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范文

时间:2023-03-25 16:3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模糊语言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模糊语言学

篇1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模糊性;网络语言

前言

网络可以为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和学习资料,在未来的教学中网络语言自身就能够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研究网络语言的模糊性通过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使人们增强对语言变体的认识,促进人们高效的应用网络语言。

一、 网络语言语义的模糊性

(一) 分类。网络语言的语义模糊可以分为三类,即评价性模糊、范畴模糊、连续统模糊。这三种模糊现象的共性就是“界限不明”。这种分类方法归纳了大部分的语义模糊现象,但还需要加入一些模糊量词。因此将自然语言语义模糊的模糊词分为数量模糊、评价性模糊、范畴模糊、连续统模糊。数量模糊是指量的模糊,如一群、一些、几个等,是由于在结合概念和声音形象的时候没有做到一一对应而产生的语义模糊;评价性模糊是由于在对客观现实的抽象概念进行评价时产生的语义模糊,其思想和概念的含糊往往是认识语言主体的差异性、局限性引起的,如“聪明”;范畴模糊是没有明确的范畴外延而造成的模糊,例如“车辆”;连续统模糊是指没有清晰的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界限而造成的模糊,是客体自身特有的,例如季节词和颜色词等[1]。

(二) 特点。网络语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变异性,由于在网络中交际背景、交际者、交际目的、话题等发生了变异,造成网络语义模糊产生新的机制。网络语言的变异形式最开始是由少数网民使用的,是一种超前行为,并没有被大多数网民接受。但是在少数网民对其使用的长期坚持下,使人们逐渐减少了对这种变异形式的排斥和否定,得到更多的人接受和重用。但这不说明网络语言的变异形式可以成为语言中的稳定构成部分。例如“LOL”出现在英语网络语言中,用来表示兴奋和高兴的心情。在“LOL”刚开始被应用的时候有很多人对其表示不赞同,甚至某些学者表示使用这种语言会对正常的英语适应构成威胁,难以保证英语的规范性。而汉语网络语言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在表示顶住压力使用“hold住”,表示双方对决时使用“PK”等,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多数人都会对这种变异行为进行批判,但在网络语言的影响增大的趋势下,人们逐渐对这种变异形式转变态度,采取接受的观念[2]。

二、 网络语言语用的模糊性

(一)功能。不同类别的网络语言模糊限制语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如迟疑推延类,其语用功能为消弱直接拒绝的冷漠感和生硬感,如再看看、再说吧等;客观依据类的语用功能主要是降低自我责任,增加可信度、权威性,如据报道、众所周知等;假设推测类的语用功能为做好两种心理准备,维护双方面子,减弱强硬语气,避免冲突,如要是......等;情态意愿类的语用功能主要是委婉的提出建议、避免武断、冲突,如肯定、最好、可以等;主观见解类语用功能主要是不将个人意见强加给别人,尊重他人意见和实际情况,如依我看、我担心等;频率变动类主要语用功能为概括并强调动作发生的频率和状态持续的时间,如一直、经常、偶尔等;降低模糊程度类的主要语用功能为使话语更具体,降低被修饰语模糊程度,如有几分、极、十分等。另外其独特的功能还根据具体的语用来决定,存在网民为了模糊而创新网络模糊语言,只是为了出新,没有其它的目的,例如“火星文”[3]。

(二) 形式。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的表现形式主要为语前构型、语用表达、语后理解生效三个阶段的语用模糊。在语前构型阶段主要表现为模糊限制语、隐喻,模糊限制语主要是对说话人的提供的信息的详略程度、可信度的态度,主要有缓和型和变动型两种类型。而隐喻是模糊事物的界限,反射出的隐喻也是模糊的,通常在没有恰当的词汇对新概念进行表述、只能用接近的词汇表达、将事物抽象性质利用比喻表述的情况下使用隐喻模糊;在运用表达阶段主要表现为语用和礼貌、合作原则之间的关系;在语后理解生效阶段主要表现为幽默功能、含蓄性和“网络白字”[4]。

三、网络语言模糊性与语境的联系

(一)网络模糊语高度依赖语境。在交际中往往依赖语境来推导语用模糊意义,语境的可变性、动态性对交际本身的可变性、动态性具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了语用模糊的可能性。网络语言模糊性对语境的依赖性还对语用效度具有重要影响,在网络交际过程中,交际的双方就会建立一个临时的交际语境,其中其主导作用的往往是发话者,而在建立交际语境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将话语的语境效果增加到最大程度、将听话人理解话语时付出的努力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两方面因素。说话人这种努力平衡语境的效果就是语用效度,而语用效度受网络虚拟性、网民自由表达的需要、网络传递信息的快速性的影响逐渐得到弱化,而人们在网络交际中为了提高语境的语用效度就会采取相应的语言简化手段来增加对方接受信息的时效性,因此就会造成网络语言出现模糊性,从而推动了网络语言模糊性的发展,为社会语言交际发挥积极作用[5]。

