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07 05:0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我国是个诗的国度,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陌上桑》里“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到《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从《龟虽寿》里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到《饮酒》中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李白的《将进酒》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白居易《长恨歌》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到李清照《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到席慕容《乡愁》诗中“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走过了漫漫长夜,诗的光芒穿越了千秋万代,闪耀在我们华夏儿女的内心深处,成为我们遥寄情思的一方星空。难怪孔圣人说:“不学诗,无以言。”让我们来低吟诗篇,细品其味,举起传承这一瑰奇文化的火把。
二、古典诗歌知识
诗歌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形象、充沛的感情、精练的语言、特有的形式和和谐的韵律的文学体裁。
中国古典诗歌包括诗、词和曲。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分古诗(《观刈麦》)和乐府诗(《陌上桑》)。近体诗分律师(《春望》)和绝句(《泊秦淮》)。词有牌名词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分小令(58个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曲也有牌名与曲名,分散曲和戏曲。散曲包括小令(《天净沙・秋思》)、套曲(也叫套数或散套)。
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有着丰富的想象。想象是诗人的生命,诗歌的灵魂。诗人在创作时,他的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以想象为中介融合成诗歌形象,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诗人为了创造这种和谐、完美、鲜明的意境,常常把抒情与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并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诗的语言是精练的、形象的,音调是和谐的,节奏是鲜明的。在诗歌的语言上,我国古人是最呕心沥血的,大家熟悉的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确定。“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足见其用心良苦。
三、古典诗歌赏析
综上所述诗的内涵,我们可以概括为诗的内容和诗的艺术两部分。内容包括诗象、诗境、诗情,艺术包括语言和方法。赏析时我们便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入手。理解内容应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由诗象到诗境诗情的过程。理解表层含义要抓住含义和句子。词语首先要看语境义。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就生动而形象的描绘了杏花盛开时成团成簇的盛况及蜂飞蝶舞的繁忙景象,“闹”有充盈、盎然的意思。还要注意用典。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独有羡鱼情”,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吐露希冀援引的心情。句子要理清结构。因诗歌语言力求凝练,有时还要对仗、押韵,因此有省略跳跃或者倒置现象。理清语境义要把上下文中有关词语联系起来理解,还要联系作者和所写事件的背景。
诗的艺术包括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诗的语言要精练、含蓄,同时又具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精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要准确、生动、形象。含蓄也就是说诗的语言不能像散文一样直露,它要求感情不露,意在言外。但绝不是像朦胧诗一样,使人不知所云,颇费猜测,而是事清景明情真,只不过不是裸表明而已。诗的艺术手法包括抒情方式、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有寓情于景、情景相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寓情于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貌似叙事,实则抒发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写作手法常见的有动静结合,如“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有虚实相生,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有情景交融,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军直到夜郎西”。;有以小见大,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修辞手法运用灵活多样,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既拟人又对偶;“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对偶;“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设问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喻对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比喻;《诗经》里的赋比兴、排比、反复等手法,都大大丰富了诗的意境,活跃了诗的语言。
篇2
――读《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进驻。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一个民族的文明礼貌以诗歌始,以代数终。”这是西方一位对诗有偏爱、对代数有偏恶的论者所说的名言。意思是:文明开始时,人类与大自然契合,经验世界全由具体的实景、实物组成,所言所思,往往是鲜明的意象,有时简直就是诗。其后,人类越文明,思想越抽象,离诗的境界越远。也就是说,文明开始时,人类只懂形象思维;文明结束时,人类的脑袋已像一架机器,把一切具体的东西分解成抽象的概念了。
这句名言的后半部是否正确,要待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去讨论。《敕勒歌》这首名作却使人觉得“文明”的确“以诗歌始”。
据《乐府诗集》的话,《敕勒歌》“本鲜卑语”,其后“易为齐言”。坊间不少诗选说此诗为北齐的斛律金所作;其实此诗是敕勒族民歌,由鲜卑语译成汉语,斛律金充其量是译者,或者是记载中最先吟唱此诗的人。因此,《敕勒歌》虽然未必是文明草创期的作品,做《诗经》的玄孙还嫌年轻,但由于它是敕勒族的民歌,诞生时敕勒人大概仍不十分文明。因此我们勉强把它视为该民族文明茫昧期的作品也无不可。无论如何,此诗的作者肯定没有研究过四声八病、矛盾语、反讽或符号学等文明产物。
