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范文
时间:2023-04-05 22:5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科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01-02
急腹症是指一些需要外科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很快恢复健康,否则延误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每1例均须重视并认真处理,这时除针对地辅助检查外,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密观察和耐心细致的护理,直接关系到诊疗效果及对重症患者的抢救时机,故护理工作中应十分重视对急腹症病人的观察及护理,现结合临床实践,浅谈个人体会。
1 急腹症常见原因
大多是由腹腔脏器疾病所致的急性腹痛,如空腔脏器的炎症、穿孔、嵌顿、阻塞或扭转,实质器官的破裂,炎症及各种腹腔脏器血运障碍引起。
2 急腹症的病情观察
急腹症的病人多起病较突然,腹痛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都可随时变化,并发现伴有其它症状及体征。腹痛的部位、时间、性质与程度的变化,常作为某种疾病的诊断依据或观察病情变化的客观指标。
2.1 腹痛开始仅上腹部或脐周围,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化验白细胞上升,多数在10.000-150.000/MM3之间,中性白细胞增高至75%以上,则就考虑是阑尾炎。
2.2 腹痛呈阵发性绞痛,疼痛多在腹中部,可伴有肠鸣、呕吐,有时能见到肠型,应考虑是肠梗阻。
2.3 腹部突然发生持续性剧烈的疼痛,以上腹或右上腹部明显,强迫,全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同时有恶心、呕吐、虚脱表现者, X线照片约80膈下游离气体,应考虑系溃疡穿孔。
2.4 腹痛为右上腹部持续疼痛,呈阵发性绞痛,有时放散至右背部及肩部,伴有恶心、呕吐,应考虑胆囊结石症。
2.5 有外伤史的腹痛,腹胀伴有口渴,心慌,皮肤苍白,血压下降,最初发生疼痛的部位往往表示相关受损脏器的部位。肝、胆、十二脂肠损伤,又可出现右肩部放射痛;脾、胰、胃损伤后疼痛则以放射至左肩部;肾破裂或大血管损伤,引起后腹膜大出血时,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的腹痛和腰背痛。
2.6 女性病人突发腹痛,应结合孕产停经史,考虑宫外孕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总之,对每个急腹症的病人都要询问有无发热,腹痛开始的部位、时间、性质、排便、排气及月经史和既往史。准确测定体温,脉搏和血压,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姿势,精神状态,神志的变化,为医生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3 护理
3.1 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减少不良刺激。护理时,动作准确、轻柔,避免粗暴,以减少疼痛刺激。需手术的病人,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应给予安慰和鼓励,尽量解除病人恐惧心理,增强信心,保证病人处于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
3.2 对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的病人,认真观察其呕吐、排泄物的数量、性质、色泽、气味。
3.3 减缓疼痛,对诊断不明,如果腹痛剧烈难忍,尤其是有可能出现疼痛性休克者,应减缓疼痛的程度,可采用针刺足三里、内关等,对痉挛性腹痛可肌注解痉药物如654-2、阿托品等。诊断明确者,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镇痛剂。
4 结语
外科急腹症在临床较为常见,致病原因多为炎症、梗阻、出血、穿孔、缺血、腹部损伤等,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延误诊断、抢救不及时,就可能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和生命危险。护理人员应认识腹痛的病因、性质、病理变化过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病人及时得到诊治。
同时,腹痛的部位对病变有定位意义:一般起病最先发生疼痛或疼痛最显著的部位即为病变部位,故可根据脏器的解剖位置初步判断病变部位。但应注意腹腔以外的病变可引起腹部放射性疼痛,如右侧肺炎、胸膜炎可放射至右侧上下腹,引起腹痛,易误诊为胆囊炎或阑尾炎,护士观察病情一定要认真分析,避免误诊或漏诊。
参考文献
[1] 龙如美. 浅谈急腹症的护理体会[J]. 职业与健康, 2000,(07).
[2] 王晓光. 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02).
[3] 杨秀云,张春芳. 外科急腹症265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09,(24).
[4] 吴霞. 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09,(03).
[5] 罗远玉. 外科急腹症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06).
