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融资范文
时间:2023-03-23 18:4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投融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企业发展中需要保持企业投融资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一般会采用集中投资和采用内部融资为主的战略,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集中化投资是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模式。在企业走向才成熟以后会采取多元化战略模式,由此可见企业投融资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发展策略。所以说企业必须要发展好企业投融资战略。
一、企业投融资战略研究现状分析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提下,财务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但是从现代经济发展较为复杂的情况下看,财务管理只是适用于以往的企业发展情况,因此找出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必须要从企业现实管理出发,以企业投融资战略方法为指导,对企业财务关联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完善。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对企业管理战略进行分析。
(一)企业财务管理分析
上世纪我国企业管理学家,首次提出将财务管理理论扩展到财务战略方面,要让财务管理和企业战略相互结合。学者对财务战略的定义大体为,为了保证企业资金有效运行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提高企业财务竞争优势,要在保证企业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对企业资金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规划,以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可以正常运行。在企业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和企业最为密切且效果最为明显的便是投融资战略。
(二)投融资战略分析
通过上述说明我们不难发现和企业总体战略最为密切的便是资金的筹集与投放,所以说财务战略最核心的部分便是投融资战略,但是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对投融资战略分析方面尚不全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当时的企业多数的资金都是靠国家政府拨款,所以企业很少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所以说企业在投融资战略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到因为之前对企业投融资战略分析存在一定滞后性,因此我国企业投融资战略分析存在一定滞后性。
二、企业投融资战略类型分析
企业战略一般包括四种类型即:企业战略一体化、企业加强型战略、企业多元经营战略和企业防御型战略这四种。企业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投融资战略,它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并且投融资战略可以还分为三种类型。
(一)扩张性投融资战略
扩张性投融资战略主要是实现企业资产迅速扩展为目的的,它的开展要在企业一体化战略的前提下开展下去,在投融资战略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要将多数的资金进行留存,而对于在企业扩展存在的资金短缺的情况必须要及时的对资金进行筹集。在筹集过程中不是采用企业股权筹集而是采取负债的方式。
(二)稳定性投融资战略
稳定性投融资战略的实施可以实现企业绩效不断提高和资金规模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扩展的性质。在实施稳定性投融资战略的时候,一般会对企业现有的资金进行优化和配置,做好提高企业资金高效利用率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一般是将企业利润的累积作为企业稳定扩展的重要基础资金来源。“适度资金负债、中度的经济收益、适度分配”等特征是稳定性投融资战略实施的重要特性。
(三)防御型投融资战略
防御型投融资战略是防止财务出现危机和保证投融资战略实施的重要方法,实行防御型投融资战略主要目的是减少财务危机发生几率,防御型投融资战略一般将减少现金利用作为防御型的主要任务。可以采取削减的方式和盘活存量资金的方式,来节约企业成本,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而增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这个方案的制定主要的特点为“低负债、低收益和高利润分配”。不论是那种方案的实施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那就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方案。
三、企业投融资战略主要管理内容分析
因为现代企业在经济发展上常常会出现企业财务管理漏洞,尤其是企业投融资战略方面,所以说企业投融资战略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人们从资金投放和筹集方面对企业投融资进行分析,并且还对融资的目的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主要有,投资规模、投资方向以及投资结构等方面研究。并且还对投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投资效果会影响企业目标实现。如果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和规模对所有的资金进行规划必定会影响投资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投资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主要是从企业战略的投资方向以及投资规模进行分析的,并且还有符合资源优化战略目标要求,企业投资战略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它对企业的有限资源和资金分配有着重要的决定意义。企业战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和企业规模设定等方面,还有就是企业对外扩大投资等。企业投资战略还包括对新产品的开发。总之企业投资展览会包含很多方面。
(二)企业融资战略分析
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投融资战略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企业融资不仅是企业战略和投资战略实施的前提条件,并且筹集的资金还对企业的经营成本产生影响,从而波及到企业竞争实力。企业融资战略要根据企业内外部财务环境现状和企业发展趋势,对企业资金筹集整体目标和整体结构进行筹划,以达到提高企业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实力的目的。具体资金筹集实施计划不是企业融资战略,因为企业融资战略是时刻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变动的,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靠度,并且企业融资战略还可以降低企业的总资产投资成本。投资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在保证企业融资效益和企业整体融资的方法基础上,来完成的。
(三)投融资战略管理程序分析
投融资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很相似,企业投融资战略管理程序一般包括三部分,投融资战略规划、投融资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评价。总体来说,企业投融资战略必须在企业战略的总目标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措施,设计好总体战略方案。在投融资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对投资方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且还要和企业制定的目标进行及时的矫正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的正确性。在企业实施投融资战略方案以后,要对企业内外部条件进行全方位控制,及时的修订投融资战略。不论怎样企业投融资战略必须要在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不能让企业投融资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中独立出来,要始终将企业投融资战略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篇2
四万亿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IPO重启,创业板开闸,让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投融资环境更趋复杂。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投融资计划,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以及是否呈现复苏态势,对沪深两市的1574家上市公司以及500家各行业重点非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以期对经济危机下国内企业的投融资趋势进行解读。
大部分企业看好未来经济走势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75%的企业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13.4%的企业认为经济危机是个挑战,可见国内企业面对经济危机大部分还是保持着较为理性的态度。
一方面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给我国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生产要素流动加快等,又使国内企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政府的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以及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实施,使得企业更多地是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以及抓住机遇迅速崛起。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来一年经济走势的预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华东地区的企业相对乐观,选择机遇的企业数量远远超过选择挑战的企业。而西北、西南地区的企业则显得较为悲观,选择挑战的企业数量是选择机遇的企业数量的四倍。可见华东地区的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心态积极,西部地区企业则略显悲观,华南华中华北地区企业则趋势不明。
