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工程范文

时间:2023-03-15 20:1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线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线工程

篇1

关键词:南水北调,河南省,经济效应,环境社会,移民安置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中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是2810×109m3, 约合每人2200m3。但是中国水资源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均衡。现阶段水资源供需的研究调查表明中国的水资源短缺达到了14-21×109 m3,并且将在2030年突破 32-40×109 m3。黄淮海平原拥有中国35%的人口总量和GDP总额,但是根据水利部2004年数据,这一地区只占有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7%。人口众多而且污染严重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是困扰我国现代化进程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南省即使最为典型的例子。拥有河南省1.2亿人口在快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更是找出一条能解决缺水和水体污染的新路。南水北调这项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将极大的缓解这一棘手的问题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中线工程开工于2008年,预计在2013年完工。中线工程始于汉江丹江口水库,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穿过黄河,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其中,河南省的年受水量是5×109m3,18个市级地区和24个县级地区将通过引进水资源而获得收益。这些地区都是河南经济发展重镇,但因常年制约于缺水而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经济效应:

南水北调的建设费用基本来自于南水北调基金。尽管在南水北调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是绝对的主导力量,但是其承担的部分仅占30%(约2800亿元)。受水地区政府将分担30%,并且遵循这按照受益程度的多少而分担的原则,剩余的40% 来自于银行贷款。。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源,每40亿元的投资将造就5万个工作岗位,河南省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投入总计约为670亿元人民币,如此规模巨大的投资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动力。

河南省政府用于此项工程的财政支出预算是121.89亿元,其在2008年全省税收为1009.1亿元,南水北调工程支出约为其一年税收的十分之一。与此同时,河南省政府还将负责其每年的运营管理费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南境内的总长为731公里,将有2.45万英亩耕地将被工程占用。

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试运行,河南省当年的直接经济收益达到了人民币15.783亿元。对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GDP贡献值更是达到了34.179亿元。

综合比较,南水北调工程在推动河南省GDP持续增长的作用力,河南省还是将从此项目上获得长期而持久的收益。

三:环境社会影响:

南水北调中将水资源从水量丰沛的地区调往缺水地区,这将给受水地区带来极大的收益,缓解了黄河流域的干旱问题。对于河南省,中线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关乎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工程。这项工程将有助于提升河南省在生态环境上得承载能力,后续的资金投入也将着重用于水源的保护以及防止水土流失。

但是中线工程,这项相对较短时期完成的巨型工程将不可避免的给河南省的水土和气候带来改变。具体来说,工程将削减河南省的耕地面积和森林面积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改变原有的水系统,破坏原有水系统中的生态平衡。这些负面的后果在短时期内是不可恢复的。与此同时,中线工程将穿过太行等山脉,黄淮海平原,长江,淮河,黄河,以及海河。这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拥有大量的历史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中线工程也将对这些丰富的地上遗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四:移民安置:

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将搬迁移民27.5万人,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中线工程。移民的安置问题不仅包括人口的转移,更包括了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转移与重建。河南省负责安置的移民多大16万人,超过了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一半以上。其范围覆盖了南阳,平顶山,郑州等城市以及其他50个县乡。时间短而数量大的移民安置任务给河南省的资源与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对于农业人口来说,耕地的失去将意味着他们将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生存之本,政府将要为他们的再就业问题,技能培训和教育问题付出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上的投入。另一项在移民问题上颇具争议的问题是贫富差距以及不平等,每名农村移民将获得3万元的一次性补偿款,而这笔钱只相当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平均年收入的六分之五。但是,伴随着大量移民的产生,一批全新规划并且设施更加完善的新城市也将应运而生,这将加速了河南省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进程。

五:总结

南水北调工程将给河南省带来极大的机遇与挑战。通过中线工程的引水,将极大的弥补这一农业工业生产要素的短缺,将会给例如农业灌溉,能源,运输等产业带来巨大的增长能力。但是,将近全省年收入十分之一的工程投入对财政带来了压力,耕地的减少威胁了粮食安全,对于生态环境和人文遗产的保护和移民的安置工作也对河南省的发展提出了艰巨的考验。

南水北调工程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对于水资源的再分配的一次壮举,极大的缓解了水资源在实践和空间上的分配不均衡。但是中国的水资源问题,这一制约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绝不是仅仅依靠此项工程便可彻底决绝的。水资源的节约净化,先进的灌溉技术等其他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篇2

【关键词】渠堤填筑;铺料;碾压夯实;层面处理;接缝;检验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某标段总长10.33km。其中渠道长8.72km,建筑物长1.61km。渠段大部分为土渠渠道,渠堤多为半挖半填。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要求,堤身土方填筑标准为:压实度不得小于0.98;填筑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其上、下限偏离最优含水量不超过-2%~+3%;对堤基进行原土碾压,压实度不应小于0.85。填筑土料要求选择黄土状壤土、壤土等粘性土,粘粒含量宜为10%~30%,塑性指数宜为7~17,且不得含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质,有较好的塑性和渗透稳定性。

2、 碾压试验

在进行土工击实试验的基础上,对取土场土料进行了碾压试验,通过碾压试验确定碾压施工参数。碾压施工参数包括碾压设备及型号、铺土厚度、碾压遍数、行走速度等。例如:取某取土场土料进行试验,获得碾压参数为:采用22t振动碾,虚铺土厚度45cm,推土机铺土平整,静压2遍+振动碾压6遍(强振),进退错距法碾压,行走速度一档2km/h,土方压实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达到0.98以上)。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填筑料质发生变化,在重新试验基础上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才可以调整施工碾压参数。

3、建基面清理与验收

堤基清除表土厚30cm,清理范围为堤身设计边线外50cm。对地基范围内的坑、沟、槽等,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堤基清理做到表面干净,无草根、树根,无松土、无土块。在建基面含水率适宜情况下可以施工,否则对建基面进行适当晾晒,直至建基面的含水率达到设计要求再进行施工。堤基处理完成经联合验收后,用振动碾碾压2遍并刨毛。

4、渠堤填筑施工

(1)铺料:

①铺料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段填筑压实的方法施工。为配合碾压施工,渠堤填筑铺土平行于堤轴线顺次进行。

②卸料采用自卸汽车进占法施工,每次虚铺土厚度不大于45cm,铺土后及时采用推土机进行分层推平,控制层厚均匀。为保证铺土厚度满足要求,每层铺土前每隔50m设置带有刻度的标杆。

③地面起伏不平时,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填筑,不能顺坡填筑;渠道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

④土质渠堤与岩石接触处,在相邻接触面1.0m范围内的渠堤用粘性土填筑,粘土控制在略高于最优含水率情况下填筑,填筑前用粘土浆抹面,浆层厚3~5mm。

⑤铺筑至堤边时,在设计边线外侧各超填一定余量,人工铺料约为10cm,机械铺料约为30cm,以确保渠道填筑过程中边线部位能够压实。

⑥分段填筑时,作业面段长不小于100m,人工施工时段长可适当减短。分段填筑时各段土层之间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分段位置相互错开。

⑦在填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保证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保护测量标志完好。

⑧回填时土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土料含水量过低时采用洒水处理,含水量过高时进行翻晒处理。

(2)碾压夯实及层面处理

①填筑碾压前向振动碾操作工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方向、起讫范围、压实遍数、轮迹搭压宽度等。

②施工时分层回填并进行碾压,每层回填土厚度不超过试验确定的虚铺土厚度45cm。

③渠堤铺料与碾压工序连续进行。短时间停工时,对其表面风干土层经常洒水湿润,保持含水量在控制范围之内;长时间停工时,根据天气条件铺设保护层,复工时予以清除并检查填筑面层质量。

④上层土料铺筑前,对下层土料进行刨毛、洒水,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上层土填筑。

⑤压实机械及其他重型机械在已压实的土层上行驶时不能来往同走一辙。汽车上堤时经常更换进入填筑区的路口,以减少重复碾压遍数。

(3)其他控制要点

①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均衡上升,分段间有高差或堤身与自然地形之间有高差的连接时,垂直堤轴线方向的各种接缝以斜面相接,坡度采用1:3~1:5,高差大时采用缓坡。

