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术语范文
时间:2023-03-21 13:2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术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可以认为是认知科学的出现,这一过程甚至被称为“认知革命”。作为认知科学的主要分支,产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认知语言学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即得到了日趋广泛的关注和普遍认同,成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语言学科。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组织、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和人的一种认知能力,致力于解释(而非描写)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构建知识结构并阐释语言信息理解和形成过程中知识的概念化组织方式,很多语言现象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部都可以获得全新的、更为接近其本质的解释,术语的认知功能被看作是它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研究术语既为术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认知语言学开辟了新的应用空间。
术语是“用来表示专门的知识或活动领域中的概念的词或词组”。术语有着更为清晰、准确的认知结构,这使得术语研究中的认知途径自然会引起人们特别的兴趣。但是,这方面已做的工作显然是不够的,且不说将术语学与认知语言学这两门都年轻的学科结合起来研究的工作是否有人做过,单就这两门学科自身而言,也都还处于让人们认识和了解的阶段,其中以术语学尤甚。
1.英语术语的认知心理研究。词的意义是包括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在内的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也是认知语言学必然涉及的课题。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范畴和范畴化以及概念模式和认知模式等均引自于认知心理学,但已将其与语言学的研究联系起来,将模式在语言学层面上具体化,借助于语言揭示其实质。以认知心理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剖析英语术语的形成与应用也是本课题将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2.英语术语的认知语义研究。从认知角度看,术语的语义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术语的隐喻生成。隐喻在科学认知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术语的系统生成的分析表明,隐喻实际上是开辟了一个将专门词汇划分出来的时期,并且预示着划分专门知识领域过程的开始。由通用词构成术语的隐喻方式的出现,不仅揭示了思维的联想关系,而且由于日常概念与专门概念的假想的类质同源而进行着从日常经验向专门活动领域的过渡。
3.英语术语的构词认知研究。随着语言学中交际――认知研究方向的发展,构词理论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其中包括术语构词。在对知识结构进行认知操作的同时,人也在完成着交际功能,因为人研究知识结构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传给他人。传统的构词学研究局限于纯语言学范围内,注意力集中在对词的构成和派生规则的归纳整理上,没有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其潜在的认知理据和交际价值。然而,“构词理论中也要考虑到人的交际需要”,“(构词理论中的)所有概念都应赋予认知依据。”术语的构词较日常词有着更为明显的形式标志和更为清晰的语义结构,从认知角度重新研究术语结构对整个构词学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作用。
4.英语术语的形态认知研究。从认知角度讲,参与术语的形态构成,一是承载关于思维运作的最小信息量的术语组成成分;二是能在语言形式中重建该科学领域逻辑-概念范畴的术语模式。对术语成分承载的信息量和术语模式反映逻辑概念范畴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探究学科的本质与内涵,还是对自动化系统中语义生成的研究等应用领域的发展,都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英语术语认知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针对英语术语的认知研究,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方法加以借鉴、为我所用;二是在充分考虑到英语特点的情况下,如何初步形成术语认知研究的新的体系。从认知角度研究术语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供借鉴的成果十分有限,这是英语术语认知研究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从内容来说,重点和难点有如下几点:1.如何正确理解术语的认知功能;2.不同类型思维活动之间、某一知识领域概念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哪些对应关系;3.能否从认知角度对术语的同义与多义现象给以更好诠释;4.如何在术语中复原认知语义框架;5.术语的认知模式与日常词的认知模式有何不同;6.不同语言思维特点对术语认知的影响。
四、英语术语认知研究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们的主要观点是:术语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是对人类认知结果的概括和浓缩,同时也是认知成果得以保存和交流的主要媒介。通过认知过程探究术语的意义是认知语言学与术语学的极佳契合点。
把术语学与认知语言学两门均相对“年轻”的学科结合在一起,为术语研究和语言的认知研究均开辟了新的领域。语言的认知作用是哲学著作中探讨已久的话题,而术语的认知作用却很少被人提起,尽管术语所执行的认知功能被看作是术语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因为术语的最重要特征就是表达概念。结合认知语言学研究术语,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概括、增加和传递科学知识,并对促进语言、文化交流,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研究成果能解决外语学习、文化交流的认知心理、认知语义、构词认知和形态认知问题。
参考文献:
[1]梁爱林.关于术语学概念体系研究的发展状况[J].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4).
篇2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发展,中外在各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增多,尤其在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外科技和信息交流对于促进中国科技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在科学文化交流上一个重要的障碍就是语言障碍。近年来国外在预防医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发表过许多文章,对于我国预防医学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是要获得知识方面的交流一个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外文文献的阅读,而外文文献的理解和翻译则是这个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一个环节。预防医学文献在汉译英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尤其在专业术语翻译方面,一些小的偏差很可能导致很大的错误。因此,预防医学常见术语的翻译是中外医学交流的重要方面,正是基于这样的作用,文章就预防医学英语术语翻译的问题作出相关探讨。
2预防医学常见英语术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2.1原文理解误差
原文理解偏差是指在预防医学相关文献汉译的过程中,不能够根据整句话或者正片文章的语境去正确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术语的正确意思。从我们历来文章翻译的统计情况来看,“逐词逐字”翻译是英文文献翻译的过程中的一个通病,当然这个问题也存在于预防医学文献翻译中。因此,在阅读或翻译预防医学相关文献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反复推敲,得出文章中术语的正确含义。
2.2术语汉译的偏差
在英语翻译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用词表达,即能够将英文原文中所表达的意思用汉语恰当、准确地表达出来。一般情况下,预防医学专业人员能够清晰地理解英文文献所要表达的实际内容,但是在将英文翻译成汉语使之连贯地表达一句话时却经常出现表达不清晰、原文汉译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在术语汉译的过程中,既要能够准确地理解短语或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还要能够选择合适的汉语词将之表达出来。
2.3术语翻译专业性偏差
预防医学所涉及的专业广泛,因此要求预防医学专业人员所要掌握的专业术语的词汇量要十分丰富。在预防医学术语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许多专业词汇可能在英语层面上有多层含义,即一词多义。这就要求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对词汇有很强的甄别能力,能够第一时间将英语术语与中文词汇的预防医学专业术语相对接,正确地理解词汇所要表达的专业内容。因此,预防医学专业术语英语翻译要求对中文专业术语有广泛的积累,同时需要对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有明确的理解和掌握,以防在遇到一些生僻的专业术语时能够根据语义的解释实现中英文术语的正确匹配。
3预防医学常见英语术语翻译实例
3.1流行病学术语英语翻译
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英语翻译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对于这一方面英语术语翻译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现介绍实例如下:Across_sectionalstudyreportedthatthelikelihoodofbeingobesecouldbereducedbyasmuchasonehalfwithaphysicallyactiveoccupation.在上面例句当中,有人就可能对“cross_sectional”翻译上出现偏差。在英文单词本义来讲,“cross_sectional”是“交叉部分研究”的意思,但是放到预防医学的流行病学科中则不能仅依据表面意思进行翻译。根据我们所知道的流行病学知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可以得出,这里的“cross_sectional”实际上是“横断面研究”的意思,是描述流行病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另外,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还有许多要注意的问题,如“case_controlstudy”按照英文字义解释为“案例控制研究”,在预防医学中流行病学科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讲则应该翻译为“病例对照研究”,也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一种。
3.2关于Exposure的翻译
“Exposure”是预防医学期刊或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汇,在与不同的学术名词搭配中期解释也有所差异,如pollenexposure、chemicalexposure、exposuretoharmfulcontaminant等。对于“expo-sure”的解释,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EnvironmentalHealthCriteria214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Exposureisdefinedascontactovertimeandspacebetweenapersonandoneormorebiologic,chemicalorphysicalagents.即翻译为“exposure被定义为基于人与一种或更多生物的、化学的或者是物理的超越时空概念的接触”。对于“exposure”在预防医学中的具体应用选择其中两个实例解释如下:Exposureassessmentistoidentifyanddefinetheexposuresthatoccur,orarcanticipatedtooccur,inhumanpopulation.此句中,“exposureassessment”是“暴露评估”的意思,是预防医学中一个专业名词。Chronicarsenicexposurefromdrinkingwater(groundwater)wasassociatedwithincreasedincidenceofskinlesions,evenatlowlev-elsofarsenicexposure.“arsenicexposure”是指“砷暴露”,这个名词在一般英语日常用语是不常见的,仅仅可能会在预防医学或卫生医学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词汇,专指程度很高,因此需要在翻译时尤其注意。
3.3病原微生物英语翻译示例
病原微生物在预防医学英语翻译中出现的也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病原微生物这些专业名词在语句中的特殊用法,现将病原微生物的具体翻译实例列举如下:Polymerasechainreactionanalysisisamplifiesnucleicacidsexponentiallyandisparticularlysensitivetothedetectionofinfec-tiousagentssuchas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cytomegalovirus....在上面例句中,对于“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忽略其中的语法结构将其翻译为“分枝杆菌肺结核”,实际上在英语语法结构和语言结构中有涉及病原体名称的词语通常情况下要后置,因此在这一方面要尤其注意,以免出现严重偏差导致整个语言结构理解的失误。
4结论
篇3
【关键词】 医学英语 术语 特点 构词方法
Abstract:This article dicusses the charicteristics of the English medical terms and its approaches of the wordformation. The present author thinks that having a good command of these,the medical workers can rapidly learn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medical trend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medical materials in English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do their jobs better.
