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24 15:5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色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专业报 专刊 特色
专刊在一张报纸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与综合性报纸相比,专业报的专刊因受众面、作者队伍和报道范围等的限制,难有大的突破,一些专业报专刊多年来满足于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程式化倾向严重,与新意迭出的综合性报纸专刊的差距越拉越大。笔者多年编辑专业报——《江苏邮电报》专刊,在此结合工作实践,就新时期专业报专刊的定位和编辑思路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准确定位
所谓准确定位,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专刊要明确自己在报纸中所扮演的角色。报纸又称新闻纸,新闻版永远是一张报纸的主角。从这个意义上说,专刊是配角。但是只要用心、得法,配角照样出众、出彩。邮电报专刊充分利用板块多样、文章体裁丰富的特点,紧密围绕宣传报道要点,认真策划选题,精心组织文章,各个板块有分工有合作,最终做到优势互补,共同为整张报纸服务,有力地唱响了全行业深化改革、持续发展的主旋律。以电信业重组(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为例,除“新视角”板块组织专家撰写文章结合企业、行业实际宣讲政策外,“企业之窗”板块组织采写电信企业关怀联通公司转职人员、加紧促进文化融合的经验介绍,同时刊登联通转职人员撰写的谈在电信企业工作体会的文章;“青鸟”副刊组织刊发反映联通转职人员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的小说、散文等稿件;“用户导刊”板块则组织大批稿件,反映CDMA移动元素填充中国电信原有各品牌、套餐后,有效提升客户工作、生活效率的客观事实。这些板块、稿件,不是简单、生硬地图解国家政策,而是以鲜活的事例说话,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努力工作,服务社会。
二是专刊要有大局观,即在整个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中谋求立身之本,不能只看眼前,只看局部利益。结合通信业实际,宏观背景是国家正在加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电信运营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使命既重,发展的空间也大。专刊应当服务、服从于这个大局,充分整合不同板块资源,形成合力,为推进信息化作出贡献。邮电报专刊突破条块限制,站在全行业的高度,深入地宣传国家推进信息化的战略意义,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其中,各具特色的宽带村村通工程建设和无线城市建设经验介绍,引起了业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江苏高考网上志愿填报系统、扬州数字城市建设、泰州“平安城市”建设等项目具有创新意义,专刊集中力量进行宣传后,既弘扬了中国电信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的使命和全面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也为进一步拓展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近期《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江苏睢宁“沙集现象”、“沙集模式”,报道沙集农民通过互联网销售家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出了一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邮电报专刊积极跟进,站在全行业发展和国家推进信息化战略的高度,剖析“沙集现象”与“沙集模式”,读者反映良好。
二、凸显专业
一般以为,专业报只在本专业、行业领域内,从事新闻报道,如单从传播学角度看,与综合性媒体相比,专业报在受众面、报道方式、信息来源、对社会影响程度等方面,无疑具有先天劣势,编辑的操作空间似乎有限。但专业报亦可化劣势为优势,以发出专业声音、普及专业知识、树立专业形象为追求目标。
一是发出专业声音。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信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通信网的层次、规模和质量,均居世界前列,也正因此缘故,电信业的一举一动,无不受人关注,具有新闻性。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近来年,无论是电信业的技术革新还是改革、发展、服务举措,几乎都会引起或大或小的争议、讨论,如电话初装费问题、中国电信南北拆分、3G技术优劣乃至其业务经营牌照发放,有的甚至成为当时的年度新闻话题。在此过程中,“一少一多”现象很有意思,就是争论各方少有运营商人士,参与者多为综合性媒体。
事关行业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最了解情况、最有切身体会的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为什么不亮出自己的观点?有鉴于此,邮电报专刊在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站在力促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努力以专业身份,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如在电信业改革的各个关键时刻,专刊强调树立竞合观念,倡导共同做大做强民族通信业。在国家有关部委作出重组电信业决策之前、之后,一些媒体或为吸引眼球,或为其他目的,对重组政策进行片面理解、“另类解读”。与之相反,邮电报专刊之“新视角”组织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运营商内学有专长的专家撰写稿件,以中国电信业取得的喜人成就为例,以事实告诉大家改革是电信业超常规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企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才能开创中国通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言之有据、立论高远的系列文章,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也彰显了专刊的风度。
二是普及专业知识。电信业是技术密集性行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业务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面向行业和社会普及通信专业知识,是提升电信服务质量、建设信息文明的要求,更是邮电报专刊的应尽义务。专刊为此安排两个板块。一是依托“现代通信”板块,组织业内专家,介绍数字通信、移动通信、流媒体等热门技术,既开阔业内员工眼界,也丰富普通读者的见闻。二是依托“用户导刊”板块,着重从应用的层面,介绍各类电信新技术、新业务对改善人们工作、生活质量和推动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此板块连续推出的“推进信息化 建设新农村”专版,既成为广大客户了解电信业务的窗口,也成为电信员工发展业务的帮手。
三是树立专业形象。无论是对相关政策和行业改革举措的解读,还是对现代通信技术的认识,专家、业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有时站在不同立场各说各话,令人莫衷一是。其实,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惟有专业,才有高度,即以现代通信技术及其承载的业务而言,业内人士的意见理应得到重视。在这方面,邮电报专刊当仁不让地扮演专家角色,着力打造自己的专业形象。以ICT业务发展为例。中国电信以推进国民经济和全社会信息化建设为己任,明确提出把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业务作为企业转型的重点业务,向客户进行推介。实际上,国际上几大龙头电信运营商早就推出了ICT业务,而且经过近两年多的探索,全球主要商业服务提供商发展势头良好,充分证明电信运营商在面向企业客户的ICT服务领域大有可为。结合我国国情,本土运营商应该如何拓展ICT业务市场呢?专刊组织在一线工作同时又有学术素养的专家献计献策,结论是首先应该发展基于网络的ICT业务,其次是发展成熟业务,第三是做可复制的行业应用,第四是做好与传统业务捆绑的ICT业务,最后是关注几种代表发展趋势的ICT业务。这样的结论,有专业理论的支撑,又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无疑最有说服力。
三、不断创新
创新是媒体生存、壮大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专业报专刊只有精心策划选题,优选作者,细编文章,在强化专业身份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一是板块内容不断丰富。社会在发展,行业在进步,企业在转型,专刊亦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调整编辑思路,积极充实板块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如这几年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名人博客、草根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了向读者介绍优秀博客,引导博客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邮电报专刊不定期地推出“博客文萃”专版。为了配合新农村建设,“用户导刊”经常性地组织刊登介绍广大农民利用信息致富、农企借助信息发展壮大的文章,既体现社会效益,又促进了业务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二是板块形式灵活多样。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专刊也应讲求新闻性与时效性。每年的重要节日(如春节、世界电信日)、重大活动(如电话号码升位),电信运营商都会出台种种惠民措施,同时运营商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部署,会经常推出不同主题的营销活动。专刊除正常版面外,紧密配合节日、活动,组织、策划不同主题的临时性专版,既有序又灵活,较好地满足了企业和读者的需求。
三是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工作。与综合性媒体相比,在做重大主题宣传上,专业媒体尤其处于弱势地位。邮电报专刊迎难而上,在重大主题宣传上寻求突破,力图做出特色,多年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一些体会,其中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高度,有深度,有特色。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为例,邮电报专刊早谋划,早启动,组织开展了以“光荣岁月 辉煌成就 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作者站在国家强大、行业进步的高度,结合各自实际,讲经历,说感想,以切身体会反映、讴歌改革开放以来全行业、全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总结经验,以利发展。参加征文的稿件中有些文章有真情实感,无大话空话,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其中有部分文章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专刊则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形成了特色,也有效地提升了品位。
篇2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会计学; 金融学; 培养方案; 专业特色
目前,人们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识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是区别于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一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应该作为会计学专业或金融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各高等院校在专业和院系机构设置上也体现了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有的院校单独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并归属于会计学院,有的院校则将财务管理专业归属于金融学院,有的只是在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下设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对财务管理专业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影响到本专业的特色教育,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认识模糊,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感觉前途迷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明确财务管理专业特色。
凌婕、徐文佳(2007)曾撰文指出,财务管理专业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应并入会计学专业或金融学专业。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一是从同一院校来看,历届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低于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故认为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其二是从三个专业近几年毕业生的去向来看,就业结构相似,均有进入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单位的,具体岗位也有相同的;其三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与会计学或金融学相似课程较多,专业定位有共性,培养的学生规格没有本质区别。
