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导范文
时间:2023-03-30 16:1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教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张群 单位: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
在春暖花开的四月,可以开展了“春种夏收”这一科学种植活动;当进入五月黄金周,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各种花鸟鱼虫也纷纷活跃起来,可以安排“蚕宝宝的一生”的教育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养起了蚕宝宝.活动伊始,首先在班级“小喇叭广播站”栏目张贴了一张热情洋溢的邀请函作为活动的前期准备,让小朋友及家长明白本次活动的意义、目的、要求,激发家长及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旨在构建幼儿与动植物之间和谐、乐观的互动关系.分工合作,担负种植与饲养的责任在种植区里幼儿和家人共同种植一盆小种子,标上姓名及种子的名称带到班级自然角中来,并每天为自己的小种子浇水;老师提供给每位孩子一个用透明塑料袋制作的小小记录袋,在袋子上方统一用标签注明幼儿姓名,整齐排列在种植区旁的墙面上,取名为“我的新发现”,在记录袋里给孩子准备五彩的记录单给他们做观察记录;同时发动家长力量和孩子共同搜集与自己种植的种子相关的资料、图片,在种植区旁布置成墙饰,分为三大版面:“你听我说”(文本资料)、“我指你看”(单子叶、双子叶分类图)及种子的照片.饲养区里则更热闹,有小朋友竟然从养蚕专业户带来了168条小蚕宝宝.面对这168条蠕动着的小生命,孩子们兴奋不已,班上立即沸腾了起来,让蚕宝宝住在哪里?成了当时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连家长们也加入了蚕宝宝的谈论话题,于是笔者立即号召幼儿与家人一起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如何为蚕宝宝安家?第二天,孩子们纷纷带来了有关资料,并带来了许多纸盒.据资料表明,纸盒透气性、吸水性好,适合做蚕宝宝的家.我们把蚕宝宝分别安置在十个大纸盒中,蚕宝宝终于有了舒适的家.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桑叶何处寻?大家都知道,在城市里想寻找大量的桑叶是相当困难的,孩子们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有的在公园里、有的在小河边、有的在亲朋好友家旁发现目标,总之是积极想法子寻觅桑叶.大家发现目标相互转告,孩子们以桌次为小组,轮流负责给蚕宝宝提供桑叶,有的孩子还把喂不完的桑叶擦干净放入冰箱保鲜以备后用.孩子们在和家人一起为蚕宝宝安家和寻找桑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加强了自身的责任心,这也是幼儿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情感态度培养目标.集思广益,解决种植与饲养的问题眼看着苗儿越长越高,孩子们都知道哪些苗儿是单子叶,哪些苗儿是双子叶.可令人发急的是苗儿需要养分才能开花结果呀.于是,我们立即召开班级讨论会,有的孩子说看见过把蛋壳放在花盆中的做法;有的孩子神秘地和笔者商量是否可把尿尿浇在里面……第二天,就有小朋友用饮料瓶装来了淘米水或用塑料袋装来了发酵后的烂苹果.笔者让他俩告诉了大家淘米水和发酵烂苹果的妙用.于是,经常会有小朋友带淘米水和烂苹果.
有些小朋友的家长还用饮料瓶为苗儿做了好几个洒水壶,说用洒水壶浇水泥土不易板实,苗叶儿也能得到滋润.班上的玉米苗、花生苗、土豆苗、大豆苗、豌豆苗、香瓜苗,还有向日葵、马蹄莲、芹菜、小白菜、芋头等等,越长越旺,有的已开了花、有的已长出了细长的青藤,真是叫人看了心喜.饲养区的好景也不长,不知是天气太热,还是空气不流通,一天天长大的蚕宝宝忽然在两天之内死了许多,只剩下一小半了,孩子们都很难过.经过询问,估计是出现了病蚕,引起了交叉感染.为了尽快减少蚕宝宝之间的感染,应采取什么办法最为合适呢?为此又一次召开班会讨论,孩子们纷纷要求带回家喂养,老师同意了小朋友的提议,并为每个孩子折了一只小纸盒,订了一本小小观察记录本.就这样,每个孩子都领养了几条蚕宝宝.老师要求他们认真负责地喂养,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等蚕宝宝结茧了再把蚕茧带到幼儿园里来.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的关注点和遇到的难题,及时组织幼儿讨论,使科学活动成为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活动,并不断发掘、生成和深化教育.观察记录,感知植物与动物的生长引导幼儿利用自由活动时间随机观察,及时发现,及时记录,或者利用集体观察时间一起观察、发现、记录,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其中,老师可以启发幼儿按时间先后在记录单上编号并按序放入袋中,还可以鼓励幼儿交流记录结果,相互验证记录是否符合事实,同时让孩子邀请家人一起观察,共同验证.在幼儿记录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一次有个小朋友一会儿就记录完毕了,笔者拿着他画着两片嫩芽的记录单找到他的种植盆瞅了半天,连个小绿点儿也没发现,心里又好气又好笑.于是找他交流记录结果,小朋友神情慌乱起来,支吾了半天说:“人家的种子发芽了,我的还没有,心里真着急,我想我的种子长出来可能是这样的吧,就画下来了,我以后不再乱记录了.”笔者抓住机会告诉他:“可能是水浇得太多种子烂了,你和家人再重新种一盆带来吧,相信你的种子会发芽的,随便记录是不科学的.”自蚕宝宝给大伙儿领养后大概过了十几天便陆陆续续有小朋友带蚕茧和观察记录本来了,带来的茧有黄茧、有白茧;有的茧大、有的茧小.老师把这些茧分装在纸盒中,并让孩子们向同伴介绍自己图文并茂的观察记录.这段时间里,班上最集中的话题便是你的蚕宝宝结茧了吗?为什么小药盒适合蚕宝宝结茧呢?还要等多久飞蛾才能破茧而出呢?……随着问题不断地增多,孩子们围着纸盒看呀,说呀.终于有一天,第一只飞蛾出来了,接着第二只、第三只……接连飞出.孩子们兴奋极了,为了分辨飞蛾的雌雄,他们争论不休,为了得出正确结果,他们求助家人共同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分辨飞蛾雌雄的依据.争论不休的雌雄大战终于有了统一的认识:身体肥而屁股圆的为雌飞蛾,反之为雄飞蛾.当幼儿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教师不要任意在幼儿的观点中进行裁决,而引发他们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成果展览,分享种植与饲养的收获初夏之时,孩子们的种子从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总算有了收获的希望:豆儿结了荚,花生结了果,马蹄莲针尖般的绿叶长了一尺多高,芋头的叶子成了一把小伞,土豆长得肥又大,香瓜也结了瓜纽.这些植物的生长现状连同孩子们的记录,自然地组成了成果展览,面对这些,孩子们兴奋极了,家长们也乐开了花,沉浸在一片收获成功的喜悦之中.在老师的帮助下,雌雄飞蛾成双成对地安置在纸盒中,看着这些丁点也不动弹的飞蛾们,孩子们又心急了:啥时才能产下蚕卵呢?当看到雌飞蛾产下的卵由淡黄色变成黑色时还是心急:蚕卵啥时才会变成小蚁蚕呢?当小蚁蚕在软纸上扭来扭去时,孩子们的眼睛里闪动着喜悦的光芒.蚕宝宝的一生又将重新开始了,可孩子们的兴趣依然很高.于是,笔者把这一科学饲养活动精心设计了一面主题墙饰———“蚕宝宝的一生”,其中包括小朋友的问题、老师的回答、我的观察记录、从卵到飞蛾的图片及标本、孩子们的喂养照片等,这一墙饰也赢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忠爱.从孩子和家长的参与状态中不难看出,种植与饲养活动已成为他们自觉的、主动的探究行为,因此他们怀有极高的热情,并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这些活动中.
培养幼儿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兴趣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可使幼儿了解自然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同时又能对孩子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孩子在参与自然角中的种植与饲养活动时,有老师的积极鼓励,也有家长资源的有效发挥,这样可以利用集体的智慧帮助他们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孩子体验突破难题的快乐,激发其进一步探索奥秘的兴趣和信心.教会幼儿提问、假设、实验、观察的科学方法种植与饲养活动包括操作、观察、记录等具体内容.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让幼儿主动探究,积极寻找答案,能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观察记录的验证过程中给幼儿有出错的权利,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不当做法,有利于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品质;在讨论过程中,鼓励、支持幼儿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多种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提高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幼儿有关动植物的生长、形态等知识经验让幼儿做自然角日常管理的主人,能在充分培养其责任感的同时丰富相关的知识经验和劳动技能.其中,建立学习档案可以帮助幼儿记录和思考他在种植及培育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如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空气、泥土、养料等);完整的学习档案还能激励幼儿反思自己的学习,使其在事物变化的现象与个人知识经验之间建立强有力的联系;同伴间的探讨与交流又有助于相互修正补充各自的观点,并引发新的问题和更深层次的探究.总之,在种植与饲养活动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能使幼儿获得科学经验,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发现的喜悦,挑战的勇气和成功的快乐.