Key words:medical English;terms;charicteristics;wordformation
医学英语术语主要来自希腊源,希腊源术语占48.2%,拉丁源占38.3%,英语源占12.2%[1]。由于希腊源和拉丁源的构词比较固定,意义明确,所以从古至今医学术语大多采用希腊源和拉丁源的构词形造新词。因此,了解医学术语的构词原则和方法是掌握医学英语术语的非常便利的途径。
1 医学英语术语的特点
由于政治与历史的原因,医学英语具有多国成分,因而英语医学术语具有同义词现象,即同一个词义有多种表达方法,这些主要是英语、希腊源和拉丁源的术语,因此,医学英语术语具有“一語三式”的特点。例如,“体”这一词英语为body,拉丁源为corpus,希腊源为soma。但是有些医学术语有一种或多种表达方式,如,“倍体”只有“ploid”一种表达方式,而“臀”这一词就有“buttock,breech,rump,clunis,natis,gluteo,pygo”七种表达方式。上述现象给非英语民族在学习医学英语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
总体来看,现代医学英语术语存在希拉词素的英语化和拉丁语的英语化现象。医学英语术语中的希腊词均已英语化,如希腊源词kolon转化为英语词colon(肠),pharmaco意为drug(药),rrhaphy意为sew(缝合术)等。拉丁语的英语化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大部分化学元素的名称大多数与拉丁语相同,如argentum(银),aliminium(铝)等,少数有所不同,如希腊源词为oxygenium但英语词为oxygen(氧)。其次,以um结尾的全部抗生素和其他拉丁药名去掉此结尾就为英语词。如拉丁语为acidum,去掉um,就为英语词。第三,以um结尾的多数碱、激素、氯化物和卤化物名等,去um加e,即可为英语词,如atropinum—atropine(阿托品)。第四,以s结尾的含氧酸盐的酸根名称,去s即可,如nitris—nitrate(亚硝酸盐)。从上述看,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特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殊性[1]。
大多数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都较为复杂,它们除了以拉丁或希腊成分作为词根外,还需要加上前缀和后缀。面对许多复杂的术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分析其结构来了解其含义。例如,electr/o/cardi/o/gram这一词有两个词根electr(electricity电)和cardi(heart心),有两个连接性元音o,一个后缀gram(record纪录图),因此,整个单词的意思为the record of the electricity of the heart (心电图)。连接性元音除o以外,还有i。医学英语术语大多数都由o连接,极少数词由i连接而成,例如,acidimetry(acid/i/metry酸定量法),cervicodynia (cervic/o/dynia颈痛)等。有些词同时用o或i作连接元音,如renopuncture(或renipuncture肾穿刺术)。
2 医学英语术语主要的构词方法
2.1
缀合法(或派生法)(Derivaion) 缀合法是利用原有的词在其前面加上前缀或加上后缀来构成新词的方法。英语中的前缀、后缀大多来自希腊语、拉丁语、古法语等。在新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掌握大量的前缀、后缀,对于掌握医学英语词汇和进行医学文献的翻译是很有必要的。(1)前缀(Prefix),前缀常位于一个词的前部,又称词头或词首。加在词前时,本身具有一定含义,可改变原词的意思,但一般不改变其词类。专门用于医学上的前缀数量很大,通常医学词首表示“否定”、“低于、次于”、“内外、大小、程度、前后”、“数字”等含义。表示否定的前缀有a、an、anti、de、dis、im、in、il、ir、non、un等,意为“非”、“不”、“无”等;表示低于、次于的前缀有sub、hypo、infra等,意为“亚”、“下”、“外”等;表示内外、大小、程度、前后的前缀有inter(中间),endo、intra(内),extra、exo、ex(外),macro(大),re(再次、重复),super、ultra、hyper(多、次、超),proto(原始),pro(前、先)等;表示数字的前缀有demi、semi、hemi(半),mono(单),tri、ter(三),mult(i)、poly(多)等;表示异同、真假的前缀,如homo(同)、hetero(异)、quasi(准、拟)、pseudo(伪、假)等[3]。(2)后缀(Suffix),后缀常位于一个词的尾部,加在词后,一般不改变词根的含义,只转变词类。后缀可以改变词汇的意思,不同的后缀给词汇赋予不同的含义。医学英语术语后缀主要可分为简单后缀(simple suffix)和复合性后缀(compound suffix)。简单后缀为构成形容词或名词的几个字母,如ism,itis,ia,ic,,oma,osis等。例如,hyperparathyroidism(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nflammation(炎症),bronchitis(支气管炎)等。大多数医学英语术语由复合性后缀如graphy,logy,stomy,lysis,scopic/scopy,tripsy,uria等构成,例如,ultrasonography(超声检查),radiology(放射学),ureterostomy(输尿管造口术)等[4]。
2.2 转化法(conversion) 转化法是使一个词由一种词类转化成另一种词类的方法,词转化后的意义与未转化前的意义仍保留若干关系[5]。医学英语中有些动词可以转化为名词,例如:wash v.(洗涤)wash n.(洗涤),acupuncture v.(对…施行针疗)acupuncture n.(针刺、针刺疗法)等。医学英语中名词转化为动词较为常见。例如:blood n.(血)bleed v.(出血)。形容词也可以转化为动词,例如:better adj. better v.(改善)等。
2.3 合成法(composition)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在一起构成的新词的方法叫合成构词法,这类词叫复合词。合成词可以将两个词干连写在一起,可以加连字符,也可以分开写。例如,sickbed(病床),lifelong(终生),up take(摄取),mouthpiece(口罩)等。这种方法在医学文献中应用广泛,是一种产生新词,表达新的概念的方法。
2.4 减缩法(shortening) 医学英语术语中,将完整的单词中略去一部分相连的字母,保留下来的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来看,即为缩略词,使术语简单化,例如,doc(doctor)医生,polio(poliomyelitis)小儿麻痹,flu(influenza)流行性感冒等。
2.5 首字母缩写法(initial letters) 取单词的前几个字母作为代替该单词的缩写形式构成缩写词,这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简洁的构词法,例如,ab(abortion)流产,alcoh(alcohol)酒精,diag(diagnosis)诊断,R/Rp(recipe)处方、取,Tab.(tablet)片剂,Syr.(Syrup)糖浆,liq.(liquid)液体,pil.(pill)丸剂等等。
2.6 首字母缩略法(acronyms) 这种方法是有一个单词中构成该词的各部分的首字母而形成的缩略语,或取词组组成的术语中各词首字母构成的缩略语,这些字母一律大写,按字母的名称读出,例如:RT(radiotherapy放射治疗),SP(sulfapyridine磺胺吡啶),APH(anterior pituitary hormone垂体前叶激素)等。另外,少数由词组组成的术语中的每个词中的首字母所构成的缩略语,可以作为但此进行拼读,如: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激光),radar(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雷达),sonar(sound navigation ranging声纳)等。
2.7 逆序造词法(back formation) 有些英语词语由于后缀的原因看似是由一个主干词派生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词,例如:televise来自television,destruct来自destruction,moxibust来自moxibustion等[6]。
3 结语
掌握了常用的词根、前后缀,了解了医学英语术语的基本构词方式,对于医学英语术语的词义、拼写的识别与记忆将对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学习者扩大医学英语词汇的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医学知识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形式下,掌握医学术语的基本构词特点和方法,可以使医学科学工作者快捷和迅速地掌握国际最新的医学动态,准确理解医学英语文献资料,促进国际间交流,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明山.医学英语术语教程[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68.
