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范文
时间:2023-03-14 16:2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期在高中教师的自主研修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琵琶行》和《故乡的榕树》两个课例,这两堂课的内容虽属不同的文体,但都是极具魅力的好课,具备了智慧课堂的智慧要素。
一、智慧课堂要有智慧的教学语言
《故乡的榕树》的教学语言,流畅清晰、富有诗意,与文本娓娓道来、情韵悠长的语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且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很明确的指导性,例如让学生去概括文章的内容,她提出两个要求“全面、精炼”,让学生去概括“和榕树有关的人和事”,教师示范了“人物+状语+动词短语”的句式结构,教学语言的操作性强,学生很容易入门,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听《琵琶行》,首先被吸引的,也是授课教师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如果说《故乡的榕树》的教学语言具有富有诗意、操作性强的特点,那么《琵琶行》的教学语言则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智慧。首先,授课教师将叙事长诗《琵琶行》的特点概括为“有故事”,并用“有事故的人”“有故事的音乐”等小标题,引导学生细读、深读文本,理出其中的故事,体会其中的情感。这“有故事”三个字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我们知道学生是最喜欢听故事的,于是整个课堂就在学生饱含兴趣时展开;其次,教学语言特别有感染力,一位专家在评课时提到,“《琵琶行》的教学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的要求很高,教师如不能用富含暗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的联想,学生就无法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而授课教师充满感染力和同情心的引导和讲解语言,深情并茂地使学生处在悲剧美的欣赏氛围中。
二、智慧课堂要有智慧的教学设计
回味《故乡的榕树》的教学设计思路,体会课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品位“过程与方法”,整个教学活动针对文本内容、结构、语言、意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展开,而又紧紧围绕“品味语言”这个核心,运用“读、说、体会、表达、模仿创新”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声有色地绘景,诗意地抒情,解决了学生“眼前有景道不出,心中有情不会抒”的表达困境。
《琵琶行》的课堂鲜明地体现了“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首先,以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基点,课堂在学生自读文本,表达对诗歌语言、思想情感看法的基础上展开,体现了 “学生在我心中”的课堂教学理念;其次,授课教师的以“孺子解吟长恨曲,胡人能唱琵琶篇”的铺垫为发端,继而提出提携课堂的总问题“《琵琶行》为何如此著名,它的巨大艺术魅力来源于哪里?”来作为串联课堂的线索,再以具体的设问和追问,直扣文本,从“悲剧美、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四个维度,引导学生们完成了对文本的阅读和鉴赏。
在文本的鉴赏环节,教师试图抓住作品内外的故事,营造“有故事”的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辛酸故事中感受故事,感受音乐,感受作品之美。正如一首诗歌有“诗眼”一样,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有点睛之笔――抓住一句“同时天涯沦落人”,带领学生研读文本,深切体会诗人和琵琶女“同是”沦落人的“沦落情”,品味“沦落音”的语言魅力。教师设计的“诗人和歌女为何‘同是沦落人’?”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也直指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感受悲剧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三、智慧课堂要有“用教材教”的智慧
《故乡的榕树》的授课教师设计了一个写作练习环节,在语言创造力上引导学生走上“模仿创新”之路。在课堂上教师说了一句话:“我相信给同学们一个支点,大家一定可以成为'我手写我心'的诗人”,其实这位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她借助《故乡的榕树》的语言的诗意和魅力,让学生将后几段的散文语言,改写成诗意的韵文,这是一种“借文助人”的智慧。
篇2
【关键词】教学智慧;智慧课堂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做个有智慧的教师,善于发掘教材、创造性处理与运用教材;能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展现出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对此,笔者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具体谈谈教师如何发挥教学智慧,打造智慧课堂。
一、活用教材,尽显课程智慧
对于优秀教师而言,他们也是出色、优秀的“课程工作者”。换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是单纯“教教材”,而是善于重新开发教材、灵活调整教材、适当补充教材,注重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彰显出课程智慧。同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充分发挥课程智慧,精心备课,创造性教学。
第一、“吃透”教材。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研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再根据具体教学实际,灵活调整或整合教材,创造性运用教材,而不是死守教材,照本宣科。比如在分析某物理知识点时,可利用教材例子,也可呈现其他例子,而不是将课本看作“钦定文件”;将一些有关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整理,使之变为新的学习主题;参考各版本的教材,得到教学启示;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课本内容不一定全部讲。如初中物理教材中编排了一些学生自读材料或特有栏目,课堂上教师应有所选择,以便给学生留出自学的机会。如“信息库”栏目,旨在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增长见识,同时让教材具有弹性,满足各层次同学的学习需求,也可培养同学们信息搜索收集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渗透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搜索,获取知识。或者还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与体验,唤起学习热情,发挥学生主动性。
第二、更新或“补充”教材。在有效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不能照搬教材内容,还需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适当补充教材,即立足教材,增加其他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物理小魔术、科学家的趣味故事、漫画图片等。或者感觉有些教材内容滞后,不贴近学生实际时,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围绕课程标准要求,适当拓展延伸,将一些生活实例、现代物理科技发展知识、其他有关的课程资源等搬入课堂,补充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给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教学《光的直线传播》,可呈现一幅幅萤火虫发光、太阳发光、水母发光、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灯等,引导学生认识光与光源。其次,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动画日食和月食等。另外,还可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渗透德育教育。或者对于教材上没有的知识或概要知识适当补充,又或者组织专题研究或专题讨论等,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如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研究,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巩固深化。
