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建筑学范文

时间:2023-04-02 07:5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建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建筑学

篇1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中国的景观建筑学也在不断进步着,其中不乏有一些优秀的景观建筑设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过多的借鉴与照搬,缺乏创新性

中国目前的景观建筑设计很多的是为了设计而做设计,经常由于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短期内出效果,往往使做出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使得景观建筑设计既没有很好的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又没有从实质上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反而是照搬模式,盲目的借鉴国内外做的较好的景观设计,使得我国的景观建筑设计缺乏特色。

2.注重平面布局的形式,忽视对场地的研究与利用

对于生活中的人们来说,景观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使用者的感受最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做设计的时候都习惯在图纸上研究关系,注重其平面布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对场地的深入研究,没有真正做到因地适宜。为了制造出美观的效果,不惜浪费自然资源以及财力物力,比如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随处堆砌景观小品等现象在我国随处可见,还比如有些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平面圆形元素过多,道路上的分割太多,影响行车。形式美观但是交通流线上不够合理。

3.缺乏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般情况下,景观建筑设计师往往认为景观建筑设计是创造景观,缺乏对景观本身的利用和保护,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是人工景观。这种不考虑生态性的景观往往造成了荒漠化的侵蚀,水土流失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的破坏。事实上,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景观设计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造成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4.景观建筑设计中缺乏对社会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大国中,是有很多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虽然景观建筑学源自西方,很多设计理念是科学、合理并且前卫的,但是它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应该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保护生态原貌的意义其实就是最尽可能的还原地理文化风貌,然而现在这正是中国景观建筑设计中较缺乏的,很多城市做景观规划的时候,只是看到别人好的就抄,丝毫不考虑其与本地的联系。

二、岐江公园对中国景观建筑学发展的启示

1.有效的利用与保护原有资源

粤中造船厂与中国很多的传统国企都有着相似的境遇,它们为国家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更是中国繁荣昌盛的见证者,可是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它们遭受了无情的拆除和销毁,只有年长的人才有着关于它们的记忆。不过,粤中造船厂在这场浩劫中保留了下来,通过俞孔坚教授及其团队的改造设计下,它重新赋有了生命,它不仅给中山人民带来了对历史的回忆,还为中山市带来了一个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2.强调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景观建筑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岐江公园的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研究了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让人们更好地融入于环境中,也让普通大众在参与互动中了解设计师的情感,使人们在冰冷的城市中体验到一丝温暖。

3.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岐江公园的景观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对场所中的原有建筑和材料进行了回收再利用,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保留了原来场所的时代精神;在植物配植中,设计师也没有应用城市公园里常见的观赏花木,而是大量使用乡土野生植物,比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既维持了植物生境,又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4.重视中国文化在景观中的作用

岐江公园的设计与中国的文化充分的进行了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园环境,同时也将中国特色的景观语言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与表达,这种传承与创新对于景观建筑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的。

三、结论

篇2

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是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园艺,林学,文学艺术等自然与人文科学高度综合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按学门类划分,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当属建筑学之列,但从景观园林的形成,发展的过程,设计手法,施工技术及艺术特点等方面看,它又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所不同。一方面景观园林中有建筑,景观园林环境离不开建筑及城市环境,大的景观园林可独立于城市与建筑之外,其规模与尺度又非建筑设计之所能,另一方面,由于所涉及材料,工艺,技术及功能不同,景观园林规划与城市规划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景观园林更像一门艺术,它似乎比建筑更高一些,正如英国哲学家F.培根所言:文明人类,先建美宅,营园较迟。可见造园与建筑密不可分。环境条件,是建筑师必须认可的一种约束,它制约着设计人员不可以像画家一样思绪所欲,信手涂抹,他只能在现定的环境设计,这种约束,一方面限制着建筑师,但另一方面却为建筑师提供素材,让他们从这些限制中获得创作灵感,以这些材料来进行加工,并最终以巧妙地利用了这些限制而塑造了一个建筑独有的个性。将绿化融入建筑设计,让人们生活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