篇3
以读代讲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理解诗歌的重要。诗歌语言凝炼、生动,这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教学时通过朗读、吟咏,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融入到诗歌中,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进而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等。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于诗人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全诗用朴实的语言叙写了田园劳动的乐趣和归隐后愉快的心情,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快乐的田园生活之情。教学中设置了三个不同的朗读环节: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二读。读出诗意,从理解题目人手,在朗读中逐句理解诗意;三读,读出诗情,在朗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教学中以朗读贯穿始终,学生在读中完成对诗歌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名句赏析法。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而古诗名句是诗的精华部分,意蕴和谐,意味无穷。理解了名句,也就理解了古诗的核心。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在教学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如此感慨?因为诗人年轻。意气风发。又处于唐朝盛世,他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用在这里有着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至此。一位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杜甫,一位渴望大展宏图、攀登人生高峰的杜甫展现在读者面前。
画面描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最善于在景物描写中含蓄地抒发内心的感情。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诗中的画面进行描写,易于理解诗意,把握作者情感。例如教学《春望》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诗人笔下的这个春天有怎样的风景,能够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出诗人当时的所见之景和内心的情感。学生这样描绘:昔日车水马龙繁华至极的长安城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可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再次降临到长安城。然而以往的熙熙攘攘的通衢大道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画面描绘法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力,能够尽快理解诗人的情感,品味诗歌的深层底蕴。
图画展示法。教学中让学生把诗歌用图画的方式形象地表现出来,把对诗歌的感动和理解融人到图画中,将一个个文字符号转化成可视的绘画直观地来表现。这种再创造的过程对学生欣赏古诗有很大帮助。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给这首小令配一幅画。学生兴趣很浓,画面在笔下流出: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远处有小桥流水。有稀疏的村舍,炊烟缕缕。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行进在古道上。学生根据要求画完这幅画后。在全班进行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用画笔描绘诗歌所展现的景象,学生能深刻地体会诗歌所传达的内容,这不但能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且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也有了提高。
篇4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复习备考
(一)抒情。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是抒情,“情”可谓诗的气脉。把握诗的抒情之脉,也就成了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握抒情之脉呢?
1、寻找抒情之缘,了解诗歌背景。优秀的诗歌作品都是诗人心迹的真实披露,而这些情感的表达,都有其特定缘由。寻找抒情之缘也就是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包括诗人当时的生活际遇、思想状态及社会情形等,而这些又常常在诗人的作品中借助于种种不同的方式反映出来。
2、把握抒情之物,品味抒情之境。所谓“抒情之物”、“抒情之境”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与意境,就是下面要谈的基本点之一。阅读鉴赏古典诗歌,认清物象、辨明抒情之境,是把握诗歌情感的重要途径。
3、体悟抒情之韵,理解弦外之音。阅读古典诗歌,应特别留意诗人采用的这一“藏”的艺术技巧。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全诗通篇写景,但透过字面表层,我们读出的是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层感伤。阅读这一类诗歌时,要特别留意。
4、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思想感情特征,积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类型。要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就要涉及到古典诗歌的分类,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典诗歌所要表达的不同思想情感。如山水田园诗抒发的是热爱自然、悠然自得之情,边塞征战诗抒发的是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之情等等。
(二)意象、意境。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意境来传达思想情感的,因此,把握了一首诗的意象意境,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意象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客观的物和景,但这些物和景又跟我们平常生活中看到的面貌不完全相同,它是经过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筛选、提炼、浸润而成的,是经过诗的升华的。怎样才能准确解读诗中的意象意境呢?
