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范文

时间:2023-03-31 13:5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地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地理学

篇1

《新德语文学学导论》与“文学学”

德语文论教材是这一辑的首要关切。“文学学”正是发源于德国。

在当代国外文论教材的汉译中,德语文论教材的引进可谓是一块短板。主要有沃尔夫冈・凯塞尔的《语言的艺术作品》(1948年在伯尔尼初版,后多次再版)和埃米尔・施塔格尔的《诗学的基本概念》(1946年在苏黎世初版,后重版多次)。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它们一直是德语国家“文学学”入门的必读书目。然而,这两部著作的成书年代毕竟是在上世纪前半叶,距今已有70多年。而在凯塞尔与施塔格尔之后,德语文论教材建设方面自然会有新的进展。

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新文学理论:西欧文学学导论》(西德出版社,1997)。该书是德国著名学者克劳斯-米歇尔・波哥达主编的《新文学理论―――导论》第2版。这部导论聚焦于20世纪70年代以降的西欧文学学,简明而清晰地介绍了10个主要流派,除了具有德国传统优势的理论介绍,如接受理论、阐释学,特别关注20世纪后半叶法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其实是当代德国学者视野中的“欧陆文论”,包含了德语文论,但尚不是我们所要引进的“当代德语文论”。不久,我们发现一部《今日德国哲学文学学(文选)》(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2001)。这部德国文论选,由著名的康斯坦茨大学两位青年学者―――迪克・乌菲利曼和卡罗琳・施拉姆编选。这部文论选收当代德国人文学界最为著名的学者的16篇文章,对当代德国文学学的发展倾向做了相当全面的展示:对精神分析、互文性、互媒体性、女性主义文学学、解构主义、文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等一一做了介绍,对德国文学学的历史、体裁理论、功能理论、虚构理论、系统理论以及“记忆”“神秘”“圣像”等一一加以概述。这部文选,定位于高校语文系、哲学系学生和教师,是一部高校文科教材。可是,这部德国文论选是专门为俄罗斯读者编选且翻译成俄文,而我们一向坚持国外文论教材的翻译最好自源语种译出。

后来,我们请北京大学德语文论专家王建博士出马,终于找到《新德语文学学导论》(EinführungindieNeueredeutscheLiteraturwissenschaft,Stuttgart&Weimar:VerlagJ.B.Metzler,2007)。这部“文学学导论”由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德语系的两位教授贝内迪克特・耶辛(BenediktJeing)和拉尔夫・克南(RalphKhnen)联袂撰写。这两位德语系教授以导论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文学学这门以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学科,介绍文学学的各种研究角度和各个理论方向,介绍文学的各类体裁,描述修辞学、风格学和诗学的基本理论,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造型艺术、音乐、电影、广播)的关系,阐释20世纪的各种文学理论与方法。这部导论全书的分章结构按照对象、程序、方法和术语诸方面再现了新德语文学学的轮廓,在方法和切入方式上它并不显现自己的立场,而是力求中立地展现文学学反思对象本身的全部景象。叙述的系统性与表述的精细性,使得这部“文学学导论”不仅可以被看作是当代德语文学学著作的一个代表;而且可以说是德国学者之绘出的一幅当代德语文论流变全景图。面对这幅全景图,我们可以看到德语文学学“方法趋势”的丰富多彩:1965年起的接受史和接受美学,同时期开始的文学社会史;结构主义的开端;70年代下半期的心理分析文学学;80年代初话语分析。90年代初以尼克拉斯・卢曼为代表的系统论;最晚于90年代末发现的文化研究/文化学、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性别研究和新历史主义。作为大学文学类专业的文学学教材,此书在德语国家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属于同类书籍的佼佼者。

这部《新德语文学学导论》不仅提供出一个关于新德语“文学学基本知识的概览”,“按照对象、程序、方法和术语诸方面再现了新德语文学学的轮廓”,而且还“中立地展现文学学反思对象本身的全部景象”,对“文学学”的起源与发展、“文学学”的对象与手段、“文学学”的方法与技术,均有清晰的论述。《导论》告诉我们,Literaturwissenschaft的字面含义是文学科学,这个术语是地地道道的德语概念。“文学学”既不是指具体的文学个案研究,也有别于文学理论(Literaturtheorie)和文学批评(Literaturkritik)。文学学研究的是社会交流中的特殊情况:甲写作,乙印刷和传播,最终由丙来阅读。那个写作者是谁?他写作时想些什么?他写的东西有什么特殊之处,以至于可称作“文学”?传播的程序和技巧是什么?使用的是什么媒介?写出的东西传播给谁?谁在读?或者谁在听?如何读和在怎样的情景下读?阅读、理解和阐释究竟是什么?

“文学学”正是聚焦于这些问题而考察其演变。譬如,“作者”“文本”和“读者”并不具有绝对的含义。概念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长,它们是可变的。譬如,“读者”一词源于拉丁语legere,在这一词源中已具有今天依旧常用的两个基本含义:捡拾东西(果实、葡萄或者“采摘葡萄”),即从大量的一般性物品中挑选出特殊的物品,形成特定的秩序,可以视作区分和整理。“阅读”在今天更为常用的含义就是是将字母合成词语,从文本中读出各种含义。阅读过程本身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浪漫派的兴起形成了积极读者的构想:读者被看作是作者的继承者和续写者,成为交流的伙伴,读者自己也成为艺术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来的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本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当代德国的文学学首先是“读者文学学”。德国的“读者文学学”对当代世界文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德国文学学何以能在“读者文学学”上有如此丰厚的建树?这与德国人文学术中素有极为丰厚的哲学―――阐释学的涵养紧密相关。

《文学世界共和国》与“文学地理学

一心要“走向世界”的当代中国作家、批评家以及理论家们,总在追问“世界文学”是如何形成的?总要探讨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近些年来,传统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二元对立问题已获得新的话语表述:“本土化”与“全球化”。一些人坚守“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另一些人则主张必须实现对“民族性的”的超越,必须实现“身份转换”,才能跻身于“世界文学”。在各种各样对“世界文学”的生成方式与发育机制的理论思考中,法国当代批评家巴斯卡尔・卡萨诺瓦(Pascale Casanova,1959―),可谓独辟蹊径:将她对“世界文学”的考量转换成对“文学世界”的勘察。在她于2000年获“法兰西人文协会”奖且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的力作《文学世界共和国》(LaRépubliquemondiale deslettres,Paris:EditionduSeuil,1999)一书中,她将“世界文学”看成是一个整一的、在时间中流变发展着的文学空间,拥有自己的“首都”与“边疆”,“中心”与“边缘”。这些“中心”与“边缘”并不总是与世界政治版图相吻合,而是犹如一个以其自身体制与机制在运作的“共和国”。

