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07 15:0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审美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375-01
新编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及语文教学目的时,就明确指出:“要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中学语文教学法》中也着重指出:“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可见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除了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外,还兼有审美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审美教育意识,自觉地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笔者根据自己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谈一些粗略的见解。
一、采用新颖导语
课前导语,先声夺人,往往能唤起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备课时,从内容和形式上精心设计课前导语,缜密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每一步骤,或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应心灵的震动;或唤起他们的积极思维,体会教材的思想观点,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我设计的导语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故事、谜语、诗词入手,巧妙编排,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情感;二是侧重评论抒情,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渲染课堂气氛,自然引入对新课的学习。如:教《枣核》一文时,我以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当我以丰富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背诵完毕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流淌字里行间的浓浓的亲情,绵绵乡思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自古以来,凡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海外华人,每时每刻都在深爱着自己的家园、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祖国。因为祖国有古老的文明,辽阔的土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勤劳勇敢的人民,这些怎能不引起远离故土的游子对她的思念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咀嚼一下《枣核》中蕴含的赤子深情吧!”这段导语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这样,带着对课文思想内涵的初步认识去学习,就会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
二、培养审美能力
文学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人们总是凭借作者所描述的艺术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显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获得直觉的形象感知。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帕克就曾经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因此,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美丽心灵去体验课文中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和美的风姿。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读来或令人感觉赏心悦目,或使人掩卷后凝神深思,它们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诗歌的圆润、典雅,散文的优美动人,小说的跌宕起伏……陶醉其中,随处有实施美育的机缘。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初中生的审美情感具有较鲜明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审美情感的主观色彩浓厚,容易陶醉于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的审美对象之中,而较难自觉地对审美对象深沉内敛的美产生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努力发掘那些诚挚深厚的美。无论是忧国忧民,还是寄情山水,都是作者发自肺腑,诉诸真情的,都是美的。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所提供的情境来感知形象,从形象中感知美。当然这只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是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一个环节。
三、创设教学情境
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总是力求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作材料,把自己感受的事物通过真实、生动、包蕴丰富的形象呈现给读者。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积极启发学生进行审美想像,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才能真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事物,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内涵。
对于看图学文《长城》,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启发学生想像长城横亘万里的雄伟气势,想像筑城工匠的艰辛劳动,想像长城内外的烽火硝烟……学生在想像中进行再创造,从而加深了对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的内涵理解,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如,《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草原上生活的人民,写得非常美。我们可以采用“边读边议”、“边读边想”的方法,诱发学生的想像,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体会草原的美,体会作者为什么想“高歌一曲”,“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融景情于一体地去体会草原上不但天空美,景物美,人们的心灵更美。尽管语言不同,但主人的热情很感人。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和感受此情此境,就能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草原美丽的画卷。
教古诗、童话等文章,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引导他们领略意境之美。只有进入了意境,才能更透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文章的审美价值。
四、丰富教学语言
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良好的愈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每个教师的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委婉动听,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的铿锵有力,如洪钟般只好学生的心灵,有的则幽默诙谐,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但不论怎样,只要能使学生听得真切自然,都能让学生获得智慧的火花,都能使学生得到美 的享受,展开美的想象。
清新平实的语言,体现了语言内在的质朴美,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开始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初一学生对鲁迅不甚了解,就应该一字一顿地介绍鲁迅的生平及主要著作。使学生的记忆随着教师的讲解而加深,所学的内容也不大容易忘记。
