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养生范文

时间:2023-03-18 17:0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穴位养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穴位养生

篇1

胆经为多气少血之经,肝经为少气多血之经,分别应于子时(23:00-1:00)、丑时(1:00-3:00),而这两个时辰正合于西医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因而,春季三月养生的穴位重点以这两条经络上的穴位为主。

(一)肝经有病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腰痛不能伸,面色晦暗,咽干,胸部感觉被东西堵住一样,腹泻,呕吐,遗尿或尿不出,疝气或胸腹部两胁肋疼痛。

(二)胆经有病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口苦,喜欢唉声叹气,心胁痛不能转身,脸像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皮肤无光泽,脚面外侧发热,头痛,腮痛,脖子下锁骨窝中肿痛,腋窝肿,出汗大寒颤,胸胁肋、大腿外侧、膝和小腿外侧、外踝前及各关节疼痛,足小趾、次趾不能活动。

(三)肝胆相照,百病不扰,据资料显示40岁以上的人群差不多都存在以下肝胆经严重的毛病:

1.腰腿痛,落枕,睡觉时腿老抽筋,夜里经常痛醒,白天没有进行过量运动也这样。

2.眼突然花,看不清东西(视力减退),头昏、双胁下灼热,舌头红,口干,苔少。

3.老打嗝、恶心想吐、吃下东西很快不舒服。

4.不明原因的全身酸痛。

5.莫名其妙地为一点小事发火,没精神也要发(无因发火)。

以上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得到纠正的话,不久就会发展成西医检查后认定的:脂肪肝、高血脂、慢性肝炎、胆囊炎、视网膜脱落、浅表性胃炎等。

(四)春季穴位养生选择

春季为多风季节,拍打胆经利枢机,因此胆经上一般选择风池、肩井、风市三个穴位。

坚持每天按揉两侧太冲、鱼际、太溪和尺泽,可充分保肝护体。

对于40岁以上人群,坚持每晚睡前一次按揉双侧阳陵泉、承山和三阴交3分钟。两周左右症状既可缓解或消除。

(五)穴位养生具体操作方法

1.首先,每天坚持按揉、叩拍打胆经上风池、肩井、风市穴。

按揉双侧风池穴,5分钟。

推按揉颈双侧胆经,从风池至肩井,3分钟。

用掌或拳眼叩拍打双侧肩井穴,各36次。

稍微下蹲,用掌拍打双下肢风市穴,各36次。

2.其次,每天按揉两侧太冲、鱼际和太溪,不拘时间,每穴3分钟。

篇2

在说腰阳关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两句诗,叫做:“劝一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信大家都听过,这里的阳关在甘肃,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军事地位极其重要。因为位于南边,所以称之为阳关,与之相对的还有一重要的关隘叫玉门关,玉门关原本叫阴关,与阳关一北一南遥相对应,后来为了好听,改称玉门关,两道关隘一起扼守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

在我们人体上,也有这样两相呼应的两个“关隘”,这就是任脉上的关元和督脉上的腰阳关。关元穴很多人都知道,在腹部,关是关口,元是元气,关元就是元阴元阳相交之处。而腰阳关就相当于关元穴在背部的投影,腰是指位置,阳是指在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腰阳关就是督脉上元阴元阳的相交点。这个穴在人体的位置堪比上文中的阳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阳气通行的关隘。

腰阳关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专门治疗腰痛的穴位,尤其对于现代人经常犯的急性坐骨神经痛,治疗效果非常好。治疗急性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可以按摩50次~100次,每天2~3次。按揉此穴对于急性坐骨神经痛有很明显的减轻作用,用西医的原理解释就是:对于缓解坐骨神经的受压,尤其是减轻急性期的神经根的水肿,很有帮助。

