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7 07:3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讨论式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讨论式教学

篇1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围绕同一问题展开讨论。这迫使学生不得不学会用基于事实、概念和原理的推理来维护自己的意见。正如布鲁纳在谈到采用假设式的教学方式时说:“采用假设式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便处于更合作的状态……学生不是静坐在课椅上的听者,而是投入系统的阐述中,有时还可以在其中担任主要角色!学生会意识到可资选择的方法,甚至可能对这些方法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当信息来到时,学生不仅能接受它们,而且能加以评价。”

批判性思维也包括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加以考虑,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许多问题不是靠个人的智慧所能解决的。如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都是由许多科学家。甚至是多国科学家协作研究完成的。这就要求作为我们社会来来公民的学生具有集体协作共事的技能。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评价,而且通过集思广益形成自己的观点;还要能克服个人的偏见,既不钻牛角尖,也不人云亦云,顺从于多数人的意见。选些技能都是可以学会的。而最适当的途径就是通过自由的没有压力的讨论。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同书面表达能力一样,都是很重要的。讨论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练习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他需用清晰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他的发言要口齿清晰。合乎逻辑。而且在许多场合必须即兴发挥。讨论式教学有利于高水平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

(四)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现代心理学的多项研究证明,学生学习接受社会经验和文化,不仅是建立在简单的复述、记忆基础上的识记过程,不论是“同化――顺应”学说,还是建构主义的解释、都把学习者接受新信息的过程,视为一种主动地理解、吸纳与变化的过程。所以任何一位学习者都不是从零开始学习活动的,他们是在环境与他人的影响下,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感觉、记忆、表象等等,去认识、接纳、理解新的信息,并积极地作出带有个人特点的解释。这种接受过程,可以认为是一种心理上的研究、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也可看成是意义建构过程。或者“同化――顺应”过程。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对新信息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正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讨论式教学有利于这种资源的开发。

要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的优势和功能,必须对它的适用范围作比较详细的分析。

首先,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学科领域――高度一致的学科领域和高度不一致的学科领域。某些学科,如数学、化学、物理,它们中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是高度一致的,尤其是基础阶段更是如此。任何人都提不出明显可以怀疑的问题。相反,在另一些学科,如历史、政治、文学、艺术,它们中的许多概念和原理都存在着争论。这些领域存在着许多学派,不同学派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

由此看来。在高度一致的学科领域,比较适合使用讲授法,而在高度不一致的领域,比较适合用讨论式教学。通过讨论,学生能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形成自己的看法。

其次,在讲授的条件下,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完全在教师的直接控制之下。在讨论条件下,教师的角色不同了,一旦讨论开始后,他的主要任务是听、看或记下学生的发育。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班级和小组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班级纪律很差,学生中缺少骨干,一旦小组或班级讨论开始。就可能失控。这样讨论不仅达不到它的较高的认知教学目标,甚至连传授知识的功能也会丧失。因此从班级的条件来看。讲授法适用于纪律较差的班级,它至少能保证知识的传授。讨论法比较适合于纪律较好,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班级。

再次,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讨论,也依赖于教师的人格特征。良好的讨论,要求教师有民主、平等的精神,善于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心理氛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意见,也不要随便否定,要设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来加深自己的认识。良好的讨论要求教师平时多看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甚至敢于同教师展开争论的精神。

在讨论的条件下,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控制降低,代之以学生自我控制。但教师又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讨论时,学生会向教师提问,教师应不应立即给予回答?发现学生在在讨论中离题,要不要立即把他们引导到正题上来?在讨论开始后遇到冷场的局面,教师应怎么启发学生打破冷场的局面呢?教师必须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因此,良好的讨论也要求教师机智地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的能力。

第四,对讨论式教学的局限性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讨论必须以学生对某一课题有所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新知识传授阶段一般不宜采用讨论式教学。小学低年级不宜用讨论法。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和表达技能。另一方面。他们学习的内容不适宜于讨论。许多基本技能,如阅读、写作计算技能需要大量的个别练习,用不着讨论。

要如期实现讨论式教学的目标,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的功能,就必须采用恰当的课堂组织技术。

