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建筑范文

时间:2023-04-03 02:3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生态建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生态建筑

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生态 技术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green ecological design application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overall design, Green eco mode 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is article and its strategy was elaborated, building green ecological mode should b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ealth, its people-oriented, economical,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nterior design, outdoor design and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Green eco-mode. I light of its own experience, on the models of eco-gree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related problems and solving methods in order to peer reference reference.

Key words: Green eco technology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模式表现在建筑业上就是: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大都采用一种大规模机器运作的实用功利化技术模式,其目标在于追求直接的经济利益,这一模式在给人类创造大量的居住空间的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城市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情文化的淡薄[1]。因此,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各国对环境的重视度持续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开始重新审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试图从建筑设计入手,从根本上消除建筑对人类健康、能源与环境的不利影响。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及其特征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是指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以健康、节能和环保为宗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环境,改善建筑规划、建筑方案、建筑建材和技术,使整体建筑环境达到低耗、环保、高效、节能、生态平衡的效果,最终实现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建筑设计模式。

一般而言,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以人为本。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建材,改善室内外色光环境和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等措施保护人类的身心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损害。

2.经济性。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力图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高质量的建筑,此外还需要开发和利用红外反射技术、太阳能能装置等新节能技术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环境适应性。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建筑设计应强调与环境协调,尽可能的维护外部环境,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建筑的选址、平面、剖面设计都应遵循与环境共生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并与环境特点与气候特征相适应。

4.社会性。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建筑设计要给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的弹性,在空间上具有包容性,功能上具有综合性,使用上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二、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实施策略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如何在现代都市建筑中引入自然生态化的环境,再现自然生态,实现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交相辉映。其具体实施可以从室内设计策略、室外设计策略和技术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1.室内设计策略

通过中庭生态化设计和缓冲空间生态化设计来说明室内设计的策略。

(1)在实施绿色生态化模式进行中庭设计时,一方面要使中庭成为光线与气流的通道,起到“光井”与“烟囱”的作用,使阳光由中庭渗入建筑,通过阳光的收集、反射装置达到内部空间,这样既排出了室内的湿气和浊气,又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与自然相接触的同时,减少了机械通风和空调的需求;另一方面,使绿化与中庭相结合,将绿化体系引入建筑室内,这样不仅形成优美的景观,而且通过植物的新陈代谢,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2)“缓冲空间”是在建筑主体与室外环境之间用玻璃幕或墙体围合出一个大空间,是室内外的一个缓冲地带[2]。在实施绿色生态化模式进行缓冲空间设计时,主要目标是节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起到保暖、隔噪音和通风的作用。

2.室外设计策略

建筑室外设计的生态化策略主要从屋顶设计和幕墙设计两个方面来分析。

(1)在屋顶设计上,绿色生态化策略要求建筑物屋顶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区域情况进行不同作用的节能设计。

(2)在幕墙设计上,绿色生态化模式在建筑幕墙设计上最为常用的策略是“双层皮”幕墙策略。“双层皮”幕墙主要针对以往玻璃幕墙耗能高、室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用双层体系(一般为玻璃)作维护结构,提供自然通风和采光、增加室内空间舒适度、降低能耗,从而较好的解决了自然采光和节能之间的矛盾[3]。此外,在双层皮间设置的遮阳百页比普通建筑使用的内置百页具有更佳的遮阳效果,同时由于免受风雨侵袭和阳光直射,对其运营、维护、更新也将更加方便。

三、技术策略

1.选择生态环保的绿色建材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要选择具有优异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包括:

(1)承重材料与填充材料,如生态水泥、生态高性能混凝土、钢材和木材(包括木材、纸张、竹)等;(2)保温材料,包括透明绝热材料、外墙保温涂料等墙体保温材料、自控光热屋面板与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自控光热屋顶保温材料等;(3)建筑围护材料——玻璃,如热反射玻璃、吸热中空玻璃、硅气凝胶特种玻璃、安全玻璃、自洁净玻璃、光电玻璃和自动调光玻璃等;(4)对人的健康损害较少的非有机溶剂型涂料,生态卫生陶瓷等生态建筑材料。

2.采用各种节能技术

为了实现低耗减排目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新能源开发建筑的蓄热、保温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可根据区域性特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力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发挥的生态效应[4]。特别是太阳能技术的充分利用,包括被动式接受技术、太阳能集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等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这是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显著特征。

3.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以采用智能管理技术,例如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环境监控技术与热敏反应技术等新智能管理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推广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开发出人性化的智能设计,如设计出会呼吸的玻璃幕墙、智能采光窗、室内自动调湿装置等,为人们创造安全、高效、舒适、环保节能的宜居环境。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是未来建筑设计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建筑设计需在绿色生态模式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科学设计,在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前提下,节约与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在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推广上还存在技术上的诸多难题,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国情,开创适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虹,王凌.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J].热带建筑,2004,2(4):1.

[2] 刘振,迭勇,王少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陕西建筑,2008(1 0) :1 6.

