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03-21 22:1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链管理体系

篇1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 供应链物流系统

20世纪80年代,随着物流一体化由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整合转向跨越企业边界的不同企业间协作,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的概念应运而生。能够真正认识并率先提出供应链管理概念的也是一些具有丰富物流管理经验和先进物流管理水平的世界级顶尖企业。这些企业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现,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靠一个企业和一种产品的力量已不足以占据优势,企业必须与原料供应商、产品分销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者等结成持久、紧密的联盟,共同建设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才可以从容面对市场竞争并取得最终胜利。

一、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概念

1、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活动,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物资流通活动。广义的物流管理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转化过程,基于这种广义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也常常被人们认为即是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具有相似性,但在管理范围、管理角度、组织内部关系等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作业环节的管理和运作状况。因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发挥整体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2、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以最小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结合成一体,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一套方法。供应链管理把对成本有影响和在满足顾客需求过程中起作用的每一方都考虑在内,从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到零售商,甚至是供应商的供应商及客户的客户,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供应链管理把企业管理的范畴从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供应链并对之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信息共享将错失销售机会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减少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降低操作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改善现金流量,将市场需求变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管理的应用

1、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应用的必然性

物流系统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很多:不同消费区域的客户情况和环境条件,配送环节,物流成本,库存控制等等。供应链管理应用于物流是一种统一规划下的物流系统,具有供应链的管理特征和集成化优势。供应链管理中“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使得作业流程快速重组能力极大提高,促进了物流系统的敏捷性,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部分为供应链物流系统进一步降低成本和精细化运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合作性与协调性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特点。在这一环境中的物流系统也需要无缝连接,它的整体协调性应得到强化,例如运输的货物要准时到达,顾客的需要才能及时得到满足。采购的物资不能在途中受阻才会增强供应链的合作性,因此供应链物流系统获得高度的协调化是保证供应链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功能整合,而供应链管理则是把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关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物流管理是计划机制,而供应链管理是协商机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协调分享“需求与存货”的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缓冲库存。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仅仅是物流的简单延伸。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于组织内部对“流”的优化,而对供应链管理仅仅认识到进行内部整合的重要性是不够的。所以,供应链应用于物流不但优化了传统的物流系统,更使物流系统向更高一级发展,使物流的支链变大变广,使供应链管理发挥最佳效果。

2、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特点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特点就是整体性。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很重要,其信息传递是在企业间逐级进行的,信息偏差也会沿着传递方向逐级变大,难免会出现信息失真,信息的利用率随之降低。另外,一般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的观念,链上的每个组织只关心自己的资源(如库存),相互之间很少有沟通和合作。这经常导致一方面库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当市场需求出现时又无法满足,因而企业库存成本很高,企业间因为物流系统不善而错失市场机遇。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各环节之间是战略合作关系,具有利益一致性,各方的信息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流量增加,信息的传递方式实现网络化,进而各方提高了在信息共享的程度,避免了信息的失真现象。除此以外,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还有以下特点。

(1)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供应链管理以Internet作为技术支撑,其成员企业能及时获得并处理信息,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程序和时间进一步降低供应链的物流系统的成本,为实现其敏捷性、精细性运作提供基础性保障。

(2)增进了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无缝连接是使供应链获得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顾客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物资采购中途受阻等等而造成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的增加会使供应链的价值大打折扣。

(3)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能够迅速把握顾客的现有和潜在(一般和特殊)需求,使企业的供应活动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而变化。这样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更经济地将商品或服务供应给顾客,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4)物流服务方式的多样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服务方式日益表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为了适应国际化经营的要求,出现了发生在不同国家间的国际物流、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进行联合库存管理的分销中心等等。

3、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功能

(1)库存管理。通过库存管理缩短订货―运输―支付的周期,加速库存周转,减少及消除缺货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运转。

(2)订购管理。订购是给供应商发出订单的过程,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订购合同管理及订购单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利用配销单据等对整个补充网络制定计划,并向供应链自动发出订货单,通过合同管理在供需双方建立长期关系,通过检查订购数量将订购单送达供应商并对已接收货物进行支付。

(3)配销管理。对进入分销中心的物资,其管理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配销需求管理、实物库存管理、运输车队管理、劳动管理等。

(4)仓库管理。仓库管理除了入库货物的接运、验收、编码、保管及出库货物的分拣、发货、配送等一般业务外,还包括代办购销、委托运输、流通加工、库存控制等业务。

4、如何协调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的关系

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连接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合作的纽带。在制定供应链物流战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要对客户进行细分,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确定相应的客户服务水平,如订货周期、运输方式库存水平等;要根据销售情况对产品进行分组,针对每一类别的产品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定单录入、定单执行及交货作业处理占物流活动很大比例,因而需要通过技术和管理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流程更有效率,特别是对于成员企业间的接口部位,通过集成能剔除多余工作流,提高物流效益。各个成员企业应通过改善合作关系、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来实现准确预测、信息共享,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供应链与物流有着密切联系,在现阶段如何协调物流与供应链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管理方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只有协调好物流和供应链的相互关系,才能使企业更有条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置、调控,应用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三、总结

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如沃尔玛公司的销售配送系统计划、台湾雀巢与家乐福的VMI计划等,这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更加具有实效性和成效性。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来建立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物流的缺陷,更适应企业发展,更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

【参考文献】

[1] 方美琪、钟佳桂:电子商务与传统企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严冬梅:电子商务物流与配送[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 杜荣华、刘中、海霞:电子商务与物流[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 朱桂平、李怀政:物流企业分销网络战略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5] 黄小原、卢震: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6] 查尔斯.C.波里尔、迈克尔.J.鲍尔:电子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成本控制

所谓的库存则是指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上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成品的数量与规模。而供应链则是原材料从供应商手中转移到不同节点,如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以及最终消费者,从而组建成了网状的供应网络,其是供应环节、生产环节以及销售环节以及消费者共同组成的几个环节。因为企业的供应链不同环节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为了保证供应链可以有效实现生产和营销活动,则是需要供应链上不同环节都具有相应数量的库存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库存管理则是需要保证整个供应链库存符合一定的数量、规模以及成本控制,从而有效维持出整个供应链成本和利润平衡。为此,企业需要对供应链库存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则是需要保证库存数量合理,成本最优,获利程度最大的非重要的方式之一。因此,企业如何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有效控制企业库存成本成为了诸多企业和学者研究重要课题内容之一。

一、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库存成本控制重要性

传统企业库存管理则认为企业库存数量最大,说明企业经营越是发达,资源也是越多。而现阶段企业更加注重零库存成本,这样的成本能更好地保持企业库存成本有效控制。基本上,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库存成本控制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防止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出现断档现象。企业经营过程需要保持每个环节的所需要的物料都不能断档。而企业库存成本控制则是需要保持在控制成本的同时,防止企业断货,尽量降低成本,保持库存数量和规模。二是企业库存成本控制可以让不同生产、销售环节可以用供给和需求的时间差来控制,尽量降低产品物流成本,从而避免或者影响企业生产与销售过程。三是库存成本有效控制将会维持企业生产数量、规模,降低其对销售造成一定的影响。四是企业库存成本控制将会促进在其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在适当价格下降的时候,合理的储存相应物料,降低其对企业经营损失。

