行公民道德义务,在制度范围内应尽可能地考虑并落实他们的权利,这就需要各级行政人员尊重外来人员的人格和权利,杜绝侵害外来人员的行为发生,还需要教育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规范执法。执法者严格执法与公民守法是相辅相成的。 转贴于

2、转变政府工作的理念,变管理为服务,是提高乡城迁移人员城市适应能力的公共教育的保障。推进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把对农民工管理的重点转到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服务上来。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的工作模式,从重“灌输”转变为教与学的互动。我们不能否认,乡城迁移者的大量涌入给城市管理、城市治安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更多的是今天数百万乡城迁移人员正活跃在城市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从市民身边的早点摊到集贸市场、从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到城市环卫无不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可以说,城市的今天不单单是城市人自己努力的结果,更少不了乡城迁移人员的贡献。城市政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乡城迁移人员已经是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是城市自身的责任。

3、在本地居民中开展反歧视教育,改善乡城迁移人员城市适应的软环境。在对本地居民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应该加入有关尊重外来人员、帮助外来人员的教育。外来人员对社区的认同和与本地居民的社会交往,有赖于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的观念改变,“城里人”对“外地人”、“民工”的偏见和歧视是造成外迁人员难于认同社区以及心理压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必要将反歧视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居民的公民教育中,应该将公民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列为重要的内容。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应该致力于消除对外来人员的偏见、歧视、侵权等现象。

4、建构起媒体、职场、学校教育与社区乡城迁移人员社会教育的互动模式,组成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网络,提高乡城迁移人员城市适应的能力。在制度改革的层面上,改革公共教育制度,实现公共教育的免费性、平等性和全民性原则,这些不仅必要,而且紧迫。首先,教育是培养社会公德、消除社会不公平的重要机制。但是,城市以往的一些公共教育体制(对外来人员不提供制度供给而加以歧视、限制)继续延用的后果是,在城市中会形成两种具有不同心理、情感和价值观的、彼此隔阂很深的社会群体;彼此之间具有难以融合的社会距离,蕴藏着较大的社会张力,从而潜藏着各种社会冲突、威胁社会的稳定。[5]同时,教育是改变和防止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生活出现恶性循环累积的有效方法。其次,根据同化理论,迁移者最终融入迁入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需要一代甚至于几代人的努力。就我国目前的国情看,迁移人员完全地适应和融入城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可能会延续到他们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但是以提供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为目标,是体现免费性、平等性和全民性的公共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乡城迁移人员的子女的九年义务教育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以受教育者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为原则的。对于迁移人员及其子女来说,他们的户口并没有随着他们的迁移而迁移,因此他们想要在居住地城市接受平等的学校教育仍有种种困难。城市应该尽可能地放宽乡城迁移人员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借读的政策限制,降低经济门槛,同时把现有“乡城迁移人员子弟学校”、“窝棚学校“等列入本地教育管理体系中,使其规范有序地发展,使乡城迁移人员的子女在城市中享有真正免费的、公平的、全民的义务教育。不仅如此,迁移人员特别是第二代迁移人员在城市的文化适应不仅需要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和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年轻一代乡城迁移人员接受各方面信息的渠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包括家庭中父母行为的示范、大众传播媒体对公共事务的报导、政界人物言行举止的影响、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经验、职场的培训等等。

为此,亟需构建起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媒体、职场和社区乡城迁移人员社会教育为补充的互动模式,组成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的互动模式和联系网络,整合公共教育的资源。比如在M区政府网页上已经建构了媒体公共教育平台。对于年轻一代的乡城外来人员而言,传统的宣传形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需求,将宣传与网络公共教育相结合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年轻一代乡城外来人员的公民意识的形成、适应城市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又如社区可以作为政府投入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的一个载体,使公共教育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其具体的做法,可以建立以乡城迁移人员为主的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广开筹资渠道,解决办学资金短缺问题;建立以公立学校为主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把闲置的学校资源用于外来人员的教育事业;建立针对性强的乡城外来人员成人继续教育体制,开创职业培训、城市生活导向等社会教育的新模式,以成为提高和增强成年乡城迁移人员适应城市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 本文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流动人员的公共教育及其权利保障研究”的学术小结之一。本项目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重大项目“大都市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重构-以新社会群体为例”的支助, 项目批准号:04JJDZH004。