除了具备地域特征外,调查结果显示,对未来的经济预期行业差别也很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内企业普遍倾向悲观,信息技术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则相反,大部分企业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究其原因,经济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使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扬,降低了中下游企业的利润,所以对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来说普遍对未来预期偏悲观。相反,信息技术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都属于人力资本密集行业,且在国家产业振兴计划的范畴内,因此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自然对前景比较看好。
当被问及经济危机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近76%的企业选择了市场因素。看来经济危机带来的外部环境的恶化,市场的不确定性,永远是悬在企业家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另外,危机之下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此次调查发现,在具体的控制成本的措施中,选择缩减日常开支的公司占比最高(30.6%),缩减采购成本紧随其后,再然后依次是缩减固定资产投资、缩减销售与营销投入、延缓扩张步伐。
缩减日常开支是最为直接和最具执行性的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因而成为企业的首选。而后面三种方式都是企业万不得已时才会采用的手段: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司产品成本较大的一部分,但缩减它意味着一系列产品线的闲置和弃用,不便实施;人力成本的缩减意味着裁员计划,在经济危机中抛弃员工实为下策;至于销售与营销成本的缩减,则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路。对于减少新产品的推出、减少研发投入以及出售部门及部分业务这三种方式,选择的企业就更少了,这显示出部分企业尽管在经济危机中深受影响,但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投入,而是选择在经济危机中蓄势。
半数企业已制定投资计划
此次调研中,50%的企业表示今后一段时期会有新的投资计划。通过对这些企业所在行业进行的统计,我们发现投资意向较明朗的主要集中分布在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而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制造业等则投资意向较少。这与前文所述的各行业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情况是一致的。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一些产业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对未来的发展预期也较为乐观,因此投资相对比较主动;而严重依赖于资源类产品供应的产业在这方面则略显消极。
金融危机中,日常消耗品的需求是刚性的,老百姓不可能因为危机的到来而明显减少日常开支,相应行业受到的冲击也就相对较小,会仍然按既定计划推行投资。而对于资源依赖型行业,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减少投资缓解现金流的压力是其主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投资方式的选择,绝大部分企业选取的是最稳妥的国内同行业投资,其次是国内跨行业投资,至于去海外投资,选择的企业都很少。
由此可见,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大部分公司还是将稳健放在首位,在保证这一点的前提之下进行一些主营业务的拓展,并尽量规避跨行业投资带来的风险。对于去海外抄底这种极具鼓动性的观点大部分公司还是持保留意见。少数企业仅有的出国投资计划主要是迫于原有合同或计划的执行。当然除了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对大陆市场坚定的长期的看好也是企业并没有海外投资计划的原因之一。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不同地域的企业进行投资所考虑的因素也不尽相同。对于西南、西北地区的企业来说,政策环境和治安因素是他们考虑的重点。这可能跟地域文化以及当地人的思想观念有关。
在此次调查的被看好行业中,排在第一的是节能环保业,其次是基础建设、金融服务和生物科技业。近两年由于国家大力倡导和扶持节能环保业,导致很多企业都十分看好该行业。除此之外新能源也是一个经常被大家提及的行业。实际上,无论是节能环保、生物科技还是新能源,本身都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入门槛较高,但是企业目前都普遍看好,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还是与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及媒体宣传有关。
在适合投资的城市当中,上海和北京的被选率最高,而亚太地区的其他几大城市并没有当选。可见国内企业选择投资城市时比较谨慎,没有特别考虑海外投资,同时也说明国内市场对企业的吸引力正在加大。在适合做运营总部的城市当中,上海和北京同样高票当选,深圳和香港紧随其后。对于企业选择总部的考虑因素,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是市场需求大,其次是上下游产业链完整,再依次是政策优势、基础设施、人才优势等。这再一次印证我们的判断,市场需求以及市场成熟度是企业考虑问题的基础。
向金融机构借贷,国内企业融资首选
从本次调研数据来看,有融资需求的公司刚好占到一半。这些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仓储、房地产、建筑、金融保险等行业,而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业、信息技术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等需融资企业的比例较小。这同行业特点直接相关。交通运输、地产、金融保险业等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大,而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业、信息技术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则属人力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要求不高,在资金链出现问题时甚至可以通过裁员来缓解,因此融资的需求并不明显。同时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中选择要融资的比例是53.13%,超过50%,而非上市公司只有38.36%,还不到总数的一半,充分说明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明显高于非上市公司。
融资用途方面,企业选择最多的是“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占有效样本的55.22%。这说明大部分企业的市场预期还是较为乐观,欲借经济危机的契机洗牌,做大做强自身业务。
同时对比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可以发现前者更重视研发,非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更重视市场。
融资方式上,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向金融机构借款都是主流选择,占比分别是43.91%和38.24%。可见,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大部分企业选择的还是最为传统的融资方式。一方面由于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企业通过金融机构借款相对容易,但同时也是国内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所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此外,融资趋势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华中、西南和东北对融资的需求较大,华东地区则较少。说明在中部崛起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刺激之下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华中、西南和东北地区对资金的需求比较旺盛。
投资台湾,亟待突破政策瓶颈
对于大陆投资者而言,台湾始终是一片陌生而又充满新鲜感的地区。随着上台后两岸关系的改善,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难度有所降低。而随着近期大陆政府推出的八项惠台新举措,以及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构建,两岸的经济合作更是呈现出政府主导的繁荣。不过从此次调查的企业来看,企业向台湾投资的热情还有待助力。在调查的408家企业中,只有29家企业明确表示愿意到台湾投资,仅占有效访问量的7.8%,有343家企业表示一定时期内不会到台湾投资, 占有效访问量的92.2%。
对于投资台湾的方式,从调查数据来看普遍偏保守。60%以上的企业选择与当地企业合作,仅有5%的企业选择了独资。对于切入一个陌生的市场,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无疑比较保险。合作方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方充分熟悉台湾市场,尽可能帮助其降低投资风险并尽快融入当地市场。另外,还可以借鉴当地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营销优势,使大陆企业更加稳妥扎实的经营。
