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6 09:2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语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母语文化

篇1

[关键词]母语文化 英语教学 缺失

引言

当前,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教学对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学习目的语文化的途径和资源十分广泛,各种媒体对外国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介绍铺天盖地。学习者从中掌握了相当数量的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语教育的发展。然而,母语文化却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文化失语症”依然严重。一项调查显示,某高校被调查学生中有70%的学生了解并能用英语简单地介绍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西方传统节日,90%以上的学生却步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春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灯谜对联、文房四宝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1]甚至许多英语程度相当高的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也显示不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之成员所应具备的文化底蕴和素养。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理应对此文化失衡现象出深刻的反思。

一、崇洋媚外之风积习难改

近代以降,中华民族备受欺凌,饱经磨难,于是西学东渐。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轻视本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风气。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了解很多;对本族文化渐行渐远,知之甚少。“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就是一个典型的写照。当前,由于我国的经济还不够发达,尚赶不上欧美国家 ,我们的语言文化还得不到全球的重视,在国内弱化中国文化甚至是文化西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依然存在。另外,经久不衰的托福、雅思、GRE的考试狂潮;无处不在的可口可乐、摇滚乐、肯德基、麦当劳、迪斯尼动画和好莱坞影片,如此种种隐秘但极具杀伤力的文化扩张和渗透,正无情的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模式。为此,2006年圣诞节前夕,南京大学刘聪、中国政法大学刘冰雪、清华大学张连文等十位博士连署了《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一文,旨在“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他们呼吁国人应谨慎对待“圣诞狂欢”并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的表现”。[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必须自觉维护自己的根,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教授谈“国学”的作用时说道:“经常有人问我:‘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一个国家如何在对外开放融入世界主流文明当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主体性,保持母语教育的地位和价值 ,成为一个重大的命题和挑战。袁先生的这番话说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真谛所在,也为我们为什么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做出了极好的注脚。

二、教学大纲形同虚设

根据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精神,高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要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中国文化课作为一门必要的课程,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除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少数高校外,其他高校用英语来讲中国文化的恐怕不多,这就造成了英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的严重脱节。另外,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之间缺乏一定的连贯和和衔接,中国文化并没有作为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各类考试中;课程设置、教材编纂还远没有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归根到底是对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养教育;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积累必备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并非其交际能力提高的充分条件。换言之,跨文化交际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际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则更为重要。如果说,由于以往英语教学西方文化含量的缺乏,导致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的多层面交流障碍(主要是“理解障碍”),那么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几近于空白的状况,对于国际交流的负面影响则更为严重。我们不难观察到,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更有甚者,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不知令西方人也十分崇敬的孔夫子的英文译名是Confucius,还有人闹出把Mencius(孟子)奉为异国圣者而译为“门修斯”的笑语。[3]因此,我们认为,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是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机会,它还应该实现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任务,起到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作用。这是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加强中国文化输出所必要的。为此,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增添有关中国传统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风俗习惯为主线的中国文化课程意义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不仅能够熟悉、热爱自己的本国文化,而且还弘扬了中国文化,为成为真正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母语正迁移作用被忽视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总是试图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去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外语学习者也总是在自觉不自觉中利用与自己母语习得的经验学习外语。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当母语、目的语在词汇内涵、句法结构、语篇以及非语言层面上存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时就产生正迁移,促进目的语学习,而当母语与目的语存有相异之处时就产生负迁移,.00.语学习。鉴于此,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学习外语就是要摆脱母语的影响” 、“学习外语必须望掉母语”的观点。这种片面强调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做法正是导致母语文化失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既然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经验证明,可以从教学过程中除去母语,但不可能从学生的头脑中除去母语。语言之间有些普遍想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的损失。D.Brown指出:“与人类其他所有的学习活动一样,学习第二语言可以发挥已有知识的作用,利用那些对第二种语言文化学习有效和有用的东西,促进第二种语言的学习。需要摒弃的只是起知识干扰作用的洗澡水,而不是起促进作用的婴儿。”[4]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语际间的消极影响。英语教学中以呈现汉英差异为主,对英汉相同之处一笔带过,不做强调,致使学生在中国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耦和时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虽然突出英汉差异,可以更鲜明地让学习者了解目的语的语言与文化,但同时也剥夺了他们连接先行学习和后续学习的某种机会。结果学习中不能产生共鸣,积极性受到打击。其实,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是大量存在的。如“花钱如流水”英语为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血浓于水”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隔墙有耳”为walls have ears,“拉长脸”为pull a long face,“披着羊皮的狼”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三思而后行”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语言间这种异曲同工的耦合现象其实是不同文化的交集部分,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认识和把握语言间的共性,并有效地利用这些共性,促成正迁移,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对于语言间由于个性而引起的差异,我们应通过比较法,研究如何跨越差异,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负迁移的干扰作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减少或避免“中国式英语”的发生。

四、结语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培养与引进国外的文化,同时还担当着本国文化的输出。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学了外语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本民族文化,如此,外语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5]事实上,只有懂得了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掌握外国文化。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21世纪,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教育,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这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建玲,从韩国审“遗”成功谈大学英语中的本民族文化教学[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6)

[2]刘聪等,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 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N 新快报,2006-12-20.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4]刘正光,何苏秀,外语文化教学中不容忽视母语文化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5]胡文中,高一宏,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8

[6]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C],何英玉 蔡金亭编.应用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9.

