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2 11:3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英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隐喻;隐喻概念;认知。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exact nature of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ognition through examples of metaphorical concepts of love in nglish and Chinese. It is concluded that linguistic metaphor, as the tool for human cognition, is deeply embedded in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and its interpretation is context-dependent.
Key words: metaphor, metaphorical concept, and cognition.
I.引言
早在人们开始研究语言的那一刻起,隐喻的本质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直至最近数十年来,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它对人类语言和认知的重要意义.传统语言研究中隐喻仅仅被认为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而且隐语式表达被排除在常规语言范畴之外,也就是说常规语言不包括隐喻.这些传统隐喻理论受到现代隐喻研究的强有力的挑战: 隐喻是" 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 (I.A.Richards,.)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被重新定义为"隐喻表达",它是跨语义场映射的表层实现式.如今隐喻再也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也是人类思维现象,而且"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Lakoff,.) 莱考夫和约翰逊()曾经整理出大量语言实例来证明,隐语概念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借鉴两位学者的部分例子,本文分析比较了中英文中关于爱情的隐喻概念,借此探讨隐喻是如何根植于语言,思维和中英文化的.
II.中英文中"爱情是旅程"的隐喻概念
隐喻概念是指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式,它在语言中如此普遍,以至于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距最先开始研究隐喻的认知特征的理查兹统计,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突际中品均没三句话中就有一个隐喻(Richards,.)在描述抽象物体时,隐喻思维尤其能够帮助人们化抽象为具体,通过人类已知的熟悉的经验来理解和体验未知的抽象的事物.中英文中有关于爱情的隐语就是这样的例子:
() We can't turn back now.
此例中,爱情被隐喻为旅程.爱人必须一起克服路途中的困难向目的地前进,否则他们便无法维系爱人关系.英语的这一表达强调的是两人一起奋斗的决心.汉语也有相识的表达:
()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十八春》张爱玲)
不同的是中文的这一表达暗示着说话人的无奈,尽管他们惋惜着逝去的爱情,但他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了.类似地将爱情隐喻为旅程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 Look how far we've come.
() It's been a long, bump road.
() We're at a crossroad.
()We may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
()The relationship is of the track.
()The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We may have to bail out of this relationship.
()Our relationship has hit a dead end street.
()情长路更长
()情路艰辛
()坠入爱河
()分道扬镳
()牵手
上述例子大部分都来自于日常语言,这说明传统修辞中将隐喻排除于日常语言之外是不对的.两种语言都将爱情比拟为旅程,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类思维的共性.显然,中英文中爱情是旅程的相似的隐喻概念并非出自偶然,但在这些隐喻表达的深层结构中是否存着总的原则,用来解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答案是肯定的.尽管中西语言有差异,但其思维的共性:人们在看待爱情时的相似视角使不同语言产生了相似隐喻表达式。那么该如何解释这些隐喻表达运作的机制呢?根据布莱克的互动理论,隐喻意义是跨越于不同语义场的语义映射。对于这些例子来讲,爱情是目标领域(target domain),旅程是源领域(source domain),两大领域之间对应着一系列关系:首先,爱人被看作是一起旅行的旅行者,他们共同的生活目标则是他们旅行的目的地。他们的关系则是交通工具,载乘着他们前往目的地。期间路途常不平坦,时有岔路和困难的困扰。由此可见,爱情是旅程的隐喻是从源领域(旅程)到目标领域(爱情)的映射。在这一映射系统中,各中对应关系是很有逻辑条理:
爱人对应旅行者。
爱情对应旅行工具。
爱人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目的地。
爱情的挫折对应旅行中的困难。
┋
人们在思想概念系统深处用这些对应关系把关于爱情的知识与关于旅行的知识联系起来。作为已知的常用的知识,旅行的知识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爱情这一较抽象的概念,可见,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植于人类思维的隐喻概念是人们借用已知知识认识未知世界的一种工具和式。隐喻式思维有助于人类不断扩展其认知概念系统。
III.中文有关爱情的特色表达
由于文化和思维的差异,中文又有不同于英语的描述爱情的式。古诗词中就有大量的例子: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白居易)
() 思为双飞燕,衔泥筑君屋。(〈〈燕赵多佳人〉〉古诗歌)
() 如鱼似水相知。(〈〈驻马听〉〉柳永)
这些例子印证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我们传统哲学说讲求的对立统一前提下的和谐观。在中国人看来,大自然是一个由万物生灵,包括人在内的和谐家庭。在描述爱情这一美好情感时,人们不忘记联想起自然界天然一体的和谐美来。比翼鸟、连理枝、双飞燕、鱼和水都是和谐美的象征。这些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人世界观中的和谐观。除开这些明晰的爱情隐喻之外,汉语文学中不乏大量的暗含式隐喻表达: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诗四首》汉 苏武)