篇2

论文摘要:文中主要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原则,并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和评价方法。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自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在环保大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口号后,“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热潮。由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传统建筑体系是不可持续的体系,是污染环境、造成生活质量下降的体系,因此,在绿色文化的影响下,思想敏锐的建筑师开始思考,开始探索建筑发展的“绿色”道路。所谓“绿色建筑”就是一种象征着节能、环保、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出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它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理想建筑。论文百事通目前,“绿色建筑”已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得到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绿色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绿色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绿色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改善环境。

(4)绿色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5)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各个构成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同时,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人要具体操作的对象。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对象,扼要阐述其设计原则。

2.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2.2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2.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3.1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

(1)引人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是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人设计规范。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

一、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

二、立体绿化。引人“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如重庆的“天奇花园”的墙面绿化,在西墙面上设计由柱子和圈梁组成的构架,并设置种植槽和集中喷灌系统。夏季爬山虎覆盖墙面形成一道绿墙,绿墙与墙面之间形成大约300mm宽的间层,这间层形成了良好的通风竖井,增强了墙面的散热性能,而且绿墙还能避免阳光对墙面的直射。屋顶绿化是在建筑屋顶上采用蓄水覆土种植,屋面上种植花草和一些低矮灌木,形成一个“空中花园”。阳台绿化是在居民家的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

(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笔者在雅安市滨河公园方案设计中较好的应用这样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穿越时空,聆听茶香》的设计构思。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3.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l)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①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如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以秸杆稻草为原料的绿色建材—稻草板,并在上海青浦县推广使用,它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不仅具有色彩丰富、重量轻、体积小、保温、隔热、隔音等多项优良性能,而且在环保上解决了秸杆焚烧的问题;其次它自然降解,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③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④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①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②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③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

(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4绿色建筑的评价

篇3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是绿色的未来,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建筑也是绿色生态的建筑,人类的家园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领域要坚持绿色生态的理念,要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1 未来建筑的必然趋势

1.1 生态文明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的文明经历了历史的变革,从蒙昧无知到现在的现代文明,经历了野蛮、愚昧、茫然的多个阶段,但每一次的变革人类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发展的模式来看,工业文明只是暂时的形式,生态文明必将取而代之,成为未来文明的主要形式。相对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注重复合型的社会发展新模式,这必将影响建筑的设计理念,影响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1.2 人们对建筑设计提出新要求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与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新要求,包括住房、工作、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这就要求现代的建筑设计要做到实用与美观兼备,满足人们的要求,要创造符合现代审美理念、具有个性的现代建筑,形象简洁、造型朴实的同时更要兼备经济实用的功能,而且要符合现代设计节能环保的理念,生态建筑理念理所当然的成为人们的首选,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2 新形势下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2.1 可持续发展是不变的主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世界的发展形式走入了生态文明的新时期,人们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正在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地探索发展的新方向,从近年来国际上建筑设计的理念上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2.1.1 重视特色的文化

对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给予尊重,并且在建筑设计中给予弘扬。

2.1.2 选用最合适的技术

按照公众的意识,建筑的设计功能需求,从众多的建筑技术中选取最为简单合适的技术。

2.1.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可能的选取可循环性的材料,避免浪费。

2.1.4 增加建筑设计的灵活性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增加使用空间的灵活性,降低建筑所需材料,降低浪费。

2.1.5 降低环境破坏

我们要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避免任何的资源浪费,提高材料的可利用率。

2.2 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

近年来,由于建筑质量引发的建筑问题屡见不鲜,这就在呼唤长命百岁的建筑,呼唤耐久性的建筑。目前,建筑的使用寿命普遍停留在30-50年,房价的不断攀升,房屋的质量却不见改观,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是在浪费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资源,因此,高耐久性住宅的出现势在必行,人们已经着手在行动,从建筑材料的设计到住宅的设计仍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2.3 未来的建筑以人为本

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师为人类服务的,因此要根据人的意识为主。现代建筑的设计要讲究整体的协调性,讲究美观,更要讲究舒适,也就是说未来的建筑要达到功能性、美观性共存,在空间的安排上更加合理有效,更多的灵活空间,最佳的建筑是将大自然建造到人们居住的环境中,提高人居住的质量,未来的建筑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建筑。

3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特征

3.1 因地制宜的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必定是保留最大的原生态,避免土地的破坏,环境的威胁,降低对建筑区域内植被的影响,尊重原生态的理念,因地制宜。

3.2 整体协调性

绿色生态建筑要对整体的建筑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做到整体的协调与美观。

3.3 人与环境和谐共建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特征就是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二者之间不可分割。

4 绿色生态建筑理念在设计中如何体现

4.1 规划的前瞻性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思想中就要存在着绿色生态的理念,要根据当地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选择适宜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同时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建筑布局,在达到建筑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原有的地形、地貌的影响,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留原貌,这是建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现代的建筑师要有前瞻性的眼光。

4.2 水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

水是最宝贵的生命资源,在建筑的设计中经常会出现破坏植被的现象,而这是不符合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的,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尽量的减少对植被的影响,尽量的利用现代的科技提高对水的利用率。在建筑物内部也要做到节约用水,可以通过节水器具的选择来实现。

4.3 灵活设计的方向

通过标准规划和适于加热、通风、空调系统、动力及通信系统的灵活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未来需求的灵活可变的设计融入发展之中。建筑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其扩展慈宁宫,这也是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措施。这就要求在设计的时候材料的选择要谨小慎微,要避免使用一些改造困难的材料,促进建筑的维修性与更换性,提高建筑的维护功能。

篇4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A

1绿色生态住宅的定义

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生态住宅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 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 环境清洁、优美、舒适, 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 有利于提高住宅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2]同时, 绿色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课题, 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 还涉及节约资源( 如建材、水等) 、减少废弃物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它的实际释义为: 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与能源, 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 其本质可

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

2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必要性

2.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 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住宅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生态城市应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 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得更美好、更舒适、更和谐。

2.2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住宅建设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合理规划项目用地, 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 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 限期淘汰能耗大的建筑材料, 节约不可再生原料和短期资源, 多使用自然建材和当地材料。[2]

2.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 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 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 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 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 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3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