[7]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与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8]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 迁移 负迁移 母语文化

迁移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地,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是一种正迁移,而消极的影响则是一种负迁移或干扰,学生在尝试使用英语表达思想时,由于英语知识的不完善,其思维方式或多或少总是受汉语影响,对于英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根据这一阶段各种负迁移的现象,探索和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汉语语言心理影响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克服母语文化带来的负迁移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努力克服两种语言规则的不适应

不同语言规则的人具有不同的说话规则,因此在跨国文化语言的交际中,所遇到的障碍不只是语言知识方面的母语干扰,还有大量来自于本国、本名族的思维定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干扰,有的尽管词汇和句法规则都很规范和标准,但在思维方式上仍然时常是明显地带有汉语及汉文化的痕迹,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在说话规则方面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即两种语言的说话规则存在着不对应。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始终要坚持“尽可能的使用英语,适当的使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从而有效的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

2. 增大学生词汇量和应用量,切实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增大学生词汇量和应用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减少母语的干扰。阅读有精读与泛读之分。我认为听、说、读、写同样如此。可见 “精”教与“精”学至关重要,它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的掌握语言规律,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对母语文化的抗干扰能力。如,鉴于英语句型的变化主要受动词支配,在教学中要加强配以一定量的英语动词搭配规则的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并非所有的及物动词后的宾语都可以带宾语补足语;不同的及物动词后的宾语有不同形式的宾语补足语(如ask, send等动词的宾语后跟不定式做宾补,keep等动词的宾语后跟形容词或分词作宾补)等。“泛”教与“泛”学如复述课文,读一些英语故事或幽默,看一些英语电影等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规律,进一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出好的铺垫。重复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减少了英语学习过程中按照汉语的习惯看待英语,如此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常常“不知不觉的把英语当做和汉语差不多的东西看待”。

3.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逐步减少母语文化带来的干扰

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好头脑不如一个烂笔头,好的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等等,特别是一些习惯性表达,例如英、汉语中词义不对应现象,在初学者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负迁移。

4. 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英语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由于记不住单词或读音而在旁边加注拼音或汉字。长此以往学生的读音偏差很大,母语、英语严重混淆,不仅读不准英语而且听不懂英语,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极浓,听起来生硬别扭,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有效记忆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尽可能减少母语干扰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单词教学时,可以结合单词音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语音规律,教师也可使用彩色粉笔,一一对应的标出不同字母及字母组合的音标,把字母与读音有效联系,加强音形联系。杜绝学生在需要注音时使用汉语,必须用音标。音形结合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注音标,还可以使学生在根据音标或读音的情况下,能准确地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映出该词的拼写形式,能够准确地读出单词,这对减少汉语语言的负迁移,提高英语水平很有好处。

5. 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教”实际是为了“不教”,因此,英语教学更要注重学法指导。也只有让每一个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教师教学的真正目的。如学生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技巧,如何识记单词不易遗忘,如何进行有效朗读与背诵等等。由此,使他们不断提高效率,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促进学习者加快从中介语体系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缩短各阶段的间隔,更迅速地达到目的语的彼岸。

[1] 田娜. 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中句法结构的影响[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篇3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主要潮流,并已逐渐成为世界教育的热点。本文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来审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现状,提出相关对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其理论与实践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中对仍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是在批判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是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要求同处一个多元社会中的不同民族、文化、语言应该相互承认、接受和理解,提倡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民族之间以相互共存、相互容忍等和平方式保持和谐关系。在多元文化主义推动下,人们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本文由收集整理观的本质的认识也变得清晰起来。第22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世界大会通过的文件集中地阐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的本质。该文件指出:[刘沛:《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年,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专辑,第63页。]“世界各文化的音乐,不论从个体或是从整体来看,都应该在广义的音乐教育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从这一描述不难看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本质界定。其中心内容是对世界上留存的所有音乐文化平等的认同和对构成本土音乐文化的全部组成部分予以全面地反映,这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前提。

二、高等音乐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是基于“欧洲文化中心论”而设计的一整套音乐教育体系,其现状表现为三点: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欧洲文化中心论”。由于历史原因,“欧洲文化中心论”在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一谈到声乐演唱艺术或作曲技法,某些人就会“言必称希腊”。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那些所谓复杂、先进、有“风度”的西洋乐器的地位是高于那些维系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民族审美习俗的构造简单、工艺“粗糙”甚至是“土”得掉渣的民族乐器的。这是将“进化论”简单套用于文化发展的典型作法。其次是课程体系上以“全盘西化”为中心任务。中国高等音乐教育是在欧洲音乐基础上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它成功的引入了西方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明显的“西化”特征。“在自身母语音乐文化基础上的课程论或音乐教育体系从本质上还没有被认真讨论过,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实际上还不存在,甚至还没有认识到它是否应该存在的文化意义。”[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6))。]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理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内容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大部分是空白。最后是教学实践上以“工业化流水作业”为特征,培养出的学生极具在近现代工业生产条件的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正如赵志扬先生所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音乐教育从一开始便逐步走上一条‘工艺’生产的流水线,在日益制造着更多的懂一些西方音乐理论、会一些西方奏(唱)法同时也学点汉族音乐的‘人才’。……正如两年前美中文化交流中心的外国专家来我院交流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看到你们的现行音乐教育正在扼杀你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赵志扬:《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音乐教育将如何迈向新的世纪》,《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7年增刊。]中国内地汉族地区的音乐教育实践也是如此。“流水化作业”特征在20世纪末中国大学暴风骤雨式的扩招后更加明显。

三、多元文化对高等音乐教育的新要求

(一)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是解构“欧洲文化中心论”,建构新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目前的音乐教育(当然也包括课程体系)带有明显的后殖民特色。学界亟待由以“欧洲文化中心论”为基础的一元文化音乐教育观转至以多元文化主义为基础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以多元文化观念来审视音乐文化事项。