②对占压堤身横断面的上堤临时坡道作补缺口时,将已板结老土刨松并与新铺土料统一按填筑要求分层压实。

③填土出现“弹簧”、层间光面、中空、松土层或剪力破坏等现象时,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④填土与建筑物结合部位的混凝土面在填土前用钢丝刷清除混凝土表面乳皮、粉尘等并用风枪吹扫干净。建筑物周围及顶部0.5m范围内的填土用小型机具压实,两侧填土保持平衡上升。堤体与岸坡接合处,宽度1.5m~2.0m范围内或边角处,不得使用重型机具压实,要以小型或轻型机具压实。如岸坡过缓接合处碾压易出现“爬坡脱空”现象,则挖除补填。纵横向接合部位采用台阶收坡法;与岸坡接合时料物不得分离、架空并对边角加强压实。

(4)检验签证

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首先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是否超过规定厚度。

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做到随填筑碾压随检测。渠堤每层填筑压实质量按规定检验达到设计标准后,再进行层面刨毛和洒水,报请质检员、监理工程师、建管代表联合验收并获得《土方填筑准铺证》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

每层土方铺料完成后,报请质检员、监理工程师、建管代表联合验收,验收合格获得《土方填筑准压证》后再进行该层碾压施工。

5、建筑物周围回填质量

(1)填筑时,将建筑物表面湿润,边涂泥浆、边铺土、边夯实,涂浆高度与铺土厚度一致,涂层厚度为3mm~5mm并与下层涂层衔接;严禁泥浆干固后再铺土夯实;设计有其他要求的按设计要求施工。

(2)建筑物两侧或周围填土保持均衡上土;贴边填筑采用专用的夯具夯实,铺土厚度通过夯实工艺试验确定。

(3)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筑物周边、局部难以碾压部位的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采取措施防止在填筑体碾压或夯实过程中破坏相邻建筑物结构及相关的防渗及排水措施。

(4)排水建筑物部位填筑:周边采用小型机械夯具或人工夯填分层夯填,填筑层厚度为正常层厚的1/2,边刷粘土浆边回填并与下部涂层衔接;严禁泥浆干固后再铺土、夯实;按照填筑层数逐层检验填筑质量同时做好记录。在排水建筑物的顶部回填时,覆土1m以内用小型机械夯具夯实,填筑1m后方可使用振动碾。

6.雨天及高温天气施工:

①每天掌握气象信息,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避开雨天施工。

②雨前及时推平压实作业面并做成中央凸起向两侧微倾,防止填筑料含水量过大和积水。降雨时停止筑堤。

③下雨时不宜防止人行践踏并严禁车辆通行。雨后恢复施工,填筑面经晾晒、复压处理;必要时对表层进行清理并做试验检测合格后及时复工。

④雨季施工中注意施工机械尤其是运输车辆的安全作业,防止机械或交通事故的发生

⑤堤体土料填筑在高温季节施工时,由于水分蒸发量较大,在填筑过程中要定时检测其含水率,根据试验的最佳含水率及时补充水分以保证压实度,可采用洒水车辅以人工均匀洒水,保证土料的含水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渠道土方填筑施工技术要求

篇3

关键词:应急预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应急预案是指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者事故,事先制定的应对处理方案或者措施[1]。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事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国内外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纷纷制定应急预案,学术界对应急预案也有较多研究[2-10]。对应急预案综合性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内容、分类和应急预案编制步骤等方面。

应急预案按照一定的内部联系规则构成了应急预案体系。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正式运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更加重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

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应急事件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自陶岔渠首开始,沿线经过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全长1432km,全线布置各类建筑物2385座,沿线周边环境复杂,运行管理难度大。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主要为工程事故突发事件、水质污染突发事件、社会影响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四类。

(一)工程事故突发事件主要指工程结构、自动化系统、机电金结及供电系统发生破坏或失灵的突发事件,包括:工程结构破坏突发事件,如决口、堰塞、PCCP爆管等;自动化调度系统失控突发事件;金结机电及供电系统突发事件,如闸门损坏,供电系统瘫痪等。

(二)水质污染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外部原因造成总干渠水质发生污染的突发事件;社会影响突发事件,包括:渠道沿线化工厂等污染源渗入渠道污染水源;装载有毒有害化学品车辆坠渠引发水质污染;人为恶意投毒导致水质污染等。

(三)社会影响突发事件主要指可能对工程造成负面政治和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包括:沿线水事纠纷事件;沿线人员私自进入渠道管理范围导致溺亡事件;渠道汛期左排建筑物行洪引起冲淹事件;沿线地下水污染纠纷事件等。

(四)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主要指受当地复杂地形地质和气候变化影响,存在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可能造成工程或人员伤害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洪水灾害;冰凌灾害;暴雨灾害;地震灾害等。

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应急预案体系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应急预案体系由应急管理办法、综合应急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及二级运行管理单位的应急预案组成。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及二级运行管理单位的预案均服从总体预案。

(一)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由一级运行管理单位、二级运行管理单位、三级运行管理单位组成。一级运行管理单位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应急管理工作,并下设办公室及专家组;成立各专业应急指挥部,具体负责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并下设专业办公室及专家组。二级运行管理单位参照一级运行管理单位设置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三级运行管理单位服从二级运行管理单位指挥,配合完成应急响应有关事项。

(二)应急预案的级别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4个级别:Ⅰ级(特别重大事件)、Ⅱ级(重大事件)、Ⅲ级(较大事件)和Ⅳ级(一般事件)。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由一级运行管理单位、二级运行管理单位、三级运行管理单位组成。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四级,对照事件分级发生Ⅰ、Ⅱ、Ⅲ级突发事件时,一级运行管理单位启动一、二、三级响应;发生Ⅳ级突发事件时,二级运行管理单位启动四级响应。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级单位启动相应预案。

(三)应急响应

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四级,对照事件分级发生Ⅰ、Ⅱ、Ⅲ级突发事件时,一级运行管理单位启动一、二、三级响应;发生Ⅳ级突发事件时,二级运行管理单位启动四级响应。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级单位启动相应预案。

当国家或地方启动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时,各级运行管理单位相应应急指挥机构接受统一领导。

(四)应急保障

1.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大力发展视频远程传输技术,保障救援现场抢险与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通信畅通;做好与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通讯畅通。

2.物资保障

各级运行管理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做好应急物资监测、预警、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工作,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特殊物资应提前签订相关应急供应协议,保证及时供应。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应急物资由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计划调配。同时了解地方政府的应急物资管理情况,必要时请求地方政府调拨。

3.应急队伍保障

各级运行管理单位要建立各类相应的应急队伍。充分依靠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力量和作用。应急队伍建设应分为先期处置队伍、后续处置队伍、增援队伍,以保证应急队伍处置情况时的连续性。

4.经费保障

突发事件处置经费纳入通水运行预算,应急经费实行专项拨付、专款专用。财务部门应按照突发事件处置要求,及时下拨经费。

5.其他保障

(1)各级运行管理单位充分利用社会应急医疗救护资源,支援现场应急救治工作。

(2)各级运行管理单位充分发挥保险在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作用。

三、现行应急预案分析

中线局应急处置管理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有效提升全线输水调度应急管理能力,保障输水运行安全,中线局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应急调度预案》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全线应急调度演练:开展了专项应急调度演练。通过模拟北京段工程PCCP爆管、天津段工程箱涵严重渗水、京石段工程水质污染、河南段工程渠道决口4类典型工况下的应急调度,提升了各级输水调度机构有关人员的应急调度能力,同时通过演练发现了应急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预案制定方面

1.体系尚不完整

中线建管局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体系,但是预案应急处置方案内容不全,各项应急预案的划分、编制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有的还没有正式出台,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和情境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2.针对性较差

