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修养范文
时间:2023-04-02 08:3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修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文精神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是说文化先进的就一定能够胜利。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是这样,先进的文明不能总是战胜落后的文明。人文精神总的来说还是人类追求的大趋势。明朝被满清入关战败了,明朝文化是先进的,努尔哈赤的文化是落后的,满清入关后仍要搞人文精神建设。建设的核心是从修身开始,如何修身、如何待人、如何做事?
武侠小说中的术语中有“内功”一词,我们看武侠小说出场的武侠人物,使用很奇怪的兵器的肯定不是高手,越是大侠拿的东西越简单甚至是赤手空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就是靠双手而天下无敌的。中国人讲究靠内在修养去征服世界,而不是过多地依赖于工具,这对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具有极大的启示。它是人生的一个象征,象征我们要注重内功的修养,不要注重外在的东西。不要注重你是正教授还是副教授你是正科长还是副科长,那都是外在的,首先你要关注你有多少力量、有多少力气,“我读了多少本书?我有哪些具体的能力?我办事能力如何?”这些就是你的内功。人要追求的是内心的充盈。
我们要把练武看成是人生修养的过程,人活着除了满足温饱之外就是要修养自己的精神。怎么修养?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没有天生的大侠,没有人天生就武功盖世,大侠都是经过艰苦磨炼的。郭靖非常笨,别人练一遍他要练十遍一百遍,但他反复练,一直练到功夫和身体成为一体成为一种本能。但光有勤奋还不够,还要加上觉悟,武侠人物中成为大侠的很多都有奇遇,或是遇到名师或是发现一本秘笈或是从一个场面中悟出一个道理。人生需要勤奋与觉悟。有时我们也需要渐悟,渐悟多了才有顿悟的机会,顿悟的机会多了,人生才豁达通透。
篇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人文素质;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42-02
一、问题的提出
“核心竞争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德与哈默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中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该文精辟地论述了特定企业或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此概念提出后,西方一大批学者紧随其后,特别是美国麦卡锡公司的研究结论――核心竞争力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使核心竞争力研究成为显学,并被引入经济、管理以外的众多领域。
近年来,核心竞争力被引入高职教育的研究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德国:首提“关键能力”;英国:构建了完善的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政府重视,成果显著。从20纪80年代起,英国在国家NVQ体系中实施六项核心能力(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的培训和认证;美国:政府重视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测评认证体系完善,推进有力。澳大利亚:1990年开始,澳洲进行即以“核心能力取向的教育”(Key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简称“KC教育”),新加坡:2003年,新加坡人力资源部(MOM)成立了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WDA),以引导并推动新加坡的劳动力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借鉴英、澳经验,推出资历架构,制定课程结构,强调职业核心能力,引导培训。台湾地区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为“关键能力”,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人称它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称为“软技能”;香港称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等。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具有鲜明的共识:职业的核心能力是就业需求的必备技能。
二、核心竞争力与人文素质两者关系
人文素质:它是相对于“科学主义”,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协同学(Synergetics)是由赫尔曼・哈肯(Harmann-Haken)创建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研究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结构机理和规律的学科。而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关系就是交叉协同的关系。
“人的一种可感觉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人文素质高,则核心竞争力就强,成正比例。核心能力在的人本主义的引导下,会朝着人的健康与幸福的方向发展。人文素质则是贯穿在核心能力中的主题与实质之中。以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具有鲜明的共识:职业的核心能力是就业需求的必备技能。通过重视和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培训,使劳动者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人文素质)能力等,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20世纪9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望21世纪,提出了“四个学会”的教育理念:“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这四者形成教育目标的整体,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四个支柱,也成为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描述“学会做事”这一支柱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理解学会做事的含义就是为了培养某人去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工作……不能再被看做是单纯的传授多少有些重复不变的实践方法……知识和信息对生产系统起着支配作用,专业资格的概念变得有些过时,雇主们越来越注重能力方面的要求,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未来的劳动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个在就业市场上提出来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然而,根据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银行在17个国家的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和培训在适应企业和劳动者的就业需要上却总是令人失望。针对这个问题,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十分关注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寻求改革举措,以期建立一支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的劳动队伍。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富有远见的目标:“开发劳动者的核心能力”。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而,核心能力又推动了人文素质的提高。他们互为影响,共同推动向前发展。
三、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增强人的核心竞争力
1.强调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的开设的科学性。就是自由成长的需要,使教育教学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人类也同样如此,人无完人,突出自己的优势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生存的空间。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知识的挖掘和个体能力特色的培养,这就为培养专长打下基础,为特殊技能成为专家打下基础。注重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的开设,注重特色与创新性,规模化与竞争力,文化性与社会性,教育与经济的兼容性与双赢性。
2.探索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教育在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方面,提高就业和人才培养质量。围绕教育与就业质量,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质量观,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理应被视为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单纯的岗位教育。