笔者认为,上述实证研究的结论比较牵强附会。首先,从高考录取分数来看,分数的高低的确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度,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尽管财务管理专业的录取分数略低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但在大多数院校仍然属于较热门的专业,第一自愿录取率在90%以上,录取分数远高于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难道这些录取分数低的专业都没有独立设置的必要吗?这个结论显然有些荒唐。其次,从毕业生就业走向来看,仅凭就业机构的相似性就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无特色也是站不住脚的,每一个单位都需要吸纳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除了上述三个专业外,同一单位还要吸纳其他许多专业的学生。当然,这三个专业毕业生的初步就业岗位的确很相似,大多数是会计核算岗位和金融业务岗位,但如果按照财务管理因此可取消的逻辑思路,会计学或金融学也可以取消了,应该合三为一,因为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有做金融业务的,金融学毕业生也有做会计实务的。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初步就业岗位是会计核算或金融业务岗位,几乎没有直接进入财务管理岗位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掌握了会计学和金融学的相关知识,完全能胜任这两个岗位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刚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不可能一步迈入,只能从基础的会计实务做起,以后随着实践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财务管理才能逐步走上重要的财务管理岗位。就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该专业毕业生也不可能刚进入企业就当中高层管理人员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相似的问题,笔者下面主要从各专业培养方案入手进行比较分析,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比较详细地反映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生知识结构,是最能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料。
一、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相似之处
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相似。各高等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具体课程及各课程的课时不完全相同,但总体框架基本上是相似的,通常都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六大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模块中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也很相似。
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程、体育课等,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和最基本技能的教学模块,是所有本科生都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三个专业在该模块课程设置上几乎没有差异。
学科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思想意识和专业学习基础的教学模块,通过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将学生引入专业学习之门,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财务管理与会计学、金融学同属经济管理类学科,都需要掌握数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因此该模块课程设置上也大同小异。
科学人文素质课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模块,该课程设置的课程门类多,包括培养法律意识、营销能力、理财能力、文化素养、文体艺术能力的各类课程数十种,不分专业在全校通开,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进行选修。
二、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特色比较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同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会计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审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与会计、审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的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会计专业问题。
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等单位从事金融管理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由此可见,三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是不同的。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培养能为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规划和财务控制的财务管理人才;会计学专业侧重于培养能为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会计管理人才;金融学专业侧重于为金融机构培养金融管理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同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它们是构建人才主体知识结构,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块,在专业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各专业的教学特色也由此凸现。财务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呼应,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各有特色。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财务管理知识为主,如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财务理论、资产评估学等;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会计、审计知识为主,如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审计学、计算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金融学开设的专业课程以金融、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知识为主,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国际结算、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从课程设置来看,财务管理专业也开设了不少会计学和金融学的课程,这是因为财务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由于资金运动涉及到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与各方面发生较复杂的财务关系,还会受到经济、法律、金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由此给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知识广博,不仅要精通财务管理知识,还必须熟知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经济学为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会计学是财务管理的专业基础,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的依据都是会计信息,财务管理的效果也是通过一系列会计信息反映出来的,不懂会计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金融学为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财环境知识,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都离不开金融市场,财务管理人员还必须掌握金融学知识,熟悉资本市场,善于运用资本市场为企业寻找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和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才能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把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最好。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不同
实践性教学模块是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而设置的。该模块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三个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块设置的项目基本相同,均包括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模拟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项目。但各项目具体内容和方式是各有特色的,其中社会调查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选题和文章内容上,应侧重于各自专业领域的内容。而在各种类型的实习中,除了实习内容不同外,财务管理的实习方式也有别于其他专业。
模拟实习是模拟实际业务发生情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其中涉及的各种专业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模拟实习的内容来看,财务管理专业除了会计核算外,还应包括大量的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会计学专业以会计核算和审计为主;金融学专业则以证券投资操作和银行业务为主。
毕业实习一般是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相对而言,会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实习岗位,会计专业学生一般可到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实习会计业务;金融专业学生一般可到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实习金融业务。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并且可能涉及到企业的一些财务机密问题,不可能让实习生参与企业财务决策过程。因此,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只能找到会计核算的实习岗位,学生难以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在校期间的模拟实习来弥补该环节的缺陷,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案例教学,一种是ERP沙盘仿真实验。这两种方式都与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极为相近,实施得好完全能达到实地实习的效果。
案例教学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各种类型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案例,学生自己扮演财务经理角色对案例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相互间的案例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补充修正自己的判断和决策。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锻炼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作出财务决策的能力。大量的案例教学还能使学生从失败案例中分析失败的根源,避免将来重蹈覆辙,并能从成功案例中学到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逐渐成熟起来。