② 格兰若维特在论述关系和求职的时候认为,强关系所得到的信息重复很高,道理很简单,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往往是相同的,所以可以传递的信息往往也是雷同的,这就是强关系为什么“弱”的根据。

参考文献

[1] Goldscheider.G.Urban migrants in developing nations. Westview Press,1983

[2] 王康主编. 社会学词典.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52

[3] 张继焦. 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 商务印书馆,2004:5

篇7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已加强了有关医患关系的教学内容,但医护人员医患关系的继续教育还比较滞后。综观国内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起步比较晚,但近几年的发展很快,无论是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还是教育内容都在不断完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层次不断提升,继续医学教育为我国的医学科技、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重大贡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提高我国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应看到继续医学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譬如教育模式仍以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知识教育为主,教育内容还不全面,系统性也有待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待创新。同时,当前继续医学教育中更突出的问题是忽视了医患关系教育,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医患沟通、人文关怀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还很欠缺,这可能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

2加强医护人员的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冲突日益加剧,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不断,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伤害了医护人员和患者,还对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了危害,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矛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所以改善和维护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医患的互动关系中,医护人员是其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医护人员是有效解决医患关系问题的一个关键,通过继续教育,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有了正确认知,并能不断提高医患关系的处理和应对能力,从而促进医患和谐。因此,加强医患关系的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医护人员的医患关系继续教育,他们处理、应对和协调医患关系的能力和技巧会有明显提高,这有助于改善医患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有利于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其心身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善,其医疗工作效率和效果也会有很大提高。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医护人员医患关系的改善和维护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和发展,还将影响到我国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顺利推进医疗改革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加强医患关系教育,能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推动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有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缓解医患冲突,化解医疗纠纷,缓和医患矛盾,并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非常重要。

2.2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鉴于医患关系问题日益严重,医患冲突的危害越来越大,同时医护人员在医患关系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在医护人员继续教育中迫切需要加强医患关系教育。很多研究提示,医患关系紧张与医护人员密切相关,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医患沟通、人际互动、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心理健康水平与状态、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等因素是导致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如果医护人员仅仅提高了医学知识和经验,而忽视了医患沟通、人际交往、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等同样重要的问题,那么其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及其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医疗服务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另外,长期在医患关系紧张环境下从事高压力和高风险的职业,医护人员心身健康容易受到损害,而且更容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其结果将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增多,所以加强医患关系教育迫在眉睫。此外,前文已论述了继续医学教育未重视医患关系教育,当前的继续教育更注重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缺乏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因此,非常需要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

3在医患关系紧张背景下开展医学继续教育的建议

由于医患矛盾日益尖锐,医护人员与医患关系紧张有密切关系,而且继续医学教育中医患关系教育存在不足,因此我们建议:

3.1重视医患关系继续教育,改善医患关系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继续医学教育偏重于在职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忽视了医患关系的教育。在医学科技不太发达的过去,医患关系问题尚不明显,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在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医护人员仅仅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并且很难跟上医学科技高速发展的步伐,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当今合格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技能和经验,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医患沟通、人际互动、心理健康状态、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这些方面的缺乏势必影响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会限制医护人员的专业发展,而这些恰恰是传统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所欠缺的,继续医学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医患关系教育。此外,长期以来传统医学教育对医患关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仅仅在近几年医学教育才开始关注在校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教育,而且课程内容比较少,课时也不多,这就导致现在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缺乏系统的医患关系教育和训练,而即将走向临床工作岗位的医学生,也需要全面系统的医患关系教育,以便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维护和促进医患关系,因此,更应重视继续教育中的医患关系教育。