篇2
近十多年来,随着大脑研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fMRI、ERP、PET、EEG、MEG等技术的出现和进步,脑科学成为当前科学研究领域最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之一。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脑的十年”计划,欧共体提出“EC欧洲脑十年”。日本于1996年推出了名为“脑科学时代”的为期20年的脑科学计划纲要。同时,日本文部科学省把“脑科学研究与教育”作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1]可见,脑科学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大脑研究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为心理和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加直接的观察手段。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领域也纷纷以脑科学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脑的教育”的教育模式。当前我国拥有3亿多儿童,但大多数儿童接受的教育依然停留在传统教育中,新兴科学如脑科学的成果还没有完全被吸收和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基础教育还相对比较落后。因此,把当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与儿童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结合起来,无疑对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当代脑科学研究的一些成果出发,对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脑功能的可塑性研究
大脑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由三部分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人在出生之前,脑每分钟产生25万个神经元,而到出生的时候,脑神经元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科学家将“学习”定义为两个神经元彼此产生联系的过程。他们声称,当一个神经元向另一个神经元传递信息时,神经元就发生了“学习”。而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工作则由突触来承担,信息通过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进入其细胞体,然后沿着轴突传开,接着进入其他神经元的树突,如此接连不断地传下去,信息才得以在人脑中畅通无阻。一连串的神经元称为神经网络,脑对神经网络的使用越频繁,神经连结就越牢固,突触也就越坚固。随着神经元反复激活,树突和轴突越来越习惯于这些连结,相互之间产生联系也就越来越容易,信息传递也就越来越顺畅。由此可见,突触是学习产生的物质载体和基础。突触的数量也与大脑的发育水平有关。研究表明,早期大脑神经突触的连接形成最为迅速,人在出生后的头20年,神经突触密度的变化呈倒U型。刚出生时,新生儿的大脑神经元的总数已经接近成人,然而突触的数量远远低于成人。由于适宜的外部环境的丰富刺激和良好的营养条件,突触数量迅速增加,童年达到高峰,成年后又下降。研究表明,突触的生长遵循“用进废退”的原理。在脑发育的过程中,如果突触缺乏外界刺激就可能消亡,如果神经元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得到利用,那么神经元将失去连结的能力,这个过程被神经科学家们称为“神经修剪(neuralpruning)”。因此,丰富的环境刺激与突触的增加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儿童学习和身心发展过程中,提供具有丰富刺激的外界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儿童幼年时期神经元网络的生长和复杂化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建构至关重要。我们应给予儿童适宜的丰富的刺激,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更多的高效神经通路,充分开发其潜能,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1985年,Diamond把年幼的白鼠同年长的白鼠放在一个笼子里,她想看看是不是年幼的和年长的白鼠都会长出更多的树突。令人诧异的是,成年白鼠霸占整个笼子,不让幼鼠玩耍,结果只有成年白鼠长出更多的树突。从这项研究得知,仅仅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环境是不够的,我们不只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环境,还需要他们积极参与其中。[2]P13因此,培养儿童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信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一项Diamond关于白鼠的研究发现,实验人员对白鼠的抚摸和拥抱增加了白鼠的寿命,而且与没有被抱过的白鼠相比,前者的树突连结明显更多。因此,呵护可以延长生命,促进脑的发育。相反,压力会阻碍脑的生长,缩短白鼠的寿命。[2]P14这启示我们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儿童的脑的发育,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有研究发现白鼠与其他同伴产生互动,一起解决问题的时候,表现得更好。[2]P15据此可以推断,在儿童中开展合作学习效果会更好,反过来合作学习使同伴相互学习,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对于脑内化学物质的研究
脑是依靠神经递质来传递的,神经递质是一些化学物质。因此脑内的一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影响信息的传递,进而影响脑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研究表明,进食蛋白质能够阻止引发睡眠的神经递质的释放。现在许多研究者认为,我们吃什么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吃的食物会影响脑内部释放的神经递质,进而影响神经元的激活。[2]P20-21Wurtman和Suffes1996年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学生早上吃的食物中糖的含量很高,可能会影响到5-羟色胺的释放,这种神经递质能够引发睡眠,因此在上午上课时不能保持清醒;如果吃的食物中含有高蛋白如鸡蛋、牛奶等,则可以阻止5-羟色胺的释放,促进警觉和集中注意;如果所吃的食物中含有大量脂肪,因为脂肪的消化比其他食物更慢,因此个体大部分血液供给必须留在消化系统中用于帮助消化,但在学习中需要的是血液流入大脑以帮助个体产生所需的神经联结,这样一来,由于大脑血流量的不足会影响儿童的听课效率。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有效发挥,使学生在课堂和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5-羟色胺有时被人们称为“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它可以使脑和身体内部信息传递更加顺畅。当个体面对新的环境产生不适应时,5-羟色胺的水平会随之降低,皮质醇水平会随之上升,个体可能会因此而头脑不清醒;如果皮质醇不断干扰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他可能感觉受到了威胁,同时5-羟色胺水平的降低可能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使他变得更具攻击性。这告诉我们,我们通常认为的问题儿童,其行为与脑内的化学物质水平(5-羟色胺、皮质醇等)有密切关系。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可能使正常儿童变成所谓的“问题儿童”,因此为儿童提供一个能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和没有压力感的地方,对稳定和平衡其脑内化学物质水平很重要,从而可以使儿童表现出良好行为。教室作为儿童学习的场所,营造友好团结的氛围及班级成员之间建立互助互爱的关系,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多巴胺是一种有助于信息进入更高级的脑加工水平的化学物质,主要功能是控制身体的运动,它对于产生协调的运动非常重要。用PET调查,发现大脑基底核的区域内有大量多巴胺受体,并因年龄不同差异很大,青少年时期受体最多(未统计幼童的资料),成人后就减少了。患精神分裂症或者有与这种病相近的行为一般在青年身上多见,或许与此有关。[3]但是,如果多巴胺不足可能会影响工作记忆。[2]P24脑内另一种很重要的化学物质是内啡肽,大量的内啡肽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1986年,Hooper和Teresi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内啡肽的释放受到阻断,人从音乐中获得的享受比平时少得多,当阻断剂失效后会重新获得来自音乐的。[2]P27内啡肽具有镇痛的功能,可以用来改善情绪。有的人经历了人生的巨大创伤,常常痛不欲生,情绪十分恶劣。心理学家们曾对这类病人注射微量的一种叫贝塔-恩多啡因的内啡肽,病人的痛苦减轻了,精神变得开朗起来。[4]这一研究成果在儿童心理治疗尤其用于治疗严重抑郁症时很可能会产生良好效果。总之,5-羟色胺、多巴胺、内啡肽等脑内化学物质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儿童吃的食物及其做法、服用的药物都能影响其脑内的化学物质水平,进而影响儿童学习和身心发展水平。
