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定位范文
时间:2023-03-22 08:1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定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护理学的护理理念、工作范围以及工作的性质都在不断的变化
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护理工作的内容肯定也要随之发展和变化。护理专业与医疗专业是有着不同的,前者是更重视人的,而后者则是更重视疾病的,所以护理学的工作理念应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角度和人的思想出发,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在护理人的过程中,在考虑人的生理方面的基础上,也要考虑人的生活习惯、家庭状况、生活环境、医疗状况以及职业危险等因素。所以,护理学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就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首先,工作的场所不仅仅是医院了,学校、幼儿园、社区以及工矿企业都是护理学的工作场所,而护士也不仅仅是人健康的照顾者了,同时更应是人健康的教育者和促进者以及预防保健者,因此随着护理学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工作范围也已经超出了医学上一级学科的覆盖范围了,将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1.2学科发展的自然形态
在我国各个学科的发展进程中,有一种自然的形态在一定的时间状态和空间范围内会得到自然的体现,实际上就是一级学科会必然的得到增加,而二级学科会相应的减少。通常情况下,一级学科的研究范围肯定是要广于二级学科的,但是随着我国医学工作者对于社会课题的不断研究,二级学科的涉及层面也会更加的广泛,一级学科就不能全面的覆盖二级学科了。因此,在社会需求不断增加以及二级学科越发成熟的前提下,二级学科也必将逐步的发展成为一级学科。而这种学科发展的自然形态在我国所授予的硕士和博士的专业目录中就得到了一定的体现,最初我国医学门类的一级学科6个,二级学科88个,而近些年来医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已增长到了8个,二级学科则减少到只有53个了。
2护理学发展的实践需要
2.1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需求
我国培养护理学科研究生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了,但是始终都是在将护理学定位为二级学科的情况下所培养的,所授予的学位也都是博士学科和硕士学位,然而,如果认真的分析护理学科这门应用性学科的工作性质,其人才的培养的目标应是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所颁布的相关文件中曾指出[4],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对象应是在职的临床医师以及临床医学的研究生。而对其的考核和培养也都是依据临床医生的实际要求而确定的,而实际上这些要求是并不能够完全的满足护理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的。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临床类的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是应依据二级学科来培养的,护理学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其培养出来的硕士研究生要想同时满足外科、内科、妇科、儿科以及五官科等多个临床专科的护理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护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以及护理学学科的定位对于制定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的类型都将产生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2.2护理研究的需要
护理学与其他类型的学科一样,要想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符合护理学特色的理论知识结构,从而促进护理学的发展。做好对护理学知识的来源和构成的研究工作,对设置护理学本科、硕士以及博士的实际课程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护理学领域研究团队的构成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动力,而科研项目则是学科建立的载体,以往的种种经验也已经证明了,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提高本学科的整体实力,从而获得理想的科研成果,就必须对重大的科研项目深入的研究。然而,由于目前对护理学的定位,还无法形成专业的学术团队,这对护理学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科研课题的申报都是有很大的限制的。
2.3护理临床实践的需求
在我国“十一五”期间所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下,要想进一步满足专科护理领域的发展需求,确保护理专科化的应运而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培养专业的临床护理人才。在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己将本科学历作为护士的人们标准了,我国也已经开始护理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但还都停留在培养科研型研究生的层面上,在此基础上还应转变开始培养临床的专科护士。由于对护理学的定位仍是医学下的二级学科,还不能进行合理化的专业是指,所以也就无法确定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无法对有较强工作经验的护士专科化的培养,这对整个护理学科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3护理学学科的成熟度
篇2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教育实践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08-02
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一直是本学科领域所关注的话题,科学的定位对于学科的建设和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由于研究者不同的分析思考角度,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的理解和论述百家争鸣,各不相同。无论是从教育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以及从两者结合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的研究内涵,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1 概念的界定
要深入理解“教育技术”这个概念,需要从本源上去发掘,先搞清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技术,以及教育技术的定义。
1.1 什么是教育中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是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具体含义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里的“教”是指教育者的教诲与受教者的效仿,而“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向好的方向发展。而现代,对“教育”的广义定义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教育大词典》);狭义定义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柳海民,1999)。无论是古代或现代,对教育一词的认同都直接与培养人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也可称得上最大的专业领域,因为所有年龄阶段(包括不同工作领域)的人都将与教育发生关联,正所谓“终生教育或终生学习”。无论是教育的广义或狭义定义,教育总的目的和目标都是清楚的,那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有用人才”。
1.2 什么是技术目前对技术较全面的理解是技术应包括有形的东西(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东西(智能形态的技术)这2个方面,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对技术的定义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贝克认为,技术是“通过智慧对自然的改造,是人按照自己的目的,根据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改造和变革无机界、有机界和人本身的心理和智慧的特性(或相应的自然过程)”。
1.3 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严格来说应该是以下2种说法:Technology of Education和Technology in Education。我国目前广泛认可的教育技术定义一般是美国AECT1994年所公布的定义,近2年又将2004年巴巴拉提出的新定义作为讨论热点(当然,该定义还只能视为个人的观点),所以有必要对这2个定义作些变化上的比较。
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AECT04定义(巴巴拉观点):教育的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管理适当的各种技术过程和资源,有助于学习和行为提高的研究和道德规范的实践。
与AECT94定义相比,AECT04的定义中不仅强调要有助学习(促进学习),还强调学习的内涵――行为提高。学习是行为或按照某种方式表现某种行为的能力的持久变化,它来自实践或其他的经历。因此,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不仅要促进学习,还要对学习者的行为或能力产生持久的改变,这种改变要从学习实践中获得并能够保持。另外,研究范围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具体到对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的研究,更体现教育技术学科的技术特征。
2 关于学科定位的代表性观点