[3] 王秀文.医务英语翻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21.
[4] 张银河.医学英语速记[M].北京: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2005:124.
篇4
1、观察与比较,引导孩子们找发音规律。
对于元音字母的发音是语音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们的发音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来讲的话,孩子们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对于它们的发音一般我通过描述它们的特点来代替术语,比如bike,rope,cute,cake等单词,我就这样来引导:
师:大家看一下这些单词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有个e。
师:那这个e在什么位置?
生:在末尾。
师:好了,我们再来看一下它们的发音。(把i,o,u,a发音加重)它们的发音是不是与它们作为字母的时候的发音是相同的?
生:是!
师: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些单词末尾的e参与发音了吗?
生:没有!
师: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一般情况下,当单词末尾是以不发音的字母e结尾的时候,前面的元音字母发它的字母音,当然这只是针对于较短的单词(单音节词)来说的!
以后再遇到类似单词,只需要引导孩子们描述单词特征,让他们自己读出单词即可。
对于闭音节单词,通过比较更能使孩子们印象深刻。比如:bite和bit,hope和hop,cute和cut,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们称为单词末尾有不发音的字母e和单词末尾没有不发音的字母e的单词来代替开音节和闭音节两个术语,让它们通过观察找到元音字母最一般的发音情况。
2、用旧知引导新知。
孩子们单独记忆一些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可能有难度,我们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简单的单词来帮他们领会新单词的发音。比如:在学习单词card时,先出示car,并用下划线作一下标记,孩子们很容易就知道怎么读了,同样也可以用bus来学习hurry,but,类似的单词还很多。当他们对于大部分的字母组合都已经了解,再学习新单词时就可以问:这个单词里边应该给谁和谁下面划线啊?让学生自己标记并读出单词,我们在这其中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3、以音节为单位化整为零,减小记忆难度。
多音节词对于孩子们来说记忆起来难度较大,我们可以把它们以音节为单位划分开,各个击破。比如supermarket这个单词,我们可以这样划分:su/per/mar/ket,引导孩子们一部分一部分的读出来,然后让他们自己把整个单词读出来。这样他们自己读出来的单词记忆深刻,同时引导他们在记忆忘记的拼法时只需将记忆读音的思路逆推回去即可。
4、标标划划,帮助理解,便于记忆。
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标记方法,对于ride,rope等单词末尾的字母e不发音,我让孩子们在e下面画个小圆圈,表示它没有发音;字母组合一般用下划线来标记,而音节用斜线隔开,不发音的字母用斜线划掉(比如when就用斜线把h划掉)。这样孩子们在学习新单词时跟着标标划划,在他们自己记忆单词时很容易就能回忆起当时上课的情形。
5、发挥想象,让单词变可爱。
比如单词eye,两个字母e像两只眼睛,而y就像鼻子托着两只眼睛,这样一讲孩子们就很容易就记住了它的形和义。再比如museum,我把mu下面向右划一箭头,后边的um下面向左划一箭头,然后告诉学生:两个mu前后夹击se呢!孩子们笑了,下节课这个单词写的最正确。还有对于字母组合,我一般会告诉他们,这个“活”(这个音)是这两个或三个“人”合伙“干”(发)的;对于wh的发音,我会这样告诉他们,w和h比较谦让,从来不争,从来都是一个“表现自己”(发音),另一个“休息”(不发音),所以它只有两种读音/w/和/h/;对于s在变复数时的作用时,这样告诉学生,s具有神奇的“魔力”,它在单词末尾一出现,一只鸭子就变成了一群鸭子(duck―ducks)!它在词前出现的时候还会让原来的音向相反的方向走呢,比如student,sport等。以上只是几个小小的个案,还有更多的知识可以转化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放飞我们的想象,让每个单词都变得活泼灵动起来!
6、遇见“熟人”“打招呼”,帮助理解并记忆词义。
在学习新知识时,不可避免会遇见以前学过的单词,这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告诉我们在哪里见过这个单词,让他们把包含这个单词的句子说出来,随时复习。经常这样纵向联系,让学生有意无意巩固了旧知,学习了新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知之”!
7、关于听写,我认为适当的听写还是必要的。
篇5
一、忠实性原则
从语内因素的情况来看,翻译要求最大限度还原原文意思,这是翻译最基本的原则,特别是在对相关概念术语翻译以及行业用语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必须要客观分析,不能够用“自以为、自认为”的想法翻译,翻译切记主观臆断。译文必须要意思完整,表达清晰、准确。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细致认真,每个词汇、句子的翻译基本功都要扎实,要秉持精益求精、细致认真的态度对待翻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信息流失以及出现错误,最大限度还原原文意思。比如:He is poor like a church mouse.直译是“他很穷就像教堂里的老鼠”,意译是“他穷的像叫花子”。两者相比较,显然意译比较好。因此,翻译要依据不同的语境,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时代性原则
一部文学作品必然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就使它们都会被烙上时代的特征,因此从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人文气息、经济状况以及生产方式等等。在进行英语文学翻译的时候,翻译工作者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艺术处理效果,在确保原文内涵的基础上,必须要对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语言特征与语气、语境,充分展现出那个年代的艺术语言特征。培根于1653年发表的《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可谓家喻户晓,王佐良先生汉语文言文的译法,具有简洁、庄严、严谨的格调,与原文正式的论说性散文文体风格正好相符,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译文通过采用文言虚词诸如“之,则,然,亦”等,营造了浓厚的文言文气氛,契合了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文学家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气息,也符合原文带有诸多古英语拼写的古典特色,因此他所翻译的《论读书》可谓英语文学翻译领域的佳作。
三、流畅性和美学原则
英语文学翻译与一般的翻译有很大区别,其中涉及很多文学性的语言,要求翻译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语言的流畅性绝非易事。文学作品是供人们阅读、享受、陶冶情操的,如果翻译过来的作品晦涩难懂,语言机械生硬,可想而知,人们的阅读的时候,会很难体会到原著的精彩和深刻内涵,也很可能不愿意再阅读下去。流畅性原则,就是要求翻译者应该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扩展自己的思路,既能够展现原著的魅力,又能够具有自己的特色,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仿佛在阅读原本就是用自己母语写出的作品,不会感到思考的生涩。再拿培根的《论读书》翻译来加以例证: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王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样的翻译可谓传神。读者如果不知道有培根写的原文存在,肯定会觉得王佐良的译文是原创,因为文章的思路、句法、文笔完全不输于原创者。在翻译中,对于那些不容易被理解的语句,需要尽可能地翻译成为一个通俗易懂的语言文本。在进行L句的翻译时,有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分解。
总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的艺术处理非常重要,作者必须要遵守原著的内涵与意思,同时又要兼顾时代性、流畅性和美学价值,翻译出来的作品不但能够展现出创作时代的特征与风采,又能够具备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这样的文学翻译才能够更具影响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陈克伟.英语文学中的典故及其翻译策略[J].文化学刊,2016(07).
[2]王存才.英语文学中的隐喻探析[J].明日风尚,2016(10).