对于投资台湾选择切入的行业,从调查数据来看,并没有显著特点,基本涵盖了各行各业,百货批发零售所占的比例最大,也只有17.39%。另外,对于热门的台湾旅游业,在本次调查中却未出现。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本次调查的样本总体基本来自于A股上市公司,其中制造业占到了半数以上,并没有过多涉及到餐饮旅游业,所以对于该行业的样本量有一定欠缺。另外,目前到台湾经营旅游项目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展开旅游所需的各种成本偏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投资该行业的意向。
此外,调查还发现,对于那些有意向去台湾投资的企业,将近80%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开拓市场,可见单纯从市场角度来看,台湾对于大陆企业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其次的考虑因素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和当地高素质的人才。可见,台湾的软硬件基础实力还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的。
既然从市场的层面来讲,台湾对于大陆投资者具有诱惑力,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大部分大陆企业并没有将投资台湾真正提上日程呢?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不熟悉当地政策法规是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第一制约因素。另外,当问到是否了解台湾当局对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政策时,有69%的企业表示并不了解台湾当局对大陆企业的优惠政策,仅有4%的企业表示非常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目前资讯发达,传播渠道众多的时期,两岸的信息沟通仍然不通畅。台湾当局对内地企业的招商引资宣传乏力,或者渠道不通畅,导致台湾成为大部分大陆企业的投资盲点。可见信息上的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陆企业在台湾的投资,同时也说明两岸的政治隔阂直接影响到经济上的合作。
篇3
无
(10)十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共话金融改革 无
(15)十的春风温暖 无
本刊关注
(22)做好融资规划 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无
(24)中小企业融资的综合规划 唐道银
(26)企业融资规划的策略选择 唐道银
(28)电子商务大趋势下的冷思考变与不变——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国际采购新趋势与中小企业应对策略论坛” 李明其
(30)共聚人脉 共享商机 共谋未来——第七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暨首届中国国际钢铁流通博览会在武汉隆重举办 候燕 尹娜娜
银企风采
(32)广富诚:做“幸福广东”的践行者 无
(34)老国企扬起新的风帆 广东省花城企业公司侧写 无
(36)以视觉冲击力传达品牌感染力——广州柏司室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兼设计总监黄子科谈室内设计的审美 符崇道
权威声音
(38)加快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杨伟民
(40)银行培训:素质为先,技能是关键 专访本刊专家、广东银监局巡视员孟建波 唐道银
(42)村镇银行:新的、弱小的、值得期待的——中国村镇银行生存与发展专题报道(三) 无
金融实务
(52)珠三角上市中小企业研究分析报告 郑德? 王健超
(54)新规前ipo融资宜早规划谋实干 张金喜
招商引资
(56)温哥华海岛投资移民好去处——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岛海滨旅游休闲度假区投资概况 于娜 方舒明 郭冰峰(翻译)
(60)共享专业与技术携手国际工程团队修建绿色地球村 于娜 方舒明 郭冰峰(翻译)
行业分析
(74)珠三角经济之移动支付 何晨
(76)用智慧和真情打造人格魅力——记武汉大贵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经营培训专家杨明国 胡亚雷
盛世财富俱乐部
(78)舌尖上的癌症与健康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科主任张海波漫谈癌症与预防 符崇道 吴忠华 吴克强
(80)保险的核心是提供风险保额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传明谈保险意义和功能 符崇道
资讯服务
(82)融资宝典全国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总揽(13) 于娜
(85)谈判技巧与实践指引 无
(85)展会资讯 无
(86)商务部、国资委、中小企业投融资杂志社联合举办行业信用企业推荐活动 无
(87)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小企业投融资杂志社联合举办“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 无
(88)首届中国国际养生保健节在穗举行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成立 无
&
nbsp; (89)广东省皮具箱包流通协会启动珠三角联席会议 符崇道
(90)营造高铁爱心驿站广州南站爱心专区正式启动 苏雁影
(90)第三届中国(广东)-东盟战略合作论坛暨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区推荐会在穗召开 方舒明 于娜
(91)革命老区红安百亿元打造中部轻纺服装城 侯燕
(91)第四届友邦保险高端财富论坛广州站开讲 符崇道
(92)广东银行业召开培训工作会议 融资规划师培训引业内关注 无
(93)建立开放式办学体系,推进办学模式改革 广东省外贸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岑洁珊
(94)文搏四海,法行天下——中山大学首届博研沙龙在番禺举行 唐道银 苗俊峰
(96)清远举办第五届中小企业服务周 无
(97)广东银行业举办服务礼仪大赛 无
篇4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融资 风险管控 技术 市场 政府
一、引言
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已经成为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头羊”。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起步比较晚,尤其是投融资困难日益成为制约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我国高科技企业投融资现状
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规模有缩小的趋势,相当多的企业出现了财政拮据,个别企业甚至资本链中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我国高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从现有的情况看,我国每年的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有3万多项,由于受到资金短缺的限制,80%的科技成果只能局限在实验室里不能转化,经过规划决策投入生产的高科技项目仅占50%,投产后取得盈利的更低到只占10%-15%,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低于部分中等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而最终经过生产经营形成规模的不足5%,中国高科技产业产值及其附加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这个比例同国际平均水平比也是相当低的。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逐步加强了对高新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投入,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众多,发展不均衡,经营管理方式良莠不齐,往往使得政府无所适从,无法形成对高新技术产业扶持的统一专业模式,致使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一直在较低的水平徘徊。面对这种困局,高科技企业如何克服目前的投融资困难,促进企业大发展是很严峻的一个问题。
三、我国高科技企业投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因为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也是高风险的行业,多数商业银行、信贷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巨大的前期投入望而却步,高风险性也使得企业融资面对很大的阻力。高科技企业的主导人主要是拥有专利权或者持有特种技术的科研型人才,这些人对商业经营并不十分精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受到很大的局限,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仅仅依靠自有资金,导致投融资的渠道相对单一。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融资风险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存在技术和市场风险
从风险类型上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面对的首先是技术风险。当前,科学成果从发现到技术创新再从技术创新到生产应用的周期惊人地提速,高新技术成果完成后,因为没有受到生产和市场的的检验,所以企业拟采用新技术运用于生产的安全与效率存在不确定性,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否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技术风险。
高新技术存在着高前瞻性、高替代性和高竞争性,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运作环节中,由于上述特性而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与损失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应用到生产经营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高新技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都是市场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而市场经济下市场的供求又是瞬息万变的,高新技术产品独有的效用和功能得到消费者购买认同也需要一个过程,导致其资金筹措难度加大。
(二)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渠道狭窄
