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创作范文
时间:2023-04-09 18:2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舞蹈创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要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作为创作对象,并非易事。众所周知,这一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人既有别于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儿童,这一区别就决定了中学生的舞蹈同少儿舞蹈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
要抓住个性进行创作,首先需要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加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了解他们充满热情、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同时又经受着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的心理;了解他们渴望友谊、追求独立、反抗权威的心理。围绕这些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选材创作,才能真正创作出贴近他们心灵、吐露他们心声的舞蹈作品。在这次比赛中,由嘉定区聋哑辅读学校表演的舞蹈《心鼓》就是一个较好的反映中学生心理的作品。先不说这些孩子们的表演、教师的投入如何让人感动,单是编者运用敲鼓的方式叩响孩子们心灵的创作意图,就令人赞赏。另外主题动作的选择也应以这些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既不能过于儿童化又不能太成人化,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时刻关注着他们的神情举止,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动作元素。举一个很好的例子《红扇》,编者很好地将现代舞的动作语汇融入到中学生的形态当中,用大幅度的跳跃、收放以及扇花的飞舞将中学生年轻、奔放、跳荡的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因此只有选用准确的、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和形象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的表现主题。
其次,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舞蹈可以和认知教育结合起来进行创作。早在1943年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就创作并表演了《化学舞》,此舞用拟人化的手法,对学生进行形象的化学基本知识教育。舞蹈采用寓言式的表现方法,由化学女神出题,每个学生扮演一种化学元素,然后通过找朋友的舞蹈表演形式,表现出各种元素相互组合后成为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物质。这个舞蹈别开生面,情趣盎然,是寓教于乐的典型作品。还记得在1999年湖北省黄鹤美育节舞蹈比赛上,一个根据朱自清《荷塘月色》改编的舞蹈作品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编者利用语文课本提供的文学背景,将书中所描绘的那一池荷花极好的运用舞蹈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舞蹈也为文字提供了一幅可视的美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月色、那池水和那满眼的荷花散发着的淡淡清香。此刻文字和舞蹈在美的平台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可见这种课本剧的创作既具有审美性又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尝试的。
篇2
尽管在13岁已经在刊物上正式发表文章,但我真正喜欢上这种感觉是在初中毕业那年,开始主动用文字记录下令自己感动的人和事。从此,我用不同的本子将能够公之于众的文章和较为隐秘的日记分开,使用各异的叙事口吻,字迹潦草程度也有所不同。前者往往在创作时就带有强烈的读者意识,后者则更天马行空,显得随意得多,这几篇散文自然归于前列。
出于对文学的满腔热爱,我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用笔写作的传统习惯一样,我读书也相对保守。小学似懂非懂地读中国古典名著,中学读余秋雨、贾平凹、周国平,大学则按照老师列的书单逐一找来读,均是文学界公认的知名作家作品。相比当今片段式、世俗化的文学快餐,我还是欣赏那些有厚度、有分量文字。一直觉得,好的文章不看内容仅看文字的排列,视觉上都十分舒服,粗糙的语言呈现出的铅印效果则是杂乱跳眼的,恰如我笔尖或柔美、或蹩脚的舞蹈一样。
自中学起,父母每年会带我外出开阔视野,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回家后,我会将特别的感受记录下来。随着岁月的沉淀,游记变得不仅仅是单一的旅行记录,逐渐形成了类似文化散文的东西。
这组文化散文是我近年来比较满意的作品。文章大都从我感悟最深的某个点切入,形成脉络,调动我所知与其相关的素材,力求恰到好处。因为崇拜白居易,所以有了《踏歌行》;因为同情孟子,所以有了《第二的寂寞》。行至周庄,决定用文字勾勒出江南小桥的姿态;观赏佛像,感悟到其中蕴藏的哲理以及被人曲解的用意。《木塔寨》相比于其它四篇更倾向于写实,侧面抒写在城市夹缝中生存的农民工。他们是城市的功臣,却也同兴盛一时的木塔寺一样,不得不让位于新时代的建设。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填补木塔寨的历史,若干年后,当它完全融入西安高新区现代化的建筑群时,后人还知晓有过这样一群人,曾经寄住在脚下这方土地上。
史实可以使文章变得厚重,也可以出自文章,由此成为新的历史。发生过的瞬间在影像和文字的定格下成为永恒,文字能够重新架构起一个时空,赋予他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或许这就是它的独特力量所在。
篇3