三、脑科学研究成果
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随着脑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其研究成果势必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相关学科研究中,但是由于脑的复杂性及研究工具的局限性,现在人们对脑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有些研究成果还有待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用于应用研究上。DorisBergen等也指出,“虽说有关认知、社会情感及生理发育的心理研究及教育研究在过去的10~15年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现有的大脑研究成果尚未与之建立系统的联系”,[5]前言因此我们应该慎重有效地运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
(一)教育者的因材施教和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贯主张的是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儿童的身心发展与其生长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两者兼顾是非常困难的。研究发现,真正开始于8、9岁直到青少年后期才停止的大脑生长的主要活动是突触修剪。[5]P61前面提到,突触的生长遵循“用尽废退”的原理,缺乏外在刺激的突触可能会消亡。在这一过程中,较少使用的突触被去除而经常使用的突触得以保留,导致兴趣的广泛性有所降低,更多地集中在某些特定技能上(例如一种体育运动、一个爱好),同时放弃其他领域的努力(例如数学、歌唱)。教育者应该帮助8-14岁的儿童纠正一种常见的不成熟的思维,即某些领域“不是他们的专长”。例如,当突触修剪真正开始时,摒弃其他活动而高度集中在某项特定运动上(例如足球)是否有益处尚无定论。[5]P68因此,在教育中,并不能因为教育者头脑中固守的因材施教的观念而认为儿童只能在某一项或某一方面有天赋,使一些儿童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扼杀他们发展的机会,所以教育者不要自作主张去帮助儿童“修剪”他们的突触。
篇3
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实践证明:要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为人文素质所包含的态度,情操,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培养人才更为重要的基石和标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一套完整的规划,人文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人文教育的正确观念当前,高校教师必须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意义,破除传统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究根到底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要清楚了解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习惯于“填鸭式教学”的学生可能会不适应,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丰富的经验,在实践中妥善引导学生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⑵灵活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善于挖掘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外语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任务型教学法,有情景教学法等等,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每个授课班级的具体特点和教材结合起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不应“一刀切”。在授课过程中,应把实践知识和教学大纲相结合,将所要传授的书本上的知识,与所要培养的人生态度,情感及价值观念共同融合,渗透于整个课程的讲解之中。从而既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又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心智,提高素养。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两者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上进的动力,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能力。总之,教师应付出较多的耐心,真心和爱心,以爱施教,以情育人,努力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环境及融洽的师生关系,力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优化其情感,不断提高其人文素养。
⑶树立客观的多元评价观评价机制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评价不能单一以考试成绩和考级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包括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客观的多元评价观。其次,我们还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及多种人文素养,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考试成绩与知识水平并不总是成正比,使学生能端正学习的目的,从而带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业成绩与情感情操共同进步。再次,学校应建立一个教师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多组织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与交流会,让经验丰富的教师畅谈自己的教学心得,使各位在教学经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结论
篇4
一、作为一名教导主任要有服务意识
(一)教导主任要有服务教学的意识
学校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导主任服务教学的意识表现在:重视在教学、教研过程中积累资料,逐步规范学校管理。积累各种档案资料、教育教学、教研资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重视积累资料对以后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展工作,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招收新生需要建立学籍档案,入学材料要做到准确,学习成绩、试卷分档保存,为以后学生的毕业、考试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导主任要有服务师生的意识
作为教导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听取学生的建议,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创造条件,对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经常过问,及时的和教师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对于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要经常过问、关心,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对情况确实困难,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及时的上报组织,争取利用集体的力量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使教师能够在工作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去。
