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27 21:3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校本课程;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33-02
一、网络校本课程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学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其英语表述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天宁区各学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套成熟且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好多学校都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化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网络为依托,校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采用多媒体方式,通过网络收集、整理教育资源和校本课程建设中形成的特色文本、图片、影视等资料,编辑数字化校本教材。比如博爱小学的陶艺课程,以书本教材、电子教材为主。与多媒体方式不同,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课程建设者会把课程资源上传到课程专题网或学校网站的资源库里,学生可以随时访问,浏览信息。
二是采用网站方式,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更会在网站上开设互动性内容。例如中山路小学的书法校本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外,其他活动都是在网络上进行:开设名家欣赏栏目,把名家名作扫描到书法专题网站,让学生欣赏和点评:开设书法技巧栏目,让学生根据教学视频学习书法技巧:开设佳作欣赏栏目,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书法作品上传到网站上,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点评。
三是采用网络平台方式,学校充分调动家长、学生及其他社会资源,依托某一网络平台,共同建设校本课程。例如常州市北郊小学的书香校园(阅读校本课程http://beiiiao.省略/webschool/Book/),不但有教师的推荐阅读,更有学生推荐的书籍,并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学习的阅读兴趣,同时平台上设有含英咀华、读书札记、佳作赏析、书香班级、悦读会等栏目,班级、家庭、家长、学生、教师均在这一平台中进行活动与交流。整个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平台起了重要作用。
网络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巨大空间,在这种空间下,将创新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与网格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将能全面提升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质量:一方面,丰富学生课余学习生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完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二、当前网络校本课程(平台)的问题
虽然网上的素材非常丰富,但是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还不够高,对网上的内容学生还缺乏辨别的能力,因此难以作出正确的辨析,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很低。各校的网络校本课程建设虽然都已经起步但是在理念、技术以及管理方面还极不平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交流与反馈的缺失:有很多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网站重形式而轻内容,有些还处于静态设计的阶段,缺少师生互动交流的模块。
二是资源缺少组织:打开网站,学生面对海量资源,但教师对资源的选择、组织、呈现等缺少系统思考,总想把自认为有用的资源交给学生,但学生面对资源却无从人手。导致资源应用效率低下。
三是原创性不够:各学校校本专题网站的资源中,转载的资源远远多于原创内容,而生成性资源则应用很少。其实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动态更新生成资源,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四是优秀校本课程网站流失较为严重:我区有许多优秀的校本课程网站,如虹景的花文化主题、博爱的陶艺文化、兰陵的乒乓球项目、北环的动漫制作等等。许多优秀的网络校本课程在实施过后被束之高阁,导致这些优秀校本课程的使用效能大大降低。
以上四点现象的存在,有理念形成上的因素,更有技术应用方面的困难。我们认为,在区域层面上建立网络校本课程的平台,不仅可以解决各个学校在构建各自网络校本课程平台上的技术瓶颈,而且可以推进网络校本课程的合理化规划和协同共建,避免重复开发和区域内优质校本课程资源流失,以促进优质网络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和应用,对推动基础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基于社区模式的网络校本课程平台构建
基于社区模式的网络校本课程平台应该是一种基于学习的网络互动中心。它最基础的特征是知识性、互动性、成长性。而技术层面,许多开源网站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如phpwind高速社区程序,它以会员为根本,深入挖掘、聚合站点数据并可自由组合成多种模式进行展示,比如论坛模式、门户模式、文章模式、个人空间、群组模式等,非常有利于网络校本课程专题网站学习和交流:同步或异步编辑文档的支持以及交流的支持等几个方面。phpwind高速社区程序的群组模式,便于建立以某校本课程主题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其中包括群组活动、成员邀请、群组等级、群组话题、群组论坛视图,并有群组聚合页。Pw8的cms系统,侧重于资讯的,在门户频道展现为内容聚合,便于各个学校主题在此建立独立的网络校本课程。而以会员为中心产生的内容是站点赖以生存的食粮。PW8重新规划圈子模式,将会员信息底层化,和新鲜事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与会员息息相关的内容将汇集到新的个人中心,引导会员进行阅读和点击。技术支撑使知识性和成长性成为可能,师生可以根据网络平台的特征,规划自己的课程模型,根据内容、学习、互动、评价等要求建设符合自己课程的网站。
篇2
一、举首戴目,让剪纸走近学生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让学生从小接触、了解剪纸,不仅能使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项目的剪纸得以延续,也易于学生掌握一种简易的艺术表现方式,对其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我国小学美术教材中,剪纸教学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教材,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但剪纸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很少。以人教版《美术》为例:全12册243课中剪纸课占11节,另有1次封面剪纸作品欣赏课时。在这么少的时间里,学生掌握的知识、实践的经验非常有限。但全12册中却有63课引用了剪纸形式的学生作品作为范例。从中可见,一方面剪纸基础课时极少;另一方面剪纸又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见艺术表现形式。我校在“手巧心灵,起航”的特色文化建设理念指导下,十六年来一直致力于以剪纸教学为艺术教学突破口,进行课堂特色教学的实践。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所以我们的剪纸教学是要真正进入课堂,走近每一名学生,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参与其中,享其乐趣,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便捷的艺术形式抒怀,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成果。
二、擿埴冥行,让课程走向个性
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文化形成的支撑。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剪纸艺术,让其走入课程是当前的有效途径。鉴于小学美术教材中剪纸内容所占课时实情,一方面我们继续鼓励美术教师用好教材,立足国家课程,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剪纸特色教学的有机渗透;另一方面我们也将视野投向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贯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依据特色建设发展规划,面向全校学生,促进素质发展,有计划、有层次、有步骤组织实施的课程。将剪纸教学融入校本课程中,既是美术课程的延伸,又满足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还能保证学生传承剪纸艺术的时间和普及率,壮大剪纸教学的研究成果。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学情与剪纸教学的一般规律,在剪纸校本课程建设上,我们采取了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递进思路,按学段确定相对稳定的目标与内容,不同学段间的过渡又具有较强的连贯性,能够系统地为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平台,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激发创造契机。【课程总目标】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整体了解剪纸艺术,认识剪纸艺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感知剪纸艺术不同的风貌与形式,熟悉、掌握剪纸艺术基本的表现语言,提高审美表现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增进热爱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情感,激发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志向。【阶段子目标】第一学段(低年级)。接触剪纸艺术,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剪纸语言。通过欣赏作品,参观校内剪纸艺术馆,倾听身边剪纸小能手、名师的成长故事等活动,激发兴趣,培育剪纸情结;在学习练习直线、曲线、漩涡线等剪纸语言的基础上,表现一些适合低年级认知特点的题材,体验剪纸的乐趣,感知剪纸艺术的特色。第二学段(中年级)。进一步认识剪纸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形式美感。掌握轴对称、中心对称形象的剪纸造型,结合自己的观察、理解,运用剪纸语言表现简单的创意,装饰美化环境,不断积累剪纸经验,开拓视野。第三学段(高年级)。进一步丰富剪纸的表现语言,并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运用所掌握的剪纸语言,进行创意与设计,创作出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优美的剪纸作品,表达情感,培养和发展剪纸构思与创作能力。