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渠道少,严重依赖企业自身积累公积金、私人借贷和银行贷款,在企业初创的种子期,由于企业没有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银行又不予重视,资金的需求量不大,资金来源只能投入自有资金、或向亲戚朋友私人借贷资金,这两种形式融资量不大,方式陈旧。银行贷款虽然能投入大量资金,但是银行贷款利率高、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担保要求严格,贷款门槛高造成企业负担重。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期,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企业总体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公司的品牌价值得到市场确认,投融资结构相对比较合理。但是由于高新科技企业自身的的性质和特点的限制,负债率仍然较高,可抵押的资产并不多,投融资难问题依然严重。如果不及时调整投融资结构和加强资本良性运作,整个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将面临严重的危机。
(三)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高科技企业是综合了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风险密集型为一体的新型经济体,因此,针对企业投资投资量大,风险高的特点,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融资采取政府参与的模式会明显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鉴于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各国政府都千方百计从各方面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创造条件。虽然对高新科技企业的支持在我国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我国高新科技企业起步晚,加上高新技术开发研制周期较长、研究失败的风险较大,政府还没有形成一个承担这个机制的制度,没有建立起大型专项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基金,也没有专门发展支持高科技产业政策,法规,政府的支持基本上停留在宣传和指导基础层面上。政府建立的信用担保制度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完善,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没有为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方便的融资渠道。
四、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风险管控对策
(一)加强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防范措施
风险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防范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高新技术开发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企业决策者要充分把握技术和市场两条线,运用经济管理学知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和生产销售各个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在创新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如风险指数分析法等相关专业知识定量分析、预测、归纳总结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可控制因素如信息、技术、资金、人员等加强测评、监控、管理与检查,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可控制因素所造成的后果也要做好应对的准备工作。进行细致的市场研究,对用户需求做好全面的理解,使企业研究生产瞄准和满足这些需求。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或风险环节采取作出正确的、精准的决策,这样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就会相得益彰,企业投融资工作就会水到渠成,企业发展就会更上一层楼。
(二)建立资本市场体系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
因为资本市场存在着多层次性,这样就给不同规模和所有制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一般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规模和资金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却无法进入更高一级的资本市场时,低一层次的资本市场就会为它们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同时,低一层次的资本市场还能起到类比,推荐的作用,能把经营管理好,销售业绩突出的企业推荐到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因此,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不仅能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能保证企业的质量要求,为企业的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多层次资本市场还可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所需要的的资金规模、资金类型都会各异,这就更加要求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以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再次,政府的支持配合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对中小型企业税收优惠、协调商业银行低息、贴息贷款等;对于投资量巨大,风险超高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如航空航天企业,政府应采取直接投资方式予以扶持。
(三)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基金
在政府预算中建立高科技企业发展基金。为了避免资本盲目投资,主要是支持有前景、有市场竞争潜力的高科技企业作为初创基金。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种子阶段主要任务是是产品研发,需要资金用于科研,因此这段时间的企业资金需求相对较大。因为处于业务发展的早期阶段,没有固定资产抵押,无形资产的比例相对较大,而无形资产是不能作为抵押物用来贷款的,这就很难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贷款,所以高新技术企业种子阶段主要是内部积累投资和利用政府资金发展资金解决资金缺口,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全面发展。
(四)加强政府有关法规及政策的执行力度
首先,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大力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引导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新市场,逐步降低新兴市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门槛,简化上市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政府应重建社会信用体系,努力执行《合同法》和《破产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企业还贷能力,也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明晰贷款机制,在重组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严格保护高新科技企业,消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壁垒,防范和化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五)通过互联网破解高新科技企业投融资难题
互联网投融资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重要服务板块,互联网投融资改变了传统投融资运作模式,互联网和市场深度结合,涉及到商品价值优质化、业务流程迅捷化、数据挖掘快速化、产品服务全面化等方方面面。通过网上银行、网上信托,网贷机构,众筹机构,银企网络中介等为高新企业投融资方便快捷,不但服务的广度覆盖面大,而且服务深度广,通过互联网使金融服务机构与高新科技资源资源充分对接,让原先只被传统金融服务所覆盖的高新科技企业,真正享受到普惠的金融服务。
篇5
【关键词】新兴技术 投融资 对策
一、新兴技术企业投融资概述
投资和融资是新兴技术企业的其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两种资金运作方式,不管是新兴技术企业投资还是融资,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新兴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并且提升新兴技术企业市场竞争力。新兴技术企业投资可以分为对内投资以及对外投资。新兴技术企业投资主要指的是新兴技术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以及设备,还有开拓市场以及扩大销售等等方面的投资。新兴技术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一定要对客观市场环境做好把握,客观评价新兴技术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并且做好相关投资报告工作。新兴技术企业融资指的是新兴技术企业在对自身做出全面考虑的时候需要向外界引进资金用于生产和经营,转向债权人以及投资者实施资金筹集,以及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企业资金累积用作新兴技术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中。目前我国新兴技术企业大部分的融资对象是通过银行借贷以及发行新兴技术企业债券或者是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
二、新兴技术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对投资环境以及投资规模做好充分把握。