基于这样一种相当新颖的“世界文学”观,卡萨诺瓦沉潜于充满竞争、博弈的“文学共和国”,细致地考察一些作家与流派进入“世界文学”的路径与模式,分析“文学资本”的积累过程与方式。这位法国学者以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贝克特、易卜生、米肖、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等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精华”的大作家的创作为例,探讨一些民族(“大民族”与“小民族的”)文学在“文学共和国”里的身份认同问题,探讨民族文学与民族之外的文学语境、世界文学语境之间复杂的互动机制,建构其“民族文学的文化空间”理论:一种旨在探索“世界文学空间生成机制与运作机理”的“文学地理学”。

作者认为,应将文学空间作为一个总体现实来理解。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本身说明事实上已出现了一个跨民族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要讨论文学的“跨文化性”。正是文学的“跨文化性”在建构“文学世界共和国”。文学世界的现实运行有自己的机制,对经济空间、政治空间而言具备相对的独立性。譬如,在18世纪,伦敦成为世界的中心,但占据文化霸权地位的却是巴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上,法国在欧洲经济中排名靠后,但却不容置疑地成为西方文学中心;后来,美国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并没能让美国成为文学霸主。

卡萨诺瓦倾心于世界文学空间运行相对自主自律的机制之考察。她以动态模式挑战“全球化”的平静模式。这一视界,对于动辄套用经济全球化的模式来考察“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学之简单化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一种警醒。文学资本的积累与经济资本的积累自有关联,但并不能直接画等号。

卡萨诺瓦在其“文学地理学”的勘察中,关注“中心”与“边缘”的互动。所有“远离中心”的作家并不是“注定”一定会落后,所有中心地区的作家也不一定必然是“现代的”。文学世界的特殊逻辑,忽略了普通的地理因素,建立了与政治标记完全不同的领土和边界。将文学定义为统一的世界领域(或者正在走向统一的世界领域),人们就再也不能借用“影响”,也不能借用“接受”的语言来描述特殊的重大革命在世界上的流通和输出(比如自然主义,或者浪漫主义)。卡萨诺瓦对文学世界之特殊逻辑的这种厘清,对那些执着于梳理某些大国文学对小国文学、某些大作家对小作家之创作的“影响轨迹”的比较文学者的思维定势,也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

身处“边缘”的“民族文学”要走向“中心”,自然要借助于翻译。然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翻译并不是中性的。在卡萨诺瓦看来:翻译不是一种简单的“入籍”(国籍意义上的改变),或者是从一种语言过渡到另一种语言;而是更加专业,是一种“文学化”。代表拉丁美洲“爆炸文学”的作家们,通过他们的翻译和法语书写的正面评论,开始在世界文学中获得存在空间。同样,博尔赫斯说自己曾是一个法国制造。卡萨诺瓦强调,翻译在民族文学的跨文化运作中具有“工程师”地位。

卡萨诺瓦认为,由“边缘”走向“中心”是要讲究策略的。实际上,世界文学领域形成和统一的四个世纪中,各国作家为了创造和收集各自的文学资源,或多或少都是根据相同的逻辑进行斗争和采取策略的。两大策略是各民族文学中所有争斗的根基,一种是同化,也就是说通过对一切原初差异的淡化或抹煞达至融合;另一种是分化或差异化,也就是说根据民族性的要求肯定各自的差异。卡萨诺瓦对“同化”与“分化”这两大策略的分新,对于我们多年习惯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显然是一种补充,甚至是一种超越。

《文学世界共和国》在其“文学地理学”的建构中,将“世界文学”的探讨转换成对“文学世界”的勘察,力图“解决内批评―――只在文本内部寻找意义要素―――和外批评―――只描述文本生产的历史条件―――之间被认为是不可解决的自相矛盾”,尝试在文学的跨文化空间中来定位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提出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新说,有助于开阔我们观察“世界文学”的视野,可以作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的一部教材。

《艺术话语・艺术分析》与“文学文本分析学”

《艺术话语・文学理论导论》(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дискурс・Введениев теориюлитературы,Тверь:Твер.гос.унт,2002)系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理论诗学与历史诗学教研室主任、叙事学与比较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秋帕教授(ВалерийТюпа,1945―)的一部讲稿,其授课对象为高校文科教师和研究生。这部讲稿以其理论视界上别具一格而颇受好评。讲稿的主题是“文学何谓?”作者在这里致力于克服文论教材中围绕这一论题而常常高头讲章的通病,选取简约而不简单的入思路径,深入浅出地阐述文学“三性”:符号性、审美性、交际性。如果说,文学的“符号性”要旨在于文学是一门派生符号系统的话语艺术,在于艺术文本的结构,文学的“审美性”要旨在于文学是一门情感反射的话语艺术,在于艺术性的模式;那么,文学的“交际性”要旨则在于艺术书写的策略,在于艺术性的范式。

多年在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一线耕耘的瓦列里・秋帕力图建构一种独具一格的“文学文本分析学”。在《艺术分析・文学学分析导论》中,作者以“科学性”为文学文本分析的旨趣,将文学看成艺术现实,来具体地解读文本的意义与含义。文学学领域的“科学性”有何特点?文学文本分析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能否兼容?该书以其目标明确、理路一贯、多层次多维度的阐释和分析,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发人深省的启迪。作者致力于阐明“科学性”与艺术性、文本与意蕴、分析与阐释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记录、体系化、同一化、解释、观念化”5个逐渐递进的分析层级,且以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阿赫玛托娃的名篇《缪斯》为例,用清晰的语言详加分析,有理据地演绎自己的理论,其解读紧扣文本,其论述深入浅出,其路径令人耳目一新,深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

瓦列里・秋帕的力作《艺术话语・文学理论导论》与《艺术分析・文学学分析导论》,篇幅不大但内涵丰厚,既以新视界阐述“文学原理”,也以新维度展示文本分析,彼此有内在关联,堪称相得益彰的姊妹篇,在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上具有开拓精神与创新锐气,值得引进。

篇2

文学地理是人文地理的一个重要分支,1865年法国批评家丹纳的《艺术哲学》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方面出发来建构艺术哲学,他认为因为气候和自然形势的选择,会影响到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等精神的气候。1927年出版的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就辟有“美学地理学和作为艺术的地理学”专章,厘定美学地理和艺术地理性质的学科性质,他认为美学地理学“从某种意义说它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把美学的观点运用到地理学的事实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积蓄了丰富文学地理传统,形貌各异的文化地域景观蕴含着无穷的文学资源,《诗经》和“楚辞”分属北南文化地域的既成事实,就标领了我国文学的地理学的考察脉络。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至明代王士性的《广志释》,隐含着一条潜在的文学地理链条,遑论卷帙浩繁的方志之中诸多隐而未彰的文学篇什。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率先拈出“文学地理学”一词,拓新了文学和地理的研究领域:“然则以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民族众多的中国历史文学资料为基础,‘中国历史文学地理’学科的创建,是有可能的。”“中国历史文学地理以其研究对象为文学,所以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则以场景还原和版图复原为理论构架,显示了文学地理的深度融合和集大成姿态。

