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8 02:5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档案信息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档案信息化管理

篇1

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管理充分的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档案管理的潜在价值。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在工作理念以及模式方面有所改变,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首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阐述了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对于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优势;管理方法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对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管理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具有很多优势,不仅在信息处理方面更加便捷,同时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档案管理的内在价值,将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范围不断拓宽,做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这是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1加快检索速度、提高检索准确性

按照传统方式,检索档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案卷及目录中进行手动查找,查找效率不高,也很容易出现差错。通过对档案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但可以极大地提升档案信息的查找效率。而且还能大大地降低出现差错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借助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功能,即使是较为复杂的模糊查询也可以顺利实现。

1.2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环保理念的加强,无纸化办公受到关注,并得以在各个部门践行,办公自动化程度得以很大提高,这样就出现了办公数字化与纸质档案信息之间的矛盾问题。通过采取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档案信息可以数字化形式呈现,从而直接应用与办公数字化系统之中,不但有效解决了办公数字化与传统纸质档案信息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同时还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3方便信息远程传输

按照传统模式,使用档案信息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实际到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查找;二是发传真或者邮寄,这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而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借助信息网络,使用者通过自动检索即可实现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传输,特别当二者相距较远时,这种便利性则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1.4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办公自动化可以与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有效衔接,这样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管理以及使用过程的一体化,同时可以同步完成档案信息文件的生成、管理和使用,发文、归档以及使用三者同步开展成为可能。

1.5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下,从生成电子档案开始,之后的信息收集、检验、归档、入库以及使用的各个环节的相关工作都可以依托于自动化工作平台得以实现,这样就实现了档案信息管理相关工作从传统方式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式过渡,无论是档案管理还是档案使用,都出现了质的变化,体现了传统工作方式与先进科学技术的结合。

2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2.1转变管理理念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划时代的巨大影响。随着办公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机读档案录音、录像、照片等新型电子文档的形成已纳人档案管理。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档案的现代化建设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把传统的管理方式搬到网络管理上来,而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档案管理中不适应的一些做法进行改革。尽快树立起现代化的观念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紧迫的必修课,是促进档案管理步人现代化的第一步。

2.2创新管理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由此对于各个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档案管理在单位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是单位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料记载,对于单位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以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为依托,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为单位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3完善内部管理

为了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进程,需要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明确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运作流程,对于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的运行需要制定详细的规范标准,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依据。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积极配合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运行。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并且将其彻底的贯彻落实,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4要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还需要强大的设备与技术力量的支持。设备是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硬件条件,也是最为基础的需求。所以单位应该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配备先进而齐全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技术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在实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后,一切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来完成,所以对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要熟练操作。工作人员在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由于档案管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所以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认真细致,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严禁外泄档案信息。

2.5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工作

在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所以在进行档案信息处理时,需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安全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两个方面来实施,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的直接接触者,所以要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进行制约,其实最根本的因素还应该从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去开展,严格遵守工作条例,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此外,还应该做好充分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通过软件的设置来防止档案信息的失窃和恶意篡改,这些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对于不同等级的档案信息,要设置管理权限,从而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结束语

档案信息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需要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保护工作,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杨艳梅 单位:黑龙江省松花江林管局林木种子站

参考文献

[1]张琼.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创新[J].消费导刊,2012(12).

篇2

关键词: 档案管理 网络化 信息自动化 档案工作者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档案管理领域。因此,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而这必将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信息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困境,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用翔实的档案信息支持决策和管理。决策及时正确,管理措施得当,要靠完整、可靠的信息和快速综合分析能力保证。对此,档案信息有其独特优势,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档案人员要管好档案,就是提前介入电子文件和管理工作中,以管理档案的形式管理电子文件等有用信息,使信息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现代化,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档案管理自动信息化系统是一项运用多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复杂系统工程,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档案管理自动信息化水平,加强对系统的协调组织、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二、提高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基层的档案馆(室),目前系统的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它使我们的观察视野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到整个档案信息管理。这一认识上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三、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根据系统论思想和集体化要求,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应是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节点是不可能组成先进系统的。