篇6
关键词: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贸易术语教学方法
1.引言
由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相距较远,一般情况下,不能当面交接货物和单据,这就需要双方通过一定的方式
确定交货地点,以及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通常将这些称为交货条件。买卖双方在谈判和签约时往往通过使用的贸易术语来确定成交条件。
贸易术语(trade terms),又称为价格术语,它是一个简短的概念(例如,“Ex Works”)或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例如,“EXW”),用来说明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的构成,以及买卖双方交接货物地点及有关费用、风险和责任的划分,以确定买卖双方在交接货过程中应尽的义务。
与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包括三种,《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和《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国际贸易实践中,《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应用最为广泛,其他两种惯例较少使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重讲解《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2.让学生理解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2.1掌握贸易术语的英文名称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应掌握相关术语的英文名称。因此,教师应首先介绍贸易术语的英文名称。贸易术语Trade Terms,又称为价格术语Price Terms,或交货条件Terms of Delivery。这几个名称的含义是相同的,都经常出现在商务英语相关的教材、资料或认证考试中,要求学生记忆。
2.2理解贸易术语的含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话题,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如,在国际贸易中,为什么会出现贸易术语?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每一笔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都要谈判,确定谁来承担报关、报检、运输、保险等责任及相关的费用,这将使得国际贸易相关更加繁琐。然而,有了贸易术语,我们就可以用简短的概念甚至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来说明买卖双方各自承担哪些责任及相关的费用。
其次可介绍贸易术语的概念。教师可以先用中文叙述并讲解,然后在黑板上写下贸易术语的英文概念。如Trade terms:They are abbreviation to explain the price composition,to define the method of delivery,to indicate who pays for what,to assume the liability.对以上概念中的重点词汇,如abbreviation,price composition,method of delivery,indicate,assume,liability进行详细解释,并结合前面提到的中文概念对整个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贸易术语的含义。
2.3理解贸易术语的作用
在介绍理解贸易术语的作用,我们可以接着引入话题时所提问题的答案进行,让学生很自然就理解了贸易术语的作用。由于贸易术语是用简短的概念代表特定的含义,因此,买卖双方只要商定按哪种贸易术语成交,即可明确彼此在贸易的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这就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谈交易的时间,从而有利于买卖双方迅速达成交易和订立合同。
3.学习《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
3.1介绍《INCOTERMS2000》的相关知识
INCOTERMS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中文意思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它是由国际商会提出的,最早的是《1936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随后,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发展,国际商会对INCOTERMS作了5次修订和补充。最后,于1999年9月国际商会对INCOTERMS1990进行修订,产生了新的版本《INCOTERMS2000》,并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
3.2学习INCOTERMS2000中的13个术语
INCOTERMS2000中的13个术语被归纳为E、F、C、D四个组,每一个组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组进行讲解。E组只包含一个术语:EXW。F组只包含三个术语:FCA,FAS,FOB。C组只包含四个术语:CFR,CIF,CPT,CIP。D组只包含五个术语,DAF,DES,DEQ,DDU,DDP。
3.2.1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术语的含义
在讲解术语的过程中,教师可分组逐个进行讲解。首先,应该让学生记住每个术语的英文全称。然后,对每一个英文单词进行讲解,并逐步引出这个术语的含义及买卖双方应承担的责任。接下来我将用两个例子说明:
例1:讲解EXW。首先让学生记住EXW的英文全称,Ex Works。然后,结合每一个的单词的意思对这个术语进行讲解。“Ex” means “from”,“Works” means “factory”,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在工厂交货。所以,这个术语的中文翻译就是“工厂交货”。因为所有这13个术语都是针对卖方说的,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卖方在自己的工厂把货物交给买方就履行完他的义务,从这个时刻开始卖方就把风险、责任和费用转移给了买方。因此,买方就要负责从卖方工厂收货开始的一切的事宜如出口报关、报检、租船订舱、办理保险等,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例2:讲解FOB。首先,让学生记住的FOB英文全称,Free on board。然后,讲解每一个词汇的意思,以便对让学生理解术语的含义。“Free”意为“without obligation”,表示“没有责任、义务”。“On Board”意为“Put the goods on board the ship”,表示“放到船上”。因此,Free on board的中文翻译就是“船上交货”,意思是当卖方把货物交到指定装运港的船上就履行完他的义务,从这个时刻开始卖方就把风险、责任和费用转移给了买方。卖方负责把货物运到装运港船上的费用和出口报关、报检等事宜。买方则负责租船订舱、办理保险等,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3.2.2总体把握,让学生理解INCOTERMS2000的特点
E组的特点是“Departure”意思是“发货起运”,表示卖方只负责在自己的工厂发货就可以了。F组的特点是“Main Carriage Unpaid”意思是“主运费未付”,表示卖方不承担货物从起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C组的特点是“Main Carriage Paid”意思是“主运费已付”,表示卖方承担货物从起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卖方并不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买卖双方的风险划分界线是装运港越过船舷或在出口国货交第一承运人,所以,C组的术语又有一个特点――象征货。D组的特点是“Arrival”意思是“到达”,表示卖方承担把货物运到目的港或目的地的运费并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INCOTERMS2000中13个术语排列的特点是卖方的责任、风险和费用逐渐增加,卖方的责任、风险和费用逐渐减少。
4.结语
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掌握了贸易术语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相关的一些其它课程,如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等。作为专业课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的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中医术语英译翻译原则翻译策略
1.引言
中医术语英译是科技翻译,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翻译,翻译时要根据中医语言的风格和读者对象,实现内容准确完整,语言简练规范。要达到中医英译标准化,就必须先从中医语言特点着手。
2.中医术语英译的困难
2.1医哲交融导致中医语言模糊。中医是以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学科。一方面,中医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人生、生命,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如中医学上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原本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其中“相生相克”的学说包涵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后被中医学用来阐释人体的结构、生理和病理状况。另一方面,中国哲学使得中医语言变得模棱两可,晦涩难懂,如阴阳、五行很难找到对等的英文翻译。
2.2文学性强导致中医英译文化障碍。医学语言文学化是中医语言特点之一。许多中医经典著作都以文言写成,其文体包含歌咏、诗赋等,语言具有浓厚的古典文学特点。因此,中医英译时常面临以下两方面困难:一方面中医和西医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区别,另一方面中医中的一些治疗方法和技巧很难让西方人理解,甚至造成误解。
3.中医术语英译的翻译原则
针对中医英译的困难,中医英译时应遵循忠实、准确、统一的原则。