文学地理学根基于文学,形成文学与地理学的交融,它展示地域观照视野下的文学演变趋势和文学人文的脉络。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学导论》云:“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有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清晰地确认了文学地理学的学科本位,凸显了基于文学本位的文化地域考察视野。作家的艺术个性和创作风格,是地理文化的形象显示。罗根泽的文学地理观恪守文学本位,特别是强调以文学家为考察中心,这种研究视野的确立客观体认和展示了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基础。就诗歌而论,罗根泽在梳理汉赋作家的评论之时,就清晰地意识到地域民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宋玉的《九辨》云:‘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当然是引用的《诗经•魏风》所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但较北方学者,如孔、墨、孟、荀的服膺《诗经》,相差甚远。”在他看来,屈原、宋玉等楚辞作家很少甚至不征引《诗经》的文学现实,正标举了中国文学起源中的《诗经》和“楚辞”两类地域文化脉络。罗根泽在《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中论述“诗格”之时,援引《文镜秘府论•论文意》所云“司马迁为北宗,贾生为南宗”之说,确立了散文的南北分野。文学地理所蓄积的文化张力,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会引发文学革新思潮。罗根泽追究古文运动的成因,有意从地理视角切入和突破,其云:“而唐代的有名的古文家,除陈子昂外,又大半是北人;就中的元结独孤及,不惟是北人,且是胡裔;所以古文实兴于北朝,实是以北朝的文学观打倒南朝的文学观的一种文学革命运动。”以文学地理来为古文运动号脉,已触及古文运动勃兴的地域背景,这种思维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往往离不开原生环境的影响,区域文化所积蓄的能量形成革新思潮对守成观念的大面积释放。他进而断论:“古文运动所以肇端于北朝者,最大的原因由于南朝的地方经济不同;而北朝多胡汉杂种,胡人固厌薄文丽,当亦是原因之一。唐代的古文家不惟多是北人,若独孤及与元结,更直是胡裔,此种消息,不难窥知了。”地域经济的繁荣,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同时又隐含着因循守旧的经验思维。沾溉北方文学的场域特质,豪放求新之气驱使文人以复古求革新。缘于地域文化而引发的文学革新,形成根基于地理文化之上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心理的嬗变,姑且不论这种分析是否命中古文运动爆发的关键,但这种另辟蹊径的文学创新思维倒是值得称颂的。

地理环境对于中国文学、中国文论的影响是持续而深刻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使得文学发展的多样性成为可能。罗根泽的文学地理观兼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色彩,推举自然地理作用下的文化习俗的能动作用。其在考察中国文学批评的“时代意识”之时就论:“横的各国文学批评异同,大半基于空间关系;纵的一国文学批评流别,大半基于时间关系。所以中国文学批评的特点,我们归之地理的自然条件。”以空间与时间的演奏来把捉古代文论的特点,甚至直言自然地理之于中国文学批评特质的关键作用,强化了文学研究的人文地理特色。文如其人,作为创作主体的文学家总是一定文化区域的社会人,相应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性情总会或隐或显在其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来,从而形成相对固定的文学风格。罗根泽属意时空维度来考察文论特点及其嬗变的思维方式,展示了朴素的文学地理意识。在此统摄视野下,罗根泽援引魏征《隋书•文学传》和李延寿《北史•文苑传》的相关知识,推举地理因素为形成中国文论特点的根本原因之一:“此中原因甚多,最重要的当然是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罗根泽肯定了地理因素打造了中国文论的多样类型的可能,但又绝非简单的地理决定论者,显示其求真的学术识见。这样,经由文学家这一中介,文学或文论因地理之异而形成不同的文学类型和区域特色。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研讨中,罗根泽将二者细论为以海洋文化为表征的欧洲文明和以平原文化为特质的中华文明,侧重文化地域生态来考察二者文化差异:“中国的文化,发源于寒冷的黄河上游,经济的供给较俭啬,平原的性质较凝重,由是胎育的文化,尚用重于尚知,求好重于求真。”属意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地域生态,强化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尚用色彩,“中国的文学批评偏于文学理论,与西洋之偏于文学裁判及批评理论者不同。”就中西不同文化生态环境而论,建构了地域文化基础上的思维演变,培植了不同文化区域背景的文化生活格局,罗根泽明显认识到中西文论的相对独立性,而这种相对自足的文论体系恰恰又是建立在人文地理基础之上的,从而呈现与西方大异其趣的艺术追求和批评趋尚。这种旁借异域,注重从地理因素来横向比较的文学眼光,展示罗根泽开放的学术路径,罗根泽独到的文论思维洞悉了文学地理学的壸奥。

转贴于中国

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发扬往往根基于民族文化生活土壤,受文学地理的制约,中国文论往往形成多样多色的潜质。文学的空间分布呈现相对的独立性,但并不排斥区域文学的互相渗透和彼此影响。按照梅新林的文学地理学建构,文学地理是作家籍贯、作家活动、作品描写和作品传播四个层序的动态综合。山川和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南北文学不同的审美风格,罗根泽认为“中国南北的地理风土不同,因之人民的习俗和学艺也不同。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历史发展的不平衡,而民族因素和学术因素,也有关系。晋室南渡,‘过江名士多于鲫’,可见故家大族率迁于南朝;而留在北朝的当然大半是乡闾平民。”就文人的迁徙来分析南北朝文学的不平衡,罗根泽的考察范围涵盖了作家活动和作品传播等领域,显示动态考察的特色。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区域圈,往往有中心地带、边缘地带的分野,传统的华夷之辨表现在文化上便是文野之争,民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文学中心的迁移。罗根泽客观体认了文人迁徙之于文学风格和文学发展的巨大作用,文学核心时有迁移,恰好形成中国文学吸纳异质的开放气概。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所论“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也客观体认区域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风土习性的差异,融化在民族文化血液里凝固成一种民族文学生态,波及文学形貌的存在和发展。罗根泽说:“南朝的文人大体都是自中原移来的贵族华人;北朝的文人,虽则未必渗入了胡人之血,但胡人的质俚朴素,总会使他们的观感改变,而汉制于胡,又会使他们发生报仇的意志。这也会使南北两朝,对文学的要求不同。”作家活动区域的更替,往往会刷新文学要求,罗根泽敏感于地理环境之于作家风格的影响,文风的雅俗之辨更多时间是后天学习和效仿的结果。汉人重经验思维,所以易因循守旧;胡人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胡人的刚健质朴熏染了北朝文人的清新自然之风,汉人的经验思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胡人的文化意识,如此循环往复的影响,才能永葆中国文学的生机和活力,作家活动区域的更替打破了文学区域阻隔的现实,北方文学的壮美和南方文学的秀丽构筑了多色复杂的中国文学,一部中国文学史正是包括南北方文学在内的各区域文学相对自足又相互影响的文学交流的结晶。罗根泽认为地理上南北差异,造成爱美与尚用的审美趋向,而拓宇于楚辞的汉赋批评允符了这种需要,“汉代所演唱的本来就是一幕‘南北合’的滑稽剧”,汉赋批评意在调解南北的不合,立足于南方,则偏于爱美,根基于北方,则趋向尚用。