四、重点抓好数据库建设,以提高档案管理成效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地管理和方便地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五、重视人才管理,推进档案信息自动化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骨干力量是计算机技术队伍,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有些单位的队伍不稳,有人才流失现象。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其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计划地组织进修,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解除其后顾之忧;研究专门人才成长、流动规律,以形成最佳人才结构,这些方面都需要给予重视。

六、客观务实地改进档案管理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要使高度集中管理和方便使用相结合。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体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主要方面是集中统一管理不力,这同我国档案工作是在各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和系统建设从“微机起步”有关。应下决心解决分散现象,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业务技术规范、标准,硬软件的选用,上下各个层次和各专业办公自动化等都应纳入统一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之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能各行其是,自建系统,造成信息分割和资源浪费。

七、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

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首先应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为此应集中力量研究制定一批急需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做到党群、行政、经营、生产技术档案、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设备仪器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的设计、底图、工程档案、人事档案等管理规范。加快研究和制订电子公文归档,形成有效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

八、档案信息服务要网络化管理

网络化的管理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下各类信息资源各立门户、分而治之的状态,将工程档案与文书档案、技术资料、图书、报刊等信息的管理融为一体。科技档案、文书档案、图书资料等信息通过网络融为一体,连成一片,形成包含各种信息资源在内的“公司信息资源系统”,实现所谓的“信息资源共享”。

九、加强安全防范,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

实践证明,无论是信息系统的安全还是信息资源的安全,技术手段都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加密与身份认证技术等。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管理制度,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收集、积累、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各个环节,都有信息更改、丢失的可能性。这种更改、丢失并不像纸制档案那么容易发现。因此,电子档案的管理需要建立一整套严整的安全措施,从每一个环节解决信息失真的隐患。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不可避免地进入档案管理领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使档案工作面临从传统向现代信息化的重大转变,而如何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升档案的利用水平,成为需要档案工作者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篇3

【关键词】房产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

房产档案是指房产管理部门在进行房屋产权登记、调查、变更及转移等房屋权属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诸如文字、图表、图纸等文件资料。它具有专业性、动态性、真实性和法律凭据性,一般以分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房产档案作为房屋产权登记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房地产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充分认识新时期房产档案管理的特点,做好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房地产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房产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一、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房产档案数量激增,利用率也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旧的房产档案管理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使用效率低、查阅困难、不能共享,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房产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这一概念提出已经有些年头了,但真正全面落实并不理想。目前,多数房产管理单位都配备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软硬件设备,并不同程度上建立了房产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有的系统仅仅局限于单机简单查阅房产档案,详细查询仍需借助纸质档案,有的档案信息系统只能进行一般性的信息采集。为进一步健全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的房产档案管理系统,真正建立起房产档案信息采集、整理、利用等一体化的房产档案信息系统,各级房产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借助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房产档案管理的工作效能。

二、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的优点

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在房产档案管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网络传输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存贮、查询和开发利用。随着房产档案管理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有以下优势:(一)通过实现房产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将纸质房产档案信息存贮并转化为数字化电子信息,可以大大降低纸质档案材料的消耗,明显延长档案资料保管的时间。(二)通过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房产档案数据库,实现房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对档案数据中的全部信息分类快速检索,给房产档案信息的查询、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房产档案查询的准确率和查速率。(三)实现房产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共享。房产档案信息化系统借助网络系统进行数字化的信息传递,使市县区各级房产管理部门之间的房产档案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极大地提高房产档案利用的范围和效率。