三、躬行实践,让特色走进教材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的重要支撑,它是学校办学思想在课程建设工作中所展现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载体,它的研究与探索对提升学校校本课程的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积累,我校整合各科教师的智慧,精心编著了《巧巧手学剪纸》校本教材。此书有以下特点。
1.栏目丰富目标明。学校将剪纸教学视为特色建设的品牌来打造,考虑到“特色”的内涵异常丰富,我们充分认识到剪艺是剪纸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教学的目标指向决不仅停留于此。为此,我们给每个年级上下学期教材设计子栏目时,充分考虑了其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以期向多领域进行辐射。主要是:(1)“剪纸起步”栏目,旨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向学生介绍剪纸的基础常识,提高学生对剪纸艺术的了解与兴趣。(2)“剪纸故事”栏目,充分发挥剪纸视觉语言的优势,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以独幅、多幅剪纸作品来呈现特定故事情节,给予学生思想的启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访师学艺”栏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剪纸名家大师取得卓越成就,往往与他们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断超越的艺术追求分不开。教材将剪纸文化和人文色彩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认识、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提升学生的个性品质。
2.内容有趣特色显。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强塞给儿童,而应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好奇心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巧巧手学剪纸》校本教材的编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兴趣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其内容不仅跨越古今,也涉及中外典型;不仅包含学生喜爱的花鸟鱼虫,也有家乡风景名胜、历史传说;不仅大量引用了师生剪纸成果,也吸纳了部分网络资源;不仅有详细的剪纸步骤图与说明,也有优秀作品欣赏与点评,让教学内容散发出极大的吸引力。
篇3
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保障
建立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校级领导、教研干部及多名骨干教师构成的课程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管理课程建设与实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位。
制定实施细则,提供制度保障。为了加快规范校本课程管理的步伐,我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细则,就校本课程的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开发管理制度、备课制度、课堂教学制度、评价制度)和开发校本课程的程序与步骤、原则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规定。
加强师资培训,提供队伍保障。学校一方面加强校本培训,号召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开发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中不断学习,提高水平;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建设需要,聘请区少年宫的教师等,为教师、学生作辅导。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统一引用阶段。2001年,校本课程实施伊始,考虑到教师的理解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师生国学知识与道德水平的缺失,我校确定了《三字经》为校本课程教学的主教材,明确了诵读与译文、释词与理解、典故与教育为主要内容和目标,并制定了开发方案与课程纲要。
统一规划、自主开发阶段。我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在中心校办学特色、办学思路、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各校结合师资特点、学生需求自主开发,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丰富完善,并在开课前在中心校申请备案,上交开发方案和课程纲要,经审批后开设。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内容丰富并与综合实践课程相融合、学生选择性强等特点。
资源共享与拓展阶段。统一印制了《做主人系列教育读本》,共12册,提出了实施意见,规定了循环使用办法,实现了资源共享,自主选择。
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明确总体要求。突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引导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课程教材,把其作为一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不断地加以利用和拓展;突出课程的开放性特点,引导师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丰富课程的内容,深化课程的内涵,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的科学性。
明确教学原则。即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知识性与思想性、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实施与改进完善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明确课时计划。依照“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意见”分配课时。以学期为单位做整体安排,适度弹性,既可分节使用,也可集中使用。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理解并深入落实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从年级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自主制订教学计划。
加强教学研究。建立校本课程教研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加强研究与交流,开展校本课程评优课,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校本课程的设计能力、研究意识。
篇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鉴于吴文化在提高学生情操和发展学生素养方面起有重要作用,学校委托语文教研组、课题组研发了《吴文化与语文》这一校本课程。下面结合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作初步的探讨。
一、“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的建构
借鉴国内外课程开发中几个较为著名的程序,如斯基尔贝克程序、托马斯程序、吴刚平程序和王力红程序等,结合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我们建构了“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三个阶段九个内容的操作程序:准备阶段(确立课程目标、建立工作小组、调查现有情况)——实施阶段(课程内容确立、课程教材编制、课程组织实施)——反馈阶段(课程评价、课程修订)。
(二)校本课程建设内涵的确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把“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据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确立“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内涵。
1.课程理念
(1)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根本
新课标提出“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因此课程开发应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本。新课改后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和地方课程旨在满足学生整体的需求与均衡发展,而校本课程的建设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有个性地发展。