3.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通过学分互认,学分替换,发展学生能力。通过重视和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培训,使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等。
4.加强对职业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探讨融合性;探索高职职业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吸引力:特色与创新性,规模化与竞争力,文化性与社会性,强调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品质培养与训练。面对教育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独特性、价值性、系统性、稀缺性、发展性。20世纪末出现的一场波及全球的新技术革命,一方面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并构建着新的行业,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新的需求及其消费方式。在这两个互为因果条件的推动下,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市场需求结构的巨大变化,推动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组,改变了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和速度。这种巨大的变革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首先,大批新职业以超出人们想象的形式和速度显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这些新职业工作岗位的技术更新快、技术复合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工作的完成更多地依靠劳动者的善于学习,会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其次,现代职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产品、服务和管理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工作的完成更多地依靠每一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此外,人们发现不再有终身职业,工作流动加快,人们在职业生涯中要不断改变职业,不管你现在掌握了什么技术,都不能保证你能成功地应对明天的工作,社会最需要的是能不断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能力。
5.探索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以人文素质建设为平台,大力开展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方法能力”(含“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三个模块)和“职业社会能力”(含“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三个模块)组合培训;可以全部模块系统培训,也可以按需选择模块培训。职业院校开展各项学生活动,与企业一道举办各种竞赛,提供学生拟就业和创业平台,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政府、行业组织和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良青.核心竞争力视阈下的示范院校建设[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篇3
关键词:辩论教学法;高职教育;护士人文修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202-02
一、辩论教学法概述
辩论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有争议的内容归纳为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研究分析问题,最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有效表达的一种训练过程。辩论赛是一场训练,不仅仅是表达的训练,还是自我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在整个辩论的过程中,辩论流程不是一个直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过程,就像护理质量管理中的PDCA方式。从准备阶段开始,到比赛中与对方辩友辩述过程中都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学生再次搜集资料,进而分析判断,再进行有效表达的过程。而这样的一个循环往返的过程,事实上也是我们常用于研究问题的方法,所以只要是长期接受正确的辩论赛训练的同学,大部分都具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具备相当高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对问题的研究分析能力。
二、在高职教育中开展辩论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相对较晚,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从师资队伍薄弱、实验、实训条件差的中职学校或者多所学校整合后发展而来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高专办学理念的更改,资金的注入,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大批量的初高中学生涌进高职院校,渐渐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庞大,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管理难度大。高职学生也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一是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高职院校属于专科层次,录取分数低,加之社会舆论对高职院校还存在部分偏见,导致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和认知存在误区。二是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文化基础较差。大部分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高中时候的后进生或者是问题学生,总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学习没有常规方法,整体文化素质低。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急需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曾经一贯推崇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要求了,所以更多新型的教学模式浮出水面。
三、辩论教学法的实施
1.预先安排。为了保证辩论教学法的顺利实施,首先由老师简单介绍辩论赛的整个流程及要求。其次在班级里选取6名学生作为本次辩论赛的评委,最后对班级学生进行随机分成2组,每组确定1名组长,每组再自由推荐3名学生分别作为第一辩手、第二辩手和第三辩手,学生将各持正反辩题进行辩论。
2.辩论准备。在辩论赛开始前2周,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作为辩论的题目,比如在讲述《护士人文修养》中,关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医学带的利与弊。每组同学派出1名学生抽题,一方作为正方,另一方成反方。在每组组长的组织领导下,针对自己方所持的观点,到学校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等。
3.辩论阶段。整个辩论过程中由老师作为主持人并公布评分标准(可参附表),评分标准应包括立论陈词、攻辩环节、自由辩论、总结陈词、评委提问、团体配合以及注意事项。然后由双方辩手开始辩论,包括立体陈词、攻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计时并适时提醒辩手。最后由评委组给出每组的分数,计算最终辩论赛成绩并公布。
4.点评。老师根据评委们按照评分标准所给分数总结本次辩论,双方的辩论成绩是由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其余求平均数得出。教师首先对每组的团体精神进行点评,其次是对每组四位辩手的协调一致和观点统一进行点评,最后对每位辩手的综合表现逐一进行表扬,比如普通话,立题明确、巧妙处理问题的技能、创造和谐的比赛氛围、仪容仪表的展示等,纠正个别辩手存在的问题,如语速太快、逻辑不够严密、层次感不强等。
四、开展辩论教学法的意义
通过一段时间辩论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发现辩论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意识。学生们的学习由被动从属的接受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满足了教学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附表:
参考文献:
[1]周文琼.辩论教学法的运用与探索[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04):78-79.
[2]马楚凡,吴江,李冬梅,田敏,黄静,张少锋,陈吉华.临床辩论模式联合病例教学法在口腔修复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04):594-597.