篇3

适当运用启发性的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直接的传授知识并不是教师采取的唯一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维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目标。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讲到“大陆漂移学说”时,教师就可以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会发现煤层呢?为什么在非洲靠近赤道的地区会发现古代冰川呢?这样,在上课的一开始,就通过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这样,最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会非常理想。

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开展学习活动,学习者无论是反应能力还是理解能力等都会获得显著的提升,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对于教学效果往往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众多的语言艺术中,幽默的语言可以说是教学语言中一种非常具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形式,在课堂上适当地穿一些有趣的笑话、幽默的典故、奇闻轶事等,可以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异常轻松幽默,而这样的课堂往往也最受学生欢迎。例如,在讲到地球仪的时候,为了说明黄赤交角的存在,我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笑话:某天,校长走进了初一的某个班级进行日常学校检查工作,刚好该班在上地理课,讲桌上摆着一个地球仪,校长走上讲台指着地球仪问班级中的一个学生道:“这个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呢?”这时候,只见这个学生战战兢兢地站起来答到:“报告校长,不是我弄歪的!”听到这个笑话以后,全部学生哄然大笑起来。这样,整个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异常。这时候,教师再继续追问道:“那么,你们知道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吗?”从而顺利地引入教学内容。就这样,通过一个笑话,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利用谐音的技巧

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枯燥复杂,难以记忆的地理专业名词和知识点,这些内容不但使得地理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同时,这些知识的记忆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果我们学会利用谐音来记忆这些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记忆一些知识点,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我在讲到欧洲的“爱琴海”时,就在上课的时候特意强调了一下:“请同学们注意啊,此‘爱琴海’非彼‘爱情海’,这里的‘琴’是弹钢琴的‘琴’,可不是爱情的‘情’啊!”听到我这么一说,学生都笑了,这样,以后再遇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就不再容易犯错了;又如,在讲到我国在世界上排名居首位的有色金属矿产时,我们就可以按照谐音把拗口的矿产名称记忆成“吾弟吸毒(钨、锑、稀土),心太烦(锌、钛、钒)”。类似这种可以运用谐音的地理知识有很多,只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恰当运用,不但可以让严肃的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学习记忆的效率,可谓是一箭双雕。

巧妙引用诗词歌赋

篇4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人文精神

【中国分类号】G623.45

人文素质是指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素质,内容包括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大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的教育实际就是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一般来说,人们理解的人文教育是是人生存目的的教育,也就是教学生“为何而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好自身的情感、意志、理性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提高每个人的感情、德行、体格、智力等各部分的和谐度,而达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1.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

1.1 培养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关心现实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地理学科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社会服务使命感和社会意识,使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回报社会。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地的经济形势、人口状况和自然环境等基本社会自然信息,并能提出自己服务家乡的看法。同时,教学应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多方面考虑,综合分析,强化社会公德意识。

1.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我国地大物博,但论及人均占有量,却远不及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步晚,许多企业都已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赚取高额利益。矿产资源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土地沙漠化严重,耕地大片损失,垃圾成灾,生物多样化减少,国际战争频繁等无不破坏着人类环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教师在地理的教学课堂上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环保的研究性学习。例如调查学校附近垃圾污染情况,并带领学生探索解决垃圾污染的有效措施;对学校附近河流的发展变化进行调研,通过比较河水随时间的变化,让同学们探索水质污染的原因,并对河流发展前景提出建议和感想。通过这样的探索性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了解周围环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思维意识。

1.3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理念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伦理观念,强化人文意识,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应充分发挥道德情操和生态伦理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作用,建立健康的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自觉维护处理好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 人文精神培养目标

2.1 使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通过课堂上讲解我国的辽阔领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大陆架、优越的地理位置、多彩的名胜古迹、众多的物产和巍峨的名山等地理知识,使学生更加了解祖国,增强他们的民族归属感、民族荣誉感、自信心和自尊心,与祖国建立深厚感情。

2.2 使学生了解国情

通过课堂上讲解国家的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民族政策和人口政策使更多了解国情,并认识到国家制定任何政策都是从国情出发,认识到法规和国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能够提高学生遵守和执行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鼓励学生为创建一个安静、优美、清洁的生活环境去拼搏奋斗。

2.3 使学生树立崇高思想

通过讲解家乡的乡土、地理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地的考察、家庭访问、社会调查,使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家乡的发展,从而深化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学生回报家乡、发展家乡,为家乡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崇高思想。

3.人文精神培养坚持的原则

3.1 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统一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要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统一,也即在价值取向上,在提升人文精神的同时注重提高科学精神,使二者的发展并驾齐驱,协调发展。一方面,先要让同学们学习好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形成勇于创造、追求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运用好学科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作用,在知识传授时,注重地理科学的人文教育性,而不只是科学主义,使学生在掌握科学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充分理解其认为底蕴和地理学价值。

3.2 坚持关注地理情感价值观和态度

地理学科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渗透,主要通过理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体现出。能够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与地理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科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在学习地理知识同时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体验大自然之美,祖国河山之壮,理解人类各具特色的生活,初步形成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责任心,使学生认识到各科学发放的局限和用途,用于探索更新、更适用的科学。给学生更多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经历,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结

人文精神培养的价值就在于促成人格塑造和促进人格提升,不断充实精神层次,实现学生综合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淑琴. 职业生涯语境下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路径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3.10(15):45-46.

