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筑范文
时间:2023-03-31 22:5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建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建筑系;建筑系馆;相遇交谈
先讲个故事吧:“有记者问扎哈“您现在很有成就,那么当初在英国得到了很好教育?”。扎哈答道“英国的老师没有教我什么,不过学校里有很多能人,我从他们那里学了很多”。其实扎哈哈地说了句大实话,的确在大学里老师不会教会你什么。快要读完大学时,突然发现好像是自学成才,估计很多学生或多或少的都有一点这种感觉。有这种感觉者大可不必感到对老师的不尊,也不必感到不安。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熏陶、是氛围,包括了同学之间的讨论,各类的讲座,课余的活动等等。”
一 教与学的境界
教与学的境界,大致有三种。一是记忆,二是理解,三是创造。1)记忆,可以知其然,但不一定知其所以然。即看到事物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并将这些结果记忆在脑海里。或者再将这些结果分门别类,通过总结比较归纳出这些不同结果所共同的或不同的特点,并称之为原则,把这些原则记忆在脑海里。最后再将这些记忆直接加以应用。2)理解,则是不仅知道事物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并且能够理解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理解事物从一开始的起点到最后的结果之间的整个生发过程。3)创造,站在事物的起点,通过自己的思考过程,求得事物的结果。
而建筑系的教学则是以培养创造能力为主。现今国内建筑系的教学多数停留在记忆的层面,即看到建筑所呈现出来的结果,这种结果可以是建筑的形式,可以是空间,可以是功能的分区与规划等等,再将这些结果总结归纳出其原则,记忆于脑海,堆积于设计。实谈不上创造。
二 教与学的模式
教与学的模式,大概也有三种,一是以老师为主体,二是以学生为主体,第三种则是老师与学生不分。1)以老师为主体,即填鸭式的教学,以老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将老师的讲述内容记忆于自己的脑海中或者仅限于笔记本上,缺少自主地思考,缺少理解和创造的时间。2)以学生为主体,即以学生自主地进行创造的活动为主,老师在学生创造活动的过程中会时不时地讲述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知识,以刺激和影响学生的创造活动。3)老师和学生不分,即老师和学生都在进行创造的活动,都有其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可以互相交谈,刺激和影响各自的创造活动。我想在这里引用路易斯·康的话是最为贴切不过的,“学校起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讨论他的理解,他并不明白他是个教师,他们也不明白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在思想交流中做出反应,明白这个人的出现有多好。”
建筑系的教学模式应以第三种为主,辅以前两种。老师会进行课题研究和设计,学生同样也会。不同的是老师的课题较深,设计多为实际项目;而学生的课题较浅,设计多为假想的作业。并且,由于建筑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使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建筑和思想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都不一定正确或者完善,都需要给予别人刺激以及得到别人刺激。
而国内建筑系的教学模式,多数为以第一种为主,辅以第二种。
三 教学建筑的设计
教学建筑的功能区域通常有办公室(主要供老师活动),教室(主要是学生在其中活动),以及公共空间(包括交通空间,服务空间,及其它形式共享空间)。其中,办公室与教室占据了建筑的大部分空间,而且多数为相同面积,相同形态,相同功能单元的不断重复。因此,我想在设计中主要应该解决三个问题:1)办公室与教室其各自多个重复单元的排列组合的方式。对于排列组合的方式,我想可以把它看作函数式与其在坐标系中图像的关系。那么每一个呈现在你面前的排列组合的方式,其实都可能由某种潜在的函数式所控制。最简单的中间直线过道,两边对齐地排房子的方式,可看作就是一个一次线形函数所呈现出来的图像;再加以变换,也许有道弧线,也许房子错开地排列,那么这可能就是个二次函数或者其他函数所控制的图像。无论怎么排,它都一定受到某种潜在的规律的制约。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此把设计的过程当作是在某些给定的条件里来求解一道函数题呢?只是这道题应该有多解。2办公室与教室两组排列组合以后,其间的关系可分为:
(1)办公室与教室分别自成一区,无连廊联系。
(2)办公室与教室分别自成一区,有连廊联系。
(3)办公室与教室分别自成一区,但相互有交叉部分。
(4)办公室与教室无明确分区,单间的教室和办公室相互融在一起,交错间隔布置。
可以看出,由(1)到(4),办公室与教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3)交通空间的组织:这是将不同排列组合的单元联系起来的纽带和关键。设计方法后面探讨。
四 建筑系馆的设计
按照前面的论述,建筑系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教学模式应以人们之间的相互“刺激”为主。那么,在此种要求下,建筑系馆又应该是怎样设计呢?面对以上的三个问题,建筑系馆又应该如何去解决呢?我想,作为一个建筑系馆,其最关键的是,要尽量地增加发生“刺激”的可能。“刺激”的主体对象是人(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筑系与外界之间),而“刺激”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即“相遇”-“交谈”。因此,我们的任务便是——将建筑系馆设计为一个人与人之间“相遇-交谈”的事件发生器!