同时,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成本控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据企业营销计划,明确出半成品或者原材料的需要,从而明确地出库存的数量、规模以及地点等;二是从服务消费者和满足企业经济利益角度考虑,明确出企业库存数量和如何有效补充。这些都是需要有效地合理控制和设计库存。实际上,企业管理过程都是需要在控制成本下进行经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营销部门是企业可以创造其利润重要部门,物流管理部门则起到了控制整个运输成本有着非常关键作用。为此,企业合理的物流管理则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库存数量、库存周转次数、增加资金回款,从而降低企业库存成本,合理地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支出,进而增加企业盈利水平。因此,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物流管理则是需要包括物流计划、库存需要、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现阶段,供应链体系下企业库存管理更加注重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即整体协调供应链各个环节以及不同部门业绩指标,来调整和提高企业全部业绩水平。

二、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库存成本构成

库存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下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环节,其主要是用来储存货物或者资源。基本上,库存成本则是物资和产品所消耗资源共同组成的。一般来说,企业库存成本是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本上其占有所有成本的30%左右。实际上,一个产品成本主要是由产品直接成本、物流成本等共同组成的。而产品直接成本只占有10%,物流成本则是占40%。但产品物流成本中库存成本则会占有的却高达80%-90%。为此,有效地控制产品库存成本对成本控制非常至关重要。基本上,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库存成本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一) 单位采购成本

所谓的单位采购成本则是企业向供应商采购的时候,将会支付储存商品的价格与成本。基本上,企业的产品单位采购成本是是比较容易获得,比如说供应商提供价格等。但某种情况下,企业产品单位采购成本并非容易明确。特别是当企业同时有几个不同供应商提供相似几个可替代产品。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不同交易条件,这样导致了单位采购成本核算非常难。另外,还有些企业则是采用自己生产原材料或者半成品,这也更加难以核算单位采购成本。

(二) 再订货成本

所谓再订货成本则是企业第二次或者第三次等订货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成本。基本上,企业再订货成本包括制定订单的成本、运输成本、通讯成本、监督以及各种设备使用成本等等。但是企业再订货成本并不包括第一次采购过程中的需找供应商成本、询价以及谈判等方面成本。为此,企业的再订货成本则是以** 元/次为单位。

(三) 库存持有成本

所谓库存成本则是需要在某种时间范围内,企业储存单位产品所需要小号的成本,也被叫成库存维持成本。基本上,企业的库存维持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占有资金成本,其主要是企业储存产品所需要占有的资金。这些资金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自由资金还是贷款资金。二是储存库存成本,其主要是为了维持这些货物所需要的仓库费用、水费以及取暖费等等。三是库存损失成本,其是指产品在管理过程中所需要消耗一些损害或者腐败等等成本。四是运输管理成本,其是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成本。五是库存管理成本,其是产品在库存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点货、维持货物所需要消耗的成本。六是保险费用,其是整个过程中所需要保证整个库存投保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成本等等。

(四) 缺货成本

所谓的缺货成本则是企业在紧急采购或者由于供应商缺货所产生的成本。基本上,企业的缺货是包括两个部分,即企业内部缺货、企业外部缺货。而企业内部缺货则是由于前期订货数量不够或者生产过程中中断,导致的企业内部缺货。但相对于内部缺货,外部缺货则是更加复杂多样,其主要取决于客户对缺货的一种反应。实际上,企业产品缺货成本衡量是比较难的,如企业若是缺货的时候,将会采用电话形式,订购原材料、半成品或者产品,只是简单的补充货物订货。企业尚未从根本上了解出企业订货需求以及缺货的损失等等。

三、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库存成本控制途径

(一)明确出企业库存物料管理

企业库存成本管理并不是具体和明确。这些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对其认识都是片面的,并尝尝忽视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并非思考库存所占物料的成本的比例,尚未考虑产品库存所占自己情况等等。一般来说,企业所经营的产品并非都是单一产品。这些产品都是需要配放在不同库存内。为此,其经营非常重要内容之一则是确定企业库存物料。因此,针对企业库存管理过程,其需要依据产品的特性、数量等指标,明确出企业库存物料管理模式,从而区分出不同类别产品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则是可以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其中企业可以依据销售额和库存所占的资金大小进行不同等级的分类。其中企业物料所占资金比较大则放入A类,稍微低则是B类,最低物料所占资金比例为C类。这种不同类型分类法则是需要对其不同物料进行综合管理和控制。并企业可以满足企业交货水平基础上,降低相应的库存水平,照顾一些相应的其他物料方面。

(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现阶段,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需要充分考虑到供应商的选择。一个优质供应商则是大大降低企业库存成本,又可以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与生产进度。为此,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选择供应商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供应商所提品质量、供应商是否可以及时提品、供应商所提品的价格。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且缺一不可的。若是供应商只是提供了产品供给时间、价格,供应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话,也是难以保证供应商产品整体质量。同样,若是供应商只是提品供货时间和质量,但是其产品整体价格将难以控制,更加难以保证产品库存成本所占比例低。因此,企业在选择供应商,从而降低产品库存所占资源数量。

(三)减少不可用库存

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要想有效控制库存成本,则可以尽量降低不可以用库存数量与规模等等。如一是尽量缩短了交货运输时间。从供应商到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物料时间需要尽量的减少,这将大大降低供应商所提供物料数量。二是选择正确的厂址。企业离开供应商或者客户的距离会影响其库存的水平,距离越短,交货时间越短,库存量相应也可以降低。三是明确合理预留库存,其是需要明确出若是增加生产量或者销售量,则是尽量增加的一定的库存数量。但这类的库存将会占有一定的资金。为此,企业需要对此类定单进行严格控制,消除不同类型的客户项目延期所造成的各种损失。(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隋明刚.魏巍.综述:供应链库存成本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数据,物流技术,2008 (5):28-32

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信用问题 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

篇4

关键词: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体系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如果一个企业在物流供应链运作上不具有竞争力,就干脆不要去竞争了”[1]。物流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和传统的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意义不同,这些不同反映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要求和企业竞争的新策略。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尽管合作性与协调性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如果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不加强物流网络的规划能力建设,不提高物流作业流程的快速重组能力,就会使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同步化、并行化、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大打折扣。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就是物流网络的延伸,是产品与信息从原材料产地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增值服务。在这一认识条件下,必须强调供应链与物流网络的整合,并在供应链管理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物流创新,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从而更加敏捷的应对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做到柔性化的经营。这不仅会推动物流在企业中的发展,使企业获得市场存在的依据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还会推动物流客户服务战略以及供应链管理战略本身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特征

物流的概念是随着交易对象和环境变化而发展的,由最初的主要侧重商品物质移动的各项机能,到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介性手段,在到强调顾客需求和物流活动的效率性,以及相对较为成熟的重视顾客满意度、物流活动的效率化和一体化,物流的概念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现代物流概念的发展是将物流活动从被动、从属的职能活动上升到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物流本身的概念已经从对活动的概述和总结上升到管理学的层次。这表明企业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与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包括整个供应链(从供应商开始,一直到客户)的物流成本、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投资收益的权衡取舍。与传统的物流概念相比,现代物流在范围与边界、系统概念、性质地位、目标理念、服务对象、功能定位等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现代物流管理是系统整合下的协作物流,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从商品供应体系的角度来看,现代物流不是单个生产、销售部门或企业的事,而是包括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有关联企业在内的整个统一体的共同活动,从而使物流管理成为一种供应链管理[2]。从供应链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现代物流管理指挥着跨企业组织的物流作业,通过强化流通过程中所有企业的关系,以实现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价值和经营行为的最适化。

