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06 03:3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任务型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任务型教学

篇1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任务型外语教学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是一组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有独特的群体特征和专业学习特点。由于自身和外在的种种因素,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处于英语教育的边缘和弱势。时代的发展对艺术类毕业生的英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学生想学好,教师想教好,艺术类的英语教学应采取什么策略,对于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及问题对象的特点。

一、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文化课素质普遍较低,英语水平薄弱,英语学习动机单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反应迟钝,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被动,气氛不活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适合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受艺术思维特征的影响,一般更习惯于直觉和形象思维,更富于情绪、情感和想象,往往喜欢追求浪漫情调和美感。这个群体的普遍特点是表现欲强、联想丰富、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模仿力强、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直觉和形象思维能力好,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很强的语言可塑性等。但是他们往往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思想上比较自由散漫,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这些特点使得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厌倦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渴望表现自己,喜欢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要解决目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找的适合他们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势。国外对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得比较多,但主要集中于中学。国内对任务型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相对集中于中小学,而对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得较少,对艺术类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的人少之又少。

三、任务型外语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英文是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从这个英语术语看,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有人称之为任务型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语言项目,而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

四、任务型教学原则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特点的综合分析

1.任务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互动性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对任务型教学来说,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用学会的语言进行交际,而互动性能够促进语言自动生成。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学习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意义的表达和信息的理解上,而不是语法和其他语言形式上。这有利于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引进真实文本原则

真实文本使学习者直接接触目的语文化,能促进学习者以与母语者交流的方式使用新习得的语言,参与有意义的交际,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语境意识。语境使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习得的语言是动态的,从而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和参与意识。

3.过程性原则

语言规则是程序性知识,学用结合才能很好地掌握。任务型外语教学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过程上来,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接触、感受、体验并使用这些语言点。同时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这些活动任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这一特点有利于解决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上课自由散漫,漫无目的的问题。

4.重视学习者个人经历对学习的促进原则

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亲身感受获得个人体验,建立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学习者新习得的信息丰富或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一理念允许学生犯语言错误,认为这种错误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在语言运用方面,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在完成任务的方式、任务结果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5.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运用的相关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注意到传统语言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课堂学习与课外运用紧密联系的重要意义是缩小课堂和社会的距离,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本文分析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学的现状及任务型教学的特点,研究结果发现任务型教学有利于培养艺术类大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发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继红.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特征与外语认同初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

篇2

慈溪市上林初中 房丽霞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在实践与尝试的过程中,有以下感悟,愿与同仁一道探讨。

一、布置任务宜早,明确任务目标

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将任务布置下去效果更好。因为在开始学习教学内容之前,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完成这个任务,因此学生就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获得能力,最后完成了任务,教师在此期间不断关照所布置的任务,关注在完成任务时特别困难的学生和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学中不断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等直至最终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

二、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而且更应注重新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扩展过程。因此,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更加重要,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所设计的任务对学生来说,应该具有实际意义,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使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如在进行字母教学时,给学生上完第一堂英语课后,我考虑到每个班都有几个学生在小学时学过英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学生互教互学,团结合作的精神。我就让学生收集带有英文字母的商标品牌和英文缩写,看谁收集的多,看谁认识的英文字母多。结果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收集到很多很多,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英文缩写CCTV、SYTV、NBA、WTO、USA、UFO、RMB等都是学生收集的。另外,学生还收集了十堰市几个有名的服装品牌,如依高、真维斯等。学完字母后,为了检查学生对26个字母的掌握情况,我又让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计算机键盘,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从A找到Z。还让学生自制字母卡片,开展找“邻居”和找“朋友”的游戏活动,通过以上任务型活动的开展,学生很快掌握了26个字母的大小写的规范书写及正确读音,使单调枯燥的字母教学变得新鲜有趣。在学习水果名称时,我事先让学生收集自己知道的水果名称,并把它们画在一张白纸上,染上颜色,把英语单词写在画的下面,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水果名称多,学生们也非常感兴趣。在学生们准备的同时,我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免学生在课堂上问一些不常见的水果名称,准备充当学生的“活字典”。在教学询问姓名的对话之前,我让学生们制作自己最喜欢的明星头饰,以备上课时用,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情景,结果学生制作了刘德华、赵薇、林心茹、苏有朋等头饰,真是“明星大荟萃”,学生仍异常兴奋。学生询问姓名的对话后,我又设计了一次记者采访“外宾”的任务活动,当采访到女性“外宾”时,问年龄时都一律回答“It’s a secret(秘密)”,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英 美国的女性忌问自己年龄,符合英美文化礼仪,从而明白了中外文化的差异。

