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5 11:2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业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64-001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纵观中国的教育,封闭式的管理,填鸭式的教学,单调枯燥的考试形式,统一固定的标准答案。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质疑的积极性。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太多,花在做作业上的时间过长,挤占了学生正常的娱乐时间和休息时间。学生沉重的书包里都是各学科的辅导书和各种作业。能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教师还要在作业的布置中多动脑筋,认真思考,布置一些质量好,花时少,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的作业,把他们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作业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和灵活性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切忌不结合实际情况,违背教学规律而布置一些机械、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既花了大量时间,又收不到明显的效果,学生也对此十分反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强化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讲求作业的质和量,要讲求启发性和灵活性。《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而且在作业的设计中更要考虑它的启发性和灵活性。如学生在学习了“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后,结合课文中问路的表达,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一位外宾初次到重庆想问去博物馆的路,该怎样问呢?用学过的句型造对话。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了不同答案:
Excuse me, Where is the museum?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museum?
Which way is to the museum?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museum?
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museum?
How can I get to/reach/arrive at the museum?
二、作业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和针对性
长期使用单一的作业形式会使学生久而厌烦,在作业设计时要讲求趣味性。要真正通过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检查学习效果,就力求使作业类型多样化,用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如像单词用猜谜、智力测试题等形式布置。布置的内容比较有趣的令人深思的而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文章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做这样的练习,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还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学生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英语的水平参差不齐,有高有低。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具有针对性。正如在《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作业布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针对学习中个别的学困生,应该适当降低难度,针对优等生则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在数量上和难度上有所增加。要通过作业的多种形式,使他们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作业的设计要有创意性和新颖性
请看下列作业的题目:记录暑假中日平均PM2.5和臭氧O3数值;设计一套你喜爱的校服;做一个血型与性格的相关性调查研究;模拟一次人大会议、记录“最美上海”;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起弹钢琴……等四十多道题,这些别具一格的题是由上海教育新闻网和《上海中学生报》联手推出的2013“中国好作业”征集公益活动中推出的,出题者有官员,大学校长,还有著名教育家、学者、全国劳模、体育明星、作家、画家、律师等各种人物。这些颇具创意的作业无疑称得上是“中国好作业”,也是中国”教育好声音”的体现。这些立意深刻,富有特色的暑期作业比起传统的作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和激发探究的兴趣,从中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篇2
一、作业布置的一般性建议
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要问问自己,为什么布置这样的作业?你不能在讲完一堂课后才想起来这个问题,不能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家庭作业能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他们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让你有机会检查学生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
传统的作业布置,一般在一堂课下课之时。其实最好的作业布置应该在上课之前。因为有时候,课堂的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家庭作业中的题目,所以你要在一上课的时候,就先把家庭作业说清楚,并且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时地说明哪些是家庭作业要求做的内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及时主动参与了课堂教学,又对家庭作业的完成提供了有效的准备。
二、作业内容、形式和评价的一般性建议
1.有效作业的内容
对于作业内容的设计,教师首先应有一个观念:教辅代替不了教师,教辅资料丰富的题量和较完善的知识结构编排确实为复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是否适合每一节课训练的目的,是否能分层次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否考虑与学校其他活动、其他学科的平衡,就得因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情适当选取和重新设计了。
由此,有效作业的设计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去选取作业内容:①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②钻透“重点、难点、考点、知识点、能力点”。③去粗求精、分清难易,理解题目的区分度。④根据学生层次,分类编排作业。⑤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热点,补充或修改某些题目。
2.有效作业的形式
有效的作业形式也能提高教学效率。以下原则可供参考:①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层次以及不同的教学时机。②有趣味性,但不脱离教学;有生活性,但不牵强依附。作业也是一种教学,其有效性就体现在学生能深入其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认知,实现师生互动。
3.有效作业的评价
精心策划的作业,也需要一个精心策划的作业评价。梁丽娜译的《成功教师全攻略》中提到的几点评价原则可供参考:①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表现作出评价。②不要只在学生的作业评价上标明对错。③通过积极的反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④奖励那些重视教师反馈的学生。
在评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互评。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互评中获得发现、纠正等层面上的进步,在与同学的互动中也学会了自我反思,如果教师用心加以引导,还可以为互评提供更准确的反馈信息。
关注学生在不同时间上的进步。学生自信心的确立对学习的进步至为重要,教师在作业评价中跟踪学生学习表现的进步,以口头或者书面评语营造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干劲。
三、历史学科特点的作业建议
