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31 04:1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事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事业发展

篇1

近年来,____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努力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了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艺术创作、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总体情况

20__年10月1日,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对社会正式开放。____县和____市的文化中心已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有公共图书馆7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全市10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设有文化站,1826个行政村中,已建成农村文化中心(文化大院)1825个;建成社区文化中心82个,占社区总数的98%。____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____被命名为全省文化先进县。____区的电建社区、花园街社区,____区的龙源湖社区和____区的梅苑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称号。

二、各项惠民工程实施情况

(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__年,____市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市(全国仅有5个),孟州市被确定为试点县(全省6个),经过紧张工作,到20__年底,我们超额完成了试点任务,通过了文化部的验收。随后几年,我市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不断对支中心和村级服务点硬件设备进行上档升级,工程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至20__年底,我市所辖各县市区均建立支中心,并投入使用,在乡村基层网络建设上,全市58个乡镇、44个办事处全部建立乡镇(办事处)服务点,建成村基层服务点1847个,基本形成了机构健全、运转良好的市、县、乡、村四级共享工程服务网络。20__年以来,我们重点对各县市区支中心和村级服务点使用情况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督导,确保各服务点发挥作用,并对部分基层服务点进行了设备的更新和补充。

(二)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

“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是以充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目的,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原则,让广大农村群众免费观看到优秀的文艺节目。近年来,我市以豫剧和怀梆为主要演出形式,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自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所到之处,均收到了高度的赞誉。20__年至20__年,我市共完成演出任务267场。20__年我市承担演出任务64场,按计划将在11月底前完成。20__年,列入市定十项民生工程内容的“百场演出送基层活动”,由市财政出资40万元,购买100场(戏剧、歌舞各50场)演出送基层,也将在11月底前完成。

(三)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由政府出资,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在我市实施始于20__年,20__年建设任务592家于今年9月份完成建设,10月中旬通过省新闻出版局验收。目前,我市已建成农家书屋1992家,实现对行政村的全覆盖。

(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由中央财政拿出资金补助,使每一个乡镇都建设一个达标的综合文化站。我市自20__年以来开始实施,至20__年底全部完成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实现了全市58个乡镇都有一座达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

(五)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

我市有公共博物馆(纪念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11个、文化站58个。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我市于20__年已经全面进行,除博爱县博物馆暂不具备免费开放条件而未能实现免费开放以外,其余各馆均已实行免费开放。

____市博物馆20__年进行了陈展提升,推出文物陈列“山阳瑰宝——____市文物基本陈列”,对社会免费开放,受到各界好评。市群艺馆于20__年元月20日搬入东方红广场东侧原市总工会办公楼,结束建馆以来始终没有办公场所和活动场地的局面,目前馆内各项公共设施及培训课程已对社会免费开放。20__年10月1日,市图书馆实现对社会试运行。至20__年底,全市图书馆、文化馆(站)已基本实现免费开放。

三、文化艺术创作和影剧演出

近年来,全市文艺创作人员共创作不同风格、题材的剧本50余部,创作小戏、小品、曲艺类作品100多个。我市青年剧作家、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胡红兵任总编剧的《快乐星球》先后获得了河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和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三等奖,并在20__年9月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杨林创作的豫剧《常香玉》,在20__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获得“文华大奖”,并获20__年省“五个一工程”特等奖。杨林任编剧的豫剧《女婿》由省豫剧三团搬上舞台,获得20__年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创作的话剧《红旗渠》由省话剧团演出,获20__年省十二届戏剧大赛文华奖和文华剧作奖。杨林继20__年凭剧本《霸王别姬》获“剧作奖”后,20__年9月凭话剧《红旗渠》再获此奖。剧作家范光创作的电视剧《好人谢延信》获河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历次省戏剧大赛中,沁阳市怀剧团演出的怀剧《王东明》、孟州市豫剧团演出的《三迁记》和____市豫剧团演出的《曹谨》、《访帅出征》、《青天泪》、《杨门风云》等先后荣获金奖、银奖、铜奖、“文华剧作奖”、“文华演出奖”、“文华剧目奖”等。

20__年,我市8家国有文艺演出团体全部按要求完成了体制改革任务。其中,市直2家演出团体转企改制,沁阳市怀剧团划转为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另5家县级演出团体撤销。目前,相关后续工作仍在积极开展中。

四、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

目前,在我市1092处文物古迹点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66处,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上级别文物6千多件。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066处,复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9处,共计1745处。我市现有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 人大教科文卫委共同组织编辑的《怀川记忆——____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成》于20__年初正式出版发行。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也在进行中,我市成立了申遗工作领导小组,项目也已列入文化部候选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收集普查线索100141条,立项调查3239项,涵盖14大类。20__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在我市众多的馆藏文物中,东汉连阁式彩绘陶仓楼、温县盟书、修武县夏商时期玉戈、元代杂剧俑、东汉五凤熏炉、四不象铜灯等都属于国家珍贵文物,在满足市民参观的同时,多次出展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比利时等国,为提高____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2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 群众文化事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335-01

在原始社会,当人们获得较多的食物得以饱腹,或者战胜自然灾害得以生存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起来,当人们处于饥寒交迫,或者遭遇天灾人祸,无法生存的时候,也总是情不自禁搓手顿足,呼叫起来,这些情不自禁的即兴抒发,随着劳动生产和人类的智慧的发展,那种自发的呼唤,跳跃,逐渐变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创造,形成了反映各种集体劳动生产的歌舞。后来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群众文化的内容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形成多样化。

一、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

呼和浩特市群众文化由于外来人口颇多,历来具有多种民族文化自然融于一体的特点,汗、蒙、回等各富名族特色的文化交融历史久远,宛若水乳。这不仅使我市群众文化色彩缤纷,而且各民族文化在互相补充,互相推动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精华,所以我们应当看到在我市的群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它将给我市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就拿我市最有特色的活动来说吧,昭君文化节,一直是我市文化的一个“重头戏”,而且我市也已经连续十多年成功的举办了“昭君文化节”,在此期间,我们邀请了我国多个少数民族的活动团体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活动质量。