() 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成秦晋。(《西厢记》 元 王实甫)
() 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宋弘传》)
这些表达皆源自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结发"来自于中国古人的婚俗:人们在婚礼上讲新婚夫妇的头发绑在一起,祝福他们的婚姻能够长久。"秦晋之好"则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晋结盟修好的典故。"糟糠"源于宋弘的故事:汉湖阳公主相中有妇之夫宋弘为驸马,但他宁可杀头也不愿抛弃于自己共患难的结发妻子。这些例子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属于汉语言文化特有的,要了解其背后暗含的深刻寓意,读者必须先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由此说明,隐语概念既根植于语言、思维又根植于文化。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隐喻式及其表达。
IV.结语
总而言之,以上例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隐语是人类基本的认知现象,语言隐语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和结果,它深植于人类语言、思维及文化中。中英文中有关于爱情的隐喻的相似点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其不同之处,尤其是中文中独特的表达式则是源于文化的个性和不同的思维式。那么,对隐喻的理解又常常不得不借助于栽培他的文化背景。
参考书目:
.柬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外语研究〉〉,第期。
.柬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外国语〉〉,第期。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外国语〉〉,第期。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外语教学与研究〉〉,第期。
.李子光,,〈〈中外文学名情描写鉴赏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袁林、沈同衡,,〈〈成语典故〉〉,辽宁人民出版社。
.Lakoff.C.&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篇2
语言翻译需要将原文的地理特征、、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内容进行真实的反映,其中,民族风范的反映是极为重要也是极有难度的部分。语言不仅来自于生活,而且是对生活的充分反映,既是对各国与各民族智慧的总结,也是对各国与各民族精髓的表达。翻译则是通过对语言的应用实现不同语言之间意义的共通。这种意义的共通不仅仅是对原文的字面翻译或者简单的复制,而是对原文进行二次创作。
要想翻译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文章,首先,需要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该了解不是简单层面的了解,而是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所了解,只有在对中西方文化有所差异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真正做到忠实于原文;最后,要对读者的素质和修养进行充分的考虑,要结合读者的实际文化修养进行翻译,切忌翻译出的内容与读者的修养有过大的冲突而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如中国的一种主要针对国外装饰市场的高档材料进入国际市场时,其说明书当中的一英文为“Ourdecoratingmaterialswillmakeafancyhouseforyou.”说明书本身的目的是想要表达“我们的装饰材料会让你的家变得像迷宫一样美丽”,从字面意思上来看,确实是这个意思,但在现代英语当中“fancyhouse”有“妓院”的引申义,如此的错误,不仅对产品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且对企业形象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再如“紫罗兰男装”,在中国是较为知名的品牌,而在刚进入国外市场时却不是那么理想,究其原因,问题也出在品牌翻译上。因为“紫罗兰男装”被翻译为“pansyMen’sclothing”,这个翻译在字面上来看仍是没有问题的,但与西方文化一结合就不再那么简单,因为“pansy”这个词不仅有紫罗兰的意思,而且还泛指有些女性化的男性,如此一来,就知道为什么紫罗兰男装在国际市场上无人问津了。再如中国某厂生产的橡皮擦,品牌定位“星牌”,完整翻译后被称作“starRubber”,对这一产品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译者的问题主要出在对“rubber”一词的理解,该词在英文当中不仅有“橡皮擦”的意思,而且还有“”的意思,所以在译者看来并没有问题的翻译到了国外却无法让人接受,更不要说产品的销量了。此外,“象”、“孔雀”等词汇在中国是吉祥、如意等象征,具有十分美好的意义,而这些动物在西方则不然,甚至有着相反的效果,因此,在对含有这些词汇的名称或内容进行翻译时,要对具体的文化语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只有如此,才能够翻译出真正合格的作品。
二、要对原文语境中所涉及的事物有正确的理解
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译者能够将原文当中的逻辑关系、语法结构分析得十分到位,而对原文当中出现的一些客观事物却了解的不够透彻,尤其是有着一定历史背景或与一些专业术语相关的事物。如“Shekeepsherpigsinalargepen”这句话,该句当中的“pen”有钢笔的意思,但在这里如果将其翻译为钢笔则会造成句意不通顺,显而易见,养猪这件事情不能够在钢笔当中实现,所以这里的“pen”肯定要用其他的意思,结合语境与该词的特殊意义可翻译为猪圈,如此一来,这句话就十分通顺了。再如“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这句话,按字面意思来看“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是吃鱼和玩游戏的意思,但这与“Johncanbereliedon”难以联系到一起,这就需要对该英语当中的典故有所了解,“toealfish”出自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那个时代的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国家的忠诚与支持,对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而不吃其他东西这一习俗进行拒绝。所以,“toeatfish”在这里是要表达“忠诚”的意思。
三、要随着新词汇的不断丰富而逐渐提高翻译要求