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舞蹈动作是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表白;如古语所谓“心声”、“心华”,佛语所谓“心水”、“心波”所构成的心貌、心境,传介于艺术化了的形体动作,便成之为人类艺术思想及其情感内涵的载体——舞蹈。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作为一名少儿舞蹈的教育及创作工作者,笔者认为: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是成人。因此,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使成人与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这就需要儿童舞蹈创作者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儿童特点,受孩子们欢迎的好作品,达到教育儿童,并陶冶其情操的目的。 一、童心纯真,富于幻想 唐代刘长卿有诗句云:“心镜万象生”;即人的思维与感情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而生存游戏于这万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生的好奇会使他们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己在某地方看到的景物。儿童清新烂漫,天真活泼,对世界充满清莹、甜柔的爱,爱野地上的小草,花,爱天上的月亮星星,爱天空中游弋飞翔的小鸟、白云,爱江河上跳跃闪映的小鱼、帆影,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喜欢模仿,好奇好问,兴趣广泛等等特点。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作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努力把握儿童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特点,洞析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儿童舞蹈创作者便会得到无竭的启示,便会从在成人看来无足为奇的事物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并从中捕捉到能用舞蹈形式来表达儿童情趣的舞蹈形象来。 二、夸张与变形的舞蹈语言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在生活基础上的虚构与夸张,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基于这一特征,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夸张是创作的基本法则”(高尔基语)。只有创作者真正走进孩子们那极富感染力的内心世界,才会凝炼成在美好生活基础上夸张变形的属于少年儿童心花吐绽的少儿舞蹈语言。但夸张与变形不能忽略形象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所要达到的艺术形象。 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是适应舞台表演和没有语言作为媒介交流的表演形式,只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中获得清晰的表情信息。夸张是从生活中提炼与升华,将生活中形体感觉反应扩大化。如喜、惊、冷、痛、看等都需要夸大形体的动态感并予以停顿或强烈的夸张,有的则要将作扩大延伸,如哭笑都要将形体的某个部位动作放大,延长动作线,使形体表情更明确。变形,从对逻辑规定的质实的超越达到形象神奇的境界,抓住原有素材动作韵律,沿着突出童稚趣味的方向做大胆的变形处理,使儿童舞蹈的韵味被强调出来,这样的夸张和变形,在艺术构思中紧紧围绕着舞蹈形象的特质进行,所以收效很大,使儿童舞蹈更具有明显的特色。 三、拟人化的手法 拟人化的手法,很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在孩子们的眼里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会说话、会吃饭、会生病,有爸爸、有妈妈。创作者按作品的内容需要,将儿童的各种特征和思想注入动、植物溶化成一个完整的感人形象。借助这些形象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内涵,如借助小蜜蜂,小蚂蚁提倡集体主义和勤劳的精神,以小天鹅、小鸭子等可爱的艺术形象传达儿童之情,使孩子们进入角色,在美的节奏的动作中,自由自在地表演,从而体现出儿童舞蹈语言更追求形式的新颖性、变化性,它不只是简单的模仿和夸张,不是照搬成人现成的动作,而是在不断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建造自己的素材结构,努力去创造,去寻找新意,寻找新奇,以美的成功的工艺形式吸引广大儿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激情,满足他们的欣赏需求,儿童舞蹈语言的创造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以夸张、简洁、明了、灵活的语言,展现儿童的神与形,情与趣。 四、自然天成的童趣 自然,作为一种艺术品格是指真谆、质朴清新。舞蹈作品的自然气质,首先得之于精心的选材。如山中采蘑、放鸭行船,捉蛐蛐、大树下的游戏等等这些舞蹈作品选用的题材本身就内含了自然的品性,当然并不是说只要选取大自然中的山林、草木、鸟虫为艺术对象就能有艺术的自然风貌。所谓儿童情趣就是符合儿童年龄,生理特点,体现儿童情感,激发其想象力,观察力,能为儿童心领神会的绕有兴趣的事和物,如何寻求儿童情趣呢?这就是常说的编舞者的“童心”即儿童的心理特点方式去表现,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认识,反映客观世界。从儿童生活中去发现那蕴藏着富有情趣的事和物,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创造令孩子们神往的意境和生动的艺术形式,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浓郁的儿童情趣,最终使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 五、为了明天 美国舞蹈大师特德·肖恩说:“舞蹈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舞蹈动作是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表白;如古语所谓“心声”、“心华”,佛语所谓“心水”、“心波”所构成的心貌、心境,传介于艺术化了的形体动作,便成之为人类艺术思想及其情感内涵的载体——舞蹈。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作为一名少儿舞蹈的教育及创作工作者,笔者认为: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是成人。因此,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使成人与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这就需要儿童舞蹈创作者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儿童特点,受孩子们欢迎的好作品,达到教育儿童,并陶冶其情操的目的。转贴于 一、童心纯真,富于幻想 唐代刘长卿有诗句云:“心镜万象生”;即人的思维与感情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而生存游戏于这万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生的好奇会使他们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己在某地方看到的景物。