篇4
中国教师的专业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的学者把它理解为对教师的课程观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新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从教师专业化的整体成长过程来审视,强调人文素质修养与专业智能培养、培训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观、教师伦理观和教师人格的整体化或生态化的和谐提升、成长过程。而完成这种良性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帮助教师形成读书人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喜欢读书、擅长思考、富有爱心、诲人不倦的人成长为优秀教师或教育大师的可能性,比不爱阅读、不爱读书的人要大得多,因为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内生式的教师素质----这样的人具有一种强烈的、稳定的热爱读书的激情和习惯,擅长传播或交流人类创造的智慧,并具有巨大的热情和兴趣,即具有读书人格。近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为教师形成读书人格,进而相对完美地完成“专业素质修炼”提供了线索。
读书人格的内在修炼过程和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和作用:
一是体现在教师的主动探究活动的人文关怀行为中。譬如教师不是被动地完成管理层面上的硬性指标任务,而是积极、创新地工作;教师可能更多地设法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时时注意尊重学生或同事。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更多地以人为本,从“人的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从兴趣或责任出发来挖掘、提升自己的教与学的经验,即用深入阅读获得的理性眼光、教育理论来梳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教育感悟----这事实上就进入了“学问”和“教育研究”的情景中了,也就是带着爱的热诚、理想和诗意工作着、快乐着或“痛并快乐着”。这就进入了探究和修炼的人文境界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都是把教育工作本身,把教育对象,把班级和校园及其相关社会环境的改造当作探究的对象的,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更不是为了,得到职称、职务等功利而研究;他们是本着“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为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等人文精神、人本发展目标而从事教育----探究----育人工作的,因为这是充满理想、激情而又需要辛勤奉献的事业。
二是体现在教师对中外人格教育传统的关注和践行中。在政府以“新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施政纲领的今天,在舆论倡导“人文中国”理念的今天,中小学应试教育仍然风行,素质教育理念难以彻底开展,学生人性和人格得不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确亟待重读陶行知、陈鹤琴、,感怀他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样并不富裕舒适的条件下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身体力行的人格教育理论,感念他们对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奠基和开山劈路的非凡贡献。所谓复兴中华人文精神,应该包括复兴和弘扬那个时代的教育家精神这一宝贵传统。
老师们如果把农村义务教育出路问题与解决中国当下“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深层的动因联系起来思考,如果重读七八十年前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概论》、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等名著,就会发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终要归结为:通过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开发民智,改良“地民性”,解决“愚、私、贫、弱”,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从而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如果把《理想国》、《爱弥儿》、《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理想,塑造尊重自然、人性,倡导民主、科学、探究的理想人格,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人文资本和人格资本紧密相联地审视,就会发现提高师生乃至全体公民的人文素质是人类普遍、共同的文明需要!
三是体现在对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中。历史上的教育家都是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或以教育实验为生活背景的,有矢志不移的远大教育理想为基础,有非凡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务实践履的魄力。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在困苦的环境中树人、立言、立德。今天的中国教育特别需要“百年树人”的理想和精神,少些功利思维。教师不甘当没有创新精神的教书匠,有志成为有教育理想和教育理念的教育家,这并非高不可及。中小学老师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智慧也是一种学问。老师们做这种扎根性的教育科研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厚实的、原生态的教育生活资源,科研选题也是可以找到和把握的,关键是要通过科研提高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的贯通、融合能力。譬如,教师人格和专业素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师生关系、教师成长的人文生态环境、学生、班级、校园文化、课程、教学信息化,对这些问题,中小学老师非常适宜进行个案研究、校本研究和行动研究,不要囿于学理的演绎研究或做“宏大文章”。这种研究可以是完全凭自己兴趣出发的,也可以是努力申请和获得正式的科研课题资助的研究。当然,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兴趣、资源是基础,除此而外,要有一定的科研选题策划意识和能力。
导引老师们自觉地、有触动地去阅读描绘教育大师成长轨迹、人格特点、心理品质的图书及其著作,走进他们心灵和智慧的博大世界中去,深入地对话、理解、交流,显然是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的必经的心智修炼之路。这方面,朱永新、袁振国、朱小蔓、眭依凡、方展画、周川等教授主撰的《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给人的启发很多,具体叙事、做法也很实在、亲切。
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真善美;修养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词语、句法和传统的诗词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课程,是通过对其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来学习汉语言的主要能力,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中国语言功底和写作能力,更是追求各种文字美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技术的逐步改变和完善,使得汉语言文学也不断的能行改善。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是汉语言文学改变的前提,更是时代文学发展和利用的关键。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展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文学逐步的繁荣兴盛,各种文学作品涌现而出,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汉语言文学的追求。
