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资源范文

时间:2023-04-09 21:5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资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资源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文资源;人文素养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兴化的本地人文资源对我们教学是不是有帮助。新课改要求学校开设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立足地方现实,融入地方文化;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定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地方人文资源,整合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1.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我们每个人应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具有高层次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和谐,就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2.基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素质教育其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手段,使人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完善与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应涵盖于素质教育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实施人文素养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开发本地人文资源的校本课程,不仅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推进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素质教育,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和谐成长,为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定基础。

(3)基于对本地文化的传承

兴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校作为传承文明的场所,有责任将优质的地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充分发掘和运用身边的资源,实施人文素养的教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也都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一、有效提高人文素养途径

1.重视榜样熏陶,培养人文素养

对学生来说榜样的带动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教师除了自己以身作则外,还可以利用我们兴化本地的历史名人的优良品德和光荣事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做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比如学习网络搜索引擎的时候,我通过布置查找和学校名字有关的范仲淹在兴化的事迹的作业,既让学生学习了信息技术的技能,又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教育。

2.适时渗透,加强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靠灌输,不能靠说教,而应当自觉而又自然地进行,需要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和体悟。例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本地名人郑板桥、刘熙载的故居,让他们了解这些名人的事迹,然后让各个学习小组完成关于此次活动的电子小报。这样的一种尝试,不仅学生的精神得到了陶冶,信息技术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效果不错。

信息技术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上机实践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陶冶,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在讲述“Word文字排版”时,段落设置的缩进、行距等,都会对文章的结构和布局产生影响,如果处理设计得好,整篇文章就会美观大方。同时如果我们在文章中渗透人文性的内容,整篇文章就能体现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激发学生自尊自强,展示自身的闪光点,形成健全的人格素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人文素养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成习惯,为以后的技术设计扎下坚实的一步。

3.激发兴趣,提升人文素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让学生持久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足工夫。符合本地风土人情、引人入胜的开题,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另外,还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弥补教学情境的欠缺,发挥本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优势,更好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二、开发与利用本地人文资源的成效

1.陶冶了学生爱乡情操

人文资源能在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一见钟情”。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渗透本地人文资源,能满足学生内心深层次需要,从而使学生的内心更充实、人格更健全,使家乡在学生心目中变得更美好、更神圣。这样也就加深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2.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

通过利用本地人文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新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拓宽了我们的教育视野,能创造性地选择教育的切入点,独立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为适应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延伸奠定基础。

3.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我校利用本地人文资源帮助校园文化建设,以其自身完善的组织、系列的活动、显著的成效逐渐形成了学校特色。学校将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景范文化的内涵。

我们希望通过地方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帮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从而让创设的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情境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夏洪文.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研究,2006(05).

篇2

关键词:医学人文资源观;本质;内容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66-02

一、医学人文资源观的本质

医学人文资源观就是指人们对医学人文资源的形成、形态、功能及发展的基本看法,是一种在医学人文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医学人文资源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行为倾向的主观认识。这一界定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它是人们对医学人文资源的一种主观评价和态度。作为一种主观认知,在对待医学人文资源的种类、数量、性质、范围、功能和前景等问题上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认知水平的差异,因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有的人只看到它的经济价值,有的人只看到它的人文价值,这两种人都不是辩证的态度。

文化和经济是互动的,我们利用景观性资源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包括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优化环境,繁荣文化,二者要兼顾起来,不要偏废。

第二,它是在医学人文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医学人文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医学人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延伸而不断变化。唯物史观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且这种反映要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倘若医学人文资源在范围、种类和功能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人们关于资源的这些认识还没有变化,这样就会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势必影响医学人文教育资源功能的发挥。

概言之,医学人资源观作为人们的一种观念力量,即制约着人们对待医学人文教育资源的基本态度,也决定着人们对待医学人文资源的行为倾向。观念是行为的前提和指针,观念的力量是医学人文资源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二、医学人文教育教育资源观的内容

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就内容上看,它包括观念、内容、手段和体制等方面,其中观念的发展和创新是前提,观念的发展和创新是医学人文资源观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医学人文资源观是人们对医学人文资源的总体看法,它由以下有关资源存在、资源功能和资源运动变化的观念所构成:

(一)整体观,优化人文资源结构,不断提高其综合利用率

一般来说,教育者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直接碰到和运用的总是个别而具体的资源形态,然而,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无论哪种资源形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同其他与之相关的的资源形态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资源的整体性。首先,医学人文资源的生成是相互依赖的。各种资源形态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没有哪一种资源形态可以孤立的生成。社会资源形态的生成离不开相应的自然环境形态,自然资源形态的生成也受制于社会环境形态。其次,医学人文资源的存在是相互支撑的。自然是一个整体,社会是一个整体,自然和社会又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整体,这是人类活动包括医学人文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宏观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个具体的资源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医学人文具体资源的效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其他相关资源作为条件或环境,或者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医学人文资源的整体性观念要求教育者在开发利用某种具体资源形态时,要把它放到更大的资源形态中去认识,既要认识这种具体资源的特性,还要揭示不同资源形态之间的联系,在开发利用中树立起资源的连带观念,促进资源之间的连锁反应和良性互动,从而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二)开放观,推动医学人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医学人文资源的开放观念,是指对医学人文资源功能开放性的认识,并将其运用到医学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来。

首先,医学人文资源内部各形态各品类之间的开放性。在开发利用医学人文自然资源时,会借助于社会资源中的科技、知识、文化、精神和信息等资源形态的协作和配合。同样,在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中的文化、精神、知识等资源形态时,也要利用自然资源中各种有形的物质性资源形态的基础性作用。医学人文资源形态之间的这种开放性质,为教育者综合开发利用各种具体资源形态提供了可能。

其次,同一种医学人文资源功能的开放性。这表现在医学人文资源教育功能程度上形成一种系列,一种不断被深入开发利用的功能之间的开放性质。任何一种医学人文教育资源的功能都不是静止的,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不断发展的,而且这种扩展不仅有广度上的,也有深度上的。比如,从认知性人文教育到情景性人文教育的发展,从灌输性人文教育到对话性、体验性人文教育发展等。总之,医学人文教育资源的功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育者在开发利用时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既要有量的相加,也要有质的整合,从而发挥资源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功能。