首先,必须在熟练掌握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合讨论的组织加工,所确定的论题必须具有发散性特点。存在多种的解决可能,这样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如《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人定胜天”、“仓廪实知礼节”,语文教学中的“死海真的会死吗?”、“对智叟的现代评价”等论题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其次,教师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生成的问题,要具有敏感性,要通过筛选和提炼,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论题,从而推动课堂讨论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如一位地理教师在“讲气温和气温分布”这节内容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天当中,太阳热辐射值最高的时间是12点,但地球表面气温最高的时间却是14点,这是为什么?这一问题虽然超出了初中地理的认知要求,但对学生理解陆地和海洋气温变化规律却有很大帮助。教师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善动脑,想得深,接着对吸热与放热的时间差问题,作r初中学生能理解的通俗解释,把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进一步推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教师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讨论情境,努力实现,教育的理性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沟通。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互动的最大潜能。

篇2

讨论式教学又称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组织或参与下,学生集体围绕一个中心论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讨论、搞清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讨论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启迪思维的作用。通过讨论式教学,能激起学生扩大知识视野的欲望,为了做好讨论准备,他们要围绕论题阅读大量的书籍,收集大量的资料,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进而对课堂讨论中所论及的论题的论证达到应有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第一,讨论式教学法着力于发挥学生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的相互作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的实质就是自身的情、意、行等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受教育者去进行这个过程。讨论的作用就在于可以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过程的积极进行。讨论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谈提供了场所。他们在讨论中可以发现别人的思想火花,从而启迪自己的思维,产生共鸣。这种由讨论一石激起的浪花,由于它的持续进行,浪花形成波澜;一石撞击出来的新观念、新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渐成为大家的共同收获。在讨论式教学中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讨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都是民主的,这就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发表意见,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讨论和争辩,就可以识别正误、即辨是非,改正错误认识,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二,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日常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中存在的某些思想认识问题,仅仅在课堂上提供一些材料或实例加以说服,难以奏效。他们看问题往往是"客观"的,是"尊重事实"的。实际上,他们观察问题的方法往往是不科学的,思想上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成了学生思想认识和思想觉悟提高的障碍。为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观察问题的科学方法,就要在讨论式教学中注意体现方法论教育,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如讨论"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这一课题时,我们不回避建国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曾走过曲折的道路,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使学生看到远大的前途,正确对待革命道路上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从而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观察与分析获得真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

第三,讨论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口头表达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完成"四化"大业的主力军,因此学会科学的自学方法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自学是学生获得真知的一种主要途径。由于讨论要求学生积极准备和发言,促使学生学会自己看书、摘录、剪贴、写发言提纲、积累资料、翻阅参考书等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积累知识、扩大知识、整理知识的一套科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克服胆小怕事、不敢和不善于发言的缺点,使学生学会说理、能言善辩,这对活跃思想、开阔思路、搞好各科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是大有帮助的。

第四,讨论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变教为导,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自愿地学习。学生懂的,教师不多讲;通过看书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少讲,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实践、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长处,组织好小组的学习活动。提出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大家合作来完成,以达到交流合作的目的。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学、去读、去悟,从而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对于学生所提的有价值的问题,应该进一步指导、点拨,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加以赞赏。在学生汇报时鼓励他们谈体会,说真话、实话,充分肯定欣赏学生独特的感悟和理解。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互相欣赏、互相接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五,讨论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

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复杂的问题,不仅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也影响了教学效率,浪费了课堂时间。

2.选择合适的课堂讨论方式

目前思品课堂教学中采用的讨论方式主要有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三种,教师要根据问题的类型,课堂的情境,课时的安排,灵活选择合适的讨论方式。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监督,给同学以启发,不要让一些同学变成观众,也不要让讨论变成了教师组织的同学聊天时间,最后起不到效果。

3.教师要精心拟出讨论题

讨论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败。因此,教师应该精心拟出合适的讨论题,论题要具有代表性,选准切入点,有梯度,有层次,结合课堂实际,适时使用。

4.选出代表发言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讨论式"教学法中,教师要积极诱导和鼓励"学困生"发言,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另外,学生代表在发言时,教师应提出要求:必须运用书本中的思品术语,语言表达要规范、流畅。

