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范文

时间:2023-04-11 16:0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毕业生就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毕业生就业

篇1

今后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包分配与不包分配的含义是什么

包分配与不包分配的确切含义是:包分配是指普通高校和中专学校毕业生由国家负责按计划统一分配工作。就是说,只要你考上了大中专学校,就成为国家人,毕业后就是国家干部的身份。不包分配确切地说,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毕业生的就业是原来被动地分配工作变为主动地选择工作,即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实行在一定范围内毕业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对少数未被录用的毕业生,国家不负责安排工作。

什么是“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

供需方面是指供方:毕业生的培养单位,如大专院校、中专学校等,与需方:各用人单位,在一起经过充分协商,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方案。学校与用人单位也可相互直接联系,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本校的专业培养、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而用人单位则向学校介绍本单位的情况、需要毕业生的情况以及具体要求,双方协商落实毕业生就业的供需方案。双向选择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与毕业生直接见面洽谈。学校可向毕业生出具推荐函(信),毕业生则可通过多种途径与用人单位直接面谈落实工作单位,确定单位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经学校和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即可形成就业方案。双向选择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毕业生、结业生和肄业生有何区别

毕业生,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格或修满学分,准予毕业者。毕业生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结业生,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一门主要课程(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及格者。结业生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肄业生,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者(被开除学籍者除外)。肄业生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或学历证明。

定向生就业是怎样规定的

定向生,即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毕业生,其就业的去向也就明确了,即应在招生时所确定的地区或部门范围内就业。定向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回原定向单位(地区),须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并偿还全部培养费、奖学金等费用后,方可到非定向单位就业。

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受的处分能否撤销 根据原国家教委规定,学生处分分为六种: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对学生的处分材料,应归入学生档案,不得撤销。

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毕业证书丢失可否补发

执照国家规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毕业证书遗失后,由本人向原毕业学校申请,经学校查有实据,可开具毕业证明书,不能补发毕业证书。毕业证明书具有毕业证书的效力,出国使用者可由公证处公证。

就业协议签定后如发生违约怎么办

就业协议书一经签署,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协议。违约责任方按规定缴纳违约金后,按新的协议办理就业手续。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还可以更换就业单位吗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就业协议,具有生效合同的性质,这时,毕业生作为签订方之一,必须履行所签订的协议,无权自行毁约更换就业单位,如毕业生个人或家庭出现了新的情况,无法履行协议经征得原签约单位同意,交纳一定的违约金

后,方可另行更换工作单位。

毕业生个人要求用人单位退回,学校还受理吗

毕业生报到后提出种种理由,要求用人单位退回。对这类毕业生,学校不再受理其就业事宜。如用人单位同意退回,又有新的接受单位,学校可按违约处理,给予调整。毕业生报到后如何办理户口转移手续

毕业生离校时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到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就业的,须经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凭用人单位出具的证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所持的《毕业证书》和《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上述户口可转入家庭所在地,也可转入单位集体户口,符合单独立户的允许其单独立户。

毕业生的工龄是如何计算的

毕业生的工龄从到用人单位报到之日起计算。工资发放办法为上半月报到的发全月工资,下半月报到的发半个月工资。

就业需要做好哪些思想准备

写自荐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怎样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职业

篇2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姓  名

xx

性  别

贴照片处

出生年月

xx年5月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健康情况

良好

学  历

大学专科

生源地区

XX市XX区

入学时间

20xx年9月

修业年限

专科三年

通讯地址

xx省xx市xx路xx号

联系电话

可以联系到本人的电话

邮政编码

xxxxxx

  

在校期间

参加社会

工作情况

20xx年10月   参观江门果蔬副食品公司、江门食品厂、大长江集团;

20xx年11月   广州IELTS(雅思)助考员;

20xx年12月   江门日报报促销活动;

20xx年04月   车船宝“晕车丸”促销活动;

20xx年6-7月  中山市食品生产基地生产实习;

 

  

在校期间

奖惩情况

20xx年10月  获系新生辩论赛优秀奖;

20xx年10月  获系运动会男子1500米比赛第一名并创下记录;

20xx年11月  获院运动会男子5000米比赛第一名;  

20xx年12月  被评为xx年系优秀运动员;

20xx年04月  获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相声、小品比赛二等奖;

20xx年09月  获奖学金“三等奖”

 

  

有  何

特  长

懂得网页的设计与制作,有一定的电脑编程能力。

外 语

水 平

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

自何时起至何时止

在何处学习(工作)

担任何职务

 xx年9月-xx年7月

XX市XX小学

 xx年9月-xx年7月

XX市XX中学

副班长、生活委员

 xx年9月-xx月7月

XX市高级中学

 xx年9月-xx年7月

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

组织委员,系体育部副部长

自我鉴定:

 

 

 

 

 

 

 

 

 

 

 

 

 

 

  

                                               本人签名:xx

                                              20xx年x月x日

本人

求职

意愿

 

  

                                             (公章)

                                            年   月   日

联系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篇3

【关键词】音乐专业;就业政策;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61-01

一、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就业困难问题,某些地区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30%。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超出市场需求数量,出现严重的供需失衡。一些地区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是同时期市场对音乐专业毕业生需求人数的140%,市场供需失衡较为严重,这是造成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二,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集中。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多集中在各类学校、相关的音乐创作单位和音乐表演这三个方向。但是从市场需求来讲,市场在这几个方面对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是相对较少的,因此择业方向集中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二、我国对高校音乐专业就业政策的实施现状

良好、完善的就业政策是解决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效方法。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我国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在就业政策实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政策实施的范围上:

(一)就业政策实施层面单一。根据相关调查研究,80%以上的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在实施对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过程中,仅从学校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方面实施简单的就业政策。例如在一些学校,音乐专业就业政策的实施多数是沿用传统的方法,从学校自身认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方向较为单一;一些政策部门在实施就业政策过程中仅仅是从国家宏观政策方面对音乐专业毕业生实施相关的就业政策,忽视了市场需求层,影响了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实施质量。

(二)就业政策实施范围小。我国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在实施相关就业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就业政策实施范围小的问题。79%的高校和地方就业政策的实施仅限于学校内部,仅仅是通过国家的政策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就业知识讲座或就业技能培训;85%以上的高校通过西部计划、支教计划等国家层面的方式来实施相关的就业政策;多数相关政府部门在对高校就业政策实施过程中仅从政策层面上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实施相关的就业政策,因此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实施就业政策的范围就被限制,造成政府在实施就业政策的过程中存在就业政策实施范围小的问题。这种现象使得高校就业政策在落实中缺少市场范围的政策,从而不能很好地通过政策落实来增加市场对高校音乐毕业生的需求,不能真正地解决高校音乐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三、提升就业政策实施质量的措施

(一)增加市场层面的就业政策的实施。市场需求是决定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在实施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时要从学校、政府两个层次扩展到学校、政府、市场三个层面上。首先,政府和学校在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实施相关的就业政策之前要对市场对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现状和存在的一些典型现象进行分析,从而从市场需求层面对实施的政策进行调整,继而使相关就业政策能够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其次,学校和政府在实施具体的就业政策时要积极地与市场中的企业相结合,让市场需求主体参与其中,使学生从市场主体方面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

(二)扩展就业政策实施范围。高校和政府实施就业政策范围较小是影响就业政策实施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为提升音乐专业就业政策的实施质量就要从多方面、多途径提升对音乐专业就业政策的实施范围。首先,高校要将就业政策的实施范围从单一的校内政策实施转向校内和市场政策相结合的实施方式。根据市场在特定时期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数量,需求种类的相关特点实施相关的就业政策,从而增加就业政策的实施范围;其次,政府在实施相关就业政策时也要从政府宏观政策范围逐步扩展到就业市场。只有政策实施范围扩展到市场才能真正地提升就业政策的实施质量,避免就业政策实施流于形式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雷培梁,连莲.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经验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09(6).

[2]孙远航.音乐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音乐论坛,2015(2).

[3]夏毅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与就业分析[J].学术论坛,2012(9).

篇4

一、建立专项资金。每年在市财政预算中安排促进*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大学*籍毕业生回家乡工作的奖励,对*籍困难毕业生就业的资助。

二、鼓励重点大学毕业生回家乡工作。

(一)重点大学*籍毕业生回家乡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与企业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毕业生本人一次性奖励2万元,奖励资金待毕业生在企业工作满1年后支付给毕业生本人。符合《*市引进紧缺人才资助办法(试行)》(吴政发〔*〕31号)中企业骨干人才购房资助对象的,可由毕业生本人直接申请购房资助,政府资助资金直接划拨至其个人账户。

(二)重点大学*籍毕业生,凡符合本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需专业要求的,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经统一面试、考核合格的录用为派遣制事业性质人员,工作年度考核优秀的,可录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三、扶持困难毕业生就业。

困难毕业生是指就业困难或经济困难的*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是指毕业6个月以上未实现就业并已办理失业登记的毕业生;经济困难毕业生是指“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贷款进入高校就读的毕业生和经所在镇、开发区确认的其他困难家庭毕业生。

(一)以培训促就业。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毕业生就业技能,促使就业困难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每位*籍就业困难毕业生可享受一次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凭考试合格证明,由毕业生本人向市人事部门申请返还个人所交纳的培训费用。