很多新兴技术企业在实行投融资之前都没有对客观市场环境做到很好的把握,并且也没有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以及发展规律。并且还有很多新兴技术企业在实行投融资之前也没有对新兴技术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很好的把握和评估,没有真正把新兴技术企业投融资和新兴技术企业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最终导致盲目性投资进而导致失败,给新兴技术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新兴技术企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并没有真正考虑到新兴技术企业自身发展以及未来的市场战略目标,导致投资数额太大,远远超出了新兴技术企业可承受的范围,最终导致新兴技术企业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导致其他业务都无法顺利开展。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加剧,新兴技术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新型设备以及吸纳高素质人才等方面。但是,很多新兴技术企业却错误地认为只要扩大新兴技术企业生产招收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就是保证新兴技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保障。大部分的新兴技术企业都没有考虑到一味的增加产品将会导致产品市场过于饱和,因此,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也是不断下降的,相比之下,新兴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将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最终导致新兴技术企业陷入尴尬的境地,无法维持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新兴技术企业投融资管理对策
(一)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不断拓展新兴技术企业融资渠道,有效强化新兴技术企业融资意识,改变当前较为单一的新兴技术企业融资模式,转变新兴技术企业融资筹资思路。新兴技术企业不仅仅要做到对自身经验方面的积累,同时也应该充分运用新兴技术企业经营盈余进行扩大生产,不断强化新兴技术企业融资意识。
(二)强化信用制度建设。
加强对新兴技术企业建设信用制度,是有效保障新兴技术企业能够顺利实现融资的基础条件之一。针对新兴技术企业而言,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信用体制,不断完善新兴技术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健全新兴技术企业自身的财务内部控制以及外部环境管理,提升新兴技术企业信用程度。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创新新兴技术企业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作为新兴技术企业生产以及经营的准绳,不断完善新兴技术企业自身生产建设,吸纳高素质人才,有效完善新兴技术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生产出更加迎合市场发展的高质量产品。
(三)政府应加大对新兴技术企业投资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牵头,创建新兴技术企业优惠融资和投资的金融机构,为缓解新兴技术企业严峻的市场形势提供必要支持和引导。同时还可以考虑创建基金发展会,为新兴技术企业发展投融资提供必要的支持。并且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新兴技术企业的投融资信用担保制度,不断健全当前我国新兴技术企业在信用方面的评级制度,降低新兴技术企业投融资门槛,加快推进资本利率实现市场化运作,高效配置新兴技术企业资源,有效解决新兴技术企业投融资难题。
四、小结
新兴技术企业投融资难题不仅仅关系到新兴技术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就业方面的问题,因此,破解新兴技术企业投融资管理难题,需要全社会以及各行各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马瑞清,安迪・莫(Andy Mo),珍妮丝・马(Janice Ma). 新兴技术企业融资与投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5.
篇6
【关键词】投融资 组合模型 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投资规模的也相应的得到看扩大,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和融资难的问题,逐渐成为了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的关键要素,而且也成为了现实生活中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疲软,企业的投融资问题显得日益的迫切而且重要。
一、企业投融资模型的建立
企业投融资的定义是指在企业的正常运营中的两种不同的类型,其目的都是通过投融资行为来使企业的实力发展壮大,其过程都是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模型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投资分为对企业外的其它企业进行投资,和对企业内部的投资。在企业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要选择使用可能的组合形式,然后通过不同投资组合的比较,时刻要牢记的是要挑选其中最佳的投资组合。
企业的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自己的资产进行投资,并且承担相应的风险,以实现企业能够合法的获得更多的资金回报或者权益的经济活动。对于企业的投资来说有投入和产出两个过程,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其投入过程需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因为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使投资效益为零,使资金白白的流失。所以在企业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要客观合理的分析投资环境、自身的力量,对投资项目要做好仔细的市场调查,避免投资失败的事情发生。
企业的融资是企业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利用企业内部或者外部的资金的一种经营好的。对于企业来说,维持足够的现金流非常重要,是企业能够正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缺少足够的资金,企业将难以获得较大的发展。
从企业的投资角度来说,投资应该能够达到两个目标:安全性;盈利性。其中安全性是企业进行投资的首要目标,只有资金的安全性得到满足的其他下,企业才应该追求第二个目标——盈利性。本文将用相对投资效果来表示企业的盈利性目标,用投资组合风险表示安全性目标,以此来研究在投资组合中实现相对投资效果的尽可能的大,而风险组合尽可能小的投资组合模型问题。
为了方便研究,进行以下假设:各投资决策的效果是不可观测的,可以进行描述和估计;投资都发生在各期的初期,而且在每期的末尾都会对改对应的投资效果进行评价;企业投资了N家风险企业,而且连续向这N家企业投资了M期。假定企业期望的资本回报率的值为F(x),其中的资金风险为VAR(x)来建立模型,其中目标函数F(x)表示的意义为在对所有不确定的环境下资金回报率的平均值。通过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试算的方法,在对所有的变量都取确定值的基础上,其收益和风险评估数值都通过赋予确定的数值来计算,而且将目标偏差引入到次模型中,对目标的期望的收益和风险应用模糊运算的方法来分析。
二、组合模型的优化分析
企业的投融资组合模型通常采用下列方法来进行分析:
灰色系统的理论方法。灰色系统的理论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通过分析离散序列之间的相关程度来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具有利用的数据较少,而且可以进行多因素进行分析的特点,一般来说可以达到比较不错的效果。要用灰色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须满足三个条件:同等机性、同级性、无因次性,为了能够得到尽可能正确的结果,分析所需要的各项指标应当希望越大越好。
资料分析的方法。可以通过利用一个生产厂商的生产边界进行评估其生产的能力,假如一个厂商的实际产出大于其预估的最大产出,就表示其具有比较高的生产效率,值得进行投资;如果其实际产出落后于其预估的最大产出,那么就表示其生产效率比较低下,进行投资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厂商来说,其生产效率的高低可以通过实际产出和预估的最大产出的比值进行判断。也就是说,可以将厂商的总效率分为实质要素投入产出相关的技术效率和最佳要素相关的配置效率,通过单位等量曲线来判断其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
演化式内神经的网络方法。演化式内神经网络的方法是结合了倒传递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优点,它将倒传网络的架构、网络的层数和相关的参数进行数学编码,进而产生原始的数据群,然后将这些数据群放到网络里,运用遗传算法来进行复制、突变、,从而产生出令人满意的参数。
在企业的投融资过程中,除了选择优秀的投融资模型,还要明确其进行投融资的目标,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投融资的目标来决定投融资方案,在方案确定了之后,再进行投融资的组合模型分析后,最终确定最佳的金融活动方案。在投融资活动的时候,还要尽可能的考虑项目合作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和合作企业自己的关联度,使企业能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从而降低企业金融活动的风险,进而提高企业的投融资效率。在企业进行投融资时候,要注意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改善企业自己的投融资环境。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要严格的遵守金融活动的有关法律法规。
三、结束语
企业的投融资组合模型可以用来指导企业投融资活动的一个标准的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理性的对预定的金融活动进行分析,使企业的金融活动能够有效的运作,同时它还可以降低企业金融活动的风险,帮助企业实现盈利。在越来越多的实践中已经发现,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金融企业的大力欢迎。
参考文献:
[1]李荔.企业投融资组合的模型优化研究[J].时代金融(下旬), 2012.