三、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发展的迫切需要。房产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更新了房产档案管理模式,实现了房产档案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失败,科学的决策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行政领导与档案业务、专业技术、后勤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共同谋划,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完善阶段性建设规划,体现民主化决策,科学解决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二)选定科学的技术路线。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从最初设计到最后的投入使用,都要经过严格的规划,科学的决策,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选择科学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系统的高效性、合理性、经济性。(三)建立较为完备的房产档案信息数据系统。现有房产档案主要分为文本档案和图片档案两类。房产档案信息化要对这两类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将文本和图片档案资料自动转换成数字化文本信息系统。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开发和建设数据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完善的房产档案数据库,才能完成房产档案资源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四)打造素质过硬的房产档案管理队伍。人才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管理型人才,在建设房产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重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岗位人才的继续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借助人才竞争机制,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房产档案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郑玉兰,夏征.浅谈房产权属档案的属性及管理[J].档案天地,2010(06).

[2]邢燕.浅析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策略[J].黑龙江史志,2014-08-08.

篇4

一、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国土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确保稳定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土地档案从无到有,管理方式经历了由原来单一的传统纸质档案管理,逐步向纸质档案与现代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并存的转型。在相关的土地利用政策中可以发现,农村集体用地的市场化流转空间逐渐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财产上的权利,这种状况之下对于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必须进行改革与提升,符合实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内在需求。土地档案中包含着区域土地使用的详细过程,对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营管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含有原始的资料数据,土地档案的使用能够确定土地权属问题,还可以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方式实现对土地的更好的持续化管理,能够为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能够使土地信息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具有更加强大的检索以及资源共享的功能,对于土地档案的有效应用非常有帮助。

2.土地管理的新形势要求土地档案的信息化发展。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的实现程度与这一工作社会化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土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土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现实中土地管理工作已经初步达到了电子政务的状态,这也对其中的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不断提高其电子信息的管理水平,在电子政务的实施下会不断出现网络形式的文件、图表等信息,需要革新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增强信息化程度。另外,时展的特点为土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手段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之下信息化的趋势是一种必然。此外,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服务,其信息化的发展也是发挥档案利用价值的一种内在要求,信息只有进行传播才能够实现其价值,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规律,增强档案信息的开发与传播、利用,这种情况下土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就需要逐步实现来适应这一要求。

二、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者信息技术水平不高。近年来,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部分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开始重视其信息化的发展建设,实施土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但是其中存在的一部分员工由于年龄问题或者自身水平的限制,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比较低,在短时间之内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新的档案管理方式,所以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效率会比原来的方式效率更低,这样就会造成管理者自身产生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排斥心理,也就对土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另外,在土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中还存在认识不充分、不重视的问题,土地档案管理这一工作并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方面的效益,并且具体管理起来还会消耗许多的人力与时间,这样就使得大部分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方面的管理建设意识比较淡薄,同时也忽视了土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使用价值,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敷衍的情况,由于这种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认识上的缺乏,所以使得部门的领导并不能将其放在一个相对重要的高度来看待,这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种很大的阻碍。

2.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缺乏。在实际的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过程中要凭借优良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系统的帮助来实现,在一些土地档案管理基层单位普遍存在设备陈旧、配置低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土地档案的归档、存放等管理方式都比较落后,很难得到发展和进步,而且当前阶段的电子档案的管理理论还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因此在具体的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中会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现阶段的档案管理软件大多属于单机版,通常都不能在网络环境中使用,而且软件的开发平台以及工具都比较老旧,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在软件的应用中也只能针对特定的档案类型,通用性比较差。另一方面,电子档案管理软件的功能不全面,通常只能对完成归档的档案实行管理,缺乏更多的自动化功能,一般都是在纸质档案基础上实行的辅助管理,电子资料与这种纸质的资料存在很大的差别,两者在计算机管理方式上也是不同的,在计算机管理的数据、工作流程以及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种功能上的不足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信息化的进程。