绿化不仅在生态平衡,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其重要意义,景观园林学不仅是环境污染的溶剂,也是人与自然的纽带,并且已成为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的根本要素。所以,除了建筑物之间必须配置公共绿化带外,还要辅助以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平台花园,以至于将花卉,绿花引入室内,给人们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景观园林学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追求建筑物的时代性,充分利用地形,结合地貌,在设计建筑物时,让一个山丘,一丛树木,一洼池水,组成精致的立体画面。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景观园林学是合理的造型美的创造,是美和功能的统一,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美是设计的要素和本质,建筑师的重要任务是将自然环境加以塑造,整理成为人类生活有效的,有表现力的和协调的环境。建筑不能破坏自然风景和原有的地形地貌,而是要按照地形,地势,地貌及环境特点去考虑建筑布局和空间组织,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组合。一是取其自然,改造自然,因地制宜,精巧构思,用简炼,纯洁,朴素和雅致的格调来显示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美观的立体画面。二是运用材料,体形,线条,尺寸的统一,以取得整体效果。三是运用光照方向,地势走向,为人创造情感,趣味,增加层次意识。四是运用品题与意境,使个体与群体,景点与建筑物,内外延续,相互协调,使自然景观与建筑物显现园林组景的整体气氛。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建筑师需要将自己置于住户的位置,在满足日照,通风等条件下,最大可能地为其争取良好视角,在住户无景观时,适时适地造景或组景,此外,还要善于利用场外之景,将基地外的风景借入建筑中,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和协调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经验。古人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环境主次之间、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而且也注意到它们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们,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务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调、体量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例如《管子》论述选择都城条件时就强调,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低勿近涝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等等。至于山区城镇、城堡、村庄、寺观、园林、民居等等,也都是随着山形地势起伏转折,高低错落,相宜布署。江河湖海岸边的建筑物必然随着港湾河汊的地形高下予以安排。历代陵墓尤其重视地形环境。所谓的"龙脉"即考虑到周围数里、数十里,甚至数百里范围的地形、风水。园林更是综合了空间与时间的艺术,景随时换,步移景转。对园内外环境的关系,相互配合最为讲求。"借景"就是造园技法中巧妙地运用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明计成《园冶》一书中专门有"借景"一章。他说:"园林巧于因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把园外远处的山峰冈峦、楼阁塔影以至山林树木、海山景色都可借入园内成景。景与景之间,也相互为借,隔院楼台,出墙红杏都可相互借用,构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将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同时并举,在融合,共生,互荣中去形成和塑造建筑特色,就是所说的景观设计,亦并非仅仅意味着寻求一种可见的美观,它更是一种包含了从人以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那里获得的多种特点的空间。恩格斯指出:自然的历史和人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我们只有尊重了自然规律,才能让我们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顺理成章,宛自天成。

篇3

景观工程实习是建筑景观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在校期间课堂理论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中间性教学环节,历来受到任课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重视。由于各高校建筑景观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不同,决定了工程实习的时间、目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同。湖北工业大学的建筑景观设计专业主要培养景观方向的专门设计人才,景观工程实习开设于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以前,经过了前三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与设计练习,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本专业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景观工程实习也基于本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

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

景观工程实习是建筑景观专业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工程实习,将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逐步融汇于实际的项目中去。通过实习,使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为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本人也从实习中得到了锻炼,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组员协调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提高了综合素质,增长了关于景观设计的专业素质。

为了使学生从实习开始有一个对景观工程实习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制定出具体的学习内容,比如说设计一个海边别墅,要考虑到当地人文、气候、风土人情、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特有的历史建筑、民俗等,要通过调研还需要了解本地植物的属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景观工程实习有个宏观的认识,尽快理解工程实习是“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

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了保证景观工程实习的质量,达到预期目的,其教学方式不能像课堂理论教学一样采取固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其教学模式应随着景观工程实习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在设计公园景观时,现场绘图的演示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速地了解到计算机施工图绘制技术;在设计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时,实景观摩是尽受设计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配合教师的现场讲解,可以让学生获得的景观视觉印象在第一时间转化为专业知识便于自己思考。

如果实习现场属于大型场地,学生可以组成若干个独立班组, 每个班组有10人左右,由1 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然后组织讨论,使各个小组之间将学到的知识交流共享,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做兼职的指导教师。在实习中,学生应认真记录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实习日记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记录所在工地的工程概况、景观需求、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记录当天实习的内容和所完成的工作。实习工作的操作要领和质量要求,以及实习后的体会和收获等。在按计划完成景观工程实习及现场参观之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好实习的总结工作。总结工作包括对学生生产实习的考核及实习成绩的评定。学生本人要通过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独立完成景观工程实习报告。

此外,还可以通过讲座方式,请校内外专家做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目的。

改革教学内容,实施系统化教学模式

首先,要充分重视实习教学环节, 调整现有的不适应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认识到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力支持实习教学改革,使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成为有机的整体, 保持整个景观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实习过程可以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针对实习经费紧张, 实习地点分散等困难, 可以采取先集中后分散的方式。在实习开始时, 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安排统一讲座, 请校内外专家为同学们作景观设计的专题报告, 讲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比如设计过程中每个各个设计阶段的特点、工作等内容。最后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 分别布置各组学生实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下一阶段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深入了解。

第三,重视实习专题报告的写作。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并不重视实习报告,把实习报告写成实习感想和体会, 不能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 归纳经验, 总结收获。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习进行到一半时, 根据实习的专题方向拟订自己的报告提纲, 并在接下来的实习中做到有的放矢,结合报告提纲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 在保证实习按计划进行的前提下, 结合实习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逐步完成专题报告。

结束语

探索建筑景观设计专业实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这也要求指导教师具有更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能及时了解和把握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动向,把新科学、新技术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

篇4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景观型校园之路。

1、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河川污染及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居环境矛盾突显??。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景观生态建设,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1.1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1].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2].它们对学生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1.2景观型校园特点

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1)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2)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3)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4)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5)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6)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7)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3].