长强――通便消痔之穴

长强是督脉的第一个穴位,督脉我们都知道,它从下到上,穿行于后背,是统领人体阳气的经络。长强穴就在后背的正下方,在尾骨端与连线的中点处,阳气就从这里开始升发。很多老人都知道,在治疗小儿疾病上有一个方法叫捏脊,捏脊的开始处就是长强穴,从这里沿着后背向上一直捏到后颈的大椎穴,对于小孩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原因就是它振奋了人体的阳气,所以中医说“长强为纯阳初始”。

其实我们看名字也知道,“长”是长大,旺盛。而“强”顾名思义就是强壮,充实。长强合而为一,意味着这个穴位的气血很强盛。古人对这个穴位还有一个解释,叫“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意思也很好理解,人体的气血是循环不息的,新陈代谢就在这循环运行之中完成。气血运行正常的话,人体的健康才能得到保证。否则,就很可能得病。我们都知道,武侠小说有一个很神的练功方法叫做“打通任督二脉”,打通了人就可以功力倍增。其实这是道家很常见的一个气功――打通小周天,起始处就是尾骨上的长强穴。打通任督二脉能不能使人功力倍增不可知,但练习小周天可以养生健体是被很多人论证过的。这当中,作为起始处的长强穴功不可没,因为它就是保证人体气血升降循环的穴位。

篇3

入秋后天气会逐渐由暑湿转为秋燥,而秋燥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此季还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特别是老年人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平时除了可以做做穴位按摩以外,还要注意空气流通,多锻炼身体,尽量保持饮食清淡,提高身体免疫力。

专家支招: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用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按“四缝”防秋膘增肥

立秋后气温逐渐下降,人的脾胃功能也逐渐恢复,比起夏季来食欲明显好转,加之秋季也需要补充一些脂肪以备冬天御寒,因此,立秋后正是进食肉类、贴秋膘的好时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体重增加最快的时候,如果不注重荤素搭配,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体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肥胖者要注意健胃消食,以免体重增长过快。

专家支招: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取穴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四缝穴原本是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缝”效果也较好。该穴对轻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显著。

按“极泉”理气护心

“秋老虎”发威时不少人会感到心里烦闷。这主要是因为入秋后偶尔的气温回升堪比盛夏。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气血运行不畅,人便会出现胸闷的感觉。加上这个季节是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期,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血液黏稠度过高易引起心脏病复发。

专家支招: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该穴对治疗心痛、胸闷、咽干烦渴有效,经常弹按“极泉”能调畅气血,进而宽胸理气,养护心肺。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每次弹按的量应因人而异,一般弹按10次左右。

按“足三里”强身败火

篇4

爱惜自己的身体,才是爱别人的开始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谁不忙?更不用说正当红的佟大为了。

但和大多数人相反,佟大为始终懂得,即使再忙再累,也要活得有品质。无论拍戏多忙,他也不允许生活的平衡被打破——该休息时休息,该锻炼时一定要坚持锻炼。

在佟大为6岁时,身为警察的父亲因为车祸成为植物人,整个家庭都笼罩在巨大的阴霾之中。目睹了这一切变故的佟大为开始明白生命的可贵,也知道,一旦自己遭遇了什么变故,那么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就是家人。

早在上大学期间,佟大为就坚持锻炼,每天早起半小时跑步,一跑就是4年。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他得出结论:人应该顺时而动,而不能逆时而行。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坚持早睡早起,每天睡足8小时,主食坚持吃五谷杂粮。他的早餐很丰盛,两碗粥加上两个鸡蛋,再来半块地瓜或玉米。中午也吃得很饱,尽量过午不食。

婚后,佟大为成了一家之主,肩负起了养活一家老小的责任,他坚信,有一个好的身体,才会有好的工作状态。

在家时,佟大为总习惯睡硬床,因为硬床和硬椅子可以帮助肌肉放松。他还随身带着一块刮痧板,感冒难受时就帮自己刮痧,沿着胳膊刮几下大肠经和肺经,几天就扛过去了。每天早上,佟大为还会做一个动作——敲胆经。到了规定时间,他就会做眼保健操,拍足三里以及脚上的一些穴位。就连夏天,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坚持热水泡脚、做按摩。生病时,他极少去看西医,感冒特别难受时才会去看中医。平时家里有人感冒,他会拿生姜红糖葱白熬水,俨然一个养生大师。

