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理范文

时间:2023-03-25 12:0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土地整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土地整理

篇1

我国的领土面积广阔,但是,土地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造成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新建住宅增多,土地资源更加紧张,人地矛盾日益加剧。但与此同时,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田埂、明渠众多,土地资源的闲置造成了浪费,加剧了土地供需的矛盾。针对此种情况,土地整理势在必行。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以现有的土地资源为基础,通过土地整理,促进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调整利用结构、提高利用效率,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集约化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追求土地资源利用的动态平衡,是进行农村土地整理的总体目标。同时,也对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提供了方向。

我国大多农村的居民点都分布在水、土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占用了大量的良田。以济南市为例,470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53.69万人,农村和村镇居民点用地63109 km2,人均用地179 m2,高于国家规定的150 m2的上限。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就理论上而言,通过土地整理可以节约农村居民点用地10221.92 km2。更何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日益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即将转为城镇人口,如果用国家规定的村镇建设用地标准每人100 m2进行计算的话,通过土地整理可以节约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将大大增加,其潜力是巨大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对于缓解我国的人地矛盾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各地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居民点布局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针对居民分布比较零散、占用土地条件较好且人口比较少的居民点,规划集中的村镇居民点,统一进行搬迁,以便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针对居民分布集中联片,已经具有一定的村庄基础的居民点,对其进行就地改造,以增加建筑的容积率。

2 农田整理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实行了,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繁多的田块分割与农业的机械化发展相左,阻碍了农村土地的大规模经营。同时,由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土地的承包经营,导致大量的小型农机具重复置备,阻碍了大型农机具的投入,抑制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发展,又牵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另外,过多、过细的田块分割导致出现了大量的田间道路、田埂等,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隐性流失。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对农田进行统一的整理,以提高农田利用率。

2.1 对田块进行合并整理

田块的合并整理首先要使田块的外形规整、配置合理,使其土壤和地形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从而保证机械作业和灌溉、排水的顺利进行。对农田进行合并时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例如:包括田块的方向、边长、形状等在内的田块的外形,田块与当地的局部气候、土壤、周边道路、沟渠等之间的关系,以及田块与居民点的距离等,都需要在进行田块合并的过程中进行认真考查,对众多因素进行整合以后再进行合并,从而达到对土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2.2 对田间的灌溉、排水的渠道进行整理

通过灌排渠道的衬砌、地上渠改为地下渠、地面灌溉改为地下灌溉等措施的实施,将大量的沟渠用地腾出来,扩充到田块面积中,通过对局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周边的道路、林带、田块等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力求同时满足地形和机械作业两方面的要求,更好的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服务。

2.3 对田间道路进行改造

道路本身是相对固定的、长期的服务设施,也是农田的基础设施,对其进行改造要考虑当地农民的数量与需求,满足机械作业和农田灌排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居民点与农田之间能够进行较为方便的交通联系,有直达的路线,运输距离比较短。另外,田间道路还要和周边的渠道、林带、灌排设施等进行综合规划,保证整个农田运作系统的协调。

3 废弃地复垦

我国的废弃地类型多样、面积比较大,各个地区都有大量的工业建设废弃地以及由于修建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导致的废弃地。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越来越多,各地的砖窑厂、水泥厂、采石场等纷纷涌现,虽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造成了大量的废弃地,加剧了我国的人地矛盾。

针对废弃地大量增多的情况,除了规范经济发展的方式,从源头上杜绝废弃地的产生以外,还要对废弃地进行复垦,使其能够重新被利用。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在其基础上继续深挖,进行水产养殖等的开发,或者进行削高填低、平整土地,使其重新投入农田运作,实现土地的重新利用。

4 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

我国的地貌类型多样,已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宽广,但是仍有许多特殊地貌的土地资源并未被开发利用,例如大量的荒草地、沼泽地、盐碱地、沙地、田坎、裸土地等在我国的分布面积十分广,总面积占土地资源的比重并不低,但是以前因为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并未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但是现在,不论是在科学技术条件上,还是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均已成熟,因此,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景是十分可观的。综合考虑当地所处的自然环境,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将未利用的土地资源开发为林地、园地、牧草地、耕地等,使其服务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能够优化农村的用地结构,也能够缓解我国的人地矛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2

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在原有产权的基础上进行地籍调查、现状确认、权属变更、土地登记等地政事务,是土地开发整理区别于一般农田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工作的主要标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前,如果没有对土地权属现状进行清查、确认并公布合理的权属调整方案,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后,一旦土地权利人对土地权属问题提出异议,必然造成工程延误或项目实施停滞,甚至会影响整个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实施。此外,开发整理项目完成后不及时进行权属调整或权属调整不当,已完成土地开发整理的地方可能又会产生新的权属争议,甚至重新出现田块细化、沟渠堵塞、道路破坏等现象。所以,权属管理对土地开发整理具有重大意义。

权属调整的特点与内容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土地的权属关系非常复杂,这使得土地开发整理中权属调整具有调整对象多元性和调整程序复杂性的特点。现阶段,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调整、土地使用权调整及在其上设定的他项权利调整。

1.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之间的所有权调整

(1)在田块合并、农田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等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之间边界不规则处,为使整理后的田块连片规则,利于机械化操作,可进行所有权调整。

(2)在国有宜农荒滩地开发、国有矿山废弃地复垦过程中,为使开发复垦后的田块连片规则,并进行农田水利建设、道路建设,可与周边集体土地进行调换。

(3)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过程中,主干道路、主干渠道等建设需要将原集体土地调整为国有土地。

2.集体土地之间的所有权调整

(1)在成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过程中,为了保证田块连片规则,一般要打破村界,在村界两侧的部分土地,可进行村与村之间的土地所有权调整。

(2)由于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插花地,涉及村与村之间土地权属调整。

3.土地使用权调整

(1)在田块合并、农田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等土地整理过程中,农民承包土地之间边界不规则处,为使整理后的田块连片规则,利于机械化操作,可进行调整。

(2)土地整理后新增耕地需确定土地使用权。

(3)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未利用土地需确定土地使用权。

(4)开发已确定使用权的国有未利用土地可重新调整土地使用权。

(5)复垦废弃地需重新调整土地使用权。

4.土地他项权利调整

在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过程中,对有些已设定土地他项权利的建设物进行迁并,则随着建设物所有权的消失和原土地使用权的调整,土地他项权利应进行相应调整。