3.2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篇8

论文关键词: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城市适应转变方向

论文内容提要: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适应,实质上就是其由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是否具备或者是在城市中发展了新的关系和生存技能是其中的关键。城市政府、城市社会在乡城迁移人员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应负有调动城市公共教育资源、帮助乡城迁移人员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的责任,以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乡城迁移人员的公共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中国,乡城迁移人员目前已经成为城市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个群体通常被政府和学者们称为“农民工”、“流动人口”、或“外来人口”等等,种种称谓多将他们区别于拥有本地城市户口的居民。与此同时,城市管理者及研究者们也多将乡城迁移者对城市适应的困难归结为这个群体及其个人的素质、能力的问题,而较少从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的责任这一角度来思考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的研究将乡城迁移人员的问题设定为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试图探讨在“市民化”框架内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如何调动城市的公共教育资源、帮助乡城迁移者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

公共教育和乡城迁移者城市适应的关系

1、公共教育应该为乡城迁移人员的社会适应负责

一般说来,“适应行为”是“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1]“适应”和“社会化”关系密切,是一个事物从两个方面的不同表述。而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Goldscheider.G)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括了这三个方面的变化。”[2]高斯席德强调变化和过程,倾向于把适应理解为行为本身,即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们所做出的一种不断的行为调整。根据这些解释,我们可以把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适应,理解为这一群体的社会化或在新的环境下的继续社会化,实质上就是乡城迁移人员由农民而市民化的过程。

迁移人员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第一阶段是震惊或抗拒。农村劳动力来到一个城市,初始的反应往往是极大的兴奋和欣喜,对城市各种现象表现出巨大的震撼或者一种抵触或抗拒等明显不适应的状态,因为他们面临完全不同的现实世界、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一系列的工作和生活难题。19世纪20年代,就有社会学家曾指出:城市与乡村在当代文明中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两极,城与乡各有特定的利益、兴趣、社会组织和人性。第二阶段是学习和模仿。在城市中就业的乡城迁移者,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其中的一大部分人会在情愿或不情愿、自觉或不自觉中,模仿或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接受城市元素,有选择地吸收或采借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元素,比如,职业技能,生活方式等等。第三阶段为吸收和整合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或模仿之后,迁移者会选择性地吸收或采借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城市社会的元素,但接着也会对自己原居地的元素有所保留,当二者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时,这就叫整合。而整合达到完美程度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迁移者完全适应了所在城市。

这三个阶段是城市适应的理想模式,在现实中,有的迁移者未必能完成对城市要素的吸收和整合的过程,也可能会产生分化或边缘化的情况。分化是主观上不愿意接受城市主流元素,而且有意回避与任何城市元素交往;而边缘化是有意接近主流元素,但却无法发展出接近主流元素的技能和关系网络。

在整个过程中,迁移者是否具备或者是在城市中发展了新的关系和生存技能是他们适应城市的关键。乡城迁移人员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难以在社会关系上做较多投入,新的关系发展难,主要关系网络是由具有相同背景的同事、老乡组成。所以他们在城市的社会交往上显示出内倾性和表层性两个特点。内倾性是指他们交往的对象指向为家人、同乡和从其它地区来的农村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如果出现问题,更多的是找家人和同乡帮忙。内倾性造成的结果是社会关系网络的同质化,而在其中得到的信息重复性高②,使异质性高的信息难以发生,所以他们的职业往往呈现出低水平的流动,难有向上的流动。

此外,从我们的访谈调查情况来看,一般乡城迁移人员很少有机会获得政府、社会团体或单位出资提供的一些有关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学习机会。比如在工地上,所谓的职业培训一般都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除非是一些特种工。因为培训需要成本,乡城迁移人员就业相对不稳定,包工头不愿意对他们进行培训。而乡城迁移人员自己又没有能力去承担这样的培训。此外,各地方的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向拥有本地户口的市民开放。我们在劳动局、社保中心以及再就业服务中心了解到,必须是本市城镇户籍的失业人员和协保人员、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人员和企业富足人员才有资格申请培训费补贴。到目前为止,专门为乡城迁移人员开设的职业学校很少,大多数是私营性质、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他们的职业培训基本上都是在就业过程中完成的。鉴于新关系形成的困难、技术和技能的缺乏等情况,使得乡城迁移人员在适应城市的生活、就业等方面出现较多不适应。

