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范文
时间:2023-04-10 18:0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生态系统金融监管
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金融要素(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法规等)为了更好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金融要素之间密切关联、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彼此通过货币资金的融通、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风险的度量和化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风险与受益的转换等行为,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农村金融生态的特点
(一)动态性
农村金融生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和自然生态一样,也在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逐步完善。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为农村金融提供物质资源作为其前进的动力。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会对农村金融提出各种需求,促使农村金融不断进行创新,促进农村金融逐步提高服务质量。从另一个视角看,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又具有反作用,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推陈出新、金融服务的逐步深入,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更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促使农村金融生态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差异性
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另一方面对农村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执行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之金融要素发育水平也存在着差别,此外,目前的分权体制下,地方行为存在着差异,其中囊括考核指标的差异。这种状况会引起地区之间的差异,地区的差异又会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状况的差别。因此,在客观上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着地区的差异性。
(三)边缘性和脆弱性
农村金融生态和城市金融生态都是金融生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金融生态相比,农村金融生态具有边缘性和脆弱性。一方面,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的多样化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但其中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体制内金融资源供给渠道不断减少甚至农村资金外流。实行金融改革后,正规银行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大量撤离,逐渐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信社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分散性、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有限。邮政储蓄成为了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的“抽水机”。
农村金融生态的缺陷表征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和县域金融萎缩等现象,表明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出现了缺陷。缺陷的金融生态系统的具体表现为:金融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金融主体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减弱、系统生产能力下降等。
(一)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多样性和数量减少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主要有正规、准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合作基金会、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准正规金融指一小部分当铺等,非正规金融指高利贷、各种会合、私人钱庄等。就业务上说,我国农村金融主要业务是农业信贷,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等业务尚未开展,然而在农村即便开展农业信贷的金融主体也在不断减少。在正规金融撤离的真空下,非正规金融虽得到迅猛发展,但游离于正规金融体制之外,无法获取正规金融制度所提供的服务,因而融资能力有限、风险较大。这样,我国农村金融主体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现象。(二)农村金融信息流动出现障碍和梗阻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分散、小额零售、个性化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直存在。而农村金融生态退化,资金供求关系破坏,信息流动及传递效率会随之降低。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高利贷”高达1.7万亿元左右,农民更多趋向于寻求民间借贷而不是银行。其中占很大比例的原因就是信息流通不顺畅,造成农民对正规金融组织理解不够、经验缺乏,尽管现在他们对正规金融组织的服务评价有了重大转变,但其心理长期形成的“贷款难”思想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呈加剧化趋势。
(三)农村资金循环链条出现问题
从理论上讲,农村金融的职能是通过信用手段筹集农村货币资金,优化配置农村金融资源,实现农村资金良性循环。然而,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功能异化,一方面,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入了城市,另一方面,农民又很难从银行和信用社获得贷款,导致农村资金循环链条不能良性循环。
(四)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和服务功能下降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乡镇企业对农村金融体系提供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对储蓄居民、企业和生产领域提供的金融服务却相对减少,进而阻碍了创造性活动,制约了地方经济增长。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目前业务单一,大多数仍沿用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业务品种缺乏。与城市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日新月异、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相比,农村金融服务严重缺失。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根本没有普及,最显著的就是农村金融结算明显滞后于城镇,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业务也迟迟未能开展,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整体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在下降。
(五)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由于历史、制度等原因在为农村经济活动提供强大金融支持的同时,其金融风险也在加速积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在不断下降。单一的负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但加大了其利息负担,而且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对存款负债过度依赖。一旦存款出现波动,对资产的调整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增加了农村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改善建议
篇2
2013年11月16日,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成都开幕。多位经济学者及金融业界人士在论坛上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困境纷纷表达看法,并对新一轮改革下如何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提出建议。有专家分析,新一轮改革提出的多个措施将有望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财富。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副主任谭继军及副主任尹志超在会上了《有关农村金融发展和高净值家庭的财富管理报告》,以详尽的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报告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需求颇高但满足有限,而民间借贷活跃,金融市场参与率低。
农村家庭金融知识水平缺乏
《报告》指出,2013年农村家庭仅有41.1%的家庭有活期存款账户,与2011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有定期存款的家庭占比更低,仅为12%,且比2011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家庭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占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明显。
存款少,农村家庭没有多余的资金参与金融市场。就参与率最高的股票市场而言,2013年,农村家庭仅有0.4%的家庭参与了股票市场。甘犁教授还指出,由于这两年股市不景气,这一比例比2011年还低了0.8个百分点。与低金融市场参与率相对应的是农村家庭低金融资产配置,2013年农村家庭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仅为5%,比城镇家庭低了约4个百分点,而金融资产中又以风险低的定期存款为主,占到金融资产总数的54%。
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发达直接导致了农村家庭更多只能选择民间借贷进行融资。2013年,有近50%的农村家庭参与民间借贷,这一比例与2011年相当,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7个百分点。
家庭信贷需求体现了家庭的融资需要,就农村地区家庭而言,农业生产信贷及工商业信贷需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购房信贷需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区域分布来看,中西部的农业生产信贷需求指数为59,工商业生产信贷需求指数为80,而东部地区农业及工商业生产信贷需求相对较低,分别为55、72,这也体现出中西部家庭从事农业与创业活动时更迫切需要资金。甘犁教授指出,农村地区购房信贷需求低可能是由于农村地区家庭购房支出相对较低,但需求强度仍然由东向西递增。因此,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首先应满足农民从事农业与创业活动的信贷需求,其次,欠发达地区的高信贷需求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甘犁教授解释说:“信贷可得性指最终得到贷款的家庭占有信贷需求家庭总数的比重。”我国家庭信贷可得性水平不高,有信贷需求的家庭仅有60%的家庭被满足,农村家庭信贷可得性水平尤为低下,仅为23.6%,比城市家庭低了53个百分点,信贷可得性的城乡差异明显。同时,信贷可得性的结构性差异也很明显,农村家庭信贷可得性最高的是工商业生产和汽车信贷需求,分别为71.3%和65.9%,城市地区除了上述两种信贷可得性高外,住房信贷需求的可得性也较高,达到90%。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家庭农业生产信贷可得性仅为9.5%,亟待改善。“与信贷可得性不同,我们还计算了信贷满足度,即家庭信贷需求规模被满足的程度。”甘犁教授指出,在得到信贷的家庭中,其信贷需求规模被满足的程度较高,约有86%的需求规模被满足,农村地区家庭稍低,满足度也达到80%。这就说明,家庭信贷一旦被批准,其需求规模大部分可以得到满足。