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高中地理

随着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已经逐渐和高中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促使优秀文化多方面地传承下去。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是老师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地理学的现状

我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非富多彩,与我国各个领域相结合,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发展状况还不是很明朗,结合现代文化发展现状,发现有两个问题正在阻碍着其发展:第一,传统优秀文化与地理学之间具有跨学科的界限;第二,地理学科属于理科教学范畴,让理科教学工作者来讲授文学方面的传统优秀文化确实很难,这就进一步致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高中地理的纽带断裂,阻碍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相互融合。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教育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比如:学生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可以帮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且老师也可以围绕着优秀传统文化来讲解,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所以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可以一直伴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在高中地理教学以及相关教学资源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因素对于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在给高中地理课堂增添一些趣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与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地理教师在讲授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时候,首先,可以给学生观看太阳直射地球位置点的视频,使学生对太阳与地球公转的关系有个基本的认识。其次,教师将太阳直射点的描述通过描点的方式画出回归图线,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给学生讲讲二十四节气的相应时间点,并将其融入回归线之中,如此一来,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得地理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在学习上,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地理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有助于高中学生体验到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三、地理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一)提高教师传统文化修养2018年国家教育部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着重强调,鼓励在职教师踊跃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活动实施中查缺补漏,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高中地理老师是把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课程之中的重要实践者,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加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这样既可以有效传播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另外,为了满足当今社会与科学文化发展的需求,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意义,从而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之中,促使地理课程发挥其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学科优势。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培育着渴望学习的青少年们,教师就是这些青少年们的启蒙者、传授者、解惑者,是青少年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引导者。孩子和老师待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和家长待的时间还要长,所以老师在孩子们身心的发展、教育、生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时时刻刻都在引导着学生们,老师身传立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高中学生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良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极其重要,如果只看重教材的“死知识”,不追求正确的教学理念,不利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增加学生们面对高考的恐惧感。良好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健康成长,还可以降低学生紧迫感,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使其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取得最佳成绩。

(三)充分利用地理课堂进行教学每节课45分钟,那么这45分钟真的充分利用了吗?高中地理课堂最看中的是学生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成果固然重要,但是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也很重要。科学表明:学生们在对知识进行记忆时,强行死记,只能形成短暂记忆,而经过有规律的灵活运用,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中可以停留更长的时间,所以说学习过程非常重要。高中地理课堂应该是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两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例如:按照如今的上课形式,老师在课堂上广泛应用预习——学习——复习三步学习法,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让学生们对整节课有一个笼统的框架,以便课后的学习;在地理课堂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凸显课堂的特点,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地理知识,开阔思路,从文化方面重新认识地理,学习地理。

(四)结合课外活动,与地理课堂相呼应课外实践在现代课堂中已经是一大亮点,鼓励学生们离开课堂,参加课外实践,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促使学生们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高中地理课堂与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不但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我国文化的魅力。例如,老师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对博物馆的展品进行讲解,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参观实物来填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地理的认识空缺,打开眼界,了解更多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们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学习,采用传统文化和地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关于问题意识它在初中的地理学上主要是指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够在自我思考的意识当中自发的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加深入的去思考学习问题。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们很可能会有焦虑、质疑、困惑等一系列心理特征,从好的方面来讲,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问题并且发现问题,然后再去解决问题,使他们在不断的学习过程当中吸取经验,更好的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空间,以及思维模式。不过在现在的教学期间,学历越是高一点的学生就越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的意识。所以广大的教师群体就要重视起这一点,然后利用各种办法去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加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的含义

其实“问题意识”就是指人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善于发现一些疑难问题,并且随之出现一种焦虑、困惑、探究以及怀疑的心理特点,这种心态带领着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所以说问题意识就是我们大脑的思维创新过程,他展现的不只是一个人品质的以及思维的活跃性,更加的折射了思维的创造性以及独立性。

二、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就是学生内心自发的一种心理想法,比如说发现问题、自主讨论、阐述问题、提出问题等;在物理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用自己的办法让同学们感知到地理问题,然后让学们在已知的条件下出现矛盾、疑惑、焦虑、怀疑等心理特征,然后这种心态在驱使他们快速的活跃思维,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自己的独特见解。思维的起点就是问题,所有的思维过程都是冲着某一个问题而来的,问题又潜伏在创造的前提下,因为一切的发明和创造都是由问题得来的,所以说,必须要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然后在他们有了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要想创造更多的人才,就必须要提高学生们的问题意识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说到,地理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地理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我们学习地理这门学科主要就是为了从这门比较复杂的学科里面得到很多对我们有用的信息,然后在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情感,端正自己的价值方向。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其中首要的就是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在教学过程当中首席那应该要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三、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对策

1.创设问题情境,提供问题信息

教师们还要勇于创造问题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们在自然的情境下进入状态。教师对于情境的创造要有很多的花样,比如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或者是利用生动的语言等等,一节好的课程,课堂氛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地理这门学科,更是需要教师们有足够高的艺术水准还有学科素养,因为只有足够的水准才能够给学生们创造出一个好的学习情境。最近几年以来,很多学校对于地理教学都看的尤为重要,他们把好的情境环节看成是整节课的关键,他就是整堂课程内容的一个学习还有研究的基本。首先,新旧知识的问题最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思想冲突,教师们就要好好的抓住这一点吸引他们对矛盾进行思考,然后再得出结论的时候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在讲授新课程的时候,教师就要敢于提出一些比较新颖、有意思、能够吸引学生们兴趣的问题,然后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带着兴趣去学习。其次是提问一些虚拟性的问题,让学们产生遐想。虚拟性的问题其实就是扩展问题,与学习内容相关但是又在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们更深一步的探索以及思考。

2.从激发兴趣出发,引导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初中的地理课程在很多学生认为都是枯燥的、乏味的,没有趣味性,根本就吸引不到他们,所以在这个方面老师们就要多多的下功夫,利用一些特别的教学方法,重新激起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3.加强地理思维训练,促进问题意识

直觉思维是人的大脑对于客观事物的猜想心理状态,这一点教师在教学当中就可以多做假设,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感知到,直觉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模式,他还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的重要思想就是发散思维,学生们想的东西越复杂,他们就越能够看到自己不懂的新事物,所以,要引导学生们对于新事物多加观察和思考,提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地理具有一定的批判性特点,这也就更加能够证明学生们的个人能力高低,所以在这个时候学生们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勇于从课本上去找答案,不能只听从别人的只言片语,利用自己的头脑,做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分析。学生之所以缺少问题意识是因为他们对于知识的积累太少,对于这一点,在平常的学习当中,老师就要鼓励学生夺取接触一些新事物,多去看一些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书籍,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四、结语

创新精神的基础就是问题意识,他是开发人才的思维手段和动力,他在整个思维过程还有创造活动当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锻炼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就是一句学生自主学习为起点开展的,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然后以提出的问题为中心点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和思考,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这种行为就是把传统的理念转变为教学方式的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1]陈卫明.刍议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考试周刊,2012.(06).