(二)现代企业物流是客户服务的物流,客户服务是物流管理创新的原动力

传统物流认为物流是“内部事物”,只对组织体内部产生影响,其服务对象是组织内部的生产或销售部门;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是“外部事物”,其服务对象是组织体外的顾客。与此相适应,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以从产品制造转向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企业的物流活动也以客户服务为价值取向,同时向生产过程的上下游延伸。通过提供顾客所期望的服务,在积极追求自身交易扩大的同时,强调实现与竞争者顾客服务的差别化。

(三)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依靠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来实现企业各自的经营目标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化

信息已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现代物流活动必须及时了解和反映市场的需求,并将之反馈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是企业等组织体的“先锋”,是决定生产与销售的价值创造事业。其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来带动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从原材料供应到商品生产以及最终顾客的让渡整个过程的物流成本的降低[3]。因此,如何组织物流不仅是节约成本的“手段”与“策略”,更是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战略”。

二、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成本趋于平稳。据统计,2004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额超过了38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的运输、仓储、联运、货运等企业也加快了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兴物流企业在努力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民营和外资物流企业纷纷兴起和加入。目前,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从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状况看,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一部分是在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物流服务的延伸和运作方式的变革转变为物流公司;还有一部分是为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以物流事业为经营内容的新型物流企业;其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以提供物流服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等。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过高,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布局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横向联合薄弱、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组织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4]。这种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动必然会导致物流成本责任主体不清,物流管理效益难以凸现。

(二)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

随着经济的发展,顾客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物流服务已成为企业销售差别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可是我国的许多企业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时,将有限的物流服务资源平均分给所有的顾客和所有的产品,往往影响到具体的物流服务绩效以及由此带来的顾客满意度。另外,物流服务管理仅由物流部门单独进行以及对物流服务的实施情况没有定时进行检查等都影响了物流服务的价值实现。

(三)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首先,我国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旧有仓储设施,功能单一,设备陈旧,作业效率较低,作业质量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运营的需要。其次,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低,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致使物品在运输、装卸、仓储环节中难以实现一体化、全过程的流动。再有,目前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企业间没有信息接口,难以实现物流企业与用户间的联网和供应链管理等。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物流作业自动化水平低。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送货耗时,渠道不畅是网上物流最大问题”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1999年7月至2001年7月的四次调查数据分别是6%、9.2%、10%和9.86%),这说明物流技术水平和物流管理的滞后、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与物流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并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四)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物流信息本身也被分割在不同环节和不同职能部门之中。信息分散、信息处理能力低,其结果是上下游企业之间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流程优化和物流功能整合无法开展,造成物流活动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难以形成等,这不仅影响每一个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增加物流开资和资源占用,而且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五)企业物流人才匮乏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世界制造中心逐步形成,全球采购与全球销售形成庞大的国际物流系统,企业需要的是精通进出口贸易、海关业务、电子商务、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国际法的复合型物流人才。但是与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地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其发展速度相比,我国的物流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结构单一,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特别是综合性物流人才奇缺,已对我国物流业现代化建设形成制约。

三、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创新研究

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不再是传统的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而是通过有效完成物流网络活动,为改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保证供应链企业之间同步化、并行化运作,实现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提高企业自我竞争的优势和提供基础性保障[5]。因此,物流过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物流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目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还没有打破地域的界限和部门的垄断,还停留在将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简单的转型过程中,还没有真正以全球视角来看待物流管理。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物流管理战略和趋势相比,中国企业的物流管理尤其缺乏的是管理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动力。作为物流业主体的企业,应通过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其途径主要如下:

(一)物流服务理念的创新

树立新的物流服务理念,就是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这就要求企业改变过去以规模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思想,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甚至实现客户化定制的新的物流服务。

1.导入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国外对物流业的界定是归属于服务业。因此,物流的核心观念是服务理念。要学习先进的物流运作方法,首先必须要掌握先进的物流理念,即客户服务(CS)的理念或客户价值(CV)的理念。通过与顾客面谈、顾客需求调查,第三方调查等,以寻求顾客最强烈的需求愿望是决定物流水平的基本方法。其次,以全面提升客户价值作为物流服务的目标。通过分析在供应链中是否为顾客创造了价值,是否提高了顾客的经济效益,是否实现相对于竞争企业顾客服务的差别化,以及用较少的成本扩大附加价值。

2.物流服务内容的创新。由于顾客在服务、价值等方面的期望越来越高,物流管理必须以顾客为导向,重新定义和设计物流顾客化服务的内容,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为顾客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

第一,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现代物流服务应根据客户需求,不断发展综合服务、套餐服务,包括流通加工、个性包装、产品回收等业务,在此基础上强化增值服务,以个性化服务内容表现出与市场竞争者的差异性。以客户增值体验为服务宗旨,以服务质量创效益。

第二,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物流服务不是在客户的管理下完成多个物流功能,而是通过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将各个物流功能有机的衔接起来,实现高效的物流系统运作。因此,企业在开发物流服务项目时,要在物流管理层面的服务内容上做文章,包括客户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流程再造、订单管理、供应商协调、客户服务等,从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对客户的“一站式”服务。

第三,由实物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物流管理的基础是信息,是用信息流来控制实物流,因而物流服务必须在提供实物服务的同时提供信息流服务。企业是物流功能承担者,而不是物流管理者。企业要与客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就得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产品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协同运作[6]。如:为客户提供代收货款、垫付货款等资金流服务。

3.物流服务方式的创新。企业要自始至终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运作,通过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变传统的与客户“一单一结”的拣选交易方式为与客户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的现代服务方式。当前不少物流企业建立与客户双方物流人员联合办公制度,或成立由双方物流人员组成的运作团队,及时处理日常运作中的问题,就体现了与客户协同工作的特点。

(二)企业物流组织创新

由于物流活动地理位置分散的性质,以及通常跨越一个行业运作的事实,可以说没有绝对的对或错的组织结构存在,加之企业所处环境的不同和企业自身特点的迥异,并不存在一种适合任何企业的物流组织设计方法。因此,管理者在组织方式的开发决策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创新。但是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开发物流组织创新存在一些一般的准则和模式。

1.物流组织由智能化向一体化转变。一体化的物流组织打破了以劳动分工和职能专业化为基础的物流管理方式,将采购、储运、配送和物料管理等物流活动组合成一个一体化的组织单元,形成企业内部一体化物流组织框架。

2.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水平组织结构。针对传统企业物流活动固有的效率损失,现代企业物流组织必须由过去的职能型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并把组织内部非增值活动压缩到最少,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的改善。同时,要压缩企业组织的中间管理层,缩短信息沟通渠道,消除机构臃肿、反应迟钝的现象,实现物流组织由垂直化向扁平化的转变[7]。

3.物流组织虚拟化。虚拟组织就是把已有的任务导向性企业和资源导向性企业网络组织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其具有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组织灵活性强,易于分散物流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借助自身物流运作的核心能力通过电子网络连接、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成员来共同完成物流活动。因而,跨组织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便是虚拟组织能否顺利运转的关键。