儿童清新烂漫,天真活泼,对世界充满清莹、甜柔的爱,爱野地上的小草,花,爱天上的月亮星星,爱天空中游弋飞翔的小鸟、白云,爱江河上跳跃闪映的小鱼、帆影,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喜欢模仿,好奇好问,兴趣广泛等等特点。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作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努力把握儿童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特点,洞析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儿童舞蹈创作者便会得到无竭的启示,便会从在成人看来无足为奇的事物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并从中捕捉到能用舞蹈形式来表达儿童情趣的舞蹈形象来。 二、夸张与变形的舞蹈语言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在生活基础上的虚构与夸张,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基于这一特征,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夸张是创作的基本法则”(高尔基语)。只有创作者真正走进孩子们那极富感染力的内心世界,才会凝炼成在美好生活基础上夸张变形的属于少年儿童心花吐绽的少儿舞蹈语言。但夸张与变形不能忽略形象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所要达到的艺术形象。 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是适应舞台表演和没有语言作为媒介交流的表演形式,只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中获得清晰的表情信息。夸张是从生活中提炼与升华,将生活中形体感觉反应扩大化。如喜、惊、冷、痛、看等都需要夸大形体的动态感并予以停顿或强烈的夸张,有的则要将作扩大延伸,如哭笑都要将形体的某个部位动作放大,延长动作线,使形体表情更明确。变形,从对逻辑规定的质实的超越达到形象神奇的境界,抓住原有素材动作韵律,沿着突出童稚趣味的方向做大胆的变形处理,使儿童舞蹈的韵味被强调出来,这样的夸张和变形,在艺术构思中紧紧围绕着舞蹈形象的特质进行,所以收效很大,使儿童舞蹈更具有明显的特色。 三、拟人化的手法 拟人化的手法,很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在孩子们的眼里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会说话、会吃饭、会生病,有爸爸、有妈妈。创作者按作品的内容需要,将儿童的各种特征和思想注入动、植物溶化成一个完整的感人形象。借助这些形象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内涵,如借助小蜜蜂,小蚂蚁提倡集体主义和勤劳的精神,以小天鹅、小鸭子等可爱的艺术形象传达儿童之情,使孩子们进入角色,在美的节奏的动作中,自由自在地表演,从而体现出儿童舞蹈语言更追求形式的新颖性、变化性,它不只是简单的模仿和夸张,不是照搬成人现成的动作,而是在不断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建造自己的素材结构,努力去创造,去寻找新意,寻找新奇,以美的成功的工艺形式吸引广大儿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激情,满足他们的欣赏需求,儿童舞蹈语言的创造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以夸张、简洁、明了、灵活的语言,展现儿童的神与形,情与趣。 四、自然天成的童趣 自然,作为一种艺术品格是指真谆、质朴清新。舞蹈作品的自然气质,首先得之于精心的选材。如山中采蘑、放鸭行船,捉蛐蛐、大树下的游戏等等这些舞蹈作品选用的题材本身就内含了自然的品性,当然并不是说只要选取大自然中的山林、草木、鸟虫为艺术对象就能有艺术的自然风貌。所谓儿童情趣就是符合儿童年龄,生理特点,体现儿童情感,激发其想象力,观察力,能为儿童心领神会的绕有兴趣的事和物,如何寻求儿童情趣呢?这就是常说的编舞者的“童心”即儿童的心理特点方式去表现,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认识,反映客观世界。从儿童生活中去发现那蕴藏着富有情趣的事和物,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创造令孩子们神往的意境和生动的艺术形式,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浓郁的儿童情趣,最终使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 五、为了明天 美国舞蹈大师特德·肖恩说:“舞蹈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人们新的需求和社会新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开启着人们的心智,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个从事舞蹈事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趋向复杂、成熟。知识丰富了,审美需求不断地变异拓宽,对此创作者必须更新自身的生活库存,去表现绚丽多彩的儿童生活,对舞蹈新意识,新观念的出现,创作者需要拓宽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精神境界,不断探索追求,为了祖国的明天,使孩子们得到全面的教育,使他们的身心、情感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
人们新的需求和社会新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开启着人们的心智,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个从事舞蹈事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趋向复杂、成熟。知识丰富了,审美需求不断地变异拓宽,对此创作者必须更新自身的生活库存,去表现绚丽多彩的儿童生活,对舞蹈新意识,新观念的出现,创作者需要拓宽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精神境界,不断探索追求,为了祖国的明天,使孩子们得到全面的教育,使他们的身心、情感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
转贴于
篇4
舞蹈的编排和创作需要具备丰富的舞蹈知识和大量的舞蹈语汇积累。创作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一是来自生活动作的美化和提炼,二是来自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舞蹈素材”。所谓的“舞蹈素材”就是创作的灵感和材料。想要使它成为作品中的“舞蹈语言”,就必须根据内容,人物的需要去提炼雕琢、拓展加工丰富完善作品,而不能生搬硬套。