(二) 语境对网络模糊语具有推导作用。网络模糊语不但依赖语境,在其发展和使用中还要借助语用学、语言学规则的推导作用。明示作用利用逻辑思维可推导出语用模糊含义,其作用可具体表现为临时/新创概念的构建、开发性增义、丰义、指称解析、消岐等。而话语含义通过关联理论描述来推导主要暗示结论、暗示前提、显义和明示三个步骤[6]。而在具体的网络交际语境中会出现表明完全无关联语句、不完全关联语句的形式,这些都属于语用模糊,在其推导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模式就是修辞三段论。修辞三段论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形式。这些模式都可以将语用推理中的弱义和缺项具体的说明,在表面无关联的话语语境中,存在寓有特殊含义的修辞三段论的可能,产生这种语用模糊的语句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交际失误和交际困难。另外网络语言的不确定性,增强了话语言外之义含糊的动机性,而这种动机也主要是考虑语言系统之外的因素,如委婉使用话语、间接表达不满情绪,避免听话人出现难堪或丢面子的情况,从而为交际双方的共同利益提供保障,促进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7]。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学语言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网络语言的语义和语用的模糊性主要受语境的影响,加大对网络语言的关注,正确定性网络语言,有利于深刻的了解未来语言的发展态势,同时对考察语言变化发挥重要意义。另外逐渐深入探究网络语言模糊性,也利于推动网络语言健康持久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语言和谐发展。(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苏全彩. 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85-86.

[2]张曼. 网络微博语言的个案性分析[D].广州大学,2012.

[3]金鹏辉. 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审视委婉语的语用模糊[D].辽宁大学,2012.

[4]寇广增. 基于意见挖掘通用框架的情感极性强度模糊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0.

[5]陈姗姗.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网络语言变异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2:58+60.

篇2

关键词:模糊;委婉语;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222-01

一、委婉语和模糊语言学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中“非礼勿言”,即不合乎“礼”的话不说。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者动作,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者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这些好听的、代用的或暗示性的词语就是委婉语(Euphemism)。

模糊语言学(fuzzylinguistics)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它是语言学与模糊学相结合的产物。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以模糊集合论为工具来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模糊性问题,在目标和始源之间强制建立相似性的结果,从而开创了模糊语言学这一新的边缘学科。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给模糊学下定义:“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的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某个命题,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

在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开拓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1979年,他在《外国语》第4期上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引起了国内广大学者的浓厚兴趣。随后,伍铁平先生相继撰写了30余篇论文,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

二、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下面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从委婉语的三个语用功能来分析委婉语的使用。

(一)回避忌讳功能。在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语言禁忌,在某些交际场合中巧妙得体地回避禁忌语是衡量交际对象文明修养的尺度。在《模糊语言学》一书中, 伍铁平先生分析了委婉语与语言模糊性的关系,指出委婉语的基础在于“模糊”了事物间的概念和界限。语言禁忌涉及的范围广泛,从个人家庭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禁忌现象无所不有,无时不在。

心理上对之敬而远之,往往采用模糊概念来表达。如:当我们谈到某个人去世时, 我们不用具体词“die”而说“某某那个了”这里的“那个”是个模糊的词语。如果辅之以非言语手段如悲伤的表情,在具体的语境中,人们就很容易理解言语者的意图而不会引起不愉快的联想。汉语中关于“死”的委婉说法有一百三十多种,英语中用来表达“死亡”含义的委婉说法也不少,如go to a better world (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去),be with God (与上帝同在),to see Marx(见马克思),to be no more (没了、不在了),to rest in peace (安息)。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用不同的委婉语表达特定的事物,起到了各自的语用效果。

(二)礼貌功能。讲究礼貌是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G.Leech对言语行为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并提出了“礼貌原则”和“讽刺原则”。为了恪守礼貌原则并减少言语交际中意见的正面冲突,使用模糊限制语来委婉地进行表达,可以缓和语气使话语显得得体而礼貌,同时又能表达出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对交际双方来说,委婉语的使用可以巧妙地模糊语言,避免直言的尴尬,得到较好的交流效果。一般而言,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越大,使用委婉语的程度就越高,反之则越小。这种社会距离受到交流双方的社会地位、个人差异以及话题因素的影响。如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或者个人差异如陌生人之间、有异性加入的场合以及年龄上的差异等等都会导致委婉语的频繁使用。因此,委婉语遵循了会话礼貌原则,能达到定向交际目的,完成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

(三)软化语气功能。在论述观点、公众宣传、商务、外交谈判过程中,有时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必须根据具体对象把话说得含蓄委婉,以尽量减少对方的反感以利于其认同和接受,或有利于弥合双方的分歧,增加彼此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常使用软化语气的委婉词语,以达到言曲意直的修辞作用。比如教师经常用委婉语,这些委婉语实际上大多属于模糊语,运用降格陈述法进行委婉表达。我们可以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看教师经常使用的委婉语在教学中所起的软化语气功能。比如:

He/she can do better work with help.

在谈到成绩差的学生时,教师若运用上述的模糊表达就肯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听者的感觉是该生是个主动学习者,远比直接说He/she is stupid要好。在交际过程中,不单单是教师,说话人如果能够恰当正确地使用委婉语,就能充分发挥委婉语的模糊语用功能,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达到较好的交际目的。

委婉语是人们交往过程中为谋求理想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策略,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委婉语在社会文化交流中,在各种语言现象中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正是因为其模糊的语言特征,从而在交际中能发挥其强大的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Ellis,Rod.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3]黄金荣.从模糊语言学看英语委婉语[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4]刘丽军.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

篇3

关键词:中外学术论文摘要;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59-02

前言

摘要,作为一种学术体裁,其主要功能是迅速而准确地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因此,摘要以其内容的客观性和信息传递的精确性而著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科学探索的不确定性,摘要无法真正做到“准确”和“客观”,因此,一些模糊限制语便出现在摘要语篇之中。模糊限制语是指“有意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生成语义学家拉科夫于1972年在他的论文《语义标准和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来的。由于人们一贯关注学术语篇的准确客观性,因此忽视了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修辞作用,而对于摘要中模糊修辞的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为了深入理解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和语言特色,本文将通过对中外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模糊限制语在摘要语篇中的分布状况、语用功能和文体风格,以及中外学者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的异同和原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摘要语篇中的模糊修辞,增强学术英语写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ESP教学研究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Swales学派的IMRD结构作为分析语料中摘要宏观结构的参照,即学术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分为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语步。对于模糊限制语的分析,本文将主要研究由Varttala划分的以下五类词汇形式的模糊限制语:认知情态动词模糊限制语、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认知副词模糊限制语、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以及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