ERP沙盘仿真实验主要是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的全面运用相结合。在ERP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利用ERP企业管理软件对仿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利用ERP管理软件将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经济业务融为一体,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实现企业资源(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有效配置与协调。整个实验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
【参考文献】
篇3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上的意义。目前,全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呼唤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从某种层面而言,加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经济的繁荣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打造出具有示范效果的商务英语重点特色专业群,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对于促进人才的综合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学校改革方面的意义。建设商务英语特色专业群能够为学校打造出一批品牌专业,对学校的发展起到帮养性的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亮点。此外,实施这一改革措施还能够对学校现有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革,突出教学重点,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整个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而言,建设商务英语特色专业群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商务英语重点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上,都十分的模糊。每种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实际上,商务英语专业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将学生培养为掌握现代化商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可见,商务英语专业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是非常强的,既重视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如果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必然不高,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第二,英语专业的理论性和研究性非常强,如果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中忽视了“职业性”,那么必然会严重制约学生工作能力的提升。商务营销部门的工作性质在与外界的交往和商务往来上,实践性和专业性极强,虽然部分学校增加了国际商务课程,但是其教学活动仅仅集中在理论教学上,实践性不足,无法充分体现出这门专业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第三,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式还是就业方式上,并无显著的区别,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其层级是存在差异的。本科院校中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管理与其他的商务活动,后者则是培养实践性强,能够直接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前者是后者的提升。但是,目前的院校并未将此明确的区分开来,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都相差无几,高校毕业生无法与高职和中职毕业生拉开差距。
第四,在教学模式上,未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开展,缺乏社会灵敏度,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体系的构建上,都需要进行调整。此外,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上依然在参考本科英语专业,设置的职业训练与实践环节,占比并大,与学生日后的工作联系度也不高。此外,商务英语本身属于一门新兴课程,缺乏系统的大纲指导,致使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种种的问题,无法真正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第五,从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发展历史类分析,在以往,其在专业学科的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众多高等院校都存在扩张速度快的弊端,对于师资队伍的扩充稍显乏力,这种不成熟的师资必然会严重影响商务英语重点专业的教学水平。在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情况来看,其教师队伍大多是英语专业出身,虽然他们的英语水平非常的扎实,但是对于商务技能却并不够了解,即便是通过了考试获取了资格证书,也难以弥补其在实践方面的缺失。
第六,长久以来,在高等教育的课程规划中,都是由教育部门来决定,但是,对于商务英语专业这门学科而言,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应该是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密切围绕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开展。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企业是人才的最终启用者,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他们了解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方面的知识,此外,企业还拥有完善的设备和技术,有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就大多数商务英语重点专业的教学活动来看,企业的参与度严重不足,企业也无具体的政策性支持,学校与企业的互动主动性不足,致使专业课程的建设出现了一系列的障碍,学生缺乏岗位适应能力与新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建设实践
第一,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建设思路分析。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的建设需要以行业龙头为指导,政府财政部门需要予以适当的补贴,注重提升学校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注意培养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紧密围绕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商务英语重点专业群的建设,优化人才模式的改革和课程设置工作,建立起专业性的双师队伍,建立起针对性的实习以及实训基地。第二,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建设内容分析。在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上,需要重点立足区域地区经济的发展,辐射至全省优势行业,深入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专业中引入名师带头人、外籍教师、骨干教师以及行业专家,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为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提供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同时,还要在学校内部成立起专业的商务英语资源中心,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商务英语语料库以及开放式公共平台,结合商务英语重点专业的教学需求做好“商务英语”、“综合商务”、“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翻译”等各个核心内容的建设工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项目导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改善现阶段的实习环境,建立起先进的实训中心,对现有的语言实验室进行升级。
在建立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商务英语的相似就业岗位、共同学习环境需求,建立起共享性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将应用英语、经济管理、中文、英文系联系起来,注重商务英语与其他专业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教材设定之间的联系,循序渐进的提升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具体的建设步骤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其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时,需要注重相关专业的建设,加强与当地大型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参与,实现循环式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的综合实力。其二,做好相关产业的课程建设,商务英语需要加强与市场开发、应用英语、文秘专业的联系,共同努力确定好核心课程,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精品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其三,编写针对性的教材。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性的商务英语教师根据各个专业的教学需求编制出针对性强的教材,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认证,共同来完成专业群教材的编写工作。其四,建立起重点实训基地。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的建设需要注重相关产业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教学活动提供实训基地,注重实践资源的共享。在社会服务方面,需要将商务专业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起来,注重开拓专业群的各个方面,带动与之相关的产学研究项目的发展,为企业提供大量的综合性、创新性人才,为相关项目的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支持。
四、结束语
篇4
特色起步于专业优势对接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最重要的场所,也是体现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成果及特色的所在。作为班主任,要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设置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应有其原则。对于它的建设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它有独立的价值体现,即体现学生追求自主健康发展的价值。班级建设也不同于德育,它不仅仅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它的价值与内涵要比德育更为综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提倡学生体现自主、个性、合作等;班级建设也不仅仅是班级管理,除了必要的管理外,其更核心的构成在于建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文化。只有在学生 “自己喜爱”、“自我认可”的大前提下,结合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在班主任引领下的班级文化建设,才会形成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二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项目:班级环境布置,班级文化标志(班旗、班徽、班歌、建班方针或口号等),班级人际关系,班级个性的形成等,这些内容每个班级都可根据本专业、本班实际进行增删。我们要汲取优秀班级文化设计的精髓,结合本校、本专业、本班特色着手设计。
在不同的职业学校,因不同的专业优势形成不同的班级特色。2011年我校“电气运行与控制”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两大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示范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成为我校的特色、专业优势资源,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时,考虑到了这些。而且我校近几年在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不断扩大、日趋成熟、硕果频出的大好形势下,又决定自2012级起推行所有学生全部被分在不同专业方向班中的全新举措,并邀约相关企业负责人为学生介绍企业特色和企业文化等。此举既为学生奠定了未来的就业基础,又给全体班主任以启示:在以就业为目的职业学校中,班级文化的建设离开企业文化如同缘木求鱼,既背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又与提前就业的学习目的南辕北辙。