编舞首先要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性格,按舞蹈结构设计出表达人物舞蹈形象和舞蹈主题的舞蹈语汇。
舞蹈作品中要设计出符合人物形象的基础代表性动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主题动作。这样的舞蹈形式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比较常见。各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跳起来千变万化,但总离不开那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动作。他们是舞蹈作品中舞蹈动作的组合基础和反复出现的贯穿动作。主题动作的编排要有对比性的变化,节奏上的快与慢、强与弱、延长与短暂等;造型上的大与小、高与矮、方与圆、放与收、动与静等……对比性的动作加大了情绪变化的起伏,使各种情感在相对中显得更鲜明、突出,使舞蹈语言更生动。
舞蹈构图是编舞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构图包括舞台调度和画面。是通过队行图案的变化把舞台衬托成作品需要的空间和意境。传统的舞台构图审美习惯是“均衡”“匀称”。均衡构图分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匀称”是指构图不要有多一块,少一截等感觉。有时也需要不均衡的场面,呈现强烈的剧情冲突。
不同的构图会给观众留下不同的感观印象。圆形使人感觉丰满;方形显得严肃整齐;三角形比较灵活,可组成多种图形的小单位;弧形有纵深的感觉;纵队有逼近、压迫的感觉;横排平和;斜排深远。
舞台调度上,走直线距离近,路程短;走曲红距离远,路程长;左右横过,表示眼前发生的事物;自后向前,可造成由远而近的感觉;“V”字向前,有冲击、压力之感;几列直排的纵横交能增加紧张火热的气氛;由密集到扩散的队形能造成一种占领空间的势头,大收大放可造成气势、力不可挡的强烈气氛等。
选择舞蹈演员必须考虑是否能担负塑造角色所必须的舞蹈技能和技巧,是否吻合角色性格和外形。
篇5
关于舞蹈思维创作,我们注重的是观念的创作,而观念又借助于思维活动。那么思维活动就是影响我们思维创作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说舞蹈思维创作以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下关于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思维的概括借助于“词”,这个“词”是我们个人心中的概念。而“词”是建立在感性材料上的,感性材料又来源于实践。所以思维是一种加入到实践活动中的特殊活动,是在实践活动的关系中实现的。但思维并不只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因为思维是对客观实践的本质的认识,是人脑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所以思维创造过程本身是由一定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它本身是个自然过程。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对客观材料进行分解,和重组,并与我们原有的知识进行结合。在进行分解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对客观材料进行过滤试分析,也就是对收集来的初级事物信息进行进行筛选,记住事物的本质。在记住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人的爱好进行有方向的选择内容。
既然思维的概括借助于“词”,而这个“词”是我们个人心中的概念。那么我们就要对我们个人心中的概念进行一次解放。比如说:(“1+1=”什么?)多数人都毫不犹豫的说:(是“2”)可如果我说:(“1+1=10”)你会怎么想,是我错了吗?你一定有一种冲动,想拉着我去见你小学数学老师。但如果你问问搞过计算机的人,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说:(“1+1=10”)是对的。因为在“二进制”中是成立的。看————这就是我们思维局限性的体现。可如果我说:(“1+1=“田””)呢?是我错了吗?没错!这个答案是从图象上得出来的。可如果我说:(“1+1=9”)呢?是我错了吗?这时你或许会犹豫或许会说我的答案是错的。其实(“1+1=9”)也是对的,因为在艺术创作中只有合理不合理,却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艺术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1+1=9”)就是成立的。比如北京开关厂的广告(99+“1”=0)。艺术家达到了自己目的,所以(99+“1”=0)就是成立的。(关于99+“1”=0的解释:99是99次努力,+“1”是1次失误=0是失败)就是说99次努力加上1次失误等于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维创作作品,打破了我们旧的观念。
古往今来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大师都是先从概念上打破了当时的旧观念,从而超越前人。所以在我们舞蹈创造中,首先要进行思维创造,和观念的改变。
在我们打破了旧的观念以后,我在来说明一下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又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而社会需求又是最难控制的。
比如:街舞之所以起源于美国黑人,其中有许多原因,第一(美国有强烈的种族歧视,压制了一些黑人的情绪。这是舞蹈动机的根本。为了发泄情绪黑人舞者们抛弃了“审美”这一要素,(这是无意识的),保留了其它要素,剩下的要素有:社会生活的反映:情感:动态意象:)第二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为“社会存在”的产生提供了保障。第三随着“中产阶级”(即一些小的资本家,白领,蓝领类型的工人)的崛起,文化消费方向发生了改变。成多级化趋势,以不在已上层社会的审美为最终标准(如:文雅的芭蕾剧),所以有了不同的“社会需求”。第四文化思潮的进一步解放。随着达达主义的产生,人们的艺术追求以不在是求真写实,和抒发个人情感,而是追求新奇的感觉。使以前的“社会意识”发生改变。为产生不同的“社会需求”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所以“街舞”不是我们的东西,而是社会的产物。我们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上截然不同,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学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自由的精神。