二、结果与讨论

(一)模糊限制语在中西方学者撰写的英文摘要各语步中的使用分析

从模糊限制语在中西方学者撰写的英文摘要各语步中的使用频率来看,讨论语步模糊限制语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引言和结果语步,而方法语步中模糊限制语的密度最小。这主要是由于摘要各语步不同的交际目的造成的。从功能上看,引言部分主要是引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语步中,作者通过评述该学科内前人研究的成败作为切入点,阐述其论文研究的目的、动机以及核心内容。在评述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时,作者除了使用一些像“few”、“little”等属性模糊限制语来暗示读者以往研究的空缺外,还使用了一些像“neglect”、“violate”和“inadequate”、

“outdated”等具有负面意义的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和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来谨慎地指出前人研究成果的不足。这些模糊限制语的大量使用不仅间接地表达了该领域仍需大量的科学研究,还暗示读者本项研究潜在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语步是论文摘要中最客观的部分,是对研究所用到的实验、数据、方法、程序进行精确描述,为下文新的学术观点的提出提供依据,并不涉及对实验结果的推论。因此,模糊限制语在这一语步中的出现频率最低。

结果语步的作用是展示研究结果,要求作者对其研究结果作真实、准确的描述,因而拒绝大量模糊限制语的存在,只是使用少量像“re-examine”、“re-observe”等带有前缀“re-”的表示反复意义的行为动词和像“show”、“reveal”等表示客观意义的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来表明研究结果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无数次实验,在对客观事实反复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显示了新的科研成果的可信性和客观性。

讨论语步是学术论文摘要中最具有主观性的部分,是作者在完善和拓展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论断。在这一语步中,作者大量使用一些像“interpret”、“argue”、“suggest”等表示诠释和推论意义的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来阐释和捍卫其研究结果,力图说服读者和其他学术同行接受其新观点。与此同时,作者还大量使用一些像“perhaps”、“probably”、“possibly”等表示可能性的认知副词模糊限制语,谨慎地表达自己新的学术观点。这类模糊限制语的大量使用不仅可以帮助作者以更精确的方式表达其尚未被确立的科学论断,而且可以帮助作者在日后新论断证明有错,遭遇反对时避免承担个人责任。此外,一些像“implication”、“application”等“显性”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讨论语步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此类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帮助作者明确地表达其科研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实用价值,从而使读者和其他学术同行意识到本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其对于该学科的贡献。

(二)中西方学者在其英文学术论文摘要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

经过对中外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分析与统计,笔者发现西方学者在其撰写的英文摘要中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明显多于中国学者。这表明西方学者善于使用模糊修辞来帮助其精确、严谨地表达学术观点,而中国学者则不太习惯使用这一语言策略。从模糊限制语在中西方学者撰写的英文摘要中的使用频率来看,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认知情态动词、认知副词和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而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最低。此外,我们发现西方摘要作者对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中国作者,他们使用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的形式多样,不仅包括像“prove”、“demonstrate”、“report”等行为动词,像“assume”、“think”、“believe”等推论动词,还包括像“appear”、“seem”等感官动词。相比之下,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在中国学者撰写的英文摘要中的形式比较单一,只涉及像“show”、“suggest”、“propose”等这一类行为动词,而像“believe”、“seem”等推论动词和感官动词却没有出现。

从认知情态动词、认知副词、认知形容词和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来看,西方学者对这几类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均高于中国学者。不仅如此,我们发现西方摘要作者大量使用了一些像“novel”、“innovative”、“new”等具有肯定意义的态度型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来强调其科研成果的新颖性和独创性。而这类模糊限制语在中国学者撰写的英文摘要中却不曾出现。此外,在西方学者撰写的英文摘要中,这几类模糊限制语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像“rarely”、“slightly”等降低语气的认知副词模糊限制语,像“meaningful”、“good”等情态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也有像“hypothesis”、“assumption”等推论型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外学者撰写的英文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发现摘要各语步不同的交际目的造成了模糊限制语在摘要各语步中不同的出现频率、语用功能和修辞风格。不仅如此,中外学者在认知情态动词、认知动词、认知副词、认知形容词以及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摘要中的模糊限制语体现着其特有的人际功能,既帮助作者准确客观地反映其科研成果,又使其表达了谦虚、礼貌的态度,营造出与读者以及其他学术同行对话的空间。期望本文能丰富ESP教学研究,为学术英语写作和跨文化学术交流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Hyland, K. Hedg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 [M]. Am-

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

pany, 1998.

[2]Lakoff, G.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

ic of Fuzzy Concepts [J].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 1972,

(8):183-228.

[3]Meyer, P. G. Hedging Strategies in Written Discourse: Stren-

gthening the Argument by Weakening the Claim [C]//In Mar-

kkanen, R. & Schroder, H. Hedging and Discourse: Approa-

ches to the Analysis of a Pragmatic Phenomenon in Academ-

ic Texts.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7.

[4]Swales, J. 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

earch Setting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Thompson, G.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Writing: Learning to Argue with the Reader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1, 27(1):58-78.