篇7

关键词:媒介地理、媒介空间、PokemonGo、AR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116-02

一、引言

Pokemon,中文译名“精灵宝可梦”,即“宠物小精灵”,是任天堂游戏公司1996年出品的掌上游戏。后来,宠物小精灵系列的游戏、影视作品以及衍生品火遍全球,成为20年经久不衰的超级IP。PokemonGo就是沿用了宠物小精灵系列游戏IP,由任天堂与美国软件开发公司Niantic合作研发,于2016年7月6日正式开发上线,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人们谈论焦点,吸引了大量目光。与此同时,AR的概念正式走入大众的视野。

AR技术是指通过电脑生成的感官信息(声音、图像、GPS数据等)的结合,现实物理环境下的实时影象得到增强,通过它人们得以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间互动[1],在名为“PokemonGo”的游戏里,都市的空间与景观统统被收纳成PokemonGo的站点,玩家在现实的物理空间内移动穿梭完成任务促使新的媒介地形图的形成,城市空间与景观也被悄然改变。本文以PokemonGo这一游戏为例,本文以PokemonGo这一游戏为例,从人文地理学的三个层面分析AR技术的城市空间特点。

二、人文地理学中PokemonGo游戏里的城市空间特点

PokemonGo是一款基于经典游戏IP宠物小精灵上,将AR技术与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结合的技术,应用于智能手机的游戏。正如西方传播学巨匠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人际依存模式会通过媒介的使用或人的延伸而改变”[2],以真实地理信息为基础的PokemonGo便反映出现代人类都市生存环境的状况。游戏需要我们“行走”在城市的边边角角寻找精灵,在平等、开放的面貌下重新发现我们生活的城市[3],并重新构建自己独特的城市景观。地图中的景观是根据特殊的文化需求构筑和描绘的[4],游戏中的虚拟环境与真实的地理环境重合,因此,现实中地理环境的属性则影响着游戏中的精灵属性。如草系精灵通常出没于植被繁茂的地区,附近有河则会出现水系精灵。

此外,PokemonGo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周边产品商业价值、被重构的消费观念、隐私危机以及对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无一不体现了媒介作用下,城市中集结的不同群体,依据北境与文化建立起来的社区组织有构筑新的、有差异的文化景观现象。

“空间”这一观念按照当代人文地理学的观点,通常被分为四个互有差异的层次: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第四空间[4]。一方面,将PokemonGo中的城市空间视作通过利用具体的物质形式来达到观测、标记和解释的目的;它也被看作精神层面的建构,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视角来对其进行阐述。通过这些物质或经验空间各自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特征来解构PokemonGo中城市空间环境的特点与景观。

(一)重新发现城市

法国哲学家列拉斐伏尔(HenriLefebvere)对“第一空间”进行过详尽的描述。我们可以将“第一空间”划分为物质的空间,即可以感知的有形世界,它将那些可以通过采用实验和观察等方法直接进行把握的空间作为认知对象。城市便是基于物质地理环境而修建起来的空间系统,是“第一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PokemonGo在游戏中,会通过现实世界地图的运用并与手机中的GPS定位系统相结合,通过摄像头来探测虚拟世界里的小精灵;若GPS观测范围内存在小精灵,手机便会通过震动或声响来提醒玩家,然后玩家即可根据GPS在现实空间移动穿梭到对应位置捕捉小精灵;如果获得精灵蛋,玩家则需要携带它走2、5或10公里(依据精灵蛋的等级决定)才能孵化。城市的公园、纪念馆、商场、教堂等各个角落都有可能出现小精灵,玩家们在行走中重新认识城市。正如PokemonGo中的小精灵活动的虚拟空间是以玩家活动的真实地理空间为基础的,人类如今所生存的全球化的世界,也建筑在歷经了千百年的冲突、隔绝和分裂的地球版图之上。通过AR技术所展现出的平等、开放的面貌,让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所存在的无数原本无人踏足的空间被我们所认识。

现如今既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又同样是一个“社交至上”的时代。正可谓“无社交,不游戏”,PokemonGo的游戏设定让玩家必须走上街头,且小精灵的位置多位于玩家密度较高的公共区域,玩家可以在同一地点因小精灵偶遇;在游戏中的对战模式,激发更多社交互动话题、社交活动的同时,也激发了线下社交的无限可能性,解决了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玩家们的社交需求。真实线下+虚拟体验的新型模式促进了城市人群社交关系的形成。

(二)让玩家进入意象世界

乌托邦呈现出的是典型的想象的世界——第二空间。其表现形式就是以艺术对抗科学、以精神对抗物质,以主体对抗客体[5]。乌托邦是以现实条件为基础,但在现实世界中却找不到切实存在的场所的人类构想。迪士尼主题公园便将美国卡通里的乌托邦真实还原了出来。PokemonGo的游戏形态,亦可看作是乌托邦的实体呈现形式。

于1996年推出的宠物小精灵(Pokemon),一开始作为任天堂公司的主打掌上游戏亮相,因其独特且有趣的游戏模式而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之后,任天堂并贩售各类毛绒玩具、卡牌等周边产品,联合日本东京电视台打造的《宠物小精灵》系列动画片作为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将其推上一个新的顶峰,以1998年进军美国为开始,后来逐渐打开全世界数十个国家的产业市场。20年的流动发展,Pokemon有了自己的历史地理空间,并形成了一个文化地理版块,版块中包含的Pokemon游戏系列、《宠物小精灵》动漫系列、周边连锁店、地铁文化等等,存在于城市景观中,并积攒了庞大的粉丝群。PokemonGo不仅沿用宠物小精灵的游戏IP,其游戏设定也是简化动漫《宠物小精灵》的剧情形式。玩家不仅能够参与体会原本只存在于虚幻漫画中的精灵驯化师的工作,同时还能结合游戏中的社交功能,通过让不同玩家手中被驯化的小精灵进行对战,胜者得以提高自己的声望的游戏模式来激励玩家驯化更多的小精灵。