篇2
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纳入观察组(常规护理结合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中,每组65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92%vs.87.69%),且其总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8.46%vs.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应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优质护理;普外科;应用价值
普外科指以手术为主要疗法来治疗肝、胆、胰、胃、肠等脏器系统的肿瘤或其他疾病的临床学科[1],据统计,普外科疾病发生率日益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该病患群体占比约10%[2]。为提高普外科患者的治疗效果,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优质合理的护理方案,并加强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3],包括自我护理、预后和并发症等知识。本文对普外科疾病的优质护理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普外科患者为治疗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中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22~78岁,平均(55.16±1.75)岁;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34例,年龄24~80岁,平均(57.35±1.9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要点简述如下。(1)优质护理培训[4-5]。在进行护理服务的全程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着重进行优质护理理念和操作技能的教育,定期开展培训形式的心得交流会,保证护理人员能够获得良好的护理教育。(2)优质护理目标和要求[6-8]。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内容,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主管护士,由其全权负责患者在院护理的每个环节,此外还要进行相关绩效考核,确保护理人员尽心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从而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可能性。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将患者疗效结果分为3类,康复:症状消退,体检达健康人水平;有效:症状有所改善,恢复良好;无效:症状未有改善甚至有所恶化。另对患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以了解护理满意度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类。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约96.92%,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约87.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总满意率约98.46%,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约89.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据报道[9-10],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针对性,科学有效的了解患者的病势和需求,耐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便于其病情能够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相对治疗有效率提高了约10.53%,且观察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提高了约10.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普外科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聪敏 单位:渑池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参考文献
[1]彭小兰.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5,29(16):178-179.
[2]王洪梅.医院感染现患病率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9):239-240.
[3]周玲.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医学信息,2015,29(13):125.
[4]黄丹.优质护理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5,13(12):125.
[5]赵红岩.普外科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239-240.
[6]顾敏,陈要武.设立质量敏感指标推进普外科优质护理持续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5,30(13):4-7.
[7]廉新.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1):359-360.
[8]白晓雯.浅谈普外科优质护理管理[J].母婴世界,2016,14(4):114-115.
篇3
[关键词] 老年患者;护理;护患关系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大于60岁的老年人口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外科疾病多数发病急,病程进展快,患者精神上无准备,肉体上承受着较大的痛苦,其心理反应主要有急躁、恐惧、焦虑等。老年患者因生病、住院,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环境。有些事情不好意思对护理人员讲,易寂寞、苦恼、寡言少语,希望得到安慰。入院前对医护人员尤其是对主刀医生、责任护士不够信任,担心手术失败等存在很多顾虑。本文回顾总结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人民医院对于老年外科患者的护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本院外科住院的老年患者79例。其中男45例,女34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25例,初中43例,大专以上7例。其中,骨科手术27例,泌尿外科手术19例,普外科手术33例。住院时间为14~48d,手术治愈71例,死亡8例。排除标准:昏迷患者、痴呆患者。
二、方法
2.1 仔细观察病情 进入老年期,开始出现身体和精神机能的衰退,对内在反应及外来刺激不敏感,容易掩盖一些病情变化。有的感染严重,但体温变化不大;有的痛楚降低,使局部病灶反应不明显而造成的病情恶化;有的主诉痛点与疾病不符。这就需要我们观察病情要仔细,从体温变化、呼吸频率及患者的表情中捕捉信息,了解病情变化。
2.2 增加手术患者治疗的信心及对医院的信任感 老年人患病后,常导致个性变异,甚至产生绝望等心理。应该尽量的去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患者了解治疗状况,医生的技术情况,给患者多介绍以治愈的成功病例,使他们在心理上得以安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时主动自我介绍,记住患者的姓名,做到口勤、脚勤,并要善于以灵活性、技巧性、安慰性及治疗性的语言化解患者消极思想,使患者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用面对面交流思想的方法,在和老年人交流时,精力集中,目光专注,语速要慢。把爱传递给老人,让老人感受到安全,亲切,温暖。
2.4 改善环境,满足需求 老年患者住院手术治疗需要一个清洁、安静、安全、方便的环境。护士从实际出发,改善病房和手术室的环境,加强管理,维护良好、温馨的医疗环境秩序。同时根据老年患者实际需求,尽可能予以满足,让老年住院手术患者舒适、满意,感觉不似亲人,胜似亲人。