(1)如何制造相遇的可能
相遇,即人与人之间互相看到对方。要实现这一行为,应该做到两点。一是保持视线通透,中间无视觉障碍;二是尽量缩短两视点间的距离,使目标在视野可及之内。对于第一点,则应该做到交通流线简单,清晰且透明,少拐弯抹角,少阻碍。对于第二点,则应当使各功能区域的关系尽量紧密,尽量拉近距离,且可以使不同人流使用相同流线,使不同流线相互交叉。
篇2
关键词:高校校园;中庭;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步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我国大量高校的建筑进行了适当的改造。随着与国外高校交流合作的增多,高校领导者的眼界拓宽,海外高校的教育和校园建设也影响着国内的教育体制,现在的大学不仅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还着眼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建筑设计也就不仅仅局限在教室-走廊、宿舍-走廊这一模式,而将关注点转向交往空间的设计上来,其中中庭就是交往空间的一大重点与亮点。
1中庭建筑空间的概念和意义
中庭建筑空间历史悠久,但也可以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中庭建筑空间通常是建筑内部的庭院空间,表现特征往往是呈现出室外空间的特点,是建筑设计中独特地创造出室内与室外隔离又融合的空间形式。近年来,高校建筑得到快速发展,平面不再局限于长条设计,中庭建筑空间除了延续高校传统建筑所具备的空间特点外,还进行了一些独特的创新性尝试,由以接受知识为主体逐渐向以共享为主体的方式转变,转变中也形成了一些独有的属性及特点。中庭建筑空间在建筑中往往处在最为居中的位置,从这一角度而言,相对其他形式的空间,中庭更容易打破传统空间的乏味感和单调性,高校建筑利用中庭塑造出不同的空间形式和特殊的主体场景。建筑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本,高校建筑设计的原则便是以学生为本,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庭建筑空间是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匆忙的上下课时间进行心理过渡、行为转换的重要空间。学生的休息、社交等需求,使得高校建筑中不得不考虑构建中庭建筑空间这一类造型新颖、功能合理的空间形式。
2高校建筑中庭建筑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功能定位不明确
部分高校教学楼的中庭建筑空间布置有文化展板,引发人短暂的停留和观看,但无法吸引学生在中庭中长时间的停留,甚至出现许多学生在外廊上远远观看这些展板也不愿下楼到中庭中去,因此,类似于这样的空间布置到底是起到宣传作用还是给学生创造活动身体的机会,值得探讨。
2.2空间认知度低
在许多高校建筑的中庭建筑空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心区域的座椅没有人使用,几乎没有交往行为产生,大部分人选择到靠近空间边界的座椅区域进行学习交流,甚至一部分人选择在廊柱下,或是有灌木分隔遮挡的这类较为隐蔽的区域进行交流讨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便是在空间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对于使用者的环境心理这一因素考虑不足,没有遮挡的、中心的位置使得使用者的行为暴露在环境中,使用者感觉到没有安全感,导致对空间的认知度较低,空间中的交往行为很有限。
2.3尺度比例失调
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中是需要无时无刻体现的,空间的存在是因为人的需要,因此尺度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通过调研可知,大部分的中庭设计并未考虑尺度感,导致在这样的空间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一种较为冷漠的感觉。
2.4与室外环境呼应不够
在许多高校的中庭空间设计中,我们仅仅把中庭当作室内的一部分,在空间布置中按照教室或者是走廊的形式进行装修设计,脱离了与室外庭院空间的结合,没有绿化,没有对自然光线的分析和利用等,而这些忽视会造成中庭这一环境的不亲近性和不宜人性。
3高校建筑中庭空间设计的优化策略
3.1注重人流交通流线分析
中庭空间是交通体系中必要的一环,人流的进入和使用是必然的,但是人流又往往破坏了中庭空间的完整性,无法组织需要较大空间的活动,因此,在设计时我们可以安排一定的路线先诱导人们进入中庭,随后根据人流量计算流线的长度,尽量缩短流线长度,减小对中庭空间布置完整性的影响,为交往活动的产生提供空间上的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空间的趣味性来引导人流,比如围绕趣味中心的休闲座位能够自然引起人的聚集行为活动。
3.2中庭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高校建筑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其空间环境的设计需着重考虑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对于国内从参加完高考进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再是一味地接受知识,开始主动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社交等,因此,从心理因素出发,在高校建筑设计中应该特别注重对于社会性活动空间的塑造。而高校学生使用量多,个体差异性明显,课外活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些学生喜欢独自在角落看书、思考,有的学生喜欢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讨论,这些都决定了在进行中庭空间设计时需要考虑多样性,尽可能让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在空间中感觉到自在。从具体布置来看,可以将小型展厅、报告集会与小规模的自发性休憩、交谈空间以及书吧等休闲空间相互组合,最大限度做到中庭空间的功能复合化。但由于空间规模的限定,往往在中庭中并不能够完全容纳下所期望的功能空间,此时我们可以运用“不定空间”的概念来进行灵活变换。
3.3减小空间尺度感
从上文对高校建筑中庭空间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尺度比例关系不协调是造成中庭空间闲置、浪费的关键因素,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通过空间的横纵组合来达到减小比例尺度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空间层次的逐渐变化来减小过大高差所形成的空间感受,比如我们可以将中庭设计为上下两层空间,或是将两个空间错开半层设计,这样看似独立的两个空间,实际又是联系在一起的。
3.4丰富四周边界界面形式
高校建筑中中庭的围合界面中有窗墙、外廊走道等形式。不同的使用者的空间认知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窗墙的界面会使使用者产生一种被窥视的感觉,不愿意在中庭过多停留,产生交往行为。所以在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全窗墙的形式,这样中庭内的活动者被窥视的感觉也会有所改善,而采用外廊走道形式则能够一定程度上扩大中庭的空间。
3.5合理设置景观设施
中庭在概念上是建筑室内的庭院,既为庭院,就应具有庭院的特征,植物理所应当的成为中庭里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植物生机勃勃,使空间自然化;能分隔空间,重置空间并形成独立的小天地,在繁杂热闹的空间中提供隐蔽清镜的环境;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形成各种奇妙的阴影。若是不好打理,我们则可以利用仿真植物,也同样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在地面材质的选择上,我们应尽可能选择颜色、形式丰富的地砖,取代水泥地面等较为单调的材质。另一方面,现代建筑中中庭大多采用玻璃顶,这样中庭会达到良好的采光性,但也存在太阳光太强使使用者感觉到不舒适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中庭内增加一些景观元素,如设置遮阳伞区域、将座椅和小品相结合,或者是利用专业设计作品来作为小品等,不仅可以更好地分隔空间,也增强了空间使用效率。
4结语
篇3
关键词:建筑遗产; 遗产保护; 学校教育; 社会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013-04
建筑遗产作为历史的载体,对漫长而宝贵的历史起到了“保鲜”作用,拉近了现代生活与历史的距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为人们留住了共同的记忆,为一个地方披上了独特的风貌特征。建筑遗产的区域特色价值、旅游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地域文化认同感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从安徽千年释迦寺被拆,江苏宋代粮仓被毁等一系列建筑遗产破坏事件中,折射出国内建筑遗产保护意识淡薄的尴尬现状。究其原因,高校建筑遗产教育落后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高校既作为教育机构为社会输出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又作为社会发展的智囊团为社会出谋划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所以,加强高校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发达国家遗产保护教育体制对中国高校教育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建筑遗产保护成效,得益于专业人才培养、普及性教育和培训性教育的完美结合。
(一)建筑遗产保护的普及性教育
法国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率先举行每年一次的“法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为民众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机会。受此影响和启发欧洲各国相继掀起了遗产保护的。意大利从1987年起每年举办“意大利文化遗产周”。欧洲事务理事会也确定了一年一度的“欧洲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通过开放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增进国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的整体保护意识[1]。
(二)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培训教育及职业资格认定
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建筑遗产的重视度非常高,高校中的遗产保护研
究机构众多。这些研究机构既承担着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工作,也承担着文化遗产管理人员、相关从业人员的理论和技术培训工作。例如,英国建筑遗产保护教育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某一类建筑保护和砖、石、木等具体材料的运用与修复工艺,面向对象为国家公务员、企业、技工和业余爱好者[2]。
同时,各国也非常重视遗产保护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和资质管理,如英国的“注册保护建筑师”制度,法国的 “国家建筑师”制度。
(三)遗产保护专门教育体系
20世纪60年代,英国IRBA设置建筑保护训练会,1978年美国成立国家保护教育委员会,其职责是为高校及培训团体的遗产保护教学体系建设提供指导。这一措施成功并有力地推动了遗产保护教育的快速发展[1]。
英国目前有近30所大学开设遗产保护教育课程,其中开设本科生课程的有8所,开设研究生课程的有12所、开设学位课程的有10所[1]。美国从1964年至2010年共有24所高校成立建筑历史及其理论研究生专业,1977年至2010年有10所大学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有物理、化学、材料等,专业课程有建筑历史理论、建筑诊断学、历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等。课程体系从微观的研究和宏观的设计来设置课程,以培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3]。意大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按照成绩等级颁发“修复师” 或“修复工”资格证书。