篇2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个人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 培养发现美的能力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极普通的生活场景,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平凡中的美。以课文《小站》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用简要的文字勾画《小站》的整体画面,月台正面――红榜,小黑板;出站口――卫生宣传画;月台中间――喷水池,假山,小树,小宝塔;月台两头――杏树,蜜蜂。在学生勾画出一幅月台的图画、正要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这小站的地理位置如何?学生会发现小站地处“北方山区”,四周“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小站的形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一联系,学生就会发现小站的美,并明白这种美来自本站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来自他们热情为旅客服务的心灵。课文中“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就是对这美的心灵的赞颂。至此,学生会欣然领悟,课文以小见大,揭示了生活中的美。学生在感受课文蕴含美的因素的同时,也懂得了“美是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从而更主动地去观察生活。
二、 培养想象美的能力
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培养体验美的能力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四、 培养创造性理解能力
语文课文中很多是描写正面人物的,有的是英雄伟人,也有的是普通人物,这些人物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灵品质美、什么是行为举止美,这就是写人文章所含的“道”。“道”不能说教灌输,不能拼凑文字或戴帽贴标签。为了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人对物进行有目的评议,看清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了解到理解,从起敬到模仿,从而吸取养料,懂得人生道理。
五、 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篇3
一、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美文朗读
朗读是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最直接、最有效地手段之一,培养学生美文朗读的能力,是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特别是那些优美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语言精彩动人。课堂教学,声情并茂的朗读,可激发起学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反应,体会到课文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情感美。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指导学生提高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文章的情感世界,让整个心境浸润,体验爱、憎、哀、乐的美感,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
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佳作,可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深情朗读,把作者寄寓文中的情感融汇成自己的情感,潜移默化,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如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读出词中的豪放美;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要读出文中的情感美;读鲁迅的《灯下漫笔》,要读出文中的情理美。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不同课文美的特点,捕捉形象,指导学生运用生动优美的有声语言去描绘画面,让美的声音打开学生心灵之窗,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语文课堂教学,加强诵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直觉形象,激感,采取多种方式指导朗读方法和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
读得琅琅上口,铿锵有力,读得声情并茂,营造好课堂教学朗读的氛围。于是,语文课堂教学就读出情味了,读出趣味了,自然审美教育就寓在其中。
二、让课堂教学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形象和审美经验结合起来。无论是分析课文、还是阐述问题或是设计提问,恰当地嵌入社会生活和人生经历,启发学生合乎情理的“回忆和联系”。例如:学习《赤壁赋》,想象赤壁清风明月之夜,词中的意象美;聆听李白的《蜀道难》,感受“噫吁巇,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豪壮美;学习《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从太史公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痛苦煎熬中,体会“《诗》三百篇,大抵圣人发愤之所为作也”的深邃美……
那么怎样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首先,善于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情景,以境诱人,以情动人,寓教于乐,调动起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徜徉在自由美妙的境界之中,让学生敢于和乐于联想和想象。其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指导方法,让学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技巧。第三,联想和想象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能够根据一定的审美需求去创造美,抒发美的情感。 转贴于
三、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深化美
语文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理解文本,正确的评价美和创造美,达到深化美的境界。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文本,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学会剖析美的本质属性,获得对美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和生活感悟,写出独特的观察和认识,实现了一次思维的飞跃。 鼓励学生大胆地深度解读文本,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如学习《我与地坛》,原来对文本的理解,似乎停留在相对肤浅的感性层面上,关心残疾人的痛苦,珍爱生命,进而倡导青年要顽强开辟成功之路。又如教育子女要通过自身设想、自省感悟,更加深刻地感受博大无私的母爱。事实上,解读文本,探究文本中一些体现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的深层意义,挖掘文本,引导学生进一步体悟文中生命的意义,对生活认识的思想飞跃,以及文中对“母爱”的理解等等。正是深厚的母爱召唤,作者才从绝望、悲观、焦灼的噩梦中挣扎出来,凭着不倦的努力,奋发向上,最终成为一位有相当影响的青年小说家,凸显了生命的宝贵意义。如此,语文课堂教学就深入了文本,评价文中审美的意义,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起热爱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理想的热情。
篇4
关键词:审美;语文教学;文化积淀;文学积累
审美是一个人素养和品味的体现,一个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就是一个有生活趣味的人,有良好修养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呢?通过什么途径提高学生的审美呢?当然这里所说的审美是指语文学习中蕴含的美,这种美有文字结构的美、经典美文的情感美和语言美、古诗文的意境美和句式结构美。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样的美,那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达到了目的,教师也应该从这几方面进行教学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品味,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化积淀。
一、在生字教学中体会文字的结构美
汉字是我国悠久文化的标志,汉字记录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传承着华夏文明。小学生学习语文,在低年级要注重生字词的学习,汉字的意义和书写都具有审美价值。教师要深入研究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方法,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汉字的特点。会意字、形声字都具有一定的内涵,体现造字之初人们的意象。比如“水”字,可以让学生了解从甲骨文开始的书写方法,体会水流的想象是