2.5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多数患者术前对自己的疾病和手术治疗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主要为焦虑和恐惧,术前教会老年患者一些减轻焦虑的放松技术,如咳嗽、深呼吸等,进行呼吸松弛训练,2次/d,10min/次,通过放松训练,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恐惧或减轻焦虑反应。针对自卑心理的老年患者,应该尽量做到维护他们的尊严,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培养患者的积极情绪。
三、讨论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人一旦进入老年,体内各脏器及器官的功能均有所减退,对疾病的防御能力明显降低,因此易患多种疾病。护理人员的态度是患者心理转化的催化剂,应以晚辈的身份,谦恭地与患者交谈,以及安排经验丰富、操作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恐惧感,使患者的情绪从消极抵触转向乐于接受并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成功率。
本组1例泌尿外科肾病的老年患者行左前臂吻合内瘘术,住进泌尿外科前一直在进行血液透析,病程较长,经历了血液透析的痛苦,因而对将要进行的手术产生了恐惧心理。在医护人员耐心劝导下,该患者虽同意手术但仍未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在进入手术室后,由于高度紧张和恐惧,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心率增快,无法正常进行手术而只好改期。后来,向其介绍手术室有先进的监侧仪器,在手术过程中会一直进行监护,并有专职的麻醉医生及巡回护士守护在身边,一些微小的变化都会被发现,并举例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良好效果,当患者再次被接进手术室时,对医生、护士不再陌生,提高了信任感和安全感,护士陪伴在其身旁,主动与其交谈,使其放松,转移患者对手术的注意力,配合麻醉师尽快使其处于睡眠状态和麻醉状态,最终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老年外科护理要实施身心并重的整体护理。理解患者对患病、手术治疗的恐惧、焦虑心态;鼓励、疏导患者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重视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的各种表现、适应能力;了解患者家庭、社会、经济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科学的、准确的提出护理诊断,针对患者的需要,实施有计划的、完善的护理。
此外,外科病种复杂,治疗方法各异,康复时间较长,新技术、新项目又不断地开展,因此,老年普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相对增加。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有效做好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系统内部人为因素而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如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参考文献:
[1]黄鹊欢.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8(1):110-112.
[2]王艳明.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与探讨[J].河北医学,2009,15(2):234-236.
[3]曹秋生,李振明.老年患者的外科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1):112.
[4]曲秀英,闫红卫,张洁.老年患者的心理及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80.
[5]宋玉平,褚玉兰.老年患者术后的护理与健康教育[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3):404-407.
篇4
【关键词】手术;疼痛;心身护理
疼痛是个体对有害刺激的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包括两个方面:痛觉(painperception)和疼痛的反应(pain reaction)。痛觉是一种意识现象,属于个人的主观知觉体验,受人的性别、性格、经验、情绪和文化背景等的影响。
普外科是医院的主要手术科室之一,包括胃十二指肠手术、小肠手术、结肠癌、直肠癌手术等。如何做好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心身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本院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普外科近年来有完整详细护理记录手术患者100例,其中行胃癌手术者20例,胃十二指肠手术者25例,肠梗阻手术者10例,结肠癌手术者25例,直肠癌手术者20例。由于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配合,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任何护理差错和并发症。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访视 目的是预测患者将怎样对待手术引起的疼痛。患者入院后护士除及时接诊、测量血压、脉搏、体温、体重,介绍住院规章及病区环境外,还要根据患者的经历不同,询问一些特定的问题。对吸烟的患者要劝其戒烟,防止术后因痰多咳嗽而加重疼痛。在同病区的病友中,介绍几个意志坚强、性格开朗的预后患者与其交谈,重点谈克服和减少疼痛的经验和体会,使患者精神松驰,增强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
2.2 术前胃肠道的准备和护理 术前充分的胃肠道准备,也是提高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疼痛的重要环节。术前3 d,要口服灭滴灵(0.4 mg,3次/d)和肌肉注射维生素K(8 mg,3次/d),即要抑制肠道细菌,又要避免维生素K的吸收障碍。术前1 d嘱患者进食全流食,术晨禁饮、禁食。术前1~2 d嘱患者早晚服泻药,排空肠腔内积粪。术前晚和术日晨用2%温肥皂水给患者清洁灌肠,直到排清水无粪渣为止。术晨给患者下胃管和留置导尿管。以上均为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疼痛的重要措施。
3 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需全面收集患者资料,对疼痛做出客观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的制订疼痛的护理计划,术后疼痛可按时间分为早期疼痛和后期疼痛。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文献已详细论述,本文重点论述术后疼痛的护理。
3.1 早期疼痛的分期与对策早期疼痛分3期,即麻醉清醒至24 h内、术后2~3 d以及术后3~4 d。第l期疼痛一般为切口疼,腹部手术患者有30%~40%在此期间经受剧烈的疼痛,精神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患者感到沮丧、烦躁。此时,护士除了尽早给止痛药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鼓励,向患者说明肌肉松驰是自己缓解疼痛的方法,并解释止痛药可使肠蠕动恢复减慢;第2期疼痛一般为增加切口张力引起的,如翻身、咳嗽等。此时,护士首先做到的是应使患者卧位舒适。通常取半卧位,床单要整洁、干燥,一边向患者讲明半卧和床上活动的好处,一边鼓励患者翻身,同时帮助患者拉平压在身下的衣服和床单,使其感觉到你在关心他;第3期疼痛一般是肠蠕动引起的,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手术和麻醉的作用,胃肠的蠕动受到抑制,肠管内因气体贮留可有胀痛。肠蠕动一旦恢复,便会引起牵涉痛,这是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志,使患者对康复充满希望,从而忽略疼痛问题。
3.2 其他减轻疼痛的对策
3.2.1 分散注意力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在护理手术后疼痛患者时,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人为的刺激,从而忘记手术造成的疼痛。