权属调整方式

1.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之间土地所有权调整的方式

(1)为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后的田块连片规则,在原国有土地与集体所有土地之间边界不规则处,可按照等当量或等价并使调整范围尽可能小的原则,主要以双方协商的方式进行土地所有权调整。

(2)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过程中,主干道路、主干渠道等建设用地,可通过土地征用的方式将集体所有土地调整为国有土地。

2.集体土地之间土地所有权调整方式

(1)村界两侧的土地,可按照等当量或等价原则进行调整,若土地质量相同,也可按等数量原则调整村与村之间的土地所有权。

(2)相邻村之间的插花地调整可按等当量原则进行调整。

(3)不相邻村之间的插花地调整,可按等当量原则通过各自相邻的村依次调整。

(4)土地整理过程中,整理区内部建筑物,包括农民住宅等,按村镇规划及土地整理专项规划要求进行迁并的,对地上建筑物应进行补偿。土地整理过程中造成青苗等地上附着物损失的,也应进行补偿。

3.农户土地经营承包权的调整方式

(1)按等质等量模式调整土地使用权。在经济基础较差、土地流转集中较难实现的项目区(距城市较远地区),土地整理只能在稳定经营承包权的基础上,按开发整理前后土地数量质量相当模式将整理后的土地重新分配、认定,并签署土地权属认定书,确认土地经营承包权。

(2)按股份制模式调整土地使用权。在农民已部分转入二、三产业并有相对稳定收入(距城市较近)的地区,土地整理后可按土地整理前评估地价或土地质量评估结果折股,自愿组建股份制土地经营组织,统一经营土地,持股人按股份获取收益。

(3)按租赁模式调整土地使用权。在经济基础较好,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已稳定转入二、三产业(城市郊区),并获得可靠经济收入的地区,可按自愿的原则,将农民分户承包的土地适度集中,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土地整理,并将整理后的土地通过协议或招标的方式租赁给种植大户,土地租赁费用于养老保险或分配给农地承包权的出让者。

4.土地整理后新增耕地使用权调整方式

土地整理后,按规定新增耕地及其折抵建设用地指标由土地整理工程投资者使用和拥有。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属于公益性投资的,应将新增耕地使用权归项目区原所有权或使用权人(一般归当地项目区村集体),由他们统一经营使用。

5.开发复垦中土地使用权调整方式

(1)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用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复垦单位或个人长期使用。

(2)开发已确定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用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其土地使用权归属应由土地使用者与土地开发单位协商确定。

(3)复垦废弃土地,其土地使用权由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与土地复垦单位协商确定。

6.土地他项权利调整方式

土地整理过程中,土地他项权利应根据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调整予以变更登记,或因权利灭失而进行注销登记。

权属管理基本程序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范围确定后,在不同的整理阶段,权属管理程序上应进行以下工作:

1.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阶段

(1)切实查清项目区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主要清查项目区域的确切边界,项目区域内宗地的数量、类型、质量,项目区域内的土地权利人类型、数量,原有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情况等。存在土地权属争议的,应及时调处,一时无法解决的,暂不纳入土地开发整理的范围。清查核实后应编制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报告。

(2)确定土地权属调整范围。按照土地所有权尽量不变、土地使用权位置面积可适当调整的原则,确定土地权属调整范围。除飞地、插花地外,项目区范围内土地所有权原则上尽量不调整。对需要调整的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位置应尽量与开发整理前保持一致或大致相当。

(3)编制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方案并公告。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乡镇和村委会组织有关村民代表就土地权属调整事项进行协商,形成权属调整初步方案,方案须在有关乡(镇)、村进行公告,公告期为15天。

(4)异议处理。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对权属调整方案有异议的,应于公告期内以书面形式提出,经协商不能解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调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有异议的,应在公告期内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乡人民政府提出,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乡人民政府调处。

(5)签订相关协议,包括开发整理人与土地权利人的协议。涉及所有权的,土地所有权主体之间应签订调整协议。涉及使用权的,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签订调整协议。

(6)确定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区内土地权属状况,权属调整的范围,开发整理人与土地权利人签订的协议等,并报县(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2.项目实施阶段

(1)实施准备时,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核实项目区地类、面积、界址、权属及补偿方案等,保证地类、面积准确,界址清楚,权属合法,权属调整方案和补偿方案等无争议,为施工创造条件。

其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经批准,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公告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批准后至土地权属调整完成前,停止办理土地权利转移、抵押等登记手续,禁止任何改变土地利用现状的行为。

(2)工程施工过程中,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认真检查核实公告内容执行情况。因规划设计变更,造成项目土地权属重新调整的,项目实施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对原权属调整方案进行补充说明,并报项目所在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确认。

篇3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理;创新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3-0108-04

2005年我国全面启动实施“金土地工程”以来,农村土地整理在服务“三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行农村土地整理的实施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需要通过进一步创新来改进。

一、现行土地整理实施方式面临的三重矛盾

现行的土地整理实施方式是,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县(市、区)国土资源局,项目的勘测、设计和预算编制等前期工作,是通过严格的公开比选程序产生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来完成,项目工程施工也是通过严格的公开招投标产生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承担,项目竣工后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对项目工程及其新增耕地进行验收。这种实施方式,无论从产权激励的角度来讲,还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讲,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

1.从土地整理的对象来看,土地整理的需求主体与土地整理所在地的产权主体不一致。

土地整理的对象是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中有整理潜力的土地。土地整理项目主要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上进行,农村土地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承载主体。从土地整理的结果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开垦的耕地,不改变土地所有权”。也就是说,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地来看,农村土地整治净增的耕地,仍归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发包给村民,或由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质量被提高的耕地也归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因此,土地整理项目的产权主体是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这里,土地整理项目的承载主体与产权主体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土地整理的需求主体是政府,实施整理的经费来自于政府,土地整理任务的下达也是政府。保护耕地是政府的责任。为了保护耕地,中央实施了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指标挂钩”等项政策,政府进行土地整理的目的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这样,项目实施主体与项目承载主体(产权主体)是分离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利益有一致性,同时,也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结果来看,新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原有耕地的质量、改善了土地整理实施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的条件。在这一点上,两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指标挂钩”框架下,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了更多的新增耕地指标和建设用地指标,从实质来看,保护耕地不是某一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个体农民家庭的责任。因此,农民的需求与政府的需求相背离。例如,延伸的问题有:一是土地整理工程项目实施对所在地农民带来损失时,无法避免当地农民的阻挠。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工期一般为6个月,若遇阴雨天,工期更短。从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情况看,土地平整任务较重的项目在计划施工工期内都难以完成。尤其是2004年以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生产收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农民惜地意识增强,种田积极性提高。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农民不希望土地平整影响农业生产时机,因而有时产生了对土地整理的抵制情绪。二是村民普遍知道,土地整理是政府为民众办实事。但他们对项目建设标准期望值过高,期待土地整理能解决他们目前生产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由于土地整理项目本身投资有限,施工单位只能按设计施工,不可能满足项目区所有农民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村民以施工没有达到标准为由对施工方产生不满情绪,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村民扰工、阻工现象。为此项目管理部门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协调,增大了项目投资,拉长了项目建设工期。