篇4

关键词:模糊语言 文学 表现功能

一、引言

模糊语言(vagueness)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它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模糊性缘于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但正是自然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使它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表现力。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这种模糊语言艺术用得很广。作者往往在作品中故设模糊性语言,通过双关、委婉、暗示等手法,以创造某种意境,表达某种情感,从而达到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美和情节表达美。

二、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

关于模糊语言有这样的解释:第一,认为模糊语言,作为一种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即:语义的表达不分明、不清晰的语言便是模糊语言。第二,模糊语言是建立在“清晰”和模糊的相对基础上的,是一种有“亦此亦彼性”语言,有不精确性。形式逻辑排中律认为:两个矛盾的概念,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必须一真一假,没有第三种可能。而模糊语言则恰好是恰巧是对排中律的突破。它表达的概念是亦甲亦乙。以上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模糊语言的语义不明确,内涵丰富,有较大的概括性。而英语是一种自然语言,它毫无例外的带有人类语言的共同特性,即模糊性。

在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也得到巧妙大量的运用。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语言是用于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人们相互之间交往的一种符号体系,一种信息的载体。文学自身的特点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传达出文学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体验,所以,文学注定要用人们通用语言来表达那种不可言传的东西,而这种语言既要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审美体验,又要沟通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是真正的文学语言,它完全不同于普通语言,内涵远比普通语言丰富,有暗示性、心理蕴包性、妥帖性、独创性、音乐性等。而且,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形象性是靠形象思维来完成的,而形象思维的主要思维活动则是模糊思维。作家的构思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模糊思维的过程,而读者的理解过程又是一种对作家模糊思维的接受和延续。因此,我们又可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模糊信息的载体。同时,文学作品的另一面是含蓄,含蓄本身就有模糊的饿性质。因此,模糊语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艺术性的模糊语言。换言之,艺术性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中带有模糊特征的艺术语言,而模糊语言运用更好的实现了语言文学的表现功能。

三、文学语言普通语言和文学的模糊性表达

首先,文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审美,塑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字形象。因此,文学作品中的真不同于自然的真。在作品中,作家并不对事件或人物进行真实的叙述和描写,只是把现实中、真实的事件、人物作为叙述和描写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典型化的规律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和人物饱含了作家的主观感情和体验,和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出入,甚至很多时候不合生活逻辑。关于这一点苏珊・朗格曾说过:“这种创造物指艺术品)从科学的立场和生活实践的立场上看,完全是一种幻觉。这种创造出来的幻想可以令人联想到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地方,就像历史性小说或是描写某一地区风貌的小说可以令人回忆往事一样。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创造出来的幻想却是一种不受真实事件、地区、行为和人物的约束的自由创造物”。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不同于普通生活中的客观世界。文学作品只求艺术世界的真,而不是客观的真,这样的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世界有时是不合逻辑的,甚至是离奇怪诞的。因此,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就具有明显的不同:普通语言要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的住客观生活的检验,不能有半点模糊;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符号世界,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符合艺术世界,合乎作家的情感逻辑就可以了。因此,在文学创作的传达阶段,作家为了使情感更储蓄、深刻,常常使用模糊性的文学语言,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更好地发挥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

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散文,它不同与科技文章,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科学说明,而是要创造一种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使诗超越的存在,以取得意在意外,情在辞外之效。这种意象,这种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糊修饰语的作用来表达,模糊修饰语可创造一种意境,产生一种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

Soft is the strain when Zephyr gently blows.

And the smooth stream in smoother Numbers flows.

But when loud Surges lash the sounding shore.

The hoarse, rough verse should like the torrent roar.

Pope :Essay on criticism

这首四行诗前两句用了模糊修饰词soft形容strain,gently修饰blows, smooth 修饰stream,smoother修饰Numbers, 描绘出一副微风轻拂,溪水潺潺的柔和景色。后两句话锋一转,用了另两个修饰词loud对Surges, sounding对shore,hoarse和rough对 verse,torrent 对 roar,展现出了一个惊涛拍岸,激流咆哮的激烈画面。如果去掉这些模糊修饰语,诗就失去了诗的意境和诗的美感。

从语言功能看,普通语言也区别与文学语言。语言都具有指称和表现两大功能。实际运用中语言的指称和表现功能总是重合在一起,“指称”使语言同现实联系起来,“表现”使语言具有了更多的心理内涵和感彩。对此,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论述过:“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的名称,而是概念的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的东西 ,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 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索绪尔强调的正是语言的指称和表象。语言的指称和表现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侧重点不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语言侧重运用语言的指称功能。当文学语言用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抒感时文学语言就不那么明确了。因为,情、情感体验是不可言传的,但又要把它传达出来,所以,作家就用一些看似不确定的模糊语言进行描写,在模糊中求得诗意的妥贴,这时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就显得重要了。意识流小说语句模糊段落在作品中往往既有既能生动灵活又能相对准确的表达人们复杂的情感和潜在意识的作用。美国意识流大师威廉・福克纳就不时的在他的作品中运用模糊段落,表意“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这喧哗和驿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的主思考。(Lee,1993,59-63) 我们看乔依斯《死者》中运用模糊的妙笔之处。

…other forms were near. His soul had approached that region where dwell the vest hosts of the dead. He was conscious of, but couldn't apprehend, their wayward and flickering existence. His own identity was fading out into a gray impalpable world: the solid word itself. While these dead had one time reared and lived in, was dissowing dwindling (Pickering, 1974:564)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妒忌他人之余,感到他的爱情生活实际上是肤浅的、苍白的、模糊的。他联想到“他的灵魂已接近那个住着大批死者的领域,他的自身正消逝到一个灰色的无法捉摸的世界去”。这种对模糊联想的描写段落,既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又可以进一步展开下面的故事情节。如若把模糊的,耐人寻味的东西说破,作家的风格不仅表失殆尽,作品也骤然变得毫无韵味。