企业文化是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活水之源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很好地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它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但“企业文化”对于尚未接触企业的学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这个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概念,百度文库如此阐释:“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即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这个解释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既空泛又抽象。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又要求学生必须对企业文化从了解到接受,进而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作为班主任,我认为企业文化最终都是从员工身上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比如,SMC公司的“5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法给了许多企业以启示,他们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以“5S”管理法为基本素养,推出了“7S”管理法(“5S”再加上“安全”和“节约”)、“8S”管理法(“5S”加上“安全”和“节约”“学习”)。由此可以断定其后“9S”甚至更多管理法的推出都在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企业文化,即在企业中全体员工从价值观念、言谈举止、遵守规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由概念可知,若要学生对企业文化从知晓到接受并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不取得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入就只能流于表面、走走形式、应付了事。
要使企业文化融入班级建设,首先必须明确班级文化建设包含的多种文化,即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我认为,围绕这四种文化的建设如果脱离了企业文化就失去了职业学校的特色。
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集体中,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比如班规、公约、纪律等称为班级制度文化。这里我们可以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如仿照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设计的优秀“班级公约”,再融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或要求,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我是一个地铁供电准职业人,我将无愧于父母和老师的深恩;我是一个骨气如钢的人,我将不甘平庸,用求实进取改变人生;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我将不怕苦累,用坚强的意志面对职场中的挫折;我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勤于动手,认真实训努力提高技能……”。制度文化意在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健康而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行为文化: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行为文化由于主要以班级活动来体现,在凸显不同主题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地举办,作为班主任只在关键时候引导一下即可。比如,校团委、学生科在不同的月份、节日要求开展的各种活动,其中活动策划、参与实施、现场布置、清洁卫生等,完全可以用企业开展活动的要求,让我们的学生学习尝试“5S”要求,以此培养、提升他们的素养。我认为,班主任应针对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一年级多抓、细管――“圈养”,以利于学生养成好的习惯,符合职业素养要求;二、三年级放手、督管――“放养”,总是“圈养”也会在无形中养成学生的惰性,事事依赖老师,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创新思维,羁绊其走向成熟的脚步。当然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采用什么管理方法更适合,还在于班主任。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我认为培养班级凝聚力,全班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是大前提。以我带的地铁供电20班为例,我对班级干部进行培训,要求他们树立大局意识: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一切以班级利益为重。在统一了认识后,在班会上我实施了第二步:明确班级发展总目标(“优秀班集体”)和每个学生发展总目标(能否实现最理想的就业)以及各阶段目标。事实证明,让他们制定目标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因为目标可以激发、引导学生的动机和行为,只有明确的目标,学生才会有奋进的动力。我校有不少外省市学生,这些外省学生很多想去国家电网、京港地铁、各区县供电局等不错的企业或单位,他们很清楚只有靠自己的技能、成绩、在校表现、应变能力等,才能实现目标。所以,在上自习课时相当安静,大家都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成为二年级免查的班级。
物质文化:属于班级建设中一目了然的“硬件”,主要包括:教室的卫生状况、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一个集教育性、美观性与发展性为一体的班级环境布置,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生活和交际的良好场所,也能促进班级文化的有效形成。净化环境、美化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统观全局的慧眼,更需要调动班中文艺骨干、全体班委,并利用班会全班讨论对教室进行全方位设计。
篇5
关键词:特色化 专业化 类型化 全媒体
跨区域协作
“城市广播”的概念主要涵括我国各省、自治区行政区划内,以各地城市市域为主要覆盖范围,以城市市名为台名及对外呼号(直辖市除外)的广播机构。我国城市广播的总体发展极不均衡,从某种程度上看,城市广播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之间发展的巨大差距。
进入21世纪,伴随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广播即将迎来与城市协同发展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多重挑战。纵向结构上有央广、省级电台,下有县级电台等各类频率的激烈竞争,横向遭遇新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围堵的逼仄空间局限,而其内部的媒介核心竞争力,与中央、省级或直辖市广播频率集群相比,在国家政策支持、新闻与文化资源、人力资源与资本运营、受众市场等方面都较为薄弱。
正确的传播理念将决定未来下一步的发展趋向,未来的城市广播人将如何应对并解决诸多制约问题?回答这些问题首先离不开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廓清传播理念研究路径的变化,梳理十二年来专家学者们为城市广播“量身打造”的具体策略,为当前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进而深入探索城市广播的发展范式,因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城市广播的特定范畴,在“中国知网”以“城市广播”、“城市电台”为专项词分别搜索,筛选出自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论文共90篇,并且结合相关研讨会的重要发言内容,以“传播理念”为主线梳理了21世纪迄今为止城市广播主要的研究成果。
一、第一阶段2000~2002年:面向21世纪之初以科技为先导看未来广播,尝试建构城市广播的基本走向,明确地域优势定位,突出特色化、潮流化特色
此时,广播界已经出现了“交互广播”与“可视广播”的概念,业界也已经就城市广播以特定受众群体为服务对象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并把社区广播作为未来城市电台的发展方向之一。这种观点与日后广播的专业化改革——向类型化广播转型有一些相近之处。但这一时期研究者对社区广播概念的界定过于宽泛,不够严谨清晰,对城市广播发展基本模式尚未形成明确的较为充分的认识。黄林生认为:“城市电台社区广播发展方向的优势在于:与社区文化同根同源,为受众提供便捷服务,有利于细分受众群体,充分发挥双向互动交流,创办区域特色的音乐节目。”①
这一阶段研究者的共识是城市广播将处于更加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之中,准确的定位决定城市广播的发展战略。首先城市广播具有地域优势,彰显独特的本地化定位,“围绕地域经济和文化做文章,发挥接近的优势,办好服务节目,充分发挥广播双向沟通交流的功能,以差异化的节目特色实现与其他城市台的交流”。②潮流化包括两个方面:“一、国际流行大众文化背景下以年轻人审美趣味为主的潮流;二、都市快节奏、信息大流量,人们求真求新求实的社会潮流;地方化特色只有与潮流互动才有可能保持活力,以潮流为导向,以地方为依托,经营与发展就能与时俱进。”③
钱耀敏深入分析了都市文化与城市广播的内在关联,其看法颇有新意并值得借鉴:“都市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性;都市文化冲破狭隘的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都市文化设施建设的个性化、特色化;都市文化具有培育大批都市文化新人的时代先导功能;城市广播应该不断有机地梳理这些特征,节目策划中清醒意识这一新视点,从而突出都市文化特征的主要方面,呈现很有特色的品味、价值与活力。”④
王铁认为,城市广播应当成为市民文化消费的一种媒介选择:“将呼号中的频率波长数字作为形象符号最容易让听众记牢,常态化的策划活动能够提高受众对于电台品牌的忠诚度,真诚服务提升品牌在受众中的信誉度”。⑤这些具体的策略能够加强综合化节目品牌的独特性。
二、第二阶段:2003~2005年,深入剖析城市广播存在的制约问题,明确提出频率定位的特色化专业化,创新实践城市广播的管理机制
广播是一种让人们的身心处于最为放松状态时接收信息的媒介,因而被誉为“绿色传媒”。⑥有许多学者对都市化与“绿色传媒”的独特优势发展充满乐观的期待。2005年4月,第五届全国城市电台发展研讨会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行。与会代表提出“广播网——加盟台”⑦内部纵向整合方式,广播网通过覆盖面的扩大,增加受众群体与广告主,加盟台借助广播网的高质量节目品牌形象吸引受众。同年5月18日,中国城市广播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这一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电台概念的确立与各台之间合作,在中国城市广播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这一阶段各地城市广播普遍处于较好的发展态势,广告经营增幅较大,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孙宏利指出:“城市广播频率资源问题本质上是政策制约,频率紧缩政策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广播发展的最大瓶颈;城市电台和省台的关系问题,也需要从管理层面加以引导,使二者在受众范围和节目内容上有相对的区分;集团化问题,要避免造成广播在组建广电集团化内部的弱势地位;市场化问题,对节目内容和听众两个环节的开发远远不够,要围绕广播产业链做文章,需要资本运营的意识;人才问题,懂节目又善于管理,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奇缺”。⑧城市广播发展的着重点,“频率资源的开发将成为首要任务,传媒新技术将成为发展的动力,低成本控制,追求利润最大化将成为主要目标”。⑨
篇6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工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重要性。然后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可供参考的特色人才培养方式,强调培养方案的实施应从加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我们也看到本校通过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服务于石油石化行业的特色人才,在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引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资源能源日益短缺以及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能源行业的发展战略,导致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各高等院校纷纷针对各自行业优势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和教育部共建的唯一一所重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形成了较强的地位和行业优势,因此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
二、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现状