2.从土地整理的过程来看,土地整理项目具体

实施主体与土地整理所在地的产权主体不一致。

土地整理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是具有法人资质的公司。公司与土地整理项目承载主体是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承揽土地整理项目的公司,主要目的是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工期要求完成工程施工,赚取利润。项目实施所地的居民,不仅希望得到项目设计所载明的新增耕地、原有土地质量的改善以及公共设施的改善,而且,也希望从土地整理项目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包括家庭劳务收入的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很明显,两者的利益是有巨大的区别。

但在现行实施方式下,无法避免土地整理具体实施单位出现以下行为:一是为了节约成本,多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当地劳动力,尽管这样做,可以增加当地居民从土地整理项目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包括家庭劳务收入的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在利益驱动下,施工单位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骗取政府资金等不当或者犯罪行为;三是不愿意多考虑当地的长远发展,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工程上突出外形的“美观”,对工程的功能考虑较少。

3.从土地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看,不同权属主体协调困难,协调成本很大。

要实现土地整理目的,满足土地整理要求,必须对项目区内沟、渠、田、林、路、村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整治。现行的土地所有权事实上是以组为基本单元,承包经营权是以户为基本单元的。一般说来,一个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会将上述两类界线全面打破。由于现行项目比较大,往往超过农村经济组织的地域,同时,由于农村现行的是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因此,土地整理必然要打破原有土地所有权界线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界线。《土地承包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显然土地整理后的权属调整在贯彻《土地承包法》时遇到众多矛盾。

这些矛盾使得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过程必然是困难重重;竣工验收后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和重划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延误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进度,耽误了农时,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在这种背景下,不同权属主体协调困难,协调成本很大。

二、土地整理实施方式创新的基本设想与优势分析

1.土地整理实施方式创新的基本设想

一是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为项目实施主体。在国土资源部门和乡镇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主体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结合本地资源实际,民主决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自主 实施或者招标引入投资者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理项目。

二是综合考虑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土地市场平衡、保护农民权益等因素,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交易机制。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初始供应者。各级政府或或者其他项目业主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需求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在共同的交易平台进行公平交易。

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通过交易获得的收益,由其内部按照民主决策机制,自主实施分配。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利用外源,按照市场化原则,分割相应的收益或者支付劳务费、资源占用(使用)费、管理费等。

四是国土资源部门等部门对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立项、实施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办法。国土资源部门和乡镇政府负责指导土地整理工作,国土资源对土地整理的技术标准、指标平衡等方面进行协调。

五是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可设立隶属于本级的土地综合整治中心(公司),承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联合体无法自行实施的、需要动用大型机械的或者较为复杂的局部工程。承包费用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与该中心(公司)遵循市场原则协商。属于中心(公司)的资金,一律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接受审计,结余资金滚动纳入后续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更多实行服务外包。

2.新的实施方式的产权激励优势

新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三大主体”的重合,将利益冲突,转化为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的一次易。

一是土地整理的实施主体与受益主体完全重合。受益(这里的受益,既包括土地整理项目本身对产权主体的受益,也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民得到的就业机会、劳务收入、劳动技能的提高等)主体这是项目承载主体,也是产权主体。这种制度安排具有最大的激励效果。土地整理的后期管理问题也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因为土地整理的实施者会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进行,后期的问题就在土地利用中得到解决。

二是解决了土地整理资金投入定额标准问题。在新的实施方式下,土地整理的实施者与政府之间是一种竞价过程:作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初始供应者来讲,它会将资金投入推进到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需求者也把出价等于其机会成本的水平上。竞价的过程,就是市场机制解决长期困扰政府的投资定额问题。

三是土地权属由村民内部调整。在一定社区范围内,村民对权属调整很敏感,对土地整理后受益预期也比较准确,同时,村民内部一般有很好的利益调整机制,要优于外部强行调整的机制。因此,土地整理内部的权属调整机制优于外部的权属调整机制。原有实施方式无法实现这一点。

三、土地整理实施方式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衔接

1.统筹安排使用土地整理项目和新农村建设中各种涉地、涉农资金。

政府各级财政的支农资金近年来不断增加,但由于涉及的部门及农业项目多,资金投入分散,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在村庄整治,基础设施等方面内容是重合的,因此,应将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的原则,把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中小水利、以工代赈、农村扶贫、退耕还林、中低产田改造等各类涉地、涉农资金打捆起来,综合安排,集中使用。将各种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土地整理项目不仅是单纯的土地整理和新居建设,内涵已有所扩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村庄整治作为新实施方式下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主要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为指导,但由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内农业发展建设缺乏通盘考虑,无法确定中心村、自然村的选址、布局、规模、数量等指标,使得村庄整治难度加大,难以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因此,新的土地实施方式应与新农村结合起来,将村庄整治作为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制定标准,以农民集体组织或农户多户联合体为主体,以改善他们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为主要目标,实现村容整洁。

二是在新模式下应将土地整理与扶贫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贫困的农村土地由于经济的限制,在新模式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多户联合体很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积极性也不高。故新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乡镇政府要特别注意项目在贫困地区的宣传带动工作,通过积极的宣传,让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多户联合体充分认识到土地整理的积极效益,提高自主整治的积极性;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如补贴、税收优惠以及金融信贷等相关的优惠政策来促进和支持贫困地区的土地整理。

三是在新居建设过程中,还应构建相关的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如图书馆、文化活动室、体育中心、医疗站、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站等等,使得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都得到改善,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

2.新方式在收益分享中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体现在土地整理上就是农民要真正地得到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利益。新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式在收益分配与成本分摊上,应以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多户联合体的利益为前提,以市场原则、民主方式来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配,让农户真正直接获得土地整理项目的收益;在土地整理后的权属调整中,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实现土地的规模集中,已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这样,一部分农民就可通过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增加收益,而另一部分农民则可摆脱土地的束缚,流转到城市务工而实现增收。

参考文献:

[1]黄坚金,陈志刚,钟太洋.土地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杨庆缓,周宝同,涂建军,田永中,周滔.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及模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高向军.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4]汤小俊,阎炎.延长生命线――土地整理事业十年回眸[J].中国土地,2008(08):8-11.