二、教导主任要当好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者
(一)注重引导教师及时反思教学过程
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要重视引导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要反思自己的知识性教学是否还存在知识上的缺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内容有没有把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了通俗易懂,学以致用。课堂上教师是否仍在唱着独角戏,有没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主动思考和学习,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否得到锻炼和加强。
(二)要始终如一的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这是由学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不管新课程在教育理念等方面如何改变,但是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主要环节要始终坚持不改变,要把质量立校作为学校工作的办学原则。 教导主任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者,就要对课堂教学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把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得井井有条,履行一名教导主任应尽的职责。
(三)加强教学工作目标要求和管理
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 教导主任要学会科学地利用和支配时间,各项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要求要目标明确,有必要时可以组织教师统一填写目标教学责任合同书,以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各项教学工作要既有布置也要有检查,不知要任务明确、要求具体、切实可行,检查要时间界限明确,进行教学工作总结是要深刻到位,一针见血,确实起到总结前一段工作、促进后一段工作的作用。
三、教导主任要成为学校领导的助手和学校工作的协调者
(一)教导主任要成为学校工作的协调者
教导主任在开展教学、教研工作中是协调者,在指导年级组、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对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学科的教学情况有做到心中有数,在出现教学冲突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协调,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扩大以及矛盾上交。针对各学科教学的不同水平,及时协调代课教师进行必要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对各门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作出科学的判断,为学校领导制定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
(二)教导主任要成为学校领导的助手
篇5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96-03
一、前言
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人口问题、能源危机、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疾病危害等,这些重大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和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生命科学导论》正是为满足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大连海事大学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公共选修课,根据我国高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主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二、教学内容
《生命科学导论》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如何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对讲授的内容不但要注重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性和系统性,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科普化、生活化和多样化。
1.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涉及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小分子的作用,人体的系统组成等基础知识。通过讲授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认识人类自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如寿命与衰老、学习与记忆、营养与健康、基因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的适应,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关联性。此外,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命伦理及社会决策、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的探讨则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认识到目前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的必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教学内容的新颖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涌现,及时把这些知识充实到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对学生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十分重要。如在讲到基因表达的调控时,把RNAi干扰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界的新技术、新成就和新动态。同时可以把自己的研究领域里的一些研究成果展现给学生,在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图片结合具体的实验数据讲述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使其学习到教科书上没有的前沿知识,有助于学生的提高科学实验素养。此外,针对当今社会暴发的流行性疾病如SARS、甲型H1N1型流感、禽流感等,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最新流行病学报告及时补充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
3.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如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讲授神经传导的嗅觉感受器时,提出为什么狗的鼻子很灵;讲授味觉感受器时,提出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味觉异常,而常吃快餐的年轻人也出现味觉异常。这些问题在生活中真实存在,可以使学生动脑思考,努力寻找答案,在学习的同时也懂得了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我们也增加了视频教学内容,讲解常用的实验方法如PCR聚合酶链反应,小鼠的水迷宫实验等,在视觉感官刺激的基础上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带领学生走入生命科学。
4.教学内容的科普化。由于学生的专业有所不同,讲授生命科学的知识要注重科普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尽可能不用十分专业的术语,而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达到普及生命科学知识的目的。如讲到人的一生和寿命时,用经典的古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来描述人的一生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讲授大脑的功能时,借用数字说话,大脑重1.5公斤。如果将大脑中所有的神经结点打开,可能长达320万千米。而这些只是我们所了解的大脑的一小部分,大脑的复杂性是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的。