二、创新方法,突显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打破灌输式教学,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制度探究性学习,由学会知识转变为善于学习,这就是教师的教学智慧。
1.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制度探究性学习
在以往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台上不断讲解,学生在台下被动听讲。虽然这一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却无法满足现代教育要求。若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则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自主获取新知,解决问题,而不是完全依靠教师。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相机诱导。如教学《汽化和液化》,分析沸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烧水时的情形,自主提问,比如为什么水开了会冒气?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让水烧开?水沸腾时有哪些特点?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是否继续升高?水熬干了,这些水跑哪里去了呢?等。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大胆猜测,小组交流,制定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解决问题。于是,学生想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①在烧杯中倒入冷水,用酒精灯加热。水温达到90C°时,隔1分钟记录1次,直到沸腾后5分钟为止。②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用酒精灯加热。然后分成大组,分别用冷水与热水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而后教师点评与补充,共同小结。
2.由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同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其不但把握物理知识,也学会巧妙学习。①比较学习法。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相似、易混淆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器材、仪表等,可引导学生比较学习,列表分析,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理解。譬如压力与重力,由定义、产生原因、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方大小、作用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列出有关表格;电压表与电流表,由符号、连接方式、作用、是否直接连接上电源比较两者的区别。②善于观察。在物理学习中,观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一方面,教学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时,激活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加深认识。比如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容易传热,哪些不易传热?戴着眼镜,从温度较冷的室外到温暖的室内,眼镜会蒙上白雾等。另一方面,借助演示实验,指导观察方法。比如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哪些实验仪器、如何开展,怎样观察等。
【参考文献】
[1]周久璘.物理教学的课堂应该成为智慧的课堂[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年02期
[2]谢荣洲.物理教学中的“激励艺术”[J].中学物理。2010年05期
[3]陈方正.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湖南中学物理.2010年03期
[4]刘新刚.浅谈物理教学的艺术[J].文理导航(下旬).2010年07期
篇3
一、精心预设,期待生成
预设的重点要考虑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丰富、可研究的素材,制定多维目标,创设各种探究情境,为创造课堂“生成”提供条件。其次,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做到心里有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样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对哪类活动更感兴趣?新知与旧知的切入点在哪儿?教师要尽可能多使自己的预设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为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创造条件。例如:在《买铅笔》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师:文具店有15枝铅笔,卖出9枝,还剩多少枝?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先摆15根小棒,拿走9根,还剩6根,即15-9=6
师:如果不让你们摆小棒怎么办?
生1:可根据想加法算减法。15-9=?,想:9加几得15,9+6=15,所以15-9=6。
生2:可以把减数9分解成5和4,15-5=10,10-4=6,所以15-9=6。
生3:5-9不够减,可以把15分成10和5,先从10-9=1,再用1加上个位上的5等于6,所以15-9=6。
生4:我的方法和他们都不一样,我这样想:15-9先把减数9看作10,15-10=5,10比9多1,多减了1,再从得数里加1得6,所以15-9=6。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15-9=6后,再设计的问题:“如果不让你们摆小棒怎么办?”这句话,将自己的教学预设顺利完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课堂更加的丰富、精彩。
二、抓取火花,鼓励生成
在一节复习课上碰到这样一题:植树节到了,四年级植树137棵,五年级植树166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比四年级和五年级植树总棵树少78棵。六年级植树多少棵?大部分学生列式为:137+166=303(棵),303-78=225(棵)。正当教师要结束这题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我先用求出六年级比四年级多植多少棵,列式为:166-78=88(棵);再求出六年级植树多少棵,列式为:88+137=225(棵)。”为了证实自己的方法正确,他还在黑板上画了线段图分析给大家听。同学们纷纷发出赞叹。受他启发,又有学生想出了另一种解法,即:137-78=59(棵),59+166=225(棵)。可见,学生的智慧、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这种创新,不可能是目标所能预设到的。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合作学习,促进生成
合作学习是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在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主动地构建他们对自己所学的新知的内在联系及其与旧知联系的理解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面更大,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增加,就可能为生成意想不到的情况。
例:在探索梯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呢?”