从整体来看,我国家庭的金融知识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金融知识指数为42,而美国及荷兰这一指数接近80。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东中西呈递减的趋势。农村家庭金融知识水平异常缺乏,仅为30,低于城市家庭的51,金融知识匮乏或许是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低的原因之一。教育水平是决定家庭金融知识水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经济金融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家庭金融知识水平帮助非常大。即使是农村家庭,如果上过经济金融课程,则其家庭金融知识水平甚至会高于城市家庭,高达60。因此,对农村家庭进行教育培训,特别是经济金融知识的培训是未来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
民间资本市场活跃
正规金融市场不发达是民间金融滋生的土壤。从各省的情况来看,上海市有民间借入的家庭占比最低,仅为4%;天津市与北京市次低,只有10%的家庭有民间借入款;参与民间借入的家庭占比最高的是青海省,高达51%。从城乡结构来看,农村地区家庭有民间借款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地区家庭。从区域分布来看,中西部地区家庭有民间借款的比例约为30%,而东部地区这一比例仅为14%。与2011年相比,城市地区家庭参与民间借入的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农村变化不大。虽然民间金融市场有一定发展,但与正规金融市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家庭负债余额来看,银行贷款在各种项目负债中均高于民间借款,其中以购房借款的差距最为明显,全国家庭购房负债中银行贷款余额为38468元,而与此对应的民间借款余额仅为10738元。民间金融满足家庭融资需要的能力有限。
“家庭从民间借入资金的用途是什么呢?”甘犁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家庭民间借款主要用于购房,其次是工商业经营。因此,目前民间金融的发展策略应主要针对家庭的这两大需求,谁能优先满足家庭的这两大需求,谁就能取得民间资本市场的至高地。民间借款的利率要比正规金融借款的利率高很多。从民间借款的利率来看,2013年的民间借款利率高达17%,比2011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从借款的用途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借款,民间借款利率均高于10%。高利率意味着高风险,我国民间金融市场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尹志超教授在会上了《关于高净值家庭财富管理的研究报告》。他指出,全国总体家庭净资产的平均值为87.2万元,中位数为25.2万元,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家庭的净资产在20万元左右。其中普通家庭净资产平均值为35.3万元,中位数为21.1万元;而高净值家庭净资产平均值到达628.9万元,中位数为315.1万元。普通家庭与高净值家庭相比,净资产相差悬殊。
篇3
关键词:农村 公共产品 投融资制度 金融机构
一直以来,以“农业、农民、农村”为代表的“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和现实的问题。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缺乏有效的农村融资金融产品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急需构建相应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体系。但从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资金的投入是重点。于是,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确保资金有效地使用与投放,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便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和公共产品的投融资制度,建立有效的多元化农村资金分配与公共产品投融资渠道体系才是解决目前农村金融需求的核心和关键。
1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1.1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政府仍然应发挥主导的作用。据统计资料,建国以后至2005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额是增长的,特别是1992年以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上升。1990—1994年保持在9%~10%,l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1998年以来尽管国家把国债投入的30%用于了农业和农村,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2000-2003年继续下降至7%左右。财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l-2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农业投资内部而言,我国农业投资主要由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及其他费用这几部分构成。据统计资料,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使用方向特征十分明显,即农业投资中的主体部分投向了农业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这几项所占比重超过了按这一口径计算的90%,投向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只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和其他方面的项目很少。农业基本建设中,主要投向了大中型水利建设。例如,2005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2450.3亿元,其中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费占73.1%,基本建设占20.9%,科技三项费用占0.8%,其他占5.1%。而不同的投资方向对农业增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3区域差别大,西部地区资金支农力度低
从区域来看,由于历史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原因的影响,比较而言,西部及中部地区对农业投资的力度相对薄弱,资金运作的效率总体上也低于东部地区。据统计资料,除人均财政直接对农业项目支出外,其他指标同东部相比,西部都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人均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当年净增存款额、当年净增贷款额、农业贷款余额、外商对农业的实际投资额差距都在50%以上。
1-4金融支持不够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三大问题:(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但从发挥的作用看,这四家机构在农村的作用并不明显。中国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的存在,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一放弃农村,进军城市;邮政储蓄仅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于单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演变为“收购银行”,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主体地位不突出。于是,实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增长,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主要原则,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2)农村信贷需求满足度不高,民间借贷现象突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现却异常活跃;虽然屡遭政府取缔或禁止,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3)农村金融产品单调,融资渠道狭窄。以重庆市为例,农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仅有存款、贷款、保险等,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移植。采取的可融资方式主要限于间接融资,尤其是短期、小额贷款,且涉农贷款多为1年期以下,按农户养殖的生产周期,年均利润40%~50%计算,若贷款1000元1年后到期还本利,农户无法实现简单再生产,更不能进一步滚动发展,再加上额度偏低,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农村企业债券尚处于空白状态,重庆27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间接涉农。
2农村金融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2.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农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落后,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区域经济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需用的固定资产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特别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更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因而投资农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农业投资经营规模在现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制度下上不去,不易取得规模报酬。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的特点非常明显,不仅难以吸引非农业部门资金,就是农业部门自身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大可能转入农业进行再投资。
2.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一些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威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造成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而基层政府财力不断萎缩,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级占17%,而有着2千多个县级财政、4万多个乡级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2%,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篇4
1、IFAD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8亿生活在农村的人口是最贫困人群,占整个最贫困人口比例的75%,而农业是他们生存的依赖。为此,1974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关于建立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的协议》,决定成立“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简称“IFAD")。该基金会旨在通过扶持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尤其是资助其粮食生产,提供相关的优惠贷款,以消除当地的饥饿与贫穷,推动其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的三大机构之一,IFAD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帮助,一是针对粮食生产设立了长期、短期和政策支持项目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落后的局面。二是以消除贫困为目的,贷款给贫困地区的个体农户和乡村妇女。IFAD基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创始基金;成员国捐款;特别捐款以及投资收益,IFAD的资金使用方式有两种:赠款和贷款。其中,赠款项目比率不超过当年工作计划中贷款和赠款总额的10%,贷款项目则更加注重对农村贫困妇女的帮扶。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亿多贫困人口受益于IFAD。