篇3
[关键词]习语;对比;文化差异;学习英语
一、引言
习语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长期沉淀的精华,其形式固定简洁,含义精辟深邃。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中英两国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也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了解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习语的内涵意义。
1.地理位置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习语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人们的生活与海息息相关,而且历史上英国的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此英语言积累了丰富的与海水相关的习语。比如说花钱浪费,英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可以说“挥金如土”;英语还有 “as dumb as an oyster守口如瓶”,“have other fish to fry另有要事”,“miss the boat错失良机”,“make waves 引起轩然大波”,“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其中oyster ,fish ,oars,sea等词均为英民族生活当中常接触的东西。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很多习语又与土地有关,如:“此地无银三百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面朝黄土背朝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这些习语充分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而产生的习语也不同。
2.悠久的历史产生不同习语
中英两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期间都产生了丰富的习语。如英语:go Dutch.意为AA制。字面上很难看出这种意思。学过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发生在17世纪的英荷战争。当时的英国崛起,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却是“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并获得“海上马车夫”的美誉。为争夺海上霸主地位,英荷之间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在这种紧张的敌对状态下,两国人们创造了许多侮辱对方的话,英语中许多带有Dutch一词的习语不可避免地都带有贬低的色彩。关于Dutch的习语还有:“Dutch comfort退一步着想而得到的安慰,比下有余的安慰”,“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一时的虚勇”,“Dutch bargain饮酒时达成的交易”,“Dutch auction(先把价开得甚高然后逐步减价的)荷兰式拍卖”,“Dutchman’s land海市蜃楼”,“Dutch treat各人自己付钱的聚餐或其他娱乐”,“Dutch uncle严厉的批评者,不留情的训斥者”。再如含有Dutch的诅咒用语:“I'm a Dutchman if…?如果……我就不是人!”等等。可见以上习语都含有贬义。
3.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习语
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习语。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God bless you.老天保佑”,“thank God 谢天谢地”,“Man proposes , God disposes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这些习语中都使用了God一词,God为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与其相对应的汉语意思可以看出都译成了“天”,这符合中国人心理,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天”是至高无上的。
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God”与“佛”在有的人们的心目中同样具有至高无上的概念,但因中英两国人所信奉的宗教不同而使用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词,各自形成了一系列习语。
4.风俗习惯,民族思维定式的差异产生的习语
由于不同民族受其民族个性的影响,就形成了不同的思维定式。中西方对周围的事物价值认识不同,明显地表现在英汉习语中。例如,人们常常借用动物来喻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因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彩和认识不同,所形成的习语意思也不同。狗在西方人的眼中是人类的朋友,家庭一员,因此习语中的Dog基本上都是指人的,大部分不含贬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给人强加恶名将毁人一生”,“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之中”,“keep a dog and bark oneself 用了人还要亲自操劳”等等。在中国,狗让人联想到低级,可恶等,由“狗”字组成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狗苟蝇营”,“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狐朋狗友”等等。
5.不同的文化影响产生不同的习语
中英两国文化渊源和背景有很大差异,中国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儒、道思想贯穿其中,唐诗、宋词、元曲等名人典故甚多;而西方文化受古罗马文化,希腊神话,《圣经》的影响很大。由此产生了很多习语,如英语中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非朝夕建成”,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入乡随俗”;再如:“A freedom of Pan逍遥自在”, “as shy as Daphne羞羞答答”,“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利斯之剑,比喻临头的危险”,“Helen of Troy 比喻红颜祸水”等等,均出自希腊神话;反映中华民族特殊文化的习语:“九霄云外”,“义结金兰”,“嫦娥奔月”,“指鹿为马”,“江东父老”等等不胜枚举。
二、结语