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其实就是文学的追求,文学是没有界限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形式之间的差别,但是究其本质和主题还是一样的。文学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形象美,我们中国的文学自然也会去追求。汉语言文学在发展中比一般文学形式发展历史早,其各种体制和要求较为完善,,由于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全面以及漫长。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其各种语言形式逐步的形成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控制方式。但是和世界文学一样,其所追求,无外乎三者:真、善、美。
1、追求真。文学在本质上追求的就是真,本真的反应社会,反应人的内心世界。文学是人内心诉求的外在表现,是人内心最纯真的强烈追求。不管文学还是客观的人,对真都孜孜诉求。不管是文学作品的主题,还是正面的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本真。文学所追求的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经行理解:
(1)客观的真。客观的真,是指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多以客观生活为基础,来写作自己的文学作品。客观的真不仅对客观环境进行如实的描写,也对客观人物的境遇进行如实描写。客观的真,既是文学作品环境的真。
(2)内在的真。这多指在叙述人物的心理时,进行真实的描写。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家都务求真实而写作,不管这心理是对是错,是否符合逻辑,都求真实的表达出来。内在的真,就是文学作品人物内心的真。
文学追求真实,而不掩盖任何黑暗或阴面,不管所追求的真是否符合客观的逻辑,只求符合文学作品内部的逻辑以及内在属性。
2.追求善。善恶有分,是人在后天养成的品质,而文学则直观的把它表现出来。不管是哪部文学作品,其描写的都有善,对善的歌颂,对善的渴求,对善的淋漓尽致的描绘。有的时候是用恶来衬托善,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用副教主的恶来衬托敲钟人的善。不过不是所有时候都有善恶同存的,有的时候文学作品中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善,用善来言善。例如:沈从文的《边城》没有恶人,全是善者,虽然最后结局不好,但却把善发挥到至极。虽然有全描写善的文学作品,但是不会存在全描写恶的文学作品,恶不能独立成材,只有善可以。
3、追求美。文学不仅在形式上追求美,也在本质上追求美。对于文学的形式,不管是整饬的还是散落的,其都追求形式的美,没事多种多样的,也是多层面的。诗歌形式之美是整饬押韵,散文形式之美是散乱无序之美。不过先这两种形式的美已经渐渐结合在一起。在本质上追求美,就是在主题上追求美,文学主题不管是悲伤的还是喜悦的,其主题都是美的。既是正面的主人公最后没能完成目标而死亡,例如哈姆雷特,但是其主题也是美的:悲壮之美。追求美,是文学最外在的表现,美既是文学,文学既是美。
二、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
修养是人的内在气质,也是外在行为表现,修养有高低之分,也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也就有不同的修养。有的人见义勇为,有的袖手旁观,有的好逸恶劳,有的勤劳肯干,这就说明了修养的有不同性质,有不同的表现。各式各样的修养,在总的要求上,却有一个质的规约,那就是向真,善,美方向发展。这正好和文学的追求一样,文学的追求,客观上来说,也就本质上人的修养的追求。
1、汉语言文学能够提高人的修养。文学,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天地,只要进入到文学的世界,你就会被其所有美好的东西所包裹。对于人的修养,文学则能提高人的修养。修养,首先就是“修”,有什么样的“修”,就有什么样的“养”。人的后天模仿性很强,不管是对好的事物还是坏的事物,人区分好坏的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后天的道德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修养的好坏,与其修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道理。
2、汉语言文学能够修正人的修养。人的修养是各有特色的,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文学对于好的一面,可以使其更加坚固的存在,对于坏的一面,则能细致的修正。文学,因其内在规律的性的存在,对人发之以感染力,让人陷入情知理的思考,以反思自己的行为。人对情知理的思考,是一个久远的课题,其历史源远流长。而文学正好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和规定,在高的层次上,对人的情知理进行合理合情的概说,在这个基础上对人的修养不好的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修正作用。
3、汉语言文学能够指导人的修养。修养是后天的修为,其需要对一定的物质形态进行模仿,而文学则能很好的指导人的“模仿”。修养的模仿,可以是现实的行为方式,也可以是虚拟的行为方式。对于现实的行为方式,其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世上没有圣人,圣人这个名词只是给圣人取的客观名字而已,其实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在此基础上,人模仿的行为方式,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偏差。汉语言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代表,是中国长达5000年的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国人修养形态的客观沉淀,对国人的修养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对人修养的作用,尤其在现在异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规范自己的修养,美化自己的修养,使文学和修养有机的联系起来。
篇6
【摘要】通过剖析目前我国养老金调整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建立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养老金调整;调整机制;养老金平均替代率;动态合意替代率;财政和养老金收支平衡
1我国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目前各省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不尽统一,使得各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增长幅度不同,导致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省际间的不平衡。从1995年开始到2009年的15年中,我国共有12个年度在全国范围内为企业退休人员调整了基本养老金,有三个年度没有调整,调整的次数可谓频繁,幅度也不低。但在各省的养老金具体调整实施办法中,有按退休时间调的,有按参加工作时间调的,也有按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调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型退休人员各省之间增加养老金差距加大,形成了省与省之间退休人员待遇的相互攀比。
1.2愈来愈低的养老金平均替代率势必造成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与在岗职工工资差距逐年加大。养老金替代率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参数之一,它最根本的含义是基于职业收入的退休后收入在多大程度上能替代退休前的工作收入。本文使用的“养老金替代率”是指某地区某年发给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和当地当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即平均替代率。采用这一指标的目的在于从制度层面考察养老保险对退休人员生活提供的保障水平。