[5]刘新怀,赵催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03):11-13.

[6]刘兆顺,杨德明,王冬艳,王锡魁.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05):386-389.

[7]李永红等.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况、内涵及实践[J].科技与产业,2010(03):108-122.

[8]杨攀,杜志红.农民集约使用土地的主体权利完善一以农民的社会权为出发点[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篇4

【关键词】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湿地生态保护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显。为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必须要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整理与湿地生态保护关系密切,它不仅能改变自然湿地的景观组成,也能改变湿地景观要素之间的生态过程,进而影响湿地的景观格局和功能。探讨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内湿地景观格局和空间关系的影响,有助于认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揭示景观连通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能为促进湿地及其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开发与湿地面积现状

1.1湿地面积减少

湿地维系着宝贵的水土资源。水土保持和湿地保护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引发的水土流失是造成湿地消失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土地平整工程使土质变得疏松,且因涉及范围较广,表土量剥离较大,比较容易造成项目区水土流失。农田水利工程在渠道、排水沟道的开挖过程中,离不开土方开挖及回填,同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田间道路工程伴随路基修筑、路面铺设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动用土方,而表层土壤易碎落和滑塌,也会引起局部水土流失。这些工程不仅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也使原来湿地丰富的沼泽植被、水域植被被单一的农作物所取代,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2],最终致使湿地面积日趋萎缩。

1.2湿地边缘土壤质量下降

“湿地以及流往湿地的沟坝常积聚有工农业生产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及垃圾,如常年排入水中的COD、无机氮、无机磷、氨氮、石油类等[3],”不仅会对湿地造成污染,也会直接危及湿地中丰富的微生物。而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由于开挖和调配土方不可避免,难免会破坏地表土层结构,导致湿地周边土壤质地的改变,如不注意采取有效的保持措施,往往会造成湿地生态功能的下降。同样,改变湿地周边种植物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也容易造成土壤肥力的减退,使湿地边缘土壤质量下降,最终导致湿地生态的退化。

1.3湿地生物数量骤减

湿地为天然的众多生物的生活聚居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宝库。而在一些地方的土地开发整理中,为提高土地垦殖率及开发荒地,大面积地推进着土地平整工作。虽然客观上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同时也导致了植被面积和种类的不断减少。有的地方出于硬化、美化堤岸道路的需要,在沟渠底部与坡面完全填充水泥混凝土,不仅减少了绿地面积,也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1.4湿地水生态弱化

作为土地开发整理重要工程措施的土地平整、坡地垦殖和田间道路建设等,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开发整理区域的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和径流分布,使河流流量、流速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不利于水生生物的栖息和繁衍,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更为严重的是,那些经过土地开发整理的新增耕地,人们为了获得最大收益,普遍出现陡增化肥、农药使用量的现象。加之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家乐餐馆洗涤用水的直接排放,沟渠、湖泊等水体的面源污染也同步有了增加,这对开发整理区域内外的水环境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湿地动植物均成为污染的直接受害者。

2.为了人类自身生存,湿地生境必须要加以保护。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层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2.1思想认识有失偏颇

一些地方对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理解片面,开发过程中多带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色彩,过分追求土地开发整理的数量,而对开发整理的质量和周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关注不够。

2.2规划方案不够科学

由于对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湿地生态保护认识不到位,不少地方现行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多从优先考虑区域内产业用地需求出发,较少考虑到土地利用规划要与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人地关系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2.3资金技术成为瓶颈

资金和技术短缺是当前安徽部分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毫无疑问,湿地从资源调查、环境生态监测、队伍建设及执法手段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撑。

2.4管理体制不畅

湿地拥有丰富的土地、水、生物、矿产等资源。目前安徽尚未设立统一的湿地行政管理部门,现行的能够参与湿地资源管理的部门包括土地、环保、农业、林业、水利、渔业、城建、航运等多个行政单位,因此,湿地保护需要形成一个完善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协调机制。

3.如何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提高湿地保护和管理能力,已成为湿地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3.1提高认识,注重湿地生态保护宣传

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亦有重要功作用。

3.2立足实际,科学编制土地开发规划

合理开发现有土地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积极借鉴各地土地开发整理的成功经验,统筹兼顾,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洪、防灾、防水土流失为前提,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和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

3.3加大投入,提升科技运用水平

充足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资金运作机制,是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和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关键。毫无疑问,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无疑是土地开发及湿地保护资金来源的主渠道。

3.4控制污染,完善生态质量评价机制

湿地污染,重在预防。在安徽当前的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要完善相应的生态质量评价机制。各地的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始终要以全省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不破坏域内湿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系统为基本前提,在生态环境允许限度内进行。

3.5创新机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做好湿地生态保护工作,需要创新机制。首先,要建立土地开发整理与湿地生态保护的协调机制,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的用地需求,保证重点湿地的生态用水。

总之,土地开发整理,必须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充分考虑土地与湿地等系统内各生态因素间的相互平衡关系,保护好湿地周边的环境生态,实现全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项思可.土地资源概况及土地利用结构与状况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8):349-353.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土地整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06-03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人地关系更为严峻,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相继迎来人口的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人口就业高峰和老龄化人口高峰。人口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双重压力迫使我们寻求更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措施,一方面要增加耕地面积的数量,开发整理后备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要提高耕地有效质量,保持粮食稳产高产。这应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缓解人地关系的重要战略措施。同时,把土地整理与宅基地整理结合起来,把开展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也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城乡统筹、共同发展;还可以充分利用存量土地,为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土地资源支撑。

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中指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要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因此,要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改善环境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立足提高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明确了土地整理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为我们国土资源部门今后搞好土地整理指明了方向――实践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地区。