三、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策略

1.增强档案意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土地档案管理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根据,各级领导应关注档案工作的进展,增强对这一工作的认知,加强《档案法》以及《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规的宣传。这样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更加深入人心,获得人们的普遍重视与关注。另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的指导,真正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领导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对于档案管理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及时的解决,将相关管理工作结果加入部门内的季度考核里,积极为档案管理内部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政策性特点比较显著,管理人员需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根据土地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提高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2.加强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离不开基本的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土地档案管理也是如此,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为实现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来提供必需的、基本的条件,需要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待这一管理问题,不能由于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短期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就不进行投资。当前,计算机的应用使电子档案不断增加,对应的管理模式也要更新。因此需要对计算机的硬件功能水平进行提高,增加其中高性能服务器及终端设备的应用。结合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际对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进行引进与应用,比如专业的土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地促进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与发展。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增强土地档案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高效地达成,在信息化管理进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熟悉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相关软件的操作,使得土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顺利地开展,使其中的土地资源信息获得有效的利用。

作者:阎霓 单位:大连金州新区土地房屋局土地事务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乔玉萍.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方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4).

篇5

关键词:财务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inancial archiv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eatures, describes its working cont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on how to do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well,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financial archives; informa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财务保障范围的拓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会计档案管理手段的变革和管理效能的提高。建设电子化财务档案,实现财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是搞好财务档案管理的选择。财务档案是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活动的原始记录和真实反映,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之一。这些史料和证据具有严格的数据平衡性、时序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篡改。对此,本文简要阐述如下。

1 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点

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依托电子财务档案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归纳。电子财务档案是指存贮于磁盘、光盘等电子介质中的各种票据、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数据资料。与传统的财务档案相比较,电子财务档案有许多优点: 一是易于修正、拷贝和重置,便于纠错、携带和传递,且存贮形式多样,既可以存贮于软盘、硬盘、光盘中,也可以打印输出到纸质材料中;二是电子财务档案便于计算、分析,快捷获得所需结果;三是电子财务档案如果上网,通过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交流,满足了日常条件查询、统计分析、制作数据报表、开展数据交换的需要,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查阅和方便快捷的目的,节约了办公成本,避免了原始档案由于频繁翻阅而带来的磨损;四是电子档案利于保存、方便管理,能有效避免火烧、水浸、鼠咬等,有助于专项治理、便于档案资源的统一整合,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五是电子财务档案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只需录入原始数据或通过外部系统转入机制凭证并在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指导下进行会计分录处理; 对凭证的制作、审核、汇总、登帐、确认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打印输出,借贷平衡等工作也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各种会计报表,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避免了计算加总等工作出现的错误。

2 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内容

2.1 建立完善的财务档案信息网络

一方面,可以将上级的文档以及本级各单位的相关文件直接进入或转换进入档案数据库,减少档案人员的重复录入工作,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实行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光盘远程检索服务,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 BBS等方式开展财务档案信息咨询。总之,网络财务档案的在线管理和使用功能,可以减少档案在形成、调阅上的时空差,实现财务档案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跨越,整合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提高财务档案管理能力和质量。

2.2 搞好财务档案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建设

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科学管理使用档案。财务档案信息通过采集整理和网络传输,最终要提供给各级领导、决策部门、财务人员处理和运用。由于信息量大、保障要求高,仅凭有关人员的经验来处理问题是不够的,必须使用先进的、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辅助决策系统。以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和控制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经济数学等为手段,建立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能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财务保障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

2.3 搞好数据挖掘和整理,建好数据库,并及时采集动态数据

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整个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其它的一切工作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传统的档案大都以纸质为载体,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向数字化档案管理转变。未来的财务档案室就是财务档案的数据采集源泉和基地,是数据存储、管理、处理、查询、检索、传递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工作基地。在财务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必须建立财务档案数据库,可以按财务档案的内容分类建立若干个主要数据库,如按标准制度、原始凭证、会计账簿、指标文件、工作资料等建立几个主要基本数据库。数据库一经建立,立即着手数据的录入,将财务档案资料都录入计算机。档案的最大价值在于利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将为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提供空问。