其次是破除技术至上的桎梏。在科学理性的指引下,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领域普遍奉行技术至上的原则,将音乐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剥离开来而孤立片面的强调其专业技能的训练,使音乐教育陷入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泥沼。世界上发达国家已为我们树立了音乐教育文化观的榜样,比如“德国在本世纪七十年代音乐教育的重心开始由‘音乐艺术作品’转向‘文化中的音乐’的理解,……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的音乐、艺术认识的意义理解和批判与自我反省的文化整体意义把握的层面。[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15)。]

(二)贯穿四大教育原则

首先是母语化原则。多元文化教育要求以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石。基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音乐文化才是中国音乐教育的根。其次是民族性原则。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音乐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是多元共存。中国传统音乐的四大组成部分内容繁多,异彩纷呈,源远流长,血脉相连并延绵至今。再次是全球化原则。当今我们应该共享世界不同民族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固步自封只能让我们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音乐文化架起了一座世界各民族理解与尊重的桥梁,我们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学习、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最后是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是音乐文化内容的全面反映,是不同音乐风格特征的相互认可,是基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不同音乐评价标准。他从客观上要求人们理解音乐文化存在的多样性,抛弃殖民主义逻辑下形成的将东西方音乐简化成古与今、落后与先进的观念。

(三)重构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可以由三大部分组成:中国音乐的本体课程;中国音乐的文化传统课程;世界音乐课程。

母语是文化传统的根基。多元文化视域下的中国音乐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中国音乐本体课程上。这些课程包括中国乐理、中国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方言与风格、中国音乐史、中国民歌与中国传统声乐、中国器乐、中国戏曲与曲艺音乐、文人音乐与宗教音乐等。

中国音乐的文化传统课程就是指在中华文化语境中涉及价值判断、审美评价、信仰等内容的课程,它是音乐文化的核心部分。这些课程有中国哲学、中国古典美学、中国艺术学、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中国民俗学与中国方言等。

世界音乐课程反映着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可以适当精简、统合目前以欧洲音乐为主的课程,增加属于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世界音乐课程。其教学可按照地理区域。

篇4

[关键词]母语 文化负迁移 英语口语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57-01

引言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的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从学习者本身的角度来讲,学习者在学习另一种语言之前,头脑中已经装有根深蒂固的母语,大脑已经深深打上了母语的烙印,母语随时都在影响目的语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倾向于用母语进行思维,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将当前的目的语学习,比如,英语与母语――汉语的比较。使用母语的时间越长,被强化的程度就越高。当学习目的语时,如遇到与母语相似的成分就很容易激活已经存在于大脑之中根深蒂固的母语形式。所以Klashen(1982)曾提出年龄越大,越不容易学到地道的目的语,原因就在于由于接触母语的时间较长,母语对年龄大的外语学习者的影响比之对年龄小的外语学习者的影响较大,母语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的语的熟练程度。

母语的这种作用被称为语言迁移,即指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产生的影响。由于各种语言的共性――普遍语法的存在,使得学习者在一开始学习外语时,就会将通过母语获得的语言共性方面的认识,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外语学习中,从而加深对外语的影响。按照Ellis(1994)的观点,母语作为一种已获得的极为稳定的知识和习惯,当它和别的目的语类似时,学习者可以学得很快,迅速地掌握相关的目的语知识,这也就是所谓的正向迁移,这种正向迁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目的语。但是母语在语言迁移方面也会产生相应的负面效应,即负向迁移(或干扰),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产生不适合的目的语形式或语言用失误。本文主要例举汉语文化对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负迁移。

一、母语文化负迁移

许多中国学习者虽然掌握了英语的语音、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在表达上不会出现词法、词汇的错误,但是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也很难达到地道。究其原因,其中母语文化的影响是导致这种语言表达不地道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现象被称为母语文化负迁移。母语文化负迁移指的就是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文化因素对目的语的干扰。它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不同表达。

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使得许多中国学习者在英语表达中用汉语思维,遵从中式文化价值观。不了解西方文化,以母语文化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表达,自然会造成用语失误,形成交际上的障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和制约因素。

(一)文化内涵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之间单词的差异主要在于单词的文化内涵”(Harmerly,1989)。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英汉语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具有内涵意义的词汇。例如:一个学生会用“The girl is as beautiful as a butterfly”来称赞一个人。因为汉民族把蝴蝶看作美丽的化身,但是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butterfly并不能用来赞美一个人,因为butterfly可以用来指代那些轻浮女子。

同样,下面一段话足以说明汉语在文化方面对学习者的影响:

An American teacher:You’re a clever woman.

A Chinese student:No,I am not a woman,I’m a girl.

中国学生不喜欢被称为“woman”,因为在中国人看来,“woman”通常用来指已婚的妇女,但在英美人看来,“girl”通常和不成熟、幼稚联系在一起,“woman”通指已婚或未婚的女子,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二)社会观念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社会观念不同,对同一事物认识也存在着不同,文化差异造成了各言语社会团体之间语言使用的差异。如套用母语的文化模式就会引起误解,产生语用失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问候、致谢、祝福等都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例如,中国人经常会用“你干什么去呀?(What are you going to do?)”或“你上哪儿呀?(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的句子进行打招呼,如果直接把这些句子翻译成英语和英美国家的人打招呼,他们会觉得很是反感。另外,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在受到赞扬时通常以“No,No.”来进行应答;而英美人则多用“Thank you”作答,以示礼貌。