1 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1 项目投资新方向不明确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不足,严峻的现状使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前国家提出了世界上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决不允许非法占用。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还必须向前发展,而且发展步伐在逐步加快。未来建设用地量必定会突破当前的用地储备,建设用地必然会占用一部分农用地,尤其是耕地,耕地的占补平衡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确定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的新方向,并采取一定的投资方式,以实现补充耕地的目标,保持现有耕地的数量,进一步稳定粮食耕种面积,提高耕地产出率尚不明确。这是目前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

1.2 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化 土地整理能否达到规划的预期效果,资金投入是关键。土地整理资金可以由政府或土地使用者承担。但由于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土地整理资金不足是制约土地整理工作的瓶颈,影响土地整理成效。目前,土地整理资金只是单一的政府投入,“输血”量大而 “造血”功能小;乡镇政府是吃饭型财政,有的甚至连干部职工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发展了;村集体受财力限制无钱投入;从农民头上筹资是加重农民负担,中央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决不允许加重负担。县财政资金到村里进账周转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甚至有的乡镇从中截留,项目实施积极性受挫,影响了土地整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1.3 新增耕地质量达不到标准 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以保证国家或一个区域的耕地动态总量不减少。但在实际操作中,新增耕地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为达到土地整理标准所规定的新增耕地率而盲目的攀高,有如不顾民意地将小田归并为大田,随意平掉田埂和水塘,以拼凑耕地的数量增加,导致了一些良田变成跑水、跑肥的劣田。还有,通过对未利用地开发增加的耕地是否满足种植和耕作要求,在实地进行踏勘调查时没有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和分析。农村不少地方多年以来经过多次基本农田整治,易开发整理的地块已经很少了,剩余的不是成本高,就是难度大。再加上土地开发整理中新修的沟路渠需占用一部分原有的耕地,这样占优补劣的现象导致了耕地质量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并没有达到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

1.4 农民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目前,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有田块重划、退宅还耕、迁坟腾地等等,这些都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土地权属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牵涉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以及经营者的多方利益。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实现了小田改成大田,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省工省时,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进而从事三产。但由于许多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从农业中剥离出来生存能力较低。同时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耕地对于农民具有一种社会保障功能。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由于是跨权属界限的整体调整,所以难免会造成个别农户利益受损,这也是使得土地开发整理在施工阶段会受到阻碍的原因之一。

2 合肥市土地整理发展中的对策及措施

2.1 重视耕地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土地整理应把提高耕地质量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只有重视质量,才能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土地开发整理中应加强土壤改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应的可操作的土地开发整理质量标准,使土地开发整理质量的提高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在土地开发整理中,不能仅仅立足于短期的单纯的地块合并、调整和改造,还需要依据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进行综合性规划设计,明确项目区土地的利用状态及生态保护情况,在规划中融入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理念,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的设计方向。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土地整理项目中,市政府同时投入相应的资金,明确规定此项目建设不仅要增加耕地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要结合滨湖新区“大建设、大发展、大环境”的要求,变更原规划设计方案,建成具有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项目工程,彻底改变农村面貌,使土地整理成为实现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一条重要纽带,是一个既重视耕地质量又注重生态环境,又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典型。

2.2 项目投资方向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相结合 近年来,国外土地整理越来越注重农村地区的综合发展,即追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通过以土地整理为抓手,扩大规模,综合整理,适当调整投资方向和比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发展是当前土地整理发展的总趋势。基于这种理念,新的土地整理规划和项目资金,要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相结合,充分考虑当前农村生产劳动和风俗习惯,从适用、方便、美观优化的角度出发,归并农村宅基地,把原村庄用地开垦整理成高品质耕地。2012年,合肥市打造“万顷良田、碧水蓝天”幸福工程―即董铺和大房郢水库水源地、庐江汤池、新桥国际机场周边3大区域土地整治项目,项目统一编制新村建设规划,实现小村变大村,搬迁空壳村,结合成片万亩以上土地开发整理。积极拓宽土地及宅基地整理项目的投资渠道,3大项目的启动资金由涉及县(区)财政统筹安排。3大项目农地整理部分,省立项的由县(区)安排资金配套;市立项的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土地整治专项资金投入。3大项目建设用地复垦部分,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助,补助资金标准与项目上报核定的挂钩指标相结合,通过建设用地复垦新增的耕地每667m2补助5万元,挂钩指标用于合作区使用的每667m2补助12万元,新增耕地面积以省国土资源厅批复为准。

2.3 耕地质量、数量并重,以提高质量为主 国家已经提出了坚持1.2亿hm2耕地保护红线的硬性指标,也就是在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随着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增加是必然的趋势,但要确保“吃饭”与“建设”两不误,一方面应该提高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程度,尤其是要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等有效措施来补充耕地,在增加耕地面积数量的同时,应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按等级折算耕地的质量数量指标,提高耕地质量及其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2008年经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星光村土地整理项目列为补充耕地按等级折算试点项目,经过规划耕地质量设计,合理确定了耕地建设10项指标设计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全程指导和监督力度,以保证新增耕地的质量不降低,数量不减少。

2.4 明晰产权,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土地权属调整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合理的原则;坚持“参与整理各方土地总面积基本不变”的原则;坚持与农业现代建设相适应,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原则。而拥有完整的、没有缺陷的、明晰的产权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只有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主体才能在未来收益和现时代价之间综合权衡。因此,要充分实现产权明晰,避免产权共有,使土地整理项目区内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还应明晰土地整理收益分配关系,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土地整理激励机制。

土地与宅基地整理后的大片耕地,让其一家一户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已不相适应了。要统一调整农业产业结、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业效益;要结合招商引资,引进实力强、规模大的农业产业生产龙头企业,充分提高耕地的附加值;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土地关系流转等方式,让项目区的农民能就近进入企业工作,使农民既有土地租金或股金收入,又有工资性的收入。

2.5 利用3S技术,提高项目规划管理水平 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广泛应用高新遥感(RS)技术,利用高精度的航卫片,通过校正、解译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项目区土地利用和地物影像等基础信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定位功能,可以准确地对土地整理项目区内的重要地物进行空间定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强大空间处理功能、数据分析、综合评判功能,可以科学地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设计方向。通过3S技术结合应用,可科学的制订土地整理可研和规划,落实土地整理项目各项指标,确定合理的土地整理技术模式,加强土地整理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土地整理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益。2008年合肥市首批8个土地及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项目全部采用该项技术,测制新村建设区1:1 000比例尺和土地整理项目区1∶2 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地类现状图、正射影像图、高程模型和三维可视化等科技成果。为新村庄规划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详实的土地利用情况、地物影像和地形地貌的三维特征。

参考文献

[1]梁启学.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7-9.