5.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简短的小结

篇3

讨论式教学法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广阔而灵活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课堂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各抒己见,在遇到同样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时,讨论给予每一位参与者平等的机会解释自己的观点,最终通过类似头脑风暴的形式达成共识。这样大家在讨论过程中既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又在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的同时深化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参加小组讨论、听取小组汇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作出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讨论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开展讨论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不能管得太死,把讨论式教学变成披着讨论外衣的传统讲授式教学;又要注意放开的“度”,不能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教学变成了“放羊”。一般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日常经历,找出贴近学生生活而学生又感兴趣的事物或者问题,了解学生想在学习中知道什么、发现什么或是其他的感知与想法,不能脱离实际,搞“空中楼阁”。以小学四年级科学《花的构造》一课的教学为例,在上课前,可以先了解学生在平时比较常见的或学校里种植的花,最后发现学生对于油菜花和白兰花是比较熟悉的。课堂教学时带来这两种花给学生进行感知,再提出有关花的结构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讨论。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初步认知,还有实物让他们观察,学生分组开展了热烈讨论,最后结合课本,得出了花的构造一般分为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和不完全花(缺少完全花中的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假设教师没有了解学生实际和提供实物供学生讨论,则学生很难理解花的结构,讨论效果自然不佳。其次是有的放矢,抓住本质。有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于课堂时间控制能力不够强,为了避免出现讲完了课本无话可讲的情况,通常会采用“大包围”式的教学,什么问题都讨论,什么知识都细讲,还美其名曰“精耕细作”。这样漫无目的、囫囵吞枣式的讨论式教学,既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又达不到良好教学效果,还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成功的讨论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聚焦,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讨论研究,才能获得真知并发展能力。

以《声音是怎样传播》一课为例,教学时有学生提问:“土电话为什么不能拨号?”这个问题已经偏离了教学内容,而且相关知识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时笔者采用了转移目标的方法,告诉学生这个可以在课后查资料去了解,这样就可以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有的学生问到“太空中能否听到声音?”时,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认识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道理。最后是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要认识到,讨论是方法而不是目的。教师要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在讨论时围绕中心的问题,杜绝离题太远或是冷场的情况发生。笔者在《两栖动物》一课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讨论两栖动物的定义时发生了分歧,一些学生认为“两栖动物,就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并坚持这个观点。对这个错误观点,笔者没有轻易表态,而是鼓励其他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就有学生提出了“鹅又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生活,但鹅是家禽”的反驳。最终,大家通过讨论思考,再通过笔者的引导,明白了两栖动物是“小时候生活在水中,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的道理。

三、结语

篇4

1.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讨论式的课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用真挚、坦率的心境与学生平等相处,用爱心为学生营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质疑的氛围,同时给学生留足敢想、敢说的空间,做到精讲多讨论。

2.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

讨论的形式不同,讨论的方法也就不一样。我们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中高年级结合“学习策略”的介绍着重进行了“讨论策略”的指导。如发言人如何发言?如何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如何评价别人的意见?不同的意见如何质疑、辩论?小组长如何组织组员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如何集中意见向全班汇报?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由讨论时无话可说到“争论不休”,由不会抓重点与关键到提出继续讨论的话题。如在一节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课中,各小组共同整理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后,教师提出了“根据各种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特征,联想公式推导,哪些公式可以合二为一”的讨论问题,学生经过讨论,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计算可以合二用一个公式时,另一组同学说出“圆锥体体积=1/3×底面积×高”。

3.精心设计讨论点

“讨论点”通常指讨论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就是讨论点,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学习圆锥体积,只要弄清楚圆锥体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关系就行了。

4.及时把握讨论时机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讨论式教学也不是什么问题都可讨论,都要讨论。从学生角度想,主要是当学生产生疑问的心理状态或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进行讨论。具体来说,在思考出现困难、意见产生分歧、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知识需要拓宽时安排讨论。如学习“化简”后,一位学生提出:“既然比可以化简,为什么乒乓球比赛时不把比分16比8化简成2比1呢?”这个问题提得好,就是很好的讨论机会。