通过小组的合作与讨论,学生得到了多种转化的方法。
两个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可以把梯形先分成两个小梯形,再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可以用割补法,补成一个三角形。
可以把梯形补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再转化为两三角形的差。
前三种,都是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可没有想到,通过合作学生还能讨论出后两种方法,真出我的意料之外。可见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合作中学,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造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变奏预设,顺应生成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数学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在创造,已从预设不断走向动态生成。当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教师课前的“预设”发生偏差。教学不能按既定的“预设”进行时,就必须利用教师的机智进行必要的调控和科学的引导,甚至果断地放弃预设,引导探索,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例如:在教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总结出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后,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就是末尾是3、6、9的数。”当时,也有很多的同学马上表示赞同,但也有一些同学表示反对。我知道这是由于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负迁移干扰产生的。本来,这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但给学生这突如其来的打乱,看到学生之间的针锋相对,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是不会善罢干休的。我只好放弃了对能被2、5整除数的巩固了,而引导学生对能被3整除数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高涨,思维活跃,最后得出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从中也体会到了自我成功的乐趣。
篇4
首先,智慧课堂应是没有压力的课堂,快乐的课堂。它带给学生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宽敞明亮的教室,还是一个充满着轻松气息的教室。这里没有中规中矩的“秧田式”的座位,坐如钟的这种教学常规已经禁锢了多少代孩子的思维!孩子们在教师的威严下,还要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试想:一个孩子的专注力能坚持多久?这样一堂课下来,会有多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的条件下,人的整个身心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潜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智慧课堂中学生再不需要一动不动地如钟一样的坐在那儿了,可以围坐在一起像聚餐一样享受着每一节,每一天的不一样的知识大餐,享受着把这些不一样的知识大餐一一消化的过程。在这里没有批评,只有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与老师沟通。每个人都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智慧课堂中的老师更应充满智慧,能够驾驭智慧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可以根据本班的学情,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应该均衡搭配,这样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就比较好开展,在活动中把任务分配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分组还可以变一位老师为多位老师,思维较为敏捷的学生也可以自豪地当一回小老师,同时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并驾齐驱,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对知识点做好充分的备课,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做好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学生的学习要有目的,才会有效果,所以首先可以设计好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学会,难点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理解。也可以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犹如投石引路般一步一步去引领学生去获取知识。
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我们应该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平等交流,把鼓励带给他们,鼓励他们敢想、敢说、勇于创新。在必要之时也可故作“迟钝”,与学生调换角色,当一回孩子们的学生,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教师跟他们朋友一样的关系,同时在合作中可以了解: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帮助。在课的最后,智慧的教师还应准备好一份“测评单”,用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做进课件让学生抢答,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提问……
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16-02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既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更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深化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让课堂充满智慧。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教授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者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建构智慧的课堂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那么,如何建构智慧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和感悟。
一、让智慧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萌发
创设符合小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不但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积极性,让他们开启思维,积极思考。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时,在上课一开始,笔者创设了一个“摸球比赛”的游戏:男生摸到蓝球,男生获胜,女生摸到红球,女生获胜;反之对方获胜。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结果,全是女生获胜。这未免使好胜心强的男生产生了几个不解的问题:“为什么老是女生获胜?”“袋子里的红蓝球个数有没有存在什么问题?”“这个游戏公平吗?”……对于男生产生的疑问,笔者笑了笑,打开袋子让学生看。学生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袋子里只有1个蓝球,却有4个红球!学生顿时恍然大悟。笔者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引入课题:在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以这样的游戏方式导入,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出问题并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二、让智慧在师生互动探索的过程中得以开启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尽管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是知识的价值还有另一个更模糊但更伟大更具支配地位的成分,古人把它称为‘智慧’。没有某些知识基础,你不可能聪明,但是你也许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知识,却仍然缺乏智慧。”可见,只有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才能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生成捕捉知识、探索未知的智慧。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笔者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并让他们各自折出、、,再分别图上颜色,最后进行观察比较。学生亲历了折纸的探究过程,总结得出==。然后,笔者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有什么变化规律。最后,笔者结合学生的交流写板书:
通过数学等式具体化,学生观察、发现了式子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感性认识层面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很容易就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可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和形成过程,就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且印象深刻。
三、让智慧在预设与生成的动态中建构
课堂教学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做好精心的准备和预设;对于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教师要灵活选择,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参与和感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的教学,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移等动手实践,观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解决下面一道题: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第一个图形,学生经过自己测量,算出来的面积数是一样的,都是2×1.5=3(平方厘米),第二个图形,有一部分学生算出来是2×4=8(平方厘米),有一部分算出来是2×2=4(平方厘米)。答案不一样,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笔者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不同学生的做法,原来有的学生是如图1这样测量的,有的学生是如图2这样测量的。这种情况真的有点出乎笔者课前的预设。笔者抓住这一意料之外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刚才剪开的平行四边形,再次观察移拼摆后的长方体的长和宽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哪条底和哪条高。通过再次观察,学生终于发现,原来第二种测量方法是错误的,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是相对应的底乘以相对应的高,也就是底乘以这条底边上的高。
由此可见,当课堂教学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去发展时,教师应抓住这一生成资源,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应珍视课堂上生成的信息,及时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使预设与生成闪现智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让智慧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内化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可见,数学只有走进生活,应用于生活,才能展现出自身的魅力。
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方法应用于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智慧。例如,教完《比例的应用》后,笔者把学生们的视线引到学校的旗杆上:“谁有办法测出我们学校旗杆的高度?”
师:在同样的阳光下,物体的高度和影长的比是固定不变的。谁能应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课堂顿时安静了下来,显然学生们正在认真思考这个“难题”。看到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笔者说不出有多欣慰。正当笔者陶醉在这愉悦的情境中时,喜欢动脑筋、被同学称为“小博士”的学生举起了小手)
师:好!你有什么办法介绍给同学听听?
生:在阳光灿烂的早上,拿上我们的米尺,先测出米尺的影长,再量一量旗杆的影长,设旗杆影长为x米,然后列出比例式,再解比例,就可以求出旗杆的准确长度。
这时,教室里爆出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笔者顺势引导:“学数学就是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装修教室要铺多少块地砖、粉刷墙壁要用多少腻子粉、安装铝合金玻璃窗要用多少材料、到小卖部买本子要找回多少钱等,都要用到数学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这样引导,学生就会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生活给智慧的生成予以不竭动力和源泉,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架起数学与生活连接的桥梁,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那么学生展现出来的智慧,就会让你收获惊喜。
篇6
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出示问题: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师: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1:全班共42人,有10只船,知道大船坐5人,小船坐3人。
生2:要求的问题就是“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1.猜想法
师:大船和小船各租几只呢?我们不妨猜猜看。
生3:3只大船,7只小船。
生4:5只大船,5只小船。
生5:7只大船,3只小船。
……
师: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有了大胆的猜想,才会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同学们猜得对不对,不妨验证一下。
生6:一只大船坐5人,3只大船坐3×5=15(人);一只小船坐3人,7只小船坐3×7=21(人),共坐36人,没有猜对。
生7:5只大船坐5×5=25(人),5只小船坐5×3=15(人),共坐40人,也不对。
生8:4只大船坐4×5=20(人),6只小船坐6×3=18(人),共坐38人,也不对。
生9:6只大船坐5×5=30(人),4只小船坐4×3=12(人),共坐42人,猜对了。
师:如果人数多了,船只多了,就不容易猜出来,需要研究新的方法。
2.列表法
师:刚才只是我们的随意猜测,其实,还可以有顺序地来猜。
(课件出示下面的空白表格)
[大船只数\&0\&1\&2\&3\&4\&5\&6\&7\&8\&9\&10\&小船只数\&10\&9\&8\&7\&6\&5\&4\&3\&2\&1\&0\&合计人数\&30\&32\&34\&36\&38\&40\&42\&44\&46\&48\&50\&]
师:先猜有0只大船、10只小船,不够坐;接着猜1只大船、9只小船,也不够坐……按这样的顺序下去,就可以猜出来。
师:按顺序列表的方法,也就是用列表法解决这个问题。请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
生10:我发现大船只数增加,小船只数减少,人数也在增加。
生11:我发现每增加1只大船,减少1只小船,人数增加2人。
生12:我发现船的总只数没有变。
……
师: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都发现在船只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只大船,减少1只小船,人数增加2人;每减少1只大船,增加1只小船,人数减少2人。可这2人是怎样来的呢?