3.2.2 音乐疗法 音乐不仅使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可用于治疗,在护理术后疼痛患者时,采用了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特点的不同,选择其喜欢的轻快、舒畅的乐曲,通过音乐优美的旋律、曲调和感染力使患者精神得到放松,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上述方法在临床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抑制和缓解腹部术后切口疼痛患者的痛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3.2.3 耳针疗法 有条件的可请中医科埋耳针,也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3.3 术后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 术后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对减轻疼痛,加速患者身体康复十分有利。由于手术做的成功,切除了病灶,患者卸下了负担,愿意接受治疗和护理。尤其对于腹壁造瘘的患者心理护理及其重要,护理人员要给予特别的关怀,既要尽快教会患者自我护理肠造瘘口和使用人工袋,注意观察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要使患者尽快适应术后腹壁造瘘的改道生活。患者出院时要指导伤口的坐浴、换药及人工袋的使用,指导饮食,避免大便过干或过稀。掌握劳动强度,避免腹压过高,定期门诊复查。指导用药、生活护理、心理疏导、注意自我调节,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向家属讲明心身护理的重要性,鼓励、支持、体贴、安慰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总之,通过对100例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观察,我们认为对术后患者疼痛的心身护理及其重要,做的好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注重术后患者疼痛的心身护理是每位护理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参 考 文 献
[1] 吴清香,丁小容,操静,等.Orem自护理论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4,19(24):23-25.
篇5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脑外科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所谓的风险管理,从本质上来看,主要指的是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风险做出必要的评估,并在第一时间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提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意图旨在有效使法律诉讼的发生频率以及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降低[1]。护理风险管理一直以来都被当成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重要内涵就是针对护理工作过程中已出现的或者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必要的识别,评估以及干预措施,从而使护理事件的发生可能性显著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对患者以及医院所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在社会高速发展,加之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患者所要求的护理服务质量也在日益提高[2]。所以,在临床中采取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具有必要性[3]。在该文的研究中,对100例脑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基于此,重点探析在脑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12月这段时间内,该院脑外科接收治疗的100例患者当成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来进行划分,一个组别为对照组,而观察组则作为另一个组别。这两组各有50例患者。在这其中,对观察组的男女患者的比例进行划分,即男23例,女27例;而对照组的男女患者分别是24例和26例。两组患者年龄以及性别等多个方面全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这一模式则有针对性地运用了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①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通过系统组织形式来安排全体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进而使其风险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有效增强[4]。此外,由于脑外科患者的病情相对较为复杂,患病原因具有多样性,因此处于判断和识别各种护理风险的过程中应提高警惕,要求护理人员强化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使护理风险的发生可能性降低。②建立与完善风险管理责任制。在脑外科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指定专门的护士长作为风险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在日常工作的状态下,一旦相关的护理人员发现存在任何的风险隐患,则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表的填制,并同时与科室组织进行讨论和学习。要求护士长发挥带头作用,及时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并在每个组别中设置一个组长,组长要肩负起落实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的重要责任。③加强对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与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对于脑外科疾病而言,其研究的进展速度相当快,为了使护理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相关责任人应该在指定时间内安排护理人员学习与护理学科相关的知识。对于脑外科患者的护理为应急护理以及抢救护理,因此,就要求定期对医院内部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对护理人员的各种护理行为加以规范,从而使护理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大大降低。④强化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监控,并同时将紧急预案设置好。进一步使管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有效提升,同时借助于实时监督的手段来营造一种严肃庄严的科室工作气氛。作为护理工作的首要责任人,要求护士长应该进一步强化对每一名护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出现危重的患者,则要求及时指派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5]。除此之外,在风险的监控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关注对关键时点的把握,比如一些国家法定节假日,也应该确保护理的总体质量,从而有效预防在各个细节之处产生失误。
1.3观察指标
通过满意度调查表来展开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的评价工作。非常满意与一般满意人数的加总之和,所占到总人数的比重,得出的最终结果就是满意度。此外,对两组患者中产生的不良事件以及医疗纠纷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
1.4统计方法
借助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最终结果表明:关于观察组,其具体显示出96%的护理满意度,而对照组体现出来的结果是80%,进而得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与医疗纠纷情况的比较