分级响应措施缺乏差异性,三级所对应的分级响应措施比较相似,不能体现不同级别响应间的差异性,不利于不同级别人员应急状态下参照进行具体的操作。

突发事件救援是以相应的情境为基础的,对情境估计不足或者考虑的较少,这样的应急预案必然是有偏差的。应急预案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基于突发事件的演化规律的动态方案,而目前在应急预案制定过程中则很少这样去做,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工作基本是基于领导的判断而来。

3.可操作性差

预案中对应急响应只是按部门罗列了响应行动,导致应急响应流程复杂,不够流畅,影响应急人员对预案的执行。

(二)预案执行方面

1.缺乏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应急救援预案的最大价值在于有效地进行实战,应急演练可以检验预案,并培训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在对应急预案进管理时,要做到信息情况有人收集,后勤保障有人协调,基层预案有人指导,演练效果有人评估。

2.缺乏应急救援效果评价

没有对预案进行定期的评价,特别是在进行演练和实战后没有对预案实施的效果进行检验,导致应急预案不能及时进行修改。

预案里涉及到的通讯、装备、医疗、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没有得到真正的演练,另外还有物资保障,演练过程没有涉及这些后勤保障部门,结果会导致后勤保障达不到应急预案的要求。

四、建议与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建立相应的小组,专门负责预案制订、修订、管理工作,做好制订工作完善预案,组织学习培训,互相交流,演练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对预案作出修订。

(二)明确各级单位的角色责任和关系

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在公司、二级单位、三级单位在救援力量方面部署,把侧重点放在各个层面的具体的救援行动上,对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有指导意义。

(三)积极组织演练

应急演练通常作为检验预案及培训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重要手段。主要的演练方式包括:桌面演练、 功能演练、 疏散演练、 全面演练等,努力提高事故救援效果。

(四)建议构建应急响应仿真系统

研发应急响应仿真系统,提高应急管理研究基础和实践决策能力。

五、结论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正在完善之中,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会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通过科学管理,应急预案将真正起到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吉夫,张盼娟,陈志芬,等.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Ⅰ):完备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2):5-11.

[2]曹羽,温家洪等.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现状及展望[J].灾害学,2010,25(1):112-118.

[3]贺银凤.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历程及完善思路[J].河北学刊,2010(3):159-163.

[4]胡甲均,孙录勤,张勇林,槐杨.长江流域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J].人民长江,2010,04:41-45.

[5]殷青山.重庆市防汛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1,10:59-66.

[6]陈骥,田忠,孙昱,刘庆,陈涛.对我国水电工程防洪应急预案编制的几点认识[J].四川水力发电,2013,S1:75-77.

[7]唐燕,卢通等.水利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编制方法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4,2(1):47-53.

[8]汪涵,惠康柏,赵.沿海水利工程防洪应急预案编制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5,04:21-22.

篇4

摘 要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河南段工程具有线路长、范围广、投资大的特点。本文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对工程投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完善工程建设投资管理模式,实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投资,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静态控制 动态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关匮乏问题,是优化国家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该工程将调水线路分为三条,分别为分东线、中线及西线。河南段工程位于中段工程的上游,占渠线总长的58%,其分配调水量占整体调水量的40%。尤其可见,河南段工程在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中线河南段工程特点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河南段工程涉及水源区保护、移民、总干渠建设、配套工程建设等诸多内容。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财政、计划、水利、环保、税务等一系列部门。在中线主体工程的建设中,河南省境内投资约为460亿元,配套工程投资约为170亿元。该工程具有战线长、范围广、投资大等特点。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工程建设投资成本的经济效益,必须对工程投资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因此,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需不断探索、分析投资管理模式,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优化和完善投资管理模式。

2.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工程投资管理模式的应用

2.1静态投资控制

静态投资控制即在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将工程建设的投资成本控制在概算静态投资范围之内,这种概算为某一价格水平年编制的概算。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所应用的静态投资控制具体是指在控制批复初步设计概算静态投资总量的前提下,然后再通过对编制项目管理预算进行合理调整[1]。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管理预算的基本原则为“总量控制、合理调整”,同时结合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工程招标状况、工程特点等进行投资预算管理。将已接受审批,且审批已通过的项目管理预算作为工程各项目建设及投资静态控制的主要依据。 项目法人在工作工程中,采用相应管理措施及手段,把工程投资控制在单元工程管理的预算范围之内。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法人严格根据静态投资控制的具体目标,按照项目委托(代建)管理相关协议,将投资控制目标进行分解,然后根据分解结果将各目标分配到各各相应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及部门,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的投资控制目标主要为分解后的项目管理预算[2]。

2.2动态投资管理

动态投资管理即在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通过对各年度价差进行整理报告、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及罗列管理工程建设阶段贷款利息投资情况、对变更管理进行严格设计等一系列的措施,来实现对工程建设进行动态投资管理。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的动态投资管理主要内容为对建设阶段实际贷款利息、设计变动、价差等进行有效管理,动态投资主要利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批准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动态投资、工程建设结余投资进行相应地调剂来解决实际问题[3]。在工程的建设及管理过程中,设计单元工程中所产生的动态投资主要由该单元工程的动态及结余投资来解决,不足的资金部分再利用其它设计单元工程的结余投资进行相应调剂以解决问题,但这部分的投资所用需得到南水北调办公室批准后方可使用[4]。工程项目所有动态投资均需得到中线建设管理局批准,根据实际情况所产生的贷款利息除外。当工程设计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工程投资严重超出该设计单元工程的静态投资时,所超出的投资部分收入设计单元动态投资管理中。

2.3实行投资控制奖惩考评

在南水北调河南段工程投资管理中,投资控制奖惩具体指的是具有可行性的工程设计研究报告得到相比部门批准后,根据报告进行的第一阶段设计和建设的这一过程中,如投资超支的则进行相应惩罚,如投资有节余的则给予相应的奖励[5]。在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工程投资管理中,投资控制考评的内容主要包含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安全性、工期目标、工程投资控制四个部分。考评主要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办公室对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的进行的考评,第二个层次为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对具体工程项目建管单位进行考评。投资控制考评的具体要求是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性、工期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对工程投资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尽量做到投资不超支,最终实现工程投资节余。接受考核的对象需在满足考评要求的前提下,才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如无法达到评估要求则会扣减相应的投资控制保证金。

3.中线河南段工程投资管理模式应用分析

实践应用表明,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工程所应用的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工程投资管理体系,极具合理和科学性。该投资管理体系符合河南段工程的特点,同时为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工程投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第一,该种投资管理模式对项目法人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调动法人展开投资管理的工作积极性;第二,该种模式采用考评制度,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性等,同时调度了参建工作人员的进行投资控制的工作积极性;第三,项目管理预算编制的实施,有效促进投资控制目标合理优化。该投资管理模式为中线工程建设解决了很多投资问题,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还需不断进行探索,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南水北调中线1277公里输水干渠于2013年年底竣工。中线河南段截至2013年10月底,各类建筑物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766座跨渠公路桥梁、27座铁路交叉建筑物通车率已达100%,截至2013年12月中线河南段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单元工程合格率为100%,累计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有结余。

篇5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应急调度;目标水位;数值模型

中图分类号:TV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7)04-0198-05

Abstract:In this paper,we took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and built a one-dimensional emergency dispatch numerical model of the project.On this basis,we selected some typical canal sections as cases for simulation,so a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arget water level on the canal parameters (such as water level and discharge volume)in the process of emergency dispatc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arget water level directly affected the amount of water discharge and the highest water level before the sluice.The higher the target water level,the higher the water level rise,but the smaller the water discharge volume.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conomy of emergency dispatch,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ncrease the target water level before the sluice as much as possible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afety.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ontingency plans of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Key words: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emergency dispatch;target water level;numerical model

1 研究背景

1.1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平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大工程。中线一期工程供水目标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主要城市生活、工业供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总干渠渠首陶岔闸多年平均调水量95亿m3,渠首引水设计流量为350 m3/s,加大流量420 m3/s,全线长1 432 km(含天津干渠),穿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工程具有全程自流输水和没有在线调节水库的特点,渠道设计运行采用闸前常水位的控制方式。