作业设计是一座桥梁,这头牵着教育理论,那头连着教育实践。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科类科目,学生思维的训练也应体现在我们的作业设计中。开放性题型可以为我们填补这个教育空白。目前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可行的开放类题型,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
写作练习。在整个教学大纲中都有与读和写能力相关的部分。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写作练习不一定就是小论文。比如制作一页课本页面、为比自己年纪小的学生制作一本历史书等,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达到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篇3
一、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才能够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也才有实效性。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常常会漏做作业或是完成作业很马虎。究其原因,就是其作业的主动性不强,没有把作业看成是自己的事。有意识才有行动,调动起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主观能动性,就等于给作业的有效性签了一份“保险”。如:教完二下《假如我有20元》一课后,笔者通过课堂上巧妙的引导,已经自然地让学生明白要合理花钱,节约用钱。这时,教师再布置一份作业:回家后向爸妈要20元钱,在家长陪同下去超市购物一次(同时发告家长书进行说明)。这样的作业学生都非常喜欢。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因为作业本身非常有趣味性,学生欣然完成了这次作业,而且他们在亲身实践后对合理花钱和节约用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使知识在操作中理解和内化。这种作业是对学习内容的再一次认识和学习,学生乐学,又学得所得,何乐而不为?而对于低年级学生,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开始做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有位教师在上《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时,出示了一个小三角形,教师示范添一笔变成一样新的东西,接下来就让学生自由发挥,动用他们的智慧,看谁画得多。像这样的作业是孩子普遍感兴趣的内容,能让他们的个性思维得到展示,在解决困难中迸发智慧的火花,这种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恰恰是他们钟爱的。教师可多设计这样一些学生很感兴趣的作业,点燃他们对生活的探究热情。
二、设计源于生活的作业,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力求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到学生生活中去。内容上多扫描学生的生活领域,尽量涉及学生关心的话题,接近他们的生活内容。让学生说出心里话,只有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才能切实锻炼思维,增长智能。源于生活的实践作业,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秉承“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事物,关注社会、家庭。如布置低年级学生每天帮爸妈做家务,养成爱劳动的生活习惯,在劳动中鼓励学生思考省时省力的方法,或对家务用具进行改造,使他们在劳动中学会观察、感受生活的快乐和艰辛,从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可组织他们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如到村委会帮助宣讲卫生知识,参加卫生打扫;到敬老院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老人讲故事、表演,践行了尊老的传统美德。又如在学完四年级《孝心献老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在家为老人做的一些事,并请记下来。然后再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你今天回家打算为家里的老人做哪些事?这个周末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哪一件事你能坚持每天为老人做?并发下制作好的一张表格,请学生对照着每天的实际行动,加以填写。这样的作业,切实体现了品德课程既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的理念,非常具有实效性。
三、设计灵活开放的作业,发挥学生创新潜能
传统的作业是封闭的,从内容到答案无一例外。设计开放性作业,不仅可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更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如学习三年级《世界真奇妙》一课前,可让学生回家先查阅世界之最、各国别称等一些资料并加以摘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进行整合、处理,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都十分积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如学习《美丽的大自然》一课后,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去郊游,让学生到大自然当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习—感受”这样的过程,学生迈上了课文与现实生活之间连通的桥梁,增强了认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主动性。
作业内容要开放,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因此,品德教师要关注时政,留意生活,有一双发现生活资源的慧眼,引领学生畅游生活海洋,享受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生活中的你我他》时,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分小组采访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还可以结合国际、国家时政大事,设计这样的作业:收看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记录自己最关注的新闻,开设“班级时政通”;进入春季、秋季,引领学生观察大自然中花花草草;办一期班级手抄报;搜集各种各样的名人名言、谚语、春联、民间故事,在班上召开交流会,评出“谚语王”、“小小故事大王”等。这样的家庭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四、讲究评价艺术,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没有教师对学生作业科学的评价,是很难实现作业应有的效应的。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是“一统制”:统一内容、统一难度、统一要求。作业全班统一,甚至年级统一,与此相应的作业评价方式常常采用打“√”与“×”来判别正误,用百分制、等级制来进行评价。很少注意学生的学习思维、作业过程、学习情绪、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不能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素质及发展潜力。所以对作业的科学评价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这一环节,作业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多大作用。认真地完成作业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中的功效具有潜伏性、长效性。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及时评价,说了就做,做后有查,查了予评,显示出教师对学生劳动成果的重视,同时也做到了以身作则、以身示教,为学生树立了做事的范例;在学生作业评价上,教师应充分准备,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实际区别对待,切不可笼统草率,甚或以偏概全,既不对作业作出准确有效的评价,又容易挫伤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因此,准确有效的作业评价,是让“作业”成为向长远教育目标迈进的“加油站”。
篇4
【关键词】有效作业 优化设计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反思教师的作业布置情况,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作业布置很随意,质量参差不齐的课外辅导材料,网上现成的试卷,前几届任课老师的“宝贝”,往往不加选择和思考的为我所用,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设计作业,这样就造成学生的负担过重,作业目标不明确,重点抓不住,难点没解决。而且,老师布置的作业往往是一刀切的,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作业都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会觉得难度偏高,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再有,学生的作业有重复,机械,效率不高,老师报答案、讲答案,学生只知道抄答案、死记答案,根本不会融汇贯通、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二、优化作业设计的意义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优化作业设计的原则