其次,从作家的创作看。在作为创作语言最重要的现实生活中,无不充满着模糊的现象,并在极大程度上与模糊思维密切相关。生活的模糊和创作思维的模糊使作家创造的形象并非绝对的清晰,结果导致语言运用上的模糊性。创作过程一般分为心理表象的感知阶段、审美意象的孕育阶段和艺术形象定性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作家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感知阶段到孕育阶段始终伴随着鲜明的形象性。

艺术形象的模糊性和生活的模糊、创作思维的模糊性有密切的关系。作家的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情感,情感本身也是复杂的,有时连作家自己也不能主宰,不能确定自己的情感导向,所以,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创造客体的模糊性和创造主体情感的模糊性,直接影响创作思维的精确性。这样,艺术传达阶段的语言运用必然带有模糊性特征,模糊语言的运用使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给读者以朦胧含蓄、扑朔迷离、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

It was a typical summer evening in June, the atmosphere being in such delicate equilibrium and so transmissive that inanimate objects seemed endowed with two or three senses, if not five. There wa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ear and the far, and a auditor felt close to everything within the horizon. The soundlessness impressed her as a positive entity rather than as 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 It was broken by the strumming of string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Chapter 19)

这段文章中把“没有生命的东西”描写成“仿佛有了两种或者三种感官,即便不能说有五种。远处和近处,并没有分别,凡是地平线以内的东西,听的人都觉得,好像近在眼前。”(《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章,第185页)这种通感手法的应用,就是通过语言表面的模糊实现特殊的艺术效果,使读者去意会那美丽的“典型的夏季黄昏”。

最后,从文学欣赏的性质看,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的文学欣赏,它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优秀的作品是为了让读者在形象之外有所发现和补充。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往往是在读者利用想象进行再创造时潜移默化的实现的。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读者面对作品,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语言外壳,读者通过对语言的阅读,理解语言的隐喻义和内涵,而语言的隐喻义和内涵的实现又是离不开文学语言中、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语言的。所以,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为读者欣赏作品时的想象、审美、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于江龙、胡 鹏:《英语歧义的语用价值分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6。

[2]廖立方:《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张烁石:《高校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的语用价值》,《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篇5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言模糊性 哲学意义

一、模糊语言综述

对模糊的思考源于“麦堆”悖论,即如果N粒麦子形成麦堆,那么N-1粒麦子同样会形成麦堆,最终推出0粒麦子形成麦堆。显然,这是违背常理的。但我们又不能否定这一命题。问题关键是不确定质变究竟发生在哪一点上。

模糊语言主要指语义范畴的边界不确定性,或者说概念的外延不确定性。例如,“红色”这一概念虽然内涵明确,但确实存在一些颜色,我们不能肯定它是红色还是非红,尤其是在明显的红色与其相邻色之间的过渡色。

其实不仅是颜色词具有模糊性,任何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模糊性是所有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因为词就是概念的符号具体化,而概念的形成必定涉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分类。类别的划分就必定与人的认知工具、认知需要、认知目的、认知参照物、价值取向及审美情趣密切相关。

我认为,模糊现象反映了人类逻辑思维的局限。认知世界不能仅靠真值二元论,不能完全依赖概念、判断、推理这一逻辑分析思维。

二、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意义

1.完善思维

人类的思维本质上有逻辑分析和直觉顿悟两大类。西方人擅长逻辑分析,将认知对象进行以概念的形式进行切分,对每一个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然后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形成判断,从而进行推理,发展知识。中国人自古以直觉顿悟为主,对认知对象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分析和综合基础上,而是将认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并与其他认知对象进行联系,在感觉差异中寻找共同本质,从整体上把握认知对象。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利弊,逻辑分析有助于认知对象的定量分析,直觉顿悟有助于认知对象的定性分析。逻辑分析适合普罗大众,直觉顿悟适合少数精英。模糊的出现是概念化认知的必然,是逻辑思维方式不可避免的现象,其根本解决方法应借助直觉顿悟,将两者思维有机结合。

金岳霖曾说:“哲学就是概念游戏。”所谓的概念游戏是说,哲学家的职责是对概念做精深细致的分析,揭示出被分析概念的种种含义及其与其它概念的联系。正是在这后一种意义上金岳霖指出,概念越是分明,就越不能具有暗示性。中国哲学非常简洁,很不分明,观念彼此联结,因此它的暗示性几乎无边无涯。冯友兰也有同样看法。他说:“就我所能看出的而论,西方哲学对于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逻辑分析方法。……正的方法的传入,就真正是极其重要的大事了。它给予中国人一个新的思想方法,使其整个思想为之一变。……一个完全的形而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顶点。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神秘主义不是清晰思想的对立面,更不在清晰思想之外。它不是反理性的,它是超越理性的。”在冯友兰看来,逻辑是哲学的入门,但要达到哲学的最高的境界却不能依赖于逻辑分析方法。