“水”字诞生的初衷。让学生欣赏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的作品,感受汉字书写过程中的美感,汉字的不同呈现方式所体现出来的美感,深刻感受我国文明的悠久。对班级中写字好的学生的作业等,可以进行展览,刺激学生写好汉字的欲望。教师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利用虚宫格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将汉字的间架结构体现出来,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二、在经典美文中感受情感美和语言美
文字的有机组合就能构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句子的有机组合就能营造出令人魂牵梦绕的情感。在文字的背后,往往饱含着作者高尚的灵魂和美好的情感。学生在阅读文章中,可以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味道。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一起探索文字中蕴含的美,景色描写的美、抒感的美、表现意境的美。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文章,通过文字描写了无比优美的景色,让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倍感美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这其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可爱的草堂》这篇文章,既有景色描写,也有情感描写,让人在美中徜徉,体会作者写作的精道。在《祖父的园子》一文中,萧红满怀美好回忆了祖父的菜园,在行文中处处充满了自由和随性,那种肆意散发的美,感人至深。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读、感、悟,让学生体会文字所承载的情感,让学生想起童年的快乐和乐趣。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让学生体会社会的现实和残酷,让学生感受穷苦人的生活是多么凄惨,让学生认识苏联时期的社会历史。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感受意境美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经典的古诗文,这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我国悠久文化的体现。古诗文以其精炼的笔触、深刻的内涵、强烈的画面感,千古传诵,经久不衰。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体会和领会古诗文中的美。精炼的字句、优美的意境、强烈的情感,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范本。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充分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功力,熟读成诵,这是古诗文教学的任务,而且在背诵积累中,反刍式地内化为学生日后的文学修养。如《春居》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作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图景。时间已经是二月了,杨柳依依,水岸上柳树和倒影映在水中,远处的树林仿佛凝滞在一片烟雾中,大地也蒸腾着水汽,袅袅烟气,如诗如画。孩子们早早地放学了,他们在春天的田野上奔跑戏耍,享受着美好的时光。看,天空上一只只风筝扶摇直上,在天空中盘旋,真是美极了。《草》一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不仅仅有景色描写,也有哲理蕴含其中。任漫天的大火也不能将野草彻底烧死,待到第二年的春天,在温暖的阳光下,野草又会重新发芽,漫山遍野铺陈开来。
小学语文的审美教学,关乎字句、关乎文本、关乎领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朗读上。在朗读中,学生会自己体会出文字背后的情感和美好,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积淀,为
作文教学提供素材和资料。学生在文字的滋养中,一点一点地高雅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文字去武装学生,就是用文学的美武装学生、陶冶学生。
篇5
一、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再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读诗作画,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教师作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
师生同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诗的画面美。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师生分三步读诗作画。第一步,我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我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我在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
学生自画。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意。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向大山方面望去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层峦迭嶂,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路转峰回,云缠雾绕。”接着我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一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有的画上小房子、青松、寻访者、小书童。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二、披文入情,体会古诗的情感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陆游经过长时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死而不衰的深厚的爱国激情,从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了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心情,从而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观赏了阳光照耀下的庐山瀑布凌空飞下时的美丽图景后,胸中勃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从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这样做:
由景引情。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人谛听鸟啼,回忆风雨,猜想落花,把爱春和惜春深情,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诗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再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由此,我教古诗,常常用歌曲、音响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咏柳》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我首先播放一段乐曲——《春芽》。该曲以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湖泊、森林,抒发了少年儿童的热爱祖国、热爱春天的感情。学生一听乐曲,便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悦、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浮想连翩……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景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他们胸中禁不住勃发出一股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我教古诗,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三、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篇6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语文为凭借。”因此,把握美的特征,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乃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要求。如何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为学生创设审美情境
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名篇,是艺术性、人文性、科学性的统一,是美的形象、美的景观、美的境界、美的情感、美的理念、美的风物的综合,它赏心悦目,多姿多彩。在学生初触作品时淡化认知的目标意识,着力于创设审美情境,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意识,并逐渐形成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直觉,促使审美心境、审美态度的生成。
(一)通过语言创设审美情境。