5.合理调控讨论过程

要使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教师必须对讨论过程进行指导和调控,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示、点拨、设疑、答疑等。一是调控学生的情绪。在讨论中,学生极易出现强烈的情绪,有时甚至影响纪律,降低讨论质量,所以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情绪,让他们积极参与,又要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二是调控进程,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通过提要求、分级检查等形式,保证讨论活动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三是发现问题,寻找典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寻找典型范例,以便在反馈讨论情况时以“典型范例”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6.灵活运用讨论方式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讨论

素质教育的历史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单靠教师“讲课”是不行的,还要通过精心组织课堂“讨论”来实现。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指导学生围绕讨论题,在一种良好平等的气氛中直接、自由地进行探索、讨论,多向思维,各抒己见,互相启发,的一种学习形式。如何能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试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何谓高中历史中讨论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广,新的教育理念也不断深人。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讨论式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有效补充。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和应用,许多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在尝试运用讨论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贯彻课改精神,本人尝试将讨论式教学引人高中历史课堂,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何谓讨论式教学?本人认为所谓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

二、高中历史中进行讨论式教学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

采用讨论式教学,就是要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使其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应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的提出问题、互相交流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也并非不关注教师在其中的指导地位,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做到有目的、有序的掌握讨论活动的局面,并引导和激发学生去积极的主动并带有创造性的进行讨论。

2.全体性原则

课堂的讨论活动,需要全部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使每一个成员,包括老师在内,都要在讨论中得到收获,那就要求历史老师要精心的挑选课前预习方向和讨论题目。首先,讨论的方向和内容要跟课程安排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其次讨论的话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思维灵感;再次就是讨论的题目要有坡度,因为目前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其接受能力也都存在差异,所以在选择话题上要做到既突出“点”,又要照顾到整个“面”,做点难易适度点面结合。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讨论中有收获,使得课程讨论成为真正的培养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环节。

二、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讨论形式

1. 相互协商法

讨论时,小组成员可以先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或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中,我先提出了问题:请从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习俗风尚、交通工具、通信手段、传播媒介等方面考虑,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有了怎样的变迁?以及造成这些变迁的原因是什么?而后各小组成员自己思考、协商,汇总形成小组观点,再拿出来进行集体讨论,最终全体达成共识。这样的过程,既发挥了每一个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又汇集了同学们的共同智慧,起到了提升对祖国悠久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热爱之情。

2.相互补充法

在小组中每个成员独立思考后,随机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以他的意见为参照,发表见解,最终形成集体意见。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全班组与组之间的探讨,在这种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3.相互提问法

可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学生之间可点名提问,也可男女生相互提问等。这样的方法增强了趣味性,如加人一些竞争机制,则使学生产生较高的积极性,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三、高中历史中进行讨论式教学的实施

1.设置疑问

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给学生设置疑问,所以教师就要深人的研究历史课本的结构和知识点的分布,然后根据课程安排一步一步的逐渐提高难度的设置问题,学生在课前的准备问题过程中,就已经熟悉课本知识,在课上才能更为主动的参与讨论。高中历史教育,要结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文学、地理、政治等方面,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解决疑问

在学生充分进行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些疑问。尽可能的让学生发言,互相交流看法,然后自己去解决疑问并提出新的问题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就是引导者,引领学生前往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不是传输者,不要过多的发言,而是以提问题为主,让学生主动的动脑思考,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3.总结疑问

作为老师要善始善终,要依据课堂的讨论情况来及时的做出总结,然后根据总结去指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使教学进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发挥出最佳效果。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采用有效的课堂讨论式教学,体现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能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也能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付会芳.高中历史常用课堂导人技巧例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4)

[2]杨竹芬.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学如何应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J].临抢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篇6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价值认识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经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的确,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重要性、互补性。

讨论,也是一种交流,即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自古至今,文人墨客都很在意“讨论”一事。《南史・儒林传・顾越》记载:“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孙犁在《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有言:“要想使文学艺术提高,应该经常有一些关于艺术问题的自由讨论。”可见,经常讨论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大有裨益。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就这些观点和看法创设“问题――思考――讨论――解决”的情境模式,就能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理解和包容。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模式建构