中线工程总干渠参与运行调度的控制建筑物主要包括:63座节制闸、55座退水闸、1座泵站和81座分水闸。沿线节制闸将总干渠分割为63个串联渠段,整个渠系是一个串联系统,各渠段为串联系统中的元件。渠道发生突发事故需要段时间大幅度改变流量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调度闸门控制措施进行闸门调度。

1.2 应急调度研究

目前关于输水工程调度的研究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较多,主要是结合实际工程,研究不同的运行方式、结构特征条件下渠道的水力响应过程。在应急调度方面,张成[1]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典型渠段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了非正常工况下渠段的水力响应特征及退水闸的退水作用。研究发现退水闸的启用能够较好减小水位的壅高幅度,有效降低水流的漫溢危险。此研究考虑了退水闸在输水工程应急调度中的关键作用,但仅对发生事故的单个渠段闸门关闭时产生的水位壅高进行了研究,而退水闸对整个渠道的扰动影响以及该如何何时开启或关闭才能对应急调度更有利值得更进一步探究;袁健[2]模拟了事故工况下的渠道水力响应过程,得到节制闸前的控制水位对渠道水位壅高和渠段的退水量有直接影响,闸前控制水位越高渠道水位壅高也越大的结论。该研究考虑了节制闸前控制水位的影响,但并不全面,在串联渠道与沿线分退水口的耦合作用机制下,渠道各要素都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渠道水位壅高与闸门的关闭速率、退水闸的开启关闭方式都有关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较分析;Soler & Joan[3]研究了一种快速有效关闭输水渠道闸门前馈算法,这种方法基于序贯二次规划,可快速计算闸门运动轨迹,通过保持在检查点的水深度保持不变顺利完成从初始开度到最后开度的运作。但研究并未对多种类、渠段闸门联合应急控制进行阐述;杨敏[4]对节制闸联合控制中的同步控制法和顺序控制法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控制方法下长距离明渠输水系统在增流量和减流量工况下的各闸闸前水位、闸后水位、水力过渡时间等水力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该研究对下游应急关闭的减流量过程有一定阐述,但研究仅包括节制闸的两种控制方式,并不全面,也未考虑分、退水闸的耦合作用;史哲[5]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节制闸紧急关闭时宽浅渠道内水力特征参数的变化,但研究仅限于单个渠段的节制闸关闭方式,未对多闸门联动的水力响应特征进行研究。总之,现有关于渠道应急调度的研究成果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线工程总干渠是采用“闸前常水位”的控制方式,在应急调度的渠道非恒定流响应过程中,要求闸前水位壅高不超过壅高安全水位(一般为闸前加大水位+0.3 m超高),且渠道稳定时的闸前水位要达到控制目标水位。此目标水位是人工预先根据渠道的实际情况设定,在事故段上游渠段,可适当抬高目标水位,上游渠段充分利用部分渠道蓄容收纳部分下泄水体,减少进入事故渠段的水量,缓解事故段节制闸前的水位上涨压力,便于事故段闸门快速关闭;事故段下游可适当降低目标水位,当上游来流切断后可利用渠段本身的部分蓄容水量延长下游各分水口门的供水时间。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目标水位,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即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为例,重点研究应急工况下渠道目标水位对调度过程中渠道水力特性的影响。

2 数学模型

2.1 基本方程

采用描述渠道非恒定流的Saint-Venant 方程组作为基本方程,将描述过闸水流状态的节制闸过闸流量方程作为耦合条件加入处理。过闸流量方程拟采用Henrry 公式,基本可以保证在各种开度下流量的连续性,对一些特殊情况下仍然存在的不连续现象通过将流量系数划分为更多分段函数的方式处理。

2.2 基本方程的离散

采用收敛快、稳定性好的普莱士曼(preissmann)隐式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建立求解域网格方程组,结合渠道上下游边界条件联立求解。

2.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处理

论文研究对象是正常运行条件下突发事故的输水明渠,因而模型的初始条件应为正常输水时渠道上下游的水位流量条件,即稳定流状态。事故发生后的应急调度需要一个调度目标,此目标也应为稳定状态,应急调度的本质应是从一个稳定状态向另一个目标稳定状态过渡的非恒定流过程。合理边界条件的选取是数学模型计算的前提,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本模型模M的输水渠道上游源头为丹江口水库,在正常工况下,由于水库水位变化速度远慢于渠道水位的变化速度,且渠首流量变化所引起的水库水位变化基本可以忽略,因此可作为一个恒定值。若模拟中需要考虑渠首水位变化时,也可用实际的渠首闸闸前水位变化过程做为边界条件。下边界条件可以是已知的末端水位,也可以是已知的流量过程。另外,正常状态下渠系的水力波动主要由分水闸流量变化引起,而分水口的流量变化一般由下游用水需求计划确定,因此,渠首取水口的引水流量及各节制闸过闸流量可根据其下游渠道的需水过程进行调节,即可确定模拟计算的上下游流量边界条件。渠道应急调度时的流量边界是人为调控的前馈量,需要通过分水闸、退水闸的配合,制定各节制闸前馈流量边界计划。总的来说应急调度模拟的模型边界条件必须根据不同的闸门控制组合和控制方式来最终确定。

3 数值计算分析

经过分析发现,节制闸前目标水位特别是事故上游渠段闸前目标水位对渠道应急调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渠道闸前水位变化、最大水位壅高、渠道退水量等应急调度关键性控制指标的影响。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参数分析后发现,以穿黄倒虹吸工程为分段,在穿黄节制以南渠道设计水位与加大水位相差0.5 m左右,穿黄闸以北各闸较小均为0.3 m左右,这与渠道沿线的地质、工程结构等特点有关,在选择节制闸前目标水位时,考虑到渠道控制中波动及水力传递滞后性等因素,一般建议取值应小于加大水位。

本文利用建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应急调度数学模型,分别选取中线渠道上游10号澎河节制闸至11号沙河节制闸以及下游51号漠道沟节制闸至52号唐河节制闸之间的两段渠池发生事故来进行应急调度模拟。模拟工况下总干渠渠首按设计流量350 m3/s供水,事发段上游各分水口门正常供水。

3.1 澎河节制闸[STBZ](10号)-沙河节制闸(11号)案例

事故渠段临近上下游各渠段参数如表1所示。

本文设定了5种工况,模拟在中线工程上游澎河节制闸至沙河节制闸渠池发生突发事件时,事故段以上节制闸前目标水位分别选取设计水位、设计水位+0.3 m及设计水位+0.5 m三种不同方案;下游漠道沟节制闸至唐河节制闸之间渠池发生事故时,分别选取闸前目标水位为设计水位、设计水位+0.3 m两种不同方案。事故段及下游渠段闸前目标水位均保持设计水位。为使模拟结果有相同参照点,上游3种工况下渠道事故段节制闸关闭时间均取为40 min,下游三种工况关闭时间取为30 min。其他分水闸、退水闸控制规则亦相同。具体模拟方案见表2。

表3为澎河闸至沙河闸渠段突发事故时,按不同的闸前目标水位进行应急调度,总干渠内的闸前水位最大壅高值及出现时间,图1为不同工况下渠道总退水量。由表中不同方案下闸前水位最大雍高趋势可以看出,事故段上节制闸前水位(澎河节制闸)的最大壅高值随节制闸前目标水位的增高而增大,且达到最大壅高所需时间较为接近。图1中则给出了渠道总退水量随控制水位变化的趋势,即随控制水位增高而减小,并且减小幅度显著。

图2为上游事故案例中事故段上节制闸前(澎河节制闸)水位变化过程。可以看到,在节制闸紧急关闭过程中,闸前水位快速上升,启用退水闸后,闸前水位回落至控制水位附近。闸前目标水位越低,闸前水位上升速率及壅高越小,降落幅度越大。

一般来说,在工程应急调度过程中,期望得到的调度结果是闸前水位雍高更低,渠道总退水量更小。结合上述模拟结果来看,两者规律正好相反,综合考量安全及经济性,设计水位+0.3 m的目标水位方案更为合理。