三、教师要转变角色,促进自主发展

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是“精讲多练”,因此教师担任着“主讲”和“指挥”两个角色。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教师不在处于独占讲台的静态格局,不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而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是一种媒介、桥梁,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积极热情地参加学生的活动;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表现发展的空间,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融会贯通。

四、任务要面向全体,体验学习成功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比如,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编对话,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就对书上的对话进行背诵表演;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对书上对话稍加改编后并进行表演;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能根据语境,改编和拓展对话,表演要有一定的可视性,就好比是一次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五、要善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鼓励大胆尝试

篇3

摘要: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语言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任务型教学的内涵,步骤和特点。注重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的学习感受。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英语教学;开拓创新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教学模式,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能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简单地说,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语言能力。概括成一句话:“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一)前任务。

前任务就是指教师提出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从而掌握语言的运用。

3.任务要分层设置,因人而异,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心中有数,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做到有阶梯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总之,“任务”应该具有这些特点:即有意义,可完成,有差距,有运用性,有真实性。

(二)中任务。

这是一个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比较丰富,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还要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是媒介,是桥梁,是学生的活动中的伙伴。在“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就应是综合的。作为课堂学习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在探究性课堂上的合作者,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探究的内在需求,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几个问题:

1.有竞争才会有刺激。(Tension and challenge games )

竞争类的游戏活动会增加活动的紧张性和挑战性,竞争离不开规则,设置合理的规则会增加参与活动的乐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师生之间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要尊重、宽容、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宽松的,师生是平等的,交流是愉悦的,要给他们树立一个个荣誉,让学生维护现有的荣誉,为追求更高的荣誉而自强不息。

2.教学过程充满情趣。

如果课堂活动具有娱乐性,则更容易充满乐趣,从而激发参与活动的动机,教师充分把握教材,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语言情景,使学生感到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动作的艺术性,可以穿插一些歌曲、电影剪辑、图片资料等,以增加活动的吸引力。

3.教学模式的转变。

“任务型”教学模式必须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独白式教学向对话式教学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传递接受式教学向以引导式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多样化教学转变。通过教师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是什么,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实现发现式学习。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时,可以这样设计任务:

(1)小组活动。以坐在一起的每四位同学为一小组,学生相互之间询问家人的职业及其工作地点,以及家人喜欢这些职业的理由。

(2)全班活动。各组选一名代表,介绍本组及家人的职业和工作场所。For example , Student A’s father is a worker . He works in a factory . But he wants to be a policeman . Because he thinks it’s an exciting job . Student B’s sister is a/an …etc .

(3)统计班内学生家人所从事的工作种类,讨论学生们长大以后想从事什么种类的职业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理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配合,互相帮助,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责任意识、领导才能等都会得到培养。

(三)后任务。

“后任务”是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所完成的任务,既是学习者对学习的反思,也是教学者对教学的反思。缺少任务后的反思,往往会使任务流于形式,这是一个教师接受学生汇报结果或进行总结、评价的过程。每一堂课后,教师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任务中有哪些做得比较成功?哪些还有待于改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哪些使用不当的语言形式?任务设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任务难度是否适宜?这些问题都应该进行反思,这样才有助于下一次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的优点

1.任务型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真实,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2.任务型教学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启发和借鉴,吸取群体智慧,开拓学习思路,形成新的认识。

3.任务型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从而转化为学生的后继动力。

总之,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初中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它给初中英语课程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也对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践有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更新教育观念,使任务型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上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下册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篇4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语言焦点;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即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它的最显著特点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一、实施意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习环境等外因的影响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内化才能起作用。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其认知策略,培养其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

二.活动设计原则

1.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即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任务的设计要有兴趣性和真实性,因为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达不到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2.活动的内容应层次分明,形式应多样化,即任务的编排具有“阶梯性”。多角度创设富有层次的任务目标,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即必须根据学生英语学校的心理差异和环境差异,设计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不同任务目标,确定不同任务目标的课程资源以及时间序列。