(一)讨论的准备

1.合理分组

实践表明:大规模的讨论,会限制某些学生的参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布鲁菲在他的关于小组规模研究的总结中建议,5人是小组讨论的一个理想数字,增加人数会使讨论不够广泛、充分,减少人数会降低讨论的效率和水平。”在分组中,应坚持教师指定分组和学生自由组合两种方式的平衡,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两种分组中获益匪浅,又避免因偏重一种而带来的不利。组分好后,还要以圆形的方式展开讨论,这样,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被别人注视和倾听,每个人也有同样的机会看清别人。学生在这种尊重和平等中,一定会积极参与,畅所欲言。

2.确定原则

“大卫・布瑞斯基认为:由于讨论会对参与者扩展知识面,增强理解力和判断力方面产生作用,因而讨论不同于交谈或对话,她应该是严肃、认真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法,首先要向学生明确讨论应遵循的原则。

(1)批判性原则

批判性的讨论,是指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反复斟酌有价值的观点,使这些观点经受怀疑、争辩以及反驳等一系列过程。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参与者愿意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进行讨论。这就是说,当听到有说服力、理由充足的反对意见时,能及时更改自己的意见;当反对意见理由不充足时,能对自己的想法坚信不移。

(2)高度注意、热情倾听原则

讨论时,如果学生都不认真、没耐心倾听发言同学所讲的内容,那么讨论也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所以,讨沧需要高度注意和热情倾听。汉斯一乔治・盖德默在谈及讨论这一概念时讲道:对他人给予高度注意这种有礼貌的做法,往往可以使我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被他人所讲的内容深深吸引。这里的高度注意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多留神儿。“帕克・帕玛尔也认为: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由此可见,这种高度注意、热情倾听,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3)谦虚、有秩序原则

谦虚是指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知识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并且行为举止也与这种态度相符。只有具有谦虚的态度,才能为讨论的和谐、持续进行提供保证。同时,谦虚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在讨论时井然有序。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按圆形顺序依次发言,之后,可以自由发言。这样,当一位学生讲完后,不管下一位同学愿不愿意发言,发言的压力都会传到他身上,这就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了至少一次的发言机会。自由发言,更可以为想说的同学提供多次发言的机会。

(4)民主、平等原则

在讨论时,我们都追求理想的讨论氛围,也就是参与讨论的人在民主的氛围中,都能平等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对所有成员的观点都给予充分、平等的考虑。只有坚持这一点,讨论才能愉悦,也才能获得理想的结论。

(二)讨论的进行

1.问题的提出

(1)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尽可能用清晰的、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尽量有具体的细节描述,避免空洞的、冠冕堂皇的抽象语言。

(2)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讨论。问题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能起到启发、促进、深化的作用,问题还需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近,最好处于最近发展区。有学者已经从性质这个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如下表所示:

学习结果(目标)与教学任务(目标)分类比较(认知领域)

从上表知识的分类以及讨论式教学的特点,可以看出上表中的第一类知识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最有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有关系统的基本知识。而第二类和第三类知识可以采取提问,让学生进行讨论,加深理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精神。

2.讨论的展开

问题已经提出,情景已经创设,学生着力的就该是切实的讨论。讨论时,学生应该按确定的讨论原则和步骤展开讨论,摆出自己的观点,接受别人的意见,进行思维的碰撞,在交流中集思广益,,形成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应多观察、多倾听,对出现的问题多指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身份适时参与各个小组的讨论。这样,学生的讨论才能够持续、深入下去。

3.时间的调控

讨论还需要根据讨论内容的难易及容量大小,调节相应的时间。对于困难的、容量大的问题,要舍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深入探讨;而对于容易的、容量小的问题,要适当调控时间,让学生既讨论了问题,又不至于浪费时间。

(三)讨论的汇报

当小组讨论结束后,应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汇报讨论的结果,促使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1.学生代表发言

由小组成员集体商议,并推选1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但选定代表的发言必须是本组成员共同思考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人不能舍弃、偏解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这既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2.书面汇报

篇7

关键词:思品课;讨论式;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只讲,不能真正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要想真正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树立教学互动的理念。本文针对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提高讨论式教学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案。