美的事物就该用美的语言来表达,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简略而明白,含蓄而深远。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化的语言调动修辞手段,使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学生如沐春风。而精心设计导语与结语不失为一条使教师的语言诗化的捷径。一节课的导语与结语皆可让学生陶醉在浓郁的教学情境之中享受审美乐趣。
(二)利用多种媒介创设审美情境。
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审美情境的创设。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文中之境,又将此情此景转化为我情我景,从而使教学中充满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现着情知的交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播放配乐音频,通过一定的节奏、旋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再通过数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启迪导引,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得到道德的感化、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
二、帮助学生感知审美元素
语文教育是集知识、思想、情感和艺术于一体的一个总体性教育,既深刻、丰富地体现内容,又有形象、优美的表现方式。文章之美就是内容、形式诸美的和谐统一。
(一)人物美。
人物美主要是人物的情操与人格之美,它体现着作家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阅读鉴赏者受到美的感染,产生一种向善、向美的内驱力,实现人格的逐渐完善。
(二)自然美。
描写自然环境的作品都给人以美感,作为审美对象的日月星辰、高山巨川、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融进了作者独特的感情,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这种美往往同作者健康的情趣、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为一体,从而焕发出令人陶醉的强烈的美感。
(三)结构美。
文章构思的精巧别致给读者以峰回路转、叠象横生的美的感受。好的文章结构精巧,与主题、情节的和谐表现为一种美。读作品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异峰突起、妙不可言的构思,体会构思之美。
(四)语言美。
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尤其是诗歌和散文中的语言,处处闪烁着美的光华。他们或者精炼含蓄,或者优美生动。而初中生刚从小学生转变过来,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强,甚至更多地表现为语言拖沓和不准确。因此,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品中语言的不同风格,不仅可以提高其语言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其美的感受力。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如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浓缩的诗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具有极强的美感与表现力。
三、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学科,语文课首要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情感丰富的人,而情感本身就是美感的重要因素,因而情感体验中的审美教育实际上是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那么,怎样激活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欣赏美呢?
(一)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
教育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根据作品中系列的描写而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如读《海燕》时,我们若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浮现海燕搏击风浪的意象,就会体会到该文逼真的形象和精当的描写。没有想象,读者就无法理解作品,无法进入作家营造的艺术世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力,以进入作家创造的优美的艺术情境。
(二)感悟作品中的形象。
美总是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美的第一特性。美更多的是形式,是直观的表现,因此,马克思才说眼睛对美的追求最坚决。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仅用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又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的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整个画面涂上了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之处。这样的笔法相比于任何一幅高山奇石图也不逊色。诗歌中类似的美的画面的赏析不仅令人怡情悦目,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开拓人的思维,进而净化人的心灵。教师在分析诗歌形象美的同时,也就给予了学生一种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是最高阶段,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一)创设美的意境。
艺术是相通的,语文教师经常可以借用其他艺术形式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音乐在此起了重要作用。因此,配乐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法。比如学习《纸船》时在迁移拓展的环节中可这样设计:“冰心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只有学生的情感之弦被文本拨动了,才能跳出文本用真情去再创造。所以恰到好处的深情音乐往往能够触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二)合理运用“空白”。
“空白”是语文教学艺术性的表现之一。从心理学角度和美学角度来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空白”,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作品解读流程中,要以自己的“灵眼”觑得作品中的似是而非的模糊处,语微旨隐的含蓄处,启发学生的想象。
初中生正是审美意识的形成期,由于个体知识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加上情感的丰富,其审美心理结构有了飞速的发展,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评价、审美欲望和审美理想在内的审美意识初步形成。因此,初中生的审美教育是重要的、关键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改变学生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中职语文教育中却 存在着一种忽视语文审美教育的倾向,本文着重从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解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等几方面对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马克思也曾说过,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这些话表达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一个人审美能力的高下,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任,那么,对学生审美观念的树立、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无疑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的教学内容。作为中职语文的教育教学,受着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的支配,审美教育也应该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以“实用”为目的的教学观念,从“实用性”出发,只强调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更有甚者,把语文课干脆上成了应用文写作课。一些省市编写的中职语文教材删除了大量经典的、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代之的是所谓“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文体。把本来具有丰富内容的,融人文性、审美性、思想性、工具性、文学性、知识性为一体的语文课,弄成了纯技术性的实用课。