(三)价值观念的差别

中国人通常以家庭、子女、婚姻等作为话题,而英美人则把这些作为个人隐私,较少谈论。中国人强调尊老爱幼,出于礼貌,一个中国妈妈会让自己的孩子对一位美国老太太说:“奶奶好!(Hello, Grandma.)”,这位美国老太太不但不会高兴,反而会很不悦,因为年龄是英美人尤其是妇女最不愿意面对的一个问题,他们宁愿用“senior citizen” 或是 “golden age”而不愿用“old people”或是“the elder”来指代老年人。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母语文化 作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22-01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文化因素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英语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人们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母语文化意识却越来越淡薄,甚至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应更多地考虑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加强在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1.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语言教育外,还加强了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教育,但是往往仅限于对英语背后的相关文化的介绍,经常忽视母语文化的对比。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际也仅仅停留在英语文化的引进,缺少对母语文化的介绍和中西方对比融合。正是由于人们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英美文化的教学,单纯地引进,片面地理解和吸收,而对母语文化的涉及颇浅,这使母语文化处于基本被忽视的状态。当英美文化随着英语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之时,我们的传统母语文化却在不断退缩并渐渐让位于英美文化教育。大学生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与母语学习不成比例。久而久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遍问题。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深厚的文化素质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2.加强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2.1语言学习的需要

母语和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存在相当大的正迁移。这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英语学习者,其英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束定芳,庄智象,1996)。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当英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了深刻、细致的认识和敏感的文化意识以后,学习目的语时自然就增强了目的语语感。目的语语感的增强必然会提高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交际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母语文化的传授,却恰恰可以使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对比来更深刻地认识目的语文化的主要特征。

2.2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教育,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影响熏陶大学生,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利用大学英语特有的教学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内在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个人素质。

2.3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介绍与引进国外的文化、知识、技术、科学等,同时也担负着本国文化的输出,为政治、经济、贸易、往来等服务。英语学习的目的决不是使英语学习者越来越西化,而是扩大国际视野,在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热爱并宣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它要求我们大学英语教师在教育中应注意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对比,在学习、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还要增强母语文化意识,加强母语文化教学。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大学生对于文化的兴趣,努力提高其自身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宽容能力,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未来的优秀人才。

3.加强母语文化教学的方法

3.1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外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目的语文化了解的同时提高母语文化素养。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对有关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并同母语文化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现象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让他们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地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学生本身也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弥补有限课堂教学的不足。学习母语文化的资源相当丰富,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3.2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方面的调整

在教材编写方面,很少涉及学习者的母语文化,所以抓紧编写包含两种文化的英语教材是关键。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不知如何用英语描述母语文化而造成的表达上的“空缺”。

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母语文化类的课程。根据其客观情况可以用英语开设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学、传统文化等课程,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欣赏中国文化,也可以开设中外文化对比类课程,进一步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我们还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

通过对课程进行科学设置和教材进行合理选用,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又能克服英语人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所以,加强目的语文化学习的同时,不能忽略母语文化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育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蒋惠英,张杏文.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及必要性[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刘正光,何素秀.外语文化教学中不能忽略母语文化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

[4]苗丽霞,范谊.母语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J].宁波大学学报,2006,(6).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孙娟.母语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7]杨文飞.母语文化教学与外语教育[J].科技信息:人文社科版,2007.

篇6

【关键字】高校英语教学;母语文化缺失

【中图分类号】G640

1前言

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来说,语言是整个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促成部分。对于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沉淀,而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将英语语言的知识进行讲授,而且还要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进行相应的拓展。在进行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对外语语言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学习文化的视野。虽然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外语言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而对于学生主体母语文化的学习却显得力不足。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使得高校学生对于英语的母语文化的表达能力明显下降,进而严重的影响了高校学生进行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对于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而言,大部分院校存在着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

2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缺失现状分析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通过英语语言学习的这种载体进行英语文化的传播,但是教师通常都只是针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背景的相关知识进行英语语言文化的介绍,这样就忽略了英语语言母语文化学习和目的语文化学习的异同。而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由于对于英语母语文化学习程度不够,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也只能够熟悉一个与文化的背景,而对于英语母语文化的详细情况就存在明显的缺失。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将英语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相关介绍进行系统的教育,这样对于我国高校学生来说,处在母语学习的环境之中,但是却没有进行详细的母语学习,更不用说对母语文化深层的理解。恰恰是因为在我国的很多高校中对于英语教学只是将英语文化进行单纯的引进、照搬,并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对于母语文化的传授相当简略,这样就会使得母语文化常常被众多高校英语教学所忽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在我国也变得越来越普遍,而随着英语学习的广泛开展,对于传统母语文化的学习就显得苍白无力,长此以往,高校英语教学中逐渐的出现了母语文化缺失的严重现象。

3对于高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对策

3.1不断的提高高校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兴趣

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样也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长期的流传。中国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于我国母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于高校学生教学而言,虽然新鲜事物的不断出现,英语语言学习的不断扩大,但是对于母语文化的学习也十分重要。要想使高校学生更好的学习母语文化,首先应该不断的提高高校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积极性,要对我国母语文化的传播进行正确的定位,而且要针对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爱好,进行母语文化传播的培养。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母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所以高校学生学习的信息量就相对较大。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高校也逐渐的培养出了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这种能力也是也是我国众多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英语教学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所以搞笑的学生要不断的对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进行提高,并且要对于英语学习和母语文化学习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权衡。逐渐的培养学习母语文化的兴趣,其中,教师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不断的对学生学习母语文化进行积极的引导,极大的促使学生学习英语母语的兴趣。

3.2将母语文化学习内容科学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材普遍的都是过于西方化,这样虽然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西方语言和了解西方的文化。是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就是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所以在高校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对英语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更需要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将母语文化的学习和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的结合,这样高校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可以对母语文化进行来年更好的学习和传播。并且这种学习方式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母语文化进行科学的融入,这时学生对于一门语言学习的枯燥感就会有效的降低,这样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也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帮助作用。除此之外,高校英语教学老师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母语文化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要不断的对母语文化内涵进行学习,对自身母语文化进行累积。英语教师只有自身具有相对较高的母语文化素养,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能力和效果。教师只有将中西语言文化进行良好的融合,并且使学生进行良好的吸收,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改善高校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也使得我国的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文明。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我国高校对于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高校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进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但是由于英语学习的浪潮,使得高校学生对于母语的学习出现严重的缺失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整,全面的开展母语文化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积极性,这样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将英语语言进行全面的传授,而且还要将母语文化进行良好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高校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刚.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3,1(5):39-40.