[2]朱博.土地整理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8-49.

[3]文昌禄.土地整理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J].城乡统筹发展论坛,2007,(12):17-21.

[4]刘娜.浅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土地整理问题[J].农业与技术,2006(2):134-136.

[5]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合肥市地方志(年鉴)编纂委员会. 合肥年鉴[M].2012.

[6]徐志远,白中科.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工程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的探讨[J].安全与环保,2005(5):69-74.

篇6

一、土地整理

(一)土地整理的概念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调整农用地结构,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沟渠、林网等综合建设;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与村办企业等;复垦自然灾害损毁的废弃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划地定界,确定权属。

(二)土地整理的分类

土地整理通常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以农用地整理为主,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农用地整理是指在耕作区内进行地块合并、农田平整、兴修水利、调整道路等,并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进行的整理;建设用地整理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为主要目的,采取一定措施和手段,对利用率不高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包括村镇建设用地整理、城镇用地整理、独立工矿用地整理、基础设施用地整理。村镇用地整理包括村镇的撤并、撤迁和就地改扩建。

二、农村居民点

(一)农村居民点的概念

农村居民点是指农村人口聚居的场所。一般可分为农村集镇、中心村和基层村。该篇论文主要针对中心村和一般村庄进行讨论。

(二)农村居民点的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人们为改变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肆修建住宅。加之规划和管理的滞后,建设用地粗放式外延扩张,大量占用了耕地。不少空地和老宅基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形成了“空心村”。

据每年的变更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农村居民点的用地为7077.84公顷,2012年,农村居民点的用地为7275.15公顷,一年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约200公顷,速度惊人。

经过对农村居民点的现状的调查分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地规模大,人均占地面积大,“空心村”现象普遍;由于缺少村庄规划,布局散乱,建筑物杂乱无章,容积率较低;农村居民点扩张无序。

(三)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义

一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助于增加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由于“空心村”现象导致农村居民点土地大量闲置,加之农村居民点存在的其他问题,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就宅基地复垦来补充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助于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虽然政策要求一户一宅,但是农村普遍存在一户多宅现象,同时农村居民点较为分散,导致大量土地闲置,利用率极其低下。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中,复垦整理后的宅基地,可以恢复耕地,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经营。

三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

通过把农村居民点整理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村镇规划体系,按照生产区和生活区规划,可以美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措施

一是建立多元投资机构,筹集专项资金,并做好长期进行的计划。资金是否落实,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由于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是一项投资较大的基础工程,为保证顺利实施,建议建立多元投资模式,从国家土地税收,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个人等渠道筹集专项资金。

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宣传力度,更新农民观念,通过多种渠道对村民进行教育,让广大村民充分认识到要解决这种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只能靠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让村民把农村居民点的土地整理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搞好农村居民点规划。搞好村庄规划是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很重要。村庄规划既要符合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又要结合农村实际,方便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我县在做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采取的合村庄合并的模式,充分考虑搬迁村民的乡土情结,同时进行小范围的权属调整,保证每个村民均在本村土地上居住生活。在确保村民生活环境提高的基础上,还能逐步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各种便利。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加耕地。

四是积极研制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相关技术。按照“投资少、效益高”的原则,通过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针对本地区土地特性研究制定最佳技术,特别是关于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生态设计,如房屋拆迁废弃物的处理等,建设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行政、法规措施。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把土地整理的年度计划纳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建立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规划实施领导组织、管理机构;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严格督促执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应结合各地情况进行,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篇7

一、入库前的准备工作

农村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加之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现如今广大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含糊的现象比较普遍。我国新的农村土地政策,对集体土地确权数据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确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入库工作的准确性,就必须要做好入库前的准备工作。集体土地确权入库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到外业调绘数据的有效性,其准备工作主要工作包括登记编号、空间数据CASS编辑和格式转换、非空间数据整理和现存文档的扫描等。

1、地籍编号

地籍编号的主要目的是为地籍管理提供方便,地籍编号能够有效降低地籍图上的负载,提高地籍图编写质量。当前农村集体土地地籍编号采用最新规则的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第一层到第五层分别代表县级行政区、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宗地顺序号。在地籍编号中重点是要确保编码规则使用准确,并在入库前逐一设定完整的地籍号。为了提高地籍编号的工作效率,可以将前14位编号一样的地区宗地用五位及以下宗地号命名,并用数据批处理等方式校验。

2、空间数据

该部分的工作内容包括CASS图形处理和格式转换等,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中的CASS图形处理和格式转换可以使用CASS处理软件,关键处理内容包括房屋被界址线切割的修改、废地块清除、重复要素删除、图形实体检查、检查未闭合的房屋线和权属线、过滤无属性实体等。格式转化可以使用Autocad工具,确保文件转换的格式符合规则。

3、非空间数据

所谓非空间数据是指空间对象的补充属性文档,非空间数据多以mdb表的形式存在。除此之外,还包括各种证件照片、实景照片、调查表、审批表等。在非空间数据整理中,要保证同类数据编码的一致性,并在不同种数据之间用特定的符号分隔,如在土地证号和地籍号中间使用#分隔。

4、扫描文档

文档的扫描内容很多,并且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和混乱。因此在扫描工作中一定要以时间或文件类别为顺序,保证扫描的全面性。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扫描设备的选择,确保身份证、办证申请书的扫描成果符合分辨率要求,并对扫描的文件做好系统性命名,以便于数据调用和检索。

二、建库基本流程

我国当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整理入库的建库流程比较简单,虽然该建库方法比较落后,但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符合我国当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整理入库应用需求的建库流程,该流程如下图一所示。

1、新建数据库

当前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以MAPGIS为平台,在建库中需要保证SQL与GDB有效连接。数据库建好后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多个库,数据库创建的方法与主库创建方法类似。

2、配置MAPGIS数据源

在GDB管理器中可以直接设置数据库的数据源,当前的数据库建库比较简单化。

3、初始化数据库

数据库初始化如果成功,则在系统中会有显示(具体表现为创建多张表),数据库初始化是通过调用管理员配置工具完成的。如果在初始化后没有出现用于上传属性、图形和扫描材料的表,则需要重新配置。