2、我国与IFAD的合作
我国加入IFAD已有34年,作为首家在我国境内开着捐助活动的国际机构,IFAD与我国有着大量的合作项目,而作为该基金会的C类成员国,我国入会早期交替享受中、高度优惠贷款,此后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后,2008年起转为享受中度优惠贷款。IFAD援华贷款项目众多,主要涉及农林牧副渔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农村信贷、培训、扶持等方面。目前,IFAD已在我国开着了21项贷款项目,使3100多万贫困人口受益,帮扶县区190多个,覆盖省份达21个左右。我国也成为IFAD的最大受益国之一。
二、我国IFAD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
IFAD在于我国的长期合作中,产生了以政府转贷和农村信用社转贷为主导,非政府组织转贷为辅的三种转贷模式。
1、政府转贷模式及其优劣
该模式由政府主导完成,即由财政部或者农业部先将IFAD贷款转贷给省级政府,再省、市、县、乡(镇)政府层层签订转贷协议后,由省财政厅逐级转贷下去。由贷款人依协议完成并承担相应责任,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构支持的非信贷公共支出则由相关受益单位或者群体共同偿还。政府转贷模式的优点:一是定位准确。IFAD贷款针对是最贫困的农村人口,政府并不直接属于某一特定利益群体,其确定贷款对象更加客观,更加侧重扶贫开发;二是贷款客观。作为公权力的实施者,政府拥有全面、精准的官方统计数据,对农户的情况更为了解,其决策更具针对性;三是便于提供方便。贷款产生的问题可以由政府出面协商,争取最优惠待遇。然而,政府转贷也存在弊端。一是无专门机构把关。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各级政府关于IFAD转贷工作的参与人员来自于政府自行、临时组织,因而缺乏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二是缺乏贷款操作经验。贷款是专业的金融问题,政府主导的转贷缺乏专业信贷人员操作,导致因对操作误读造成资源浪费;三是弱化信贷意识。农户将信贷误解为国家扶贫救济金,缺乏还款、信用等经济意识;四是附加条件过多。政府转贷时多要求抵押担保,从初始排除了最贫困的群体,不利于农村扶贫开发活动的开展。因此,2002年起IFAD逐步减少了政府转贷。
2、农村信用社转贷模式及其优劣
农村信用社转贷模式由IFAD独立在我国试点展开,双方同意IFAD转贷部分项目资金给农村信用社,由其通过市场化运作转贷给项目区农户。例如秦岭山区农业发展项目、桂西扶贫项目、甘肃省农业综合发展项目等等。农村信用社转贷模式的优势:(1)信贷操作人员专业。农村信用社是专门的金融机构,拥有专业的信贷人员和专业的操作平台,转贷流程专业合理;(2)有利于培养信贷意识。通过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农户不再会将其看作是政府的扶贫资金,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贷款、还款意识;(3)贷款形式灵活方便。农村信用社将IFAD转贷与小额信用贷款结合起来,贷款形式灵活,手续简便,方便了贫困农户贷款;(4)抵御风险的能力强。金融信用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能力增强,保证了对IFAD转贷资金的有效管理。当然农村信用社转贷仍然有不足:(1)农村信用社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金融机构,有着其自身利益,转贷时与IFAD的宗旨目标并非完全吻合;(2)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高于政府转贷利率;(3)金融机构不完善,信贷人员数量于市场需求相比仍然不足。但就目前,农村信用社转贷模式是IFAD在中国活动的主要模式。
3、非政府组织辅助型模式
为了弥补农村信用社转贷和政府转贷的缺失,IFAD设立了专门针对农村妇女和贫困村落的特别转贷,即“妇联转贷模式”和“村级发展基金模式”。妇联转贷模式对于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全面推进农村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发放贷款人员有限,回收管理贷款难度大等问题。另外,“村级发展基金转贷模式”有利于培养农户的群体意识和归属感,但由于贷款规模的限制,并不能满足贫困农户扩大再生产的需求,短期内发展前景不大。
三、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IFAD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
1、转贷机构信贷资金运作商业化
小额信贷有两层意思:首先是以贫困或者是低收入人群为特定目标客户,且目标群体数量多、规模大,贷款覆盖群面积广;其次,小额信贷机构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两点对小额信贷来说缺一不可,前者是小额信贷存在的宗旨和任务,后者则是其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的基础。目前,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化更为浓郁,这既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种社会力量博弈的结局。IFAD农村金融项目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下,才能够始终保持其对贫困群体的关注度和帮扶度,继续服务于贫困群体。这就需要面对市场化、商业化的现实,因此,商业化运作IFAD农村金融项目小额信贷是转贷机构的必由之路。
2、IFAD信贷资金分配比例的合理化
当代我国农村经济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IFAD在开展农村金融信贷业务时需要根据其当时所面临的目标群体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信贷资金分配方案,依据不同地区贫困的不同情况和状态进行资金分配。如此一来,既确保了信贷资金的使用达到了IFAD的目标,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起到了激励和鞭策作用,使IFAD信贷资金使用达到意想不到的层次。例如,对妇联组织贷款或者是村级发展基金贷款予以合理比例的倾斜。
3、信贷转贷机构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避免金融不正当竞争的有效渠道。因此,要加大信贷机构多元化的步子,建立起包含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体系。通过政府扶持、加大放开市场准入条件等措施,通过市场引导,推进农村金融信贷机构的多元化发展。如此以来,IFAD进入农村信贷的渠道更为广泛,既更好地避免金融不正当竞争,又更好的完成其帮助贫困人口的宗旨目标。
4、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任何基金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筹集,IFAD项目的实现需要巨额的资金筹备。而IFAD提供给我国的项目信贷资金十分有限,很大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未能享受到此帮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和政策扶持,帮助搭建资金筹集平台,建立村级发展基金会,由其负责贷款人的服务工作,加大资金回流。此外,政府还可以将当地扶贫资金和政府贴息贷款等注入村级发展基金,增加资金来源,使农村金融信贷发展不单一依靠IFAD,防止由此造成的瓶颈。
5、转贷目标群体的多元化
IFAD倡导的区域整体扶贫开发模式,是建立在信息获取、知识储备、自然资源和市场环境等多方面条件具备情形下的,认为区域整体扶贫开发有利于脱贫的可持续性,而非“今日脱贫,明日复贫”的恶性循环,在集约化经济发展的今天,仅凭一户一人难以准确分析不断变化的市场,传统的为单一家庭提供信贷的方式不再完全适应经济的发展,而规模化的、区域化的农业经济更符合当代和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提倡IFAD的转贷目标的多元化化,避免因单一转贷而可能带来的个体信贷项目失败,贷款回笼困难等问题。
6、构建相应的监管机制
要加强对占主导地位的农村信用社转贷的监管力度,对其所开展的信贷业务的项目申请、审批、评估、回收、管理等进行有效监督。具体来说,由县一级政府或者政府部门(财政局)对农村信用社转贷的IFAD资金的进行监管,农村信用联社负责按照相关的监督要求将其管理的信贷资金、拨款情况、信贷人员监督等统一汇报政府或政府部门。
7、强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部IFAD资金约束强化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对IFAD农村信贷项目资金管理,通过制定管理该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原则、对象、条件和方式等,明确界定贷款对象;通过制定贷款程序、利率、期限等,切实约束贷款的任意性;通过加强对贷款的档案管理、会计核算、监督管理等,保证贷款不被滥用、任用。
8、强化农村地区信用文化建设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适应性;农村金融结构
有效性低,适应性弱,是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构建与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结构,同时要处理好金融竞争与合作、进入与退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农户融资模式创新等问题,为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二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许多弊端,然而根本性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几经改革,但由于未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基本依据,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对原有的适应性颇弱的金融供给框架予以小修小补,因而问题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适应的程度有增无减。例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双方对农村信用社修补成本的分摊,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即农户和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其中,适应性原则未被置于应有的位置,致使农村金融的适应性难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增强。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为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发生率和户均借贷次数也在增加。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诸如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和优质果品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养业正加快发展,对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温饱性农户在创业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农户在扩大经营规模中对资金需求量更大。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地区,农户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而在经济较为贫困农村地区,农户依靠开发脱贫、项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强,因而生产性借贷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县域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各类经济实体征用土地、构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营销,使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以往那种较为普遍和分散的小额借贷,正向集中的大额借贷发生转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现代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在快速扩大。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供电、公路和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发展,这方面资金需求在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将提高。