3 3 做好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建议

3.1 加强财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在工程规划初期,应该分别从财务管理角度和档案管理角度提出设计思路,考虑各方面的需要,从而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空缺或重叠,提高效率。在财务软件方面,应采用安全有效的保密措施,实行电子签单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管理责任制、电子文件签入、签出制、安全日志制,从而保障财务档案不被篡改或便于追溯使用过文件的人员。此外,为便于财务软件升级,保证不同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必须提高财务数据存贮形式的标准性、一致性和可续性。

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 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操作系统; 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 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财务软件的销售与维护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与联系人,以及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种说明书及使用手册。

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于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 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贴上保护字样,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毁灭,从而使系统不可恢复。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检查,定期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3.2 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和利用

电算化会计档案通过整理,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整理可以利用历年的数据对本单位、本部门进行历史会计数据的比较与分析,从而为企业或部门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另外还可以得出本单位、本部门,甚至某一地区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使决策者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为规范,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还可以利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数据设计出一些有利于管理与决策的数据模型,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再利用。

3.3 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

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始终要依赖于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档案干部队伍,是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泽光:财务管理 [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2] 傅荣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浙江大学出版社

[3] 薛匡勇:《现代档案观》,《档案学通讯》,2006第2期

篇6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医院服务模式的转变,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作用日渐显著,而且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主题,成为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当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环境的逐渐形成,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和应用,使得档案信息快速向数字化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越来越不适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因此,对医院档案信息化提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新挈机,应全面推进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

1 应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配备能够适应当前工作需要的档案专用设备,如专门的库房、规范的档案装具以及能够适应现代化管理工作需要的计算机和复印等信息化设备和计算机软件。建立配套的检索体系,改变传统手工方式管理检索。首先,建立检索工具体系,实现多角度检索,提高检索工具的覆盖率和确定性,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制作多种检索工具。其次,应用计算机检索,实现高效率。档案部门应大力推广应用电子文档管理系统,通过网络系统,更加快捷方便的检索到需要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2 适应办公现代化的形势,加强电子文档的管理势在必行

随着办公自动化、文档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电子公文交换的开展,电子档案将成为未来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由纸质文档向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并存管理的形式转变。由于医院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子文件产生。如果这些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电子文件没有妥善保存,不能科学管理、无法有效利用,将导致有价值的电子文件产生大量流失。因此医院应大力推进电子文件全文归档工作,建立健全电子文件及各级各类档案人员工作网络,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做好电子文件归档意义、归档范围、归档办法的宣传工作,使医院重视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医院已开始逐渐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应用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迅速地将各部门大量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科学、有序地分类、存储、共享、建立起医院信息化建设所必须的档案信息库。

3 确保电子文件的原始有效性

电子文件的归档时间与传统档案不同,电子文件可以在文件办理结案后随时归档,由文件形成部门通过网络传送给档案部门,并用数码签名封签认证、由档案工作人员接收登记,按事由原则给出档案分类号,设定访问限制级别,以便将来用户查找利用。电子文件由于采用电子编码技术、可以编辑修改而不留痕迹,载体无法固定,某些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这些都使辨别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变得复杂而困难。因此,电子文件要进行加密保护,以确保档案部门收到的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地位。为了解决电子文件载体易老化变质而影响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问题,档案部门可以将电子文件打印出一份纸质档案以作备份。

4 及时修改完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现有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其内容主要针对纸质文档的形成和归档,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规定不完善,而电子文件的特点是文件形成的源头分散,不易反映文件修改和运作过程的真实情况,对已确认形成的文件容易进行修改而影响档案初始凭证的权威性,因此修改文件档案管理制度的重点应针对如何收集电子文件,如何反映文件形成过程的真实情况,如何保证正式文件的原始性等方面做出规定。