3.互动活动的难度要适中,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初中学生无论在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上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为其设计的语言活动的难度既不能超越其发展阶段,又不能太幼稚。活动内容过于浅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内容过于繁杂,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挫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逐步把以课本为中心的活动转化,从而让学生在模仿中熟悉和感知所学语言,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以形成积极地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设计难易适中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4.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任务型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展现才能。比如可组织英文歌曲、英文书法、英文手抄报、英文课本剧、英语晚会等各种活动。

三、基本框架

任务型教学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的去做,而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确保语言训练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如果不注意质的要求,很快就会出现高原现象。任务型教学过程可分为任务前、任务环、任务后三个阶段。

1.任务前阶段通常是最短的一个阶段,一般持续2-10分钟,它包括话题和任务。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提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任务一定要明确具体。在这一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话题,着重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指令和准备任务。任务前阶段非常重要,这些活动能起到介绍新的语言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相关的原有语言知识,减轻任务的信息处理负担,引导学生按任务的要求更好地理解任务的作用。

2.任务环阶段主要有三个小环节——任务,计划和报告。学生以pair work或group work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期间教师不直接指导,以使学生在做中学,同时又通过语言做事情。面对所要求的任务,学生共同设计完成任务的计划。他们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全班汇报他们怎样完成任务以及决定或发现了什么,最后以向全班汇报或小组之间交换书面报告的形式比较任务的结果。这一阶段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供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任务后阶段又称语言焦点阶段,它包括分析和操练。在这一阶段,让学生进一步发分析,归纳,总结所完成的任务,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行有提升的语言运用操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点拨语法并找出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口头或笔头练习,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语言操练。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对语言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感受其所承载的意义。

四、常见的任务类型

1.指令性任务

2. 猜测性任务

这种任务在课堂上很常用。此类任务用时短,适用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适用于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设计此类任务时,要细化游戏规则,注意目的性和针对性;在任务进行时,教师要把握好任务的进程和时间。

3.竞赛性任务

竞赛可以在课堂上的任何阶段。此类任务既可以锻炼学生个人的反应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使他们积极参与,互相帮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上可以个人或四人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各种学形式的竞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出所记的单词、短语或句子。如在一分钟内写出有关食物、数字、颜色、月份等的单词;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介词及其短语,或看图用他们造句,看谁或哪个小组的速度最快。最快的小组即为获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从八年级开始,学生已没有七年级那样的发言积极性了,应适当增加此项练习,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4.调查性任务

此类任务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了解和亲人间的沟通,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开始的时候,学生所学的内容较少,可设计简单易做的调查性任务。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建立一个家庭成员或好友的小档案,内容包括称呼、年龄、性别,再慢慢增加食物、饮料、职业、运动、业余爱好、座右铭等等。然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报,挑出部分佳作在全班进行汇报。

5.展示性任务

此类任务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促进他们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技能,从而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6.交际性任务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真实的交际情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让学生通过相互交际来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学习和使用的目的。如让学生把教室布置成商店或医务室来教学真实交际就起到很好的效果。

7.表演性任务

表演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感受自信,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表演形式可以用多种形式,如对话表演、朗诵、小话剧等。

8.德育性任务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新教材中有不少有关思想教育的话题(如帮助别人、集体主义、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等)。学完这些内容以后让学生说说写写以加深印象,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注意问题

1.转变教师角色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因任务的类型和内容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的帮助者,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和语言顾问、参与者、主持人、调研员。

2.任务的目的和要求要明确。

3.教师的讲解要适度。教师在学生执行任务前不要过多,过细地讲解,以免学生以来教师的思路二不进行积极思考。

4.完成任务的报告要兼顾大多数学生。任务完成后,教师请学生报告完成任务人物报告的情况时,不要只叫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发言,而忽视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否则就会降低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让学生积极“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但任务型教学法并不是唯一的有效方法,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丹妙药“,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不断体会,不断研究,才能把它用得得心应手,恰如其分,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时,教师应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日臻成熟。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 心得