一、开展讨论式教学的作用

1.利于学生的知识拓展

在每一个课时开展之前,教师要向学生布置课堂讨论内容,这样能够使得学生课余时间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工作。例如,在学习粤教版初中思品“环境问题”这一部分知识时,需要教师设计好课堂讨论问题,环境、环境问题的概念是什么,学生是怎样理解的,危害环境的因素具体有哪些等。这样学生要想在课堂讨论中有良好的表现,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或者在生活中进行调查。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在调查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组织能力以及自信心。这样在课堂讨论中,能够便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的心态,使得学生自身的知识得到拓展,避免老师单纯地讲课,学生在那样的学习环境中只能一味地吸收,学到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学生通过对环境问题的讨论,能够深入记住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比如工业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工业三废的排放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开拓新的知识点,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利用环境,让学生明白合理开发、利用环境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举例子说明,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提高自身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初中思品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强调师生互动,但是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思考。教学活动过于简单,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难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是学生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在长期呆板的教学环境下,对学生容易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初中思品课堂上,教师需要实行讨论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不断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环节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粤教版初中思品“我们的人身权利”这部分知识时,需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拥有的权利,让学生分析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进行举例,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对人身权利的理解,能够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都维护个人尊严,保护个隐私,对我们每一个学生的人身权利进行负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堂上起到主导地位,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不利于课堂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也不能满足教育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式教学,帮助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民主、平等的关系,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根据教师的话语进行衔接,真正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策略

经过以上分析,讨论式教学在思品课程教学中有很多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以下方面开展课堂讨论:

1.选择好讨论的课题

初中生的知识储备还不是十分完整,教师在选择讨论课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布置过于深奥的题目。假如教师安排设计的讨论题目过难,容易使学生在理解中发生偏差,学生难以理解,不能进行积极讨论,强行在课堂上讨论繁杂的问题,就达不到讨论式课堂的真正目的,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另外,还需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概念,不能模糊不清。要想真正地做到讨论式教学的效率,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选题。

2.给学生准备的时间要充分

在初中思品课堂上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范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思品教学环节中,需要教师留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在合适的时间范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信息以及处理信息,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展示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开展多形式的讨论

在初中思品课堂上,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活跃,能够避免学生产生不好的学习情绪。可以进行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粤教版初中思品“塑造自我”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同桌讨论,让同学之间互相了解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做到自尊自爱、明辨是非以及对自我负责。在学习“我是中国公民”这部分知识时,由于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问题着重放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上,在相互讨论中,能够促使学生对公民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每一学生都能够深入体会。

4.在讨论中渗透教育

初中思品课程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这样的教育模式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思品课堂上,需要教师围绕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加强自身的德育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粤教版初中思品“相处有方”这一单元内容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在学生的理解讨论中,教师再进行引导,真正促进学生对自身素养的提高,使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其他事物,学会公平健康竞争。

总之,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促进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真正实现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秉昊.初中思品课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现象的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篇8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围绕某一个社会现象或某一问题的一些特定方面展开积极的讨论、辩论以及争论,大家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个人的看法或小组的观点,相互启发,达到把问题弄懂、把问题解决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2.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物理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第一,主线原则,也就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第二,“度”的原则,也就是教师要进行适度的引导,防止课堂讨论太过发散,出现混乱的场面。第三,知识、思想、方法相统一的原则。第四,兼顾其他教学的原则,也就是要把科学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知识和能力相统一等原则兼顾进来。

3.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3.1讨论内容与时间的安排

大多数高校的物理课分两个学期完成,并且一般都没有充足的学时数,所以要想在大学物理的重点章节(包括力学、热学、电学、电磁学、振动与波)设立讨论的内容,就必须解决课时紧张,教学内容无法完成的矛盾。所以,可以采取对书本上的主干内容重点讲、对次要和支节内容不讲或少讲的策略,来挤出8-10学时的时间当做讨论课的时间。通常,应该在每学期的期末也就是讲完理论课的时候安排讨论课,在力学、热学、电学、电磁学、振动与波几个部分里面选取出相应的版块当作讨论课的内容,应该设立4-6个参考题目在每个讨论版块内,这样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几乎能够讨论到大学物理的每个版块。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讨论课,并且都积极参与进去,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所以,适当地减少大学物理的教师授课时间并增设讨论课,不仅能够保证完成教学内容,还能促进教学效果更好。