2、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规划设计思想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型校园[4],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2.2规划设计原则

(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师生身心健康。

(2)体现景观型学校的原则。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5].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4)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5)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景观规划上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

①空间组织与规划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的活动空间。

②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

③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的思想情感。

④植物配置选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6].

2.3规划理念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有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生态景观场所。

根据功能定位,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确定为:环境效益上追求大生态;绿化布置上追求大绿化;艺术构思上追求大景观。基本定位:“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大学)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大学不仅提供用于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7].随着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的职能已有了新的内涵:综合教育治学场所;科技研发中心和综合发展实验室;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展示中心。

3、校园景观设计决定因素3.1气候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气候是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

3.2规划规划有助于设计形式区别化的调查。中心区要求景观形式和特征持久耐用,并且具有纪念性意义。而学生宿舍区以宁静,安全,社区形象为特征,运动场和娱乐场按游戏和竞赛规则设定其大小布局,停车场可以按规定标出管理区和便利区。

3.3环境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同样重要,因此也是一个设计决定因素。设计树木和草坪都要考虑生态问题。草坪就是校园的象征。要避免使用单一树种,苗圃尽量多样化。

3.4校园的面积,布局与周围环境比例,周围环境,面积,布局是重要的校园景观设计因素。校园景观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形的[8].校园所在地的面积,布局及周围环境的特征是决定校园景观的要素。

3.5风格无论是校园整体景观还是局部景观,风格的选择是设计的一个决定因素。从风格上讲很少有校园是单一形式的。各部分景观表达形式各不相同,风格上的多样性也许具有教育价值。

3.6植被气候影响植物的选择和利用,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外观,颜色和质地。研究它们的特性,把设计理念与实际的视觉效果结合起来。树和草是校园景观中必不可少的。树木是“健体强身,放松神经和刺激灵感的工具”。绿色植被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9].排列成行的树木能清晰表明大路,小径,界限的位置与方向。如果恰当选取树木,校园路线会更加明晰。在校园周围种植的树也许会像绿化带一样的密度,但树木形成的屏障可降低噪音,如同悬浮粒子过滤器一样提高空气质量。树木能加强建筑群的整体结构感,无论是按传统还是现代的观点,校园树木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学 教学方法 高职

《建筑工程经济学》是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各高等院校工程类、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本课程主要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它是在建设工程生产过程、建设管理过程的研究中,通过考察系统的预期目标和所拥有的资源条件,分析该系统的现金流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的经济效果。通过这些分析可以解决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行阶段的许多技术经济问题。

一、《建筑工程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重要性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在第四学期开设《建筑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课时为40,其先修课程有建筑工程预算、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等。学习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经济观点,系统地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学会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并对建筑工程具有初步的科学管理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懂技术、懂法律、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开设这门课程也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进行继续教育的需要。在社会上,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显得越来越重要,如在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考试中均设置相应的内容,并且很多工程实践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在这些考试中往往难以掌握此内容。因此,鉴于该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差异过大

笔者从事建筑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累计达到四届十二个教学班,有一定的经验。根据教学观察和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有两极分化现象。每个教学班有20%左右的学生对该课程非常感兴趣,40%左右的学生有兴趣,20%左右的学生感觉一般,剩下的对该课程缺乏兴趣。其中对该课程非常感兴趣的学生都是对工程经济中的基本原理掌握扎实的,每次课都会认真听课、记笔记,课后认真思考问题并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兴趣的学生主要是上课能认真听讲、记笔记,但课后就将所学知识扔到脑后去了,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感觉一般的学生主要是上课听讲,但有未听懂的,不懂的问题课后也不解决的,最后越积越多,就想着学不好了,就这么着吧;而缺乏兴趣的学生主要是上课不听讲,即使某天心血来潮想听讲也听不懂,上课表现出来的就是要么偷偷睡觉、要么玩手机、要么听MP3等,总之就是混日子。

3.公式太多,概念模糊,记忆不牢

建筑工程经济学中的公式很多,尤其是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公式既多又难记,多数学生对此感到不知怎么办才好。这部分的公式记忆不牢,理解不够,就会影响后续的项目财务分析内容的学习。财务分析中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的计算,都是在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式也较多较杂,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当然除此之外,本课程中还有其他的计算公式,比如设备的折旧额、经济寿命的计算、工程价值的分析等等都离不开相关的计算公式。对于学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经济、财务方面的基础,学习这门课确实要费一番功夫。