(二)以见习促就业。鼓励企业吸纳*籍就业困难毕业生进企业见习,通过见习实践,创造就业机会。*籍就业困难毕业生每人可申请参加1次见习活动,见习期间享受生活补助。生活补助由见习单位和政府共同承担,政府补助的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见习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三)实行就业援助。经困难毕业生申请,由市人事部门向社会公布困难毕业生的专业方向和求职意向。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困难毕业生,对接收困难毕业生并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金额按企业为困难毕业生缴纳1年社会保险费的50%计算,补助资金待毕业生在该企业工作满1年后拨付。建立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绿色通道,优先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就业登记证》和《再就业优惠证》,享受就业再就业优惠待遇。

四、鼓励自主创业。对*籍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税务部门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予税费减免优惠。毕业生自主创业需申请小额贷款的,可根据《关于印发*市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吴政办〔*〕116号)文件,按照自愿申请、社区推荐、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后报市就业管理机构审核、贷款担保机构审核并承诺担保、经办银行核贷的程序办理贷款手续。优秀毕业生从高校争取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可进科技人员创业园,并享受创业园的优惠政策。

五、优化政府服务。各政府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人事部门要在毕业生求职信息、举办毕业生“双选”活动、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推荐、就业见习、就业信息服务、档案托管等方面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合作,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联动机制,互通招聘岗位和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为毕业生提供鉴证、报到、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档案托管等一条龙服务。公安部门要做好毕业生落户工作。

六、坚持规范操作。

(一)重点大学毕业生回家乡工作奖励金支付,由毕业生本人提出申请,困难毕业生就业资助由毕业生本人或所在用人单位提出申请,报市人事部门审核后拨付。

(二)市财政部门要定期对促进*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有违反本意见规定的,作出相应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七、其他。

篇5

我院已召开了多次以就业工作为议题的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分析了今年大体的就业情况如下:

1、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相反,毕业生就业率逐年降低;

2、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鉴于目前经济形势,最近几年的增加速度明显放快);

3、公、检、法单位要求毕业生必须先通过司法考试,给毕业生进入公、检、法单位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4、出于各种考虑,仍有部分学生选择暂不就业,给我院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科学分析了我院的就业现状,尤其是针对地研究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后,我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

在法学院召开的关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专题会议中,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征俊提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现在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水品也关乎我院的社会评价和招生质量。我院的相关人员应当正确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法学院院长刘丹冰教授在会议中建议,我院教师可以向相关的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并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

2、调整教学安排,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我院针对近年来司法考试的发展趋势,以及与法院、律师所等法律实务工作人员的交流经验,尝试改变相关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能够更加地贴近司法考试、法律实务工作等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学以致用,毕业以后在相应的竞争中具备更大的优势。

针对我院本科法学是长线专业的情况,在我院的积极争取下,拟于年招收30名知识产权方向的本科生,该方向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院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改善我院就业现状。

3、立足服务,努力为学生就业排忧解难

学生就业率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关系运作问题。我院计划拿出一部分资源用于相应的关系运作:(1)、走向用人单位,向用人单位推荐我院的毕业生,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基石;(2)、与相关单位(尤其是法院、律师所等专业对口的单位)联系,建立对口关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通路;(3)、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为我院学生组织小型招聘会,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遇;(4)、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通过奖励成功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教职员工,充分带动我院相关资源。(5)、建立了“法学院就业信息系统”,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将最新的招聘信息以最快的速度给每一个毕业生,进一步增加了就业机会。

4、重视教育,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为了帮助毕业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的新形势,我们做了大量的预备“作业”,通过与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了解、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当年的就业政策等,并及时向学生传达,使学生们对于就业形势政策等尽可能多了解一些。除了不定时给毕业班召开班会外,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搞好就业教育工作——在学院网站中开辟就业专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技巧以及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5、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在高年级举办由在考研、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等传授切身经验的交流活动,提高学生们应对各种相关考试的能力。在模拟法庭组织就业礼仪讲座等活动,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6、成立法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为了更好地展开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院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篇6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监护人:_________________ 与乙方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乙方于______年______月就读于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专业,为保证乙方学业完成及今后的发展,减少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拓宽学生毕业后就业渠道,依据甲方和该校的有关协议,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就乙方毕业后继续深造及就业安置问题达成协议内容如下: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1.依据全日制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甲方组织乙方到大连相关专业用工单位实习。2.甲方负责为乙方的就业提供安置机会,就业安置率100%,甲方为乙方提供就业安置机会不少于三次(不能取得毕业证书者除外)。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1.乙方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可获得______________学校毕业证书;2.乙方有权放弃甲方提供的就业安置机会,放弃三次就业安置,甲方不再提供就业安排;3.乙方身体条件要符合用工单位标准。