生13:1只大船坐5人,1只小船坐3人,1只大船换1只小船,人数减少2人;1只小船换1只大船,人数多坐2人。
师:看来,大家还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通过列表,你们觉得用列表解决问题好吗?
生14:当人数、船只较多时,用列表法还是不容易找出答案,我们还要研究新的方法。
3.假设法
(1)假设全是大船
师:从表格中右边起的第一列思考,10和0是什么意思?
生15:就是有10只大船和0只小船,也就是全是大船,这样就能坐50人。
师:我们的实际人数只有42人,这时就多出了8人,该怎么办呢?
生16:从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可知,在船只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减少1只大船,增加1只小船,人数就减少2人,一共要减少8人,所以要减少4只大船。因为8÷2=4,所以要增加4只小船。
师: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生17:假设全租大船,就能坐10×5=50(人),这样就多出了50-42=8(人),而1只大船比1只小船多坐2人,这样就有8÷2=4(只)小船,有10-4=6(只)大船。
师: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得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
(2)师:假设全是小船,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
4.小结方法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以上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
生18:猜想法、列表法和假设法。
师:要解决这些问题,你现在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生19:我选择假设法,因为假设法比较简便。
生20:我也选择假设法,因为假设法比较容易求解。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
思考: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猜测和假设比较复杂的问题都是运用列表的策略进行问题表征,从而获得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假设法),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产生尽可能多的方法,然后从中挑选出最恰当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呈现一个较复杂的数学策略时,现有信息的结论指向与问题所需信息之间存在思维障碍,教师可引发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来表征问题。只有把握问题的关键和思路指向,有效突破思维过程中的关键点,思路才会畅通,问题才得以顺利解决,策略才能从特殊到一般得以形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教师需要对学情进行辨析和判断,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灵活调整教学预案。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智慧的课堂。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创造一切有利因素,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学生认知的实际起点,动态真实地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并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发生。
篇7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名师于永正老师曾经指点:“有情有趣真教学。”没有情感,就没有教学可言。教师要具有人文情怀,关注孩子的关注,惊奇孩子的惊奇,思考孩子的思考,营造民主融洽的教育情境和自由活泼的精神氛围,促进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从而投入到充满灵性的心灵感悟、沟通与对话等极具人文性的创造学习之中,才能启迪智慧,点化生命。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因此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菜园里》一课,我把自己在菜园拍摄的那一棵棵大白菜的相片放在实物展示台上投影,并把平时可以买到的蔬菜都拿了出来,孩子们睁大眼睛,直夸:“哇,好多菜啊!”我微笑着引导他们由颜色到形状进行观察,最后的焦点集中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蔬菜上。孩子们左看看,右看看,对着书本的插图一看,恍然大悟:“啊!原来是冬瓜和茄子。”教室里炸开了锅,大家都想让我介绍一下这两种不同的蔬菜。抓住这一契机,我给他们介绍了茄子那美丽的外衣,正当孩子们听得入神的时候,我却戛然而止,说:“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呢?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菜园里》,研究一下它们的区别吧!”学生的情感由此引发,学习的兴趣由此产生,带着探索的慧眼和慧心,和老师一起去了解课文。
二、让课堂多一些活泼
生动活泼不能算作评价一堂好课的主要标准,但是,一堂好课一定要生动活泼。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我请孩子们猜猜蝌蚪的妈妈是谁。“是蝌蚪外婆的女儿”,一个调皮的孩子回答。教室里哄堂大笑。我顺水推舟:“蝌蚪外婆的女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青蛙”孩子们欢快地回答。于是一堂快乐的语文课开始了。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研究蝌蚪成长的有趣经历。
三、让课堂更具个性
生命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尊重个性,张扬个性,才能让他们开出各有特色的智慧之花。
1. 让不同的学生有权利学习不同的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要让学生有权利学习不同的语文。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我让同学们谈谈学习的感受。有的同学认为小枣树很谦虚,所以喜欢小枣树。有的则喜欢小柳树的漂亮,而且它知错能改。有的却认为小枣树太谦虚,小柳树太骄傲。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又何必去分清孰是孰非?不如让他们来一场“三国大战”――让持三种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从而使能力在辩论中得到提高,个性在辩论得到张扬,智慧在辩论中得到生成,生命在辩论中得到成长。
2. 让不同的学生有机会学习不同的语文
创造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语文,就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如教学《北京》一课,我提出几种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大家自由选择:你最喜欢什么景区?请向学习伙伴介绍这个景区的特点。假想你在这个景区,请向学习伙伴介绍一下看到的情景;假如你是导游,如何向游客介绍?你是游客,听了导游的介绍,心中有何感想?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有的埋头沉思,有的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描绘看到的情景,有的在纸上画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生命的个体就在这样宽松的课堂中悄悄地生长着智慧。