3.1“忠实”原则。这指正确地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出来,不苛求语法与句子结构的一致,却要求信息内涵的对等。奈达关于顺乎自然的对等的论述,同样适用于中医英译。中医理论中有一些概念,如阴阳、五行、藏象等,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中医术语英译是向读者传达的是中国古老的医学科学知识,译者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如“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的“贼风”是指引起人伤风感冒的致病因素,即可翻译为现代的医学术语pathogen,无须为了保持外国人并不能欣赏的古典文学及哲学而生硬地翻译为thief wind。
3.2“准确”原则。这指译者在将原文语言内容转换到译文语言内容的过程中选词准确,概念表达准确。准确地选用译文词语是以正确理解原文为基础的。选词绝不仅仅是从医学英语词典上找到相应的词而已。它体现了译者的中医知识和对汉英医学词典词汇理解的深度。如“胸胁苦满”中的“苦满”形容胸胁胀满的不适之感,概念模糊,可翻译为stuffiness。而概括性地翻译了这一概念,使模糊的原文得到了准确翻译。因此,中医英译的准确原则主要是指原文与译文术语概念上的准确传递,而并不要求表面用词和结构的对等。
3.3“统一”原则。这指在中医术语英译的过程中,中医术语译名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统一,同一术语不应随意变换译名。当然,中医术语英译统一化需要广大译者和权威部门共同努力。如中医术语“三焦”最初翻译为triple energizer,tri-energizer,the Sanjiao,the warmers,the heaters等。术语英译不统一使读者耗费更多精力弄清楚各种译名之间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针灸经穴的国际标准化方案》将“三焦”译为triple energizer,译者就应该按照这一国际统一的标准进行翻译。译名统一化方便读者理解,更能顺利传递信息。
4.中医术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分析了中医英译的困难后,在以上翻译原则的指导下,中医英译应灵活地采用音译注解、直译和语境译名等多种翻译策略。
4.1音译注解法。对于中医理论中具有典型的中医文化特色、含义抽象且又无法用英语作简短解释的术语如“阴阳”、“五行”、“经络”等,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涵。为了在翻译中体现出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思维模式,可以采用音译法。如阴Yin、阳Yang、气Qi。再如“失笑散”一方具有行血止痛祛瘀、推陈出新的作用,前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除,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如果译成“对应”的英语,则不但表达不清楚,反而使读者误解,以为失笑散是治疗表情肌麻痹或心情抑郁的药物。因此,英译时,应采用音译法。把“失笑散”译为Shixiao Powder,避免误解。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方子的概念,可加注解:“a 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4.2直译法。同样都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以防病治病为社会功能,中医和西医之间存在交叉共同的通约性,术语之间也存在意义对等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可以将晦涩难懂的中医术语用西医术语翻译出来,使其变得通俗易懂。也就是说,如果中医术语存在意义上对应、语法形式上相同的西医术语,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中医病名“风火眼”译为“acute conjunctivitis”(急性结膜炎),“白虎历节”译为“severe and migratory arthralgia”(严重游移性关节疼痛),“鹅掌风”译为“unguium in hands”(手癣)等。但是翻译中医术语时切忌生搬硬套,因为译过了头,会让人哭笑不得,如把中医的“生气”(生命力)译为“发怒”,把“五脏六腑”译为“5个仓库和6个宫殿”。
4.3语境译名法。中医术语的语义丰富,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常见。应根据不同语境,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与原文形式上的对等而注重功能对等。如“肾藏精,精舍志”中的“精”指精气,应译为“essence”,整句应译为“The kidney stores essence and the essence maintains activities.”而“脉理精微,其体难辨”中的“精”指精深,应译为“profound”,整句应译为“The theory of pulse is very profound and the conditions of pulse are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5.结语
本文对中医语言的特点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中医英译的翻译原则,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中医英译重要的是有效转换原文意义,使译文具有相当的信息运载力,因而必须对原文的结构形式进行调整,对内涵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做到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术语,语言学,翻译,德语,英语
中图分类号:N04;H083;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1-0007-07
Chinese Translation of Several Linguistic Terms
CHEN Hui
Abstract: Twenty linguistic terms are chosen as examples for this paper. Their German,English and Chinese meanings are given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nguistics,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rminology science. The micro- and macro-strategic problems emerging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es are indicated, and some comprehensive proposal of improvement is put forward. On this basis, some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terminology, linguistics, translation, German, English
引言
根据笔者在撰写《汉字学的中文及德文术语》[1]过程中接触到的资料,选取了20个语言学术语作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学、翻译学和术语学的角度分别对其德语、英语、汉语含义进行比较分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探讨其中的问题。这20个语言学术语的释义主要参考《语言学词典》(中译本)[2]、《新德汉词典》[3]、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4]和H.BUβMANN的《劳特利奇语言与语言学词典》[5]。本文在引用相关辞书的过程中,对中文术语括号内的说明忽略不计。同时,词形与本文所选术语相关但并非语言学范畴的术语(如Gramm-gram/gramme①),或者非严格意义上语言学范畴的义项(如Graph-graph的部分语义②),也忽略不计。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笔者将这20个术语的德汉称谓对照和英汉称谓对照分成两个表,每个表又分为相互对应的两列,每列共14组。
一 所选术语德汉翻译问题分析
如表1所示,左边一栏是这20个术语对应的德语称谓,中间两栏是当代主要辞书给出的中文称谓,最后一栏是笔者建议的中文称谓。通过比较分析,提出问题如下:
(1)德语称谓同其汉语称谓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同一汉语称谓对应两个以上德语称谓,比如汉语“法位”对应德语Grammem、Tagmem,汉语“词素”对应德语Lexem、Morphem,汉语“义素”对应德语Plerem、Semem,汉语“语符”对应德语Glossem、Monem,汉语“语素”对应德语Monem、Morphem,汉语“义位”对应德语Glossem、Noem、Semem;第二种情况是同一汉语词素对应两个以上德语称谓中的相应词素,比如汉语词素“词”对应德语词素lex-、morph-,汉语词素“法”对应德语词素tagm-、tax-,汉语词素“音”对应德语词素ken-、phon-,汉语词素“语”对应德语词素gloss-、mon-、morph-,汉语词素“义”对应德语词素gloss-、no-、pler-、sem-。
(2)德语称谓构词形式有共性,但对应汉语称谓的构词形式却不然。比如,语言学词典给出的汉语称谓中,选用“子”的最多,但是还有“符”和“素”,甚至还有两个双音节词“特征”和“形式”。新德汉词典给出的汉语称谓中,中心词以“素”和“位”为主,二者经常作为同义词出现,但也有使用“符”甚或双音节的“单位”和“意义”的情况。
(3)从构词上看,汉语术语中总共有5个偏正词组(如:词汇单位、义位意义等)及1个短语(一个词担当词义的部分),而原文术语全部属于成词术语。如果同一原文术语所对应的同形翻译不重复计算,则不成词术语占全部41个中文称谓的约17%。
(4)从词义上看,充当汉语称谓中心词的词素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对应-em的词素“位”不具备“最小单位”的含义,笔者认为这个“位”是由“单位”简化而来的。汉语中多音节词的词义往往是由所有组成该词的汉字的字义合成的,因而可以由每个汉字的字义推断整个词的词义,但是其逆命题却不一定成立,因此,以“位”来充当第二列术语汉语的中心词显然欠妥。其次,“符”字只能体现“符号”的意思,而无法体现“单位”的意思,更何况“最小单位”。所以,出现“符”也是有待商榷的。最后,“子”字没有“(最小)单位”的含义,但却有诸如“分子”“原子”“电子”等用法,笔者认为这里的“子”应理解为“小而硬的块、粒状物”[3]或由该意思引申而来。可是,即便这些词汇中的“子”经引申而具备“(最小)单位”的词义,这些词语也都是自然科学中的具体概念,而非抽象概念。
(5)从词义上看,用以充当汉语称谓限定词的词素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gloss-、no-、pler-、sem-这四个词干虽都与“词义”“语义”“含义”有关,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命名的,其所属的理论侧重也有所不同,但是对应的汉语却基本上都是“义”字。类似的还有“语”对应gloss-、mon-、morph-。其次,gramm-、tagm-和tax-这三个词干尽管都与语法有关,但是单个“法”字却不能等同于“语法”。这与前文“位”字的使用问题类似。