在对上述现象,即“农民工适应难”到底是一个社会的问题,还是他们自身的问题的解释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城市没有为其提供提高适应能力的公共教育资源;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农民工”的个体素质(观念、品质、文化、技能)问题。实质上这两种观点的基本分歧就在于是否应该把乡城外来人员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为其承担公共教育的责任。笔者认为,城市政府、城市社会在乡城迁移人员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应负有责任,从而把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如何调动城市公共教育资源,以帮助乡城迁移人员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作为主要的着眼点。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公共教育是以提供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为目标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免费性、平等性和全民性[4];但是在中国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目前乡城迁移人员的公共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法律、政策层面。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对乡城迁移人员的不平等政策待遇,对乡城迁移人员的公民意识的形成具有妨碍作用。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管理延伸为城镇内部的二元社会管理,相对于就业制度的变化,这种二元式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严重滞后。目前乡城迁移人员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市民待遇,在居住、就业、社会保障、子女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等方面,受到种种歧视和排斥,所有这些都妨碍了乡城迁移人员的权利实现,从而直接影响到其权利、义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有人抱怨乡城迁移人员素质差,强调加强对他们的公民教育,但城市如何给乡城迁移人员支付起码的权利,从而让他们获得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则必须从法律、政策的层面加以落实。

第二是观念层面。本地人的偏见和歧视是乡城迁移人员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妨碍其适应城市的一个软环境,也是公共教育忽视在本地居民中开展反歧视教育的结果。在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中遭受的偏见、歧视,直接阻碍了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适应。如某建筑工地的一位油漆工认为,“上海人不是那么好的,对我们外地打工的不屑一顾。我们下班的时候穿着工作服走过来,他们看到你就像避瘟神一样,我又不是带病毒的。”象类似的叙述很多,被访者始终觉得进入不了城里人的圈子,“他们觉得我们是外地人,打工的,对我们没有安全感”。这种状况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消极对应。在H村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除了房租便宜外,吸引来自各地的外来务工者到这里居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是外来者,彼此不会看不起对方。城市人的排斥使乡城迁移人员程度不同地放弃了融入城市的努力。他们普遍对城市以及居住社区缺乏认同感,而倾向于将自己的城市生活设定为一种短期行为。有些矛盾冲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对于不公待遇的一种不计后果的极端行为,是他们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的客观表现。

此外,目前城市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问题之一是政府尚未完全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转变过来,他们仍然倾向于把乡城迁移人员看作是城市秩序中的不安定因素,对他们采取防范式管理和教育。这些方式都带有鲜明的“灌输”特性,表现为施教者自上而下向受教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者则永远处于被动地接受教育的位置。政府对乡城迁移人员的态度更多地是立足于管理,而不是服务和保障。基层社区有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劳动、公安、城建、计划生育等部门也都设专人管理外来人员,其管理内容主要一是办证、收费,二是查证、罚款,三是一旦整顿社会秩序,往往把矛头对着乡城迁移人员。具体的操作大多从如何管理的角度出发,而缺少关心其生存环境、生活状况和需求。这种管理模式的问题在于,首先由于目前人们的经济活动日益表现出多样化,由此带来的社会流动和观念更新使得社会成员的存在方式已经溢出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因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很少有说服力和实际效果。之二是政府以本地和外地两个群体来区分、隔离公共教育,造成了城市居民和乡城迁移人员互动的匮乏,加强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社会属性的差异。

第三是具体操作层面:人力物力不够,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层内部的认同感问题,实际造成了二元分割的公共教育现象。乡城迁移人员的流动性大,现有的户籍制度遏制了他们的定居倾向,所以要在乡城迁移人员中实行公共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因为往往一个项目实行到中途,其人员结构就发生了变化。此外乡城迁移人员面临更多的是生存问题;他们的收入并不高,除去日常开支,很少有别的钱或时间去享受精神生活。这些客观原因的确增大了在乡城迁移人员中开展公民教育的难度。