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篇8
[关键词]同课异构;英语教学;智慧课堂
一、同课异构案例
(一)同课异构话异同
笔者以《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二册《It’s hot in summer.》为例,比较分析了“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个课例的异同。
1.导入新知,呈现话题主线
【教师A的教学片段】课堂伊始,执教者询问学生是否想去上海旅行,顺势提出话题,即本课的学习任务是“喜欢在哪个季节去上海”。 以“计划上海之行”为主线,先引导学生了解上海四季的气候特点,通过视听气候歌谣,引出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歌谣内容:Warm,warm, warm , it’s warm in spring. Hot, hot, hot, it’s hot in summer. Cool, cool, cool, it’s cool in autumn. Cold, cold, cold, it’s cold in winter.
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巧妙地重组本课内容。情境的营造,让学生想学、乐学。
【教师B的教学片段】执教者以听唱四季歌谣作为课前热身,进而提出问题:四季的气候是怎样的呢?之后播放幻灯片,带领学生饱览祖国一年四季的风光,以此引出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四季风光图片的呈现,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表示四季气候的词汇,同时也教育他们要热爱和保护大自然。
2.句型操练,趣味中重层次
【教师A的教学片段】教学本课重点词汇“warm”“hot”“cool”“cold”时,以琅琅上口的歌谣形式呈现词汇。让学生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再通过拍肩膀、发抖等肢体语言,借助扇子、冰块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快乐的氛围中识记词汇。
在掌握了气候、季节词汇和“It’s … in …”句型后,执教者让学生自主讨论,将气候词汇和季节词汇进行匹配,并运用“It’s … in …”句型进行表达,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
【教师B的教学片段】教学季节词汇“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时,执教者通过呈现我国各地四季风光的图片,结合猜图等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然后提出“What do you feel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引出“warm”“hot”“cool”“cold”词汇的教学。最后出示“It’s … in …”句型,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词汇进行造句。
3.拓展延伸,创编中重韵律
【教师A的教学片段】在学生畅谈想在哪个季节去上海旅行时,执教者顺势鼓励他们自创歌谣,说说喜欢在哪个季节去上海,从气候特点、想去的上海景点等方面进行创编,如,Warm, warm, warm, it’s warm in spring. Let’s go to Expo. Let’s go and play. We have a happy, happy spring day.教师将本课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和延伸,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师B的教学片段】执教者从众多风景图片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张,说:Spring, spring, I love you. You are warm. You are green. I fly kites in spring. Spring, spring, I love you.之后让学生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风景图片,说说图片里的季节、气候以及适合进行的活动,有效唤醒了学生已学的词汇,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真实表达情感。
(二)各抒己见共研课
听课后,专家和同行同聚一堂,就两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发表各自的见解。
教师C:教师A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又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体悟到学习的乐趣。“上海之行”任务的设计,既贴近当下热点,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效果较好。听了这节课后,我更深刻地了解到要善于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程资源处处有,关键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
教师D:两位教师都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点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掌握了四季和气候的词汇后,能让学生自主交流,运用“It’s … in…”句型进行表达,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E:拓展环节,教师B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风景图片,套用相应句式进行表达,内容丰富,情感真实。但教师提供的范例不免让人感觉表达上有点中国式。相比较,教师A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运用导入部分的歌谣进行创编,创编的新歌谣能遵循英语的语言特点,琅琅上口。
(三)吸取、整合、再展示
根据专家的会诊和同行的意见,两位教师对课例进行了认真反思,并二度整合、设计、展示。因此,教学内容更丰富了,教学层次更清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案例启示
(一)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同课异构,让教师亲历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不断探求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学情的分析能力、对课堂的反思能力,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同课异构,提供了交流借鉴的平台
相互听课、互动研讨,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平时教学中一些低效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处理教材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参照其他教师的长处,改正自身的不足。
(三)同课异构,有利于构建学习共同体
不论是课前对课程标准的讨论,还是课后对教学设计与效果的分析,所有教师都为着同一个目标,为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打开心扉,经验丰富的教师乐于将自己的教学专长与他人分享,年轻教师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在互帮互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