3.2 漠倒沟节制闸(10号)-唐河节制闸(11号)案例

事故渠段临近上下游各渠段参数见表4。

表5为渠道下游漠倒沟闸至唐河闸渠段突发事故时,选用两种不同闸前目标水位方案,分别为设计水位、设计水位+0.3 m。(渠道下游设计水位与加大水位差值仅为0.3 m)。为便于比较,事故段节制闸关闭时间也均取为30 min。由该表可以看出,随着目标水位的增大,渠道退水量大幅度减少,但渠道上游最大水位壅高虽有所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这与同上游事故案例模拟所得结果基本相同。仅就此两种方案比较而言,设计水位+0.3的目标水位方案更合理。

在突发事故后渠道的应急调度过程中,节制闸前水位壅高与渠道安全控制息息相关,渠道总退水量则是经济考量参数,两者之间存在博弈,一般认为应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考虑调度方案的经济性。结合上述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可得到结论如下:在不影响渠道安全的前提下(渠道水位最大壅高不超过安全水位,保证渠道不漫溢),应尽量加大事故上游渠段节制闸前目标水位,将事故上游渠段内多余的水尽量蓄在渠道内,减小退水量,提高应急调度措施的经济性。根据中线工程的结构特点,结合本文的模拟分析,在本文模拟工况下推荐采用节制闸闸前设计水位+0.3 m的目标水位方案,可兼顾工程安全和经济性。实际运用中需利用工程运行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反复率定,并结合后的渠道反馈特点对该目标水位进行调整优化。

4 结论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通过案例计算及数据分析,研究了应急工况下渠道目标水位的设定对渠道各项水力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目标水位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渠道退水量、渠道最高水位壅高。闸前目标水位越高,渠道水位壅高越高,但渠道退水量越小。因而在实际的工程调度中应在保证不发生漫顶事故的前提下,尽量加大事故上游渠段节制闸前目标水位,将事故上游渠段内多余的水尽量蓄在渠道内,减小退水量,提高应急调度措施的经济性。通过对本文模拟工况的比较分析,在当前条件下,推荐设计水位+0.3 m的闸前目标水位方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成,傅旭东,王光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非正常工况下的水力响应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5(6):8-12,20.(ZHANG Cheng,FU Xu-dong,WANG Guang-qian.Hydraulic response in abnormal operation modes of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J].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07,5(6):8-12,20.(in Chinese))

[2] 树锦,袁健.大型水渠道事故工况的水力响应及应急调度[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 (5):161-165.(SHU Jin,YUAN Jian.Hydraulic response and emergency dispatch under abnormal operation modes of large-scale [HJ2.1mm]water diversion channel [J].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12 (5):161-165.(in Chinese))

[3] Soler J,Gómez M,Rodellar J.2013.Application of the GoRoSo feedforward algorithm to compute the gate trajectories for a quick canal closing in the case of an emergency[J].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12):1028 -1036.

篇6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

一、线损发生的主要原因

1.发展速度缓慢

发展速度慢、跟不上居民用电需求是电力管理工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发侯瓒中的主要矛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由此引发了社会供需矛盾。电能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供需矛盾表现的十分突出,日益高涨的居民用电量同缓慢发展的配电网矛盾越来越激烈,由此也引起了人们对线损问题的重视。

2.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最初的配电网络建设中,由于当时缺乏规划和设计,导致我国大部分的配网线路走向不合理,分支过多,线路较长,同时,导线的粗细选择不当,导致线路中电阻的增大,使得电流在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消耗大大增加。再有就是高压线路分布不当,没有深入电网负荷的中心部分,供电距离较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电能的损失。

3.配电设备利用率低

输配电线路的主要用途在企业和居民用电的传输方面,相对于高压超高压线路来说,其整体负荷较小,但是,由于居民生活用电的时间过于集中(如夏季空调制冷以及冬季暖气保暖),在用电高峰期的负荷也是十分巨大的,而为了保障高峰期的正常用电,配电网的变压器容量必须足够巨大,保证配电网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下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一旦用电高峰结束,又会立即出现空载的情况,使得负荷分布极度不合理,从而造成配电设备的利用率低下,不利于线损管理的发挥。

二、提高输配电工程管理的具体方法

1.提高建设设备和材料的质量

对于输配电工程的建设来说,建设方应该在采购设备建设材料时严格按照出台的相关建设标准,主要是对输配电中的导线选择,建设方一定要采购高质量的绝缘性能好的设备电线。因为绝缘性能好的电线能够有效避免线路短路,从而降低因短路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减少合杆作业时停电的次数,降低维修电线的工作量,从而提高工程线路使用率。除此之外,绝缘性能好的电线还可以简化地面铺设,降低由于其他物体的接触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此类电线抗腐蚀性高,能够延长线路的使用期限,这也间接的保护了输电线路。建设方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比如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做出适当的电线规格调整。此外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的建设方案施工,保证输配电设施工程建设的高质量。

2.加强输配电工程建设

施工程安全管理意识以及风险管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输配电工程的建设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所以应该加强输配电工程建设工人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他们整体专业建设水平。另外输配电工程的建设技术虽然越来越成熟,但还是要在建设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来减少设备建设中的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之外管理这应该在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比如雷电、人为破坏或者是电线的脱落对人身的威胁等等,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建设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做恢复处理,来规避环境因素下的风险,促进输配电工程的健康运行。

3.加快对老旧电网的改造,优化现有配电系统建设

首先对于建设较早电网要及时进行设备检修和更换,尤其是线路方面,由于年久失修容易出现线路老化绝缘体脱落等问题,加快电网改造就是要及时发现问题避免输配电过程中出现漏电。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配电设备具有更优良更安全的性能,及时替换老设备,也是对配电系统的一种优化。最后,使用先进的节能变压器能有有效减少设备自身的能耗,提高传输效率。

三、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具体要点

1.改善电网线路的布局结构

由于以往的电网设计布局结构不太合理,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区域对电量的需求也不同,导致目前旧的线路格局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电量需求大的要求。所以,需要尽快改善电网结构,那么电力企业就需要对线路布局统一规划,考虑增加电网分点。并对线路中的每个部分做定期电流电压监测、线路的检查,来避免线路由于年代久远或人为因素对线路造成的损害,使线路格局健康运行,并且有效降低线损。

2.完善计量设备

首先要保证计量电能表的精确,特别是要确保用电量大的用户所配置电能表的高度精确,此外要对电能表做定期的普查,定期维修、定期更换。除此之外,需要采取其他方法来完善计量设备。

3.加强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

在具体工作中,具体分工,实行责任到人,相互监督,实行奖罚分明制度。此外,要不断加强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提高他们的线路管理水平,经常对管理人员做专业的线路管理知识培训,使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高质量完成管理任务。在管理中融入计算机科学技术来便捷管理工作,比如运用网络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绘制详细线路图和运行线路监测系统,分析计算机得出的线路情况统计数据,来完善管理中薄弱环节,减少因管理不当造成的线路耗损。

四、总结

当代社会由于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要,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电力资源总体还是供不应求,但是由于线损造成的电力资源浪费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用电局面的紧张,所以在对输配电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对用电工程线损管理,来减少线损,节约电力资源。

参考文献:

篇7

1 概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的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输水总干渠途经湖北、河南、河北,最后向北京、天津供水,总干渠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4大流域,至北京全长1271.6km。

午河渡槽建于临城县李家韩村北约1km的午河南北两支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之一。午河渡槽上游控制流域面积85.9km2,渡槽位置百年一遇洪峰流量1046m2/s,相应洪水位66.81m。午河渡槽设计为板梁式,建筑物总长334m。

槽身纵向为5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单跨长30m,合计共150 m。槽身横断面为3槽一联矩形槽,净宽7m×3槽,渡槽总宽25.5m。槽身纵梁总高8.4m,中纵梁腹板厚0.7m,顶缘板宽3.0m。纵向跨端预留580mm后浇带,预应力张拉施工完毕后,采用微膨胀剂(UEA)补偿收缩二期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现浇渡槽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渡槽截面形式如图1:

1-a渡槽横梁截面1-b渡槽底板截面

图1 渡槽截面形式

对于午河渡槽第五跨槽身支架进行预压,支架搭设高度为6.9m,支架搭设完成后,对支架进行相当于渡槽重量的1.2倍预压。预压材料采用砂袋,分三级进行预压。

2 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处太行山东麓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午河河谷为侵蚀堆积地貌,呈不对称“U”字型,建筑物位置河槽主流向左岸侵蚀,岸边近于直立,高约6m。两岸场地的湿陷等级为Ⅱ级,N1软岩漏浆部位及软弱段地质条件差。

3 水准路线设计与实施

3.1 水准路线设计

沉降监测是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预压监测的目的是要测定建筑物在不同荷载的情况下的变形及其对地面的影响。精密水准测量是沉降监测的重要手段,要得到沉降观测资料,首先要对观测方案进行设计,观测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沉降观测的效率和精度。

3.1.1 基准点

根据现场条件,在渡槽施工区域相对稳定的原状地貌上布设基准点,编号为J01、J02、J03,点与点之间呈等边三角形状,相互进行检验和校核,形成沉降监测网;点与点之间的校核精度采用3为限差。

3.1.2 底板监测点

沿渡槽纵向布置,一个在底板处,另一个在与底板相邻的横梁处,共5个断面,每个监测横断面上的监测点设置6个,共计30个监测点。编号方法为:南北方向以英文字母表示即A、B、C、D、E;东西方向以数字表示即1、2、3、4、5、6;由此得出西南方向第一个底板监测点为A1,以此类推。

3.1.3 地基监测点

地基沉降点布置在地面上,用以观测地基在支架预压时,地基的沉降和卸载后的弹性恢复量。点位布置与底板监测点相互对应,编号与底板监测点相互对应为A1-1。

检测J01、J02、J03的稳定性,以J01为起闭点,联测各个监测点A1、A1-1…E6、E6-1,组成一等水准监测网,进行网平差处理,水准路线示意图见图1。

3.2 水准观测

(1)水准测量等级为一等,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0.45mm/km。

(2)采用经典的判定方法,《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一等水准等级相当于《精密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的三级,每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1mm,取3倍极限误差±0.3mm,作为比较依据。

图1

4 成果分析

通过对预压工作十二期的监测,每期监测成果均满足下一级预压施工要求,确保了各级预压的施工安全。

(1)预压60%监测分析:二期与一期比较,底板的沉降平均值为-4.96mm,地基沉降平均值为-0.88mm;三期与二期比较,底板沉降平均值为-0.56mm,地基沉降平均值为-0.40mm;四期与三期比较,底板沉降平均值为-0.73mm,地基沉降平均值为-0.40mm。

预压60%底板沉降趋势图 预压60%地基沉降趋势图

(2)预压100%监测分析:五期与四期比较,底板沉降平均值为-3.51mm,地基沉降平均值为-2.72mm;六期与五期比较,底板沉降平均值为-0.47mm,地基沉降平均值为-0.40mm;七期与六期比较,底板沉降平均值为-0.59mm,地基沉降平均值为-0.69mm。

预压100%底板沉降趋势图预压100%地基沉降趋势图

(3)预压120%监测分析:八期与七期比较,底板沉降平均值为-2.46mm,地基沉降平均值为-1.94mm;九期与八期比较,底板沉降平均值为+0.09mm,地基沉降平均值为-0.01mm;十期与九期比较,底板沉降平均值为+0.43mm,地基沉降平均值为+0.16mm。

预压120%底板沉降趋势图预压120%地基沉降趋势图

总体来看,各监测期的沉降变形比较均匀,未见大的差异沉降。沉降变形分布规律合理,满足各级预压的沉降限差。

5 结论

篇8

关键词:南水北调上游;水土流失;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及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问题

1.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河北段途经石家庄市的新华区、正定、新乐;保定市的曲阳、定州、唐县、顺平、满城、徐水、易县、涞水、涿州等12个县(县级市或区),渠道总长227.375Km,其中渠道长200.430Km,建筑物长26.945Km。沿线布置交叉建筑物共445座,起止点设计流量分别为220m3/s、50 m3/s,总水头差为16.108m。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总干渠渠道、隧洞工程、各类交叉建筑物、控制建筑物及其连接工程等主要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附属建筑物、防护工程及穿渠工程的上下游连接段等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石家庄至北拒马河段)及水土保持工程已基本完工,通过竣工验收。

1.2项目区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情况

本渠段穿行于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接壤地带,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南部处于平原区,北部处于丘陵区,最高点为吴庄石牛山顶,高程450.0m,最低点为漕河河床,高程45.0m,相对高差约400m。

石家庄至唐县为平原,唐县至下车亭隧洞出口为浅山丘陵地带,以下进入广阔的拒马河冲积洪积扇,直至冀京边界。总干渠左侧为太行山脉,山高坡陡,连绵起伏,最高峰五台山北台顶海拔高程3058m。太行山脊线以东为迎风山坡,分布有众多东西向河道与总干渠相交。渠段沿线多属倾斜平原、垅岗及丘陵地貌,覆盖层由山麓坡积物和冲积洪积物构成,表层土壤以壤土、砂壤土、砂土及碎石土为主。山丘区土层瘠薄,多有岩石。

该区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黄土,部分是古洪冲积物,还有钙质残积物和红黄土分布。本区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类,包括石灰性褐土、褐性褐土和潮褐土,土层较厚,肥力中等,土壤表层物理性状较好,适宜作物生长。本区植被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夏季植被覆盖度较高,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

2 影响上游水土流失的因素

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貌、土壤、植被以及降水等,具体体现在:第一,从地貌上讲,南水北调上游流域的基本地貌特征山脉起伏,沟壑交错,地形比较破碎,坡度比较陡的地域面积比较大。第二,从土壤上讲,上游区域粘重土壤数量较大,土层比较薄,而且疏松,岩石比较容易风化,抗侵蚀能力比较弱,尤其分布比较广泛的石灰岩抗侵蚀能力更差,很容易被风化,对雨水冲击的抵抗力比较弱。第三,从降水方面讲,由于受到汛期和地形的影响,南水北调上游在汛期暴雨比较集中,强度比较大,形成的地表径流很大,成为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同时暴雨量越大,泥沙流量也就越大;第四,从植被上看,上游植被和森林覆盖率低,就会降低固土保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土流失。

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引起的,大面积毁林、毁草进行开荒,导致植被遭到破坏;另外上游居民的生活燃料沿袭了烧柴的习惯,同时由于观念落后,片面的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对林场和草场无节制的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现象严重,形成很多的荒山和荒地;在农业种植过程中,耕作方式不够科学和合理,没有对沟埂进行有效修整;在林业生产中,没有实现林业生长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工作没有做好,使得森林土层越来越薄,固土保水能力不断减弱;山坡和坡耕地的排水系统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修,设置的拦淤工程较少;随着上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含有丰富水资源的区域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采矿和修路等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成为南水北调上游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 预防上游水土流失规划布局

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南水北调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规划,从而实现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上游地区的长治久安和稳定,达到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的要求,水利保护单位要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坚持以预防为主,采取人工治理和生态自我修复向结合的方法,科学的促进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预防监督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要根据不同地形不同位置水土流失的程度,因地制宜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治理过程中要综合地貌、水文、气候等因素,对上游地区做一个完整性的规划,具体可分为中山区、浅山区和丘陵区三种区域类型分别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中山区多属于轻度流失,采取的措施要以封山育林为主,加强人工造林的力度,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森林自我修复能力;要禁止毁林开荒活动,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对上游地区要对缓坡的耕地进行合理改造,修建水平梯田,在进行沟道治理过程中,要采取闸沟淤地的手段,对耕地进行固定,做到沟坡兼治,建立较为完好的水土保持体系;要充分利用上游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以水能梯级开发为重点,开发林牧结合的特色资源,进行科学的综合经营。浅山区要对荒山荒坡和坡耕地进行重点整改,要科学调整土地的使用结构,有效安排农林牧渔的比例;要做好沟道工程的建设,采取沟头防护和小型淤堤坝的形式科学的防止水土流失,在部分地区要采用以电和气代替柴碳的生态工程。丘陵地区要把恢复植被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做好荒坡荒山的育林育草,要采取有效措施改造水平梯田;要大力栽种经济林,提高拦蓄能力;对于较小的河流要加强对水土保持的检测,并进行重点的综合防治,使开发建设和水土流失的防治能够顺利进行。