从以上所列举的习语分析中,我们对中英文化的差异略有所见。学习英语的人,应该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才能真正体会到习语所具有的深刻哲理,丰富内涵;反过来,对这些习语的掌握又促进我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增添了我们学习英语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
篇4
任何一个民族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谚语,英语也不例外,因而在进行这样词汇累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白词汇之间的不同,但是却又有着相同的意思,之所以词汇的表达不同,是因为文化的不同而带来的不同的引申,比如ontherope,当我们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本能的闪出命悬一线的意思,但是遗憾的是这个词在一定的程度上有这样的一个意思,却又不是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垂危,而是说一个人的精力已经不够,有气无力的感觉,这个词汇的来源是拳击的时候,输掉比赛的一方,手扶着绳索而产生的,因而他虽然有着命悬一线的感觉,但是却与命没有太大的关系。
二、中英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中国学生处在一个中文的环境中,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式的语法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因而要特别重视写作的教学。
(一)中国文化中不注重逻辑所导致的连接词运用不当中国人不善于逻辑分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的主要表现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却没有一个体大虑精的哲学体系的建立。比如:对于孩子们来说,夏天是一个欢快的季节。在表达这个含义的时候,对于这个词,在很多学生用英文表达的时候,会选择for,因而就会表达成为:summerisahappinessseasonforchildren,但是很显然这个连接词的选用时错误的,应该选用连接词for,而应该选用连接词for的情景中,却又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to,比如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会表达成为:smokingisbadtoone’shealthy。从中国文化视角出发,我们很难发现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有何不同,因为后面一个句子可以表达为,对于身体健康来说,吸烟是有害的,但是为何会造成连接词的不同了,这就是英国文化视角的不同所带来的。
篇5
【关键词】称谓语 差异 文化根源
一、中英文称谓语差异
1.中英文文化中“名”的不同使用惯例。中国人常常惊异于美国人直呼对方首名的现象。不管是亲朋好友之间,师生之间,还是上司同事之间,首名的使用都极其普遍。甚至于两个刚被介绍认识的人也会直呼对方首名。在中国,人们只有在爱人、朋友和同学之间才会互称其“名”(非全名),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称呼对方的“名”代表了他们具有更亲密的关系。如果同不那么亲密的人相处,人们更愿意称呼他人或被他人称呼全名。
2.中英文文化中亲属称谓的不同使用方式。中国人习惯于用亲属称谓代替他人普通的社交称谓。在中国,对没有亲缘关系的陌生人使用亲属称谓是非常普遍的。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这种亲属称谓可以简单有效地拉近双方的距离,制造友好的关系。然而在美国,亲属称谓只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
3.中英文文化中其他头衔的不同使用方法。在中国,人们喜欢用他人的职业来称呼对方,比如老师、教授、医生、护士等等;岗位和官阶也可以作为他人的称谓来使用,如主任、经理、老板、主席、厂长等等。但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少数职业可以作为他人的称谓,比如医生和教授,这样的职业头衔非常有限。
二、中英文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英文称呼语差异的文化根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第一,平等观念对孔子的阶级理论;第二,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第三,等同和权势关系也对称谓语的使用有着极大的影响。
1.平等观念对孔子的阶级理论。在英语文化中,人们一直着重强调的就是独立自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平行关系至关重要。他们呼吁平等高于权力。因此,他们拥护这种对称的人际关系,口号是:人们生来平等?――民主和个人解放是所有人的愿望。相比之下,中国社会却被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文化所影响。在超过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中,中国文化一直被孔子的教义“仁”、“礼”所统治,这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2.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中国人更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而西方人更具有个人主义精神,也加更利己主义(Gudykunst, 1994:43)。集体主义强调以社交单元为中心,比如家庭、组织或者社会,当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起了冲突,个人利益必须为家庭利益让路。从中国人使用的称谓语中,我们也能发现集体主义的存在,比如姓氏永远居于名字的前面。在中国,即使没有任何家庭关系的人,也会被冠以亲属称谓。自我主义和利己主义来源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他们强调的是这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他从属的组织。称谓语的使用习惯,也扩展到社会中,让人们可以不用去仔细考虑一个人的地位和年龄,而轻松的给他们称谓。
3.中英文文化中的权势与等同关系。由布朗和吉尔曼研究得出的语用学理论?――权势与等同关系,作为语用学中的一条理论,用来描述社会中两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布朗和吉尔曼通过研究几种欧洲语言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方法,发现称谓语的选择由两种因素决定,那就是等同关系和权势关系。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条术语,“等同关系”不仅仅代表了平等和日常的人际关系,也代表了对建立平等关系,亲密,共同利益以及相互分享的渴望。不管它代表了什么,它的核心意义就是平等。而“权势关系”一词,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成就等密切相关。权势与等同关系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然而,不同社会对这两种人际关系有不同的态度,也许在某一文化中等同关系比权势关系更重要,反之则亦然。换而言之,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可能对等同关系更敏感,而另一种文化中的人则对权势关系更敏感。