1、了解形象类型,注重平时积累。古典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鉴赏古典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能识别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识别形象的作用,要善于领悟“象”外之意。古典诗歌形象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考生能判断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作用与意义。要正确判断诗歌中形象的作用与意义,就要善于领悟形象的象外之意。因为诗歌的形象都包含着诗人的思想、倾注着诗人的情感。考生可借助诗歌中的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从而分析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中的哲理等。
3、积累常见的文化意象常识。古典诗歌中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有些事物成为了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不了解这些意象,读起来就可能不知所云。如柳与送别、落叶与悲秋、柳絮与愁绪等等。考生平常积累这些意象常识,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4、掌握意境特点,学会体会意境的基本方法。不同风格的诗人所塑造的意境特点不同。从意象的形、声、色、味等特征开始,通过合理想象,设身处地地把握意象的形态、声音、色彩等属性,并依人之常情对应推断诗中的感情基调与感情变化。对于常见评价意境特点的词语要注意词义的轻重、侧重点等细微和差别。如壮阔——阔远、淡雅——恬淡、雄奇壮美——雄浑苍劲、肃杀——萧条——萧瑟等等。
(三)技巧。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的应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等的巧妙使用,也有把炼字技巧归纳其中的。
1、表达方式。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直接(正面)、间接(侧面)、工笔(细描)、白描、肖像、动作、景物描写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有即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2、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渲染、烘托、映衬、比兴、铺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先抑后扬、联想想象等。
3、修辞。常见的有对偶、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
4、结构技巧。它既体现了诗人的写作思路,又承载着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古典诗歌结构中心是景(事、物、史迹)和情(或主旨)关系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或纯景含情、或先事后景。了解诗歌的一般结构特点能快速地整体把握全诗。
5、炼字技巧,这类试题考查主要从以下方面:
①推敲字词。②语言风格。古诗歌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复习时,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常见的语言风格特点,以便简答时能更快地找到答题角度。
总之,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上述有关诗歌鉴赏的知识储备,鉴赏时就能找准角度准确表达了。
二.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指导思想下的解题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做好复习梳理,储备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是考生备考的关键。古典诗歌鉴赏的角度无非是结构、形象、主旨、情感、手法、语言,而这六点的中心是情感,基本点是意象、意境、技巧。一切为表达情感服务,把握了这些基本角度,就可以化简驭繁、避免盲目。做一道诗歌鉴赏题可遵循以下步奏:(1)审诗题,分析其包含信息(2)审作者,知人论诗,以察诗情。(3)看注释,通字句,理解内容。(4)明意象,味意境。(5)知题材,定主旨。(6)析手法,赏技巧。考生在平时做题时可按照以上步骤练习,在考试时可跟据题目要求进行选择。
例:(2012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初见嵩山
张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解题指津:
1、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阅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首联写自己在尘世中遭遇不顺,仰赖青山使自己的心情开阔起来,接着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遮蔽了嵩山,最后轻风吹过后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诗人一层层地渲染铺垫才将嵩山推出。
这种类型的问题可采用三步走的答题形式①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②结合实据分析,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③分析诗人选用这种手法的妙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篇5