4、新建工程

如果数据是基于xyx工程管理的点线区数据,可以使用工程升级按钮直接升级。如果点线区文件比较零散,则需要通过新建工程导入。具体操作按照系统的提示操作即可,在数据录入中要注意格式。

5、导入mdb表,挂接属性

在图形的拓扑检查完成的前提下,为了补充图层缺少的属性数据,其最有效快速的方法是把空间对象的补充属性数据 mdb 表导入到库里。对业务建库的数据库文件 mdb 字段分析即可得出各项属性数据所对应的字段,再利用 Access 的导出功能将数据库中各表分别导出,然后提取 Excel 属性汇总表中对应列的数据填充。需要补充的是在挂接属性时若以宗地号为链接对象,在 MapGIS6.7 中编辑时必须要有宗地号这一字段。挂接完以后,可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 ――查询分析”功能查询宗地属性信息。对于有些属性,可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建库系统里工具箱下的图层内属性赋值和图层间属性赋值来完成。

6、上传档案扫描件

需要上传的档案扫描件包括申请书、户口薄、宗地图、外业照片、大门照片、法人身份证等文件。为了提供效率,可以对上传文件先简易命名之后采用自动化整理。

三、确权入库需要注意的问题

篇8

一、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了土地流转的三项机制

1、建立三级工作网络,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结合学习外地经验,我们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以市经管局为依托,成立了市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各乡镇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也全面开展了土地流转信息、土地评估、合同签订鉴证、法律政策咨询等工作。三陵乡率先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土地供求信息滚动播放,宁安、渤海等乡镇的服务中心重新整理了土地流转档案。各行政村也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完善各类手续;另一方面,为流转双方服务,村级设立了土地流转信息员,由村会计担任,负责登记并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同时向乡镇报送。参与流转土地收益评估,帮助土地流转供求双方签订流转合同,为供求双方搭建起信息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2、及时调解纠纷,完善土地流转保障机制。为了杜绝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更好地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我市进一步完善了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以市经管局为依托,重新调整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仲裁庭,聘请乡镇优秀的司法所长为仲裁员,乡镇成立了调访中心,设立了调解庭。及时调、解裁决了土地流转中发生的纠纷。今年以来,受理土地仲裁案件,全部结案,较好地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秩序。

3、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土地流转推进机制。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市政府于2008年初出台了《关于推进土地经营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扶持政策,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土地规模经营,达到规模经营10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市政府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予以奖励;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事种养业规模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后市政府向省里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开发项目等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为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分管书记、副市长任副组长、农委、财政、监察、国土、司法、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委经管局。乡镇同时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二)探索了土地流转的四种模式

在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工作中,市政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运作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是政府引导,强化服务,按照主导产业的发展确定流转土地的使用方向,推动土地流转。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石板田大米的品质,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引导,渤海镇养渔场的2000亩土地集中流转和规模经营,他们主动接受农民流转委托,帮助农民提出以每公顷1.55万元的价格反租倒包整体流转的意见。寻求实力强的业主为流转对象,同时,集中各方力量,统筹安排资金,修建休闲广场1700m2,场区白色路面600延长米,建设和完善这个产业发展区的基础设施,来优化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环境。为提升大米品质实现双赢,他们还派出全省著名的水稻专家,对水稻生产的种子筛选、育苗、田间管理、收割、加工、直到到餐桌进行全程监控,进而使水稻达到并超过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和有机食品标准。

二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外联市场,内联千家的作用,牵动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他们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开发经营项目,来吸引更多的农户用地入股搞规模经营,如:有响水水稻专业合作社,渤海沿江石水稻专业合作社、卧龙隆兴水稻专业合作社,渤海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2100多农户近3万亩的土地入股经营,他们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三是开展场市共建活动,拉动土地流转。我市同宁安农场共同建设农垦新城,石岩镇石岩村将集中连片的耕地共1350亩,整体流转,共同建设高标准的科技示范园,在他们的影响下,宁安农场周边四个村屯的农民都跃跃欲试,正在运作着将土地租赁或入股来投入到农垦新城的建设中来。目前,有四个村屯已有281户农户近2000亩土地议项流转。

四是引导种植大户规模经营,带动土地流转。我们采取政府服务奖励等措施,积极扶植种植大户开展规模经营,渤海镇响水村农民陈建华受让本村外出打工农民转包土地近千亩,种植优质水稻,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卧龙乡爱林村农民高祥福受让流转土地1245亩,年收入可达70万元。

二、我市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和效果

我市通过建立实施较为完善的推进机制,实行了土地流转从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呈现出四个特点,发挥四个作用。

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流转规模扩大化。我市土地流转活动日趋活跃。特别是近两年流转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通过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更加强烈,例如卧龙勤劳村隆兴专业合作社,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将本村4950亩耕地全部由其承包然后再由农户耕种。二是流转的主体多元化。过去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之间进行,现在除农户外,已有更多的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场市共建等参与土地流转。目前,全市向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场市共建流转土地达84,000亩,占流转面积38%,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三是流转范围广泛化。过去,我市的土地流转多数是在本村农户之间进行。目前以逐步扩展到外村、外乡。宁安镇、兰岗、三陵、渤海、石岩等一些农民有组织地到附近村屯承包土地种植洋葱、西瓜、烤烟、水稻等高效作物。

篇9

〔关键词〕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土地产权;利益主体

〔中图分类号〕F3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2)03-0102-05

一、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通过大规模的省内外转移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城乡人口空间分布的调整,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和历程有相似特征,但也对目前农村居民的居住状况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尤其是人口城市化的推进,有必要使农村居民向集中居住的生活、生产方式转变。适度集中后的农村居住格局都对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合理利用和配置城乡土地资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地”问题是“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外的一个更为复杂的深层次问题,如节约和集约化利用稀缺的城乡土地资源,有效保障18亿亩耕地和补充新的耕地来源,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利,切实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实现优化配置等。其中有必要系统调查和研究农村居民的分散居住情况,分析其产生和形成的复杂原因,深刻了解妨碍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提高的产权制度等方面的不合理安排,以及深刻认识农村集中居住涉及的利益调整关系等问题,以提出促进农村居民居住合理集中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四川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二。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年末四川全省共有4565个乡级行政单位,52441个村,1586万住户(其中在农村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户1255万),平均每户人口规模约3.7人。2006年当年四川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31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约35.4平方米。有99.7%的住户拥有属于自己所有的1处住宅,但还有51.2万户(占3.3%)和1.7万户(占0.1%)的农户拥有2处或3处以上住宅。四川农村居民的住宅类型结构为:平房926.6万户,占60.7%;楼房525.8万户,占34.57%;其他71.0万户,占4.7%。四川农村居民按住宅建筑结构的分类为:钢混结构56.7万户(3.7%);砖混结构491.2万户(32.3%);砖木结构646.8万户(42.4%);竹草土坯结构311.2万户(20.5%);其他结构17.5万户(1.2%)。