4.缔结物流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也改变了产业间的关系和结构,产生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组织。物流战略联盟也是为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通过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

(三)物流管理技术创新

物流作为企业新的利润源泉,其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实现厂商的零库存和少库存,减少产品运转周期,以适应企业物流管理的需要。物流管理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高科技物流设施、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我国企业要抓住入世的机遇,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改造我们的物流设施、设备,包括定货、采购、维修、服务、交易、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这将有助于破除企业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2.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改造传统物流业务流程,利用ERP、BTB、BTC和CRM、WEB技术将上下游企业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部协商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每一个过程最合理的增值[8]。

3.以物流管理信息化带动物流管理现代化。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上。为此,企业应加大投入,建立计算机支持的物流信息系统。此外,多媒体技术也在物流活动中大显身手,实现可视化的货品排库功能,还为客户提供物品运送的实时查询。

(四)物流管理体制创新

必须建立、健全新型的物流管理体制并辅之以合理的运行机制,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职能始终贯穿于物流服务的建设、计划、组织、协调等各个方面。如成立物流领导小组、设立物流处等专司物流管理部门,行使产前、产中、产后的物流管理职能,并对供应链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也可以建立“物流协调会议”制度,由核心企业牵头,一月一次或不定期召开。也可邀请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列席,研究企业物流发展,推动重大项目,实施物流政策等。

(五)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物流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还要靠具有综合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企业发展物流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为此,企业必须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物流技术人才;建立物流操作示范区,培养技术骨干,并努力在物流方向建立人员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交流,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进入21世纪,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时代。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创新来建立新的物流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变化的世界对供应链管理、对第三方物流、对运输、仓储、国际物流、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都带来了挑战,企业物流管理必须自身变革,才能应对挑战。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来实现准确预测、信息共享,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莱斯特R布朗. 生态经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3-84.

[2]詹姆士斯托克, 莉萨埃拉姆物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78.

[3]丁常彦,白云川,李砜.供应链上管理方兴未艾[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S1).

[4]陈兵兵,陈军军.供应链的价值与实现途径[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4)66-67.

[5]褚方鸿.供应链上的库存优化与管理[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12)34-35.

[6]侯洪凤.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4).

篇5

[关键词]精益生产;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11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急剧增加,但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现象时有发生,精益、环保、绿色、高效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将环境意识和精益思想融入整个供应链管理,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鉴于精益生产方式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体系的战略性、多方面性及复杂性,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从企业战略角度综合考虑。

一、构建原则和假设

1.绿色目标覆盖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制造过程、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产品运输、产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2.系统性。从项目层的高度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保持和发展整个建造系统中各参与方的合作关系,从宏观上管理和控制成本。

3.增值性。新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导向,应从最终用户角度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

4.前馈性。新的成本管理体系应着重于事前控制,重点控制产品规划和设计阶段。

5.过程性。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对形成成本的过程进行持续控制,精益建造提供的多种生产管理技术和方法可实现成本管理与生产控制的结合。

6.全面性。成本管理不仅满足财务管理目的,还应满足精益项目管理需求,为项目管理提供成本信息,支持项目决策。

7.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两种指标相结合更全面地评价成本管理体系。

8.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结合行业整体状况及企业的实施情况具体分析。

二、体系构建

精益生产方式下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以精益生产、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为基础,故对其评价应涉及企业运营、环境对企业影响及财务成本管理三方面。

(一)企业运营评价指标

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以及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等方面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实施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绿色物流以及绿色营销等策略,同时,精益生产方式的目的是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这些因素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运营。

1.产品开发指标

(1)产品开发周期。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实施产品并行开发工程,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质量。

(2)产品开发投入产出比。可用新产品开发成本与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衡量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产品开发的投入产出比。

2.产品生产指标

(1)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从零部件投料到成品产出的全部时间,通过生产同步化、缩小生产批量、快速更换工装可明显减少生产周期。实施精益生产应尽量消除或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占用,可用生产周期长短、生产周期缩减率、制造周期效能评价。

(2)库存水平。库存量大相应占用资金多,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增加了库存管理费用的支出。精益生产零库存管理思想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用库存资金占用率来评价库存水平。

(3)边角余料。少量边角余料是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但过多边角余料的产生有违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求,绿色采购和绿色设计在源头上控制边角余料产生,绿色制造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边角余料产生,可用边角余料率评价边角余料的影响。

(4)质量保证。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内所有的部门必须参加全面质量管理,在在制品储备量很低的生产环境下,对零部件和在制品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可用产品合格率衡量产品质量保证水平。

3.产品销售指标

(1)产品及时供货能力。及时供货是满足客户需求这一最终目标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其能力的大小反映了绿色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状况,可通过顾客对其满意度来衡量。

(2)产销率。产销率衡量企业实现产品价值转换能力的大小,其值越接近1,说明企业成品库存量越小。

(3)绝对市场占有率。绝对市场占有率准确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从市场角度衡量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方面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效。

(4)产品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成本降低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1.能源消耗比率。能源消耗比率越大,表明销售收入中所消耗的能源越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大,供应链的环境绩效越低。

2.资源属性指标。绿色产品评价中材料资源属性可用材料利用率、零部件的回收利用率、无毒无害材料使用比例衡量。设备资源指标是衡量绿色产品生产组织合理性的重要方面,主要用设备利用率来衡量。

3.环境经济性指标。环境经济性就是使绿色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全程中具有最小的成本消耗和最少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可从生产成本、使用成本以及社会成本方面考虑。

4.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废弃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绿色供应链对能源的利用更充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小。

(三)财务成本管理指标

1.主要成本指标

(1)企业成本比较优势。用企业的成本比较优势来衡量精益生产方式下实施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后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的成效,即在一定时间段内,企业与同类企业各单品综合平均成本的比较。

(2)成本费用利润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节约支出。该指标值越高,表明绿色供应链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指产品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衡量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反映绿色供应链购、产、销平衡的效率。货物周转率快,表示存货量适度,存货积压和价值损失的风险相对较低,存货所占资金使用效率高,企业变现能力和经营能力强。但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有关,生产经营周期短,表示无需储备大量存货,故其存货周转率就会相对加速。

(4)环保投资成本。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在环境基础设施、环保技术、环保设备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系统等方面增加的投资有的是单个企业进行,有些则是供应链中的多个企业共同投资,对其进行评价主要依据企业当年投资比上年度增加的比率。

2.主要财务指标

(1)总资产报酬率。即企业净利润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关系,是从资产运用角度反映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

(2)总资产增长率。即本期期末总资产相对于上期期末总资产的增长情况,反映了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规模扩张的情况。

(3)财务杠杆系数。是净资产收益率对总资产投资报酬率的倍数,反映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4)固定资产效用比率。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要创造收益,利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的比较分析,可以有效地衡量固定资产的运用效率。

精益生产方式下,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评价是要检验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效果。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的运营、环境影响、财务成本管理方面入手,选取了典型的指标全面地概括评价了企业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肖智军,党新民,刘胜军.精益生产方式JIT[M].海天出版社,2002.

[2]徐团结,王硕,潘海青.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绿色度评价[J].巢湖学院学报,2006(2):61-65.

[3]邓明君,罗文兵.精益运营模式下的成本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06(3):56-59.

[4]韩庆兰.供应链成本控制模型的构建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04(3):312-316.