(2)以“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为指导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本校全体语文教师为主体,这就给了教师继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机遇,体现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师生在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的新课标理念。
(3)以“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为宗旨
新课标明确:“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就是为了利用苏州丰富的吴文化遗产,开发社区独特的吴文化资源,传承学校浓厚的吴文化建设底蕴,通过收集、筛选、整合、提升,编撰成永存史册的校本课程。
2.课程目标
通过“吴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课程目标。弘扬地域文化,实践文化传承,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积累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同时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提高语文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内化文化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3.课程评价
围绕“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目标,提倡多元主体(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采取多种方式(活动心得交流,小论文评阅,专题探究成果展示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如参加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调查考察、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活动中的表现等),兼顾学习结果,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反思、总结交流、合作共享、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吴文化与语文》校本教材的编撰
(一)收集准备阶段
1.成立教材编撰核心小组
教材编撰核心小组由语文教研组长(任主编,总体负责教材编撰,统筹人员安排及经费调拨)、三个年级的语文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备课组的编撰任务分配,包括资料的搜集、筛选、修改整合、评价反馈、修订完善等工作)、江枫文学社总编(负责宣传策划、内容整合,编辑排版、校对刊印等工作)及校外语文辅导员(负责教材的评审工作)。
2.确定教材编写总体纲要
根据定向原则、目标原则、认知原则、个性原则将教材提纲拟定为如下六章:①名胜文化与语文;②名人文化与语文;③民俗文化与语文;④美食文化与语文;⑤曲艺文化与语文;⑥工艺文化与语文。六章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以“语文”为纽带的“吴文化与语文”教材体系。
3.收集教材编写相关资料
围绕提纲,通过以下途径查阅资料: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苏州大学各图书馆、苏州高新区图书馆、本校图书馆等)、互联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读秀学术搜索、吴文化网站、百度网站等)、实地采风考察(博物馆、园林、景区等)、咨询相关部门、访谈专业人员。
(二)编撰修改阶段
1.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由各备课组教师具体负责:高一语文教师承担①②两章;高二语文教师承担③④两章;高三语文教师承担⑤⑥两章。每章内容由概述及相关的若干篇选文组成,每篇选文都包括作品原文、注释注解、作者介绍、评论鉴赏、问题思考等五个板块。这样的编排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有选择地探究。
2.教材修改
在广泛征求师生评价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细致的教材修改工作。先由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进行初审,再由江枫文学社总编进行二审,最后由主编进行三审。重点是对教材选文内容及相关资料进行校审与修改,确保教材准确无误。
(三)评审刊印阶段
1.教材审核
教材评审由高新区作协主席张斌川主审。本着客观、公认、求真务实的态度对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进行评审。具体包括:教材是否符合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观点是否正确,内容是否恰当(深度、结构、语言、文字、图片等)。
2.教材刊印
具体由江枫文学社总编负责。主要工作有:联系印刷厂、确定首次刊印数量、查看刊印效果等。
三、“吴文化与语文”校本教材的教学策略
笔者在实施《吴文化与语文》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一)遵循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原则
1.听说读写相互结合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听说读写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可有针对性地将听说读写中的某些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以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学习“名胜文化与语文”时,笔者将观、读、写相结合,先组织学生游览留园,再进行游记散文的练笔,然后阅读文本《留园记》,通过自评或互评作文,感受差别,体会游记散文的写作技法。
2.主体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在引导学生学习校本课程时,教师应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学生都应扮演主角。如在《留园记》的教学中,把学生的作文进行分享与展示,做成小报进行宣传。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就会被充分调动。
3.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教学形式更为多样,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吴文化与语文”的六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可课内学,也可课外做,可自主学,也可合作学,可结合平时学,在也周末安排实践。如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利用周末参观虎丘、苏州博物馆、花山等,收集积累大量吴文化素材。
(二)创新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形式
1.学科拓展类
学科拓展类教学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联系校本课程内容,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如可将《明史·周顺昌传(节选)》《周忠介公遗事》作为《五人墓碑记》的拓展阅读。教学时,除了对相关历史人物做链接介绍、与吴地人民精神风貌关联外,更要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以真正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2.文艺鉴赏类
文艺观赏类教学是指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等来达到赏析文艺作品,提高审美情趣的教学活动。如在介绍“曲艺文化与语文”中,可通过鉴赏昆曲《牡丹亭》中的片段《游园惊梦》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昆曲的特点及牡丹亭的人物和故事。文艺鉴赏重在“鉴”,教师要做好相关的指导,恰当地将鉴与说,赏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所得。
3.社会实践类
社会实践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外体验社会生活,以提高自己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名胜文化与语文”时,可带学生参观拙政园、狮子林,体会园林中的吴文化。教师在进行社会实践教学时,应把游与教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游中学,在学中悟,真切体验吴文化的特色与内涵。
(三)改革语文校本课程学习方式
在教学“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中同样能贯彻落实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在“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自主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在“名胜文化与语文”学习中,教师可按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引导学生借助辞典和注释自主学习《留园记》与《归田园居记》。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共享文言文学习的成果。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形式是讨论与探究。如学习“美食文化与语文”中的“苏式小吃”时,可组织学生分组探寻各自最喜欢的苏式小吃信息,包括拍摄照片、采访地点、咨询制作方法与特点等,再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课堂交流,通过多媒体展示其风貌,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介绍。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学习方式。如在“吴文化与语文”的学习中,关于“冬至习俗”的学习,笔者就采用了探究学习: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分别探究“冬至大如年”的历史原因、冬至活动习俗、关于冬至的文学作品。每个大组又分为若干小组,如资料收集小组、汇编小组、审核小组、汇报小组。各小组将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由审核小组进行筛选,最后由汇报小组进行整合并以电子文稿或纸质文稿的形式向全班汇报,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校本课程的建设任重道远,高中语文教师既面临专业化发展的机遇,又面对专业素养提高和教学水平提升的挑战。“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积累了实践的经验。相信,只要一线语文教师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真正以全体学生的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己任,定能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篇5