[2]郭洋,方华.项目融资风险控制与收益分析[J].金融经济,2012.
[3]朱坤林.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综述[J].商业研究,2011.
篇7
关键词:金融创新;企业投融资;决策建设
一、金融创新事项研究
(一)金融市场的创新
通过发展金融创新事项,就是要将创新的市场进行研究与分析,将原有的金融大环境中的诟病去除,确保在真正的创新市场中完成金融体系建设。
通过转换原有的金融市场,就要将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借贷途径进行适当延伸,使借贷的方式、方法经过科学的转换,变成真正能够为国家各个企业带来“经济福利”事项的重大举措,使大、中、小型企业都能够通过金融体系的创新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投资源头;把握重点事项,加快创新拓展,真正将金融体系内部建设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使更多的注意事项能够不断呈现出来,真正将经济市场的投融资决策进行良性的督导。
(二)金融企业组织的创新研究
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内部的组织建设创新是一个较大的话题,它的发展将使得金融事项由内而外地加快创新建设步伐,确保整个经济大环境在国有银行、跨国银行、民间银行的带动下不断前进;进行内部组织的创新调整,就需要将其内部的人才管理、经济管理、贷款发放、存款转换、流动资金的使用等进行有效关注,将每个细节、流程中的创新建设标准统一起来,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金融管理方式的创新研究
金融管理方式的创新转换,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经济管理来说的,更多的是对经济市场大环境中的经济事项管理而言。如何对创新的经济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必须将企业、事业单位、工程施工等诸多经济发展建设体系相融合,使更多可推动经济进步发展的环节真正实现良性循环与创新发展,将自身建设与外部发展结合起来,使经济资源的建设能够为社会整体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二、企业投融资决策的事项研究
(一)投资建设具体事项研究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对资金的来源进行研究,选取最可靠的经济资源,确保自身建设可在金融创新体系下加速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
首先,企业在制定投资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建设、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个事项的细节研究,制定统一的发展投资标准,对人力资源管理、材料设备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等事项进行有效地关注,真正将全面性的造价控制进行有效地关注,把握良好的经济投资手段,使更多的经济事项能够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影响而有所进步;其次,在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对金融市场中的筹资力度的影响,使投资过程中的各个事项能够符合经济大环境中的建设标准,使自己在下一步的投资建设过程中,不断开创新的途径。
(二)融资建设具体事项研究
制定完整的投资建设计划、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全面关注之后,就要对融资的事项进行全面研究,在融资过程中,通过对金融体系借贷、民间筹资等环节的广泛关注,使融资事项能够完善地进行下去。
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层能够真正从经济大环境出发,将重点放在金融筹资方面,认清金融大环境的创新变革现状,抓住机遇,在较好的时间段内进行有效地经济金融借贷活动,将更多的资金能够为我所用。但是,由于金融市场时刻在转变,只有不断创新的技术作为支撑,企业内部的领导及技术性的人员才能真正掌握经济信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渗透创新技术,为自身的融资事项打好基础。
三、金融创新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影响
(一)开拓新兴市场
金融体系及金融环境进行有效地创新,就会影响整个经济大环境,其中,对企业的投融资事项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开拓新兴市场方面,在进行金融的创新转换过程中,通过金融系统对经济大环境的完善转换,使更多的经济资源能够渗透到金融机构的建设中去,通过民间的存款、建设、流动资金的重新整合、创新市场的开辟等诸多活动,使企业在进行经济筹资过程中,能够在新型市场中寻求更利于自己发展、最适合自己运用的筹资方式,使企业自身在投融资的决策建设过程中,能够快速、灵活地进行自我转换,使更多的经济建设事项能够不断完善起来。
通过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开拓,就会使企业的筹资建设范围不断提升,在进行有效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能够真正将内部的经济建设与系统性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如果对经济大市场有一个较好的判断,就会使领导层在进行经济战略事项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有效地创新,把握重点事项,将自主创新研发的技术进行有效地使用。
(二)建立新兴产业模式
金融环境得到有效地创新之后,就需要企业加快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而企业内部的投融资决策事项也会随着发生较大的变化。
首先,在进行新型的金融机构发展事项创新过程中,可能带来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变化,这样的现象说明“变则通”的道理,将创新的技术进行有效地使用,在进行新兴发展事项的研究过程中,真正实现内部生产建设中的主导模式变革,使其能够不断地适应外部经济的发展变化;其次,在进行与经济大环境的对比过程中,企业领导层与技术高层人员的高度重视,就会将新兴产业中的经济事项渗透到投融资的建设中去,把握较好的投资与融资事项,对金融系统中的融资形式发展进行有效运用,将自身的投资事项能够真正建立在较好的经济发展事项中去,使金融新兴模式能够真正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经济发展新方向规划
金融创新事项完善并建立起来之后,就需要各个企业在发展进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内部的调节,真正将自己的经济发展事项进行创新研究,将投融资的方向进行有效地转换,以此更好地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把握经济金融发展事项中的各项经济重点事项的特征,使企业内部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整体进步结合在一起,掌握经济进步创新发展的脉络,不断确立自己的新型发展方向,并加强建设,使自己的投资能够奠定较好的经济基础,不断建立融资事项,把握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内容,才能取得更好地进步。
篇8
据统计,四家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已完成融资3.05亿元,已完成和启动政府公益性项目建设22个(其中已完成3个),已完成项目投资1.53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和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正确、具有战略眼光。现将调查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不等不靠,快速完成新企业的组建
四家企业在正式确定班子主要成员后,不等不靠,克服各种困难,迅速筹备公司组建工作。一是各自完成了办公场所的选址及装修,其中公用事业公司已经拥有了办公楼产权;二是搭建了企业基本组织架构,各企业普遍组建了1-3个实体子公司;三是经营管理人员基本到位,聘请了部分高中级人才;四是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精干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
二、攻坚克难,千方百计破解融资难题