(6)一个汉语称谓对应多个德语称谓的一词多义现象严重,比如前文提到的“义位”“义素”和“语素”等词。此外,诸如“义子”“法子”“音符”之类的词语,还有其他意思,容易造成误解。笔者在表1中给出了建议使用的汉语称谓。
(7)一个德语称谓对应多个汉语称谓的一词多义现象严重。德汉翻译在参考《新德汉词典》和《语言学词典》两部辞书中,同一术语最多总共对应三个不同的汉语称谓;对应两个不同汉语称谓的情况在两部辞书总共35个词条中出现了17次之多,仅有约51%的词条没有同义词。④
(8)在这20个概念中,有5个没有在《新德汉词典》里作为词条收录,因而无法与《语言学词典》中的翻译进行对比。在其余15个概念中,两本辞书给出的汉语称谓在不考虑多种称谓顺序的情况下,完全一致的仅有6例(在表格中以浅灰色网状底纹标注),占全部概念的40%。
二 所选术语的英汉翻译问题分析
如表2所示,这20个术语的英汉翻译引自《英汉语言学词典》[6]、《语言与语言学词典》[7]、《英汉俄汉现代语言学词汇》[8]、《牛津英汉双解语言学词典》[9]四部语言学专业词典和《21世纪大英汉词典》[10]、《英汉大词典》[11]两部英汉大词典。以下同样从8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德汉翻译的分析相对应。
(1)英语称谓和其汉语称谓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同一汉语称谓对应两个以上英语称谓,比如汉语“义素”对应英语morph、plereme、semanteme、seme、sememe,汉语“义位”对应英语glosseme、noeme、sememe,汉语“语素”对应英语moneme、morpheme,汉语“词素”对应英语lexeme、morpheme。第二种情况是同一汉语词素对应两个以上英语术语中的相应词素,比如汉语词素“义”对应英语词素gloss-、no-、pler-、sem-、seman-,汉语词素“词”对应英语词素graph-、lex-、morph-,汉语词素“语”对应英语词素gloss-、mon-、morph-,汉语词素“音”对应英语词素phon-、ken-,汉语词素“法”对应英语词素tagm-、tax-。
(2)20个术语的英语称谓在构词形式上有共性,但对应汉语称谓的构词形式却不然。比如右侧一列中,汉语称谓的中心词以“位”(出现46次)和“素”(出现39次)为主,二者也经常作为同义词出现,同时也有使用“符”的情况,甚至还有双音节词“单位”等。左侧一列的6个术语对应的汉语称谓中心词问题上,英汉翻译与德汉翻译的问题相近。
(3)从构词上看,表2中的英语称谓全部为单词,但是对应的汉语称谓却有44个短语,(偏正短语如:书写符号、表达单位、词素变体、语法功能段、文法特性素等;其他短语如:词的拼法、词素的意义、书写单位的变体等)。如果同形重复计算,约占全部178个汉语称谓的25%;如果同一英语称谓所对应的同形汉语称谓不重复计算,则有26个不成词称谓,占全部66个汉语称谓的近40%。
(4)英汉翻译在汉语称谓中心词的选择方面涵盖了德汉翻译中的问题。此外,英汉翻译还出现了诸如“特点”“成分”“功能段”等汉语称谓。
(5)汉语称谓限定词的选择方面,英汉翻译也比德汉翻译问题突出。例如:汉语称谓充当限定词的词素“义”除对应前文提到的德汉翻译中涉及的四个德语词素以外,在英汉翻译中,有三部英汉翻译词典还将之与英语词素seman-对应。
(6)从词义上看,一个汉语称谓对应多个英语称谓的一词多义现象也比德汉翻译更为普遍。除前文提到的“义位”“义素”和“语素”等词之外,还有“形素”“形位”等。
(7)英汉翻译由于一词多译而导致的同义词问题更为突出。英汉翻译在参考了六部辞书的情况下,同一概念最多总共有8个不同的汉语称谓(graph),其次是6个(grapheme与morph)。六部英汉辞书总共95个词条中,有2个词条分别收录了5个和4个不同的汉语称谓;有9个词条收录了3个汉语称谓;只有33个词条没有汉语同义词,仅占全部词条的约35%。
(8)在这20个术语的英语称谓中,有8个在六部辞书中都有收录,在不考虑多种称谓的顺序及括号内加注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对应的汉语称谓是完全一致的。即便是在五部辞书中对应的汉语称谓完全一致的也仅有2个。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这20个术语的德、英、汉称谓并没有做到术语翻译界普遍主张的“准确”“单一”“规范”和“简洁”等原则[12-14]。
三 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
根据术语翻译界普遍依据的标准,笔者提出解决上述20个语言学术语汉译问题应掌握的原则:首先,无论是表1还是表2,左右两列之间构词形式相异,而每一列内部的构词形式相同,所以对应的汉语称谓在构词形式上也应具有同样特征。其次,汉译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与原文术语的语义吻合的称谓,这样一方面避免一字或一词多用导致的同义词现象,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中外术语间的一一对应。具体阐释如下:
(1) 表达“(最小)单位”的单音节词只有“子”“元(构成一个整体的单位)”“素(带有根本性的物质)”。从实际语用上看,以“子”构成的词语通常用于指具体事物,而后两者构成的词语一部分指具体事物,比如单元、化学元素等,一部分指抽象事物,比如因素、要素等;而且,以“子”构成的词语有一部分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因此,笔者建议淘汰“子”以及“位”等其他一系列中心字,保留“元”和“素”。
那么,为什么要保留这两个中心字呢?此二者又如何分工呢?一方面是因为右列中已经较多使用“素”字,保留“素”字且推而广之,这样既尊重了约定俗成的原则,又使进行规范的社会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左列词汇在语义方面普遍是指“(语言)现实中的最小单位”,而右列是指“抽象的(即语言学总结出来的)最小单位”,按照逻辑顺序,当然是先有语言现实,后有语言学理论。此外,汉语“元素”一词,恰好是“元”字在前,“素”字在后,尽管在这个词中“元”字的语义应理解为“重要的”,这样安排便于记忆,依然是毋庸置疑的。
(2) 有关graph-和morph-两个词素。graph-本义是“字”,指的是文字三要素(“形”“音”“义”)之一的“形”。因而,选择“字”来翻译这个词素属于直译,而并没有体现实质。morph-的本义是“形”,但graph-指的是文字的外形,而morph-指的是语言的外形,此“形”非彼“形”。因此,无论用“字”“语/词”还是“形”都不能准确地、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笔者建议的“字形”和“语形”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 有关ken-和pler-两个词素。这两个词素强调“语音是外壳、语义是核心”,所以在汉译过程中也应有所体现。按照笔者提出的建议,“音壳”可以与phon-对应的“音”有所区别,“义核”可以与gloss-、no-、sem-、seman-等所对应的“义”有所区别。
(4) 如果就其整体词义,原文术语无法找到成词的汉语称谓,或因与其他术语近义而汉语称谓同形,则可以尝试从原文词素的词源着手,对相关词素进行翻译后再组合成整个汉语称谓。具体而言:
gloss-、no-、sem-、seman-这四个词素虽都与“词义”“语义”“含义”有关,但皆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命名,且所属理论侧重亦有所不同,故在汉译定名时应避免雷同而产生混乱。gloss-源于希腊语glssa(Zunge; Sprache――舌头;语言),宜保留“语”字;no-源于希腊语nóēma(Gedanke――想法、念头、思想),建议用“意”字表示;seman-源于希腊语sēmaínein(bezeichnen――标记、称谓),诸多表达该词语义的汉语词素中只有“谓”字兼有“意义”的语义,故以“谓”表示;只有sem-保留原有的“义”。这样,所有与“义”相关的术语都有了不同的汉语称谓。
gramm-、tagm-、tax-都用“法”字来翻译显然欠妥。gramm-最初源于希腊语grámma(Geschriebenes、Schrift(zeichen)――书(写出的东西)、文、字),以“书”表示最为贴切;tagm-源于希腊语tágma(Aufgestelltes――竖立起来的、放置好的),又源于动词táttein(ordnen; stellen――整理;放置),以“立”字对应;tax-源于希腊语táxis(Gestaltetes――塑造出来的、被赋予形态的),以“塑”字表达。
Monem和Morphem的语义虽有部分相同,但其外形或者说其所用的“语形素”(表1中笔者建议称谓)也不相同,故不宜使用相同汉语称谓。mon-源于希腊语mónos(einzeln、einmalig――单个的、一次的),建议使用“单”字表示。
四 总 结
术语翻译与一般翻译之间尽管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术语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二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而这些区别恰恰会加剧术语混乱问题。比如,某一学科的全部术语往往由许多翻译人员参与翻译,这些术语的不同部分或同一部分不同版本的翻译之间时常会有较大的时间跨度[14-15];术语翻译经常存在“语境缺位”的问题,普通翻译往往是针对具有一定篇幅的语篇,他们包含较多的词语或其他符号,能够为大部分所含词语或符号的翻译提供最直接的背景信息,即语境,而单纯术语翻译中,单个的专业词语本身可以说就是一则独立的待译的“语篇”,这种语篇往往无法提供任何背景信息[16]。这些问题造成参与翻译的人员之间仅在有限的程度上相互协调,导致同一概念经翻译形成多种表达方式,造成术语的混乱。
在这些情况下做术语翻译时,翻译人员首先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以弥补语境缺位造成的困难,同时翻译人员和专业人员对翻译质量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再配合不断跟进的有组织的术语建设,逐渐完善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注 释:
①这是由其语义决定的,因其义为“克”,属物理学范畴。当然,德语某些合成词(如Telegramm,译为电报,Kardiogramm,译为心电图)中也有该词,此时在词源上确与书写有关,但就整词语义而言也非真正意义或狭义上语言学范畴。而且,此时的“-gramm”实非该词,而是与该词有共同词源并且同形的语素。
②请见H.BUMANN Lexikon der Sprachwissenschaft相关词条:第三项语义是属数学和逻辑学范畴的。
③两个表格中的双斜线表示空白。“德语”(“英语”)一栏中的空白,表示原文中不存在该词形的术语或该词形的术语非语言学范畴,不予考虑。此种情况,“当代主要辞书翻译”“笔者建议”两栏也为空白。如果仅“当代主要辞书翻译”一栏中有空白,表明相关辞书中未收录该词。
④笔者将《新德汉词典》对Semantem的处理视为三个词条。因其中前两条义项分别等于Sem和Semem,故只将第三条义项视作对Semantem本身的注释及翻译。在相关的数字统计中前两条义项不做重复统计。
⑤同一个概念对应的汉语称谓中(在不考虑多种称谓顺序的情况下)完全一致的部分以浅灰色的横线底纹和网状底纹两种形式标明。在确定其中部分英文术语的书写方式过程中,承蒙南京大学魏向清教授提供帮助,特此鸣谢!