当我们了解这些理论之后,我们还要知道。理论是奠定于实践的,又来指导实践,但是归根到底是属于实践的。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有理论来指导一下,提高一下。(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认识的目的是实践,实践帮助我们在认识,从而在进行实践。”)并且找到街舞的演出市场,这是舞蹈思维创作的目的,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我们不但要掌握历史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要注意个人修养。
篇6
(1)舞蹈艺术创作与音乐在节奏互动上的诉求关系。舞蹈动作的安排必须是在一定的节奏行进中进行,同时为观众提供速度、节拍、风格等信息,最能直接感染观众的情绪,启迪观众的思想。不同的节奏,体现舞蹈作品不同的精神气韵,舞者对于节奏把控力的好坏直接决定舞蹈的表现效果,决定舞蹈形象的准确表达。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节奏发展特点,舞者在揣摩作品的节奏性格时,要充分了解音乐的结构、发展方向及内心的节奏韵律。这种韵律是由若干的点贯穿起来的,是一种位于不同旋律位置的内心动力。不同结构层次的音乐将这种内心动力集中发射到舞蹈演绎的动作中,使动作娴熟连贯,充满张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舞者正确去理解和记忆舞蹈动作的基本连线。因此,音乐与舞蹈必须相互依托,只有发生并具备了相互依存的诉求关系,才能共同挖掘舞蹈自身所要传递的内心情感,才能很好地抓住心灵感受、极力渲染掀起绚丽多彩的情感波澜。
(2)舞蹈艺术创作与音乐在视觉和听觉上的诉求关系。好的乐感能帮助舞者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在思想,提高自身的表现能力,通过舞感增加舞蹈的韵律美。乐感不好的人抓不住音乐上本质的东西,当然舞也肯定跳不好,往往表现为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进不到更深层次,以至于扣不准节奏,形似而非神似,或者动作上不够灵巧。这就要求舞者必须热爱音乐,学习音乐,懂得音乐语言的表现方式和基本规律,并学会从内心去理解、感受音乐。这样,音乐与舞蹈的通感就一定奏效,也可以感受到其情感发展脉络。在音乐进行的每个细节下想象与之对应的舞蹈形象,进而展开想象,运用肢体语言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精髓。
2音乐作用于舞蹈艺术创作
舞蹈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音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优美的音乐配合,可以帮助舞蹈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从而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另一方面,音乐有助于舞蹈元素、舞蹈短句、舞蹈组合以及各种舞蹈语汇之间的连贯和流畅,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这是音乐对舞蹈所产生的主体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讲,决定了舞蹈创作本身是离不开音乐的,这就是舞蹈艺术中舞蹈对声音本能的需要。就表现形式而言,在舞蹈的创作表演过程中,舞蹈所表现的肢体动作绝对从属于舞蹈音乐。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加强舞蹈音乐的作用只可能对舞蹈艺术产生积极后果。一部优秀的舞蹈或舞剧作品,必须要有好的音乐来与之配型,只有真正把握好这个前提,才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才能被观众所认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舞蹈艺术创作、表演时,或者是站在鉴赏者的角度,都必须去更深入地学习和认识音乐,因为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永远是舞蹈的最佳搭档。
3在舞蹈艺术创作中音乐与舞蹈的契合关系
音乐和舞蹈是一对相互配合的统一体,一曲好的音乐能够使舞蹈语汇凝练、集中并富于情感,能够提示舞蹈动作及情感的内涵,使舞蹈的思想性和动作性更加丰富。舞蹈音乐不仅能给舞蹈以长度、节奏和速度,也能给舞蹈以情感的提示,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才能塑造出完整的舞蹈形象。所以说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和音乐共同担负着表现思想内容、刻画人物形象的任务。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音乐的内涵和思想更加活跃起来,给人以音乐形象的流动美之感。其次,在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品中,音乐起着辅助的作用,音乐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的主题和氛围,一个舞蹈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内容或者情绪,就应该运用什么样的音乐。在舞蹈中音乐是为动作而存在的,而不是动作为了音乐。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一方面在舞蹈创作编排时,编导可以先构思作品,做好立意,确定舞蹈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然后再构思结构和编排具体的舞蹈细节,最后才是为舞蹈编曲和选曲,在这个环节上要把握好舞蹈作品的内容、情绪,构思创作舞蹈契合的舞蹈音乐作品;另一方面,舞蹈编导可在事前先选定一个契合度相对不错的舞蹈音乐,提前感受一下音乐的感染力,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编排出完整、优秀的舞蹈作品。要达到这个效果和高度,我们的创作人就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了,就是要很好地把握住音乐的风格,发挥想象,运用编创技法,表现音乐所提示的内容、情节以及感情。在舞蹈创作中,舞蹈与音乐共同担负着表达思想情感、叙述情节内容、刻画人物形象的任务,所以说舞蹈与音乐两者只有真正找到一个平衡的契合关系,才能够塑造出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俗话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实践证明,舞蹈和音乐这两个艺术表现形式不一的艺术,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但作为独立的艺术类别,它们是永远分不开的。
4在舞蹈创作中音乐对舞蹈的启发作用
篇7
关键词:壮族舞蹈;创作;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70-01