(三)发展观,加大力度,提高医学人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教育者开发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医学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不例外,不仅其品类、数量、规模在发展着,而且其功能也在发展着。

首先,从数量上看,医学人文资源的具体形态在扩展和增加,它已经由古代单纯的自然资源发展到近代的资本、人力、科技以及现代的知识、信息等要素构成的社会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认识的发展,人们还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医学人文资源形态。

其次,从质量来看,医学人文资源结构在升级和优化。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工作者能动性的配置和利用,医学人文资源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教育功效不断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观决定着医学人文资源的发展观。医学人文教育不仅宏观上要保持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而且微观上其内部各形态、各要素之间也要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辨证观,统筹兼顾,实现医学人文资源的良性循环

从医学人文资源运行过程的属性分析,它体现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医学人文资源形式的有形性和无形性。有形资源是指可以为人们所感知的那些物质形式的资源;无形资源是指那些不能或难以为人们所感知的非物质形式的资源。这种以资源存在形式为标准对医学人文资源所做的区分是相对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精神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物质资源的增长,而物质资源的增长又可以促进精神资源的开发利用。

其次,医学人文资源教育功能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医学人文资源的功能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种资源的功能是确定的,因而也是有限的。但是,历史的看,一种资源的功能会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得以开发利用,其功能又是不断发展着的,所以又具有无限性。这就是医学人文资源功能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再次,医学人文资源的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等物质资源具有消耗性,是不可再生的,而精神资源等具有非消耗性,可以重复利用,是可再生的。在实际运用中,要二者兼顾,不要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最后,医学人文资源利用结果的双重性。教育者在开发利用医学人文资源时,指导思想正确、方法得当,就能做到利用资源功能和保护资源的有机统一;反之,不仅开发利用不了资源应有的功能,甚至资源本身也会被人为地破坏。

(五)效益观,增强成本意识,实现医学人文资源效益最大化

篇3

关键词:从化 人文旅游资源 课程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是上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的积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课程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教育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重使命,将旅游课程资源拓展到人文旅游资源,使长期被忽视的民间传统资源进入主流教育,整合了社会理性精神,传承发展了民族生存智慧和民间精华等活文化,起到了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积极作用。

一、从化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1.人文旅游资源的界定与分类。“人文”一词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以人文旅游资源也就是人类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人类在各种活动中创造的、把动态的历史用静态的实物体现出来的、能够激起人们旅游动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当前人文旅游资源的划分尚未形成共识。丁季华主编的《旅游资源学》结合现代旅游业的实践,将人文旅游资源分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古迹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交通旅游资源、建筑与园林旅游资源、文学艺术旅游资源六个大类。《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将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为遗址遗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几个大类。罗兹柏、张述林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将人文旅游资源分为古迹和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三大类。各种分类方法虽不相同,但基本都包含了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在本文中,笔者综合上述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把人文旅游资源分为历史遗迹旅游资源、古建筑旅游资源、宗教旅游资源、园林建筑旅游资源、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民间传说以及节庆活动七大类。

2.从化人文旅游资源。从化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素有“广州后花园”的美誉,山清水秀,自然景观优美,同时也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据统计,从化市境内目前拥有广东省、广州市旅游特色镇村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各1处,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广州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含内控)8处,还有从化市文物保护单位40多处(详见表一:从化人文旅游资源概表)。此外,从化地区还保留了形式多样的民俗节庆活动,这也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详见表二:从化市节庆活动一览表)。

二、人文旅游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开发与利用人文旅游课程资源可以丰富旅游专业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更鲜明的案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是保护和弘扬区域文化的重要渠道。

表一:从化人文旅游资源概表

表二:从化节庆活动一览表

1.丰富中职旅游专业课程内容。地方课程资源是对国家课程资源体系的具体化和生动化,充分开发与利用人文旅游课程资源,对丰富课程的内容、改善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而人文旅游课程资源具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这为旅游专业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优良环境。从化市人文旅游资源是极为丰富的,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程建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提高中职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体验式教学是中职旅游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而当前国家统一的旅游专业教材所涉及的景点大多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开展体验式教学难度较大,而区域的人文旅游资源弥补了这一不足。从化的多数人文旅游资源位于从化主城区或近郊,为旅游专业开展体验式教学提供了资源。

3.继承和弘扬地区文化的需求。人文旅游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地区文化,经过充分的开发和整合,将这些地方文化有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最有效的途径。例如,可以通过讲解和参观历史遗迹,让学生体会前人创造美好新生活的艰难,从而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讲解和参观古建筑和园林建筑等,让学生感受古人生活的环境,探究在这种生活环境下所包含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感受当地的一些特殊的民间节庆活动,了解节庆活动所蕴含的文化,树立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三、人文旅游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1.旅游观赏。旅游观赏是旅游体验的一种方式,借助于这种方式,观赏者要获得的利益不是对世俗愉悦的体验,而是追求旅游审美愉悦。旅游观赏的感官渠道主要是视听感官。旅游观赏是认识人文景观的有效途径,通过观赏诸如古代建筑、文物遗址、名人故居、瞻仰革命遗址及纪念地以及观赏古典园林等,可以培养中职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领略到生活的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旅游知识的热情,热爱自己的专业。

篇4

【关键词】 哄鄙态区;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融合;开发

西安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长河中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地位也使得其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新世纪以来,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为深入开发本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历史名城文化效应作为增加第三产业收入的主要目标而开发出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及寒窑遗址公园等著名的历史古迹文化旅游景点,在增加城市收入的同时也为其城市名片增添了新的闪光点。哄鄙态区作为西安首个以“生态发展”为发展理念的生态区,贯穿该区的两条重要河流汉佑脲焙邮俏羧铡鞍怂绕长安”胜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流经的区域被人们称誉为“三辅盛地”;又有众多亟待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和优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就需要针对性的开发策略。如今西安旅游业发展的特点依旧是重人文而轻自然,而哄鄙态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其最大的发展优势,且汉唐时期依哄绷胶涌凿出最重要的人工运河与漕运码头与伴随其产生的众多历史遗迹与事件都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人文资源。如果将这些潜在的人文资源与现存的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则会形成新的旅游热点项目,为西安现有的城市旅游模式创造新的发展基点。