只要有时间,佟大为就会见缝插针地践行自己的养生行动。坐飞机时,他会给自己按按穴位,背台词时也会活动下手脚。拍《中国合伙人》时,大家吃过午饭聚在一起聊天,每次佟大为聊到了一个时间点,都会突然冒出一句,“等会儿,我睡一觉。”说完两眼一闭,往沙发上一靠就不动了。邓超、黄晓明等人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佟大为对此很坚持,“睡子午觉嘛,子午时分一到就得休息下,哪怕5分钟也好。”

“慢生活”男人让家更有爱

现实中的佟大为是个模范丈夫,每次出席活动,必定是娇妻在侧。不拍戏的日子里,佟大为就会和关悦待在家里,时不时享受一把“慢生活”,煮汤做饭练太极,小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从相识到现在,佟大为和关悦的感情已经走过了10多年。当初和关悦谈恋爱时,两人更多的是去西餐厅约会,去商场闲逛。如今,他们的相处方式变得更居家了。最喜欢的活动是在家做太极中的“抻筋拔骨”,有一点儿像瑜伽,在抻筋的过程中把全身骨节拔开、关节盘活,同时把筋、骨、肉、皮分开,周身松透,而且也保证了身体的柔韧性。有空时,佟大为还会拉上关悦去小区的楼下打太极。

慢慢地,就连以前从不注重养生的关悦,也俨然成了半个养生专家,买菜时会尽量找一些没有污染的青菜,多吃根茎类的蔬菜,因为这类蔬菜化学污染少,吃起来更健康。

2008年8月26日,女儿的降生让这个家变得更加圆满,欢乐也更多,佟大为和关悦在彼此心中的地位也都自动“下调一级”。

2011年,佟大为拍《金陵十三钗》时,一次关悦带女儿去剧组探班。返程那天,女儿跟佟大为告别,说:“爸爸再见,你要注意安全。”

没有任何人教女儿说这句话,她脱口而出那一刻,佟大为突然意识到,自己肩膀上担着一个家的责任。对他来说,婚姻、家庭、老婆、孩子是他的一种信仰,能够为她们负责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身处浮躁的演艺圈,难免有言不由衷、身不由己的时候,当繁复的生活捆绑着自己无法抒发苦闷时,有了女儿这个“天使”,让佟大为能够回到“说真话”的状态。

近两年佟大为接戏的数量比以前少了,而且更注重质量,这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他的家庭。演戏是一件需要演员掏心掏肺的事,1年、2年、5年、10年,总有掏空自己的一天,所以佟大为也在寻求突破。“只要自己拿出时间锻炼,半个月就能看到效果。我现在是一家之主,如果因为自己不注意,出了什么事,家人都会痛苦。健康这事,其实是对家人的一种负责。”

生活比艺术更神圣

导演陈可辛说,佟大为是他见过的演员里最热爱亦是最擅长养生的人。因为喜欢看一些养生方面的书,以至于见了人,发现不好的习惯他都要劝人家改过来,大家一有养生方面的问题就会主动去请教他。

这样的好人缘让佟大为在哪里都深受欢迎,在不少剧组,大家一提到身体不舒服,第一反应不是找医生,而是找佟大为,因为他一准儿有办法。

养生也让佟大为交到了不少圈内好友。有一次黄奕在片场抱怨说减肥好辛苦,佟大为就告诉她每天要敲头五六十下,然后肚子撞门50下,这样可以减肥。那时候在片场,黄奕就经常看到佟大为不是在搓耳朵,就是在捏手。