5.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生命科学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常识紧密联系,因此要注重增加那些可以应用到平常生活中的小常识。如讲到蛋白质变性知识点时,提出鸡蛋煮多久才最合适的问题,给出5分钟更健康的道理。讲到微生物一章时,以针尖上的细菌为开头,引出细菌的特点,和学生一起讨论身体内哪些部位有细菌,会引起哪些疾病,指出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讲到学习和记忆的时候,列出改善学习和记忆的三点建议,包括不断的学习、学会忘却、健康和合理的饮食,并举例生活中健脑益智最佳、可以增强记忆里的食物。此外,以世界上成功人士如乔布斯、李嘉诚等人的经历来激励学生要勤劳创新,多一份付出才会有成功的回报,教导学生保持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
6.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生命科学与人类及社会的联系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加紧密,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得新的边缘学科不断形成。了解生物大分子和生物能源,将有利于未来打开生物能源的大门;了解生物大分子和生物材料,将有利于将来开发多种生物材料的领地;了解核酸、蛋白质和脑神经,将更便于设计生物芯片和智能计算机。因此,有必要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向各个专业渗透,这将有利于在边缘学科领域发展创新型的人才。
三、教学方法
根据《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特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将教学大纲里的知识点分成重点掌握、理解为主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灵活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式教学。直观式教学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兼备,使教师比较直观地讲述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印象深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如细胞的分裂、生命的进化、基因克隆等内容采用多媒体视频授课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从静态抽象的书本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直观的理解,加深其认识和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促进其快速掌握相关知识。这种方法让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
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启迪思维,教师先设计好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和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如讲授衰老与癌症的内容时,提出:人为什么会衰老?人类可以返老还童吗?癌症是怎么回事?怎样防癌?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可以有助于美容养颜?哪些生活习惯与癌症风险有关?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听课,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
3.探究式教学。针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个问题设置专题讨论,如目前空气污染的现状,把学生分为几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演讲报告,规定一定的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发言和交流。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式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4.讨论或辩论式教学。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伦理学中的热点问题的关注,如,克隆技术的应用,究竟对克隆人持支持还是反对态度?看到现代社会上出现的亲子鉴定所带来的尴尬风景,到底是技术的进步还是人性的退步?这些问题需要让学生好好思考,一起讨论,通过不同的分析而逐步得出自己的看法。此外,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分组进行正反方辩论,陈述自己的理论依据,举证事实说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即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及录像)与传统粉笔和黑板、计算机辅助与传统学习、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这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学增添了形象生动感,但是板书必不可少,必要的板书可以展示整堂课的授课提纲和重点及难点。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取了平时成绩(40%)与期末成绩(6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平时成绩包含出勤次数、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考核,每堂课随机点名,综合平时的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完成情况与期末作业的大论文写作完成情况,按比例进行成绩的考核。这样的作法不仅注意到了在对生命科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目前,笔者在讲授这门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高中生物与“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有所重复;选课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导致理解能力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因为是选修课而导致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常发生;生命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快,现有教材很难满足课程的需要。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建议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知识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掌握生命科学领域里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和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学水平,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包括课堂互动和目光交流等;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此外,为提高学生兴趣,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精选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积累教学经验,编写适合各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教材。同时,互联网上丰富的生命科学知识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参考,让学生主动自己查阅一些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的相关资料,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玉芳.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3):20-21.
[2]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120-121.
[3]周亚平,金卫根,陈传红,王斌.《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167-168.