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当前,广大农户要求农村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渴望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信贷品种和期限能与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相适应,贷款手续简便灵活,能快速、就近地获得借款。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户手握闲置资金,他们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投资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许多种养殖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结构中,短期借款占绝大部分,但近几年来长期借款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其长期借款难以得到满足。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化为长期借款来使用,他们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还本,使本金转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环使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希望农村银行业创新更多产品来满足其间接融资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而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更多地实现直接融资。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仅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快速扩大,而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日益丰富;不仅现实的金融需求更为强烈,而且潜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断激活,并加快向现实的金融需求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与之相适应。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恰恰存在两种不适应性,即总量的不适应性和结构的不适应性。我们只有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
三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
在农村金融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总量增长,尤其是农村信贷总量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结构问题决不能被忽视。农村金融结构,是指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总量的增长;二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一般而言,总量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总体规模,只具有直观的表征意义。结构指标则能反映总量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问题,能透视出农村金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端,从而帮助人们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总量受制于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单一的金融总量扩张,必然因其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而陷于低效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势必不具持续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和适应性,不仅要重视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金融真正实现总量扩张和层面提升。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许多矛盾。农村金融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潜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十分单一,几十年一贯制的“存贷汇”产品结构,同日趋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行业单一,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缺乏,其供给远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银行业存放类资产占比过高,贷款类资产占比较低,长期贷款类资产比例尤低,证券和保险类资产的比重甚微,投资类资产不断萎缩。农村融资属于银行业占绝对主导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间接融资,不能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农村公有金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难以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而能适应这种需求特点的非公金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农村金融结构,包括许多具体的子结构。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当前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通过构建以下合理的子结构,达到农村金融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不仅要在资产抵押贷款、关系融资等方面创新产品,而且要在资本市场投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非银行业金融产品。二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应降低存放类资产比重,增加贷款类资产比重,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适当提高投资类资产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农村融资结构,在继续扩大间接融资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经济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和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四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在农村银行业方面,广泛发展新型的农村社区银行;在非银行金融业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投资银行业,相应发展农副产品期货业、农业资产评估业、产权交易业、信托投资业、租赁业、典当业等。五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所有制结构,在公有金融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金融业,支持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必须坚持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和持续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坚持适应性这一基本原则,始终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以增量调整为重点,同时协调存量调整。增量进入能较快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结构。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做到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构建,要以市场力量为主,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落后,市场力量相对弱小,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并不现实,会产生一定的盲目行为,同时要历经很长时间。因此,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要相互结合,政策推出则应遵循农村金融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四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农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而且有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程,需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问题。下面仅择其荦荦大端,谈点意见。
1.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在对国外开放的条件下,农村金融结构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国外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迟早之事,目前初见端睨。随着外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技术进入农村,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农村金融业在对国外开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既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开放,也包括对城市的开放。金融业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金融业必须通过对内开放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有实力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业在对内开放方面进展甚微,金融垄断的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农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这无疑给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碍。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这两个方面对内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在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宽某些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竞争与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业、同一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竞争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功能交叉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他们彼此合作、互为补充。金融合作则促进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达到互补多赢的效果。