1 作业设计要有文体意识。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是以“主题”为单元来编排的,淡化了文体意识,然而,不同文体,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方法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关注单元中那些共性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将视点更多地集中在不同文章的差异上,只有熟知不同文体的特点,才能用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去真正的领悟文章的内涵,在作业设计这方面,也应该体现文体意识。
现代文的学习涉及词句段篇,题目设计重在对句子的理解,它的含义、作用,还有对整篇的主旨把握、写作特色的分析。文言文的学习也涉及字词句篇,但题目设计却与现代文却迥然不同。文言文更侧重于词句的积累与理解,文学常识的识记,然后才是对内容的把握。
2 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课前预习作业。设计课前的预习单对“少教多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变依赖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并增强预习的自信心,逐步解决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
预学单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学生已经会的是什么,学生能做到的是什么,经过有效的引导,学生能解决的是什么,学生面对的困难是什么……这些问题在设计作业单时都要经过精心的考虑。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预学单,而不是从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的角度来思考,把这份预学单变成老师的准备课。
可见,预学单还是以学生的预习为主,可以从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基础自测,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初读赏析,质疑问难等角度设计。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真正的学生的“学”。
3 课后作业形式要多样化。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后作业要深入挖掘文本资源,围绕教学目标,就对文本的思想内涵和写作手法作适量的拓展,注重多学科的知识融合,以充实文本资源的蕴涵,开阔学生眼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最终达到鼓励挑战性学习。
因此,教师要针对课堂上发现的新问题、学生学习的难点,可以及时布置在课后作业当中,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的实施。精心设计拓展性习题、比较性习题,举一反三,让学生将课内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更加融会贯通。同时,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内容不能枯燥,要寻求作业创新,要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如尝试情感体验型、口语表达型作业、观察积累型作业、动手操作型作业、搜集整理型作业、交际锻炼型作业、采集编创型作业、调查考究型作业、操作实践型作业等。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作业布置应精当有效。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精当有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熟知学生的学情,研究教材,锁定教学目标。不同的知识类型,设计什么样的题型最有效;通过练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照顾到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
因此,布置作业时,除了考虑到锤炼“双基”的功效外,还要注意所选题目的典型性和示范性,这样,学生由一道题可以掌握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总之,让学生去做最必要的和最需要的练习。遵循“目标小而明确,题量少而精要”的原则设题,难度上要有梯度,数量上要分层,既让学生落实了教材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减少无用功。
四、结语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己。”作业设计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新,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要切实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作业成为一座连接“少教”与“多学”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潘慧敏《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与对策》语文教学与研究
篇5
一、形式多样,提高学生作业趣味
传统的语文作业,都是按教师指定的题或词语回答或抄写。单调枯燥的作业使学生劳心费神,疲惫不堪,因此抄袭作业,甚至请人代做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很不利于语文教学。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改变些作业类型,多改变些作业方式,吸引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地完成每一课时的作业。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方法:
1.口头性作业。“口头性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的能力。笔者经常让学生们朗读和背诵笔者从课本中和课外读物中选择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段或全文,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班级中每天都有学生拿着美文和同学交流,促进了学生们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笔者还采取了开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口语水平。一个学期下来,很多学生认为老大难的作文,语言写得比以前优美多了,作文分自然就上去了。
2.开放性作业。《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笔者经常给学生布置续写作业,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与解读能力;让他们收集资料、图片、文章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同时,还让同学们自己布置作业,第二天由出题人解答问题,班中有些同学自发组成了出题小组,居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按时完成作业,也养成了合作探究的好习惯。
3.仿写性作业。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习作,要学会作文,首先要从字、词、句、段上下手。其中仿写句子、段落是很重要的练习。
二、内容精而活,让学生有效练习
初中学习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语文学科中字、词、句以及篇章的基础知识,对学语文的欲望已转入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尝试阶段。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少而精,多趋向于实践运用的题型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如《春》一文,应围绕“修辞方法的运用”去设计作业,或问答,或填空,或写模仿文;《白杨礼赞》围绕“象征手法”“访问”的运用去设计作业,以说和读;《背影》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可以设计片段练习,记下自己生活中印象深刻感人的一幕。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要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笔者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是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分层布置,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以此激发全体学生的作业兴趣。对有些课文的作业按其要求的高低或知识的深浅程度设计成两类,将难度大的作业布置给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另一类难度小的作业给基础差的学生做。这样,既使优生加强了知识的掌握,又使差生顺利地完成了作业。又如,在学生作文布置时,以不同的要求对待优差生,对优生的作文提高要求,降低差生的作文要求。这样,既激励了差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提高了优生的竞争意识,使全班学生都形成一个激烈竞争的学习氛围。由于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当然,教师还应相机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