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是“精讲多练”,因此教师担任着“主讲”和“指挥”两个角色。但在任务型活动中,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一种媒介、桥梁,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积极热情地参加学生的活动;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曾经看过一个赶车人的小故事:赶车人手里除了缰绳还有一根杆子,杆头上有一根绳,系着一根胡萝卜,直垂到驴子的眼前,让驴子能看到但还不能直接吃到。之所以想到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有关任务型教学的话题。我们在课程设计中给学生安排的任务,不就正像是驴子眼前的胡萝卜?杆子把萝卜挑向哪里,车子就可以走向哪里。隔一会儿让驴子吃到一口胡萝卜,它就会更起劲的跟着杆子走。也许这个故事的比喻不太恰当,不过是这个道理没错吧。

下面我来讲一个自己用过的例子:九年级14单元Reading练习环节

设计说明:这篇文章主要呈现两方面内容:the art of giving和the art of receiving。在完成对课文的分析、学习之后,需要创设情境应用所学,于是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 明星J收到一份来自家人的礼物,但是他并不喜欢,当面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有自己的想法。

任务一:应用课文中所学,补全J与家人的对话。(练习虚拟情境下,接受礼物的礼貌表达。有提示)

任务二:模拟明星J的口气,表述自己接受这件礼物的真实想法(虚拟情境下,叙述事件、个人感受、原因。有提示)

设计意图:在课文讲解中我们已完成了新知呈现、新知学习的任务,在完成句子环节强化了重点词汇、短语、句子的用法。但是这样的知识传授缺乏灵活性和真实感,所以设计了虚拟情境环节。两个任务分别练习了两种个人情绪的表达。给出提示,是为了给层次较低的学生巩固所学、强化知识的机会。因为提示的信息多(例如,给出的可选形容词多样happy, excited, embarrassed, guilty等),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反应,所以可以有多组同学进行展示,使任务的覆盖面增大。同时这种设计,也是对下一个活动中的正式情景应用的提前模拟,让学生做好准备。这里的任务评价,以口头肯定、表扬为主。

活动二 准备女孩儿气或男孩儿特色鲜明的物品,当堂反送给男生或女生。

任务一:应用课文中所学,学生要与我进行礼貌、得体的对话。

任务二:在我佯装离开后,向同学们表述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第一个活动已经把所要运用的语言整合呈现过了,为个别有困难的同学减少了表达障碍。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能够完成真实交流任务,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的最直接检验。没有了提示,其实是脱离了限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真实的进行语言应用。这里的任务评价,除了一般的课堂表扬外,我还把道具物品当做礼物奖励给了做示范的学生。

活动三 各种节日中,同学们会怎么送出礼物,或者接受礼物呢?给出理由。

设计意图:前两个环节的设计以听、说任务为主,练习语言的交流功能。第三个活动,可以根据课堂时间灵活掌握,可以继续说、可以小组交流后当堂展示,也可以安排书面表达。任务目的是希望学生可以在自述的一个片断中同时合理呈现“收、送礼物的艺术”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这篇Reading的情感目标。任务的设计同样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每一个目标都要尽量在任务环节中呈现。在进行任务评价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一个女生说她要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一个“拥抱”,于是我走到她面前也拥抱了她。这也算是对课堂应变的一次成功体验吧。

篇6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设计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深为语言研究者和外语教学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交际教学法和第二语言研究合流的产物,代表了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语言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它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习得语言和运用语言,其主要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从事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和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法,把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建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下施教,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方式中感受成功。这一教学法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法,提出隐含知识特征的任务,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并促进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因此,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任务活动在任务型教学中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在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等要符合实际的运用和规律,所拟定的话题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应具体、贴近学生生活经历,且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使学习者能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感知语言、掌握和运用语言。

二、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的英语教学最大不足之处就是语言形式脱离语言运用,学生虽学会了不同的语言句型、语言形式,却不能得体地运用它来表达意义。教师在设计口语交际任务时,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相结合,要求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培养自我运用语言的能力,每一阶级的任务设计都要具有一定的导入性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布卢姆认为,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教师应以一种较为特定的方式描述,明白在任务完成后学生应能做些什么,或应具备哪些能力。一方面,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能够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运用;另一方面,将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关系、语言和语境的关系明确化,可以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

三、循序渐进的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龚亚夫、罗少茜, 2003) 。Nunan ( 1989)认为:课堂上的任务应呈“任务链”或“任务系列”的形式,每一任务都是以前面任务为基础或出发点,后面任务依属于前面的任务。“任务链”要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拓展、语言综合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规律,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任务目的明确性原则