一、哄鄙态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哄钡厍是古都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哄蔽幕。灞河有清河、辋川、汉尤条支流,其中以后者最为有名。因此,人们往往将骸㈠绷系在一起。隋唐时期,灞河上有船通行,汉邮清焙幼畲蟮囊患吨Я鳎虽是灞河支流,但它与灞河齐名。历史上有“玄灞素骸敝说。 “玄灞”是说灞河既深且广,流量较大;“素骸痹蚴撬汉铀质很好,清澈见底。[1]自古以来哄钡厍就担负着“漕运转枢,畿辅拱卫”的重要使命,尤其在汉唐盛世期间,哄钡厍更是为都城长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因而才有古长安“八水十三塬”的美称。

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政府于2004年9月成立了西安哄鄙态园区。其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位于西安城区东部,北到渭河,南到绕城高速,包括哄焙恿胶铀陌兜哪媳毕虼状区域。其次,相对独立的区位、便捷的交通都为生态区的旅游资源增添了独特性;再次,相比于曲江新区、未央区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散的区域,哄鄙态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内及毗邻区域拥有历史跨度大、不同时期、品质较高的历史遗迹和遗物,以及丰富的人文活动和历史事件。加之其在历史发展中占有的独特地位,都使哄鄙态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强吸引力。

然而,由于哄钡厍曾是京畿辅地,在承担重要历史使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各种人为的纷争当中,在战争中一批珍贵的历史遗迹和遗物已遭人为破坏;加之当地的水土流失,地理和气候变化等使得遗存下来的文物古迹深埋于地下或是风化于沙石之中,难以为人们发掘和利用。许多文物古迹的地面赋存实物较少,加之对其人文历史内涵挖掘不够,大部分仍处于半开发或未开发状态。

二、哄鄙态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分析

哄鄙态区自成立至今,始终实行生态区建设与旅游品牌营销共同发展的思路。先后举办了2007年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联合国国际儿童夏令营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型活动,2006年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哄鄙态区,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3届年会。[2]区域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但若将原本就具有的优势生态旅游资源与待发掘的人文资源加以整合并进行特色化开发,将使生态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更趋于多样化和高效益化。

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为四个大类:即遗址遗迹与遗物、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旅游商品与纪念品。[3]哄鄙态区一区就包含了这四类资源,而这正是源于富有魅力、绚丽多姿的哄蔽幕。新石器时期半坡氏族发达的彩陶文化,各类彩陶器物的相继发掘与出土;证明了哄钡厍作为半坡文明发源地的重要意义,而在大型纪录片《哄背じ琛分芯拖允境錾挛骺脊湃嗽痹阱焙由嫌蔚睦短镎蛐陆忠胖分锌脊欧⑾值难錾赝砥凇鞍遄”和龙山早期“条形砖”遗物,更是哄钡厍史前文明存在的最好证明。此外还有位于灞河东岸的商代崇国中心区老牛坡遗址,位于白鹿原上的商代早期冶铜遗址怀珍坊都表明哄鼻痹诘娜宋穆糜巫试丛哄蔽幕中的不可替代性和较高的开发价值。[4]在古建筑遗迹方面:现存于灞河之中的“大汉漕渠”的水坝遗址及两度出土的隋唐古灞桥桥墩遗物,证明了中国古代跨度最长、桥孔最多的灞桥存在的真实性。哄蔽幕的特色“祓除”、“修禊”、“祓斋”等各种礼仪活动也为哄比宋穆糜巫试丛鎏砹诵碌幕盍Α6“长安八景”之一的 “灞柳风雪”垂柳依依、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也成为哄钡厍人文景观中的独特亮点。

总之,作为西安城市近郊旅游区,哄鄙态区是西安大都市旅游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将上述人文旅游资源合理地开发并与自然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将加快推动生态区成为西安东部都市旅游集散基地和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的发展进程。

三、哄鄙态区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1、借助文化表演形式丰富发展模式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历史的感觉往往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对游客来说,外出旅游就是想体验另一种生活,可置身于历史文化旅游区时,面对矗立的建筑、沉默的雕像、无声的文物,游客虽能感受到沧海桑田、岁月变换的历史感,但却难得真实的与历史相接触,以朦胧之态与历史接触,未能真正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气息。其实,历史就在人们身边,历史的流动性和音乐美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是停滞。为了能更好地还原历史,人们就以表演的形式来再现历史,重现那些重要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表演作为及观赏与再现历史风貌的艺术形式,是表现历史流动性和音乐美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的“印象系列”就是将表演与不同的生态景观相结合而开发出的集人文与生态旅游资源于一身的发展模式。从“印象・刘三姐”到“印象・西湖”,从“印象・丽江”再到“印象・大红袍”;场场爆满的表演现场和巨大的旅游经济效益就是这一旅游模式运行的最佳体现。此外还有山西平遥的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及杭州大型歌舞表演“宋城千古情”等结合生态与人文旅游资源发展的旅游模式。

这些表演形式将民风民俗与历史人文景观融入进留存至今的人文和生态景观之中,以表演形式将参观游客带进当时的历史现场,亲身感受穿越历史、感受彼时的民风民俗,从而让游客产生出“身在画中游”的即视感。哄鄙态区最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汉佑脲焙蛹捌湫纬傻墓婺E哟蟮氖地景观,并孕育了哄蔽幕,如果能在哄焙由态区旅游规划中通过丰富的表演形式与实地的人文遗址的结合,按时代顺序将这些遗址景点串联起来。比如以汉拥睦史作用“漕运”作为重要的连接点,将哄焙恿桨都笆涝盎嶂械墓阍颂读接在一起,并以“印象”的表演形式表现出漕运在中国古代西北地区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作用:在汉代依托哄绷胶涌凿的“大汉漕渠”是如何支撑起汉武帝西征匈奴的雄心;在唐代广运潭又是如何彰显出开元盛世的大唐风范,同时在表演中加入关键的历史人物也会起到引导作用。既能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真实地了解历史,体味历史,又可以以大型歌舞表演的形式表现出哄鄙态区昔日的汉唐风韵和自然风貌。以此体现哄鄙态区人文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的最佳结合及生态区旅游模式的创新。