四、重视品德教育,寓育人于作业之中
篇6
【关键词】:语文 作业 设计
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多年来,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其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内容单调;二是层次单一;三是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
在实施新《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我觉得语文作业的布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注重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如果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觉地把完成语文作业当作一项乐趣,并积极地在创造性活动中追求更大的愉悦时,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便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抄写类作业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记忆,但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对抄写类作业不感兴趣,任凭教师语重心长,学生就是置若罔闻。那我们可否换个花样呢?如让学生把生字、词做成生字卡片,并给卡片配上自己喜欢的卡通图画或图案,把一些重点的课文片断简单归类,并且按不同主题出一期手抄报,优秀的在班级橱窗内展出。
二、 注重层次性
我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中,有意识地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命令式,强制式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自主选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三、 注重多元性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
1.画一画。在教学中教师可变枯燥的读书、抄写为绘画,帮助理解与学习。如学了《天安门广场》之后,让学生画一幅天安门广场的方位示意图,学习《江雪》后可以让学生画一幅渔翁独钓图,再现诗歌描写的意境。
2.演一演。喜爱表演是孩子的天性。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孩子分角色的表演教材内容,或演课本剧,让学生更直接的将自己的情感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转贴于
3.做一做。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可以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如学了《第一次抱母亲》后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妈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的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写下一小段日记,把自己的创意和妈妈的欣喜记下来。学了《鸟语》后,让有条件的学生养一两只小鸟,去跟鸟儿接触、交谈,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4.看一看。教师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社会,多看、多听、多观察、多感受,鼓励学生平时多做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或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写一写观察日记。它将让学生着眼观察、动笔记录、用心思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学习语文的素材。如可以让学生养小蝌蚪、种蒜苗,观察其发展,观察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写观察记录等等。
5.查一查。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它可以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例如教学《克隆之谜》后,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克隆的资料,了解更多克隆的知识。学了《》后,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的故事,并在班级召开“万里行”故事会。
篇7
一、差异性作业的设计
在差异性作业的设计方面,具体做法有:
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是必要的。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我们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造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的段落,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回家继续背,直到熟练为止;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文,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这样,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了良性循环。由于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当然,教师还应相机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
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
以下是实践性作业的几种类型:
1.查找类作业。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扩大知识面,可让学生去查找有关参考资料。例如八年级教材中有一个单元为“自然奥秘”,所涉及的知识有天文地理,也有动物植物等等。学习了《最后的恐龙》一文时,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了有关恐龙的资料,有文字,有图片,还有光盘,甚至还有同学带来了自己心爱的恐龙玩具。上课时,说起恐龙,学生个个头头是道、兴趣盎然,老师都觉得自叹不如。
2.表演类作业。根据课文内容,排练课本剧,这样不仅熟悉了课文,而且在创作艺术形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教完《市长》等戏剧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以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了他们多样的个性。
3.考察类作业。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考察能力,可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考察活动,并做好考察记录,这对更全面、系统地学习相关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教学八年级“风俗世情”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在父母的带领下,前往皇华镇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考察一下皇华镇的风俗人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并与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同时在班级里还进行了一个“我的故乡——皇华镇”展示活动,同学们通过摄影、写作、纪念品等各种形式作品来展示了对“皇华镇”风俗人情的理解。
篇8
[关键词]:技校 快乐作业 “自助餐” 作业设计 学习 自主性 探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路的创新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语文作为技校教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对于技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素质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语文作业作为教学知识训练的重要形式,对于学生所学习知识内容的巩固提升以及学生能力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助餐”式作业设计在结合技校学生学习特点基础上,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宗旨,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与评价,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教学突出的作用效果。下文将结合对于技校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实际情况,在对于“自助餐”式作业的内涵以及意义分析基础上,进行技校“自助餐”式语文作业设计具体方法步骤的研究探析。