篇7

关键词:就业能力 导师制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69-01

就业是是民生之本,高职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评价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需看学生的就业率,看就业质量。我国的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了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点低、发展晚,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显得还是相当落后。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低,就业质量不高,工资偏低且存在较高的离职率,与本科及研究生等高学历毕业生相比就业压力非常大,因此,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显得尤其重要,说到底就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普遍水平较低,自学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理论学习能力薄弱,而且全国各职业院校发展不平衡,深圳、上海、广东等大城市职业教育发展较早、办学条件好,有着众多对口的大型企业,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完善,可以很好地实现校企结合,甚至订单式培养。内地中小城市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学校所在地缺对口企业,实训条件不足,真正的校企结合不够,不能实现与企业真正的零距离对接。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工人之间差距较大,缺乏竞争力。用人单位还得专门进行培训才能上岗,这无疑就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浪费了时间,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也不能很好的保证。只有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学生才能被用人单位认可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建议把重点落脚在就业能力的培养上,提高毕业生质量,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方面,提出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1 加强校企合作

与企业实现真正合作,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制订课程标准,将企业项目作为课堂授课内容。让学生在校能接触到企业项目,了解真正的企业项目所包含内容,提前了解到企业产品。

校企共育,实现接力培养,院校完成基础课程授课,企业完成企业实训部分,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工作流程、省去了企业岗前培训的环节。

企业一线教师进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行业的动态和发展现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学习的针对性理强,学习的积极性更高。避免了学生只学课本,与一线工作不能对接的尴尬。

2 加强师资培养

让专任教师进企业项岗,从事一线工作,熟悉企业工作流程、了解企业需求。专任教师基本都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企业实战经验,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能传授课本知识不能与企业工作要求相适应,所培养的学生也只能是缺少企业所需技能的半成品,因此,转变专任教师,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毕业生技能的好方法。

3 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其特长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当伯乐,培养学生的特长,有特长学生才能有信心、有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其特长发展,可使学生扬长避短,学生才能成材成器。

学院为发展学生特长,成立各种学会协会、兴趣小组、竞赛小组,学生在修满必须的学分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发展自己的特长,学生有专门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指导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并根据老师的要求制作本课程相关企业所属作品,指导老师按时点评指导。

竞赛小组的学生负责相关学科的各级别大赛,通过大赛熟悉设备,熟悉企业生产过程,提高了个人的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整体意识,学会了与人沟通的能力。既培养了学生又锻炼了老师,也促进了学校的硬件建设。

4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院校应大力发展校办企业,让学生参与管理、参加实训,工学交替,及时将课堂所学内容进工厂实践,按一线工人要求来管理学生,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熟悉企业,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由学校到工厂实现零距离。

5 实行导师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系领导、教研室主任组成一个导师团,每个导师提出至少两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拟定的就业方向选择老师,这样就由老师和学生组成了一个团体;老师对自己团队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谋划自己的就业岗位(是实际想就业的岗位),一般两个为宜;老师根据学生所选岗位,指导学生分析查找拟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学生模拟面试答辩现场,这里也包括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要求,帮助学生消除面试恐惧心理;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招聘信息,参与岗位招聘,学生招聘成功后可以根据学校要求办理顶岗实习手续离校;指导老师和本小组同学建立长期就业指导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直到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为止。

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及规划从大一时就要开始,分层次分年级指导,在低年级让学生学好文化课及掌握技能的同时贯穿以就业指导,让学生明确目标,有方向感,始终朝着就业方向努力。可适时让学生参加一些招聘会,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好积累经验,做到有的放矢。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沟通能力等。

6 结语

高职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和严峻的职场挑战,有了较强的竞争力才能在取得一席之地。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拓展就业空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迫在眉捷,这需要国家、职业院校、教育者和受教育们共同的努力。高职教育能否获得成功就看毕业生的能力,看企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因此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金建孟.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10.

篇8

澳大利亚有42所大学,其中大部分为公立大学,每年毕业生约为15万人。联邦政府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的信息收集并向社会公开,以此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鼓励全社会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1、毕业生去向跟踪调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邦政府就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澳大利亚毕业生职业协会”(Graduate Careers Australia)来对毕业生进行系统而广泛的跟踪调查,称之为“毕业生去向调查”(Graduate Destination Survey)。这项调查是在毕业生毕业四个月以后进行的,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全职工作就业情况和为了深造重新进入高校全日制学习情况两部分。全职工作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的行业、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和薪资水平等;全日制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的专业和学历层次等。这项调查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进行比较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为高校提供了用来自我评估毕业生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的适应能力的基本参考依据。