二、国内高校遗产保护教育落后因素探析
中国高校建筑遗产保护教育的落后同时表现在保护意识的培养和保护技术的培养两个方面。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建筑学科起步晚,课程体系陈旧
首先,建筑学科起步较晚。中国建筑学专业以美国建筑教育为模板于20世纪20年代成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进入起步期。1949年后全盘仿照苏联模式,并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较快发展期。随后因受重创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进入恢复期。到20世纪90年代建筑学专业由原来的8所增加到60多所[4]。截至2010年建筑学专业增加到近300个,建筑教育规模进入了快速膨胀期。然而,目前国内只有30多所高校成立了建筑历史及其理论的硕士专业,每年硕士的招生规模不到300人,且多数从事建筑历史理论研究,从事历史建筑遗产修复与保护具体技术研究及规划设计实践的甚少。由于硕士年限短,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保护技术。2003年同济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2]。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建筑教育起步晚,发展过程曲折,但近期发展速度过快,教学质量不高。
其次,课程体系设置落后。建筑教育长期以来受重形式轻技术思想的影响,将设计课程地位过分拔高,教学体系中的其他各个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另外,基础知识课程以灌输方式为主,设计课程则以“师徒式”的教学方式为主,缺少课堂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缺少全国统一的教育指导机构进行学科建设引导,学科内容与方向不明确。
(二)高校对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普及性教育重视不够
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有赖于历史课、思政课等公共课和选修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然而,在国内高校中,这些课程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内容重视不够,使毕业生成了缺少文化素养,视野狭窄的“专业”人才,极大地限制了保护力量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的建筑保护普及性教育,深化社会职能
(一)加大高校学生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普及教育力度
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课程偏重于“叙述”理论、事件、现象,缺少学生参与,难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因而显得空洞,缺乏吸引力。例如,历史课程大多是以时间为线索、事件为节点讲述,已逝的时间和事件在物质极度发达的今天显得虚无飘渺,难以将历史和现实联系,学生只能想象却无法体验。然而,建筑却可穿越历史,给人以真实的历史体验,同时更容易在历史和现实、历史与国家、历史与城市、个人和城市之间找到联系,从而增强人的归属感,达到心灵的升华和素质的提高。高校将文化遗产作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结合高校中的思想政治课、历史课、社会实践和其他公共必修课,普及建筑遗产保护教育,对增强这些社会未来的管理及技术人才的建筑遗产
保护意识意义重大。
(二)发挥高校社会教育及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
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教育职能,以开放课堂、举办学习班等形式让更多的社会管理人才得到“充电”的机会。另外,高校可以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加强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加大建筑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当好社会管理智囊团的作用。目前,全国有近300所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高校,虽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但若发挥得当却是一股强大的保护力量。
四、建筑保护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提高
(一)在国家层面设立建筑遗产保护专业指导机构
针对高校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发展现状,在国家层面设立建筑遗产保护专业指导机构有三方面现实意义:一是可以对高校遗产保护专业的建设进行质量控制,指明建设方向。二是联同教育主管部门合理规划全国高校的遗产保护专业,同时采取教学交流、人员互派等方式平衡教育资源。三是引导遗产保护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均衡发展。
(二)增加建筑遗产保护本科专业
很多高校已经具备了开设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实力,但因担心学生就业问题而搁置。关于这个问题,同济大学作了有益探索:经过4年的学习,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学生可直接获得学士学位,也可继续读一年建筑学课程而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这样在历史建筑保护市场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利益,继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建议有实力的高校,尤其是建筑教育界的“老八校”, 尽早开设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并以同济大学的探索为基础,参考西方国家的有益做法,结合中国国情和建筑遗产特点建立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培养建筑遗产保护设计与技术
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建筑学相关专业遗产保护教学体系的强化建设
1.以建筑历史课程体系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课程子体系
目前,中国高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建筑历史课程体系。然而,建筑历史教育又偏重于历史形式演变过程的理论教学,属于“叙述”性教育,学生难以深入学习各个时期的建筑种类、形式、构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设计课程中大多也不涉及这部分内容,这部分知识无用武之地。
华中科技大学的刘晓峰老师将历史课程和设计课程结合,广州大学的吴薇老师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在设计课中研究历史保护。从实验效果看建筑相关专业可以建筑历史课程为基础,结合专业设计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建筑学相关专业教学体系内,建立建筑遗产保护课程子体系。将该课程子体系再细分为“理论基础部分” “历史建筑的设计研究部分”,以及“建构与保护技术部分”。以“历史建筑的设计研究部分”为关联点将建筑历史课程体系和设计课程体系有机联系。
2.建筑保护课程体系各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完善
(1)理论基础部分。以建筑历史理论部分为例,由于该课程文字叙述较多、内容庞杂,易使人产生枯燥感。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特定时期建筑形成和变迁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为主线,侧重“叙事”方式,增强知识的故事性和逻辑性。同时注重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避免教学过程乏味、呆板,引起学生注意,增加学生兴趣。
采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PPT教学可以结合授课内容展示大量的图片信息,增添教学的生动性。
采用虚拟建筑技术教学手段。虚拟建筑技术如同电影一般,动态地展现历史建筑的变迁,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三维历史建筑的魅力。
采用研讨教学方式。通过布置研究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专题完成资料收集、研究分析、讨论研究等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建筑历史课堂讲和听严格区分的“填鸭式”教学法。
(2)历史建筑建构与保护技术部分。建筑历史构建部分的讲解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构建原理。中国古建筑虽历经长期发展,但各时期的构建体系雷同,只需讲解几个重要时期的典型建筑即可,无需一一讲解。同时将授课地点从教室移至实验室或模型制作室,通过成比例模型的搭建揭示建构与形式、建构与结构、建构与历史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构建原理。
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教学更应注重历史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损毁部件的修复技术等内容,使学生不只了解历史建筑形式等宏观内容,也掌握历史建筑的建构和保护技术等微观内容,从而实现建筑历史课程从理论到实践过渡。授课方式主要采取案例讲解,施工实践等方式。
(3)历史建筑的设计研究部分。通过重建、新建、改造、修复等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历史建筑独特的保护理念和设计方法。将历史建筑的设计和设计课程渗透融合,实现建筑历史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衔接。
五、结语
高校教育应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发动机,当高校教育水平低于国家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时,将不能起到应有的引领、推动作用。现阶段,高校建筑遗产保护教育落后,严重影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导致大量极具经济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不断消亡。从高校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出发,研究中国高校建筑遗产保护的普及性教育、社会技能培训教育、专业体系教育,对高校遗产保护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蔚.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建筑学院, 2006: 70-72.
[2] 朱晓明. 英国历史建筑保护执业资格与教育体系[J]. 建筑, 2005, 24(6):25-27.
[3] 王柠.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教育对我国相关学科建设的几点启发[J]. 装饰, 2011, 31(2):32-35.
[4] 陈静. 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之路[J]. 建筑与文化, 2007, 27(6):57.