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观点来看有各自不同的结论,在此选取3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讨论。
观点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赵勇博士――教育为体,技术为用[1]。他认为AECT定义大多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使得教育和技术的关系相对失衡。“教育为体,技术为用”,较好地概括了教育技术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教育始终是出发点,技术是参与教育的重要因素。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不应局限在开发和管理上,从教育的不同层面出发,考虑技术在其间的运用、参与是一个很广的范畴。赵勇博士总结:以创新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也包括技术,关注技术的突变性和永恒性。
观点二:北京师范大学刘美凤博士――将技术定位为广义的技术(工具、意志、知识、活动和技能),广义技术定义下的教育技术,就是广义的教育技术定位。广义教育技术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或创造性地提出把与教和学相关的科学知识或经验用于解决教与学实践当中的问题的原则、操作程序、方式或方法、技能或技巧以及对所需要用到的资源(媒体、环境和相应的支持系统)的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知识;基于行动研究的系统方法和形成性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应用模型、实施程序等知识[2]。
观点三:华东师范大学高丹丹――教育技术学的定位是技术和应用为主的学科[3]。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是通过应用和开发体现出来的,这种价值承载了教育者的理念和思想,带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最终是为了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可以说,技术内在的教育价值必须通过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得以外化,并且只有在科学的研究基础上的应用才能发挥促进人的发展的正面价值,避免由于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和错误使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可以说,技术只有通过应用才能体现价值,技术只有通过研究与应用才能提升价值。教育技术学科必须通过对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才能体现出自身(学科)的价值。
3 笔者理解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并不是教育和技术简单的混合,而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作用而成为一个系统,教育技术中的教育与技术不是相加关系,而是相乘关系,两者结合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3.1 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目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技术为提升教育效果服务。两者结合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在探索教育技术问题的时候,教育效果应当始终是出发点,技术作为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如何利用技术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如何通过技术参与来提高学校运作效率,如何利用技术来辅助学习,如何使技术在教师培训中起到恰当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探索,都是对教育问题的关注,需要通过技术的运用来解决。
3.2 如何提升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是技术,既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也包括“观念形态的技术”。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为达到培养人的社会目的,就一定会在实践过程中讲究“技术”;而且,一切在教育实践及其研究中得出的经验、认识或理论,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技术”应用到教育实践当中去,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3.3 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教与学相对于研究“教育是什么”,即探索教育规律的教育科学,以及“为什么教育”,即探索教育根源与本质的教育哲学而言,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实践的核心和关注点是“如何教学”。它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试图利用一切相关的教与学的科学知识或经验,通过研究、探索与实验,改进教学实践,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这就是教育技术及其学科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教育技术学就是对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策略方案、途径的追求和相应理论的研究。
4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是教育实践学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实践,教育实践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和教育实践活动,研究的目的是提供环境和理论使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是使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活动更有效地开展。理论来源是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论、信息技术理论和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发展方向是关于教与学的活动如何有效开展,如何验证教与学活动的有效性,如何为教与学的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当前教育技术的困境是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学科,虽然是应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需求所生的,它有进行实践应用的理论,但是其理论的可应用性不强,教育技术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所以教育技术要把实践作为根基,从实践和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
5 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
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应当主要面向教师的进修,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做教与学的服务工作。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除了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外并不直接担任教学实践活动,由学科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实践,而专业人员负责教与学的服务工作,比如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教学设备的优化组合、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便利的教学管理、进行教育效果评估……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Molenda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出路,或者去软件公司作为教学设计人员设计开发软件,或者在公司从事绩效技术的工作,或者去公司当一个教学设计项目小组的协调人员或项目经理,还有的走入大学成为本专业的教授。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是做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成立一个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部,为全国的教师教育技术技能负责。前提是为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作出一个完善的评估标准,并且学校要把教育技术技能作为教师的必备技能。
参考文献
[1]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定位问题;定位策略
1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问题