3.1要把以人为本定为建筑的中心理论

在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但是也绝不是绝对的“以人为本的中心论”,绿色建筑所倡导的以人文本是建立在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然而在今天,很多的住宅建筑都没有做到很好的以人为本,他们的以人为本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付出,这种绝对的人为中心论,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他们太强调人为的思想观念,而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绿色环境建筑理念应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只有使自然环境与人类建筑相协调发展,才能建造出最舒适,最有质量的绿色住宅建筑。

3.2建筑要减少建筑成本,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我们建筑企业要充分的运用新技术,对建筑进行施工,建造绿色建筑时首先要制定正确的设计方案,并且要运用好的施工工艺对其进行建造,改变以前那种旧的建筑模式,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态建筑。为了节约建筑成本,我们在进行绿色建筑建造时要充分的利用建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另外,在建筑过程中还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要运用高科技对污染物进行清理或处理,从而保护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在绿色住宅建筑物的建造中,我们建筑企业要充分的利用资源,减少建筑成本,以达到用最低的成本资源获得最大经济与环境的效益。[3]

3.3绿色建筑的建造中,要使资源得到回收利用

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减少建筑成本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而减少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又是资源的回收利用。另外,在重复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建筑人员,还要运用高科技的设备对其进行重复的回收处理,从而生产出可以利用的资源,在生产重复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将有关的相关经验进行详细的记载下来,为以后建筑住宅设施提供有效的依据。

4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建设设计方案

4.1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廉价。目前,在住宅区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3个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500h , 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有的地区高达3000h。这为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利用的范围将会更广,能量转换效率将会更高。

4.2充分利用水资源

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一些地方,一方面缺水严重,另一方面浪费严重。节水的关键措施还是“开源节流”。居民对水的消费主要是饮和用,其中饮食用水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其余95%用于洗涤、排污等。在住宅小区,根据两种用途设置A、B 两套供水系统。A系统专供饮用水(包括冲茶、洗米、洗菜、煮饭)。这个系统的水必须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B系统专供使用水。这个系统的水应该循环使用。将住户洗菜、洗衣、洗澡水以及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内,进行过滤、净化、去污等物理、化学处理,再输入住户的“使用水管”,供洗地、洗车、绿化、水景、冲厕、排污等使用。这个系统的水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的用水。[4]

4.3规划用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关于住宅小区的节地问题,应从3方面着手:(1)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2)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3)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万方数据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

4.4建筑外墙保温

目前, 节能墙体主要包括两种: 内保温节能墙体、外保温节能墙体。在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初期, 普遍采用内保温方法。但内保温方法存在的问题较多, 一是热工效率较低, 外墙有些部位( 如丁字墙、圈梁处) 形成“冷桥”, 使保温性能有所降低; 二是保温层在住户室内墙面出现虚鼓, 对二次装修造成不便; 三是内保温厚度占据室内空间, 使室内建筑面积减少。因此, 目前大多采用外保温法, 外保温节能墙体克服了内保温墙体的不足, 薄弱环节少, 热工效率高, 不占室内空间, 对保护结构有利, 既适用于新建房屋, 更适合节能改造。尽管目前外保温法的工程造价略高于内保温法, 但若以性能价格比衡量, 外保温优于内保温。

5结语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应从空间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 要在现代住宅建筑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角度关注人类生活, 它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娄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 它在注重空间使用效率的同时, 更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以贯彻“健康环保,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绿色生态建筑的大量涌现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立红. 绿色住宅概论[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曹伟. 生态建筑, 生态建材, 发展战略[J].新建筑,2005.

篇5

【关键词】住宅设计;住宅建筑;绿色生态;生态设计

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虽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笔者理解应包括以下几层涵义:①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地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②拥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满足人们工作生活所需的舒适环境。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③ 在住宅建筑精神上既要体现时代性,也要反映地域的历史与人文环境。

一.绿色生态设计概念及特点

1.绿色生态设计的含义

绿色生态设计是以绿色生态技术作为依据以净化环境为目的所进行的设计。它要求在设计时必须按环境保护的目的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不产生环境公害,有利于拆卸和回收,回收的材料可用于在生产。

绿色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科学所持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广,包括建筑是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师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师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它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从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设计,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的说,绿色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

绿色生态设计理论是新的设计价值观的体现,他将设计建立在生态学有机整体的基础上,用有机整体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观察研究设计对象。要求设计师面对单个的设计对象时,应该将其纳入人与物、人与自然的整个系统中来考虑。这一新兴的设计观念改变了以往设计师们仅仅在产品外观上标新立异的传统观念,而自觉地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思想中,将设计的重点放在真正维护人类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中。

2.绿色生态设计的特点

(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我国的资源国情: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少,是一个资源小国;开发利用不合理是实际存在的状况,从总体来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为止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保护环境是随手可做的小事,在建筑设计中要注重对资源的合理使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2)加长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

现阶段许多住宅建筑花费了大量金钱建设但是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绿色生态设计有4个阶段:修理、精炼、重新设计再思考。日本政府通过绿色生态设计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4倍甚至10倍,有效地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干扰。建筑材料的可靠性、高耐久性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因为材料的再循环使用或者处理均需要再次消耗能源,因此,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3)遵循了生态平衡规律

生态平衡又称为“自然平衡”。即指生态系统中,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也就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期地保存稳定,这种平衡状态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中的有机体种类数量大、生物量和生产力也最大。比如一个池塘,水质好,生物茂盛,鱼儿欢畅时,处于生态平衡状态。比如人们使用绿色生态的环保材料,经过可回收利用,既不能影响动植物生长又不危害人类健康。