中国的环境工程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的师资和办学基础条件方面的不同,各高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环境工程专业的历史发展历程,从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上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比如一些院校由于脱胎于原化工、建材等行业,在课程设置上既开设了化学工程、建筑材料类等课程,又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环境类课程,课程间的重复现象很多,实验室建设也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且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这众多的专业课程,自然是任务繁重、学时紧张,难免是“学习面宽、深度一般”。进而无暇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终造成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这成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一大困惑。各高校应尽快探索出一种适合本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加之各个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原始基础的不同,从而决定了环境工程专业在各个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的环境人才上有较大差别,因此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特色型环境治理的技术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坚持环境工程专业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主要培养以石油石化行业和社会环保部门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的制定
在不同行业环境治理人才的需求下,高校应按照“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的原则,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培养带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校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探索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形成“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三大原则为基础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专业从培养能够从事环境工程有关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专业方向需要,培养方案精心安排了专业选修课程。在培养方案及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方面,既要面向社会环保部门,又要突出石油石化领域环境工程的行业特色。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
1.加强基础。学生应比较扎实地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培养环境工程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一向重视基础教育,先后建成了《水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物理化学》等校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基础教育环节得到了评估组专家的一致好评。
2.依托优势学科,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培养具有特色专业知识的人才,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专业依托“环境化工”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点、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加强学科建设,建成了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队伍,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和中石油创新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综合大实验以及在毕业设计中,教学内容涵盖了石油勘探过程、石油开发过程和石油加工过程等背景知识和对环境工程技术的需求。同时,教师及时地将科研项目中的成功案例编写进教材或讲义中、将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
3.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和实践教学是获取新知识的源泉,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相结合的关键,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校依托校内外各类实践、实习基地等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实验资源,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为目标,以重视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和突出石油特色为原则,以石油石化和地方环保为背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模式,创造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条件。
(1)“211工程”建设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资源。自启动“211工程”建设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以来,充分利用学校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累计投入近500万元的建设经费,创建了独具工程或接近工程特点的实验条件和研究场所,总面积约达1300平方米。其中最具特色的有:①水处理工程实验室,包括石油石化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实验装置等,可进行油田开发、石油炼制过程中排放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实验与研究;②恶臭污染控制实验室,包括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动态嗅觉检测仪、恶臭污染评估及控制系统;③环境微生物实验室,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落地油污染土壤的问题,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群,构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④环境监测实验室,包括炼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分析监测技术、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组分监测技术、石油炼化企业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的实验与研究;⑤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实验室,可进行油田开发及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三泥”进行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的实验与研究。所有这些实验室及设备,工程实践性强,可达到与生产企业的情况接近或一致,为保障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实验平台。
(2)完整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部门的紧密结合,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创新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课程和环节的结构体系,做到了“工程实践四年不断线”。
一年级学生进入基础性实验室,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在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技能训练;二年级学生进入专业基础实验室,开展环境化学等专业基础实验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实验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技能;三年级学生进入学科专业实验室和研究性实验室,并开展课程设计等综合实验,通过认识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四年级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通过专业综合大实验、校外生产实习、理论联系实践的毕业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总之,实现了四年内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实践训练不间断、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形成的地位优势,使本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石油石化企业紧密结合,形成了有效的工程实践训练的产学研链。
(3)创建了因材施教的平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因材施教的平台,具体措施是: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优异生导师制,安排硕士生导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参与科研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安排其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对于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鼓励并引导其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等竞赛活动,指导其进行发明创新,并申请专利。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行一帮一制度,力求做到学困生不掉队。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共有55人次获得科技奖励,有十几名学生获得了社会实践方面的奖励。
(四)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建立石大科技集团炼油厂、胜利油田稠油厂、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齐鲁石化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等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基地,并在实习过程中聘请石油石化行业专家作专题讲座。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等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构成了有效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模式。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必将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办教育就是办学校,办学校就是办专业,专业建设是反映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主要指标。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的专业建设目标。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竞争,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把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适应环境变化、求得生存和发展、提升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内容。
一、品牌、特色专业的内涵
关于品牌专业的内涵,不同学者的界定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品牌专业是指其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高,在市场上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受到广泛欢迎的专业。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品牌专业一般是指专业条件、建设水平、改革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整体达到一流水平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上知名度高、竞争优势强并受到广泛欢迎的专业。