播音主持专业学科涉及了广播电视学、传播学、新闻学、语言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丰富的内容,也正因为如此,不同教育机构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科所做出的定位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导致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问题成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中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具体而言,当前,不同教育机构对播音主持专业所做出的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播音主持专业定位为新闻学科。这种定位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科所做出的定位,而这种定位所产生的原因,则是因为许多高校都对“北广模式”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借鉴,但是在此过程中,这些院校却忽略了对自身办学能力的考量,从而导致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与自身实际出现不符。二是将播音主持专业定位为语言学科。播音主持工作者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决定着播音主持专业与语言具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一些学者也主张将播音主持专业定位为语言学科。然而,这种定位存在过于狭窄的特征,而且也忽略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变革。三是将播音主持专业定位为艺术学。这种定位与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发展史具有紧密关系,自己播音主持专业学科的产生,源自北京广播学院对话剧、戏曲等艺术学科的净化进行挖掘的过程。虽然播音主持专业学科所具有的艺术性不容忽视,但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科的功能却并不局限于艺术学领域,因此,这种定位同样具有过于狭窄的缺陷。
2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策略
2.1拓展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媒介融合人才培养
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广电人才的培养已经与市场发展环境产生脱节,而为了解决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滞后性问题,播音主持专业应当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塑,即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适应传统广电环境向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适应媒介融合环境转变。在此过程中,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认识到专业开源发展以及媒介融合发展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需求与新要求。从播音主持专业的开源发展需求来看,播音主持专业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一方面,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资源有限而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让专业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被放大;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专业领域中的低端人才需求趋于饱和,而精英人才需求则呈现出较大空缺。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认为播音主持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重视缩减办学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虽然这种策略对于推动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却会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为此,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有必要着眼于网络化的“开源”发展,即通过设置口语传播等专业,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同时兼顾演讲人才、传播人才、谈判人才的培养。当然,从当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现状来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格局仍旧局限于为传统广电领域服务的领域,这对于人才培养有效性以及学科持续发展而言都是不利的。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来看,媒介融合虽然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所具有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与此同时,媒介融合也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开源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格局的拓宽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在互联网与新媒体平台中,网络主持人这一群体的出现,拓展了社会大众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认知,与此同时,媒介融合的发展也催生了日益旺盛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每户网站主持人、互联网电视主持人、自媒体主持人等都相继出现,在这些主持人当中,不乏有一些从业者并不具备专业教育历程,这些主持人充满个性而又继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规范性,而这种需求则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开源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针对互联网主持人、新媒体主持人专业素养的发展,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理论建设等做出做出拓展,从而确保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环境。
2.2变革人才培养理念———重视信息的全方位产控
媒介融合的发展,让传统媒体、新媒体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打破,事实上,传统媒体在通过构建新媒体矩阵推动自身传播范围得以拓展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向融媒体的转变,因此,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信息传播领域发展趋势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概念界限也将会逐渐消失。当然,无论是在传统媒介传播环境下还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虽然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能够为信息传播带来更好的便捷性,但是内容质量仍旧是吸引受众关注传播内容的关键所在,因此,“内容为王”在任何一中传播环境中都不会过时,而这也决定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应当重视提升学生的内容生产能力。在此要求下,播音主持专业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格局做出拓展而且应当重视对人才培养理念做出变革,推动人才培养理念从关注学生二次创作能力发展向关注学生信息全方位产控能力的发展转变,从而确保学生所具有的内容生产能力能够适应传播环境的变革。具体而言,传统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二次创作指的是传统播音主持人才呈现出了“专岗化”的特征,他们需要对文字稿件进行观察、分析与提炼,并使用语言与声音对文字稿件内容做出表达,这种表达过程,也是对文字稿件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更为偏重提升学生所具有的语言技能,促使学生语言体现出规范性与亲切性。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仅仅依靠语言能力很难在激烈的播音主持领域中展现出自身的竞争力,而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播音主持人才需要能够具备创作内容的能力,而不能仅仅依赖于节目团队所提供的内容,而这种要求则推动着播音主持人才二次创作能力向信息的全方位产控能力发展,即播音主持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播音主持能力,而且需要具备新闻采编能力与新闻内容产控能力,只有如此,播音主持人才才能够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对信息内容以及个人魅力做出更好的呈现。
篇4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的修辞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6-0021-05
一、语言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
应该说,经济理论是人们对人类相互作用的常规性进行解释的一种尝试,而人类相互作用中的最基本的、非物理性的常规性就是自然语言。经济理论仔细分析了社会体制的设计,语言从部分意义上讲也是一种交流的机制。语言是制定决策和形成判断过程中的核心工具,可见,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十分重要。那么,什么是语言经济学?它的范式和本体论基础是什么?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纲领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定性并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得清楚的。