英语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等同关系导向的人际关系,强调个人主义和低权力距离,所以在这种文化中的人更享受这种平等和独立的社会人际关系。首名作为一种称谓语,以前多用于表现两人的亲密关系,现在则越来越多的用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之中,即使是年龄和社会地位有差距的陌生人之间,首名都有广泛的使用。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孩子们用首名称呼长辈,这并不代表孩子们不尊重长辈,这只是体现了一种亲密和等同关系。
三、结语
简而言之,复杂对简单,特异性对通用性,是中英文称谓语的最基本区别。称谓语是组成口语交际的主要部分,它显示了独有的文化特征。为了能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避免语用学的错误使用和交流时的错误传达,本文建议在中国的英文学习者要更注重自己的交流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社会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Du Xuezeng.1999. A tentative Comparison of First Naming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English [A]. In Hu Wenzhong(ed).Aspectsof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roceedings of China’s and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7-219
篇6
一、 英汉文化及思维差异
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是世界上历史较为悠久、内容较为丰富的两种文化,然而两者在外在表现上却有着较为显着的差异。如英语文化较为注重直接明了,而汉语文化则相对来说较为婉转含蓄;英语文化力求个性表达,而汉语文化则多为。但由于交际和表达的需要,英汉语言中常常有以隐喻来增强文字和言语效果的现象,这种表达方式既增强了叙述者或喜爱或厌恶的情感色彩,又在文字上增加了表达的延展性与生动性,使得人物的个性及事件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明了。从整体上看,英汉文化差异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影响隐喻的使用与表达:
第一,文化渊源不同造成隐喻关系不同。英汉文化的发展历程各有特点,其文化的本质内核也大相径庭。确切来讲,英语文化是囊括英国、美国文化以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这里我们主要探讨英美文化)。英美国家的人追求自由、张扬个性,大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文化是中英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国文化里伟大的文学着作中充满了圣经的使用和暗示,例如,在《哈姆雷特》第二场,有这样一段话:“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里,莎士比亚引用《圣经》中伊甸园的典故,暗喻哈姆雷特心中的世界充满了欺骗与邪恶,以及王后就像夏娃一样心智脆弱,禁不住诱惑。这种巧妙的以《圣经》中的典故来隐喻作品中的人事物,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与英美文化不同,中国文化则以儒家天人合一、中庸博爱的思想为主,同时,中国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佛教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具有深刻影响,备受国人尊奉。因此,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以佛教术语作为隐喻的喻体较为常见。此外,中国传统的“龙”文化也与英美大有不同。在中国看来,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人们常用其表示祥瑞或权威,如“龙凤呈祥”、“真龙天子”等。而在英美文化中,龙则被视为一种凶猛邪恶的动物,例如,在圣经故事中,撒旦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意指最邪恶的人。这种由于长期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差异,造成了英语与汉语中隐喻的明显区别。
第二,直觉体验与分析型思维下的隐喻理解。从一定意义上讲,隐喻是一种思维表现形式,它直接体现了思维中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思维结构不同,对隐喻的使用与理解也就会有所差异。大致来讲,英美人主要倾向于分析型思维,他们善于逻辑推理与思辨论证,因而英语中的隐喻常常将本体分割成许多部分来解释。而中国人则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常常从直觉、体验、类比等方面去思考,因而许多隐喻则是感性的对应链接。例如对于“爱情”的认识,莎士比亚说:“Love is a familiar. Love is a devil. There is no evil angel but Love”,将爱情视为善恶的统一体。而中国着名文学家张爱玲却说:“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她将爱情感性化理解,从现实体验解读。这两种对爱情的不同诠释虽都用了隐喻,但在思维结构及情感体验上是大相径庭的。
第三,民族个性对隐喻差异的影响。从民族个性来说,英语和汉语中隐喻的期望效应也有较大差异。英美人性格张扬、幽默且浪漫,其隐喻中多有开玩笑或调侃的情况,例如,英语中常用“old woman”来隐喻一个人做事婆婆妈妈,语气中带有调侃之意。再如,英美人常用“sweety chocolates”等词形容女孩儿的可爱、漂亮,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当然,从整体上来说,英语中的隐喻和汉语中的隐喻大多时候还是为语言的形象表达服务,但这些细微的差别却是英汉隐喻语言理解中不得不重视之处。
二、不同文化环境下文学语言的美学效果
英美国家因自然环境、人文地理方面与中国多有不同,因而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就会被赋予不同的角色和意义。且因中美文化差异,中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在表达上也会显示出不同的美学效果,如隐喻这种语言修辞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情感。
1.喻体与本体的选择对应