PokemonGo利用老玩家的情怀、细致有趣的游戏模式、变换丰富的游戏场景,呈现给在现实世界生活的玩家们一个精灵乌托邦。

(三)PokemonGo中的城市网络空间

第三空间是第二空间与第一空间的解构与重构,主体与客体、真实与想象、可知与不可知、抽象与具象等在第三空间里得以交汇,所有对于空间的阐述,都会经过中间环节或者媒介作用,这使得媒介在第三空间中扮演一个尤其关键的角色,此外第三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还包括媒介的特质及其自身形成的空间。第一空间的玩家用本雅明的方式与媒介融合,漫步在城市空间,睁眼去重新观察世界的同时,将自己融入到了城市景观中;第二空间将虚拟环境投射到现实环境,塑造一个现实环境中不存在的意象空间——乌托邦精灵空间。将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解构与重构,形成PokemonGo利用AR技术与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结合存在于手机媒介中的第三空间——网络空间。PokemonGo游戏第一天仅在澳大利亚地区推出,优先体验的玩家纷纷在社交网络上晒出自己的游戏截图,各社交平台被纷纷被刷屏,进而被各路媒体报道,最后PokwmonGo成为一场全民狂欢的现象级话题。虽然中国目前还是待解锁状态,但微博和微信中的刷屏现象依旧高居不下。空间的界限虽然被新的媒介样式消除了,但空间并未就此而融汇于一体,反而催生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空间。PokemonGo的网络爆红显露了巨大商机,饮食业、书店以及其他零售实体通过对开发公司之一的Niantic进行赞助,然后使得源源不断的玩家来自己店面里搜集虚拟的战利品,形成线上的游戏周边。

三、总结:AR技术的在城市中的未来图景

(一)被控制的人

纵观每一次传播革命,虽然起初并不愿牺牲前人革命所取得的成果,但往往到最后不得不以人类自身的清净、隐私、尊严和自由作为代价而牺牲掉[6]。IOS系统玩家在使用谷歌账号登录游戏时,就同意了PokemonGo的开发商Niantic公司访问玩家谷歌服务的授权申请,包括账号所关联的邮箱、地图、照片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谷歌应用,借此Niantic公司得以收集玩家的电子邮件、网页搜索记录和导航记录,玩家个人信息极有可能被他们窃取。虽然通过系统的更新,开发商权限已被缩小,然而由于该游戏是以玩家真实地理位置信息为基础的,其背后所隐藏的巨大的商機和隐患仍不容忽视。人类传播活动中的每一项重大发明都会使人们既欣喜又有所畏惧。但在伴随着网络革命和全球化,文明前进的步伐将不会因少数人的喜恶而停滞。不但人类的社会环境将随之迎来改变,人类的外在与心理都将被重塑。

(二)AR技术与城市空间景观

除了游戏之外,AR技术在教育、军事、医疗、旅游、工业维修等方面还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如今国内已有不少知名游览景点将AR技术运用于参观中,大量AR教学产品也开始步入人们视线,并且拥有可观的销量。

试想一下,当AR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城市劳动力的工作协同方式从在城市的集中向远程变迁,大中型城市的竞争力将会有一新的格局。一线城市与依靠产业经济带的二线城市将显著失去竞争力;依靠杰出的公共服务能力脱颖而出的城市将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城市的规划格局也将去中心化作为主要走向,中小型聚居区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对此资源承载能力和社会服务的覆盖上将达成一个新的平衡。产业经济的弊端将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影响越来越小,原本的资源和文化面貌将更多的呈现在人们眼前,城市间将会把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作为新的较量点。

作者:黄维

参考文献: 

[1] Augmented reality.Wikipedia[EB/OL].2012-07-19.http://en.Wiki pedia.org/wiki/Augmented_reality. 

[2] (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龙腾飞.Pokemon Go背后的繁荣和迷失之城[J].新城乡, 2016(9). 

[4] 邵培仁.景观:媒介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J].当代传播,2010(4). 

[5] 邵培仁,杨丽萍.转向空间:媒介地理中的空间与景观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地理知识;学科整合

新课标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而小学语文与地理这两门学科,看上去没有什么的联系,仔细分析文本,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着许多与地理学科相关联的知识点,尤其是在这学科整合日益广泛化的今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在教材中不断挖掘与相邻学科的整合。

一、结合文本地图,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

在这个环节里,地图应该是必不可缺的一件教具。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中,第十课的课题为《北京》,这一课中,对北京的美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平时,学生们就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北京欢迎你”等有关北京的歌曲,他们对北京这座城市非常喜欢,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之情。尤其是2008年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学生们都非常希望能够到北京看一下“鸟巢”和“水立方”。但是,北京到底在哪呢?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这些问题不断地在学生的心头盘旋,这个时候,就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地理位置的渗透。我拿出一张中国地图,给学生先指出我们家乡――涿鹿的位置,然后再指出北京的位置,告诉学生北京距我们有153公里,如果坐880公交车的话2个半小时多一些就可以到了,学生听了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不仅知道了北京离我们并不远,而且还知道北京就在我们河北省的怀抱之中,学生都兴奋极了,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很欣慰。

像这样需要渗透地理位置的课文还有很多,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威尼斯的小艇》《彩色的非洲》,再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外国名著选段《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等,以上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地方都在国外,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世界地图,让学生们知道意大利、非洲、丹麦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他们和中国的距离。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地理位置的渗透,我想小学生从小就能够知道自己家乡在祖国大家庭的位置,祖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世界各国的位置关系,这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强上好多倍,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二、联系民俗风情,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生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第十一课《难忘的泼水节》,描写了平易近人,与民同乐,入乡随俗的高尚品格。除此之外,傣族一年一度的盛大的泼水节也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在这样的课文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景观知识的参透。总理的“对襟白衫”、“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不正是傣族典型的服装特色吗?总理手中的“象脚鼓”不正是傣族典型的乐器吗?傣族的泼水节、服装特色、乐器以及凤凰花的花瓣都是学生们应该了解甚至记住的人文景观。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特色、风俗习惯都应该使学生们从小就应该有所了解,这对他们长大以后对于其他不同民族的了解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在这方面也有非常多的安排,像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草原》,六年级下册的《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等等,通过这些课文要加强学生对蒙、藏、维等少数民族人文景观的了解。试想,如果学生们在电视或图片里见到某人的穿着或特色民居,马上就能说出这是什么民族,在什么地方,那该是多少得意的一件事情呀!

三、透视文本景观,了解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地理自然景观的课文非常多。例如,人教版四年级第十七课《长城》,不仅描写了长城的壮观,更对长城地理位置、功能,甚至建筑的难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气魄宏伟、高大坚固的长城在学生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桂林山水的静、清、绿、奇、秀、险;趵突泉的纯洁、活泼、有趣;黄果树瀑布的幻影绰绰;钱塘江潮来时的白浪翻滚、水天相接……无不令人身临其境叹为观止。在我国灿烂的诗歌文化中,蕴涵了很多人文地理知识。诗歌中涉及地理名称的比比皆是,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如果从小就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可爱的家乡、美丽的祖国,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增强他们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就如同阿里巴巴的宝藏,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相邻学科之间的联系真可谓千丝万缕,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为了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让我们携手同行,从中悟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吧!