3.2讨论式教学的形式

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课程,讨论式教学的形式也不同,应用方式也灵活多变,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课堂讨论的形式。这种方式是老师在教学中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是想要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就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即兴发表各自的意见进行讨论的形式。这是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形式,但是由于大学物理课堂有较多的人数,很可能会有些同学没有机会对自己的意见进行发表,所以,课堂讨论的形式适合于小班教学。(2)小组分散的形式。这种方式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小组分散的讨论形式也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但是也只适合小班教学。(3)班级先分散后集中的形式。这种方式先把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大概6-8个学生,并在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学生做讨论主持人,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并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讨论结果。若他展示的讨论结果和其他组的不同,其他同学可以对此提出质疑并展开全班性的讨论。最后在结束讨论前5-8分钟,老师需要对整个课堂讨论做总结发言。

3.3讨论式教学的组织过程

老师要在进行讨论课之前把组织工作做好,用以保证讨论课能有良好的效果。(1)讨论前的准备工作通常,老师需要把讨论的题目在讨论前2周就布置给学生,并对同学们提出讨论的要求与目的。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在讨论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课堂讨论收到良好的讨论效果。(2)课堂讨论老师要在组织课堂讨论的时候尽可能的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其中,学生能否积极地参加对讨论课能否成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老师在讨论的时候需要把以下几个问题处理好:第一,不要急于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老师应该对发言中存在的缺陷充分的利用,引发其他同学积极地参与争论和讨论,通过激烈的讨论,让大部分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第二,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避免少数几个学生总是发言的现象,通常,这些发言者大多数是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如果不限制这种情况,其他大多数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就会丧失,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不爱讲话的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所以,老师要想办法为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创造发言的机会。第三,对学生提出的新观点重视,鼓励独创性的见解。老师在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学生发表的观点有分歧的时候,不要对学生的观点立马予以否定,因为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参加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就算学生提出了错误的观点,老师也不要立马做出结论性的意见,而是要把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引导。讨论式教学法的生命力所在就是不同的观点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3)课堂讨论后的总结老师之所以要用5-8分钟做课堂讨论总结的原因就是学生在讨论中发表的观点是不完善的或者是错误的。老师在最后的总结中要归纳总结讨论中那些分散的正确的观点,并及时指出那些片面的、错误的观点,对其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帮助学生把错误纠正。老师还要对意见不能统一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以供学生借鉴参考,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完善化、系统化。最后,老师还要一一评价讨论前学生的准备情况与每个学生的表现。

4.小结

篇9

【关键词】高中英Z 讨论式 教学法 运用

讨论式教学方法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教学理念。目前,我国正处于教学方式改革和创新发展新阶段,因而转变教学中的观念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我国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学习材料,并将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教学中充当被动听众,因而师生之间的沟通偏少,也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进行积极思考。但运用讨论式教学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主观意见的发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因而课堂教学比较沉闷和枯燥。但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是增加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的最佳形式,不但能转变传统教学中单项知识输出,更能优化现有教学形式。运用讨论式教学形式能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一直是主体地位,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根据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对培养学生各方素质有积极意义,且运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可以让高中英语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有趣,进而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二、讨论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头脑风暴。头脑风暴隶属于开放性教学方式,运用此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各类思想都产生强烈碰撞,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夯实学生的基础活动,且有助于学生的脑力开发。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运用英语接龙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单词,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随机说出一个单词,让学生将这个单词的最后字母变成下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如enough-house-select-till这种形式,各个小组同时开始进行单词接龙。小组内的顺序接龙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尽量多的单词,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该教学形式不但能活跃当前学习气氛,也能拓展学生的单词存储量。通过上述思维模式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现目前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交流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交互式教学法不仅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注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教师需要合理的安排教学流程,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解决英语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使学生英语阅读的解题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这将有助于学生综合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英语阅读Sandstorms in Asia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开创性的题目“What caused sandstorms ?”然后让学生结合文章进行交流讨论,并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最后再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发表一下对沙尘暴相关知识的见解,然后教师再适当的辅助讲解,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英语阅读的教学效率。