4.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理想

我院由于优化资源利用,目前都尽量采取大班教学方式。像工程造价专业属热门专业,每个教学班都将近100人。可想而知,上课的效果如何。尤其是本来还有希望学好的同学,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放弃本课程的学习。大班上课,加重了老师负担,难以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同时由于教室空间大,坐在后面的同学在听、看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由于人数多,教师想要进行实践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方面,老师讲,学生听,效率低下。

二、探索有效的建筑工程经济学教学方法

1.上好第一次课,明确课程重要性,树立学好信心

第一次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每门新课程都会有个基本判断,如果老师所讲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则会认真学习;如果老师所讲内容是照本宣科或对以后工作指导意义不大的,更多学生会选择逃课或者被动听课。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抓住最初几次课程的讲授和互动,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先简明扼要地给学生介绍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要求及学习方法等,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与该课程相关的工作成果直观地展示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一次课中有必要将其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介绍清楚,如资金时间价值理论与工程投资、成本、利润、项目的财务评价与会计、财务管理之间,方案评价方法与指标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之间等等的联系。同时明确告诉学生该课程在各种全国注册考试中的地位和所占分值。通过介绍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另外通过一些经济热点,如买房按揭是否划算、利率上调定期存款是否转存、企业债转股等问题,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奏效的,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2.采用推导式教学,降低公式难度 建筑工程经济学中计算公式太多,是学习这门课程的难点。鉴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将复杂的计算公式予以简化,降低记忆难度。比如,资金时间价值计算公式中,复利计算的基本公式就有六个。每次讲到此,教师可以先讲现金流量图如何绘制,然后讲最基本的“一次支付复利终值”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推导本公式,并要求学生记住这个最基本的公式。最后通过这个公式和现金流量图采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来推导“等额支付序列复利终值”公式。同样其他的公式都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推导。并要求学生课后多推导几次,熟悉过程,掌握其中的特点,公式就能全部记住,而且不易忘记。或者即使时间久了,忘记了复杂的公式,也可以运用推导的方法自己推导。所以,尽管这部分公式多,但若掌握了方法,就拥有打开公式难记的“万能钥匙”了。

3.探索趣味教学,寓教于乐

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相对而言普遍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对于各种枯燥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接受能力较弱,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疲于应付,而过分强调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也使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适用性特点无法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尽量采用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工程价值”时,对于“头脑风暴法”的讲解,可以采用分组做游戏的方法。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各组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说出该主题的某方面的特性,教师当裁判,哪个组说出的特性最多哪个组就赢。对于专业术语较多的章节,如方案评价中“互斥”、“税金”、“利率”、“利润”、“成本”、“投资”、“现金”、“评价”等,也可以编写“猜词汇”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实践证明,每一届的学生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表现也很好。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们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多参与、多表现、多收获。

4.利用多媒体和案例教学技术,融高深理论于实践

(1)应用电子表格Excel软件

工程经济分析涉及大量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学到的是如何手工计算经济评价指标。如今,微软公司创建的Excel软件具有直观简明的图表功能及丰富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能力[1],将它应用于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案例分析可以最大程度地摆脱手工计算,计算速度、准确性显著提高。如在资金时间价值、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工程方案的综合评价与分析、设备折旧和经济寿命、价值工程、预测和方案的优化问题等内容都可以利用Excel强大的计算功能。另外,应用Excel软件进行案例分析,可以进行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分析,解决了工程经济学案例数据多、计算量大、需要时间长等问题,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2)引进案例分析教学

由于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在讲授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这一章时,就可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某个项目为例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如何编制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编制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弄清各报表间的关系;会计算内部收益率、净现值、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偿债备付率、利息备付率等评价指标,还学会对项目进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这种教学方法紧密地把课堂理论与各种实际项目相联系,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简化经济理论于日常生活

建筑工程经济学中涉及到的经济、管理、财务、税收等方面的术语较多,而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非常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授课时注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教师可以将复杂难懂的术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如内部收益率的高低有一决定因素“机会成本”,什么是“机会成本”?很多学生感到很迷惘。这时教师可以拿身边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学生在上课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课,可是思想却神游去了,没听到老师讲的知识,对于该生来说,神游的代价就是没听到老师讲课的内容。这个代价就是“机会成本[2]”,反之,如果上课认真听讲了,就失去了神游的愉悦,这也是“机会成本”。这样一说明,学生就容易理解多了,一下子就拉近了书本与生活的距离,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6.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一定学历和教育经历,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因此教师应补充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开拓授课思路,积累教学经验,不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也要研究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精湛的教学艺术的教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笔者多年教授工程经济学的一些经验的总结,有些想法或做法可能不太成熟,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适合高职生的教学方法。

[1]刘长滨等.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8

篇6

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人、财、物很多,其中成本管理是每一个建筑企业的核心任务,建筑企业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制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先进、高效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系统,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站住脚跟。