篇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协调;VMI

一、引言

仓库是物流中心的重要一环,对经常性使用的物资,物资部门按照经济的原则采购、仓储,进行物资库存管理。传统的库存管理主要将注意力放在企业内部的库存控制上,它往往以优化单一企业的库存总成本为目标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不注重供应链的协调与合作。这种局部优化的管理模式导致供应链物流不畅,成本增加,企业及其供应链缺乏竞争力。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库存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强调从供应链的整体,从系统的角度看待库存问题,这使得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供应链中的各个商业组织在存货和物料流转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将会给各个组织带来很多益处。不仅能够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资源的生产率,还能提高物料的流转速度,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二、供应链库存管理概述

本节概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并分析了库存管理的概念及发展。

1.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最早由Michael.Porter在1980年发表的《竞争的优势》一书中提出。1986年物流管理委员会(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CLM)对SCM作了定义:SCM是一种关于企业外部顾客和供应商的物流管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供应链管理的定义虽然没有得到统一,但是其基本作用和概念框架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市场营销、经济学、运筹学、管理科学、运作管理和物流等各个领域中,在不同的成面上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首先是组成供应链的主体即供应链的各成员:从功能上分,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可以是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零售商等;在交易关系上,各个成员可以是买方、卖方和运输承担商;从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势力或地位上看,可分为领导者和追随者,而势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的控制权上,如库存决策、定价、促销活动容量分配、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共享等。其次是渠道。渠道是产品、信息和资金的流动途径,它连接着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渠道的结构包括各个成员之间的连接形状,如有几个承包商、分销中心以及他们的地理位置。最后是产品。在一个供应链管理研究模型中,可能涉及到多种产品,这些产品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替代的、互补的,而同一品牌产品系列上下代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相互都会影响到彼此的生产、库存、定价和促销等决策,另外,如果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成几个时期,在各个时期中的需求、价格库存和促销力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它时期的决策。

2.库存管理概述。库存管理作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一个经典问题,对其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研究的银行保持多少流通现金的问题。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了一个计算库存现金的简单公式。1915年,Harris将这种思想应用于一般的物资存储问题,建立了经典的经济订货量(EconomicOrderQuantity,EOQ)公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物流和仓储成本增加,企业面临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的巨大挑战,供应链中各个商业组织越来越认识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能力取决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与合作。正如克里斯托夫在1996年所说的那样,“当今的商业竞争实际上是各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各个公司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中的任何不确定因素都会使得链上的各个商业组织持有更高水平的存货,以保证它们应对需求的能力。提高存货水平必然会导致成本的上升,还会使供应链应对变化反应的速度变慢,因此,科学的库存控制成了进行库存管理的主要手段。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库存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强调从供应链的整体,从系统的角度看待库存问题,这使得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在供应链管理中,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制造成本以及其它成本费用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必须将供应链各个成员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并使实体供应物流、制造装配物流与实体分销物流之间达到高度均衡。在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目标的同时,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控制在最低的程度,总库存最小化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与库存变化的最优控制,而不是单个成员企业库存水平的最低。供应链中的各个商业组织在存货和物料流转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将会给各个组织带来很多益处。首先,能够以较低的库存水平带来更少的加急运作,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资源的生产率,实现较好的规模收益;其次,在存货和物料流转方面开展合作将使得物料的流转变得更快,更可靠,更短的准备周期和由于快速送货提供的更好的客户服务。各种商业组织都在不断地寻求提高运作水平的方法,以此来赢得竞争优势。

3.供应链库存管理特点及意义。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而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多个部门,还涉及到外部的其他多个企业,它是从企业内部部门的职能管理拓展到企业群间的库存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与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管理的出发点、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概括来说,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3.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目标是追求供应链全局库存的最优化由供应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可知,供应链管理追求的是整个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因此,库存管理不是只追求各节点企业单个库存点的成本最低,而是应该协调各个节点企业的库存活动,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最小化。

3.2信息共享为供应链库存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供应链库存控制更为有效。要增加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程度,建立在Internet和EDI技术基础上的全球供应链信息系统,为企业间的快速信息传递提供了保证。供应链库存协调机制决定着企业间的库存协作效率,是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问题。良好的库存协调机制既能调动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又能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由局部规模变为全球规模,由于信息成本高而被限定在狭窄区域内的地区经济,将被统一到全球市场中。研究供应链管理对于我国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适应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能力,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与竞争本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而作为供应链研究核心问题的库存管理研究将显得更加突出,这一领域将成为更有价值和更具实际意义的研究方向。

三、利用供应链协调库存

协调的供应链关系能够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变化、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产回报率等功能。然而,一个供应链系统包括多个商业组织,这些商业组织往往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供应商和零售商在做生产和库存决策时所采取的EOQ模型往往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整个供应链上的整体利益,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是建立协调机制来对供应链成员的目标进行综合,协调他们的决策来优化系统的绩效。供应链协调涉及不同的协调问题,如供应链中各成员在战略方面的合作协调,在计划及运营方面的生产协调、信息协调和库存协调等问题。对各协调问题中不同的协调内容往往需要建立不同的协调模型,如生产协调问题主要研究面向供应链全局的生产计划、物流计划等内容,前者主要采用建立生产调度模型的方法,而后者主要采用建立配送模型的方法。信息协调问题则包括协调以下信息内容的共享:库存共享、销售数据共享、订单状态共享、销售预测共享、生产/配送计划共享。针对库存协调问题建立的库存协调模型主要有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寄售库存管理、联合库存模型和第三方库存管理等,其目的是克服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控制模式而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

1.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MI管理系统就是指由供应厂商管理用户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是连续补货的方式之一。所谓“连续补货”是供应商与零售商建立伙伴关系,两者共享零售商的库存数据和销售信息及目前的存货水准,供应商根据这些数据和信息再依据预先制定的存货水准对零售商进行补货的过程。在连续补货的环境下,供应商不再是被动地执行零售商的订单,而是主动地为零售商补货或提出建议性的订单,以降低补货成本,提高供货速度和准确性,降低库存水平。供应链环境下,用户个性化产品需求增加,导致企业产品种类增加,产品多样化、系列化导致库存水平上升,库存成本和管理难度增加。传统库存管理造成供应链上的库存积压,供应链整体利益削减。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新的库存管理方法能科学管理库存,协调供应链整体利益。供应商管理库存客观上要求各企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密切合作,在观念上达到目标一致,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各企业在合作上采取积极响应的态度,以快速的响应能力降低库存费用,使各参与方合作时获得的收益比不参与合作时获得的收益大,这样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供应链管理等相关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更加快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发展。

2.寄售库存管理。寄售库存(ConsignmentStock,CS)是供应链环境下的一种库存管理理论,它是指供应商将货物存放在生产厂商或者零售商的仓库里,在货物没有被厂商或零售商使用之前,货物的所有权归供应商所有,厂商或零售商只有在使用货物时才支付费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了以Internet为载体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下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极为便利,这为以连续信息交换为前提的CS方式的应用及推广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进入买方市场后,市场的渠道力量逐渐向供应链下游转移。供应链下游的厂商为了降低风险,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所掌握的渠道力量,让供应商采用CS这种更有利于自己的库存方式。在现实生活里,CS方式已非常常见并广泛的运用于各行各业中。例如,许多生产商(IBM、Dell、Philip、海尔、长虹等)都要求供应商将生产用的零部件、原材料等存放在自己的仓库里,用完后再同供应商结账;很多宾馆的房间里存放的各种饮料、食品和烟酒等实际上应用的也是一种CS方式;据调查,有90%的医院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某种形式的CS;甚至电子商务网站(如ebay、、AmericaOnline、阿里巴巴、淘宝、易趣等)所采用的也是一种寄售合同;另外在零售业中,虽然大型超市(如Wal-Mart等)还只是采用VMI方式,但有些人断言CS代表着零售业的未来。