喻体是修饰、拓展本体意义的内容,是本体内容的形象表达。喻体必须与本体在特性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英美与中国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性多有差异,因而对于一些事物的认知也不尽相同,表现在隐喻上即是本体与喻体的对应选择有所差异。首先,英汉语种对于颜色的认知上有较大不同。在英语中“blue”是忧郁的代表,如“in a blue mood”、“blue monday”的说法。而在汉语中,“蓝色”是纯净的象征,如“春来江水绿如蓝”。其次,因英国四周毗邻海洋,喜好航海,航海历史也较为久远,其隐喻中多以“风帆”“绳索”等航海用具作为喻体者,例如“sail close to the wind”比喻迎难而上。中国则因大部分地区身居内陆,因此多以山地、河流等内陆景观做喻体,例如“站在艺术的最高峰”。
2.英汉隐喻的委婉性、幽默性与情感表达
篇7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表现
·历史传统的差异
在英国人心目中,白色是上帝、天使、幸福、纯洁的象征。“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这源自于英国国家的宗教故事,Magi和Draids在基督复活时穿着白色的衣服。因此,白色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地用在婚礼上。而白色在中国则是丧色。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红色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一种喜庆色,象征着吉祥、如意,使人联想到幸福与健康。过新年时贴上红对联,举行婚礼时新娘都要穿上红色喜服,墙上、门上、窗上都贴上红喜字,客人送的礼金或长辈给的红包,都要用红纸包着,结婚后生了孩子,有些地方还要向亲朋好友送红鸡蛋,以示喜庆。但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甚至会使人联想到、低级趣味。如:现代西方城市有很多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英语中的scarlet有“鲜红的、的、罪名昭彰”之意。
由此可见,因历史传统的不同,英汉两民族对待颜色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中国文化尚红轻白,而英美文化则重白轻红。
·民族心理的差异
民族心理就像一条幽暗的地下长流,涌动在一个民族意识的岩层里,流贯在该民族的血脉中。中西方人们的心理因素及看待问题的方式,往往存在着种种差异。英汉民族中,不同的颜色词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种物质的客观表象。英语说black tea,汉语说“红茶”。为什么同样的一种茶被描述成了不同的颜色?英国人着眼于茶叶的颜色,称其为“黑”,而中国人则着眼于茶水的颜色,称其为“红”,这是由于两民族之间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看似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再如,yellow(黄色)一词,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黄色乃是“帝王之色”——古老中国的象征。具有这种文化心理的人便很难想象,在英语文化里,黄色往往有忧郁、病态、令人讨厌、胆小的涵义。如:yellow-bellied(胆怯的),a yellow streak(生性怯懦),yellow card(足球等运动中的黄牌,由裁判员出示,用以向运动员提出警告),the yellow press(低级报刊,故作耸人听闻的报道以哗众取宠的报纸)等。
·的差异
英语中有些颜色的象征意义,受宗教影响颇深,颜色被赋予不同的宗教内涵与寓意。在中世纪,教会指定艺术家在绘画时使用某些颜色。如圣母玛利亚的长袍要画成蓝色,在准备式期间,基督的衣服要画成蓝色;在无知受到诱惑时,画成黑色;复活时画成红色或白色。为什么要如此变换色彩呢?这与他们的宗教想象分不开,蓝色代表他们来自天堂,黑色则代表来自基督与黑暗使者的遭遇,红色与白色代表上帝的本性:智慧与爱。在中国,黄色是佛教的经典,和尚、喇嘛的袈裟即为黄色,但犹大(《圣经》人物,传为出卖耶稣的人,是其门徒之一)穿黄色衣服则是叛逆、嫉妒、懦弱的标志。由于英汉两民族在上的差异,造成对同一颜色词的看法形成巨大的反差。
·生活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人们崇尚purple(紫色),古希腊、古罗马皇帝、执政官及将军都身着紫色,紫色象征着显贵和尊严,象征着王位和王权,紫袍加身意味着上升到显赫的地位。而中国代表显赫地位者所穿的是黄袍,是帝王君主的象征。同时习俗也是影响服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常识是热天穿白色或淡色服装以反射阳光,冷天穿深色吸收热量。各国人穿衣有各自的喜好与习俗,如在中国夏天一般穿白色或淡色的衣服,黑色很少有人穿;在英国约克市的女子穿不同颜色的紧身衣向求婚男子示意:黄色表示有一半希望,绿色表示同意,红色表示不同意。又如,中国人习惯用“米色”来描写淡黄色,皆因米是我们的主食,而英国人则以cream(奶油色)和butter-yellow(黄油色)表示。这是由于汉英民族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情感色彩的差异
语言有一定的感彩,人们的感彩分为褒义、中性义和贬义。在各种语言中,一词包含不同的感彩并不鲜见,颜色词也不例外。比如blue(蓝色)一词,汉民族对其颇有好感:蔚蓝色的天空,常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蓝色的海洋常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而这种情感色彩用在西方,如颇为流行的名曲“Love Is Blue”误解为“爱情是蓝色的”,却不知此处的蓝色非但不能引发英美人的憧憬和遐想,反而会让人感到忧郁、沮丧。在英语中,blue通常表示不快,如in the blues(闷闷不乐), 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由此可见,不论英语还是汉语,颜色词的情感色彩是多样的,有时对同一颜色词的理解也有天壤之别,只有正确理解它们的情感色彩,才能领略英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基于义乌市场这一特殊的环境,也应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从而具备良好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毕业后将自身所学的专业和英语语言能力相结合,从而利于今后的发展。义乌市场上外商颇多,学生如何面对丰富的不同国家文化,如何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自身的学生和今后的工作都至关重要。处理好中英文化差异,并且有效运用于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一方面能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实的文化素材,具有内空丰富,实效性强、本土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其包含的特有文化内容可激发学生相对浓厚的学习兴趣。文化差异教学法为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锻炼口语能力提供了极佳的语言环境,对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改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英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因素,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文化环境以及母语与英语两者文化的差异。这种教学方式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之间有着极大的文化沟壑。学生很容易按照本民族的观念和标准去衡量和理解他族文化中的一切,比如行为举止、社会习俗、交际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