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语言经济学者都普遍认为源于马尔沙克(Jacob. Marschak)。他于1965年在致力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时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特性,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做出深入分析。而后许多经济学者借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把语言引入到经济活动中来,探讨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所具有的经济势能。最后由格林(Grin,Francois,1996)给出了语言经济学的这一定义,他认为语言经济学就是把语言作为一种变量,引入经济活动中来,探讨语言与经济的关系,并在探究过程中采取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从此语言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国内的研究也是继承和发展了格林的相关理论,始于21世纪初,但是缺乏深入研究。格林虽然定义了语言经济学科,但是后来许多学者对Language of Economics 还是Economics of Language难以作出统一和规范,以至于张卫国借用了法经济学的命名惯例,称之为Language and Economics①。经济学界很少关注语言,或者仅局限于只言片语的思考,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搞清楚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纲领,没有弄清楚语言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更没有把一些语言现象上升到理论高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我国语言经济与语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2YJA2H200)、2011年度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语言经济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B125-27)和2009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语言技能与劳动收入关系研究”(项目编号:ZR2009HM006)的研究成果。
度。语言经济学的内涵发展、外延扩展及其分析边界的模糊性限制了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我们应该对于语言经济学的外延和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才能使语言经济学得到普及和接受。
篇5
论文摘要:全球环境总体日趋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环境社会学应运而生。本文试图对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和不同时期西方社会学理论对环境问题的论述和贡献进行梳理,希望运用环境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同时推进环境社会学的新发展。
1 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在学术地平线上出现一个新的学科并非偶然,环境社会学便是社会改革和变化的社会运动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政治上发酵的产物。“环境社会学”最早是克劳斯纳在他1971年出版的《论环境中的人》中使用的。随后,社会学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卡森所著的一本关于农业杀虫剂的生态危害的畅销书《寂静的春天》便是催化剂。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当时面临“生态危机”,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世界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一度成为当代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社会学家卡顿深受其影响,开始理性思考人口过剩和化石燃料枯竭,他的研究汇集成了一本深具影响的书《过度成长—革命性社会变迁之生态基础》。[1]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韩国分别建立了环境社会学。1992年,最早的日本环境社会学家之一饭岛申子协助成立了日本环境社会学学会(JAES)。到1999年,JAES有了自己的刊物《环境社会学期刊》。在韩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有了环境社会学课程。2001年10月,在京都环境社会学研讨会上成立了一个研究网络—亚太环境连线,主旨在解决亚太地区的社会与环境问题。[2]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总体形势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日益加剧,对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人类健康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环境社会学开始引起了社会学者的关注。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环境社会学是关于环境与社会之关系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与社会学交叉渗透的产物。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将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以及协调环境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人们开始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环境问题是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失衡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我国学者有意识引进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成果,进入21世纪,社会学者开始自觉运用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我国遇到的环境问题,推进了我国的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环境社会学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为政府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服务,为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出谋划策,同时还将有效地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市环境保护发展的客观要求,向人们提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的指导方案,如环境公众参与﹑环境教育的实施﹑环境文化的构建等。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便由此应运而生。
2 环境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2.1 儒家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环境问题频频出现的今天,中西学者开始把目光纷纷投向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我国学者也开始发掘“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生态意蕴。产生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道德和伦理也是产生环境问题的因素之一。
环境伦理的奠基者利奥波德提出了“大地伦理”的概念,他主张把伦理学的道德规范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节人与自然(大地)之间的关系,把道德权利﹑良心﹑义务扩大到动物﹑植物﹑土壤﹑水域和自然界的其他实体。[3]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的自身的问题,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三个问题,其中最根本的还是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问题。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意蕴,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生态意义非常丰富,其最鲜明就是因任自然,它有助于我们确立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自然观,并在实践中采取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的方法论,解决环境问题。[4]
2.2 环境建构主义理论
上世纪60年代是绿色意识的精英启蒙阶段,1962年卡森发表的《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就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向全世界敲醒了警钟。70年代是公众绿色意识的动员和形成阶段,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交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正处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的西方世界发出了关于“人类困境”的天才预言。80年代绿色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类已进入维护共同家园的全球时代。
建构主义认为,环境问题是不同群体表达自身意见的一个共同符号,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理解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总是通过特定的﹑具体的社会过程,经由社会不同群体的认知与协商而形成的,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构建环境问题,并使之为其他人所接受,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变为政策实践。[5]
2.3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非常强调共同价值观与信仰对于社会运行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它认为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扭曲,特别是工业社会,过度役使自然环境与资源,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西方文化具有物质主义与贪婪的本质,过于强调物质消费以及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西方文化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关联。社会系统是在对于环境的不断适应中进化的,但它忽略了社会系统内部强制与紧张的一面。此外,一些环境主义者认为,结构功能主义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乐观看法有可能模糊人们的环保意识。[6]