[2]刘懋琼.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5(15):243-244.

篇7

关键词: 英语习语 母语文化干扰 文化差异

一、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难点:母语文化干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不了解西方文化,以母语文化的风俗习惯、价值观来应对西方文化,自然会造成用语失误,形成交际上的障碍。英汉习语中存在着大量不对等的习语,例如英语中常这样比喻一个人很穷: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church mouse”(教堂老鼠)这一形象也很有文化特点。中国的庙里的供品是食物,因而有可能让老鼠富得流油,如果用这一形象去理解西方教堂,当然很难理解像“教堂的老鼠,沾不到一点油水”这样的比喻。在西方教堂里是没有供品的,“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相当于汉语的“一贫如洗”。

如果我们对习语的文化内涵不了解,则可能在翻译、理解和交际中造成许多障碍。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习语过程中往往受母语文化干扰,常犯下列错误。

(一)未弄清习语的特定文化含义,望文生义。

无论是汉语习语还是英语习语都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因此使用时,不能随意改变其结构和含义,更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比如,有学生编了这样一组对话:

A:Can I use your umbrella for a while?I’ll be back very soon.

B:I’m sorry,you can’t.I’m going home right now.

A:Bad luck.

这位A学生的想法是表达一下感到“自己运气不好,我想借你的伞,可你正好也要用”,于是,脱口而出“运气真不好”。这是一种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和说法。“运气不好”是对自己因借不到伞而下的评语。在英语里,在此语言背景下这句话应当看作是祝愿语,如同“Good luck.”一样,那是对对方的一种祝愿。

(二)不注意文化背景、文化习俗的不同,从而导致理解上的误区。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的差异反映到语言里,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例如,汉语中的“一箭双雕”或“一举两得”,到了英国人那里则成了“A stone hit two birds.”。因此只有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才可充分理解作者的真正含义。如:to sit above the salt就涉及旧时的一种风俗,当人们吃饭时餐桌上摆上一个盐罐,家长和贵宾坐在盐罐上方,晚辈和地位较低的人坐在下方,所以“to sit above or below the salt”有地位尊卑、待遇高低的区别,如果不知其来历就会感到十分费解。因此中国学生要学好习语,应深入理解其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不同的风俗习惯。

二、如何预防母语文化对中国学生的负干扰

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母语干扰所造成的语用错误主要是由于文化差异和词汇内涵差异。要防止或减少学生因母语干扰在双语交际中的失误,那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克服以下困难。

(一)教师要具备双重文化理解能力。

教师必须熟悉英汉语言内涵和外延包括其文化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需的解释,并且应用本族语进行比较,要求学生记忆一些在汉语中有相应词汇但内涵和外延不同的英语词汇,尤其要掌握其不同文化内涵。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殊事物的感性认识,以及对所学语言民族时空观的了解等,从而使他们认知英语文化,并初步感受到它们的差别。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达到英语文化理解。

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文化意识,重要的是排除母语的干扰,让英语学习者建立全新的模式,学习英语文化知识,了解其前因后果,作出解释。培养英语文化意识最终要达到对英语文化的理解,自己不是以异族人的眼光看待英语文化,从心理上认可其在英语文化环境中的合理性,调整自我观念,达到文化理解,只有通过培养文化意识达到文化理解才能培养出真正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所接触的并非都是来自同一文化的人,因此我们还须做到不仅使自己拥有本族人对英语文化的认识;同时还要使得了解英语的人对母语文化的认识。这样我们就能够突出英语的实际应用功能,保留和传播本国文化,尊重异国文化。

(三)丰富文化信息,进行文化实践。

英语习语的意义有时很难从字面上看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对常用习语的导入,以免误解作者的原意。如在《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My First Job”一句话:“This was the last straw.I was very young:the prospect of working under a woman constituted the ultimate indignity.”“the last straw”源于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本意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转意指:终于使人忍无可忍的最后一事。通过这一文化因素的导入,学生们便能明白:尽管作者需要一份工作,但他最终还是拒绝了。在大学校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周末英语论坛、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还可以聘请外籍专家给学生们讲座,为学生们用英语进行交际提供广阔的施展天地。此外,我们还可利用科技来帮我们学语言、学文化,如上视听、视说课及多媒体外语软件的应用等。

(四)加强分析,对比联系,促进知识的类比转化。

教师在教学中可恰当使用母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比,挖掘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揭示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某个文化点的对比、词汇对比、称谓对比、非语言交际对比等,特别注意在内容和结构上相似而在本质上有区别或截然不同的语言现象。

(五)加强对话教学,设计多种练习,强化正确形式。

教师应充分利用对话材料,使学生了解话语受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称呼语、恭维语、话题的选择和个人隐私等;语法的选择和语言的组织等。设计对比性和选择性训练,使学生通过训练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防止受到母语的干扰。

总之,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又要重视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要注意英语语言迁移的作用,并要预见可能发生的母语造成的干扰,以图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8.

[2]黄景明.英语通俗习语精选[Z].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538-540.