经调查发现,交际双方在没有明确的任务目标的自由谈话中,为对方提供的负面反馈信息(从表示不理解到直接改正语言错误)不如在有明确的任务目标的活动中多。由于自由交谈没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交际双方有机会避开或忽略交际困难,或另起话题,这样的交际很少为对方提供充足话语、练习正确说法的负面反馈信息(文秋芳, 2000) 。所以,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首先应考虑让学生清楚要做的事,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带着明确的目的,尽可能多地为对方提供充足的负面反馈信息,使交际进行下去,最终完成任务。

五、人人参与的原则

新课程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为了达到使全班学生得到训练的目的,教师应尽量设计符合学生真实兴趣的任务活动,吸引他们人人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全班性练习活动中,学生个人参与机会少,时间短;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可克服这一弊端,这样,每个学生就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而且学生在小组中也容易克服胆怯心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六、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

除了任务有无明确目的、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情况等,任务的难度也直接影响“任务型”教学的效果。在“任务型”教学方法中学生所要完成的任务必须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没有挑战性的任务只能使学生单纯练习已经熟练掌握的句型,在交谈中较少出现意义协调,达不到交际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没有难度的活动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热情和兴趣。学生只有在经过磨练、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时,才会真正体会到成就感,才能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合作完成任务。当然,所有任务难度都不能超过学生所能驾驭的范围。

任务型教学法“既注重学习过程,也注重学习效果,既注重语言意义,也注重语言形式;既注重语言能力,也注重交际功能”(张文忠, 2002) 。把它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完全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只有遵循以上原则,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交际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也才能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过程产生互动,增加语言的输入量与输出量,在足够输入的基础上进行输出练习。这很好地解决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矛盾,使学生有可能成块地掌握语言,大量地运用语言,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并将以前学过的语言重新组合,进行着新知识的建构。学生在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活动过程中,更能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当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时,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挥就能进入很好的状态,学习效率就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国家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1.

[4]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篇7

一、任务的设计要有目的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操作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布置好上课时将用到的相关知识、语言材料,使学生在明确的目的下去预习、去准备,从而获得相关知识,训练语言。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 Unit 9“When was he born?” 的第一课时,话题主要围绕谈论名人,可充分利用这个主题,根据学生喜欢追随新鲜事物,对歌星、球星、电影明星较为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本课之前,可给学生布置“pre-task”,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各类明星的外貌、性格、职业、出生年月以及爱好等方面的图片、个人相关材料或相关网络信息进行搜集,上课时要求把他们自己所收集的图片、材料、信息等资料都拿出来进行分组交流。由于学生对名人比较熟悉,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课堂上讨论热烈,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欲和表现欲强,课堂教学很快进入。就这样,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教学目的、真实模拟情景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并在快乐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任务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和兴趣爱好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的第一课时,在这pre-task阶段,可把apples,bananas,pears,oranges,hamburgers,cakes…等水果和食品放在一个手提袋里,然后把袋子放在讲台上,接着就问学生:Who can guess?What are they?If you guess them out,I will give them to you. 这时学生们就跃跃欲试、尽力猜想,“I think it’s an apple.”“I think it’s a cake.”“I think it’s a pear.”当水果和食品一一被猜出之后,又问学生:Do you like it?Does he/she like it? 这时学生就抢着回答:I like it very much. He/She doesn’t like it at all. 通过让学生猜测食物,来导入这课的主题“food”,“likes and dislikes”,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学生争先恐后大胆猜测,气氛活跃,自然进入预设情景中,为一节好课做了铺垫。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三、任务的设计要有真实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如在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int 2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时(要求学生掌握问路和指路的表达方式),可画一幅本市的地图,并用相机照了一些标志性建筑物的照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当学生看到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和真实动感的画面时,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立刻被唤起,他们无不为家乡的美丽而骄傲,更为家乡的巨变而自豪。接下来,教学方位介词next to,between,across,from,on等,然后让学生描述各种建筑物的不同方位,最后让学生问路及指示方向。学生在这一真实的情景中高度亢奋,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