这不仅违背了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而且也不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该努力发掘中职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使课堂成为美育的殿堂。融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当代青年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他们一方面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阅历浅,知识单一,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电脑网络的普及,会很容易接收到大量的有益的和有害的信息。因此,他们既容易受到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更容易受到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在中职学生中,以“怪”、“异”为美,以“赶时髦”为荣,把畸形的、扭曲的所谓美当作“时尚”去追求和崇拜,成为了当前中职学生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可以说就是受错误的审美观念毒害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清除这些不良的消极因素,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在教授《诗经关雎》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节诗起兴的诗句都是“参差荇菜,左右流(采、)之”,分析古代青年男女产生爱情的基础是什么。使学生明白,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是在共同的劳动中产生的,诗中描写的爱情是浪漫的,又是积极的、健康的和美好的,女主人公勤劳美丽温柔端庄,男主人公多才多艺,大胆热情执着,这种爱情是那么的纯洁和高尚。与此相比较,网络上流行一时的歌曲《老鼠爱大米》、《披着羊皮的狼》。歌词中所描写的老鼠和狼的形象都是无法和爱情联系起来的,老鼠从来就是让人一想起来就生厌的动物,没有任何美感可言,而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是暴力的象征。老鼠对大米是一种本能的占有,披着羊皮的狼是对羊的一种欺骗,老鼠和大米之间,狼和羊之间哪里有爱情基础呢?这哪里是对爱情的歌颂?这些歌曲是对神圣爱情的践踏和玷污,是对爱情的庸俗的诠释。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高尚的健康的爱情观。在学习《命若琴弦》、《一碗清汤荞麦面》等小说时,老瞎子对光明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一家人在遭受灾难时的团结互助,面对困境的顽强不屈、奋发进取的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人间的温暖。使学生认识到人性之美,生命之美。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阅读欣赏,逐渐树立起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2.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形象的可感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就不复存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北国风光的壮美,天山景物的多姿多彩,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美的特点,捕捉美的形象,激发学生审美的激情。在教学《故乡的榕树》、《我的空中楼阁》时,我一方面指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所描写的家乡的美景,大自然的美景,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一方面我也将自己假期中在家乡骑自行车时拍摄的一些风景照片展示给同学们,同学们看到了自己所熟悉的、再平常不过的家乡景物,在老师的镜头里是如此美丽,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审美热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如在讲《沁园春 长沙》时,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进而感受作品磅礴雄壮的气势。指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壮丽的秋景。透过景物的描写,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充分的表现了出来。由此引起诗人对祖国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自然美,更感受到了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人格美。引导学生把身心沉侵于美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心有所感,情有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这应该是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之一。
3.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美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还要不断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应该说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形成是审美教育的最高阶段,是审美能力的综合表现。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审美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学生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一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二要指导学生观察积累素材,他们才可能进行审美创造。在教学中,我主要是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内一年四季花开花落草木荣枯的变化;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游览我们当地的山川湖泊,如有东方麦加城之称的钓鱼城,少年英雄刘文学的墓园,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的故居。启发学生游有所得,深入观察,仔细思考,用心体验,不仅仅看到外在的美,更要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在钓鱼城不仅看到滔滔奔流的嘉陵江水、雄伟险峻的悬崖峭壁、苍劲挺拔的千年古树,还要由此感悟到合川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简朴的卢作孚故居中,感受到先生的伟大的人格美。当有了这些生活积累后,再指导学生用心写作,学生既有了写作的素材,又有了写作的激情,也有了写作的兴趣。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逐步掌握表达美的方法和规律,慢慢步入创造美的境界。当然,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学生审美创造力的提高也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始终和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的培养是交互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它们统一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差,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其实又何尝不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审美教育的结果。把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语文课上成了干瘪的、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纯实用技术课。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也应该是生动的,当我们重视了语文的审美教育时,学生也就会对语文课产生兴趣了,就会热爱语文、学习语文,将来也就会把学习语文作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8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审美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语文教学重分析、轻审美
学校举行的公开课《皇帝的新装》上,在实施授课过程中场面很精彩,学生回答很踊跃,但听完后总觉得缺少精神内核,师生似乎都默契地在设置好的范围内活动,整节课讨论的两个问题:“文中谁骗了谁?”“他们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其实读完全文后大部分学生已能解决了,于是不少的学生都在乐此不疲地重复着相似的答案,思维的深刻性,震撼心灵的审美观都被教师的重分析轻思想的熏陶掩盖了。试想,如果提出这样的问题:“假想你是这幕闹剧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你会如何应对两个骗子?”课堂上学生思维辐射的广度和善恶是非的辨别力是否会得到更有效的锻炼呢?人性之美是否更能激起他们的阅读热情呢?