【关键词】

成本管理;成本核算;合同;费用控制

经济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企业为了降低建筑产品即工程项目或劳务、作业等的成本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概括。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包括对建筑成本的预测、建筑成本管理计划、建筑成本控制、建筑成本的核算、建筑成本的分析和经济管理考核等工作。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用最小的支出取得最大的收益。施工企业在管理施工过程中所牵涉的人员、财务、材料、机械很多,涉及的范围很广,相互之间的各种管理关系错综复杂,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创造利润的多少,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重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现如今,伴随着国际管理体制传入国内,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已经成为每一个施工企业的主要任务,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本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体制是非常重要的,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1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原则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牵涉到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包含从经济成本预测到企业经济成本考核等各个部分,因此,在成本管理中要实行全面性管理。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包括全过程成本管理、全方位成本管理和全员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涉及人财物多,各职能部门有权对其管理对象发生耗费加以限制和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可控性原则。并且,企业的各个职权管理部门要按照各自管理责任对管理的经济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并勇于承担控制不当带来的经济责任,只有严格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作用。建筑企业要采用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同时进行的原则,既是积极合理的采取成本控制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严格抓好工程施工项目施工前的成本管理工作,同时企业内部做好节流挖潜相结合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工程浪费和不当的损失消灭在工程项目施工前,从而使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更好的发挥重要作用。

2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

建筑产品的成本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指标,通过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分析等管理手段,可以找出施工企业有哪些问题,并按照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原则进行纠正,进而提高了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加强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并且增加企业盈利,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完成较多的生产任务,从而企业实现的利润就越多,就能给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我国为了与国际计价模式接轨,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而加强成本管理也是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需要。

3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3.1成本管理观念僵化。目前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大多局限于项目施工成本中资源消耗的控制,没有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全面的研究,不注重资源供应过程中成本支出的优化,更没有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着眼对企业战略成本作出规划。

3.2组织管理上缺少拥有权力、承担责任的成本管理部门经营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各自为政,没有建立环环相扣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3.3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成本管理只是成本管理部门或成本管理人员的职责,经营思想总体上属于“重揽轻干”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忽视成本的事前、事中控制。这样不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4缺乏权责利相结合的科学的成本绩效考核制度体系。某些建筑企业经济责任成本管理流于形式,项目经理职责不清、权力不大,企业内部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对成本管理起不到实质性控制与促进的作用。

3.5成本管理目标缺失或不科学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仍然局限于狭义的成本降低本身,尚未形成良好科学的成本目标体系。有的企业甚至没有目标成本,是盈是亏只有等工程完工决算后才知道。

4 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

4.1 提高项目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责任感

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对哪些未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未按规定持证上岗,业务不熟悉,核算能力有限,无法保证成本核算的质量和工作的人员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应制定相应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成本核算员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保障。成本核算员要对施工生产中发生与施工成本相关的工程变更项及时收集整理并办理签证手续,定期向公司经营部门上报审核,以便及时准确地控制施工成本并掌握工程施工情况以防给工程竣工结算造成损失。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受权委托人,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班子的素质很重要,如果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低,将直接反映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低下,因此,要想方设计法提高项目承包班子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组织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向同行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

4.2 抓好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和监督

建筑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核算部门要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挖拙其内在的潜力,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严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改革现行的成本核算员管理体制,由公司对各项目成本核算员实行统一委派,集中管理,不定期轮岗,定期或不定期学习、交流、考核、激励竞争上岗,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员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分离,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网络程序。

4.3 深入成本预测预控和经济合同的履行

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公司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在项目工程签约后,同时开展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另外编制工程施工任务单和所需机械台班。根据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现行、当地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详实约定。通过合同的签订,确保项目部和公司总部责、权、利分明,双方按合同中的责任,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完成。

4.4 抓好材料管理

在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成本中材料管理很重要,要做到把材料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在项目中标后,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预算。审批后的施工预算即是作为项目部编制材料需求量计划和项目部对操作层限额领料的依据。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根据项目部编制的采购计划和企业的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如施工过程中发现超额用料,材料管理人员必须立即查核原因,如属工程变更造成,必须有工程变更证明材料方可领用,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公司材料采购实施招投标,各项目部的施工预算中的主要材料由公司材料采购部门采购,其它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采购时采用“总量订货,分批采购”避免积压和浪费。材料的采购量和单价要有专门机构监控。项目部应使用委托书约定所委托的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服务、验收办法、交货时间。

4.5 费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精简一些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对一些低值易耗品要做好记录,按计划支出。在施工中,要做好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资费用。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工程的用工减少,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数量增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成本中的人工费,而且还相应地降低其它费用。

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必须严格从企业的实际发展形势出发,对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不同的现场施工情况,科学的加强企业自身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同时能够创新或借鉴先进的分析手段对其不断的改进、完善与提高,只有这样,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才能更加顺利,更加辉煌,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世奇,《浅析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