5 注重病历档案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病案是医院最重要的医学档案,不仅是患者在医院中进行诊断、治疗的情况记录,也是衡量和评价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进行医疗、教学和科研及信息管理最基本的资料。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病案资料仍是以仓储式的方法进行保管,而且管理内容单一,利用相对局限,忽视了病案质量优劣。随着法律纠纷、医疗纠纷、保险纠纷、合作医疗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病案的需要量与日俱增,以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病案管理正朝着病案文献缩微化、病案存储与检索磁性化和电子化方向发展。医院应重视病案管理,成立病案管理委员会,建立管理网络。将现代信息网络运用与病案管理,扩大病案信息来源,实现资源共享。应用计算机管理病案首页,逐渐推行病案统计全面计算机管理。本院目前使用的软件有:病案首页管理系统、医疗卫生统计系统等,建立病案的首页信息数据库和病案检索信息库,并开展了病案缩微技术,这一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推崇的以多种存储介质为媒体的整和技术,它具有技术可靠,有完整的国际与国内标准,保存时间长,胶片成本载体低等特点。此技术的应用使病案信息的获取变得极为快捷方便,配合病案首页数据库,可以很快的获取所需的资料。利用者查阅病历时,根据查询要求确定查询方法如:病案号、姓名、疾病等通过首页信息库准确查出此病历的盘号,找出磁盘胶片,放入已启动的缩微胶片扫描仪中,由控制键盘定位到此病历,如需打印或保存,数据可直接保存到硬盘中或由打印机输出,从而获得与原病历一致的病历资料。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储存原始病案的空间,缓解了库房的紧张,使病案查找变的得心应手,进一部提升了医院管理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现代化程度。

6 优化知识结构、抓好队伍建设

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质量和开发利用的效果。医院档案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转变“管理就是保管、坐等上门、闭室自守”的被动服务思想,树立主动积极、直接参与的动态思维。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培养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计算机管理与操作技术、外语知识的专业型人才。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加强队伍建设:①选调那些所学专业为文档管理的高学历专业人才;②对在岗的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使其在品德、业务、技能等方面适应新形势的要求;③对文档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

参 考 文 献

[1] 程岱峰.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开发利用.社区医学杂志,2006,4(17):9.

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更新;网络安全

近年来,档案管理模式从实体管理逐渐走向数字模拟管理,并通过建立局域网,构建网络模式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档案管理的综合性与系统性,集档案收集、整理、分析、保管于一体,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使用效率,更方便快捷地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

一、加大财力投入,增设配套设施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应增加必要的财力投入,配置与现代化档案管理相适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目前,各档案部门的财力主要来自于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作为上级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要及时为下级部门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不断更新管理技术,整合信息化手段

档案管理技术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发展、不断改进,通过综合利用、集成整合等方式,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现今的信息化技术虽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人们经常采用普通的电子数据保存档案,但是,电子文档保存数据的风险系数较高,因为它并不符合“越简单越可靠”的保存原则,龟壳上的文字可以保存上千年,纸质文字可以保存数百年,而电子文档到底能够保存多长时间,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所以,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在整合和集成上下工夫,积极构建完善和坚固的电子档案系统,加强传统档案管理和信息化手段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种管理模式的优势作用。

三、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强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但是,安全性建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设初期一定要加强纸质档案的保存与管理工作,可以采用双轨制度,以防止档案的遗失,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同时,要加强网络系统安全建设,严密防范系统病毒的侵入,增设查阅权限与安保加密功能。

总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提高认识,不断学习,认真研究和规划;而档案管理部门,更要适当加大管理投入,及时配备相应的人才与设施,促使档案管理水平走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篇8

1.基层党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办公自动化、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信息技术以其高效、便利、节能等优势成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资源,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档案的建设和管理也必然逐步纳入到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大环境中,使档案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向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建设上转移。

1.2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化服务的要求

档案社会化服务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其最终目的又服务于社会实践发展,而这种社会化服务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从另一方面说,公民的档案意识逐渐增强,使得档案信息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

1.3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将会提高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存储、管理、索引和使用将会减少档案原始材料的使用和磨损,纸质载体的档案将得到极大的保护。