对特色专业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学者认为特色专业的显著特点是教学环境好、教师队伍强、实验室设备先进、现代化教学手段齐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水平走在全校前列;也有学者认为专业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1)体现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2)体现在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上;(3)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4)体现在专业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
二、为什么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是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传统与特色,形成办学优势,争创同类一流奋斗目标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是因为其在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专业建设的创新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时代性、专业管理的规范化及专业的特色化等五个方面具有示范。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是专业或品牌主体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部浓缩,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社会,专业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知名度高、信任度高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具有良好的形象、质量信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一定的文化,被社会、家长和学生赋予了美好的情感,在受众心目中形成了美好的印象和记忆。它还具有一般品牌所产生的巨大聚合效应、光环效应等。品牌、特色专业是一种无形资产,会给高校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并形成品牌效应。
三、如何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1、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是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的前提。品牌、特色专业的打造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观念,大胆超越,锐意改革和创新,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2、准确的定位是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的基础。专业定位以市场价值为前提,要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准确把握专业建设的方向。
3、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的关健。“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教兴学,惟在得人”。实施品牌、特色战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的各种制度和激励机制,建设一支体现地方高校理念、敬业奉献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的重要手段。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把“满足学生上岗就业需要与满足社会用人单位需要”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理论为基、技能为本、应用为标”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强化融合,方向灵活,实施“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品质和创业精神,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5、优化课程体系、培育精品课程是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精品课程的培育是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的重要内容。必须依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按照“整体设计、系统整合、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素质、强化实践、优化结构、突出特色” 的方针,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整合,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品牌、特色必定要在课程建设上有相应的体现。必须深化课程教学领域内的各项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课程开发、改革与建设的课程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精品课程和课程群。
6、创新和提升是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的动力。创新是高校实施品牌、特色战略的生命,是保持品牌、特色活力的源泉,是品牌、特色长盛不衰的原动力。专业内涵的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科研创新等方面。品牌、特色升级就是在目标市场不断升级的同时,使专业品牌、特色的内涵同步升级,并由此带动专业管理手段的创新、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专业的科学发展。品牌、特色专业打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只有不断追求创新与卓越,才能保持品牌、特色的鲜活和与时俱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将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朱中华.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篇8
[关键词]特色专业 闭环系统 评估监控 校企合作
一、特色专业的内涵
所谓特色专业是指具备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风格的专业,是指学校根据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步积淀形成,它具有优于其它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并为社会所承认的专业风格。主要体现在:①在理念上是对专业教育规律上某个节点认识的深化和张扬;②在现象形态上是一所学校历史上独有品格的凝聚、独特风貌的体现;③在建设的标准上充分体现先进性、创新性、科学性、示范性。
二、基于“闭环循环系统”的特色专业建设
高等学校建设特色专业的过程具有普遍性,这里提出一种基于“闭环循环系统”的特色专业建设一般模式,经过确定特色专业、专业建设规划、特色专业建设和运行、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价与监控、反馈调整等五个环节,完善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各个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特色专业建设的闭环循环系统
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分别做具体分析阐述:
①分析专业的外部环境,科学识别与遴选特色专业。专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资源条件制约着同时也支撑着专业的发展,认清内部和外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尽可能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办学优势,把握外部机会,避开不利因素,合理确定建设特色专业。②制定专业规划。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与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明确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及特色建设。③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这是一个具体实施的动态过程,为保证特色的培育有效性,在这个环节主要要做到三点:一是围绕特色培育加大学校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二是要围绕自身的学科优势与市场潜在需求发展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三是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大力实施教学改革,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指导教学过程。④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过程的评估与监控。定期组织对特色专业建设的状况进行评估,以评促建设,以评促改革。⑤实施反馈调整。反馈是“闭环循环系统”的重要内容,即将评估与监控中所获取的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特色专业建设的中间环节,以便及时调整建设的方案与措施,优化特色专业建设的效果。
以上五个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
1.探索了一条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特色人才的途径。学院在拓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相适应的专业的同时,加大力度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一大批校外实训基地,并根据生产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
2.紧密围绕“闭环循环系统”建设模式,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第一步,市场调研,整合资源,打造专业群,遴选特色专业。根据学科积淀与自身特点,遴选出一部分重点专业等为学校特色专业,初步形成了以财经会计类专业为主,工、管、理、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结构布局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和一定特色专业群。第二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制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财经会计类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是学科建设的重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大用信息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理,工,文专业的建设力度,把社会急需的、有学科基础支撑的应用型重点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具体建设项目,学校加大投入,重点加强传统学科建设,并依托上述重点建设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努力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各特色专业都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制定了科学的建设规划。第三步,六项举措并举,强化特色专业建设运行。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正确处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等关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融注艰苦奋斗精神,强化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学校特色专业建设:①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②优化课程体系;③注意分层分类施教;④强化素质教育;⑤突出实践教学;⑥注重教师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特色专业的建设效果。第四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估与监控,保障特色专业建设质量。按照学校制订的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对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以及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水平。特色专业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有保证,所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较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
第五步,及时反馈,实施调整,不断优化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
根据专业评估与监控的情况,及时将专业评估中所得到的信息反馈到各教学院部与职能部门,各部门根据反馈意见实施调整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不断优化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
四、结束语