最终结果表明:在观察组当中,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都有所显示,两者分别是8%和2%。这比对照组表现出来的18%以及12%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针对于脑外科疾病,其一般通过手术这一手段来进行治疗,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之显微技术的普及化,脑外科手术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6]。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风险,特别在脑外科手术过程中,对脑组织以及附近神经系统进行手术。此外,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量相当大,因此进一步增加了危险的系数[7]。所以,在脑外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更要求采用科学的护理手段,而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护理风险管理[8]。对于护理风险管理而言,其目前已被当成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的护理管理模式[9],其所发挥的作用是可以对脑外科内的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做出有效防范、评估和分析,从而使得护理中可能产生的不良事件以及医疗纠纷大大减少,并同时使护理风险对医院和患者双方造成损害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10]。在该文研究过程中,对于脑外科护理管理具体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同时系统对比分析了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模式之间的异同。最终结果表明: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患者具体呈现出的是96%的护理满意度,这比常规护理的80%高得多(P<0.05)。除此之外,对于观察组而言,其不良事件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脑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所具备的重要意义是显著的。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处于护理阶段下潜在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医疗纠纷明显减少,并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推动医患关系的和谐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海荣.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7):59-60.
[2]李朝娟.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4(15):230-231.
[3]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王秀美.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5):612-613.
[5]陈其英.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3):73.
[6]王宁,卢伟燕,贺敏,等.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2):366-367.
[7]多伶俐,安慧颖.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009-1010.
[8]李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366-3367.
[9]刘家红,李平,郑显兰.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122-124.
篇6
【关键词】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60-02
普外科是医院护理纠纷的易发地、多发地、术后引流管道多、农村社区患者文化层次相对偏低,对疾病认识程度差,对诊治的要求高,这些都是造成安全的隐患的原因,为消除护理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现将外科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护理安全的客观因素
(1) 手术患者术后常带有多种管道如引流管、导尿管、鼻饲管等,护理难度大。
(2)老年患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使得病情更为复杂,造成心、肺等多个重要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加重了病情的复杂程度,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
2 护理人员的因素
(1)管理方面的因素 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比如交接班不规范,急救物品用后补充不足;后勤保障不完备 ,比如信息系统无应急预案,治安差患者物品有失窃现象;人力资源不足,社保的完善使得就医患者越来越多,而相应的护理人员配备补充不足,超负荷劳动,工作易疲惫,容易出现差错。
(2)护患沟通不良 因为医护人员工作量太大或对解释病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时出现一些误会,做好告知义务,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医护人员的诊疗方案是减少医疗纠纷、保护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注意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从入院时的介绍到出院时的指导,直到出院后的随访,沟通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有益于手术的效果及患者健康的恢复。
(3)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临床护理记录不仅是衡量护理质量的资料,更是医师观察诊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在法律上也是参考标准之一;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师记录不统一等。
(4)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因素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加深,对健康的需求增强 ,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提高 。护理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打针发药,需要护士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护理知识和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护理人员需提高理论及专业技能,注重人文关怀,满足患者需求。
(5)心理因素 重医轻护现象社会上依然存在,个别患者对医院的各种不满情绪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年轻护理人员多为独生子女,不肯吃苦;再加上护理人员待遇普遍偏低,诸多因素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大,影响工作的开展。
3 患者因素
(1)患者维权过度 媒体的不当报道,医疗案例的增加,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2)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清,“医院必须包治百病”,任何疾病都需痊愈出院,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出现并发症,就认为治疗护理上有问题,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
(3)治疗护理依从性差 个别患者人文素质差,明显存在不遵医行为,具体表现为不按医嘱服药、控制饮食、戒烟戒酒、定期复查等;极个别人员对护理人员无故挑剔、刁难,甚至辱骂,有辱护理人员的人格尊严,将护理人员置于不利的局面,影响护理工作的完成。
4 应对方法