几轮尝试,几度比较,几番探讨,几次提高,教师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一次次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与困惑,也一次次品尝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同课异构”所呈现的正是一种开放的精神,一种研究的思绪,一种切磋的姿态,一种企盼精益求精的追求。
参考文献:
篇9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错误是学生探究的基石,也是学习的经验,所以“学习错误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教师要发掘其内在的闪光点,使错误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演绎出数学课堂的无限精彩。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利用错误,让课堂教学焕发智慧的光芒。
一、以“错”促疑,育学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的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才会积极主动开动脑筋,打开智慧的大门。因此,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的典型错误,通过迷惑性的选项,将学生置于困惑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1.设“错”——诱发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生活背景与思维定式制造“陷阱”,使学生认知中的一些错误或片面观点显露,生成差错性教学资源,对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2和5的倍数的特征后,提问:“3的倍数会有怎样的特征呢?”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学生纷纷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教师随后写出79、69、72三个数,让学生用求商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显然,学生的猜测是错误的,他们发现单独看某一个数位上的数并没有规律可循。“看来,3的倍数并非只看个位上的数就行了。那么,到底该怎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如此,把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认识充分暴露出来,形成认知冲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亮“错”——激活求知动力
二、以“错”促探,提能力
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就是试错的过程,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给学生搭建一个探究错误的平台,让学生在纠错和改错中感悟算理、领悟方法,在“吃一堑,长一智”中提升解题能力。
1.诱“错”——提升思辨能力
小学生的辨别能力比较弱,对于一些容易模糊的知识点,教师可创设富有思辨性的情境,等待“错误”现形,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教学一道平均数的问题:“四年级一班有22个男生,平均身高140厘米;18个女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全班学生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教师预测会有学生用“男女生平均身高之和除以2”的方法计算,于是在进行正面强化训练前设计如下情境:“如右图,请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平均每组有几个珠子?”学生用“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或“(6+4)÷2”均得到答案是“平均每组有5个珠子”,而且第二种解法明显简便多了。于是学生在之后解答“全班学生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这一问题时,便出现了两种解法:(1)(140×22+142×18)÷(22+18)=140.9(厘米);(2)(140+142)÷2=141(厘米)。“明明是利用刚才的‘规律’解题,现在怎么答案不一样了呢?”这引起了学生的争议,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回顾整个解题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知道求平均数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与特殊方法之间的关系,而且学会灵活地思考并解决问题。
郑毓信教授说过:“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依靠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十分注意如何提供或创造适当的情境,“诱”发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最终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批判性的再思考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2.导“错”——引发思维创新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客观差异,所以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往往不同,常会出现许多个性化的错误见解,这些见解往往并非完全错误,而是孕育着独特的思维火花。因此,教师要珍视并辩证地加以梳理学生出现的错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给学生进行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例如,教学“用乘除法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2张纸可以做8朵花,5张纸可以做几朵花?”解答这样的题目,学生习惯于先求出平均每张纸能做几朵花,再乘以5,即“8÷2×5”,而一学生却出现“8÷2×4=20(张)”这样的错误。教师没有进行简单的否定,而是问学生:“你觉得只要把问题怎样改一下,你这样做就是对的?”通过引导,学生很容易将题改为“4张纸可以做几朵花”。教师并不满足于此,继续引导:“在你所列算式的基础上,你觉得只要怎样处理,就能够解答原先的问题了?”启发学生得出另外的解题方法:8×2+8÷2=20(张)。此时,学生把羡慕的眼光投向那位出错的同学,而且受此解法的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争抢着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很快又找到了另外几种不同的解法。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的出错其实也是一种尝试与创新,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错解中的合理成分,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以“错”促议,谋发展