不仅如此,他也热衷思考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即使我演一万部戏,戏里的生活也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不想因为演戏而耽误自己的生活,在我看来,生活比艺术更神圣。”所以在选择剧本时,日益成熟的他把个人感受摆在了片酬的前面。

思考不仅可以取长补短,还能让人快速地成熟起来。2011年底,经过一番筹备,佟大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关悦做起了夫妻档老板。成立工作室,对佟大为的改变之一就是可以相对自主地安排时间,不用一年到头都在外拍戏。

养生能让人减少心火,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温润。像耍大牌、打架闹事的新闻,绝不会发生在佟大为身上——他实在太像一个老人家了。在佟大为工作室的员工眼里,他是个各方面都很照顾人的老板,极少发火,大家在生活上有烦恼时他会耐心倾听,给出建议,家人生病他会帮忙介绍大夫,买房买车时,佟大为也会在经济上给予赞助。

篇5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科学素养;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94-02

微型化学实验是1982年美国的Mayo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研究试用的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是将传统的化学实验在微型化的仪器中进行,利用较少的药品获得所需的化学信息。微型化学实验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化学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实验过程的重大变革。通过充分挖掘微型化学实验的功能价值,将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微型化学实验的特点和优点

1.便携易带。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微型化学仪器体积小、质量轻,方便学生随身携带,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又称“活动实验室”、“可带走的实验室”、“学生个人的实验室”等。

2.节省实验经费。与常规化学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时试剂用量是常规化学实验的1/1000至1/10,至少可以节约90%,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可大大节约实验经费。另外,一些废弃的日常物品,如废弃的易拉罐瓶、喷雾香水瓶和花露水瓶等,可代替实验仪器进行化学实验,这样对于实验经费的节省更为可观。

3.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大多数微型化学实验是在较小的塑料仪器中进行,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同时,实验中药品用量少,不容易发生爆炸、起火,也不容易发生有毒物质泄露等危险,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安全环保。

4.可节省实验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微小,药品用量较少,操作较为简单,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改变传统化学实验必须在实验室完成的惯例,由任课化学老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边讲课边进行,可节省实验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实验效率。同时,因为微型化学实验操作简单、仪器微小、药品用量少、安全环保的特点,微型化学实验方便学生课后自主探究。

二、微型化学实验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便携易带、节省实验经费、操作简单和安全环保、节省实验时间的特点和优点,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利用微型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利用微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统的化学实验,“老师做、学生看”或者是“一人做、大家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等待式”和“接受式”,因此学生往往对化学的兴趣不浓,缺乏求知欲。基于上述情况,笔者积极鼓励学生自己搜集相关材料,利用相对有效的药品,鼓励绝大多数学生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式”和“探索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微型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微型化学实验可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提高了创新意识。在氯气的实验室制备以及用生成的氯气制备氯酸钾和次氯酸钾(钠)的实验中,采用25克二氧化锰(过量)与40毫升浓盐酸反应,可产生2.70升氯气。与20毫升30%氯氧化钾(钠)反应制备氯酸钾(钠)需用氯气0.75升,与15毫升3mol/L的氢氧化钾(钠)溶液反应制备次氯酸钾(钠)需用氯气0.50升,氯气用量全计为1.25升,产生的氯气的“富余量”为1.45升。作为学生实验无法全部或大部进入通风橱操作,所造成的氯气污染在所难免。微型实验中,经过反复实验,学生将收集后留作性质实验用的两瓶氯气由常规实验模式的0.25升(125毫升集气瓶)改为0.12升(60毫升集气瓶)。氯酸钾的制备改为用2毫升30%氢氧化钾溶液与通入的氯气反应,需用氯气0.15升,可生成氯酸钾0.27克。次氯酸钠的制备改为用1毫升2mol/L的氯氧化钠溶液与通入的氯气反应,需用氯气0.05升,生成0.5克次氯酸钠,产生的氯气“富余量”为0.08升。同时,由于二氧化锰改为氯酸钾,也不需用煤气灯或酒精灯加热,装置简单、小巧。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反复尝试,形成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3.利用微型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由老师演示、学生记忆,生搬硬套去应用,学生缺乏大量的实验操作(表象),更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微型化学实验,学生可以按照自已的意愿独立开展实验,在此积极探究过程中,可以提高动手操作意识,培养实验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微型实验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开展小制作、小探究活动。如用盛装“安乃近”或各种片剂的药瓶代替常用的试剂瓶;用装过中药片剂的瓶子代替试管;用眼药水瓶和带胶盖的玻璃瓶组合代替滴瓶;利用草珊瑚含片的透明真空硬塑板制成微型井穴板;用注射器来代替滴液漏斗和分液漏斗等。这些学生自制仪器,虽然粗糙,但可避免常规玻璃仪器的易破碎的缺点,经久耐用。同时,适当地配给学生各种药品,让其利用自己的微型实验器械在空余时间内甚至在家中进行微型实验,增强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利用微型化学实验提高学生节约意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与探索,达到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实验信息,具有实验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的突出优点。因此可以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同时,微型化学实验试剂用量少、仪器微型化,反应时产生的废气、废液、废弃物质的量就少,而且尾气、废液等吸收和处理也较容易。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可大大降低实验时燃烧、爆炸、中毒的危险,大大地减少了化学实验对整个周围环境的污染,既确保人身和实验的安全,而且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积极推进化学实验的微型化,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苗深花.高师化学实验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3-4.