篇8

论文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  语际语  母语文化意识

1引言

近年来,对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其中涉及拒绝言语行为跨文化研究的就包括对日本人和美国人的拒绝策略对比、对埃及人和美国人的拒绝策略对比、及对约旦人和美国人的拒绝模式比较;有关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拒绝策略对比,主要有liao&bresnahan(1996)、姚俊(2003)、以及王爱华和吴贵凉(2005)等学者的研究。然而,已有研究多集中在探讨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调查对象使用各自的母语所采用的拒绝策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即研究工具多是使用受试者各自的母语涉及语际语的很少。

何兆熊(2000)认为,外语学习者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用母语的语言和文化模式来控制第二语言。因此,可以认为二语习得者在试图用目的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可能带有其母语的文化烙印。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学生的英语拒绝策略探讨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鉴于此研究目的,调查中忽略语篇和语法层面的因素。

2理论依据

    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自然会涉及礼貌。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显着差别,两地对礼貌的看法也不尽完全相同。首先,中国是传统上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的社会结构,人们强调社会等级观念,每位成员都有他固定的社会角色、地位、权力、义务、责任等等,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取决于自己的固定身份(贾,1997 ),只有严格遵循了这些才是礼貌的。而西方,人们的思想是平等取向,人人生而平等,礼貌自然是强调人们之间的平等性。其次,中国是一个从血缘关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家族制社会,因此它的文化是以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为主的。在这样的社会中,群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至关重要,个体要与集体相和谐,因此礼貌就是维护整体的利益,多为他人考虑。而西方文化中则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

    文化不同,语言形式也就存在差异,作为规范语言形式的礼貌原则也就随之不同。leach (1983)}}西方文化为背景,在grice的合作原则((cp)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六大准则的礼貌原则((pp)。而顾曰国(1992)参照leech的礼貌原则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提出了汉语中遵循的礼貌准则,即贬己尊人、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顾日国(1992)的礼貌原则是针对汉文化提出的,有助于解释本调查中可能出现的中方受试使用的某些拒绝策略,因此将其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3研究方法与受试

3.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中美两国学生的英语拒绝策略使用,探索母语文化意识是否影响语际语的产生。若产生影响.在哪些方面?若无影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liao & bresnahan (1996)的调查方法和数据为基础,采用“语篇补全测试”问卷调查法。为更适合中国调查对象,笔者设计了与姚俊(( 2003)问卷中相似的情景,即根据调查对象与请求者的关系,六个情景被归纳为三大类:情景一是拒绝比调查对象地位高的人,情景二至五是拒绝与之地位相等的人,情景六则是拒绝比其地位低的人。但与之不同的是,问卷除指令部分用汉语外,各情景的描述均为英语。调查结果与liao&bresnahan(1996)对516名美国学生做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项调查的数据分析采用的是统计学上的x,显着性检31(chl-square iest)。

3.3受试

中国大陆的受试对象为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不同专业的97名本科二年级学生(包括33名男生和64名女生)。所有的受试母语为汉语,英语为第二语言。每位调查对象需完成问卷上六个情景的全部问题。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而根据liao & bresnahan(1996)的资料,美国的受试对象为来自密歇根大学的516名学生,每位调查对象只需回答一个情景的问题。

4调查结果与讨论

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为提供客观的量化的证据,所得调查数据分为三类,分别是:提供帮助意愿的文化差异、礼貌标记一道歉用语使用数量的文化差异、某些情境中带有文化烙印的特殊拒绝策略使用。

4.1提供帮助的意愿

尽管问卷要求调查对象对各情景作出拒绝,仍然有部分受试者不能拒绝老师或朋友。表1统汁了两地在各情景中不能拒绝的人数。结果显示在所有情景中,中国调查对象更愿意提供帮助,不能拒绝老师、朋友和家人。考虑到两地拒绝者和被拒绝者而对相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距离和年龄等因素而提供帮助的意愿却有差别.只能用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解释。汉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使人们觉得有责任去为他人考虑,维护彼此的面子,尽可能不能使对方丢面子。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主义,个体为他人考虑的程度要小于东方,因此有更多的中国受试愿意提供帮助。这不能不说明中国受试者文化意识对其英语产出的影响。

4.2礼貌标记——道歉用语的使用频率

正如本文理论部分提到的,礼貌是所有社会的普遍现象。因而,当人们不得不拒绝对方而威胁到其面子时,就要使用一些补救措施来替其挽回面子。最常用的补救措施便是礼貌标记—道歉语,如“很抱歉”、“抱歉”、“不好意思”等。但是不同文化中人们对礼貌的强调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才有了代表西方文化的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和代表东方文化的顾日国(1992)的礼貌原则。表2列举了两地调查对象在各情景中道歉用语的使用情况。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大陆调查对象在各情景中使用道歉用语的比例远远高于美国调查对象,而且在大部分情景中都能达到统计上的显着差异。

这是由于以集体主义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强调人的群体性,而美国文化强调人的个体性。中国调查对象更不愿意去拒绝对方,当不得不拒绝时,他们往往尽量减少对对方面子的威胁。同时,这也符合顾日国礼貌原则中的~致原则。因此我们说这一统计数据可以证明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有影响。

4.3带有文化烙印的拒绝策略

情景1中对称呼语的使用可以看作是第一种带有文化特色的拒绝方式。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75名美国受试中仅有2名(2.7%)在拒绝时使用了称呼语;而97名中国受试中就有lo人(10.31%)使用了诸如“老师”、“x老师”之类的称呼语。这一调查结果与顾日国(1992)的称呼准则一致。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长幼尊卑界限明确,不可逾越,当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谈时,通常先称呼对方“姓+职业”然后才开始交谈。这种称呼更多的代表了一种社会关系。而西方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习惯,因此在拒绝老师的请求时中国调查对象更多的使用了称呼语。这一调查结果可以证明中国文化对大学生英语产生确实有影响。