1.职业院校的核雕、刺绣工艺特色班,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已把核雕、刺绣放到了最主要的必修课地位,他们的教育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传承核雕、刺绣手工艺。而我们搞的工艺特色课程教学,宗旨和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特长为基础,属于校本课程设置,没有改变规定课程和增加课时,不影响学生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也不影响学校教学的整体格局。我们的特色教学仅是对校本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一种新的改革和探索的尝试。
2.职业院校的工艺特色班,是中考招生时专设的专业,生源一般都作筛选,招进的学生都具有美术这方面的一定基础,学生和家长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奋斗目标(学习核雕、刺绣技艺,使之成为今后谋生的手段)。而我们的工艺特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不作任何筛选,通过教学不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还让学生拥有一手工艺特长。
二、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师资培养
核雕、刺绣,是一门手艺,并不是美术教师的专长。课程开设之初,除了配备文化课教师讲授核雕、刺绣的历史、文化地位,讲授核雕、刺绣门类,学校从校内物色会刺绣技艺的教师承担刺绣教学,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业务指导,聘请校外核雕工作室的师傅进入教室传授技艺。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没有自己的师资,终究不是个事。学校还专门让美术老师参与核雕课程,跟随师傅学习,了解核雕技能并动手实践,渐渐拥有核雕特长。
三、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教材编写
核雕、刺绣,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也从未有过劳技教材将此收入。既然开出了课,就需有教材。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实情和教学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自行编写内容选择和体系安排上具有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教材。特色教学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教材可参考怎么办?只能靠自己编写。通过寻找资料,翻阅参考书上,编写成了《核雕入门教材》《苏绣艺术》两本教材,正式作为我们核雕、刺绣特色教学的校本教材,现已投入试用。在编写核雕、刺绣特色教材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教材要切合当前形势,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符合新课改精神。
2.教材应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核雕、刺绣虽是古老的传统艺术,但往往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越有国际性,通过核雕、刺绣教学不但学习传统艺术,而且还可了解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
3.教材编写应侧重知识性和审美性,但也应兼顾实践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4.教材不可能一稿达到完美,必须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边总结、边修改、边完善,力争做到三年一个循环下来,出好教材、出好经验、出好论文、出好人才。
四、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教学
1.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欣赏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名家范作的欣赏,让学生在直观教学中增强对核雕、刺绣艺术的美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在教学步骤上,采用从简到繁的教学方法。
3.在工艺方法介绍时,要采用口头说教和动手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在教学内容和作业的内容设计上,应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注意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和思想性,让学生在学国优秀传统艺术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教育。
5.在教学评价上,不同于常规的课堂管理、作业批阅和成绩测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课堂管理”、“自由选择作业内容”与“民主参与成绩评定”的实践机会,营造一种突出“主体”、倡导“自主”的教育氛围,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能力。
6.在教学模式上,以素质教育、学科知识和发展特长为三个基点,构建一个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学科性课程与活动性课程以及隐性课程立体化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相结合的立体化、多层面、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目的是推动学生广泛参与特色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创新能力,学有所长。
篇6
一、“向日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在广州市众多中小学校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很多学校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仅仅是带有治疗性的心理咨询,缺乏系统性,所以不能产生具有广泛性的效果,甚至有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所谓的关注只是流于形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想要有效地达成其教育目标,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开设专门课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发展性和预防性是其主要特点,目的在于及时满足学生的动态发展需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符合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的共同规律,增强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在遗传、生活环境、教育和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是真正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保障。
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涉及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意义、模式、过程等方面,涉及具体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并不多。有的只是单纯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和实施,如福建泉州第五中学和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有的除了课程开发和实施之外,还建立相关的评价制度,像南京师范大学胡文宇的研究。有的除了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之外,还涉及到课程建设的其他的辅助分析,如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编撰课外读本、武术读本。再如南京师范大学李华冬首先关注网络空间与学生心理空间的对话,其次以“校园人”的心理健康意识构建影响学生心理空间的人文氛围,最后是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评价中“3+1”评估机制与自主性“心理成长足迹”日记的设计与管理。
由已有的具体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研究可以看出,它们所覆盖的面及采取的方式上都有一定的欠缺,并不适合引入直接借用。所以,我校想在借鉴现有的几种教材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一套适合两校实际的使用课程,重点将放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所包含的模块;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设计的研究;③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模式的研究。