二.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1.合理利用绿色植物

将先进电脑控制技术同住宅建筑构造技术相结合,把生态建筑同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住宅建筑内部,从而利用内部植物环境为住宅建筑内部提高一定气候调节作用,利用植物改变住宅内部生态环境。此外,利用绿化植物,注重人和植物、建筑物同植被的关系,实现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打造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空间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建筑。

2.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同时也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来源。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取代传统能源,从而降低住宅建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太阳光线设计为从屋顶进入,将反射构件、光线收集等应用到建筑屋顶上,从而提高建筑室内光线环境。太阳光线进入室内,为房间内部提高日照,同时对太阳光进行收集,反射引导进入建筑内部,从而降低室内热量损失。利用被动采暖设计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季节的太阳辐射和直射能量,来减少住宅建筑采暖能源消耗;利用遮阳的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减少夏季阳光直射,从而降低室内制冷能源消耗。

3.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的主要部分就在于护结构的能耗部分,对于护结构的节能是保证生态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这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建筑的隔热保温作用,对于保温隔热材料的选用我们也要多加考虑。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与地势来选用不同种类的保温隔热材料。具体来说,我们常常将保温能力高的材料用于一些在北方气候寒冷地区的建筑,这些建筑的结构中我们通常都是采用具有隔热功能的保温材料,大大减少了外界的冷空气对建筑内的影响。同时,国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引进并采用了很多国外先进的技术,复合墙体就是其中一个较好的突破,建筑师创新性的将保温材料融入到墙体之中,一方面增强了墙体的承重能力,更在最大限度上让建筑的保温效果变得更加明显。

4.减少空气的热交换,降低能量损失。

住宅建筑设计时要保持空气在建筑中具有适当的密封度,外墙不能自由开启,内庭要封闭,确保空气的有序流动。此外,利用地源热交换系统,将夏季进入建筑的气体进行冷却,将冬季进入建筑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土壤一年四季具有稳定温度的特点,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热源,将高于环境温度的地底热能供给到建筑室内采暖,在夏季将土壤作为自然空调的冷源,将建筑室内热能抽取释放到环境温度的土壤中,利用土壤环境温度均衡的特点,减少建筑周围空气的热交换,降低能量损失。同时,还可以对热量排放进行再利用,通过空调热回收系统将排出建筑室外的热空气进行回收,实现建筑供暖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绿色生态建筑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贯彻绿色生态理念,坚持生态建筑设计基本原则,采用合理设计策略,逐步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加大绿色生态技术的使用,促进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毅夫.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0,(8):150-151.

[2]时铭,高艳苹,姜春燕等.浅析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

[3]王秀芬,丁新海.关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5):198-198.

篇6

关键词 :绿色生态 环境建筑 发展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生态设计概念及特点

1、绿色在现代的含义:

自然、环保、和平、宁静、生命、希望,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不同文化的影响,绿色也具有不同的含义而在建筑中绿色不仅作为一种色彩更象征着环保。

2、绿色生态设计的含义:

绿色生态设计是以绿色生态技术作为依据以净化环境为目的所进行的设计。它要求在设计时必须按环境保护的目的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不产生环境公害,有利于拆卸和回收,回收的材料可用于在生产。

绿色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科学所持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广,包括建筑是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师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师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它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从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设计,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的说,绿色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

绿色生态设计理论是新的设计价值观的体现,他将设计建立在生态学有机整体的基础上,用有机整体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观察研究设计对象。要求设计师面对单个的设计对象时,应该将其纳入人与物、人与自然的整个系统中来考虑。这一新兴的设计观念改变了以往设计师们仅仅在产品外观上标新立异的传统观念,而自觉地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思想中,将设计的重点放在真正维护人类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中。

3、绿色生态设计的特点:

(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我国的资源国情: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少,是一个资源小国;开发利用不合理我国的状况:从总体来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为止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保护环境是随手卡做的小事在建筑中可使用环保的资源。

(2)加长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

现阶段许多景观作品花费了大量金钱建设但是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绿色生态设计有4个阶段:修理、精炼、重新设计再思考。日本政府通过绿色生态设计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4倍甚至10倍,有效地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干扰。建筑材料的可靠性、高耐久性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因为材料的再循环使用或者处理均需要再次消耗能源,因此,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3)遵循了生态平衡规律

生态平衡又称为“自然平衡”。即指生态系统中,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也就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期地保存稳定,这种平衡状态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中的有机体种类数量大、生物量和生产力也最大。比如一个池塘,水质好,生物茂盛,鱼儿欢畅时,处于生态平衡状态。比如人们使用绿色生态的环保材料,经过可回收利用,既不能影响动植物生长又不危害人类健康。

(4)尊重土地尊重大自然

建筑设计是关于土地的科学和艺术。建筑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上的物体和事物,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 、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古人之所以能够和自然的和睦相处是因为他们总是去顺应自然,总是满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土地的热爱。现在人则用于违反了土地建筑内在的规律而使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绿色生态设计就是尊重土地,根据土地的属性决定土地的利用模式,许多建筑学家从新研究土地的功能、结构和变化。

二、绿色生态设计提出时代背景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原料中50%以上用来建造各种类型的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有消耗了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能源的40%。据日本学者研究,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环境的34%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作为现代支柱产业的建筑业是污染环境的“大户”,对自然是生态平衡存在较大的破坏作用。住宅条件又是当前人们对优越的生活质量的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协调住宅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国外的时间看,推动住宅产业向科学化、生态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力量是来自与住在产业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指导部门,在我国也同样如此。由中国房地产协会、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主办,《人民日报》绿色事业发展中心协办21世纪绿色住宅研讨会于2000年11月27日在北京会走开。