篇6
寻找英语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知识点,并进行深化教育
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比较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主要是以场景对话为主,这些场景部分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等。作为小学英语老师,除了在讲解教材中的英语知识点,还应该注意相关场景中的品德教育,或者根据相关场景进行深化的德育教学。另外,还要注意结合实际,比如说班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学校近期发生的新闻等等。老师应该学会寻找德育教学与英语教材的切入点,比如说在刚开始教学“Hello”,“bye-bye”,“goodmorning”等问候用语时,英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多使用,并告诉学生要做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再比如说,学习到“family”这一章节时候,除了让学生了解如何用英语表达家庭成员,还应该教导学生,“love”自身家庭与家庭成员,让学生做一个体谅父母、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还可以列举班级中在此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德育教育。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运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不断应用到现代教学课堂,英语老师也应该采用多媒体进行日常教学。小学生还处于模仿能力较强的阶段,如果老师播放的视频有着很好的行为影响力,学生就会随之模仿,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以“family”这个单元为例,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多个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教材动画,观察小主人公对父母的态度与说话方式,老师在一旁进行相应的引导,达到让学生也养成小主人公良好的品德的目的。
分组教学小学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日常用语为主,教材中的知识点多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老师应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平均分配,组成英语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要进行对话练习、问题思考与讨论,还要代表各自小组参加班级上的各种英语趣味比赛。这样的英语教学方式,除了可以活跃英语课堂的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团结意识和共同进步的想法。比如说,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设疑的方式,根据内容向学生提问,并安排小组讨论,同时应该告诉学生,同学之间遇到困难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力量很大,可以解决很多难题。这样一来,学生在以后自身或是别人遇到问题时,都会想到团队合作,久而久之,不仅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构建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情境,融入德育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带动了很多教学方式的进步,教学情境是目前被很多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从而自己得出一些道理,学习到相关知识。其实,英语课堂中构建教学情境也是常见的,老师在进行情境构建时还应该考虑到德育渗透。比如说,在安排“family”这个单元的情境教学时,可以适当扩充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家庭的日常生活进行情境补充,告诉学生每天早晨起床、放学回家都应该主动和家长打招呼,学会感谢等等。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注意到要感恩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还为我们不断奋斗。
安排丰富的英语课后学习生活
英语学了需要注重课堂之外,还应该丰富课后教学。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英语活动课,让老师根据当下学习的英语内容,安排英语活动。这样的课后活动,让学生既没有学习压力,又能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好处。老师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加入德育教育,学生也更能从中学会。比如说,在学习到买东西这一课时,老师应该安排学生进行商店购买模拟。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在国外购买东西,并且教导他们购买东西时候的注意点、礼貌用语,及如何与社会人士打交道等等。
篇7
一、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宗旨和理念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观,坚信每位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具有前途、可以获得成功的人。因此在教学中,在我的眼里,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塑性,没有人才、废材之分。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每个学生都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针对每一名学生,我都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争取做到: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真正做到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
二、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去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每一位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首先应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从初一开始对每一位学生就应采用真诚、热情、认真指导和耐心帮助的态度。比如,在开始阶段的听说教学中,有些学生对新接触的外国语言学习接收较慢,总保持沉默,甚至害羞张嘴、胆怯说错。这时我们教师切不可急躁,不能强迫那些开口慢,腼腆的学生说英语,更不能采用命令、讥讽,甚至谩骂的方式强迫他们开口。相反,要用耐心的教导和微笑去鼓励他们,从而让他们感觉到老师也关心自己,爱护自己,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心,越来越有兴趣。让教师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让学生做到知识与能力共举。
三、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成功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我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等,并鼓励他们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即使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我也非常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因此,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不但在学习上要多鼓励、多帮助他们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还要多留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从而避免出现进入初三后的大面积滑坡现象。
五、课堂之功在于课下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来自教师课堂教学失败,教师课堂上的高超艺术在于课下苦练。因此,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具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要让学生“乐”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苦在课堂下,即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而且还要借鉴大量的参考资料。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笑容满面地步入教室,使学生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成功之举。
六、用真诚的师爱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
所有的教师都已意识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在课堂上要让学困生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经常受到教师冷落或忽视的学生很少在课堂上发言和表现,因为他们担心倘若表现不好就会受到教师的白眼和同学的嘲笑。渐渐地,这些时常受到冷落或忽视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就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挫折感,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他们的英语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善于捕捉初中生的敏感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上多交流。本班有个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可是笔者发现他非常乐于助人,每组值日扫地,他都乐于帮助,每天放学他都是最后一个走,于是,笔者就在班上提出表扬,还提拔他当了“小干部”,然后和他交流学习英语的方法,他由对英语望而生畏到兴趣越来越浓,慢慢的单词掌握得多了,对话读得流利了,以致后来能主动地背诵对话及短文。
篇8
【论文摘要】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的外在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会通过以学生为本的形式渗透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可见教师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两个方面来分析。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授学业,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所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书育人,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纽带,它首先承载的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和良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很精辟地诠释了“师范”的含义。“师”与“范”涵盖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也闪耀着教师道德的光辉。其次,教师道德的光辉还体现在乐于奉献的精神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往往把教师的职业比作“红烛”,这句诗饱含着讴歌教师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生命价值,也只有无私的奉献,我们才对得起“教师”这一光荣的称谓,才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给予我们的信任和爱戴。此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恪守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二、教师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教出的学生是否合格,不仅要看文化知识,还要看思想品德。因为,学生是社会的人,他们要到社会实践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因此,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既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做“人师”就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晓之以理。常言道:读书明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明事理、通情理、知伦理。各门课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意识地挖掘和整理,形成系统的教案,将其巧妙、自然地穿插在教学中。“育德”与“育智”能否结合好和出成效,关键是把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安排好。要注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设定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吸引学生,避免枯燥乏味;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动静兼备,防止呆板生硬。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把“教知识”与“教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育人的工作渗透每一个环节,使育人的内容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2)动之以情。教师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教师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真正热爱教育工作和他的学生,学生就容易受感动,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并且乐于向教师谈及自己的问题和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师不能一味说教,更不能板着面孔训人,否则就会把道理讲虚,把思想搞僵,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有以诚相待,以情感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正确对待他们的优点、缺点,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才能激起感情的共鸣,引起思想的共振,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