虽然1995年以来多数年份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水平为职工工资增长率的40%-60%,但调整基数却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按60%计算,这几年基本养老金实际调整额仅占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额的24%-36%,目前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已经较大程度上偏离了58.50%的制度设计目标,如果按着现行的调整办法,调整比例继续低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将越来越低。这必然造成基本养老金占职工工资的比重逐年下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与在岗职工工资差距逐年加大。
1.3目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办法对“老人”与“中人”不加区分,抹煞了基本养老金对这两个人群在制度意义上的本质区别。目前的养老金调整机制对老人和中人不加区分,而是将逐年新退休的“中人”都纳入了统一调整的范围。对于目前已经退休的人来说,基本养老金实际上是其全部养老金收入,因此必须保持相对较高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而对于将来退休的人来说,制度的预期使得基本养老金只占其养老金收入的一部分1/3到1/2,因而有必要逐步降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目前实施的调整办法并没有对“老人”(包括已退休的“中人”)和未退休的“中人”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在这一意义上加以区分。
2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2.1建立制度化的正常调整机制:基本养老金是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物质保障,属于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的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化是任何制度稳定运行的法律保障,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建立设计与运行,也必须严格贯彻法制化管理的原则。笔者认为,应适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将调整机制用制度和法律的形式明确固定下来。全国出台统一政策,做到调整范围统一,调整幅度统一,调整办法统一。通过建立制度化的调整机制,确保企业退休人员群体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
2.2基于动态合意替代率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鉴于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的实际状况,有些专家学者近年来提出了采用动态合意替代率作为参照系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观点。研究表明,由于退休后在几个方面的开支会减少,如与工作相关的开支、自身人力资源投资的费用、交通费用、住房按揭、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费等都会减少,通常不用再负有抚养责任,也不需要再为将来而储蓄,因此老年人的支出会减少;但同时其医疗费用将有可观的增长,因此,相当于工作期间收入70%~80%(中值为75%)的养老金可使参保者在退休后保持与退休前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可将这个区间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养老金合意替代率水平。建立动态合意替代率基本思路是,将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先回升到合意替代率上限,再逐步降至下限,之后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稳定保持。
笔者认为,对于我国养老保险的实际状况来说,合意替代率区间的确定,并不意味着只要替代率在这个区间内就说明制度是合理的,而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应该在这个区间内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轨迹,即首先应尽快将其替代率回升到上限或接近上限(例如达到当前的制度设计目标替代率58.50%),再逐步下降到下限并基本保持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应该得到长足发展,真正起到第二第三支柱的作用。考虑到已退休人群仅有基本养老金这一实际状况和建立三个支柱养老保险的制度目标,应在这个基本思路内进行人群细分,以“老人”、“中人”、“新人”的既定划分及过渡期的设定时点为参照,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方式。
对于2008年12月31日之前退休的人员(人群A,其中包括“老人”和部分“中人”),以保持稳定的基本养老金合意替代率上限为参照标准进行调整,即先在较短时间内(最迟在2016年以前)逐步将目前仅有5%左右的养老金替代率回升到58.50%,再一直保持,或在远期适当提高至62%左右(也可根据当时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进行相应调整)。
对于在2009年1月1日之后2016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人群B,主要由“中人”构成),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先跟随人群A同标准回升,然后随着退休时点的
推移逐步回落至48%~52%,在此期间努力使第二第三支柱替代率达到10%~12%,从而保持58%~62%的养老金总替代率,此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将进一步降低,到2030年左右接近40%,与人群C接轨。
对于2016年之后退休的参保者(人群C,包括部分“中人”和全部新人),其基本养老金则完全执行指数化调整,采用个人账户部分与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指数挂钩、统筹部分与工资增长率挂钩的调整机制,兼顾消减通货膨胀对养老金的侵蚀和让退休者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两方面的目标。同时大力推进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发展,使其替代率逐步达到22%~35%,以逐步降低基本养老金部分在养老金总收入中的比重,从而降低基本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使之稳定保持在40%左右的替代水平。
篇7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真善美;修养
一、汉语言文学的追求。
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其实就是文学的追求,文学是没有界限的,虽然有形式的差别,但是主题和本质上还是一致的。文学所追求的,我们中国的文学自然也会去追求。汉语言文学比其它文学类别发展的早,发展的也更全面以及漫长。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之中,汉语言文学形成了其特有的形式以及风格特征,但是和世界文学一样,其所追求,无外乎三者:真、善、美。
1、追求真。文学在本质上追求的就是真,本真的反应社会,反应人的内心世界。文学是人内心诉求的外在表现,是人内心最纯真的强烈追求。不管文学还是客观的人,对真都孜孜诉求。不管是文学作品的主题,还是正面的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本真。文学所追求的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经行理解:
(1)客观的真。客观的真,是指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多以客观生活为基础,来写作自己的文学作品。客观的真不仅对客观环境进行如实的描写,也对客观人物的境遇进行如实描写。客观的真,既是文学作品环境的真。
(2)内在的真。这多指在叙述人物的心理时,进行真实的描写。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家都务求真实而写作,不管这心理是对是错,是否符合逻辑,都求真实的表达出来。内在的真,就是文学作品人物内心的真。