四、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力发展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任务要求,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而不是让能力强和水平高的学生参与,这样任务型教学模式也就不会流于形式。如进行训练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要说出其中的人物、时间、地点或简单的一两句话;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要求做True/False练习;对于成绩较好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要求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对于成绩较好且外向的学生可要求表演。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使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五、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

篇8

关键词: 任务型 英语教学 任务设计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倡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设计任务并完成任务,一堂课或一单元围绕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有意义的任务进行教学,将知识教学融入到亲自完成一项任务的具体活动当中,让学生不仅学到英语知识,而且能亲自体验“做事”的经验和乐趣,从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任务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1.通过交流学会交际。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真实的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提高。

2.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任务型语言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

4.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因素。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设计原则及主要策略

(一)任务的设计要有适应性

任务的设计首先要为教学服务,同时任务的设计要有兴趣性、真实性。因为学生的兴趣与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如八年级(上)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询问和描述一种食物的制作过程。其任务是这样设计的:

1.介绍几种中国传统食品的做法。如饺子、元宵、粽子、年糕等。

2.请同学讨论一些西方特色食品的起源。如pizza,hamburger,sandwich等。

3.创意并发明一种新型的食品。

通过这样的任务设计,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食品和饮料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动手实践与操作的能力。

(二)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学生就越多,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就越多,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浓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进行持续的培养与训练。如八年级(上)Unit 5“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礼貌地发出、接受或拒绝邀请的语言表达。其任务设计为:

1.设计一次生日聚会,向朋友、同学、老师发出邀请。

2.开展“小小秘书”活动,由一个学生充当老板,一个学生充当秘书,其他学生充当记者。活动宗旨是秘书以各种理由回绝邀请。

这样的活动安排,几乎全班学生均能参加,有助于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友谊,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

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教师要因势利导,通过恰当的时机、途径和场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八年级(上)Unit 10 “What’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其任务是这样设计的:

1.讨论如何作出良好的生活与学习计划。

2.了解父母的梦想,吸取他们成败的经验与教训。

3.谈谈自己如何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如2008年奥运会中我们能做些什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志愿者?

通过这些任务活动的安排与完成,学生不仅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未来计划,而且培养了为实现理想而勤奋进取的良好习惯。

(四)家庭作业的任务设计要有可行性

遵循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将家庭作业设计成一项项可行性任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完成作业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他们乐于做并努力做好。如八年级(上)Unit 6“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该单元作业是这样安排布置的:

1.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找朋友。

2.课下同学之间探讨如何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3.设计一则招聘广告,并进行找工作比赛活动,看谁最先找到自己胜任的工作。

把家庭作业设计成这样的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乐于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在娱乐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总之,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设计语言学习任务是教学的重点,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英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精选出来,通过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将其设计成相应可行的任务。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这些任务的布置,学生对任务的完成,培养了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做事情的能力,使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的语言,在使用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2]陈琳.新标准英语教学参考书.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3]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2).

[4]陈朔.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文教资料.

篇9

关键词 任务型语言教学困惑;有利因素;建议

一、引言

自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的《英语课程新标准》中提倡任务型教学以来,任务型教学成为了英语教学界的主流概念。尽管任务型教学已经在二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使用在英语一线教师和语言应用学家仍然广受争议.任务型教学,作为交际教学法新的发展,主要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的优点得到广泛认可。它以任务为载体,通过目标性语言的交流,给学生提供机会参与到自我学习,从而获得语言习得。其最终目标是学生在运用已知语言,执行和完成与真实生活类似的任务,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目前任务型教学实施的困惑

伴随着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实施,英语教学在教材,教学过程,评价和管理上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改革的推行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但是还是存在反对的意见。许多人误解并反对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观察,作者总结了一下几点困惑:

1.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

作为国家教育政策,《新课程标准》在全国大范围推进与实施。但是地方经济和教育资源的差异性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从观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的任务型教学的应用要比欠发达地区或农村更全面和持续。其次是关于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的描述,教师期望的教学目标是详尽仔细的,能在教什么和怎么教给与充分的指导。但是事实上,教学目标太宽泛,缺乏对实际教学的详细指导。

2.从一线教师的角度

尽管鼓励教师实施任务型教学,但是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概念比较模糊。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他们缺乏途径去了解、培训和实践任务型教学。缺乏系统全面的任务型教学的概念理解,教师设计和组织的教学活动可能不符合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3.从学生的角度