四家企业均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开拓融资渠道,着力破解融资难题。
一是积极做好银行信贷融资。目前总共3.05亿元的融资(其中高铁公司1.7亿元、公司1.1亿元、交司2500万元)全都通过银行信贷获得。为进一步扩大银行信贷融资规模,四家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正积极主动地与各银行探索破解融资难题,得到了银行长期的大力支持。如公司已就七个项目融资与各有关银行达成了一定的合作共识,计划今年完成融资2-3亿元,力争5亿元。
二是创新思路,千方百计谋求多方式多渠道的融资。高铁公司紧密跟踪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亚洲开发银行3亿美元城市基础设施贷款项目,并争取年内发行一期信托产品。交司与深圳华龙证券公司就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了深入洽谈,并积极探索交通建设投资基金等新的融资模式。同时,各企业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努力引进多元投资主体。
三、不辱使命,良好完成各项公益性项目建设任务
四家企业均能勇于承担项目建设重任,保质保量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
一方面,坚持先进理念谋划、高起点规划的原则,精心设计项目方案。高铁公司和公司分别承担了高铁新区、市行政中心两个全市重要建设任务,为了高品位、高质量的建成,并力求做到百年不落后,两家企业均组织人员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多次同上海同济大学等规划设计名校就项目规划设计进行交流沟通,科学规划设计项目方案。交司围绕“打造我市主城区到周边市县一小时经济圈和各乡镇间半小时交通网络”建设任务,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拟定了相关方案。
另一方面,举全力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各企业积极主动地做好承建项目开工前的选址、征地、清表、方案设计等工作,为及时启动项目建设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以“大干快上,勇争第一”的敬业精神,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公司于今年年初,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快速高效完成了何家岭公园、中山路景观工程改造和孔目江两岸景观工程改造三个项目。目前,四家企业已启动的19个项目(高铁公司5个、交司4个、公司7个、地司3个)正在按计划快速推进。
四、着眼长远,积极探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家企业在做好公益性项目建设任务的同时,着眼企业长远发展,积极探求经营多元化,效益最大化,努力谋求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继发展。
一是搞好土地收储和开发增值。各企业均收储了一定的土地,并用其对外融资或房地产开发,实现土地增值。增值资金又用于再行收储土地,形成收储、融资、开发、再收储的良性循环。
二是搞好资源整合和融资开发。各企业充分利用政府扶持和优惠政策,积极搞好优质资源整合,并将整合的优质资源用于融资或开发盈利。交司还积极整合公路系统的土地资源,用于开发、融资。
公司积极整合110多个市直一二级单位的资产,将注册资本由成立之初的3000万元增资到1亿元,以提升企业对外融资或合作的能力,为破解融资瓶颈提供资源保障,同时积极挖掘城市公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计划整合城市地下管网资源,辅设城市地下公用管道进行出租经营。地司充分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注册成立了金地拍卖有限公司,增加了土地拍卖业务。
三是发展相关产业,拓展新的盈利渠道。四家企业均在已成立或计划成立房产开发公司的同时,结合各自特点,积极拓展沥青混凝土、广告、岩矿开采、经销等业务。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缺乏优质资产,同时受国家宏观金融政策调整的影响,融资压力较大;
二是公益性项目收益较少,工程建设资金运转困难;
三是各有关部门的资源整合和企业与部门之间的互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高中级专业人才缺乏。
六、对策和建议
1、壮大资本实力。加快有关国有资产注入,扩充资本增量;优化资本结构,积极引进外来投资、民营资本参股,在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扩大资本总额,提高货币资金比例,增强投融资实力。
篇9
一、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企业的融资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为了能够尽量减少企业融资的风险,运用的都是内部性的融资方式,无法给企业引入新的资源,只是循环利用企业的自身资产在原地周转,给企业资金的周转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因为借贷款而带来的利益赔偿问题,但是这样的融资方式对企业规模的扩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在实际生产运营中,单纯地依靠内部的单一融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引用内部融资的过程中,会导致企业在新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因为资金欠缺对企业造成经济危机,甚至严重的会造成企业破产的后果。而外部融资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受到外界的干扰因素较多,归根到底就是外部融资的条件要求较高。通过对我国在工商局已注册的企业进行研究发现,屹立在该行业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其所拥有的特征就是规模小、抵抗经济危机能力较差等,银行通过对其特性的分析,无法较好地对其提供贷款资金,进而减少了外部融资的方式。例如,某产品企业向银行贷款200万用以购买生产需要的材料,但因为企业的自身特性,再加上其成立时间短、知名度不高,以及其财务账上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5%,同时该企业的资金流动率与速冻率也相对较低,进而致使银行无法为该企业提供贷款资金,因此企业的借贷款失败。此外,银行对于借贷企业的要求也较高,对借贷审核的程序也进行严格的管控。例如,企业进行借贷时,银行会对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但是银行所运用的评估形势较为硬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向银行贷款的进度,进一步堵塞了企业引入外部资金的形式。
(二)企业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投资结构不合理与不科学化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管理运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企业有关管理者对投资结构的认识不够、对市场的经济动态变化掌握得不彻底,导致了盲目性的投资,继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作用。
(1)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资产结构分为两大模块,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其中覆盖了土地、房屋建筑、生产技术、装备设施以及企业资金等。根据当代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企业资金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着较大比例,其中大部分被应用于开拓企业生产规模、购买仪器设备以及聘请优秀技术人才等有关业务中,这就延长了企业的发展线,减少了企业的资产回收率,削弱了企业的实际经营实力,降低了企业在市场行业的竞争力。
(2)企业的负债结构不合理。将我国某一企业作为例子,该企业为了可以引入更多的创业型企业到其工业园,为那些创业型企业在银行的贷款中做出担保,在处理客户资金短缺的同时也把自身的经济风险与客户的资产风险结合在一起,这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资产风险,同时也加大了向银行或是其他机构投资融资的困难度。