一、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好的掌握技校学生语文学习情况,专门以某技校2011级财会专业二班语文教学情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于技校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为了达到理想的调查研究效果,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不仅要求简洁明了,并且要有突出的针对性,主要围绕技校语文教学开展中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以及学生对于语文作业设计的满意情况、作业题型等方面展开调查统计,比如“学生每天完成语文课外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学生对于教学所布置的语文作业的总体评价”以及“学生最喜欢的语文作业题目类型”等,在设计这些调查问卷题目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答案选项,供学生选择,以完成对于技校语文教学开展中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和需求的调查统计。
调查主要通过不记名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发放以供学生填写,并现场收回,应注意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最终,对于收回的问卷答案按照不同的答案选项进行整理统计,以进行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分析。在对于某技校2011级财会专业二班学生平均每天完成语文作业的时间调查统计中,问卷问题共设置A、B、C、D四个选项,其中A选项为半小时,B选项为一小时,C选项为两小时,D选项完成作业花费的时间更多;本次调查共发放并收回57份有效问卷,选择A项的学生有16人,约占比率为28%;选择B项的学生有32人,约占比率为56%;选择C项的学生有9人,约占比率为16%;没有学生在问卷调查中选择D项;根据该技校2011级财会专业二班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该院校的语文教学开展中,语文课外作业布置设计的总体数量基本适宜,学生平均每天完成语文作业的时间也相对比较合理。其次,在并对于该技校2011级财会专业二班学生对于所布置语文作业的满意情况调查中,有21人对于所布置的语文作业不满意,约占比率为37%;有28人对于所布置的语文作业基本满意,约占比率为49%;有8人对于所布置的语文作业满意,约占比率为14;根据这一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以往所布置语文作业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因此,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中,需要结合学生对于以往所布置作业的评价情况,进行语文作业的科学合理设计。此外,在对于学生所喜欢的语文作业题目类型的调查统计中显示,学生普遍比较喜欢较为自由的语文作业题目类型,对于传统的抄写以及背诵、阅读、写作等题目类型喜爱程度都比较低。
二、“自助餐”式作业的内涵
在教学实践领域中,对于“自助餐”式作业的定义为,教师在进行作业的布置以及设计过程中,讲新课程标准作为设计导向,注重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通过分层设计和作业布置形式,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选择,以通过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与不同数量的作业训练,使得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收获与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理想的教学和学习成绩效果。通常情况下,“自助餐”式作业主要有必做题与选做题两个部分构成。
三、“自助餐”式作业的特点及意义
结合教学实践中,“自助餐”式作业设计应用的具体情况,“自助餐”式作业主要包括以下特点,首先,“自助餐”式作业形式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产物,因此符合新课标的精神要求,迎合新课程教学特征;其次,“自助餐”式作业设计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情感等个性化需求和特征都有充分考虑;再次,“自助餐”式作业对于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以及水平均有相对较高的要求。结合“自助餐”式作业的上述特征,可以看出“自助餐”式作业设计形式,在实际语文教学应用中不仅能够对于学生在课外学习中的主体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需求等实现充分尊重,同样对于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能力和水平具有较高要求。
四、实践步骤
结合上述对于技校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及“自助餐”式作业特征、内涵的分析,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进行“自助餐”式作业设计,首先,要注意作业设计的优化合理,由于技校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和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个体性差异特征,因此,进行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同时注意分层进行作业设计,并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训练的过程中保持不断探索的精神。其次,进行技校语文作业设计中要注意保证学生能够实现自主选择,以保证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比如,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既要包含语言知识作业内容,还要有社会实践作业部分。最后,进行技校语文作业设计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需求,对于学生的作业评价要包含发展性评价和分层量化评价等多样化评价形式,以保证对于学生作业评价的科学合理。
五、结论
总之,进行技校“自助餐”式作业设计,既要注意在作业设计中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师生以及资源之间的合作共享,来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效率,还要注意进行综合性的语文作业设计,实现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以提升技校语文质量水平,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篇9
由于我们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在布置作业方面往往采用“一刀切”“题海战术”等手段。作业多了,学生就出现抄袭、马马虎虎应付、不做等现象,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得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成绩无法提高。传统的课外作业形式单一,任务繁重。况且作业只注重知识的记忆和重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机械性的重复,造成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一、 趣味性课外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师设计作业要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上做文章,作业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能够吸引学生。例如:在进行统计概率教学前,为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体现概率,笔者特地布置了两道题目。第一题是求向上掷一元钱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第二题是求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一张是红桃4的概率?从中抽一张是方块A的概率?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学生们非常有兴趣,这些课外作业设计简单又喜闻乐见,又由于动手性强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层次性课外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作业设计必须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所区别,应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问题1 在正方形网格中,与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 与的相似比是多少?