诗因情生,亦以情动人。美国当代桂冠诗人唐纳德・霍尔(Donald Hall)把诗歌定义为:“一个人的心灵向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倾诉。”我国明初文学家宋濂也曾指出:“盖诗缘性情,优柔讽咏,而入人也最深。”诗人正就是凭借着感情的火焰而产生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并借之点燃读者的情感,使两者产生紧密地碰撞、交融和共鸣。因而,一首好诗,首先是能够走进你的内心,并能与你产生情感共鸣的作品。可以说,作品对读者所产生的情感碰撞、交融和共鸣的程度越大,审美价值越高。
什么样的情能够激发诗人并感染读者呢?西晋陆机的《文赋》概括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也就是说,他以为现实生活中的时光流逝、外物变化所引起的一切情感反应,都是属于诗的。对此问题,齐梁时期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表述得更为具体,他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其语中已涉爱情、友情、爱国、思乡、悼亡、惜时、伤春、悲秋等多种情感,这些正构成了我国古典诗词所抒发或表现的主要情感内容。
情感的自然真实,是优秀诗歌作品对读者产生情感作用的基础,也是我国古典优秀诗词作品的首要特征。如唐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内无任何华丽的词藻与雕饰,仅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笔,由“手中线”、“身上衣”,写出母爱的细腻、殷切与温暖,一切都在缄默和无言之中,虽无泪水和嘶嚎,却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叙及夫妻间自然真挚的情感,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夫》一诗说:“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诗内写西风吹妾,却吹起了她作为妻子的忧伤和思念;她由自己的寒冷,不禁被勾起对戍守边关丈夫的问候,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如泉水般汩汩涌出,又如溪水般自由淌动、随物赋形,显得本色纯真而富于生活气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唐诗中描写友情的上乘之作,诗人由故人的“具”、“邀”,写到与友人的“把酒”互话,再到分手、再邀,把一个普通的农家宴饮,写得素朴入微,生动如画。明末思想家李贽曾大力倡导童心说,他提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以为如果童心常存,则“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这样的提法,对“真”虽有强调过高之嫌,但颇能见其在文学作品,包括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情感总是内在而抽象的,要想感染读者,必须要将情感充分地具象化。比如,写送别之情,李白《赠汪伦》一诗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把深逾千尺的桃花潭水比为相送之情,虽不言情之深而深情毕现。另如写“愁”,南唐李煜的《虞美人》词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词人秦观的《千秋岁》词写:“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的《青玉案》词又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南北宋之交的词人李清照《武陵春》词还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句。以上几例,把“愁”分别比成江、海、草、飞絮、雨等,使抽象潜在的情感变为可以感知和称量的具体物,十分易于触动读者。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感人至深的情语,除去“情真”,还需“意切”,即需委曲深沉,一唱三叹。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常采用将部分词句反复咏唱的复沓修辞方式,如:“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其中的最后两句,在句式和用词上就十分接近,构成了复沓修辞,把抒情主人公切盼而迷茫的情感不断引至深入。汉乐府民歌《上邪》描写相恋者永世不分的感情说:“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全诗通过将自然界一连串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叠加,把欲表达的情感无遮挡地倾泻出来,令人荡气回肠。著名词人李清照是写情的圣手,尤其以善写愁情著称。她的《一剪梅》词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内既有愁情的具象化叙写,也有一层更深一层的情感倾诉,不禁引人心伤。又如,她和着血泪写下的《声声慢》,更是抒情写愁的千古绝唱,全词先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起,连用七组叠词,反复吟咏,低迷徘徊,婉转凄楚;后又以一连串琐碎的生活细节,来写她枯寂无聊、寻觅无着的凄苦心情;最后又写:“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既是一句充满困顿的反问,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甚至带有深深绝望的沉重叹息。数百年来,每读至此,很少有谁不为其情所打动。
篇6
选修课程设置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高中课程结构的重要举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这本教材,着重从文学鉴赏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高对古代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于“艺术精神”的说法,在《批判力批判》一书中,康德曾提出:“有某些艺术产品,人们期待它们表示自己为美的艺术,至少有部分如此,而它们没有精神,尽管人们就鉴赏来说,在它们上面指不出毛病来。”对此,康德的解释是:“精神在审美的意义里就是那心意赋予对象以生命的原理。”这无疑告知我们,文学作品的“原理”往往就是某一时期人们的共同追求,或社会的某些本质,以及人性的重要的内涵等。当作品体现这些内核的时候,就会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就具有了艺术生命力。