(3)导之以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格、性格、品格尚不成熟,可塑性很强,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在人生转折的紧要关口,如果引导得好,哪怕是一堂课、一次谈话、一句批语,其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反之,则会把思想搞乱,更甚者会使人产生颓废情绪。所以,对于阅历较浅、思想比较单纯的学生,抢在各种错误思想、消极情绪尚未占领他们头脑之前,加强正面引导,防止出现误导,以打牢思想为基础,增强其对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抵御能力,是至关紧要的。
(4)授之以渔。“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授渔比送鱼复杂得多,授渔比送鱼有用得多,授渔比送鱼所需的精力要大得多。授渔是向学生交出一把打开知识、科学、真理大门的金钥匙。作为教师,教给学生专门知识是重要的,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更加重要。要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就必须把这些基本的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不断增强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5)示之以范。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用人格力量培育人格。以灵魂影响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动过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示之以范的是他的品格和品质。首先是“学品”。尊重知识,善于学习,如饥似渴,广见博闻,吸纳众长,不断丰富知识的行囊,充实智慧的宝藏,最后甚至不知老之将至。其次是“师品”。具有人梯精神,让学生从自己的肩膀上出发,向科学的高峰攀登;具有向导精神,不仅在学业上精心点传,而且在德行上细心导航。第三是“人品”。把“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学品、师品、人品,也就树立了崇高的师表形象,进而成为学生敬仰、效仿的楷模。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社会道德传统的继承者和传递者,不仅要把前人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把前人确定的道德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师只有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去关心、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健康更茁壮的成长。而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仅仅要时刻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要求自己,去衡量自己,更要使其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使其成为自身人格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发自内心地为学生做好每一件事情,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篇9
1. 合理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
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导时,要注意对英语相关的话题进行创设,让学生们通过交流对课堂学习进行引入。除此之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能够通过教师对情景进行创设来激发,例如教师在对“Music”这一n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喜好,把比较流行、受学生欢迎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等歌曲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对音乐类型、形式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并且能够把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有效的激发出来,像这种风格较强、比较经典的歌曲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有兴趣地对音乐进行学习。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可以通过对教学情景创设教学来增强,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把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地提高。
2. 有效激发兴趣,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
选择课堂导入方式的依据是教材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对象,可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都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对听力课“Music”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你们课余时间喜欢做什么”来引入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爱好进行讨论,从而提出“你最喜欢的音乐是什么?”这个问题来对课文知识进行导入,让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随意交谈导入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可以设置自由式谈话“Free-talk”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自由阐述,来加深对新课内容的印象,从而对自己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进行培养。另外,在学习“Inside Advertising”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们买鞋的情况出发,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语法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上语法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对学生学习语法的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要依据教材的核心内容,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对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时,教师可以利用都市人抛弃城市工作而选择乡村生活的话题来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发生的情况来对课文知识进行学习。
3. 利用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导入方式
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而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推动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英语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丰富了高中课堂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方式选择上,可以利用电脑、电视机、投影仪、VCD、录像机等设备辅助课堂教学。首先可以用直观导入的方法,就是将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进行应用,辅助课堂教学导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直接地激发出来,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很好地进行集中。这种导入方法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对知识点进行了解。其次音乐欣赏导入的方法也是常用的课堂导入法,中学生普遍喜爱音乐,学校的审美教育也需要通过音乐这门学科来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依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音乐、歌曲进行欣赏,学生通过对音乐的作者、作品主题等内容进行了解,能够对新课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有背景知识导入的方法也是课堂教学导入的常用方法,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课文背景,从而了解课文知识,例如对“广告”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What do you focus on when buying shoes? Brand,price or appearance?”来引入课文教学,在学生讨论之后,对知识进行总结,利用媒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的提升,有效地推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
篇10
大学阶段的舞蹈教学与其他阶段的舞蹈教学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大学舞蹈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舞台感染力以及舞台表现能力,通过舞蹈动作以及舞蹈技巧的教授,进一步对学生整体的动作技能以及动作要领进行强化,进而逐渐增强舞蹈教学的整体课堂质量。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在舞蹈教学中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较为关键,因此大学舞蹈教师应充分的认识到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性,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关键词】
大学舞蹈;教学;和谐课堂;作用
舞蹈动作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而且应带给学生愉悦的心情。现阶段,舞蹈教学本身的训练强度较大,动作规范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在进行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压力较大,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舞蹈的学习,进而逐渐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由于现阶段师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教师队伍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限制,大学舞蹈教学的课堂仍然不够和谐,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些限制。
一、大学舞蹈教学中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大学舞蹈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启发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整体的智力水平;合理的民主化大学舞蹈教学课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潜力,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教学中来;和谐化的教学氛围既能够有效满足现代化教学的整体需求,又有利于大学舞蹈教师更好的完成舞蹈教学任务,增强实际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有助于师生建立融洽关系,促进师生交流
较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便于舞蹈教学的顺利开展以及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运用合理化的教学措施,使课堂氛围逐渐变得融洽、和谐,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消除。这不单单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点的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对舞蹈的动作要领进行全面的掌握。针对一些不能理解的实际问题进行相应的提问,教师应为学生进行耐心的解答,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进而逐渐建立起较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学习负担