Comparative study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GE Yi-peng, YE Ping, LI Nan
(College of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P. R. China)
篇4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强烈宗教传统的国家,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多神教或后持续在俄罗斯的东正教,它们在俄罗斯不仅仅是,也对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也为社会和日常生活打下了深深的标记。俄罗斯建筑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也证明了这一铁的历史演变,及其各个时期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显示演变的真实风格。俄罗斯的建筑艺术传统是非常好的,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建筑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的重要,每一个俄罗斯文化和艺术欣赏的人不应被忽视,要用身体与心灵一起用心去体验俄罗斯建筑艺术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融合,现在有的大学的建筑形式不仅融入了俄罗斯当代的建筑风格,而且还归入到了学校的学科,共同探讨学习优秀的建筑艺术知识,取长补短。在高校建筑专业中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代学校的建筑形式是学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体现,学校建筑形式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建筑艺术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物质文明。高校校园的建设和校园文化也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重要因素,从古老的东方教会和西方现代大学校园,都拥有多姿多彩的高校建筑艺术及其浓厚文化渊源。建筑的艺术形式能成为一个校园标志,实践证明,学校的建筑艺术与学校的形象,品牌,信誉和质量和校园环境密切相关。
大学建筑艺术建设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大学的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建筑环境与大学的成员,这些建筑评价,欣赏,情感依恋和其他因素。运用先进的建筑艺术理论,结合优秀的建筑风格也是发展高校往多元化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建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特点有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忠诚奉献给学校,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为动机。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建造的建筑,文化内涵与校园景观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与整合。
高校建筑设计专业中包含了世界上的各种建筑学术,丰富了建筑界的领域,通过了解学习培养了不同的建筑设计所需的人才。自古以来,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殿堂,是追求真理的圣地,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区域,大学建筑是学校创建以来是学校成长与历史的见证,也是当前人们活动的反映,同时也为学校发展做指导。
篇5
关键词:现代高校;学生食堂;建筑设计;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project examples, this paper describes "students of a university student center dining room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dea, and the key point of the building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the specific design method has been discussed.
Keywords: modern university; The student canteen; Archite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高等院校对生源的扩招,使原有的各种后勤配套设施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各高等院校纷纷改造和新建了大量生活配套设施,其中高校学生标准化食堂改造成为一个热门项目,为使高校学生食堂的建筑设计与时俱进,跟上不断变换的使用需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高校食堂的相关评定标准,其中新建高校学生食堂在建筑规模、就餐模式和餐饮功能等方面均与传统食堂有了较大变化,一股前所未有的标准化食堂改造热潮正在校园内兴起。
1.工程概况
某市大学学生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是一栋现代风格的饮食建筑。该建筑结构平面近似矩形,共3层,底层室内外高差0.45 m;一层层高5.1m ;二层层高5.1 m;三层层高6.9m,建筑高度18.15米。建筑占地面积:2913.0m2,总建筑面积:6337.9m2其中:一层建筑面积:2913.0m2二层建筑面积:2175.6 m2三层建筑面积:1249.3 m2。平面尺寸57.9米X59.5米,采用框架结构体系。跨度7.5X8.0米,柱截面500*500,梁截面300*800,楼盖为井字楼盖,井字梁200*500,砼C25。 双向各设800宽后浇带一条以解决温度应力。地基基础:暂时考虑桩基础(因无地质报告)。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2.设计要点
2.1“中心”:充分利用学生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所处道路交叉口处的重要位置,精心的建筑空间处理,
形成某市大学校园内该区域的“中心”,满足大量学生就餐和课余活动交往的需求,丰富校园空间。
2.2 “共融”:打破传统建筑的界面区分模式,模糊建筑内外空间的界限。运用现代建筑语汇营造出多样化的休息交往空间和景观平台,实现室内空间和外部空间的渗透,建筑景观与校园环境的“共融”、“共生”。
2.3 “错落”:充分考虑某市大学的校园特色,展现现代建筑的特点,将学生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层层跌落,丰富了立面,在建筑体量上也有了丰富的变化。贯穿三层的露天楼梯,实现平面景观向“高低错落”的立体景观过渡。
2.4 “方便”:充分考虑学生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的建筑特点,入口综合考虑人流方向。建筑建造在学生公寓旁边,方便学生就餐,南面留出自行车停车场地。
3.食堂设计方法
结合校园规划布局,食堂建筑的空间形态处理从外部空间体系和实体建筑形态二方面着手,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突出校园文教建筑内求实用,外求唯美的建筑风格特点,建筑设计如下:
3.1合理的平面布局
学生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在规划用地范围内,贴邻东侧工农路布置,建筑和西、南两侧道路及保留的一栋学生公寓围合出一个小型入口广场,学生大量的自行车放于该建筑的广场上,满足大量人流使用的同时,丰富校园的总体空间环境。设计中将餐厅部分沿学生公寓山墙面展开,就餐同时可以观赏一下公寓间的景观,提高了学生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的环境,厨房与餐厅长边对应,以最大长度面向餐厅以满足服务需要,厨房内部的备餐间、操作间、加工间、仓库前后直线对应,既明确了不同经营分区的功能划分,同时也缩短了工作流线。
3.2建筑造型设计
学生食堂造型力求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新颖,具有强烈的现代感,立面造型上突出几何形体的穿插与对比,主体采用椭圆体,配以弧形渐变的室外楼梯、逐渐升高的弧形片墙、玻璃梯顶等形成的“灰”空间,大面积玻璃与室外弧形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建筑体块之间多样的变化打破了冗长的空间序列带来的沉闷感,使建筑本身具有一种博大、内敛、谦逊的文化气质。南面入口广场上简洁的建筑构架围合成开放的室外广场,背面大面积的实墙与幕墙形成鲜明虚实对比,并强化了学生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入口。西面采用条窗减少西晒,暗红色的体块与淡黄色的体块相互对比和穿插,更显建筑的稳重。厨房部分采用较“实”的处理手法,与竖条玻璃窗形成了强烈对比,也形成了基地北侧入口的立面特征,立面上和谐统一,又富有个性。
3.3合理组织人流
一层平面主入口设在南侧广场处。大面积的实墙与独特的栏杆相互衬托,形成了学生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的主入口,在建筑一层的西南角还设置了直通二、三层的大台阶方便学生进入二层餐厅就餐或进入三层学生活动中心参加活动。在餐厅内部还布置的一部楼梯联系上下各层。建筑北侧设后勤入口,厨房内工作人员可通过楼梯或过道分别至一、二层的操作间进行操作和疏散。在学生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的西面也设有一个出入口,便于西侧的学生前来就餐。
3.4给排水设计
本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内的给水、排水、消火栓、自动喷水等管道系统、灭火器配置系统及小型给水排水构筑物。
3.4.1给水系统:
水源:本工程供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从建设地点附近市政管道上引进两路DN200的管道至本工程红线内。因未能提供建设地点市政水压,此次方案设计先按荆州常规项目考虑,约为0.28MPa。用水量:生活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估算;(按3000人设计)
3.4.2排水系统:
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合流的排水方式,卫生间内污废水经过化粪池的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餐厅污废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排至区域污水管网。污水排水量:Q=75m3/d (污水量标准取给水量的90%)
本工程室内排水系统采用伸顶通气立管系统,以确保室内环境卫生的要求。
3.5建筑节能设计