二、“向日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开发模式
(一)学生心理现状调查分析
“向日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依托于两所试验学校,对象均是两校七八年级学生,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MHT)》进行学生心理现状调查和分析。分析时,除去效度表项目,将余下的全部问卷项目得分累加起来,即可得到全量表分。全量表分从整体上表示焦虑程度、焦虑范围。若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某个因子分高于8分,可认为该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各因子3分以下的说明该生能较好地应对,基本上没有问题。而介于3~8分之间,若学生遇上不能应对的问题或情境时,会出现心理不适。
由表1可以看出,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方面,两校的平均分均高3分,学习焦虑尤甚;在冲动倾向因子上,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高于低分,而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属于低分范畴。经分析这些因子的关系,确定“学习焦虑”和“自我认识”两个模块是两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两校的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分析
1. 两校生源实际情况分析
两校一直重视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生总体素质不错,但历年的心理指标测量监控仍反映出学生存在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而广州市第四十九中学与广州市江南中学合并(即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后,虽然生源开始出现趋好的苗头,但其基本面仍是普通电脑派位生,学生的差异性明显,呈现的显问题仍然较为值得关注。另外,两校行政主管重视本课题的研究,为研究提供保障条件。再者,两校的课题组骨干成员均为持证的心理咨询师,具有开展课题研究的技术力量。
2. 两校现有资源情况分析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南校区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投入20多万元建成面积170O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包括教师办公室、测验室、咨询室、沙盘室、放松室、团体辅导室,功能齐备,在海珠区学校中首屈一指;有心理咨询师三名,取得B级证书3人,C级证书39人。另外,两名驻校社工在学校开展个案咨询、团体辅导、讲座等服务项目。2013年3月,海珠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南校区成立,提供相应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的对象是个人或者小团体。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有专职心理教师1人,为学生提供咨询、团体辅导,给特定的年级上心理健康课,形成本校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如《积极心理学》《创造力》《色彩心理学》,等等。同时,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也是社工定点驻校提供个案咨询、团体辅导、讲座等服务,相应的场室配备也比较完善。
三、“向日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架构
篇7
一、动力的转换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管学校和教师是否出于自愿,都要开展的工作。这种项工作在较短的时间里要大面积地推行,会遇到部分教师对此项工作不热情,甚至有抵触情绪的问题。在大面积范围内,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推动力很难从每个人的内部开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外部推动力最终需要转换成内部的驱动力,才能长久维持。在学校和教师产生畏难情绪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能使教师获得成功的内在喜悦。因此,可采用下列动力转换策略:在外部推动下,开展校本课程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成长的喜悦激发起内部的推动力更自觉地开展创造性的推广活动。确保推广初期教师获得成功,并引导他们去积极地体验自我成长的内在欢乐,是激发教师内驱力的重要策略。创设过程展开的情境。有些数学概念、性质,教材往往以结论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思维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创设过程展开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引导他们成为主动的建构者。在数学教学内容的形式性与数学发现的经验性之中,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二、达标的渐进策略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只能循序渐进。先对先行者达标者和成功者提出较高的理论素质要求,创设适当的理论准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置一定的坡度、台阶,然后逐步攀登,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推广要求,使全体参与实验的教师从中有适合自己的阶段性进步和获得成功的内在欢乐,只有符合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才比较容易推广。
学习是个体心理内化的过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内化”,就是把新的问题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联显现出来。因此,教学中要凸现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让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和教师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共同分析哪些想法是合理的,可以继续深入和发展,哪些认识是不合理的,需要怎样调整等等,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外显化。具体地说,第一,要把学生内化过程中对认知若隐若现的关联显现出来,并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内化、体验和反思。第二,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按照学生的思维和数学的内在联系展开过程。第三,要加强“对话”,使“会话”成为“双向转化”的催化剂,把培养兴趣、鼓励质疑作为建构主义人文关怀的起点。第四,要把握“动态生成”与“总体目标”的统一,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观。
三、指导的中介策略
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是从教育哲学和教育原理的层面上提出的,虽然这些观念能深刻地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等具体实践行为,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需要教师有一个较为复杂的演绎过程。但并非所有教师都具备这种演绎能力,组织相对专业的科研,将这些理念作为校本课程实施水平的演绎与提高是必要的。在具体执教老师、领导间设置一个由教科研的中介指导队伍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支指导队伍的水平、能力和责任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建立工作的实验基地班与示范点,并使之成为连接各层面的中介桥梁。基地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教学实践模式及其变式,通过示范、信息传递、教学指导等,使成果能高保真地辐射到面上。
四、理论内化的轮进策略
把基础教育课改理念转化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育观,是更新教师教育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开展相关实践创新的重要前提。但对新理论的内化,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有良好教育理论素养的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领悟的途径达到理念的内化;对广大教师而言,采用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不断地交互作用中轮进策略较为适宜,即先让教师初步了解理念,但重点应放在对实践模式的模仿上,通过先期的实践,去领悟理念,一定会有新的感受,然后再去实践、领悟,直到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教育观念。增设对新实践的感悟环节,对促进基层教师教育理念的内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学校发展;学生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16-04
一、调研背景
2010年4月,为全面了解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一年来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高中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找到我省高中教育进一步提升与发展的策略与思路,河北省教科所高中课改工作小组结合国家哲社一般课题“省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全省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问卷调查并撰写、发表了系列研究报告。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也是调要内容之一。两年过去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施的情况如何?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如何?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是否适合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连续跟踪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真实情况,2012年春季,又在全省范围内作了第二次问卷调查。