2、学生校园经历问卷调查。联邦政府还设立了一年一度的毕业生校园经历问卷调查。该项调查根据调查的对象分两种,一种是针对本科毕业生的“本科生专业经历问卷调查”(Undergraduat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CEQ)),一种是针对研究生的“研究生学习经历问卷调查”(Post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PREQ))。从内容的设计来看,该调查针对的是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经历和感受。针对本科毕业生的调查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组织、教学目标和标准的设定、教学工作量、学习成绩的评定、技能的培养以及整体满意度。这项调查的内容还包括诸如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帮助、学生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学习兴趣小组的组织和活动、毕业生质量的促进等等。针对毕业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经历的调查,主要项目包括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导师的督导、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学术风气和学习氛围、学术基础的构建、论文评定和学习研究目标的实现等方面的满意度。学生校园经历问卷调查提供了毕业生对在校期间的感受和满意程度的信息。

3、毕业生技能评估。“毕业生技能评估”(The Graduate Skills Assessment(GSA))是专门用来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评估的随机调查。该调查针对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入学时的专业技能水平测试和毕业时的专业技能水平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毕业生技能评估”2000年年初在各大学的帮助和配合下开始酝酿,并于2000年下半年首次在当年的毕业生中进行。学生入校时的测试可以用来帮助高校确定新生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帮助;学生毕业时的测试,既可以用来作为高校录取研究生时的参考,同时也可以用来作为雇主根据专业技能和雇用目的挑选雇佣对象时的参考。对那些同时参加过入学测试和毕业测试的学生,通过评估,可以使毕业生自己清楚地知道几年学习和教育所取得的收获和进步。该项测试的结果,也为社会相关组织和个人了解及比较不同专业毕业生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方便。

4、出版和在线公布相关资料。联邦政府有关部门还定期与不定期地出版多种相关资料,一方面以鼓励各用人单位招收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帮助毕业生及在读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与就业方案做出有见地的决定。例如,GCA每年编写毕业生招聘指导名录《Graduate Opportunities》(《毕业生机会》),协助新毕业生从学习生涯顺利过渡到劳动力市场,帮助他们寻找和联系潜在的用人单位。

二、澳大利亚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广泛深入

1、就业辅导工作

澳大利亚高校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主要包括职业生涯工作坊、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课程、一对一的职业咨询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早期性,职业辅导从中学就已开始,进入大学后,一入学就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是全面性,从辅导对象看,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对于已经毕业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校友也继续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三是网络化,在就业网站上,有关生涯规划的视频、音频等资料非常丰富,对于需要预约的服务可以在线进行;四是协同性,职业生涯辅导并不仅仅单独依靠职业中心,其他部门如校友工作办公室、院系教师也参与其中并相互协调,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同时也对该领域职业发展进行介绍;五是科学性,利用各种心理测评工具指导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人格特征等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估,以便更好地选择职业方向;六是针对性,为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如给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提供生涯探索服务,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给留学生提供留学、兼职、升学信息服务,给校友提供职业信息,为特殊群体提供专门的生涯服务。

(1)面向在校学生的生涯辅导。澳大利亚高校对在校学生的服务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非预约指导。主要针对那些可以马上回答或解决的问题、需紧急讨论的事件、关于简历与申请表的具体建议以及很难回答的面试问题等。二是职业网站。在职业网站上还提供一些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谋得职位的优秀申请书、面试技巧以及网站通讯目录。三是职业规划指导。高校的职业中心为在校学生提供各种职业规划辅导,比如个体咨询,一般需提前2周预约,主要面向在校生和毕业不久的学生,帮助其制定职业规划或做出职业决策。在此项服务过程中,生涯辅导人员也会指导学生选修职业课程,指导学生准备就业或继续深造。

(2)面向校友的生涯辅导。澳大利亚的一些高校不仅为在校生同时也为毕业2年内的校友提供生涯服务。其服务项目包括研讨会、一对一咨询及信息资源共享等。需要找工作的校友也可利用生涯辅导网站获取职业或工作信息,需要继续深造的校友可以在大学的研究生院找到有关研究生学习的各种信息。此外,职业中心还加强了学校各部门之间生涯辅导工作的联系,提高了职业辅导的效率。

(3)面向国际学生的职业辅导。澳大利亚高校的职业中心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留学生从入学第一年起就可通过职业中心了解国际招聘单位的聘用信息。职业中心也指导留学生在学习期间如何找兼职和义务工作,如何有效地准备工作申请,如何进行面试准备。留学生注册登录一些高校的职业中心就可了解有关职业空缺或与职业相关的信息。专门面向留学生的具体服务形式有:举办职业规划或其他主题的讲习班或研讨会,开办讲座阐释获得国际性工作与实习机会的要求,举办国际招聘会以吸引留学生回国效力,以及提供一些与留学生有关的信息资源,如《留学生归国―有用网站指导(覆盖13个国家)》等。