在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不够用心,进而对舞蹈教学的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营造较为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专心的学习舞蹈,能够促进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除此之外,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变得较为和谐,从而有利于推动舞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学习,强化教学效果
在较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进行学习,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将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行消除,推动舞蹈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较为轻松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当中,将舞蹈的动作要领进行全面的掌握,逐渐强化学生的舞蹈训练,推动大学舞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愿意主动的参与到舞蹈教学中来,和谐化的教学氛围是现阶段和谐教学的整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大学舞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推动学生舞蹈能力的全面提升,系统化的掌握舞蹈教学的基本动作,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优化和谐课堂氛围,强化大学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
强化大学舞蹈教学的实际效果是现阶段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营造较为和谐化的教学课堂有利于舞蹈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的实际需求与合理的教学措施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强化整体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掌握教学语言技巧,强化学生的训练
大学舞蹈教学中较为重视舞蹈动作,同时语言的讲解也是较为关键的教学内容。教师全面的掌握语言教学技巧,不单单能够促进学生对舞蹈动作要领的掌握,并且能将推动舞蹈教学课堂的和谐以及融洽,为舞蹈训练的开展进行较好的铺垫。语言讲解的适应技巧应着重于以下几点:其一,生动形象。教师针对舞蹈的动作、舞蹈的基本要领应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以便于能够充分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针对舞蹈的手形、舞蹈体形、舞蹈身姿进行详细的讲解时,应适当的引用拟人方法、比喻方法以及比拟的方法进行讲解,进而逐渐吸取学生的注意力,并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舞蹈训练动作;其二,精简干脆。教师应采用较为精粹的语言进行讲解,针对舞蹈的动作进行全面的描述,进而逐渐将舞蹈的动作要领进行相应的阐述,针对一些舞蹈动作以及技巧进行精准化总结,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舞蹈动作的实际要领,并且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集中,促进课堂舞蹈动作的有效训练;其三,亲切温和。教师在进行大学舞蹈的授课时,对舞蹈动作的讲解应具有一定的耐心,展现给学生一种相对较为亲切的形象,使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好的接受知识,进而掌握动作的实际要领。
(二)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给予适当的关心
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较为合理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授课,在教授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没媒体将选好的视频进行播放,学生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基本的对动作要领进行掌握,再加以练习,增强对舞蹈的掌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的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强化自身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应对一些出现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强化与学生的交流以及沟通,进而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促进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三)将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增强对学生的表扬
在进行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从而推动舞蹈教学顺利开展。例如学生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并且评选出较为优秀的小组。针对一些较为优秀的学生表演,教师应给予表扬以及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应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学生不断的改进。这样不仅能够强化课堂的和谐气氛,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舞蹈知识。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公平对待学生
大学生的自尊心相对较强,在进行舞蹈教学的学习过程中难免存在差异,大学舞蹈教师应积极的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对学生的基本状况以及性格特点进行了解,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一视同仁,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公平的对待,尽自己所能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进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对现阶段的教学计划充分的适应,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保证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应进一步为学生耐心的讲解学生存在的诸多困惑,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平易近人的良好教师形象。
三、大学舞蹈教学中营造和谐课程氛围应注意的问题
舞蹈艺术教育,是现代化素质教育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合理的教学。在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化的教学对策,积极的突破传统舞蹈教学的束缚以及限制,对传统舞蹈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及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及创新,进一步满足现阶段大学舞蹈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而营造出较为和谐的大学舞蹈教学氛围,推动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兴趣并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大学教师更好的完成舞蹈教学任务,促进舞蹈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在进行大学舞蹈教学营造和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于注意以下提到的两点问题:
(一)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
大学舞蹈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既要有效的展现在全班同学的教学整体上,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适当的关注,教师应充分对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个人接受能力、个人兴趣爱好、个人知识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等因素进行相应的了解,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合理教学,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应将自己一贯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计划适当的更改,采用合理的教学措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针对不自信的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带有偏见,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应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针对一些怕吃苦比较懒惰的学生,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开导,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舞蹈教学过程中,重复性的练习以及纠正是正常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并且这些动作也是为舞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不可避免机械式的重复。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尽量降低舞蹈教学动作的枯燥程度,提升学生对舞蹈教学的新鲜感。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主动将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展示,并使学生产生模仿以及表现的欲望,教师应积极的组织学生合理的练习,并且学生练习舞蹈的过程中加以指导,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合理的纠正,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舞蹈动作与音乐相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编制一些绕口令或者相应的指令,进一步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以及所要展现的内容。在一边念绕口令一边练习舞蹈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舞蹈产生一定的兴趣,利于教师的教学。
四、结束语
大学舞蹈教学在保证学生对舞蹈的学习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应充分的带动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动作以及技巧的学习,进而逐渐提升学生整体的舞台表现力以及感染力。另外,教师应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舞蹈动作的学习,营造较为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缓解学生压力大等问题,应充分提高对学生与教师互动关系的重视,意识到舞蹈教学的顺利开展主要依赖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主导作用。推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对舞蹈进行学习,进而逐渐强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作者:王元翠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勐进.浅谈和谐课堂气氛对大学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J].音乐时空,2015(09):137-137,70.
[2]刘天竹.和谐课堂气氛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2014(01):128,181.
[3]肖泽朦.高校舞蹈课教学与舞蹈文化市场接轨初论[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08):252-253.
[4]孟慧.试谈如何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J].大众文艺,2014(01):245.
[5]王静.如何做好高职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教学与管理[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03):108-109.
[6]胡保全,高鹏.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走向教学的和谐——“教学—心理”协同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行[J].运动,2012(16):98-99.
[7]苏兴荣.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舞蹈课教学有效性[J].赤子,2015(0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