从孔子时代起,文学就一直被当作教化的工具,曹丕言:“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韩愈的“文以载道”都是其中的表现。文学瘦弱的脖颈上套上了众多的金箍,文学的审美天匿难彰,文学的功能最终被硬结为一种“教化功能”。艺术的琴弦上则只有一个单一的声调在沉闷的轰响,这种表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更为明显,而今唯分数论的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只是学者专家的呐喊,却少见践行之人。然而学生并不是天生就有寻找劝渝、接受教导的癖好,懵懵懂懂的学生,乐意整天聆听教训的人并不多,于是就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枯燥、沉闷乏味现状。
教学大纲强调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中,审美情感的培养这一环节不能忽视。遗憾的是在现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审美素质的培养依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满堂机械地讲授、看似精彩的一问一答剥夺了学生放飞想象,挖掘深层智慧,用美的眼光审视文本世界的机会。
2践行审美教育,焕发语文教学的理性光辉
同样在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教授《背影》时,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从“直觉”上有个整体感知,再让学生走进父亲的背影中,师生一起随着低缓抒情的音乐去赏析、体味具体事件中的背影,感受深沉的父爱;最后进入“移情”关,学生先互相交流,然后上台口头表述:我读《背影》_______________。要求联系自己与亲人的生活实际;或论述: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流泪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结果学生多半选择了前者,因为前者更有现实的基础,他们更有话可说,也更乐意讲述亲人与自己亲密的关系。有些学生讲到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的无理取闹导致父母伤心时,情不能自已,泣不成声。所谓的“移情”是互相的,既可是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和改造,也可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创作,形成独具个性的经典。
很多例子证明只要教师设置得妥当,学生就会积极发挥审美功能,让自己的认识深化。可是,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像上文中所述的语文教学可谓凤毛麟角,唯分数论严重足阻碍着审美教育的路子。
篇9
一、情态美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语言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先“情动”而后“辞发”。无论是示范朗读、分析讲解,还是对话提问、总结概括,教师自己进入角色,或爱、或憎、或喜、或褒、或贬,教师的语言都应声情并茂,可听、可视、可感,才可被学生接受。教师的情感不仅表现在体态上,而且表现在语音里。语因情而发,情因语而达,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和心灵接触的过程。教师通过讲授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章,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以己及人,以情带声,以情感人,启迪智慧,引发联想,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语言的情态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质、语言修养,更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比如对学生说话用“我们”要比“你们”来得亲切,“使学生在知识王国里啜饮知识甘露,在美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席勒《美育书简》)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
二、音乐美
语言规范标准、清晰流畅、节奏感强、浑厚圆润、和谐动听,是语文教师教学语言音乐美的具体表现。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说:“句子长短平仄,须调停得好,令情意宛转,音调铿锵,虽不是曲,却要美听。”高尔基也认为:“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这是大师们的创作经验之谈,也是艺术或艺术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文教师不仅要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要通过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节奏快慢的把握,创设一个优美和谐、刚柔相济的教学情境,用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描述优美的画面,讲述感人的情节,叙述动听的故事,阐述科学道理,探索人生真谛。教学中通过富于音乐美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广阔的思维空间,享受知识的甘露,受到情感的陶冶,得到心灵的净化。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的课文朗读平仄要有恰当的安排,平声语调要读得平缓宏亮,仄声语调要读得曲折爽脆,这样可以造成语音的抑扬美,再加上教师把平仄和押韵恰当地调配,使这首古词朗读抑扬有致、节奏和谐、高低参差,给人以鲜明的音乐美感。
三、变化美
“文是看山不喜平,”这是对人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要求的合乎规律的总结。学生的听课心理也是如此,教学语言有波澜,富于变化,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人的精神活动是变化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兴奋点上,总得有紧张、有松弛、有激动、有平静的时候。过度紧张会使人疲劳,过度松弛会使人纳闷。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变化美表现为:语音的高低变化,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感的虚实得当,句式选择的灵活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语言风格与文体风格的协调性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整齐中求参差,从常识中求变化,从和谐中求灵活,比如设计导入新课的方法,设置提出问题的形式,变化小结的方式等等。语言单调乏味,教态呆滞死板,内容平铺直叙,口头禅接连不断,语调“千课一律”,都是教学语言的大忌。在讲授不同文体时,也要体现教学语言的变化美。讲授诗歌、散文时,教学语言要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意境幽远,娓娓动听;讲授议论文时,语言要逻辑严谨,论辩性强,要有更多理性的思索;讲授小说时,语言要生动形象,精雕细刻,使学生产生对场景、人物的想象和联想;而讲授说明文、应用文时,语言则应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四、个性美