(3)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对资本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相对较为模糊,特别是私营企业,在其发展进程中由于自身规模与资金等因素的束缚,只是看重资金的数额,并没有重视资金的质量,进而造成企业资本结构的混乱与不合理等问题。以往的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资金越充足就代表其实力越强,这一观念对企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科技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其拥有强大的资金发展空间,还要求其具备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反之,则无法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行业中站稳脚跟,进而会逐渐被其行业所淘汰而销声匿迹。
二、提高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措施
(一)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
因为内部融资的风险较小,且自主性相对较高,因此企业优选的融资形式便是通过内部融资,但是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壮大,对生产设备与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地依靠内部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资金方面的需求。外部融资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扩大企业融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启动外部融资,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在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二者之间找到相互制约的平衡点。将企业获得的部分利益用作内部资源以外,还应合理有效地发挥外部资源的作用。例如,外债、股票与银行贷款等外部融资方式,拓宽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尽量改善企业单一化的融资状况。在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如完善企业内部资金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向银行贷款做好铺垫;与此同时,银行也应当合理地调整企业的贷款制度,为企业引入外部资源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优化企业投资结构
企业要想为自身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应当结合自身的基本状况,优化投资结构,以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详细的实行措施可以概括成如下内容:
(1)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应当具有长远发展的认识,确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面,杜绝看重短期利益,应以企业的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制定合理与科学的项目投资方案,并且做好策划书。
(2)增加企业调研力度。在上述条件下,企业还应加大力度展开调研工作,对企业的相关项目与业务进行定期的管理与增加,提高企业投资的成功率。
三、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 节能企业 融资渠道 债券
近年来,尽管我国节能产业投资和融资逐渐增多,但是投融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就山西省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节能企业发债渠道未被有效利用
节能产业融资的渠道依然单一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尽管在国家强力推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背景下,环保投资额有望加大到17万亿,但国家地广人稠,平均到各省各地的资金不过杯水车薪。调查显示,就我省来看银行贷款仍然是节能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占80%以上。融资渠道中居第二位的是民间资本渠道,占总筹集资金的10%;政府财政支持居第三位为4%;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分别占3%和2%。此外,节能企业仅有1%的资金由上级节能企业直接注资,或采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方式。
众所周知,过度的依赖银行不是长久之计,银行不会一直贷款下去,也不会给所有的节能企业都融资,另外银行贷款申请难、审批难、利率偏高,对不动产等抵押物额度要求高,担保额度小,贷款期限短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企业。所以大部分的节能企业需要拓宽自己的融资渠道,信托贷款、基金贷款,发行债券都是不错的融资渠道。
节能企业债券社会融资规模呈上升趋势,但近几年呈曲折上升,且整体上升幅度不大,证明发行债券的前景良好但债券发行未深入到实处。而通过图三发现近十年来,债券融资额占社会融资额的比例虽有明显上升,但仍不足5%,说明企业发行债券的渠道未被有效利用。
对于节能企业的投融资问题,经过对节能企业的调查,发现发债渠道未被有效利用为了一大障碍,由于节能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难度较大,节能企业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未被充分利用,对于这一问题,48%的节能企业认为准入门槛高,35%的节能企业认为发行成本较高,20%的节能企业认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5%的节能企业认为会计制度不完善。还有15%节能企业认为是节能企业自身组织架构不完善、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原因造成的。
二、节能企业上市融资的较少
2014年上半年股市处于牛市阶段,2014年6月末股票市价总值占GDP比重超过50%,至2014年9月末,全国已有上市公司2613家,累计融资156000多亿元。但根据大智慧数据统计,我国现有节能环保概念的上市公司172家,数量占两市上市公司的6.78%,总体来看,节能上市的公司为数相对较少。
根wind咨询数据,受国家宏观政策利好,截止2014年末节能行业绝对涨幅3.8%。上证指数同期涨幅-7.5%,相对涨幅8.1%。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近几年,我们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投资力度加大,但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由表二可见节能企业上市公司股票的盈利状况,节能减排投融资在上市融资较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总股本数相对较少,要求相关上市公司上市融资有待加强,融资模式有待完善。
三、信托渠道未被有效利用
我们国家节能减排产业的发展比发达国家起步晚,目前节能减排融资主要的方式是传统的商业贷款,还没有专门的针对节能减排项的金融产品。正是上述特点使得融资领域中市场竞争机制不强,投资效率不高。 因而信托这一渠道可以充分利用,进而利用其来筹集资金。
所谓的信托,是指以信用为基础,涉及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三方当事人的一种金融制度。信托募集资金主要有两个通道,一个是依靠银行,就是努力打开银行渠道,让投资者在银行认识信托产品。另一个是依靠资本市场,就是依托资本市场,开发流动性好的产品。在资本市场上,节能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渠道效果一直不太明显。
在资本市场与节能减排企业的相互关系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由于节能减排技术与项目资金未能有机结合,未充分利用技术与资金资源达到资本的乘数效应作用,使得市场资金融资规模上升不太明显,近几年还有下降趋势。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