中英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口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体现在词汇,句型,句式等。我们在讲英语的同时,要力图避免母语的干扰,切忌用母语进行思维,然后再一对一地翻译出来,这样一来就会犯生搬硬套的错误。学习语言,其实是在学习一种文化,远非仅仅学习字,词,句,篇章。英语口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教学。我们经常说英语口语教学要有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这种语言环境就是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创造语言环境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值得注意和欣慰的是,在过去十年中,英语口语教学已从纯语言知识教学转移到语言的社会背景和交际作用。改革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使得英语文化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二、口语教学中应对中英文化差异的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在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中。不同的语言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同时又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教授一门语言也就是教授一种文化,学习一门语言也就是学习一种文化。
1. 强调英语口语教学目的——跨文化交际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熟悉外国文化,能够运用英语口语准确交流的人才。这是目前我国高职外国教学面临的新挑战,“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英语口语教学的新目标,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必须进行适当的文化渗透。要想学好一门语言,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兴趣,通过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应用,才能培养起学生浓厚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而这一所谓的“兴趣”不是可以凭空强加的,只有通过学生耳闻目睹的切身的文化体会才能获得。
那么,怎样在口语课堂中进行文化教学呢?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请外教来上口语课,介绍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然后给学生们布置一些相关的口语活动。当然,这只是针对经济发达或有这方面条件的学校而言。还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和外籍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增加彼此间的文化了解,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只能在有良好教学条件的学校才能实现。我校文化差异运用内容极其丰富,我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其中也包括了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如果我们把本校学生的课堂和留学生的课堂进行有效结合,相辅相成,必将得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2. 文化差异与英语电影教学方法的结合
使用英文电影教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更是如此。高职学生原本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抱有排斥甚至恐惧心理,在教学中能够使用图文并茂,有情节有故事的电影无疑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而有效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选择的影片应该是具有西方文化底蕴,影片的故事情节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文化内容,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语言取材于现实生活,更加生动和规范。影片中的语言不仅生动地表现出了语言的重音、连读、语调等等语言现象,还有许多英语成语、习语、俚语、地方口音等。当学生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中时,影片就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语言环境。众所周知,语境在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学生能在相关语境中学习,不知不觉中就融入其中,取得传统口语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影片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炼影片里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习惯,将之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巩固学习的效果。
3. 英语口语教师自身的修炼与积累
文化不是简单的文字或图片的传输,而是一种理念和思维的传输,口语教师本身就应对中英文化差异有很深刻和透彻的理解,才能在口语课堂中将文化差异运用自如,每一份教学材料,每一段教学视频和每一个教学活动,口语教师都应该了如指掌,通过教学课堂的设计将内容浅显易懂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同时,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Carley H. Dodd.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ifth edition)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2-45.