二、贴近群众,有利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既然是群众文化事业,那就离不开群众,离不开老百姓。群众文化事业一直是以群众为主的,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就离不开百姓。所以我们要走进他们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真正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要是广泛的,多方面的)。但如果没有了解情况就盲目的服务大众,群众不喜欢又怎么谈的上发展呢?就拿我们去年对呼市社区文化调研的来说吧,我们根据各社区的活动场所,开展活动的情况,安排了不同的辅导员,并决定在各个区选出俩个好的活动社区进行舞蹈、声乐培训辅导,这些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收到的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活动经费不足,活动场地得不到保障,这些原因都会阻碍我市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所以下一步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走近群众,贴近他们的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我市的群众文化事业更好的发展下去。

三、群众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也会给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

为了跟上发展中城市的文化水平,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全力以赴,锲而不舍,开拓前进。列宁说:“群众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会奠定坚实的健康的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上就会给艺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取之不尽的力量”。可见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是离不开群文工作的普及与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普及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目前急需和容易接受的文化艺术活动及其知识和技能提供给他们。而也要在群众中真正的起到辅导和示范的作用。而所谓的提高,就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向群众提供比较高级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知识、技能,如果说普及主要是向广度扩展,那么提高则是向高度攀登。这就是普及与提高对发展的最强力量。

四、我市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进入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时期

近几年,我市由于经济的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文化也随之具备了更大的交流前景,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无不互相激荡,互相容纳,使我市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进入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时期。虽比起发展中城市还有些差别,但群众文化事业也取得了全面的、持续的、积极而稳步的发展。例如:我市2005年“第四届国际民间艺术节”来说吧,在此期间,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九个演出团体参加的此次活动,而且还有我国少数民族的多个代表团。不仅如此,我市的广场消夏活动也是日见红火,还有春节期间的文化庙会活动,如:高跷、秧歌、文艺戏曲、灯展等等。这些活动大大地推动了我市的文化事业发展。

五、经济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篇3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设有序进行

(一)“两馆一中心一台”继续完善

以市文化馆、图书馆、文体中心、广播电视台为龙头的我市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格局已经形成,发挥了“两馆一中心一台”群文活动、培养文化人才,全民健身、培养体育人才,思想宣传媒体导向的作用。引领、辐射和带动全市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丰富多彩、快速协调发展。

(二)“六大工程”有序推进

1、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并以实现全面免费开放。两年半来投入1137万元重点完善了设施配套,加强了文化管理人员和文化队伍骨干的辅导和培训,充分发挥了管理服务作用。

2、农家书屋工程:年实现农家书屋在全市183个行政村的全覆盖,提前完成了183个行政村的规划任务。年至今新建社区书屋25个,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3、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年至今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2个,完成规划任务90个的36%,新建全民健身路径67条,完成规划任务10条的670%。

4、广播“村村响”和“户户通”工程:继续加大“村村响”和“户户通”建设力度,年至今新建广播“村村响”101个,完成规划任务104个的98%。实施“户户通”28600户,完成规划任务43000户的67%。

5、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确保了183个行政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放映。年至今公益电影放映6537.4场,完成年规划任务5490场的119%。

(三)“一个体系”逐步完善

1、城市文体活动广场建设:马木河文化休闲公园、城北文化广场相继建成,进一步满足了城市居民户外文化活动需求。

2、乡镇文体活动广场(含小型剧场)建设:先后有3个乡镇建成3个文体活动广场。不断满足乡镇农民朋友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

(四)“五个品牌”争创效果明显

1、文学精品品牌。认真组织、协调文学艺术协会、全市文学艺术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积极参与文学艺术创造;通过评比、赛事、展览、研讨等活动来调动、支持、鼓励、保护文学艺术创作者积极性;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5个。我市表彰优秀文艺作品10件,表彰金额6.3万元。

2、特色文化品牌。重点打造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稳定和壮大社区、企业、校园、村(社)常规文艺队伍和文艺骨干。年以来新建各类常规文艺队伍10支。重点宣传了籍军旅作家陈道斌。打造了乡土农民画家马世明,本土油画家罗布等文艺骨干。

3、日常文化活动品牌。以单位、社团为基础,城乡文化公共服务设施为载体,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重点内容,先后举办了保保节、飞翔节、龙狮灯比赛、农村村级社区文艺调研、迎春长跑、全民健身日等450场次的文体活动,把重大节庆活动、庆典活动和常规性文体活动办得更加丰富多彩。

4、保保节之乡品牌。一是坚持开展保保节民俗特色文化活动,开发利用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启动了保保节争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以进一步加强保护利用,三是已发掘、挖掘、收集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报市政府审批公布。

5、三星堆文化品牌。围绕三星堆文化,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刊发三星堆文学杂志6期,先后举办歌曲、舞蹈、书画、摄影等比赛展览15场次,推动了文艺创作。

(五)“一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培育和发展城乡业余文体演出队、社会文体社团、义务管理员、体育辅导员、文化新闻市场社会义务监督员等,建设一支市、乡镇、村(社区)三级网络人才并服务于群众的专兼职文体新服务队伍。市文联年3月成功换届,各专业协会积极开展活动,我局先后举办了各类文化人才培训10期,各类体育人才培训12期,文化新闻市场培训18期。

继续实施奥运争光计划、苗子计划,实行体教结合,抓好抓实业余训练,培养一批新生代的体育后备人才,两年多来,我市培养的运动员获得省级赛事银牌2枚,铜牌3枚,级赛事金牌15枚,银牌11枚,铜牌13枚。

二、文化产业稳步推进,文化消费多样性日益形成

(一)以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为重点内容的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产业得到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实体,两年多来,新建文化娱乐市场经营户30家,兴建包装印刷企业15家。逐步形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产业格局,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以文体中心为全市体育产业发展重点,争取资金、项目,多渠道投资兴建体育设施,探索社会资金投入、人才参与、开发服务项目和服务管理,构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为主体、部分项目成本消费产业服务模式。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网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篮球协会先后进入文体中心开发服务项目,以成本消费模式服务运行。两年多来体彩销售达到4700余万元,名列市各县市区前茅。