[3]李广洲,陆真.化学教学论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第二版).

[4]袁华,吴莉,邓惠文,等.有机化学实验中的绿色化学教育[J].科技创新报,2008,(16):211.

篇6

一、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要给材料

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学本身的性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形成具体生动的表象和概念。随着年级的升高,具体形象的成分逐渐减少,抽象成分不断增加。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理性材料日益积累,构成思维的素材,成为构建相应的数学认识模式的知识基础。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善于动脑、敢于创新的人才。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学生形成数的概念,构建四则运算系列的模式,掌握几何形体知识的结构大都需要丰富的材料。总的是遵循具体形象──形象抽象――逻辑抽象的规律,并带有某种创造性的萌芽。

二、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有方向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向明显特点是单向直进,即顺着一个方向前进,对周围的其他因素“视而不见”。而皮亚杰认为思维水平的区分标志是“守恒”和“可逆性”。这里的所谓“守恒”就是当一个运算发生变化时,仍有某些因素保持不变,这不变的恒量称为守恒。而“可逆性”是指一种运算能用逆运算作补偿。学生要能进行“运算”,这个运算应当是具有可逆性的内化了的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定向集中思维,又要注重多向发散思维。前者是利用已有的信息积累和记忆模式,集中向一个目标进行分析推理,全力找到唯一的合理的答案。后者是重组眼前或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解答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朝不同方向进行思索,探求多种答案。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方向性,要利用一切教材中的有利因素,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思维方法。

三、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应有系统

散乱无序的思维是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整体性的。“所谓智力的发展不是别的,只是很好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要使数学知识在考虑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相互作用下,能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整合成一个纵向不断分化,横向综合贯通,联系密切的知识网络,使数、形、式各部分知识纵横联系,相互促进,广中求深。实践证明,知识联系越紧密,智力背景就愈广阔,迁移能力也就越强,创造性思维就越有可能。一个多方向、多层次的整体结构,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储存、检索和应用愈有利。但由于小学身心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将知识一下子全部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学时具有一定的等级层次性、阶段性,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阶段反映不同的思维水平和不同的思维品质。如小学数学中整数计算的四次循环,分数、小数的两次循环。而三角形知识的两次教学等。教师在教学时应从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出发,明确每一层次、每一阶段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要求,恰到好处地进行训练。