在课程教材的教学用书中提出“以意逆志”中的“意”“志”“逆”三字,“意”为诗人之“意”和读者之“意”,“志”可视为作者或作品所表达的原意,“逆”,有三层意思:迎受、接纳,考证、探究,追溯、反求。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以“己意”去“逆”作者作品之“志”,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既没有完全抛弃自己“现在的视域”,也没有把理解对象“初始的视域”简单地纳入自己“现在的视域”,而是把这两种不同的视域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视域,从而得出带有自己个性的对作品的诠释。显然这一过程,体现的是学生读者的探究精神,而深化诠释的正是诗人的艺术精神——赋予诗句以生命的本质。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生活的时代,会更走进诗人的思想世界。这一方式是进行诗歌探究教学的基础。正是在这样的追求下,让学生打开探究对象的世界显得尤为重要。古典诗歌由于时代、语言本身的制约性存在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如果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开展开创性的阅读,站在文本基本意义的基点上,进行多元化的探索,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二
依据这样的方式,笔者以高中教材中苏轼的词作为探究学习的对象,进行其艺术精神的挖掘,来展现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基础理解与多元化探索的分析。
篇7
要鉴赏古诗,文化积累与生活体验愈丰富愈好,古诗读得愈多愈好,但这些不是靠高三总复习阶段的突击可以解决的。倒是了解一些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常识,学会灵活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提高诗歌考试成绩大有好处。
一.梳理风格流派,夯实阅读底蕴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在古代,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古代诗歌的流派主要产生在盛唐,如边塞诗、田园诗、山水诗等;词的流派在宋代比较成熟,有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另外,《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被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等一代又一代的大诗人所发扬广大,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屈原开创了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并被李白、李贺、苏轼等优秀的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
高考复习时,把我们中学阶段接触过的诗人梳理分类,作为阅读欣赏的知识底蕴,以便居高临下,审诗度题。
二.了解诗歌一般特点,掌握常见艺术技巧
(一)诗歌的一般特点:1、抒情性。诗歌是用来抒发感情的。看懂一首诗,就是要去领会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读古诗应该带着这个明确的目的。2、含蓄性。诗歌大都借助形象传达感情。由于感情寄托在形象里,所以诗歌抒情大都较为含蓄。3、跳跃性。古诗篇幅短,字数有限,又讲究平仄,所以多用省略、倒装、跳跃等形式,所以要适当补充,学会复位,合理想象,才能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
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古代诗歌题《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问: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首词涉及作者感情的句子是第二句“千里念行客”,但顺序不当,正常语序应为“念千里行客”,再结合题目“思远人”,即可知道,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而“红叶黄花”为秋季特有的意象,秋天天气逐渐变冷,叶子由绿变红,秋天的花儿只有黄色的,“秋意晚”即晚秋、深秋,这一句虽为写景,但景中含情,寓情于景,以起兴的手法,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来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的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二)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 1、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反复、衬托、象征、对偶、互文、对比、借代、顶针等。2、各种表达手法,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3、各种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包括:a借景抒情,b寓情于景,c情景交融,d乐景写哀情,e哀景写哀情,f托物抒情。以上六种也称景情关系。4、各种写景手法,如:(1)虚实结合,(2)动静结合,(3)视听结合,(4)高低结合,(5)远近结合,(6)点面结合,(7)工描,(8)白描等。