(三)以电视台、广电网络分公司为广电产业重点,加大技术改造,提供高清画面,提升了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服务对象,增加了收视群体。

(四)两年多来,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服务产业发展速度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协调发展,实现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娱乐及其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4亿元,实现规划任务(2.56亿元)的55%。

三、问题、原因及措施

主要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当前主要表现在村级、社区对体育健身路径、农民健身工程需求量的增加。

篇4

文化事业;新农村;推进;发展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进步的现代化,其中文化的发展是重要内涵。因为文化是社会的血液和灵魂,是一个民族长久以来积累的历史,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图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文化内在张力为基础,外拓农村文化的承载力,以形成可持续的农村文化动力,并逐步形成先进文化与支流文化相融合的“一体多元”文化体系。

1.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农村文化以其淳厚的底蕴,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形式,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在田野上生活的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着他们的情操。但从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角度来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日益富足,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不活,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能得到根本保障;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还很薄弱,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几乎空白;资金投入有限,文化普及率不高,活动形式简单,且发展不平衡;艺术人才大量缺乏,文化市场的培育管理和发展不完善,文化队伍距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差距较大;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尚处于“表面化”状态,文化外延的力度不大。

2.推进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

A.从历史与现实的贯穿主线,去解构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农村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农民行为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边缘性和落后性。因此我国农村文化动力具有区别于城市的自身特点。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社会形态代代相传,历久不变,广大农村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很明显,农村经济机制的运行会影响到上层建筑的文化。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而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这种“闭固性的风格”在社会高速发展中产生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冲突。因此,我们需从内涵和外延的综合视角,去解构农村文化的发展动力。

其次,文化是复合性、综合性的概念,可持续文化动力是一个可循环的有机整体,除内含文化动力的基本内涵外,还包括文化内在张力、文化承载力、文化发展力。内在张力和承载力是文化发展的内涵基础。文化的内在张力和承载力属于两个不同层级,内在张力在文化发展中起基础作用,是一个动态概念,积极的体现文化的宽容度和吸纳能力。承载力则是静态的概念,具有相对确定性和被动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去粗取精、自我发展、能融容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系统,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农村先进文化体系。

再次,文化产生于社会生活,同时也反哺予社会生活。从深层次考究,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社会发展进程、社会规则的制定等。文化动力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正动力和抑制社会发展的负动力之分。我们应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使正动力外发成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使文化负动力转化为协调力,从而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同时从文化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究,应在此基础上形成可持续文化动力。从文化角度考虑,现代与传统之间没有一个楚河汉界,传统与现代确实是一“连续体”。

B.从道德观念的角度去提升农村文化素养,焕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追求人的生活舒适、精神高尚、促进文化消费,是人类所期待的。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动力。道德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中国文化是一种以道德精神为本源的人性“本善”文化,新农村先进文化总是要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来推进道德文化建设。可以想象,在一个缺乏道德素质的农村是不可能发展先进文化的。发展农村文化,首先应是人性的升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教育农民、培养农民、发展农民,切实发挥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共同建设者,成为文化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者。

C.从形式与内容上去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健康的文化活动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和整和社会关系的功能。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有机体,要从内容和形式上予以丰富、范围上予以扩大、内涵上予以提升。倡导以娱乐健身为主题的激情广场健身舞活动,引导广场活动往歌唱、戏曲类扩展。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发展祠堂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类群众文化,因地制宜举办农民艺术节、文化大院、文化科技大集、民俗节、特色旅游节,包括盆景、根雕、绘画、读书、剪纸、泥塑、刺绣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引导乡与乡、村与村开展友好健康的文艺比赛或文化联谊活动,挖掘恢复民俗特色和乡村传统艺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乡村争创地方文化品牌,提高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的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品位,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推进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中小学艺术类教师和民间艺人、文化名人的作用,指导、培训群众提高文艺鉴赏力和活动参与能力,将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产业运作的团队。运用科技进步手段,拓宽文化产业项目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的渠道。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等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依托自然地理景观,围绕地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通过策划、整合、包装、推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实现农村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利。创新农村人文生态环境,促进文化力与环境力的整合与和谐。文化发展需要在社会中实践价值,良好的环境是文化实践的条件。农村文化建设,既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以保持良好的农村文化生态环境。

D.从政策机制上去加强和保障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才能确立“文化也是致富工程”的理念,要把“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投资政策,要从市场需求入手,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探索以市场运作方式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新途径、新机制,采用股份制、项目招标、集资等多种融资方式,积极引导外资、民间资本等参与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应当看到,“重经济、轻文化”的惯性以及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是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地下宗教热”兴起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统筹城乡文化人才开发,重视城市优秀文化人才下乡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进一步发掘文化的经济功能和产业属性,打造农村文化产业链,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农村文化市场准入制度和竞争环境,放宽准入标准,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要借助现代传媒技术,策划、整合和包装农村文化,活跃农民文化消费,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篇5

1、成功申报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在省级文化先进县申报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措施,2001年12月建成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并于2004年10月顺利通过文化部的复评。

2、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加强。2004年6月县文化馆被子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文化馆;2004年,新增6个乡站站舍面积400㎡以上。

3、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确保县馆、乡站正常开放的基础上,结合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认真组织开展了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文化工程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并认真开展好“三下乡”活动,打鼓歌、采茶戏等地方民间文化得到整理和保护。组织开展了“爱我##,兴我##”大型系列群文活动;2003年10月,成功举办了“生成杯”江西省首届小戏小品大赛;并决定于2005年11月承办“江西第三届艺术节(第六届音乐舞蹈艺术节)暨##县首届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展系列活动。