第二种明显带有文化特征的拒绝方式体现在情景2中的“批评教育”(teachtheotherlflesson)策略。与中国调查对象相比,美国受试者似乎更倾向于教育一下他们“懒惰”的同学,无论他们是否借出笔记。具体对比数据如下:

从表格中统计结果我们不难看出,中外学生在“教育别人”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美国受试更愿意教育一下同学。这一结果可以从顾日国(1992)的文雅准则中得到解释。尽管中国学生不愿将他们的劳动成果一笔记借给同学,可是他们还是会用比较委婉、间接的方式拒绝,不轻易借机“教育”一下同学。因为那样做很不礼貌,而且会使对方没面子,这在注重集体主义思想的中国文化中是不合规范的。

第三种因文化产生的拒绝差异体现在情景6中询问钱的用途。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调查对象几乎没有人询问妹妹借这笔钱的用途,而许多美国受试会问为什么要借这么多钱。具体结果显示如下:

显然,两地调查对象在询问钱的用途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然而,如果考虑到中国文化比美国文化更注重血缘关系的话,这一结果便不难理解。在中国社会中,家庭成员是最亲近的关系,彼此之间非常信任,因此没有必要去询问钱的用途。也正如liao&bresnahan(1996)指出的:“美国人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远远比不上中国人,所以他们才会更倾向询问钱的用途”。

篇9

民族文化作为个体精神成长的“母乳”文化,起点是本民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这些口耳相传的口语形态的文本,祝禧于此是有不一般理解的,请由“开天辟地”一课来看祝禧文化语文课堂的一种民族性追求。

口耳相传的本民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是“母乳”文化的最表层特征之一,这样的文本不是固定形态的每次“复制”都一致的一个文字文本,而是口头流传的“话本”,它因说话者(叙述者)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于是虽同一个故事情节,因不同的“爸爸妈妈”说给不同的“孩子”听,内容则出现了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但又不是一点都不同,这是最有“多元性”的讲述吧。祝禧看到了这一形态的文本,将其引入课堂,真正地将“母乳”文化作为个体文化建构的起点了!

课堂中口耳相传的讲述形式不仅仅是将文字用口语形式表述出来,更重要的是将文字文本的“前生”变成“来世”,在课堂情境中把文字文本的“前生”――口语形态的文本重现。这恰似乎又成了文字文本的延续――“来世”。老祖宗当年的讲述,现在的语文课堂,文本情境,课堂情境,生活情境,快速地叠加,文化的魅力顿时“民族”地显现出了民族色彩的思考!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4位同学,因为他们不仅把书上的内容变成了自己的语言。充分地消化,而且把自己的语言变成了口头语言,生动地讲述出来。所以才让我们觉得听神话故事是一种享受。

文化语文课堂还时刻关注母语的文字特征,这是一种“母乳”文化的民族性追求。这节课从“大”、“人”、“天”、“立”这些象形字和会意字开始。汉字竟然成了课堂情境营造的诱因,成了充满神奇的神话故事的引子。这是将我们这个民族的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解构后演绎给孩子看。孩子未必懂得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发现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的钥匙,但总有一天他们会豁然开朗的!

最精彩的是祝禧讲“立”字,如果戏用“八股”结构分析这一阶段的课堂的话,“大”是“起”,导入主题;“天”是“承”,过渡而已;“立”是转,转入主题;“开天辟地”是“合”,课堂的主题。“立”是“开天辟地”的课堂情境的关键词之一。《说文》:“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徐铉校录:“大,人也;一,地也。会意。”林义光《文源》:“象人正立地上形。”祝禧这一“转”极具民族文化特质,无论是徐铉所讲“会意字”还是林义光所讲“象形字”,于此而言,祝禧课堂这一环节的处理不能不说是极具匠心的。

文化除了表现在口语形态的文本和文字形态的文本中,还深深地根植于每一个个体的心底。任何一个民族的人都会首先在心底笼上一层本民族价值观的色彩,这是一个人的生命底色!这是一种民族形态的文化精神!

“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本身有着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同时在这个神话中也有着我们民族的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未有世界之前如“鸡子”,“鸡子”这个形象就是极有民族性的,似乎是从“无形生命状态”转化成“有形生命状态”的一种最生活化的代表范式。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看来这不是一般我们所见的大鸡蛋,它是一只神奇的宇宙蛋,那么混沌一团,没有光,没有声音,可以说无规无序。有的同学说对大神开天辟地感兴趣,你们觉得开天辟地的时候有意恩在哪里?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这是一种神话阅读的方式,这是在还原一种民族的原始文化思维。

此外祝禧还抓住了神话所体现的我们这个民族的“劳动创造世界”的原始理解,学生在那一刻进入了民族色彩极浓的神话世界,他们的文化精神开始孕育了。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目标内涵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92-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甚至对国家形象的建立、国际关系的维护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文化交际人才成了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认识到理解多元文化的迫切性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国内外语教学界对提高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正是带着这种沟通和交流的使命,进入了大学课堂。根据相关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交际者双方的文化身份、民族身份、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文化定势、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等。[1]因此,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跨越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1 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内涵的认识