2、运用历史遗迹与生态旅游资源融合的情景再现模式

作为著名的综合旅游城市,西安作为古代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交往中心,有大量的文化遗产且自然风景条件优越,旅游经济内容相当丰富,旅游功能相应比较突出。[5]与西安齐名的其他五大古都中:北京近年来通过对故宫,天地坛,雍和宫等历史古迹的重新改造,并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历史原貌与大众喜好的旅游产品:如故宫的“清宫人偶”、“龙凤呈祥”清宫人形吉祥物等。其他如南京,杭州则分别有“明清夫子庙庙会”、“宋城千古情”等结合当地著名历史古迹与自然生态景观的人文生态旅游产品。此外,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投资的以唐・华清宫遗址为主要表演地;结合盛唐文化及白居易著名叙事长诗《长恨歌》改编而成的大型山水历史舞台剧《长恨歌》,还有曲江文化集团投资,在大唐芙蓉园内推出的大型歌舞剧《梦回大唐》;都是将宫殿遗址、山体水景与大型歌舞表演相结合,为西安特色旅游开启了新的发展模式。借鉴诸多成功的先例,为打造哄鄙态区独有的人文生态旅游品牌,当务之急就是将区内著名的历史遗迹与拥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如汉由显经开挖出西北第一条人工河渠“大汉漕渠”,虽然不复存在,但其遗留在汉由系脑用来围堰筑坝的遗迹留存至今并被发现;再如灞河上留存的隋唐时期古灞桥的桥墩,如果使用模拟技术与大型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将使得游览的旅客重新看到这些已消逝的千古奇观;或让游客置身于古代的漕运船之中,走近历经千年的桥墩之前,亲手抚摸那些铭记辉煌岁月的历史印记。白天,可于生态区内著名的历史遗迹旁进行大型古风形式的歌舞与技艺表演,让游人体验梦回汉唐的历史遗韵;夜晚,可在灞河两岸使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展现带有汉风唐韵的河岸街市布景,游客置身于富有汉唐风格的游船之上,穿梭于汉唐古河道上;以此陶醉于穿越千年的沧桑与巨变。所有这些开发模式都可以使哄鄙态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展现。

3、依托生态与民俗融合,打造哄比宋纳态旅游品牌

依据2009年《陕西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中规划:2009-2014年,西安市已建成依托灞河水面形成的大型活水运动健身文化区、以米家崖岛屿风情为辐射点形成的汉颖跛休闲文化带,以广运潭为主体的生态观光休闲文化区。通过这些文化产业功能区的建设,迅速构建起生态区的文化产业架构,形成产业互补和互动,使哄鄙态区真正成为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和示范基地。作为综合旅游型城市,西安发展哄鄙态区旅游品牌应通过有意的促进和重建历史、文化,使其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哄鄙态园区中的各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与哄绷胶咏裘芟嗔,在生态区成立后的近十年中,建成的城市亮点品牌包括西安世园会、西安金融商务区及哄惫家湿地公园。特别是哄惫家湿地公园;自2013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公园以“感悟生命 品味生活”为主题,设置野趣、精致、时尚、河道等四大主题板块,集湿地保护、观光旅游、科普科研、户外运动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旅游目的地。[6]哄惫家湿地公园的建成,也为生态区已有的旅游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据此,生态区还可以开发以下具有哄鄙态区人文生态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

(1)将“灞柳风雪”的著名场景设置其中,设立灞河送别主题公园或哄焙禾品缭现魈夤园,借以展现古时汉渝焙恿桨杜ㄓ舻暮禾品缜榧暗笔钡拿穹缑袼住

(2)汉恿桨兜乃锛夜荡濉⒅械畲濉⒘杭掖宓扔涤芯墒惫芈し缜榈拿窬釉郝涿袼捉ㄖ的村落,可借鉴礼泉袁家村、韩城党家村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将生态资源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集生态旅游、民俗体验、农家生活于一体的生态民俗村,借以展现老关中古村落的民俗风情。

(3)灞河流域附近新发现的新街口遗址、上林苑狄寨熊猫头骨化石等都可以进一步开发成为新的遗址公园、自然博物馆;上林苑遗址则可开发成新的遗址公园等新的旅游景点,以吸引旅游开发投资。

总之,依托哄鄙态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与人文历史遗迹的结合,打造哄比宋纳态旅游的民俗新品牌。

四、结语

作为西安市首个生态园区,哄鄙态区内具有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其旅游开发出路应着重将自然生态资源与人文生态资源将结合,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通过艺术表演和情景再现的形式将哄绷饔虺恋淼睦史和民俗文化发扬出来;依托历史文化,大力打造生态人文旅游品牌。而这一切的前提则需要具体的保护措施来促使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保存并不断完善;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保护,而保护则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哄鄙态区已有的旅游设施如西安世园会的“一塔三馆”和广运潭也可为后开发的旅游资源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将有助于哄鄙态区发展新的旅游产品,也为未来的西安东部生态旅游区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为西安市人文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注 释】

[1] 生态哄哄备趴.哄鄙态区门户网站:http://.cn/info/iIndex.jsp?cat_id=10258.

[2] 杨尚勤,石英,王长寿等.陕西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

[3] 徐学书.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8.

[4] 哄蔽幕的魅力.哄鄙态区门户网站:http://.cn/info/iIndex.jsp?cat_id=10258.

[5] 许峰.城市产品理论与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91.

[6] 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等.陕西旅游资源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5.