四、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应有规律

篇7

一、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观察分析是培养数学思维的第一要务。优化观察分析是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任务,也是人们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数学观察分析能力强的人,善于挖掘数量关系的特征、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模型的特点,从而得到合乎逻辑的推理、准确迅速的运算和进行正确的图型分析。因此,发展数学思维必须从数学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入手。观察分析一要明确题目原理,二要按一定的规律,三要与思维和想象相结合,善于比较,从而提高观察分析的效果。比如,有这样一道题:

观察下面几个数字,根据你得到的规律回答。

2、4、8、14、( )、( )、44、58则括号中所填的值是__________

学生在观察这组数字时,要注意寻找数字之间的联系,先观察分析整体的数字的联系,在到单个数字,从第一个数字与第二个数字,第二个数字与第三个数字,直到最后一个数字与倒数第二个数字,这样就不难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观察分析数字、数理间的联系,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于是,这一道看似复杂的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探索题目的隐性规律,便很容易地得到了22和32。通过观察分析数的关系,从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又回到整体,既教给学生观察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又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的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是培养思维的动力。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教师要抓住低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点,以自己的经验活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可以通过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上海到厦门,可以乘火车,路程约1811公里;也可以坐轮船,航程1690公里;还可以乘坐飞机,行程1200公里,为什么坐飞机路程最短?因为陆路或水路交通受地形、水情的限制,路线弯弯曲曲,而飞机在空中飞行,所受条件限制较少,一般情况下是沿直线前进的,所以坐飞机的路程最短。丝瓜、牵牛花的茎细弱而蔓长,为采取阳光,它们攀附在近似于圆柱体的树干上,如果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就得到一个长方形,而茎蔓缠绕的轨迹则是这长方形的对角线。由此可知,“在连结的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这个真理渗透到各个领域,不仅为人类所承认,就连一般的动植物也要遵循,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真神奇”。油然而生的求知欲望,又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他们寻求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由无意思考逐步向有意思考过渡,培养了思维的持久性。

三、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思维是由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就谈不上培养思维能力。重视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的新颖之一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活动成了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例如,教学“加法运算9加几”时,我先让同桌两人摆小棒,边摆边说他们是怎么得出结果的。然后,点名说出他得想法,进行全班交流。有的说一个一个数出来;有的说9不数,从9开始往后数几;有的说从另外一堆里拿1个给9就变成十了,十再加旁边的几;还有的说从9里拿出几个给旁边的一堆组成十,再加9剩下的几就是十几。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从而引出加法的实质,揭示加法运算的这一课题。假如没有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参与,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就不可能深刻,也不可能发现操作背后存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不可能经历并逐步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篇8

关键词:创设;丰富;提示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构建有效课堂呢?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数学问题情境中,学习新知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授“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针对长方体的特征时就创设了下面的问题情境:一个小矮人坐在树上用放大镜观察一个很大的长方体的模型,同时出示一句话――“比一比,谁的发现多?”学生在感官上接受了这个刺激之后,对长方体的特征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思维也被激活了。这样成功的例子有很多,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有很多反面的反思。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为了一味地追求热闹和形式,将学生喜欢的卡通明星、动漫人物带到了课堂上,结果孩子的眼球被吸引到了热闹的情境中,人虽完全进入了情境中,但课堂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没有实现,更不用说学生思维的开启了。这都在提醒我们,问题情境的设计要达到两个要求:那就是既要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的发展,还要有利于课堂的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丰富问题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思维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特点的学科。在数学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延伸、发展和运用;任何法则、公式的推导、理解和验证;对任何一组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的掌握,都需要一定的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思维能力,而这种需要与6~12岁儿童的思维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是激发他们思维最好的方法。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我们一方面注意到通过演示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直观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以强化感知促进思维;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折出一张纸的 ;边折边想,要得到一个图形的 ,必须怎么办?再组织学生讨论,要折出一个正方形的 ,有几种不同的折法呢?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画一画、量一量、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眼、耳、口、手、 脑等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这样,学生在获得大量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再抽象概括出这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便迎刃而解了。试想,若是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空谈,他们能体会到二分之一吗?思维能得到发展吗?