2.4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中的权力分配是不平等的,掌握权力的精英影响着社会事件,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制造环境威胁,全球环境为经济正是全球财富与权力分化的直接后果,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促进资源在全世界的公平分配。[7]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综合效益(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不能单独地考虑经济效益。
2.6 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理论着眼于人类进步的负面性,尤其是工业和科技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危害。贝克指出,在“风险社会”中,现代风险—特别是环境风险﹑核技术风险﹑化学污染风险等等—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将是“平均化分布”的,一旦空气或水受到大面积污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知识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温室效应﹑酸雨﹑大气污染大都是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制造”出来的。
3 结语
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学理支撑,同样地,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丰富实践,也将促进我国环境社会学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2]约翰·汉尼根:《环境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 角色定位 专业技能 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是以学生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来组织实施教学的技能教育。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同时,实施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传授,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数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对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既要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需求,也要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准备必需的数学知识,因此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要侧重于学生所学的专业,即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要重视其角色定位。
一、正确把握数学课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地位
职业教育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做事。数学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取决于数学知识在该专业中的作用以及在专业技能实践中的需要。数学在专业课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质量。专业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学有依赖性,离开数学课的密切配合,专业课的教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应该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实践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依赖程度来认识数学课程的地位和性质。从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践的角度来看,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素质。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服务、服从于专业需要,这就决定数学课是一门预备性、服务性的课程。但是由于职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以操作为主的工作,在一些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上都认为学生学好专业课就行了,从主观上缺乏对数学的重视,没有认清数学对专业课的影响,加上学生在以前中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等因素,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造成学生轻数学课而重专业课的现象,表面上看对专业课有利,实际上却不然。因此,教师和学生必须从思想上认清数学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认识到数学课对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二、树立数学课教学为专业课服务思想
职业教育决定数学教学必须具有服务性,因此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要牢固树立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指导思想,从教学原则到教学内容都要切实做到为专业课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在不破坏数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切实做到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职业学校的学生刚入校时,由于专业意识的驱使,学生往往急于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使得他们以实用的眼光来看待知识的学习,学习具有选择性。数学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使数学教学在内容上让学生获得学习专业知识所必需的数学知识,给学生学习专业课带来方便;从方法上拉近与专业课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课程安排上,应注意对专业课的支持性。把数学课安排在专业课之前,使学生先掌握数学工具和方法,以利于专业课学习,如果数学教学经常落后于专业课教学,就会给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带来很大的不便,就会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给数学教学带来困难。因此切实安排好数学课的教学时间至关重要。
三、数学课教学内容的构建应突出专业特点
数学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认为是教学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的严密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应该是在选取内容、组织方式和阐释的观点、方法等方面都将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职业学校商贸类专业的数学教学应该从数学的基本常识、外贸单证数据的计算、税率计算等实际需要来选编适合职校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是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工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愿望,成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力。
四、数学课在教学形式上要突出专业特色
职校数学应体现专业背景。在兼顾原教材实用问题的选取情况下,更应该在本专业中选取应用问题,教学中尽量实现数学课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体现专业特色。把简单化的数学应用问题,还原成实际专业背景下的具体应用问题。加强知识应用的实践环节教学,在实践中尝试应用,让学生亲历一个再认识过程,训练学生运用知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新精神。针对一部分有专业应用背景的数学知识,给学生布置调查与实践作业,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总之,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数学作为基础文化课程是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服务的。我们要大力挖掘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能够游刃有余,水到渠成。正确定位数学学科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角色,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专业特色,为职业学校学生的积极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镜《教育学》.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徐红云《现代技能开发》,2001。
篇7
一、政治教师自身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摆正政治学科在教学中的位置