篇5

关键词: 惠州;人文资源;开发

一、惠州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惠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有“岭南名郡”之称。秦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14年设南海郡博罗县,惠州地区属博罗县的一部分。公元591年隋在惠州设循州总管府,从此惠州成为东江流域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

(一)平海古城文化

岭南古城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古代的县、郡、州治所所在地,如河源的龙川佗城、广州的南越古城、肇庆的端州宋城、潮州的府城、茂名的信宜镇隆古城、湛江的雷州古城等。这些古城一般都有较为久远的历史以及厚重的文化沉淀。另一类是明清时期为防御海盗、倭寇所建的所城,如有“两广门户”之称的深圳新安故城和大鹏所城、惠州的平海古城、饶平的大埕所城等。

(二)双月湾

双月湾风景区位于惠东县平山镇境内,是南中国最有特色的海湾之一。沙滩分向南及向北两边,分别长8公里和10公里,中间由水道分隔。这种地形在地理学上称为连岛沙洲。风光旖旎的巽寮湾与平海湾、双月湾、长沙湾一起被美誉为“东方夏威夷”。在双月湾,入海200米仍可直立行走1两个半月型的海湾背向而歌,所以称之为双月湾。巽寮湾、港口双月湾、平海南门海湾等稔平半岛区内的主要景区、景点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了惠东“蓝色”滨海旅游。双月湾的夜色则是另外一种美,两侧的阑珊灯火犹如星空倒置,人们在这里进入了色彩斑斓的三维空间。她的左侧是大亚湾,性格温和静如处子:她的右侧则是喜欢翻波戏浪的红海湾,同一海域的两处海湾就仿佛是性格迥异的双生胎,别有风趣。

(三)秋长镇

秋长镇会龙楼,是一座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客家古建筑回垅屋,也是一处对革命有着重大贡献的革命旧址,她不但有着深远的革命教育意义,而且有着浓郁文化色彩,因而游览价值较高。

(四)雍容静秀的古村

皇思扬村,距惠州市57公里,距多祝镇1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已经历了五百年的风雨砥砺,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是它最为鼎盛的时期。黄沙洋是最早的名称,因村所处的具置是西枝江南岸一片黄沙即“下洋底”旁边而得名。皇思扬古围村原名黄狮村,又名黄沙洋,是一个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古围村,至今仍保留着占地20多万平方米,建于明末清初,以“武魁楼”为代表的数十座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它既是一个具有防御进攻军事功能,又是一个具有东方传统居家生活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在建筑结构和建筑布局上具有深厚的岭南客家风情,还保存有御赐牌匾、圣旨等珍贵文物。

二、惠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尽管惠州旅游资源多样,依托发达的地区经济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总量,为惠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充足的客源市场,但是惠州旅游发展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并未真正成为惠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惠州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乡村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惠州旅游的问题凸现出来:很多优质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保存完好的木村古镇,大部分没有开发或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惠阳秋长镇的将军故居,虽历经百年,饱经战乱,仍保存良好,具有极大旅游开发价值,但因地处市郊,旅游线路设计不甚合理,每年接待的游客也极其有限,对惠州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5]。双月湾景区,缺乏有效的规划,景色单调,让游客耗费很长时间,沿着漫长的山道而行,到达时却发觉仅有一座凉亭,周围一片荒山野岭。以上都是严重的制约惠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推进惠州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明确认识,提高定位,将旅游业作为惠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吸引外商和国内大集团、大企业、上市公司等投资开发乡村旅游景点,开办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推动乡村旅游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对平海港口双月湾、稔山阿婆角、盐洲红树林的合理开发,进一步完善金融街旅游大项目的配套功能,打造以阳光、沙滩、海浪、海岛观光、渔村文化为主题的滨海悠闲旅游;开展惠州历史文化寻根游,以高潭中洞、多祝皇思扬古围村为主体,大力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加快景点的开发建设和升级改造,使其旅游功能更趋完善;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做好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名人故居等乡村旅游资源的普查和分类,保护性开发一批古村落,统筹规划。

四、小结

篇6

一、科技与人文整合的文化内涵渗透在校园的角角落落

科技与人文整合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建设、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积淀、提炼形成的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它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发展。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科技特色,突显人文关怀,努力改善学校的硬件建设,加强对校园环境的改造,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使其既有历史的人文积淀,又有时代的科技氛围,在充满科技与人文的环境中步入知识的殿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阶段中的生命校园。

环境造就人,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本书,学生可以在“多看”中“多识”,进而“多问”。多彩的校园文化是一幅画,学生可以在学习、欣赏中培养创造力。我们学校十分注重校园环境的布置,用心打造育人文化,围绕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题,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力求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想方设法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科技教育的功能。主教学楼二楼的墙面上悬挂着巨大的科技标语――“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楼道墙上布置着学生们自行编写的科技小标语;宣传栏中开辟科技之窗,定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黑板报比赛,把科普作品、校科技之星的介绍制作成系列展板分批在校园里展出;校图书室设立科普知识图书角;各个教室的布置,都有统一“扬科技风帆,做创新能人”的科技争章栏,又有各自凸显的科技与人文的文化内涵的风采展示栏,“放飞梦想”“我智慧,我创造,我发明”“快乐学习,展现自我”“快乐收获每一天”等,无不体现着个性与统一完美结合。

我们学校力求把科技教育理念和科学文化知识融一景、一物、一事之中,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无处不使人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整个校园成为了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一所文明、充满智慧和思想的乐园,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师生心灵,师生之间语言、行为文明,人际关系和谐。每一位走进我校的家长、客人赞不绝口,都说:“柯灵校园美,科技有特色。处处显人文,学习好氛围。”

二、开发具有科技与人文相整合校园水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绍兴素有“水乡泽国”之称,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我们依靠绍兴古城独特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文化影响着本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活动中开设了具有科技与人文相整合的校园水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走走古城的小桥古弄,欣赏古城的小桥流水,听听古城的美丽传说,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了解水文化所拥有的科技、精神价值、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既能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又能让他们自觉吸取现实生活中新鲜而丰富的文化营养,并加以交融、互补、整合,由水而及文化,由文化而及精神,由精神而及创造。

校园水文化活动不受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应走出课堂,放眼古城,根据每个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科学思维能力的不同,开设由易到难的科技与人文相整合的水文化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三、开发社会课程资源

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他们有意无意接受着各种信息,因此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学校及教师要立体规划所需的社会性的课程资源,让当地的自然环境为教学服务。如在《家乡的桥》主题活动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找周围的桥。绍兴是个水乡,桥自然比较多,让学生找找各种各样的桥,再查各种资料了解各种桥的来历,最后用各种材料制作自己心目中的桥。学生对该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活动反馈情况来看,不单单是学生从中受益,家长也从中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无穷魅力。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独立运用社交技能去争取成功的能力。

篇7

通过教学实践和认真研究,我们认为,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确实是一个人文素养资源的宝库,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认识自我”、“体验情感”、“关注社会”、“走进经济”、“感悟自然”为主题,引导学生吸取其中的营养,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然而,这些资源大部分是隐性的,迄今为止,由于未得到系统开发,以至于不少语文教师身在宝山不识宝,更遑论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了,这样就直接制约着高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着眼于语文教材,对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分门别类,系统开发,变隐性为显性,以便教师在教学中信手拈来,灵活运用。为此,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悟,以人才学、教育学、素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为指导,以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为研究对象,把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一一开发出来。