(1)加强管理,建立应急预案 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灭菌制度、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医学领域发展迅速,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提高,因此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组织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针对危重患者、大手术患者、特殊病种患者进行业务查房,以提高护士处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3)重视护理文书书写 针对护理文件书写常出现的缺陷如字迹不清、随意涂改、缺项漏填、护理措施及过程记录不全等,通过培训学习正确的书写方式,成立护理文书书写质控小组,定期督察改正。做到实事求是;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对病情变化描述准确、连续。规避法律风险。
(4)推广人性化服务 加强护患沟通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护理服务;主动热情接诊帮助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质疑,掌握沟通语言及技巧,善于化解矛盾,避免问题激化,一旦发生护理缺陷做到及时补救,将患者痛苦降到最低;定期发放问卷调查征求患者意见,改进工作,提供安全满意服务。
(5)弹性排班 避免超负荷的工作 合理进行人力资源调配,按需配置,据患者的数量、病情和工作量的大小安排人员,安排二线值班,听班等,主管领导电话24小时开机,遇有紧急情况及时汇报解决;关心护理人员生活,减轻心理压力,团队合作精神,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6)针对不可控事件,期待这种“执业保险”的引入,以达到增强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责任心的目的,呼吁国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医护人员人身安全。
篇7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提供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基础护理+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98.3%,不良事件发生率3.3%,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6.7%,高于对照组的85.0%(χ2=4.90,P=0.03)。结论为普外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
优质护理;普外科;满意度
普外科疾病种类多、病情较为复杂,且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护理工作难度大且繁重,如何有效地为普外科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普外科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重点与难题[1]。我院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后,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3.4±5.1)岁。全部患者均符合普外科手术的标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手术治疗。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4.7±5.9)岁,实验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3.1±6.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基础护理+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科学完善的优质护理计划:患者入院后,普外科组织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优质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设计出比较科学完善的优质护理方案[2]。(2)心理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3]。(3)饮食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对患者进食之后所发生的反应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4)作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术前,护士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将普外科手术的有关知识及具体流程详细告知患者[4]。(5)术后护理:术后,医护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康复训练和正确排便等[5]。(6)出院护理: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进行定期复查,不间断地进行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利用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护理的满意度[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对全部数据的处理,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9例(98.3%)对健康知识知晓,发生不良事件2例(3.3%),对照组53例(88.3%)对健康知识知晓,发生不良事件8例(1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非常满意24例,满意34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30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的85.0%(χ2=4.90,P=0.03)。
3结论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从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将优质护理合理的应用在普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不但要保证开展的全部护理工作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为患者着想,而且也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服务、心理护理、术后康复锻炼指导以及出院护理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琰研究发现[8],为普外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患者的总满意度高达92.5%,并发症发生率为5%,优于常规护理。陈竞研究发现[9],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8%,健康教育认知率为9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提高了护理质量。
总之,在普外科护理中合理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陶莹莹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参考文献
[1]汤晓丽.优质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4):110.
[2]郭海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6):191-192.
[3]刘艳.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6):5478.
[4]孟黎娅.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7.
[5]吴自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49-150.
[6]程敏,徐国彬,赵宁,等.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第三方调查表的设计[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20-23.
[7]张玉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病区中的实施及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5,16(70):56-57.