此外,城市公共教育的二元分割,依然是主要的问题。目前城市的公共教育系统主要还是以本地居民为覆盖对象,街道和居委工作人员对乡城迁移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与本地居民实质上是分开的。在我们调查的乡城迁移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基本上没有类似于本地居民享受的公共教育服务,被访者反映说,居委工作人员只是偶尔来管一下卫生,什么公共教育之类的根本没有听说过。

第四是公民社会的发育不全,社区社会化管理尚未实现,是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不能深入开展的又一原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越来越多的上级单位开始对下级单位“断奶”,不同级别与种类的单位都开始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剥离原来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但是单位社会责任的释放,并不意味着“社会”的成长。现阶段,政府在政策和体制上给单位“减负”的同时,自己压力却越来越大。社区社会化管理尚不成熟已经成了一个明显的问题。除了行政这一块,可以承担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任务的一些社会团体、志愿者队伍还没有发育起来,因而无法建立起乡城迁移人员的公共教育长效机制及其网络。

公共教育转变的方向

1、尊重并落实乡城迁移人员的基本权利,是公共教育的前提。要求外来人员履行公民道德义务,在制度范围内应尽可能地考虑并落实他们的权利,这就需要各级行政人员尊重外来人员的人格和权利,杜绝侵害外来人员的行为发生,还需要教育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规范执法。执法者严格执法与公民守法是相辅相成的。2、转变政府工作的理念,变管理为服务,是提高乡城迁移人员城市适应能力的公共教育的保障。推进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把对农民工管理的重点转到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服务上来。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的工作模式,从重“灌输”转变为教与学的互动。我们不能否认,乡城迁移者的大量涌入给城市管理、城市治安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更多的是今天数百万乡城迁移人员正活跃在城市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从市民身边的早点摊到集贸市场、从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到城市环卫无不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可以说,城市的今天不单单是城市人自己努力的结果,更少不了乡城迁移人员的贡献。城市政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乡城迁移人员已经是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是城市自身的责任。

3、在本地居民中开展反歧视教育,改善乡城迁移人员城市适应的软环境。在对本地居民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应该加入有关尊重外来人员、帮助外来人员的教育。外来人员对社区的认同和与本地居民的社会交往,有赖于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的观念改变,“城里人”对“外地人”、“民工”的偏见和歧视是造成外迁人员难于认同社区以及心理压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必要将反歧视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居民的公民教育中,应该将公民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列为重要的内容。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应该致力于消除对外来人员的偏见、歧视、侵权等现象。

篇9

【关键词】 后续教育 信息技术 远程教育 终身学习

一、 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

前不久某市对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和工作水平进行了实际调查。前者的调查结果是被调查的420人中硕士研究生2人,占总数的0.48%;本科生65人,占总数的15.48%;大专生197人,占总数的46.9%;中专生76人,占总数的18.09%;高中生59人,占总数的14.05%;高中以下21人,占总数的5%,虽说最高点是大专学历,说明近年来,我国会计大专学历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大专以下会计人员明显偏多,大专以上明显偏少,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结构失衡,相对过剩的现象。后者的调查结果是在同样的420人中既会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写报表分析、又能参与管理和参与决策的只有18人,占总数的4.29%,明显偏少,又说明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短缺,总体结构失衡。此外,我国会计人员中还存在知识结构陈旧老化的现象,该市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 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优、业务技能不精以及知识更新节奏加快,国内市场逐步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实现,所有这些都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势在必行。

(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会计信息不完善,没有充分反映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会计信息不真实,有些单位提供人为“加工”的会计信息;在账簿上做文章,不设账或者搞多套账,造假账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这些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一些会计人员对于法律、法规、财会政策及税收政策掌握不全面,造成会计处理混乱和会计工作失误。有些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扩大业务,在开具发票时不遵守财务制度,不严格如实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往往按照采购人员的要求虚开发票,甚至在没有发生任何业务的情况下也给开具发票。这就出现了大量假票据,会计人员根据这些不真实的原始发票处理会计业务,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必然导致管理者、投资者等一些信息相关者得不到可靠的信息,进而直接影响他们的决策,影响整个经济的运作。轰动全世界的“安然”事件让我们看到国际上“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所谓的安达信素质。所以说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