一、人文素养资源的内涵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也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素养,是指人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底蕴,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染等,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在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气质、修养方面精神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资源,就是指用于教育领域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后备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一类教育资源。

二、人文素养资源的分类

为便于理解和掌握人文素养资源,根据人才学、教育学、素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将人文素养资源分为人文理想资源、人文精神资源、人文情感资源和人文哲理资源四类。

(一)人文理想资源

人文理想资源是指促使人具有人文理想的一类人文素养资源。人文理想是人们根据自身际遇和社会现实而确立的理想人格的奋斗目标。它反映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自我能力的期许,对他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对社会的崇高使命感。如变革社会的梦想,施展才华的憧憬,建功立业的愿望,对自由、幸福婚姻的追求,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二)人文精神资源

人文精神资源是指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品格的一类人文素养资源。它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理想确立和得以实现的源泉和内在动力。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其核心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以及责任意识。如善待万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甘于奉献、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团结互助、舍生取义、坚持不懈、保护生态以及人道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

(三)人文情感资源

人文情感资源是指培养人的人文情感的一类人文素养资源。人文情感是认同人文精神的刃奶逖椋是人文精神得以形成、人文理想得以产生的基础,如离情别绪、羁旅愁思、怀乡思亲之情、悲天悯人之情、忧国忧民之情、壮怀激烈之情、杀敌报国之情、博爱宽容之情、挚爱生活之情、热爱自然之情等。

(四)人文哲理资源

人文哲理资源是培养人对宇宙和人生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使人懂得基本的人生哲理的一类人文素养资源。人文哲理是对自然、社会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方式的认识,涉及个体的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人生意义的透彻体悟,是为人处世智慧和经验的精辟总结,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快乐和辛福?人为什么活?应该怎样活?应当追求什么?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怎样取得事业成功?怎样对待功名利禄?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看待别人?如何看待社会?如何与自然相处?个人命运与社会、时代有什么关系?

三、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人文素养资源

依据以上定义和分类标准,我们对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至必修5的基本篇目进行了详尽分析,深入挖掘蕴藏其中的人文素养资源,使之系统化,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四、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人文素养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有待于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制订人文素养培养计划,确定人文素养培养目标

如前所述,语文教材必修1至必修5中的人文素养资源极其丰富,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吃透。此外,由人文教育到人文精神的内化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的领悟和体验才能逐步实现。因此,我们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制订适合他们实际的、有可操作性的人文素养培养计划,确定明确的人文素养培养目标,分阶段、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必修1侧重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价值,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初步养成勤劳、刻苦、坚强、乐观等精神品格,懂得关照自我,善待自我。必修2侧重于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挖掘出作品人物或作者身上闪耀的优良品性,感受其伟大的人格力量,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爱人民、爱亲人、重友情等崇高情感,具有一颗仁爱善良之心,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必修3侧重于引导学生感悟自然,感受自然的美,自然的生命,自然的活力,通过自然景物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初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关心自然,保护环境。必修4、必修5侧重于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思考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初步培养对亲人、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懂得关心社会,回报社会。

(二)努力创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情境

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诱导,而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关心学生,信任学生,以真情感染学生,创设亲切和谐、宽容愉悦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活泼、友好融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与学生平等交流,合作探究。例如,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人文主旨的词句,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先由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悟,揭示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然后教师适当点拨,并鼓励学生进一步作出评价,谈谈自己的感想。再如,指导学生查找、搜集课文的有关资料,“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深入剖析人文理想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得到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注重审美体验,切忌生硬灌输

语文学科具有形象鲜明、情感真挚、意蕴丰富的特点,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即便是人文哲理,也大多是通过形象的生动描绘表现出来的,所以教师不能在语文课堂把人文素养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对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进行适当整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在语文课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审美体验,获得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感染,进而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精神,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指导学生反复朗诵课文,然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构成一个画面,用心体味课文表达的人物崇高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引起情感共鸣,升华思想境界。

篇8

关键词:人文北京 档案信息资源 保障体系

一、研究现状

推动“人文北京”建设是北京市政府近年来的一项重大举措。建设“人文北京”,“需要深入发掘首都丰厚的文化资源”①,以各种信息资源为保障。档案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具有突出的保障力和促进力②。目前档案界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上开展了诸多研究,或寻求相关的技术、标准,或侧重于商业数据库的建设③等,也出现了共建、共知、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新动向④,更有在优化高校档案馆馆藏问题上倡议建立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⑤的观点。一方面,这些研究指明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一些缺失和不足,如在档案文化研究中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关注较少;“人文北京”的研究成果多见于其他学科,在“人文北京”政府网站上档案踪迹难觅;档案信息资源多限于某一类型的机构,从城市、地区层次进行整合研究的较少。

现阶段图书情报界在信息服务领域已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也提出构建包括档案在内的整个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此类研究多以图书馆或情报机构为体系的中心,多聚焦于文献、网络等资源,对档案机构和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和特点的分析不够,使得进一步的研究存在不小障碍。因此,对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研究便十分紧迫。

二、面向“人文北京”的城域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本文将该保障体系表述为:在北京市范围内,联合各种类型的档案机构、相关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根据统一的目标、理念、规范和标准,构建一个包括档案信息资源收集、保管、开发利用及相关教育、培训和产品服务在内的保障体系。

该保障体系在对“人文北京”这一目标及其理念进行分析解读的基础上,预测其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各项需求。该保障体系的理论关注点是深入发掘档案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属性,把握“社会档案学”的理论意蕴⑥;该保障体系的构成主体为北京市的各档案局(馆)、档案中介机构、档案学会、开设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和有关的文化、IT企业等,根据对档案信息资源处理的职能分工形成一个广泛的城域档案联盟。该保障体系强调档案信息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除了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更重视为多元化需求提供基础性保障。下文主要从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对该保障体系进行阐述。