三、绿色生态设计的形成与发展

在我国,生态住宅理念还未形成之前,已经有啦独户式生态住宅的设计与建造。1980年代浙江永康县农村某种橘专业户建的三层住宅,采用以沼气池为中心,屋面覆土种植蔬菜瓜果兼作隔热层,形成物质、能演循环生态系统。但是,我国对生态住宅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刮起了一阵强劲的生态旋风。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开启”生态过程,是生态系统得以可持续地运行。因此,“生态城市”是一个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才智充分发挥、人文内容丰富、社会发展迅速、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

四、国内外绿色生态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世界各国建筑师在生态住宅方面进行啦积极的探索。现代主义大师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物”。柯布西埃的“新建筑五点”,其底层架空、屋顶花园是为了亲近自然。富勒一直从事研究以最低能耗获得最大空间和高度可靠的结构体系。

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致力于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高层建筑设计。他的具体方法是:在高层建筑表面进行绿化,设置各种不同深度的凹入空间,使人在高层也能步入室外接触自然;“二层皮”的外墙,形成符合空间或空气间层,并与上下贯通的中庭相连,形成自然通风系统,又起保温隔热作用;外墙还用水雾彭琳蒸发降温;在屋顶上设置固定的不同角度的遮阳隔片,以控制不同季节的阳光量;屋面做成屋顶花园急用泳池;把交通部分布置在建筑两端建筑两端遮挡东西日晒。既可使运转能耗节省40%,又创造了具有生态特色的建筑个性。

印度建筑大师柯里亚强调“形式服从气候”的建筑观。它所独创的管式住宅,是在狭窄的住宅内围绕一个几乎露天的院落布局,采用全坡屋面,剖面又构成奇妙的通风口。空气通过管式住宅被发散加热,然后沿着两个搭在一起的坡屋面之间断开的屋脊上散发出去。柯里亚立足本土,其创造既是印度的又是现代的建筑,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英国、法国、丹麦、等欧共体国家,共同发起“欧共体绿化城市”试点活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五、绿色生态设计在建筑中重大意义

1、自然意义: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人类改造自然强度的加大,

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激化,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而城市则是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物质和能量的输出较多的区域。住宅区作为人居住场所,,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城市整个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有很大影响。城市的物质能量流动中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各种能源、消费品占很大的比例,而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中住宅区的排放量占有很大的比例。节能和环保是绿色住宅的两个重要内容,因此,推广绿色住宅,对于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意义:绿色住宅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尽量是经济发展处于生存的可承受范围之内,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绿色住宅的建设不但要和环境融合,更经济实惠,让投资人有适当的回收。在这样的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高效率。各种资源效率中最重要的是能源效率。能源效率高,越能节省寿命周期费用。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条件。

3、社会意义:绿色住宅既涉及到自然科学又涉及到社会科学的内容,绿色住宅是一种先进的住宅理念,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绿色住宅涉及到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决策体系、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完善又使绿色住宅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绿色住宅的推广,使人们对生态和环境的认识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使人们在衣、食、住、行的身体力行之中尊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长期的行动中强化了这种意识,而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自觉行为,从而将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由强加于普遍居民而最终变成一种全社会的普遍认识。

4、人文意义:在住宅领域,西方近现代以来确立起来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普遍地存在于当代建筑理论当中,支配这建筑师的创作活动。当代许多建筑师致力于把某个地方转变成真正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场所――能使人领悟到其自身存在的具有一定意义和特征的环境的同时,强调社区文化应当以人为中心,这个“人”不仅仅是物理、生理学意义上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有情感的人。是需求层次丰富的“多元”的人。绿色住宅通过景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空间结构、构景因素的选择与组合,具体的造型等多种环境营造的手段,综合性成系列地加以体现的,而不仅仅是某些外加的装饰和某些局部的模仿复制。亦即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段,将某一具体的人文特色,经变形、抽象处理,自热而然地融入具体的景观形态中,充分体现其画龙点睛的神韵,在似与不似之间更追求对某一人文的“神似”表现,使人既熟悉亲切,又颇感新颖别致。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是生态问的社会,建筑也是绿色生态建筑,人类的家园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信念,绿色建筑不但能成为建筑的主流,在绿色建筑的性能和节能环保方面,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领域要坚持绿色生态的理念,要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在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设计方面,我们应该不的断的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绿色住宅概念》王立红

3、《北新房屋―绿色家园》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新时期;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资源不很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紧张已经给我们亮起了红灯,积极推进生态建筑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新时期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含义

所谓绿色生态建筑,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建筑工业中实现高效、节能,使用再生、不产生副作用的建材产品。二是建材的研发应更多地致力于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尽快扩大这种材料的使用范围。三是注重工程建设中的能源节约,尽量使用节能降耗、能够再生的天然材料。四是建材原料从使用到回收是否影响环境的污染,也是划定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准。最关键的是,把这种绿色理念贯穿到人居环境中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只有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二、新时期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 必须针对其各个构成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同时, 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人要具体操作的对象。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 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对象, 扼要阐述其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宏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2、因地制宜的原则

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物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

3、 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 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 保护历史人文景观, 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 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 加强绿化, 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4、 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 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等, 加大智能化设计, 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 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 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5、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 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心, 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 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 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 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 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 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三、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1、基地环境的整体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从整体角度把握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和生态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的本质属性,组织各功能分区,使建筑群的能流、物流畅通无阻; 从建筑物朝向、间距、形体、绿化配置、能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建筑规划要走中小型化、花园化、智能化为一体的道路,提高绿地面积比例,降低能耗量; 建筑整体规划应体现建造场地、植被的一体化; 减少对资源的干扰和污染; 建筑及装饰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对能源消耗和对空气、水污染的影响; 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沿街绿化、楼间绿化、楼旁绿化、绿化建筑,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立体的、广泛绿化环境,改善建筑小气候,使人类贴近自然。在生态的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把具体建筑看成是城市建筑大系统的一部分,与城市建筑大系统相联系,使建筑内部难以消化的废物成为其它元素的资源。