三.坚持整体把握的原则,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有读懂诗作的信心和认真读进去的心态,先逐句串读,把握全诗大意,再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细品词句。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钓寒江雪”一句耐人寻味,但只有把后两句放到与前两句的联系中,意识到“独钓”的辽阔空寂的大背景,渲染着钓者的孤独,才可能真正领会诗人所表现的意境。
四.调动背景知识,会利用标题、注释等合理推断
一些考题,为考生提供了写作背景、作者情况、个别字词的注释等,解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如钱起的《赠阙下裴舍人》:“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此诗为作者落第期间所作,献给在朝姓裴的中书舍人,希望得到引荐。问: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哪些感情?如果没有注释,这首诗不好理解,很难把握。但有了注释,就好办多了。既然告诉你是“落第期间所作”,那一定表现诗人十年科举考试失利的遗憾和惭愧之情;既“希望得到引荐”那一定表现诗人希望得到裴舍人赏识、举荐的殷切之情;当然,诗人愿为朝廷效力之情也表露无遗。
篇8
【关键词】古典诗歌 《游子吟》 不可译性 措辞 音韵
一、引言
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的措辞、韵律给古诗英译带来很大困难。中外学者称不译中国古典诗歌。古诗英译的过程中,其在措辞和韵律方面的独特性,使得译文不能完美再现古诗的美。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措辞不可译
中国古典诗歌言简意赅,具有朦胧美和意境美等特点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些特点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在措辞和韵律等方面造成了不可译性。在此从措辞和韵律因素两方面,以《游子吟》为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中国古代诗歌对于选词极为讲究,对于词汇的翻译,诸多大家仔细推敲,还是无法译出原文的味。以《游子吟》为例:
Version 1
The Song of the Wandering son
Threads from the hands of a doting mother
Worked into the clothes of a far-off journeying son
Before his departure,were the close,fine stitches set,
Lest haply his return be long delayed,
The heart -the inch- long grass-
Who will contend that either repay
The gentle brightness of the Third Month of Spring
(Tr. Amy Lowell)
Version 2
Song of a Roamer
The threads in a kind mother’s hand-
A gown for her bound for a far-off land.
Sown stitch by stitch before he leaves
For fear his return be delayed.
Such kindness as yong grass receives
From the warm sun can’t be repaid.
(Tr. Xu Yuanchong)
原文中“t迟归”一词中,“迟迟”运用叠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表达出母亲担心儿子晚归。Lowell译为be long delayed;许译为 be delayed,二人译法大同小异,只给出诗歌的含义,没有把原文的叠字译出,失去了诗歌的“味”无法再现原文。其次,在三四句中“密密缝”和“迟迟归”完美的动词对仗,可谓一大特点。在Lowell的译文中为the close,fine stitches set 和 be long delayed把“密密缝”的动态转化为了静态;许的译文为sown stitch by stitch 和be delayed。许的译文用了动态并且把“密密”译为“stitch by stitch”与之对应,但是“迟迟”却译成叠字。汉语是声调的语言,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中国古典诗歌对韵律、平仄和押韵有严格规定。古诗英译的过程中,英语较少用韵脚,中外译者只译出原诗的意思,而诗的韵律之美却难以表现。《游子吟》的声调是: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由此可以看出平仄 在古诗中交错使用产生抑扬顿挫之感,构成音韵之美。在Lowell和许渊冲先生的英译版本中注重用抑扬格构成押韵,无法表达出古诗声调带来的美感。
三、中国古典诗歌中隐喻意象不可译
中国和西方在诗歌创作手法隐喻意象方面有很大差异。例如,“慈母手中线”中的“线”古典诗歌中暗含留恋或牵挂的意思;而在英文中‘thread’却无此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国古典诗歌中“寸草”和“三春晖”有独特的含义。“寸草”指小草,象征着子女;“三春晖”中三春指的是孟春、仲春、季春,晖指的是阳光;“三春晖”象征着母爱犹如春天和煦的阳光。中国读者看来,读到“寸草”和“三春晖”就会明白诗歌是对母爱的歌颂。而在英译时,“grass”和“brightness of the Third Month of Spring”英语国家读者心目中就是草和三月的阳光和母爱毫无关联。
四、结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中国古典诗歌在措辞和韵律等方面不可英译,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原文的缺憾美,很难把中国古典诗歌的朦胧美和意境美表现出来。在中外大家努力下,还是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颖,詹星.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314-315.