影响任务型教学推广的来自于学生水平的差异和不配合。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要做的就是记下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做大量机械的练习、操练和阅读理解。他们缺乏口语锻炼机会,在说英语方面持被动态度。伴随着焦虑和害怕犯错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和同学交流。而且,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在于通过各种考试,而不是加强语言的运用能力。

4.从评价制度的角度

以考试为导向的评价制度是最阻碍任务型教学的因素。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是目前,教学的目的似乎只是让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来自于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和频繁的考试的压力,也迫使教师妥协。在日常的教学中,猜测和教授考试内容成为了教师的主要教学工作。考试考查的内容主要在单词的掌握和语法的运用,因此,考试这根指挥棒主宰了教学的实际内容。

其他诸如教材的选择,班级的大小,时间压力也会是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推行的困惑因素。

三、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有利因素

1.从全国范围来看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国教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对英语交流能力的迫切需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语言知识教学为中心,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教育部在2001年了《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教改的大规模推广,教育者对任务型教学更加熟悉。中国教育政策不遗余力地改善英语课程标准,制定新的英语教材,完善考试制度,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

2.从地方水平来看

常州是相对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城市。政府部门非常重视教育,制定了“教育优先”的政策。这体现在先进完善的教育设施,合格专业的教师团队。教师被给与更多的机会培训和学习。教师给与的教学环境越好,越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

3.从教师来看

教师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教师本身越来越意识到运用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比如任务型教学法。教育部门提供的教育培训和交流,以及专家的实际指导确保教师能对任务型教学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总结以及团队合作对教学的改革和任务型教学的应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任务型教学实施的建议

1.对教学管理部门的建议

针对前面提到的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理论的模糊理解和缺乏实际的教学指导,教育部门应该就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提供持续的培训和详细的指导。教师的培训应该包括方法论、课堂观察、教材选择的指导和评价制度的完善。培训要做到全面普及,指导要做到详尽细致。教师应该要受到专家持续的关注和及时的反馈。除了来自于教育管理部门持续的培训和支持,教材的改进也被认为是任务型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2.对教师的建议

没有合格的教师,不管多好的大纲,教材或者教学方法,都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改革和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Ellis,R.Task-basedLanguage Learing and Teaching Oxford Umiversity Press .2003.

[2]Peter Skehan. 2011.Reasearch Task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Pedag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陈锫.实践中的任务型教学:现状与展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学出版社,(2004)

[5]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篇10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提出来的,对初中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影响。任务型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它以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该模式是20多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状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语言知识和运用技能合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完成一定的目标任务,在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简单地说,任务型教学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任务环(task cycle):由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报告(报告任务完成)三个环节组成;后任务(post-task):由分析——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

鲁子问博士虽然没有给出任务型教学的具体步骤,但他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可通过学习性任务和运用性任务来完成。

三、设计任务型阅读,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方法处于一种比较封闭的教学环境中,以这样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读书、做题,缺乏足够的工作能力,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应当很好地构建课堂之外的教学环境,包括网络教室、网上讨论辅导平台、电子图书等网上资源,很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开放空间。使其学习与现实能有机地结全起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任务型阅读教学是以学习任务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教师调控、帮助为辐的互动式阅读交际教学。其课堂结构具有动态性特征,学习任务与阅读活动层次组合的程序描述了学习任务在实际授课中的编排顺序和学生在何环节、以何种方式参与预期安排的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的设计和行为目标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设计任务型阅读教学。明确的目标或目的。设计的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并且需要明确地告诉学生,通过活动具体完成什么任务。如:Listen to the weather report and make a decision.听一段关于天气预报的材料,决定明天是否去公园进行春游或应当穿什么样的衣服等。设计接近现实生活的活动。活动的设计应当是真实的,或者接近现实生活的,尽量贴近实际生活对语言的应用。只有当学生感到活动的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和身心发展一致时,才会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活动,教学内容才最容易内化。必须使用语言来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体会语言之后开展的语言交际与运用的活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无语言意义的工作,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语言支持。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语言基础,给学生提供要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词汇或交际句型,并在进行任务之前向学生呈现这些语言,以保证学生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能使用所学的交际性语言。

四、运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