[2]Claire Kramsch.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134-136
[3]Fishebein, M & Ajzen, I. Beliefs,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6)
篇9
关键词:文化 中英 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15-01
1 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首先,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各异,不同的语言涉及其不同地区的人或物,只教授学生掌握语言符号,而忽略其底蕴文化,往往会在表达意境方面犯下错误,所以,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结合语境文化背景,灌输相对应的英美文化风俗,纠正一些不符合英美文化习俗的语言,能够让学生对英语交流有更多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大学英语教材非常丰富,根据不同的内容题材导入英美文化知识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
2 如何进行有效的英美文化导入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结晶,它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从教学角度看,熟悉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才能有效的深入理解英语,才能更适当的使用英语。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适当的导入英美文化知识,是学好英语这门语言的一个关键。以下是笔者在任教几年来的几点心得体会:
2.1遵照“相关、实用、循序渐进”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应提前对讲课内容有着充分的认知理解,对需要导入的内容作必要的取舍,要求所导入的内容要与教材的内容有关,尽可能同步教学内容,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大其范围,做到学以致用。
2.2创造情景,培养意识
在学习语言时,教师应从所要表达的语言功能和目的出发,创造与所学语言文化相一致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处于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以自身的感受去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材料,逐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敏感度。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去收集英美文化素材,如收集一些英美国家的简易短文、图片、物品等,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英美文化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熟悉运用课堂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英语电影、幻灯片、教学视频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现所学知识能得到更充分的了解。
2.3差异比较
中西文化的差异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经常会把母语和外语原地就译,这种学习方法往往会让学生陷入一个潜在的阻碍。因此,针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教师要对词语的不同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说,进行适当的比较。如:赞扬、问候、称呼、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例如,在英美文化中,当别人说”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他们望望只会说一句“Thanks.”因为在英美文化中,接受对方的称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习惯,所以乐于接受并感谢。而对于以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经常会谦虚的予以否定。在中国,我们常与“去哪里”、“你在做什么“来与对方打招呼。然而在英美国家中,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doing? 却会被视为试探别人隐私的话题。他们常用却是How are you? What a fine day! It’s a nice day, isn’t it?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英美两国文化的差异,例如:英国人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不管怎么样也得谢谢你。)而美国人说"Thank you anyway."再如:英国人说:"Let’s go."而美国人说:"Shall we leave?"或"Are you ready to go?"当然我们还有很多词和短语等等,例如:龙(dragon)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善与恶的意思表现。而更多的成语,例如:as strong as horse(气壮如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back the horse(下错注)等等,这些都与中外因生存环境不同,而对待事物的看法不同,因为中国自古是以农桑为结合的农业结构,牛是主要劳动牲口,其辛勤劳动、埋头苦干的形象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西方以畜牧业为主,马不仅被广泛用于耕田,同时也更广泛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可以把中,英,美三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觉的他们学的是比较地道的英美英语。
2.4课外补充
学习一门语言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如有条件,教师需要经常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积极与外籍人士进行个人语言交流或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调整时间观看一些英文原声电影和歌曲,也可以为学生订阅适合他们现阶段水平的杂志或报刊等,以此来扩大学生语言知识,更好的丰富他们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3 在中外文化导入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事项
教师在教学导入过程中应避免随意性,要有系统地导入文化背景知识。不可陷入为了导入中外文化而偏离教学内容,必须明确导入内容是在所学知识的框架内进行。以介绍日常生活的差异、思维方式、交际关系以及英语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为出发点,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意识的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将文化背景融入语言的最终目的。
4 总结
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课堂上正确导入适当的背景知识,能使学生对中外语言的差异产生更为敏感的关注,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学到该语言所属的文化知识,培养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用外语文化模式思维的习惯,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探究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芳.中外文化差异给大学英语带来的影响.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2期.
篇10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很多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介绍
教材中出现了“What’s your name?”但它在西方人看来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西方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 ...”, 对方自然会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 please?”, 或“May I know your name?”
2. 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问:“你吃饭了吗?” (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你上哪儿去?” (Where are you going?)等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而西方国家的人打招呼朋友之间通常用“Hello!”、 “How are you?”等进行简单的问候。有时也以兴趣爱好为话题,如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等。
3. 称呼语
我们称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 这其实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如果我们称长辈“Uncle Smith”、 “Aunt Brown”, 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4. 感谢
我们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怪怪的。而西方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Thank you”除表示感谢外还可以表示礼貌。当一个人传递一样东西给另一个人时,那个人会习以为常地说声“Thank you”。
5. 赞美
在西方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同时也是得到别人赞美后要说的一句话。西方人会说:“听了您的赞美我非常高兴,谢谢!”,而中国人则说:“一般,一般。”如果是西方人赞美我们,我们这样回答他们会感到惊讶,并认为对方不友好,露出一副不理解的神情。
6. 个人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西方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是个人隐私。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Where are you going? 和What are you doing? 在英语中就疑为刺探个人隐私,审问、监视别人。
二、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得体地应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
1. 通过比较,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将中英文化在介绍、打招呼、称呼语、感谢、谦虚、赞美、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英语同母语对比的办法。”越来越多的初中英语教师意识到中英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初学英语的学生总喜欢把英语和母语等同起来,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英语学习如在比较中进行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英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利用直观化教学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宜长时间使用,要不断地进行变化,使学生有新鲜感。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使学生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图片或者报刊,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录像等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样富有情趣的观察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西方国家的文化,排除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培养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以期达到语言、情感上的沟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耳濡目染。
3. 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