教研课题《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组经过认真的专业调查,立足现实,积极探索,勇于思考,创新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闭环循环系统”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篇9
关键词:高校;特色专业;专业建设;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99-02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从规模化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盲目追求大而全专业设置的做法已经被证明不适应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已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本科专业设置的具体流程,高校的专业应具备差异性和独创性,并且百花齐放,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和开办出受到社会认可的专业。专业只有特色鲜明,才能突出优势,从而提高人才的适应性。专业开办的质量和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法、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对人才培养和高校教育的质量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专业建设应与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培养出目前社会和企业急需的优秀人才。目前很多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领域里做出了很多尝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特色专业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界研究的热点。
一、特色专业概念与内涵
特色专业中的“特色”应该具有三层不同的含义:一是人无我有,表现出特殊性;二是人有我优,表现出优异性和杰出性;三是人优我新,表现出开拓性和独创性[1]。
特色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应具有明显特色,培养的学生具备比一般专业人才有更为突出的综合能力;有独立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较高的社会声誉与较大的社会影响,能够被社会和公众所接受、认可的专业。高校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才能够健康发展,一所高校假如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专业,其在教育市场上就会缺乏竞争力,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无法保障,学校的发展也难以为继。而有了自己的特色专业,就能够形成区别于他校的鲜明亮点,才能够在市场上占据稳定的份额,确立不败的地位。
二、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
通过对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发展状况宏观层面的分析及阶段划分,可以从中看到国家教育部门对高校特色专业整体发展的政策取向和建设思路。(1)实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井然有序,特色专业体系的构建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2)注重办学特色和行业优势,引导高校强化办学特色;(3)注重社会需求导向,切实加强紧缺人才培养;(4)重视应用型专业,扶持高新技术类专业[2]。但目前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1)课程体系陈旧,课程设立单一,无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培养的毕业生和目前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相差甚远;(2)很多专业注重理论,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3)很多专业软硬件资源更新较慢,资金投入不足;(4)对于设置专业方向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没有按照本专业的学科去考虑,甚至部分专业在设置专业方向时,很随意,重心放到了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来吸引生源,增加收入;有些学校的专业没有发挥行业特色和做好长期规划,专业方向更换频繁并衍生出很多新方向。
三、特色专业建设对策
1.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对于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比例分配确定等方面,每个专业应该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在教学中,首先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应增强他们对于课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尤其是在选修课上,更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要鼓励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最新动态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改良和创新教学方式[3]。利用好课程的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对课程兴趣,提升动手能力,同时也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学时,增加动手实践学习任务。此外,可以以国际视野来推进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特色专业可以开设双语或全外语教学课程,引进国外一些专业的学习内容、教学法、实现课程学分和学位互认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达到和国际接轨的目的;同时学校也要善于使用学生交换学习和教师留学项目资源,开阔师生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课程的国际化水平、专业竞争力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4]。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和有效途径。所以,特色专业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学生实践环节,对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实验课等环节,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善。其次,专业发展应依托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先进和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但目前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资金不足、设备缺乏的问题凸显,所以学校或特色专业负责人应该和社会或企业加强合作,弥补特色专业学生实习资金不足、实习环节和自身专业脱节和不深入等问题。学校应该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探索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开启实践教学改革新格局。学校在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坚持通过强化教学实践活动,把技能、知识渗透给学生,培养一批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并且以生产时间和社会服务为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从而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
3.改善办学条件。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加大对特色专业教学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如专业要配备必要的教学基础设施、试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有些专业实验室对软硬件设备有特殊的要求,如:大数据与数据挖据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和机器视觉与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等,需要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需求积极为特色专业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学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特色专业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推动学科实践平台的发展,尤其是高校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者部分重点学科为依托的实验室,应该把大量的人力和有限的资金用在这些示范性的实验室上,采用更为多样的形式,不断扩大实验室的辐射面和使用范围,提高专业实验室和高端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而对于搭建其他学术平台[5],如:科研、学科竞赛、讲座平台等,要多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并要向国内外在这方面有突出成果的高校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推进科研、教学与管理制度的创新,不断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环境。目前很多高校这方面的资金捉襟见肘,专业的拨款经费无法满足当前特色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需要将陈旧的融资渠道转变成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并灵活利用融资渠道,开拓创新,用现代金融工具来为专业建设服务。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队伍是完成教学工作和专业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专业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撑点。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关键要素。对于高校来说,一支业务过硬、高素质的优秀特色专业教师队伍是实现专业突破的基础,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专业领域认可度的前提,如果缺少这样的教师团队,高校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而专业教师作为专业团队的一员,也能通过参与特色专业建设从中受益,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成长。所以,教师的发展要和特色专业建设有机地结合,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为特色专业服务,特色专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优秀的人才,这样在高校中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师资培养的质量和专业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两者共同发展的目标[6]。具体的措施:首先是对专业负责人的培养;专业负责人是专业的“舵手”,把握着专业发展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负责人是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决定着本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目前很多高校都在通过高待遇、高薪引进高水平、高知名度人才负责专业建设,尤其是特色专业建设,提高学校声誉和专业知名度。最后是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循序渐进[7];专业骨干教师是特色专业教师队伍的精华,是实现特色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在特色专业建设发展中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是关系到学校发展、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大事。对于骨干教师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在教学、科研中勤奋钻研,并取得了一些让其他老师认可的成绩。学校和专业负责人不但要对他们重点选拔,还要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承担重要课程改革的能力,发挥出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今后专业负责人的选拔工作打好基础,对其他年轻老师也有促进作用,激励他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综上,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动态发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特色专业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参考文献:
[1]孙霞.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9.