文学追求真实,而不掩盖任何黑暗或阴面,不管所追求的真是否符合客观的逻辑,只求符合文学作品内部的逻辑以及内在属性。
2.追求善。善恶有分,是人在后天养成的品质,而文学则直观的把它表现出来。不管是哪部文学作品,其描写的都有善,对善的歌颂,对善的渴求,对善的淋漓尽致的描绘。有的时候是用恶来衬托善,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用副教主的恶来衬托敲钟人的善。不过不是所有时候都有善恶同存的,有的时候文学作品中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善,用善来言善。例如:沈从文的《边城》没有恶人,全是善者,虽然最后结局不好,但却把善发挥到至极。虽然有全描写善的文学作品,但是不会存在全描写恶的文学作品,恶不能独立成材,只有善可以。
3、追求美。文学不仅在形式上追求美,也在本质上追求美。对于文学的形式,不管是整饬的还是散落的,其都追求形式的美,没事多种多样的,也是多层面的。诗歌形式之美是整饬押韵,散文形式之美是散乱无序之美。不过先这两种形式的美已经渐渐结合在一起。在本质上追求美,就是在主题上追求美,文学主题不管是悲伤的还是喜悦的,其主题都是美的。既是正面的主人公最后没能完成目标而死亡,例如哈姆雷特,但是其主题也是美的:悲壮之美。追求美,是文学最外在的表现,美既是文学,文学既是美。
二、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
转贴于
修养是人的内在气质,也是外在行为表现,修养有高低之分,也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也就有不同的修养。有的人见义勇为,有的袖手旁观,有的好逸恶劳,有的勤劳肯干,这就说明了修养的有不同性质,有不同的表现。各式各样的修养,在总的要求上,却有一个质的规约,那就是向真,善,美方向发展。这正好和文学的追求一样,文学的追求,客观上来说,也就本质上人的修养的追求。
1、汉语言文学能够提高人的修养。文学,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天地,只要进入到文学的世界,你就会被其所有美好的东西所包裹。对于人的修养,文学则能提高人的修养。修养,首先就是“修”,有什么样的“修”,就有什么样的“养”。人的后天模仿性很强,不管是对好的事物还是坏的事物,人区分好坏的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后天的道德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修养的好坏,与其修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道理。
2、汉语言文学能够修正人的修养。人的修养是各有特色的,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文学对于好的一面,可以使其更加坚固的存在,对于坏的一面,则能细致的修正。文学,因其内在规律的性的存在,对人发之以感染力,让人陷入情知理的思考,以反思自己的行为。人对情知理的思考,是一个久远的课题,其历史源远流长。而文学正好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和规定,在高的层次上,对人的情知理进行合理合情的概说,在这个基础上对人的修养不好的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修正作用。
3、汉语言文学能够指导人的修养。修养是后天的修为,其需要对一定的物质形态进行模仿,而文学则能很好的指导人的“模仿”。修养的模仿,可以是现实的行为方式,也可以是虚拟的行为方式。对于现实的行为方式,其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世上没有圣人,圣人这个名词只是给圣人取的客观名字而已,其实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在此基础上,人模仿的行为方式,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偏差。汉语言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代表,是中国长达5000年的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国人修养形态的客观沉淀,对国人的修养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对人修养的作用,尤其在现在异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规范自己的修养,美化自己的修养,使文学和修养有机的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的修养[J].工人出版社.2008年10月
篇8
关键词:儒家;小人;性善论;修养;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046-02
儒家在进行人格分析时提出了很多对人格描述的范畴与概念,比如“斗筲之辈”、“小人”、“君子”、“圣人”、“善人”、“仁者”等等,而“君子”和“小人”概念无疑是儒家一对基本的描述人格类型的概念。孔子曾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未悟出心学之前曾有秉持格物致知思想“格竹七日”的经历,累倒之后慨叹“凡圣有别”。先圣的“少也贱”和“凡圣有别之‘凡’”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儒家“小人”观念的内涵之一,而在修养问题上持“凡圣有别”心态委靡不振恰是不少人真实心理写照。历来学者对“小人”的论述不多,本文之主要目的是站在儒家“人人可得为尧舜”的基本立场之上,在大方诸家论述人格修养的目的――“君子、圣人”比较多的情况下,努力从诸家学说中还原出个人修养的“始点”――“小人”,从而希望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儒家修养问题。
一、儒家的“小人”观念
(一)孔孟的“小人”观念
《中庸》中有言曰“仁者人也”,即“仁”是人之为人之本质所在,“仁”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具有核心的地位,是“礼乐”文化的精神本质。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明确指出:“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在孔子看来“君子”是应该具备“仁”的品格,“小人”则缺乏这种品格。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的论断可以看出,“小人”和君子一样,也能“喻”能“达”即和“君子”一样具知觉能力,只是“君子”与“小人”处于不同的道德水平,“君子”处于具有“上达,喻于义”的社会理性之层次,而“小人”虽有理性,但处于口腹之欲的“下达,喻于利”的本能理性之层次。《孟子・告子上》更能清晰明确地指出二者的区别:“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对于这个问题,孟子的看法是,人既有口腹,又有心志,前者为小,后者为大,即“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北宋理学家程颐对“仁”的解释最能说明“君子”“小人”的区别了,在《二程集》中伊川解释“仁”时提到“仁一公字而已”。
(二)根据孟子的“性善论”分析小人的概念
“性善论”是孟子重要的思想,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孟子的以“四端说”为内容的“性善说”将孔子的心性论系统化,《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不可否认在儒家“人人可得为尧舜”的平等的人性论基础上,“小人”也和“君子”一样是具有仁义礼智的“四端”的,只是如同荀子所说人开始是处于“本始材朴”状态,《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四端犹如四种“种子”,只是人性在仁义礼智四个方向上的可能性,人要真正地达到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德性状态,还必须“知皆扩而充之”,而“小人”就是蔽于口腹耳目之欲,仅养其小者之缘故。
(三)古代小学与大学教育的阶段性反映出的君子小人概念区别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提出的大学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区别恰恰反映了“君子”和“小人”只是处于不同的学识阶段。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中说:“三代之隆,其法■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2]这里朱熹点出大学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小学教育的内容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而大学教育则是“修己治人之道”。反映了二者的主要区别。