(二)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职业后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到1997年颁布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 2001年试行《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都明显表明我国会计正加快与国际惯例协调的步伐,也造成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的节奏非常之快,学习与工作已经来不及分阶段进行,学习就是工作的开始。因此,会计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质,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会计职业后续教育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三) 时代变化对会计职业后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知识经济在生产发展中的动力;产业内容;效率的考核标准;管理的重点;劳动力的结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率;分配方式等方面带来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会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作为国际“商业语言”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晴雨表”的会计,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而现阶段,不少会计人员还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其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带来的各种挑战。

(四)会计人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入世呼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我国已加入WTO已有几年,会计市场已经对外开放。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意味着不仅包括国际大会计公司,而且其他中小会计公司都可以到中国从事审计等业务,也可以对国内的企业单位提供全面的会计服务,国际会计机构的进入和业务的开放,将大大增加中外会计机构的接洽、合作的机会。要配合企业的发展,必须有精干的会计人员理财,因此,水平低下、浑水摸鱼或者一味靠着老经验而缺乏现代会计知识、技术的人员,自然会被淘汰。由此看来,会计人才市场潜力巨大。这是入世会计人员面临的机遇。同时也要注意机遇背后会计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会计师行业是刚刚起步还处在成长发育期,而加入WTO,我国逐渐取消对国际会计机构的业务方面、国外从业人员、规模方面的限制,使其享有与国内会计机构同等的竞争机会和权利,并让其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强大的国际背景,占据有利“地形”。同时加入WTO,国际经济活动的竞争加剧,企业会计工作面临风险加大。对于这些冲击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以应变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为了有效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着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引起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对会计系统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会计的基本假设有了变化,会计核算的重心发生转移,会计计量模式得以改进等等,这时需要有高度适应力的会计人员,同时也需要他们的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是民创先进人的标志,无论走到哪里都需要创新思维来适应环境,适应潮流,树立创新思维已经是无用置疑的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淘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句俗语,可是终身学习理念也刚刚兴起没多久,就是因为伴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自学校毕业后若不继续汲取新知识,则在校所学知识很快成为过去时,或者知识根本就不够用。知识的提升量与资讯化有密切相关,知识的增加量与时间呈反比,亦即知识增加的时间缩短,但量却呈几何级数增加。因此,终身学习确有其实质上的必要,欲适应未来的会计工作,终身学习的生活是不可少的。

(二)合理设计会计职业后续教育内容。1.一个会计人员的良好素质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1)宽展、开阔的管理思路;(2)严密的工作章法;(3)熟练的业务技能;(4)能预知变化并能灵活应变;(5)能够承受各种压力等方面,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在会计职业后续教育的内容中体现。2.制定后续教育内容的人员自身要对所在行业的发展有相当的了解和职业敏感性,并在实施教育内容之前要进行广泛的会计人员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确定后续教育内容。3.后续教育内容的权威性主要来自于教育内容的实用性,这样在会计人员中才有可能产生广泛的认同性和号召力。因此,合理设计会计职业后续教育的内容,使后续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完善会计职业后续教育方式。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会计职业后续教育了,因此有效拓宽会计职业后续教育渠道日益重要。1、大力加强远程教育模式。远程教育也称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利用现代科技的远程教育形式,能扩大教育规模,甚至形成教育产业,减少国家投资,解决工学矛盾;实现的人机智能最大化,使高科技技术手段成为学习的催化剂,为学习者的自我奋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使学习成为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更利于教育普遍化,如持续教育、终身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教育为基础,扩大人才培训的贡献率,实现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2、在大中型企业实行财务统管,有效实行会计人员的定期或不定期轮岗制度。目前,在大中型企业尤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都是分散管理的,即在每个生产厂设置财务部门,在本厂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本厂的财务核算工作。很明显,这种体制不利于会计人员的流动,并且和资源配置最优化也是不相容的。如果实行公司财务统一管理,有效实行财务人员轮岗,这样就给会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机会,真正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终身学习理念落到实处;并且也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造就了一个良好平台,使得会计人员能“干一岗位,精一岗位”,业务技能、职业道德都能呈现螺旋式上升,全面打造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3、加大“进口出口”的流动力度,迫使会计人员主观要求学习。在很多企业尤其国有企业表现最为显著,由于用人机制僵化、薪酬激励体制不顺,进口容易出口难,进了企业就象进了安乐窝,干多干少一个样,不思进取。即使是企业安排的会计职业培训,那也是去签个名然后坐在那里“身在曹营心在汉”,更谈不上自己主观去学习新知识。笔者建议,在财务部门内加大“进口”——每年招聘一些新员工,同时加大“出口”——淘汰一批业务技能差、职业素质低的员工。经过几轮的优胜劣汰,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必然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通过岗位竞争的内在动力作用,会计人员必然会主观寻求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后续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显出成效。