参 考 文 献
[1]CHEN H.Chinesische und Deutsche Terminologie der Sinogrammatologie [M]. Bochum: Europischer Universittsverlag, 2007.
[2]陈慧瑛.语言学词典[Z].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3.
[3]潘再平.新德汉词典[Z].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4]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5]BUMANN H.劳特利奇语言与语言学词典(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6]劳允栋.英汉语言学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7]HARTMANN R R K, Stork F C.语言与语言学词典(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Z].黄长著,等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8]王福祥,吴汉樱.英汉俄汉现代语言学词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9]MATTHEWS P H.牛津英汉双解语言学词典(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Z].杨信彰,编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10]李华驹. 21世纪大英汉词典[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1]陆谷孙.英汉大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12]戎林海,戎佩珏.术语翻译刍议[J].中国科技术语,2010(6):39-43.
[13]石春让,赵巍.科技术语翻译:归化是正途[J].山东外语教学,2010(1):81-87.
[14]尹洪山.应用语言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J].语言与翻译,2009(1):47-50.
[15]黎土旺.术语的翻译现状及其规范化[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91-495.
[16]朱小雪,高立希,刘学慧,等.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7]KAUTZ U. Handbuch Didaktik des bersetzens und Dolmetschens[M]. München: indicium Verlag, 2000.
篇9
【关键词】经济学 术语 翻译策略 教科书
一、引言
1.经济学术语的概念界定。随着世界不断向前发展,关于经济学的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就当前来看,大多数国家普遍对经济学的理解主要是基于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1948年在《经济学》一书中所给的定义,即经济学是一种用来研究人和社会选择的科学,并在将来把商品分配给各类成员的一种科学。根据该定义,我们发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对稀缺资源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进行利用,同时研究分配和消费的科学。
2. 经济学术语的主要特点。 经济学术语除有专业性、单义性这些术语通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专名命名。经济学首先是源自于西方,然后从西方引入我国的,所以大多数经济学的教科书采用的仍然是西方经济学教材汉译本。而中国的大多数译本仍然是以西方作品中国化为根本的发展途径,所以作品大多数是改编而成的。考虑到很多经济学概念都是通过西方学者提出的,所以相关术语在进行翻译时,很可能就是直接使用提出者的名字进行命名。
(2)对义性。词语的对义性主要是指词语的意义的互相矛盾、互相对立,也就是在词语的表达概念在逻辑上具有一种矛盾或对立的关系。”在经济学中,经常会使用一组矛盾、对立的事物或对立的行为来表达相应的经济关系,所以术语往往是成对出现的。比如:law of demand(需求定理)与law of supply(供给定理)、explicit cost(显性成本)与implicit cost(隐性成本)、loses of exporting countries(出口国损失)与loses of importing countries(进口国损失),这些术语意思都相反或相对。
(3)系列性。一个新词进入经济学术语之后,发生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些列与该中心词相关的词。如marginal(边际)一产生,带出了一系列经济学术语,Marginal benefit(边际利益)、marginal changes(边际变动)、marginal cost curve(边际成本曲线)、marginal product(边际产量)。
二、不规范现象归类分析
1.字面翻译。经济学术语不同于普通的词语的翻译,它们总是经济学领域中的许多概念的称谓。译者在翻译时,如果不考虑到词语的真正含义,而是根据词典的表面意思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就会出现错译。如lump-sum tax,曼昆中译本译为“定额税”,萨缪尔斯中译本译为“一次性总付税收”。 income distribution,曼昆中译本译为“收入分配”、而萨缪尔斯中译本译为“收入分布”。而具体地,可以根据文本来定,例如下面的实例:
Suppose the government imposes a tax of $4,000 on everyone. That is, everyone owes the same amount, regardless of earnings or any actions that a person might take. Such a tax is called a lump-sum tax.
可以翻译成:假如政府向每个人征收4 000美元税。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收入多少,也无论每个人将要采取怎样的行为,每个人都要交纳等量的税。所以把这种税称为定额税(lump-sum tax)。
2.选词不严谨。术语和概念唇齿相依,在科学研究中很多术语都是由概念而来,反过来术语又用在传播科学。有时,译者理解原文意思,但在选择译词时,没有斟酌词语的细微差别,从而导致译名不准确。如:rent control, 分别翻译成“租金控制”与“租金管制”;medicaid分别翻译成“医疗援助”与“医疗补助”。
3.语言欠简练。翻译科学术语,不仅要从科学概念体系出发,又要采用精炼的语言来描述,达到简单明了的目的。术语翻译时,要对语言进行锤炼,从而保证术语译名简洁。然而在经典教科书汉译本中还是会出现不简洁现象。
三、经济学术语汉译名不规范的原因
1.译者缺乏术语意识。术语意识是以对术语的性质与功能的认识而形成的严谨、科学地对待本专业术语,小心慎重地对待其他专业术语的自觉性。如果术语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作用而不够了解,就很难可能会对术语产生一种严谨甚至敬畏的科学态度,而取而代之的是草率、随意。具备术语意识,才有可能去遵守术语翻译的相关规范,再依据术语定名规则翻译。
2.译者缺乏经济学知识。每一次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就要定义一个新术语来表达这一概念,经济学是一门有较强的专业性的学科,如果只是知道语言知识,而缺乏经济学知识,往往很难准确地进行翻译。例如:business cycle有些经济学教科书译成“商业循环”,这是根据普通词语字面意思来翻译的,在微观经济学著作中显然是不准确的。在经济学中,business cycle应该译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波动,而不是指商业活动的循环进行,要准确翻译该词,就要全面了解经济学的概念。
3.译者缺乏严谨态度。经济学家考虑到教科书的特殊性,通常会通过例子、定义、图标等各种方式来说明术语的含义。译者翻译时,结合上下文通常可以理解术语含义,但在选择词义时,没有区分词语的细微差别,而造成选词不当的问题。
四、经济学术语的汉译有效性策略
1.专名命名法。经济学中很多术语的译名直接以概念创造者的名字命名。在翻译时,笔者也直接使用经济学家姓名作为术语译名的一部分。举例如下:
Pigouvian subsidy 庇古补贴
1a. A Pigouvian subsidy is a payment designed to encourage activities that yield external benefits. (Krugman 2010)
1b. 庇古补贴是用来鼓励产出外部效益行为的支付补偿。
分析:庇古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词典中收录的以庇古命名的术语分别有“庇古税”、“庇古均衡”、“庇古效应”。在翻译此新术语时,也以该经济学家名字命名,翻译成“庇古行为”。
2.习惯表达法。术语翻译过程中,词语表达尽量选择符合交际语言习惯的词。举例如下:
depository bank 储蓄银行
2a. The Glass-Steagall Act of 1933 separated banks into two categories, commercial banks, depository banks that accepted deposits and were covered by deposit insurance. (Krugman 2010)
2b.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银行分成两类: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储蓄银行接收存款,并购买储蓄保险。
分析:翻译成“存款银行”,意思也清楚,但不符合日常语言表达习惯,所以译成储蓄银行。
3.逆序翻译法。中文与英文尽管在语序上有所不同,中文通常将修饰语置于中心词前面。而英文,当修饰语较长时,就会把一部分修饰语变成介词短语、不定式置于中心词后面。就算英语修饰语全部前置,有时还要对其进行重新排列,符合中文的习惯。
4.类比借用法。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量新概念通常使用日常词语表达,且部分词语在其它的领域还有类似的意义。这时,可以采用类比借用的方法来命名,由此得出的术语易于传播,且不失专业性的特点。
5.信息补偿法。“翻译是指在接受语再现原语信息并实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 所以翻译主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实现源语功能。术语翻译的信息补偿是指术语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意识的运用某些译语手段或符合译语规范或规约的其他语言手段补偿损失信息,将信息的损失最小化。在简短的术语中,尽量地把术语的含义表达出来。举例如下:
the arc method 弧段正切法
3a. The Arc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Slope An arc of a curve is some piece or segment of that curve. For example, panel (a) of Figure 2A-4 shows an arc consisting of the segment of the curve between points A and B. To calculate the slope along a nonlinear curve using the arc method, you draw a straight line between the two end-points of the arc. The slope of that straight line is a measure of the average slope of the curve between those two end-points.