舞蹈是人体运动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追溯舞蹈多功能文化的特征,首先就表现于动作先于语言而承担了交流和传达的任务,这也是舞蹈表达艺术的价值所在,舞蹈最早是用来表现活动形式的,而并非作为艺术和审美的形式存在的,现在的壮族舞蹈已经具有多重功能和价值,所以说壮族舞蹈具有深刻厚实的文化意蕴和特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壮族舞蹈的创作观念的演变
首先,现实生活的再现。这一个阶段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也是壮族舞蹈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壮族舞蹈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更好的反映生活,即对生活的再现,更为注重现实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直接联系。
其次,再现与表现的交替。这是壮族舞蹈的第二个时期,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的状态是创作观念的交替过度,在舞蹈题材上通常表现为现实生活题材与历史题材交替的表现形式,该时期壮族舞蹈的主要代表作有:《醉歌》和《洗战衣》等,都是现实生活情景的再现,表现的比较贴近当时壮族人们的生活实际状态,也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欢迎。
最后,作者观念的表现。壮族舞蹈表现作者的观念的这一时期就已经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这个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较而言是比较具有特色的,已经开始趋向于注重“自我”的表现形式,即表现出作者的自我情感和态度,其代表作有:《摆嘎摆》和《恋月》等。
二、壮族舞蹈的文化蕴涵
首先,多功能文化的表征。壮族舞蹈在目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已被人们认证为一种多功能文化,不仅是人们运动的表现形式,从哲学的价值论角度分析,人类活动通常是建立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功利性的活动目的,壮族的舞蹈当然也是不例外的。当今壮族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联系和交流的载体,成为一种人体文化,使观赏的人们获得知识、教育和审美娱乐等。
其次,宗教文化蕴含。在古人对舞蹈的研究中,人为“舞”和“巫”同源,这就说明了舞蹈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在壮族舞蹈中有巫舞、师公舞、道公舞、僧公舞等宗教性舞蹈,在壮族宗教祭祀仪式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巫师进行巫舞等,在这一宗教文化蕴含中,壮族的舞蹈就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作为一种宗教祭祀仪式活动的属性存在的,这也是壮族宗教人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人性蕴涵。舞蹈被作为人体文化的一种,那么它将承载着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从对壮族舞蹈的创作与的分析过程来看,都是离不开人这个主体的,所以不难分析出,壮族舞蹈中蕴涵人性的美,人们通过舞蹈来表现人体的文化意味,这也就是从舞蹈的角度分析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三、壮族舞蹈的艺术特色
舞蹈的艺术特色不仅体现在人体上,还有服饰文化特色、面饰文化特色、音乐艺术特色、绘画艺术特色以及杂技艺术特色等,在当今壮族舞蹈已经与文化等艺术联系在一起,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壮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韵律上的内敛外张的艺术特色。在欣赏壮族舞蹈的过程中通常会发现在动作幅度上都比较小,在舞蹈的速度上也并不快,具有委婉耐人寻味的意味,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气势上比较内敛,将这内敛的状态融入到感情中并扩散开来,转化为激情四射的舞蹈韵律,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张力,即外张的艺术特色。
其次,表现形式上的模拟和表现的艺术特色。壮族舞蹈是通过人体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虚拟化到表现性的发展过程,是虚拟性和表现性的统一,这与壮族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后,节奏上的和谐以及热烈的艺术特征。壮族舞蹈在节奏的表现上是比较突出的,节奏感是舞蹈的灵魂所在,在壮族舞蹈的表演的过程中,节奏是比较分明的,比较强的节奏感对舞蹈动作和韵律的掌控上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节奏上的和谐,而形体动作随着节奏大小、强弱的变化而变化着,使观赏人的视觉产生波动,达到情感的共鸣,和谐与热烈相统一,也是壮族舞蹈的典型艺术特征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壮族舞蹈不仅是壮族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之一,所以壮族舞蹈要不停地改进和完善自身,更加突出自身的文化艺术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打造更加完美的壮族舞蹈艺术特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学铭.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载歌载舞”教学形式的可行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2).
篇8
关于舞蹈思维创作,我们注重的是观念的创作,而观念又借助于思维活动。那么思维活动就是影响我们思维创作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说舞蹈思维创作以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下关于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思维的概括借助于“词”,这个“词”是我们个人心中的概念。而“词”是建立在感性材料上的,感性材料又来源于实践。所以思维是一种加入到实践活动中的特殊活动,是在实践活动的关系中实现的。但思维并不只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因为思维是对客观实践的本质的认识,是人脑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所以思维创造过程本身是由一定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它本身是个自然过程。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对客观材料进行分解,和重组,并与我们原有的知识进行结合。在进行分解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对客观材料进行过滤试分析,也就是对收集来的初级事物信息进行进行筛选,记住事物的本质。在记住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人的爱好进行有方向的选择内容。