[主要参考文献]

1、厂允衍,《对我国会计继续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中华会计学习》,2003年第6期

2、代金宏,《入世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挑战机遇对策》,《 财会月刊》, 2003年4期

篇10

今年以来,随着司法部部署的“教育质量年”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监狱系统教育改造工作出现转型发展,我们应抓住契机,积极主动的做好新时期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研究,完善教育改造理念,初步实现科学的教育改造体系设计,积极探索出实施教育改造的有效举措,从而落实“首要标准”,服务于法制中国,平安中国建设,下面我从当前监狱服刑人员的实际改造状况入手,对教育改造工作的发展,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

一、当前监狱服刑人员存在的改造现象

当前监狱服刑人员,存在的改造现象主要表现为三“喜好”:一是喜好“简单”,服刑人员之间的言行以简单为主,缺乏感情交流和沟通技巧,直来直去的言行虽然看上去节约了时间,但也堆积了大量的劳动改造、生活、学习及卫生矛盾和问题,乃至于很多服刑人员习惯于用暴力解决问题,所以打架斗殴,对抗管教,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出现较为普遍和突出。

二是喜好“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劳动改造过程中,很多服刑人员(特别是有特定技能犯)非常喜好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自念和自私,自私和自念的言行,不仅导致服刑人员之间缺乏合作和配合,窝里斗、相互拆台过多,影响劳动改造的有序开展,还导致改造风气不正,互监互控制度落实不到位,易出现监管事故隐患。

三是喜好“一根筋”,虽然当前服刑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以前有较大进步,但服刑人员容易认死理,不易转弯的情况出现增多,他们认识的狭隘性和偏执性,导致他们喜好“一根筋”的思维模式,不能进行自我心态调节,跳出固定思维的能力较弱,民警对服刑人员开展说教工作的阻力较之以前有所增大。

二、导致监狱服刑人员改造现象形成的原因

万事皆有因才有果。上述三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三个“缺乏”:一是缺乏科学严格的服刑人员系统教育,一方面新犯行为规范整训没有与时俱进,源头性教育还有待改进和调整,入监教育缺乏必要的力度和针对性,导致不少新投改的服刑人员,对于服刑的规范学习不到位,对于改造的权利和义务学习不全面,特别是近期大量投送监狱改造的短刑犯,有不少表现出身份意识淡薄,劳动热情缺乏,改造动机不纯,为谁改造的意识不明现象,对良好的改造风气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缺乏较为科学的技术教育思路和设计,缺少科学系统,具有前瞻性的培训教育目的调研,也缺乏系统的技术骨干阶段性的过程培训设计,技术教育基本还停留在基层监区自行安排组织的层面,流于形式的培训效果是差强人意,既资源浪费,又造成基层单位普遍技术储备不足,不仅导致质量问题,设备维护问题较为突出,更为关键的是影响劳动改造成效,使得劳动改造发展不能与教育改造发展相匹配。

二是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育团队,监狱虽然一直在组织教育改造工作,但教育内容的更新及时性,教育手段的新颖性和技术性,教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虽然教育课程是开设了,但上课的老师水平却难以让人满意,课程效果还不理想,缺少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育团队,把课程开好,能吸引住广大服刑人员的兴趣,能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广大服刑人员思考,教育性和影响性还有待加强。