为了使调查能全面反映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客观现实,获得比较真实可靠的材料,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组仍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范围包括全省11市,每市选取10所省、市示范性高中、城市普通高中及农村普通高中,回收问卷1314份,有效问卷1314份。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整体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在第二次问卷中,增加了对学校规模的调研。现有各年级轨制,5轨以下5.56% ,5~10轨17.81%,10~20轨44.67%,20轨以上31.51%;
(注:比例累计大于或小于100%,是因为有重复选择或漏选,以下同)
2.教师基本情况
3.教师对新课程的认知情况
4.教师与外界交流情况
(二)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调研的主要结果
在第一次问卷中,我们侧重设置了关于校本课程表层的一些问题,诸如开设校本课程的情况、主要内容、开况、评价方式等。第二次问卷我们着力设置了一些校本课程内涵的问题,目的是了解高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知程度,调研发现:
1.对校本课程内涵的认识
在所有问卷中,有75.42%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新课程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15.53%的认为是使用学校或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所上的课程,5.25%认为是上级主管部门布置下来的一项工作,4.72%认为校本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程。
2.对开发校本课程价值的认识
有62.33%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19.33%的认为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观念,19.03%的认为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1.37%的认为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在第一次问卷中,教师对校本课程仅限于有着良好的开设愿望等表层的认识上。以上问题的调研结果表明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努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课程观念发生了变化,认识到校本课程是新课程计划的必要组成部分,国家力图通过这种形式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逐渐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新的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改变了以前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完全被动、接受的角色,在原则上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
3.对校本课程特色的认识
有86.99%的教师认为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具有特色性,有4.19%的认为与别的学校完全不同的校本课程才有特色,有8.83%的教师表示不清楚。
4.形成校本课程特色的条件方面
有81.43%的教师认为需要学校办学理念明确,全校上下达成共识,有13.62%的认为学校有良好的校风传统是重要条件,有4.41%的认为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很重要,有2.28%的认为学校应该有良好的声誉。
5.成熟的校本课程应具备的特征
有47.41%的教师认为必须有确定的名称、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有31.89%的认为需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19.94%的认为需要有专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13.85%的认为需要有固定的任课教师和教学时间。
6.好的校本课程的认可度
有59.82%的认为应该得到学校领导满意,受学生的欢迎,有31.43%的认为教师愿意而且能够承担该课程的教学,11.19%的认为应该得到家长和社区人士的支持,4.57%的认为应该得到专家的认可。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大多数教师已经把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看作是校本课程的重要指标,而彰显校本课程特色的关键在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明确;了解到校本课程所具备的外部条件及内部机制,思考并酝酿着衡量校本课程质量的标准。这些都说明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师已逐步领悟到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体现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7.所在学校是否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校本课程
8.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对课程资源的利用
44.06%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设施,30.97%的认为利用了本地区的风景名胜、民俗风情,有18.72%认为利用了当地的文化设施,14.76%认为注重了学校的历史传统。
9.所在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的工作
有63.55%的认为学校为开发或完善校本课程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及课程展示,22.37%的认为学校有专门的校本课程的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7.84%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部门,有7.76%的认为学校有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在第一次的调查中,有80.08%的学校仅提供了相关的校本课程理论培训及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10.所在学校对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考查方式
有46.96%采取了检查教师的教案及相关资料的方式,有29.98%的采取了任课者说课、专家或同行评课的方式,22.22%征求了学生的意见,2.74%的聘请专家学者予以评估。
11.所在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采取的评价措施
有57.76%的学校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课程进行评价,17.66%的组织教科研机构、高校等专家进行评价,14.31 % 还没有进行相关工作,有11.19%表示不清楚。
12.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有47.11%的表示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有31.2%的认为缺乏经费及相关的资料,21.23 %的认为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5.56%的认为缺乏规范的评价。在第一次的调查中,因为课时不够的占43.71%。因为教师没有精力完成的占37.46%,因为学校领导不重视的占18.83%。
13.目前是否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
有52.36%的教师表示有能力,有25.8%的表示没有能力,不清楚的占21.39%。
调查发现,经过努力,有60%的学校能够有计划地实施校本课程,有近20%的学校尝试开设校本课程,相比上一年提高了30%;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几乎都体现出地方化、多样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基本上以本学校的教师为开发主体,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表现为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部门,有相应的教材或学习资料,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及课程展示等工作,注意了课程资源的利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并通过检查教案及相关资料、说课评课、征求学生意见、专家学者评估等形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监控。但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不少学校也遇到了教学精力有限、课时安排紧张、教学硬件不足,缺乏校本课程的专业提升等困难。其中还有近五成的教师对自己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估计不足,也导致了校本课程的研发质量、实施程度在浅层次、学科化、趋同性徘徊,这说明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虽然提升了,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和差距。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校本课程意识,促进课程走向民主