篇7

关键词: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思考

黄山学院地处古徽州地区,徽州大地上蕴含丰富而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徽派建筑文化是一朵奇葩。将徽文化引入到景观设计教学中,让徽派建筑图式介入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应是一种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工作。

1徽派建筑图式的概念

据社会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的解释,图式是“代表个人对事物、人或环境的知识的认知结构。是对一个整体的抽象,侧重于许多事例的相似之处。图式可以帮助人们简化现实,帮助人们把外在刺激的若干细节与一个总体概念相联系,而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则会被过滤掉[1]”。在艺术创作中图式既是指作品的外部形态,也指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给艺术家规定的心理定式[2]。因此,本文将徽派建筑图式描述为:在古徽州地区的民居、祠庙、牌坊、园林等建筑物的特征给人们带来的具有显著地方特色与可传承发展的传统建筑艺术总体形象和样式,其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图式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沉淀的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有价值东西。

2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教学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它要求对景观设计的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都应该从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获取养分。景观设计的地域特性给培养景观设计人才的教育教学带来启发。景观设计课程作为黄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景观设计也是该专业两大人才培养方向之一(一为室内设计方向,二为景观设计方向)。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景观设计的地域特性,让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我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景观设计人才,这既是我校办学定位所需,也是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需,介入方式合理,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3具体措施

3.1两个前提

首先,参加课程教与学的主体(师生)要理解徽州建筑图式特征,就如我们要欣赏一场篮球比赛,首先我们要懂篮球比赛规则一样。作为学习者和传承者要了解和掌握徽州建筑图式特征,诸如粉墙黛瓦、马头墙等。其次,参加课程教与学的主体(师生)要理解徽派建筑及其图式蕴含的文化内涵。要让景观设计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汲取徽派建筑图式精华,为我所用,这需要学习者对徽派建筑及其图式的文化内涵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徽派建筑蕴含了古徽州的积极社会发展和变迁,反映了古徽州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最终能设计出具有黄山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作品,为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2原则

时空转移,对象变化,现代景观设计应该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找灵感、汲营养?这是我们要正视的问题。在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要强调,学习和传承徽派建筑及其图式文化不能简单的复制挪用与拼接,更不能毫无章法的变化。教学活动前提是学习汲取徽派建筑及其图式文化中的精华,过程是彰显徽派建筑及其图式文化的主要特征,目标是促进徽派建筑及其图式文化历史传承,价值诉求是达成徽派建筑及其图式文化的创新发展。

3.3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途径

(1)要将徽派建筑图式介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不仅是一场景观设计教学活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徽文化尤其是徽派建筑文化教学活动。文化指导教学部分应包括:①徽派建筑特征:尊重自然山水大环境、富于美感的外观整体性、较灵活的多进院落式布局、精美的细部装饰等;②这些特征映射的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徽派建筑蕴含了古徽州的积极社会发展和变迁,反映了古徽州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它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生动展现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妙画卷[3]。(2)寻找传统徽派建筑图式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契合点。现代景观设计作品要求体现出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反映该地域的风土人情和审美取向。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要契合当地的人文风俗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需满足景观的三十几使用功能,此外,还应让景观富有更多的文化象征等人文色彩。地域文化是景观的内在精神,景观则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徽派建筑的其特色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古徽州的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园林等反映和体现徽派建筑风格特征的建筑载体。其中少数民居村落最为典型,建筑图式特征为:从外型上是粉墙黛瓦、马头墙;小门窗;结构上是曲折迂回、门楼重檐;风格是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它蕴含着古徽州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观赏和使用价值。那么,我们在景观设计的教学中,要把古徽州民居图式典型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门窗、家具、盆景,以及它们所抽象出来的图形转化成现代景观设计的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或是让学生完成与此相关的景观设计作品,或是创设条件让学生参加当地景观设计项目和过程,接受实践的锻炼和检验……这都需要我们将徽派建筑图式的特征与内涵内化于心,自觉地将徽派建筑的典型造型样式、图形等外化于景观设计的设计实践中,成为创作者由内而外的一种本能的文化表达与流露,达到物我同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最终培养出能传承和创新徽派建筑文化的景观设计师。

4结束语

对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活动中,依托地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本土文化色彩并具有重要审美意义的图式,并进行合理的运用,使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1]茹峰.视觉图式的演变-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山水画[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王英.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探索,2008(22):145-147.