篇10
1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情感及人文性的意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或寓言故事中得到体现。文学语言本身就具备了较高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性,通过运用语言文学,使小学生的情感得到完整的表达,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所闻所见,用美的语言、美的眼光去学习和生活,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审美关系。所以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德育、智育和美育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德育的抽象、呆板的说教式的理论,容易使小学生的抵触情况产生,通过审美教育将其转变成具体、生动活泼的感性理论,唤起小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推动他们对知识和真理的探求欲望,对美的事物、真的感悟,促进小学生们的思维发展,开拓审美领域的视野,提高创造美的能力,使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由强制性转为自觉性,同时,也可以使大脑和身体上的紧张状态得到缓解,身心得到放松,又享受了美的滋味。
3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途径分析
美的语言、美的情感都会使语文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审美这一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至关重要。不但要使小学生拥有扎实的文化功底,还要使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有效地提升。
3.1文字启蒙时期的识字、写字中进行审美教育:小学生与汉字的接触不但从教材中取得,还可以通过教室墙壁、板报及其他装饰物的形式得到汉字的启迪,引发小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感受着汉字与环境情景相融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在学校校门的牌楼上,设计古代与现代韵味兼容的建筑,由名人亲笔题词,使学校的大门独具特色,熠熠生辉。小学生在这样的识字环境,潜移默化地学习到语言文字,而且体味到美的真谛,心中涌出对祖国文字的崇拜之情,为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而深深折服。
3.2引导学生汉语言的审美教育:汉语语言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指标,它的能力高低对小学生的表达与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将自然景物与美学教育相结合,合理引导小学生对语言描绘的景物从不同的美感角度去领会语言的魅力。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章节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词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还要诱导他们欣赏蒲公英的成长过程及外在形态的变化,善于运用不同变化的词句来描述蒲公英的变迁,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不可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的道理。
3.3创设美感的情境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真切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思维的建立,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投入到教学中来。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拉萨的天空》过程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将拉萨的天空影像播放出来,借用音乐、图片的方式,使学生在初读此篇课文时,感知到美的存在,对拉萨的天空有个直接的感性认识。教师让学生闭上双眼,伴随着音乐和解说,去神游拉萨,领略了拉萨蔚蓝的天空,然后要求学生用清新凝练的语言描绘拉萨的天空,描绘拉萨的美,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对拉萨的天空不再陌生,也通过反复的朗读、品味美的意境,使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达成了一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而且也会沟起学生想去了解更多的拉萨的相关内容的欲望,诸如青藏高原、日光城等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3.4灵活掌握美的文字,恰当地方式表达美的语言:小学语文教学对文字的阅读思考,有效地表述也是重要的一环,是将学生的情感与课文内容融合深化的过程,也是传递美的信息,接受美的过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北大荒的秋天》一课,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哪些词语概括描写了天空的景象,“一碧如洗”、“五彩斑斓”,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天空前面是一碧如洗的天空,后来又变成了五彩斑斓,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阅读,学生领悟到这种现象是由于流云被阳光照射而变成了美丽的晚霞,试想,还能用其他的词语来表述五彩斑斓吗?这种及时将审美体会行诸文字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语言文字的思维活跃起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教研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