从这两次问卷的整体情况看,涉及到的学校规模、类型基本一致,参与问卷的教师基本情况也大体相似,教师对新课程的认知情况及对外交流信息、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这是新课改带来的喜人变化。
当前,广大学校及教师已经对校本课程内涵有较高的认识,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提高学校知名度,改变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最终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搭建平台。但仍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开设校本课程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甚至某种程度上还会“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因此,对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些学校虽然开发实施了校本课程,但课程开发的功利性过强,为了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目标要求,简单照搬他校的课程,套用他校的经验,而不是考虑如何发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有些学校虽然意识到了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但在开发过程中却没有充分研究本校学生的实际,只是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角度考虑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内容,致使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科类拓展为主,开发课程单一;一些教师表现出课程参与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发展,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作用十分有限。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加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应该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攻坚工作。课程开发能力既包括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的能力,也包括教师编制校本课程的能力。目前,教师的课程工具意识很强,他们认为新课程就是新教材,教学才是课程的核心。为此,有必要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多样化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更能针对社区、学生的差异性,有助于社区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课程质量和社会的满意程度。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又不是局限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它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专家、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教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的实践来了解校本课程,并在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提升课程意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增加学校发展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参与,促进课程走向民主。
(二)确立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彰显学校特色
在高中阶段,创办特色学校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均衡教育、优质教育的需要。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仅由考试分数、升学率、硬件设施等指标来体现,学校的内涵和文化品性应该是其灵魂和核心。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鼓励高中学校“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因此,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探索个性化、特色化办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开发校本课程并致力于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探索并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过程。
在很多高中对特色、多样化还无从下手甚至充满质疑时,河北省宣化一中的特色课程的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学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如通用技术课程与当地企业联合开设,通过常态化的实践学习,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简单的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还实施校本课程常态化、开展校本课程开放日活动、实行校本课走班制等尝试。薛桂凤老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创新实验》中《利用粉笔改进五则高中化学演示实验》一课,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化学实验创新比赛荣获一等奖;心理主题活动、书法、地域文化概览、走进名著、诗歌中的地理知识、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探究式学习、数码摄影技巧等校本课程都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目前已经印刷成册并已投入校本课程开放日活动的试验校本教材27种,有5种校本教材已经公开出版。一个个鲜活的主题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更激发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使学校摆脱了“千校一面”的窘境。
一位校长说过“教师教的改变和学生学的改变是特色高中转型的关键点。学校多样化、特色化的目的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反过来再看高考,不过是一件简单的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课程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等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予以支持,即民主的、自主的、合作的、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这对于学校文化的重建无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各级教研机构要切实研究校本课程,加强引领,采取先推进后规范或分步推进的方式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工作性质决定了各级教研人员既对基层学校和教师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可以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但长久以来,教研人员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帮助教师如何教学,并没有真正关注课程。调研发现,我省一些高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于开发校本课程有着很强的积极性,并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开发出一系列校本课程,如石家庄一中的《校园文化教育》《热土风流》《体悟生命》,邯郸春光中学的《峰峰乡土文化》,保定三中的《历史上的女数学家》《宝石鉴定》《文字溯源》,衡水中学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有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科技探究类、学科知识拓展类、生活技能类、传统文化类、生命教育类等8大类95门课程,如《大学专业与职业介绍》《走近衡水湖》等等。各级教研机构的教研人员应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和把握校本课程的内涵,逐步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明确省、市、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中的不同职责;同时加强对当地校本课程的研究,积极支持和引导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可选择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分层推进,同时组织校际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和补充。在此基础上再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确定共性问题,提出管理意见,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各学校的办学特色,最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教育公平。
(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的督导检查,促进校本课程的落实