2.目前基层党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

2.1文件材料收集不齐

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极重要的一个环节。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是为整理文件材料做物资准备的,没有收集工作也就没有档案。文件材料收集是否齐全完整,直接关系着整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着档案的质量,以及档案在利用过程中的效果。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有些文件没有及时送到管理员手中,造成部分文件丢失;还有些科室为了自己查阅方便,对有些会议、文件材料藏而不送;还有些科室领导处理完文件后,没有及时把文件处理结果反馈给档案管理人员,导致文件材料不齐,有头无尾,给文件归档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2.2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很多基层党校在制定档案管理制度过程中,只是大致规定了一些需要归档材料的内容和项目,而没有明确规定归档的时间、要求和具体奖惩措施。特别是对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常规性的监督、检查,很少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成了一种自发的行为。

3.加强基层党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由上述可见,基层党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然而,我国当下的基层党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却在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基层党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同时更加阻碍了基层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功能。所以,对于这一问题必须加以重视。笔者在此提出了几点加强基层党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对策,希望能够为基层党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方面的提高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3.1重视档案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

档案管理的目的是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为了更快捷、便利的管理、服务和利用。首先,必须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藏轻用”的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才能主动积极地做好信息化工作。其次,信息化建设与新技术密不可分,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3.2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必须超前做好规划。第一,建立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档案管理软件和信息平台。当前,基层党校的档案正逐步走上数字化道路,但使用的档案软件五花八门,档案软件的不统一加上缺乏自上而下的数字平台,导致信息化服务和利用的最终目的打了折扣,无法兼容和交流,不能真正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第二,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与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相结合。

3.3建设高质量的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1)建设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体系

当前党校档案基本是纸质载体,电子归档的极少,造成数字化馆藏资源不丰富。要利用各种技术将纸质档案数字化,进入信息管理系统,将各种档案进行整合,形成各种具有党校特色的,既适合党校教育和服务对象需求,又具有较强竞争力优势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

(2)建立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党校档案立足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培训的学员服务、为领导和决策层服务,应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工作平台,做好全宗级、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为使用者提供便捷的查询路径,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和利用服务。

篇9

疾控中心对各种疾病预防和控制的信息都要进行采集和管理,以为后期调取档案提供便利。众所周知,疾控中心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信息数据系统比较复杂,如果单纯的靠人力来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还会降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因此,依靠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疾控中心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疾控中心信息化管理虽然简化了信息采集、录入的工序,缩短了人工对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的时间,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会因为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只有对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作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措施。

二、疾控中线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疾控中心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上投入的资金不足

疾控中心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人工进行信息管理的模式,对于新的管理模式了解不够透彻,甚至排斥,直接导致了对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视度不高,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少之又少,产生的后果就是疾控中心因为运转资金不足而无法购买信息化管理设备,仍然依靠原有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使得信息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质量无法媲美发达国家。甚至有些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仍然沿用传统的借助人力的纸质的信息管理,无法保障信息管理的准确度。

(二)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相对落后

我国对档案管理工作一直重视度不是特别高,由于几年党和国家将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提到国家发展议程上,档案管理工作地位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带动了各行各业对档案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进和了解程度。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在这两年才刚刚兴起,管理人员很难在短时内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大部分是在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仍然很难突破原有模式的束缚。有些疾控中心是将人工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交叉并用。在对档案进行整理和管理时,以静态资料为主,例如文字和图片,而缺乏一定的音像资料,降低了档案的完整度,从而间接的影响了档案管库现代化和信息化。在进行档案管理时没有科学的归类方法,导致档案归类工作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后期调取、查看工作的效果。

(三)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在我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人员工作职责的不明确,许多管理人员是身兼数职,档案信息化的管理人员可能是其他科室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并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高。