以金融竞争推动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金融竞争,实现两者作用的相互转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竞合机制: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准入时应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银行的无序竞争。准入时还应考虑在空间布局上的问题,农村新增金融机构应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以避免一齐挤进发达农村地区而引起恶性竞争。第二,形成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如果产品结构雷同,农村金融企业之间的排斥力就会加大,吸引力便会减弱。反之,金融企业的产品各有特色,分别与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相互适应,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就会增强,排斥力就会减弱。因此,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优化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和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以促进金融竞争和合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农村资金的价格机制,在农村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未完全放开前,可继续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样既可以促进金融竞争,又不致于造成竞争过度。第四,建立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在农村金融企业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以及时沟通他们之间的观点,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彼此立场,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经营决策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觉性。建立农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一方面他能较好地协调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妥善处理金融机构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在农村金融竞争中,优存劣汰、优进劣退现象必然产生。竞争促进金融业务不断向优质金融机构集中,他们将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劣质金融机构的业务将不断流失,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日益萎缩,如果他们不能扭转落后局面,且达到了退出标准,就只能选择退出。有进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动中增强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无进无退,则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费金融资源,甚至引发农村系统金融风险。建立退出机制,应配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
4.创新“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作用,将农户、专业户的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较紧密地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者,又是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的推动者。既有将万千农户与市场沟通起来的功能,又有将广大农户与金融机构联系起来的作用。龙头企业熟悉农户的金融需求和经济信息,又与金融机构有着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他们有可能在对自身经济利益关心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担保和信用评价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创新以龙头企业为中间环节的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融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融资促进功能。
5.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的低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农村的弱位性、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诸如农业经济的高风险、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规模不经济、农户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农民收入较低等,都是导致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时,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农村对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的理性程度不高、农村信用的法律供给不足、失信惩戒机制运用的权威性不够等,也对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农村金融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剧了金融的不适应性。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从政策、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篇6
农民的金融需求,体现在存款的需求、投资的需求以及贷款的需求等方面。农民有了收入,就会自然而然考虑存款,或者理财投资。据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调查反映,农户在办理贷款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贷款利率高、担保难、额度小、期限短、手续过于繁琐、评估抵押费用较高、上门服务少等,其中反映担保难和手续繁琐的有将近50%,20%的农户希望提供消费贷款,而73%的农户希望有关部门提供信用贷款,表明了广大农户对信用贷款和消费贷款的迫切期待。另外需要结合金融服务,主要包括通存通兑。
2 农村信贷满足程度存在结构性差异。从调查情况看,种养殖业等农村第一产业获得信贷支持相对不足。同时,目前信用社投放的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这与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后多样性需求是不相符的。
3 贷款需求较大,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贷款。从调查反馈情况看,农户贷款需求大,约占样本农户的35%,约有23.7%的受调查农户认为需要银行或农信社的贷款,但正规金融机构并不能满足生产用途和生活用途的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正规金融的主要代表,也是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资金的主要渠道。正规金融机构的供给不足必然会导致农户在存在资金需求时转而求助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如亲朋好友等。
4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以盈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已成为重要的改革方向。针对这一改革方向,各国纷纷调整经营战略,以商业银行人手,不约而同地大量撤并农村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营业网点与分支机构,同时逐步向城市靠近,收缩并上收贷款权限。农业银行作为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最重要金融机构,坐观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金融市场,紧随其盾也跟着收缩农村金融市场,而把填补网点与业务上的空白置之不顾,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国有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于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都不愿投入资金,仅仅是为了捍卫利润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原则,这些举措之下,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投入的逐年减弱已成定局。
三、农村的金融供给状况分析
根据对全国农村金融需求的抽样调查表明,农村金融供给及发展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农村信贷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大;信贷的需求主体数量大、经营规模小、分散;农民收入水平低、抵押品严重不足J拘特点,使得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都较高,逐渐呈现“粗短”化的趋势,金额大,却又期限短。调查显示,65%以上的农户信贷金额需求为5000元以上,55%的贷款期限为1年以内。
2 农业保险机制发展不够完善,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需要农业保险为其提供服务。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规模小、数量少,供给结构失衡,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发展尚不完善,跟不上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损失严重,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农业保险机制又缺乏相应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下,使得商业保险机构望而却步,农业保险业务面临严重萎缩,甚至出现了原有开办的险种现已停办。从发放问卷的100家农村微型企业来分析,只有12家企业投入农业保险,占调查总数的12%,获得过农业商业保险赔付的就有10家,占投保数比例83.3%。因此,正是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高,使得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滞后,难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3—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贷款利率高。农村金融服务仍有空缺,农村金融网点覆盖不全面。农民普遍感觉,贷款率过高,对于偿贷的能力不能确定。并且农村金融网点的布局工作还需要推进,截至2009年底,全国金融网点空白乡镇还有2792个,金融网点空白行政村超过94.53%。“金融网点少,离家距离远”是农民普遍不满的问题。
4 小额信用贷款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一是在农民发展养殖业、规模化种植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化经营都需要较大资金推动,小额信贷往往难以满足。而且小额信贷还款周期较短,一般是半年至一年,有的只有两三个月,而这些生产经营生产周期较长,有的要三五年。初期投入多、风险大,生产周期又不适应,小额信贷对此没有多大帮助;二是额度太小,一般在5000元上下,高的也不超过1万元,因为通常大额贷款都需要担保或抵押,而农民既没什么可担保的物品,更缺乏可抵押品,而从实际需求看,大部分每户要2万~4万元。
四、针对改善农村金融供给现状的若干政策建议
对全国农村金融需求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正在不断发展,金融产品也不断增多,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渠道,农村邮政金融服务也迅速发展,农民的金融需求和行为日益多样化。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仍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当前迫切需要加快农村金融网点的布局,拓宽农民融资渠道,改善金融服务质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不断扩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我国应积极指导农村金融机构研究推广农村信贷,探索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和联保贷款的办法,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服务,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差异化、优质化的金融服务产品。