另外《论语・阳货》中的“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将女子与“小人”并列起来,也反映了原初之“小人”意义并无道德批判含义,因古代女子教育相对于男子教育来说极不发达,中国直到近代才允许女子走进正式的课堂。《论语・子罕》中载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3]在这里“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贱”和“能鄙事”不正是儒家“小人”的一些特点吗,只是后来孔子“十五有志于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学而不厌”坚持不懈地学习,方成就了千古圣人!这里孔子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进德之关键途径,所以下面一节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二、儒家重视学习的思想
通过孔子、孟子、荀子、以及朱熹大学章句中关于“小人”观念的论证,明确了在儒家立场下“小人”就是虽然具有四端之善性,但依然未达到道德自觉状态,而要达到仁义礼智的状态,则要通过学习来完成,因此儒家是十分重视学习的。
(一)儒家贤哲十分重视学习
《论语》首篇首章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接着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都反映了孔子对学习的重视,孔子本人十分强调自己好学,《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这里孔子描述自己人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志于学”。另外,在《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而不厌”反映了孔子好学不自满;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说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在这里孔子在回答孔文子为什么被称为“文”时,孔子也强调孔文子是因为聪明而且爱好学习,能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学习。
(二)不学的弊害
《论语・阳货》篇载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里讲的是只是爱好向往“仁知信直勇刚”六种美好道德品质但却不学习去充实而造成的弊害,这也从反面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论语・季氏》中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在这里,孔子首先论说了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三种获得知识的情况,接着又明确地指出“困而不学”恰恰是“小人”之为“小人”的原因所在。
(三)辨证地看待学习
《论语・雍也》中说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子路》篇中有章说: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都说明虽然学习了,但没有确立志向,依然不行。《论语・为政》中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相互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这里都是强调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学习必须讲求方式,既要多阅读材料,又要把仔细地考证材料认真地联系现实地进行思考,从而得到正确的认识,提高自身修养。
(四)“非志无以成学”――志向的重要性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诸葛亮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被流传千古的名言,广为人知,可是同出于《诫子书》中对学习,立志成学的句子确不为人所熟知,即“才须学也”以及“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这里不仅强调了广才需要靠学习,另外更进一步强调了确立志向对成学的意义。
宋明时期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着重讲以义利判君子小人,关键在于当辨其志。他说,同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来做,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其根本在于各个人的志不相同。求取功名的人,有的志在升官发财,其功名考取,仍是“喻于利”的小人;有的志在治国安民,求功名则是“喻于义”的君子。由是而仕,必皆共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不谓三君子乎?因此,做事重在做人,做人重在辨志[4]。
三、总结――德性即知识
综合来看,基于儒家“性善论”的立场,儒家原初用法上的“小人”只是与“君子”地位相对的国民的称呼,只是到了后来当“君子”以道德修养为本质的时候,与之相对的“小人”方有了道德修养缺失的含义,连儒家圣人孔子也说自己“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又说自己是通过“志于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学而不厌”来成就其伟大德性的,这点对我们今天认识自我,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重学,孟子讲“扩而充之”,荀子讲“化性起伪”贤哲都重视通过学习成为君子的意义,这点和西方先哲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内涵何其相似!当然,学习是成为君子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不能确立正确的志向,不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依然不能掌握真正的知识,那么只能沦为“多不接世,悲守穷庐”或者要么即使处于高位,但因“只养其小者”也会成为“患得患失”的“小人之儒”。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
篇9
一、培养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采用自由式朗读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课文又采用全部拼音的形式出现,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平台。所以,在教学之初,我们就可以在理解课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去朗读课文。
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全文,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它的尾巴哪去了?它向谁借尾巴了?最后它借到尾巴了吗?这些浅显有趣的问题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能极大地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通过认真朗读课文就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于是,我抓住有利时机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自读要求:①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②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③读完后数出自然段并标上序号。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读生字的能力,又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长期坚持训练,学生自学生字和整体感知课文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从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能力,采用理解性阅读的方法