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来理解新知、形成新的能力,更重要的还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如,一年级学生在理解加减法的算理时,学生通过动手捆小棒、拨计数器等感知加和减,将这些感性的刺激转变成思维的发展。

三、巧设问题的“疑”,促进学生思维

怀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如,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大家知道1和100的关系吗?(生的脑海里的答案一定是1小于100)等生说完,师设疑:我可以把他们变成相等的关系。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促进学生思维的自主发展。

四、提示问题的要点,帮助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在四年级之前,是以认识“具体实例”“直观特征”为标志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四年级之后,则向掌握“主要属性”“种属关系”“实际功用”为标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过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支柱。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小学数学课,责无旁贷地要促使小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了实现这种过渡教师则应发挥到引导的作用,应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问题思路指导,帮助他们思维。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就给了学生自主探究圆的特征的问题思路:(1)你把圆对折了吗?对折之后有什么发现?(2)你能将其他的图形也这样对折吗?这样看上去很简单的两个问题,把学生推到了思维的,既给了空间放手让他们自主思维,也给了他们必要的思维指导。这不也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吗?另外,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不同的问题也可设计一些不同形式的练习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一些开放性的练习。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篇9

一、问题质疑,让学生在认知矛盾疑惑中能动思维

常言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古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生对未知事物或疑难问题,充满强烈的好奇和质疑心理,“为什么”这个词总会挂在嘴边.同时,矛盾问题、认知冲突,更是会对小学生产生“愤”“悱”的质疑促发特性.因此,教师应将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作为激发学生能动思维的有效手段,抓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设置与学生认知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内心产生“疑惑”,认知产生“矛盾”,更加深刻地参与思考分析活动.如在“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研析中,教师为提升学生认知探析情感,采用探究法教学方式,先提出“是不是只要准备三个木棒,首尾相连就能构建一个三角形?”问题,很多学生持肯定的观点,教师让学生用“6厘米、7厘米、13厘米的三根木棒”动手实践构建一个三角形,学生在动手构建活动中发现,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能构建起一个三角形.此时,学生满脸“疑惑”,内心产生许多“为什么”.此时,教师顺其自然,引导学生参与认知三角形的性质活动之中,学生此时带着质疑、疑惑更加深入参与探析此节课内容之中.

二、鼓励评价,让学生在肯定赞扬评判中能动思维

评价教学是小学数学阶段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在学习实践进程中,对教师有着强烈的“亲师”情感,总是希望得到老师充分的肯定和激励的话语.但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评价教学时,采用“训斥”“指责”的口吻评判学生、教育学生,学生在紧张、压抑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欲望、思维潜能受到压制和限制.因此,教师要发挥评价教学的情感激励特性,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善用肯定、鼓励的教学语言,“放大”学生思维探析活动中的优点,“缩小”学生思考分析活动中的缺点,肯定其数学思维活动成绩,让学生在赞赏的评析教学中保持积极情感,主动思维,深刻思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运用评价教学时,要“收放有度”,不能“以偏概全”,防止“肯定”代替“否定”现象的发生.

三、不拘一格,让学生在层次分明教学中能动思维

思维是智力水平的生动展示.学生个体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特性,可以通过思考分析数学知识、数学案例活动进行具体、生动的展现.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能动思维情感手段的运用,要关注主体差异特性,避免出现“一把尺之”“一个标准”,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面对不同类型学习群体,设置层次分明的学习要求、学习目标,让不同类型学生都能有思考、分析、讨论的时机,获得思考分析的劳动“成果”,主动进入课堂,深刻思考探析,保持积极、能动的思考、辨析、推理等数学思维情感.

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指导观察;引导想象;鼓励求导;诱发灵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80-01

在我多年的教学中,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浅见!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 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三、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

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