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建构;探究过程;展示收获;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121—0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要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探索儿童的关注点,拓宽儿童的关注空间(关注自我,关注学校,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让他们在自主地实践性学习中感受和体验。因此,有效把握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精彩”实施,对关注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

1 建立开放的教与学环境,使学生体验活动主题的“精彩”建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大立足点是学生的生活与实践,要遵循“开放性与可研究性”的原则。教师应该注意每一次指导主题的确定,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更主要的是为德育创设一个平台,注重知识性、活动性、趣味性、可行性。而笔者所确立的小课题研究,就是让孩子直接与活动对话,在合作中与具体活动心有灵犀。

确立的方式可分为:教师在学科开放教学基础上,同年级各学科通过交叉备课,整合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基础上补充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师与学校认为必要而加入的主题;以秦皇岛的地域文化、政治、经济为资源开发的主题。例如:《巧花2元钱》活动,是根据学生及家长提议设计并展开;《绿色工程种植养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做观察实验,记观察日记,写研究论文,学生亲手栽培植物,在与自然有关的主题探究中体会乐趣;而《巧手DIY》、《一滴水的“世界”》等活动是为调查孩子的研究兴趣而整合出的。

2 创建适合每个孩子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经历“精彩”的探究过程

在开放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活动中考虑更多的应是怎样结合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自身素质,对活动项目进行选择、重组和再创造,把学生的参与体验放在第一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突出生活化的特点。在活动主题确定后,学生就到了“整装待发”的时刻。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通风”、“打气”。通风,就是帮助学生进行~些知识准备,教给他们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打气,就是针对学生阅历尚浅、思想比较稚嫩的特点,帮助学生做好积极的思想准备,获得自信。本着“专长互补”的原则,建立小组长责任制。学生自荐到不同的小组,如果小组出现搭配不均教师就要进行商量调整,尽量做到学生层次均衡。

其次,各组确定自己的调查内容,教师做好协调工作。不但要保证内容的均衡,而且一定要督促学生步调和谐。

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由于年龄、知识、经历所限,需要帮助,应鼓励他们跳出课堂,通过交流、寻求合作等方式来完成实践活动,锻炼孩子们克服困难的意志,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

有序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从而丰富了活动内涵,扩大了活动外延,促进了学科的共同发展,扩大了学生实践活动学习的空间。例如:如何采集到一滴水,怎样测量一滴水的重量?孩子们积极探索,方法各异:有的用筷子沾水后淌下一滴;有的用滴管取一滴水等等。这让笔者深有感触,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极大的自主性,给具有好奇心的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时间和更大的探索空间。

3 营造开放的自我展示空间,使学生领略“精彩”的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开放的自我活动的空间与条件,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差异得到认可,其个性品质、性格特点等均在活动中得到彰显,这必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每一个活动结束,都要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各组学生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的各项成果经过整理、加工、汇编,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

成果汇报时,必须做到“四重四轻”:重“活动过程”轻“活动结果”;重“生成主题”轻“预设验收”;重“个性体验”轻“一般参与”;重“合作研究”轻“个体活动”。

比如《纸的PARTY》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都使尽浑身解数,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蓝猫太阳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编成了一首首琅琅上口的儿歌;“智多星队”,走出校园,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纸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收集商标、设计手抄报、制作标语牌等等。

情感体验是丰富活动的内涵,孩子们通过“实践与综合应用”体验了成功的乐趣,感受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进步,在生活中成长。

4 有效把握“过程性”活动资源,对学生进行“精彩”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评价重点应在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应该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实践能力。

评价过程的有效实施,使孩子们有一个袒露心迹的空间,也为掌握学生的心理波动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和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见表1。

篇9

 近日,根据建设集团及公司的要求,我项目部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对《经营能力是建筑国企的关键》一文组织学习讨论,文章中提出的注重经营艺术,继续提升区域市场开拓能力。本人根据项目部研讨结果及近几年自己对经营管理工作的认知出发,浅谈一下自己对经营工作的认识:

文章开始就提到区域经营是建筑国企经营工作的坚实支撑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可以认为每个项目部所在的区域就是所说的这个区域经营的范围,我们要应力争做到守土有责,能在这个区域内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我们项目管理的区域经营目标;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加强项目管理能力、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能力,严格按照合同履约;这样我们和业主双方无形中就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并在以后的合作中,才能够实现合作共赢的效果;我认为这两点是我们缺乏的,也是致命的。

文章中还提到“二八管理法则”,企业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提高企业效率。项目部其实每年的“以师带徒”就体现了这点,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认为还是缺乏自身的自觉性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干这一行没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很难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所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为首要任务,带动身边的同事共成长。

其实《经营活动是建筑国企的关键》一文中还提到立足队伍素质建设,通过五方面的关系分析,我认为对于项目管理这是最主要的几点。首先我认为项目部全员要有高度的站位,了解重视项目经营目标,哪些是我们必须争取的,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目前,合同意识淡薄,合同管理水平低仍是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但是,意识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项目管理成员应该重视这项工作,常抓不懈。签订合同后可以学习的形式对合同文件、招投标文件、投标预算组织学习,增强经营管理意识。还有主要的一点就是正确处理“平凡与平庸”的关系,“平凡”与“平庸”,一字之差,其差别就在于做事的态度。我们项目管理人员都是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份子,在业务岗位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就是我们存在的现实问题,缺乏责任心,缺乏站位高度。其次,就是分包单位的管理,经营工作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分包单位,招标选用合格的分包单位可以从源头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所以我认为项目部应建立合格分包商名录,对进入名录的分包商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跟踪考核、记录业绩,这样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实现经营目标。