2、生态系统的规划

建筑方案应充分利用太阳光、阴影,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型体; 营造良好的局部建筑小气候,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 建筑空间多样化、科学化,加大使用功能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可变性,留有变化余地,经过改造和装饰可以再生使用。

3、 能源利用

绿色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 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了首位。笔者认为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①把建筑设计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准。②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③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例如, 对建筑的围护结构和供热、制冷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可设置温度阻尼区;利用自然光,减少电能浪费; 合理控制建筑物体型系数, 降低建筑能耗; 优化建筑建筑布局,尽量保证建筑建筑单体有足够的迎风面, 高低建筑错列布置以利于建筑通风; 优化平面设计, 平面形状尽量规整, 减小护结构面积, 合理组织穿堂风,加强空气对流,创造宜人的室内环境。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 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4、 声光环境

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 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 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另外, 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

5、水热环境

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 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 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区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 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就是最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 其目的在于减少耗能、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将抗、提高生产力、有益于子孙后代。实现绿色生态建筑,必须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状态和重点,以及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不同的模型去执行。最终目标也是节约能源,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

参考文献:

[1] 耿晓蕊.  试论生态建筑设计的实施[J]. 建筑科学. 2011(S2)

[2] 王雅捷.  低碳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 北京规划建设. 2011(02)

篇8

1.从技术观上剖析绿色建筑

首先应是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应该从由来已久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样的古老生态箴言中得到启示。历史告诉我们,自然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只能去适应它而不是与之为敌,建筑也是一样,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不与之对抗才是真正的出路。再者应把建筑与人关系的重点应放在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上。建筑从人的角度考虑,往往会破坏一定的生态平衡,但是如若纯粹以自然的角度来衡量,则将使得建筑变得难以适合人的居住。低技术的绿色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来解决这个矛盾的,通过一些适当的技术措施来均衡个人对于建筑的使用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

2.低技术绿色建筑的技术措施

(1)建筑材料的利用

现代社会的建筑,特别在中国,建筑材料大多使用的是高污染、高能耗且不能循环利用的混凝土、粘土砖和各类砌块。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加拿大、日本与北欧国家,绿色生态的概念深入人心,各类高污染的建筑材料都很少使用。木材、竹子、泥土等环保、低碳的建筑材料得到他们的青睐。木材作为一个可持续的资源,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建材。在所有的建筑材料中,木材在制造、运输和供应的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最小,并且对环境所带来的负荷最小。木材还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和抗震性能,这也是它被当做低能耗房屋理想材料的原因。木屋是一种具有高技术特性的低技术建筑。当然,除了木材之外还有泥土、石材和竹子等也是很好的低技绿色建筑常用的材料,这里就不进行过多介绍了。

(2)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分为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和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主动式太阳能技术主要包括将太阳能进行储存以及转化为其他的能源进行使用的技术,技术复杂,多用于高技术生态建筑中,比较常见的有太阳能屋顶、太阳能光伏玻璃和太阳能光伏外墙等等。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则多用于低技术绿色生态建筑中,它主要是通过建筑的朝向、建筑材料和构件的选择、建筑内部空间布置以及外部环境的处理达到增加建筑对阳光的利用,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环境。其中对建筑的一些基础构件(墙体、地板以及窗户等)的恰当选择和运用能比较合理的满足人们的要求。常见的被动式太阳能供热系统一般包括南向窗户的蓄热与集热。

(3)自然通风

低技术绿色生态建筑理论中的自然通风的基本方法与理论是首先通过分析建筑的内外墙压力的差值来保证建筑的自然通风。这个压力差受建筑附近地形以及阻碍风力的障碍物、建筑的体量与朝向以及当地不同时段的风速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对风分析的结果能够使得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迅速做出合理的对策与措施出来;其次是空气密度差异的考虑以及运用,由于不同温度下的空气密度也不尽相同,那么很可能因为墙面之类的围合结构的相隔致使两侧温度不同,那么两侧压力的也不同,压力差从而产生气流。一般情况下,建筑的室内温度往往会比室外温度要高,建筑内部会由于下部与上部压力的不同产生由下向上的气流,冷空气从建筑下路涌入而热空气则在建筑上部被排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烟囱效应。

(4)天然采光

建筑的天然采光的好与坏一般取决于建筑形式是否能够满足天然采光的需要,从目前看来最佳的采光方案是采用一些中庭和侧窗将天然光引入进深空间,增加建筑内部空间受到自然光照射的区域。除了通过建筑的形式来实现天然采光之外,还需要一些人工手段来控制日照给人们带来的一些不便,主要包括遮阳百叶等可调控的遮掩措施来保证天然采光的可调节,满足不同建筑功能对采光的需要。除上述几点技术措施之外还有水的利用等技术方式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二、低技术绿色建筑在中国的状况

中国的飞速发展固然令人欣喜,但迅速的发展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必须值得我们去重视:据统计,中国当前的建筑总面积约为400亿m2,预计以每年18~20亿m2的速度高速增长。建造和使用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大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所需建材的生产能耗占总能耗的46.7%。建设用水占总用水量的47%,钢材占30%,水泥占25%,建筑垃圾占40%,建筑污染在环境总污染中占了34%。这么多刺眼的数字在提醒着我们必须在建筑建造中更多的运用绿色生态技术,根据我国的现状来说,由于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对于绿色生态技术的运用要采取因地适宜、适时、适量的原则。在发达地区可以考虑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合理使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高技术生态科技来进行建筑设计,在不发达的地区则可以合理的推广和使用低技术生态技术来解决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提倡节约环保。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的内涵已有许多的论述,归纳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有人把绿色建筑归结为具备4R的建筑。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因此,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