3b. 弧段正切法测斜率 弧段就是曲线上一部分或一段。比如:图2A-4中(a)板块显示的弧段是由曲线A点与B点之间的部分组成。沿着曲线使用弧段正切法测量斜率,可以在弧段的端点画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是就是两端点之间曲线的平均斜率。
五、结束语
关于经济类术语的翻译,我们仅仅要掌握好翻译的通用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对储备大量的经济学术语和尽可能地学习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只有了解了经济学知识以后,我们才能够根据自身已有的英文知识,翻译出更加精准的译文,从而达到不仅准确,而且流畅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少爽.翻译专业学生术语能力培养:经验、现状与建议[J]. 外语界.2013(05).
篇10
关键词 隐喻 隐喻教学 输入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Input Mode of Cognitive Metaphor in the Secretary English Teaching
XIAO Yaoyao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he metaphor is a fundamental way of human cognitive things, there are a lot in life, and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multiplicity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role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ontains numerous metaphors.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eachers in teaching how clever input metaphor, to get interesting in learning this cour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knowledge.
Key words metaphor; metaphor teaching; input mode
0 引言
“隐喻狂热”在国际学术界出现在上世纪70 年代,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受到波及。尽管隐喻一直被传统修辞学视为语言现象,由于不断深入的语言研究,认知隐喻学已将这一术语引入其范畴。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认为隐喻是“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莱考夫和约翰逊也指出: 我们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秘书扮演的角色纷繁复杂,且人们在定义和形容秘书角色时使用的语言往往是隐喻性的。如形容秘书角色时常用“4M”,即 like a mother , a manager,a maid and a model 。秘书是“母亲、管理者、女仆和模特”,像母亲一样照顾好上司,像管理者一样管理好上司的日常时间和工作,像女仆一样随传随到,衣着举止像模特一样得体。①于是,隐喻思维参与了人们对秘书角色意识的构建,这使得专门为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秘书英语课中隐喻也具有多样性。那么,教师教学中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隐喻教学法则成为创新点和难点。
1 隐喻教学法
隐喻作为极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认知、思维关系密切。Randal Holme②的《隐喻、语言学习与情感》中提到隐喻这种学习机制使得我们通过类推已有知识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隐喻教学法的本质是通过对两种事物感知交融来实现对未知的认识,在新旧事物间通过相似联想,把两种不同范畴的事物相提并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授新知识、新事物时,只有通过隐喻已经建立起了联系的新旧知识,我们才能更容易接受。莱考夫和约翰逊得出统计,70%的英语都来源于隐喻。理查兹③认为,“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Friqueguon说过 :“知识就是使用隐喻”;④由于目前影响深远的隐喻认知理论,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提出要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并列为三大能力,即将“隐喻能力”单独列出来。⑤教育学中有隐喻认知理论的运用,也是近30年的事情。而开展外语教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隐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和行动上也亟须更新观念并付诸实践。虽许多教育专家和外语教师在解读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上,付出了艰辛努力,但主要探讨的是隐喻教学法与英语词汇、习语、精读、阅读、写作教学及文化思维能力培养等之间的关系,尚未有学者对秘书英语教学中隐喻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专门研究。因此,本文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秘书英语教学中认知隐喻输入模式
秘书英语教学过程中隐喻输入模式,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历,总结为两大类,即课内输入与课外输入。
2.1 课内输入
秘书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知识学习是主要的语言输入形式。秘书英语隐喻习得的主体是课内隐喻输入与认知。课内隐喻输入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三,即教师教学用语与隐喻结合;媒体教学中隐喻与语言输入结合;教材中的隐喻表达。
学生习得隐喻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教师课堂用语。比如教师经常会对迟到的学生说:“You are a late bird.”在鼓励学生到教室进行英语晨读时说:“Early birds get early worms.”这样的隐喻表达既能快速引起学生的好奇,又给人深刻印象,与直接向学生下命令相比,这样的方法更高效。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多种形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有着积极作用。秘书英语课上,教师常常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视频听写、音频听力、图像、讲义等教学材料,而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的视听语言隐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宽广的途径。用视频、图像、多媒体讲义进行秘书英语教学中,教师讲到怎样才是秘书接待客人的正确眼神、仪容和面部表情等时,教师会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人物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秘书知识去猜测和区分各个图片代表的含义。不同的图片都具有隐含意义,如见客时眼球向上表示“傲慢”,眼球向下表示“屈服”,眼球居中表示“客观”。音频听力中隐喻也比比皆是,如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涉外秘书英语实训教程》中的听力材料中有这样的句子:
Mr. Stone is engaging now.(working)
Mr. Stone is expecting you now.(waiting for)
秘书英语教材是对与秘书角色密切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讲述。由于人们在给秘书角色定位时使用的语言向来就是隐喻性的,这就决定了秘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也富含隐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教材中这一语言特色,更谈不上利用现有资源中的隐喻精华,在学生知识学习中进行有效输入。如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涉外秘书英语实训教程》中:
Etiquette may be wielded as a social weapon.(making the social relation harmonious)
Poor telephone etiquette equals lost revenue.(something can’t be won back)
有研究者认为输入必须能够被注意,才能发挥作用( Wynne Wong,2007: 28)。⑥Schmidt 也认为,输入的语言特征只有在能够被学习者意识到时才是有价值的( Schmidt,1990,1993) 。教师作为语言输入载体,必须仔细钻研教材,善于发现并灵活输入隐喻于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对隐喻语言的敏感度,才能为学生对目标语树立更好隐喻思维起促进作用。
2.2 课外输入
秘书英语中隐喻的课外输入主要是通过秘书这一角色在社会行为规范中的言行举止而习得。秘书的角色是多姿多彩的。秘书像管理者,与领导相处时,必须要做到领导在下达命令前,或即使领导不直接下达命令,也要能揣测到领导的所思所想。秘书衣着举止像模特一样得体,这决定了秘书的形象代表公司的品牌,公司来访者和业务往来者由秘书的第一印象会判断值不值得与对方做生意。秘书合理得体的身势语也是隐喻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与人谈话中,提到人名时即使不指明地位上孰重谁轻,最先被谈及的总是最重要的人。见面握手时,隐含规则一般是男士先向女士伸手。此外,秘书不同的着装、坐姿、手势、表情等身势语都传达着不同的隐喻含义,只有将不同的隐含意义弄清楚,才能胜任秘书角色。总之,由于课外隐喻语料多具现时性,对于语言学习者课堂外隐喻意识的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 结语
总之,隐喻认知需要从一个心理认知空间转换到另一个心理认知空间。秘书英语教学中,应用隐喻的认知功能指导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既要善于发现隐喻,又要能够将隐喻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之中。由于有了隐喻教学法的参与,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相似联系上则更加水到渠成,新旧知识间的过渡更加自然,学生学起来不仅更加容易,而且也感受到了隐喻语言的魅力,同时使他们逐步培养起隐喻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此外,秘书英语中隐喻教学法的应用是教师教学中的创新点,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法上再创新法。
注释
① 朱欣文.“秘书角色定位之我见” [J].职业圈,2007(9).
② 朱晓琴.隐喻认知理论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运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
③ Richards, 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