2.深化认知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正是这种联系使世间万物构成一个整体,也使整体中的所有元素可以相互依存和转化并相互影响和交流。我们之所以能够认知世界,最根本的前提是我们正处于这个普遍联系的世界之中。在与世界发生作用的方式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区别之一是人类可以运用语言符号间接地认识世界中元素间的彼此联系。正因为作为元素的人类与整个世界的接触不可能是瞬间全面性的,有限时间内的局部接触就必然使人类的反应结果“意义”只能是人类认知的一个过程集合而不是最终的认知结果。语义模糊或说类属不清现象必定会随着认知的深化而凸显,也必定会随着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得到解决并走向更高层次的模糊。模糊是人类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模糊同时警示人们认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不断创造新的意义和价值,人与自然逐步达到同构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境界。

3.提升审美

《庄子・秋水篇》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模糊现象的出现说明人类认知过程中感觉主导下的物物分别,在感觉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识别万物、认知万物、形成概念、建立联系并赋予万物人为的价值和意义。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客观世界即在面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一种主观感觉,这种主观感觉最初来自人的生理体验,进而由人造概念进一步强化,最终形成我们所熟知的“知识”。知识是证实了的真的信念。(柏拉图:Knowledge is a justified true belief.)知识首先是信念,同时这种信念必须是真的且是经过证实的。信念即个人认识,感知系统正常的人都会存在。信念真假,以及证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证实是一种方法问题,不同的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结果,而且完全充分的证实是一个永远不能完成的过程。真假与否当且仅当存在真假对比时方可言论,在没有发现反例之前可以说一切为真。然而,某些反例超出人的认知系统,对于不能认知的事物进行肯否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可我们又不能仅仅因为这些事物超出人类的认知系统就去否定他们存在的可能,因为除了感觉人类还有更为复杂的抽象思维。知识是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不同的心理期待所导致的主观认知差异。模糊必定在深化认知的基础上,在矛盾的价值选择中,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人们渐渐摆脱习惯和偏见,更为全面和客观地认知世界。

参考文献:

[1][美]E.C.斯坦哈特.隐喻的逻辑――可能世界中的类比(The Logic of Metaphor:Analogous Parts of Possible Worlds).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Bertrand Russell.Human Knowledge:Its Scope and Limit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3]Joanna Channell.Vague Language(模糊语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陈波.逻辑学是什么?(What Is Logi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1):30-35.

[6]陈维振.有关范畴本质的认识――从“客观主义”到“经验现实主义”.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1):8-14,80.

[7]程千山.模糊语言的哲学思考.外语研究,1995,(2):6-9.

[8]王星拱.科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篇6

(一)本身意义模糊的词

在英语中,许多词语表达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不精确。比如, “morning”可以指的时间范围是黎明至中午12点以前,afternoon可以指的时间范围是中午过后直到天黑以前。

另外,英语中的不定代词作为模糊概念表示指示的不确定性。形容词只能表达一个模糊的含义,精确的程度不清晰。例如:

1. Look, someone is picking up the wallet.

2. We can set out early in the morning before it gets too hot.

(二)表面精确却含有模糊意义的词语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表示具体方位的词:前、后、左、右等,在具体的交谈中,它们所表达的概念是不精确的。例如:

She is standing on my left side.

另外,部分数词在特定情况下,变为非精确数词,不表示精确的数目。事实上,这是一种文学的夸张手法,多在文学作品出现。莎士比亚多次使用forty和forty thousand,表示“many”, “a lot of”的意思,例如:

I loved Ophelia; forty thousand brothers Could not, with all their quantity of love, Make up my sum.(Shakespeare:Hamlet,V,1.)

二、模糊语言的英汉翻译

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其中“信”是最主要的方面。如果我们在英汉翻译时,将将原文中的模糊语言译为准确语言,或者将原文中的准确语言译为模糊语言,表面上好似不满足“信的原则”。然而,具体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根据具体语言背景,两种语言的文化风俗习惯,灵活运用语言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意,同时又符合译文语言的结构特点,灵活运用模糊和精确使译文更好理解。

(一)以精确译精确和以模糊译模糊

这种翻译方式就是直译,直接遵循原文的意思,精确对应精确,模糊对应模糊,一般是两种语言文化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以这种方式来翻译。例如:adropinthe ocean(沧海一粟)、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The twosides will maintain contact and hold appropriate consultations onbilateral and international issues of common interest(.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和国际问题保持接触并进行适当的磋商)、One takes the be-havior of one's company(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二)以精确译模糊

以精确对模糊的译法就是指把话语的深层次含义,直接翻译出来,因为原文中只是隐含这一意思。例如:There is more to their life than political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more than transient everydayness(.他们的生活远不止那些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问题,远不止一时的柴米油盐的问题。)“Everydayness”是一个模糊词,无法使用汉语直接对应。故而,我们将其具体化,译成中国人民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反映了原文的内在含义。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 研究 实践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而初中语文教育在所有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语文教育存在很大的不足,很多老师一味地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育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教学内容及活动要以学生为主,同时,还指出学生在课堂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因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1-2]。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概述

现阶段,国家不断推行和提倡素质教育,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和国家的政策相一致,不同学者专家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诠释不尽相同,当前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育环境相对开放的背景下,将教学活动看作是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互动过程,通过深入的优化和深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教学相关的资源,不断调节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不断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从整体而言,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两种解释:第一,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占据重要的作用,作为双主体,两者相互平等且同等重要。互动式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尽相同,但是,并不是反传统的教学,而是强调将“教”与“学”两者统一起来,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活学活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互动方案,同时,应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自身独特的优势,提高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不足

应试教育在我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其理念已经深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学校的老师,只是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升学率,如果一个班级的升学率较高,就认为老师的教学质量高,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知识点,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