对于学生,错误是走向完善的路标;对于教师,错误是反馈教学的镜子。当错误信息呈现时,需要教师的智慧评议。在议“错”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正确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评价,更要追求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果园里有桃树360棵,比梨树棵数的2倍少20棵。梨树有多少棵?”教学这道题时,教师首先出示学生的三种典型错误算式:(1)360×2-20=700;(2)360÷2-20=160;(3)(360-20)÷2=170。教师没有立即评价对错,而是提问:“到底哪种列式正确呢?怎样可以知道?”学生纷纷积极思考,有的通过线段图进行分析,有的则根据已知条件讲算理,还有的干脆用上了验算……在共同参与讨论中,原先出错的学生也渐渐找到了错因所在。在此基础上,教师趁势追问:“如果要让以上这些错误的算式成立,该如何改编题中的条件呢?”……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找错、议错和改编题目,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和讨论,要舍得“浪费”时间和学生探讨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篇10
一、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新课标对文学常识的处理是淡化的,要求了解即可。但老师们在课堂中不遗余力,从姓名到年代,从字号到经历,从作品到出生年月等,没有取舍,一概而论。这种教法的最终结果是学生一无所获。有的学生对作者的“字”读都成问题,又何谈记忆。因此,建议在文学常识教学中要大胆取舍,只抓重点。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叶圣陶。参考及辅导用书介绍为:“叶圣陶(1894~1988)中国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名邵钧,江苏苏州人。早年任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曾发表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和开明书店编辑。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面对这么长的作者介绍,学生读完基本一无所知。老师教给学生认识作者的方法:姓名+朝代+评价+成就,让学生筛选出需要的知识点,提炼概括体会创新的乐趣。我们把叶圣陶的介绍简化为:现代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出版家,童话《稻草人》、小说《倪焕之》等。学生有了方法可以创新出很多记忆作者小窍门,自然是乐在其中。同理,对待概括段落,描写人物等可先示范提炼方法,再放手让学生去做,可谓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二、课堂教学宁静致远
宁静,就是安宁和平静,沉下心来,自个儿静悄悄地学,静悄悄地思。需要倾听和思考中的心理宁静,需要判断、推理、比较、分析时思维宁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有环境宁静,心灵宁静,思维宁静,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扎实、学得深刻、学得海阔天空。
1.提示要求一次到位
独学时课堂要宁静,因此刻学生的思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老师不停说一些干扰学生学习的正确废话(可说不可说或根本不需要说的话)。如“书写要整齐”“看清题目要求”“请大家认真阅读温馨提示”……好心的老师担心学生出现问题,殊不知这样的提示打乱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静心看书、思考、做题等。久之会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形成,养成三心二意的不良习惯。怎样杜绝这种现象呢?(1)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悄悄告诉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2)提前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次提示到位;(3)相信学生,让学生读题,发现关键词,总结应该注意的事项等;(4)观察学生学习状态,悄悄查看学习效果,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做好课上“续备”,即“二次备课”。
好的课堂,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平台,引导学生主动“自找水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应全力保护、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不轻易打断、干扰学生思维,给予充分的思维空间;善于微调课堂教学策略;灵活应变解决课堂新生成问题;语言清楚、得当、艺术。
2.导学案编写要精心
让课堂宁静的关键因素是精心编写导学案,学生拿到导学案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都要在导学案中体现出来。它是学生学习流程单,具有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的作用。(学什么)教师在编写时结合学情,对教材二次编辑和创作,埋好伏笔,指示路标,一步一步牵引着学生走向文本、走向生活,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不同层次问题。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化。设计问题所用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多用读一读(学案、课本)、画一画、想一想、背一背、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认真做一做、不会标一标。独学的方法:不看资料学(裸学)、借助资料学(助学)、合上书记一记(记学)、对学习效果测一测(量学)等问题情境设计学习过程,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通常可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基础在线),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文本的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二层次为“提升题”或叫“拔高题”,这类题目在知识上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三层次为“拓展题”,这类题目有更强的综合性和难度,并与生活实践相对接。力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能基本解决。在学生对照导学案“独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群学”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
学生在优质导学案指引下,每节课都能让心智体验一次知识的发现之旅,思维的火红将在思考中激活、汲取、积淀、内化、创新。
三、强化训练规范到位
将独学时宁静,对学时灵动(交流声音小,对子之间听到),群学时畅所欲言动规范(发言有序,人人参与,不重复,互补充,声音适中,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拥挤)内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默认模式,在课堂教学流程中彰显出来。展示精彩纷呈,对字词等基础知识板写、默写、对学检查;对句子理解可用口头展、群学展;对课文诵读可为独展、小组展、对接展等;对课文结构可以是画展、板写展、语言展;对课文探究可为小组分工展、接力展等。未展同学倾听认真,补充到位,质疑点评尽在其中,课堂宁静而美丽,学生因参与而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