2、校企合作和就业信息管理工作

澳大利亚高校非常重视与雇主的关系,在每一个职业中心都有专门负责与雇主关系的人员,一些从业人员来自企业,经常与雇主联系,交流信息,建立人脉资源,邀请雇主到学校为学生开展讲座,收集雇主对学校的反应,不断地改进工作。

人才招聘的主要形式是组织人才招聘会,每年3月和9月在校内举办大型招聘会,邀请雇主到校招聘毕业生,同时积极收集雇主招聘信息并在网上对学生开放,在网上也收集学生的信息和简历供雇主选择。

学校还与相关的职业网站建立联系,利用职业网站为在校生与毕业不久的学生提供职位信息和与职业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临时工作、兼职工作和假期工作,还包括职业研讨会及招聘单位介绍等信息。

3、创业扶持

澳大利亚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业工作,主要是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当前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企业家精神培养、创业精神和创造力养成、企业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等。尽管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基本集中在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实践操作、企业家精神等主要领域。也有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该模式面向所有大学生开放,旨在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促使大学生获得基本创业能力,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完成基本理论、案例研究、模拟实践等各项学习环节,逐步掌握和提升创业能力,达到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目标。

三、澳中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比较和建议

澳大利亚只有四十多所高校,毕业生每年15万人,与我国2400所高校,每年毕业生达到700万相比,国内高校面临的就业工作难度更大、状况更复杂。但是因为澳大利亚职业辅导工作的原型来自英国,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已经比较成熟,而职业辅导工作的资源配置现状跟国内类似,所以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更好开展工作,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澳中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同点

(1)经济危机对就业环境的影响在持续,政府对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关注。澳中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类似的国际就业环境。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衰退带来的就业机会减少对两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在不利的就业环境下,两国政府都对毕业生就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机构和资源上都有一定保障。随着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关注程度的增加,澳大利亚和中国的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机构来承担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责,并在人员、场地、经费上给予了一定的保障。

(3)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的基本职责类似。澳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主要内容上大致类似,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集中在职业辅导和雇主联系两方面,这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两项工作职责中,两国高校在工作内容、手段、形式上大致相同。其中职业辅导工作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为核心,通过咨询、讲座、工作坊、课程、具体项目等方式开展职业辅导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习、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把专业学习与职业准备结合。雇主联系主要通过招聘会、雇主走访等方式,宣传毕业生,巩固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各种兼职、全职就业信息等。

(4)澳中毕业生的职业辅导工作都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就业辅导工作资源不足,尤其是专业人员配置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对职业辅导工作的需求;再比如职业辅导工作在学生中被认知的比率不高;还有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较高,不愿意到中小微企业工作等等。

2、澳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不同点

(1)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念不同。澳大利亚政府虽然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但在工作方法上更多地是依靠行业组织、依靠高校自主完成就业工作,所以澳大利亚从政府层面没有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干预机构与干预机制。而我国政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从国家层面到各级地方政府层面,都建立了高校就业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承担着对高校就业工作指导、管理、组织的功能。

(2)澳大利亚高校就业工作的专业协会比较发达,行业协会自治对就业工作的专业化发挥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澳大利亚就业工作的民间组织――行业协会非常发达,包括毕业生雇主协会(AAGE)、毕业生职业协会(GCA)、毕业生就业咨询服务协会(AGCAS)、产业商业协会(CICA)等,这些行业协会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对高校就业工作间的相互交流、共享资源、职业辅导专业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澳大利亚政府、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关注更全面。澳大利亚高校对就业情况的衡量指标更加广泛,更强调指导性。澳大利亚每年就业调查的结果是学校在招生宣传时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生及家长在选择高校和选择专业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4)澳大利亚高校就业工作更专注对学生的职业辅导。澳大利亚高校就业工作集中在职业辅导和雇主联系两个方面,尤其是在职业辅导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部分资源,工作内容更专注和专业。而国内的就业工作还有相当的精力在学生签约、派遣、户口、档案等工作上,事务性工作繁重,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占用了大量人力,影响了对职业辅导工作的投入。

(5)澳大利亚高校职业辅导人员专业化程度更高。在严格的行业自治下,澳大利亚高校的职业辅导人员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培训体系和行业标准,高校间有频繁的相互交流,与英国、美国高校就业工作的交流也比较频繁,加上职业辅导人员的背景比较多样化,有丰富的职场工作经验,所以职业辅导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而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职业辅导人员的行业标准,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职场工作经验单一,整体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6)澳大利亚高校职业辅导介入大学学习的时间更早、介入程度更深。澳大利亚高校对职业辅导参与程度最高的人群是大一新生,学生在读期间有充分的自由重新选择专业,在众多的课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课程也一直是学生在考虑的内容,所以学生有强烈的职业辅导需求,他们需要了解如何选择才能更好地为将来的职业发展进行准备。高校的职业辅导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习、实践活动,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在澳大利亚75%的学生在读期间有各种专兼职工作的经验。高校的职业辅导还强调工作融合学习,就业中心的一个很重要的辅导内容是向各学院的专业课教授传递职业辅导的知识,促使职业辅导与专业课程学习结合起来。而在国内,虽然一直在试图从大一新生开始职业辅导、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习、实践,但由于生涯辅导人员配置不足、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等原因,职业辅导介入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还有很大差距。