(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最为基础性的学科,伴随着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主要起到交流工具及人文载体的作用,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提升一个学生的文化修养。2.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以体现学习的独立性。3.语文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感知及情感体验。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极好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三)综合运用教学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学过程,需要运用到很多的学科知识,如教育心理学、美学、哲学等,实践是认识事物的前提,而认识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应该简单的是灌输式的学习,而是应该和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对周围环境进行判断、感受、体会,通过自主的学习,来验证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因而综合运用语文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极大地提高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3-4]。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实现途径

通过上文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通过协调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开展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例如,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方面,之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下,文章的讲授过程通常是老师在备课中对文章进行分段,并结各段及全文的中心思想,并将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批注到教案中,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备课结果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笔记和背诵等方式来完成文章的学习,学生和老师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整个过程都是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对话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是双向交流的,学生的阅读等工作都是在教师的指导和互动中自主完成的,这种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辩论式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模式的选择还应该充分考虑其学科和知识的特点,而辩论式教学模式在语文议论文等的学习方面适用性非常高。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课堂氛围热烈,学生们大胆提问,互相辩论,且有较高的自由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和理解问题。这种辩论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及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有很好的提高[5]。

(三)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师生之间的和谐平等作为师生之间互动的前提,只有两者实现了真正的平等,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初中生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对外界事物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同时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十分必要。一些学生由于性格的特点,不愿意也不好意思和教师沟通,他们内心对教师存在抵触和害怕的心理,这就对教师提高了要求,教师在同学生交流过程中,应该放低自己的身位,同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如果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应该及时引导解决,提高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并且,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极大的弊端,因而本文主要针对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深入分析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期望这样能有力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固然,互动是要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一定要摒弃一种通病――形式互动。不是每一课书、每一堂课都值得互动,都有互动的亮点,因此教师在设计与学生的互动内容上,就要掂量清楚,不要落入“表演”的俗套,而过于追求形式主义的效果。总之,有效的互动必须是建立在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获得新知的基础上,否则,便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尹昭.浅议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42.

[2]仲福丽.“五环三位”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3]刘洪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篇8

 

一、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采用导学—自学—互学模式已经成为各高中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更加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不学”的问题。

 

首先,理论上的依据。导学—自学—互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既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教育学本身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是完全建立在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的基础之上的,它充分地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师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从课堂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建构者,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确保学生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健康发展。

 

其次,现实上的依据。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的开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切实可行的实践基础。九台一中是长春地区较大的普通全日制高中,学生大部分来自乡镇及市区的各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成绩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我校决定全面实施导学—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种教学模式给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言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弥补不足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导学—自学—互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导学—自学—互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

 

首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学校的导学—自学—互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导学的掌握不够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合理地分配任务,任务没有针对性等。互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不够,有的老师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依然停留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上。自学中,学生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是习惯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教师设计的自学方案,学生总是以一种消极的心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致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不佳。

 

其次,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要认真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对症下药,这个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重新对自己进行审视,逐渐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针对互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努力,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讨论中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导学—自学—互学模式虽然还处于实验的起步阶段,在实践中也许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研究,才能使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走向系统化,进而全面推广。

篇9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互助模式 实践思考

互助合作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理念,人们赖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运用合作模式实施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能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互助模式的构建应当利于全体积极参与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群体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场所。过去我们将课堂教学操作为教师的“一言堂”,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感悟根本没有学生的份额,将学生变成一个个机器人。把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搞得严重意义上的变味,多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人们强调合作学习时,人们也在思考、实践着,但从相关合作教学看,还没有真正甚至就是完全意义上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问题。虽然三五个学生组成一个互助小组,但出现的新问题是互助小组中的组织者,往往都处于霸气的地位。不管阅读感悟的正确与否,霸气者都在以自己的感悟代替组员的感悟。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思考:互助模式的构建是否有利于全体组员的积极参与?回答应当就是完全意义上的肯定。对此,在互助模式的构建中,我们首先应当思考的是有利于全体组员的积极参与问题。譬如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时,在《我爱你,中国》的歌曲激趣导入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参加的小组,在小组中围绕相关主题自由畅谈。一个个学生将自己的见闻和盘托出,有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见到的美丽山河――九寨沟、故宫、十三陵等;有的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祖国蒸蒸日上的事业――幸福的居住、快乐的旅行、繁华的街市等;有的用自己的语言憧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还有的比较理想地扣住“跳出东海的碧波”、“依然是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盎然的春色”展开丰富的想象,透过时空乃至季节的反差体会祖国之幅员的辽阔,进而产生祖国山河优美、祖国历史悠久、祖国欣欣向荣,实现小组互助的机动灵活,实现组员的积极参与。

二、互助模式的构建应当利于个性潜能发挥

无论是自己的语文课堂,还是同仁的课堂,我们都发现课堂相当热闹。但如果从这样的现象看其本质,绝大部分热闹的背后是学生比较肤浅的感悟,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相互之间仅停留在比较浅表地做着一些文字上的互动游戏,并没有促使学生做内层之文学意义和深层之文化意义上的感悟。应当说,这种互助模式的实践,实践得越多对学生的危害越大。因此,互助模式的构建应有利于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这就需要我们力避形式主义的互助,力求实实在在的互助。语文教学比较实实在在的互助,应当建立在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让学生互助学习的内容,首先应当有个性化探究的价值,当学生互动交流时,则应当交流出更深层的感悟意义。如和学生一起学习《姥姥的剪纸》,比较简单的感悟是学生从姥姥的剪纸中看出姥姥剪纸动作的娴熟,剪出来的东西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如果让学生停留在这样的互助学习上,就可以说是十分的失却着互助的意义。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看姥姥的剪纸,当学生在看到姥姥的剪纸是那样美丽的基础上,再将学生组合成适当的小组,围绕一定主题内容进行探究。如小时候姥姥的剪纸是为了拴住我童时的心,姥姥的剪纸的作用就是如此?这在文本内没有直接叙述,但在字里行间已经有比较深刻的内涵。当学生进入比较实质意义上的互助感悟时,还真探究出不少究竟。某些学生大多这样以为,姥姥的剪纸不仅仅拴住我童时的心,更要拴住我一辈子的心,是剪纸让我懂得怎样为人和为事,还有学生认为姥姥的剪纸不仅仅是一幅幅简单的窗花,更主要的是姥姥在尽着自己传播精神文化的职责,是一个平凡人的伟大精神。