2 积极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我国应大力支持县域金融机构开办个人、企业委托贷款业务,通过金融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有序流动。鼓励和积极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大力发展非政府专业小额贷款机构,拓展商业银行的资金回流机制,有效遏制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现状,增加农村可使用的资金量,努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3 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为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我国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农村各金融机构业务应不断扩展业务范围,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例如,以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是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目前已拓展为既吸收存款又发放贷款,还可以为在农村办理小额贷款业务,以满足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多元化资金需求。此外,应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健全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除了作为订单农业支撑的农业气候性、病虫害等农业生产性保险外,符合农村和农民需求的健康、人寿、财产等各险种也应在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加快发展。
篇7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给分析 需求分析
200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后,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下面我将从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分析,来提出如何改善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一、 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贷款需求: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的特点是生产性借贷资金比重较小,主要满足春耕生产、小规模种养需要,借贷期限短,金额小;高收入农户尤其是大户专业户,生产性借贷资金比重大,借贷期限较长,金额较大,借贷目的是为了实现经营转向,发展壮大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化。但是相当部分的贷款需求是无效的需求,经济学上所指的需求是一种愿望与能力的统一,把既愿意得到又支付得起的需求定义为有效需求。虽然我国农村地区贷款需求强烈,但金融机构为防范信贷风险要求资金借贷者提供有效抵押品和担保人。而我国的农户缺少有效抵押物,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贷款机制不健全,他们的贷款需求往往被视为无效的。
2.中间业务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强,手头节余资金不断增多往往因缺乏投资理财途径而闲置,同时也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无法满足而形成借贷缺口的增加。农村金融服务单一、一般只吸收存款,很少发放贷款。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经常无法得到金融政策的咨询服务。有时连兑换残币、零币,真假币鉴别等基本金融服务在农村都很难得到及时的保证。
3.保险需求:随着农民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资金投入的扩大化,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农民的风险意识也在逐步增强,通过农业保险,减少损失,化解风险,保障安全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农村、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既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又要承担市场经济风险使大量的商业保险处于亏损的状态已很难在农村生存,急需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出现。
二、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目前,我国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组织包括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
1.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供给分析。农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由政府出资设立的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老大哥。在支持“三农”发展过程中曾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农行改制为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按市场化运作,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导致其放弃低利润的农村领域,县域网点大量撤并,乡镇营业机构所剩无几。以及其基层行失去信贷权力使农行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贷款日渐减少,形成逐步淡出农村和支农服务的局面。
农业发展银行是专设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最初是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贷款,但目前它仅承担收购贷款的责任,成为“粮棉油银行”。随着粮棉油购销市场化的进程,其政策性经营空间不断缩小,收购贷款业务量大幅度下降。而急需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支农力度有限。
邮政储蓄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网点最普遍,结算体系最先进的金融组织,但是它只能吸收存款不能发放贷款,未能为“三农”发展做出贡献,相反地,通过储蓄资金上划,使他吸收的农村储蓄资金转移到大中城市。加剧了农村金融资金外流的速度,不利于农村信贷资金规模的扩大,扮演了农村金融中的抽血机的角色。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发挥金融支持最多的机构,是维系农村金融体系的命脉之一。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后,农村信用社自身资本严重不足,资产质量差,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内部控制不健全。同时外部国家对信用社开办的业务的品种、范围和金融工具创新进行限制,但在税收、金融监管、货币政策等方面又与商业银行一视同仁,使其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最终导致其越来越弱。
2.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供给分析。以民间借贷和民间集资为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四倍。农户借贷一般是以血缘、地缘展开的,信息的对称一定程度上可遏制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且农户之间是一种长期的重复博弈。乡村社会中流动性小特点决定了一旦失信于人,另一方不仅可以对自己施加惩罚,还可以对失信方的后代进行报复,所以农户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会自觉避免失信的行为。从而使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三、 解决供求失衡的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农村金融的供求明显处于不平衡,需求明显大于供给,并且农村的金融供给缺口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从当前来看,解决农村金融失衡的问题。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包括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三农”的金融机构;调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推进政策支农业务;坚持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向,发挥其联接城乡,服务县城,支持农村的积极作用;积极稳妥推进邮政储蓄改革,依法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包括建立完善适度竞争的由农产品期货市场,农村保险市场和农村信贷市场等组成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从立法上对进入农村的金融机构适当降低门槛,放宽业务准入条件,放宽银行高管人员及从业人员资格要求。对农村现有和新设的金融机构,要在财税和货币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和吸引金融机构进入农村,扎根农村,切实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
2006年12月22日公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创新。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城乡金融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篇8
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战略,国务院颁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在总体目标中就提到要“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申贷获得率和贷款满意度。”
央行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底,农村信贷需求十分旺盛,但农村家庭的正规信贷可得性约为27.6%。在未能获得银行信贷服务的72.4%的家庭中,有62.7%有信贷需求但没有到银行申请,有9.8%向银行提出申请贷款但是被拒绝。另有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有34.7%的家庭参与了民间借贷,而农村民间借贷参与率高达43.8%。 很多人打着资金互助的旗号非法集资甚至诈骗,扰乱了真正的合作制互助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这些数据说明,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服务覆盖率较低,农户借款难借款贵的现象是明显存在的。近年来,在有关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下,农村金融服务在总量上一直有所发展,但是农户融资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总结来看,造成这个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金融服务模式和技术等微观层面的障碍。
双二元金融市场结构
农户融资难的宏观背景是中国的双二元金融市场结构。
第一个二元金融结构是指正规金融体系与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体系的并存,且民间金融是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二元金融结构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金融服务鸿沟,而造成城乡金融服务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二元结构。
农村土地所有权有着复杂的三权分离结构:所有权归村集体,农户通过确权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可以流转的土地经营权其实只是租赁权。
这种产权结构限制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使用,对农村金融服务造成障碍。一方面,小农生产效率低下,回报远低于城市工商业,难以吸引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土地流转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银行必须考虑租赁权的实际变现能力。
实际情况是,如果租地企业或个人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收回的只是土地租赁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旧在农户手中。如果银行不支付租金,农户有权收回经营权。银行必须将土地租赁权拍卖给其他公司或个人,或转租给他人。转租土地者需要对土地和环境进行评估,非常复杂和耗时。
可见,农地经营权是一种流动性较差的劣等资产,不足以成为银行愿意接受的合格抵押物。因此,依靠经营权抵押的信贷模式并非是解决农村信贷难的有效途径。
小额信用贷款之困
如果农地经营权抵押靠不住,是否可以用小额信用贷款的模式来开展农村信贷服务呢?