三、解决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

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更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如果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资金支撑,使得管理设备和手段的更新受阻,降低了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重视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利用财政拨款的形式对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支持。此外,疾控中心也应该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引进新的管理设备和手段,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疾控中心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无形之中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现代的档案管理需要借助计算机管理系统,但是原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降低了档案管理整体水平。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已是当下疾控中心的必要工作。可以将档案管理人员派遣到外地进行技能的学习。此外,还可以聘请专家对档案管路人员进行培训,手把手的指导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加强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大胆的尝试并进行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之所以效率不高,杂乱无章,主要是由于缺乏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导致的。因此,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不仅能为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第一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档案管理人员各自的工作职责,使他们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第二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对管理效率和质量高的工作人员给与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大家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建立和完善档案分类管理工作制度;对现有的档案借助计算机系统,并按照一般性、重要性,长期性和短期性的原则进行分类管理,为后期检查和调取档案奠定基础,提供便利。第四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收集制度;疾控中心管理部门应严格要求各个科室对档案进行定期的收集,并加强对各个科室档案信息收集的监督工作,防止有些科室,并未贯彻和真正落实档案信息定期收集工作。在各个科室对档案信息收集完毕后统一交由疾控中心的档案室,档案室配备专门的人员对上交的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和妥善保管,以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四、结束语

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保证整个疾控中心正常运营的必要工作,随着疾控中心的人员流量逐渐增多,如果不加强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那么就会使得问题越积越多,时间久了,就会使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因此,做好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措施解决问题,才能保证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张乌兰格日勒 单位:乌兰察布市疾控中心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效率;效果

一、目前我国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计算机应用早已成为各单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院的信息系统也随着医院的发展,逐年在改造升级,比如新系统含有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电子质控、分诊叫号、合理用药、临床路径、护士工作站、LIS门诊部分、院感软件等全面上线,启用智能办公系统(OA)管理系统,开发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网,实现医院局域无线网全覆盖,开通掌上医院APP,为医院各项业务、工作带来了便利,优化了患者就医流程。但是医院领导还不能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都投入不足,致使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二)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意识较弱。从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来看,医院的档案管理主要涉及医院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件和信息,而且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而不断增加的,量的增加必然要求管理方式上的进一步改进。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是兼职,不是专业人员,存在知识结构单一,档案管理意识淡薄,不能准确地判断出档案的价值和资源性,外加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够,在管理效果和效率上往往不能够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只是把档案室作为一般的仓库来储存档案而已,等用的时候却不能很快地查找到。同时,医院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参加培训的机会也不多,信息化管理技术掌握不熟练,对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流程也不清晰,在管理效率的提高方面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

(三)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待更新。目前医院的工作重心往往在于日常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面,大部分的资源也向这方面倾斜,而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方面却呈现出水平较低的对立面,在具体的管理方式方面存在一些陈旧落后的内容,对于现代化的互联网管理技术的应用却并不多。管理模式上往往采用的人工管理的模式,即档案的搜集、整理、归档和查阅均由人来进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却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优化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路径

目前,我国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记录医疗卫生系统重要资料来源之一的医院档案部门,档案的信息化将成为其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上述的相关问题,我们要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决路径的有效探索,以促进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制度是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医院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优化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包括档案保密制度、借阅制度、归档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等,使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保障档案的价值能够尽可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检查和考核工作中,不断督促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切实落实。

(二)丰富档案管理队伍。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在计算机网络上开展相关的工作,传统的人工办公模式需要得到切实的改善。对于医院管理人员来说,往往是医学等相关专业出身,拥有扎实的医学知识,但是在档案管理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医院要对于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技术,并能够切实地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同时,医院也可以根据需要招聘一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对其进行相关的医学知识培训来丰富档案管理的血液。在重视人才培训的同时,要注意人才的激励,通过制定一些激励措施或制度来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自我的深入学习和提升。

(三)加强档案管理基础设备设施。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备设施是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条件,医院要增加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健全医院的硬件设施系统,以完善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因为档案具有原始性,不得被篡改,所以还要保证医院信息化的设施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能够较高质量地完成医院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及整理,促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向着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方向迈进。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相关的高效率的管理方式在企业和行业间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兼具医院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双重性,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结合实践的发展来探索对应的解决方法,以促进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兆学.浅议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