三、互助模式的构建应当利于群体智慧凝聚

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之间的互助不能就相当简单地理解为同学之间的共同完成语文阅读感悟方面的训练,如果这样理解就显得十分狭隘。平时学生之间的互助,如果处理较好,甚至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相当好,那一个个学生显得比较大胆而又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那一个个学生则不管读怎样的内容都可以做出相当积极的反应。如阅读叙事性作品,学生不仅仅能够比较自主地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诸多真切的感受,反之则完全意义上的不可能。从阅读教学的相关实践看,构建学生学习的互助模式,也需要思考比较理想的境界,那就是互助必须互助出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而应当产生相当理想的智慧火花。所以,在平时学生互助模式的践行中,注意通过互助凝聚群体智慧。譬如维克多・雨果的作品《船长》,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船遇险的20左右分钟的时间里,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脱险,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永远沉入大海深渊的故事。课文最能扣人心弦的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教学时让学生互助对话,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船长和洛克之间的对话特色,从比较坚定有力的语言中发现船长命令的坚定有力,发现船长的命令毫无商量的余地,那是他在危急关头尽一个船长勇于担当的职责;学生互助感悟船长的对话,发现船长了解洛克还能坚持多长时间,洛克回答还能坚持20分钟,船长说“够了”,从60人的安全转移到最后船长随着船只沉入深渊,学生发现船长不仅是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船长,而且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船长。灾难临头,指挥者必须具有丰富的指挥经验。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2007.

篇10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交互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共同体内部的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与互动,即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的以平等、尊重、共赢为基础的合作和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沟通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交互式教学强调全部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积极有意义的信息输入,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在活动任务框架的引导下完成有意义的学习建构。因此,可以说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建构性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包括:

(一)建构主义理论:继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后,建构主义以其理论的先进性和对教学的积极指导意义,迅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的单线传递,而是学习者基于以往的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依靠对知识的简单呈现,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师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要在互动中通过不断地观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质疑、分析与反思而形成自己的有意义建构。教与学在互动中求得发展,教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

(二)主体间性理论:不同于笛卡尔的主体性,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主体――客体的关系辩证,强调主体――主体关系中的内在实质和主体与主体在环境中的相关与统一。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活动中,主体之间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促进人最终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需要走下讲台,在与学生的切实交流中去观察、倾听和体悟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特性,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需要通过与教师及同伴的积极主动的交流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完成主体的内驱成长目标。

(三)生态学基础:近几十年来,随着跨界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生态学早已跳出本专业的研究范围,并且随着生态哲学思想的诞生,生态学已逐渐被更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思想和世界观。生态系统强调万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存共生的理念,那么,教育作为包含着多方面因素的有机整体,其不断发展也依赖于多重元素的积极作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离不开对学生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学生的全面成长更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与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的不断提高。

二、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原则与特点

总体来讲,交互式课堂教学倡导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的信息交流和活动互换,教与学绝不是单项的互动,而是双向甚至是多项的沟通和互质。在实施原则上包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和教学的中心,教师的参与和各种教学情境的设置,都应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需求状态和个体差异。(二)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参与教学的各个主体能在平等、融洽、尊重、信任、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和身心的发展。(三)关注知识培养和能力建构的双重指标。学习者的知识培养过程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并有必要辅之以大量的实践练习来巩固和强化知识内容,学习者一旦掌握了语言的知识框架之后,就要通过真实情景,真实语料的互动操练和教师的有意义输入来提高其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交互式和参与式的活动中获得机会,锻炼语言的交际能力并促进个体内驱的积极反思和观察,最终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提高。(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和积极有效的评估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加其对语言的兴趣。(五)增强文化渗透,力争使学习者沉浸于目标语的学习氛围之中,使自己与环境相整合,不但能显著增强学习者的语感,更能明显降低其学习焦虑感,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交互式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多元主动性。在交互式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各种交互活动中,需要主动与教师和同伴沟通交流才能完成知识的内化,因此学生的主动性被发挥到极致,其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反思的能力也将会得到提高。另外,教师通过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能更加全面、客观、立体地去观察学生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主体特性,为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

(二)多元互动性。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中,互动具有多元性,即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只要是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所有主体均可进行平等多元互动。每个主体都可以成为讨论的中心,同时也可以成为被协调的对象。在这种多元互动,平等交流的新格局下,学生较易养成与他人平等讨论、择善而从的良好学习倾向。

(三)自觉建构性。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自觉建构性的特点。学生由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需要通过有意义的互动交流使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整合,通过自己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在完成教师的课堂任务之余形成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思并能与教师进行基于教学内容的双向互动。从这一点来看,学生所完成的建构性学习远超过了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的知识积累,学生既习得了知识又在不断的评价和互动中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在教师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主动互动,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教学设计以达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