低年级的课文语言优美、内容生动有趣,是一个个饱含知识的载体。要想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性朗读的能力,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点拨。每篇课文都有一两个重点段,每段话一般有一个或几个重点词,学生读书时也能找出哪里写得精彩,哪里是最能感动人的地方,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这些重点词句及精彩、疑惑之处就是阅读的重点,也是需要反复品读、认真体会的地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感情,首先,要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最能体现感情朗读的就是人物的语言。不同的语言能够体现体现人物的各自特点,这就是课文的重点。如《春雨的色彩》一文通过写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时的争论,既表现了小鸟的天真可爱,又向人们展示了春天的一幅幅美丽画卷:草地绿了,桃花红了,油菜花黄了……这篇课文只要读好它们之间争论的语言,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了。因此,我着重让学生采取形式多样的读法去读对话部分:自己读、小组展示读、分角色朗读。我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这样一些练习:春雨落在紫罗兰花上,紫罗兰紫了,按照小鸟们的说法春雨是( )色的;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白了,按照小鸟们的说法春雨是( )色的……这样,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
其次,要读出感情,还要注意把握语速和语调。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只有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才能做到这一点。如《美丽的公鸡》,通过公鸡的语言,就可以看出公鸡的骄傲和自高自大。因此,指导学生读好公鸡的语言,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文中,公鸡前三次的语言分别是:“长嘴巴的啄木鸟,咱们俩比一比,到底谁美。”“鼓眼睛的小蜜蜂,咱们俩比一比,到底谁美。”“大肚皮的青蛙,咱们俩比一比,到底谁美。”这三次说话,都可以看出公鸡的傲慢无礼。教学中,可这样出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来理解课文:①自读课文,看一看公鸡都和谁去比美了?其他小动物是什么态度?②把公鸡和啄木鸟、蜜蜂、青蛙的对话画出来,再读一读。③想一想,公鸡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其他小动物为什么是那样的态度?④指导朗读,师生予以评价。⑤分角色朗读课文。以上教学以朗读为主线,把朗读、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很好地感悟了公鸡的特点。
三、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采用运用性朗读的方法
学习任何一种知识都要讲究灵活运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最好的办法还是读书。因此,在学生熟练地朗读并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学完《家》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写法,用“( )是( )的家”练习说话。低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想象力很丰富,再加上他们接触的新鲜事物多,因此他们表达的欲望十分强烈,说起话来也条理清楚、形象生动、比喻贴切。如摇篮是宝宝的家,夜空是星星的家、森林是小鸟的家等。这种迁移性的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方法及时地加以运用,不仅培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篇10
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的,一学期下来,除了完成了教材规定的作文之外,还让学生写了不少的小练笔。但在作文批改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制约着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形成。一是对语文教材中规定的作文,教师的批改过于细致。错别字、病句等都由教师直接用红笔改在原文上。由于教师包办过多,留给学生自己修改的余地很少。这样,学生练习修改的机会自然也就不多了。二是对学生平时写的周记或小练笔,教师更多使用的是评判性而不是指导性的批语。如“中心不明确”、 “记叙太笼统”等等。由于学生不明白具体问题所在,无法着手修改。三是看不懂老师的批语,加上平时有些教师对订正后的作文本复查不严,因而有些学生对修改不认真对待。四是教师在批阅时就已打上了作文成绩,使一些学生感到作文的修改与成绩的好坏无关。久而久之,学生就对作文的修改失去了应有的认识和兴趣,认为自己只管写,修改则是老师的事。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疏忽了对批改这一环节的研究,没有对作文的修改提出严格、适度的要求,学生也没能得到更多的训练。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呢?
第一步,教师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书面批阅,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其他不妥之处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标出,并加上一定的眉批和总批。为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教师一般不作具体的修改,也不批成绩。
第二步,在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讲之后,再进行面评面改。教师将作文本发下去,让学生仔细体会批语,然后将他们逐一请到面前,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看不懂批语,或提不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就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他重写;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就让他们边说边改,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文句通顺,结构合理,但不够具体生动的,引导他们丰富内容,再提高一步。
第三步,在面批面改之后,让学生动脑动手,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步骤,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地“删、补、调、换”修改。
第四步,教师一边对照查看他们的修改情况,一边对誊清后的作文再次进行批阅,然后批上成绩,这对学生认真修改作文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第五步,教师进行第二次集中评讲,着重表扬能对作文进行认真修改的学生,推荐改得好的篇章和片断,鼓励他们再作适当的修改。
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懂得了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自己再修改时,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当学生初步具备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每次初稿完成之后,教师先进行集体讲评,然后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同时也由人人面批面改改为按需要进行面批,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已写好的作文,允许保留几天后再上交,鼓励他们隔几天再改;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修改作文的修改的效果,综合评定成绩。学生通过每次修改前后的对比,实实在在领悟到了认真修改的好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在后来进行的两次调查中发现,他们不仅能百分之百地按照教师批阅的要求进行认真修改,还有许多学生在完成初稿交给教师之前就已经作了多处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