3.联合库存管理。虽然VMI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库存管理方案,但在VMI中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协作水平有限,且成功的VMI需要企业间有较高的信任度,下游企业只需要帮助上游企业制定计划,从而下游企业实现零库存,上游企业库存大幅度减小,但这无疑增加了供应商的风险。不同于VMI集成化运作的决策模式,联合库存管理(JointlyManagedInventory,JMI)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简单来说,联合库存管理就是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独立库存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大大改善供应链的供应水平和运作效率,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一种通过供应链成员间联合、协调机制来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强调各个节点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上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从而充分利用了供应链资源。在供应链环境下,实施联合库存管理,首先要一个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在协调管理机制中,建立供需双方共同合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机制,由联合库存管理中心对需求、订货、供货等做出决策,并协调供需双方利益,同时需要设立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其次,要以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为依托,充分利用供应链节点企业EDI(电子数据互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平台或电子商务系统,将条码技术、POS系统、订单自动处理系统等集成起来。在信息系统中,要做到信息共享以及信息获得具有透明性和及时性。JMI能够给企业库存管理所带来的优势如下所述:

(1)信息优势。信息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而缺乏信息沟通也是其他库存管理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JMI通过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企业间库存管理上的信息共享。这样既保证供应链上游企业可以通过下游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需求信息,又可以使各个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而开展。

(2)成本优势。JMI实现了从分销商到制造商到供应商之间在库存管理方面的一体化,可以让三方都能够实现准时采购(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和质量采购恰当的物品)。准时采购不仅可以减少库存,还可以加快库存周转,缩短定货和交货提前期,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3)物流优势。JMI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局面,体现了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思想。JMI强调各方的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共同分担风险,能够有效的消除库存过高以及“牛鞭效应”。

(4)战略联盟优势。JMI的实施是以各方的充分信任与合作为基础展开的,JMI要想顺利有效运行,对于分销商、制造商和供应商而言缺一不可,大家都是站在同一条船上。因此,JMI的有效实施,既加强了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又保证了这种独特的由库存管理而带来的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不会轻易地被竞争者模仿,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总的来看,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变成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

四、模型

1.模型假定。(1)供应链中只存在单一的买方(她)和单一的卖方(他),且只生产一种产品。(2)买方的订购是分批进行的,她每次订购的批量为Q,每次订购的成本为A,产品的年需求速度是确定的,为D。(3)卖方的生产速度有限并且也是分批进行的,他每次生产的批量为mQ,每次生产的启动(set-up)成本为M,产品的生产速度也是确定的,为P。(4)买卖双方的库存持有成本都与库存产品数量及时间成正比,令买卖双方的单位产品在单位时间内的库存持有成本分别为hb和hv。(5)单位运输成本为常量,不予考虑。

2.存储策略。(1)t-循环策略:每隔t时段补充一次,补充量为Q。(2)(s,Q)策略:连续盘点,一旦库存水平小于s,立即发出定单,其定货量为Q;若库存水平大于等于s,则不定货。s称为定货点库存水平。(3)(s,S)策略:连续盘点,一旦库存水平小于s,立即发出定单,其定货量为S-s;即使得定货时刻的库存水平达到S否则就不予定货。(4)(T,s,Q)策略:以周期T进行盘点,其余行为同(s,Q)策略。(5)(T,s,S)策略:以周期T进行盘点,其余行为同(s,S)策略。

3.传统的库存模型。传统的库存管理往往以优化单一企业的库存总成本为目标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因而此处我们以买方为例给出经济订货量(EOQ)公式。

4.再订货水平。在需求恒定的条件下,从一个存货周期把存货转移到另外一个存货周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一个订单项下的货物都应该在现有的存货刚好用完的时候到达,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在需要对货物进行补充之前的一个订货至交货周期实施定货,否则就会发生缺货。

5.集成化库存模型。集成化库存模型考虑了使供应链系统总成本最小的联合经济批量,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以下给出一个使单买方和单卖方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总成本最小化的联合经济批量求解模型(Hill(1999))。

五、结语

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系统化、合理化和效率化,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如何是其物流系统或物流子公司运行最优化的问题。为了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必须将供应链各个成员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集中管理库存信息,通过ERP信息平台建立物资台帐,实现库存高度透明化。逐步运用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协议库存等策略,有利于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众所周知,供应链作为一种扩展型企业,库存管理在其运作中更为重要,原因是库存不仅影响着某一节点企业的成本,而且也制约着供应链的综合成本、整体性能和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应该更多地从供应链上企业间合作关系的角度考虑其库存管理战略,从而推动供应链库存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进化,最终提高整个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效益。虽然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相关理论和协调方法已经相对成熟,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信息技术平台、信任机制、战略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情形下供应商管理库存协调值得进一步研究;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拓展,协调机制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充实;供应商管理库存与采购、生产、销售和运输的系统研究有待加强。本文讨论了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并针对供应链协调库存的问题,研究了供应链管理库存、寄售库存管理、联合库存管理和第三方物流管理库存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型、再订货水平和集成化库存管理模型,展开了讨论。最后,对希捷的VMI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证了供应链协调库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康永星.供应链库存协调与优化研究[D].2006.天津大学.

[2]霍小军.电力行业后勤改革研究[D].2005.天津大学.

[3]顾喜云.现代物流概念下的仓储理论研究[D].2000.上海海运学院.

[4]赵艳琴,张绍文.供应链条件下的库存模型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1:P32-33.

[5]任敏贤.供应链库存协调问题研究[D].2004.吉林大学.

[6]刘永胜,李敏强.供应链库存协调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4:P49-54.

[7]夏则芳.供应链库存管理决策的研究[D].2006.上海交通大学.

[8]刘鹏飞.供应商管理库存及其协调研究[D].2008.中南大学.

[9]徐彬彬.引入TPL前后的VMI集成库存模型研究[D].2009.华中科技大学.

[10]张慧颖.不确定需求下的供应链库存协调管理研究[D].2003.天津大学.

[11]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物料代码标准化方法研究及应用(2010年1月).