2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必要性

绿色建筑以美国的奥杜邦协会总部为代表,它是纽约曼哈顿最节能的建筑物,被认为是建筑环保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何谓绿色生态建筑。目前,国内认为它必须是一种节约型建筑。它将作为21世纪建筑业的主旋律,应体现在健康、节水、节地、节能、制污、循环利用。

3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以人为本,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安全便利的居住场所,在使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有别于传统的建筑体系,绿色建筑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自身,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体现“绿色”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才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

绿色建筑中最核心、最有生命力的不是某种固定的结论或方法,而是这种思想所蕴涵的设计原则。从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功能的设定、材料和技术的选用、设备的安装,到建筑建成后的营运、维护,绿色建筑的思想都以人为中心,与自然融为一体,贯穿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从根本上来说,它是重视人、自然、建筑三者互动关系的产物,要求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把握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其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3.1整体及环境优先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3.2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的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3.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这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

4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是个综合全面的过程,需要建筑设计师的全面把握,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4.1现场设计

选定建筑的建设地址后,对建设地段进行现场设计是保证建筑与白然环境和谐的必要条件.只有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建筑才能称得上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现场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绿色建筑现场设计应该重视以下四点:

(1)现场设计要保护现场的生态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2)尽量减少现场因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尽量减少使用自来水进行浇灌;(3)尽量减小现场的热岛效应;(4)绿地面积满足要求;(5)绿地配置合理,局部环境内能够保持水土、降低污染和隔绝噪声。

4.2建筑平面设计

合理的朝向设计能使建筑从阳光中获取大量的能量,住宅往往需要平行布置,并且朝向南面,同时彼此之间要留出足够的间距保证冬季的日照时间。建筑的体形系数(建筑物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的大小,体形系数越大,单位建筑空间的散热面积越大,能耗就越高。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从节能的角度宜首选高层和中高层建筑。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建筑层高固定时,对于确定的建筑面积,都有与之相适宜的最佳节能楼层数。减少体型凹凸变化,采用规则平面形式,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的资源来减少建筑耗能以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仔细划分建筑内的使用功能区,使不需要窗户的功能区域尽量安排在建筑物的北面,使具有相似使用功能的功能区域尽量位于同一区域。

4.3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业是耗能重要产业,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建筑耗热量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在传热耗热量所占份额中,其中屋顶约占7%~8%,外墙约占23%~34%,门窗约占23%~25%,可以看出,外墙传热耗热量所占比例最大,必须采用高效保温墙体降低其耗热量,其次是窗户改善建筑门窗的保温性能和加强窗户的气密性是节能的关键举措。

按照标准进行建筑热工的节能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应采用高效保温隔热外墙及屋面体系,选用高效门窗、幕墙系统及高性能的玻璃,以利于建筑的高效与节能。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设计,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

5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首先要足于本土,根据国情,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低耗为核心,走低成本的精细化设计之路。本人认为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策略。

5.1基地策略

基地环境的整体组织与利用是一个项目的首要考虑,因其决定着建筑小环境的质量及其大环境的关系协调。在营造自然环境的同时,另一方面就是如何通过建筑的空间组织,有效的利用这一环境资源,这是最基本的生态设计手段,也是最有效简单易行的。

5.2采光通风策略

采光是影响人工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将其分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两种方式。采光的低能耗策略就是在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即尽量减少人工照明,而充分利用自然光。对于自然风的利用是体现可持续性与生态设计的另一重要方面。有效的自然通风可以创造一种清新自然的人工环境,同时减小依靠机械通风的能耗。

5.3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略

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的所占比例或基于现状建筑CO,排放平均水平上的减排贡献率来定义太阳能建筑,是符合当今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和生产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太阳能光发电,太阳能供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通风降温以及可控自然采光等高新技术也逐渐走进了建筑设计中,还有风能发电,生物物质的高效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能源紧张的现状,并为将来的多种绿色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5.4水资源的利用策略

雨水的收集和污水的处理回收利用是建筑节水的有效措施,通过低技术的建筑处理及后续工种的配合,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浇灌,用于景观水景,改善了建筑的生态环境。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内的洗漱污水经有特殊设备的净化处理后,再用于冲厕,或者浇灌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及灌溉技术的应用,使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系统可以长期稳定运行,且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

应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技术不断完善,建筑师也可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即基于对建筑的可持续性与生态的考虑,如何将城市景观环境建筑与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建筑形态与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可持续性或生态在这里并不只是时髦的词语和概念,它们在建筑上的实现是建立在强有力的技术研究与资金支持上的;是严谨科学与建筑师创造力相结合的产物;走向真正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建筑的实践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学习的过程。

篇10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1.节约自然资源、能源,最大限度提高建筑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2.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用经久耐用、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的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强绿化以改善环境。

3.在空间和使用的功能上充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使得建筑空间有包容性,功能有综合性,使用有灵活性、适应性、可扩展性。

4.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出现代生态文化的内含以及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丰富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气息的建筑。

二、绿色生态建 筑设计原则

在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把握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必须对其每个构成的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以及目标。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的对象,阐述其设计原则。

1.整体及环境优化

建筑应该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与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设计中要追求最佳的环境效益。建筑要体出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与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的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来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2.简单高效发展

绿色生态建筑应体现在对能源的节约利用,尽最大可能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 子通讯和信息技术,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3.健康舒适