既然思维的概括借助于“词”,而这个“词”是我们个人心中的概念。那么我们就要对我们个人心中的概念进行一次解放。比如说:(“1+1=”什么?)多数人都毫不犹豫的说:(是“2”)可如果我说:(“1+1=10”)你会怎么想,是我错了吗?你一定有一种冲动,想拉着我去见你小学数学老师。但如果你问问搞过计算机的人,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说:(“1+1=10”)是对的。因为在“二进制”中是成立的。看————这就是我们思维局限性的体现。可如果我说:(“1+1=“田””)呢?是我错了吗?没错!这个答案是从图象上得出来的。可如果我说:(“1+1=9”)呢?是我错了吗?这时你或许会犹豫或许会说我的答案是错的。其实(“1+1=9”)也是对的,因为在艺术创作中只有合理不合理,却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艺术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1+1=9”)就是成立的。比如北京开关厂的广告(99+“1”=0)。艺术家达到了自己目的,所以(99+“1”=0)就是成立的。(关于99+“1”=0的解释:99是99次努力,+“1”是1次失误=0是失败)就是说99次努力加上1次失误等于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维创作作品,打破了我们旧的观念。
古往今来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大师都是先从概念上打破了当时的旧观念,从而超越前人。所以在我们舞蹈创造中,首先要进行思维创造,和观念的改变。
在我们打破了旧的观念以后,我在来说明一下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又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而社会需求又是最难控制的。
比如:街舞之所以起源于美国黑人,其中有许多原因,第一(美国有强烈的种族歧视,压制了一些黑人的情绪。这是舞蹈动机的根本。为了发泄情绪黑人舞者们抛弃了“审美”这一要素,(这是无意识的),保留了其它要素,剩下的要素有:社会生活的反映:情感:动态意象:)第二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为“社会存在”的产生提供了保障。第三随着“中产阶级”(即一些小的资本家,白领,蓝领类型的工人)的崛起,文化消费方向发生了改变。成多级化趋势,以不在已上层社会的审美为最终标准(如:文雅的芭蕾剧),所以有了不同的“社会需求”。第四文化思潮的进一步解放。随着达达主义的产生,人们的艺术追求以不在是求真写实,和抒发个人情感,而是追求新奇的感觉。使以前的“社会意识”发生改变。为产生不同的“社会需求”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所以“街舞”不是我们的东西,而是社会的产物。我们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上截然不同,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学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自由的精神。
当我们了解这些理论之后,我们还要知道。理论是奠定于实践的,又来指导实践,但是归根到底是属于实践的。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有理论来指导一下,提高一下。(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认识的目的是实践,实践帮助我们在认识,从而在进行实践。”)并且找到街舞的演出市场,这是舞蹈思维创作的目的,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我们不但要掌握历史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要注意个人修养。
篇9
形象鲜明、风格独特的音乐主题;如果舞蹈音乐没有一个形象鲜明、风格独特的音乐主题,那么很可能这个舞蹈作品将是杂乱无章的。这与写小说和编剧本一样,是个立主脑的头等大事。音乐主题是为了统领整个舞蹈作品而浓缩成的一个音响基因。说它是基因,因为它是表达和演绎作品的最小音响单元。它既界定了作品的风格、地域,以至时代等等方面;又要在具体的谱写中,将这个音乐主题渗透到每个章节之中,甚至渗透到每个细节之中。只有这样,观众的心路才能跟着似乎耳熟的音乐语言深入其境,同时随着演员的肢体语言,而产生听觉和视觉上高度统一的艺术效果。
精心提炼、准确无疑的动作性;舞蹈音乐的动作性是舞蹈音乐与其它门类音乐作品最具个性差异的所在。曲作者如果根本就没有考虑过音乐的动作性,没有考虑过肢体动作的逻辑循环性,尤其是群舞场面,如果没有所有表演者都能分辨得出的节拍;这个节拍不仅是谱面上分得出来,更要在听觉上分得出来,也就是说,如没有不仅是乐理上说得通的,更应该是心理上感觉得到的经过精心提炼,准确无疑的动作性很强的节拍、众多的表演者心中就不能踏实;动作就不会自信;情绪就难以饱满;当然画面也就更难整洁。甚至还可能给观众带来南辕北辙,难以承受的错乱感觉。进而言之,这种可辨的节拍,又不是机械化的,如仅是机械式的节拍组合,它将可能又成为了健身操音乐,或是集体舞的音乐了。
舞蹈音乐创作过程中,在考虑音乐动作性的同时,还不能忽视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度。音乐一定要给舞蹈动作以明确可靠的支点。要是一个坚实的舞蹈动作碰上了一组纤柔的弱音;或一种优雅的舞蹈姿态遇见了一串坚实的旋律,真是一件令人无所适从的事了。当然,创作舞蹈音乐的过程中,在考虑音乐与肢体动作如果紧密结合时,在注意音乐本身的力度表现外,更要注意到配合好舞蹈语汇中刚、柔、静的逻辑性很强的循环节拍和激情奔放的自由节拍,以及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休止等等方面。这些就不多说了。
清晰可信、亲临其境的场景;场景音乐在任何器乐作品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段落,但是在舞蹈音乐中又多了一层要求:那就是要求它既要把规定的场景表达得一览无遗;又要它适宜于用舞蹈动作来共同表现。也就是说舞蹈音乐的场景乐段必须也要好跳。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前提,所以就不多说了。但是场景乐段在舞蹈中的重要性却是千万不容疏忽的。因为舞蹈与歌剧、戏曲、电影、歌曲不同;一般地讲,它没有必要用文字来为场景作注解。所以说舞蹈音乐的场景乐段,尤其要下工夫,当然啰,场景乐段的写作,除它本身的旋律风格之外,乐队配器上的色彩和特色乐器的运用也是重要的手段。
篇10