严格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进行热工节能计算,对维护结构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达到节能50%的要求。
3.5.1墙体保温:
外墙采用250厚B05级加砌混凝土砌筑,外墙(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墙与加气混凝土填充墙)墙面保温材料为35厚聚苯板。K≤1.0。
3.5.2屋面保温:
屋面的保温隔热层干铺35厚聚苯板(x300~x400)+35厚喷涂聚氨酯(Ⅱ类)。K值为0.62-0.63。
3.5.3外窗.(含玻璃幕墙)。
外墙采用单框中空玻璃铝合金双层窗。空气层厚度为12mm,K≤2.5。
3.6绿化景观设计
南侧入口广场结合主入口形成立体动态空间。并与绿化结合,以宽敞平坦为特征,以便人流快速疏散。西面与道路之间通过绿化进行遮挡,既解决功能问题又不破坏景观效果。食堂周边的绿化景观以点带结合为主,形成尺度宜人的校园景观,设计时以乔木外加绿化带使之与校园其它建筑很好的绾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在食堂一侧密植树木,配以灌木、草地、植被自由穿插,使植被、建筑达到疏密相间的精致宜人的境界,食堂周边景观设计注重边缘与空间节点的人性化设计,入口广场、绿地面以及食堂建筑空间的位置、尺度完全与校园食堂的规模使用相协调,使行走在教学楼至食堂的校园道路上,让人时刻感受到绿地带给人的愉悦心情, 发挥自然要素的作用。改善食堂环境品质,营造令人轻松愉悦的就餐环境,这无疑会使大学生们感受到食堂空间的亲切感,缓解校园学习生活的压力,无形中也增强就餐的食欲和乐趣,也充分体现出了现代校园环境育人的设计理念。
4.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校学生食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学生食堂
室内设计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成为设计师执业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越来越多
的室内设计师将关注这一领域,相信将会有更多优秀的高校食堂的设计作品出现
在校园里,高校食堂室内设计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2001(2):59-63.
[2] 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湖湘文化;地域特征;高校建筑
一 湖湘文化特征
湖湘文化指以传统理学心性之道和践履思想、乡土情节为内核,讲求经世致用,以区域自觉和乡贤崇拜来延续自己的传统,不断强化自己在各方面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形成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长期以来一直稳中发展,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其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在传统理学、实学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长期以来,湖湘文化也一直受到格外关注,有关论述十分丰富。湖湘文化对高校的影响到底在哪里?高校校园建筑对其反馈又是什么?本地文化与文明传承的校园双方怎样相互之间体现达到深邃的内涵,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和解释。
二 地域文化与高校
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职业人始终围绕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无时无刻不打上地方经济发展的烙印。因此要健康的发展高校特有的文化,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的内涵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使校园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不断提高学校软实力。一方面,高校的建立、建设发展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已深深地打上了其印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在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同时,推动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重构,对地域文化的建设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 湖湘地域文化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南在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发生很多深刻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高校建筑的改建和扩建。为了满足更多的学子们读书的向往,教学楼实验楼的新建势在必行。但如何能把教学楼建设得更好,更有湖南文化的“湘味”,(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等)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作者通过走访长沙市的几所高校发现了有趣的规律:1)在外观和颜色方面,以往的建筑从外观来看陈色较老,很少一些让人印象深的嚼头,颜色单一,有些甚与水泥的颜色一致,但这类建筑实用性强反应了湖湘文化的务实性。以前的教学楼很多分隔都是宽大且来头很高的空间,适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和做各种有利于学习的任何事情。教室简单朴素,各种摆设充满格调,学习的氛围涵盖于此。在里面做演讲、教学、实践,各种知识的交互等反应了湖湘文化对湖南人教学的经世致用。建筑空间的本质属性是其场所精神即重视建筑空间与精神交流。2)在政治方面,湖南人表现出忧国忧民论调,以读书和激扬文字投入到社会上工作,很多人做出了不朽的篇章。到现在为止坚韧不拔依然是湖南人的作风也是湖湘文化对此的反应。其高校建筑表现在宏大,气派,威武且不失格调,建筑各个层面和结构表现出学校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迥异。3)在文化方面,湖湘文化更是表现出民族,民俗,民风,不仅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和做法还吸收同化一部分外来文化,充实了湖南文化。其在建筑上表现为江南水乡挑脚楼屋檐,琉璃瓦也换成青蓝色不失为水乡的味道。宽厚的屋顶已经成为一种表现手法。4)在地域方面,有形式怪异的楼出现,融合了外来建筑的味道其建造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有很少的建筑为形散神不散,让人看了回味无穷正因如此湖湘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精神思想在建筑的创作上表现出更好的亲和力,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5)在气候方面,有隔温隔湿的能力和充足的散热空间。湖南由于岭南山脉的遮挡导致在长沙城区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对建筑要求较高,所以在隔湿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使房间保持干燥。何镜堂院士曾经说过“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包涵人们日常起居,思考行动的精神空间。所以在地域方面它对湖湘文化的表现则是以建筑格调群落化。例如长沙岳麓区的大学城,湖南师大,湖南大学(图一),中南大学(图二)的建筑常常相互交叉混合。红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湖大师大都具有。宿舍楼集群化也有很大的相似处,各层排布紧密,空间利用充分,结构合理均匀。
四 地域民居建筑风格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湘文化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文化形态。反映在建筑规制上则体现了其严格遵循着自家礼法传统,反映出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以正屋为主体,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厢房、杂屋沿轴线均衡展开这一规制森严的建筑格局是湘中、湘南地区大宅院的普遍特征。这些深宅大院内部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庭院,共同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院落。所以湖南地域建筑在古代都是以挑脚楼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在有些镇子上甚至还有江南水乡青瓷白砖的特色;还有重檐攒尖制式一种古典建筑符号。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湖湘文化对民俗的表现多于对高校建筑的寓意。湖南人在意志上的体现如:“务实,蛮干”等应从多角度来对建筑进行雕刻和诠释。如何表现“务实”;如何表现“蛮干”在建筑形态上带给人强烈的家乡文化和氛围,应多一份思考少一份平淡,从精神文明层次去表达具有营造名族文化的作用。
五 结束语
篇7
关键词 人性化设计 校园 交通空间
本文所述的“问题”是指, 对于设计师而言往往在不经意间对建筑空间和空间设计同时做主次划分。对于教学楼或实验楼来说, 主要使用空间是普通教室和实验室次要使用空间是交通空间和辅助用房。由此, 在设计过程中, 往往会对主要使用空间投入较多的精力, 一般不会“本末倒置”地去关注次要使用空间。
事实上, 或许我们更需要一些“ 本末倒置” 。对于高校建筑的主要使用空间, 委托方往往在设计任务书中会有明确的设计要求对于次要使用空间, 如交通空间和辅助用房卫生间、教师休息室等, 是根据一定的系数和配置, 由设计人员自行安排的。显然, 所谓“次要使用空间” 或者说“辅助空间” , 其实更需要设计换而言之, “ 辅助空间” 包含着更多可设计的内容, 包含着更多可设计的空间。下文结合笔者主案的两个设计实务, 以交通空间这种“ 辅助空间” 为例具体展开一些思考与体会。
一 “辅助空间”的“可设计性”
上文已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交通空间(一种“辅助空间”) 更需要设计, 也更可以设计。为什么可以这样说这是源于交通空间自身的一些特点。一则, 交通空间是一条动线, 在面积比例上一般占20%, 且没有具体的采光、通风等要求。五分之一的面积比例并不标示其重要性仅至如此, 关键在于“动线”――交通空间是人们体验空间的主线。正是因为人们对空间的体验是一个连续的、完整的过程, 所以交通空间并不会由于面积相对较小或者人们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失却其重要性。尤其对于高校教学楼、实验楼的交通空间来说, 特点尤其突出人流大使用时间集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大量人流在短暂时间范围内进出和快速流动这一问题交通空间作为疏散通道、交流场所、课间休息等多方面的需求就无法切实满足还谈什么完整的空间序列和空间感受呢?