篇7

未对合同履行状态进行有效的跟踪和反馈,导致合同结算不严格,无法进行适当的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有些公司虽然对合同签订前的比价、招投标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和控制,但缺乏有效的合同履约的跟踪管理,经办人员编制付款预算时往往将同一家供应商涉及多笔合同付款混报预算,特别是合同重要条款发生变更是无法对合同版本进行控制,在账务上无法准确知晓公司还有多少在手合同没有履行,对于监控付款及合同履约更是无从下手,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二、非供应链类采购合同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以上的漏洞和问题,笔者试着转变管理思路,采用深度应用金蝶ERP系统的思路,采用项目管控方式,建立起公司的非供应链类采购合同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一套规范和有效控制非供应链类合同管理业务操作流程并对合同承办部门的经办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国家内控法规和现有制度保证的情况下,有效监控这一部分合同的执行和结算,有效降低企业财税风险、提高合同履行执行效率,提高公司信誉。

(一)确立项目的阶段性目标

1、确立非供应链合同类合同分类及编码规则。

2、实现在金蝶ERP实现非供应链合同类合同的录入、审核、付款、开票结算流程顺畅。

3、指导业务人员操作,确立试点对象,完成两个月的业务同步模拟测试。

4、制定《非供应链类合同管理操作规范》。

(二)项目具体实施的总体思路

1、根据公司现状确立本单位涉及纳入管理的合同实施的范围。针对公司业务情况对涉及的合同进行分类和编码规则的制定。合同编号是一个基本的工作点,也是录入ERP系统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号是可以按照部门代码+年份缩写+合同类别进行编号,也可依据以前公司或单位的习惯分类来编,总之,目的只有一个,方便记忆、保存和查找。

2、走访业务单位并开展公司合同管理现状的调研,了解并分析现有流程风险点。可以采取对公司业务进行分析的方式,找出涉及问题最多的部门和业务,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调研。特别需要挖掘现有合同履约结算流程的风险点。

3、根据调研结果拿出具体项目方案并在项目组开展项目方案评审。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可以先对公司使用的财务软件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尽可能不要改变稳定系统的核算思路,但对于需要重点把控系统又无法支持的情况下,建议对系统进行简单的开发调试。例如,例如有的公司在年初会下达技改计划和资金预算计划,而系统提供的合同录入单据中又没有填列技改编号的地方,那么可以在合同录入单据和付款单及系统发票的单据上进行将此内容添加成必录项。

4、根据确定的方案在ERP测试系统进行模拟测试,包含权限设置测试、业务流程测试、关键控制点测试、财务控制点对接等。这个环节特别重要,需要在测试库中进行完整业务录入,并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业务应对,有的公司的财务软件如果系统操作复杂,那么更要考虑与财务流程的对接,包括什么角色的业务人在什么情况下做怎样的动作来完成。

5、根据测试结果编写《非供应链类合同管理操作规范》并组织业务和财务开展一对一业务操作培训。

6、确认项目正式系统试运行时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推进范围,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以公司常常发生的合同试点对象,在测试帐套中运行检查2-3个月无特殊流程变化后逐步推广至其他非供应链类合同正式运行。

(三)笔者对开展该项目的思考

篇8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竞争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0102

近30年来工业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都发生了重要变革,从大规模生产、大众化消费到大量的顾客定制化,要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使企业面临不断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迫使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走向合作。在此背景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SCM)应运而生,它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合作模式。

1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中的角色

供应链管理就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供应链带来了管理上的变革。企业不但要管理企业内部的生产,还需要处理好与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供应链管理可以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有助于实现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和实行差别化战略,为客户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影响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革新,为满足多样性的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准确预测市场需求,以适应生产方式的变化。

2加强供应链管理以获得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其他供应商的联系也已经形成以协调供应链上的各项活动。现在的竞争不再是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的综合竞争优势则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2.1选择适合的供应链管理模型

目前在供应链管理中有两大模型可供选择:一个是和日本企业及时生产(JIT)观念相吻合的“瘦型”模式,即强调高成本效应,减少供应商以及与少数供应商保持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另一个就是“敏捷”模型,即力图最大限度减少供应链道路中的时间,针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我们可通过表1清楚两者的不同:

效率/功能(瘦型)创新/反应(敏捷)

主要目标供应可预计的需求,以降低成本获得效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脱销、降价、有货过时的可能性,对不可预见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制造重点维持高的平均利用率生产能力留存足够的缓冲范围

存货战略提高周转率、存货降到最低零部件的存量要远远高于安全存货

交货期要旨只要不增加成本,就尽可能缩短交货期为了缩短交货期,较大投入力度

选择供应商的方法主要根据成本和质量主要根据速度、弹性和质量

20世纪整个70年代到80年代,工业市场营销关注的重点是过程变化,这个过程主要涉及到提高制造商的效率。但在整个90年代,因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生产思想受到挑战,就是由于它过分依赖于对效率的考量而忽视革新反应和对市场状况的实时把握。我国企业要根据自身长处和特点,采用合适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2.2加强与价值链管理密切结合

对价值链链进行重组,尽量减少甚至消除价值链链中不增值或增值不大的环节或者将起转嫁给其他人,同时尽量增加价值链链中增值部分,并将其掌控在自己手里,使整个供应链能为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在经过制造、品牌化、包装、零售店展示等环节,产品的价值的都爱了提升。其每个环节的成本也在增加,即生产成本、品牌成本及全部物流成本。企业的目标要在可接受的成本之下对供应链进行管理,从而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供应链同时也是价值链,企业为了生存,不断购买其它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同时对其加工使其增值。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增值能力往往决定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产品的价值在提升时,因此,供应链中的其它所有上游企业都应将他们的产品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尽量降低上游企业产品成本占下游企业产品成本的比重,并分析它们在最终产品成本结构组成,为最终消费产品的价格优势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3对时间要素进行有效管理

物流专家们越来越意识到时间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成本的下降,更以为着竞争优势的获得。如果一个企业准备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必须从三个层面对时间这个竞争要素进行有效管理。这三个层面是:

(1)到达市场的时间:将一个商业机会带到市场的速度。

(2)服务的时间:满足顾客订货要求的速度。

(3)反应的时间:调整产量以适应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

以时间要素作为竞争力的思想在时尚用品市场意义最大,因为在时尚用品市场式样变化太快,一种流行产品停留在橱窗里的时间太短。从低成本地区购置产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供应链通道的长度也会加长。企业必需在供应链管理中建立起一种平衡和与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确保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市场反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为使产品更快捷地到达市场,往往所增加的运输成本很容易被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存货周转率抵消。供应要素趋于经济理性也是近年来一大特征。

2.4强化有效竞争资源要素的整合

企业决策要根据资源情况而做出。结合交易成本分析,企业在对开展业务纵向一体化的程度做出抉择:在生产中是自己制造还是外购。针对公司内部核心竞争力观点的公司契约理论认为,在物流或生产方面具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应该在公司内采用内部合同方式,而那些与中端产品相关的次要技术应该在合伙的基础上外包,而与低端产品相关的技术则可以在一般而广泛的合同基础上外包。企业其实拥有的许多资源都是在其它公司的控制之下,因此,企业要注重于这些公司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来乃至链上的合作关系,继而形成网络,才能更好、更快地获得这些资源。在工业品市场,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流行的趋势是购买而不是全部自己制造,是外包非核心的各种活动。在供应链管理中,通过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可以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和有效控制风险。

2.5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库存成本

在供应链中,上游企业的产品库存恰恰可能是下游企业的原料库存。一个企业越了解所有下游企业的原料库存及所有上游企业产品库存,就越能够确定自己的生产计划,也就越能够确定自己的原料及产品库存水平,从而为降低库存水平和保持客户服务水平之间达至最佳平衡。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零售商库存保持一年的费用至少相当于其产品进价的1/4。某些行业像电子、计算机、和汽车等,库存的总金额占营业额的大约50%以上。库存金额越高,不仅流动资金的积压越大,同时整个库存管理的费用也就越高。市场变化大的行业,像电子制造、IT、或高科技等,要将焦点都放在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上面,以“速度”来克服“市场的不确定性”。