参考文献:

篇9

1、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步骤。教师可以课前准备充分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教师对案例教学的重视,从而也提升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也让学生有了一个讨论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与同学分析本节课的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区域差异》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多个国家的气候、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增强对于地理知识的认识,加强地理学习的能力。

2、案例讨论的引导工作

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下进行讨论,不会偏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案例讨论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学生还可以在讲台上进行发言,增强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但是,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羞于发言。教师对于这些同学就应该加强鼓励,让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进行发言,同时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带动着学习差一点的同学进行讨论,增强学习不太好的同学的自信心。让案例教学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例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的时候,就需要讨论哪些措施符合了哪几个原则,这才需要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提升对于地理知识的认同感,明白案例教学非常适合高中人文地理的学习。而且,学习差一点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保持课堂纪律,让讨论的话语不能影响其他班上课。

3、案例教学的总结工作

学生在经过紧张激烈的讨论中,肯定会产生对于知识的看法。但是没有经过合理的总结,这些知识也不会成为学生自己真正学到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及时的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讨论;教师还需要在整个讨论结束的时候进行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例如:在进行《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讨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进行总结。教师就可以总结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从:人口、资源、环境、稳定战略中进行总结。这样有条理的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地理学习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的特点有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三个特点。所谓的自主性就是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最大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就是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能够与同学进行知识的探究,实践性指的就是讲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这三个特点最大程度的概括了案例教学的优点,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更为高效。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深刻的理解人文地理的学习方法,并从教师的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教学;人文素养培育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服务质量,影响着旅游企业的形象,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因而旅游企业在对人才的选拔上,除了学生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外,更看重的是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名高职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能否顺利进入旅游企业并被企业所接受,与其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可见,高职旅游专业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研究中国地理环境与旅行游览相互关系的学科,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服务从业者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它综合了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知识涵盖面广,涉及到了旅游活动各个领域,是学习其他旅游专业知识的基石。基于这样的地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门课程,将课程教学和人文素养培育相结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一、充分挖掘《中国旅游地理》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的熏陶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内容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旅游资源和区域旅游发展。旅游资源主要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条线索;区域旅游将我国分为旅游区,每个旅游区也是由旅游资源――旅游点――旅游地这样的线索来讲区域旅游的发展,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甚至是区域旅游,都蕴涵了深刻的“人文”内涵,也就是说,都包含了“人文旅游”在内,所谓“人文旅游”主要的内涵,不仅指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成为旅游的重要载体,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旅游与文化的全面契合,使旅游超脱于一种经济产业,成为关心人性需求与释放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行为运动。

1.从旅游资源来分析,比如历史文化,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城、民俗风情、神话传说等,通过旅游,起到培育的作用。包括文化名人的榜样培育、民间艺术的培育、民族英雄的培育等等。旅游开发必须依托文化,需要体现人文素养,哪怕是一块石头、一项布置、一种氛围。正因为如此,所以更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能够深切体现人文素养的内容来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在讲旅游资源时,可能有的老师会忽略对自然旅游资源人文素养的挖掘,事实上,没有绝对的自然旅游资源,所谓的自然旅游资源都是人文化了的自然旅游资源。例如山地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佛教名山,道教名山,还有很多风景名山,这些都是人化了的自然,无不包含了各种深刻的文化内涵,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特别是挖掘长江、黄河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人文培育,意义应该更加深远。

2.从区域旅游来分析,同样可以挖掘人文素养熏陶学生。如西北旅游大区,它被称为万山之祖,江河之源。像黄河,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从西向东,蜿蜒数千公里,奔流入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东方文化的孵化器。塔里木河,则是流淌在塔里木盆地大漠中的生命之河,是中国西部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亘古永存、万川源一的山脉与河流,在时间和空间上构筑了西部和中原大地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人文地理格局。通过这些山川走向,进而将东方中国和世界连接在一起,正因这种纵横东西的人文地理架构,造就了东方民族的人文思想的鸟瞰八荒、驰骋天下的精神底蕴。这种人文素养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处处可以挖掘。

二、合理规划和设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人文素养内涵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改革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核心的核心。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目标,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综合性为基础,以应用性为动力,以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内容应注意向自然、人文兼容,文化性与专业性兼具;向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实际应用性特征的综合性、开放性方向发展。为此,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在内容体系上除主要研究中国的旅游实际外,还可适当引入一些理论旅游地理和应用旅游地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增强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重复,重点突出。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如旅游者空间行为与旅游客流规律,旅游市场需求,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在旅游管理专业或专业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课程中均有专门的讲授;另一方面旅游资源是一国、一地区发展旅游的基本前提。在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中,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目前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旅游资源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突出重点,该课程应把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区划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明确中国旅游资源的种类、成因、地域分布特点、主要代表性景区景点以及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特征、主要旅游路线等。

2.加强内容深度,提高人文素养。中国旅游地理教育可以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独具风采的自然、人文景观,并揭示它们形成、发展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树立旅游意识。对于丰富的旅游地理知识,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要加深涉及到的地理、历史、建筑、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旅游景观的鉴赏能力,增强建设美好未来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环境,爱护旅游设施。

3.引入旅游地理研究的新理论,关注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动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会发生不断变化,出现新的趋势。为了适应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目的地会不断地进行再次开发,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我们应把旅游地理研究的新理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动向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时刻关注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

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意识

1.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的讲授需要大量的图片、地图、视频、音频等材料。多媒体技术是集各种信息载体,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语言、静止画面以及活动影像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声音、语言、图片等综合讲解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旅游景点,它的新颖性、多样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利用照片、视频等材料向学生介绍长江、黄河、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旅游资源及旅游景区的特征、成因等状况时,就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情境更容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

2.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课堂讲授法虽然因为具有在较短时间内能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比较多的信息而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但是其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及创新。针对课堂讲授法的不足,我们可以引进课堂讨论法、提问法、自学指导法等一些其它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针对课时较少,许多领域的知识不能在课堂上系统讲授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和提问法,给学生介绍相关方面的书籍、杂志,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或熟悉的旅游资源状况,可以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收集资料,提高表达能力和管理的组织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3.通过野外实践教学,感受人文素养。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目标,《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综合性为基础,以应用性为动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学生带到野外让其亲临其境进行观察、判断和体验,一方面可以加强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把书本里和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内化为素质。此外实践教学可把旅游地理新事物、新现象以及相关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反映出来,使中国旅游地理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互为补充,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亲眼目睹中国的山山水水,以及各种历史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广袤无边的山水景观,这样更能激起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激情。如让学生亲眼目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壶口瀑布,学生就自然能够感受“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意境;让学生亲眼目睹“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工程,学生就会不由地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让学生登长城,同学们也不由地感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李晓梅,项桂芳,彭花燕.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J].十堰职业技术学学报,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