绿色生态建筑应保证建筑的以人为本,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使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工作。体现 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采光系数, 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声环境,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三、绿色建筑的 基本设计方法及策略

1.慎重选址。

建筑的建造中,要尽量少破坏、干扰自然环境,同时,还要通过建造来弥补已造成的不平衡或破坏。此外,对已确定的基地,还对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做尽最大可能的保留与尊重,保持其完整性。

2.采光通风

在绿色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运 用自然光与自然风进行采光通风的设计策略。通过对自然光 和自然风的充分利用,可以降低因人工照明和空调所带来的能耗,为人们营造良好舒适的生产生活空间。在设计中,要有合理且科学有效的通风、空调和供热系统;在进行建筑在外表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结合围护结构的热效率;电气负荷、器具设备等,从节能方面进行考虑,做出最优设计;合理的开发新的能源,各种 再生能源充分也有效地利用起来,科学合理的处理建筑生活垃圾;提供新鲜的空气;要尽量减少微生物生长的机会;减少建筑中的建筑材料中易挥发的现象;创造易于接近公共和日光适宜环境。还需要考虑室内清洁材料和空间维修挥发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建筑构造使用带有可循环材料(如铝、钢材材等)或可循环的产品,考虑建筑设备和建筑构件的再利用;建筑地面、屋顶、门窗要进行绝热 处理等。

3.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例如,太阳能在建筑物中的合理使用,一方面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其他形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产业发展很快,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采暖能技术设备有了广泛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略就是在房屋的使用中,充分利用太阳能这类的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同时,新能源因为其清洁性,还可以在在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为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打下良好基础。

4.水资源的收集利用

雨水的收集以及污水的处理、回收、利用是建筑节水的有效措施,通过低技术的建筑处理以及后续工种的配合,收集的雨水 可用于浇灌用于景观水景,改善建筑的生态环境。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内洗漱污水经过特殊设备的净化处理后,再用于冲厕、浇灌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及灌溉技术的应用,使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系统可以长期稳定运行,且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

5.注意保护环境利用建筑绿化

在建筑的规划中,绿化的设置很重要,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绿化可以调节小环境的相对湿度。有研究表明,有绿化居住小区的空气相对湿度比没有绿化的居住小区在冬季高10~20%,在夏季高20 ~30%。同时,它还有明显降低噪声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冬季,可有效降低风速,减少建筑物和场地外表面的热损失,有利于冬季的温度调节。

6.灵活多适的设计方法

在建造中,要科学合理选择生态建筑材 料。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出现,增大了建筑材料 选择使用的难度与深度。在实际中,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使用绿色的替代产品、改进材料的生产技术、减少生产材料的污染过程、对材料的再循环再利用等均是可行的方法。如采用K值小的节能玻璃,可以减少建筑护结构的能量交换,节省能源消耗,或者在 建筑屋顶处使用人工的覆土减小屋顶的热损失等。

四、国外实例

托马斯•赫尔佐格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细部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来达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主要表现为几种策略:

1.鲜明的空间分区。

赫尔佐格的作品总是把使用频率较少的辅助空间置于北向,利用保温良好的材料形成封闭空间。这样的缓冲空间既可以遮挡北 来的寒风侵袭,也由于分时供能而最大现对的节约了能源。

2.中庭空间的营造。尽管中庭空间由于温室效应能在冬季发挥重要的保温作用,但是也常常因夏季过热需降温而消耗大量的能源。赫尔佐格认为:解决其过热的措施,可利用空间高度以形成足够的温差来带走热气流,同时维护结构一定要真正 起到遮阳的作用。如在霍次大街住宅中,中庭在寒冷的冬季可以受到日照而升高温度,大幅减少取暖能耗;在夏季,热量能够透过大厅屋顶上的 开口排出室外,将凉爽的空气从建筑的底层引入,使住宅空间的热环境相对稳定,节约了能源。

3.“温度洋葱”的措施。

根据不同的使用温度要求,将不同的使用空间从内向外依次布置。例如,在Pfalz小别墅项目中,将需要保持较高温度的洗澡间,放在建筑 的最深处,其他的空间依次布置,在最外层设置太阳房,作为室内外的缓冲空间来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

4.采光与遮阳的协调

现代大体量的建筑的出现,使得建筑空间忽视了对自然光的利用。 但是,自然光的使用 也有过多的热量引入的问题。所以,协调解决采光、遮阳是赫尔佐格的作品中的重点,主要表现为两种策略:北向光 线的利用与采光与遮阳的转换。 如在林茨的设计中心项目中,通过在屋上的一种塑料格栅,将北面光线反射、折射进入室内,而将南侧 直射光线过滤,这样就使展示区获得高标准的采光,且不牺牲室内热舒适度,也不增加额外能耗。

5.自然通风的组织

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组织自然通风,另一方面,也将机械通风作为必要的补充,进而满足室内舒适度的要求。这里重点分析其组织自然通风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一般建筑的通风,大厅型空间的通风与高层建筑的 通风。在高层筑中,贯穿全楼的竖井很容易形成空气压力差 即“烟囱效应”。在OBAG管理大楼设计中,房间的气交换通过立面自然通风,新鲜空气经过室内使用后加热 进入竖井排出室外。这种措施高效且不消耗能源。

结语

本文主要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尽最大能力进行环保和节能的设计,尽量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利用材料特性,采用自然采光、通风和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遮阳、蓄热和雨水入渗等措施,即采用非机械、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实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被动节能技术,重点为优化建筑设计和低耗能围护结构的,这样才能够实现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促进城市生态建筑的良好发展。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该不断学习国际上前沿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当中,不断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晔皓.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IJ].建筑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