我国在19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最初是通过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引入了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尤努斯教授和他创办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小组信贷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后,在农信社及商业银行领域得到运用和推广。
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模式在中国农村地区变得水土不服,失去效力。在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由于农户居住分散,且越来越多的农户外出打工,已经没有孟加拉那样集中连片且人口密集的客户群体,难以有效组织定期的小组中心会议,格莱珉模式也自然就失去了效力。
目前,中国农村农户个人信用贷款的主流模式是乡村制,其表面形式是评定信用村和信用户。深入观察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往往是挑选经济实力或管理能力强的村社作为信用村,然后依靠在这些村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干部或能人来参与评定信用户,这些人也就成为银行的。
农户向银行申请贷款,一般要经过这些人的背书。银行与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利益关系:或直接获得银行补贴或奖励,或通过向农户收取好处获利,或以为农户代办名义从银行套取大量贷款自用或转手批发给农户。
这种利益关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但一方面人也有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因为人不是银行的雇员,他们也是农户利益的代表,当人与农户及信贷员勾结起来的时候,反而会产生极大的系统风险。
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非制度化,即这种委托机制不是由严格的、公开透明的制度确定并约束的,而是由灰色的不成文的约定维系着。凡是缺少制度保障的商业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
探寻新模式
在国际小额信贷领域,除了小组信贷和个人信贷模式之外,还有一种叫“村银行”的模式,也就是国内的农民合作社的互助资金业务,或农村资金互助社。
这是一种合作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其基本原则包括:社员是有共同关系的群体,比如同一个机构的雇员或同一个社区的居民。社员以入股方式共同所有、共同管理、共同分享;是“人合”而不是“资合”,因此采用一人一票的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合作社以满足会员需求为宗旨,本身不以营利为目的。
农村资金互助社这种信贷组织的优势包括:在有限范围内相互了解的人群中,信息是对称的,信息成本低;熟人社会中有其信用关系,且通过民主管理形成参与式监督机制,可以降低风险和管理成本;合作社没有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可以用成本价格为社员提供最优惠的储蓄和信贷服务;民主管理形成了严格明确的委托制度和治理结构;在农村土地对外流转困难但村内流转有效的现实下,农村合作社可以有效管理社员内部的信贷风险。
但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存在极大混乱,因为没有法律和监管制度,很多人打着资金互助的旗号非法集资甚至诈骗,扰乱了真正的合作制互助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个人信用贷款只能针对农户的日常生活及小本经营需要,无法满足产业化的农场和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需要另一种信贷模式存在,即产业链或供应链金融模式。
这种模式以产业上下游及周边企业的交易关系及资金往来信息为基础,评估借款人的资金需求和信用,然后进行授信。虽然往往还要辅之以动产抵押、应收账款抵押等方式管理风险,但信息依旧是最基本的条件。
篇9
农业产业新格局呼唤链式金融服务
农业产业化在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意味着我国农业经济已经逐步向高度市场化的商业农业转型。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企业化经营,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实现一体化发展;农业生产要素开始重新配置,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农业家庭经营基本制度下,一些农户突破原有的土地规模限制或者市场约束,成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发展成为专业大户或建立家庭农场,或者自发联合组建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持久而紧密的联系,逐步融入农业产业链条中,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组织化、一体化程度及农业竞争力。据农业部资料显示,2013年末,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33万多个,辐射带动全国40%以上的农户和60%以上的生产基地。其中,龙头企业12万多家,其所提供农产品占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截至2013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95.07万家,实有成员722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8%。
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农业经营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对传统农村金融供给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农村金融机构通过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深度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寻求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深化的良性互动。基于农业产业链进行综合金融服务将会成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一种新思路。
农业产业链金融就是从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出发,依托于产业链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以生产最终产品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将金融服务延伸至龙头企业的上游和下游生产者。农业产业链金融通过遵循现金流动规律,绕开抵押物障碍,为农业产业链每一环节、每一主体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的意义或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为探索金融与产业的有机融合提供新模式。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长期以来存在的供给与需求“双不足”的困境,银行必须突破单体授信和过分依赖抵押担保的传统信贷模式,农业产业链金融就为产融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二是为解决“三农”及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提供新思路。金融资源在产业链上的配置极不均衡,农业产业链金融就是银行通过“借力”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地整合产业链上的各类信用信息资源,解决农村金融信息高成本问题和抵押物障碍,为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新思路。实践中,农村金融机构基于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交易记录为农户进行直接授信,农村金融机构采用由龙头企业直接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信用担保,或者基于应收账款、仓单进行质押,都是不同于传统农村金融模式的探索。三是为农村金融服务转型提供新抓手。农业产业链金融要求银行必须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及其现金流,基于持久合作的经营理念,设计适合的金融产品或工具。农业产业链金融不仅涉及营销端,还需要配套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和考核机制,可以成为推动机构流程再造和管理精细化建设的有效抓手。
农业产业链金融新探索
产业链金融在工业领域运用得相对成熟,主要集中在钢铁、汽车、能源、路桥等有限的行业。将产业链金融模式移植到农业领域,虽然原理适用,但受农业产业特性的影响,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创新。