二则, 在满通空间的功能性前提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加上哪些“设计”内容对于有着良好的空间体验的建筑进行类比和分析, 有助于在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中, 创造出适宜的空间。交通空间并不总是“辅助空间”, 即并不总是空间的配角。例如, 用心安排的流线在园林设计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游览路线的组织, 游览路径和廊子的方向与形式都是与整体不可分离的。游廊、曲廊、复廊等丰富的造型与空间感受让人们流连忘返。而各地的园林在布局和细部等方面都有着地方的特色。廊子的宽度、高度、开敞的程度, 美人靠的做法、挂落的式样、窗洞的大小与形式、对景的层次⋯ ⋯因与当地审美传统和景区其他元素的关系不同, 而呈现出丰富的变化。所谓步移景异, 人们在园林中获得的审美感受有很大一部分与行进的线路有关系。
如上所述, 人们在建筑中的流动就是使用建筑、体验建筑和认识建筑的过程。交通空间是空间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重交通空间的设计充分体现交通空间的“可设计性” , 才有可能设计出更为积极的交通空间, 即“辅助空间”。
二 景观环境设计
越来越多的购物者崇尚环境景观效果,商家也希望用充满趣味的环境招揽顾客,这一点在高校尤其明显。所以说环境景观设计已经成为高校商业建筑辅助空间十分重要的一环。同时,富有创意性的景观环境也能够提高商业氛围,为购物环境注入活力。
2.1亲切宜人的绿化水体
交通空间的软质景观设计一方面可以在交通空间内设置绿化、水体来形成景观点,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借景来实现,即通过室内外空间的流通将外部的自然景色借到室内来。
2.2表达个性的雕塑小品
除了软质景观外,交通空间的挂饰、小品、座椅等硬质景观也为环境营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常而言,这些人工构筑的景观元素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进行单独设计,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往往成为商业建筑与众不同的吸引人流的兴奋点。格的独特表达。
2.3调节氛围的挂饰装饰
最常见的挂饰就是从天棚垂坠而下的大型装饰物,多出现在门厅、中庭等枢纽交通空间,或者局部通透的步行街内。交通空间由于规模较大、高度较高,容易形成空旷感,使购物者无所适从,而垂悬的挂饰能够减轻疏远感,对空间起到一定的填充作用。同时对物理吸声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挂饰本身与环境相得益彰,往往成为装扮环境、吸引顾客的一个有利因素。
三 心理环境设计
在精致华美的细部构件背后,往往隐含着建筑师精神层面的追求,或是对历史性、地域化情感的寄托,或者是对新技术、新构件的崇拜,或者是对趣味化、梦幻化情景的追求,总而言之,都是要创造新奇特别的环境氛围。
3.1历史文脉的人文溯源
当代建筑思潮趋于追求理性,即使在商业建筑这一品格活泼、商业气息浓重的建筑载体中,设计师和使用者仍在心底不断追溯历史、呼唤文脉。吴良镛先生曾提出“抽象继承”的概念: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和提高,作为母题应用到当前的设计创造中去。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而是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这一过程往往融入更多的地域元素,在使用本土材料、呼应历史文脉的同时也塑造了独具一格的空间氛围。
3.2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当代社会背景下,新结构技术、新施工工艺、新建筑材料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使建筑师可以更自由地将脑中的各种奇思妙想转变为现实,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充满想象力的建筑实体和空间。
3.3以人为本的趣味营造
热烈欢快的空间氛围能够极大吸引购物者的好奇心理,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设计往往采用五光十色、跳跃变幻的光影效果以及鲜艳浓烈、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来形成视觉冲击力,通过充满动势的形体关系、尺度夸张的图案拼接来追求新奇、有趣味的戏剧化效果。
结语
相对于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单元交通空间中人员的流动性更强, 使用频率更高, 因此空间的开放性也更强。只要重视这一“ 辅助空间” 仔细分析研究, 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使用特点精心设计就可以创造出更积极、更精彩的高校商业建筑的“辅助空间”。因此,将人性化设计理念贯彻到商业建筑中人流量最大、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交通空间的设计中,可有效提升空间品质,营造空间意境;合理利用能源,形成舒适温馨的购物环境,对购物者心理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这也是交通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刘力.《商业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篇8
【关键字】图书馆;建筑;智能化;建设;建议
一、绪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顺应时代的科技化发展,建筑的智能化特点成为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重点与趋势。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的信息建筑,是高校的知识核心与科技密集的阵地,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对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更加重视,图书馆建筑正在发生着模式的转变,为了适应功能与信息的协调发展,高校图书馆建筑智能化建设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图书馆建筑智能化内容
智能化建筑指的是利用现达的科学信息与通讯技术对建筑进行自动化监控与资源管理,使建筑物性能与功能更加优化,更加安全、便利的服务于人。
高校图书馆智能化是基于建筑本身,包括图书馆专业化业务与建筑管理的综合网络系统,特点是自动化与网络化,很好的将科学建筑技术与建筑技术融合在一起。图书馆智能化发展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节能、舒适、高效的图书馆办公环境,兼具现代化的通讯与信息功能,还有着健全的图书馆管理机制,为高校智能化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
图书馆建筑智能化包括楼宇自动化、信息自动化、办公自动化[1]。图书馆建筑楼宇自动化也就是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实际设备与机制的管理中,比如:空调与照明系统、保安与消防系统等。办公自动化是指通过媒介设备进行内外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来实现服务管理与信息财务管理。通讯与信息自动化是图书馆建筑智能化的重点,是利用数字交换机与传输设备将整个图书馆建筑系统密切联系起来的过程,有利于系统内部的信息通讯与信息交换,有利于完整的图书馆建筑智能化体系的形成。
三、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智能化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智能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原有的图书馆被动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要求,因此向科学化、信息化转变。现阶段,我们图书馆建筑的智能化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行探索与改进。
3.1实现建筑的科学化、增强信息的网络化
首先从图书馆建筑本身来考虑,应协调楼宇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利用相应科学、合理的国家要求与标准对楼宇进行管控与施工,保证每层楼的各项业务稳妥与可靠,在提供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保证工作人员与学习人员的安全;对于布线,应把握其可操作性与简便性,这样会有利于减少维护成本与工作量,有利于业务的不断发展与各项系统的顺利实施。
图书馆在高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整个高校信息资源丰富度的重要标志。旧的图书馆系统不利于资源的广泛利用与传播,导致大量图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所以我们要摒弃这种固有的模式,对图书馆的整体资源进行总和、分类,利用有效的科学技术进行线上、线下的传播,使知识系统内部高效率的流动起来,让更多的老师与学生受益,而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信息网络化是如今高校图书馆建筑智能化建设的方向与趋势,信息整合是信息交流的前提,也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步骤,我们要高效、准确的对资料的整合并且归置,安排调控好图书的布局与摆设。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整理、更新,确保不同种类的图书完善,确保缺少图书能尽快补齐。只有大力加强高校图书馆资源信息的网络化发展,才能使资源达到最好的共享状态,为老师与学生提供更优质、快捷的无数服务,才能为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奠定好基础。