(7)国际学生所占比例较大,特别关注国际留学生的职业发展辅导。澳大利亚高校普遍都有相当比例的国际留学生,比如新南威尔士大学3万名在校学生中,仅中国大陆学生就有6000名,对国际留学生的职业辅导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部分。而国内高校的就业工作,还不涉及对留学生的职业辅导。

(8)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有很大差异。澳大利亚初中、高中阶段就已经对学生开展职业辅导,加上高校学费相对比较昂贵,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为什么要读大学有清晰的认知,包括选择高校、选择专业非常理智,在大学期间的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也都会与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职业成熟度较高。而对国内大学生来说,大部分读大学是一个盲目的过程,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多由父母完成,在职业意识上基本空白,职业成熟度非常低。

3、启示与借鉴

与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比,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优势也有差距,对我们特别有借鉴意义的有以下几点:

(1)丰富就业评价的指标,就业数据服务多方需求。目前国内高校就业结果对外界公布的数据仅有就业率,社会、高中生、高中生家长很难从就业率数据中获得有用信息。澳大利亚每年都有毕业生职业协会(GCA)向全国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报告涉及毕业生就业行业情况、岗位情况、与专业相关性、薪酬等,可以满足多方的数据需求。国内政府机构或高校应在数据调查、数据公开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使高校就业工作的多个利益相关方更深入、更广泛地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

(2)建立就业指导人员的行业标准和准入制度,提高就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足是目前国内高校职业辅导工作遇到的瓶颈之一,建立准入制度、行业标准、培训体系、晋升通道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渠道之一。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可以考虑建立在政府指导下的行业协会,通过行业自治的方式,建立所有高校认可的行业准入标准与培训体系,通过制度来保证就业指导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提供能力。

(3)推进职业辅导对学生专业学习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在国内目前情况下更好地开展对学生的职业辅导,使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与将来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推进职业辅导与学生专业学习的结合,一方面通过对专业课授课教师的影响,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辅导的内容;另一方面,加强与职业相关的实践环节的比重,在实践环节中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4)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要不断加强对自身服务的宣传。学生中对学校就业部门的知晓度不高是澳大利亚高校和国内高校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澳大利亚高校就业部门采取的一个措施是加大宣传,制作各种宣传品在各种场合宣传自己的服务,而不是被动的等待学生需求。

篇9

基本途径

记者:一直以来, 就业结构性矛盾都是导致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无法回避。您怎么看待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袁良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将长期存在,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来源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职业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结构、人才培养层次和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不足。要解决结构性矛盾,除了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外,从根本上就是要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素质和能力。

我国还处于工业化时期,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还处于发展期,大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高端就业岗位不足。另外,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尤其在高等教育内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还存在很大的不适应。因此,从总量上看,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是一个阶段性问题。

根据当前城镇化、工业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目前,我国应大力培养各级各类产业技能劳动者和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我认为,大力加强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是逐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状况需要改变

记者:提高高校毕业生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其实现技能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政府应该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袁良栋:大学生是我国就业群体中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群体。在人力资源市场中应该不属于就业的困难群体,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就业教育的忽视和缺乏,使得高校毕业生出现暂时的 “水土不服”。加之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培育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向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信息内容、渠道和方式等针对性不够,使得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信息获取、职业认知和职业决策能力不足。

当前,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提供基本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按照中央要求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为离校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基本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对毕业生中有就业创业意愿、就业能力差的毕业生提供素质测评、职业能力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以及创业培训和服务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多元需求,单单依靠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是不够的,还要发挥政策引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相关各方发挥各自在就业创业中的能动性。 一是通过就业创业培训和指导,引导和激励大学毕业生树立务实的择业观念, 增强就业创业意愿,树立在岗位工作中立业成才和发展的理念,通过工作实践逐步提升自身工作技能,实现职业定向和工作定位;二是完善政府购买就业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成果制度,利用政策吸引和鼓励用工单位、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参与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工作中来,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就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大学生稳定就业的重要条件

记者:在今年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突出“技能就业”,原因是什么?