根据2010年国家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首次被纳入高等教育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体系。纵观各个高校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基本有如下描述:教学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优化跨文化交际中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优越的教学手段为思路,以科学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为保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理念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交际素养的有机结合。上述表述虽然勾画出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但太过笼统,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因而缺乏指导实践教学的层次感。根据心理学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2]将这一理论与我国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可以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母语及目标语文化的基础知识,这是一种基于感性认知及理性认知的经验及知识认知层次。它的重心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的观念、生活、愿望、情感,价值观等等的理性认识,从而获得对显著文化特征的认知,形成一种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二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这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共情”能力。它的重心是通过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因而被认为是“怪异、不可思议”的文化的理性分析,从而提高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目标语文化异同的敏感度,这是一种基于理论思辨的情感层次。三是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它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提高在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和良好的任务完成能力。这是基于语言文化学习的差异文化处理能力以及更深的文化视野层次。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普通高校现行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目标内涵过于单一,主要偏重于第一层次,即对母语及目标语文化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理论艰深,知识点庞杂。在实践教学中,这种“文化导入”式的知识中心模式在各个高校甚为盛行,因为此模式集中在文化认知的第一层面,在课程设置、课堂规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都简便易于操作,因而广受采纳。[3]但如果我们的跨文化教学止步于此,那么学生在充满多元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是不可能实现有效、得体的交际,因而,第二第三层次的基于对文化异同敏感度、宽容性而发展起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国际化视野才是跨越交际障碍的终极桥梁。[4]认识到这一最终目标层次,才能有效讨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问题。

2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

过去几十年间,各高校开设的跨文化教学的传统课程大都为《英美概况》或《欧洲文化入门》等。随着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很多高校增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该课程主旨是在教授学生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异同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但是,如果在国内高校普遍按照这一结构设计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难以达到本文之前讨论的教学目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各高校的办学目标,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划分越来越细;第二,同一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因地域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第三,就教材来说,现有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内容划分大同小异,容易导致“文化定型”,且案例过时,跟不上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以上三个问题驱使我们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经验、学习需求、认知水平,认真考虑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三个层次来理解和设计。

第一个层次可以是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提高课程。目前,很多高校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都在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普遍的趋势是把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板块:综合英语课程,目的是以发展英语语言技能为核心,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建立综合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第二个板块是提高课程,目的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种划分符合国家大学英语及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这为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提供了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在这一层次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定位在包括母语及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认知层面上,重点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课程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分类性的,如《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化》《中国文化概论》等等。

第二个层次可以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此类课程针对一部分英语水平较高及英语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课程目标定位应该是在文化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全面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教学重点可以向基础理论倾斜,目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交际能力的有机结合,可开设的系列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概论》《跨文化交际学》《中国文化要略》《外国文化史》等等。完成此类通识教学核心课程的学生将能更好地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三层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双学位及研究生课程。在这一较高层次上,课程目标应该定位于“在增强其敏感性和宽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教学重点为指导跨文化交际实践,帮助将来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学生了解异国文化,明细文化冲击的原因,克服文化障碍,从而提高他们的异文化适应和跨文化合作的能力。课程设置更加细化,专业化,如:《商务英语―― 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跨文化交际技巧》《跨文化交际口语教程》等等。

这样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内容多元的课程设置更能满足不同的语言学习目的,可以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的需求。

3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经历让我们意识到,跨文化教学课程的难点主要有二: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文化的内容极其广博,课程学生量大面广,因此,如何在有限课时内选择精要的,既富有代表性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难点之一。其次,在教学对象方面,大多数的课程学生缺乏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经历,因此,如何在课堂内外营造模拟的或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实践和检验理论是难点之二。

对于难点一,立体化、多元化的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了层次教学宗旨,利用学时的设置对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进行平衡,制定出了个性化培养方案。选取理论实践结合好的典型文化现象以及与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有关的内容在课内教学,其他内容放到教学网站上供学生课外自学。对于难点二,则需要课程教师以试听材料为导入,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为手段,以社会调查,课后实验为任务,以讲座、访谈、训练营、英语角、项目参与和网络环境为辅助,打造了一个模拟与真实相结合的立体的跨文化实践环境,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理解理论,再反过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具体实践活动设计如下:(1)教学资料电子化:实现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贯穿于整个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活动。积极建设跨文化教学网站,用拓展学生视野的课外导读网址及书目、大量的网上在线读书资源充实网站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自学、预习、做作业、做练习或者查阅资料。(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化:许多高校都花费巨资建设集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大屏幕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录像机和麦克风等为一体的自主学习中心。在自主学习中心,教师可选择一些反映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的电影、新闻报道及一些音频材料,向全体选课学生开放,每周一至周五全天供课程学生自主点播收看,帮助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学生自主讨论并撰写报告,以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3)文化沙龙。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定期邀请外籍专家、留学生和国内文化学者就中西文化现象和文化碰撞进行专题讲座,并与课程学生互动交流,从而充实学生的文化积淀。(4)社会调查。精心设计课程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访谈和问卷等方式调查各种人群的文化行为、文化认识、文化困惑、文化体会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度,从而促进课程学生对跨文化理论的理解和实践。(5)跨文化合作。依托高校与国外大学的长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前往游学,这丰富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经验,也会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合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策略。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为其未来应对工作环境中的挑战提供了实践经验。

4 结语

与传统的文化课程不同的是,“跨文化交际”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由于以英语为外语或二语的人们的数量远远超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纷繁复杂、难以预测,有效的、得体的跨文化交际仅靠英美文化知识(“鱼”)是远远不够的,而跨文化交际意识(“渔”)才是跨越障碍的桥梁。因此,跨文化交际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抓住契机,整合英语教学资源,制定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法、教学活动,使学生有计划、有安排、有指导地参与跨文化知识学习、语言应用实践活动。以文化意识为中心的外语教育,才符合提高学生总体内在素质的21世纪教育目标。[5]

参考文献

[1] 贾育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Paige,R.M.Trainer competencies:The missing conceptual link in ori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6,10:135-158.

[3] 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