“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生活的艺术再现”。这些笼统地来看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从舞蹈创作规律和实践经验的角度看,这些众所周知的看法不能完全真实真切地说明创作过程的实际心态。因为,由现实生活的题材转换成舞蹈,需要一个“选择、加工、提炼、组织”,也就是创作的过程。现实状态的“可舞性”,并非就一定能转换成舞蹈。而是需要创作者对“舞蹈题材的深层选择、舞蹈表现形式的突破”(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
现实题材的创作,在遵循创作规律的同时,如何进入到“内动契机”,就是不依赖于模本的依据,而是更多地倾向于创作者自身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对现实的真实反映。现实题材不单指“重大题材”,生活中许多点点滴滴的事物,都是现实题材创作的不朽源泉,这就要求编导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挖掘生活并升华现实中的事物,从而创作出反映实际生活当中的舞蹈。
如何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元素,开启生活深层的“可舞性”,需要创作者一双“心灵的眼睛”。这是一双能穿透生活表层去洞察幽隐的眼睛,这是一双能与想像能力配合进入观察对象所处的“特殊状态?中去的眼睛,这是一双能够通过外部动作的信息传递敏锐地捕捉到内在动因的眼睛,是真正的“舞蹈家的眼睛”。“舞蹈家心灵的眼睛”不是腰腿之动所能达到的,而是由生活经历、文学素养、感悟能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转换移情的体验综合而成。(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
现实题材的创作,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要求创作者能够创作出触动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来。在引起内心世界波澜的同时,把现实当中的“真、善、美”、“丑与恶”、“亲情、友情、爱情”融会成一个个“黄金点”推到一个极致。它所产生的效果将令人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回味与思考,这是对个人世界观的升华,也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舞蹈《进城》将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工这一生活中弱式群体题材搬上了舞台。编导在创作过程中经常深入到工地、厂矿去观察了解这些进城务工者,把这群农民工进城人员的形象,成功展现在观众面前,引发了人们对农民工这个社会热点的关注。舞蹈《父亲》,在面对许许多多表现母亲题材的今天,编导独具匠心选择了表现父亲的现实题材,用发自女儿内心世界的呼唤,呼唤天下所有的儿女,都来“关心自己的父母”这一社会普遍存在的“老龄化”的现实问题,巧妙的用舞蹈形式,生动、形象、艺术的再现舞台上。舞蹈构思精巧、催人泪下,充分展示了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巨大作用,这种作用也是其他姊妹艺术所不能企及的。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身体动作语言、音乐、舞美、服饰、化装、道具”等诸多艺术为一体,通过肢体语言,形象生动的表达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大自然赋予的灵动和精髓。“长于抒情,拙于叙事”,这本是舞蹈的基本特质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事物的更新换代,当今社会生活产生出来的事物种种,又迫使广大创作者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创作出反映现实题材、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舞蹈作品。一味的表现“花、鸟、鱼、虫和才子佳人”并非舞蹈的专利,也不是舞蹈本体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拙于叙事”也并非就不能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现实生活的创作,而是要更加迎难而上,挑战舞蹈“拙于叙事”这个“劣势”的“空挡”,创作出反映老百姓现实生活、现实感受的舞蹈题材精品。纵观当今舞蹈创作,不乏许多令人叫绝的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如表现解放前期,老区人民支前的《儿啊儿》,用伟大母爱接纳侵略者遗孀的《中国妈妈》,表现解放初期战士刻苦锻炼的《行军路上》,喜送公粮的《喜送粮》等;还有改革开放后表现自卫反击战的《再见吧!妈妈》,农民丰收喜庆的《担鲜藕》等。特别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一大批表现现实生活的舞蹈,如把触角直接延伸到近年来矿难频发题材的作品《矿道深处》,关注社会老年题材的《父亲》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都以其选材的精妙、编导的精巧、表演的精细而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深挖社会热点、关注社会民生、打动心灵世界而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播。 舞蹈是身体的艺术、心灵的艺术;舞蹈创作是升华思维的艺术。当代舞蹈现实题材的的创作,要求编导者长期不断的积累与学习研究。
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和寻找舞蹈创作素材。通过观察积累经验,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性,为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善于观察社会、注重现实生活。如社会热点、民生、环保、股票、经济等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还有日常工作生活中邻里、婆媳、父母、兄弟姐妹、七姑八姨等琐碎的事情。通过观察,沉淀下众多的素材为我所用,这也是对今后的创作储存好必要的“物资材料”,把握住事物的准确和核心部分。
现实题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如何选择?如何提炼?编导对其题材的深度研究与把握,“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平日的观察和积累,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创作题材可选择的“仓库”。在选择上针对现实问题题材“优中选优”,以期达到题材最广泛表达现实问题的“共鸣”性。其实这就是在选择中的提炼,提炼出“独具匠心”的舞蹈素材、编排出“风格独特”舞蹈语汇、创作出“雅俗共赏”的舞蹈作品。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编导者,始终要有“不重复别人的路”的思维方式,艺术创作始终要有观点独特、理念出新的观念。“人云亦云”的思想终将会被艺术需要创新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