4水土保持工程实施

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石家庄至北拒马河段)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2008年5月20日通过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的临时通水验收,2008年9月28日建成通水。水土保持工程根据工期进度适度安排,实施时间为2003年12月~2012年6月。

工程措施主要采取了拦渣工程、斜坡防护工程、防洪排导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等措施。完成主要工程量为浆砌石护坡6.33万m3,干砌石护坡1.65万m3,浆砌石挡墙18.24万m3,渣料回填20.92万m3,挡墙基础开挖7.61万m3,土方开挖58.75万m3,排水沟开挖5.81万m3,浆砌石排水沟0.77万m3,削坡60.94万m3,土工防尘网68.22万m2,表土剥离36.64万m3,土地平整41.35 hm2。

植物措施实际完成绿化面积722.58 hm2,种植乔木221076株,灌木3987068株,草坪面积308.229 hm2,撒播草籽22692 kg;其中水土保持工程新增种植乔木26587株,灌木3195523株,植草111.449 hm2,撒播草籽22692 kg;主体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量:栽植乔木194489株,灌木791545株,铺草皮196.78 hm2(坡面面积)。

临时措施实际完成人工清表66.6m3,防水布12471m2,袋装土填筑849m3,土地平整1969m2,袋装石围堰984m3,挡水围堰填筑1815.5m3,挡水土埝8522m3,挡水土埂7114.8m,临时排水沟262.5m3,临时拦水坝840m3,临时防护堤2650m3,集水坑土方开挖700m3,防尘网682226.9m2,压沙袋10572.46m3,砂袋护砌拆除12363m3和编织袋装土防护201.84m3。

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石家庄至北拒马河段)涉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有142个分部工程,6839个单元工程;涉及植物措施的有19个分部工程,292个单元工程。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5 结语

综上所述,南水北调工程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国家级重要水源区实施重点工程,因此,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模式,走出一条在南水北调上游的重要水源区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有效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从而有效带动这一地区的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保证南水北调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宋炜,郑良勇,侯新民.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生态修复模式和效益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01)

篇9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报警探测器

The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Application in the first phase in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f the local station

Cuishaowei1,Huilixin2

1Constru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middle Route ProjectShijiazhuang 050000 , China

2 The Second Institute for Design and Research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21 ,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and its system structure, the fire alarm controller and the fire alarm detector’s setting, given the alarm zone and detection zone’s division,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and its function selection, etc. through the Fire alarm detector’s selection, the fire alarm controller’s Setting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Fire alarm detector

中图分类号:S776.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消防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作为火灾的先期预报手段,对火灾的及时扑灭、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参与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邯郸、邢台段现地闸站的消防设计,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消防设备的选择及联动方案的合理选择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随着生产活动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防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对火灾的先期预报、及时扑救、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火灾探测器转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火灾发生部位,联动消防设备,发出报警信息,记录火灾发生时间,最大限度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分类

2.1区域报警控制系统

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区域报警控制器的设置应该符合以下的规定:

(1) 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报警控制器不应该超过3台。

(2) 当用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警戒数个楼层时,应在每层楼梯口明显部位装设识别楼层的灯光显示区域。

(3) 区域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的高度不应小于1.5m。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4) 区域报警控制系统宜设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服务台。

2.2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报警控制器的设置应该满足以下规定:

(1) 系统设有一台集中报警控制器和两台以上区域报警控制器。

(2) 集中报警控制器的容量不宜小于保护范围内探测区域总数。

(3) 集中报警控制器距墙不应小于1m,正面的操作距离不应小于2m。

(4) 其中区域报警控制器的设置应符合上述区域报警控制系统的有关要求。

2.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器的设置应该满足以下规定:

(1) 系统中应至少设置一台集中报警控制器和必要的消防控制设备;

(2) 设在消防控制室以外的集中报警控制器,均应将火灾报警信号和消防联动控制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

(3) 区域报警控制器和集中报警控制器的设置,应符合上述集中报警控制系统的有关要求。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火灾报警控制器、触发器件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系统,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件,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3.1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选用感烟探头;

(2) 对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选用感烟探头、感温探头、火焰探头或它们的组合;

(3) 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热的,选用火焰探头;

(4) 对情况复杂或火灾形成特点不可预料的,可进行模拟实验,根据实验选用适宜的探头。

(5) 在不同高度的房间设置火灾探测器时可参照表1的规定。

表1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实用高度

注:引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3.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的部位。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1.5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

4.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联接与扩展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对远程设备监视及控制成为可能,由此,根据控制距离的远近及建筑物的规模,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常采用以下的组网方式扩展系统的规模及功能。

4.1 RS-485网络

RS-485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每个控制器的接口板即可完成组网;

(2)采用1.0mm2屏蔽双绞线,整体距离<1200m;

(3)采用总线型布线,分支应尽量短。

RS-485网络适用于规模较小且控制间距不大的系统,组网示意图如图1。

图1 RS-485网络组网示意图

4.2分布型RS-485网络

分布型RS-485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1)中心控制器增加RS485网络集线器;

(2)布线简单,每个从控制器单独向中心控制器布线;

(3)采用1.0mm2屏蔽双绞线,每个从控制器到中心控制器的距离<1200m。

分布型RS-485网络适用于规模中等且控制间距不大的系统,组网示意图如图2。

图2 分布型RS-485网络示意图

4.3分布型光纤联网

分布型光纤联网具有以下特点:

(1)适用于一台控制器为中心,其余控制器分别联到中心的网络结构;

(2)每两台控制器间采用2根单模光纤组成总线式网络,可实现50km联网。

分布型光纤联网适用于规模较大且控制间距较远的系统,组网示意图如图3。

图3 分布型光纤联网组网示意图

4.4与标准传输设备联网

光端机等标准传输设备均有传递多个通道数据的能力,具有RS232数据接口,控制器可通过具有RS232数据接口的标准传输设备组成网络。控制器联网采用令牌总线,数据传输延时不大于50毫秒,具体视传输设备确定。

标准传输设备有总线通讯型和点对点通讯型。其组网示意图如图4、5、6所示。

图5 点对点标准传输设备环形联网组网示意图

图4 点对点标准传输设备集中式联网组网示意图

图6 总线通讯型标准传输设备联网组网示意图

5.南水北调工程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我国京、津、华北地区城市缺水矛盾和支撑该地区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多年平均调水量95亿m3,属特大型长距离调水工程。工程主要现地建筑物包括输水渠道、现地闸站及降压变电站等。

需消防的主要建筑物为现地闸站中的节制闸、退水闸、排冰闸、分水闸、检修闸启闭机室及降压变电站中的柴油发电机室、高压开关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变配电室)、控制室、通信室等及附属建筑物、现场办公用房和电缆沟等。

火灾报警分为自动报警和人工报警两种方式。报警方式的采用主要考虑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发生火灾后的故障影响范围。鉴于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且为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布置有全线动态调水设施和发生火灾严重影响总干渠供电可靠性的降压站均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采用自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报警。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差异不大,因此,取沁河倒虹吸作为典型建筑物进行说明。

5.1 报警区域及探测区域

沁河倒虹吸退水闸、排冰闸启闭机室及进口降压站均布置在工程进口,均为独立单层建筑,功能独立,相对分开,因此分别作为1个独立的报警区域。退水闸启闭机室、排冰闸启闭机室及降压变电站的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通信室、控制室、柴油发电机室、变压器室等均为独立房间,因此各自为一个探测区域。

沁河倒虹吸节制闸及出口降压站均布置在工程出口,分别作为1个独立的报警区域。节制闸启闭机室及降压变电站的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通信室、控制室、柴油发电机室、变压器室等均为独立房间,因此各自为一个探测区域。