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做到防止两个极端:一方面不能过于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忽视语数外学科在高考中的主体作用,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与当前高考模式的要求或者学校的教学要求相悖。另一方面,也不能听之任之,认为只要抓好几个尖子生或者几个能达到本科指标的学生就行了,从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轻视。而教师本人也会不积极思考、创新教学,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政治教师只有摆正位置,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二、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危机意识、“瓶颈意识”和“匹配意识”
可以结合政治课上学习的主次矛盾哲学道理来分析这个问题。语数外可以看做是学习中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因此我们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对于学生而言,重点是提高语数外成绩这毋庸置疑,只有提高了语数外成绩,才能考上自己的理想高校。但是,主次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主次矛盾可能相互转化。因此要统筹兼顾,在重视主要矛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要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对于学生来讲,在抓好语数外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选修课的作用。如果重视不够,选修课没能学好,最后同样会影响自己被高校录取。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分层意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和觉悟的同时,高三学生的目标当然是要考取理想的大学。那么自己的目标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流的名牌高校,还是一般的本科学校呢。这个目标的制定要实事求是,目标是自己跳一跳能够达到的,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学生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应该是比要求要高一两个层次,否则,到最后可能就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三、政治教师要与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团结协作
一方面,政治教师不能片面宣传选修课的重要性,而导致一个班级的教师之间出现不团结的现象。另一方面,要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合作,共同打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共同重视各门学科的教学。因为,一方面,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教师是班级的核心和主导,班级班风学风的形成需要各门学科教师的共同配合。各门学科教师不能为了自己的学科而挤掉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甚至为了强调本学科而贬低其他学科。另一方面,如果在选修课堂上学生萎靡不振、思想懈怠,这种学习风气必然会影响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必然会影响其他学科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该是一个共同体,各门任课教师要齐心协力,和班主任齐抓共管,抓好课堂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才能共同进步。
四、提高学生的思想重视程度关键要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篇8
【关键词】商务英语;发展前景;培养模式;学科定位
一、商务英语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已经开始了对商务英语的学习和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也已经有了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正是多种客观因素的要求,因此我们将商务英语的这门学科归结为是一种客观条件下产生并且存在的一门学科。
(一)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对于商务英语的研究应该采取中外对比的方式,其中就起始时间来讨论:最早的商务英语开始于十六世纪,与之相比我国的商务英语相对发展较为落后,我国在20世纪中期才出现了商务英语这一门科学,它的前身应该被称作“外贸英语”。直到90年代商务英语才基本取代了外贸英语,正是在商务英语的不断发展下我国的经济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取得了更好的发展。随着形式与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商务英语已经形成了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从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还应当不断的总结经验从而更好的去为商务英语的未来进行更具有科学性的规划。
(二)商务英语的培养模式。要想更好的研究商务英语,首先要对它的培养目标进行更为系统的分类。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懂英语的商务人才,那么我们只要在商务学科的基础上加上少量的商务英语课程就可以了;但如果我们是想培养出英语与商务两者都能达到较高水平的人才,那么我们就应当要求人员同时拥有双学位。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应当是完全按照我们的培养目标来制定的。这是我们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在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应从如下的两个方面开始这个问题的讨论分别为商务英语的研究对象以及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商务英语的研究对象。我们所说的商务英语的研究对象是指以专门的英语理论作为指导从而开展的一种英语教学的互动活动,这种互动活动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对其的要求应当是具有中国特色。简单地说这应该是一种将英语更为完整且有水平的使用在商务领域上的一种新的学科。既然它被称为商务英语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它与普通英语教学间的差异,我们更应该认同商务英语与其他学科相比应当具有其特有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可以表现在其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
商务英语的培养对象应该是复合型的人才,而这种培养的目的无外乎是想要使得我国拥有更多的可以在国际的商务领域上具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我们现如今对商务专业的人士所要求的不仅仅是商务方面的行为能力更应当具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这也就要求现如今的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商务类的相关知识更应当包括语言的表达以及技巧,因而我们现在的商务英语教学应当以话语产出和接受能力两者作为其教学内容的组织原则。
(二)学科定位以及与其余学科的关系。根据商务英语的特点我们将其归为语言学学科下属的四级学科。商务英语从其涉猎的内容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它应当是一门应用型较强并且是一种多门学科相交叉的学科,这其中不仅仅包括商务类所学习的经济管理社会等学科,更包括语言学以及社会学乃至心理学等多种相关的学科。
综合的进行学科间关系的分析,首先是语言学,这也是商务英语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里要求我们对商务英语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具有各种特性的研究。其次不容忽视的就是社会学,这里我们要分析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对英语的使用所能产生的影响。
(三)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商务英语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产生而出现的,发展并不完善,这也就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从而更好的让商务英语这门学科走向成熟。首先我们应当做的就是明确商务英语体系的研究对象并且正确的对商务英语进行有理有据的定位。在这些要求下,我们应该开展一些与商务相关的工作,例如:对商务人士所拥有的商务专业能力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更多复合型的师资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于现如今的商务英语的研究弊端,我们应该做出必要的改进,如今我们的研究仍然简单的局限在商务的谈判与会议上,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当采取更为广泛的视角来对专业的技术进行归类从而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去为商务英语建立一个综合的框架。进而在这个框架中进行专业性的研究最终取得我们期待中的成效。
现如今的商务英语这门单独的学科的出现以及发展都是历史的驱动下所产生的,它的出现不断的满足这社会的需求,随着不断深入的理论研究以及不断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遇见出商务英语的未来发展一定是可以不断的吸取养分不断的进步从而成熟起来的。
三、结语
商务英语是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环境上取得的稳步进步,即使我们可以预见商务英语这门学科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现如今研究上的不足,这也就需要我们的研究者不断的进行先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不断的将所研究出的理论应用到我们的实践中去。在不久的将来,商务英语是可以更好地结合商务以及英语等双方面知识不断的取得飞跃性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黄伟新.论商务英语的语言学地位[J].现代外语增刊, 2000.