大型银行在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资金实力强、产品研发能力强、金融工具丰富、风险防控能力强、不受跨区域经营限制等。中国农业银行在农业产业链金融方面的成果最为丰富,他们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探索出了园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核心企业主导型三种模式。邮政储蓄银行与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核心企业主导型的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股份制银行或迫于竞争压力或出于拓展自身的竞争优势的需要也开始试水产业链金融。民生银行是产业链金融最忠实的实践者,着眼于在房地产、石材、石化等领域提供全产业链融资方案,既服务好核心企业,又服务好上下游小微企业,在农业领域也有积极实践。龙江银行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依托中粮集团,探索了农业产业链金融的“五里明”模式,推出了“惠农链”融资产品。近日,浦发银行也推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依托“1-2-3”立体服务体系,借助依托专业机构、专业服务机制,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一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开始觉醒,主动融入农业产业化进程,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2013年5月,浙江银监局在辖内开始启动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工作,首批13家机构,第二批14家机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形成了六种特色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一是按照服务模式不同,分为核心企业带动型和非核心企业带动型;二是按照风控技术不同,分为动产担保模式和信用担保模式;三是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分为小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和跨区域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落地,需要金融机构俯下身子,深耕农村金融市场。浙江银监局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工作负责人认为,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离不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产品体系、项目合作平台和业务保障体系。
构建产品体系首先需要对产业进行深度研究,厘清产业链起止点、生产流程、关联环节、主体结构,掌握现金流、物流、信息流活动特征,并着重分析各个节点的金融需求。在此基础上,着力研发农业产业链的基础融资产品体系和综合产品体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搭建项目合作平台,对产业链金融产品进行组合运用,打造定制化、综合性行业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已立项项目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包括:为融资主体开设专用账户,运用结算工具,实行进出台账登记等方式严格控制资金活动。要求融资主体按约定规则详细披露生产信息及财务信息,并建立相应的信息采集、挖掘及交叉验证机制,准确了解各主体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及变化趋势等。业务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建立制度与组织保障和动态信用管理体系、探索使用农业小微贷技术及信息科技辅助技术、主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理念转变是根本
从实践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意识到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在实际推进中,需要从理念认识和技术操作两个层面对农业产业链金融有总体把握,同时,还要注重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浙江银监局办公室的《关于开展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要义主要有五点:一是立足当地、有序延伸;二是聚焦价值、整合资源;三是掌握核心、因势利导;四是锁定预期、现金为王;五是封闭运作、信息共享。从银行角度看,尚需在以下四个方面深入理解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与实质:一是农业产业链金融不是某种产品,而是寻求满足农业产业链内部各参与主体融资需求的金融组合;二是农业产业链内部各主体间的商业交易产生的商业信用可以为银行所用,有效地放大银行信用;三是银行基于核心企业的资源整合功能为产业链各个主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四是银行基于农业产业链中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进行信贷产品设计和金融服务创新。
农业产业链金融是一种以系统观为指导的思维方式的创新。它要求农村金融机构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禁锢,充分利用产业链各主体之间内在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关系,深度理解客户的业务,整合或放大客户的信用,减少信息不对称。浙江银监局副局长袁亚敏结合浙江银监局在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推行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实践,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跳出传统信贷套路,在“三个转换”上下大工夫:将个体视角转换为产业视角,将抵押担保转化为第一还款来源,从以银行为中心转换为以客户为中心。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个性化特征,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具备足够的能力对农业产业链金融项目实施全流程的风险管理。同时,要求实施机构充分认识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面临的风险和障碍。首先,要对农业产业链自身固有的结构缺陷有充分的认识。农业产业链结构复杂,关联性较高,不确定性因素多,生产经营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工具,银行对农业产业链信用风险的监测、预警、评估、预防难度较大。其次,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农业产业链具有差异化特征,金融机构必须协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这就对金融机构资源整合能力、项目协调能力、风险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要预估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尚存在制度障碍。农业产业化必然伴随土地流转,而目前我国农业用地的产权关系复杂,农业用地的流转方式和程序缺乏法律依据、土地确权及评估机制,产权市场流转机制尚不健全,导致抵押难、变现难,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担保尚未形成退出机制,也是阻碍农业产业链金融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农业产业链金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虽然在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面临不少的困难,如农业产业链组织松散、链条短小、核心企业合作意愿不强、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等。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代洪流滚滚,唯有顺势而为,积极融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寻找适合自身的产业链融资模式,才能守住和拓展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片天地。
农业产业链金融要求银行必须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及其现金流,基于持久合作的经营理念,设计适合的金融产品或工具。
篇10
一、成立全国首家县级农交所
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之举,东海县挂牌成立了“东海县农村产权交易所”,为政府出资的非营利性企业法人,填补了全国县级无农交所的空白。农交所主要为农村及涉农各类产权流转交易提供场所、信息、组织交易等服务,对交易行为进行鉴证。该所交易的产权细分为农村土地承包权、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农业生产性设施使用权等10大类。组建农村产权交易所,初衷是为了规范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县委农工办主任马广良介绍说,此举可杜绝村级集体资产的流失和干部腐败。同时,可实现农村静态资源向可交易的资产流动,提升资源价值,增加集体收入,带动农民增收。当年10月,东海县又在驼峰乡等23个乡镇(场)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标志着全县将通过“无偿化”、“一站式”的管理服务,解决农村产权交易中出现的不看重农民主体地位、强迫交易、费用过低、不依法而为等问题,推进农村产权有序流转,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在该县山左口乡南古寨村,有一处很不起眼的荒山地,由于土层平均只有十几厘米厚,多年来种什么都没有好收成。2012年10月26日,经过7天的公示,在山左口乡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对该荒山使用权进行公开拍卖,起初底价是每年每亩550元,经农交所根据实际的市场价值,最后定在每年每亩600元,采用暗底暗标。经过三轮的角逐,投标人最终以每年每亩630元的价格中标。由于使用权出让期限为50年,村里一次就收现金441000元,成为最钱的荒山地。今年,东海县农村产权交易所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改革创新试验功能。由县农村产权交易所出具的鉴证书,可直接到县信用社抵押贷款,金融机构根据鉴证书确定的交易金额按比例发放贷款,即便发生坏账,可以通过再交易收回。这标志着东海县在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创新上开了先河。据统计,从去年正常运行到目前,在先后建立的各乡镇产权交易中心配合下,农村产权交易所累计完成各类农村产权交易603件,成交金额达9000多万元,有效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二、成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