4、广播电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率先在全市进行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成立了县广电网络传输公司和二十一个乡镇分公司,全县所有乡镇和50%的行政村在2005年底可实现光缆联网。截止2005年7月底,总用户达25000余户,其中城区有线电视用户达11000余户,微波电视用户1400余户;2001年荣获了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自办节目的编、录、播完全实现了数字化。

5、文博工作得到加强。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对100余处文物点进行了实地考察、测量、登记和拍照;完成了馆藏二、三级文物的鉴定、建档工作。

6、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成立了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和演出中心、影视艺术节目制作中心、文化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产业收入年增长率达10%以上。

7、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加强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建设,新建网吧监管平台,实行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全,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较好地实现了全县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文化艺术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文艺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乡站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乡镇宣传文化站发挥作用不够;三是文化事业经费有待加大投入,特别是乡镇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三、十一五”期间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群众文化普及与提高上下功夫,在文化广播电视资源保护与利用上作文章,在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上求实效,继续弘扬我县的传统优秀文化,努力打造文化强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传统文化资源与市场经济接轨,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文化广播电视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加强广电网络建设步伐,提升乡镇和宣传文化站功能,着力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建立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而努力。

2、主要任务:

(1)继续夯实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基础。版权所有

(2)进一步完善、巩固文化馆国家一级馆的各项建设。

(3)将图书馆建成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加快图书馆的改扩建工程建设,以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途径,全力打造##县数字图书馆,。

(4)抓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我县的打鼓歌、采茶戏等民间艺术精品进行挖掘、整理、保护。

(5)文物保护工作上新台阶。期内力争建成纪念馆(博物馆),将将军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一批省级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全面启动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完成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完成城区光缆主干网入地工程和双向改造,根据事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大力开发视频会议、视频点播、互联网等数据增值业务;采取多种手段,巩固和扩大“村村通”建设,扩大广电节目的覆盖,努力实现我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的目标。

(7)加强乡镇宣传文化站的硬件建设,努力使全县乡镇宣传文化站站舍面积全部达到一级站标准(400㎡以上)。

篇6

在美国400家最富有的企业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它们是世界文化市场中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美国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投资体制。

一、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对文化艺术团体给予资助,联邦政府及州、市、镇等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也提供一定资助。这种资助面向所有符合政策的团体。二、来自于各大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的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司捐赠的艺术基金占比基本稳定,大约占36%,但是,它们捐献的绝对数字一直大幅上升。美国政府对于外资进入美国文化产业经营限制不多,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大笔资金进入美国。三、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等文化产业集团背后都有金融大财团的支持。通过与财团合作,美国文化产业获得了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

英国:利用社会集资进行文化投资

英国文化投资的渠道是多样的,有政府拨款、准政府组织资助、基金会资助等。值得说的是其通过发行彩票来筹集文化基金,在鼓励企业赞助文化艺术的同时,鼓励全体公民自愿支持文化事业。

1994年11月19日英国公益彩票首次向公众发行,到2001年上半年,国家彩票累计发行总额已高达314亿英镑,其中25%用于资助文化艺术、体育和慈善事业,总额超过108亿英镑。仅彩票收入一项,一年就可以为文化艺术事业筹集到赞助费6亿多英镑,极大地弥补了政府文化投资的不足。据悉,在1995年到1999年间,超过1000个艺术项目从“彩票基金”中获得了10亿英镑以上的资助。

法国:企业和专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

法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给予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或赞助,主要有3种:一是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赞助、补助和奖金等。每一个从事文化活动的企业或民间协会,均可向文化部直接申请财政支持。二是法国的大区、省、市、镇政府都有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预算。三是政府通过制定减税等来鼓励企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企业可享受3%左右的税收优惠。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软实力;提升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尤其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全国上下形成了重视文化产业的风气,文化产业得到巨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的社会合力还未形成

由于国内没有对文化产业进行系统理论的阐述,缺少科学全面的理论著作,致使我国的文化产业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是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持,部分文化产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没有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另外,由于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不足,组织宣传方面也存在问题,致使部分政府部门和其他产业可能对文化产业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没有形成社会共同支持文化产业的气氛和力量。

2.领导管理和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出版、电影等行业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文化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关联度很高的巨大的产业群体。国家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导致很难满足文化产业对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需求,符合产业规律、针对产业特点的政策和规划很难出现,在文化项目运作中,可能因为政策或者部门管理职能的限制,导致优秀的文化项目很难实现。

3.文化产业出现失控失衡现象

失控失衡现象的出现验证了中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在文化产业的经营行为和获利方式中存在失控现象,比如价格居高不下等;另外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社会行为屡禁不绝,比如出版行业的违法侵权,娱乐行业的赌博,艺术品行业的造假和盗窃。这些行为破坏了文化产业的生存环境,毁坏了文化产业的正面形象。具体而言,文化产业的失衡表现为内容的失衡、结构的失衡和布局的失衡。内容的失衡表现在文化产业引进太多的外国文化,但对本国的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结构的失衡表现在豪华娱乐场所的数量较多,但是大多数豪华娱乐场所只追求经济效益,缺少文化的内涵,造成建设高质量高档次产业的速度和规模不足。布局的失衡表现为文化产业的数量、需求与内容方面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

4.文化人才缺乏,观念落后

中国的文化产业缺少专业性人才,文化产业的人才既要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也要求具有丰富的市场经济和文化经营方面的学问。不合理的年龄结构、狭窄的知识面等是当前我国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者的特点,这些经营者更新知识的速度较慢,仍然以传统的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的手段来经营。文化经营者的素质对文化产业来说至关重要,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存在经营者观念落后的现象,还没有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措施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

要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推动文化产业方面的位置与目标。政府要在着力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搞好文化产业的规划、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品牌宣传等工作。要加快构建文化市场宏观管理体系,以确保对文化产业发展调控能落到实处。要通过改革把经营性文化产业完全推向市场,并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2.使系统教育与媒体渗透互为合力