三、基本框架

1.资源系统建设

“人文北京”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表现在与“关注人文”密切相关的文书档案、民生档案、社区档案、家庭档案、个人档案等突出档案政治和社会属性的信息资源需求,以及与“发展人文”紧密关联的突出档案文化和经济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有关影视、传媒等文化产业的档案信息资源需求。据此,可进一步丰富和调整档案机构馆藏资源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当然,资源系统建设并不局限于传统的馆藏资源建设,而是从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出发,借助各公共档案馆、高校及灵活的市场主体等,对档案价值进行链式拓展,囊括各种档案信息资源及相关产品、服务,既涉及馆藏资源建设,更涵盖有关教育培训资源和商业性档案资源的建设。其中,有关教育培训资源建设旨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技术输出、档案学的理论输出和档案意识的观念输出;商业性档案资源建设则意在激活档案文化产业,紧跟国家和北京市政府有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2.服务系统建设

服务系统建设包括服务网络、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建设。在服务网络和服务内容上,除了硬件建设外,还应继续加强目录和全文数据库建设,增强信息检索功能,加快网络信息更新速度等。在服务方式上,应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增强网络的交互性能,增加馆际互借,还可以借鉴图书馆开放存取以及网络博客的经验,可让用户将自身的档案加到整个体系中,既成为宣传自身的“博客”,也方便其他用户的利用和传播。

3.网络平台建设

目前相关的网络平台主要包括档案机构自身的网络,以及与政务网挂接的电子政务平台。根据资源系统建设和服务系统建设的要求,网络平台建设应更加系统和完善。城域档案联盟的各成员应以统一的网络平台为依托,根据各自在保障体系中的分工定位,拓展各功能子平台,既涉及电子政务平台,也包括可以实现共建共享的各种专门档案信息平台、档案教育与培训平台、档案产品增值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的有关技术除涉及信息加工、处理、传递、安全等技术外,还可陆续增加实现移动档案信息服务的3G技术等。

4.管理体制建设

出于整体性考虑,需要有机构主管整个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内部协调,以政府的相关部门或者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为宜。在管理方式上,应当以制度、标准和规范为切入点,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和统一管理,协调档案联盟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在城域档案联盟的构成与资金保障方面,可以采取会员制,对提供公益的机构可由政府和相关单位共同投资,对提供有偿的机构和个人可适当放宽准入资格,并收取保障体系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费用,以期适应联盟各成员的特点,充分调动共建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积极性,拓展档案价值链条。

四、运行机制

1.发展动力机制

保障体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供给。首先,“人文北京”的档案信息资源需求既是建立保障体系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保障体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需求既与社会各用户的需求相互一致,是城市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具体表现,又与档案系统的“两个体系”建设相互协调,反映了政府部门关注的共同焦点。其次,科学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是保障体系发展的内在条件。在城域档案联盟内由于构成主体复杂,各公共档案馆在馆藏基础、设备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档案信息资源所提供服务的成本、收益也有较大差异,加之在体系中存在较多的市场主体,公益与有偿的界限容易模糊,有可能导致投入较多但回报较少的消极情绪,以及不愿投入却希望得到高回报的“搭车”现象。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利益平衡机制,使联盟内各成员能够依据各自的投入和贡献,获得相应的回报。具体可以根据档案信息资源的类型、质量和数量制定资源贡献度指标,并模拟电子商务类网站的做法,对档案信息记录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进行统计,开展用户和第三方评价等。

2.共建共享机制

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保障体系建立与发展的生命线。现代意义的资源共享最突出的特征是建立在资源共建基础之上的资源共享。⑦在保障体系中,各公共档案馆应充分开展馆际协作,整合馆藏档案目录信息,构建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陆续建立各种综合和特色数据库,以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各档案中介机构与公司企业在保障体系主管机构的监管之下,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提品和信息服务,协调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做好档案价值链的下游市场,增进保障体系的活力。有关高校与行业协会也应共同将教育、培训等资源做大做强,促进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成为保障体系的重要智库。

五、结语

研究档案信息资源与“人文北京”的关系,探索城域档案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既可以服务于现实政策,也可以促进城市文化、文化与档案关系的研究,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的实践形式。构筑该保障体系涉及面广、内容复杂,除了上述研究之外,进行障碍与对策分析,探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将是后续研究的主要内容。

注释:

①刘淇.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J]. 求是,2008(23).

②冯惠玲. 档案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贡献力[J]. 档案学研究,2006(3).

③章燕华,徐浩宇. 国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现状及特点分析[J]. 浙江档案,2006(2).

④张锐.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摭谈[J]. 黑龙江档案,2008(1).

⑤王燕姣,商珠. 高等院校档案管理发展趋势[A]. 见荣华. 档案建设论说[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407.

篇9

直接目标:尽可能降低人力资本投入,发挥其最大价值,以更低的成本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以此实现高效管理的最大化。最终目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秀人才,实现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

二、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一)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当前高等院校不合理的配置,每个人不能发挥自己本身的优势,甚至靠裙带关系设置了一些根本不必要存在的岗位,不仅造成了相互之间的扯皮,更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使得学校运营成本增加。

(二)科研重视过度

高校因循守旧的晋升制度是科研成果的多少,要想得到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就必须达到学校的硬性规定,即科研成果要完成一定数量。而一些教师为了自身利益,专注于科研,而对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关注就会相应降低,因此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考评机制不健全

高等院校对教职工的考评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有时仅凭高层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模糊性。而且评价过度重视数量,而质量就成为被忽略的因素。与此同时公平性有待考究。

(四)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高等院校在分配人才中,过多倾向于资历深的教职工,而对年轻的教职工却忽视,不能放手让其开展工作,对其培养、待遇也偏低,使得学校管理因循守旧,造成人才断层。

三、高校人力资源问题成因分析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多数学校没有适应时展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延循计划经济时的制度,观念陈旧、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善于引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及制度,只关注于教职工日常工作管理,弱化服务观念,严重阻碍教师创造性,以及潜能的发挥。

(二)师资队伍不稳定

当前高校任课教师没有固定上班时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创造轻松地工作氛围,但一部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公务员的考试,学历深造,一旦成功就会离校,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三)职位考评不合理

当今中国高等院校状况是员工考评机制方法简单,执行力度差,可操作性有待考究,而且考评结果直接关乎教职工利益,使得教师只为了晋升而工作,机械性强,而且教师心理压力大。