3.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对讨论活动的顺利推行有积极意义,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若没有民主和谐的讨论环境,讨论存在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如果讨论没能达到必要的学习效果,那么讨论就变成一个形式,教师不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掌握到每个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见解。因此,教师需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并给学生搭建促进交流与互动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讨论平台内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实际上为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角色扮演是很好的方法,角色扮演法与话剧形式相类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对应情境,为学生分配角色,学生根据所学的话题内容开展对应表演,该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对英语有切实的体验,不但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能拓宽学生的语言应用范围。

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和教学中的主体,因而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了解和掌握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内容、通过讨论式教学方式的推进,教师需培养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得出观点的能力,然后通过讨论形式与同学一道开展讨论的方式,学生在交流中也能交换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此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作用可谓不言而喻,教师最好组织讨论方式,然后指定具体的操作意见,推进教学,最终让整个讨论活动顺利推行,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讨论形式,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能帮助学生提升学生兴趣,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将减弱,学生愿意主动的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探究学习状况,并将学习看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进程中,讨论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极为普遍。出于该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要积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找寻到提升学习乐趣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讨论式;展开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56-01

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的展开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干和核心,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引领学生探索研究,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新知;二是引领学生运用新知识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在此阶段,教师应“张开课堂教学的翅膀”,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教学手段,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新授课的“展开”

新授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索、体验、理解、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能力。新授课的展开阶段,应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的优势,组织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解题本领,循序渐进地采取“全扶式――半扶式――自主式”的课堂讨论模式,引导学生获取新的知识。

如,教学“多位数加减法”中的“360+470”和“520-380”时,应在学生感知和明确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后,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根据几十几加减几十几、几百几十几加减几百、几百几十加减几十,推想怎样口算几百几十几加减几百几十几。当学生讨论后急欲知自己的推想是否正确时,先让学生看书自学,再让学生将推想和自学中的认知与同桌交流,对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一般方法形成共识;然后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里讨论“360+470”和“520-380” 的其他口算方法;最后全班交流展示各学习小组讨论的结果。这样的讨论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是实实在在的讨论。

二、练习课的“展开”

练习课不等于做题目,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它不可能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可能像复习课那样有“成就感”。练习课既要体现数学的知识性,也要体现数学的生活性和应用性。练习课既要发挥教师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练习课的展开阶段,应按学生的知识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采取“说算法――说算理――说解题思路”的课堂讨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

如,“ 2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课,先进行基本练习:(1)计算:7+5;6+7;13-8;8+7;6+10;14-9。(2)同桌交流每道题是怎样口算的。

再进行综合练习:(1)计算:6+7-8;9+6-7;16-9+6;16-8-5;13-7+6;4+6+7。(2)小组讨论“怎样算才又对又快?还有什么算法?”

最后进行发展练习:(1)6+( )=14;( )+9=16 ;19-( )=6;( )-6=12。(2)同桌讨论“括号里的数是怎样计算的?”

如此展开,既能完成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又能为学生后续学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三、复习课的“展开”

复习课具有“回顾与整理、沟通与发展”的独特功能。复习课的展开阶段,应充分运用课堂讨论,将知识横向联系,构建成知识网络;纵向梳理,把知识串点成线。零散的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学生学一点就懂一片,学一片就会一面。

如,“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中的一组题:(1)城北停车场里有20辆大客车,小客车比大客车多5辆。小客车比大客车多几分之几?(2)城北停车场里有20辆大客车,小客车比大客车多1/4。小客车比大客车多几辆?(3)城北停车场里有20辆大客车,小客车比大客车多1/4。小客车有多少辆?(4)城北停车场里有20辆大客车,比小客车少1/5。小客车有多少辆?(5)城北停车场里有20辆大客车,比小客车少1/5。大客车比小客车少几辆?(6)城北停车场里有25辆小客车,大客车比小客车少5辆。大客车比小客车少几分之几?(7)城北停车场里有25辆小客车,大客车比小客车少1/5。大客车比小客车少几辆?(8)城北停车场里有20辆大客车,25辆小客车。①大客车比小客车少几分之几?②小客车比大客车多几分之祝竣坌】统嫡剂街殖底芰臼的几分之几?④大客车占两种车总辆数的几分之几?要求学生:(1)小组讨论“题目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2)逐题列式并计算。(3)全班交流、展示、评判。如此展开,不但能帮助学生理清分数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而且能让学生完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