[2]刘莉.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研究[J].语文建设.2014(01):74-75.
篇9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红梅
(宋)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上述三件作品,从表面上看,都是八句,每句七个字,如果不用律诗知识来区别,的确很容易把它们都看成是七律。事实上,王勃的是古体诗,也叫七古,苏轼的是七律,宋祁的是词。我们用近体诗――律诗知识作如下分析和判断。
第一,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总称,除了句数、字数固定外,一般押平声韵。
《滕王阁诗》的第二、四句押的是仄声韵,第六、八句押的是平声韵;《红梅》押的是平声韵;《玉楼春》押的是仄声韵。而古体诗是除律诗、绝句以外的古诗,除句数、字数不固定外,押韵可平可仄;词的押韵依词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玉楼春》按词牌的规定应押仄声韵。
第二,近体诗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古体诗押韵自由;词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滕王阁诗》前四句押u(ü),后四句换成iou了,《红梅》和《玉楼春》分别押i和ao,中间没有换韵。
第三,近体诗讲究对仗。
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但也有少数律诗一、三联对仗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或一、二、三联对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只有律诗才有四联的名称,每联两句,四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又叫截句,即截取律诗的任意两联而成。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一律用对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词的对仗受词牌的限制。《滕王阁诗》的第三、四句对仗,七、八句对仗。《玉楼春》的三、四句对仗,有的《玉楼春》词三、四句就不对仗,如元好问的《玉楼春》:“金沙猎猎风城阵,白雁一声霜有信。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第四,近体诗讲究平仄。
一是平仄相间,即一句中有平有仄,如五律有四种基本句式:①平平平仄仄,②仄仄仄平平,③仄仄平平仄,④平平仄仄平。它们分别作首句,就有四种五律格式:(1)①②③④①②③④;(2)②④①②③④①②;(3)③④①②③④①②;(4)④②③④①②③④。这样排列是为了保证二、四、六、八句押平声韵。七律的四种基本句式是在五律的句式前加上两个相反的平仄即可。七律相应的也有四种格式。
二是平仄相对,即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反。有时近体诗的出句和对句不可能每个字都相对,但出句和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对。
三是平仄相粘,即后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要和上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像庾信的《拟咏怀》虽然押的是平声韵,但“关门临白荻”全是平声,是不合规律的;“关门”的“门”和“凄惨”的“惨”一平一仄,是不合粘的。杜甫的《望岳》押的是仄声韵。古体诗不讲平仄。词的平仄因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是比较复杂的。
篇10
一、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古典诗歌中,直抒胸臆仅是独特的抒情方式,而间接抒情却十分普遍,手法也丰富多彩。
(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传统也是普遍采用的表现手法,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上片描绘了秋天典型的特征,为抒情作好了环境的铺垫。并且,写景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彩。“芳草无情”,衬出人的有情,景语的确是情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的景物包含作者悲怆、孤寂的心情,整个的是寓情于景。古典诗歌是很擅长用景物传达思想感情,创造出深邃感人的意境的。
(二)托物言志,寄情于物
托物言志,也是古典诗歌抒情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诗人和事物相融合,达到物我无间的境界。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首咏蝉诗,抓住了蝉的特点,结合诗人的情思展开联想。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借助咏蝉来抒发感情,蝉的清高、诗人的清贫,其实是不分彼此的,诗人的遭际就能够形象而深切地表现出来。古人常借咏梅、咏柳等来表达自己的志趣。陆游笔下寂寞地开在驿外断桥边的梅,正是诗人不幸遭遇和报国无门不得志的写照。李商隐的《柳》也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借清秋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的柳,自叹身世,自伤迟暮,写出了诗人的隐衷。
(三)寓情于事,借事抒怀