四川农村居民居住点的总体布局特征为:乡村聚落的基本单元以独立户、院落为主,呈非均匀分散,疏密相差悬殊。地理分布多呈带状(沿国道、集镇、河流)分布,或零星散点分布。这种分散居住的特点是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经营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流动特点、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等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二、 农村居民居住集中推行中的土地产权调整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农村居民居住集中开始呈现步伐加快的趋势。尤其是在本世纪初新农村建设推动下,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更是成为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基础工作。近年来,四川省各地根据具体条件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实践模式。其主要模式的土地产权调整共同特征为:仍然属于农村集体内部产权和空间位置的调整,有关居民仍然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有关模式也存在一些差别:

(一)新农村建设模式。本世纪以来政府推行的新农村建设,其中包括村容村貌整治和路、水、电、气等生活设施,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政府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公平程度,往往规划和实施一些分散居住的农户向村域内的一些自然村聚居点集中居住。由于集中安置实行居住面积的定额标准和住房多层化,使居住土地容积率提高,因此一般户均宅基地面积有所减少,土地产权调整和变化不大,主要通过村民自治协商解决。集中居住后的家庭收入来源往往形成多元化格局。新农村建设的居住集中的资金投入部分来自政府项目补助,多数为农户自筹或低息贷款。

篇10

(一)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土地整理是国家投资重心向农村转移的具体体现。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作为重要内容,建设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投资区域的横向延伸,充分表明我国已经把农业问题放在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地位。其次,土地整理是实现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把实现生产发展的各种要素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那么土地开发整理就是最基本、最现实、最重要的硬件因素。只有加强硬件建设,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消除影响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使农业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成为可能,从而能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目标。

(二)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互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从政治和舆论角度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政策和管理角度为其进一步活跃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其次,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有利于从多方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三)土地整理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高起点,严管理,活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好根基首先要突出重点,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就是要以基本农田整理为重点,立足于现有存量土地的整治,挖掘耕地潜力,使其更好地发挥效益。加大力度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切实解决项目报审工作中存在的基层报不上去,国家收不进来的问题,力争在一段时期内对全国范围内有条件的基本农田进行一次“地毯式”整治,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条件对农业的制约因素。其次,国家应从政策上适当扩大项目投资适用范围和提高工程质量技术标准,使土地整理工作突破部门界限、行业界限和行政界限与新农村建设有效接轨,因地制宜达到较高水准,切实解决制约项目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瓶颈问题。土地整理项目涉及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设施等工程规划,应与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引水工程等规划相衔接,听取农民和专家的意见,优选方案,避免低效建设和重复建设。

二、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土地开发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

土地整理在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土地整理,不仅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而且可以提高耕地质量。

(二)土地开发整理,助推了农民增收

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一方面,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其实质就是要求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当是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并重。另一方面,在土地整理中,乡镇政府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约定,只要是农民能干的工程要由农民自己来干,让农民直接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并从中获得直接收益。

(三)土地开发整理,促进了农业增效

土地整理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开发整理的层面上,而是要顺应农业结构的调整,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于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因势利导,全力引导项目区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实践证明,已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土地开发整理,推动了农村发展

大力推进土地整理是国土部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着力点。土地整理不仅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由此可见,土地整理的实施,既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了耕地压力,又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另外,通过土地权属的调整使当地的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得到了切实保护,减少了土地纠纷,保障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还可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新城镇,同时项目区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均靠近居民点,兼顾解决当地群众行路、用电和人畜饮水困难。

(五)土地开发整理,优化了生产环境

土地整理既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耕作条件,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项目实施中体现农业现代化的元素,因地制宜,归并田块,清除土地利用不合理因素,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将农村水电、道路等生产条件改善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增强耕地排灌和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土地整理,能有效改变农业生产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农民的生产观念也由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依靠科技,增加投入,科学种田,规范务作的水平不断提高。整理后的土地,水、电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项目区实现水利化、耕地的保墒能力全面提高。同时,土地开发整理注重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能使区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搞好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一)资金保障

土地整理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发展,涉及的范围扩大了,包含的内容增多了,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的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①国家财政保障。保持现有土地整理资金渠道,扩大项目资金投资范围,把对村、景的整治工程纳入项目预算。土地整理还要实行严格的项目审查、立项、规划预算和规范的项目实施管理制度。②当地政府适当投入保障。区域性的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调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性,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借助政府力量使项目得以推广,这对区域性新农村建设将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③政策扶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开展新形势下的土地整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对此应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此部分资金可从对村庄的未利用地,及通过工程措施开垦为新增确认耕地面积用于建设用地占补指标中来。④当地经济能人适当投资保障。随着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地农村已涌现出无数个致富带头人。在当前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驱动下,有着五千年传统美德的我国人民思想道德水平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富裕的先驱者都愿意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家乡的千秋伟业建设中,带动家乡经济整体向前迈进。此部分资金可由当地经济能人自筹组成。也就是说,哪个村庄有能人自筹了一定数额资金,当地群众也强烈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就把土地整理项目放到那里去。

(二)组织保障

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林、水利、交通、建设、环保和财政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做好。因此,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各司其职,是土地整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土地整理项目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组织保障:①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协调各参建单位的管理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领导与组织保障,并尽可能提供适当配套资金。②成立群众工作宣传小组。主要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与组织、宣传、新闻等部门干部组成,专门负责对项目区群众进行教育与沟通,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群众保障。③成立群众工作协调小组。由当地政府、项目所在地受益村和当地国土部门以及项目业主指派的专人组成,负责及时、有效地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④成立土地权属调整小组。由当地国土部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村委会成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区前期的土地权属调查和整理后土地权属调整工作,确保项目建成后土地权属清楚、公平、无争议。⑤成立现场指挥领导小组。由当地土地整理中心技术精湛、工作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必须常驻工地,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指导,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同时对项目资金的落实、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