四、改善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一)吸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众所周知,企业最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并设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高校可以借鉴企业成功的经验,并因地制宜化,将其引用到大学的管理中,实现科学民主化的管理。

(二)完善奖励机制

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必须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优化薪资分配体系,领导层要做好双向沟通,了解教职工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同时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三)注重教师培训与管理

既要注重教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又要提高员工积极性,着重提高教师的教育背景。按照不同层次来进行培训。

(四)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充分利用好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大数据的形式,建立起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及时调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优化和配置。

(五)注重人文关怀

篇10

(一)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共通点

实质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引申而来。因而,两者在管理对象、管理目的和管理任务等方面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首先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都是“人”,通过处理“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保持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通过对个人能力以及岗位要求的合理匹配,使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最大限度。其次,从管理任务的形式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承前性。两者的任务形式均包括教职员工的招聘、录用、考核、奖惩、档案管理、培训以及福利发放,其基础性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交叉。尽管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理论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诸多变化,但通过调动人力资源从而完善组织结构,提升学校价值的目的没有发生改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差异

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属于典型的行政事务性管理,以“事”为重心,通常以与教职工有关的教学、科研以及其它辅助类教学活动为侧重点。运用一定的理论方法,控制和管理人的活动,对培训、考勤、调遣、奖惩等事务进行安排,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和协调保证教职工的合理安排以及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强调人与事和谐,事与职相符,关注人的心理变化与行为特征,具有动态、积极的涵义。因而,在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逐步形成了以教研人员为主体,管理人员为辅助、服务人员为补充的管理模式。通过学校客观需求聘用相应人才,并运用科学有效的途径,对教职员工等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以及有效的配置。同时,通过一定的信息激励机制,对“人”的思维和行为进行适当地引导和纠正,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因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事管理的范畴。

二、高职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必然性

(一)传统人事管理的弊端。

(1)人才结构差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本结构较差。各高校普遍存在非教学人员数量过度膨胀的态势。管理人员与日俱增,同时多数管理人员拥有正规编制,安于现状者多,具有创造性思维者少。服务人员流动性相对不高,以教职工亲属占多数,其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均不高。相反,教研人员总数偏少,年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相关领域专家人数和骨干教师偏少。由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不重视投入与产出效益比率,因此教职人员的引进缺乏合理性与流动性。同时,高职院校在临时工的聘用上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因而进一步加深了相关人员的隐形过剩。非教职员工因人设岗、工作负荷不满,导致大量人力资本的浪费。同时人才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合二为一的特点使得专业教师产生进入壁垒,高职院校教育人才流动性差,人力资源相对匮乏。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资源的扩充以及专业人才的引入与培育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2)缺乏激励机制

传统的人事管理重在与“人”相关的人事档案与相关业务的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模式,主要用于对过去行为的管理与评价。因而,其缺乏激励和引导也就不足为奇。由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在考核和评估方面相对滞后,导致人员缺乏危机感和激励感。同时,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典型特点,工资与实际工作质量和数量相脱离。职位和工作年限的过度重视,使得激励机制的发挥受阻。另外,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制”与专业技术职位聘任的“终身制”,在聘用合约中仍然大量保留。教职人员责任心差、危机意识淡薄。

(3)师资的后续培养和软环境建设不足

在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中,为吸引人才,保护人力资源,大量高职院校采用“特殊”措施,通过强调物质待遇来留住人才,但往往缺少对人才后续培养的持续关注。由于忽略了人力资源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软环境”的建设和培育,导致大量人才失去良好的工作平台和人文氛围,导致人力资源得不到最大优化。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尽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思想仍是“用人以致事”,但其价值取向更明确、管理理念更先进,其管理模式也日趋完善。在“以物为先”发展为“以人为本”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也更加明显。管理的根本在于关系结构的转变与和谐化,从被动的管理关系发展为合作关系,不仅在主观上强调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强调了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潜力,极大地发挥了两方面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方式更加科学有效,强调协同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教职工等被管理人员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高了管理效率与效益。

三、深化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探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化,人才的竞争和管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传统的人事管理早已无法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实现高职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平稳过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旧思想,树立新理念

当前,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浓厚的旧计划经济色彩仍然挥之不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缺乏系统性、有效性和兼容性。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还未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作为可开发、利用并增值的资源所带来的边际效益。只有真正实现传统观念的转变,才能导致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的改进,最终导致管理结果的转化。要坚持“开发人力资源是高职人事工作的核心”的理念,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尊师重教,了解教师的需求和意愿,从而最大化地激发骨干教师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达到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合理认识薪酬体系,改变传统观念。

(二)落实聘用制度,合理规划师资

全面推行聘用制,实施全员聘用,打破“铁饭碗”的陈规,建立符合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特色的个性化用人方针。同时,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摒弃固定的用人模式,破除教职工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的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学校按需设岗,并进行公开招募。通过严格考核择优录取。通过理性分析学校师资结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应做好良好的沟通与协调,适时完善师资计划并开发相应的招聘系统。实现教职员工的招聘公开化、透明化、人性化。同时,成立招聘监督委员会,新聘教师的选拔与录用必须公开进行,重大人事调整需投票表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推进人才流动和服务保证,促进学校服务人员等非教学人员向校外适度流动。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人才机构切实合作,实现人才的固定输送。只有真正推行并实施聘用制,高职院校才能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人力资源的有效规划和配置,最终促进高职人员结构合理化。

(三)从绩效评估向绩效管理的转变

当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量化考评过于简单的问题。只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考察机制,使得人力资源的绩效能够得到显示,才能更好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优化。在考核过程中,需要对教职员工进行分类业绩考核和相关能力综合评鉴。除开自我评价外,列入学生评教、同事互评和督导打分。其次,实施校、院二级管理制度,使得管理重心适度下移,打破院内经费统一、分配不足的瓶颈。另外,加快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公开竞聘选拔、岗变则薪变的制度,建立满期制,做到干部管理合理化。另一方面,高校教职工的个人需求不再仅仅反映为物质需要,也包括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而,绩效评估需要进一步向绩效管理进行深化,在绩效计划、绩效辅导和绩效反馈等环节,要特别注意内在人文精神关怀,才能契合高校人资管理的特殊性,实现绩效的合理管理。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