通过建立健全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可以推动校本课程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零散走向整体,从个别经验走向系统规范。建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推进。如校本课程的培训制度、校本课程的申报与审议制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评比制度、校本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等。
篇9
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我校由校本部(学生都是重庆市最优秀的学生)和分校(学生相对较差)构成,再加上学生个体化差异很大,所以学校对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非常重视,在五年前学校课程委员会的自我建设就成为了学校领导思索和规划的问题。学校课程委员会是为了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整体规划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指导校本课程编制而设立了校内学术机构。课程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行政领导、各学科组优秀教师组成,在课程委员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校本有效运作。学校课程委员会定期对校本课程的编制进行业务指导,同时制定了一套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及奖励措施。学校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看作是学校自下而上的教师文化重塑,学校课程委员会根据这一力量实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一目标的制度保障。
二、化学校本课程团队的建设
在学校如此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的大环境下,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团队也因此而诞生。由教化学的学校党委书记亲自牵头,学校化学教研室主任、化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参与的化学校本课程研究团队诞生了。为了更快更好地进行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团队同时还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一级子课题“化学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为了更快更全面地提高团队的素质,每学期请一次专家到校做专业讲座,同时派老师外出参观学习,每月一次正式会议,每两周一次部分老师的碰头会。当然,新事物开始,都不会一帆风顺,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算教师愿意,由于教师的知识技能、工作负担和时间限制、参与的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原有的思维和习惯带来沉重冲击,教师必须以大量精力应对各种精神和实践压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期间,我们也经历过各种阵痛但坚持了下来。现在,我们学校初三、高一化学校本课程都开设得很好。
三、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符合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实验教学,关注环境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首先确定了开设初三、高一的化学校本课程。由初三教研组长牵头负责,主要由初三化学老师及个别高中老师构成的小团队,开发了初二到初三化学衔接的《走进美丽的化学世界》校本课程,以及比初三层次略有提高的《神奇的化学》,由高中化学教师构成多个团队,分别编写了《小小化学家》《我们一起动手吧》《化学与生活》《化学与食品》《化工》《化学趣闻实验》等。
四、化学校本课程建设还在完善中
篇10
为提高校本课程的建设质量,学校在反复讨论,并征求了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以最富有宜兴地域文化特色的《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为典型,来推进和提升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发展和质量。我们在充分调研并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与宜兴陶瓷研究所合作,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印刷了一本3万多字的教材,制定了学生陶艺课成绩评定办法,聘请了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制作经验的陶研所研究员担任主讲老师,并且定期邀请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和紫砂文化学者来校做讲座或现场制作示范。为了提高该课程开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从2003年开始,学校就规定该课程为学生必选校本课程,并且排入课表,享受与国家课程相同的待遇。经过多年的实践、思考和改进,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2005年江苏省第二届校本精品课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市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大大地推进了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
《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的初步实践和取得的成绩,使我们认识到:本土资源和地域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中值得开发的富矿,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接地气”,才能拥有生命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陶艺课的质量和影响力,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并且把该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它建设成为一门更具影响力的精品课程。为此,学校精心制定了《植根于紫砂文化的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该课题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批准为第六期教研立项课题。
在三年多的研究历程中,课题组在有关课程专家和紫砂艺术大师的指导下,修订完善了陶艺课的教学大纲,更加强调陶艺课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修订后的大纲,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完成了陶艺课校本教材《陶艺欣赏与制作》的扩编、修订,修订后的课本容量由原来的3万多字扩展到10万多字,印刷更加精美,内容更加丰富,为进一步提高陶艺课的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课题研究,建立起“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校本教材―教学策略―学生成绩评定”比较完善的课程形态,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范例,也对兄弟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
2009年,省教育厅作出了以课程基地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我校利用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总结提炼了十多年来紫砂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申报了江苏省宜兴中学“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并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并且获得了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的经费支持。现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利用”的思路,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开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由最初的一门简单的陶艺课到现在的课程基地,我校的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粗陋到精致、从松散到谨严的过程。可以说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是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学校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我校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
(1)一所普通中学只要有追求、肯努力,完全有能力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地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过于整齐划一的弊端。
(3)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和社区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资源的支撑正是学生发展与学校课程特色形成的重要条件。我们选择《陶艺欣赏与制作》作为重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因为宜兴作为有着深厚的陶文化底蕴的陶的古都,具有独特的陶文化资源,同时作为一种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其精神内涵已渗透到宜兴人的血脉当中,由宜兴人研究和发展陶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紫砂文化,这是最合适的选择。在宜兴集聚的陶艺及紫砂方面的人才,也为这一课程的开发和课题研究提供了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