笔者通过把握“低起点,多台阶,小布快走”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梯度性地层层推进。 五个自主探究的问题,层次鲜明,就像一个个小台阶,层层引领学生深入分析,拾级而上,便于全体学生掌握知识,使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三、生活性课外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体验感受
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因此,在课外作业设计时,课外作业设计的根本是让学生能品尝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例如:每年春秋是流感多发季节,有一种抗生素,据临床观察:如果按规定的剂量注射这种抗生素,注射药液后每毫升血液中的含药量y(微克)与时间性t(小时)之间的关系近似地满足图中所示的折线。
⑴ 求出注射药液后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微克)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⑵ 据临床观察: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不少于4微克时,对控制病情是有效的。如果病人按规定的剂量注射药液后,那么这一次注射的药液经过多长时间后控制病情开始有效?这个有效时间有多长?
⑶ 假若某病人一天中第一次注射药液是早晨6点钟,问怎样安排此人从6:00-20:00注射药液的时间,才能使病人的治疗效果最好?
这样的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问题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激起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积极开动脑筋,真正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了生活实际之中。
四、探究性课外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小组合作
探究性是课外作业是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探究不能随意无度。因此,课堂外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
例如:七年级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课前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例题:“求证:有一条直角边及斜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探索1:能否将斜边上的高线改为斜边上的中线和对应角的角平分线?
命题1:有一条直角边及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真)
命题2:有一条直角边及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真)
探索2:能否把直角三角形改为一般三角形?
命题3: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判断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命题成立?
像动点问题、找规律问题、转化问题等非常适合学生去探究合作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系列的探究题目绝不可能,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度布置这些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获取知识。
篇10
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几点做法。
一、设计整理性作业
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才是我们
真正要实现的目的。那么怎样实现呢?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我从整理知识结构和错题作业做起。
数学的每个单元都有其相应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容易忘记。因此,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布置整理知识的作业。在整理知识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成一片,形成良好的网络知识结构,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学有所获。
如,在学习“圆”之后,我让学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学生采用知识树、表格等形式,重温了圆的特征、圆周长、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更好地掌握了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的方法。
在不断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在平日的数学课上和课后作业中,有不少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每周我会让学生把当天出现错误的数学题整理到错题本上,长此下去,让学生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错误本是查漏补缺的最佳手段,也为日后的复习做准备。
二、设计一题多解的作业
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的方位,运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解答同一道数学问题。作业中适当地加入一题多解的题,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如,在六年级复习学过的单位,弄明白单位间的进率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数学作业题:谁能在括号中添上单位名称,使这道不可能的算式转化成一道可能的算式?400( )+600( )=1( )。老师看谁的方法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第二天检查作业,我惊奇地发现学困生出现一两种答案,中等生出现三四种,而优等生竟然出现七种答案。①400克+600克=1千克;②400千克+600千克=1吨;③400米+600米=1千米;④400毫米+600毫米=1米;⑤400毫升+600毫升=1升;⑥400立方分米+600立方分米=1立方米;⑦400立方厘米+6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一题多解,既巩固了旧知,又帮助学生建立了新的思维方法,让他们明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与探索,才能选择恰当的数学方法,真正地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
三、设计差异性作业
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管你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要求学生毫无选择地完成。如此“一刀切”的作业没有层次性,会导致部分学生应付完成作业。这样显然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和优等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
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和体积”之后,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作业:选择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
①一根圆柱体木头底面半径1.5米,高1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易)
②一根圆柱体木头底面周长9.42米,直径是高的3倍,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中)
③一根圆柱体木头底面周长9.42米,如果沿底面直径切下去,表面积增加了9平方米,这根圆柱体木头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