5.2 系统形式和主要设备的配置及选型

(1) 系统形式

沁河倒虹吸退水闸、排冰闸启闭机室及进口降压站均布置在工程进口,相距较近且面积均较小,故按一个区域报警系统设计,设一台火灾区域报警控制器。

沁河倒虹吸节制闸及出口降压站均布置在工程出口,相距较近且面积均较小,故按一个区域报警系统设计,设一台火灾区域报警控制器。

(2) 主要设备配置

降压变电站值班室布置一台壁挂式火灾报警控制器,在每个探测区域根据规程要求设置适当数量的探测器。探测器主要采用带地址编码的感烟型和感温型探测器,电缆沟和电缆桥架内采用缆式探测器。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带地址编码),并在适当位置设置一台声光报警器。

5.3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

5.3.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规定

(1) 探测区域内每个房间至少应布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2)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该满足表2的规定。

表2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注:引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3) 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由下式计算:

式中:

N―一个探测区域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只),N(取整数);

S―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m2);

A―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K―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K取0.7~0.9,普通保护建筑K取1.0。

(4) 在宽度小于3m以内的走廊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L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L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间距的1/2。

(5) 探测器至墙壁、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并且探测器的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5.3.2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包括:降压变电站各房间、节制闸、退水闸、排冰闸、分水闸启闭机室、启闭机室电缆桥架、电缆沟和电缆密集处的降压变电站室内电缆沟。

5.4 消防电气

(1) 系统供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源分主电源和备用直流电源。主电源采用AC220V,引自降压站低压母线,直流电源采用报警控制器自带蓄电池,电压DC24V,并满足《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5.2.10条的要求2。

(2) 配电线路及照明器的保护措施

1) 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穿钢管保护,暗敷时应铺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保护层厚度≮3cm。明敷时钢管表面涂刷防火涂料。

2) 照明器具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保护措施。

3) 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包括镇流器)等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和可燃构件上。

(3) 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

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入口通道的显著位置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应急照明采用应急灯(启闭机室和管理处)和事故照明(现地闸站降压站内)两种方式。应急灯和疏散指示标志自带蓄电池,供电时间均不小于60min,事故照明取自直流电源。应急照明、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最低照度均不低于0.5lx。

(4) 导线选择及布线

1) 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总线采用ZRA-RVS-2×1.5铜芯阻燃绝缘线,DC24V外控电源线采用2×ZRA-BV-1.5铜芯阻燃绝缘线,其耐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报警总线及电源线均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相同相别的绝缘导线颜色一致,接线端子设有标号。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单独布线。报警总线及电源线在降压站和各启闭机室内均穿钢管在结构板、墙内暗敷或在吊顶内敷设,暗敷时铺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保护层厚度≮3cm。由火灾报警控制器至各启闭机室内的报警总线和电源线在电缆沟分别穿钢管敷设。钢管在线路施工完毕后进行防火封堵,明敷时在钢管表面刷防火涂料。

(5)消防联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消防控制室在火灾确认后,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在南北北调工程实际中,当系统确认火灾发生时对相应防火区域内的非消防电源通过控制监视模块进行切断,并联动切断轴流通风机电源,通过模块监视相应电源开关的动作状态,接受其状态反馈信号。

(6)设备接地

系统与防雷接地、低压保护接地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5.5 系统组网

现地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入现地闸站自动化系统,通过南水北调通信系统与各级管理机构相联。

6.结语

随着电气设备性能的日趋完善和微型处理机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使消防专业与相关专业的联系更加密切。相信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会在日后的实际使用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资料:

篇10

关键词:南水北调;源头地区;经济发展;调整;改革

1 不利影响

(1)基础设施的淹没制约着库区经济的发展,给当地GDP的增长带来影响。基础设施是经济赖以发展的基本条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将破坏当地大量基础设施,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工程建设将淹没库区桥梁11座,码头22处,停靠点168处,10千伏以上输变电线路156.6千米,电信线路194.7公里,广播电视线路356.2千米,水电站一处,抽水泵站193处,河泵127处,小水库5座,输水管道3.4千米,从而使农业、工业生产赖以发展的支撑点遭到破坏。农工业生产运输费用增加,软环境信息受阻,风险系数增大,利润空间缩小,从而使生产成本被提高。重建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无疑又增加了当地生产成本。

(2)直接减少耕地、林地、果地面积,导致农业减产,影响农民增收。大坝加高,库容增加,水域面积由原来的74.5万平方米增加到105万平方米,将淹没当地大量土地。据统计,初期工程全市淹没面积347000平方米,其中耕地20万亩。而所淹没土地大多是库区高产地和丰产园,这将给当地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3)对库区企业的收入产生极大影响。被淹没库区内存在着一大批企业,根据性质的不同,它们在一定时期内将面临暂停产或转产。处于一类淹没区中的企业是重点迁移对象,它们只能面临停产搬迁。其它企业主要是绿色企业,以大型种植园企业为主。在有可开发、可替代资源条件下这些企业需要56年恢复生产,而条件不足就永远无法恢复生产,这无疑也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人才大量流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带来丹江口库存区的二次移民,将会使库区人才大量流失。工程先后动迁移民五批16万人,其中迁往外县7万余人,市内安置8万余人。在外迁的7万余人中有大批柑桔种植、渔业养殖等方面的乡土科技人才和二、三产业经营人才。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将迁至它地,从而使当地经济发展失去了大批能工巧匠,对当地经济重建和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

此外,工程建设期间库区一定范围内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将会凸现 ,一定程度上也将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2 有利的影响

(1)环境容量变化,全市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和整合。丹江品水库大坝加高后水位由原来的162米增加到176.6米,总库容达290.5亿立方米,这些变化更强化了当地经济优势:一是渔业养殖面积大大增加;二是一批贫困户外迁到经济发达地区;三是就地后靠的内安移民为新土地资源的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推动全市治污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生态工程建设、治污工程建设贯穿于中线工程建设的始终,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将促使一系列治理工程的上马,从而促使当地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当地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能极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这一系列工程的上马,给当地提供了一个借助治污工程建设的东风,完善当地城镇配套设施建设的机会,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恢复。

(3)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静态投资917亿元,其中十堰市范围内规划投资105亿元。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线一期投资平均每年拉动GDP增长0.1%。根据以往的经验,投资将有40%化为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巨大作用。它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财政和人民的收入。

(4)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促进品牌战略的发展和多向产业的发展。工程建设,无形中增强了对当地的宣传力度,为项目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柑桔、渔业和粮油生产是库区的支柱产业,工程的建设将为这些农产品的出销提供积极的因素。同时促进当地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5)工程的建设,将会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工程的启动将招来大批民工和技术人员,从而会促进当地服务业特别是餐饮业的兴旺发达。同时,伴随着当地知名度的提高,当地蕴藏的众多旅游资源将得到开采和发掘,与当地旧有的旅游资源相互补充映衬,从而将使当地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 应对措施

(1)加快基础设施的恢复和重建。农业、工业及其它各行各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针对当地基础设施遭受重创的实际,要紧紧抓住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基础设施的恢复和重建。当地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方向,大力向基础设施的重建方向倾斜,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建设合理实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和广播电视网络,为当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铺平道路。

(2)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恢复和发展当地经济。大坝加高在淹没大量耕地、林地导致农业减产的同时,也将为渔产养殖业提供强有力的条件。当地若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渔产养殖业替代部分遭受损失的种植业,学习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引进科技人才,就能使当地出现种植业和渔业双丰收的新局面。同时,当地若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将目光集中在工程建设带来的新兴产业和项目上,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和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采用更加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那么当地将会出现众多新兴的更具竞争力的工业企业。

(3)抓住时机,推动库区环保工程建设步阀。工程建设中,环境建设、生态工程建设、治污工程建设也将同时启动。当地政府如果可以紧抓这一有利时机,利用中央财政拔款,推进当地的环保工程建设,那么这将为当地财政节约一笔不小的支出。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环保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