篇10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定义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下,个体主要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图式不断地建构个体对世界的认识,个体所掌握的有意义的知识是在他与知识的不断的互动教学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者的学习不是简单地知识接受,而是一个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教学模式包括情景教学、支架式教学、主体引导教学、随机访问教学四种模式,本文主要针对情景教学模式,结合体验式教学进行研究。

(1)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指创设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景,学生在探索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在情景教学中,教师是事件的探索者或问题的解决者,并在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给学生必要的帮助。建构主义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情景教学的主要核心点就是创设情景。

(2)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师生通过各种真实情景的体验活动来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是以“情景素材”作传媒者;以“体验活动”为获取素质的手段,区别于以往由“师说”来传情达意,有异于靠“生听”来灌输新知、是主体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体验式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体验当中提高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培养独立习惯,释放和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互动、沟通能力、服从和领导能力、规划能力等等。

(3)情景体验式教学

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将情景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强调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引起学生探究课程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达到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和学习能力,达到课堂教学学习目的。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在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ERP沙盘模拟实训的教学模式

情景体验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一种教学模式,而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是采用情景体验式教学的典型代表。ERP沙盘模拟实训课是利用沙盘模拟教具和沙盘演练系统相结合,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进行统一计划和安排。ERP沙盘模拟实训课创设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模拟情景,在具体的实训中设计了角色体验的实训平台,学生可以在既定的创设情景下,灵活地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ERP沙盘模拟实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ERP沙盘模拟经营,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企业信息资源和生产经营计划和管理的重要性。对企业的资源进行计划和安排,对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在保证企业正常有序的经营活动的同时,获取更大的收益。通过沙盘信息化体验,学生可以感受到合理计划和安排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性,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范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ERP沙盘模拟实训的教学过程

若要实现ERP沙盘实训的教学目标,需要进行情景的创设和学生体验方式的选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

情景创设。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的情景创设主要是给定学生已经经营了一定时间的企业,有一定的资产和一定的负债,要求学生接手正处于经营状态的企业,主要利用的工具是物理沙盘和ERP沙盘演练系统。

物理沙盘教具主要包括:6张沙盘盘面,代表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沙盘盘面的内容涉及企业经营的所有关键环节: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中涉及现金、应收账款、负债等和企业的财务相关内容;物流部分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与之相关的市场、采购、营销;信息流部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内外环境抽象的一系列规则。ERP沙盘演练系统围绕沙盘教具,通过电子的方式进行采购、生产、研发、认证和财务报表的填写和记录,确保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体验方式选择。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在开展时,学生自由组合,分别组成六个小组,形成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在每一个企业中,都设计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的相应角色:总裁CEO,负责整个企业的战略规划,负责重大事项的最终决策;财务总监CFO,负责资金的运作和财务报表的检查审核;财务助理ACFO,负责财务报表的填写;营销总监COO,负责产品和市场开拓和销售订单的获取;采购总监CPO,负责企业采购计划;生产总监CMO,负责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学生在角色选择时自由,且在整个模拟经营过程中可以交换角色。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与企业相关的外部机构,如银行、购买商。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了解,对企业的经营规则熟悉,整个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开展模拟经营,总计模拟企业5-6年的经营,学生在每一年的经营过程中,经营的策略和方法自由发挥,依据经营结果评判最终的经营成效。学生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体验了企业中的每个角色的责任,有了一定的担当,同时,每一个小组相当于一个企业,经营好坏与每一个角色息息相关,因此体现出了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启示

(一)对教师的启示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和辅助,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训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即企业经营一定时间的背景下,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和团队的协作,利用必要的实训模拟经营沙盘和演练系统,在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获得利润最大化的意义建构的方式下,获得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升,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授课方式,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转变为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既减轻了教师授课中“满堂灌”的负担,也使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思维的同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由于教师在整个引导和辅助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来自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提问,因此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知识的积累和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同时做到因材施教。

(二)对教学的启示

ERP沙盘模拟实训以沙盘为载体,通过学生参与企业模拟经营,进行对抗演练,讲师对经营成果进行评析,学生从实训中获得感悟,将课内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将角色扮演与企业实际岗位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了解和熟悉企业运作的方式:即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采购和生产计划;在对现有产品生产经营的基础上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同时做好产品的营销策划,做好广告费的投入等,在这样一个角色体验式的模拟经营过程中,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就业前就先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了解企业关键岗位的职责,在实训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积极主动思考能力提高,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最后环节是教师的点评,因此学生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千方百计地制定各种经营策略和经营方法,合理化安排经营生产,展现了学生对知识、策略和方法的积极探索,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模式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此,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的性质,利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模式的其他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