[2]梁传杰,段冠玮.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发展状况的政策评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5-120.
[3]吴凡.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4]周玉雷,陈平.地方高等院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2,(3):100-112.
[5]罗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5):20.
篇10
论文摘要:本文围绕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培育途径这一中心,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明确专业定位、注重校企合作、完善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培育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主要途径。
培育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鲜明特色,不仅是“十一五”期间全面迎接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的一项必要工作,而且是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增强的重要途径。20世纪末21世纪初,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速度、规模和水平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至此,面对日益竞争的外部环境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注重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建设,创建有持久发展后劲的专业群体,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高职院校深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内涵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分析,借鉴国内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建设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专业特色通常是指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优于其它专业的,科学的特性、思路和举措,是对专业较长时期发展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在这方面,国内众多学者有过科学的论述,著名学者顾明远教授指出:“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于一般,要有所创新,要有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严正广指出:“办学特色专指学校的办学者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的的需要,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表现风格、机制等”。归纳起来,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与时俱进的专业发展理念。一般地说,专业发展理念是指导专业实践活动,并在不断探索与创新过程中形成专业特色的基础。如果在专业建设中,不能很好地做到观念超前,意识领先,就无法用创新的思想和探索的行为指导专业实践活动,甚至始终跟在同类院校专业建设的后边,这样就不可能形成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国内著名学者潘懋元指出“之所以在高职人才工作水平评估中,对A类专业要侧重特色项目的评估,就是要用建设特色专业这一要求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走出自己的新路”。具体地说,首先要用创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人才培养同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树立“让专业建设适应社会、服务行业、督导学生”的人本教育理念,打破“一切由学校说了算,一切让社会、学生围绕学校转”的传统思维模式。在这方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该校的所有专业都以特色建设为主线并以此推进专业教学、管理和其他工作的开展。其次,要有社会意识和市场观念。专业建设要富有特色,办出生机与活力,形成广阔的生源面向和就业面向,就必须立足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研究和把握市场动态。把人才培养工作的最终结果能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带动相关行业、企业效益的提高,做为衡量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的设立要有充分的行业、企业专家论证,专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社会经济组织的支持与合作,专业建设的质量与效益要接受社会相关组织的检验。据2006年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表明,凡是在培育和塑造专业特色方面依托行业力量付诸艰辛努力,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高职院校,其相应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入学率都比其他院校具有明显的优势,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处于良好的发展水平。反之,在专业特色建设方面背离或忽视行业、企业需求,处于较低水平的院校,其相应专业学生的入学率和就业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先天不足。再次要运用逆向思维,在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出专业发展与创新的内在规律,从实践活动中概括并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内容,以此指导专业建设与发展。
2.稳定互助的产学合作机制。高职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求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具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必须有行业、企业相关专家的参与。从国内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培育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产学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强化,这也是从根本上构建高职专业特色的要求。为此,还要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形成校企互动的双赢机制。首先,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业的参与,要紧跟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动向和素质要求,把定单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注重工学结合,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同行业、企业的需求一致。其次,根据行业需求确立招生、就业的发展面向,解决好专业培养的入出口问题。再次,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对口实习实训,参与各种实际问题的研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
3.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区别就在于,在必要的教学内容讲授和知识积累的情况下,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社会、行业或企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宗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建设。要体现“厚基础、强专业、多技能、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一个符合职业要求的知识平台,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架构,有对核心能力起系统支撑作用的基础知识系统。在此基础上强化专业应用技能,将社会和行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划分为若干个细小的专业模块,各个专业模块实践的集合就构成了学生的能力素质水平。
二、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基本特征
结合国内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研究,其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科学性。专业特色不是对专业某一行为活动的简单概括或描述,必须是在长期的理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科学的内涵,同时有相关知识、能力的支撑。既要符合国内教育发展的规律,又要同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相结合。如果离开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长期概括和提炼,人为地为一时的目的或目标而总结或拼凑出来的内容或行为,就不能构成专业的特色。专业特色在科学的基础上要体现先进性,要有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专业特色要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成为同行业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2)独特性。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是专业建设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所提炼、总结出来的独特的做法和经验,既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模式,又有别于一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此外,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应体现鲜明的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其参照物应是同类高职院校,只有相对独立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做法和经验,才能称为特色。从哲学意义上讲,特色是指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不能离开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是共性的方面。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与其职能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共性基础上的不同才是独特性。
(3)持续性。专业特色是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办学风貌和发展模式,它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完善的工作过程,体现了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方面的主观追求及客观效果上的和谐统一。其一旦形成并确立起来,应能够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经过实践的检验,不能伴随专业建设与发展得到持续性的增强,就不能构成专业特色。
(4)创新性。专业特色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新特色应建立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在发展中紧密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并在些基础上,紧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间断地探索创新。要不断总结专业建设的最新成果和经验,不断研究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他人尚未认识的理念和观点。
三、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培养途径
1.明确专业定位,强化素质培养
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在如何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认识不清,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不够准确,这就直接影响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力度和水平。高职院校学生,准确定位应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可以是行业、企业第一线的技术骨干,也可以是行业、企业一线的组织管理人才。为此,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要围绕这一主线努力打造专业目标和培养计划,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反复研究和领会国家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文件精神,把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始终作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此确立相应的课程群系,明晰各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角色。一方面使学生具备应有的知识层次,另一方面又强化了相应的技能。从而以素质培养为龙头,统领专业各项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