首先应加强文化软实力观的教育,在文化软实力观教育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它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其次,在进行文化软实力观教育时,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培养优秀文化载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事业和产业两大形态上,发展文化事业,可以提高特定国家、民族和组织的文化素质,为文化软实力提高提供根本的人才基础;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强文化产品的多样性,满足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有助于文化生产的活力,提高文化生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因此,发展文化软实力既必须注重发展文化事业,同时,还要着力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使先进文化借助有效的载体而得到广泛传播,并充分体现出文化软实力。

4.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立足本国文化发展的实践,从本国文化发展的实际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出发,自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通过坚持和实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作出反映本民族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本质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原创性文化成果。

总之,要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提高领导管理水平,改善产业结构,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形成文化产业的社会合力,努力做到这些,中国的文化产业才能迎来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篇8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上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大新跨越”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立足于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建设文化名市为统揽,有力促进了我市文化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市上下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1356家,其中:国营和集体、个体演艺单位30多家,音像业经营单位193家,娱乐业经营单位619家,艺术培训单位39家,网络经营单位93家,印刷(复印)经营单位140家,艺术品经营单位93家。实现总产值12285万元,占全市GDP的1.17%,年上缴税金735万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7780余人。总的来说,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特别是2004年省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04〕65号)下发后,市上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了贯彻落实意见,提出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并制定下发了《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全市文化产业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打造文化品牌,极力发展特色文化。我市把打造地域特色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成立崆峒武术学院、开发崆峒山主题文化产品、举办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及皇甫谧文化节、建设皇甫谧陵园、西王母祭祀活动、开发西王母剪纸系列文化产品,维修静宁界石铺纪念馆和泾川县吴焕先楼,举办胜利纪念大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逐步打造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崆峒文化、皇甫谧文化、西王母文化、成纪文化。我市纸织画、烙画、剪纸、挂毯、木雕、高抬、皮影等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极富鲜明地方民俗风格的艺术瑰宝,已经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

3.突出地域特点,文化支柱产业初步形成。通过挖掘崆峒山、王母宫、紫荆山、龙泉寺、云崖寺、莲花台等景区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截至10月底,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7.77%、90.72%。网络经营单位发展到91家,年产值达1862万元。出版发行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已有出版印刷机构426家,从业人员2900多人,年产值达9194万元。全市书画、文艺演出、艺术培训业及各类歌舞厅、KTV量贩、音乐茶座等娱乐场所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78名民间作者制作的840多件彩灯、木雕、面塑、剪纸等工艺品在2004年首届甘肃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展出后深受好评。

4.文化产业投入逐年加大,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十五以来,全市共完成文化建设资金3.76亿元。其中:广播电视局在“村村通”等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广播电视节目光缆传输。平凉日报社累计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平凉日报》彩印工作。投资1??3亿元先后实施了静宁成纪文化城后续工程建设,宝塔博物园环境改造及人民会堂维修改造工程,平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化建设试点等重大项目。新建“三馆”及其他文化设施16个,改扩建“三馆”13个,使多数县(区)“三馆”建设基本达到了标准要求。旅游业投资2.36亿元,完成景区建设、景点维修工程15项,新修景区道路120多公里,开发旅游新线路5条,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人数跃居全省第二位。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文化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宣传部的协调指导下发展较快,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文艺创作和演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为重点。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资3.75亿元,其中:县、乡文化馆(站)建设1.3亿元。新建、改扩建文化“三馆”等设施29个,建成乡镇文化站99个,村级文化室1220个。二是文艺创作精品叠出。近年来,先后创作大型剧本14个,小戏小品42个,歌曲69首,舞蹈47个,书籍30多本,受到观众好评。三是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先后举办各类大型演唱会、灯展及大型节会48次,展演196场次。乡村集会、体育比赛、春节社火、春官赛诗会等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市农村文化艺术,为促进农村文化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四是创建达标工作进展顺利,先后创建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各一个,全省文化先进县区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示范性文化站、达标文化站、示范书库31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达标文化站、民间艺术之乡、达标村文化室212个,基本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五是重视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逐步壮大文化队伍。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市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增至937人。六是深入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市上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项目名录。争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个(华亭县曲子戏、灵台县灯盏头戏、灵台县皇甫谧针灸术、平凉春官歌演唱、庄浪县高抬、庄浪县马尾荷包、平凉剪纸),其中华亭县曲子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确定市级重点保护项目45个。总之,通过视察我们认为,全市文化事业在基础薄弱,资金、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市文化出版局开拓创新、想方设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之,全市文化产业的初步形成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市委宣传部协调指导的结果,更是市文化出版局、广电局、旅游局、平凉日报社和市文联辛勤工作的结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在重视程度、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和主导产业方面都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上存在差距,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上的问题,很难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大的突破。此外,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致使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二是投资主体单一,产业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市、县、乡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但财政用于扶持文化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加之受体制影响,民营文化企业尚处于观望阶段,投入少、规模小,难以形成强势。市场对人才、资金、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功能较弱,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产业管理机制不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导致文化经营单位、个人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管理方面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上下分割的现象,使文化资源难以整合、优化。又缺乏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优惠政策,致使非公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一定障碍,严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合作,依然是各自为政,孤立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不成体系,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主要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当前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思想观念问题。我们过去往往习惯于把文化单纯地作为宣传工具,重视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和产品属性。随着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双重属性日益显现出来。必须坚持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领文化产业发展,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明确认识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不断统一思想,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和全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建议制定出台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用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提升平凉知名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通过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教授,召开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古成纪四大品牌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提高四大文化品牌知名度,提升平凉城市品位。在大力打造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和古成纪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宣传公刘文化、秦皇祭祖等文化内涵。

崆峒文化凭借“天下道教第一山”的称誉,依托距今4600多年的轩辕黄帝三临崆峒,问道广成子的历史文化积淀,树立崆峒山道源圣地品牌,抓紧崆峒古镇?问道驿站等项目建设,既展示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带动以崆峒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开发步伐。