篇8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外科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64-01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也是贯彻“人性化服务”护理理念的重要举措。外科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主要就是针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诱导,解除术前心理负担,减轻术后的不良反应,促进其健康的一种护理手段。
1 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外科患者多数存在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有部分慢性疾病需要住院择期手术的患者,由于病情长期折磨,加之对医院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常表现为痛苦、焦虑、烦燥、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对疾病的担忧,对未来的不确定,更加重了其上述的心理问题,加大了对将要进行的各种治疗包括手术的恐惧感,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变得很差。对于急诊患者,因病症突发性、剧烈性和病症后果的不可预测性,往往产生极度紧张的情绪,往往表现为紧张、忧虑、急燥、怀疑、消沉、担心等复杂心情。这就要求外科护士更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效果。
2 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2.1 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这种刺激可能引起病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四肢发凉、意识域狭窄等异常反应。因此,应该在术前即开始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和护士的情况,在病人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2.2 病人术后的心理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同时也会担心自己的预后。因此,对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及时告知手术效果,传达有利的信息。当病人回到术后室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样可以避免或减轻病人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二是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的应用有关,而且与病人的精神状态、环境因素等有关。因此,医生护士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除应用镇静剂之外,还可以通过精神安慰、改善环境(噪声、温度、色彩)等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三是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术后病人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可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病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能及时排解,将会影响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准确地分析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四是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病人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预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而对可能致残的病人,则要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纳现实。
2.3 家属、亲友等的心理护理
当病人生病躺在病床上时,留在身边的都是自己的家属和亲近的人,他们的心理也会随治疗的不同过程而产生特有的心理反应和需求,因此,在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重视家属、亲友等的心理护理。将病人的真实病情、手术方案、风险以及预后等如实告知他们,让他们明确在探视或陪护病人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对病人造成不良刺激,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配合下,共同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
3 心理护理的具体实施人员
3.1 专业心理师的护理
有条件的家庭和医院可以安排专业的心理医师来进行护理,主要是在入院、术前、术后的重要时间段进行面对面的护理。但鉴于我国心理医师的发展水平和国内生活水平的限制,专业的心理师护理尚需较长时间的发展才可能实施,更多的心理护理依赖于医生和护士在临床中帮助病人和家属实现。
3.2 医生和护士的心理护理
临床中医生和护士就是病人的救星,病人及家属把康复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医生和护士身上,医生和护士的每句话,都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上带来不同的反应,医生和护士在临床心理护理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因此要加强医护人员心理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心理护理的水平,在做好医学专业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疾病的困扰,心理上的确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外科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以配合诊治取得最好的疗效。临床心理护理是一个新的课题。通过临床心理护理实践,增加了病人的信任感,改善了医患关系,在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9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形式,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护理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普外科护理;护理效果
当前普外科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病种比较多且复杂,要求医护人员做好基础性护理工作,明确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相应卫生部优质护理体系的要求,及时对护理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此外优质护理服务形式的应用范围比较广,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该护理形式在不同领域的重要随之凸现出来。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形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中男15例,女8例,年龄在23-76岁,平均年龄(36.9±1.2)岁。观察组中男12例,女11例,患者年龄在24-80岁,平均年龄为(36.9±1.3)岁。46例患者病种为胰腺炎、直肠癌、单刀结石、阑尾炎、乳腺癌、结肠癌、肠梗阻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要做好常规性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则需要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不断提升自身意识: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身责任意识,掌握护理要点。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性教育,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关护理知识。此外要提升自身护理意识的同时要具备道德责任感,从患者的角度入手,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医护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责任,在现有的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相关服务控制形式,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目标,将护理形式落实到实处[1]。
1.2.2完善护理设施:
在基础护理服务形式建设过程中,必须及时对护理设施进行完善,强化护理工作的分配和应用。在对后续应用形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责任护士必须重视细节的审查,在已有控制形式要求下,明确改进措施[2]。
1.2.3落实护理措施:
在普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将护理措施落实到实处,发挥现有护理体系的最大化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饮食指导形式,帮助其戒烟戒酒,同时要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及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指标检查,最终确定具体护理举措。其次是术前术后护理,在术前必须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减少患者的压力,并积极配合接受护理。在术后必须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工作,指导患者对深呼吸、咳嗽、床上大小便进行练习,进而减少住院时间[3]。
1.3观察指标:
在临床研究中,基于患者自身情况的特殊性,要及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身体指标进行检查,保证指标形式的合理性,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向主治医生进行报告。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普外科临床研究中,优质护理服务形式对临床研究中一定的积极影响,基于影响因素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明确优质服务形式的基本要求,结合临床实践的要求,将护理措施落实到实践中。在实践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责任,从患者的角度入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医护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积极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的持续性的服务形式,不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积极配合接受治疗。此外护理效果和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有一定的联系,医护人员必须尽量为患者提供便利,不断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权利[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普外科临床研究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形式能有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比较高,能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形式能不断提升护理质量,让患者积极配合进行治疗,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要求,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邬娟 单位: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刘风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04):1640-1641
[2]王金梅.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6):144-145
[3]赵春桂,李家华.倪庆霞在普外科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2):249-250
篇10
关键词:神经外科 护理 患者 特点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33-02
神经外科是专业性强,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急剧的一个科室急危重病人比较多,通常情况下是病情紧急、处于生死关头。其中包括危重病医学、急诊医学与灾害医学意义上因灾害、意外事故所致的创伤、中毒、突发各种急症以及自然灾害所致病情复杂、变化快、对生命威胁大的病人。随着危重病医学和重症监测与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扩大,高精技术的应用,对护理工作要求也不断提升,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难点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重症患者的护理特点
1.重症病人集中。危重病人危、急、重,病情变化快:心、肺、脑进一步复苏,病人时常处于昏迷状态休克,重要器官急不全等,并且带有复杂疑难病例,例如:严重复合感染,严重多发伤等ICU工作特点。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病情变化急剧,因此病情变化在神经外科就显得尤为重要。
2设施仪器配备先进。随着医疗水平的迅速发展,对护理人员配合各项新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神经重症患者护理的基本设施齐全,监护系统多:有颅内压监护仪、中心监护台、血流动力监护仪、TCD、脑电生理监护仪、血气分析仪等;急救仪器利用率高,例如:简易人工呼吸器、麻醉咽喉镜、呼吸机、输氧及吸引导管、气管切开包、钻颅器、加压输液器、脑室穿刺包、腰穿包;急救药物品种多,如:药品脱水剂、利尿剂等
3救治监护周密。护士每日忙于大量的翻身、吸痰、口腔护理及留置尿管的护理;气管切开护理,脑室引流管护理;护士与病人比例2.5-3:1,护理工作因繁忙而工作不到位。使用监护系统对病人实施24h连续监护。一般病人护士日工作量为4-8h,所以说护理的工作任务繁重。
险大。家属对患者治愈抱有很大期望值,医生及护士解释不到位,护理纠纷多,容易挫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士根据准确观察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准确诊断提供可靠信息.目的是为了尽量挽救病人的生命。使用先进的设备,精准化的护理人员,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施有效的和抢救,减少并发症。医疗资源的消耗与病人的维权意识高风险。也就是说,风险与效益并存。
二重症患者神经护理的工作措施
1迎接安置病人。评估病人全身情况,第一要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脉搏、呼吸,了解病人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应注意病人有无定位体征,有无耳鼻以及其他脏器损伤,防止血压急剧下降及骨盆骨折等合并征。第二是了解病人病情,通过检查病人瞳孔大小和生命体征、肢体肌力,了解病人有无接受输液、输氧、手术等治疗。减少患者过度扭屈或震动、受压、意识的变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或由于极度的烦躁不安突然转入昏迷,瞳孔发生改变,颅脑手术后的患者清醒后再次出现昏迷都应引起警觉,通知医生及时处置。有特殊的护理问题需双方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字认定交接。
2明确神经重症患者监护的内容。根据观察病人,立即实施监护。确定使用哪些仪器,要进行病情分析反馈与处理。实时监护,对异常的监护数据或病情变化进行准确的判断,及时报告并协同医生处理病情。
(1)对脑部手术后插入引流管的护理。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患者,要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而发生意外。对手术后防止引流管的患者,脑室引流早期要注意引流速度,控制引流量及速度。一般为每分钟2-5滴,引流要匀速,防止引流速度大,引起颅内压较大波动而导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保持头部创口或穿刺点敷料干燥,如发现敷料潮湿,应立即更换;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更换引流袋时,并注意保持置管部位的敷料清洁干燥,如果脑脊液色泽的清亮、细胞计数逐渐减少、脑脊液
(2)对呼吸衰竭患者护理。首先病人术后回ICU常规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判断与分析病人缺氧情况,观察病情、体重调整呼吸机参数。将呼吸机设为定容型辅助呼吸,使患者不受气道阻力的影响。呼吸额率14~16/min,,动脉血气,应维持PO260-70mmHg,PCO2,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各参数,其次是注重呼吸节律的观察:当病人出现喉部或胸部不适、胸闷、闭气,面色、肢端发绀、鼾声呼吸、舌后坠等异常情况,表示存在缺氧。观察患者是深度呼吸或浅快呼吸,以了解病人是否存在颅内压增高。同时要进行及时检查呼吸机接头是否脱落,并及时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每2小时吸痰1次,当病人出现心率增快或减慢时再行吸痰,都应引起警觉,通知医生及时处置。
3做好基础护理,避免因家属看护不当而致意外事件的发生。把以前交给由家属做的翻身、鼻饲工作都由护理人员自己动手,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教育家属减少自带物品,使患者真正认识到环境对病人康复的影响。护士应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并取得家属的理解。护理人员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减少护患纠纷,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到安全使用。神经外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冷静,加强重症护理,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朱红娟.尼莫地平预防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术后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04;8(3):230关键词:介入治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