3.2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
高校要实现智能图书馆真正的智能体系,必须改革与优化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系统的现代化与自动化。首先要建立完备的管理系统,比如办公与图书管理系统、电力与网络系统、多媒体与电视系统、给水供热系统、广播与娱乐系统等。各个系统的采购与实施需要进行缜密的考量与可行性分析,在保证系统的实用性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经过方案的合理制定再进行系统的建设与维护。系统刚刚建成之后,要经过试用与测试,检验其合理性与安全性,将不同功能的系统归置成统一的操作模式,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为以后的系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随着社会科学与信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质量、种类与数量都与日俱增,面对繁杂的信息库,以往的管理人员在材料信息收集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障碍,而现在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发展转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载体,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电子书、多媒体等的形式进行图书信息的传播与推广,信息化手段与媒介的出现就对现代化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不仅要求图书管理员对图书信息的处理方式的熟练,还应对很好的掌握信息化操作技术,利用现代化的智能手段进行图书信息的管理。比如:利用电脑建立图书信息的互联网系统,对图书信息进行编排、统计与个性化筛选,将繁杂的图书信息简单明了地展现在网页上,通过网页清晰的界面进行图书资料的管理,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便捷的图书查询、借阅、归还的方式,加速了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3.3实现图书馆观念创新与技术智能化
实现图书馆的全面智能化,必须加强图书馆管理观念的转变与创新,加大管理人员对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对图书资源的技术处理技能与水准,提高对各项设备的使用技能,为图书馆技术智能化提供技术人才的基础保障,有利于图书馆智能化与网络化建设。在思想上,要倡导广大师生树立资源共享的观念,形成普遍良好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环境。
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与改革,比如说RFID智能化图书馆技能,我们应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建立先进的图书馆资料管理系统,强化图书信息的准备分类与定位,建立通过作者、发行日期、出版社都可以找到相应图书的引擎搜索,使图书管理系统更加优化;建立安全性的图书的门禁管理系统,以保证图书资源的安全性,减少图书的丢失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完备的管理系统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失误;借阅系统的建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增加了图书馆借阅的人性化;通过身份证件的识别进行图书信息的自动录入,有利于图书的高效率与智能化管理。
四、结语
高校的图书馆建筑的智能化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应重视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创新,实现图书管理的网络化与现代化,为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9
江苏大学新校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总占地80hm2,东侧紧邻老校区。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处于整个校区中心区域的核心位置,它坐北朝南,南面与新校区西大门遥遥相对,北面与起伏的山丘园林景区对接,东面是小湖群,西面为校园主干道。江苏大学新图书馆的选址是基于江苏大学新校区规划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的。江苏大学新校区规划思路是:东西向形成教学轴、南北向形成生态轴,教学建筑群、生活建筑群沿着两条轴线展开,由此形成“轴线—组群—节点”的空间结构,而新图书馆的基地位置就在教学建筑群的最中心位置和南北生态轴的最前端,该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是通过自然景观与建筑空间的穿插融合、地形高差的灵活处理,形成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规则与自由交替的图书馆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体系,并通过“多中心”的景观设计手法,带给读者步移景异、难以忘怀的空间体验与感受。建筑总平面采用矩形布局,形式简练。入口朝南,整个建筑以“巨著”体块寓意图书馆为知识的殿堂。
2建筑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师来讲,怎样用科学的、先进的方法进行图书馆的设计,以及设计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是建筑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设计时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1)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原则。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是由政府颁布的对新建图书馆建筑物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也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遵守相关标准规范是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2)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场地规划阶段,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考虑地形特点,建筑布局与湖岸、道路有机结合。紧密融合了具体的地形地貌,灵活布局,并使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组织自由开放的环境空间,从而使读者能够在安静、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和思考;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在家居的材质选择、布置方式以及建筑色彩运用上都充分考虑人的舒适性因素,以提高实体空间品质;另外在各楼层休息区设立了一些交往空间和讨论室,同时为这些空间预留了网线接口等。
3)尊重自然,环境优先原则。建筑所处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可以通过感官在感知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学习,能使人产生一种愉悦感。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能结合地形条件合理确定主要出入口,建筑主入口处景观小品尺度感把握准确。建筑与东侧小湖群结合紧密,东侧的室外空间伸向湖水中央构成亲水平台来暗示与“水”的内在联系,使得建筑的亲水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前面的喷泉更增添了环境的趣味性。
4)考虑发展的原则。在近几年,随着高校生源的增加,高校规模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新区建设潮流的涌现,而图书馆建筑作为新区建设的核心建筑,其规模也要考虑发展的需要。江苏大学也不例外,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贯彻了这项设计原则,江苏大学新图书馆于2010年初建成,建筑面积达43969m2,阅览座位为4000个,学习环境优美、舒适,设施完备先进,是集“藏、借、阅、查、咨、育”六种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图书馆。如此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刚好能满足在校6万师生的读书需求。但随着该校新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学科数量的增加,图书馆建筑势必要扩建,而在目前新建的图书馆北面和南面都留有大面积草坪和小游园等景观,这些外部集中景观就可以作为后扩建用地之需。