皇甫谧文化要加大力度开发保护和研究,充分利用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先进文化。主抓皇甫谧中医医院、皇甫谧制药公司及皇甫谧故里旅游等重点项目,尽快申请国家文物局将皇甫谧相关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皇甫谧针灸术”列入国家以至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立皇甫谧纪念馆,进一步扩大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的国际影响力。

西王母文化在国内及海外的传播日益广泛,西王母文化既是我市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重要因素,尤其是西王母文化对祖国统一,实现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桥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实现两岸早日和平统一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抓紧建设王母宫石窟、瑶池等重点项目的同时,加大西王母文化的宣传力度,在投资上能给予重点扶持,结合大云寺博物馆的开发建设,使西王母景区早日建成,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繁荣发展的一大亮点。

3.发展五大特色产品,提升文化城市品味。一是纸织画和烙画。平凉纸织画做工精细,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年销售收入100多万元。烙画则以烙铁为笔,高温为墨,其色彩自然天成,画面细腻,赋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是我市特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工艺。二是草编。庄浪草编工艺品主要以我市富有的谷草、麦杆为原料,可编制出草篮、草帘、草席、草扇等产品,独具艺术魅力,市场前景好。按照“户户是工厂,人人是工人”的生产模式,实行集中技术培训,分散加工,统一销售,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三是剪纸和挂毯。剪纸艺术技巧独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静宁挂毯做工精美、图案鲜活,现有从业人员70余人,年产值达100万元。四是木雕。庄浪木雕工艺精美,仿古制作市场前景较好,但规模较小,发展缓慢。五是高抬和皮影。庄浪高抬和皮影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宁夏、青海等邻省每逢节庆、集会都来邀请当地艺人制做、演出助兴。可以成立高抬制作和皮影演出公司,通过宣传推介走出去,打开省内外市场。

4.做强五大文化产业,为发展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要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使演艺业、文化特色产品进入旅游业,用文化精品包装旅游业,提高旅游业的层次。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四大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每年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开展两次旅游文化活动节,并鼓励全市干部职工、农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文化旅游节的活动,凭身份证可在市内各旅游景区(景点)购买半价门票。二是积极支持现代传媒业发展。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传媒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和巨大的消费群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支持、发展影视业、网络业和创意设计及广告产业,全方位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化、加强社会联系。三是大力发展彩印业、报刊业。我市的印刷业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彩印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受资金、设备、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通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彩印市场,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管理,积极扶持、发展彩印龙头企业,解决市场需求。四是大力培育书画市场。培育书画市场不仅是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一项“树人”需求。要进一步加强交流,聘请名家以书会友、开展学术交流、开办学术讲座,创造文化氛围,提高本地书画爱好者的艺术水平。重点支持纸织画和烙画的发展,主要是扩大生产规模,尽快走向外埠市场。五是发展民间民俗工艺品。我市高抬、皮影、木雕、草编、彩灯、面塑、剪纸等民间民俗工艺独具艺术魅力,市场前景好,值得培育。

篇9

一:南阳楹联文化产业的现状:1、楹联文化现状。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历史上有许多名联佳对出自南阳。2000年10月,南阳被命名为“河南楹联第一市”。去年10月,又被中国楹联协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桂冠,为南阳“文化名市”增添了一个新的文化品牌。2、春联市场情况。目前,南阳的春联主要靠外地输入,主要靠个体商贩从外地进货,这种经营方式占南阳春联消费市场80%的份额,而新华书店的正规经营仅占不到5%的市场份额,剩余15%的空间属于书写品。另外,我市春联市场上还存在着大量非法印制的盗版产品,许多春联没有标明出版社和印制厂家。

二:发展我市楹联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1、发展楹联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市人口众多,楹联市场很大,但没有一家上规模的春联印制厂家,与我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称号不相符。但反过来说,目前这种状况,说明了我们发展楹联文化产业的空间很大。2、发展楹联文化产业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我市有着悠久的楹联文化传统,从府衙到县衙,从武侯祠到医圣祠,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城市社区、广大农村、楹联随处可见。庆贺新春、婚丧嫁娶、起房造屋都需要它的点缀,人们喜爱楹联,使用楹联,消费、欣赏、品位楹联,可以说楹联文化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金字招牌和在历史文化、现代科技文化熏陶下越来越壮大的楹联创业队伍,又有数以万计的楹联作品积累,都为我们发展楹联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3、发展楹联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机遇。弘扬楹联文化,大力发展楹联文化产业,正是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提高文化品位、增添文化内涵的良好途径,也是市委、市政府近两年将在文化事业发展上要认真做好的10件实事之一。“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创建,领导的重视,社会的关注,为楹联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是发展我市楹联产业的必由之路。市委、市政府提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楹联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这是对我市楹联文化充分调研、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科学决策,也是我市楹联文化形成产业的必由之路。要形成产业,就要有市场,有市场就要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按市场规律来办事。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多一些行政推动,多一些扶持是必要的。但要做大做强产业,使之走出南阳,辐射周边,叫响全国就要靠市场运作。楹联产业的发展可以按三步来设想:第一步,用三年的时间,依靠地方行政推动的力量,挖掘好本市的市场潜力,培育好我市的楹联市场主体,健全楹联营销网络。第二步,鼓励我市有规模的楹联经营企业在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市场拓展上下功夫,使南阳楹联真正成为远近闻名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形成辐射周边省市的格局。第三步,通过五至七年的努力,形成在全国范围内能叫得响的品牌,实现“让全国各地都来南阳买楹联”的设想。

2.建设楹联一条街和楹联长廊是发展我市楹联产业的标志性工程。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别在白河公园和卧龙路建设“楹联长廊”和“楹联一条街”,作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标志性工程。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也是我市楹联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工程,建好这个标志性工程,对推动楹联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透过这项工程,体现了我市楹联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篇10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新兴城市文化事业建设台州市路桥区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37-02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城市的商业区。经商氛围浓厚,文化意识淡薄,建区10年后仍然没有图书馆。2004年,路桥区图书馆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发展为今天的具有一定软、硬环境的,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城区图书馆。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一个役有实体馆、没有图书、没有办公场所的图书馆何以在“商业之都、文化沙漠”中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人文绿洲?其中,必定有许多创新的理念与举措可以给予新兴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启示。