袁良栋:提升就业技能是保障大学生稳定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 除了开展就业创业意愿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和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外,更为关键的是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现有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存在培训周期短、 培训补贴经费少等问题,使得培训机构在培训中容易产生功利性倾向。培训机构一般不愿开设成本较高的培训课程,尤其是职业定向培训。此外,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培训项目针对性不强, 有些项目往往以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补贴为目标,对稳定就业真正作用不大;有的培训由于时间短、课程质量不高、投入少,培训效果达不到。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国务院提出今年继续推动技能就业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需求,创新职业培训课程,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展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大学生稳定就业的重要条件, 也是适应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大学生不但要完成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中由“不适应” 到稳定就业的转变,更要成为未来产业和社会的中坚。结合当地产业需求、毕业生专业背景和就业需要开展职业定向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既是权宜之计,又能帮大学生打好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应将技能就业做好做实。根据当前状况,有必要放宽培训时间,适当放宽适用范围,加强培训补贴的科学和理性。各地应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把政策落实好。

人社部门应建立有针对性的培训供需对接

机制

记者: 随着毕业季结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能分散在全国各地,如何及时掌握跟踪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人社部门应怎样做好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组织动员工作?

袁良栋:按照政策要求,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主要还是按照户籍由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部门提供培训和就业服务,对非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由居住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调查发现,当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主要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已经在人力资源市场办理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这部分大学生一般具有就业意愿,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的意愿,相对较容易获得就业创业扶持和帮助;第二种情况是由于一些地方人力资源市场尚未整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人才中心办理了求职登记,没有在当地劳动力市场办理相应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在获取相关扶持政策方面还有一些障碍,需要当地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主动向他们提供相关服务;第三种情况是当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有近半数是由教育部门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转过来的。国务院文件要求教育部门、高校要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做好与人社部门的衔接。实践中,由于这些数据相当一部分存在信息不完整或缺失问题,给后续的实名制就业创业服务带来障碍,需要基层社区服务机构进行摸底调查,及时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帮扶体系。

人社部门应大力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要充分利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和基层社区平台, 主动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摸底调查和实名登记工作, 通过就业创业教育增强就业创业意愿,通过职业指导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定向,通过职业介绍明确用工岗位技能要求,为毕业生推荐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组织培训机构、用工单位和就业服务人才机构建立培训供需对接机制。

记者: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重点是什么?如何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袁良栋: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不同的职业培训:对职业定向培训,应帮助他们了解自身能力状况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注重综合职业素养的训练;对有企业录用意向的毕业生,根据用工单位和岗位要求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素质测评和创业知识技能培训,培训要注重毕业生特点,针对创业项目意愿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促进就业创业需调动社会服务力量

记者: 现阶段,为推动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地方上进行了哪些探索?您有哪些建议?

袁良栋:有些地方在国家现有政策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进行了优化。比如:扩大创业扶持的范围和力度,放宽享受政策的年限;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金融杠杆引导和激励用工单位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加大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的力度;建立社会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工作中来,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还有些地方完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提高相关数据衔接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将主动联系、主动服务落在实处。

篇10

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

培养单位:________________

签订本就业协议应遵守的条款

第一条 本《就业协议书》适用于参加初次就业的普通高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毕业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部队以及依照中国法律核准登记的外因公司、分支机构。

第二条 签订本就业协议应当遵守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三条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有权利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被了解方应当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不得弄虚作假。

第四条 《就业协议书》如增加其他约定条款,约定条款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和行政规章的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声誉及合法权益。

第五条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就业协议的成立,有其他约定的,须在就业协议书中注明。例如:用人单位进人需要经人事主管部门核准的,应当在协议书中约定,核准后就业协议成立。

第六条 本协议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或盖章后生效,经学校鉴证登记后作为签发报到的依据。

第七条 本协议一式四份,毕业后、用人单位、毕业后所在学院和学校各一份。

双方协议的主要条款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名称:_________ 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

联系人及电话:_________ 单位性质:______________

档案:_________________

接收单位 名称: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

详细地址:_____________

毕业生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_________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面貌:_____________ 学位类别:______________

学历:_________________ 培养方式:______________

生源地:_______________ 婚姻状况: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

双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毕业生工作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毕业生户口迁入地地址:________________

用人单位每月支付的劳动报酬是:________________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初次服务的期限是:____________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是否签订:__________合同。

本协议是否需要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后成立

双方商定按下列步骤解决争议:

一、对本协议产生纠纷和争议的,协商解决。

二、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任何一方可向当地政府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申请调解。

三、调解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可向人民法院提讼。

一方违约向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_____________ 。约定支付违约金的,违约金额最高不超过2000元。违约方应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另一方签字盖章后方可解除协议。

其他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生意见:___________ 用人单位意见:_______________

签字:_________________ 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意见:_______

签字、盖章: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