3建筑造型设计
3.1高校图书馆造型设计手法高校图书馆建筑作为展示一座高校风采,联系读者与图书的“桥梁”,其造型设计的优劣对在校师生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是不同的。赋予时代感的、突出校园历史特色的造型能使读者愿意到图书馆接受知识的洗礼。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造型手法有以下几种:
1)虚实结合,凹凸有序。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师沙里文曾经讲过“形式追随功能”一句话。意思是什么样的建筑功能决定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同样,由于图书馆建筑功能包括大量大开间的需要采光的阅览室,这就决定了其建筑形式一定是在建筑立面连续开窗以满足采光需要,而大面积的玻璃窗就构成立面“虚”的部分;建筑中的“墙、垛、柱”反映在立面上就构成“实”的部分。这样的虚实结合、相互陪衬,使得建筑外观既轻巧通透又坚实有力。由于图书馆建筑对光线要求特殊,立面处理时,常用凹凸的处理手法。凹凸的处理手法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对眼睛的刺激,又能丰富立面效果。
2)比例适中。体量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和谐的比例关系对形成良好的建筑造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3)色彩与质感处理。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色彩一般与校园文化的主色调相关联。所谓校园文化主色调是指尊重学校历史与地域特色,重视色彩协调统一和色彩分区,突出校园特色的原则,根据校园的具体功能与历史特征,选择一种或一个系列的主色调取得协调。
4)象征与隐喻。图书馆是颇具精神性的场所,所以建筑造型多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使其富有某种含义。
3.2江苏大学新图书馆造型设计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是一所现代化综合型图书馆,是整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大楼呈长方形,地上共7层,主入口设在2层,门厅为5层高的贯通空间,门厅的拔高体量处理,给该建筑增添了一份知识殿堂的庄严感。两侧为展览空间,整个大厅空间通透。建筑立面虚实结合:南立面东侧为灰色干挂花岗岩实体墙,凸显高校图书馆的内敛、沉稳;西侧为灰色玻璃幕墙,凸显图书馆明亮通透;而东侧的实体墙面内部的书库部分与西侧玻璃幕墙内部的阅览部分能让读者在步入图书馆之前,便能初步了解馆内图书的大致分布;东、西立面上根据内部功能开竖向连窗,从而使读者可以在阅读之余眺望馆外的优美景色。整座建筑以新颖的玻璃、金属材料作表皮,又表现出建筑的时代感。各种类型的建筑都有适应它的建筑色彩。灰色系建筑能够体现文化积淀和学术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江苏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主色调是偏重素雅的灰色系,因此作为核心建筑的图书馆主立面的色彩也采用浅灰色,图书馆大楼主立面的灰色调配合金属玻璃条框使建筑看上去很雅致。而为了使整个建筑不枯燥,在建筑的北立面采用的是偏暗的山红色彩来装饰混凝土墙面,以显示该建筑的朴素、大气。
4结语
篇10
关键词:武汉高校;建筑;英语标识;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52-02
一、现状分析
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不同文化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高校内英语标识能展示一个校园群体积极建设,传承和传播本校园自身的文化的意识。从传承角度而言,挖掘建筑名称的历史由来及其内涵寓意,掀起一场传承校园文化的风暴,使全校师生更深刻地理解校园各建筑的文化内涵;从传播角度而言,英文建筑标识为校园内外的留学生及国际友人提供个性鲜明且极具人文气息的英文指示标,方便其出行的同时也达到传播校园文化的目的。本论文以武汉理工大学为样本,并选定以校园内最醒目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的名称为具体研究对象,研究出一套系统完善、具有特色的建筑物英语标识语,并将此研究精神和方法推广到更多高校。本次论文将会切实地为武汉理工大学的文化建设和传播带来益处,并惠及更多的大学校园。同时这一研究过程也将丰富英语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为翻译理论的实践运用提供机会。
二、翻译策略
本论文中我们使用到的主要翻译理论有归化法、异化法、音译法、形译法等等,具体优缺点如下所示:
归化法(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法(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顾名思义,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多用于专有名词、民族特有事物名词以及无对应词的翻译。音译法受到了广泛的使用,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使翻译具有异国情调,简洁明了,起到填空补缺、限定和扩大已有术语,使音译词语义更加准确等作用。与此同时,一些译音不统一、译音不准确,致使错误联想等不规范的现象也是其弊端。
形译法(Figure translation):用英语常用字母的形象来为形状相似的物体定名。该翻译方法可以省略很多复杂的诠释过程,使译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更易于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根据本校建筑的风格及特点,将表面矛盾而实质互补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相结合,辅以音译法、形译法和意译法等翻译方法,将五种翻译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初步得出我校12个代表性建筑的英语标识语。
三、研究结论
以下列举三个具体翻译实例加以阐述各种翻译方法的使用:
1.鉴湖广场。鉴主广场名字源于其所在的位置――本校鉴主大楼正前方。鉴湖校区内有鉴主、鉴2、鉴3等教学楼,由此可见,“主”字是为使鉴湖校区各教学楼之间相互区分之便利而用。但实际上整个鉴湖校区的湖泊和广场都分别只有一个,即我们可以直接称鉴主广场为鉴湖广场,如此一来减少了翻译的障碍又不损该广场的所指实际意义。至于鉴湖一词,其意指湖面平静如镜,可照鉴湖边山水、游人和建筑,使人在游湖时犹如在画中游览。“鉴”即为映照,由于“鉴湖”含义丰富,所以需要翔实的文字解说才使观赏者明晰,而名称翻译最忌拖沓冗长,兼之鉴湖作为本校知名景点,其中文名字因简洁而广为人知,外国学生也习惯称其为“Jian Lake”,所以此处我们对“鉴”字采用音译法,取其音“jian”以同时方便中外学生。因此鉴主广场的最终英文名称为“Jian Lake Square”。(对于鉴湖名称含义的解说,本研究建议校方在鉴湖景点处设立中英文双语解说的石碑以使中外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命名内涵。)
2.风味食堂。此处对于“食堂”我们选用cafeteria,简称café,它一方面指自助式餐厅,另一方面指可在露天餐饮闲聊的地方。而canteen指较为嘈杂的食堂。针对风味食堂二楼为自助餐或称菜的用餐形式,且在门口建了露天用餐的阳台,cafeteria更适合这样轻松随意的用餐情调。另外,此食堂“风味”二字表达了此食堂食物有当地风味当地特色的含义,若使用归化法或音译法,则不如此处选择的异化法表达其丰富内涵,帮助外国留学生理解其含义。因此我们将风味食堂的英文译名定为Local Flavor Cafeteria.最终采用的异化法翻译。
3.鉴主大楼。鉴主大楼是一座形似英文字母I的建筑,留学生广用I-Building指代这座大楼。又由于鉴主大楼是我校计算机实验室集中地,使用以字母I开头的IT一词,既表明了其信息技术的功能特征又符合其外部特征。此翻译使大楼名称的形与意达到完美结合。因此我们采用了形译法和意译法将鉴主大楼译为IT-Building。
四、结语
建筑的英语标识的翻译工作,看似是小事,其实直接关系到一个校园、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校园内规范优美的标识语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因此更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但英语标识的翻译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翻译,其社会性较强,要做好其翻译,除了要提高译者的水平,翻译得专业准确、富有人文关怀,还要形成完备统一的建筑标识翻译体系。为此,本研究也将在该方面不断深化认识。未来,我们期待一套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处处皆英语的环境成长,让外国友人来华工作学习旅游都不再迷失方向,让每个中国人提起都引以为傲的建筑英语标识系统,也愿意为它的到来不懈地付出我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Bassbett-McGuire,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8.
[2]Schulte,R. & J.Biguenet.Theories of Translation.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3]马秉义.汉译英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