一、现实情况与发展成果

路桥区是台州市的主城区之一。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濒临东海,全区总面积276.6平方公里,辖4镇6街道,常住人口人口43.64万,登记在册流动人口27.8万。路桥地处台州人口最密集的温黄平原中部,历来是商贸发达地区,宋时便“商贾云集,车辆辐辏”,现在路桥已成为台州市和浙江省东南部的商贸中心,渐成“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之势。从台州市的整体情况看,文化事业薄弱,发展不够,对于文化建设与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一直排在经济之后。作为台州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路桥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脱节的问题尤为突出,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必将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路桥建区初期,大部分人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的,无暇给予路桥的文化建设更多的关注。如今,路桥的经济发展已达到了一定水平,2010年的人均GDP将达10000美元,即将跨人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自然而然也会更加注重文化生活品质。然而,路桥拿什么去满足市民隐性的、迫切的文化需求?建设公共图书馆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公共图书馆于17世纪中期起源于欧美国家,在其产生后不久便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与普及。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其绝对的公益性与开放性。中国与欧美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英国每一万居民就有一家图书馆,德国6600人,瑞士3000人;中国平均每46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公共图书馆中,有很多仍然以“藏书馆”的实质存在着。路桥图书馆在建立初期便将自己定位在公共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为群众服务,让图书馆成为文化、人才的孵化器。历经多年的发展,路桥区图书馆已创建了一个文化集市、九大文化品牌。文化集市包括:“南官人文大讲堂”、“南官人文大展坛”、“蔡啸书场”、“翰墨雅集――艺术沙龙”、“文学沙龙”、“横泾塘沙龙”。九大文化品牌包含了文化集市的前四项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乡村图书馆援助行动”、“未成年人读书节”、“商都文化”、“乡村人文大讲堂”。与此同时,共享工程、虚拟图书馆、图书馆网络建设、图书馆分馆建设等工作也已初具雏形,正在逐步成熟。另外,路桥区已把建造区图书馆放到优先发展序列,一座建筑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即将落成,内部拟设数字图书馆、音乐图书馆、艺术图书馆、法律图书馆、少儿图书馆(梦的地下城)、女子图书馆、柯璜纪念馆、地方文献陈列馆等特色馆。届时,图书馆将真正成为路桥的“第二客厅”,对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提升路桥文化档次、营造城市形象具有重大意义。2009年,以一个文化集市与九大文化品牌为基础应运而生的“南官书院”在路桥区域内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被浙江省社科联命名为第二批“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图书馆研究工作之一的“路桥灰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的品牌栏目“南官人文大讲堂”,获得了“浙江省优秀讲座品牌”荣誉称号;馆长也被评为“浙江省讲座工作先进个人”。

二、工作特色及发展理念

在新兴城市发展文化事业不同于大城市,在保证群众文化生活品质的同时还要创造文化资源,激发文化需求,引导群众参与,正所谓“道在民间”。路桥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深谙其中之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市民,在路桥区域范围内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了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的文化生活。总结路桥图书馆的发展经验,有几项工作尤其出色。

1.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和信息共享体系。路桥市民是幸运的,虽然路桥图书馆的实体馆仍然在建,但是借阅常见书籍已不成问题。路桥图书馆曙光医院分馆、博爱医院分馆相继成立,合计可借阅图书30000余册,市民均可到曙光医院图书馆免费借阅图书。这是路桥建区以来第一次为社会公众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路桥在实体馆落成之后,两分馆仍会持续运营,分馆数量与分馆的藏书量也会适当增加,以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借阅服务。图书馆的经费一直很紧张,为分馆提供的藏书都是从新华书店赊账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克服困难,承办了规模宏大的路桥未成年人读书节,配合春晖小学的爱心教育,组织学生捐书,送书下乡,成功举办了“乡村图书馆援助行动――爱心捐书活动”,提高了螺洋居图书馆、新桥居图书馆、金清镇图书馆3个试点乡村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面。图书馆积极与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等九个在线网站进行了多次沟通,得到了免费试用权。与此同时,图书馆网络建设也有了可喜进展,网站目前已正式开放。

2.创办“文化集市”。“文化集市”借鉴了“传统赶集”的概念和形式,按照一定的节奏与频率(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居多)举办活动,使市民习惯性地参与其中,让文化融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文化集市包含了六个栏目,内容涉及讲座、展览、说书、文化艺术沙龙。每个栏目都有不同的定位,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文化需求,具有路桥的本土特色。文化集市的栏目设计十分科学,文人墨客相聚一堂写写毛笔字、谈谈诗歌;农夫小贩摇着蒲扇听方言说书;阳春白雪、下里巴都可以到人茶馆就坐听讲座。其中,办的最出色的就是雅俗共赏的“南官人文大讲堂”。自创办以来,一直V2"公益免费、自由开放、以文会友”为宗旨,坚持每周日办一场(法定节假日除外),至今已举办100余场。随着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大讲堂已被市民视作商业之城中的一块人文净土。与之相呼应,同样是一周一期的栏目“南官人文大展坛”也致力于传播、普及人文,展览内容丰富,来源广泛,已有了一批经常性的观众,吸引了一些个人与单位的主动合作。可以说,图书馆与“文化集市”之间已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为路桥百姓奉献了不少文化大餐。“文化集市”也已成为了新兴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典型。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据了解,目前路桥区尚无项目