篇9
(一)校长听评课的必要性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区域,聚焦课堂教学,深化课改,教育从行政管理到科研指导都定位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指向,让听课评课活动更加常态化,学校课堂的公开性和教师覆盖面都空前提高了。听评课活动常态化之后,参与者比较多,而且逐渐成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常见形式。教育对课堂的干预和对教师教学的指导都得到了加强。校长的专业修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适应这样的场合或与教师私下里专业对话。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校长对听课评课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评课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校长把握听评课“话语权”的重要性
1.检验学术水平的试金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只有日复一日地钻进教育教学过程的精细微妙之处去……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成为教师的教师。”校长的注意力在哪里?是否一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听课评课是一个重要的行为尺度,也是检验自己学术水平的一块试金石。
2.把握方向,全方位了解学校动态
课堂就像一面镜子,学校的资源利用水平和教育管理细节,可以全面、集中地映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无论哪一个学科、哪个年级,课堂教学都有相通的地方。经过长期不间断地听课,校长总能在看似异彩纷呈的教学情境中总结出一点东西,悟出一些教育教学的道理。
二、校长把握听评课“话语权”的策略
(一)占据教育管理高度,给予伯乐式评点,激励教师职业积极发展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校长作为教育管理者,特殊占位决定了校长伯乐式的发现,肯定会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起到激励作用。
1.捕捉教学亮点,挖掘潜质,寻找学科增值点
作为课堂评价的人事权威,校长的发言对于教师的自我暗示起着重要作用。校长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应该是调研者和发现者,是学习者和赏识者,是指导者和援助者,是多种角色的结合体,尤以“品”课为主,赏识和激励自己的教师和学生。
我们去听一位老师的课,不能局限于一节课的评价,而要找到学校在学科教学上的增值点在哪里,一个教师发展的潜质在哪里。
2.因课施“评”,因人施“导”,张扬教师个性
校长应格外关注教师的个性、保护教师的个性、倡导教师的个性。一是注意了解教师自身的基本情况;二是注意开发、提升教师特有的教学风格。但是发现有点,注重表扬激励并非是贯彻“老好人”的思想,伯乐的角色也需要校长要能看到教师存在的不足,把“课”与“教师个人”分开,做到对“课”而不对“人”,在把握基本准则的情况下,评课的标准、评课的态度、评点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学科教学的现象入手,采取更加精细、有效的技术和策略,充分考虑被评教师的心理承受力,因人施评,方式灵活,争取达到“以事明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有机结合。
(二)占据教学质量高度,给予专家型评点,促进教师专业有效成长
从“专业”视角上讲,今天的校长应具有较高的教育专业修养。校长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理论、实践经验、教育心理等方面有较高的素养。此外,校长在所要听课的具体学科内容上应有一定的了解(准备),且尽可能“深”。当然,这不是要求校长精通所有的学科知识,一是不可能,二是没必要,但需要精通某一两个学科,找到、找好课堂教学的感觉,触类旁通。
1.听课前做好充分准备,避免评课时的主观武断
首先,校长在索要听课的具体学科内容上应有一定的了解(准备),且尽可能“深”。除明确本次听课目的外,还要了解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读懂教材、读懂标准、读懂教师、独栋学生。其次,要努力消除教师对校长听课的天然害怕心理。再次,校长观察课堂要有责任地选择观察方法,科学地记录,评课时可以就课堂上的疑惑之处向老师和学生进行询问,避免评课时的主观武断。
听课后的总结评价也应该及时到位,基本可遵循以下三条原则:激励性原则,不管课上得如何,始终以鼓励和激励为主、肯定成绩为主、表扬赏识为主,眼中有“人”,呵护教师的自尊心,保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一腔热情;真实性原则,不添油加醋,不夸大事实,一切用事实说话,让教师心服口服;商榷性原则,在肯定优点的同时要指出值得商榷的地方,以商量的口吻说话,进行必要的引导、点拨、启发,让教师从中得到启迪和醒悟。
2.评课时把握好角度,观察课堂,透视学校全局
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校长角色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听课评课不妨从自我特殊“地位”出发,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综合三位要素有效地展开。
提出问题、发现不足;看到长处、发挥“优长”。校长的听课评课应“以人为本、着眼于发展”,关注教师个人的成长,但最终要指向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要关注某些教师具体的教学细节问题,但更要关注教师个人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教师成长的规律性问题;要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思想和行为,更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以及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素质现状,调整今后教育的思路和方向,通过“观察课堂”这个窗口,透视学校全局。
(三)占据学校品牌高度,给予管理型评点,实现自我教育价值
校长对于教学内容的考虑与教师不同。教师所考虑的主要是一本预定的教材,每一课时学些什么。而校长最为关切的应该是长久课程内容。一所学校需要结合他对于自己贡献人才的设计目标,而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发展优势的教学,最终奠定本校人才的竞争力。
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给予听课对象个体的专业成长、整支队伍的建设、学校发展,拥有这些价值观的校长,会在听课前对听课对象作出精心选择,并在课堂中有重点地进行课堂观察研究。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问题进行体系,组织人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相关经验的搜集和对本校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形成校本研修的专题与课程,组织相关教师群体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三、结语
植根于课堂的办学特色是最具生命性的,“把关注上好每一节课作为办好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我们每个校长的使命。在课堂这块教育最坚实的土壤中,校长进行高效占位,科学定位,把握听评课的“话语权”,是作为一个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校长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总之,听课评课活动应该成为教师和领导共同成长的舞台,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探究,启迪教师教育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进行探讨。
1.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具有社会性和生产性双重属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崇高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更应如此;同时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即提高生产力和转化为生产力的功能,因而具有生产属性。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高等教育的生产属性越来越凸显。正因为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所以必然与经济振兴、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紧密联系、互相促进、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来说,“育人”始终是高等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同时高校是知识创新和传播,技术创新与的基地,因此高校必须把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与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作贡献。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深化改革中,地方高校首先应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牢固树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并行不悖的发展潮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市场经济区别于计划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发展区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化。因此作为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就是应该为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既是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使命,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地方高等院校在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应强调其本土性,坚定不移地在培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应有贡献。尤其是要在西部大开发,发展中西部经济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战役中,在各地“科教兴省(区)”、“人才强省(区)”的战略实施中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地方高校只有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才能寻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只有通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飞跃发展来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实现自己上新台阶、达新水平、出新效益的发展目标。