抒情诗是古典诗歌的主流,而借助叙事来抒发感情不失为一种巧妙的手段。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歌只用写家书一事,特别是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刘禹锡的《阿娇怨》也是通过叙事抒情的典型事例。“望见葳蕤举翠华,诚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信来,言幸平阳公主家。”诗题中明明点出“怨”,而全诗却异常平静地叙述被汉武帝疏远冷落的陈皇后阿娇,盼望等待受宠幸而未受宠幸的一个生活细节,含蓄地表达了阿娇的怨怅的恚愤。诗中写事,把要抒发的感情蕴含其中,跌宕多姿,耐人寻味,更可彰显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对比和衬托
对比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现象、际遇等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比照。对比有明显的,也有暗示性的。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春日之柳和秋日之柳对比十分明显。而刘禹锡的《乌衣巷》,乌衣巷今日的衰败是明显的,而昔日的繁华却是暗示性的,要通过对比诗歌的意象的揣摩品味之后才能明白,这种对比是隐蔽性的。对比又有纵比和横比,前两例皆是今昔之比,属纵比;而在同一时间范围内不同对象之间的对比是横比,如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从大的角度可划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描绘了两个情景,一是一家男女老少割麦和送饭送水,一是抱着孩子的贫妇人在旁边拾麦穗。第二个层次,诗人由农民生活的艰辛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希望能起到讽喻的作用,上升了诗歌的思想高度。
衬托也是把两种事物或现象放在一起,只是两者之间的性质既可以相反,也可以相似,并且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相同性质的一事物对另一事物进行烘托,是正衬。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此”是指天姥山,是吟咏的对象。高大的天台山在天姥山面前显得矮小,就突出了天姥山的雄奇崔嵬。正衬可以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古人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与乐情,一倍增其哀乐。”这是反衬的效果。反衬就是用事物的对立条件衬托事物,常用的方式有以喜衬悲、以动衬静、以明衬暗、以闲衬忙、以丑衬美等。唐朝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中写的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而这些景色都是为了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深叹惋。以动衬静,即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贾岛著名的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敲”字,用清晰的声音衬托出李凝居所的幽寂。同样,杜甫《漫成一首》绝句:“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给读者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明衬暗的例子,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渲染的是秋天夜半月落之后幽暗静谧的环境,“江枫渔火”,那星星点点几处明亮的渔火,加重了夜的幽暗,也加深了夜泊者的惆怅。
三、想象联想与虚实相生
想象和联想,是表现诗人主观色彩的两种手段,可以拓宽思路,丰富内容,弘扬题旨。虚与实从根本上说是选材与安排内容的精与全的问题,表现思想要全面,而选取素材却要精粹,这样就需要留有空白。诗人在艺术上留有的空白,则要读者通过想象去充实,反复咀嚼,可以味之无穷,诗歌的技巧也就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先说想象联想,它可能是诗人创作灵感的触发点,诗人往往借助一定的传统意象,引思,这些意象,或天地自然(如月、雨、燕子、柳枝等),或歌台楼榭。张若虚望月,联想到的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苏轼望月,想到的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而杜甫面对月夜,则是另一番想象:“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明明是自己思念亲人,而偏偏说成是亲人望月思念自己,还能描绘出妻子久久伫立的身影,真是别出心裁,手法奇特。月夜能引发诗人的创作欲望,雨夜也能拨动诗人灵感的琴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歌感人至深的,不就是借助想象手段的最后两句吗?
再说虚实。虚实相生是古典诗歌最能提升艺术境界的手法之一。这种手法用得好,可以收到文精意全、以少胜多的效果。王建《雨过山村》绝句,要表现农家生活的繁忙,诗歌却只写妇姑相唤浴蚕,那么忙从何来?只要通过思考推断,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封建社会,妇女是不常参加劳动的,而此时连她们都这样忙了起来,那么家中的男人(父子)还会清闲吗?他们或许已经早早地在田间劳作多时了。诗歌实写妇姑,虚写父子,全凭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进行合理想象,作品的内容才能丰富起来,思想主旨才会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