2.6注重信息集成,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市场信息的快捷,使“链条”中的参与者更容易掌握市场和竞争者的情况。由于供应链网络各个节点都能获信息,因此,其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市场的、零售的、库存的、货源的、原材料的等等信息,形成一个强大的信息集成库,这就提升了竞争层次。由于供应链对信息反应的快速,因此,更加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量,并做出快速、准确的响应,使企业占据有利地位。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POS技术、EDI技术、VPN,为客户快速订货提供了方便。各个零售商店根据库存的情况定期或者根据订货点进行订货,这些订货信息及时地传递到销售商和生产商手里。企业根据销售商传来的订货清单及时进行分类处理,以快速确定生产生产计划。

2.7重视电子商务的不断崛起

在线购物市场相对于实体店铺购物,在线购物具有低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B2B渠道中,由于交易的数量和复杂性以及企业更多地采用互联网技术,者将为供应链中的成员提供更多的好处。随着中国在线购物的不断发展,在线支付手段也不断的完善,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出现使得网民对不见面的交易已经不再恐惧,同时,物流配送的不断进步,送货上门、货到收款等服务使得同城甚至异地交易更加便利。阿里巴巴和当当网等众多网站的成功说明了这一点。另外,在渠道理论中常被忽视的直接分销也成为创造新营销机会的利器。

篇9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物流绩效评价 指标设置 体系构建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的概念及发展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的概念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下的新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或逆向流动和存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结合供应链条件下物流的特点和内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在供应链条件下,各成员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更加密切,通过对供应链的优化和成本的控制,从而达到整体的价值增值。二是在供应链环境下,各成员间绩效评价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对一定经营期间的物流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既包括对增加的价值总和的评价,也包括过程绩效的评价。

相对以往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来说,供应链条件下物流绩效的评价体系更为广泛,它不仅从财务指标上评价了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从整个供应链的环境出发,研究企业的市场适应力和整体竞争力,达到整个供应链的整体盈利。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的发展

早在1985年,Kearney就指出,进行综合绩效衡量的公司,总体生产率可提高14%-22%。Kearney认为,物流功能的评价包括三个领域:生产率、利用率和绩效,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不同阶段物流绩效的评价方法:在初级阶段,只用非常简单的财务指标进行绩效测量;在反应式的第二阶段,用简单的生产率指标评价绩效;在第三阶段,则设置有意义的运作目标,采用较为复杂的绩效测量体系;在第四阶段,则是跨部门的整合物流系统评价,采用财务的、非财务的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且注意平衡各部门间的目标。

1989年,Anderson提出,在物流绩效测量方面,需要有一种综合的测量战略对物流功能的不同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1994年,Thor进一步提出用生产率、质量、顾客满意度等指标来对物流绩效进行测量,提供一种全面的视野,同时也提供个体诊断的价值。进入21世纪,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更多地从战略的角度来进行,以顾客为导向,在关注公司内部职能的同时,关注整个供应链环境下的绩效评价,其研究方法也从定性到定量,从“硬”测量到“软”测量,从理论研究转到实证研究等方面。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

(一)内部和外部绩效评价指标

1.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率是指下游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准时交货的次数占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交货率越低,说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能力越差,管理水平越低,还需加强改进;交货率越高,则说明其生产管理水平高,生产能力较强。

2.成本利润率。这是指单位产品净利润占单位产品总成本的百分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受供销商和市场环境的综合影响,产品的成本利润率越高,则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说明其管理水平也相对比较高,整个供应链的合作也更加密切,更有利于提高其生产和运营效率;反之,则相反。

3.产品质量合格率。这是指质量合格的产品数量占产品总产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供应链条件下供货商的供货质量水平,产品合格率越低,其成本利润率也越低,因此,严格控制企业的产品合格率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绩效水平都尤为重要。

(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

1.产品的产销率。产销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与已生产的产品的数量的比值。产销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和产品的质量水平等。

2.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该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内供应链整体供应水平,其值越大,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大,库存费用越高;反之,则相反。

3.产需率指标。产需率是指一定时间内,节点企业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其上游节点企业对该产品的需求量的比值。产需率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间,它反映了整个供应链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反应力,以及企业间的协调度和交货率。该指标用数字表示时,若小于1,则说明供应链的市场反应力较弱,生产能力不足;反之,则相反。

4.成本指标。成本是衡量一个企业投入和产出及资金利用率和企业生产能力的有效指标。对整个供应链而言,成本指标范围更广,不仅仅包括企业的内部成本费用、还包括外部的宣传费用、筹资等费用,特别是在现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成本战略是企业间不可或缺的竞争力之一。

5.运营指标。供应链条件下企业的运营指标是指供应链环境下各个节点企业间的信息传递率、利用率、衔接率等的指标。它反映了在时间条件下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的运营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应具有评价标准和控制标准的双重属性,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对企业关键指标的确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SMART原则。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指标要具体可行,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要可量化,信息数据具有可比性;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可实现,避免设置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的现实存在性,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时限性(time bound),指指标设置的期限要与环境相适应。

篇10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以最小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过程。

二、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管理的应用

(一)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应用的必然性。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功能整合,而供应链管理则是把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关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物流管理是计划机制,而供应链管理是协商机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协调分享“需求与存货”的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缓冲库存。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仅仅是物流的简单延伸。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于组织内部对“流”的优化,而对供应链管理仅仅认识到进行内部整合的重要性是不够的。所以,供应链应用于物流不但优化了传统的物流系统,更使物流系统向更高一级发展,使物流的支链变大变广,使供应链管理发挥最佳效果。

(二)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特点。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特点就是整体性。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很重要,其信息传递是在企业间逐级进行的,信息偏差也会沿着传递方向逐级变大,难免会出现信息失真,信息的利用率随之降低。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各环节之间是战略合作关系,具有利益一致性,各方的信息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流量增加,信息的传递方式实现网络化,进而各方提高了在信息共享的程度,避免了信息的失真现象。除此以外,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还有以下特点。1.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供应链管理以Internet作为技术支撑,其成员企业能及时获得并处理信息,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程序和时间进一步降低供应链的物流系统的成本,为实现其敏捷性、精细性运作提供基础性保障。2.增进了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无缝连接是使供应链获得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顾客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物资采购中途受阻等等而造成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的增加会使供应链的价值大打折扣。3.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能够迅速把握顾客的现有和潜在(一般和特殊)需求,使企业的供应活动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而变化。

(三)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功能。1.库存管理。通过库存管理缩短订货—运输—支付的周期,加速库存周转,减少及消除缺货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运转;2.订购管理。订购是给供应商发出订单的过程,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订购合同管理及订购单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利用配销单据等对整个补充网络制定计划,并向供应链自动发出订货单,通过合同管理在供需双方建立长期关系,通过检查订购数量将订购单送达供应商并对已接收货物进行支付;3.配销管理。对进入分销中心的物资,其管理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配销需求管理、实物库存管理、运输车队管理、劳动管理等;4.仓库管理。仓库管理除了入库货物的接运、验收、编码、保管及出库货物的分拣、发货、配送等一般业务外,还包括代办购销、委托运输、流通加工、库存控制等业务。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