2.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
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高等学校的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主要是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模式的类型和层次的定位。当前对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模式提出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多样化和应用型两个方面。
一是多样化。这是由于: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多样化的需要。第二、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向多样化转移。第三、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大众化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探索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与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的多样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了适应多样化的要求,必需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地方高校在资金来源、专业构成、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模式。
二是应用型。随着世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要成为世界工厂”已成为事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洗衣机、彩电以及食用油等60多种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茅。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信息配件产量已占到世界生产总量的10%以上。2003年5月,出口美国的“中国制造”已超过“日本制造”。中国因素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国向世界制造业大国迈进的过程中,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而我国现在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类先进机器设备性能和先进技术的操作工序的高级技工却凤毛麟角,“高级蓝领”稀缺已成为制约“中国制造”的一大瓶颈。因此我们应抓住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新突破,深化产学合作和推广订单培养,为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紧缺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历来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近年来参照国外的分类,结合我国的实际,笔者倾向于将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为主型和教学服务型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高校的职能都是以育人为本,教学、科研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大功能协调发展,只是在培养人的层次上各有侧重,科学研究和为经济社会服务所占比重有所不同。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科技创新为主,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它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学研究型高校是指有一定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和一定数量的拔尖创新人才,教学与研究并重。教学为主型高校主要是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和发明、推广应用技术人才,以教学工作为主,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教学服务型高校主要为本区域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人才。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都属于教学服务型,高职一般为专科层次。显然,地方高等院校,尤其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除少量的属于教学研究型外,绝大部分应定位为教学为主型和教学服务型。除了教学研究型和少量的教学为主型的地方高校进行适量的研究生层次教育外,主要进行本科层次或专科层次教育,实现以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多样化。3.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
任何一所学校要全方位全面都是难以做到的,地方高校尤其如此。随着高等大众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将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找准学校在所在地区中的位置,并瞄准这个位置,对自身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扬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持之以恒,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才能确保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主要是指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学科专业、管理水平、资金投入、沿革等内部要素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进行组合与合理配置。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科定位。确定其骨干学科在本地区或全国同类高等学校中的优势地位,培养有实践能力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以保证学校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第 二、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发展特色的定位。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如科研实力、学科优势、资金来源和筹措能力以及学科带头人的素质、才能等选准主攻方向,找出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第三、服务区域定位:要锁定本校在功能上的合理区分,是以本地区为首选服务对象,还是以本省、跨省或全国为服务对象。总之,要做到各种教育资源的最佳组合,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高校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的选择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每所高校都应努力发展具有特色和水平的学科和专业,作为学校发展水平的标志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基础。要特别强调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特色。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战斗力,而且,这种特色一定是要有优势的特色。确定本校的特色学科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①面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②面向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前沿学科;③面向社会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发展人文学科;④促进人文学科和学科共同发展,交叉互融,发展边缘交叉学科。
开展科学研究,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主攻方向。地方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最主要表现之一为地方高等学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中心。因为:①科技创新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服务和贡献的主要职能之一;②科技创新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③科技创新是培养、锻炼学科队伍的必由之路,是增强学校经济实力的主要途径。高等学校历来是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主要任务是促进技术创新,将国内外的先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