三是缺乏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引导,在当前监狱服刑人员群体中,由于缺乏健康、积极的群体亚文化引导,导致不少基层监区服刑人员自我调节能力普遍较弱,而现象产生的根源,在我看来,主要是服刑人员长期缺少自己的时间,缺少自我心灵净化,他们缺少阅读,特别是有益于心灵洗礼的书报,更是鲜有看者,我观察了一下,我目前所在的监区服刑人员来看,参加自学考试的只有八名,占总人数的1.69%,订阅各类报刊杂志共计76份,订阅率只有16.1%,而《读者》、《杂文》、《文摘》等有益人生思考的报刊,更是鲜有人订阅,只有8份,占总人数的1.69%,占总订阅数的10.5%,大部分订阅者订的是《健美》、《知音》、《健康与生活》、《男人装》等书刊,缺乏人生哲理的启迪和引导,导致服刑人员缺乏思考,喜好简单的想问题,处理问题,不仅增大了民警的教育难度,还占用基层民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基层监区、分监区领导对教育改造工作的科学谋划和积极实施。

三、对当前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几点建议

1、重塑教育理念,推崇教育改造出效益。一是应建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念,要重视服刑人员入监教育工作,严格新犯入门教育,通过源头性的教育整训,帮助服刑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强化服刑人员的身份意识和劳动改造意识,要解决当前服刑人员中普遍存在的为谁改造,为谁劳动的问题?变要我改造,为我要改造; 二是进行必要的罪犯改造发展动态教育探索,对于一些想改造、真改造的服刑人员,我们应考虑开展具有素质和技术提升性质的中途教育和继续教育,此举,不仅可引导服刑人员继续积极改造,还能形成改造示范效应,引导其他服刑人员也积极改造,踏实改造,更为关键地是,可提高好素质服刑人员的比例,提高我们的劳动改造成效,进而促进劳动改造的模式与教育改造发展要求相匹配,让教育质量年活动,得到真正的开展和取得较好的实效; 三是积极探索出监适应教育,劳动改造和教育改造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为“首要标准”服务,当服刑人员改造到刑期的尾期时,我们应进行一些与社会接轨地适应教育,一方面可以播放一些社会打工人员的就业现状调查纪录片,另一方面可进行必要的生产模拟和就业模拟教育,让即将刑满的服刑人员,对当前社会创业和就业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尽量减少服刑人员出狱后的心里落差,尽可能的减少自暴自弃行为的出现。

2、强化文化建设,借助文化教育促正气。一是鼓励文化

学习,特别是在目前施行“5+1+1”教育改造模式下,我们应大力倡导文化学习,鼓励服刑人员多看好书、好报,鼓励他们参加自学考试(通过一门可外加3分的奖励对服刑人员诱惑非常大),虽然这些学习看上去占用了服刑人员的一些业余时间,但其增强服刑人员自我调节能力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还有我们还可把参加自学考试,同服刑人员的改造表现相挂钩,只有表现好的,才能报名,如有违规可以限制报名,引导服刑人员踏实改造,真诚改造; 二是加强基层监区的文化建设,当前我们不少基层监区,由于硬件条件的短板,从环境上就缺乏文化的气息,劳动改造环境和监舍颜色的单调,压抑服刑人员的心理,鲜有的文艺演出和娱乐条件设施,导致服刑人员的业余生活缺乏调剂,我们应该鼓励有书画和文艺才能的服刑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多进行文艺汇演和创作,形成改造正气,通过加强监区文化建设,丰富服刑人员的业余生活,多方面的引导服刑人员平稳改造。3、创新教育内容,形成教育改造的正能量。除了日常开展的文化教育、形势教育及技术教育以外,我们还应积极开展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娱乐和生活教育,一是可组织观看具有正能量的电影和文艺晚会,如电影《中国合伙人》和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激发广大服刑人员内心的至善,鼓舞起他们的生活热情;二是还可有选择的看去年开始出现的《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健康向上的娱乐节目,教育广大服刑人员,社会成功的渠道已具有多样化,对于他们来说,努力可以造就成功,只要踏实改造,积极劳动改造,将来也有机会去赢得社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