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已有4个项目进入浙江省非遗名录、19个项目进入市级非遗名录、160个项目进入区级非遗名录。路桥灰雕艺术于2008进入省级非遗名录,其“幕后推手”就是路桥图书馆。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保护工作涉及图书资料、刊物、报纸、老照片。目前,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地方文献已集中到路桥图书馆,得以保存。另外,与当地媒体联合开展的老照片征集活动在群众中反响颇高,无数群众主动将珍贵的照片资料送到图书馆,其中不乏佳作,能很好地反映上个世纪路桥的风土人情,图书馆杂志《商都文化》每期都会择优刊登。同时,图书馆邀请了不少专家、学者、同行在南官书院共同召开了多次地方文献研讨会。

三、经验分析与启示

几年来,路桥区图书馆。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文化事业单位,却作出了一番令人敬佩、令人赞叹、令人振奋的不平凡的业绩。分析路桥区图书馆的经验与成果,可以得到几点具有普遍启示意义的体会。

1.要有优秀的领军人物。加快文化事业建设步伐,关键在领导。一个具有全局观念、良好的管理能力、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精通业务的领军人物不仅能够让一个机构良好的运转,而且能将社会上文艺积极分子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将上层建筑与普通市民连成一条线,从而拉动一个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路桥区图书馆馆长是路桥区引进外地人才时从武义图书馆调入的。担任武义图书馆馆长期间,他白手起家,将武义图书馆建设成为全省图书馆的样板。到路桥工作后,同样从薄弱的基础上起步,带领着一个团队以图书馆为根据地全方位开展文化活动,为商都增添了一份浓厚的人文气息。这充分说明,文化事业需要热心人,更需要一个具有服务意识,能组织、引导热心人的领导者。

2.耍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创新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更新理念,以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发展。2009年,路桥区图书馆曙光医院分馆正式揭牌成立。图书馆采取的合作方式借鉴了股份制企业的运营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成功地实现了图书馆分馆的社会化运作。图书馆为分馆提供图书、管理软件与业务指导,曙光医院为分馆提供场地、基本设施与工作人员负责对外开放服务。2010年,借鉴曙光分院的成功案例,图书馆再次寻求合作,在台州市博爱医院设立了第二个分馆,初步满足了市民的借书需求。路桥图书馆还计划在新馆建好之后建立馆外馆、流动馆,让图书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实现路桥市区范围内步行15分钟就可借阅图书。

创新还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出的点子不少,能够实现的不多,所以说现在比善于创新还要关键的就是如何行动起来,将点子付诸于实践。少说多做,创新才会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办讲堂不是路桥图书馆的原创,百家讲坛、浙江文澜讲坛等等都已办得相当成熟,但是,将“南官人文大讲堂”办得如此成功,不是每个县级图书馆都能做到的。办大讲堂面临的难题很多:没有场地,到处借;缺少经费,尽力省;没有讲座资源,找“关系”。大讲堂采取通知不组织的形式,在第一期开讲之前,路桥图书馆已经做好了门庭冷落的准备,但是,结果却大大地出乎意料,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00多场,吸引了社会上各类人群。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获“浙江省优秀讲座品牌”称号的图书馆中,路桥图书馆是唯一依靠租借场地开展活动的,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罕见。可见,“敢”字也是决定成功的关键之一。

3.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以人为本应当成为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原则。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指个体,也指群体。各个文化事业单位,包括非公益性的与公益性的都是充当着社会文化的引导者与整合者的角色,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培养服务意识、积极为个人与群体创造好的平台与资源,扩大文化事业的辐射面,推动社会形成以主流文化为主线的文化神经网。

“融入群众”是我们以前长提的一个发展文化事业的举措。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风气日渐开放、民间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大环境下,“面向群众”要比“融入群众”更为恰当。身处文化事业发展核心的精英们要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也要尊重大众文化、了解大众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其打着精英文化的旗帜孤独行走,不如让优秀的大众文化领跑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蔡啸书场”、“南官人文大展坛”、“商都文化”等都扮演了市井中的文人角色。这些文化活动既贴近百姓生活。给了百姓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又具有传播人文的重要意义,让市民充分互动,各得其乐,再恰当不过。

4.“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文化事业不同于学术研究,它更多地担当着一个传播者的职责。关起门来修炼,两耳不闻窗外事是行不通的。想要谋求可持续的发展,先要“引进来”,在自身强大之后再“走出去”,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形成良性循环。“南官人文大讲堂”能取得今日的骄人成绩。与“引进来”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保证讲座的质量,“南官人文大讲堂”加盟到了“浙江文澜大讲坛”中,使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成为了其长期支持单位;与台州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等高校建立了紧密战略协作关系;与杭州市、温州市图书馆达成了合作关系。这一系列的努力使大讲堂始终保持高水准与向前走的态势,也造就了路桥图书馆的“讲座外交”与“乡村人文大讲堂”的盛况。如今,路桥图书馆已成为了台州最具有价值的讲座资源库,为台州市椒江区图书馆枫山书院、台州市曙光医院、台州市警察学校等提供讲座资源。这些活动拓宽了路桥图书馆的交际范围,为拓宽业务活动、开展延伸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大大增强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5.要以小见大、持之以恒。与大多数单位一样,图书馆的工作很杂、很繁琐,总是小事很多、大事很少,很多工作一天、两天不做并无大碍,然而,长此以往,单位之间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而判断两者好坏的根据正是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灰雕艺术出现于唐宋时期,曾在路桥辉煌一时。路桥图书馆馆长发现许多灰雕在拆建中遭到破坏。随后,他了解到一位老先生保存了大量表现灰雕艺术的摄影作品,就与他商量,将这些作品拿去展览,让更多人关注路桥灰雕艺术的保护。2007年9月,《伸向天空的祈祷一路桥灰雕》摄影图片展在浙江省图书馆和浙江省内各地图书馆进行巡回展览。这使路桥图书馆成为了首个向省级图书馆呈送展览的县级图书馆,也在“路桥灰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风风火火搞经济,勤勤恳恳做文化。一个地区的GDP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完全有可能,但是一个地区人民的人文素养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提高是很难做到的。不是说经济建设不需要恒心,而是发展文化事业更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与经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被更多地提出来了,但是。新兴城市对这两者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文化事业想要得要长足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立法。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